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课堂说话训练

2024-08-06

低年级课堂说话训练(共12篇)

低年级课堂说话训练 篇1

一、低年级数学课堂上培养小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必要性

(一) 说话训练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契可夫曾说过:“儿童有一种交往的需要, 他们很想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跟老师交谈。”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新课程标准下转变教学时的观念, 在数学课堂上积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 激发他们的回答欲望, 让他们有话可说。变教师为主的“一言堂”为以学生为主的“群言堂”, 让他们有充分发表自己看法和真实想法的机会。

(二) 说话训练符合低年级数学教材的特点

低年级教学内容的呈现一般采用“创设问题情境——学生主动探索——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和拓展”的模式, 教师一般都会准备大量的图片, 组织生生对话交流, 设计游戏活动等多种形式, 使学生在研究生活问题的基础上主动地展开数学学习。对于新授的每堂课都安排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观察、操作、猜测、探索并交流。

(三) 说话训练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 在课堂中的表现是注意力很难集中, 自我约束能力差, 有的学生因为上课不能专心听讲常让人怀疑是患了“多动症”。其实,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尚处于发展的阶段, 他们的注意力是不能持久的, 一般只有20~30分钟。他们的思维水平仍以形象思维为主, 逻辑思维很不发达, 所以很难理解那些抽象的概念, 因此, 常常表现为既爱说又爱动。而我们教师为了保证学生的听课效果, 常常要求他们坐端正不要动, 这就等于学生被捆住了手脚, 间接也束缚了他们的思维。因此, 低年级的数学课堂并不一定要安安静静才好, 教师应给每一个学生发言的机会, 鼓励他们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从而使他们体会到一种愉悦的感觉。

二、培养低年级的小学生数学口头表达能力的几个方面

(一) 说算理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 根据这一特点, 在教学中注重从小抓住“算理”的教学, 多让学生说“算理”。例如, 教学9+5时, 通过摆小棒等操作的直观感受, 学生虽能很快知道其结果是14, 如果教师追问学生“为什么和是14呢?你是怎样想的呢?”学生就会引起思考, 聪明的学生就会把他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教师提取部分正确有效的方法逐渐引导学生用“凑十法”进行说理。同时还给学生提供了说话的机会, 真是一举多得。教师如果能在每堂计算课教学时都注重让学生说一说, 学生说算理的习惯也就会逐渐形成, 计算的正确率也会随之提高。

(二) 说关系

几何形体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同时也能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平面图形时, 重点引导学生说出图形的特征及几个相关图形间的联系。

(三) 说想法

口头表达的根本特征是先想后说, 想为思维留有一定的时间与空间。低年级数学课堂上总是教师先引导, 让学生先慢慢想想, 以便于学生组织好语言, 教师再给出一些关键词以便于学生能准确、完整地表达意思, 然后来试着说说自己的想法。

(四) 说思维

在教学“解决实际问题”例题时, 就需要学生独立解答, 并交流各自的解答过程, 这就是说思维的过程。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通过口述解题思路, 从而发展自己的数学口头表达能力。说思考过程, 是很多学生有困难的, 他们会做题, 就是不会说思考过程。“为什么这样列式?你是怎样想的?”要求学生说理清楚, 语言规范, 能促进学生分析、表达、思维等能力的全面发展。

(五) 说过程

低年级经常采用的是让学生边操作演示边说过程, 这样利于学生头脑中的表象在“说”中进行连接、沟通, 得到稳定、持久的连续表象, 促使知识的迁移。

三、在教学实践中说话训练的三个层次

(一) 读

口头表达能力是需要培养的。要求低年级学生能运用数学语言准确、明了地把自己的思维表达出来, 这是有相当高的难度的, 他们多数表达模棱两可, 含糊不清。所以, 我们可以先从“读”数学题开始, 读算式、读条件、读问题等, 让学生在读题过程中尝试开口表达, 进而逐渐学会用数学语言来表达。

(二) 学

学生年龄小, 语言独立表达能力十分弱, 他们的表达往往从模仿别人讲话开始的, 因此, 教师的示范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教学时, 教师要力求用正确、清晰、生动的语言来讲述数学概念、计算方法等。在学的基础上, 学生可以再作思考, 内化为自己的表达。教师的语言是启发学生想象, 促进语言发展的重要因素, 学生是通过模仿逐渐形成自己的语言表达。在新授课时, 教师常常引导学生同桌相互说一说, 不会的学生向会的学生讨教。

(三) 说

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说的要求:既要“说”得完整, 又要避免重复。在答案还没有确定之前, 允许学生边思考边小声地说, 以说来调节思维, 以“说”来促进思维。当有了结论时, 则要求学生说得完整。在“说”的过程中, 凡是学生会说的都让学生说, 如果学生独立说有困难时, 教师可带着一起说, 让他们跟着说。当发现问题有难度时, 教师可机动降低说的难度后再请学生说。

低年级课堂说话训练 篇2

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长岭小学:杨翠平

小学一年级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启蒙和过度时期,也是掌握语言的关键阶段。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培养说话能力也是促进小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在一年级语文教学课堂中,我常常碰到这样的状况。在课堂上我提出一个问题后,学生举手都非常积极,抢着回答问题,可很多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却总是疙疙瘩瘩的,语无伦次。很多时候明明知道答案,却总是东拉西扯,一时也说不出个究竟。一个字或一个词都重复了好几遍,还是没说出重点。该如何才能使学生对答如流呢?我左思右想觉得应该从培养学生语言的表达上去下功夫。

一、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

对于初进课堂的学生,对事物都充满好奇的同时也带有畏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首先要引导孩子进入学生的角色,让他们适应课堂的的氛围,克服心理的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同学们就会敢于说话,勇于表达了。刚入学的孩子他们对直观的事物很感兴趣,特别充满好奇心,他们很乐于表达自己熟知的事物。如像学生刚一入学,我就训练他们的说话能力,让他们作自我介绍,我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家住哪儿?家里有那些人?他们各自都在做些什么?也可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水果、动物、玩具及最爱做哪些游戏啊等等来进行描述。让他们自己敢于说出来,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还激活

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也就锻炼了他们的说话能力。

二、培养孩子说话能力的重要性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儿童时期如果不进行说话训练,就等于遗弃了一个最宝贵的钥匙,若干弊病,充其量将是学校里种种的教科书与教师的教育全然无效,终身不会有完整的思想浓厚感情。”可见,要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必须从入学时就注重加强学生的说话训练,使他们掌握说话这门学科是沟通人们思想的最常用、最快捷的工具。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说话训练要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训练方式力求多样。因此,在语文教学时要找准切入点,把说话训练与语文各环节教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培养和提高说话能力。三、一年级语文课堂实施方法‘

就我们学的人教版语文第一册分为汉语拼音、识字、课文三个部分。下面我就这几部分着重谈一谈。

(一)、汉语拼音教学中的说话训练

汉语拼音是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工具。初入学的儿童,虽然没有经过语言文字的规范,系统的学习,但他们在生活环境的熏陶下,在于他人的交往中已具备了一定的语言感受和表达的基础。入学后,他们接触最广,使用最多的便是汉语拼音,字母发音,书写记忆字母字形,拼音音节,繁琐单调而枯燥,极易使他们产生厌学情绪。目前人教版教材中每课都有意境优美的情景图,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

说话的欲望和兴趣。在拼音教学中尤其要利用情境图,以拼音代字,让学生先说后写,边说边听。如教学声母:“m”与单韵母a组成的音节时,可根据四声练习说话:mā妈。妈妈给我洗脸。má麻。爸爸打麻将。mǎ马。小马在山坡上吃草。mà骂。小孩不许骂人。学生可以根据四声不同的词,造不同的的句子,这样学生既巩固了音节,有丰富了他们的词汇,既巩固了拼音,有拓宽了思维,还活跃了课堂。

(二)、在十字教学中的说话训练

刚刚接触到汉字的学习,虽然只要求学生会读、会认,但是汉字的学习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有些困难。特别是一些抽象的字,不能用实物来示范,讲解这时若能在活动中学习汉字,并渗透说话训练,会怎样呢?

