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教会学生思考论文

2024-06-03

在语文教学中教会学生思考论文(通用10篇)

在语文教学中教会学生思考论文 篇1

在语文教学中教会学生思考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教会学生思考,掌握方法,具有自学能力。什么是自学能力呢?自学能力是由多种心理机能参与的一种综合性的能力,一般指学习者在已有知识、技能的基础上,不依赖于他人而能够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独立地获取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能力。由此不难得出这样结论:自学能力的实质是独立思维。看一个学生有没有自学能力,只要看他能否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可知道。然而,自学能力属于学习者个体的心理活动,只有在具体认知实践中才显山露水。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重视语文学科中的显性内容,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反反复复听写,不厌其烦地讲解,使得课堂教学无滋味,教师厌教,学生厌学。那么,语文课应该怎样上呢?我认为,教师应把教会学生思考作为主要问题来研究,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在教会学生思考的过程中传授知识,培养能力。

一、教会学生思考是小学生的`心理需要

小学生年龄小,学习目的不明确,思维还不成熟,玩是他们的天性。他们一 方面有较强的好奇心,喜欢问问题,新书到手不知要翻多少遍;一方面又满足于一知半解,当把课文中的故事情节了解个大概以后,就满足于知道了,把旺盛精力用在书中插图的涂抹上,或转移到其它方面去。可见,要使小学生学习语文入门,必须教给学生怎样学习语文。教师一方面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培育,使其长盛不衰,另一方面又要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方面作文章,使其有新的感受。教会学生思考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又可自己动手动脑,尝到甜头,满足心理需要。

二、教会学生思考是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语文是人们交际的工具、思维的工具,帮助学生了解工具的性能,学会使用工具的方法,要靠思考去掌握。因为语文的工具性是通过语言文字符号表现的。说话要想好再说,想就要思考。写篇日记,将来写个经验总结什么的,总要思考语言文字的组合与顺序。无论你将来做什么工作,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谁也离不开,总要和语言文字打交道。熟练地运用是思维的结果。小学是学习语文基础阶段,在这个阶段,必须切实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学会怎样读书。叶圣陶老前辈曾经说过:“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重要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语都不轻轻放过,务必发现他的特性。”

再说思想性。语言文字总要一定的思想情感。有人形容语言文字与思想情感的关系是“血与肉”的关系。生活、思想、情感成为语言文字的材料,而作者又通过语言文字把要描写的事物和抒发的情感巧妙地包装起来,使语文学科具有魅力。咀嚼、品味似曾相识,文章的思想教育才有意义。《小猫钓鱼》写了小花猫听了猫妈妈的话,就一心一意钓鱼了。课文接着写道:“蜻

[1][2]

在语文教学中教会学生思考论文 篇2

一、在课外阅读中积累素材

(一) 引导学生阅读各类书籍

知识的海洋无边无际,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选择精华的读物, 摘抄词语, 摘抄句子, 摘抄优美的片段和故事情节, 通过做读书笔记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通过广泛阅读博览群书, 不论是天文、地理、报刊、杂志、作文选等, 只要对写作有帮助的书籍, 都可以引导学生广泛阅读, 在阅读的过程中, 把书中的好词语、好句子, 把书中的名言警句和诗词记录下来。增长学生的见识, 开拓学生的视野, 丰富学生的知识, 写起作文来就不感到枯燥无味, 变得自然流畅, 得心应手了。

这样日积月累, 坚持不懈, 他们写作文的素材才会像泉水一样连续不断地流淌, 写起作文来才能得心应手, 一挥而就。

(二) 在文本阅读中挖掘素材

阅读, 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 它是最重要的间接观察经历的形式, 因为书就是社会, 社会即是书, 读书就是观察生活, 认识社会。高尔基在回答“你是怎样学习写作的”这个问题时说:“我既直接从生活中得到印象, 也从书本中得到印象……书本具有能给我一种在人的身上所没有看见和不知道的能力。”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鲁迅也曾指出:“此后如要创作, 第一须观察, 第二要看别人的作品。”

在阅读中都积累哪些素材、内容呢?既要积累生活经验、科学知识、思想观点, 也要注意积累语言材料, 写作知识和方法。要在阅读中进行积累, 首先要认真细读, 熟读文本, 准确理解内容, 深入体会思想感情, 然后, 还要反复推敲, 仔细想一想文本在表达形式和运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要这样写, 在此基础上, 才能进行积累。

二.在观察中积累素材

叶圣陶曾说:“生活犹如泉源, 文章犹如溪流, 泉源丰盈, 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这充分说明了生活中的材料是最丰富的, 要写出好文章, 就必须贴近生活、深入生活、观察生活, 从而认识生活、感悟生活, 获取直接的生活材料。

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丰富多彩的生活为作文提供了取之不竭的材料。那绚丽如画的自然景观, 多彩如诗的校园生活, 欢乐如歌的家庭生活和广阔丰富的社会生活中, 有多少闪光的内容值得我们去描绘、去歌颂。然而, 由于学生缺乏体验和感情, 对生活中的一些事往往习以为常, 熟视无睹, 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对学生作一些正确的引导, 让学生养成用心去观察、体验生活的习惯, 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一)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素材。引导学生关注校园活动。校园生活是学生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在校园中感受着老师的关爱, 同学的友谊, 集体的温暖同时也感受着学习上的酸甜苦辣, 交往中的悲欢离合, 老师同学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兴趣爱好。老师上课的情景、批改作业的情景、辅导教育学生的语言、表情等。面对校园生活涌现的大量信息资源, 教师首先要有一颗敏感的心灵, 用心灵去捕捉, 用深刻的眼光去洞察, 用灵活的机智去重组, 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 激发他们内心的体验。

