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说话教学策略

2024-06-06

低年级说话教学策略(精选10篇)

低年级说话教学策略 篇1

一、情境为何物

情境是一个心理学术语, 它是以环境因素为基础, 加入人的情感和认知成分的一种比较特殊的环境。我对情境的理解是:情境是以社会环境和物质环境为基础, 独立于人和物本身属性以外的一系列带有情感因素的特殊组合。情境的创设, 总的来说可分为智力情境和非智力情境两大类。智力情境的创设, 主要是利用认知发展的同化与顺应机制激活思维, 作用于思维的流畅性、广深性、发散性, 以及解决问题的搜索性和调控性, 比如变式情境、问题解决的发现探究式情境, 等等。非智力因素是指作用于学生的心向情境、内容呈现方式及合作交往的过程的反馈调控等手段, 营造生动直观、情趣共济的学习氛围, 充满激情、活泼热烈的交往场景, 情真意切、陶冶心灵的艺术氛围, 相互悦纳、宽松和谐的心理沟通。

二、感知生活色彩——走进校园情境

生活是五彩斑斓的、绚丽多彩的, 美丽的世界如何让学生走进它, 了解它。对于刚入学校的一年级学生, 美丽的校园就是最好的说话、写话素材。记得在指导写话中有这样一题:

1.秋天到了, 满山的枫叶是 () 。

2.春天的迎春花开放了, () 的, 真好看!

3.奶奶的头发是 () 。

(1) 雪白雪白 (2) 火红火红 (3) 金黄金黄

批改学生的作业时, 发现有的对第一题和第二题的答案写混, 可见学生还没有了解这两种植物的颜色, 怎么办, 正好学校就有这两种植物。趁着上课的时间, 我迫不及待地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这时有几个学生就纳闷地问:“老师我们上课了你要带我们去哪里?”我说:“走, 今天我们的课堂在校园中。”

来到校园中迎春花前, 有的学生说:“小黄花, 真好看。”这时一个学生好像知道这是迎春花, 他自信地说:“这是迎春花, 不是小黄花。”我说:“对, 你看迎春花的颜色, 美吗?你的小脑袋中, 想到了什么?”

生:“迎春花真漂亮, 颜色就像我的黄裙子一样美。”

生:“迎春花开花时, 是一串一串的, 太漂亮了。”

生:“哦, 我明白了!这就是像金子一样的颜色, 金黄金黄的。”

原来学生不了解迎春花是什么颜色, 怎么会填好题目呢?记得英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约翰洛克在《教育漫话》中对“作文”有这样独特的见解:“一个人在对于任何题目能够发挥意见之前他应该先熟悉那个题目, 否则叫他去说就等于叫一个瞎子去谈颜色, 或者叫一个聋子去谈音乐一样愚蠢。”学生只有在生活中找到迎春花、枫叶的颜色, 才能理解“火红火红”、“金黄金黄”的真正含义。

三、文本动静结合——感受自然情境

利用多媒体的图像、动画、影像等图文并茂的情境代替课本的静止画面, 让学生“看情境讲述”或“看情境写话”, 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草原的早晨》, 我借助课件展示一张张、一幅幅美丽的草原图时, 学生一声声地“哇!”“哦!”地惊叹声着, 辽阔无边的大草原吸引住了他们的眼球, 这时我适时点拨:“看到这么美的草原, 你想说什么?做什么?”一双双小手你争我抢地举起来了。

有的说:“我也想去看看那美丽的草原上的天空。”

有的说:“草原的大马, 我想去骑一下。”

有的说:“我想在草原上的蒙古包中睡上一觉。”

此时, 美丽的草原已经深深刻在学生脑海中了, 文中的无声的语言已经转化成了学生心中向往的天地。

四、碰撞学生心灵——感悟生活情境

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 注意力容易分散, 为了使他们兴致勃勃、积极主动地张口说、动手写, 教师要努力创设出语言表达的情境, 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 并启发灵感, 从而大大提高学生说话、写话的兴趣。教学《奶奶的白发》时, 学生深有感触, 和文中的“我”有同样的生活体验——小时候是奶奶带大的, 和奶奶的感情很深。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回家仔细观察自己的奶奶, 看看她每天做都什么呢?看看她的头发和双手?

第二天和学生交流, 学生有的声音很低沉:“我的奶奶每天都帮我送到学校, 帮我背书包。真辛苦!”

有的学生说:“奶奶的手上的皮都皱起来了, 我觉得奶奶老了。”

有的学生迫不及待地说:“我的奶奶头发也白了, 也是为我们操心的。”

还有的学生不想说, 但默默地在听别人表达……

这时我想:每个学生心中都有自己奶奶的样子, 奶奶每天为他们操心、忙碌的样子都刻在了学生的心中。此时无声胜有声, 心灵的碰撞是最好的体验, 只有让学生走进生活, 感受生活才能更加乐于表达心中的情感。

学生有一双灵慧的眼睛, 灵巧的双手, 只要我们教会孩子们学会发现, 忠实自己的心灵, 乐于表达, 学生才能真正感到说话和写话是一件快乐的事。

参考文献

[1]戴圣良.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J].华东师范大学, 2005-06-01.

[2]方绳东.小学低年级写话新思维[J].教育科研论坛, 2010-04-20.

[3]约翰洛克.教育漫话[M].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09:117-118.

低年级说话教学策略 篇2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低年级学生要求在说好一句话的基础上,能用完整连贯的话口述一件简单的事。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要经过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这就要求对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培养。

首先,教材内容与课外内容的结合。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说话训练,内容必须接近儿童生活,富有儿童情趣,让学生喜欢听,听后有话想说,这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说话能力的前提。因此可考虑在充分利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必要的课外内容,也就是引导学生由说说教材内容到说说课外内容,说说生活内容。

1、利用教材内容进行说话训练。

教材的寓言、童话,一些故事性、情节性较强的记叙文,或一些能唤起想象描述的诗歌,都可以作为说话训练的内容。选择故事作为说话训练内容,不能单纯地适应学生的口味,追求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听听而已。应该注意故事内容应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启迪和教育性,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或对其今后的学习,生活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教学《人有两件宝》时,我给学生讲了一个《小猴自修喷水池》的故事,小猴子修喷水池修了三次,第一次光画图,第二次光动手,结果没修成。第三次先设计好了才动手修,结果修了一个漂亮的喷水池。听了故事之后学生通过说故事、评故事,更好地理解了课文,明白了“用手不用脑啥也办不到,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的道理,达到了预期效果。

2、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说话训练。

在阅读教学中,联系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往往能使课堂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永正教师在这方面有许多成功的范例,他在上《狐假虎威》一课时,有个教学片断是这样的。

师:请大家看看“管理”这个词在哪句话里?

