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学生数感培养

2024-07-30

低年级学生数感培养(精选12篇)

低年级学生数感培养 篇1

摘要:“数感”是数学学习最基本的内容, 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在小学低年级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 通过观察、操作、比较、解决问题等活动, 感受数的意义, 体会数用来表达和交流的作用, 初步建立数感。数感的形成, 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渐进的过程, 只有把培养数感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每个细节中, 学生的数感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

关键词:学生,数感,生活

数学新课标中明确提出: “数感”是数学学习最基本的内容。数感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一个人数学能力的高低, 是人的数学水平的基本要素。数感主要表现在: 理解数的意义, 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 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大小关系, 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 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恰当的算法, 能估计运算的结果, 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在小学低年级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 通过观察、操作, 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 感受数的意义, 体会数用来表达和交流的作用, 初步建立数感。作为低年级教师, 在平时的日常教学中, 怎样把培养学生的数感落到实处呢?

一、体验生活, 启蒙数感

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充满了好奇、想象, 而生活是数学的宝库。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优化于生活, 启蒙学生的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只有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 内化知识。数感不是通过传授能培养的, 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发现, 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经验, 体会、感受数的大小, 表达交流自己的所见所想。

比如, 教学“千米的认识”时, 我把学生带到了学校的操场上, 让他们置身于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先让学生看一看学校的操场, 说一说一圈是多少米 ( 一圈200米) , 在算一算这样的5圈是多少米。通过简单的换算, 使学生领悟到沿学校操场跑5圈就是1千米。然后, 在组织学生走一走1千米, 同时还通过请几位学生走1千米所用的时间等一系列实践活动, 加强学生对1千米实际观念的知识体验。

二、动手操作, 形成数感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 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 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学生亲自动手是知识形成, 经验内化的过程。所以, 强化学生动手操作是培养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

比如, 在教学《11 ~20各数的认识》时, 我让学生数出12根小棒, 启发学生“怎样摆能很快地看出是12根”, 学生积极地动手操作, 小组合作探究, 然后汇报摆的方法: ①1根1根地摆; ②2根2根地摆; ③5根5根地摆; ④一边是10根, 另一边是2根等几种摆法。但是一边是10根, 另一边摆2根的同学很少, 部分学生操作时无从入手, 他们不理解“这些小棒怎样摆放, 让别人能很快看出是12根”, 根本无法体会到10根捆成一捆的优越性。此时, 我安排了一个游戏: “比一比, 谁的眼力最好! ”师生一起观看课件, 第一幅画面, 1根1根地摆, 画面出现2秒种后马上消失, 问: 刚才画面上出现的是几根小棒? 学生无奈地摇摇头。第二幅画面2根2根地摆, 方法同上, 学生又是无奈地摇摇头。第三幅画面, 把10根捆成一捆, 当课件一出现时, 学生兴奋异常, 异口同声地叫起来: 14根。“其实三幅画面上出现的都是14根, 现在你喜欢哪一种摆法?”“我喜欢10根扎成一捆的方法。”“我也喜欢10根扎成一捆的方法”……学生的意见基本统一。通过比较体验, 学生感受到把“10根扎成一捆”是最容易看出是多少根的, 并体会到“10根扎成一捆”这种方法的优越性。然后通过摆小棒说组成, 在脑子中想小棒说组成, 看数说组成等活动,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体验数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并在这一过程中建立清晰的数感。体验数学思考的方法。

三、在交流中优化数感

在数学中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互相启发, 互相学习, 互相借鉴, 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信息, 使学生在交流对数的感知时, 丰富自己对数的认识, 体会数学的价值, 从而促进数感的优化。

比如, 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 请学生用学过的数说一句话。此时, 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列举如下: 我家有3口人, 爸爸、妈妈和我; 我们教室有6盏日光灯, 20张桌子, 40把椅子; 我们班有40名学生, 男生23人, 女生17人; 语文课本里有整体认读音节16个; 教室的墙面上张贴《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20条》; 我用的水彩笔有18色; 我爷爷今年62岁了……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在开放的信息中, 不断丰富自己对数的认识, 学生眼中的数学真实、亲切, 不再枯燥。在富有情境、具有活力的数学交流中优化了学生的数感。

四、在比较中发展数感

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不仅是理解数的需要, 同时也会加深学生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 使学生在比较中有了多、少、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几倍的认识。如18、20、68、60, 这些数, 用大一些 ( 小一些) 、大得多 ( 小得多) 等词语描述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再比如, 组织猜数游戏: 师写出15, 盖住, 让学生猜一猜, 生:10; 师: 小了! 生再猜:18; 师: 大了! 生再猜:14; 师: 小了……逐步逼近这个数。这种游戏, 使学生提高了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大小关系的本领, 还能学到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其中包含着朴素的“区间套”逐步逼近的思想。这样的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数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在应用中升华数感

数感的建立来源于生活, 只有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 才能得到提升。良好的数感能帮助学生深化知识, 综合应用, 进而达到对知识的举一反三。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给学生充分时间和空间, 创设各种生活情境, 使学生认识到知识和生活是不可分的, 通过应用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

比如, 四年级上册七单元数学广角烙饼问题: 烙3张饼, 每次只能烙两张, 两面都要烙, 每面需3分钟, 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 有多少种烙法, 哪种比较合理? 学生探索3张饼的烙法方案。方法一: 一张一张地烙, 需18分钟; 方法二: 先烙两张, 再烙一张, 需12分钟; 方法三: 先烙1、2号饼的正面 ( 3分钟) , 接着烙1号饼的反面和3号饼的正面 ( 3分钟) , 最后烙2号和3号饼的反面 ( 3分钟) , 共需9分钟。经过比较, 发现第三种方法最合理。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种, 而且答案也并非只有一个, 通过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进而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数学思想。

数感的形成, 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渐进的过程, 需要用较长时间逐步培养。作为教师, 只有把帮助学生建立数感作为教学的基本目标, 努力钻研教材, 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把培养数感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每个细节中, 学生的数感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

低年级学生数感培养 篇2

一、问题的提出

1、对学生数感状态了解不深入

以一年级数学为例,初入学的小学生禀赋各异,再加上学前教育水平的参差不齐,他们在数学学习方面的准备和能力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何去发展学生的数感呢?这给承担一年级数学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为把新课标的精神和要求落到实处,一年级的教师一方面要坦然面对学生之间智力上和知识积累上存在的差异,树立信心去帮助每一位学生,另一方面要下工夫钻研实验教材精心备课。

2、教材的编排与学生生活经验没有完全相结合现在大部分学生通过学前教育,都已学会1—10这些简单的数字,而且在调查中还显示出他们对1—10这些数字的意义已有初步理解,所以教材内容的安排可以紧凑一点,把1到10的数字安排在一起学习。

3、在培养学生数感时没有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他们的接受能力

新教材第四册的第一单元例题1是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而例题2则是两步计算应用题和小括号的教学。如果按照教材这么做,就会使学生难以接受,因为这个单元是学生刚刚接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这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是有一定难度的,在刚刚接触还没深入理解的时候教材在第二个例题就又加入了小括号的教学难点在里面。这使得学生无所适从,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当然没问题,但对于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同学来说这是不合适的。而且这是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一旦对刚开始的新学期感到恐惧那他接下来的数学兴趣也就没有了,我们的教学也会变得更难了。

二、数感培养的策略

1、整合教材内容帮助建立数感

低年级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低年级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接受能力强。这就需要教师精心备好每一节课,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的内容或进度。我曾对自己担任教学的班在入学初进行测试和调查,摸清了学生们在学前已积累的数学知识及形成的能力。

