低年级学生教学思考

2024-08-10

低年级学生教学思考(共12篇)

低年级学生教学思考 篇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 随着教育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我们小学教育肩负着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基础能力的提高, 在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同时,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形成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一、把握创新思维特质, 思考培养需要环境

创新思维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一种思维能力。一般来说, 创新思维是指在客观需要的推动下, 在利用已储存的知识为基础的前提下, 能够对新获得的信息综合运用各种思维形式, 创造出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新形象, 从而使认识和实践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思维活动。对于小学生来说, 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 其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充分的表现自我、展示才华能力, 更能够形成学生创新的精神。当然, 创新思维的生成, 需要良好的环境。

1. 学生创新思维生成的社会环境。

一个人的思维能力与他生活的自然环境相关, 更与其生活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可以说, 什么样的社会、学校、家庭环境会造就出什么样的人才。因此, 如果我们的社会崇尚科学、文明, 那么, 我们的学生就会向具有高尚情操的方向发展。社会方面的影响我们可以辩证的引导学生去理性看待, 而家庭情况和家长的管教方式是影响儿童创新力的主要因素, 如果家长对孩子要求过于严格, 要求孩子不能随意地干这干那, 那么畏手畏脚的孩子创新力就差;相反, 如果家庭气氛民主, 那么有孩子的创新思维能力就强一些。

2. 学生创新思维生成的学习环境。

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水平的提高主要在学校。现在各个地方都在强调着素质教育, 因为民主、宽松、尊重个性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对于我们高年级的语文教师来说, 要改变语文教学自我封闭、与社会隔绝的状况, 在教学活动中广泛地联系社会、联系生活, 使学生学习生活在充满创新的气氛中, 因为, 十二三岁的孩子, 已经有了一定的是非观念, 对生活、学习已经有了一定好奇心和思考, 对一些事物有着探索的热情。如果我们引导得法, 那么, 他们思考问题就会有一定的主见, 形成一些与众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我们只有有意识地启发、引导他们大胆的猜想, 用心思考, 他们的创新思维才会得到训练和提高。

二、营造语文学习氛围, 推进创新思维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肩负着培养学生各种思维能力的语文学科要营造一种让学生敢于发表看法, 勇于思考的教学氛围。我们语文老师要善用肢体语言, 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努力做好引导者, 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让他们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中, 才思敏捷地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带有个性色彩的见解。我们在教学中, 可充分运用各种现代教学手段, 如在《观潮》一文的教学中, 可以让学生观看“钱塘江大桥”的录像, 让学生感受大桥的雄伟, 获得感官刺激, 从而思维活跃的学习课文。当然, 我们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 在“问题—回答—问题—回答”的师生交流中, 不断把学生的创新思维向前推进, 进而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1.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提高发现创新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要采用情境教学方法等引导、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学生的创新思维要有问题开始, 通过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从而实现思维能力的提高。我们传统教学方式是老师讲学生听, 往往是把一些教学参考或是名家解读强行灌输给学生, 这样的教学方式禁锢了学生的思维, 无法激发他们思考, 引发他们积极的发现问题, 提出质疑的冲动。因此,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的摆脱学习材料原有的思想路线、旧有的教学程式。如我们在教学中, 可以让学生在预习时多问几个为什么, 读了课文题目之后, 你认为课文会写什么呢?然后思考课文是怎样写的,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课文阅读后, 你学到了什么, 学到了什么知识?预习之后, 有哪些思考和发现以及启迪, 这样, 让学生养成持之以恒、不断寻找突破点的习惯。而在课堂中, 我们积极引导学生就预习形成的问题, 充分交流、深入思考, 从而在问题的解决中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思维能力, 并对求异思维加以训练, 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2. 激发学生联想想象, 拓展创新思维空间。

康德说:“想象力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功能。”我们小学语文的学习, 某种程度上就是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学习《天上偷来的火种》一文时, 我们可以通过远古的神话故事导入, 激发学生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学生们的学习探究热情被调动起来, 激烈地渴望知道人类第一粒火种的由来, 形成一定的阅读兴趣和听课热情。当然, 我们要在拓展空间的前提下, 不断把学生的思维推向深入。要培养学生对已明白的事物继续探究的习惯, 永不满足, 如此, 让创新成为学生的内在欲望, 从而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品质和习惯。

总之, 在我们小学语文高年级的教学活动中, 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拓宽思维领域, 让他们进行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并能够将新旧知识有机结合起来, 开放性地提出、思考并探寻多种解决方法。从而转换视角, 跳出常规套路, 获得创新思维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婷婷.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小学科学 (教师论坛) , 2012, (03) .

[2]李维楷.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 2013, (09) .

[3]张攀峰.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 2011, (05) .

低年级学生教学思考 篇2

摘要:

节奏是音乐的三大元素之一,特别是在低年级音乐教学中节奏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我们应根据学生身心规律,审美心理特征,围绕教学要求,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和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将节奏教学融入歌曲教学或音乐游戏之中,使学生在喜爱的音乐活动中,自然的接受和理解音乐知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而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可见,节奏教学是课堂上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就如何进行低年级学生节奏训练阐述以下几点:

一﹑节奏训练形象化,生动化

二﹑节奏训练要多样化

三、节奏训练要经常化

关键词:低年级节奏训练形象化多样化经常化

节奏不仅是音乐的的灵魂和骨架,而且在奥尔夫教学法里,节奏被视为音乐的基本元素。我国在对于奥尔夫教学法的介绍中曾有过“节奏第一”,节奏为基础的提法。目前,新课程基本理念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特别是在低年级音乐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身心规律,审美心理特征,围绕教学要求,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和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将节奏教学融入歌曲教学或音乐游戏之中,使学生在喜爱的音乐活动中,自然的接受和理解音乐知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而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可见,节奏教学是课堂上的一项重要内容,节奏训练在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下面有 关低年级学生的节奏训练谈点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节奏训练形象化,生动化。

由于低年级学生接受知识有限,抽象思维不够发达,形象思维比较敏捷。在节奏训练时,我首先让学生接触生活中熟悉的节奏。让他们模仿小狗叫的声音,又用节奏的形式把它们写到黑板上。比如:

①×0② ×0×××③ ×0×用生动的语言跟学生交流,使他们对节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引导他们再想一些生活中的节奏。如: 跑:××××︱××××‖

走:× ×︱× ×‖

其次,我注重直观教具的使用,让学生接触具体的实物,从而促进学生具体感知与抽象思维的结合。学生在刚接触节奏训练时,我拿了一个小闹钟,每敲一下代表一拍,让学生们仔细听;我又现场架子鼓,学生们都觉得这种声响的组合原来那么美,那么有激情和活力。有的学生也上前来分别尝试了一下。然后我把各种基本节奏类型写在黑板上,并带领学生边表演,边模仿,边学习。让学生们在愉快的气氛中轻松地接受节奏的训练,掌握了基本的节奏类型,并且能进行区别。这种教学克服了节奏练习的枯燥,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节奏训练要多样化

由于学生们具有好奇﹑好动﹑好玩和注意力时间短等特点,低年级的节奏训练不能只是机械的重复,枯燥的技能训练,更不能停留在单纯模仿和死记硬背的方法上。要让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音乐实践活动,让多种感官都得到训练。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节奏训练的兴趣,发展对音乐不同节奏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我组织了一套音乐游戏,让节奏练习寓于游戏之中,让他们在玩中学习音乐节奏。

案例一: 布置一个小空间,作为游乐场。准备好各种节奏型的卡片,游戏开始。带领学生分组开着汽车进场地,边开汽车边学不同喇叭的声音,然后请各组“司机”告诉大家自己喇叭的声音,并找出相应的节奏卡片。×-×-×-

嘀嘀叭叭嘀嘀嘀嘀嘀嘀嘀嘀嘀嘀 嘀

当学生们看到布置的火车、飞机、木船时,分别让学生模仿相应的动作,同时发出有节奏的声音,让他们在模仿声音的基础上找出相应的节奏卡片。通过动脑、动眼、动手、动脚,学生们愉悦了身心,又进行了新的节奏训练,他们掌握了

×××-× × ×

咔嚓呜翁翁翁翁翁翁嗨 左 左嗨左嗨左

等节奏,使学生们对节奏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然后带领他们随着音乐节奏﹑速度﹑音区的变化而改变动作﹙如开火车﹑飞机等﹚。并分成两组,一组模仿不同节奏的音响,一组念相应的节奏,愉快地离开“游戏场”,游戏结束。

案例二:师:老师带小朋友到动物园去玩,动物园的动物们跑来欢迎我们的有小鹦鹉、老山羊,还有大狮子。出示动物图片,摆出节奏卡片,让小朋友按节奏模拟动物叫声作节奏练习。然后将学生分成三组,模拟三种动物叫声,统一节奏,合起来练习。再如游戏《火车进站》,该节奏游戏 要求拍出正确的节奏,方法是:做几张大型节奏牌子,由二人一组拿着,作为火车站;另外由五人至八

人为一 列,搭成火车,2/4拍音乐开始,“火车”自由跑动,跑到“火车站”前集体按音乐节奏拍出“火车站”牌 子上的节奏,如果全体同学拍手,“火车站”牌子上举,“火车”进站,游戏继续。如果拍错,或不齐,“火 车站”牌子放下,表示不能进站,搭火车的第一人退到最后一个位置。