引导学生关心家庭生活。家庭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天地。学生与家庭成员特别亲近, 在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中充分展示着性格的真实, 在这样的交际环境中, 引导学生以家庭小主人的身份, 关爱家庭, 大胆地参与家庭生活, 父母兄弟的生活习惯、性格脾气、工作学习;亲朋好友的穿着打扮;父母的言语、表情、动作;父母的生活的具体细节等都是观察的内容。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不能“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从家庭成员间一句关切的话语, 一个温馨的眼神中去感受家庭的幸福, 从父母的工作家务的劳碌中去体会生活的艰辛等等, 这些都是作文的好素材, 从心灵深处发出感概, 必然是真情的自然流露。

(二) 训练学生平时勤于动笔, 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应切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可见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除了要求学生积累好词好句外, 我还注意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 并每天把看到的, 听到的, 想到的写下来成为日记。这是一种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好方法, 对作文教学具有促进作用。写日记在作文教学中不容忽视。

三、从活动中积累

(一) 重视课堂活动, 做好素材积累。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获得快乐和愉悦, 在课堂活动中增长见识, 在课堂活动中陶冶性情, 在课堂活动中锻炼能力。活动的目的不同, 形式各异。但在课堂活动中, 学生们的表现也不尽相同, 内心的感受和体会更是千差万别, 语文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记录下活动的评细过程和学生内心的点滴感受, 这就是很好的作文素材。

(二) 拓展社会实践活动, 丰富作文素材。

老师应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 学生不应成为“笼中鸟”,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可以提高学生收集信息, 处理信息的能力, 比方说可以让学生参加慰问孤寡老人, 慰问军烈属的活动, 可以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 参加公益活动, 采访活动等等, 让学生及时把活动的过程写出来, 或是写出调查报告, 或是对一些倾向性的问题发表议论。写作形式可以不拘一格, 目的是丰富学生的习作内容, 帮助学生积累习作素材。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在实际生活中养成精密观察和仔细认真的习惯, 如果养成了, 对于写文章太有用了。”矛盾要求学习写作的人, 身边时时刻刻准备一支笔、一本笔记本, “无论到哪里, 你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 把你所见所闻记下来。”这样, “积累多了, 一到作文, 就会成为有用的、可供选择的材料。”

(编辑:龙贤东)

2013.6 50

摘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在实际生活中养成精密观察和仔细认真的习惯, 如果养成了, 对于写文章太有用了。”因此, 语文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作文素材积累的指导。笔者阐述了在课外阅读中积累、在观察中积累、在活动中积累材料, 使学生写作文时有东西可写, 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作文“没话可说”“假话、空话、套话”连篇的问题。

在科学教学中教会学生观察 篇3

关键词:科学教学;学生;观察

通过观察获取的实验现象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求知的欲望,从而提高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所以观察能力的培养是整个实验教学中能力培养和提高的首要前提。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良好的科学态度是造就栋梁的重要条件。知识有时会遗忘,而科学态度受用终生。因为学生在经历探究中才能产生科学的概念,同时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所有客观事物并不都产生知觉,而只是对其中少数客观事物发生兴趣,然后作出观察行为,产生知觉。达尔文有这样一段话:“我具有比一般人更高的本领,能够看到那些容易被人忽略的事物,并且对它们做细致的观察。我在观察和收集事实方面勤奋努力,真是无以复加。”因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观察兴趣。

1.培养有目的观察的习惯。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感知活动,在没有明确的感知任务时,对象往往是肤浅的、不完整的,明确了目的任务去知觉某一事物,知觉的对象就比较完整清晰。因此,必须养成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地进行观察的习惯。

2.培养全面观察的习惯。由于任何事物其本身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而且与其他事物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联系。因此,为了提高观察的精确性,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就应该有步骤有条理地进行全面观察,分清主要现象和次要现象。只有全面观察事物,才能有所发现。

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学生的观察能力只有在观察实践中才能形成和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观察物体模型和实物标本,以及幻灯、录像、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都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途径。例如,在教学《昆虫的生活》一课,在了解昆虫的拟态时,教师出示“枯叶蝶拟态图”,图中枯叶蝶的背面观图部分先用纸盖住。让学生观察“图中植物的枝上有什么?”学生脱口而出“枯叶。”教师再请学生仔细观察图中的几片“枯叶”有什么差异。这时,学生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图上。学生会很有兴趣来观察,如果学生观察到图中“枯叶”有差异,教师便可请学生进一步指图说明差异之处。然后,将盖住枯叶蝶背面观图的纸揭去,指明这片“枯叶”原来并不是什么叶,而是一只美丽的蝶。此时,学生迫切想知道究竟,情趣盎然,教师在这个时候介绍拟态,恰倒好处。要求观察时要填写观察记录,做到准确、具体。学生在经历探究活动中不仅可以交流情感,而且还掌握了科学的观察方法。