生:(读)“老天爷派我来管理你们……”

师:咱们班王明同学是干什么的,知道吗?

生:王明是我们班的.图书管理员,是管理图书的。

师:你们的家长是干什么的?(学生纷纷举手其中一个说她妈妈是会计)

师:你妈妈当会计是管理什么,知道吗?说说。

生:我妈妈在杂货品公司当会计,她是管理……

师:有知道的吗?DD我告诉大家是管理财务的。(板书:财务)(又有一生说他爷爷是交警)

师:交警是干什么的,知道吗?

生:管理交通。

师:能不能根据你的家长的工作情况,用上“管理”这个词说一句话。

生:……

师:现在请把作业本拿出来,用“管理”写一句话。有没有困难?对了,能写几句话更好。

从这个片断中可以看出,于老师对“管理”一词的教学,没有任何空洞的教学,而是让学生结合具体的生活实际,既锻炼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又完成了教学任务,真可谓一箭双雕,事半功倍。

其次,课内与课外的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虽然以课堂教学为重,但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可以弥补课堂教学之不足,自有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为了使学生的说话能力进一步发展,教师要千方百计给学生提供条件,创设情境。

试论初中语文说话教学策略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说话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当今社会对人们交际表达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提高中学生的说话能力成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说话教学已成为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一个目标是,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能力,使其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说话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改变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采取各种措施提高说话教学的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交际表达能力。

一、说话教学的内容及其意义

当前,初中语文说话教学没有相应的教材,说话教学的内容需要教师根据实践来确定。通过训练学生的说话表达能力,使学生口齿清晰,发音准确,说话内容实在,前后一致,观点明确,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一)加强初中语文说话教学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说话教学成为一个薄弱环节,而当今社会信息纷杂,生活节奏很快,人们说话的效率也要提高,为了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培养其说话能力,这是初中语文说话教学的现实意义。

(二)加强初中语文说话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通过加强说话训练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开拓学生的智力。由于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还不是很成熟,加上说话时没有经过太多的思考、没有推敲时间等原因,导致学生在说话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前言不搭后语、说话不流畅的现象。另外,初中生处于第一个生理发育期,大都很要面子,不愿意出错,基本不会主动发言,长期下来,就越来越不愿意去说话。当学生有了较高的思维能力,会想问题,能想清楚时,才能丰富其说话的内容,使说出的话富有逻辑性,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思想,进一步提高其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加强初中语文说话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想象力

说话教学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表达知识点的内容是对知识的重新整理和加工,有利于强化学生的记忆力。另外,说话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当学生在头脑中搜集一些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愿望时,为了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他们会展开丰富的想象。

(四)加强初中语文说话教学,能为学生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基础

说话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在人际关系中理解和尊重别人的态度,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别人身上,说话的语气和态度不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语言习惯和态度,有利于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提高初中语文说话教学的方法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重视“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语文教师要认识到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四项基本内容,四者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教师要转变观念,改变以往重视读和写而忽略听和说的观念,从而更好地适应语文教学改革的要求,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拥有一个正确的教学态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说”的机会,及时引导和鼓励学生,使学生在发言中获得自信。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这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学生要认识到语文说话教学的重要性,形成主动说话的习惯

初中生要知道说话能力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在生活中与人交往的第一工具,说话能力是一个初中生必备的能力。当今社会对人的说话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初中生要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必须加强锻炼,才能说话有条理性。另外,中学生还要根据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说话方式,拥有文雅的表达能力,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三)教师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

教师要把说话教学贯穿到整个语文教学中,想方设法给学生制造练习说话的机会。比如在讲蒲松龄《狼》时,可以在学完课文后,老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将《狼》的故事复述一遍,或者让学生谈一些感受,在课堂上展开讨论,有效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一段美女蛇的故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復述。课堂发言对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有重要作用,比如在讲鲁迅的《藤野先生》时,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或最怀念的老师。或者是在每节课的课前五分钟让学生轮流上台演讲,教师出题目,让学生经过短暂思考后即兴演讲,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强化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的作用。学生通过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朗读和背诵,不仅提高了说话能力,还增加了学生的词汇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加强课外说话能力的训练

教师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演讲比赛、辩论会以及各种表演,还要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量,通过阅读来扩展知识面。日积月累,学生会有很大收获。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比如每天摘抄一篇名言警句或每堂课前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学期下来,每个学生大概能讲两三个故事,这不但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语文说话教学的趣味性。比如学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后,可以让学生讲讲《水浒传》的故事。

三、结语

总之,说话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培养初中生的说话能力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教师要重视说话教学,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使说话教学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有效提高学生的说话水平、语言交际能力和语言应变能力,把学生培养成21世纪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燕北.加强说话教学培养“说”的能力[J].黑龙江教育,2008(Z2).

[2]曾春销.如何加强语文课中的“说话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2009(Z1).

[3]李焱.语文课说话教学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09(03).

低年级说话教学策略 篇4

一、创造“说”的情境

1. 以图画、音乐、视频促“说”。

为了激发学生想说的欲望, 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造一个“说”的情境, 诱导学生主动“说话”。如用PPT提供一幅优美的图画。我在教学《边城》一课时, 在屏幕上投射了这样一幅画 (见上图) 。当学生的兴致集中到此画后, 我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请抓住图中的主要景物, 打好腹稿, 用自己的话为我们描述湘西的风光, 不能动笔写, 5分钟后到台上交流, 并评选最佳口画手。学生“说”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 在这种美的情境中学会说, 最后评出三位最佳口画手, 让学生感受到“能说”给他们带来的喜悦。

另外, 还可为学生播放一段优美动听的音乐, 让学生在对音乐的享受中产生想说的欲望。比如我在上《项链》时, 曾尝试在课堂上播放一段华尔兹舞曲, 让学生一边听音乐, 一边感受玛蒂尔德在当年的舞会上的心理活动, 体会玛蒂尔德甜蜜的胜利, 感受她的陶醉。然后提问:请上台用口语表达玛蒂尔德参加舞会时的心理活动。我曾以任教的两个班作对比, 没有用音乐激发的班级, 学生的答案就比较简单, 而用音乐的班级, 学生妙语纷呈。如:“啊, 今天是我这一生中最快乐、最得意的日子。哦, 不!这个舞会将成为我的跳板, 从此以后, 我将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 被绅士们簇拥, 受到妇女们的艳羡。我的每一天将会比现在更好。我要买好多昂贵的项链, 再也不用寒碜地去借了。”