我是这样做的,在教学识字时,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图,在把识字和看图、学习词语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先激起学生的说话兴趣,在让学生根据读音节朗读词语。边练习边说话,例如:孩子们说:“春天到了,看见燕子飞回来了„„”可以引出词语莺歌燕舞等。用同样练习说话的方法引出其它词语。这样利用学生的表达欲望、思维活跃的特点学习汉字,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学、乐学、又练习了说话能力。

(三)、课文中的说话训练

运用课文插图,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它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能帮助学生丰富词汇,提高口语的规范性,促使口头语言的进一步发展。观察插图

小学低年级说话训练 篇3

【关键词】低年级;说话;训练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是人们抒发情感、沟通心灵的交流方式。灵活、准确、流利地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也是通过锻炼可以掌握的技巧。小学低年级是训练说话的最佳时期,有效的说话训练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并带动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步提高。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要重视听说读写锻炼,训练方式力求多样”的要求,又强调低年级上好说话课,有计划的进行听说读写的重要性。因此,在低年级教学实践中,应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说话训练的层次性、灵活性、丰富性,摸索低年级说话训练的新途径、新方法,从说话和写作两方面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我在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不敢发言,甘当听众;或者开口说话声音小,结结巴巴,意思表达不清。针对这些问题,我在学习吸收了前人的经验时,又总结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在实践运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串联式说话

低年级学生识字不多,知识面较窄,因而,在说话训练时常常会出现词不达意或语义不连贯的情况。面对这种状况,我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在指导学生看图说话时,结合图的内容给学生提供一些可选择的词,如在一年级学生说话训练《秋天到了》,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下一些词语:碧蓝碧蓝、金黄、雪白、红通通、黄澄澄、一望无边、千姿百态、香飘十里,并要求学生说话时要把这些词语用上。学生兴致盎然,踊跃发言。他们有的说:秋天到了,天空碧蓝碧蓝的。天底下是一望无边的稻田,稻子金黄金黄的……还有的说:秋天到了,碧蓝碧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田野里的庄稼熟了,有金黄的稻子、火红的高粱……这样一来,每位学生都敢说了,也会说了,而且无形之中还丰富了学生的词语,规范了儿童的语言。

2.填空式说话

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力差,组织语言能力也比较差,为此,我采用填空式方法练习说话,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在练习说话《滑倒以后》时,在指导学生观察画面后,我出示填空:冬天到了,下了一场( ),树上( ),房子上( ),地上也( )。同学们一点也( ),背着书包 ),路上很( ),小红不小心( )。其他的小朋友看见了连忙( ),还关心得问( )。小红感激地说( )。采用这样的方法,不仅避免了内容简单化,而且激发了学生看图说话的兴趣,使他们言之有序,言之有物。

3.接力式说话

在教学《老师,节日快乐!》时,我给学生提供了两种不同的开头。第一种:一年一度的教师节来到了,为了表达我们对老师的一片心意,我( )。老师夸我是个尊敬老师的好孩子。第二种:你知道九月十日是谁的节日吗?让我来告诉你,九月十日是老师的节日。那天,我( )。老师把我搂在怀中,连声说:“谢谢你,谢谢你。”不同的开头,不同的结尾,避免了千篇一律的现象。学生从中也学到了一些说话的方法。

4.听说式说话

听说式说话,就是指听老师讲故事,学生再复述的说话方法。我采用这一方法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因为故事的情节引人入胜,语言生动优美,低年级学生尤其感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听故事、讲故事的活动中,学生的说话能力也逐步提高了。

5.配音式说话

搭建有效的说话训练平台,积极地将先进科学技术手段运用到说话训练的教学中来。

我发现,在教学中如果在低年级说话训练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直观、趣味、丰富、新颖、可重复的特点,以及灵活方便的使用方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开口说话的主动性,调动学生说话的积极性,提高语言运用的准确性。

说话训练中,老师借助多媒体声音、情景、图文并茂的帮助围绕说话训练的话题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情境,那有效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主动配合多媒体播放的内容积极主动地配合说话,提高训练的有效性,同时采用音响联想的方法,利用多媒体手段,音响为媒介,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器官,唤起学生的想象力,展开丰富的联想,使学生思维开阔,言之有物。比如我播放《没头脑和不高兴》开头介绍没头脑丢三落四的视频,我把声音消掉,让学生看画面,练习说话,学生就会争先恐后地发言,把没头脑丢东西的经过完整地说出来。

综上所述,在说话训练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这几点经验:老师在学生说话训练中扮演关键的引导角色,老师的综合素质决定着说话训练的成效;搭建有效的说话训练平台,是进行说话训练的良好开端;在说话训练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说话训练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采用即兴讨论的方式培养孩子讨论的兴趣,并合理创设讨论氛围,把先进科学技术手段运用到说话训练的教学中来,既激发了学生开口说话的兴趣,有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说话的自信心。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在提高学生说话能力的教学中,老师只有因材施教,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才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

【参考文献】

[1]黄文梅.《谈低年级的说话训练》安塞县第二小学.百度文库,2011.03.24

如何进行低年级说话训练 篇4

一、激发兴趣, 使学生想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学生参与各项活动的原动力, 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有了兴趣, 活动才能散发它的魅力, 并起到各种作用。因此, 训练过程中, 要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重中之重, 以便使学生的说话训练的效果显著。如教学一节说话课———要求学生了解蔬菜, 学买蔬菜。老师让学生做了一件有趣的事:假日里, 随妈妈或其他人上街买菜去。在买菜过程中, 观察菜摊上的各种菜各是什么样, 甚至价格是多少, 通过大人多方面了解各类蔬菜, 详细地将这些自己了解到的记录在“案”。学生接到这样的有趣任务, 一下子来劲了, 各个激动不已, 积极筹备去当个小大人, 和真正的大人、真正的生活打一次“交道”。到了课堂上, 学生表演买菜卖菜, 有模有样, 语言丰富, 他们的收获非常大, 不论是哪一方面, 至于是说话能力的提升就更不用说了。那些学生侃侃而谈的样子就验证了这一切。这些是兴趣造的“福”吧。

二、教给方法, 使学生会说

1. 利用观察, 训练说话能力。

观察是学生认识世界的好方法。教会学生观察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对训练学生的思维和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有重要作用。教师要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观察对象引导学生观察。小动物、新颖的玩具、色彩鲜艳的插图、大自然中的景物等, 都是学生喜欢的观察对象。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因此, 学生观察时, 教师要相机进行指导, 并提出意见, 以便学生在纠正错误的同时, 提高学生的观察水平。这样训练观察, 不仅可培养观察兴趣, 还可使学生掌握观察方法, 更可使学生知道写话要“言之有物, 言之有序”。例如:在观察我喜欢的水果时, 我通过让学生用眼看, 用手摸, 用鼻子闻, 用嘴巴尝等一系列活动, 调动学生的感官, 把你感受到的说出来, 学生个个兴趣盎然。通过这次训练, 学生知道了只有勤于观察事物才能把事物说具体说生动, 并初步懂得了观察要抓住事物的特点。

