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要重视课堂训练

2024-06-06

作文要重视课堂训练(通用10篇)

作文要重视课堂训练 篇1

创新, 是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 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 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因此, 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一、激发兴趣, 引导训练, 形成创新思维的动力

爱因斯坦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处于青少年时代的中学生, 往往是凭兴趣学习的。但兴趣并不都是天生的, 而是可以培养的。

作文的兴趣从哪里入手培养呢?按心理学的观点, 兴趣是以需要为基础的, 是通过实践活动逐步形成的。因此, 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和方法, 把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使他们逐渐把“老师要我写”变为“我要写”的自觉要求。

首先,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阅读的材料应是学生喜欢的, 可以从课内到课外, 扩大范围, 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 在积累中思考, 在思考中有所领悟, 在乐读中形成创新思维的动力。要长期坚持, 培养兴趣, 将兴趣养成习惯。其次,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身边的事物, 自觉地写生活札记, 不断练习, 逐步提高写作能力。最后, 改革作文的评改方法, 将精批、细批、面批、互批等多种批改方法相结合, 改变学生“我写你改, 一写即了”的写作态度, 认识到自己是写作的主体。总之, 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多读、多看、多想、多写。激发学生在阅读中的写作兴趣, 并在写作中力求突破俗套, 有所创新, 逐步产生创新思维的动力。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讲:“让学生能够自己去探索, 自己去辨析, 自己去历练, 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

二、扩展描述, 创造形象, 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

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而产生前所未有的新形象的思维特性, 称为创新思维的形象性。通过联想、想象进行扩展性描述, 是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又一途径。

1. 改变诗词体裁, 创造新形象。

语文教材中诗词体裁的课文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形象性开辟了广阔的空间。诗词体裁的课文有其自身的特点:语言的凝练性, 结构上的跳跃性, 艺术形象的想象性。在教学此类体裁的课文时, 教师让学生将其改写成记叙文的形式, 在了解诗词大意的基础上, 展开充分合理的联想和想象, 加工、改造、创造艺术新形象。如改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学生细致描述了黄沙岭夏夜天气的变化。有的联想到月亮姐姐吵醒了沉睡的鹊儿的美梦, 要和它说悄悄话;有的联想青蛙在举行盛大的联欢会, 庆祝丰收的好年景;有的联想到星星也为这迷人的夜景而感动得落泪……一个个新鲜奇妙的形象孕育而生, 学生的想象力在这里得到了尽情的展现。

2. 扩充情节内容, 创造新形象。

对课文中一笔带过的情节描写发挥联想想象, 扩充成形象逼真、内容具体的新形象。如教学关于动物的说明文, 我安排了情节扩充训练, 将文中三言两语介绍的动物趣闻, 扩充描写成具体有趣的动物活动。又如教学《水浒传》时, 我让学生结合插图, 通过想象描写各路英雄好汉的动人场面, 展现出不同人物的动作、神情、心理。

3. 拓展想象空间, 创造新形象。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概括着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如果说联想能够使知识得到充实和丰富的话, 那么想象就是在知识不断充实和丰富的基础上的不断创新。联想和想象的过程, 就是学生情感受到陶冶的过程, 也是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在教学中, 我们必须努力拓展想象的空间, 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首先, 教师要营造一个民主、自由、平等的教学氛围, 让学生敢想, 敢于标新立异。其次, 对学生的想象, 教师不仅要给予支持和肯定, 而且要积极引导, 让学生敢想。如我曾用寓言《龟兔赛跑》作为训练创新思维的材料,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个故事本来是肯定乌龟的坚韧不拔和不断进取, 批评兔子的骄傲自满和目空一切。我另辟蹊径, 启发学生思考:乌龟真的是那么完美无缺, 兔子真的是那么一无是处吗?学生的创新思维被发散了:“乌龟虽有勇气但自不量力。”“兔子遥遥领先稍事休息也未尝不可。”“龟与兔赛跑这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决策, 是不公平的竞争。”……由此可见, 只要适时拓展想象空间, 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能被激活, 创造出新的形象来。

三、学习写法, 迁移运用, 开辟创新思维的途径

迅速而轻易地从一类对象转向另一类对象的思维特性, 称为创造思维的灵活性。语文课本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名篇佳作, 都蕴含着可供借鉴学习的写作技法, 教师要善于挖掘课文中典型的写作技法, 指导学生学习, 积极灵活地运用于写作, 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 学习写作的语言艺术。

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 正确精当地运用语言, 准确具体地传达出事物的个性特征, 创造出典型的艺术境界, 作品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教师应通过替换、比较、选择, 让学生揣摩用词的准确性;抓住优美语句品读, 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音韵美, 描绘的意境美, 抒发的情感美, 在熏陶感染中学习写法, 运用于写作, 实现知识迁移, 达到创新的目的。如教学《在烈日和暴雨下》开头一段的烈日描写时, 我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用词的准确优美, 感受烈日的毒辣。在训练环节上, 我让学生仿写一段景物, 恰当地选用文中优美词句, 用上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 创造出新形象。