调查结果表明:这个班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水平分布比较均衡,20%的同学已掌握了〈〈实验教材一年级数学上册〉〉的主要内容,有51%的同学已经会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另外有40%的同学尚需系统学习上册才能达到要求的水平。整个班级的数学能力比较好。

这一册实验教材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认识20以内的数字和学习相关的加减法。为了帮助初入学的学生初步建立数感,能够很快很好地认识20以内的数,我根据自己班里的具体情况,调整了教学进度,大胆整合教材相关内容,当我上到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时,考虑到班上绝大多数同学会很容易学会1—5这几个数字。遂决定把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第六单元“6—10的认识” 整合为一课时来完成。当学生学完这几个数后能够马上举出

生活中的实例,例如自己的岁数、家里的电话号码、自己的学号、还能说出我们的书都有页码这些页码是数字组成的等等。这说明学生已经理解了这些数的意义,并且知道这些数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在快乐游戏中形成数感

游戏是低年级学生数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的形式,学生在参与教师设计的游戏中,能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在这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中自主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和方法从而培养了学生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

低年级在认数教学中可让学生联系身边的具体情景,通过观察、操作、相互交流等游戏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可以简单明了地表示许多生活现象。我在教学1—10的认识时,根据小朋友对游戏具有浓烈的兴趣,设计了一场情景教学。具体如是:准备好红、蓝两套纸制球码,号码分别为1、2、3、4、5(红)6、7、8、9、10(蓝)。然后模拟打一场篮球比赛,比赛分五节进行,每节5分钟。比赛规则:下场队员根据教师指令去盯防相应号码的同学。人人参赛,交叉盯防,旨在引导学生正确辨认1—10的数字(教师佩戴“0”号球码。)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经常组织学生做 “小蚂蚁找家”“青蛙比赛跳荷叶”“过独木桥”等游戏。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从而让他们牢固地掌握了所要学的知识并提高了他们学数学的兴趣。通过这样具体的尝试,把具体的教学任务完全融合在游戏中让学生体会了“数”的意义而且还知道了这些数在平时生活中是可以用来交流的,使他们对“数”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

3、在实践操作中培养数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智慧之花开在指尖上。”实践证明,学生在动手操作时,眼、耳、口、手相结合,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有助于他们正确、全面、深刻地感知数、认识数。实践操作活动是学生主动发展的自由天地,注重实践活动的数学课堂将成为学生探索的乐园,创新的摇篮。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动手做数学,用数学,而不是听数学,记数学,让学生体会到“数”就在身边,感受到“数”的趣味和作用,对数产生亲切感。

例如,认识11—20以内各数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摆学具。教师请学生先思考:“怎么摆就能一下子看出圆片的个数?”这时,小朋友们的思维被激活了,有的一字儿排开;有的2个2个摆成一堆;有的5个5个摆;还有(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的先把10个小圆片放在一起,再把剩下的放在另一边。通过观看同学间不同的摆法,比较优缺点得出最佳的答案。接着教师再让小朋友思考:“你想现在可以怎样表示15这个数呢?”此时,学生已经模糊感受到15即为10个加上5个。小朋友们能用各种形式来表示15这个数:有的用10个正方体再加5个正方体,有的用10朵花加5朵花,有的用10根小棒加5根小棒„„这些丰富多彩的作品都是学生在向我们传递着同一个信息:这些图案我们都可以用来表示“15”这个数,从而达到对“15”这个数本质意义上的感悟与把握。

如在教学长度单位时,可通过让学生到操场上跑跑、测测、量量,让学生感受50米、100米、500米的距离,在春游、秋游中感受1千米的路程

又如,教学找规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老师给出的涂色卡上涂颜色,使它们变成一组有规律的图案。这时,小朋友们的积极性大增,他们会创造出很多美丽的图案,再请他的同伴找一找规律在哪里?最后通过学生来摆一摆学具,自己来摆出一组有规律的图形。学生深入到数学内部,才能使学生触摸到数学的本质。通过实践操作,还可以让学生估计一下一把糖有几颗?一本故事书有多少页?一筐苹果有多少个?从而逐步地增强学生的数感。

4、在已有生活经验中体验数感

低年级学生的数感是他们在学前主动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和对事物做出理解而形成的。是比较模糊比较肤浅的,我们如何在这样的基础上去发展他们的数感呢?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该鼓励儿童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知识)去经历学习过程,用他们自己理解的方式去探索和重建数学知识,这就是实现“再创造”。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充分利用好身边的数学素材,努力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自己试着去感知、去发现数学就在身边。例如:在第一册准备课“同样多、多些、少些”中,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帮助学生建立“一一对应”的概念:小明家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以及他五人,妈妈把晚饭准备好了,让小明帮忙摆椅子、分碗筷,你能帮小明想一想,他要摆几把椅子,放几个碗,几双筷子吗?通过这些熟悉的场景学生根据自己平时在家吃饭的经验明确地知道,每人必须要有一把椅子、一个碗、一双筷子。学生置身于这种模拟的生活情景中,人人参与,有效地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兴趣盎然。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充满了好奇、想象,而生活是数学的宝库,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优化生活,启蒙学生的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只有当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数感不是通过传授而能得到培养的,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发现,让学生在自己的活动中积累经验,体会、感觉数的大小,表达交流自己的所见所想„„

5、在应用探索中升华数感

课程改革给数学课堂的教学资源带来了开放性,扩大了课堂教学的范围。让生活世界中的数学问题走进了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习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数感的培养就是让学生学到一种“活”的数学,是能够在实践中应用的数学。例如:人教版第四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中出现四个班的小朋友乘船去鸟岛观鸟的实际问题,一班有23人,二班有31人,三班有32人,四班有39人。每条船只限乘68人,怎样安排才比较合算?通过这样的具体问题,让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合理与问题的实际背景有关系。

又比如二年级租船方案:学校组织学生划船,大船每条坐6人,租金10元;小船每条坐4人,租金8元;全班50人,请你设计一种租船方案,计算出钱数,比较哪种方案租金最省?并说说理由。春游是一件让学生快乐的事情,学生思维异常活跃,想出了多种解决方案:①1条大船和11条小船,租金98元;②3条大船和8条小船,租金94元;③5条大船和5条小船,租金90元;④7条大船和2条小船,租金86元。经过比较发现租7条大船、2条小船租金最省。因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种,而且答案也并非只有一个,因此结合实际问题选择恰当的算法,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渗透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数学思想。通过这些途径,加深学生对运算实际意义的理解,促进学生数感的建立和数学素养的提高。

三、形成数感对教育教学的作用

经过一个学期对学生数感的培养,我发现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浓了,经调查喜欢数学课的学生由原来的50%上升到了90%,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断地提升,优秀率也急剧上升。看到学生的进步,让我感受到学生数感的培养是多么的重要;我还发现学生更喜欢学习了,不仅喜欢数学还喜欢其他学科的学习,比如我们班的同学特别喜欢下象棋,还特别喜欢拼七巧板,学生在形成了数感后在不知不觉中对知识产生了迁移;除此外,学生还能自觉把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中去。例如在学习“锐角和钝角”时,通过学生动手对自己做的一些角的分类,分成了直角、比直角小的教、比直角大的角的不同类别,从而获得“锐角”和“钝角”的概念,在学习了概念后,学生在课堂或生活中都能找锐角、钝角,并且还知道了这些角在日常生活中是无处不在而且作用是非常大的。这样,拓展了数学的课堂,把数学真正延伸到生活中来。

谈低年级学生的“数感”培养 篇3

学生数感生活数学新课标中明确提出:“数感”是数学学习最基本的内容。数感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一个人数学能力的高低,是人的数学水平的基本要素。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恰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在小学低年级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达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作为低年级教师,在平时的日常教学中,怎样把培养学生的数感落到实处呢?

