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数感教学

2024-10-01

低年级数感教学(精选12篇)

低年级数感教学 篇1

提起数感,这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在英文中是“number sence”,可以翻译成数感、数意识、数觉,它是人们在实际情境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是人们主动地、自觉地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建立学生的数感是小学教师数学教学要思考和解决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数感是一种培养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

那么,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怎么培养小学生的数感呢?

1要理解数的意义

新版《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达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

可见,理解数的意义,是学习数学最基本的任务之一。在学习整数、分数等概念时,我们要让学生能将这些数概念与它们所表示的实际含义建立起联系,了解数概念的实际意义,这是理解数的标志,也是建立数感的表现。

比如,我在教初入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认识“1至10”的数字时,让学生准备10个物品,在课堂上,我教一个数,就叫学生拿出对应的物品找数感。这样,抽象枯燥的数字概念在很大的程度就直接转换成感性的认识,具有具体的形象性,这样就能真正理解数的意义。

2要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培养学生数感

表示数有多种方法,而人类对数的认识是逐步发展的。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既是理解数概念的需要,也使学生了解数的发展过程。抽象的数字符号不是表示数的唯一方法,人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表示数。

人类早期对数的认识从事物、代替物、图象逐渐发展为数学符号的。远古的“石子记数”“手指记数”,还有我国古代的“结绳记数”“刻痕记数”等记数方法。

小学生的认识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我会在相关内容中,经常给学生讲一些这样的记数方法,再联系我们现在常见的用小棒或者计数器表示数,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表示数,使学生切实了解数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感。

3要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关系

在《课堂标准》走入课堂之后,我们用了大量的、新的教学方法,也将数学寓于精心设置的具体情境中的尝试。而我在教学“比较100以内两数大小关系”这节课中,具体情境的设置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比如,在教学中我设置了这样的情境:“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大海吗?喜欢海边的贝壳吗?这节课让我们和小动物一起去海边捡贝壳吧!看谁捡的多!”这样从“看谁捡的多”这一情景引入“比较两数的大小”,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能让他们感到比较两个数的大学关系是现实的。

学生在学习10以内数和20以内数时都比较过数的大小,在日常生活中又处处存在比较两数大小关系的实际问题,积累了这方面的数学活动经验,所以自然而然通过对已有知识的迁移,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能够自己解决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如在比较38和46的大小关系时,鼓励学生将自己思考后的想法讲出来。有的学生这样想“38不满40,而46超过40”而有的学生按照数的排列形式来比较的“38排46的前面,所以38比46小”,只要他们有合理的解释,都加以肯定。

4要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这也是数感的具体表现。

在课堂教学中,我特别让小学生留意观察身边的事物,哪些是用数来表示的,哪些是用数码来描述的,使学生体会到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认识到数学能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简捷的手段,从而自觉地用数进行交流,就会让小学生对数产生一种特殊的感情。如在课堂上有这样一道题目“用100以内的数说一句话”有的学生说,“我国有56个民族”,有的说“我家住在29层”那么这个同学对29这个数就有一种敏感,还有的说“我的生日是2月10日”,还有一位学生说“每个人的年龄都是用数字来表示的”……

显然,同学们对这个数就会有亲切感,这时我乘势而上,设计一个“猜年龄”的活动,例如“小红今年7岁,她们家有位64岁的成员,这位成员可能是小红的什么呢?”这种“猜年龄”的活动是联系实际生活的估计,对培养学生的数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要能为估算的结果做出合理性解释

《课程标准》中提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应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

其中的估算其实是一种数学想象,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本质时的一种策略。由于估算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有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对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意义。估算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能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能锻炼数学的思维

其实,估算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估算的方法很重要,要引导学生做有依据的估算。如:估计一下,用一只手抓黄豆,另一只手抓水果糖,哪一种抓得数量最多?为什么?学生能估算出黄豆抓的多,并且能说出是因为一粒黄豆和一颗水果糖相比,黄豆比水果糖小。这个估计的依据就是学生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和生活经验。

综上所述,从以上几个方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是很实用的。美国学者格劳斯认为,学会数学的思考是形成数学化和抽象化的数学观点,运用数学进行预测的能力,以及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其实,建立数感可以理解为会“数学的”思考。

低年级数感教学 篇2

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提出10个核心概念,数感就是其中的第一个,这不是新增的概念,这是在课标实验稿中就已经提出的核心概念。这次学习了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知道数感的内涵和以前的提法有所不同,我对数感也有了新的认识。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数感的认识和体会。

一、在数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在第一学段是重点。2011版课标在第一学段目标中明确指出:“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第一学段学生对数的感觉的建立,并在数感培养上处理好阶段性和发展性的关系。在第一学段的教学要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方式,提供实物,联系身边具体事物培养学生的数感。观察、操作、游戏等都是较好的方式。数概念本身是抽象的,数概念的切实体验及理解与数感密切相关,数概念的建立不是一次完成的,学生理解和掌握数概念要经历一个过程。比如一年级刚入学的儿童认识10以内的数,就要通过数实物(摆小棒、圆片、红花等)将数与物对应起来,然后从实物过渡到抽象些的图片,再过渡到更为抽象的算式。学生只有在亲自操作学具的过程中,才能真正理解这个数。在认识100以内数时,可以对具体实物,通过估一估、数一数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数感。比如数100粒豆子、100根小棒,估计全班学生数、估计一堆水果的数量等。又如,我在教学2012版的新教材第一册中“多些少些”时,我觉得图片和课件的感知没有实物那么直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于是,我把彩色的珠子装在3个同样大的透明瓶子里,并贴上写有58、15、10的标签,让学生比一比,说一说。在说的时候,我还引导学生用上手势,“红球比黄球多得多”,就用大动作比手势,“蓝球比黄球少一些”,就用微小的动作比手势。实践证明,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学习倍感兴趣。学生在观察、实物感知以及动作表演中,不知不觉就形成了对这个数的大小的感知,这个活动过程,就是数感形成的过程。

二、在数的运算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在数的运算中,对于运算方法的判断、运算结果的估计及其合理性的解释,都与学生的数感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学生学习计算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单纯为了计算。教师在数的运算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应该提供有利于培养学生数感的情境,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