2. 学习不同文学样式的写作手法。

语文教材中安排了各种类型的文学样式, 在教学中我们应当指导学生学习各类作品的写法, 巧妙灵活地运用于写作, 切实做到学以致用, 实现迁移创新。如教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演讲稿时, 我指导学生学习演讲稿的写法:以强有力的证据, 分条屡析地阐明自己的观点;教学《鼎湖山听泉》时, 指导学生学习文中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当然, 还可以指导学生学习课文中其他的写作手法:内容的详略得当、结构的总分式、典型环境中的心理刻画等。教师要善于引导, 以点带面, 迁移运用, 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从而写出有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的文章来。

事实证明, 写作是一项长期的有意义的创造性劳动, 既需要兴趣做动力, 想象力做源泉, 又需要求异质疑去挖掘, 多元化思维去开拓。我相信, 广大学生蕴藏着极大的写作积极性和创造思维的潜力, 在作文教学中, 只要我们创造条件, 激发兴趣, 适时训练, 学生的作文能力定会迅速得到提高, 进而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作文要重视课堂训练 篇2

1、从审题入手,强化切题、扣题意识。新材料作文虽然开放度、灵活度、自由度都很大,比起命题作文审题难度大大降低,淡化了审题意识,但并不是说可以忽视审题环节。事实上,从高考考场作文到平时的练习及各种检测、模拟考试作文来看,学生切偏题意乃至背题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要想学生在高考考场上稳妥地拿到基准分,就必须强化审题意识。讲评时,可挑选切题准确的高分段习作和偏题、背题的低分卷,进行对比性点评和分析,培养学生不管碰到什么材料都能准确审准题旨的能力。

2、题旨审准之后,就要着眼于强化围绕题旨确立观点、提炼中心的能力。新材料作文“三自”原则中强调“立意自定。”一篇文章成败的关键在于观点是否鲜明或明确,中心是否突出或鲜明。如果学生仅仅只是审清或审准了题意,而没有准确、恰当的立意,想获得理想的分数乃至高分也是不可能的。所以,作文讲评的第二个环节自然要针对立意是否准确进行。同样,可选取成功和失败两类有代表性的习作进行具体点评和剖析,培养学生针对各类难易不同的材料恰当、准确立意的能力。

3、新材料作文“三自”原则中“文体自选”的要求,是放开手脚让学生自由地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扬长避短,各显神通,这正是新材料作文最具优越性的地方,但绝不是不要文体写成非驴非马的“四不像”文章。实际上,这类“四不像”文章在高考考场,各类大、小型模拟和检测中非常普通,原因就是学生自觉、不自觉地淡化了文体意识,甚至没有了文体意识。所以,第三个环节就要强化训练学生“写什么像什么,写什么是什么”的能力。讲评中,可选择正、反两方面的习作加以评析、归纳,让学生准确把握议论类、记叙类、散文类乃至另类文体的典型特征,确保学生在高考考场上写出文体特征鲜明的文章。

4、新材料作文“三自”原则中还有一条就是“题目自拟”。在各次模拟月考阅卷中,常常会发现有文无题的文章,而这类作文中,扣偏题意、背离题意的情况很普遍,这与学生不重视拟题环节很大的关系。所以,作文评阅中要分类记载有典型性的“好题”和“坏题”,讲评时专点示范评析,让学生懂得“题好文一半”的道理。同时,以专题形式教给学生一些行之有效的拟题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拟题能力的提高。

5、强化学生围绕立意打腹稿或编写提纲,围绕提纲构思成文、谋篇布局的意识。学生作文思维混乱、没有布局、杂乱无章的现象应该说是十分严重的。究其原因,就在于匆忙下笔,草率成文。所以,要在限时训练中要求学生认真编写好写作提纲或打好腹稿。首先,要设计好文章的开头,设计出一个靓丽的“凤头”,精彩、生动、富有引力。其次,设计好中间部分各层或各段的中心句,注明选用哪些典型材料,详略如何安排等。第三,设计好章的结尾。是点明题旨、深化中心,是设置悬念、促人思考,还是安排意外结局、留下余音绕梁之效……这样,就可以避免漫无边际、稀里糊涂涂抹文字的弊端,在下笔前确保成文的相对质量。