总之, 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有许多训练说话的素材, 我们要把握机会, 及时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发展他们的思维, 提高他们的说话能力。这样, 学生的说话能力就一定会大幅度提高。

2. 借助朗读, 训练说话。

古人提倡“涵咏”;把读作为学习的重要手段, 的确有一定道理, 在朗读训练中, 教师在让学生朗读课文中的优美段落外, 更应推荐一些引起学生喜爱的课外读物或学生自己的作文习作。进行朗读训练, 逐步培养学生的组织内容能力、遣词造句能力、发音能力等。坚持朗读训练, 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 培养语感, 情感感知能力和说话能力。如:在教学《我真希望》一课时, 我针对诗歌语言浅显, 文字优美的特点,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 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朗读, 提升语感, 再把自己的体会说出来, 可以创编诗歌.这样学生说的质量就提高了。

3. 借助表演, 让学生抓住重点说。

小学生说话的最大缺点, 就是说话时抓不住重点, 叙述时眉毛胡子一把抓, 如同记流水账一样, 为让学生叙述时抓住重点, 我设计了这样一节语文活动课。在教学能说会道《买文具》, 指导学生按顺序观察图画后, 没有让学生说, 而是让学生自由分组, 想想你平时是怎样买文具的, 在结合图上内容表演出来, 选择好的一组在全班表演后, 再练习说。这样由于学生进入了情境之中, 感受并体会到当时人物的动作、情感, 所以不仅抓住了重点, 而且条理清楚的说出了人物的心理活动。

4. 在交往中训练说话。

由于我们地处闽南农村, 学生的学前教育不等, 说普通话的水平有高有低, 很多孩子还不能很好的完整说普通话, 经常有一句没一句的, 因此, 我要求学生在日常交往中不管是与父母、老师还是和同伴在一起时, 不管在何种场合一定要用普通话, 同伴之间相互纠正有错的语言, 在交往中提高说话能力。

5. 在活动中训练说话。

小学生年龄小、接触事物范围窄, 虽有说的欲望, 但却缺少说的内容。为此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爱动, 爱玩的特点, 在教学中让学生把生活中的经历表演出来, 把电视上看到的感兴趣内容表演出来, 使学生看表演, 练说话, 以便有话可说。例如, 一年级学生刚入学, 单纯让学生说见到的事, 他们缺乏观察能力, 缺少兴趣, 为此, 针对小学生对游戏的爱好, 我利用晨读说话时间, 让学生把看电视所学的有趣的动作表演出来, 其它同学轮流把观察到的表演说出来。同时利用自习课、说话课在班级表演贴鼻子, 画嘴巴, 找朋友等游戏, 让学生在游戏中练说, 在游戏中增长知识。

三、激励评价, 使学生爱说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低年级学生要有表达的自信心。很多孩子想说但又怕说不好, 在教学中采用多种评价手段, 如一句“你说得真清楚!”“你说得比老师还好!”等等, 又如奖给小红花, 小星星等等, 到了期末再进行总结性评价, 评一评“说话小天使”, 以激励学生敢说, 爱说, 从而树立说话的自信心。

一年级看图说话训练及 篇5

问题设置二:

忽然,天空

提供形容天气忽变的词语: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倾盆大雨狂风大作倾盆大雨瓢泼大雨狂风暴雨滂沱大雨大雨滂沱大雨如注瓢泼大雨雨脚如麻

问题设置一:

小白兔在哪里干什么?

问题设置三:

小白兔()

提供着急的词语:心急火燎心急如焚六神无主急急忙忙,急如星火急得团团转

问题设置四:

这时,小白兔眼前一亮,急中生智,()

问题设置五:

回到家,小白兔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妈妈,妈妈称赞它()

整体回顾训练,先自由练习,后逐个练说;

一年级看图说话训练及范文:蘑菇伞

一大早,小白兔到山上去采蘑菇。忽然,天空中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不一会儿就下起了倾盆大雨。小白兔没带伞,急得团团转,到处找不到避雨的地方。这时小白兔眼前一亮,急中生智,摘下那朵大蘑菇,做成一把蘑菇伞。小白兔撑着蘑菇伞高高兴兴的回家了,妈妈知道了,称赞小白兔:“你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蘑菇伞作文2】

一天,小白兔到森林里去采蘑菇。_采着采着小白兔采到了像一把大伞的蘑菇。突然,天空暗了起来,不一会儿下起了大雨,于是小白兔把自己采来的大蘑菇当作伞挡住了雨,急忙往家赶。

突然,小白兔看见了小鸟。小白兔说:“小鸟,小鸟,你快到我的蘑菇伞里面来吧,别淋湿了羽毛!”小鸟说“谢谢你!小白兔。”说着,小鸟就飞到了蘑菇伞下与小兔一起往回走。走着走着,小白兔看见了小蚂蚁在地上爬,小白兔说:“小蚂蚁,小蚂蚁,你快到我的伞里来吧,别被雨淋湿了!”小蚂蚁说:“谢谢你!小白兔。”说这就慢慢地钻进了蘑菇伞。

一会儿,乌云慢慢地散去,雨也渐渐地停了,小鸟和小蚂蚁也都从小白兔的蘑菇伞里出来了,太阳公公慢慢的从乌云中钻了出来,小白兔的衣服也被淋湿了。太阳公公好像在对小白兔说:“小白兔,你真是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啊!”

【蘑菇伞作文3】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小白兔的妈妈叫她去森林里采些蘑菇回来做饭。她看到一个非常大的`大蘑菇,就把它采了下来。

回来的路上,突然下起了一场大雨,小白兔急中生智把蘑菇当作雨伞撑了起来。

走着走着,小白兔看见了雨中的小蝴蝶,小白兔说:“小蝴蝶,你跟我一起走吧!”小蝴蝶说:“谢谢你!”

小白兔又看见了浑身湿透的小蚂蚁,对他说:“小蚂蚁,你躲到我的蘑菇伞里面吧!”

后来小白兔又看见了淋着雨的小鸟,对他说:“小鸟请你跟我一起走吧!”小白兔一个个把他们送回了家,自己的衣服却湿了。

小学低年级有效说话训练探究 篇6

【中圖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9A-

0091-01

小学是学生进行说话训练的最佳时期,有效的说话训练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并带动听、读、写能力的提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要重视听说训练、训练方式力求多样的要求,强调小学低年级要上好说话课、有计划地进行听说训练。因此,小学低年级教学应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注重说话训练的层次性、灵活性和丰富性,探究小学低年级学生说话训练的新途径。

一、撷取生活素材,泛化说话边际

训练说话的资源不局限在教材中,多姿多彩的生活更是说话训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源头。教师要让学生观察大自然的美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这样有了丰富的感性题材,他们在说话课上才有话可说。如在一次农家果园秋游活动后,笔者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了“秋天的果园”情境,让学生仔细观察,展开自主说话练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有的说:“秋天的果园真美啊,有黄黄的梨,红红的苹果,还有一大串一大串紫色的葡萄。”有的说:“我看见苹果树上挂着一个个像红灯笼似的苹果,口水都流出来了。”……教学结合生活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不仅发展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使学生开阔眼界,丰富知识积累,在语言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说话能力。

二、挖掘教材资源,落实说话训练

小学低年级教材文字优美、内涵丰富,教师要深入挖掘文本内涵,强化学生的语言实践,以多种形式进行说话训练,这样才能使说话训练落到实处,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利用课本插图直接说话