另外,在对学生进行初步节奏训练时,还必须把握循序渐进的原则,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静到动﹑由具体到抽象地进行训练,通过“听” ﹑“念﹑“记” ﹑“拍” ﹑“跳”等训练。这也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1﹑说;启发学生说出有节奏的雨声小 雨︱沙沙沙︱沙沙沙‖

2、写:请学生写出节奏× ×︱× ××︱× ××‖

3、打:用打击乐器﹙或拍手﹚表现节奏,注意聆听。

4、读:正确读出节奏。

5、唱:让学生熟悉的唱名do﹑re﹑mi,按节奏为“小雨”配音并自由哼唱,最后写在歌上,学生正确唱谱、唱歌词,再进行歌表演。附歌谱: × ×︱×××︱×××‖ 42

32︱ 123︱123 ‖

小 雨沙 沙沙 沙 沙 沙沙沙沙沙沙

让节奏、旋律、歌词有机结合,使学生感受了节奏训练的乐趣,又体验了节奏的运用,从零散的节奏创作发展到一个短句的创作,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将产生一次大的飞跃。

同时还可以通过学生熟悉的各种动作来理解节奏,进行节奏训练。做“走过去,跑回来”游戏:让小朋友用八个一拍“走”到规定的地点,又用十六个半拍“跑”回到原地,通过这个活动锻炼学生空间概念,并对自己走步,跑步距离的长短、速度的快慢,都有一定的控制能力。这种活动既训练了节奏,又促进了大脑的发育。

此外还可以利用节奏乐器培养节奏感,通过老师边读、边唱、边击的教学形式,既训练了节奏感,又增强学习兴趣;利用朗诵、拍手、拍腿、跺脚等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方法训练节奏等等。

三、节奏训练要经常化

要使学生准确、牢固地掌握各种节奏,必须在音乐教学中经常反复训练。只有不断复习和应用,才能避免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只有旧知识掌握牢固了,才能为学好新知识打下基础。所以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不同形式的节奏训练。节奏训练可安排在一节课的开始部分或结束部分,也可穿插在教学过程之中,例如在新歌教学中导入新课之后,我采用先让学生听琴,手

拍拍子,眼看歌谱,心中默读节奏之后,再让学生跟琴边击拍边念节奏,或者用舌头打节奏手拍拍子,或用指尖轻击桌面,这些都是节奏训练的好方法。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心里节拍感,活跃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觉得节奏训练是十分有趣的事还可以根据节奏进行填词练习通过歌曲教学中导入新课和拍读节奏的练习之后,学生基本能掌握歌曲的含义及基本节奏。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歌曲中的基本节奏型,请学生根据歌曲基本内容及节奏创编歌词,这样即达到巩固节奏的念读能力和培养节奏感的目的,使学生自觉的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不论学生创编能力如何,都应该加以鼓励及正确引导,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例如:我在教学《春天来了》时,先用看图观景,故事引入新课,使学生感知到春天和小雨的亲密关系,听琴跟音乐的旋律,将节奏拍读会,接下来请学生思考两个问题:

① 春天来了,你知道小雨都落到了哪些地方,请你按节奏说一句话。如:××××︱××××︱×××‖

春天来了小雨落到花园里

② 落到花园之后,花儿会怎样呢?请你按节奏再说一句话。如:××××︱× ×︱×0‖

花儿乐得张 嘴巴

这样依次类推激发学生经常积极思考,踊跃发言,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节奏感,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总之,要持之以恒,另外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每次时间不宜过长。

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将节奏训练这类基本技能融汇于歌曲教学及音乐的游戏中,掌握住孩子喜欢多变和新鲜的心理,通过生动有趣的形式,灵活多样的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促进他们各方面成长,为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打好基础。

低年级学生教学思考 篇3

一、强化针对性,使教学中的阅读目的明确

小学阶段是学习方法和知识积累的重要阶段,语文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而阅读则是语文的中心,它具备听、说、读、写的综合性。

1、孩子在阅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长期观察认识到,孩子在阅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有两个。一是小学生年龄小,知识积累少,理解能力不够,加之书面概括、表达能力有限,往往达不到要求;二是有些学生阅读习惯不好,不能静下心来读懂文章、思考问题,常常如蜻蜓点水似的粗粗浏览一下即过。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2、应着力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教学中教师提出恰当的阅读要求,鼓励和引导孩子阅读,在阅读文章时应要求学生能够把各句联系起来,能够读懂一段话、甚至一篇文章,努力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体会作者的感情;?教学中多安排一些朗读。朗读可以使学生对读过的文字印象深刻,朗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学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学会“思考”。要鼓励孩子在文章的阅读过程中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段落和文章的内容,让孩子自己切实地体验作者的写作情感和意图,切忌用教师的分析取代学生的阅读时间。

二、引领阅读内容,让孩子们书源不断

崇尚小学生要“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必须坚持小学生有选择的读书,也就是要择真而读、择善而读、择美而读。

1、让经典诗文与童年相伴。经典诗文是人类知识的结晶,是蕴藏着人类几千年来灿烂文明与智慧的宝藏;它所具有的文学价值以及它所包蕴的人文精神更是毋庸置疑。小学生处在人生记忆力发展的黄金阶段,抓住时机背诵一些永恒的经典名篇,将能有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在此背景下,我们进行古诗文诵读的研究,内容包括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背诵的古诗词。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让中华灿烂文化走进学生心灵,让他们在口诵心惟、含英咀华中受到中华五千年优秀文化精华的熏陶。让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脍炙人口的诗文,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不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逐渐培养孩子的仁义敦厚和高尚的人格品德、开启孩子的智慧。

2、让文学经典与学生相随。经典是通过文化历史长河汰洗出的文字精品。而儿童文学作为首选读物应该作为儿童阅读的“主食”。教学中我们把一些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引入语文教学——跨越了一本语文教材的教学模式,让语文的课堂充满书香。师生共读,读整本书。并将指定书目阅读和学生自由阅读相结合,将读与写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创新阅读模式,让孩子们书山有路

我们确立导读、共读、讨论的班级读书模式。让孩子进行大量持续地阅读,教师进行有效指导。在导读中,激发阅读兴趣,让孩子有一份阅读的期待。指导读书的方法,提高阅读的效率;在共读中,建立话语环境,师生共同阅读、交流同一本书;在讨论中,让文字温暖彼此的心,让不同的观点彼此碰撞,让相同或不同的情感彼此交融,让孩子的心智在交流中不断完善、不断丰富。

我们组织班级读书会,老师大声读书给孩子听,采用图画书阅读,名著导读等多种形式助读。开展阅读交流会,读物推荐会等多种形式的读书交流活动,设计时注重引导正确的价值取向,让孩子逐步拥有思辨的眼光;交流话题的设计注重启发学生的多元思考;精心选择读物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系点等。通过阅读与交流,在作者、文中人物、读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师生在心灵与心灵的碰撞中,走进了文本,走入了精神的深处。在交流中学生从文学作品本身感受到美,学会了做人处事,开阔了眼界,丰富了内心,升华了境界,健全了人格。

四、倡导“亲子共读”,加深孩子的亲情体验

低年级学生教学思考 篇4

师1:关于这道题的学习, 学生对表格里的已知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搞不太清楚, 不能够寻找到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2:在引导学生学习表格问题时, 我都是让学生找一找已知什么, 要求什么, 然后再想一想,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规定了这样的解决问题程序后, 学生的错误率比较低。

听到这样的话, 笔者陷入深深的思考:这虽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把三个不同的问题放在同一个表格里学习, 但是这是学生第三次接触表格问题。如果在前面表格问题的学习中没有让学生经历表格的形成过程, 并理解表格问题的结构, 那么, 学生对于表格里的已知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出现混淆也就属于正常现象了。在教学过程中, 仅仅让学生按规定的程序先找到已知信息和问题, 然后再从已有的经验中寻找合适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学生只是经历了逐个解决表格问题的过程, 并没有获得灵活转换表格中的已知信息和所求问题生成新问题的经验。在认识表格的初步阶段究竟应该如何进行教学, 才能够充分发挥表格问题的价值呢?对苏教版教科书刚开始的三个表格问题: 一年级上册第94页第4题 (如表2) 、第103页第9题 (如表4) 以及一年级下册第7页第4题 (如表1) , 笔者进行了教学实践与尝试,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经历问题压缩过程, 积累整合信息的经验

在低年级学习解决问题的初始阶段, 都是先接触图文结合的实际问题, 然后再学习表格问题。如果在表格问题学习的初始阶段, 仅仅直接出示表格问题, 让学生说一说题目里的已知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然后再去解决问题。这样的学习方式, 学生容易将图文结合的问题、表格问题以及后续要学习的纯文字描述的问题进行人为割裂, 不能够很好地体会到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 也不能够很好地把三者进行转换。在表格问题学习的初始阶段, 应该基于原有图文结合的实际问题, 让学生经历表格问题是对图文结合的实际问题进行压缩形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不仅体会到表格问题是一类高度相关问题的抽象与概括, 在后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也能够主动提取原有解决问题的经验来解决表格问题。在学生第一次学习表格问题时 (如表2) , 笔者安排了这样的学习过程:

首先让学生根据每道题里前面两个信息提出问题, 然后再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整理成下面的问题。

1.大班有8架, 小班有5架, 两个班共有多少架?

2.大班有7辆, 小班有7辆, 两个班一共有多少辆?

3.大班有7只, 小班有4只, 两个班一共有多少只?