教师还可为学生播放一段视频来诱导学生“说话”。因为有些小说已经被拍成电影或电视剧, 比较著名的如《士兵突击》。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将特种兵选拔赛中伍六一愤怒、挣扎、声嘶力竭的片段播放给学生看, 相信学生通过视觉上的直观刺激, 会产生“说话”的欲望, 理解伍六一的放弃, 进而更好地理解伍六一这个人物。我曾让学生用不少于150字的话来表达伍六一“愤怒”的镜头。这种即席式的口语作文式表达,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口语水平, 而且对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也有莫大的益处。

2. 以书刊、网络等助“说”。

比如小说的作者介绍、写作背景介绍等, 引导学生借助网络和书刊的力量去搜索能为自己所用的信息, 为自己积累“说”的素材。我在上《林黛玉进贾府》这一篇课文时, 在课堂之初, 开展了名为“你是拥林派, 还是拥薛派”的竞赛, 这就要求学生利用课外的时间上网搜寻相关信息, 学生收集了这些资料后, 形成两派, 进行课外辩论, 之后把自己的观点, 所持的理由写到随笔之中。之后在课堂上分析林黛玉形象时学生就能说得有底气, 有自信, 有理有据,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 以反弹琵琶诱“说”。

教师还可以通过反面刺激的方式, 巧妙设疑, 逼迫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比如我在上《哦, 香雪》这一课时, 故意破坏香雪形象, 说香雪不喜欢父亲亲手做的木质铅笔盒, 付出40只鸡蛋和夜行30里路的代价来换取一只自动铅笔盒, 她是一个虚荣的女孩。这样一来, 学生的话匣子就被打开了, 争先恐后地想为香雪说句公道话。他们开始在文中找各种线索来反驳我的观点, 各抒己见, 最后在大家的讨论中悟出了铅笔盒的象征意义。

4. 以小说留白补“说”。

有些小说的结局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 深深震撼了读者的心灵, 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最典型的当数莫泊桑的《项链》, 在上这篇课文时, 我让学生结合玛蒂尔德的人物形象, 为小说补上一个结局。教师创设的情境, 点燃了学生好奇心的火花, 激发了他们“说话”的欲望, 学生们思维活跃, 说出了不少具有创意的结尾。

又如在教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时, 文中老贝尔曼在风雨交加的夜晚, 为琼珊画上最后一片叶子的情景被作者省略, 于是我让学生依据文章的最后一段提供的线索, 还原那晚老贝尔曼辛苦作画的情景。

此外, 还有潜台词。如《荷花淀》中水生嫂的那句:“你走, 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我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法补出水生嫂说这句话时复杂的内心世界。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 最后通过讨论、归纳, 大家终于明白水生嫂在民族利益与家庭利益产生矛盾时, 毅然选择了民族大义的复杂心态。

二、以主题辩论明“说”

开展课堂辩论也是激发学生“说话”的有效方式。在辩论的过程中, 要求学生做到:在内容叙述上注重完整性、条理性;在语言描绘上, 做到生动而形象;在口头表达上, 力求清晰而流畅。辩论使学生加深了对人物形象的多角度理解, 使认识不再片面单薄,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记得上《士兵突击》这一篇课文时, 学生对成才这个人物的争论使课堂燃到了沸点。我适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爱也成才, 恨也成才, 你对成才是爱多, 还是恨多。之后, 要求他们以合作小组方式做出选择。从书中找出理由, 进行辩论。他们从文中的关键词句入手, 各抒己见, 有些同学认为成才聪明机智, 审时度势, 理智取舍, 但有些同学则认为成才在关键时刻抛弃了战友, 非常自私。在两种观点的激烈碰撞之下, 学生认识到我们的军队需要个人英雄, 但更需要具有团队精神的个人英雄。

主题辩论课的难度比课堂辩论要高, 但它更能激发学生“说话”。它虽较费学生的时间, 但一学期开展一两次, 花一节甚至两节课的时间也是很值得的, 还能有效地把语文延伸到课外。

在上完莫泊桑的《项链》这一课之后, 我顺势提出了一个辩题———美丽究竟是福还是祸。同学们推选出5个评委, 正反方各4个辩手, 其他同学做听众。通过抽签的方式确定辩题:正方的辩题是“美丽是福不是祸”, 反方的辩题是“美丽是祸不是福”。接下来教师的任务就是:正确引导, 学会放手。首先, 让学生确定团队的名字。然后, 我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网络上观看辩论赛的视频, 了解辩论赛的流程, 明确4个辩手的分工与合作, 认识到辩论赛既是个人的口才展示, 更是团队的合作体现。然后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辩题机智立论, 搜集论据, 严密论证, 拟好陈辞和总结。提示学生学会从对方的角度和立场出发, 有力反驳。对于5个评委, 我要求他们以合作讨论的方式, 制作一张辩论赛的评分表, 并且通过网络上的辩论赛了解评委该如何点评, 如何把握时间。对语文课堂来说, 辩手、评委和听众都是学习的主体, 没有所有学生参与的辩论是不完整的。于是, 我让听众填写了一张情况记录表 (见表1) , 内容包括你赞成哪方观点, 简述理由, 课后上交。在课堂结束前的10分钟, 我还特意安排了听众与辩手交流的环节。