小学低年级文本插图色彩鲜艳,形象逼真。教学中,笔者常常引导学生欣赏课本插图,让学生看图说话,激发学生运用课堂中学习到的句子或句式练习说话。如教学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人有两件宝》一课时,笔者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进一步理解“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这两句诗的含义,让学生用“谁在哪里干什么,是怎么做的”句式描述插图内容,体会同一个意思可以使用不同的句子来表达的句式特点。

(二)结合课文内容拓展说话

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的课文大多以生动有趣的儿歌为主,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教学中,笔者注意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拓展说话练习。如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家》这首优美的小诗童趣盎然、含义丰富,学生很喜欢诵读学习。笔者注意结合学生实际,设计许多练说的环节,引导学生在读中领悟、在说中内化知识。上课伊始,笔者请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相片或自己画的全家福,让学生一一介绍自己的家,引导学生用“我是 ,我的家在 ,我家有 ”的句式进行说话训练。笔者还让学生进行自主说话,如与同桌说说“谁的家在哪里”“谁的家有哪些人”等。这样的说话练习设计与课文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让学生入情入境积极说话。

(三)利用文本留白想象说话

有些课文结尾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对于结尾留白,学生常常好奇地询问结果。教师就可以顺水推舟提问学生:“你说结果会怎样呢?”这样的提问设计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尝试对故事结局进行拓展,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如教学苏教版语文第三册课文《狼和小羊》时,笔者结合课文结尾的省略号向学生提问:“最后,小羊会不会被狼吃掉呢?”学生交流讨论后纷纷发言,有的说:“小羊最终被狼吃掉,因为它在喝水没注意,所以狼扑过去把它吃了。”有的反驳说:“不会的,狼扑过去的时候,小羊一闪,狼扑了个空……”利用文本留白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说话,可以让学生积极读课文、想象和思考,活跃了课堂气氛,不断提高学生说话训练的积极性。

三、有效利用多媒体拓展说话训练

课堂教学可以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爱说乐说。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材料,为学生创设形象逼真的教学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如在教学“海底世界”的说话练习时,笔者利用多媒体播放与海底相关的视频,然后向学生介绍海底世界的各种动物和奇异景色,最后向学生提问:“在广阔无垠的大海里,有很多动物,还有奇异的景色!请说说你看到了哪些海底景观呢?”学生兴致高涨,有的说:“海底一片黑暗,却有很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有的说:“海里有乌贼、章鱼、海参,还有很多奇异的植物。”多媒体信息技术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把所见、所感通过生动的语言展现出来,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说话能力。

总之,教师要结合教学实践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找出有效的说话训练方法,引导学生真正做到敢于说话、乐于说话、善于说话。

低年级课堂说话训练 篇7

一、自我介绍,初次亮相

正课前10分钟,每次4人上讲台“亮相”,做自我介绍。每个人除了介绍预先布置的必讲内容、姓名、年龄、爱好、性格外,还要介绍如“最佩服的人是谁, 为什么? ”“一次最难忘的成功”、“最喜欢的格言”等补充内容,以防止千篇一律、死板机械。主要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胆量, 了解学生口头表达的基本功。教师当堂评分,要求声音洪亮、吐字清晰、内容具体,一律用普通话。

二、作文演讲,激励全体

选择一次当堂作文,集体讲评分析后进行选拔性演讲。

将全班优点、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条列项讲明;将最佳自拟题目、最佳语句抄写在黑板上,点明表扬一批作文优良者;指定五六人再次修改温习自己的作文,直至能演讲。必须强调不是读、背,而是演讲。

演讲后,将所有点名表扬的优秀作文抄写出来,加上眉批的圈点符号,张贴上墙。张贴后,同学们相互读看,没有撕毁,反响热烈。有一位同学还找到老师问:“我也抄了作文,为什么没有贴? ”

三、比赛思考,综合性“说话”

我设计并圆满地进行了班级内语文课堂比赛,比赛思考,用两节课时间进行说话综合训练。

将全班同学按照服装分组,分为白队、黑队、彩队,打乱原有课堂座位,使学生感到新奇、兴奋。这次比赛的主题是“你善于思考吗? ”,事先明确宣布,分三轮进行比赛,使之了解比赛形式。明确宣布,所有同学都是参赛选手,比赛将评出一个优胜队、一名优秀表现者、一名最佳表现者。每轮比赛结束,都将公布各队得分。评委由邀请的校领导、同年级语文教师及本班同学代表组成。评分细则及标准均列于评分表上,每位选手的发言均限时2分钟。

第一轮比赛是“综合评述”:

选用三则新闻报道,各队选派一名代表上台抽选题目,然后队内讨论5分钟,列出要点,选出一名选手上台发言。

新闻内容是社会生活中的人和事, 与学生实际有一定联系。如第一则新闻是大城市将限量供水,三口之家每月限8吨水,超过则加倍收高价水费。第二则新闻是修高速公路时涉及一棵古树,最终古树搬了家,公路通车了。第三则是人物专访,张艺谋说:那时在厂里工作,戴着两个口罩,鼻孔都是黑的,那时的最大愿望就是调进厂工会做宣传工作。我一边好好工作,一边节省每一分钱,买书、读书,不放弃摄影爱好,自拍自摄。1978年 ,我考取了北京电影学院 ,我的命运发生了彻底转变。

很显然,第一则评述环保,第二则是如何对待现代化与文化、艺术,第三则是关于理想、信念、机遇与拼搏。这轮比赛考察同学们面对社会、面向现实的思考水平,是议论,不是单纯的就事论事,要切中要害。

第二轮比赛是“想象和联想”:

1.现场发挥想象力和联想能力 ,把两条直线、两个圆或椭圆、两个三角形组成一幅图画,然后陈述。每队集体讨论后,选派两名新选手发言。

2.小黑板出示8幅同样条件组成的图画 ,请各队再派一名同学即兴发言,任选一图,三组不得重复。

以上两个相同条件的比赛非常精彩, 有一位女同学当场想到台湾和祖国要牵手,赢来热烈的掌声。

3. 画图、看 图说话后 讲故事 , 条件是情 节曲折合 理又紧凑,不是简单的造句。故事必须包括“春节、数学、老师”这三个词语。第二个故事,轮到赵云和钱江两人值日,可赵云却走了。第二天, 老师表扬了他们两个。请你想象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 每队选派两个选手,分别讲述。

第三轮比赛是“快速抢答”:

全体同学都可以在比赛规则允许的范围内抢答,这轮比赛要求反应要快,敏捷灵活。前10题每答对一题加1分,后三题每答对一题加5分。题目都很有趣味,如一道5分题是:古时有一位著名书法家从不卖字, 无论出多少钱他都不肯写。有一天,他在书房写字,见一位牧童来到他窗下小便,他很生气,随手写了“不可随处小便”这样一张条幅贴到窗下。几天后,他在一家最有名的书店里看到了自己写的条幅, 被重新裱糊组合后卖高价。请问那张条幅成了一句什么话? (答案:小处不可随便。 )

四、“专题”辩论,一举能四得

在以上三个层次说话训练的基础上, 集中两节课时间进行班级“专题”辩论。这是两种截然对立观点的交锋,要辩出胜负,比专题讨论更进一层,要求更高。专题结合班级现状或学校集体活动,要求人人以命题作文形式预先写好辩论稿,默记至能讲述。

比如高考前一天减压就撕课本满天扔、撒,还把制止的老师围起来打伤,有关领导说不要报警,明天就高考了,影响学生前途。到底应该报警还是不应该报警? “讲究穿名牌说明有实力? ”