师:读完这三道题, 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第一题画了三次飞机, 第二题画了三次拖拉机, 第三题画了三次轮船。

师:真会思考, 发现了问题里相同的地方, 这些问题能不能说得更加简单一些呢?

生:可以直接说大班8架, 小班5架, 一共多少架?

(教师根据孩子的发言板书:大班8架小班5架一共多少架?)

生:这里的“一共多少架”可以学着前面的样子, 变成“一共 ( ) 架”。

师:真会学习, 把前面的经验用到这里来了。想一想: 仅仅这样整理, 其他人能知道这里的8架和5架是什么吗?

生:肯定不知道, 我们可以在最前面画一架飞架。

师:真爱思考, 这样写出来就变得更清楚更简单了。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完成板书:

师:第2题和第3题你们也能像这样整理吗?

(学生交流, 教师在黑板上完成板书)

大班8架 小班5架 一共 ( ) 架

大班7台 小班7台 一共 ( ) 台

大班7只 小班4只 一共 ( ) 只

师:真会动脑, 通过把问题里相同的信息放到最前面, 这样让问题变得更加简单了。再看看这些问题, 你们还能够让问题变得更加简单吗?

生:每一竖排都有“大班”、“小班”和“一共”。刚才我们把相同的信息放到每一排最前面了, 现在我们可以把相同的信息放到每一竖排的最上面。

师:真会思考, 数学家们就是这样想的!根据你的思路, 把问题整理一下, 然后再画上线, 最后就变成了这样一个表格 (如表3) 。

师:刚才这张表格, 我们是把三个问题横着排成一排的, 除了横着排, 还可以怎样排?

生:还可以竖着排, 也就是表格转一下。

(老师演示了把问题竖着排的过程, 并生出图2的表格)

师:表格虽然转了一下, 但是什么没有变化?

生:虽然转了一下, 一个是横着排的, 一个是竖着排的, 但是每一道题里的已知信息和问题都没有变化。

通过呈现三道完整的实际问题, 学生发现了每个问题里相同的地方。通过“能不能变得更加简单”的追问, 学生首先对同一问题里相同的信息进行了合并, 对整个问题进行了初步压缩。在整理完三个问题后, 通过再次追问“能不能变得更加简单”, 又很快发现了不同问题之间的相同之处, 对问题再次进行整合, 最后形成了数学书上的表格问题。通过对具有相同信息问题的整合, 学生经历了表格的形成过程, 一方面能够结合表格的形成过程去读懂表格里的问题, 并且自主调动头脑里原有的数量关系去解决问题, 另一方面积累了对一个问题的压缩以及对几个问题整合的经验。

二、经历表格展开与压缩过程, 建构基本数量关系

学生经历了问题压缩, 体会到表格问题是对几个问题的高度整合之后, 还要让学生对表格进行展开和压缩, 让学生在展开和压缩表格的过程中认识到同一表格里面如果问题处于相同的位置, 那么解决问题的思路相同, 并且让学生学会基于解决问题的思路, 提炼出基本数量关系。在学生第二次学习安排表格问题时 (如表4) , 笔者安排了这样的学习过程:

首先让学生从表格里读出三个问题, 然后解决这样的问题, 并交流。

师:如果把表格向后再拉长, 添加一些格子, 你能够向里面填一些问题吗?

生:原有排球8个, 借出了7个, 剩多少个?

生:原有作业本14本, 借出了4本, 还剩多少本?

师:继续向后说, 能够说得完吗?

生:说不完, 可以说许许多多的问题。

师:这许许多多的问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都是告诉我们原有的数量和借出的数量, 求还剩多少的问题, 只不过上面的物品不同, 有的是毽子, 有的是足球, 有的是跳绳……

生:后面许许多多的问题其实都和第一个毽子的问题是相同的, 都是用原有的减去借出的等于还剩的。

师:真是一个会思考的孩子, 从不同的问题中发现了相同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实, 向后可以把表格拉得很长很长 (如表5) , 补充许许多多的问题。这些问题, 我们只要找到了第一题问题的思路 (如表6) , 那么后面的所有问题都解决了。

上述学习过程中, 通过让学生基于原有的表格问题生成更多的与之相关的问题, 学生在展开表格的过程中, 丰富了对“原来”、“借出”与“还剩”这三者之间数量关系的认识。再通过对表格的适时压缩, 让学生理解虽然问题情境不同, 但是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相同, 并基于解决问题的过程提炼出基本的数量关系。学生经历了从丰富的情境中抽象出基本数量关系的过程, 获得了去除问题情境、把握问题里数量关系的经验, 培养了抽象思维能力。

三、经历表格变化过程, 获得问题转换的经验

表格问题的学习, 不仅有利于学生从表格中抽象出基本的数量关系, 更有利于学生从中把握同一类型数量关系不同表达形式之间的联系。在学习表格问题的初始阶段, 不仅要让学生能够解决表格问题, 还要学会把问题里的已知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灵活转换生成新的问题。在第三次学习表格问题的过程中 (如表1) , 笔者安排了这样的学习过程:

首先让学生观察第二列表格, 从图中读出已知信息和问题, 想一想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 然后再组织交流。

师:想一想, 表格里的括号除了可以在“一共”的位置, 还可以在什么位置?这个时候就需要告诉我们哪些信息?你能够编出问题吗?

生:括号在男生的位置, 就需要知道一共的人数和女生的人数。可以编一共有13人, 女生有8人, 男生有多少人?

生:括号在女生的位置, 就需要知道一共的人数和男生的人数。可以编出一共有16人, 男生有7人, 女生有多少人?

(根据学生的问题生成相应的表格)

师:刚才我们把已知的一个信息换成问题, 把要解决的问题换成已经知道的信息, 这样就是一个新的问题了。现在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吗?

(学生独立解决, 然后交流思路)

生:第一个问题是用男生的人数加上女生的人数等于一共的人数, 第二个问题是用一共的人数减去男生的人数等于女生的人数, 第三个问题是用一共的人数减去女生的人数等于男生的人数。

师:这里都是关于男生、女生和总数的问题, 不过, 由于我们交换了原来问题里面的已知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所以新问题的解决思路和原来会有一定的差别。

通过让学生变换问题在表格里的位置, 把第一个问题里的已知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转换生成新的问题。由于学生经历了在同一表格中生成不同问题的过程,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再用一成不变的思路去思考, 而是主动从原有经验中寻找与问题相匹配的数量关系。生成新问题的过程, 也让学生获得了转换题目里的已知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来提出数学问题的经验, 加深了对不同数量关系之间联系的认识, 为灵活选择合适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低年级学生教学思考 篇5

摘 要:智障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对于正常人来说非常简单的生活技能,对于智障学生就是高超的技能。在智障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中,必须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案,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关键词:案例 剖析 培养策略

案 例

丁武海,14岁,弱智二年级,是我班一名发育迟滞的学生,伴有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多重障碍。虽然平时的生活基本技能如:扫地、擦桌子、拖地等活动在老师的带领下,他跟着做,也都能做一些。但在擦桌子的训练中,我却遇到了瓶颈,丁武海你教他擦桌子,他擦得很好,可就是在搓帕子,特别是扭帕子的环节,他不管你怎么教,每次他就把湿淋淋的帕子往桌上擦。我反反复复教他怎么扭帕子,看到他也很用力,动作也对,可就是扭不干。我很迷惑,方法也对,步骤也不错,我这么辛辛苦苦的教,怎么收效却甚微。于是我就想扭不干就扭不干呗,就不强迫他扭了。就在一次我和他扳手劲玩的时候,我发觉他很用力,但他施加在我手上的力量却很小很小,就在哪一霎间,我找到了他扭帕子扭不干的缘由。

剖 析

通过上面的案例,我发觉我们在教学中犯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老毛病,也就是说,我们发觉学生扭不干帕子的时候,我们只想到是他没有掌握扭帕子的方法,就反反复复的教,不厌其烦的教,最后还是事倍功半,于是就采取放弃的态度,总觉得智障学生扭不干帕子很正常。殊不知,他扭不干帕子的原因不是他没有掌握方法,而是学生他的双手抓握能力差,肌张力异常和精细动作均不足的原因造成的。这就说明我们在教学中只注重表象,被表象所迷惑,没有细致深入的观察学生,没有深究其根本原因,因而造成教学失误。

培养策略

智力智障学生的手部精细动作一般都会存在问题,在对其进行生活自理能力训练时,我们不从根本上入手,肯定是收效甚微。那我们应怎样有效的对智障生开展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有序的开展工作。

一、了解智障学生个体生活自理起点能力。

对智障学生生活自理起点能力的调查,有助于了解掌握智障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现状及原因,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二、确定训练内容

智障学生由于身体缺陷生活自理能力普遍较差,我们的教育训练不仅是为了学生的未来,更要着眼于学生当前的迫切需要。因此在确定训练内容上要科学合理,既能解决学生当前的需要,又能让学生可持续的发展。遵循由简到难、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

三、做好训前心里疏导,增强智障学生生活自理意识。

家长无条件的包办代替,使智障学生形成一种错误认识: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父母会帮着干,如要吃饭了,父母会端饭来;要起床了,父母会给穿衣服„„为此,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让智障学生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虽然你有残疾,但要不怕苦,不怕累,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通过谈话、故事、行为分辩等形式加以灌输,使智障学生先认知后实践,最后形成能力.①谈话法:根据智障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问答或交谈,丰富知识。如通过谈话“我读二年级了”、“我学会了新本领”、“他的小帮手”等活动,利用提问、讨论、行为练习等形式,让智障学生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干好一些事情,为自己会干力所能及的事情感到高兴。在谈话中增强智障学生的自信心,以提高他的动手能力和意识。