例如,我在教学2012版的新教材第一册中“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时,我创设了全班学生最熟悉的“比红花”情境,小林得12朵,小婧得7朵,小林比小婧多得几朵红花?我把这两位同学得的红花分两行一一对应贴在黑板上,让学生比较。学生从黑板贴出的红花图上,很形象直观地感知比较的结果。这时,我问:12与7哪个数大?小林比小婧多得的红花朵数会比12大吗?在图中哪一部分是两人同样多的,哪一部分是比另一个同学多出的?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求小婧比小林少得几朵红花呢?计算结果会比12大吗?这样的教学情境来自学生身边,学生可从中感知学习“比多少计算”的意义,又避免了学生用加法来计算的错误,学生可从中悟出:比多比少的结果,不可能比大的那个数大。又如:这一册中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例题24+9,我创设了联欢会发矿泉水的情境,然后先让学生估一估计算结果,24与9的和是二十多呢还是三十多,为什么?学生通过摆小棒以及看分解式弄清算理后,我又让他们比较“和与两个加数的大小”,从中发现:这两个数的和33,比两个加数24与9更大。所以如果把和算成23,结果比第一个加数24还小,这肯定是错的,因为没有把进位算进去。当然,仅在一个例题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感是远远不够的,在进位加法的练习中,还要继续渗透。为此,我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算完得数后,引导他们把计算结果与更大的加数进行比较,如果比这个加数还小,结果就是错了。估计不是有例题才教学估计,在整个数的运算教学中都应当引导学生恰当地运用估计的方法,经常为学生提供估计事物的数量和运算的结果,用不同方式检验同一个计算的结果,能使学生逐步形成习惯,形成对不同运算结果的感知。上例中类似习题的训练,可以引导学生在运算的过程中选择恰当的算法,对运算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不断增强对运算实际意义的理解,既是培养学生数感的需要,也是形成数感的具体表现。

三、在生活情境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课标中指出: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现实生活情境和实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密切相连,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数的感悟环境,也能让学生在数的认知上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逐步发展学生关于数的思维。反之,学生数感的提升也使得他们能用数学的眼光看周围世界。

比如,在数量的认识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创设一些情境,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培养学生的数感。长度、质量、时间、速度、路程、周长、面积等等,无一不是和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下面以《克和千克的认识》为例来谈一谈。上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课前去超市做个小调查,了解自己喜欢的物品的质量,并做记录。上课时,带几样来观察。我选择学生身边的事物(苹果、鸡蛋、饼干、牙膏等)进行教学,把抽象的质量单位与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品联系起来。当学生认识1克(或1千克)后,我及时地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东西的重大约是1克(或1千克)的呢?”学生立刻举例说明(如一粒扣子或一个药片大约1克,一包面粉、一袋地瓜干、一个小西瓜大约1千克),学生自觉地将克和千克与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使生活走进数学,让数学贴近生活。在教学活动中,我也十分重视学生估测意识的培养。如认识“克”后,让学生估一估一个鸡蛋大约有多重,一个苹果大约有多重;认识“千克”后,又让学生估一估自己的书包大约有几千克。先估一估,再进行称一称的验证,让学生比较估计与实际测量所得结果的差别,从而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估测意识,还使学生从中学会了一些估测的方法。这一系列的做法,就是在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数感。学生数感提升了,他们就能自觉地用数学的眼光看周围世界。在数量的教学中,学生对数量的感和悟,不是靠我们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解能够得到的,而是要靠老师有意识地引导以及学生自身的实践和体会自觉形成的。

四、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培养低年级学生“数感”的探索 篇3

对学生“数感”的培养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工程,必须从低年级做起,持之以恒。那么,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应怎样培养学生的“数感”呢?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在数概念教学中重视数感的培养

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让学生在认识数的过程中,更多的接触和体验实例,会使学生更多更深刻地把握数概念,建立数感。第一册数学教材将一个一个的认识数改为集中地认数。先集中认识1~5各数;然后认识0;6~10的认识。在每段认数教学中,都要教学数的基本含义、数的顺序、数的大小比较、数的序数含义。数的组成等内容。在教学中注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帮助学生发展数感。

二、在数的运算中加强数感的培养

提倡算法多样化,为学生保留较大的探索算法、交流算法、选用算法的空间。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为解决问题灵活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方法,独立研究算法,培养学生的数感。特别在20以内的 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中,避免单一的程式化的算法传授和机械训练。允许学生从实际出发,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加强估算,也能加强学生的数感培养。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如:公园的门票每张8元,某校组织97名学生去玩。带800元钱够不够?这样的估算题可以充分反映一个学生的数感。数感是一个人的基本数学素养,培养数感远比算出97×8更灵活更重要。

三、加强动手实践,培养学生数感

学生的数的概念来自于直观实践。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强调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亲身体验来学习数学,是动手做数学、用数学,而不是听数学、记数学。学生数感的培养和发展,更离不开实践活动。

四、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培养学生数感

生活中无处不存在数学问题。让学生学会发现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让学生拥有一双能发现数学问题的眼睛,让学生眼里的世界变成“数学的”世界。

五、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喜欢玩是孩子的天性,做游戏是儿童最感兴趣的事情。如果能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渗透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感,不是一举两得吗?于是我精心设计了一些游戏,带孩子们一起来玩。

总之,我们应该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意识设计数感教学目标,提供有助于培养学生数感的情境。设计有利于发展学生数感的评价方式,以促进学生数感的建立和数学素养的提高。

谈低年级学生的“数感”培养 篇4

关键词:学生,数感,生活

数学新课标中明确提出: “数感”是数学学习最基本的内容。数感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一个人数学能力的高低, 是人的数学水平的基本要素。数感主要表现在: 理解数的意义, 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 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大小关系, 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 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恰当的算法, 能估计运算的结果, 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在小学低年级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 通过观察、操作, 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 感受数的意义, 体会数用来表达和交流的作用, 初步建立数感。作为低年级教师, 在平时的日常教学中, 怎样把培养学生的数感落到实处呢?

一、体验生活, 启蒙数感

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充满了好奇、想象, 而生活是数学的宝库。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优化于生活, 启蒙学生的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只有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 内化知识。数感不是通过传授能培养的, 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发现, 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经验, 体会、感受数的大小, 表达交流自己的所见所想。

比如, 教学“千米的认识”时, 我把学生带到了学校的操场上, 让他们置身于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先让学生看一看学校的操场, 说一说一圈是多少米 ( 一圈200米) , 在算一算这样的5圈是多少米。通过简单的换算, 使学生领悟到沿学校操场跑5圈就是1千米。然后, 在组织学生走一走1千米, 同时还通过请几位学生走1千米所用的时间等一系列实践活动, 加强学生对1千米实际观念的知识体验。

二、动手操作, 形成数感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 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 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学生亲自动手是知识形成, 经验内化的过程。所以, 强化学生动手操作是培养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