三、组织课本剧表演

有些小说故事性特别强, 对话富有个性, 有激烈的矛盾冲突, 可以让学生表演课本剧。我把这个想法传达给学生的时候, 没想到获得了学生们积极的响应。通过学生的推荐, 我们迅速地确定了评委组成员以及4个导演。我观察到学生对课本剧表演充满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 于是趁热打铁, 利用课堂上的时间让学生充分讨论, 落实各项任务的分工, 包括剧本改编、角色分配、服装道具等等。编剧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作文的过程;扮演角色, 需要借助表情、动作传递信息, 交流感情, 实际是深入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的过程。评委组的学生则负责自制评分表, 待学生完成评分表的制作之后, 教师再适当指导, 将其改进。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 承担各自相应的任务, 利用课外的时间安排排练。最终学生通过合作努力为我们呈现了四出精彩纷呈的课本剧。剧本原型分别是《项链》《士兵突击》《林黛玉进贾府》《最后的常春藤叶》。表演最出色的就是《林黛玉进贾府》, 负责编剧的学生截取了文中宝黛初会以及宝玉摔玉的情节, 表演得惟妙惟肖, 台下的观众都看得特别入神。课后, 学生坦言, 他们十分喜爱课本剧表演, 希望以后还有更多的机会体验这种学习课文的方式。的确, 这种形式使每个学生都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在排练过程中, 有些学生要背诵台词, 有些学生要组织演员, 协调后勤, 有些学生要对演员的表演加以点评, 在学生们的组织过程中已经不知不觉地培养了他们“说话”的能力。不仅如此, 还提高了学生们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大“话”微电影

有一次我在课堂上用自己的摄像机将学生精彩的课本剧表演录制下来并上传到了班级的博客上, 学生看了之后特别兴奋, 还有不少学生毛遂自荐说下次也想上镜。于是, 我灵机一动, 为什么不试试用现在流行的微电影的方式来激发学生“说话”的热情呢?于是我组织学生进行分组, 引导他们分工合作, 确定剧本, 鼓励学生自我创作, 明确演员名单并且通过课外的时间进行排练。最后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 有模有样地完成了微电影的录制。

低年级说话教学策略 篇5

浅谈低年级说话写话训练

蓼泉沟湾小学 安冬梅

抓好小学低年级学生说话和写话的训练,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基础环节。要把握好这一环节,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拼音当“拐棍”提前写话

一年级学生识字不多,会说不会写,使表达能力受到了阻碍。为此,我教他们用汉语拼音做“拐棍”,要说的话用汉语拼音写下来,提高他们写的兴趣。首先介绍他们自己家庭的成员,在哪儿工作?家庭住址等等。班里很多同学都能介绍得很清楚,接着教他们讲心里话:“你喜欢我们学校和班集体吗?”“喜欢老师吗?”“你有什么话想对老师说?”等等。孩子们一看,汉语拼音用处真大呀!群情振奋,写的欲望强烈了,纷纷给老师写他们的心里话。我也顺着他们的情绪,因势利导,紧抓不放,也用拼音给他们写回话、评语等,促进了提前读写。别看他们小,写出的内容可丰富了。事实证明,这种做法为孩子们提前写话打开了闸门。

二、汉字夹拼音“扶”着写话

在孩子们学完拼音,利用汉语拼音识字教学时,为了巩固所学汉字,并同时巩固汉语拼音,我采取了这样的做法:用当堂学的生字先口头组词,再用组的词口头造句,然后将造的句子写出来。写句时,会写的、学过的字一定要使用汉字,不会写的字则用拼音代替。这种拼音夹汉字,汉字带拼音的方式孩子们很喜欢,写句的劲头很大,不但巩固了所学拼音和汉字,提高了造句能力,而且养成了学生动手、动脑的好习惯,为作文起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激发兴趣爱说乐说作文实际上就是写在纸上的话。因此,要想写好作文,首先得学会说话。对一个一年级学生来说,说话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有相当一部分孩子,怕在老师、同学面前讲话,声音小得几乎

听不见,有的紧张得结结巴巴……。这就需要培养、扶植,给予引导。我的做法有三:

一是利用说话课,给孩子们提供说话的机会。例如让学生介绍自己身边发生的事。介绍时要求态度要大方,声音要响亮,要有条理。我班的小班长朱俊达同学人前不拘谨,讲话干脆、利落,我就让他先说。然后启发、调动不会说、不敢讲的学生,动员他们说。声音小的鼓励他放大声音重说一遍。第二遍明显就比第一遍声音响亮了,态度也大方了。这样,胆小的也敢说了,一个带动一个,课堂的发言逐渐踊跃起来。在此基础上,再紧紧抓装看图说话”等机会让学生练说,全班同学的说话水平便逐步提高了。

二是采用多样化方法,给学生创设说话的情境。在学生的生活里,看电视的机会很多,于是我就抓住这一点,布置他们看动画片“成语动画廊”“人与自然”等电视节目,看后在班上利用课前的几分钟时间讲出来;再如:早上,让学生把自己做的梦有顺序、有条理的讲出来。你讲一个,他讲一个,同学们的说话热情也高了,说话也逐渐有条有理有顺序了。

三是训练学生学会说完整的话。在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同时,要逐渐培养学生会说完整的话。低年级的孩子不懂语法,更不能过早地向他们讲语法,那么怎样才是一句完整的话呢?我就告诉他们:完整的话就是说话的时候,一定要告诉别人,你说的是“谁”?是“什么?”“他(它)们怎么样了?”“干什么?”等等。在学生们明白了“完整话”的概念后,我就让他们在课堂上,大量地反复练习,并放手让学生评议。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普遍提高,个别同学还真有些“出口成章”的味儿。

四、写“诚实的自己话”,为中年级作文送一程

在学生说好一句完整话的基础上,还要逐步地让他们练习说好一段话,包括:叙述一件事;介绍一个人;谈自己的理想;说说自己喜爱的什么等等。学生张骞平时好惹事,在谈自己的缺点一段话中是这样写的:“别看我淘

浅谈低年级说话教学B 篇6

一、先看后说

低年级学生喜欢观赏具体事物,对感性认识容易接受,这是他们的心理特点之一。因此,我在教学中特别注意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观察能力,真正做到让学生先看后说。

1.看图练习说话。首先要求学生仔细认真地观察图画,弄懂意思后我再加以讲解,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图意表达出来。刚开始,学生会说得不完整、不具体,但在我的指导下会把图画的内容有顺序地完整地说出来。

2.看实物练习说话。比如让学生观察我事先准备好的苹果、梨、橘子等水果的形状、颜色有什么不同,接着让他们亲口品尝这些水果的味道是否相同,然后让学生说出看到的和品尝到的结果。再加以比较,并鼓励他们交流自己的感觉,从而达到练习说话的目的。

3.看景练习说话。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到校外饱览美丽的景色,再指导学生练习说话。如春天时,我带领学生去春游,让他们亲眼看到春天美丽的景色。然后,通过春天的花儿、树叶和小草都变成了什么样子?春天和记忆中的夏天的景色有何不同?地里的庄稼长得怎么样了?等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观察,并将观察到的结果在全班交流。每个学生交流的语言有所不同,我再让学生交流后取长补短,将自己的话重新组合,然后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春天的景色。