②故事法:通过讲故事“我长大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以及观看有关的电视节目等,让智障学生知道自己的事情应自己做,激发智障学生参与做的欲望。通过讲述故事帮助智障学生充分理解作品内涵,通过作品中角色的行为,使智障学生受到感染、教育。

③行为分辨:通过分辨不同行为(能自理的与不能自理的),巩固智障学生的生活自理意识。例如,为孩子准备不同行为表现的各种图片、录像带等等,让孩子在比较中提高对自理行为的认识。教师适当的讲解图片,然后问学生哪个图片上孩子最棒,我们要向他学习哪种好的行为?还可以举例用班上的同学作比较,来激发智障学生上进的意识。

四、手部动作训练与生活自理能力训练有机结合。

智障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与他们的手部动作关系重大,因此对他们手部动作的训练显得非常重要。在教学中只有二者有机结合,才能相得益彰。智障学生的手部精细动作一般都存在问题,想要训练其手部的精细动作,首先是训练其手部的力量。力量训练包括手腕和手指力量的训练。在手腕的力量训练中有握、敲、拍手等。在学校,可以采用两人一组随着儿歌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后后、对拍、交叉拍手。还可以模拟敲钉子的动作。手指力量的训练包括戳、拔、插、按等,平时可以带他们去花坛里拔草,或搭积木等活动引导学生插上、拔下,锻炼手部的力量。其次灵活性的训练,包括手腕和手指灵活性训练。训练手腕的灵活度的动作包括拍、抖、摇、手转花等。可以让学生在下课时练习拍皮球,既增加了课间乐趣,又达到了训练的目的。训练手指的灵活度的动作包括捏、撕、拧、拨等。最后就是稳定性的训练,主要包括手腕和手指稳定性的训练。如搭积木,排积木等。让学生学会用手去控制物体的稳定性。此外还要训练他们的协调能力,主要包括双手协调性的训练和手眼协调性的训练。如常用的串珠、穿线板、滚球、插锁眼、套环等。

五、专项训练形式要多样.培养智障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弱智教育的重要部分。培养智障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不但能减轻家庭的负担,还能减轻社会的负担。通过一定的强化训练,使智障学生在饮食、衣着、大小便、睡眠、个人卫生和安全方面掌握基本的知识,提高这些方面的自理能力,形式要多样,不拘一格。

1、有计划地渗透各科,形成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网络.智障学生往往伴有其他缺陷,因此需要系统地规划训练内容、流程。我们任课老师一起研究,一起制定训练计划,做到各科围绕训练项目密切配合,训练中坚持集体指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课内训练与课外辅导相结合,对困难大的学生进行重点指导。例如:有些学生由于小脑发育不全、脑瘫而引起的手脚不灵活,牵制了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为此,我们在体育课上以补偿缺陷为原则,进行大小肌肉训练,通过抛接球、抛接沙包,伸屈腿、转头、行走、跑、跳等运动来增强他们的手臂力、腿力以及灵活性,为培养自理能力打下力的基础。在劳技课上,由教师强化技能指导,从洗手洗脸到洗衣服,从脱衣穿衣到系鞋带,都手把手地 2 教,反反复复地练。常常是教师示范后,学生先动手练一练,然后一起操作,再个别指导,最后是一个一个过关,师生共同评议,并提出整改意见。在活动课上,教师让学生全面认识各种衣物及日常生活用品,不仅教会这些东西的品名及它们各部分的名称,还让学生知道这些东西的用处用法,包括穿戴的基本常识等,并在劳技课学习技能的基础上再设计实践活动进行强化。

2、耐心帮扶,扶放结合

智障生是特殊的学生,大脑的残疾,使得支配感觉器官、运动器官的传导神经受阻;反应的迟钝,使得各种动作不准确、不协凋、不到位。劳动能力明显低于相应的生理年龄。在培养智障生自理能力时,从帮扶人手是必要的,但最终要向独立支配日常生活转化。

智障生面对自我服务劳动,困难重重,程序的顺应,用力的恰当,动作的准确,工具的使用等方面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常人而言轻而易举,对他们而言学步维艰。教师要有耐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细致地指导、帮助、扶持,不能因为一次又一次的失误、失败,而灰心放弃。手把手地教,手把手地练,滴水穿石,总会有成功希望。

扶的最终目的是不扶,在培养智障生自理能力中,教师要寓放于扶,扶中有放,扶放相济,边扶边放先扶后放。教低年级学生系鞋带,首先从头到尾示范、接着让他们特鞋带穿鞋头上的两个眼,两个鞋带末端对开,他们能做的不包办代替。对着鞋跟交叉穿鞋带发生混淆时,作必要指点。打结时逐个检查、纠正。经过反复练习,再全部放手。这就是扶放结合的典型例子。由帮扶到独立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教师对此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并引起足够的重视。”从帮扶到独立应是长期坚持的培养智障生自理能力的一项策略。

3、运用激励机制,在表扬中展开训练活动.针对智障学生也如同常人一样喜爱听人表扬,厌恶批评的特点,我们在训练过程中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肯定。但由于智障学生对语言的实际含义不是能很准确地理解,因此在表扬过程中,一味地用枯燥的语言表扬,所起到的作用不是很大。这些孩子对于食物的兴趣是最高的,可以利用食物作为奖励品适时给予孩子们奖励,有时也可以将奖品提升为红花,五角星,最终过度到简短语言表扬。在表扬时,我们从对某一步骤的表扬,过渡到几个步骤的肯定,3 最终到达完整步骤的奖励,使激励机制更贴近弱智儿童的心理需求,服务于促进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这一根本目的。

4、引入竞赛,反复练习,巩固提高。

在教学中我们设置了几个竞赛项目,如系鞋带、穿叠衣服等项目。通过比赛,增强了学生的荣誉感,也让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通过观察记录比赛下来的情况,对学生进行横向比较,一看这个内容中哪个学生需要补课,一目了然。再进行纵向比较,这个学生的哪一方面比较弱,也非常清楚。我们根据弱智儿童遗忘快的特点,不断地反复训练,这是巩固和提高的有效方法。反复训练的途径主要有三条:即对能力差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个别强化;渗透各科反复交叉练习;要求把学到的本领运用于日常生活。在一次活动课上,我们进行了穿有扣子外套的比赛。比赛时同学们拿住衣服的领子,把两只手穿进袖子里,扣上扣子,拉好领子和袖子就算穿好了。评判时要让学生说说谁穿得最快,穿得最好,指出小朋友穿得不好的地方,让他们再穿一遍。我们分了几个小组和几次的比赛,先是男同学和男同学,女同学和女同学之间的比赛,再是差不多水平的同学之间的比赛。这样一来,每个人都进行了多次的比赛,练习了穿衣的方法,熟练了穿衣的过程。经过多次地比赛,有几个同学得了几次第一名,所以兴趣很高,表示还要和谁比一比。通过这样的竞赛,使学生得到了反复地练习,在反复中得到提高。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智障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强化教育与训练,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可以提高的,而且效果是极显著的。

5、发挥家校合作的作用,进行家庭强化。

生活自理的内容有相当一部分存在于家庭之中,而有些家长认为,智障学生还小,长大了再干也不迟,抓紧学习才重要,恨不能帮智障学生吃饭、大小便。久而久之,使智障学生养成了“依赖”心理。这就更需在培养智障学生自理能力的过程中,家校同心,家校对智障学生的教育要保持一致性,统一思想认识,讲究方式方法,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家庭是孩子生活的主要场所,放弃这个特定的环境,就谈不上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的父母在训练孩子失败后,很容易失去信心,或是不知如何引导,激发孩子去实践。这时,学校的配合是关键。通过家校联系,指导家长利用日常生活指导学生参与劳动,加以指导与训练。根据学校教育训练计划,把学校学到的生活技能在家中加以实践、运用。同时,4 请家长做好记录,学校再根据家长反映的情况做到对学生的每一个微小进步都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真正实现培养学生自理能力的合力效应。

低年级学生教学思考 篇6

一、关注学生学习运算技能的心理过程

对于低年级小学生的口算来说,核心的内容是基本口算。而了解六七岁的儿童如何学习运算技能是提高口算能力的一个基本问题。教师对学生如何学习运算技能的了解,可以成为改善运算教学的切入点,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基础。

学习基本口算实际上是在小学生的头脑中构建常用的数学事实(数字性事实)的过程。数学事实是指一些头脑记忆中已有的数学正确理论,简称事实。数字性事实(number facts)是一种特殊的数学事实。它指的是那些以经常用到的和、差、积、商等学生们应该记住的一些数值,如4+3=7;7×8=56。乘法口诀就是一些数字性事实。基本口算也是这样的数字事实。在一定程度上,练习口算就是掌握和记忆这些数字性事实的过程。

学生如何形成运算技能,国内外已经有不少研究。许多研究显示,初学加减法计算的儿童一般使用建构事实的方法,而不是提取事实的方法。例如,当一个一年级新生被问到3加5等于多少时,他可能会采用“数数”的策略来寻找答案。这种方法即为建构事实,它是儿童实践和探索的过程。渐渐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儿童会愈来愈少使用数数等建构事实的策略,而常常采用提取记忆的方式,直接回答出3+5等于8。可以说,儿童形成运算技能经历了由建构事实向提取事实转化的过程。而口算能力较强的学生,大多都采用快速提取事实的方法。由此看来,学生掌握基本口算就是在头脑中构建一个“数学事实库”的过程。因此,适量的基本口算练习是必要的,因为这样会大大丰富学生的数字性事实,使学生较好地使用提取事实的方法解决问题。