6、鉴于高考新材料作文是一种应试型的限时作文,最后,还要着力培养几种意识。①考场意识。让学生明白,在规定时间里写不完文章就意味着考试的失败,因为未完卷在评卷中是被判为最低档的。②卷面意识。让学生明白,整洁的卷面、隽秀的工整的字迹,是作品留给评卷老师的第一印象,很重要,特别是在网上阅卷时代,更显重要,绝不能因为时间紧而乱涂乱抹、连飞带跑、龙飞凤舞。如果那样,吃亏的只能是自己。③求新求异意识。不要慌忙下笔,仓促成文。因为在千篇一律的考场作文中,新颖的选材、独特的立意、生动活泼的语言、与众不同的构思,往往能够强烈撞击评卷人的眼球,从而获得满意的分数。④修改意识。考场作文的修改,自然不能“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但修改环节却是不可少的。因为文章中屡屡出现的错别字,用词不当,病句过多,过渡照应不周,语意衔接不顺等方面的问题都会给评卷者留下不良的印象而影响到最终的得分。所以,要强调学生不可偏废修改环节,哪怕考试时间只剩二、三分钟,也要进行修改。当然,修改过程中要尽量维护卷面整洁。

在高三冲刺阶段,千万不能让作文“限时”训练陷入淡化、随意的泥淖,只有扎实、有序、有效地进行训练,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文要重视课堂训练 篇3

在写作过程中, 三“围”指要围绕要求、提示来审题;要围绕人生、社会来立意;要围绕命题、生活来选材。审题是写作的第一步。在2007年高考全国卷I中, 有很多学生出现了审题错误。试卷中提供的材料是一幅漫画《摔了一跤》, 漫画的含义很明显:孩子摔了一跤, 家庭、学校、社会都来谴责孩子, 推卸责任, 而不去研究怎样让孩子从失败中站起来。命题的意图很明显, 可是有些学生, 抛开材料“另起炉灶”, 还有些学生简单审题, 去写一些奉献爱心、助人为乐、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等等无关疼痒的事情。学生对提供的材料及要求不加理睬, 对于材料反映出来的问题没有进行任何评述, 当然无法拿高分。面对材料作文, 学生写作时关键是要围绕要求、提示来审题, 结合社会问题来写作。

立意, 犹如一篇文章的灵魂。明代思想家、文学家王夫之说过:“意犹帅也, 无帅之兵, 谓之乌合。”可见, 立意在一篇文章中的地位十分重要。韩愈主张“文以载道”, 其中“道”就是对人生、对社会的观点和看法, 文章的价值在于此。无论多么复杂的命题, 学生都可以从人生、从社会的角度去思考。以2007年高考全国卷Ⅰ为例, 虽是对“关于帮助”的思考, 但最终要提升到“帮助”对人生、对社会的高度上来。否则, 一切议论都是没有意义的。绝大多数作文命题的目的都是考查学生对人生、对社会的立场和看法。

学生在选材中遇到的难题, 一是材料积累量少, 二是有材料不会选。没有材料, 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考场作文, 首先, 选材要围绕命题来选。作文总是要表现某个主题的, 与主题无关的材料, 即使它再生动, 也不能选用。其次, 还要围绕生活来选材。现在许多作文命题都紧贴生活实际, 学生应多选择鲜活、生动的生活材料, 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高考作文命题越来越生活化, 这就要求学生要积累大量的生活材料。

要提升作文的品位, 写出有思想、有感情的好文章, 学生应当努力提高作文的三“度”。即要有历史的深度;要有生活的厚度;要有哲学的高度。有深度的作文大都是有个性、有新意、有风格的作品。写出有一定深度的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提高的体现。同时, 写出有一定深度的作文也是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导向。一个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学生要努力从历史的角度去分析, 这样, 才能认识深刻。当然, 写出具有历史深度的作文不是简单地列举几个历史人物, 或叙述几个历史事件, 而是要用历史发展观去看待问题。

有了历史的深度, 学生还须努力增强作文的生活厚度。因此, 学生要努力从生活中搜集材料, 独立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作文“虚”、“假”、“空”的现象非常严重, 这跟作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脱节, 学生不太关注社会问题有关。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和感受生活。学生只要努力增强作文的生活厚度, 就能解决作文内容空洞的问题。

学生还要努力使自己的作文有哲学的高度。历届高考作文都要求文章要包含一定的人生哲理, 这就要求学生要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找到生活的哲学, 发现生活的乐趣。如2007年高考全国卷Ⅱ, 以“帮助”为话题, 这是关于学生人生观形成的问题, 也是一个需要人们普遍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学生写作时就要将“帮助”上升到哲学的高度。许多看似平常的问题, 只要学生善于去分析和总结, 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 就会有独到、新颖的见解, 写出优秀的作文。

阅读教学要重视概括能力的训练 篇4

概括是于分析之后,找到事物各部分、方面、因素、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而进行的一种抽象思维活动。概括能力实际包含归纳能力、总结能力、综合能力。概括的形式有对词句意思的概括、对段落大意的概括、对文章要点的概括、对全文内容的概括、对人物特点的概括、对事物特征的概括、对中心论点的概括、对作者观点的概括,等等。

阅读文章,尤其是阅读议论性文章,学生对文中的所用的材料能够较容易地认识,但是,材料所反映的观点就不能轻易理解了。往往是有点明白,却讲不清楚;有所意会,却难以言传。提高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认识能力,概括训练是必须的教学方式之一。