辩论之前,由教师确定同学们推荐的评委、主持人,公布评分标准,召集评委开会,辅导评分方法,明确程序。辩论过程为正反方分别依次发言,交替发言,综合阐述,自由辩论。当场评分、报分、发奖,宣布依获奖名次高低在语文学期成绩中加分。整个辩论会全体同学人人参与,教师只是其中一员。

通过辩论活跃思想,丰富课堂,明辨是非,统一认识,成为有效的自我教育。一炼胆量,二炼表达能力,三炼无准备状况下的应变能力,四给每个同学施展能力的机会。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得好:“所谓善于说话绝不是世俗所称的口齿伶俐,要修养到一言片语都合于论理,都出于至诚,才得称为善于说话。”“合于伦理,出于至诚”,这八个字是一个人文化修养的体现,陶冶情操,加强个人修养,是提高说话能力的基础。

摘要:平时对学生不能缺少涉及现实生活实际的表达训练,是必要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和教育。将任务训练、项目教学应用于语文课堂,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浅谈农村小学低年级说话训练 篇8

一、借助教材, 指导学生说话

利用教材训练低年级学生说话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小学语文教材中语言因素十分丰富, 为我们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提供了较广泛的内容和多种形式, 其中有说完整句子的训练、有看图说话训练等。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说话资源、联系学生实际, 进行有目的、有步骤地指导、训练, 使学生能清楚、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1.在拼音、识字教学中进行说话训练

新《语文课程标准》认为拼音是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工具, 汉语拼音教学降低了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在说话中练习普通话。教材中有丰富多彩的有关拼音的插图, 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说话的欲望。因此, 教师在拼音教学中利用语境图、情境歌, 以拼音代字, 让学生先说后写, 边说边听。还可以针对地方方言和普通话中易混淆的地方, 对症下药, 强化训练。如:教学音节“yi”时, 可练习四声说话:yī衣服, 我今天穿着漂亮衣服;yí姨妈, 姨妈很爱我;yǐ椅子, 我有一把漂亮的椅子;yì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很清楚。学生可以根据四声组不同的词, 造不同的句子, 这样既学会了“yi”的四声, 又丰富了他们的词汇, 理解了字义, 学会了运用。

2.充分利用“口语交际”进行说话训练

新版教材每单元开篇就是“口语交际”, 这是集中训练口语表达的阵营。如“口语交际”《谁的姿势好》 (湘教版第一册第29页) , 先指导学生仔细看图:先看第一幅图, 再看第二幅图, 最后看第三幅图;接着启发学生同桌练说三幅图中谁的姿势好, 展开讨论, 并指名说。最后师生评议谁找得对, 说得好。课堂上这种积极交流、双向互动的局面, 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这样做, 生生互动, 师生互动, 生生合作, 师生合作, 不但拓展了学习的空间、加强了学习的合作性, 而且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的体现;同时, 也进行了养成教育。

3.重视阅读教学, 进行说话训练

阅读教学中的说话训练, 主要通过描述画面、问答、朗读、背诵、续编故事、复述等形式进行。如学习《小牛站起来》 (湘教版第一册第13课) 一文后, 我让学生先分角色表演, 然后练习复述课文, 学生说得有声有色。最后我又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你喜欢这头小牛还是乌龟?为什么?学生发挥想象, 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大多数人都说喜欢小牛, 因为它“不怕跌倒”。至此, 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 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还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

二、创设情境, 激发说的欲望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材料感兴趣了, 才会激起情感, 情感又会触发语言动机, 提高语言技巧, 使学生有话可说, 有话要说。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学生对图片、故事、游戏感兴趣的特点, 去激发他们说的欲望。

如教学课文《小小的船》 (湘教版第一册第1课) 一文时, 我头戴一个月亮头饰 (扮演月亮姐姐) , 提着一块画了星空的小黑板走进教室。“同学们, 你们知道我是谁吗? (指着月亮头饰) 大家想到我家去做客吗?” (出示小黑板) “看, 这就是我的家, 小星星们在夜空中一闪一闪的, 多美啊!看到这么美的夜空, 你想说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你希望出现的是怎样的月亮?” (圆圆的月亮、弯弯的月亮……)

我还常常抓住孩子们喜爱热播卡通片的特点, 利用说话课或活动时间, 训练学生讲故事。如湖南电视台金鹰卡通台正在热播儿童剧《喜羊羊与灰太狼》《铠甲勇士》《猪猪侠》等卡通剧时, 就要求学生用故事的形式讲给大家听。学生们都争着上台讲故事, 讲得绘声绘色, 既锻炼了孩子们的胆识, 又训练了说话能力。

三、立足课堂, 加强口语训练

课堂教学是培养口语交际的主渠道, 但这还不够, 语言的实践需要通过大量的课外实践。有道是:“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可见, 口语训练在课外有更广阔的天地。

1.捕捉生活现象, 提供说话机会

生活是口语交际的内容, 口语交际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交际工具, 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口语交际提供了源头活水。教师要着手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 利用一切机会, 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比如, 教师可利用课余时间, 让学生谈谈所看到的、听到的新鲜事;结合课文内容, 组织学生讲故事;把有趣的故事引入课堂, 和他们吹泡泡、捏橡皮泥, 让学生把老师讲的话转达给家长, 培养学生的转述能力等等。除了知识、技能外, 还要注意学生在口语交际时的态度以及语言背后隐藏的品质、思维等, 相机作出恰当的指导。

2.抓住活动机会, 进行口语训练

学校里经常组织有意义的活动, 如春游、“六一”游园活动、班队活动、拔河比赛、跳绳比赛等。在活动之后, 学生往往还沉浸在欢乐之中, 余兴未尽, 在这种时候, 每位学生都有“一吐为快”的欲望。教师可趁机组织学生把活动过程中最感兴趣的、最有意义的或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情节说给大家听, 这样, 学生说得兴趣盎然, 而且有话可说。这时, 教师提醒他们注意自己说话的条理是否清楚, 用词是否恰当, 语言是否流畅等。久而久之, 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自然就会得到提高。

四、挖掘多方资源, 实现口语训练“四结合”

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陶行知先生说:“整个社会的活动都是我们的教育范围。”我们认为, 社会是实施“口语训练”的无边课堂。为了拓宽学生视野, 增强学生的社会知识和科技知识, 我们将雕塑公园、科技广场、开发区立交桥和节假日旅游点等作为口语训练的活教材, 为学生提供新的知识“增长点”, 使他们在每一次参观后都会产生新的启迪, 促进语言的发展。

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教育资源。教学中, 我们遵循“家校共育”的原则, 通过家长会、 (家长意见反馈表) 等形式, 密切了家庭与学校的联系, 使家长明确了自己的角色, 家长不仅是孩子的父母, 而且是孩子的家庭教师。从家长为孩子笔录的一本本说话稿和录制的一盘盘磁带, 可以看出, 他们真正懂得了怎样做才是“爱”孩子。由于家庭的支持, 我们的口语训练进展顺利, 效果良好。学生大都会用录音机、复读机, 读、说、写和实际操作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⒊口语训练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课外阅读是增加学生知识储量, 积累语言材料的主要途径。现在学生“说”的能力之所以差, 阅读量太小是主要原因。因此, 在征得学生家长同意后, 我们为学生选订了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报刊。此外, 古诗的诵读也使学生朦胧体味到其中的奥妙, 学生背诵的积极性日渐高涨。课外“读后练说”的训练, 使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迅速增长。

⒋口语训练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

谈谈低年级数学课中的说话训练 篇9

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呢?通过连续几年的低年级数学教学实践,我认为必须从低年级开始进行说话训练。