二、有效提高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若干尝试

1.重视算理教学,引导学生充分经历建构事实的过程,掌握计算方法。学生头脑中形成数学事实的过程中,充分经历一个建构的过程是十分必要的。新的国家数学课程中谈及数学教学活动时,有这样一段论述:“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口算教学应当使小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在应用中进一步理解算理,巩固算法,逐步简化思维过程,形成口算技能;不能单纯地让小学生凭借记忆进行口算。如学生用凑十法计算9+3,初学时需要详细说出计算过程:因为9和1合成10,把3分成1和2,9+1得10,10再加2得12,这是具体数目,9+3等于12的计算。通过实际操作和寻找规律,简化缩短思维过程,只要思考把3分出1与9凑成10后,剩几就是十几,这是从具体到抽象。找出规律,最后省略思维过程,直接得出9+3=12,又从抽象到具体,即用规律去进行计算。这样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规律,保证初期口算的正确,通过一定的练习,就可以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

2.强化日常训练,促使学生运用提取事实的方法,提高熟练程度。学生形成口算的技能,经历由建构事实向提取事实转化的过程。而在理解基础上一定数量的口算练习,便是实现这种转化的必要手段。为提高训练的有效性,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口算训练要有计划、有步骤,常抓不懈。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对各年级的口算教学都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和要求,并充分体现了渐进性和连续性。各年级教师都应当认真学习,明确口算教学内容、范围和具体要求,按照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目的要求和教材的编排体系作出长计划、短安排,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教学与训练,并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保证持续高效地进行。

(2)口算形式要灵活多样。对低年级儿童,为了避免产生厌倦情绪,需要采用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形式来进行训练。如利用口算卡片、口算表或印好的口算练习纸进行视算;采用“对口令”、“开火车”等方式进行听算。有时可通过“找朋友”——把算式与数的组成图用线连起来练习口算;有时用“动脑筋”进行口算,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在训练手段上,除卡片外,可用实物、口算器等教具和投影仪等电化教学手段进行直观形象教学,以增强效果。

低年级学生教学思考 篇7

一、促使孩子敢说、想说

低年级尤其是刚入学的新生, 对于他们而言, 学校是个陌生又独立的环境, 性格胆小又内向的孩子更是害怕与人交流, 说起话来吱吱唔唔、脸红心跳。所以教师首先要帮助他们克服胆怯的心理, 培养其敢于说话的胆量。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兼顾班内各个层次的学生, 给所有人机会, 对于心中有话但“欲说还羞”的孩子要给予暗示和鼓励, 对于暂时“无话可说”的孩子要给予个别帮助和指导。

二、引导孩子会说、善说

叶圣陶在教育专论《说话训练》中提到:“所谓善于说话, 决不是世俗所称口齿伶俐, 虚文缴绕的意思。要修养到一言片语都合于论理, 都出于至诚, 才能称为善于说话。”这看似简单的要求, 要做到却是需要老师科学、有序地进行指导和训练才行。

1. 明确说话的要求。

在孩子入学的第一节数学课上, 教师就有必要明确地告诉孩子现阶段说话的要求, 如低年级要求说得口齿清楚, 声音洪亮, 完整有序;中高年级则要求逐步说得准确、严密、流畅, 有一定的逻辑性等。有了标准, 孩子们才会有努力的方向。

2. 在直观描述事物的过程中培养说话能力。

说话, 在数学教学中有两种含义, 其中一种是指对具体的物或事件作直观形象的描述。在此阶段, 说话能力的培养看似容易, 但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它是数学语言的基础, 是说话训练的起步阶段, 它直接关系到今后整个数学学习的过程。主要表现在不会语言分析, 也就弄不懂数学题目的要求和意思。掌握较好的语言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才能抓住数学题中的“数字”进行分析, 找显性条件和隐性条件, 对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把握, 为下一步解决这个问题做好铺垫。

在这个阶段应着重从以下三方面加强对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

(1) 语言的完整性。低年级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初级阶段, 语言表达能力弱, 习惯上只用简短的一个词或一个字来回答问题。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孩子说话的完整性, 使其思维逐渐完善起来。

(2) 语言的规范化。低年级学生年纪小, 词汇量非常少, 在说话时只能用自己已经会的为数不多的几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尤其明显的是量词的使用, 刚入学的小朋友几乎不论是什么都以“个”用作单位名称。这些都是语言不规范、不准确的表现, 对此教师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给予纠正和指导。

(3) 语言的联想力。儿童的小脑袋总是天马行空, 儿童的语言总是像长着一双翅膀。对于想法独特的孩子, 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欣赏、珍惜并保存这份难得的独特。

3. 在述说思维的过程中培养说话能力。

说话在数学教学中的第二种含义也就是说理, 指的是学生在一定的教学情况下, 并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 经过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判断等思维活动, 把所获得的知识用一定的数学语言口头表达出来。在这个阶段中所训练的语言应该是富有严密性和逻辑性的, 这是数学语言的特色和魅力的体现之处, 是其他语言无法比拟的。

(1) 充分的思考时间。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是培养其说话能力的必要前提。通常在思考的初始, 学生思维多是朦胧的、零碎的、残缺的, 教师在这个时间要留给他们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让他们思考和整理自己的思路, 组织好语言, 减少思维过程中的错误, 更准确、完整地表达意思。

(2) 语言金字塔的形成。学生的说话能力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逐步发展的过程。我在数学教学中, 根据《新课标》指导思想和自己的实践经验, 将这一过程定为“初级摸仿———中级探索——高级创新”金字塔形三个阶段。

三、发展性的评价体系

《新课标》指出第一学段“评价的目的是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改善教师的教学。”对于小学生来说, 非智力因素如情感、兴趣、意志等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极大。因此, 在低年级, 教师要从多个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 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关注学生个体间发展的差异性和个体发展的不均衡性, 提倡用鼓励性的评语对学生进行评价, 如:你的见解很独到, 表达清晰;如此出色的发言证明了你的思维具有完整性和逻辑性;你讲得很好, 如果声音能洪亮一些, 让更多的同学听到你的见解就更好了……通过评价给学生以方向性的指导, 使他们看到希望, 并通过老师鼓励的话语找到自尊和自信, 获得前进的动力和勇气。

然而评价绝不是教师的绝对权利, 为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和自省作用, 应改变评价主体单一的现状, 从教师一元转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将学生的自评、互评和教师的评价合理地结合起来。首先,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更重要的是自我评价能够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完善能力。其次, 学生对他人评价的过程也是学习和交流的过程, 一方面能够使他人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辨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

低年级学生教学思考 篇8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 就是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具体来讲, 就是着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及待人接物等方面的行为习惯,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 养成教育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教育。《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 对中小学生还要注意进行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养成教育是对学生行为指导与良好习惯培养的一种教育模式。

小学低年级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对其品德的形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习惯的养成, 有助于道德行为由不经常的、偶然的行为变成一贯的行为, 有助于道德行为方式的巩固, 它作为人的自动化动作的需要, 不需要意志力控制, 依靠的是内心的动力。因此,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既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 又符合品德发展的规律。

一、小学低年级学生行为习惯的特点

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应从小抓起。而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而对于小学一、二年级的低年级学生, 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

(一) 行为习惯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适龄学生入学后, 其在学习、生活、交往、活动方面都有了新的行为准则, 学校对他们的行为习惯也提出新的要求和规定。一般而言, 低年级儿童, 无论是遵守纪律、爱劳动、爱护公物的习惯, 还是关心集体、帮助他人的习惯, 都还相当缺乏。有些学生甚至在这些方面没有意识, 是一张“白板”, 这就需要学校和教师开展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二) 行为习惯具有极强的模仿性

从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六阶段来看, 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 对应的道德发展水平处于前习俗水平, 具体道德推理特点表现为以惩罚和服从为定向, 他们会为了免受惩罚或获得奖励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行为准则。因此, 这一阶段的孩子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 他们易依从、顺从于情境压力, 也愿意服从教师或父母的管教和规定, 比较容易在外部的要求、约束和控制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 行为习惯养成具有依赖性

从学生生理和心理上分析,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脑功能发育处于“飞跃”发展的阶段, 他们的大脑神经活动的兴奋性水平提高, 行为表现为既爱说又爱动。他们的注意力不持久, 一般只有20—30分钟。他们的形象思维占主导, 逻辑思维很不发达, 很难理解抽象的概念。因此, 对老师有特殊的依恋心理, 几乎无条件地信任老师。一、二年级的老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对自己的依赖感, 培养深厚的师生感情。同时, 还要在各个方面为学生做出榜样, 使学生的这种依赖感更加持久。

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行为特点, 在实践中开展养成教育, 才能对症下药, 保证养成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过程

低年级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从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看, 属于道德教育的范畴。现代教育认为德育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以下就结合道德发展的“知情意行”的过程, 探讨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过程问题。

(一) 认知明理

无论是道德观念还是行为方式, “知”是基础, 只有在认知的基础上, 才能形成一定的道德观念, 从而形成辨识能力, 继而养成行为习惯。因此, 低年级学生对良好行为习惯的认知, 有助于养成行为习惯的指南。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知”的源泉。一方面, 教师要与家长有效沟通, 达成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共识, 使学生从优良的环境中获取“知”, 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什么才是良好的行为”。另一方面, 教师要言传身教, 以较高的品德修养树立榜样, 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低年级学生对教师有较强依赖性和信任感, 教师的言行会影响学生的行为。