阅读文章时,要整体感知,理清思路。在此基础上,进行概括能力的训练。训练概括能力的过程,也是提高学生认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坚持进行概括能力的训练,时间久了,学生的语文水平一定能能获得很大的提高。

下面以《师说》的教学为例,具体阐述概括训练的方式、方法。

对于文章的第一段,学生扫除文字障碍后,能够完整准确地翻译成白话文了。可是,当老师提出问题:第一段阐述了什么问题?学生的概括不完整不全面。每一句的意思都懂,可就是不会概括。可见,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比较差。此时,老师应有的放矢,进行点拨。“古之学者必有师”,显然是观点,也就是文章的论点。接着,“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指出老师的职能作用。然后,“人非生而知之者”至“终不解矣”几句,从不从师的危害角度说明从师的重要,从反面论述中心论点。这里,学生想不到“危害”和“重要”二词,原因是对不从师的后果认识不到位。这里,老师要引导学生思考:不从师的后果怎样?从而让学生概括出“危害”二字,这样学生就认识到了从师的重要。这时,让学生概括意思:这几句话阐述了从师的重要性。“生乎吾前”至段末几句,说明什么样的人可以当老师,结论是以能者为师。老师提问:这讲的是什么问题呢?明确:阐述了择师的标准。总的概括是“提出中心论点,并以教师的职能作用总论从师的重要性和择师的标准”。由此,提醒学生,细致深入的分析是准确概括的基础,概括时,应该字斟句酌,表达准确。

《师说》的第二段,用对比的方法分三层论述。第一组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第二组对比,指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第三组对比,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作对比,批判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那么,这三组对比合在一起阐述了什么观点?由“吾未见其明也”一句,可知作者在本段所表明的观点,就是众人的做法不明智,态度错误。由此概括出“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这样一句话。由“其可怪也欤”一句,引导学生概括出“不良风气”一词。然后,让学生把此段的内容用文字概括出来:“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对于《师说》的第三段,要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举孔子重视师道的事迹要阐明什么观点。明确:要从师学习,即从师的必要性。由“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二句,引导学生推测作者的意思。以什么样的人为师?以能者为师。让学生写出段意:“以孔子重视师道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

对于《师说》的第四段,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李蟠的优点是什么?是“不拘于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交代了什么?写作缘由。让学生写出段意:“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说明写作本文的缘由”。

由上所述,可知,在阅读教学中,概括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对学生来说,是件很困难的事,不仅认识事理困难,准确地表达也非常困难。这就要求老师在阅读教学中高度重视概括训练,抓住关键问题进行点拨,先让学生明白事理,再启发学生选择恰当的词、恰当的句式进行概括。

在指导时,老师要耐心细致,有的放矢。让学生透过现象发现本质,由个别现象概括出一般特点。让学生明白概括的特点和要求。概括是对文本内容的提炼和抽取,是由“局部”到“整体”,由“简单”到“复杂”的推理过程;是将若干事物依据其共同特征归结在一起,以体现彼此间的关系,实现对整体的认知的过程;是抓住本质,归纳总结,抽象揭示的过程。

初中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训练 篇5

1.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朗读中得以发展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 首先要求学生读准字音, 不增减文字, 不读破句子。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 与字词多次“见面”, 牢固掌握字的读音, 强化识记字形, 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朗读, 学生能读得正确, 读得流畅, 增强语感。在此基础上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 指导学生阅读, 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 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

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 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 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情感丰富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 指导学生朗读, 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 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益处。

2. 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朗读中得到了训练

读书要做“三到”, 即眼到、口到、心到。可见“三到”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眼、口、心的相互配合正是学生思维的过程。“口到”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发音活动, 还是“眼到”、“心到”的集中体现, 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 是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 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

3. 当前初中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实践中, 朗读教学的效果不太令人满意。尽管不少语文老师也在用各种朗读方式增强教学效果, 有些教师改变了过去组织学生齐读的方式,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这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新课程解放学生个性的要求, 可当我们仔细分析这些朗读课的时候, 就会发现朗朗书声背后仍存在着一些不足, 影响了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3.1 朗读目标缺失。

有些老师在组织学生朗读时, 只注意了形式上的变换, 比如齐读、范读、分角色读等, 但朗读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应该让学生通过朗读体味什么, 发现什么, 领悟哪些默读中感受不到的东西, 通常老师们是没有目标设计的。这样的朗读最多是课堂教学的调味品, 教学节奏的调节器, 对课文理解的辅助作用不大, 更不用说使朗读成为有价值的语文课的一个独立分支了。

3.2 朗读的表现对象单一。

在课堂上, 朗读的表现对象似乎永远只是课代表、班长或朗诵能力强的同学。我们经常能听到老师说:同学们,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 感情丰富, 下面请我们班上的朗诵专家为大家朗诵, 大家仔细体会。在公开课、竞赛课上这样的情形更是比比皆是。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老师往往只是关注几个有朗读特长的同学, 朗读成为了少数同学展示才能的舞台, 老师们完成教学任务的环节, 大多数学生在朗读中是被边缘化的。