一、在模仿中进行说话训练

儿童天生具有超强的模仿力,因此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准确的语言表达模式,让学生知道要有条理地表达,并且要表达地完整。尤其在刚开始的阶段,我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充分、反复地表达一句完整的话。

例如,在教学数的组成时,这时还没有出现加法算式,只讲数的分与合。在课堂教学中,我就要求同学们先认真倾听老师的表达:9可以分成4和5, 4和5组成9。又如,在低年级教材中,存在大量看图说话解决实际问题,刚开始总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一开始,学生很积极地举手说出自己看到的,有的表达甚至和数学毫无关系,我听到后先肯定了他们的观察。而后发现,同学们越说越起劲,离题越来越远。于是,我进行了调整,引导他们从图中找出有用的数学信息,问题就变成了:从图中你能找出哪些有用的数学信息,用三句话来表达。并且先请同学们仔细听老师是怎样说的,然后进行模仿,效果很好。其实在刚开始的时候只是模仿练习,教师的语言是启发学生想象的奠基石,是促进语言发展的重要的外部因素。因此,教师要尽量用正确、清晰、生动的语言来讲解,通过模仿进行内化,逐渐形成自己的语言。

二、在阅读训练中强化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数学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因此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必须做到善思多想,仔细推敲。要想真正地学好数学,数学素质教育的目标要得以落实,让学生不再感到难学,必须重视数学阅读。由于幼儿阶段阅读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大多只会传统意义上的“讲故事”,尤其是对数学阅读还未达到一定的认识程度。所以,我从数学阅读着手,让学生真正感悟数学语言的魅力。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第58页(2012年新修订实验教材第57页)例题时,我请学生看图并仔细阅读。通过阅读,收集图中有用的数学信息。通过对图的数学阅读,学生对图中的数学信息已经有了准确的理解和深入的思考。如“鸭子图”,一个学生说:总共有8只鸭子,水里有3只,请问岸边有多少只?我表扬这个学生后,继续引导他们用不同的数学语言来表达同一种图意:“你还有不同的说法吗?”于是又有孩子说:“一共有8只鸭子,右边有3只,请问左边有几只?”……通过对数学信息的阅读和思考,让学生对同一数学信息用不同的数学语言表达出来。这样,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准确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准确性和灵活性。

三、在操作训练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在多年的低年级教学实践中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对操作活动较感兴趣,课堂异常活跃,学生真正动手解决问题,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很有必要让学生动手操作。低年级教学中有很多需要动手操作的环节,比如用小棒摆一摆、用纸折一折、用彩笔涂一涂……总之,变换各种方式让学生动动手。因为在各种操作的过程中,必然会引起思考,如何摆放,移动,为什么这样摆放,如何移动最好……如此一来,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帮助学生将抽象的语言具体化、形象化。学生只要根据操作的过程讲出自己的想法就可以了。其中不仅包含了他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较容易地用语言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想法,真可谓一举两得。

例如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的练习课,教材要求学生通过摆一摆、折一折、拼一拼等操作,对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有更深入的认识。我把这节课设计成一个活动课,先让学生在小组内摆一摆、折一折,然后在小组内随意交流。在这个交流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锻炼了操作过程的叙述。小组交流后,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反馈交流会,让各小组派代表到台前展示,并且要求在展示的过程中把操作过程说给大家听。有同学说得不够完整的可以由本组成员补充,比一比哪个小组摆得清楚、说得完整。结果这节课上得非常热闹,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就连一些平时不太爱发言的同学都放开胆量大声说。我在旁边成了听众,但是为了使他们的语言更简洁、完整,我也适时地对发言的学生给予提示、总结,并引导下面的学生该怎样说,在表述中训练学生数学语言的条理性、逻辑性。

低年级课堂说话训练 篇10

一、基础性原则

我们都知道, 饭要一口一口地吃, 路要一步一步地走。普通人上楼, 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走上去, 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而要他从一楼直接跳上二楼, 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小学生的说写能力培养也不例外, 要搭好台阶, 降低难度, 循序渐进。从一年级就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表达等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 养成正确的思考习惯, 建立合理清晰的思维方向, 提高学生的素质。一年级的语文教材, 每篇课文都配有色彩鲜艳的插图。这些插图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特别是说话能力的有效载体, 我非常重视插图的使用。首先, 引导学生用一句话说出画面内容, 训练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这句话中要有主语———陈述的人或事物, 回答谁或什么的问题;谓语———对主语加以陈述, 回答怎么样或是什么的问题;有的句子还要有宾语。逐渐地, 再引导学生对简单的短句进行扩展———加上一些修饰限制成分, 让表达更具体、生动、形象。然后引导学生说几句话。这时, 就要强调按顺序观察描述, 加入合理想象补充情节, 让静态的画面动起来, 活起来, 丰富起来。比如, 教学《美丽的小路》时, 上课伊始, 我出示课文里的第一幅插图, 提示学生按照下列顺序观察:这条小路在哪?路面怎样?路两旁有什么?你看到这样的小路你有什么感受?孩子们纷纷说:“鸭先生门前有一条长长的小路, 路上铺着五颜六色的鹅卵石, 路旁长着一颗颗挺拔的大树, 树下鲜花盛开, 芬芳扑鼻。这条小路真美啊!”还有的说:“这条小路真香啊!”你知道这条小路为什么这样美丽吗?课件出示了课本里最后一个插图。孩子们抢着说:“鸭先生找来小推车和笤帚, 认真地清理路面。鹿弟弟拿来水壶给小路仔细地洗澡。兔妹妹用心地给花浇水。他们干得热火朝天。不一会儿就把小路打扫得干干净净。他们对鸭先生说:“大家走在这样的小路上心情多好啊!你可要管理好你的垃圾呦, 及时给小路美容呀!”这样做, 低起点, 步子小, 先让学生感觉到看图写话是件非常有意思的事, 是自己能做好的事。学生也体验到了成就感和快乐感, 从而由自信产生兴趣, 越来越善说会写。

二、适切性原则

写话训练的要求, 一次一个重点, 使学生每次都有长进, 不能面面俱到, 贪多求全。让学生初步掌握写话的基本方法、步骤, 打好框架, 先求完整, 多垒台阶, 降低坡度, 由易到难, 由口述到笔写, 由扶到放, 循序渐进。比如, 看《小白兔真有礼貌》图写话时, 先指导学生看图说一说小白兔要去哪里?在桥上发生了什么事?他是怎么做的?再发挥想象说说小白兔和老山羊爷爷会说些什么?提示学生小白兔会使用怎样的礼貌用语。孩子们带有童真童趣的小童话故事很快就完成了。

三、快乐性原则和全面发展原则

起点低一点, 让全班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至少有90%学生能完成教材内容的基本要求。提倡用生动活泼的语言, 表现童心童趣, 引导学生理解故事, 联系自身生活经验推理想象情节。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课文和课外书中学到的方法、词句进行表达。恰当运用表演创造气氛, 进入情境、产生灵感, 体会和把握图画内容, 故事情感。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 我要求孩子们仔细观察一下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课上交流时, 有一个小男孩在讲台上表演他在奶奶家看到的大鹅一摇一摆走路的样子, 有个小女孩表演了鹅吃东西的样子。在同学的启示下, 孩子们笔下的小动物栩栩如生, 活灵活现。