(二) 以情引情

每个学生都是有心理感受的个体, 同样, 他们也有着强烈的情感。低年级学生已经有了对行为认知的爱憎和好恶等情绪态度, 在这个时候, 教师加以情感引导, 便能使学生对行为习惯养成有更好的认知, 加强内心体验。因此, 教师要以情引情, 带着感情去对待每个学生。“亲其师, 信其道”, 只有学生感受到老师对工作、对他们的爱, 他们才容易激发学习热情, 从而热爱集体、关心他人、努力学习, 这便是一种情感榜样的作用。在对待学生不良行为习惯时, 要宽容以待, 耐心地进行引导, 容许学生有改善行为习惯的空间和时间;在学生表达对行为习惯的情感时, 要循循善诱, 以正确的理念和价值观来启发学生, 让学生彼此交流情感, 形成对良好行为习惯的正确态度。

(三) 培养意志

低年级学生思维尚不定性, 比较跳跃, 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 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必须在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同时, 加强学生的意志教育。教师首先要对自己的行为严格地自我监督、自我反省、自我评价, 在自我批评中磨炼自己的意志;其次, 除了在上课过程中贯穿学生意志培养的内容外, 还要引导学生树立基本的行为规范意识, 并有意地遵守学校行为准则。

(四) 践行实际

“行”, 是人内在的道德认识和情感的外部表现行为, 是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最终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 其思维不定性, 行为活动没有规划, 加强一定的训练, 可以反过来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高, 从而形成对良好行为习惯的指导。因此, 教师要在学生行为训练上加强培养。一方面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 引导学生学习。另一方面在学习生活中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观察学生行为, 主动与家长进行沟通, 并对学生不良行为进行纠正。同时, 还要记录下每个学生的基本成长足迹, 让学生在认知自己成长的过程中, 看到良好行为习惯的成效, 从而强化他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信念。

总之, 低年级教师要让学生明理、动情, 由信而服, 由服而行, 行而有果。这需要每一位教师辛勤地付出和不懈地努力。教师要成为学生“知情意行”的引路人, 就必须将自己的“知、情、意、行”和谐地整合在一起, 以学生认知良好行为道德品质为基础, 以涵养学生道德情感为纽带, 以培养学生良好行为道德斗志为保证, 最终以养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为归结。

三、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重点

(一) 抓住关键期

古人云:“水滴石穿。”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结合低年级学生思维行为不定性、不规范的特点, 要抓住关键, 及时引导教育, 强化训练, 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开展教育, 从细小处着手, 有的放矢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 从最基础的“走姿、站姿、坐姿、卫生、礼貌”等方面开始, 让学生从小处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 形成家校合力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不是一个孤立的封闭的过程, 而是开放的、具体的、现实的社会活动。由于学生的行为习惯是在多方面的教育影响下形成的,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组织形式或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因此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 学校、家庭的影响较大, 还存在一定的社会影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学校、家庭和社会要互相沟通, 积极配合, 共同开创素质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因此, 要有效加强家校之间的合作, 形成合力, 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一是搭建家校沟通的平台。学校可以设立“家长接待日、家长信箱”等, 定期地让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 同时, 还可以优化学校网页设计, 为家庭提供现代化的信息交流平台, 并且提供给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了解较好的教育方法。二是举办“家长学校”, 主要是通过活动的形式来进行。利用周末和课余时间举办一些“我与爸妈共成长”“礼貌我能行”等活动, 学校提供平台, 家庭和孩子共同参与, 通过举办学校和家庭共同参与的养成教育活动, 实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和谐整合;让家长对学生的教育和成长有新的认识, 教育观念发生很大的变化, 有力促进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开展, 增强了养成教育的实效性。

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 要进行工作经验总结交流, 从知情意行的过程来加强行为习惯养成训练, 同时形成家教合力, 以真正使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

参考文献

[1]格珍, 翻多.浅述小学生的养成教育[J].西藏科技, 2010, (10) .

[2]姜广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贵在坚持[J].教育教学, 2010, (7) .

低年级学生教学思考 篇9

一、引导学生收集数学信息

【案例1】出示情境图 (人教版课程实验教材二年级, 下同)

在课题研究测试中师生有如下对话:

受试者:老师, 这道题我不会做。

测试者:哪里不会?为什么。

受试者:列式“23÷5”等于多少, 我算不出来。

测试者:23、5这两个数学信息, 你是从哪里发现的?

受试者: (指图数白鸽子的只数和黑鸽子的只数) 我是数出来的。

【案例2】出示情境图:

下面是师生的对话:

测试者:看到题目, 你怎么想就怎么说。

受试者: (默读题后, 思考片刻, 手指着图数萝卜) 列式是8×5-15。

测试者:8表示什么?

受试者:我是数的, 一行有8个萝卜。

测试者:其他行都是8个吗?

受试者: (思考片刻) 假定每行都是8个吧。

【思考】从两个案例中看出, 学生在收集数学信息的过程中, 虽然对文字、图画等数学信息都有所感知, 但图画信息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更为深刻, 这说明学生对图画信息的感知能力明显高于对文字信息的感知能力。一言之, 学生收集数学信息偏重于图画信息。

低年级学生的注意特点之一是无意注意占优势。直观、新异和变化的事物比较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 而文字表达的数学信息不易引起其注意。二、三年级的“解决问题”正处于“图画信息———图文信息———纯文字信息”的过渡转型阶段。因此, 在教学“图文问题”的初期, 教师要尊重本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 引导、鼓励学生多角度去发现、收集情境问题中的数学信息,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先读读题目中的文字, 看看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再观察情境图, 从画面中你还知道哪些数学信息?”从而使学生逐步养成“先文字, 后图画”的收集信息习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必要时多问几个“你是从哪里发现这些数学信息的?”并适时对其收集信息的方法给予指导或积极评价。这样, 既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又让更多的学生在倾听中感悟到获取数学信息的多向性与可行性。

二、指导学生链接数学信息

【案例3】“同学们去公园春游, 碰碰车每辆坐3人, 我们这么多人要坐几辆车?”本题由两幅情境图组成:

下面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片段:

师:你从图中观察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1:我观察到同学们到公园春游、划船、坐碰碰车……

生2:每辆碰碰车坐3人, 有12个小朋友要坐碰碰车。

师:你从哪里看出有12个小朋友要坐碰碰车?

生2:从图中数的。

……

【案例4】“有40名同学报名参加学校值周活动, 每天安排8名同学, 已经安排了3天, 安排完40位同学一共需要多少天?”一题, 在课题研究测试中师生的对话:

测试者:看到题目, 你怎么想就怎么说。

受试者: (边大声说数学信息边分析) 每天安排8名, 已安排3天, 那就是3×8=24名, 还剩40-24=16名, 16÷8=2天, 前面安排了3天, 3+2=5天。答:一共需要5天。

测试者:你能用更快的办法解决这道题吗?

受试者: (又读题, 稍加思考) 40÷8=5天。

测试者:哪个信息不用了?

受试者:已经安排3天。

测试者:为什么?

受试者:题目是求40名同学一共需要安排几天, 只要40÷8就行了, 不需要“已经安排了3天”这个信息。

【思考】就案例3而言, 学生在观察情境图时, 孤立地感知到“划船的”与“坐碰碰车的”两则数学信息, 未能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的联系;案例4开始时学生还未能从整体上感知信息之间的关系。两则案例说明学生局限于感知单一的数学信息。

《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指出:“数学教学要重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在于发现数学信息之间的联系。低年级学生虽然从整体上感知数学信息的能力还不完善, 绝大多数是分散、孤立地感知题目中的各个数学信息, 但测试表明, 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分析数学信息之间联系的能力。因此, 教师要抓住低年级这个重要能力的最佳培养期, 教给学生链接信息的方法,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 当学生初步感知题目中的所有信息后, 可以适时提出:“你发现题中的哪两个数学信息有联系?”“你还可以得到什么新的数学信息?”“哪个信息能帮助解决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从个别数学信息相互间的联系出发, 去充分领悟题目中各数学信息之间的联系, 逐步养成从整体上感知这些数学信息以及每个信息在解决问题上整体中的作用。如:“一瓶药30片, 每天吃三次, 每次吃两片。一瓶药够吃几天?”

一般的教学方法有二:一是引导学生审题———理解题意———学生汇报解法 (常见的解法有:2×3=6片, 30÷6=5天) ———讲述解题思路。如此教学, 其效果是:不会的学生仍然不会, 即便能理解此题, 但是换作另一个问题情境, 有些学生仍是雾里看花, 不知所措。二是重视解题思路的引导:“要求一瓶药够吃几天?要先知道什么?”实际上, 多数学生很难回答教师所需要的问题答案, 这不能使师生的思维达到同步, 情感产生共鸣。

在课题实验教学中, 我们的做法是: (1) 引导发现。“你从图中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哪两个信息有联系, 从中你又能知道哪些新的数学信息?”此时, 学生似在探索奥秘, 积极寻找各个数学信息间的链接。 (2) 交流反馈。实验表明, 多数学生能从“每天吃三次和每次吃两片”这两个信息中获得“一天吃了6片”这一信息;部分学生能从“一瓶药30片和每次吃两片”中获得“一瓶药能吃15次”这一信息。 (3) 汇报方法。“哪个新信息能帮助解决问题?”学生基本上能用自己发现的新信息, 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解法一:2×3=6片, 30÷6=5天;解法二:30÷2=15次, 15÷3=5天) 。

通过比较不难发现, 前者注重“扶”, 着重于纯粹问题解决技能的形成;后者注重“放”, 着力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三、诱导学生拓展数学信息

【案例5】出示课本主题图:

下面是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对话摘录:

师:从已知的数学信息中, 你能发现它们之间的哪些关系?