(一)验证观察法

验证观察法就是选取有代表性的事物,通过观察,对事物本质特征的理论进行观察验证。例如,在教学《观察绿豆芽的生长》一课时,引导学生制订出较详细的观察、实验计划,教给学生观察、实验的方法,并提出写好观察日记、填好实验报告单的具体要求,然后放手让学生回家进行绿豆芽生长的实验,一周后举行探究活动报告会,让学生报告自己在绿豆芽生长的探究过程,交流各自的观察日记和实验报告单,最后得出结论:温度、水分、空气是绿豆芽生长的必备条件。

(二)比较观察法

比较观察法是抓住事物的特点比较其异同的方法。在观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体或生物标本、挂图、模型时,要指导学生运用比较观察法。例如,在观察青蛙、蜥蜴的外形特征时,先让学生认真仔细地触摸、观察实物,然后照实填写两者的外部形态比较表,最后引导学生根据两者外部形态特征推导出它们各自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条件。利用比较观察法,使各项观察点既清楚又明白,避免了观察内容的混淆。

(三)解剖观察法

解剖观察法是把被观察的物体各个方面或各个组成部分一一分解开来,认真地进行观察,可以使学生对事物了解得更加清楚。

在生活中教会学生作文 篇4

江苏省淮安市范集中心小学何琴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阅读是作文的基础。在作文教学中,既要引导学生把阅读中学到的,运用到作文中去,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作文有趣,提高作文训练的效率。为了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习作中去,发挥情感在习作教学中的威力,我指导学生写作时主要做了以下尝试。

一、贴近生活,提高观察能力,从生活实际中获得选材。

不会观察就可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善于思考,就难以认识事物的特点和意义。学生的生活面比较窄,我们除了开展各项活动外,还应让他们走出校园,去接触大自然引导他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把握住了生活的契机,教师还要创设良好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感受、描述,才能使学生有说话的愿望,想表达、想倾吐,情真意切的佳作才能诞生。如写一次参观游览活动,课前要有目的地组织一次参观游览活动,让学生注意观察,活动后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帮助学生确定各自的写作中心,这样学生就有内容可写。再如描写人物的动作场面,要让学生抓住人物的主要动作,在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主要表达思想的同时用上既准确有形象的动词,要通过对这个场面的描写来反映人物内心的活动。

二、提倡多读多记,从阅读中汲取习作营养。

文章写得好有赖于大量阅读,并从中得到丰富营养。我平时重视指导学生读背重点段落和佳句,学习课文立意、选材、剪裁的方法,让每一篇课文真正发挥范文的作用,成为习作“指南”。作文教学前,我有针对性地让学生阅读,帮助学生认识生活,理解生活拓宽视野,丰富词汇,汲取营养,学习和掌握多种写作方法。

比如教了《一夜的工作》一课后,我就向学生介绍了有关周恩来总理的一些文章,让同学们来读一读。还向同学们介绍了周总理的一天工作时间表,让学生小组进行讨论交流,互说感受。这不仅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还为这单元的习作“读后感”进行了一个前提训练。再如教了《只有一个地球》这一课后,我让学生分小组去收集一些有关地球生态环境的资料(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等方面),还利用班堆活动课进行反馈。

学生的兴趣很高,对地球的目前生态环境也确实有了较深的了解。同学们还写了计划书,如《保护地球计划书》、《保护生态环境计划书》,习作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培养学生的联想,提高已掌握知识的利用能力。

学生从生活中获得的材料,往往是片段和零碎的,要用到作文中去,还得通过联想进行再造想象或创造想象。在指导学生读背重点段落和佳句时,我常常回选择其中的几个重点词语来让学生进行联想,回忆,试背。把别人的东西,的的确确变为自己的。在“口语交际”课上,我还经常出上几个字词,让学生来联想,把它说成几句话,乃至一段话。这样经常训练学生将知识和信息与当前的生活和问题联系起来,与头脑中储存的各种表象联系起来,就能灵活运用储存的素材,写出内容充实的好文章。