3.3 朗读缺乏情境。

学生的情感是丰富的, 但他们的情感流露不是随时随地的, 而是需要慢慢地酝酿, 再通过一个个触发点才能激发出学生的深情和真情。在语文教学中光靠纯粹的朗读技巧是无法读出感情的。只有创设恰如其分的情境, 才能让学生入情入境, 读懂文章, 读懂作者, 读出感情。在不做情感铺垫的情况下, 一味地要求学生如何深情地有感情地读课文, 只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4. 加强朗读教学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语文教材中绝大多数的范文是文质兼美的。如果说范文创造了“美”的话, 那么教师就应当指导、帮助学生一起对“美”进行创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审美需要出发, 用感情线牢牢地牵住学生, 以情激情, 有效地传情播情, 让课堂充满诗情画意, 引导学生处于自由、愉快、活跃的气氛中, 调动情绪, 饱含感情地朗读, 从而让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 受到感染, 得到教育, 提高审美的情趣与能力。

如教《春》一课, 首先让学生粗读课文, 理清文章总—分—总的结构, 其次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春天的五个画面: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读前四幅图时用轻柔、舒缓的语气, 读出对春的喜爱之情, 读第五幅图时, 则要加重语气, 读出春给人以希望和力量。学生通过这样的朗读, 就能感觉到江南春天的温柔, 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催人奋发向上的力量。在反复诵读这样一篇优美的散文的过程中, 学生记住了它美妙的词句, 体会并理解了其中的感情。

5. 朗读的技巧

朗读是技巧, 也是一门艺术, 要真正做到有表情地朗读, 必须处理好停顿、重音、语调和速度四个环节。

5.1 停顿。停顿就是在朗读课文句中、句间、层次间、段落间的间歇。朗读停顿有三种:语法停顿、逻辑停顿和感情停顿。

语法停顿包括句子成分间的停顿和标点符号的停顿。句子成分间的停顿是为了使句子的各种成分关系明确, 脉络清楚。标点符号的停顿, 顿号较短, 分号较长, 句号、问号、感叹号更长, 冒号、省略号、破折号的停顿伸缩性较大, 层次、段落的停顿则更长一些。

逻辑停顿是由思维逻辑决定的。目的是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个词语, 以便使听者更容易把握句子的主要意思。如“高血压是人类的隐形杀手”, “高血压”后面的停顿是语法停顿, 作用是分清主、谓语;“是”字后面的停顿是逻辑停顿, 强调“高血压”对人体危害的严重性, 引起读者重视。

感情停顿有时也叫心理停顿, 为了表达复杂和强烈的思想感情, 必须延长和缩短语法停顿。

5.2 重音。重音分语法重音和逻辑重音两种。

语法重音是根据语法结构形成的重音规律。就短句子说, 谓语部分读重音, 状语和补语就常常读重音, 定语也常常读重音。有时为了引起注意, 激发情感, 有的代词、副词也要读重音。如“过尽行人都不起, 忽闻冰响一齐飞”一句中“忽”读重音, 因为“忽”字巧妙地写出了水鸟听到冰响的反应, 又表现出了它们的警觉和机灵。

逻辑重音是要突出或强调某些词特殊的思想感情, 往往需要改变句中原来的语法重音。逻辑重音与语言环境有关, 如:“他为什么这么闷闷不乐?”如果表达的重点是询问原因, 重音则是“为什么”;如果表达的重点是强调程度, 重音则是“这么”。

5.3 语调。

语调就是指声音的高低、强弱、快慢的改变, 能把感情表达得准确、鲜明。表示疑问、愤怒、惊异、命令、号召等句子, 朗读要前低后高;表示肯定、沉重、感叹、请求等句子, 朗读要平直。

作文要重视课堂训练 篇6

长期以来,学校课余训练由于受训练周期和训练时间等因素的制约,训练中存在急于求成,不重视学生身体发展,内容方法单调等问题。尤其在田径项目的训练中,片面追求专项运动成绩,只嫌学生跑不快,跳不高,投不远,基础训练精细化程度不高,粗加工现象比较严重。特别是辅助练习跟不上,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运动成绩偏低或运动能力下降,甚至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也十分有害。

为了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充分挖掘学生的运动潜力,拓宽其发展空间,在训练中必须充分考虑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重视和加强辅助练习。

笔者就此问题,谈几点肤浅的认识和体会,以供同行参考。

一、辅助练习的目标和要求

(一)促进身体的全面协调发展

人体的各个部位、各器官系统的技能、各种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任何一方面的发展都影响其他方面的发展。如果在课余田径训练中,能够充分利用辅助练习,把专项训练和辅助练习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使学生身体得到均衡发展,各器官系统机能活动协调配合,工作效率就会明显提高。