(先同桌交流, 再汇报)

生1:熊爸爸比熊弟弟多掰3个玉米。9-6=3

生2:熊妈妈和熊爸爸共掰18个玉米。9×2=18

生3:熊哥哥比熊弟弟多掰3个玉米。9-6=3

生4:熊爸爸、熊妈妈和熊哥哥一共掰27个玉米。9×3=27

生5:熊妈妈和熊弟弟一共掰15个玉米。9+6=15

生6:熊妈妈比熊弟弟多掰3个玉米。9-6=3

……

【思考】上述学生的回答, 不免引发教者的思考:“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会有这么多的发现呢?”倘若没有“从已知的数学信息中, 你能发现它们之间有哪些关系”这样有效引导, 学生又会有什么样的回答呢?这说明, 传统的“解决问题”教学, 多数教师为了学生能“解题”而教给“解法”, 导致学生的思维停滞于为解决某一问题的分析层面上。

正因为教材总是被许许多多的一线教师曲解为学校教育理所当然的唯一的课程资源, 而长期把数学活动定位在教材层面, 侧重于学生数学知识与数学技能的形成, 导致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得不到有效培养。早在数学课程标准出台前, 就有专家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数学学习现状进行调查, 结果表明:我国学生数学学习具有较强的自我封闭性, 普遍注重“纯粹”技能技巧的训练和题型教学, 脱离社会生活实际, 即使是一些数学技能掌握较好的学生 (如奥赛选手) , 面对一些现实的数学问题也常常感到困难。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应适时、有度地开放数学问题信息, 拓展数学问题, 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与求异思维。从开放数学信息上说, 可以设计“多余”信息的数学问题, 如, 将“案例5”的情境改为:“小熊一家4个人去掰玉米。小熊说:‘爸爸、妈妈和我都掰了9个玉米, 弟弟掰了6个’。小熊家一共掰了多少个玉米?”这样增加“4个人”这个多余信息, 虽然会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产生干扰, 但有利于学生在分析数学信息之间关系的过程中, 培养其思维的批判性。也可以设计“缺少”信息的数学问题, 如, 将“案例5”的情境改为:“小熊一家去掰玉米, 哥哥说:‘爸爸、妈妈和我都掰了9个玉米。’小熊家一共掰了多少个玉米?”这样缺少“弟弟掰了6个”这个信息, 有利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从拓展数学问题上说, 应开放对数学问题的解决, 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如, 将“案例5”情境中的“问题”删掉, 改为:“小熊一家去掰玉米。小熊说:‘爸爸、妈妈和我都掰了9个玉米, 弟弟掰了6个。’________________?”要求先补充问题, 能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给出的各个数学信息之间的关系, 促进学生善思、能言、会创造, 能充分展示学生个性化的思维过程, 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低年级学生教学思考 篇1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呢? 我结合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 就这一问题谈谈看法。

一、营造学生自主探究的课堂氛围

只有在民主、和谐、平等、宽松的课堂氛围中, 学生才能处于心理安全、心灵自由的无拘无束的精神状态, 只有这样他们才敢于参与也乐于参与到探索学习中, 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才能得以培养。新学期初期, 面对学生大都不敢回答问题的现实, 我积极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我经常面带微笑地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别怕出错, 由错到对才能不断进步。”“看谁是我们班最勇敢的, 敢于锻炼自己, 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课间活动时, 我和学生一起做游戏, 一起聊天;天气变化时, 我提醒他们及时增减衣服, 防止感冒。渐渐地, 我与学生关系变得亲近友好, 学生敢于积极思考, 大胆发言。

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的兴趣之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各种途径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 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例如:在教学“0乘任何数都得0”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今天, 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神奇的故事, 你们想听吗? 这时打开配有卡通人物的多媒体:“话说孙悟空被封为‘齐天大圣’被玉皇大帝派往蟠桃园看管蟠桃。一天, 王母娘娘过生日, 摆了蟠桃宴请各路神仙来品尝蟠桃, 却没有请孙悟空。悟空一气之下, 把所有的大蟠桃都吃了。当七仙女来到蟠桃园摘蟠桃一个大桃也没有了。请同学们想想, 7个仙女一共摘了多少个蟠桃? ”这样的教学情境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他们的学习兴趣迅速被激发了出来。

三、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1.教 给 学生提 出 问 题 的 方 法 是 自主 探 究 的基础 。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意识开始的。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探究精神。但是低年级的学生一开始并不知道怎样发现问题, 更不会提出问题。为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我首先引导学生反复研读课本, 针对课本提出问题。课本是学生学习最直接的资料, 其内容是高度概括的, 要想深刻理解, 必须不断提出问题。例如:在教学二年级连加连减混合计算时, 有这样一道题:“有85个西瓜, 王叔叔运走了4个, 张伯伯运走了26个, 现在还剩多少个西瓜? ”首先, 我引导学生, 由“王叔叔运走了40个, 张伯伯运走了26个”这两个条件, 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之后我引导学生由“有85个西瓜, 王叔叔运走了40个”这两个条件又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经过长时间的训练, 学生根据两个条件即可提出一个问题, 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

2.引 导 学生 动 手 操 作 , 给 学生提 供 自主 探 究 的 空 间 。

学生动手操作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 应采用实地观察、动手操作等方式, 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学习的空间, 让他们在探索过程中自己发现新知识, 构建知识体系, 并在发现和构建的过程中提高探究能力。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找规律》时, 我创设了“小动物要去参加森林运动运动会”的情境, 让4个学生分别扮演小熊、大象、猴子、小兔排队进入会场, 它们依次轮流当第一、第二、第三、第四, 复杂的课本知识变得简单明了, 学生感觉亲切自然。

又如在教学《克和千克的认识》时, 为了培养低年级学生对质量单位的感性认识, 课堂上我为学生提供了2分硬币、约1克重的粉笔头、约1千克重的瓶装水等物品, 让学生亲自动手掂一掂, 教给他们估量的方法。通过动手操作, 多种感官互相协调配合, 学生对克和千克有了感性认识。学生不但获得了知识, 而且学会了学习, 同时探索意识和能力也得到培养。

在教学中, 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规律, 结合教学内容, 多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一些诸如摆一摆、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等动手操作, 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让学生在操作中自主探索新知,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3.小 组 合 作 , 为 学 生 自主 探 索 学 习 提 供 舞 台 。

在教学中我们要倡导小组合作学习, 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因为这样的交流和互动, 可以让更多学生参与其中, 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更有利于让学生开展探索性学习。

我把全班学生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 根据性别比例、兴趣倾向、学习水准、交往技能、守纪情况等合理搭配, 分成学习小组, 前后桌每组4人, 在发现问题及需要小组探讨时, 前排的学生转身就可以和后排的学生面对面地进行小组讨论。

在小组合作时, 首先对组长进行指导, 各组成员明确分工, 遇到问题进行讨论时, 首先由各个成员阐述自己的观点, 再有小组讨论, 判断是否正确;遇到难题, 先由想出理由的讲解, 其他同学评判, 特别是对不会说理由的, 就在组长讲过之后, 他们再模仿阐述。经过这样的合作训练, 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4.学 会 反 思 , 不 断 提 高学生的 自主 探 究 能力 。

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学会知识, 而且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是学习能力的一个基本要素, 要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 我们一定要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养成反思的习惯, 使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不断提高。

例如, 一节课结束, 一单元课结束, 或是一阶段课结束后, 我就让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 可以采取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全班同学或老师进行交流汇报。反思的内容不受限制, 既可以是学习方法, 又可以是学习习惯。同学们在交流学习中, 自主探究的方法得到交流推广, 自主探究能力得到提高。

5.加 强 实 践 应 用 , 加 强 学生 自主 探 究 学 习 能力 的 培养 。

知识来自于实践, 知识应用于实践。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一方面在于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另一方面在于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因此在教学时, 教师一定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 引导他们运用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强化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例如, 学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我给学生布置这样的实践性作业:利用米尺等测量工具测量出你家室内地面的有关数据并算出其面积。然后算一算, 如果要铺设边长为6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 需要多少块?如果一块40元, 一共要花多少元?这样的问题探索, 有效地将课内知识向课外延伸, 达到了巩固课堂所需知识与发展学生探究能力的双重目的。

低年级学生教学思考 篇11

1.“骨碌转”的“大眼睛”

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有的孩子面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眼珠子骨碌骨碌地转,非常认真思考的表情。等提他回答的时候却一无所知或答非所问,其实这样的孩子是在伪装思考。

2.“装模作样”的“小可爱”

在写作业或考试的时候,我会看到有些孩子一直在“认真”思考,思考来思考去也写不出什么或胡乱瞎写。走到他面前时,他马上做出一副更加认真思考的样子,真是“可爱”呀!