在平等对话中教学语文 篇5

在平等对话中教学语文 东莞市东城区花园小学   白琼平等对话教学是一种强调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式的相互作用来达到学生自主和自由发展的教学。它是新课程的热点与亮点问题,在改善教学方式上发挥着特殊作用。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享有“平等对话”的自由呢? 一、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和谐相处 ? 对话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认为,师生的关系应该是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有一位专家作了这样的形象比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就像抛球与接球的过程一样。第一,抛球者和接球者都是主体;第二,抛球者与接球者之间是平等的、合作的;第三,抛球接球双方都认真对待对方;第四,抛球和接球是可以连续的。可见,没有平等的师生关系,就不可能达到真正和谐。教师没有对话意识,与学生就难以和谐相处。为此,教师应该主动把自己的地位“降”下来,把学生的地位“升”上去。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1、做一个忠实的听众。我们认为要实现对话教学,教师要学会倾听。老师要做孩子们忠实的听众,认真地倾听他们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营造一个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如痴如醉地探究、体验、交流,或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补充同学的发言,或互相启发,或自由组合朗读……教师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听,适当地作些点拨。 ??2、做一个友好的伙伴。教师要敞开心扉与学生进行对话,要与学生友好相处,这样孩子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交往中。师生之间在感情、兴趣、个性、思维、人格等多方面进行交流和互动,教师和孩子们成了合作的伙伴。这样,教师关注的`不再是学生学习的结果,而是每个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的即时状态。 ??3、做一个出色的主持。在对话教学中,教师要做“节目主持人”,说具体一点,要做“谈话”节目的“主持人”,以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思维,更多地让学生走向前台,展现他们的思想。在多向交流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交流互动 ??“平等对话”离不开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这是因为学生之间年龄、心理、水平相近,交往中最放松;而且,在交往中碰撞,在争论中启发,最能激发创新。为此,在学生“平等对话”中提倡以下交流互动方式: ?  1、互相讨论。要让孩子有独立的人格,就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对话意识和对话能力。肖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都得到两种思想。”学生之间的合作就是互相学习,共同讨论。如上《落花生》一课时,以“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辩论:“现代社会,你想做苹果那样的人,还是做花生那样的人?”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分成花生组、苹果组,实话实说,旁征博引,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现,潜能得到充分发展。如花生组:“花生外表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而苹果外表美,可内心不美。”“华罗庚、童第周出生在一贫如洗的家庭,但他们出国留学后还是回到祖国工作,无私奉献,他们是落花生的代表人物。”苹果组:“我们苹果有水分,不但外表美,内心也美,而花生一点水分也没有。”“华罗庚、童第周不表现自己,哪里有人发现他们?总统不表现自己,能当上总统吗?”“我们各有各的长处,花生内在美,苹果外在美,合在一起不是两全齐美吗?”这是多么精彩的一段对话。 2、共同体验。语文教学,应当是一次次生命的对话,是孩子们内心情感的真切流露,是他们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如《第一场雪

[1] [2]

在语文教学中教会学生思考论文 篇6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2、理清文章结构,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3、使学生深深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洋溢出来的浓浓的父爱之情; 教学重点:理解内容,品味父爱;

教学难点: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感受父爱。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以文学常识导入;

2、指名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二)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1)文中几次出现背影;(4次)

第一次(1)点题; 第二次 第三次(2—6)画背影,忘背影; 第四次(7)忆背影;

2、这是一片歌颂什么的文章?父爱

(三)重点突破

1、阅读文章第二部分,找出文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出浓浓的父爱之情?

2、全班讨论;

(1)重点段落,第6自然段,父亲的动作描写,买橘的艰难;(2)父亲的5次语言描写——含蓄;

(3)家中现状:丧母之痛,差事交卸;父亲所受压力之大,所肩责任之大,但仍然安慰儿子,坚持送儿子上火车;对比。

(4)父亲自己的衣着(布衣)与为儿子定制(紫毛大衣)的对比;

3、师带领学生总结父亲形象:中国典型慈复形象。为儿子勉为其难,甘委孺子牛。不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只会用行动去尽职尽责,含蓄深沉。

(四)深入感受

1、“我”对父亲的爱最初是不理解的,但最后又深受感动,泪水止不住的流,有一个过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2、全班自由讨论发言

(五)师小结,布置作业;

教学生用心感受父爱

自毕业至今,我已在教育岗位上工作八年了。给我感觉最深的是:现在的孩子多半不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在心理上不接受父母辈爱的表达方式。认为父母对自己做什么都是应该的,由此推彼,无论别人对自己做什么也都不心存感激。这种现状,究其因素很多。学校教育开启学生心灵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成功,况也不可能百分百的成功率。只能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学校各部门多方努力形成合力效果才会明显。在教学中,我不放过任何教育他们的机会。我所教的班级有许多住宿生,初步体验了在外读书的滋味,有了最起码的这类生活的体验。所以,在讲到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这篇文章时,我决定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渗透着方面的教育。

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让学生仔细阅读第二部分,找出文中表现父爱的地方,谈自己的感受。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课堂很活跃,各抒己见,出现了争论的局面。最后经过共同讨论,总结为四点,它们是: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动作描写的句子;父亲的五次语言描写;父亲临行前决定是否亲自送“我”的心理斗争;父亲自己一身粗布衣服与儿子的紫毛大衣的对比。经过这个环节,学生较深入的理解了文本,理解了在父亲心中,儿子永远是第一位,是任何事都替代不了的。我接着追问:儿子对于父亲为自己所作的这一切是否理解了呢?他是怎样理解的呢?学生答道:开始不了解,认为父亲说话不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在心里暗笑他的迂,最后因看到父亲为自己买橘的背影而深受感动,感情不能控制,流下眼泪。我继续追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你生活中是否有过这样类似的体验?这可打开话匣子了。学生们争相说出自

己的生活体验,不少学生说是因为学了《背影》这篇文章之后,才开始认识到那时爸爸对自己的爱,那是父母爱的表达方式,而平日里多半厌烦的认为是唠叨,反感之极,后悔不已,有的学生竟然说着说着就哭了。课下,我布置了一篇以《心存感激》为题的作文,让孩子痛快地道出自己这堂课还想说而没有说出的话,相对自己父母说的话,自己学习这篇文章的感受。

在语文教学中教会学生思考论文 篇7

一教师要树立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的意识

1.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要教给学生终身学习的方法

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注意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尽可能多地让他们自己动脑、动口、动手, 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养成自学习惯。