二、先听后说

让低年级学生把听到的话再准确、清楚、完整、具体地运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既训练了他们的说话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听记能力。因此,我在低年级说话课上进行了如下先听后说的训练。

1.听故事后让学生说。儿童喜欢听故事是他们的天性,我经常把生動、有趣的故事引进说话课,引导学生先听后说,让他们加进自己的语言说出来。

2.听后转述。我说一段故事或者通知一件事,引导学生把内容完整、清楚、准确地说出来。

三、先做后说

让低年级学生先做后说,即先体验后表述,使学生感到有东西可说,有话可说,说的内容真实具体。

1.先动手再说。让学生在玩中学,让他们亲自在玩中动手、动脑、动口,这样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游戏后说。我针对低年级学生爱动的特点,将游戏引进说话课,制造出动静搭配的生动情景,创设出特定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说话。

四、先想后说

想象力是一种创造力。那么在说话课中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想象力呢?如在上《你长大了要干什么》的说话课时,我先开门见山地向学生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你长大了要干什么?你为什么喜欢干这一行呢?你要怎样实现这一理想呢?接着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之后,自己说出长大了要干什么。学生会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有的学生说自己长大了要当老师;有的说长大后要当医生;有的说长大后要当一名解放军保卫祖国,等等。

通过我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先看后说,先听后说,先做后说,先想后做等形式的说话训练,真正做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导学得法,训练到位,既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又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既发展了智力,又为他们中高年级的作文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提高了教学整体效率。

低年级说话写话教学探微 篇7

李吉林说:“言语的发展需要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中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说话情境,抓住所有能让孩子说话的契机。营造民主、和谐、融洽的说话氛围,让孩子产生强烈的交流欲望,乐于说话,善于说话,从而培养他们的说话能力。

1、观察插图,诱导说话。儿童言语的表达,是以他们对事物的认识为基础的。有所认识,才有所表达。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可抓住契机,有效利用书本上的插图,引导孩子按照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然后让孩子在观察的基础上,把自己看到的叙述出来。说清楚、讲完整,就是一种训练低年级孩子说话的好方法。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时,为帮助孩子们更好的了解课文内容。我先指导看插图,提出问题:图上分别画的是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呢?然后提示,让孩子按“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句式练习说话。这样,在插图的诱导下,孩子们观察力敏锐了,说话能力自然也就得到了培养。

2、复述故事,学会说话。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听故事、看故事。爱听故事是孩子们的天性,会讲故事更是他们的自豪。因此,教师应经常给孩子们讲有趣的童话故事,让孩子置身于童话世界中,在听故事中学习语言,在讲故事中学会表达。教师可选择生动的童话故事、成语典故,采取简单复述、内容提要复述、接龙复述等形式,让学生在复述故事中学会说话,学习规范的书面语言。我常在活动课上给孩子们讲故事。在讲故事前,我先提出要求,要求他们集中注意力仔细听,认真记,抓住故事的主要内容。讲完后,我让孩子将故事的内容和情节复述出来。最初孩子们感觉有些困难,但我善于引导和鼓励孩子接着复述。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以此调动孩子复述的积极性,促进孩子记忆和理解能力。这样的说话练习,每周可安排一至两次。长此以往,学生是越听越爱听,越说越爱说。

3、结合情境,想象说话。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说得好:“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因此,除了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复述能力以外,想象能力的发展也是值得老师们关注的。那么,怎样发展低年级孩子们的想象力呢?《小兔运南瓜》是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教学的内容。画面由三幅图构成。第一幅图是小兔站在瓜地里,望着南瓜想:怎么运回家?第三幅图是南瓜已顺利运回了家。大大的南瓜是怎么被小兔运回家的呢?第二幅图的留白充分给了孩子们想象的空间。我引导学生结合两幅图描绘的情境,鼓励孩子们开动脑筋,然后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片刻,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充分展开想象。有的说,把南瓜立起来,滚回家。有的说借车把南瓜拉回家……我为孩子们奇特的想象力,感到惊叹。

4、续编故事,补充说话。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童话、寓言故事像块磁铁深深地吸引着每位孩子。稍做研究,我们即可发现这些童话、寓言都具有丰富、奇特的想象、幻想特点,能激励孩子们自由、大胆地去畅想,并创造出一个新奇的“别样世界”。教师完全可利用这些身边的材料,提炼加工,通过让孩子续编课文的结尾,启发孩子们合理的想象。例如,在学习了《狐狸和乌鸦》这篇文章之后,我说:“如果乌鸦第二次找到了肉,这时它和狐狸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它的肉还会不会被骗走?请以《上了一次当的乌鸦》为题,展开丰富联想来编编故事。”这样无疑是对孩子们训练说话的又一有效方法。

多手段激发写话兴趣让孩子乐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实施:

1、丰富活动激发兴趣。

2、优秀佳作欣赏激励。

3、好词佳句加强积累。

小学低年级说话写话教学初探 篇8

一、激发兴趣, 创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可以使人集中注意力, 培养愉快心理、主动意识和进取的精神。 根据低年级孩子注意力涣散这一特点, 若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就等于让他们保持持久而稳定的注意力。 所以, 激发低年级孩子的兴趣尤为重要。 在指导学生写话时, 可从有利于学生形象感知的情况入手, 创造积极条件, 激发写话兴趣。 其中, 借助实物演示, 引导学生写话就是一种很好的手段。 如教学一年级孩子写比喻句时, 我经常带着水果、玩具、卡片, 让学生看一看、拿一拿、评一评、尝一尝, 由于有了直观的凭借, 学生感到有话可说。 这样的题材贴近学生生活, 学生比较容易下笔。 有一次, 我带来了一根香蕉, 在课堂上演示, 分成不同姿势让学生写写像什么。 交流的时候, 体现在学生笔下的香蕉, 有的说像挂在天上的月亮, 有的说像小小的船, 有的说像一道弯弯的眉毛……这样, 学生的说话兴趣提高了, 产生了欲罢不能的感觉, 说出了好多意想不到的贴切的比喻句。

二、自由想象, 为说话写话插上翅膀

亚里士多德说:“没有想象的心灵就不会思想。 ”童年时代是幻想的年龄, 他们的想象力丰富, 思维比较活跃, 抓住这一特点, 利用课本中孩子比较喜欢的诗歌或童话故事, 让他们展开想象, 仿编一节小诗或续写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情, 效果很好。