如走跑项目,速度是主要的,决定速度的主要因素是下肢步长和步频,但还需要上肢的协调摆动和腰腹力量。又如跳跃项目,既要有速度和力量,还要有良好的灵敏性和柔韧性。再如投掷项目,力量是主要的,但缺乏良好的动作速度和全身协调用力,也不会表现出良好的技术和运动成绩。

(二)实现动作技术的改进和完善

合理正确的动作技术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前提条件。学生在学习和掌握动作技术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错误。如坐着跑,在加强腰腹力量练习的同时,利用原地提重心、负重提重心、扶墙提重心、高抬腿、后蹬跑等辅助练习,纠正其错误。又如推铅球出手角度偏低或过高的问题,可利用跳高横杆做角度坐标定向点,从横杆上方推实心球,轻重量铅球等逐步过渡,让学生充分体会出手角度大小的变化,通过反复练习,来促进动作稳定性进一步发展。

通过辅助练习,能够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感知动作,加深对技术原理的理解,从而对改进和完善动作技术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

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集中注意力,调整心理状态,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提高训练效果。田径项目本身较单调、枯燥,加之单一化的训练模式,老师不负责任的态度,久而久之就会容易挫伤学生训练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厌训”反应。有效利用辅助练习,针对所要解决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使学生不自觉地进入角色。例如,利用当地自然条件,通过采用爬山跑、田间越野跑、沙地跑等方法来发展学生一般性耐力。或者球类游戏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这样不但达到了训练目的,还进一步培养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缓解紧张度,调整机体疲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四)预留可持续发展空间

学校课余训练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水平,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为专业运动队和大专院校培养和输送体育后备人才。青少年时期,是长知识、长身体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将影响他们一生的健康和寿命。如果我们只顾眼前利益,不考虑学生今后的发展,那么将失去课余训练的意义和价值。因此,课余训练必须遵循学生的生长发育规律和身体特点,选择适宜的运动负荷,应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措施,为他们今后预留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使他们成为真正体育复合型后备人才。

二、辅助练习的种类和方法

(一)柔韧性练习

1. 臂的举、屈、伸、振、摆和各种形式的环绕。

2. 腿的屈、伸、压、踢、摆、绕、纵叉和横叉。

3. 身体的屈、伸、绕、转和“下桥”等。

(二)协调性练习

1. 各种徒手操、行进操和持器械操。

2. 技巧练习:各种滚翻、手翻、空翻、腾跃、单杠和双杠简单练习。

3. 健美操、集体舞、武术单个或组合动作等。

(三)速度练习

1. 原地、行进间或支撑快速跺脚、高抬腿、后蹬跑5~10秒或10~20秒。

2. 两腿交替快速跳绳30~60秒。

3. 站立式或蹲踞式起跑、上坡跑、下坡跑20~60米。

4. 各种接力游戏。

5. 反应练习:听信号跑、反应游戏、球类游戏等。

(四)一般耐力练习

1. 利用当地自然条件越野跑、爬山跑、沙地跑、田间跑。

2. 不同距离的变速跑。

3.12分钟跑等。

(五)力量练习

1. 自重练习:爬绳、爬杆、俯卧臂屈伸、引体向上、悬垂举腿、深蹲起。

2. 负重练习:利用杠铃、哑铃等器械进行的各种练习。

3. 腰腹练习:仰卧起坐、仰卧举腿、俯卧背腰起、“两头起”。

4. 跳跃练习:立定跳远、立定三级跳、多级跳、蛙跳、跳深、助跑摸高等。

作文要重视课堂训练 篇7

青少年的身体练习主要分为几个阶段。

首先是速度和灵敏的训练。

速度和运用速度的能力是网球中必不可少的, 根据网球运动的特点, 尤其要提高运动员对复杂信号的反应速度。而灵敏素质的优劣, 往往决定着技术水平的高低。灵敏素质是力量、反应能力、速度、爆发力和协调性等素质的综合反应。

速度和灵敏的训练应该放在训练课的前半部, 不应该在身体疲劳的情况下进行, 并且要循序渐进, 逐步增加强度和量。

速度和灵敏的训练方法:

(1) 半场扇形跑移动。

(2) 多线往返跑:要求队员从球场的最外面的一条开始起跑, 每跑到一条线手要触碰到地面, 然后转身跑回起始线触碰地面, 直到把每一条线全部跑完结束。

(3) 海宁跑:从单打线到中场线快速滑步移动, 30秒内尽可能完成最多的来回。

(4) 小腿后踢或外踢跑:双手放在臀部, 小腿后踢或外踢, 使得脚跟碰到手掌。

(5) 跳绳:单脚跳、双脚跳、双脚交替跑。

(6) 两人一组, 一人向前后左右方向抛球, 另一个人快速移动将球接住, 两人交替进行, 1分钟一组。

(7) 交叉步、侧跨步移动跑。

(8) 原地小步跑、后踢跑、高抬腿跑, 跑三组, 每组2分钟, 看或听信号快速跑30米, 练习5组。

(9) “米”跑、变速跑。

其次是耐力训练。

网球比赛的时间没有规定, 一般女子是三盘两胜, 男子是五盘三胜, 所以一场激烈的比赛打下来时间是相当长的。到了成年后的运动员, 技术水平相当的情况下, 拼的就是体力, 所以耐力是不可小视的。