2. 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成为学习中的主人

在教学中坚持的原则是实践性和独立性。实践性是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去学习;独立性是让学生有自学的自主权, 能独立地阅读、独自思考、独自完成各项适合他们要求的作业和练习等, 让学生学会自学的操作过程, 在自学的天地里发挥才能。

3. 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途径

小学生应尽早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 让聪明才智早期得到发掘, 以适应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时代的需要。这就是小学生要研究学法的重要意义。

4. 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兴趣学习

中外教育家几乎一致论述到儿童教育要注意兴趣的作用, “兴趣是使之入门的向导”。传统的教育经验也告诉我们:“知之者不知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首先要求教师应从思想上明确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只有确立了这样的学生观, 教师在教学中才能还学生主人的地位。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习的情趣, 才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其次, 教师在教学中应把学生吸引到有兴趣的快乐的学习活动中, 交给他们学习的方法, 激发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到因成功、进步、发展而应享受到的乐趣, 使他们对学习入迷, 并能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 乐学不疲, 出现智能发展的飞跃, 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1. 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精读、细读、浏览等阅读方法, 让学生在读书中学会读书, 使学生能自学。在指导学生读书过程中强调边读边画、边读边思、边读边说, 把读书、思考和表达结合起来。在阅读过程中, 学生不仅要有各种阅读实践活动, 而且还要动手画、动嘴说、动脑想, 这就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认真读书、善于感知, 在读中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在读中掌握方法, 学会独立思考, 形成能力。

2. 指导学生学会精读、粗读等方法

要指导学生通过学会精读、细读、粗读等方法, 凭借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揣摩文章的思路和表达方法。精读, 是指导学生联系文章的重点、难点, 参与认识过程, 增强学生认知、思维和反馈知识的能力, 它不是泛读的简单重复, 而是在学生掌握了课文生字生词、初步领悟了部分重点词句、抓住了课文梗概的基础上, 指导学生掌握重点, 消化难点, 而决不能只给观感结论。

如教授《我的战友邱少云》中, 有这么一句话:“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 教师引导学生从邱少云烈火烧身时的样子和是什么力量使邱少云像千斤巨石般趴在那里一动也不动这两个方面去体会, 从而指导学生自己阅读课文的有关部分, 学生经点拨、议论, 开了窍, 轻松地就消化了知识面的疑难点, 也突破了重点, 体会到邱少云严守纪律的精神。粗读, 首先是教师介绍工具书及有关资料, 让学生熟悉课文背景, 再根据教学目的, 抓住课文特色, 揭示知识性问题, 渲染气氛或制造悬念, 激发学习兴趣和欲望, 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 查出生字、生词, 通过重点词句的批注自己体会, 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中获得知识、具有基本的阅读能力, 学会查阅资料, 为自学提供基本能力, 奠定基础。学生肯自学, 能自学, 还应做到会自学。

3. 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实践

在自学实践中应以学生的自学为主, 自己探究, 教师辅之以引导, 让学生掌握方法, 形成自学能力。在教学中依据重点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学习, 读读、议议、练练, 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 概括出自己的学习方法, 突出自学这条主线。自学, 不是学生随心所欲、各取所需的“自由随意性”学习。自学必须在有目的、有计划的基础上进行。在进行中大致有三种形式: (1) 教师先指出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 然后学生自学; (2) 学生先自学, 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加深理解, 从而领悟出自学的内容; (3) 教师边作指导, 学生边自学。

在语文教学中教会学生思考论文 篇8

【关键词】作文教学;学生;积累;素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写好作文,不光是传授给学生写作的方法,还要引导学生学会积累素材。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的:

一、在课外阅读中积累素材

(一)引导学生阅读各类书籍

知识的海洋无边无际,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选择精华的读物,摘抄词语,摘抄句子,摘抄优美的片段和故事情节,通过做读书笔记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通过广泛阅读博览群书,不论是天文、地理、报刊、杂志、作文选等,只要对写作有帮助的书籍,都可以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把书中的好词语、好句子,把书中的名言警句和诗词记录下来。增长学生的见识,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写起作文来就不感到枯燥无味,变得自然流畅,得心应手了。

这样日积月累,坚持不懈,他们写作文的素材才会像泉水一样连续不断地流淌,写起作文来才能得心应手,一挥而就。

(二)在文本阅读中挖掘素材

閱读,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它是最重要的间接观察经历的形式,因为书就是社会,社会即是书,读书就是观察生活,认识社会。高尔基在回答“你是怎样学习写作的”这个问题时说:“我既直接从生活中得到印象,也从书本中得到印象……书本具有能给我一种在人的身上所没有看见和不知道的能力。”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鲁迅也曾指出:“此后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第二要看别人的作品。”

在阅读中都积累哪些素材、内容呢?既要积累生活经验、科学知识、思想观点,也要注意积累语言材料,写作知识和方法。要在阅读中进行积累,首先要认真细读,熟读文本,准确理解内容,深入体会思想感情,然后,还要反复推敲,仔细想一想文本在表达形式和运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写,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积累。

二.在观察中积累素材

叶圣陶曾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这充分说明了生活中的材料是最丰富的,要写出好文章,就必须贴近生活、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从而认识生活、感悟生活,获取直接的生活材料。