在教学过程中, 这三条原则要结合并灵活运用。比如, 看图写话《送伞》, 引导学生体会情感的起伏变化。看见要下大雨———焦急, 看见老师在工作———尊敬, 把伞给老师———爱师之情。通过观察送伞学生满头大汗的样子和脸上的表情, 体会他怕老师淋着雨的焦急心情;分析出老师下班还在辛勤工作, 是她受人尊敬的原因;再想象两位学生送伞时会说些什么。观察———判断———想象, 每一步引导简单化, 但每一步都落到实处, 这样简单合理地安排写话内容, 才能完整清晰地表达出图画的思想内容, 才能达到这一次的训练目的。

实施合理内容还需要选择恰当的形式。一年级的学生, 在看图说话、说故事的时候, 学生对你一句, 我一句的对话形式比较熟悉, 而要写一篇有头有尾的小故事或小短文时, 还是会感觉吃力。比如, 在练习《小熊猫近视了》时, 就遇到这样的问题, 单幅图说得很丰富, 连在一起就乱了。学生幼小的心灵是最害怕失败的, 为了多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在说话写话的教学中, 我们就要探讨科学的形式, 既简单, 又能完整表达图画内容。所运用形式如下:

1. 先说后听写, 比如《聪明的公鸡》指导学

生说话后, 听老师复述, 边听边写, 最后完整地读几遍, 做到句子连贯。

2. 先说后填空写, 如说话内容:

《我最喜欢的水果》, 先看实物说, 让学生习惯一种模式, 再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水果, 填空写———“我最喜欢的水果是 (什么) , 它 (什么样) , 它的颜色是 (什么) , 剥开皮里面 (怎么样) , 咬一口 (写味道) , 真好吃。”

3. 填开头、结尾或填段落式, 让学生对段

的认识和段的连接更直观一些, 不要有畏难情绪。写《丰富的课间活动》老师课件出示:叮铃铃, 下课铃响了, 操场顿时热闹起来了, 有的……, 有的……, 有的……, 还有的……, 我们玩得……!我们的课间活动多么丰富呀!

4. 忆写, 听老师讲故事后边回忆边写。

如教学《小明救小鸟》时, 我给学生讲述了这样的故事:有一天, 小明到院子里玩。院子里有一颗枝繁叶茂的大树, 从茂密的树叶里传出小鸟欢快的叫声, 突然一只小花猫静悄悄地爬上树, 想趁鸟妈妈出去觅食的时候把小鸟吃掉。小明着急地想怎么办呢?他笑了, 捡起地上的小石子向小猫扔去, 小猫吓跑了, 小鸟得救了。

5. 边看表演边写, 比如在讲《我喜欢的小

动物》时, 我先布置孩子仔细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走路、吃东西和你亲近的样子, 然后学一学。课上找具有表演天赋的孩子进行表演, 下面的孩子看后写一写。有的写道:“我奶奶家的大白鹅走路一摇一摆的, 好像得胜回来的将军。”有的写道:“我家的小狗看见我放学回来, 它摇着尾巴跑到我跟前, 用身子蹭使劲我的腿。”

6. 仿写, 比如学了《小壁虎借尾巴》, 仿照

它借尾巴段落的句式, 写写其他动物尾巴的作用, 可以是小壁虎向松鼠借尾巴, 小壁虎向孔雀借尾巴, 小壁虎向猴子借尾巴等等。这种对课文内容的恰当移植, 是真正的学以致用、思维迁移, 好处多多。

7. 讲评重写式, 让学生有榜样可以参照。

在讲评《我喜欢的小动物》时, 我先选择“按空间顺序”有条理地把优秀短文读给学生听, 再要求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加进表示空间顺序的语句。这样, 在听别人的习作, 修改自己习作的过程中, 对如何有序表达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

8. 考试式。

完全由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想象、自己表达, 有利于发展求异思维。对于学生来说是锻炼, 也是逼上梁山, 不动脑筋光照别人说的写只能是暂时的。对于老师来说, 也能对学生整体的实际水平心中有数。例如, 《文明只差一步》的看图写话, 我采取的就是放手让学生独立看图, 独立写话的方式。孩子们写出的短文, 让老师感觉他们很能干。

浅谈低年级说话写话训练 篇11

关键词:写话训练 提供资料 创设环境

小学习作教学从什么阶段起步?采用什么教学方法起步?在经历了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近一轮教学实践后,我认识到习作训练起步越早越好。现在的一年级小学生也见多识广,虽然他们认识的汉字还不多,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产生强烈的表达和写作的欲望;而且,一年级的孩子想象力特别丰富,敢想敢写,虽然有些字还只能用拼音代替,还称不上习惯意义上的“作文”,但却充满了童真童趣,别具韵味。如果能创造条件,让他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用笔试着写下来,无疑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低年级小学生初学写作,如同刚学走路的孩子,需要别人引导、扶持,教师应有目的的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带领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的乐趣,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这是指导学生写话的突破口。那么如何在低年级进行说话写话的起步训练呢?我在教学过程中作了以下的探索。

一、拼音当拐棍提前写话

一年级新生识字不多,会说不会写,使表达能力受到了阻碍。为此,我教他们用汉语拼音做拐棍,要说的话用汉语拼音写下来,提高他们写的兴趣。首先介绍他们自己家庭的成员,在哪儿工作?家庭住址等等。班里很多同学都能介绍得很清楚。接着教他们讲心里话:“你喜欢我们学校和班集体吗?”“喜欢老师吗?”“你有什么话想对老师说?”等等。孩子们一看,汉语拼音用处真大呀!群情振奋,写的欲望强烈了,纷纷给老师写他们的心里话。我也顺着他们的情绪,因势利导,紧抓不放,也用拼音给他们写回话、评语等,促进了提前读写。别看他们小,写出的内容可丰富了。事实证明,这种做法为孩子们提前写话打开了闸门。

二、提供丰富资料

由于图片能展示一定的生活场景,比较容易激发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因此利用图片对学生进行说话、写话训练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我经常给孩子们搜集一些挂图,如品德教学挂图,语文教学挂图等让他们进行说话写话训练。还时常自己在黑板上画简笔画让孩子们随心所欲的说、写。

另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出现,为情景的创设提供了一条新思路。多媒体的动画片设计、录音合成等技术运用到创设情景中来,使情景中的人、物、景能活动、能说话,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提高教学效益,避免了师生间问答过多及多余的情节分析。我给孩子们播放《小猴子下山》的课件,学生兴趣盎然,再让学生演一演、说一说、写一写时,学生们都能积极参与。由于观察仔细,教师稍加点拨,就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可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景,也是激发学生说话、写话兴趣的新途径。

三、采用多样化方法,给学生创设说话的情境

在学生的生活里,看电视的机会很多,于是我就抓住这一点,布置他们看动画片“成语动画廊”“人与自然”等电视节目,看后在班上利用课前的几分钟时间讲出来;再如:早上,让学生把自己做的梦有顺序、有条理的讲出来。你讲一个,他讲一个,同学们的说话热情也高了,说话也逐渐有条有理有顺序了。三是训练学生学会说完整的话。在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同时,要逐渐培养学生会说完整的话。低年级的孩子不懂语法,更不能过早地向他们讲语法,那么怎样才是一句完整的话呢?我就告诉他们:完整的话就是说话的时候,一定要告诉别人,你说的是“谁”?是“什么?”“他(它)们怎么样了?”“干什么?”等等。在学生们明白了“完整话”的概念后,我就让他们在课堂上,大量地反复练习,并放手让学生评议。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普遍提