如教学《礼物》一课时, 我让学生展开想象, 仿编课文。 学生讨论后, 写出了富有童趣的诗句:去年春天, 叔叔送我一双球鞋, 飞奔在球场上, 我懂得了生命在于运动。 今年春天, 姐姐送我一支钢笔, 钢笔非常漂亮, 我懂得了姐妹情。 去年秋天, 妈妈送我一个地球仪, 望着地球上那只昂首的雄鸡, 我懂得了祖国在我心中……

又如教学《一片树叶》一课后, 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第三天, 当小猴、小兔、小熊、小山羊和小猪再路过那里, 小椿树怎样了, 它们又会怎么做呢, 结果呢? 孩子们顿时兴趣盎然, 不禁开始跟周围的同学交头接耳, 还不时地比划着。 一会儿, 各种各样有趣的故事就诞生了。

可见, 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就如同给说话写话注入了生命的源泉, 孩子们的思维就会如泉水般涌出。

三、联系生活, 给予说话写话的沃土

培养低年级学生写话能力的切实可行之路———写日记。为了不让学生对日记产生畏难情绪, 教师的指导必须恰当, 同时为他们的日记提供可写的素材。 我尽量利用大课间时间带领学生举行一些活动。 如进行一些游戏, 像老鹰捉小鸡、猫捉老鼠、分组接力跑、足球趣味接力等。 此外, 还积极带领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 如:运动会、亲子拔河比赛、春游等。活动后指导学生理清思路谈感想, 写成日记。 这样, 学生自然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写出来的内容真实具体。 如一个学生就一次亲子拔河比赛活动写出的日记:“今天上午, 我们学校举行亲子拔河比赛。 首先出场的是帅气的爸爸们。 比赛开始了, 场面非常热闹。 运动员吃力地拔着, 一个个使出浑身的力气, 脸憋得通红。 两旁的拉拉队高声喊着:‘加油! 加油! ’这声音简直是惊天动地, 结果第一局我们赢了。 可换场地后, 我们连输两局, 结果爸爸队以失败告终。 这次比赛虽然我们班的爸爸队输了, 但是我们看到他们已经很努力了, 做任何事只要努力了就是最好的。 我还明白了友谊第一, 比赛第二这个道理。 ”事实证明, 这种真实而有意义的活动不但训练了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而且从中悟出了道理。

语文, 生活的生命化。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具有语文教学的敏感, 善于捕捉生活中点滴可利用的语文教学素材, 巧妙地因势利导。 语文源于生活, 生活丰富语文。 教师应该引导孩子把别人的文字化为自己的文字, 那就是要让学生联系实际环境进行说话与写话的练习。 如在教学《水乡歌》一课后, 我用课件出示家乡的几幅风景图引导学生观察, 学生一下子就发现了山多、树多、稻田多。 于是, 我趁机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山、树和稻田的样子, 让他们仿编一首小诗。 他们很快写下了这样的诗歌:家乡什么多? 山多。 高一座, 低一座, 高高低低千万座, 出门就要爬山坡。 家乡什么多? 树多。 这一棵, 那一棵, 大树小树千万棵, 为咱家乡添绿色! 家乡什么多? 稻田多。 千块田, 万块田, 一块一块像地毯, 农民脸上笑呵呵。 这样, 孩子们就觉得, 原来说话与写话就是这么简单, 这么有话可说, 有事可写。

四、科学评价, 增强说话与写话的信心

说话写话课堂是学生生命被激活、被欣赏的历程。 教师要多一些引导, 少一些定论, 多一些鼓励, 少一些否定。 这样才能有效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因此, 在评价学生说话时, 如果他们说得好, 就可以给他们鼓掌, 或是点头微笑, 或说:“说得真好! ”如果说得不够好, 甚至错了, 就应该告诉他们, 要是能像老师这样说就更棒了, 然后让他试着说一遍, 这样孩子的脸上会流露出喜悦的表情。

低年级说话教学策略 篇9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说话兴趣

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展示的机会,通过赞扬、鼓励等方式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 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老师一个赞许的目光、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激励的手势都能给学生带来充足的自信。在充满自信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能轻松、自由、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以下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请一位不敢举手的女生回答问题)你是不敢举手呢,还是心里没把握?

生:害怕。

师:一听这声音就知道是有些害怕。你现在勇敢地看一看下面听课的老师,看一看周围的同学,再仔细地看看于老师。

生:还是有些害怕。

师:深呼吸,再深呼吸,好些了吧?

生:好一些了。

师:有于老师和同学们给你撑腰, 能不能把第一自然段读一读?

生:能。

师:好,试一试,错了没关系。

(生读,尚好)

师:你看看,多好啊!掌声!(生齐鼓掌)没有一个字是读错的!

激励性的语言增强了这位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克服了心理障碍,变得敢说、乐说,同时于老师善于捕捉这位学生回答问题中的合理因素,发现其语言表达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 增强了学生表达的自信心。

“当教师以民主的精神、开放的态度、合作的方式、宽松的环境进行课堂管理,课堂教学就会成为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促进学生心灵成长的土壤。” 教师还可根据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调整课堂的组织教学。只要学生在尊重他人、 不影响课堂秩序的前提下,就可以自由站立发言,也可以坐在座位上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温馨、和谐。这样一来,课堂上学生往往能思路畅通,踊跃发言。

二、巩固汉语拼音,指导练习说话

汉语拼音作为入学儿童规范性、系统性的语言文字学习内容,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基础且重要的内容。汉语拼音的发音练习,字母的书写记忆,拼读的烦琐陈规,都给孩子们的学习带来了不少的困难和厌倦感,导致不少刚入学的孩子产生了学习的畏难情绪,甚至有孩子开始出现了厌学的现象。这时若能在孩子们入学前已有的语言感受和表达的基础上让拼音教学渗透说话训练,既可巩固拼音知识,又可拓宽多项思维,还可活跃课堂气氛。

我在教学复韵母“ɑi”时,先把一对同座的学生请到讲台上背靠着背站好,引导学生观察回答:“谁挨着谁站? 谁比谁高?谁比谁矮?”学生的说话欲被激发起来了,小手举得高高的。然后又让学生们站起来,一边与同座比划, 一边练习说话。最后小结:“高矮”的 “矮”和“挨着”的“挨”,发的就是 “ɑi”的音,然后出示“ɑi”进行练习。

三、结合识字教学,进行说话训练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不但要教学生会认会写,而且要能记住它,运用它。在识字的过程中,学生出现了死记硬背、机械模抄的现象,学习脱离了实际的运用语境,使汉字变得孤寂而缺乏生命。我在教学中掌握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利用识字教学这一载体,结合孩子们的生活实际,进行识字与说话能力双结合的训练教学。 我在教学小学语文第三册识字课中生字 “情”“晴”时是这样进行的:

师:刚才我们已学了“情”字和“晴” 字,并且会用这两个字组词了。(课件出示“情”“晴”“心情”“晴天”) 谁能用“心情”说一句话?