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丰富多彩的生活为作文提供了取之不竭的材料。那绚丽如画的自然景观,多彩如诗的校园生活,欢乐如歌的家庭生活和广阔丰富的社会生活中,有多少闪光的内容值得我们去描绘、去歌颂。然而,由于学生缺乏体验和感情,对生活中的一些事往往习以为常,熟视无睹,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对学生作一些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养成用心去观察、体验生活的习惯,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一)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素材。引导学生关注校园活动。校园生活是学生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校园中感受着老师的关爱,同学的友谊,集体的温暖同时也感受着学习上的酸甜苦辣,交往中的悲欢离合,老师同学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兴趣爱好。老师上课的情景、批改作业的情景、辅导教育学生的语言、表情等。面对校园生活涌现的大量信息资源,教师首先要有一颗敏感的心灵,用心灵去捕捉,用深刻的眼光去洞察,用灵活的机智去重组,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激发他们内心的体验。

引导学生关心家庭生活。家庭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天地。学生与家庭成员特别亲近,在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中充分展示着性格的真实,在这样的交际环境中,引导学生以家庭小主人的身份,关爱家庭,大胆地参与家庭生活,父母兄弟的生活习惯、性格脾气、工作学习;亲朋好友的穿着打扮;父母的言语、表情、动作;父母的生活的具体细节等都是观察的内容。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从家庭成员间一句关切的话语,一个温馨的眼神中去感受家庭的幸福,从父母的工作家务的劳碌中去体会生活的艰辛等等,这些都是作文的好素材,从心灵深处发出感概,必然是真情的自然流露。

(二)训练学生平时勤于动笔,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应切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可见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除了要求学生积累好词好句外,我还注意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并每天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成为日记。这是一种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好方法,对作文教学具有促进作用。写日记在作文教学中不容忽视。

三、从活动中积累

(一)重视课堂活动,做好素材积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获得快乐和愉悦,在课堂活动中增长见识,在课堂活动中陶冶性情,在课堂活动中锻炼能力。活动的目的不同,形式各异。但在课堂活动中,学生们的表现也不尽相同,内心的感受和体会更是千差万别,语文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记录下活动的评细过程和学生内心的点滴感受,这就是很好的作文素材。

(二)拓展社会实践活动,丰富作文素材。老师应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学生不应成为“笼中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比方说可以让学生参加慰问孤寡老人,慰问军烈属的活动,可以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参加公益活动,采访活动等等,让学生及时把活动的过程写出来,或是写出调查报告,或是对一些倾向性的问题发表议论。写作形式可以不拘一格,目的是丰富学生的习作内容,帮助学生积累习作素材。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在实际生活中养成精密观察和仔细认真的习惯,如果养成了,对于写文章太有用了。”矛盾要求学习写作的人,身边时时刻刻准备一支笔、一本笔记本,“无论到哪里,你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记下来。”这样,“积累多了,一到作文,就会成为有用的、可供选择的材料。”

在语文教学中教会学生思考论文 篇9

西安世园会园区大学生志愿者工作的思考 作者:银召霞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27期

摘要:2011年西安世园会已在举世瞩目中圆满结束了,并留下了太多令人难忘、精彩回味的收获和财富,其中也包括自信、热情、敬业、奉献的世园会大学生志愿者,他们是世园流动的风景线,得到了世园会组织方、社会舆论和广大游客的普遍赞誉,被亲切地称为“小蜜蜂”。回顾16天的世园历程,作为此次世园志愿者工作的亲历者,我们在为“小蜜蜂”感到由衷骄傲和自豪的同时,也深感有必要把此次世园志愿者工作的做法和思考做梳理总结,以此向“小蜜蜂”们致敬,并希望对今后工作有所裨益。

关键词:西安世园会 大学生 园区志愿者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9(c)-0244-01

2011年我校世园会志愿者服务团圆满完成了为期16天的志愿服务工作,并留下了太多令人难忘、精彩回味的收获和财富,其中也包括自信、热情、敬业、奉献的世园区志愿者,他们是世园区流动的风景线,得到了世园组织方、社会舆论和广大游客的普遍赞誉,被亲切地称为“小蜜蜂”。到回想从2011年5月陕西科技大学志愿者工作站成立到2011年9月顺利完成园区志愿者服务工作,我们同所有赴园区志愿者一起,经历着付出的喜悦,也经历着收获与成长。陕西科技大学与其他五所高校同时承担第十批世园区志愿者服务工作,从8月29日至9月14日,我校共选拔550名学生志愿者进入世园会进行上午8:00至下午3:00的志愿服务工作。此次世园会服务工作较为繁重。点多、线长、面广、量大、任重是我校世园会志愿者工作的突出特点。550名志愿者散布在园区50多个服务场所,承担了信息咨询、参观者秩序引导协助、接待协助、残障人士援助、媒体服务、活动及论坛组织协助、志愿者管理协助等服务工作。16天的志愿服务,“小蜜蜂”们了克服了天气多变、人流量大等诸多困难,以高涨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坚强的毅力、充足的耐心投身到世园会的志愿服务中去。16d来,他们在辛劳中挥洒着青春的激情与活力,在奉献中收获着幸福和快乐。作为80后90后,他们用汗水与微笑证明了这是能够独立思考并有所担当的一代;16d来,无论风吹雨打,还是艳阳高照,他们依旧以热情的服务和亲切的微笑,喜迎八方游客;16d来,他们严格坚守岗位,身在景区却看不到景区全貌,但依然保持着高昂的奉献激情。太乙仙亭上的“寂寞姐”,欧陆风情处的“微笑大使”,长安花谷旁的“地图哥”,还有为了志愿服务而推迟入学报到的党员先“蜂”等一大批志愿者之星就是他们真实的写照;尤其在喜迎双节之际,他们利用休息时间,在园区里成功举办灞上佳对口中传,团圆情谊系心间,手工纸鹤佳节赠,灯谜中秋游人诵,这些诗意与意义并存的活动,让他们成为世园区流动的风景线,得到了世园会组织方、社会舆论和广大游客的普遍赞誉。