高,个别同学还真有些“出口成章”的味儿。

四、结合亲身体验

生活的体验,情感的积淀,经验的积累对小学生写作来说是必要的,它使学生有话可写。夏丐尊先生在《文心之辑》中的一篇文章中说:“作文同吃饭、说话、做工一样,是生活中间缺少不了的事情。” 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体验生活,激励学生体验生活的情趣,积累美好、丰厚的生活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的自然顺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心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愿望,便想倾吐,于是文章就诞生了。” “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求实的路走去,更没有可靠的预备方法。”一句话,“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低年级课堂说话训练 篇12

对于同一篇课文,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很可能理解起来大相径庭。教师不应该简单地对于意料之外的答案予以否定或者忽视。而可以运用说话式训练将答案延伸开来, 开创一种多样化的局面, 即“答案应该是丰富多彩的”, 只要言之有理。本文提及的说话式训练就不失为一种将文本解读引向多元化、个性化阅读的有效途径。

说话式训练原本是口语交际环节用于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一种形式或手段, 但它不仅仅局限于此。如果在篇章段落理解中辅之以这种训练, 就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

案例一:《美丽的小兴安岭》听课现场

在这篇文笔优美的写景散文中, 作者以时间顺序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一年四季小兴安岭的景物风貌。在讲述到春天的时候, 文中有一段描写小鹿的句子:几只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 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河里涨满了春水。

这时, 教师让同学们仔细品读这个句子, 想象当时的画面。然后出示了一个说话训练。

展开你的想象, 请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小鹿们在溪边____地散步, 它们有的____, 有的____, 有的____, 还有的____。可真____!

看到这个题目, 同学们开始兴致勃勃地讨论, 一会儿工夫, 一只只小手举得老高。当孩子们被叫起来回答的时候, 答案真是丰富多彩。有的同学说它们在欢快地散步, 有的同学说在悠闲地散步, 有的说是在懒洋洋地散步, 还有的说它们在比美, 一个个都很骄傲地散步, 有的昂着脑袋显示傲慢尊贵, 有的偷偷打望水面上自己美丽的倒影……孩子们的想象力很丰富。当教师让完成说话训练的孩子, 带着自己的理解读读这个句子的时候, 有的读得兴高采烈, 有的读得慢条斯理, 有的读得高亢兴奋, 有的读得沉郁低落。真可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正确答案吗?没有。但是我可以确信他们读进去了, 真正走进了那个春意盎然的小兴安岭, 在脑海中浮现出了那几只或快乐或忧伤或骄傲或乖巧的小鹿。这就足够了。

讲述完全篇之后, 教师做了一番简要小结, 又布置了一个说话训练:如果你有机会去小兴安岭游玩, 你最愿意哪个季节去?为什么?请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我多想____ (季节名) 去小兴安岭, 因为%%。

经过几分钟的准备, 同学们都跃跃欲试。从答案中, 你能看到孩子们对于小兴安岭不同季节、不同景物的垂青。有的同学喜欢春天的小兴安岭, 因为那时树木抽条, 野花盛开, 一片生机盎然;有的同学偏爱夏日的小兴安岭, 因为那里百草丛生、郁郁葱葱, 一片欣欣向荣之貌;有的同学喜欢冬天的小兴安岭, 因为那时万物沉睡、雪花纷飞, 一片静谧祥和。

因为有不同的感受, 不同的喜好, 这样的说话式训练给了孩子们一个展示自我、彰显个性的舞台, 所以他们一直热情高涨, 精神饱满。

案例二:《五彩池》听课现场

《五彩池》是一篇描写景物的游记散文。在讲述到五彩池玲珑多姿的形状时, 文中一连用了四个有的:有的像葫芦, 有的像镰刀, 有的像脸盆, 有的恰似盛开的莲花……教师讲述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讲述了省略号的用法, 然后布置了一个说话训练:请发挥想象, 续写五彩池的形状, 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型。

孩子们认真地看着课本上的那幅五彩池的图, 仔细思索着, 过了一会儿, 很多同学都纷纷举手发言。在打了许多不同的比喻之后, 有一个孩子这么回答:有的像天鹅展翅欲飞, 有的像一只只小羊在奔跑, 还有的像朵朵白云在飘……这个孩子没有简简单单地说像什么, 而是具体说出了像什么在干什么。真是技高一筹。我心里不禁暗暗钦佩。但是那个年轻的老师愣了一下, 对那个孩子说:你确定吗?像吗?这样迟疑不决的态度当然影响孩子的参与积极性, 她无声地坐下了。这次问答就在这样迟疑中匆匆收场了。孩子不知道自己是错是对, 老师也没有再对孩子的回答作进一步的评价。

当时我心里真的感到很惋惜, 为那个聪明的孩子巧妙的联想、形象的比喻没有第一时间得到老师的鼓励而惋惜。同时我也在反思:我们学习语文的目的何在, 阅读教学的目的又何在。翻开新课标, 这里给出了参考答案。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1]。最近读到华东师大课程论专家张华教授的一些书, 了解了他探究教育的理念, 他认为:教学是一种探究, 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通过探究而进行着, 改变着的。如果知识哪一天变成静态、固定的了, 就是“人们在已经产生的知识中逃避危险、寻求安逸的时候”, 这时候“知识就与探究分离, 沦为传递、接受、占有的对象, 这不仅会反过来限制人的理智的探究能力的发展, 还会最终使知识本身僵化、腐蚀和死亡”。所以他强调对话教学, 认为“教学的根本不在于教师向学生讲了多少, 而在于教师对学生理解了多少”。[2]

对于这个老师而言, 或许这个答案并非她预设的标准答案, 所以她迟疑了;或许她对于孩子的答案正确与否还不能确定, 所以她迟疑了。但是如果教师仅仅是为了答案而答案, 为了文本而文本, 似乎有点因小失大, 有些买椟还珠的意味。毕竟, 教育是鲜活的, 孩子的思维也是鲜活的。他们生动的话语需要老师第一时间给予准确及时的回应。而说话式训练的方式恰好为他们的思维打开了一扇天窗, 让他们的思维无拘无束, 天马行空。在脑袋动起来的同时, 学生积极参与了, 成功完成了个性化的文本解读, 他们独特的阅读体验也更加深入人心。这样的方式催化出来的成果无疑是让人惊羡与向往的, 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愿意看到的。

案例三:《特别的作业》听课现场

《特别的作业》是一篇贴近孩子生活的文章, 讲述了马克闯祸却得到同学小莉原谅的事情, 表现了小莉宽容、善良的品德。在讲述到马克闯祸后小莉却没有责备他反而写满了他的闪光点时, 老师应景布置了一个说话式训练。她随机叫了一个同学起来, 面带无辜, 很不解地发问:马克, 你为什么哭啊?学生回答:……又叫一个同学起来, 问:这位同学, 你为什么也流泪了?

其实这样的应景提问也是一种说话式训练, 而且是一种创设情境很成功的说话式训练。被提问的学生会很不自觉地进入到马克或者在座的班级同学的角色里, 展开想象, 练习会话。这样的说话式训练会更容易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 看到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

综上所述, 说话式训练既能让学生走进文本, 进入文本创设的情境里, 又能深入文本, 通过说话对文本有一个更透彻的了解, 在独特的阅读体验中促进个性化阅读的实现。

所以在阅读教学中, 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前对说话训练做精心的设计, 在课堂上对文本做适当拓展, 看准时机, 增加说话式训练, 并且善于倾听, 合理运用教学机智, 我相信学生就一定能够积极地投入阅读体验当中, 实现有效的个性化阅读。说话式训练对于发散思维、激发兴趣、促进阅读功效显著, 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不失为一种促进个性化阅读的有效对策。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17.

上一篇:太极拳之呼吸下一篇:各项代谢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