生1:今天我的心情很好。

师:为什么呀?

生1:因为我帮助妈妈做家务,妈妈表扬我了,所以我心情很好。

生2:今天很多老师来我们班听课, 我们的心情很激动。

生3:今天我爬树,老师批评了我, 我的心情很不好!

师:大家说得很好。声旁“青”加上不同的形旁可以构成字义不同的形声字,请同学们看屏幕,根据图意选择以 “青”为声旁的形声字。

(课件出示蜻蜓、清水、晴朗的天空、小男孩请老爷爷喝茶、眼睛等图片及汉字“蜻、清、晴、请、睛”等。)

(学生依据图选字,并简要说出字理。)

生4:第四幅图还可以选“忄”旁的“情”字。因为小朋友很有礼貌,请老爷爷喝茶,老爷爷心情很好,高兴地笑了。

生5:还可以选“氵”的“清”, 因为小朋友请老爷爷喝一杯清茶。

师:大家说得真好!你们真聪明! 还能根据图意说一句话吗?

生6:爷爷,您喝茶!

生7:爷爷,请您喝茶!

生8:爷爷,请您喝一杯清茶!

我在进行识字教学中依据汉字的构字特点教学,注意揭示形声字的组合规律,还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把所学的生字纳入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识字教学的质量,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结合文中图画,培养说话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指出:“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在低年级的语文课本上,每一篇课文都配有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能激起孩子无尽的想象和表达的欲望,加深了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独特理解。

如我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书上有四幅插图。第一幅是小蝌蚪在水池游,这时可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连贯说一句话。第二幅是小蝌蚪长出两条后腿,碰到鲤鱼妈妈,此时,可让学生展开充分想象,问:“小蝌蚪与鲤鱼在干什么?说什么?”学生可以说出不同的想法,如:“小蝌蚪在问路”“小蝌蚪想找食物吃”等。老师还可引导学生先观察第一幅图与第二幅图上的蝌蚪有什么变化?然后再观察第三幅图、第四幅图并说说不同点。

这些问题可以启发学生开动脑筋, 弄懂图意。观察单幅图,或由上到下, 或由近及远,或从左到右,或从人物到景物,或从景物到人物。观察多幅图, 要一幅一幅地看,不仅要看懂每幅图的图意,而且要能把几幅图联系起来思考, 分辨几幅图之间人物与环境的联系和变化,并能补充有关内容。这样一来,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其思维的有序性、条理化,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了语言的进一步发展。

五、结合阅读教学,提高说话能力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对话”就意味着倾听、表达。教师就应该在教学中把这种最基本的本领传授给学生,教学时要通过多种方式方法,去训练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一一受益。

1.通过朗读训练,提高说话能力

朗读是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经常采用教师范读或录音范读,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标准和榜样。范读后,让学生多进行集体朗读,这种方法可以使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除了以上两种方式之外,还可以采用个别读、分组读、接力读、同桌读、表演读、比赛读、分角色读等。低年级的课文内容浅显,生动易懂,故事性强,教师可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和不同的教学环节选择适当的朗读训练方式。比如人物多、对话多的课文适合分角色朗读,在实践中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上台表演,以动作神态促进口头表达能力训练,防止口头语言的干涩与呆板。

如教师在教学《骆驼和羊》时,让学生分别扮演骆驼和羊,骆驼说:“长得高多好啊!”羊说:“不对,长得矮才好呢!”它们的对话表现了它们对自己优点的自豪,还伴有互相争论时的表情。学生在朗读时很容易进入角色,并达到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的目的。在朗读课文时,我们必须启发学生品味出语言内含的意义和情绪色彩,按照这种意义的情绪需要来决定采用何种语调。语句里有了声音高低升降的变化,语音就有了动听的腔调,抑扬顿挫搭配得当,听起来就更富有音乐美,更能细致地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和语气。对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的描写也要用不同的语气来读,朗读时必须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探讨文章中人物形象不同的特征,恰当处理。有的文章要读得慢些,有的则要快些;有的文章快慢相间;有的应逐渐加快或逐渐放慢,这种快慢的变化必须与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吻合。这样的诵读训练,让学生感受语言的丰富多彩, 逐渐领会语言表达的规律性,从中学到许多口头表达的技巧。

2.加强背诵训练,提高说话能力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主要方法和根本途径,不是分析讲解,而是朗读背诵。背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积累语言。清人唐彪说过: “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可见背诵能让学生将课文中规范的语言积累起来并化为己用,丰富自己的口头语言。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题材多样,文质兼美,兼顾古今中外,大多出自名家之手,对这些文章、诗歌的优美语言进行反复诵读、背诵,不但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是很有益处的。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不同的课文提出不同的背诵要求,如诗词以及一些简短且优美的文章等就要求全篇背诵,篇幅较长的文章可以选择背诵精彩段落。除了背诵书本上的学习内容之外,还应选择一些课外学习资料库中的经典内容、名段让学生背诵,以使学生头脑中储备越来越多正确、规范的语言,这样对于逐渐提高小学生的说话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3.学会积累运用,提高说话能力

如一教师的《坐井观天》教学案例 (片段):男女分角色朗读课文,师从中选出一对同学上台表演。

师:为什么小鸟说天无边无际呢?

生:因为天非常大,大得看不到边。

师:你们还知道哪些地方无边无际?

生:大海无边无际。

生:草原无边无际。

师:你能用“无边无际”造句吗?

生:轮船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航行。

生:牛羊在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悠闲散步。

生:我坐着宇宙飞船在无边无际的宇宙里飞行,探索奥秘。

生:我骑着一匹骏马在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奔腾。

师:说得不错,能在句后面加上“?” 或“!”吗?