一、体验生活,启蒙数感

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充满了好奇、想象,而生活是数学的宝库。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优化于生活,启蒙学生的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只有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数感不是通过传授能培养的,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发现,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经验,体会、感受数的大小,表达交流自己的所见所想。

比如,教学“千米的认识”时,我把学生带到了学校的操场上,让他们置身于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先让学生看一看学校的操场,说一说一圈是多少米(一圈200米),在算一算这样的5圈是多少米。通过简单的换算,使学生领悟到沿学校操场跑5圈就是1千米。然后,在组织学生走一走1千米,同时还通过请几位学生走1千米所用的时间等一系列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对1千米实际观念的知识体验。

二、动手操作,形成数感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学生亲自动手是知识形成,经验内化的过程。所以,强化学生动手操作是培养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

比如,在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我让学生数出12根小棒,启发学生“怎样摆能很快地看出是12根”,学生积极地动手操作,小组合作探究,然后汇报摆的方法:①1根1根地摆;②2根2根地摆;③5根5根地摆;④一边是10根,另一边是2根等几种摆法。但是一边是10根,另一边摆2根的同学很少,部分学生操作时无从入手,他们不理解“这些小棒怎样摆放,让别人能很快看出是12根”,根本无法体会到10根捆成一捆的优越性。此时,我安排了一个游戏:“比一比,谁的眼力最好!”师生一起观看课件,第一幅画面,1根1根地摆,画面出现2秒种后马上消失,问:刚才画面上出现的是几根小棒?学生无奈地摇摇头。第二幅画面2根2根地摆,方法同上,学生又是无奈地摇摇头。第三幅画面,把10根捆成一捆,当课件一出现时,学生兴奋异常,异口同声地叫起来:14根。“其实三幅画面上出现的都是14根,現在你喜欢哪一种摆法?”“我喜欢10根扎成一捆的方法。”“我也喜欢10根扎成一捆的方法”……学生的意见基本统一。通过比较体验,学生感受到把“10根扎成一捆”是最容易看出是多少根的,并体会到“10根扎成一捆”这种方法的优越性。然后通过摆小棒说组成,在脑子中想小棒说组成,看数说组成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实际意义,体验数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建立清晰的数感。体验数学思考的方法。

三、在交流中优化数感

在数学中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信息,使学生在交流对数的感知时,丰富自己对数的认识,体会数学的价值,从而促进数感的优化。

比如,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请学生用学过的数说一句话。此时,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列举如下:我家有3口人,爸爸、妈妈和我;我们教室有6盏日光灯,20张桌子,40把椅子;我们班有40名学生,男生23人,女生17人;语文课本里有整体认读音节16个;教室的墙面上张贴《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20条》;我用的水彩笔有18色;我爷爷今年62岁了……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在开放的信息中,不断丰富自己对数的认识,学生眼中的数学真实、亲切,不再枯燥。在富有情境、具有活力的数学交流中优化了学生的数感。

四、在比较中发展数感

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不仅是理解数的需要,同时也会加深学生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使学生在比较中有了多、少、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几倍的认识。如18、20、68、60,这些数,用大一些(小一些)、大得多(小得多)等词语描述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再比如,组织猜数游戏:师写出15,盖住,让学生猜一猜,生:10;师:小了!生再猜:18;师:大了!生再猜:14;师:小了……逐步逼近这个数。这种游戏,使学生提高了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大小关系的本领,还能学到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其中包含着朴素的“区间套”逐步逼近的思想。这样的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数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在应用中升华数感

数感的建立来源于生活,只有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才能得到提升。良好的数感能帮助学生深化知识,综合应用,进而达到对知识的举一反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时间和空间,创设各种生活情境,使学生认识到知识和生活是不可分的,通过应用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

比如,四年级上册七单元数学广角烙饼问题:烙3张饼,每次只能烙两张,两面都要烙,每面需3分钟,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有多少种烙法,哪种比较合理?学生探索3张饼的烙法方案。方法一:一张一张地烙,需18分钟;方法二:先烙两张,再烙一张,需12分钟;方法三:先烙1、2号饼的正面(3分钟),接着烙1号饼的反面和3号饼的正面(3分钟),最后烙2号和3号饼的反面(3分钟),共需9分钟。经过比较,发现第三种方法最合理。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种,而且答案也并非只有一个,通过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进而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数学思想。

数感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渐进的过程,需要用较长时间逐步培养。作为教师,只有把帮助学生建立数感作为教学的基本目标,努力钻研教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把培养数感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每个细节中,学生的数感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

浅议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 篇4

一、在情境中体验数感

一个良好的, 适应学生心理需求的教学情境, 能让学生注意力集中, 思维活跃, 大面积参与, 使抽象的数学具体化, 紧张的情绪轻松化, “若隐若现”的数感真实化。因此, 数学教学应让学生在真实情境和已有知识经验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从具体的问题到抽象的概念, 得到抽象化的知识后再把它们应用到现实情境中去。例如, 在一年级“认数”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富有童趣的情境:“同学们还记得在幼儿园上活动课时的情景吗?大家一起去滑梯, 去荡秋千, 去骑木马……”学生们对幼儿生活的美好回忆渐渐被唤醒了, 教师适时运用多媒体出示一个欢快、温馨的幼儿活动的画面:“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来数数这个幼儿园里的活动器械吗?”于是, 小学生们开始兴趣盎然地数数:1只滑梯, 2个秋千, 3只木马……从而经历了一个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 理解了数的意义。可见, 情境教学是培养学生数感的基础, 如果较好地利用和创设情境, 体验和感受数学的实际意义, 学生不但较容易将知识与生活经验建构起来, 获得丰富的表象和富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 而且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 使学生的数感意识得以萌芽。

二、在生活中启蒙数感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从学生生活经验中举出的例子, 将有助于他们把所学习的概念跟日常生活十分熟悉的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来”。只有当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因此, 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资源, 将抽象的数学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 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探究, 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 用数学语言来表达与交流。从中提高学生对数的敏锐程度, 形成对数的良好直觉, 启蒙学生的数感。

1.联系身边事物, 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 培养学生的数感就是联系身边的事物。例如, 在学习数的顺序时, 我们可以还原生活中的情景, 出示过人行横道时, 红绿灯上显示的数字倒计时, 不仅让学生体会到数字在生活中的作用, 而且培养了对数的良好直觉, 让学生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再如, 教学认识“0”时, 启发学生自己说出在日常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见过“0”, 学生的积极性一下高涨了起来:“在体育比赛的比分上见过”;“在温度计上见过”;“电话上有0”;“我的直尺上有0”……使学生直观体会“0”, 甚至理解了0除了表示没有以外, 还可以在温度计上表示分界点;在尺上表示起点;在电话上与其他数字一起组成号码……这样, 通过引导学生对身边事物中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 使学生加深理解数的意义, 为建立数感奠定了基础。

2.感受生活实例, 形成对数的良好直觉。引导学生感受生活实例, 并从中深刻领会数学知识, 不仅能使学生加深数学与生活相联系的理解, 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形成对数的良好直觉。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善于捕捉生活现象, 采撷与数学相关的生活实例, 为课堂教学服务。例如, 在教学“10以内数的加减法”时, 我提问:为什么10-10=0, 你能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来说说为什么吗?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被充分调动了起来, 纷纷举手:生1:我的想法是:比如说有10颗糖, 吃了10颗, 一颗都不剩, 所以等于0。生2:今天妈妈给了我10元钱, 我买文具用了10元。没有钱了, 就等于0……这些例子都是孩子们经历过的生活实例, 很容易被理解和接受。明确了不管10颗糖, 10元钱还是其他物品, 只要减去相同的数, 结果都等于0。学生从这些生活实例中体会了数的含义, 初步建立了数感。