比如, 在教学《11 ~20各数的认识》时, 我让学生数出12根小棒, 启发学生“怎样摆能很快地看出是12根”, 学生积极地动手操作, 小组合作探究, 然后汇报摆的方法: ①1根1根地摆; ②2根2根地摆; ③5根5根地摆; ④一边是10根, 另一边是2根等几种摆法。但是一边是10根, 另一边摆2根的同学很少, 部分学生操作时无从入手, 他们不理解“这些小棒怎样摆放, 让别人能很快看出是12根”, 根本无法体会到10根捆成一捆的优越性。此时, 我安排了一个游戏: “比一比, 谁的眼力最好! ”师生一起观看课件, 第一幅画面, 1根1根地摆, 画面出现2秒种后马上消失, 问: 刚才画面上出现的是几根小棒? 学生无奈地摇摇头。第二幅画面2根2根地摆, 方法同上, 学生又是无奈地摇摇头。第三幅画面, 把10根捆成一捆, 当课件一出现时, 学生兴奋异常, 异口同声地叫起来: 14根。“其实三幅画面上出现的都是14根, 现在你喜欢哪一种摆法?”“我喜欢10根扎成一捆的方法。”“我也喜欢10根扎成一捆的方法”……学生的意见基本统一。通过比较体验, 学生感受到把“10根扎成一捆”是最容易看出是多少根的, 并体会到“10根扎成一捆”这种方法的优越性。然后通过摆小棒说组成, 在脑子中想小棒说组成, 看数说组成等活动,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体验数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并在这一过程中建立清晰的数感。体验数学思考的方法。

三、在交流中优化数感

在数学中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互相启发, 互相学习, 互相借鉴, 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信息, 使学生在交流对数的感知时, 丰富自己对数的认识, 体会数学的价值, 从而促进数感的优化。

比如, 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 请学生用学过的数说一句话。此时, 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列举如下: 我家有3口人, 爸爸、妈妈和我; 我们教室有6盏日光灯, 20张桌子, 40把椅子; 我们班有40名学生, 男生23人, 女生17人; 语文课本里有整体认读音节16个; 教室的墙面上张贴《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20条》; 我用的水彩笔有18色; 我爷爷今年62岁了……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在开放的信息中, 不断丰富自己对数的认识, 学生眼中的数学真实、亲切, 不再枯燥。在富有情境、具有活力的数学交流中优化了学生的数感。

四、在比较中发展数感

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不仅是理解数的需要, 同时也会加深学生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 使学生在比较中有了多、少、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几倍的认识。如18、20、68、60, 这些数, 用大一些 ( 小一些) 、大得多 ( 小得多) 等词语描述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再比如, 组织猜数游戏: 师写出15, 盖住, 让学生猜一猜, 生:10; 师: 小了! 生再猜:18; 师: 大了! 生再猜:14; 师: 小了……逐步逼近这个数。这种游戏, 使学生提高了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大小关系的本领, 还能学到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其中包含着朴素的“区间套”逐步逼近的思想。这样的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数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在应用中升华数感

数感的建立来源于生活, 只有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 才能得到提升。良好的数感能帮助学生深化知识, 综合应用, 进而达到对知识的举一反三。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给学生充分时间和空间, 创设各种生活情境, 使学生认识到知识和生活是不可分的, 通过应用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

比如, 四年级上册七单元数学广角烙饼问题: 烙3张饼, 每次只能烙两张, 两面都要烙, 每面需3分钟, 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 有多少种烙法, 哪种比较合理? 学生探索3张饼的烙法方案。方法一: 一张一张地烙, 需18分钟; 方法二: 先烙两张, 再烙一张, 需12分钟; 方法三: 先烙1、2号饼的正面 ( 3分钟) , 接着烙1号饼的反面和3号饼的正面 ( 3分钟) , 最后烙2号和3号饼的反面 ( 3分钟) , 共需9分钟。经过比较, 发现第三种方法最合理。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种, 而且答案也并非只有一个, 通过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进而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数学思想。

低年级数感教学 篇5

什么是数感?《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此作了说明: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素养,是人主动地、自觉地理解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具有良好数感的人,对数的意义和运算有灵敏而强烈的感悟能力。数感体现在许多方面。如: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况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理解等等。那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感呢?

一、体验生活,启蒙数感。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的科学,它源于生活,并优化生活。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只有将抽象的数学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才能真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获得主动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式。数感不是通过传授而能得到培养的,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发现,主动去探索,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数学就存在于周围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释现实中的数学现象,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样在习得知识的同时,还能发展学生多种能力,培养非智力因素。

如教学“小小商店”时,我先创设了模拟买卖商品的情境,让学生轮流做售货员和顾客,进行买卖游戏活动。在活动开始之前,让学生自带人民币:1角、2角、5角、1元、2元、5元等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来认一认这些人民币。在活动中要求:(1)每个人购买的商品中必须有文具、食品、小玩具。(2)用10元钱,看谁买的东西多,买的东西好,买后要小朋友互相进行评比。活动后进行集体讨论,让每个学生都说一说自己买了哪几样商品,每样商品多少钱(可以用元、角、分来表示)。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不但认识了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还知道了1元=10角、1角=10分,并能进行人民币的换算,从中学生也深深感受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关系是多么密切,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周围。

二、合作交流,形成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信息,使学生在交流对数的感知时,拓展思维,丰富自己对数的认识,体会数学的价值,从而更深地体验数感。

例如,教学8+7=?时,放手让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生1:把7分成2和5,8和2凑成10,10再加5得15。生2:把8分成3和5,7和3凑成10,10再加5得15。生3:我是这样想的,因为10+7=17,所以8+7的得数要比17少2。是15。生4:我把8+7的7看作8,因为二八十六,所以8+7的得数就应该比16少1,是15。……这样,学生在同伴交流中体会了计算的多样化,逐步形成数感。

三、动手操作,发展数感。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活动去发现,因为这样的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儿童的认知规律正是“从直观的动作思维到具体的形象思维,最后达到抽象的逻辑思维”的。可以说,动手操作活动就是关注知识的形成,是经验不断内化、提升的过程,数感的培养与发展,又离不开学生的动手操作。低年级学生主要通过对实物及学具的感知和操作来获得数感。通过实践操作,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就在身边,感受到“数”的趣味和作用,并对数产生亲切感。

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例题34+16=□时,我让学生摆小棒(同桌合作),看哪一小组摆得又好又快。结果出现这两种情况:(1)整捆整捆放在一起,一根一根放在一起;(2)整捆整捆放在一起,一根一根放在一起正好是10根,他们捆成了一捆。针对这两种情况,我慢慢地引导,使学生明白:满10根,就要捆成一捆,就是1个十,这样一眼就能看出来是50,5个十。使学生的数感得到了初步的强化。紧接着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算珠加,个位上刚好是10粒珠,引导学生要拨去个位上的10粒珠子并在十位上拨1粒珠子,这样十位上就有5粒珠子,是50。最后引导学生列竖式计算,明白“满十进一”。学生从摆小棒到在计数器上拨珠子到列竖式计算是对数的认识的飞跃,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数感。