耐力训练应安排在训练课后半部进行, 并要注意与速度灵敏相结合。

耐力素质的训练方法:

(1) 跳双飞:2分钟双飞跳是最好的耐力训练, 用秒表计时, 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数量。

(2) 台阶跑:要求连续练习1分钟~2分钟, 每分钟上下跑台阶50个~60个, 休息2分钟左右, 再做下一组。

(3) 长跑练习。

(4) 变速跑:在田径场上划分几片区域, 在指定区域要求快速冲刺, 冲刺完短距离的放松, 紧接着再冲刺, 连续4圈~5圈。

(5) 不定点多球练习, 连续进行, 20个好球为一组。

最后是柔韧素质训练。

在网球运动中, 缺乏柔韧性, 会造成大运动量后恢复慢, 严重的会造成肌肉拉伤。

青少年是训练柔韧性的最佳时期, 除了在身体训练中进行柔韧性练习, 还可在训练前的准备活动和课后的整理活动中进行。

柔韧性训练的方法:

(1) 压腿练习:可成坐姿, 上体向前压, 或者弓步压腿。

(2) 腰背练习:双腿分开, 上体向前左右振压。

(3) 手扶固定物或两人压肩动作, 或转体拉肩。

(4) 两人背对背互相拉压肩韧带。

(5) 劈叉。

每个人的素质发展总是不同的, 所以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 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有所侧重。同时, 在青少年进行身体素质训练时, 我们要充分了解各个年龄段的男生和女生的各项素质和差异, 根据他们训练时能承受的负荷来合理安排训练计划。

另外, 由于身体素质训练的枯燥性和艰苦性, 也希望各个教练开动脑筋, 在计划安排上能利用到一些简单的器械如绳梯、实心球、平衡垫、拉力绳等, 来提高青少年的兴趣。

总之, 青少年身体素质训练是我们教练平时训练课上的重点, 不容忽视。因此, 广大教练员要加强青少年身体素质的练习, 为提高其网球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 青少年也应重视并且加强身体素质训练, 配合好教练, 不断努力, 使自己真正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网球人才。

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操作训练 篇8

一、要重视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操作训练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 学生会出现的错误大部分是因为对数学的概念模。因此, 教师在概念教学中, 要结合具体的课时教学内容, 恰当地设计好相关的实践操作活动, 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学会观察, 让他们充分感知形成数学概念的具体操作, 促进他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相关的概念。如在教学“元、角、分”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就准备有元、角、分的人民币, 再根据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弄清楚他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数、摆、兑换等形式多样的操作活动, 促进学生建立起元、角、分及其之间关系的表象, 然后带领学生进行换钱游戏, 让他们加深理解人民币的单位及其之间的进率:1元=10角, 1角=10分。教师然后引导全体同学都来想一想:“1元等于多少分?”学生就会因为经历了独立的实践操作活动, 掌握了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所以很快就能解答这个问题。

二、要重视在计算教学中的操作训练

在小学数学的计算教学中, 抽象的法则、算理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 往往是比较难以理解的。教师要让学生利用数学学具操作来化抽象为具体, 帮助他们理解并掌握计算的算理和法则。如在教学“22-6”时, 教师就可以运用从实践、操作、感知入手的直观教学, 引导学生动手摆小棒, 要求先摆22根 (2捆又2根) 再取走6根, 还剩下几根?学生结合自己的操作活动, 就可以得到多种计算的方法。这时, 教师再引导学生讨论:哪种方法是自己最喜欢的?哪种方法最简便?这样的教学, 不仅能帮助学生建立起“退位”的概念, 掌握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还能调动起他们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再如, 笔者在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 设计的教学过程是: (1) 出示例题26÷2, 让学生说一说算式的意义。 (2) 拿出准备好的2捆又6根小棒 (26根) 平均分成2份, 让学生进行操作训练。学生可能的分法主要有:A.拆散了放在一起, 每份13根;B.先平均分2捆, 再平均分6根, 每份是1捆又3根;C.先平均分6根, 再平均分2捆, 每份是3根又1捆。 (3) 在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后, 引导学生讨论哪种方法简便? (4) 师生共同将操作过程转化成用竖式计算, 先平均分2捆, 即用2除2个10得1个10, 所以商是1, 写在商的十位上;6根平均分成2份, 每份是3, 所以6除以2商是3, 应写在商的个位上, 在此基础上, 教师再引导学生归纳计算法则。这样, 学生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 而且能留下深刻的记忆。