三、在活动中发展数感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研究表明:儿童的智力活动来自于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而数学活动又是学生经历数学化并自我建构数学知识过程的活动, 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以及人的认知、情感和能力都在活动中汇合并得到表现。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平台, 始终把儿童的活动作为主体发展的基础与载体, 提供开阔的活动时空, 让学生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等活动的空间, 使学生的数感真正得到发展。

1.重视操作活动。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平台, 帮助他们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把握数的大小、顺序等相对关系, 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 使学生感应数无处不在, 体验数感的存在。低年级学生主要通过对实物及学具的感知和操作来获得数感。通过实践操作, 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就在身边, 感受到“数”的趣味和作用, 并对数产生亲切感。例如, 在教学“5的乘法口诀”时, 为了使动手与动脑相结合, 我先让学生拿出5根小棒摆在一起, 学生清楚摆了一个5, 接着要求再拿5根摆一起, 问:现在是几个5?学生答是2个5。老师问2个5用乘法怎么算?教师板书后, 又让学生摆5根, 问有几个5?怎么计算?再摆一个5呢?学生在动手操作中, 明确了求几个几是多少就是用乘法计算, 学生在摆小捧想乘法算式的过程中不仅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还在编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增强了数感。

2.开展实践活动。学生对数学一般有枯燥无味、神秘难测之感。为此, 教师在教学时要开展实践活动, 带领学生走出课堂, 走向社会, 使之感受到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如, 在教学一年级下册的《小小商店》时, 我先和学生们创设了一个“小小商店”, 让学生轮流做售货员和顾客, 进行买卖活动。在活动开始之前, 让学生准备好小商品并标好售价, 学生利用手中的人民币学具进行买卖。实践活动后进行集体讨论, 让学生说说自己买了哪几样东西, 每样商品多少钱, 总共用了多少钱, 是如何进行计算的。通过这一活动, 学生进一步认识了人民币, 更好地掌握了人民币的换算, 从中学生也深深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周围的生活中, 从而发展了数感。再如, 在认识厘米、米以后, 我带学生走出教室, 人人都来当“小小测量员”, 测同学的身高, 测校园内树干一圈的长度, 测篮球场、乒乓球台周边的长度, 进一步加深了对米等长度单位的认识。开展这些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学中玩, 玩中学, 使原来枯燥乏味的单位概念教学“鲜活”了起来, 学生也更加喜欢数学, 更好地应用数学, 使学生的数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四、在估算中增强数感

生活中很多时候都要用到估算, 而不需要精确计算。课标也指出估算相对于精确计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更广泛的实际应用, 更是发展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各种有利时机, 改变学生对估算的认识, 创造性地活用教材, 让学生常估算, 多交流, 从而感受估算魅力, 增强估算意识, 形成较强的量化能力, 逐渐养成良好的估算习惯, 从而发展学生的数感。如:“一本书9元, 全班62人, 全班每人买一本大约需要多少钱?”在估算过程中有的学生认为:“10×60=600, 估计在600元左右。”有的学生认为:“10×62=620, 不到620元。”有的学生可能说:“9×60=540, 肯定比540元多。”对于这些方法, 我们都应该加以鼓励, 并为他们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 让他们在相互交流中, 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 不断完善自己的估算方法, 逐步发展估算的意识和策略, 从而将估算内化为一种自觉、自主的意识, 进而形成一种习惯, 使学生在不断地估算中增强数感。

五、在解决问题中提升数感

(一) 正确筛选有用的数据信息

培养学生的数感, 还要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理解现实问题, 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有用的数据信息建立起联系。例如, 元旦节就快到了, 王老师打算用24元钱买下面的一种布娃娃, 作为新年联欢会的礼物。课件出示:1号布娃娃3元, 2号布娃娃4元, 3号布娃娃6元, 4号布娃娃8元。教师提问:想一想, 要使买到的布娃娃个数最多, 应挑选哪一种呢?学生交流得出, 要使买到的布娃娃个数最多, 应挑选价格最便宜的, 从而得出24÷3=8 (个) 。教师接着出示第二个问题:最少可以买几个?学生思维一下被调动起来, 要想买到的布娃娃最少, 就买最贵的。8元的布娃娃最贵, 求24里面有几个8, 就用24除以8得3, 所以, 最少可以买3个布娃娃。这样, 在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数感得到提升。

(二) 灵活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

学生能解决问题并对运算过程作出合理性解释, 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数感。例如, 在解决以下实际问题时, 设置情境:同学们布置“迎新年”晚会会场, 需要搬8套桌椅, 其中每张桌子配有2把椅子。请思考, 一次搬完8套桌椅, 需要多少个同学。

我首先让学生理清题中的信息: (1) 小朋友们帮忙布置“迎新年”会场, 需要搬8套桌椅。 (2) 一套桌椅是指1张桌子配2把椅子。 (3) 一个学生搬两把椅子, 2个学生搬一张桌子。 (4) 也就是说一套桌椅要3个同学来搬。从而让学生明白一次搬完, 需要安排8×3=24 (个) 。与此同时, 学生可能有不同的解答方法, 即:桌子2×8=16 (个) , 椅子2×8=16 (把) , 16÷2=8 (个) , 一共16+8=24 (个) 。像这样解决的教师应在给予充分肯定, 尽管步骤较多, 但能这样去思考问题, 思维含量非常高, 教师给予肯定和表扬。学生在对比两种方法的不同后, 不仅培养了观察、分析、比较, 自主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且让学生感受到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理解方法的多样化, 发展了思维能力, 培养并提升了数感。

总之, 培养学生数感是一个渐进的、沉淀的、积累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感, 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 体验现实, 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 用不同的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 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 感受数的意义, 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 初步培养和建立数感。

关键词:数感,培养,体验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培养一年级学生数感的几点体会 篇5

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从中可以看出,在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数感是极其重要的。

什么是数感?简单地说,数感是人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做出数学判断和为解决复杂的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数感,包括将数与实际背景联系起来,用数学的方式思考问题。数感使人眼中看到的世界有了量化的意味,当我们遇到可能与数学有关的具体问题时,就能自然地、有意识地与数学联系起来,或者试图进一步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处理和解释。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它是建立明确的数概念和有效地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是将数学与现实问题建立起联系的桥梁。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描述了数感的主要表现与要求,包括: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这些构成义务教育阶段建立和培养学生数感的主要任务。同时,标准强调“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的、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用数来表达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这表明,学生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漫长过程,是经过学生对具体情境的数量及关系的感觉、感知及情感体验的结果。基于以上认识,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小学一年级学生数感培养的一些体会。

一、在生活中建立数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发展学生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只有当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更多地接触和经历有关的情境和实例,在现实背景下感受体验,会让学生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数的概念,建立数感。如“数铅笔”一课中,请学生说说一小把瓜子可能有几颗。学生估计:30颗、18颗、25颗、10颗„„。学生的这些估计是没有什么正误之分的,教师要鼓励学生,逐步提高估计的能力,而发展数感。

再如“估一估 量一量”中,让学生估一估,量一量自己的身高、步长和一丈的长度是多少?到操场上去走走、跑跑、测测、量量,让学生感受一下10米、50米、100米的距离?还可以让学生说说教室长、宽、高各是多少?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大约又是多少?