四、重视估算,提升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意见”中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可见估算是发展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各种有利时机,创造性地开发教材内容,以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内容为题材,让学生常估算,多交流,从而感受估算魅力,增强估算意识,逐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估算习惯,从而来发展学生的数感。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我们可以经常创设一些学习情境,让他们知道自己比哥哥姐姐矮一点,比弟弟妹妹高一点,比爸爸妈妈矮得多;知道20比21少一些,比18大一些;知道28在20与30之间,但更接近30;知道100页书大约有多厚,40分钟大约有多久,1米大约有多长等等。教师要经常训练学生正确地运用估计、大约、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接近于某某之间等术语,可促进学生形成对数的感觉。学生一旦有意识的将一些抽象的数通过某些术语和其他的数产生联系,就可以使得学生在各种问题中将数有机的结合现实内容。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不仅是理解数概念的需要,同时也是加深学生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的需要,更是学生建立数感的需要。平时教师也要经常训练学生学会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从一个复杂的情境中提出问题,选择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对运算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数感,同时也使已具备的数感得到了强化。

五、实际应用,升华数感。

“数学源与生活、又寓于生活。”数感的建立来自于生活,只有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加以应用,才能得到升华。同时,良好的数感可以帮助学生深化知识,进行综合运用,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因此在学习中教师要开放时空,设置各种生活情境,使学生认识到知识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同时在应用中进一步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数感。

如在教学:“连加、连减”一课时,当学生通过共同探究理解了连加连减的含义及计算方法后,我设置了一个购物情景:学校要组织一次秋游,请你用10元钱去购买自己喜欢的食品。让学生根据要求独立设计购物方案,秋游是一件足以使孩子们快乐的事情,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都想出了多种购物方案,巩固知识的同时又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低年级数感的培养 篇6

摘 要:数感是在一定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感具有广泛的应用性,是学生能力提升的有效方式,在当前的教学改革中如何利用更为有效的教学方式进行全面的改革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升。数感培养是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形成的,因此,要在实践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感;培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数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学习中的意义,在实际中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学生要达到这一系列的目标就需要通过合理的途径来培养数感。数感培养的特殊性在于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起到优化作用,在多样化的教学环境中明确教学的重点,适应教学体制改革发展需要。

一、数感简述

数感是在教学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教学现象,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会接受到相应的知识,通过长期的针对性学习就会形成一种特殊的数字敏感性,也就是所谓的数感。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会对相应的预算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从而做出更好的数学判断活动,这种有针对性的教学实践是在长期的教学中形成的。数感不仅是一种特殊的教学产物,同时也是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在数感的帮助下可以完成更为复杂的学习任务,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二、小学低年级数感培养方式

鉴于数感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的积极作用,通过针对性的教学手段可以起到优化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数感。

1.通过实践活动培养数感

教学并不是局限在一定的课堂范围之内,尤其是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更是与日常的生活有极为密切的联系,小学数学教中的很多事物都是来自于日常的生活,因此,在教学中要认识到这种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课堂教学的发展要与实践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平台,借助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小学生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不断自主探索数学学习中的事物,把握数的大小以及相应的排序,体会数与运算,用数来表达、交流信息。实践表明,通过这种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的教学管理方式,可以改变单一的理论教学带来的不利影响,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数感,不断强化数学学习能力。课程改革给数学课堂的教学资源带来了开放性,扩大了课堂教学的范围,让生活世界中的数学问题走进了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习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

2.发挥练习的关键作用

数感的培养可以通过一定的锻炼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学需要大量的实践练习作为保障,由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处于发展的基础阶段,在对数感的理解和认知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练习工作。在练习中升华数感。学生能力和思维的培养,都必须以学生的数学知识积累为前提,一般来说,将所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反复记忆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完成教学记忆的过程不仅需要理解还需要一定的练习工作,数感就是理解与练习程度的指标。与其他课程教学不同的是,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发展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学生智力开发的有效方式之一,数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教学应用。学生的数感越健全,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就越高,使复杂的学习变得简单。教师要从这一角度出发,针对性地练习训练,扩张和加深练习内容,通过科学选题,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练习环境,在练习中加强数感。

3.发挥游戏的关键作用

游戏作为课程教学的一种补充,在锻炼学生数感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游戏是低年级学生数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形式,小学生对游戏的喜爱程度比较高,可以借助游戏的关键作用,达到提升学生数感能力的目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应的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帮助学生主动观察,自主交流,自主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培养学生的数感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降低教学难度,而且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也有积极的作用。

总之,数感培养对整个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来说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对数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是当前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除了本文提出的教学手段之外,还可以利用其他的方式进行针对性补充教学,总之,教师要认识到数感教学的重要性,并且采用相应的教学方式进行培养,从而实现数学教学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黄云.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数感培养[J].考试周刊,2010(3):94-95.

[2]闫久兰.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数感的培养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2):186.

浅议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 篇7

一、在情境中体验数感

一个良好的, 适应学生心理需求的教学情境, 能让学生注意力集中, 思维活跃, 大面积参与, 使抽象的数学具体化, 紧张的情绪轻松化, “若隐若现”的数感真实化。因此, 数学教学应让学生在真实情境和已有知识经验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从具体的问题到抽象的概念, 得到抽象化的知识后再把它们应用到现实情境中去。例如, 在一年级“认数”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富有童趣的情境:“同学们还记得在幼儿园上活动课时的情景吗?大家一起去滑梯, 去荡秋千, 去骑木马……”学生们对幼儿生活的美好回忆渐渐被唤醒了, 教师适时运用多媒体出示一个欢快、温馨的幼儿活动的画面:“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来数数这个幼儿园里的活动器械吗?”于是, 小学生们开始兴趣盎然地数数:1只滑梯, 2个秋千, 3只木马……从而经历了一个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 理解了数的意义。可见, 情境教学是培养学生数感的基础, 如果较好地利用和创设情境, 体验和感受数学的实际意义, 学生不但较容易将知识与生活经验建构起来, 获得丰富的表象和富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 而且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 使学生的数感意识得以萌芽。

二、在生活中启蒙数感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从学生生活经验中举出的例子, 将有助于他们把所学习的概念跟日常生活十分熟悉的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来”。只有当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因此, 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资源, 将抽象的数学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 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探究, 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 用数学语言来表达与交流。从中提高学生对数的敏锐程度, 形成对数的良好直觉, 启蒙学生的数感。