生:看!一群可爱的白鸽正在无边无际的蓝天上自由自在地飞翔呢!

生:老师,我说的句子可以把“?” 和“!”都加上。你去过无边无际的大草原吗?那里的景色美极了!

学生们能用“无边无际”说话,并能在体会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的基础上,会用这两个标点。可见, 学生不仅仅是了解了,而且在阅读中积累了语言,运用了语言。

六、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多说多练

生活是一个广阔的舞台,给了我们无穷无尽的资源和展示的空间。因此, 我们将大、中、小课堂紧密结合起来,多元化、多角度地创设口语交际情境, 让学生的说话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身边充满着可以利用的说话教学资源,教师应采取灵活丰富的教学形式, 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教师带领孩子们走进神秘美妙的植物园,走进趣味横生的动物园,指导他们观察动、植物的外形、神态、生活习性、兴趣爱好等方方面面,边观察边指导,让其回家说给爸爸妈妈听,并用绘画作文的形式将他们最感兴趣或印象最深的部分记录下来。 到校后,教师组织“说说自己最喜欢的植物(动物)”的说话比赛活动,看谁说得最准确、最生动、最形象。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争先恐后地说,人人都开口说,越说越想说。

另外,教师也可在低年级多组织讲故事的活动,这对讲故事者和听故事者都有吸引力,容易引起小学生的兴趣。 教师在组织时要注意分步进行:首先让学生选定自己喜欢的故事各自试讲一遍,再让学生在小组内讲述,然后由各小组推荐在全班上讲,最后组织学生进行评论。

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情境式口语模仿训练,如:家中来客、 借还物品、商场购物、跳蚤市场交易活动、外出旅游等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情。班级内还可适时举办游乐会、趣味活动等主题活动,让孩子们通过这些喜闻乐见的活动和游戏,在玩中学说, 达到想说、敢说、爱说的训练目的。

总之,培养学生说话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能起到提高学生说话能力的作用,就是成功的开始。“万丈高楼平地起”,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努力、去探索,一定能有更新、更大的收获。

摘要:说话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与外界接触不多,语言表达对他们来讲比较困难。语文教师应多渠道、多形式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使这些孩子能够不畏惧说话,不担心说错话,敢于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锻炼说话的能力,从而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低年级说话教学策略 篇10

目前教学中, 尤其是低年级数学教学中, 学生在课堂上存在着语言交流困难的问题[1]. 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显得十分重要.

1.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 思维要借助语言来表述. 让学生用口头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 是对思维活动的一次整理和检查. 调查表明, 许多孩子之所以不会说话, 并不是因为心里有想法难以表达, 而是因为他们心里那点想法还处于朦胧状态, 或者说那点想法目前还是残缺的不完整的. 很难相信一个思维长期处于含混凌乱状态的人能具备优良的语言表达能力. 因此, 数学教学中应该重视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通过说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 在比较分数大小的教学汇中, 就可以引导学生说出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师: 比较分数的大小时, 常会遇到哪几种情形? 你们能说出来吗吗?

生1: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

生2:同分子的分数相比较.

生3: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分数相比较.

生4:同分母分数相比较, 分子较大的分数大.

生5:分子相同的分数, 分母较小的分数大.

通过说数学, 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2. 有利于培养合作精神

当今社会劳动分工越发明显, 每个人都只是整个社会程序的一个环节, 仅凭一已之力来改造社会是不可能的, 要想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智慧与才能, 只有通过合作才有可能. 在数学教学中, 一个孩子的提问和言论, 会引起其他孩子的猜想和讨论;一个孩子的猜想和讨论, 可能成了别人问题解决的策略或启示. 合作可以产生集团效应, 形成智力互补状态. 在合作中去问、去想、去论, 已成为当代学习的重要方式.

3. 有利于优化课堂氛围, 提高学习效率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 数学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 它不像语文等学科那样丰富多彩, 单调如一的计算训练、永无止尽的题海战术连成人都避而远之, 更何况是天真烂漫的孩子们. 为了让孩子能喜欢数学, 提高学习积极性, 我认为在课堂上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 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和嘴巴,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思考表达出来, 然后加以验证, 找出规律或方法. 经过自主探索而获得的知识, 不仅记得牢, 而且会在学生的思想里萌发出一种成功的感受, 树立自信心, 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作用.

二、引导孩子会说、善说

引导是一种启迪———当学生迷路的时候, 引导他去辨明方向; 引导是一种激励———当学生畏惧的时候, 给予他精神动力, 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2].

1. 明确说话的要求

既然要孩子们说得好, 那当然就得先让孩子们明白怎样说才算好. 因此在孩子入学的第一节数学课, 教师就有必要明确地告诉孩子现阶段说话的要求, 如低年级要求说的口齿清楚, 声音洪亮, 完整有序; 中高年级则要求逐步说的准确、严密、流畅, 有一定的逻辑性等. 有了标准, 孩子们这才会有努力的方向.

例如, 在“认识物体和图形”的教学中, 为了帮助学生区别图形, 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图形说出物体的名字.

师: 谁来说一说正方体的样子?

生1:正方体正正方方的———我是看出来的.

生2:正方体有平平的面———我是摸出来的.

生3:正方体也有6个平平的面———我是数出来的.

生4正方体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

学生通过观察并说出来, 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 在直观描述事物的过程中培养说话能力

说话, 在数学教学中有两种含义, 其中一种是指对具体的物或事件作直观形象的描述. 在此阶段说话能力的培养看似容易, 但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它是数学语言的基础, 是说话训练的起步阶段, 它直接关系到今后整个数学学习的过程. 主要表现在不会语言分析, 也就弄不懂数学题目的要求和意思. 掌握较好的语言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才能抓住数学题中的“数字”进行分析, 找显性条件和隐性条件, 对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的把握, 为下一步解决这个问题做好铺垫.

加强学生的说话的训练, 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有条理地进行思维的良好习惯, 增强了其思维的逻辑性.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端正思想, 将说话能力的培养视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工作, 科学、有序地进行相关训练, 并做到持之以恒, 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创新、开拓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摘要:数学教学中, 促使孩子敢说、想说, 爱乌及屋效应, 有利于优化课堂氛围, 提高学习效率, 引导孩子会说、善说, 在述说思维的过程中培养说话能力.

关键词:数学,说话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汤飞梅.舌尖上的数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说话”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 2012 (10) :95-97.

上一篇:人才人事下一篇:鸿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