教学中有必要通过一些具体事例让学生对生活中一些常见事物有个正确的认识。如一个班级的学生不可能是100个;一把小棒不可能是5根;一年级学生的身高不可能是2米;爸爸的年龄不可能是80岁„„。这样有一定的现实感悟,也就会有了一些正确的认识。

二、在表达交流中形成数感。

让学生学会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既能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也是数感的具体体现。如每堂课让学生通过观察情景图,说说你都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教师要善于引导和鼓励,让学生用数来描述自己所得到的信息,并进行交流。再如请学生写一写(说一说)数学日记,如有一位学生写到的:今年我7岁了,我是1(2)班的学生。又如一个学生写到的:我家里有4个人,妈妈今年30岁了,爸爸比妈妈大3岁„„等。

学会倾听,从别人对某些数量的描述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也是一种交流。如“小小养殖场”中,做猜数游戏活动时,学生兴趣大增,争先恐后地描述着自己的数。认真倾听、思考的同学几下就猜对了;有一些则需要别人多次的表述,才能解决问题。在这样的交流中,大家将自己的想法与别人进行交流,也体会到别人是怎样描述问题,怎样表述自己的想法,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学会了知识,也增进了数感。

三、在比较估算中发展数感。

新课程提倡算法多样化,教师要鼓励学生结合具体的题目,领略到可以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计算。如“发新书”这节课,问到:你这个班级一共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可能会说出很多不同的方法。再问:老师给每人发一本新书,40本够吗?通过思考,学生可能会用种种方法去想:①女生19人加上男生18,一共是37人,37<40,所以够发了。②女生19人<20,男生18人<20,20+20=40所以够发了。③一组10本,有些组还没有10个人,所以也够了„„。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理解数的概念与它表示的实际含义,这不仅是理解数的需要,也会加深学生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在比较中有了多、少、多一些、少一些等知识的认识,使数感得到发展。

教师要尊重学生在估算方面的“数学现实”,让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估算,其方法往往是灵活多样的,估算的结果是不唯

一、开放的。从一定意义上说,估算的结果正好是一个正确答案并不一定比指出一个大致范围来得好。估算的结果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只是由于估算方法的不同而带来误差大小而已。如让学生估算44+18,学生的方法五彩缤纷。生1:40+10=50,4+8>10,所以44+18的和比60多一点。生2:40+20=60,44+18的和大约是60。

生3:44<50,18<20,因此,44加18的和比70小。

不同的学生运用不同的估算策略,或简约,或转换,或补偿,这些方法都是合理的、正确的,教师要鼓励并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展示自己的想法。

四、在解决问题中强化数感。

浅谈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 篇6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A-

0040-01

当学生在需要购买商品时,能表达出他大概需要多少钱;当看到电影院的座位时,能估摸着能坐多少人;当学了千以内的数时,能感知到万以内的数,我们就说这个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感。数感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无处不在,因此培养学生的数感成为了新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尤其在低年级,数感训练在教材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一、数感训练从迁移教学开始

当学生在数11、12、13……21、22、23……时,他就能感知到在这样的排列中存在着特定规律。在教学《认识千以内的数》时,学生能触类旁通,这就是迁移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大胆地猜测和正迁移,是发展学生数感的起点。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数》单元中《比较数的大小》一课时,笔者设置前置性作业:

比较下面两组数的大小,并说说你是怎样比的?

99○100 272○280

在课堂交流后,笔者再出示:猜一猜,下面两组数中,哪个数大?为什么?

9999○10000 2530○2350

无需借助任何具体形象,学生轻松掌握了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这样的迁移教学,促进学生将模糊的感知转化成清晰的认知经验,学生的数感就在这样一个一个的迁移中自然而然地建立起来。

二、数感训练在估算中形成

估算是训练数感的重要抓手。在计算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大胆、合理的估算,是每个计算单元中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例如,在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除法》中,学习了商是两位数的除法后,要求学生先说出商是几十多。这样的估算,有利于学生试商能力的形成,既让学生认识到这样的除法与二年级时所学的不同,又为以后学习多位数的除法打下基础。

例如,在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有这样一道练习:

这种形象的数感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为了不让学生盲目地猜测,有效发挥它的训练目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说出猜测的依据。如,2号杯里大约是1号杯的一个半,3号杯大约是两个1号杯那么多。只有合理的推算,才能让数感训练敏感化,从而让数感得以形成。

三、数感训练在操作中成长

俗话说:多说不如多做。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动自己的多种感官(视觉、触觉等),获取最直接的感觉,让理性认识在自己的感觉中开花结果。如,在教学《认识分钟》时,通过一分钟跳绳、一分钟脉搏跳动、一分钟写字等活动让学生感知1分钟时长;在教学《长度单位》时,用自己的手势、身体尺、身边的物体长度等帮助学生形成长度单位的表象,从而得以在生活中运用;在教学《认识千米》《认识平方千米》时,可以带学生走出课堂,到实地去走一走、看一看;在教学《千克与克》时,通过称一称1千克苹果、1千克鸡蛋,掂一掂,闭眼感觉1千克,再去数一数1千克里有几个苹果、几个鸡蛋……

通过这些具体、形象的操作,让抽象的数学单位在学生的头脑中有形象的依托,学会用这些熟知的表象去比对、去丈量其他物体。那些令老师头疼的单位错用现象,也因为有了这些操作,课堂上才有了讲解的依据,避免了空洞的说教。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多点操作、多点形象,能让学生获得最直接的数感。

四、数感训练在实践中升华

实践出真知。数感运用遍布在生活的各个角落,是数学服务于生活的重要体现。将生活运用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发展学生的数感,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内化课本知识,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从一年级学习了20以内的数后,能够数出家中有几口人,到六年级学习了百分率后,能表达出某次考试后班上学生成绩的优秀率,都是数感应用于生活的具体表现。在一个个实践运用中,让数感升华。

例如,在教学《认识克》一课后,笔者布置了这样的实践作业:

1.想办法称出1克黄豆大约是几粒,写下称的过程。

2.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逛超市,收集哪些商品上采用了克这个单位?哪些不是?为什么?

通过这些实践作业,既让数学服务生活,又让生活服务数学,把数感的训练和生活紧密联系,在轻松愉悦的逛超市中感知克的轻重,强化了学生对数的感悟能力。

总之,要想培养好学生的数感,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创造机会让学生经历这些数感训练的过程,从而让学生能在数学的海洋中自由徜徉。

低年级学生数感培养 篇7

那么,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怎么培养小学生的数感呢?

1要理解数的意义

新版《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达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

可见,理解数的意义,是学习数学最基本的任务之一。在学习整数、分数等概念时,我们要让学生能将这些数概念与它们所表示的实际含义建立起联系,了解数概念的实际意义,这是理解数的标志,也是建立数感的表现。

比如,我在教初入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认识“1至10”的数字时,让学生准备10个物品,在课堂上,我教一个数,就叫学生拿出对应的物品找数感。这样,抽象枯燥的数字概念在很大的程度就直接转换成感性的认识,具有具体的形象性,这样就能真正理解数的意义。

2要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培养学生数感

表示数有多种方法,而人类对数的认识是逐步发展的。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既是理解数概念的需要,也使学生了解数的发展过程。抽象的数字符号不是表示数的唯一方法,人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表示数。

人类早期对数的认识从事物、代替物、图象逐渐发展为数学符号的。远古的“石子记数”“手指记数”,还有我国古代的“结绳记数”“刻痕记数”等记数方法。

小学生的认识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我会在相关内容中,经常给学生讲一些这样的记数方法,再联系我们现在常见的用小棒或者计数器表示数,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表示数,使学生切实了解数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感。

3要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关系

在《课堂标准》走入课堂之后,我们用了大量的、新的教学方法,也将数学寓于精心设置的具体情境中的尝试。而我在教学“比较100以内两数大小关系”这节课中,具体情境的设置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比如,在教学中我设置了这样的情境:“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大海吗?喜欢海边的贝壳吗?这节课让我们和小动物一起去海边捡贝壳吧!看谁捡的多!”这样从“看谁捡的多”这一情景引入“比较两数的大小”,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能让他们感到比较两个数的大学关系是现实的。