1.联系身边事物, 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 培养学生的数感就是联系身边的事物。例如, 在学习数的顺序时, 我们可以还原生活中的情景, 出示过人行横道时, 红绿灯上显示的数字倒计时, 不仅让学生体会到数字在生活中的作用, 而且培养了对数的良好直觉, 让学生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再如, 教学认识“0”时, 启发学生自己说出在日常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见过“0”, 学生的积极性一下高涨了起来:“在体育比赛的比分上见过”;“在温度计上见过”;“电话上有0”;“我的直尺上有0”……使学生直观体会“0”, 甚至理解了0除了表示没有以外, 还可以在温度计上表示分界点;在尺上表示起点;在电话上与其他数字一起组成号码……这样, 通过引导学生对身边事物中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 使学生加深理解数的意义, 为建立数感奠定了基础。

2.感受生活实例, 形成对数的良好直觉。引导学生感受生活实例, 并从中深刻领会数学知识, 不仅能使学生加深数学与生活相联系的理解, 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形成对数的良好直觉。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善于捕捉生活现象, 采撷与数学相关的生活实例, 为课堂教学服务。例如, 在教学“10以内数的加减法”时, 我提问:为什么10-10=0, 你能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来说说为什么吗?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被充分调动了起来, 纷纷举手:生1:我的想法是:比如说有10颗糖, 吃了10颗, 一颗都不剩, 所以等于0。生2:今天妈妈给了我10元钱, 我买文具用了10元。没有钱了, 就等于0……这些例子都是孩子们经历过的生活实例, 很容易被理解和接受。明确了不管10颗糖, 10元钱还是其他物品, 只要减去相同的数, 结果都等于0。学生从这些生活实例中体会了数的含义, 初步建立了数感。

三、在活动中发展数感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研究表明:儿童的智力活动来自于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而数学活动又是学生经历数学化并自我建构数学知识过程的活动, 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以及人的认知、情感和能力都在活动中汇合并得到表现。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平台, 始终把儿童的活动作为主体发展的基础与载体, 提供开阔的活动时空, 让学生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等活动的空间, 使学生的数感真正得到发展。

1.重视操作活动。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平台, 帮助他们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把握数的大小、顺序等相对关系, 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 使学生感应数无处不在, 体验数感的存在。低年级学生主要通过对实物及学具的感知和操作来获得数感。通过实践操作, 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就在身边, 感受到“数”的趣味和作用, 并对数产生亲切感。例如, 在教学“5的乘法口诀”时, 为了使动手与动脑相结合, 我先让学生拿出5根小棒摆在一起, 学生清楚摆了一个5, 接着要求再拿5根摆一起, 问:现在是几个5?学生答是2个5。老师问2个5用乘法怎么算?教师板书后, 又让学生摆5根, 问有几个5?怎么计算?再摆一个5呢?学生在动手操作中, 明确了求几个几是多少就是用乘法计算, 学生在摆小捧想乘法算式的过程中不仅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还在编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增强了数感。

2.开展实践活动。学生对数学一般有枯燥无味、神秘难测之感。为此, 教师在教学时要开展实践活动, 带领学生走出课堂, 走向社会, 使之感受到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如, 在教学一年级下册的《小小商店》时, 我先和学生们创设了一个“小小商店”, 让学生轮流做售货员和顾客, 进行买卖活动。在活动开始之前, 让学生准备好小商品并标好售价, 学生利用手中的人民币学具进行买卖。实践活动后进行集体讨论, 让学生说说自己买了哪几样东西, 每样商品多少钱, 总共用了多少钱, 是如何进行计算的。通过这一活动, 学生进一步认识了人民币, 更好地掌握了人民币的换算, 从中学生也深深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周围的生活中, 从而发展了数感。再如, 在认识厘米、米以后, 我带学生走出教室, 人人都来当“小小测量员”, 测同学的身高, 测校园内树干一圈的长度, 测篮球场、乒乓球台周边的长度, 进一步加深了对米等长度单位的认识。开展这些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学中玩, 玩中学, 使原来枯燥乏味的单位概念教学“鲜活”了起来, 学生也更加喜欢数学, 更好地应用数学, 使学生的数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四、在估算中增强数感

生活中很多时候都要用到估算, 而不需要精确计算。课标也指出估算相对于精确计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更广泛的实际应用, 更是发展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各种有利时机, 改变学生对估算的认识, 创造性地活用教材, 让学生常估算, 多交流, 从而感受估算魅力, 增强估算意识, 形成较强的量化能力, 逐渐养成良好的估算习惯, 从而发展学生的数感。如:“一本书9元, 全班62人, 全班每人买一本大约需要多少钱?”在估算过程中有的学生认为:“10×60=600, 估计在600元左右。”有的学生认为:“10×62=620, 不到620元。”有的学生可能说:“9×60=540, 肯定比540元多。”对于这些方法, 我们都应该加以鼓励, 并为他们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 让他们在相互交流中, 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 不断完善自己的估算方法, 逐步发展估算的意识和策略, 从而将估算内化为一种自觉、自主的意识, 进而形成一种习惯, 使学生在不断地估算中增强数感。

五、在解决问题中提升数感

(一) 正确筛选有用的数据信息

培养学生的数感, 还要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理解现实问题, 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有用的数据信息建立起联系。例如, 元旦节就快到了, 王老师打算用24元钱买下面的一种布娃娃, 作为新年联欢会的礼物。课件出示:1号布娃娃3元, 2号布娃娃4元, 3号布娃娃6元, 4号布娃娃8元。教师提问:想一想, 要使买到的布娃娃个数最多, 应挑选哪一种呢?学生交流得出, 要使买到的布娃娃个数最多, 应挑选价格最便宜的, 从而得出24÷3=8 (个) 。教师接着出示第二个问题:最少可以买几个?学生思维一下被调动起来, 要想买到的布娃娃最少, 就买最贵的。8元的布娃娃最贵, 求24里面有几个8, 就用24除以8得3, 所以, 最少可以买3个布娃娃。这样, 在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数感得到提升。

(二) 灵活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

学生能解决问题并对运算过程作出合理性解释, 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数感。例如, 在解决以下实际问题时, 设置情境:同学们布置“迎新年”晚会会场, 需要搬8套桌椅, 其中每张桌子配有2把椅子。请思考, 一次搬完8套桌椅, 需要多少个同学。

我首先让学生理清题中的信息: (1) 小朋友们帮忙布置“迎新年”会场, 需要搬8套桌椅。 (2) 一套桌椅是指1张桌子配2把椅子。 (3) 一个学生搬两把椅子, 2个学生搬一张桌子。 (4) 也就是说一套桌椅要3个同学来搬。从而让学生明白一次搬完, 需要安排8×3=24 (个) 。与此同时, 学生可能有不同的解答方法, 即:桌子2×8=16 (个) , 椅子2×8=16 (把) , 16÷2=8 (个) , 一共16+8=24 (个) 。像这样解决的教师应在给予充分肯定, 尽管步骤较多, 但能这样去思考问题, 思维含量非常高, 教师给予肯定和表扬。学生在对比两种方法的不同后, 不仅培养了观察、分析、比较, 自主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且让学生感受到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理解方法的多样化, 发展了思维能力, 培养并提升了数感。