回顾16d的世园历程,作为此次世园会志愿者工作的亲历者我们在为“小蜜蜂”感到由衷骄傲和自豪的同时,也深感有必要把此次世园会志愿者工作对我们的启发和思考做一梳理总结,我们也确实获得了许多对于有效引领青年成长颇有价值的启发,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点:1 搭建了不断探索,能够唤起理想、激发兴趣、引领青年成长的实践育人平台

通过世园志愿者工作,我们深感世园会既是一个展现风采的舞台,更是一个实践育人的平台,而实践育人是共青团引领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理念和成功经验,也是青年社会化的必然途径。无论是在以往的“三下乡”、“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月等一系列活动中,还是在如今的世园志愿者工作中,我们都深切地感受到,只要我们积极引导,搭建能够唤起青年理想、激发他们兴趣的实践平台,他们就会乐于参加并自觉接受教育。因此,我们在梳理世园会志愿者服务工作的同时,应进一步开发志愿者服务项目,完善服务项目体系,拓宽志愿服务载体,不断扩大志愿服务的吸引力和覆盖面。注重以富有时代特色、青年特点的方式引领青年

要使引领青年取得实效,不仅取决于教育内容的正确性,有时可能更取决于方式方法的有效性和易接受性,在世园志愿者工作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这一点。比如,在此次志愿者组织工作中,园区志愿者标识、徽章及各高校卡通版的志愿者形象广受小蜜蜂们的追捧。学生们创新演绎的志愿者徽章更是成为时尚激励品。我们以营造徽章文化为载体,增强了青年志愿者的群体文化认同感,制作徽章的过程事实上也成为“小蜜蜂”目标内化、精神重塑的过程,使他们对自身价值和工作意义的认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升华。这也启示我们,在引领青年的过程中,必须遵循青年的成长规律和接受规律,从各种深受青年喜爱、欢迎的时尚文化中挖掘教育意义。用好“小蜜蜂”这一精神符号,将世园会精神及时融入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来

世园会期间,“小蜜蜂”以其勤劳,负责,励志的良好形象,成为志愿者的精神符号,也在校内外舆论中形成了广泛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这一精神符号对当代青年形象起到整体塑造的作用。因此,在世园会结束后,我们应继续加大对“小蜜蜂”这一志愿者群体风采的展示力度,向全校展现志愿者忙碌的工作状态和朴实的参与意识,挖掘、推出一批真实、生动、可复制的志愿者典型人物进行表彰。同时,在世园会服务期间,让我们感触很深的就是我们志愿者的重承诺、守信用。世园会对志愿者唯一的约束,就是他们亲手签署的承诺书。而就是这份承诺书,让志愿者们在世园会期间成为了履行承诺,自律诚信、坚定负责的文明大学生。因此,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多地寻求从他律向自律、从外化到内化的模式转变,探索“承诺-履行”的教育模式,信任学生,赋予他们责任,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强化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升华他们负责守信的德行。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看到了累累的硕果,也看到了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世园会全面地检验了我校志愿者各项工作的开展与运行,总结经验、理性反思,我们将继续更深入、细致地整改落实各项问题与不足,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后续工作的到来。

参考文献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学生巧问 篇10

文言文教学一直以来是中学语文教师深感头疼的版块之一,文言文教学可以说是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首先是文言文的语言远离现在这个时代,学生感到陌生,读不懂,甚至认为是第二门外语。其次是教材中贴近学生生活的文言文很少,学生不爱读。为了应付考试,学生除了看看教材中的文言文,背背指定的篇目外,涉猎课外的就很少了。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比较陈旧,多年来,文言文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串讲法,这种教法好处是能做到“字字清楚,句句落实”,似乎解决了学生读不懂文言文的问题,但正因为有了教师详细的讲解,学生学习文言文时就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状态,不会主动去思考。整个课堂死气沉沉,很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在强调字词句的同时,肢解了文章的整体,学生体会不到文言文中的内涵,这又无形中更加深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厌恶感。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学记》曰:“学贵在知疑问,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改变现状的最好对策是教师摒弃教学中独占课堂,串讲到底的做法,有意识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静思揣摩,自己发现问题,通过讨论分析,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无疑是目前走出文言文教学困境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要学生提问,首先要教学生如何提问。问题提得巧妙,容易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可从哪些角度教学生提问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进行:

一、通过题目来提问

文言文的题目是全文内容的高度概括,能揭示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可谓是文章的眼睛。读每一篇文言文时,都应仔细揣摩题目,抓住题目进行有价值和有针对性的质疑。如《种树郭橐驼传》一文,这篇文言文的题目与一般的传记比较,有其特殊性。一般传记都是“某某人传”, 而这篇传的题目在人名前面还加上了“种树”两个字来体现人物职业,这显然有作者的深意。一学生在读完此文后,提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给人作传一般都是“某某人传”,为什么给郭橐驼作传还要在前面加上“种树”两个字,是否有什么特殊的用意?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的讨论,结合以前学的人物传记,学生发现传记,通常记录名人、传人的生平事迹。而本文是给“郭橐驼”这个普通人作传,并且只是介绍了他的一种技艺。这时,学生又产生了新的疑问:柳宗元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传”?这一问大大调动了学生一探究竟的学习热情,通过反复诵读,学生发现《种树郭橐驼传》形式上是“传记”,实际上是一篇“寓言”。传主“郭橐驼”这个人物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甚至可能是作者虚构的,叫“张橐驼”“李橐驼”也无所谓。重要的是他的“种树经”,作者是想借“种树经”来表达“养人术”的政治主张,建议统治者引以为戒,整顿吏治。揣摩文章题目,通过对文章题目质疑,有助于学生快速通过文章的眼睛洞察到文章的整体与主旨。

二、感知整体来提问

在高中教材中有的文言文篇幅较长,如《荆轲刺秦王》、《鸿门宴》、《孔雀东南飞》等,这些篇幅长的文章,如果采用串讲的方法,四五节课也不一定能搞定,而且老师一人讲,文章弄得支离破碎,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如能用一两个问题来统领全文,既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又能活跃学生思维,鼓励他们深入文中自己去探寻答案。如《孔雀东南飞》一文,文章颇有特色,如果一句句去翻译,凄美的爱情故事只怕是让学生感到莫名的烦躁和乏味。但用一个问题即可大大调动学生学习此文的兴趣,甚至会置身其间,深深为焦刘的爱情惋惜。在上这篇课文时,我先指导学生反复诵读此文,然后要求学生简要复述此文内容,并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在整体把握内容后,有学生概括:这篇文章讲述了焦刘二人的爱情悲剧。这时,我提出一个问题:这是一个爱情悲剧,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撕毁了给人看,是什么力量将哪些美好的东西撕毁了给人看?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去寻找答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仿佛要拨开眼前的重重迷雾,去探寻文中美好的事物以及破坏这美好事物的恶势力,琅琅的读书声以及接着的热烈讨论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文言文是如此的有趣。

三、抓住细节来提问

每篇文言文中都有些不引人注意的细小处,但这些细节可能是作者的情感变化,可能是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也可能是文章的中心论点等等。抓住这些细节,作品中的难点就会迎刃而解。如分析《游褒禅山记》一文的主旨时,我提出一个问题:一般都认为王安石写这篇文章最重要的观点是对“志”、“力”、“物”三者的关系谈自己的看法。但文章还提到了“不可不深思而慎取”这个观点。这是两个互不相关的观点吗?课堂上原本七嘴八舌的学生突然无语,陷入沉思中,这时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引导学生去关注细节。我又提出了一个问题:第三段在强调“志”、“力”、“物”时,事实上两次提到“至”所需的另一个条件。这个条件是什么? “不随以止”、“而又不随以怠”。这两个“不随”看似不经意地提到,可绝不是赘言。“不随”是不跟随,不跟从。 “深思而慎取”就是不盲从,不轻信,是“不随”的一种表现。王安石因为“不随”,才有意考证“华山”的命名,却因为“随”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故而感慨不已。细细分析学生恍然大悟,发现这两个看似分离的观点实则是完全统一。这样自感自悟,通过一番思索以后学习的文言文,觉得特别有意思,思维能力得到训练,文言文不再是冰冷的文字。

四、利用比较来提问

在文言文教学中,运用比较教学法,让学生通过比较在事物之间同中求异,可以开启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上《种树郭橐驼传》时,可重点指导学生比较“郭橐驼的种树经”和“他植者的种树法”来领会文章的寓意。首先引导学生将“他植者”的种植方法和郭橐驼的“种树经”进行对比阅读,找出两者的共性,学生发现不论是“郭橐驼”还是“他植者”, 都想把树种好。但为什么结果却截然相反呢?学生对这两者进行比较,发现两者植树的方法不同,“郭橐驼”是“ 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置也若弃”,“他植者”则是“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通过比较,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方法来自哪里呢?方法来自思想。一个人做事所采取的方法,取决了他对这件事的认识和理解,这就是思想。思想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既然如此,那么必定有些思想是正确的,有些思想是错误的。这决定了人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正确。再进一步思考:什么样的思想才是正确的呢?学生这时脱口而出: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思想才是正确的。做事情要“理智”地把握事物的“规律”,才能把事情做好。做得最漂亮的事情肯定是“情感、欲望”与“理智、规律”和谐统一。如果只以自己的“情感”和“欲望”出发做事,有时难免会好心办坏事,或欲速则不达,就像“他植者”种树那样。一番比较下来,学生体味到柳宗元写此文,就是在谈办事要按规律,顺利的把握了文章主旨。

上一篇:设物部总结下一篇:我司取得GMP认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