学生在学习10以内数和20以内数时都比较过数的大小,在日常生活中又处处存在比较两数大小关系的实际问题,积累了这方面的数学活动经验,所以自然而然通过对已有知识的迁移,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能够自己解决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如在比较38和46的大小关系时,鼓励学生将自己思考后的想法讲出来。有的学生这样想“38不满40,而46超过40”而有的学生按照数的排列形式来比较的“38排46的前面,所以38比46小”,只要他们有合理的解释,都加以肯定。

4要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这也是数感的具体表现。

在课堂教学中,我特别让小学生留意观察身边的事物,哪些是用数来表示的,哪些是用数码来描述的,使学生体会到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认识到数学能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简捷的手段,从而自觉地用数进行交流,就会让小学生对数产生一种特殊的感情。如在课堂上有这样一道题目“用100以内的数说一句话”有的学生说,“我国有56个民族”,有的说“我家住在29层”那么这个同学对29这个数就有一种敏感,还有的说“我的生日是2月10日”,还有一位学生说“每个人的年龄都是用数字来表示的”……

显然,同学们对这个数就会有亲切感,这时我乘势而上,设计一个“猜年龄”的活动,例如“小红今年7岁,她们家有位64岁的成员,这位成员可能是小红的什么呢?”这种“猜年龄”的活动是联系实际生活的估计,对培养学生的数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要能为估算的结果做出合理性解释

《课程标准》中提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应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

其中的估算其实是一种数学想象,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本质时的一种策略。由于估算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有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对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意义。估算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能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能锻炼数学的思维

其实,估算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估算的方法很重要,要引导学生做有依据的估算。如:估计一下,用一只手抓黄豆,另一只手抓水果糖,哪一种抓得数量最多?为什么?学生能估算出黄豆抓的多,并且能说出是因为一粒黄豆和一颗水果糖相比,黄豆比水果糖小。这个估计的依据就是学生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和生活经验。

低年级学生数感培养 篇8

一、在生活感知中启蒙数感

数学作为一门科学, 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因此, 沟通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是学生数感培养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为数学课堂引来生活之泉, 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自己去感知、发现和探索, 不仅能让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具体、直观, 也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更深刻地把握数的概念。

例如, 在教学《比长短》的内容时, 我让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 每组桌子上有两个纸袋, 让学生把它们都倒出来, 看看自己有什么发现?让学生对自己组袋子里的铅笔、尺子、毛线等物的长短有个初步的感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小组内通过亲自体验比较方法来知道物体有长有短。

通过分组活动, 学生在感知物体长短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比较的方法, 亲历体验过程, 从而实现了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具体活动中感受数学的长短概念。

二、在动手实践中培养数感

俗话说得好, 你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 必须要去亲自尝尝。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发现数学现象, 进而形成良好的数感, 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 头脑中建立的只是一些数学表象, 教师的口头表述对他们而言是“纸上得来终觉浅”。因此, 教师应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去感知数的存在, 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感。

以“11~20各数的认识”一课为例, 考虑到学生在幼儿园时就已经对10以内的数字把握得游刃有余, 因此笔者先让学生拿出在课前准备好的10根小棒, 扎成1捆, 在数的过程中强调10个1即为10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 让学生边数边摆出11, 12, 13…20的小棒, 逐渐形成数的感觉。然后, 再让学生分别在小组内扮演小小售货员, 组内其他成员扮演顾客, 如果“顾客”要买13支铅笔的话, “售货员”怎样才能做到又快又准确地拿货呢?从而顺利引出13是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

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实践, 感知数的存在, 知道11~20各数, 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并对个位、十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更好地发展了数感。

三、在加强估算中训练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 (2013版) 中明确指出:“估算是发展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之一。”估算是一种无需获得精确结果的口算, 是计算技能的一种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 教师要注重对中低年级的学生的估算训练, 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估算能力, 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 锻炼思维和发展智力。

以“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为例, 笔者通过9的下一个数是10, 19的下一个数是20, 29的下一个数是30, 从而让学生大胆地去猜测39、49、59、69…的下一个数。同时, 以对口令的方式让学生一人说一个数, 下一个学生接着说下一数。然后, 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羊群图、百球图, 让学生整体观察, 然后估一估有多少个。在学生估测的基础上再进行数数, 每数十个圈一下, 检验自己估的对不对。

在上述过程中, 学生通过动手、猜测和比较, 初步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 知道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 下一个整数应是多少,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培养学生数数的兴趣和估数的意识。

四、在观察比较中完善数感

观察是认识的基础, 在观察过程中,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概括确定事物或现象的性质和关系, 对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估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 用数学语言来表达与交流, 逐渐发展学生的数感。

例如, 在一年级上册“认识10以内的数”的教学中, 为了让学生认识“0”, 我首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过“0”:“在体育比赛的比分上见过0”;“电话上有0”;“我的直尺上有0”……通过学生身边常见的现象让学生去理解“0”, 知道“0”在温度表上、方向图上表示分界点;在直尺上表示起点;在日历上表示日期;在电话、车牌上与其他数字一起组成号码……学生在生活的现象中体会了“0”的含义, 初步建立数感。同样的方法, 可以帮助学生理解“1”表示1个个体 (如1根小棒) , 也可以表示这类个体的1个集合 (如1捆小棒) ;可以表示很大的物体 (如1个国家) , 也可以表示很小的物体 (如1颗葡萄) 。从而渗透了“1”中有多、多中有“1”的思想。

通过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现象中进行观察比较, 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 在观察中体会了数的含义, 数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总之, 学生一旦形成良好的数感, 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感知数学, 这对学生将来的生活和工作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当然, 数感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 我们教师应以学生为本, 长期坚持对学生有计划、有目的的数学培养, 并积极探索出更新更好的数感教学理念与方式, 实现学生在认知、情感、智能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摘要:在数学学习中, 数感就像音乐家的乐感、美术家的美感一样重要, 良好的数感能帮助学生对数的认识和运算作出准确、迅速的反应, 进而成为数学气质的心智技能。本文结合教学实例, 从生活感知、动手实践、加强估算、观察比较四方面阐述了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对小学生数感的培养策略, 以期能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建立数感。

低年级学生数感培养 篇9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数感主要是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简单地说, 数感就是人们对数的直接感知能力, 就像美术的“美感”, 音乐的“乐感”, 语文、英语的“语感”, 打球的“球感”。数感是人们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 是理解数和运用数进行有效运算的能力, 是自觉地运用数学的思考方法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处理的能力, 它对数学的学习和数学的运用起着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又指出, 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 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因此, 要学好、用好数学, 就应该具备良好的“数感”。由于数学来源于生活, 那么数感就应该来源于生活细节。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 就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点滴积累起, 从课堂内外培养起。

一、创设情境, 体验数感

学生的数感, 不是靠教师讲解获得的, 而是要结合具体情境, 通过数学活动, 让学生得以亲身感受和体验而获得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为学生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情境,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数感。

例如, 在教学长度单位时, 我在教学这个内容前, 让学生有意识地先到操场上跑跑、测测、量量, 让学生感受50米、100米、500米的距离, 用了多少时间;在春游、秋游中, 有意识地提醒学生感受1千米、20千米的路程;教学克、千克的认识时, 我让学生寻找并掂量1克与1千克的物体, 寻找哪些物体分别用“克”“千克”作单位。像一分硬币重1克, 4粒黄豆大约重1克, 两袋盐重1千克, 一袋糖重1千克, 肥皂、药片等细小物品用“克”作单位, 体重、水果等用“千克”作单位。