总之, 培养学生数感是一个渐进的、沉淀的、积累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感, 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 体验现实, 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 用不同的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 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 感受数的意义, 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 初步培养和建立数感。

关键词:数感,培养,体验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浅谈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感 篇8

一、在观察中启蒙数感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顺序、有积极思维参与的持久的感知活动, 是一种“思维的知觉”。教学时要让学生通过观察, 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生活中充满了数学, 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去认识周围的事物, 感受数学的趣味与作用。例如, 学习10以内的数, 在认识“1”时, 先让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中“1”表达的事物。学生列举:1本书、1只小鸟、1棵树、1个国家、1粒葡萄、1捆小棒……随后教师引导学生数出几粒葡萄是1串, 几根小棒是1捆, 帮助学生理解“1”可以表示1个个体 (1根小棒) , 可以表示这类个体的1个集合 (1捆小棒) , 可以表示很大的物体 (1个国家) , 也可以表示很小的物体 (1粒葡萄) , 继而渗透了“1”中有多, 多中有“1”的思想。又如, 认识“0”时, 启发学生说出在日常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见过“0”, 学生的热情一下高涨了起来:“在体育比赛的比分上见过”“在温度表上见过”“电话上有”“我的直尺上有”……学生直观体会到“0”除了表示没有以外, 在温度表上, 在日历上表示日期, 方向图上表示分界点, 在尺上表示起点, 在电话、车牌上与其他数字一起组成号码。这些都是学生身边的事情, 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 这样, 学生在观察中体会了数的含义, 在观察中初步地建立了数感。

二、合作交流, 形成数感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是师生之间互动交往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造机会, 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互相借鉴, 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信息, 使学生在交流对数学的感知时, 拓展思维, 丰富自己对数的认识, 体会数学的价值, 从而更深刻地体验数感。

例如, 在教学《十几减9》时, 我出示一幅图:盘子里有14个桃子, 小猴子吃了9个, 还剩几个?学生很快地就说出算式:14-9。但怎样算呢?很多学生就弄不明白了。于是, 我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 解决这个问题。学生讨论交流后, 有的说把14分成10和4, 先用10-9=1, 再用1+4=5;有的说因为9+5=14, 所以14-9=5;也有的说5+9=14, 所以14-9=5……这样, 学生在与同伴的交流中体会了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逐步形成了数感。

三、动手操作, 发展数感

低年级学生主要通过对实物及学具的感知和操作来获得数感。通过实践操作, 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就在身边, 感受到“数”的趣味和作用, 并对数产生亲切感。

例如, 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 我让学生拿出35根小棒。有的学生一根一根地数, 数出35根后放成一堆。这时, 我问:怎样才能使别人很快就看出你摆的是35根呢?学生马上就说:“10根捆成一捆, 摆3捆, 再摆5根。”很多学生都这样操作了, 学生的数感得到了初步的强化。接着, 我让学生摆42根, 有的学生按刚才的方法摆了, 有的学生再摆5根, 与先前的5根捆成一捆, 再摆2根。这样, 学生的数感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四、重视估算, 提升数感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抓住各种有利时机, 创造性地开发教材内容, 以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内容为题材, 让学生多估算, 多交流, 从而增强估算意识, 逐步养成良好的估算习惯, 从而提升学生的数感。

例如, 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 要进行估算的机会就很多:估一估百羊图上有多少只羊, 估数学课本的厚度……

五、实际应用, 升华数感

数感的建立来自于生活, 只有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加以应用, 才能得到升华。同时, 良好的数感可以帮助学生深化知识, 进行综合运用, 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置各种生活情境, 促使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使学生认识到知识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同时在应用中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

数感:数学教学的灵魂 篇9

一、联系生活, 启蒙数感

荷兰著名数学家和教育家弗雷登塔尔教授指出:“要从学生的生活中发现并创造数学。”如教学《统计》时, 结合准备新年联欢会, 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情节:新年就要到了, 我们班要举行入学以来的第一次新年联欢会, 联欢会上要给每位同学买一个你最喜欢吃的水果, 该买哪些水果呢?每种水果该买多少呢?让学生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有的学生说:“谁喜欢吃什么就告诉老师”, 有的说:“喜欢吃苹果的举手, 数一数有几个, 再让喜欢吃香蕉的举手, 数一数有几个……”这个过程中, 学生感受到:进行调查后作出的决定才能使大多数同学满意, 这就使学生了解统计在生活中的必要性。把生活碰到的实实在在的问题, 作为学生今天要研究的对象, 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同时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充满着好奇。教学中, 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 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素材, 使学生发现生活中原来充满了数学。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自己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 用数学语言来交流。比如: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中, 在认识“1”时, 先请学生说出现实生活中用“1”表达的事物。学生说:1本书、1只鸟、1棵树、1根小棒、1个国家、1粒葡萄、1串葡萄、1捆小棒……随后引导学生数出几粒葡萄是一串?几根小棒是一捆?帮助学生理解“1”可以表示1个个体 (1根小棒) , 也可以表示这类个体的1个集合 (1捆小棒) ;可以表示很大的物体 (1个国家) , 也可以表示很小的物体 (1粒葡萄) 。这就渗透了“1”中有多, 多中有“1”的思想。

二、小组合作, 发展数感

数感是一种心灵感受, 具有强烈的选择性, 它与学生的个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同一数学情境中, 有些学生反应敏捷, 思维简洁;有些学生冥思苦想, 挠头抓耳。这些表现都直接指向于人的数学气质, 前者学生总是自发地倾向于通过直接的数学“棱镜”去认识数学知识, 进而成为数学气质中的精髓———数感。因此, 要培养学生的数感, 就一定要努力创造条件, 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自由、充分地交流, 在交流中共同启发, 共同进步。因此, 在具体的教学中可多安排些交流活动, 这些交流活动对培养学生的数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长方形的认识》中, 可以让学生小组之间交流:说说你在平时生活中见过“长方形”吗?学生顿时你一言我一语, 越说思路越开阔;电冰箱、洗衣机、毛巾、围巾、白纸、桌面……数感培养既要紧密结合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同时也要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验数感, 因为交流比单纯的看可能更易唤起数感体验。