3.“跃跃欲试”的“告状王”

还有一些孩子难得看到他们高高举起小手,可是提他们回答的时候,他们会说:“老师,我刚才看到某某同学在下面偷玩玩具”之类的回答,他们在课堂上成了名副其实的“告状王”。

4.“人云亦云”的“小鹦鹉”

在课堂教学中,有的孩子也积极举手,每当提他回答问题的时候,他总是把别的同学说过的答案再回答一次。“人云亦云”缺乏思考,却又表现出积极发言的样子。

5.“坐享其成”的“小骗子”

在教学中有的学生不动脑筋,却回答出老师的问题,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学生借助一些“工具书”之类的课外读物“照本宣科”,让老师觉得他们很积极、很聪明,其实一切都是伪装的。

二、剖析——挖掘学生伪思考的原因

(一)挖掘学生伪思考的原因

在从事十几年的低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中,通过对孩子们的观察与分析,我深刻地发现:低年级学生出现种种“伪思考”。究其原因主要有:

1.学生自身因素

(1)思维“小懒虫”

学生思维惰性,懒于思考,在家依赖父母,在校依赖老师,遇到问题都等着别人去“喂”。在课堂教学中又想得到表扬,于是就伪装自己去假思考假回答。

(2)思维“开小差”

在课堂上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自己想自己的事,根本没有听清楚老师所提问题,但又害怕被老师批评,也表现出认真思考的样子。

(3)思维“小傻瓜”

还有一部分学生是属于真正学困生,他们压根就不会回答,但为了表现自己,为了得到同伴的认可和老师的表扬,他们也会假装认真思考。

2.教师教育因素

(1)教师眼睛不够“亮”

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伪思考的现象不够重视,或没有擦亮眼睛发现学生伪思考的种种表现,只专注于自己的教学内容,但对学生关注太少,没能及时发现制止学生的假表现。

(2)教师课堂启发“弱”

在课堂教学中有时启发学生的思考不到位,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不了学生的思考兴趣,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就丢失了主动思考的欲望,从而产生思维的惰性。

(3)教师课堂教学“快 ”

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为了完成教学内容,忽视学生的思考过程,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就给予答案,学生尝试不到通过思考解决问题带来的快乐,时间一长养成了思维惰性的坏习惯。

三、实践——克服学生伪思考的策略路径

如何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卸下伪装?帮助学生克服思维惰性,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提高“问题意识”,真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欲望

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培养学生的思考兴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克服学生的思维惰性,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1.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乐于思考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可是依然有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成为主角,要么一讲到底,要么一问到底,使孩子没有充足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失去了因思考解决问题带来的快乐。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

(1)互动,课堂更精彩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在交流与互动中焕发光彩,让课堂更精彩。让课堂上的每一个人做倾听者,思考者。

(2)参与,学生更快乐

让每一位学生参与的活动中,启发式每一位学生主动思考,学生可以自由发表,畅所欲言,对创新的回答要充分肯定,鼓励个性发展。对理解不到位或错误的学生,也不要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要给予正确引导。

(3)思考,体验更充分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在根据学生年龄、教材特点提出一些问题后,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给孩子充分的思维的时间和空间。

2.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主动思考

在语文课堂上,我力求教学方法多样化,让学生经常有一种新鲜感,让他们乐于思考。如我在教学一年级下学期“识字五”这课时,首先用多媒体显示夏天刮台风下雷雨的场面,让学生说说此时此刻的感觉。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认读这些词语,学生轻而易举地理解夏天和台风、雷雨的关系。“在这夏天里你们知道有哪些动物、植物、水果呢?”多媒体依次出现“青蛙跳、知了叫、蝈蝈叫”的画面,让学生说说自己所见所感......学生朗读语调变了,神情变了。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情感在激荡,思维在跳跃,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习为享受,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二)启发:让学生思维“勤”起来

由于有的小学生有很强的依赖性,在家依赖父母,在校依赖老师,遇到问题都不主动去思考,长此)以往学生形成思维惰性。因此教师运用启发式教育,调动学生思维,促进个性发展。

1.榜样示范引导,激发学生思维

(1)思维的故事

教师经常通过古今中外名人主动思考,努力探索真理的事例教育学生,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要主动思考,独立思考才能取得好成绩。

(2)榜样的力量

作为老师要以身作则,首先就要先克服自身的惰性,严格要求自己,认真负责地对待工作。在班级中塑造榜样,号召学生向他们学习,形成积极思考的学习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努力战胜依赖,调动学生思维

有一首儿歌“穿衣要人系扣子,下床要人拿鞋子,刷牙要人送杯子,吃饭要人递筷子,写字要人端凳子,大便要人提裤子,小时是个懒孩子,长大变成大傻子”正是对那些“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懒孩子的真实写照。作为教师,在与家长的交流中要讲究艺术,协调、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让家长认识到溺爱、包办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让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指导家长正确的教育方法,在学生遇到问题时,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3.注重说理训练,推动学生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能力的强弱,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思维是否灵活。加强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训练,特别是口头说理表达训练,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好办法。

4. 精心设计问题,引導学生思维

小学生年龄小,独立性和自觉性差,对问题的概括能力也较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示范、引导、指导,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获得一些思考的方法。

5.感性直观升华,促进学生的思维

在教学中,有些内容比较抽象,由于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缺乏,比较难理解,有时作为教师往往只重视了“读、写、说”的能力,而忽视了学生思维训练的机会。我们应注意由直观到抽象,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练习六”中“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这首儿歌时,为了使学生明白儿歌的深刻内涵,首先引导学生亲身观察弹簧,试着按压弹簧。让学生明白用力就能把弹簧压下,放松就会被弹簧弹起,从这些实物操作中感知形象,让学生领悟到儿歌的意思。接着再通过学生说感受,老师补充讲解,让学生理解儿歌的内涵。

四、结语

总之,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作为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让每一位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低年级学生教学思考 篇12

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这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也是数学改革的需要。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教学, 需要教师从低年级开始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通过实践活动, 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 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 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若能充分发挥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以及配套学具的作用, 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会更加轻松更有实效。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钻研教材, 科学设计活动内容和方法

教材安排的每一个实践活动都注意贯彻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实践能力等教改精神, 因而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开放性和灵活性。对此, 我们教师对教材要有一个深加工、再创造的过程。教师要科学、周密地设计活动内容和方法, 使实践活动具有科学性、趣味性、多样性。同时也要注意现阶段数学教材所提供的实践活动内容只是为教师提供了素材和信息。所以组织的实践活动不要仅限于教材所提供的实践活动内容, 还可以结合实际, 结合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 选择适当的实践内容和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开展活动。只要能达到或者超过教材所设计的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就行。

二、全体参与, 使人人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低年级数学实践活动大都是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操作等活动中再现知识, 学生对这样的活动积极性很高。要达到使学生全体参与的目的, 必须在活动中使每个人都有活动的时间。因此在活动安排时, 可以采用分小组活动与全班集体活动相结合的形式, 让每个学生都有活动的空间和时间, 让他们在活动中尝试自己管理自己或者小组长管理, 从而使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交流, 在活动中品尝活动成功的喜悦。

1.课前实践, 构建知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强调:要将教学场所变成学生学习的乐园, 把教的角色转为导的角色。这样教师就要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创造条件。很多教学内容的学习, 除了课前应了解学生在某一知识方面已经积累了哪些生活经验, 更应让学生在课前去实践, 不断积累感性经验, 做好课堂教学的铺垫, 使学生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

2.课中实践, 理解知识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思维从动作开始, 切断了动作与思维之间的联系, 思维将不能发展, 思维发展了, 能力随着提高”。可见, 让学生动手操作学习数学, 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非常重要。因此, 教学中, 我们应该尽量让学生多动手操作, 有意识地安排一些画一画、摆一摆、拼一拼、拨一拨、折一折、剪一剪、量一量、算一算等活动, 让学生的脑、眼、手等器官协调活动, 从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3.课后实践, 知识创新

实践是创新的基础, 脱离实践绝不会创新。低年级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 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的。教师通过课后实践, 给学生提供更大的思维空间, 使学生对新知识有个“再发现”。例如, 我们学校一年一次的“爱心义卖”活动, 就为全校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方位展示自我, 实践提升的平台。再如, 周五的趣味数学拼图活动帮助学生加强了对图形特征的认识, 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启发引导, 培养问题意识和数学意识

在实践活动中, 教师要注重启发引导, 让学生结合数学知识的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意识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数学意识。教师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把观察中发现的数学问题提出来, 由提出问题的学生和组内的小朋友共同解答, 再由小组推荐全班交流、评价。这样, 课本上的提供实践练习做起来可就轻松多了。

四、重视评价, 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一项具体的数学实践活动完成后, 要适当安排时间在小组或者全班范围内交流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可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评价, 谈谈各自的体会与收获。评价的手段和形式要多样化, 要注重过程评价, 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多采用激励性语言, 保护孩子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让学生在交流评价中点燃思维碰撞的火花, 开阔知识的视野, 了解斑斓的世界, 共享活动成功的喜悦。对于一年级的孩子, 可以指导他们记录数据, 而对于二到三年级的学生, 还可以指导他们以数学日记的形式记录下自己的体验和感想。

知识来源于实践。实践证明,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正确恰当地操作学具、开展数学实践活动, 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展学生的思维, 有利于全面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实践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起着“催化剂”和“检验员”的作用。只有亲身体验过的知识, 学生才能更深刻地获得理解, 更熟练去运用。让我们的孩子, 从小在实践的指导下, 更加健康、更加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上一篇:网络德育的特点下一篇:机械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