二、利用时机, 积累数感

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沉淀的、积累的、潜移默化的过程, , 需要在较长时间的充分感知、体验和感受中逐步建立起来。教师应在数学教学活动中, 深入钻研教材, 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拓展知识的应用, 把培养数感的任务落实到具体的每个教学环节中以及每一个学生生活细节中。

例如, 在学生跑步的时候, 我会让学生估一估跑道的周长有多少米;课间操的时候, 让学生估一估全校有多少学生;学生上台阶时, 猜一猜台阶有多少步;随便叫一个学生, 猜一猜体重有多少千克;猜一猜汽车行驶的速度大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估一估教室的面积、容积大约是多大;猜一猜一张纸对折16次后大约有多高;想一想一亿元百元大钞可以装几车。这些由日常生活常见的现象到日常生活看不见需要借助已有知识进行想象、分析的现象, 都离不开数, 这都是培养学生数感的机会, 教师要抓住这些时机, 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引导, 让学生感受到数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三、实践探索, 建立数感

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和逻辑性, 只有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实际背景联系起来, 引导学生在具体操作实践活动中, 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感悟数学知识, 建立数感。

例如, 在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时, 我设计了如下操作活动:

(1) 称一称:学生动手称苹果 (1千克) 、盐 (500克, 2袋) 、洗衣粉 (250克, 4袋) 。

(2) 数一数:学生数, 1千克盐有几袋?1千克洗衣粉有几袋?1千克苹果有几个?

(3) 掂一掂:学生用手掂一掂自己称的1千克的物品, 再在组内交换物品掂, 边掂边闭上眼睛体会1千克有多重。

(4) 找一找: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三个外形一样而重量各异的盒子, 要求学生不能用秤称, 保证能用手掂找出重1千克的盒子。

通过这一系列操作活动, 让学生“触摸”了数学知识, 体验到“1千克”的实际重量, 获得了亲身感受, 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并借助对苹果等重量的感受来体会1千克究竟有多重。

四、灵活运用, 升华数感

数感是一种心灵的感受, 是一种意识活动, 它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 是一种高级的智力活动。有良好数感的人, 在需要数感发挥的时候, 它便会自然出现。特别是在新授课后, 良好的数感可以帮助学生深化知识, 进行综合运用, 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 则需要一个在长期运用过程中的培养升华过程。

例如, 在一节实践活动课中, 我创设了如下情境:春天来了, 同学们最想做的是什么呢?“春游。”学生齐声回答。在组织春游的过程中, 我们会遇到哪些问题呢?你能用数学知识解决什么问题?学生纷纷想出了很多问题, 有设计路线问题, 有购票问题, 有估算时间问题, 有租车问题, 甚至中午伙食费的问题。学生从多角度考虑, 设计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案, 并对自己设计的方案的合理性做出了解释。学生解决问题时, 运用了自己原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 细致周到地考虑到了每个方面。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不断完善自己对原有知识的理解与认识, 使学生与真实的实践有效地联系起来, 使数感得到了升华。

培养学生“数感”小策略 篇10

关键词:数感,估数,估算,运算,实践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 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概括的说, 数感就是一个人对数的意义和运算的直觉感知, 具有良好数感的人, 对数的意义和运算有灵敏而强烈的感觉、感受和感知的能力, 并能作出迅速准确的反应。

数感也可以理解为会“数学地”思考。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对学生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教学中要紧紧围绕教材中的数感素材, 培养学生用数字表达、交流、解释和应用的能力, 以帮助学生形成数感。

一、估数活动, 训练数感

《标准》中指出:对具体数量的感知与体验是学生建立数感的基础, 教师组织估数活动, 使学生观察、体会数的情境, 结合现实素材感受数的意义, 对数量作出较准确的判断, 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数感。

首先要让学生经历估数的过程。我准备一袋1千克的黄豆, 让学生猜约有多少颗?学生的答案不一, 相差很大, 体现了学生对数量的原有感知水平。怎样知道1千克黄豆有多少颗?学生提出用小杯子装满黄豆后, 看一杯有多少颗, 再乘杯数得到总颗数。通过估计装一杯黄豆大约有多少, 再通过均匀的装几次, 估一估, 数一数, 逐步建立一个较稳定的“一杯大约抓多少”的直观感觉。黄豆装10杯刚好装完, 得到这袋黄豆大约是6500颗左右。最后让学生亲自数一数, 来验证估计的数和实际的数相差多少, 体会估数的方法。通过这样的感知与体验过程, 学生不仅可以借助“一把黄豆大约有多少”的标准估计出一千克黄豆的数量, 还可以借助其他中间量去估计, 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数感。

学生在此过程中多种感官协同活动, 促进知识的内化, 具体地感知了数量的多少, 体会到数的大小、多少不同, 能够以小数感知大数, 从而作出对数量的判断, 训练了学生的数感, 使数感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估算应用, 形成数感

生活中, 人们对一些数量问题的处理, 常常只需要得到在一定精确度内的近似值, 并不需要进行复杂的精确计算。让学生尽可能地运用估算解决一些与现实生活密切相联的问题, 感受估算的实际应用价值, 从而主动探索估算的方法, 增强估算意识。在教学估算时, 可选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素材。如:“一栋楼房12层, 每层14户。这栋楼可以住多少户?在估算过程中有这些不同的方法:A.12×10≈120户B.10×14≈140户C.10×10≈100户D.10×15≈150户。对于这些方法, 教师都应该加以鼓励, 并为他们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 让他们在相互交流中, 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 不断完善自己的估算方法, 逐步发展估算的意识和策略, 从而将估算内化为一种自觉、自主的意识, 进而形成一种习惯, 使学生在不断地估算中发展自己的数感。

三、数的运算, 促进数感

《新课程标准》提出:“应重视口算, 加强估算, 提倡算法多样化;应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 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根据算式进行计算并不是数学的目的, 计算只是解决问题的途径, 结合具体生活情境, 选择恰当的算法, 解决生活的问题, 应用才是培养学生数感的目的。

教学“有余数除法的应用题”时有一道题:“有19个同学到公园游玩, 每条船最多可坐6人, 至少需要租几条船?怎样乘船最合理?”学生通过计算19÷6=3 (条) ……1 (人) , 学生提出“租三条船还剩一人, 所以需要租四条船, 剩余的那个人乘坐一条船。”所有同学都对这种解法给予了肯定。我很高兴, 孩子们掌握了计算方法。但忽视了“怎样乘船最合理?”的问题。我引导孩子们想想生活中, 你会怎样安排这些人乘坐呢?学生各抒己见:可以: (1) abc船每船6人, d船1人; (2) abc船每船5人, d船4人。学生经过讨论一致认为第二种方案更为合理。学生在探索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不但会计算解决问题, 还能切实的了解计算的意义和懂得合理运用计算的结果来解决问题, 这是数感培养的作用。

四、实践操作, 强化数感

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和逻辑性, 只有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实际背景联系起来, 引导学生在具体操作实践活动中, 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感悟数学知识, 建立数感。

在教学“千克和克”时, 我设计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让学生能够通过眼睛看一千克物体的外观、用手掂一千克物体的肌肉承重感等, 动用各种感官参与观察、比较、推断、猜想等等……形成对1千克数量的认识。比如:学生动手称1千克的苹果、500克一袋的盐等等……通过以上一系列操作活动, 让学生“触摸”了数学知识, 体验到“1千克、1克”的实际重量, 获得了亲自感受, 从而利用这种直接经验去测量其他物品的重量, 形成数感, 为将来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具体情境, 把握数感

让学生在亲身活动经历和运用中感受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学习不可缺少的工具, 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数感。使他们进一步理解了数的意义, 把握了数的相对大小, 产生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深化了数感。