三、练习应用, 强化数感

学生能力和思维的培养, 必须以学生的数学知识积累为前提, 而知识转化为能力, 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完成这一过程一要靠理解, 二要靠练习, 而数感就是理解与练习程度的指标。数学基础知识始终在智能发展过程中起着奠基和主导作用, 没有知识, 就无法形成数感;反之, 数感越健全, 知识也就越扎实, 而且知识更易活化。因此, 课堂教学应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 扩张和加深练习内容, 通过科学选题, 必要的训练作用于学生。因此, 必要的科学性练习是学生形成数感的重要途径。比如, 在讲授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后, 设计如下一组题: (1) 甲乙两人做零件, 甲比乙的3/2少3个, 甲做17个, 乙做多少个? (2) 甲乙两人做零件, 甲比乙的3/2多3个, 甲做17个, 乙做多少个? (3) 甲乙两人做零件, 甲比乙的3/2多3个, 乙做30个, 甲做多少个? (4) 甲乙两人做零件, 甲比乙的3/2多3个, 两人共做53个, 甲、乙各做多少个? (5) 甲乙两人做零件, 甲比乙的3/2少3个, 两人共做47个, 甲、乙各做多少个? (6) 甲比乙的3/2少3个, 乙比甲多13个, 甲、乙各做多少个?这一组题目, 看上去很相似, 但题目的做法却发生了变化, 必须仔细思考才能解答, 这对训练学生良好的数感大有裨益。

经常将相同、相似和相异的数学内容放在一起, 让学生细心地比比、看看、想想, 领悟其中的联系与差别, 在比较中可以强化感知性、感应性, 加深对易混知识的辨别程度。

数感说到底是一种心智技能, 所以形成数感需要足够的时间, 在适宜的重复性训练后才能形成数感。同时教师若能善于引导, 适当启发, 这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大有益处。练习时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索时间, 让学生感官参与, 同时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自由地发挥。当然除了在课堂讨论交流所得外, 还可以把触角延伸拓展到课外, 向身边熟悉的人了解知识、方法。

总之, 数感的形成不是靠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需要用较长的时间逐步培养。作为教师, 要努力钻研教材, 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巧设教学环节, 真正地把帮助学生建立数感作为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 落实到具体课堂教学过程中去。因为, 数感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灵魂。

低年级数感教学 篇10

一、与具体形象相联系

要想形成数感, 需要一个长期的训练和积累的过程, 而这种积累不应该仅仅是在课堂上, 更应该在生活当中。当学生养成用数学的思维去观察世界, 用数字来联系生活中的各个事物, 他就会养成优秀的数感。所以, 我们教师就应该培养学生用数学来表达和交流,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着重灌输这样的理念。在讲课的时候, 注意多举例, 让抽象的数字跟现实事物相联系, 把数字跟具体事物有机地紧密联系在一起, 让学生在头脑当中形成一个链接, 每次一想到数字就有形象的、具体的、生动的物体形象相联系。这是培养数感的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方法。比如五年级下册学习“长方体和立方体”的时候, 单纯通过讲述和教科书上的几张平面图画, 实际上是很难让学生在头脑中产生具体形象的, 但是通过多媒体、大量的颜色鲜艳的图片、三维立体的动画, 配合学生可以动手触摸的教具, 从视觉、听觉、触觉三方面刺激学生感官, 让长方体和立方体的具体形象牢牢地印在学生的心里。

二、应用多种方法

用多种方法表示数既是数感的重要内容, 又是评价学生数感的重要指标。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有异, 也许对这个学生来说令其印象深刻的举例对另一个学生来说却云山雾罩, 根本没有听懂, 因为课堂时间有限等原因, 所以向来这种练习较少。比如在六年级下册学习“负数”的时候, 课本上用的例子是温度, 以零上和零下为正负数, 但是对于南方学生来说这个例子并不一定鲜明, 因为在他们的生活中根本就没有“零下”这个概念, 所以效果并不好。这时, 教师就要用多举例的方式来引导学生, 比如用收入和支出的例子, 海拔在海平面以上还是以下, 或者找一个身高中等的学生做参照, 让身高比他高的学生和比他矮的学生一起来比较, 都会让学生有个更加直观的印象, 对学生数感的培养有很大益处。

三、与生活相联系

著名教育家赞科夫说过:“从学生生活经验中举出的例子, 将有助于他们把所学的概念跟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 只有当学生的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让学生把对数字的感觉和日常生活相联系, 是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方式和途径。通过这种联系, 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广泛性, 能加深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并能让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增加。比如每堂课我们上40分钟, 校门口一盒盒饭9元, 一件羽绒服1 000元, 让学生说一下对这些数字的感受。

学生a:每天上好几节课, 一堂40分钟, 上学的时间太长了。

学生b;盒饭一盒9元好贵啊!

学生c:9元一盒根本就不贵, 不过他家的菜不好吃, 胡同口那家每顿12元, 虽说贵了3元, 但是肉菜比较多, 更好吃。

学生d:一件羽绒服1 000元, 够我中午在学校吃好几个月的饭了, 这个好贵啊。

学生e:1 000的不算贵了, 商场里好几千的有的是。

学生f:我爸妈每人每个月才能发2 000多的薪水呢, 光买羽绒服也买不了几件啊。

通过这样的例子, 让学生对数字有个直观、准确的认识, 免得计算的时候经常出现如全班有20.5人、从a地到b地坐火车需要50秒钟等不合乎逻辑的答案, 对培养学生数感有比较大的帮助。

从2001年起, 数感才在我国被认可, 其概念到目前也一直难以被确定, 造成了我国关于数感的研究起步较晚。虽说最近关于数感的问题已经得到了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但是数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目前的教师队伍中很多人并没有真正地转变观念, 没有重视数感的培养;又或者是虽然有所重视, 却因为水平原因不能充分发挥和深刻挖掘教材;或者是因为不能把教学内容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到一起, 不能引起学生兴趣和身临其境感等原因, 并没有把数感的培养做好。而培养好学生的数感, 既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的要求, 也是我们小学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之一, 我们应该做出最大的努力培养好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高洁.小学数学课堂数感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 2011-06-01

[2]代文旭.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数感[J].玉溪师范学院院报, 2010-08-15

[3]刘林.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J].科学大众 (科学教育) 2010-12-20

[4]刘书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J].学周刊, 2022-09-05

浅谈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 篇11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A-

0040-01

当学生在需要购买商品时,能表达出他大概需要多少钱;当看到电影院的座位时,能估摸着能坐多少人;当学了千以内的数时,能感知到万以内的数,我们就说这个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感。数感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无处不在,因此培养学生的数感成为了新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尤其在低年级,数感训练在教材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一、数感训练从迁移教学开始

当学生在数11、12、13……21、22、23……时,他就能感知到在这样的排列中存在着特定规律。在教学《认识千以内的数》时,学生能触类旁通,这就是迁移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大胆地猜测和正迁移,是发展学生数感的起点。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数》单元中《比较数的大小》一课时,笔者设置前置性作业:

比较下面两组数的大小,并说说你是怎样比的?

99○100 272○280

在课堂交流后,笔者再出示:猜一猜,下面两组数中,哪个数大?为什么?

9999○10000 2530○2350

无需借助任何具体形象,学生轻松掌握了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这样的迁移教学,促进学生将模糊的感知转化成清晰的认知经验,学生的数感就在这样一个一个的迁移中自然而然地建立起来。

二、数感训练在估算中形成

估算是训练数感的重要抓手。在计算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大胆、合理的估算,是每个计算单元中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例如,在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除法》中,学习了商是两位数的除法后,要求学生先说出商是几十多。这样的估算,有利于学生试商能力的形成,既让学生认识到这样的除法与二年级时所学的不同,又为以后学习多位数的除法打下基础。

例如,在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有这样一道练习:

这种形象的数感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为了不让学生盲目地猜测,有效发挥它的训练目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说出猜测的依据。如,2号杯里大约是1号杯的一个半,3号杯大约是两个1号杯那么多。只有合理的推算,才能让数感训练敏感化,从而让数感得以形成。

三、数感训练在操作中成长

俗话说:多说不如多做。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动自己的多种感官(视觉、触觉等),获取最直接的感觉,让理性认识在自己的感觉中开花结果。如,在教学《认识分钟》时,通过一分钟跳绳、一分钟脉搏跳动、一分钟写字等活动让学生感知1分钟时长;在教学《长度单位》时,用自己的手势、身体尺、身边的物体长度等帮助学生形成长度单位的表象,从而得以在生活中运用;在教学《认识千米》《认识平方千米》时,可以带学生走出课堂,到实地去走一走、看一看;在教学《千克与克》时,通过称一称1千克苹果、1千克鸡蛋,掂一掂,闭眼感觉1千克,再去数一数1千克里有几个苹果、几个鸡蛋……

通过这些具体、形象的操作,让抽象的数学单位在学生的头脑中有形象的依托,学会用这些熟知的表象去比对、去丈量其他物体。那些令老师头疼的单位错用现象,也因为有了这些操作,课堂上才有了讲解的依据,避免了空洞的说教。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多点操作、多点形象,能让学生获得最直接的数感。

四、数感训练在实践中升华

实践出真知。数感运用遍布在生活的各个角落,是数学服务于生活的重要体现。将生活运用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发展学生的数感,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内化课本知识,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从一年级学习了20以内的数后,能够数出家中有几口人,到六年级学习了百分率后,能表达出某次考试后班上学生成绩的优秀率,都是数感应用于生活的具体表现。在一个个实践运用中,让数感升华。

例如,在教学《认识克》一课后,笔者布置了这样的实践作业:

1.想办法称出1克黄豆大约是几粒,写下称的过程。

2.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逛超市,收集哪些商品上采用了克这个单位?哪些不是?为什么?

通过这些实践作业,既让数学服务生活,又让生活服务数学,把数感的训练和生活紧密联系,在轻松愉悦的逛超市中感知克的轻重,强化了学生对数的感悟能力。

总之,要想培养好学生的数感,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创造机会让学生经历这些数感训练的过程,从而让学生能在数学的海洋中自由徜徉。

学生数感培养的教学探索 篇12

一、学会用观察来建立数感

开发小学生的思维, 首先要开发他们观察事物的能力, 这就要通过对周围世界的视觉感来丰富学生的思想。大多数小学生在入学前已经会数20 以内的数, 但是对数的概念并不一定清楚, 而20 以内的数的含义、数的顺序、数的大小和数的组成都是非常重要的, 它们是学习一位数加、减法的基础。为了帮助小学生切实打好学习数学的基础, 加深对数的含义的理解, 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引导小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 建立小学生的数感。如, 引导小学生观察直尺上的数字, 说说某个数字离哪个数字近, 离哪个数字远, 帮助学生建立数感。以后每学一个新的自然数, 都与前面学过的数进行比较, 使小学生了解每个自然数是怎样形成的, 弄清每个自然数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 进一步理解数的大小。通过观察, 让学生从数实物开始认识数, 由具体到抽象, 初步建立数感。

二、加强估算来增强数感

“估算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 是未来公民必备的数学技能之一。”因此,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搭建估算的平台, 抓住各种有利机会, 认识估算的作用, 灵活使用教材。经常让学生进行估算、观察、操作和交流, 感受估算的运用, 增强估算的意识, 能逐步养成良好的估算习惯。例如, “一批货物共有106 包, 每包45 千克。一辆卡车载重量为5 吨, 一次能运走吗?”有的学生用“110×40=4400 (能) ”;有的小学生用“100×45=4500 (能) ”;还有的小学生用“106×45=4770 (能) ”。前几种方法是用估算来思考的, 最后一种方法是算出正确的结果, 用精确值来判断的, 但是过程相对比较麻烦。此时, 教师可及时指出:像这道题不需要算出精确的结果, 只要知道大致的范围就可以了, 适合选用估算来解决。通过估算的实际训练, 有利于小学生增强对具体数的理解和运算的感知与体验, 从而培养小学生的数感。在计算中, 如果学生有良好的数感和较好的估算能力, 可以降低错误发生的几率。

三、以引导操作来开发数感

动手操作是小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基础和起点, 小学生认识数字也是如此。低年级学生主要是通过对实物和具体实物学具的观察、感知以及操作来获得数感的。引导小学生动手操作, 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就在身边, 对数产生亲切感。例如, 教学20 以内的数时, 可以给学生准备一些小棒, 引导学生一边操作一边思考:采取什么办法能一眼看出有多少根小棒?小学生操作后便会知道:数出10 根小棒扎成一捆, 这样就能一眼看出有多少根小棒, 便于认识十位和个位数的区别, 进一步理解数位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数感。实践证明, 小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同时, 眼、耳、口、手相结合, 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之中, 有利于学生正确、全面、深刻地感知数、认识数。

四、用联系实际生活来体验数感

数感不是通过传授就能形成的, 而是让学生自己感知、发现和探索, 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 更多地接触和经历有关的情境和实例, 在现实生活中感受体验, 从而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数的概念, 建立数感。例如, 在“0”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事先启发学生思考:你们在哪些地方见过“0”?学生的求知欲望便会高涨起来。“电话上有0、车牌上有0、温度计上有0……”, 通过联系这些身边的事物, 学生体会到了“0”除了表示没有以外, 还可以在温度表、方向图上表示分界点, 与其他数字一起组成号码等等。学生通过联系实际生活中的数, 逐渐体会到数的意义, 逐步体会出数感, 从而构建小学生的数感。

上一篇:劳动统计报表下一篇:老师的好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