在学习了《1千米有多长》后, 让学生在操场上感受50米、100米的长度, 体会10个100米就是1千米;再让学生在放学路上和爸爸妈妈利用汽车或摩托车里程表寻找从校门口出发, 1千米的位置在哪里?从家到学校大约有几个1千米。这样不仅巩固了对书本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同时学生的数感也得到了升华。

学生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 创设数学活动;努力挖掘数感培养的资源和契机, 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去发现、感受、体验、应用数和数量。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和数学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低年级学生数感培养 篇11

一、巧用估测,发现数感

1.重视口算,学会估算。《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应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在日常生活中,口算与估算的运用相当广泛。经验告诉我们,生活中,有时并不需要我们给出确切的数值,只要估计出大约有多少,这就需要有较强的口算能力和一定的估算技巧。如:三年级教学“笔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这一部分内容后,通过游戏“开锁”培养学生数感。有四把锁,上面分别各有一道算式:372÷4,642÷3,415÷5,804÷6,有四把钥匙上面分别写着214,134,93,83,通过比赛看谁算得快。有的学生是先计算四道算式,求出结果后找到对应的钥匙,显然这不是最佳方法。通过讨论发现四个数214,134,93,83,它们最高位上的数字不同,并且有的是两位数,有的是三位数。这样只要看四道算式,估算出结果是几十多还是几百多就可以方便的找到问题的答案了。

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估算的重要性。

2.重视观察,学会思考。数感源于观察思考。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积极思维参与的比较持久的感知活动,它是思维的门户。任何一个数学问题都包含一定的数学条件和关系,要想解决它,就必须依据问题的具体特征,对问题进行深入、细致、透彻的观察,然后认真分析,透过表面现象考察其本质,才能对问题有灵敏的感觉、感受和感知的能力,并能做出迅速准确的反应。例如,教学“积的变化规律时”,先让学生口算并出示题目:15×6=90,15×60=900,15×600=9000,15×6000=90000。然后,引导学生观察:仔细观察上面四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变了,积也变了)把第二个算式和第一个算式相比,第二个因数是怎么变的?积呢?你还能从哪些算式的比较中得出这个结论?如果把第三个算式和第一个算式比,你又能发现什么?第四个算式与第一个算式比呢?这样从上向下观察,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如果从下向上观察呢?从而很顺利地得出积的变化规律。

二、联用事物,建立数感

在小学生的生活中,处处充满着与数有关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就是让学生感知周围的世界具有量化的意味。比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我用硬板纸自制了面积是1平方米大小的教具,在学习1平方米的面积时,请学生站到1平方米的纸上,直接感受1平方米的大小,培养学生对面积大小的数感,真正感悟平方米究竟有多大?一块黑板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米?如果给你一根米长的直尺,你能画的面积最大有多少等等。

通过这些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的例子,让学生建立直观的表象,有了面积的大小“感觉”,可以使学生终生受益。

三、妙用情境,培养数感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创设各种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通过同学之间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在交流对数的感知时,拓展思维,丰富自己对数的认识,体会数学的价值,从而促进了数感的形成。比如,教学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可以这样上: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到多媒体教室上课,大家高兴吗?(生齐答:高兴)在后面还有40位老师在听我们的课呢,看看哪位小朋友表现的更出色。(生:哇!回头看)那你们说这个数是大还是小呢?我觉得大,你看咱们班才多少个人,那比我们班的人数多多了呀?

生:我觉得小,咱们学校有更多人呢,算不了什么!

生:我不同意他们的说法,是大还是小要看它和谁比,和一个班级比起来当然大了,如果要是和全校比起来,可就小多了,所以,自己不能说大还是小。

师:说得好,看来一个数我们不能准确说出是大还是小,需要两个数相比较。于是,进入课堂教学,非常自然地由学生提出了这节课所要探究的核心问题。

这样,让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于解决现实生活问题,学生才能真正理解知识,才能用自己对数的理解去认识社会生活。反过来,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又会强化数感的形成。在具体的情景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四、应用实际,增强数感

数感是一种心灵的感受,是一种意识活动,它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是一种高级的智力活动;良好的数感可以帮助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而在知识的应用时,学生的数感又得到加强。所以,在教学中,要创设应用情境,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方法应用到新的情境中。如在教学“有余数除法的应用题”时,设计这样一道开放题:“37个同学到公园去玩,每辆小车最多坐6人,至少要租几辆小车?怎样坐最合理?”学生通过计算37÷6=6……1,体会到在这个实际问题中,商是6和余1表示什么意思,得出必须至少租用7辆车,并且通过分析找出多种坐车的方案。

学生在探索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切实了解计算的意义和如何运用计算的结果,不断加深自己对原有知识的理解,不断构建对社会生活及知识本身新的认识,在生活实践的背景中感悟和体验数的意义,增强数感。

五、妙用拓展,发展数感

例如,在教学“有趣的数11”中,老师直接写出“42×11=462,51×11=561……”引导学生探究的欲望,再让小组合作讨论“老师为什么能直接写出结果”。学生兴趣明显高涨,讨论很热烈。有的学生说:“老师是心算出来的吧?”有的反驳说:“不可能,肯定有速算的方法。”于是,几个人开始仔细观察这几个数的被乘数和积,终于得出规律:把被乘数的最高位作积的最高位、最低位作积的最低位,中间加起来就可以得出积。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篇12

关键词:运算,实践,体验,数感

1. 在运算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数的运算知识占了很大的比例, 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知识, 而数的运算对学生数感的建立又极其重要. 新教材将数的运算和具体的情境相结合, 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数的运算. 而在数的运算解决问题中, 方法的多样性有助于学生数感的建立, 教学中应当提倡算法多样化, 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 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选择恰当的、最优化的算法, 培养学生的数感.

如教学“乘法运算律”时, 我设计了:朱老师昨天晚上到欧尚超市买水果, 苹果和梨子都是每千克5元, 朱老师买了3千克苹果和2千克梨子一共需要多少钱? 有的学生这样列式:5×3 + 5×2, 也有的学生这样列式: (3 + 2) ×5. 我适时引导学生理解这两种算法的数量关系, 同时又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了沟通, 学生在探索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切实了解了计算的意义和如何运用乘法分配律, 体会到运用乘法分配律的简便之处.通过方法多样性的运用, 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2.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 让学生亲身参与操作实践的知识, 学生更易理解和掌握, 而且不易遗忘. 学生动手操作时, 眼、耳、口、手、脑多种感官参与, 有助于他们深刻地感知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通过直观感知和实践操作, 有助于学生获得数感. 通过实践操作, 使学生在做中学, 学生能真正体会到“数”就在自己身边, 感受到“数”的价值, 从而对数产生亲切感.

如在教学“公顷的认识”时, 我设计了以下操作活动:

(1) 量一量:我把学生带到学校操场, 先让学生测量出一个边长10米的正方形, 再让学生量一量我们操场的长和宽 (长120米, 宽80米) .

(2) 算一算:让学生很快口算出边长为1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00平方米.

(3) 估一估:让学生估一估我们的操场大概有多少个100平方米.

(4) 教学公顷和平方米的关系.

通过以上活动, 让学生亲身感受数学知识, 体验到“1公顷”的实际大小, 获得了亲身感受, 感受到数学原来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 并借助100平方米与1公顷之间有关系感受体会到1公顷究竟有多大, 从而利用这一直接经验认识到1公顷等于10000平方米, 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有助于学生概念的直观理解.

3. 在感悟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 应用于生活, 数学离开了生活, 将会枯燥乏味, 而“数感”的形成不是靠教师单方的传授就能得到培养的. 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同时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 让学生在观察、估算、猜测、验证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对于贴近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 符合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的知识内容, 学生就容易形成知识结构, 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内化知识, 使学生能更深刻地把握数的概念, 形成数感.

上一篇:核心词汇下一篇: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