三、要重视在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教学中的操作训练

教师在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教学中, 要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 要让学生经历比一比、量一量、摆一摆、拼一拼、剪一剪等操作活动, 帮助他们加深对数学概念的感知、强化及对计算方法的深入理解。笔者在教学探究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 于课前让学生准备好剪刀和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纸板, 课中引导他们去操作:怎样利用这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探求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学生的实践操作活动, 不单为了获得知识的结果, 而是促使他们经历知识的发生与发展的过程。在此基础上, 笔者引导学生用一个三角形的剪、拼, 探究出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四、要重视在巩固练习中的操作训练

在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好奇、好强、好胜等特点, 精心设计一些生动活泼、灵活多变的巩固练习, 适时地安排一些益智游戏、开放性练习等, 让学生能获得数学学习成功的体验。

教学中, 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 合理地安排一些比如“传口令”“找朋友”“谁是冠军”等游戏。如在教学“100以内加减法”后, 笔者设计了传接数的游戏, 让学生多动脑、动口, 调动起多种感官的作用, 加深学生对“100以内加减法”口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这既能促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又能培养他们的合作交流能力。

作文要重视课堂训练 篇9

【关键词】职高信息技术 兴趣激发 实践能力 网络

职高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一定时期、已经阶段的学习,从而了解和掌握关于信息技术的一些基础知识,能够运用一些最基本的计算机软件,培养学生基本的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使得学生为今后跨入信息化社会奠定厚实的根基。

近些年来,课程改革越来越深入。同样,新课程标准对职高信息技术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即使学校成为传授基础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教会学生掌握基本信息技术机能的场所。而作为教授学生信息技术知识的根本场所,信息技术课程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信息技术课堂就是帮助学生提高在认识、运用信息技术素质的场所,是培养学生对信息科学技术热爱与关注程度的场所,是为学生适应日新月异的高新技术社会的场所。因此在新的背景下,如何进行职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改革,挖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动力,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效率,增加信息技术教学效果,是我们每个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坚持不懈进行探索的永恒的课题。

一、采用多种途径,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很多同学都喜欢上信息技术课,但并不是对教师所教授的知识感兴趣,而是在信息技术课上,学生可以玩游戏。在有些情况下,可以上网。于是,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就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教师在给学生讲授知识,甚至有时候为了方便演示,控制了学生的计算机。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学生通过反控制手段,使计算机脱离教师的控制,进而干自己的事情。之所以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就是因为学生对教师所讲的知识缺乏兴趣。因此激发学生兴趣成为职高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首要重点。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的一个特殊性,所以激发学生兴趣方法可以很多。众所周知,当前网上聊天、网上游戏等是年轻人较为关注的一个话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以这些学生较为关注的内容作为切入点。比如,在讲授“人与信息时代”这一课程内容时,可以播放当前流行于网络的视频《草船借箭》搞笑版,使学生在欢笑中学到知识。另外在教授PPT的基本操作方法时,教师可以事先制作精美的PPT,进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心理。此外,知识都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因此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应该尽量与生活相结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认识到在课堂上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可以在生活中得到很好的应用,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信息技术课程成为他们所喜好的、所引以为乐的课程。

二、重视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任何话语的描述都不如亲自实践更能检测一个人的真实水平。实践是检验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最好的方法。但是在当前的职高信息教学课堂中,教师往往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一个讲授,而忽视了学生的识记动手操作能力。一些信息技术教师喜欢采用一些软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一个全程的控制,通过教学广播软件对新知识的操作进行一个演示,这种做法仍然是“教师为本”传统教学思想指导下的产物,大大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阻碍了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当前信息技术课堂应该与其他课堂区分开来。相比于知识讲授,信息技术课堂更为重视的应该是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自己则充当引导者的地位。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的,教师尽量不引导学生。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能够完成的,教师尽量不代替学生的操作。比如在讲授打包演示文稿时,可以先让学生通过看课本的相关操作,进行实际操作。对那些无法独立完成的同学,教师再实施给与一定的指导。这样一方面使得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一举两得。总之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且在学生操作过程中尽量不加以干涉,不打断学生的操作进程。

三、重视网络的作用,树立正确的网络挂念

很多职高生对于上网具有浓厚的兴趣。但是当前网络信息错综复杂,为了使学生不受或少受垃圾信息、垃圾网络的毒害,很多教师会选择将学校网络切断,阻绝学生上网。这种做法是极不恰当的。职高生具有一定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对于教师不让做的事情,往往更希望能够亲身实践。同时网络是当前社会的主流,因此在职高阶段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一些网络知识和网络操作是必须的。因此教师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引导学生正确上网、健康上网。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网络常识,培养学生接发网络邮件、收集整合网络信息的能力。为此教师可以将其他学科与信息技术学科有机结合。例如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搜集写作素材,引导学生给相关任课教师发送咨询问题的邮件等,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并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等。

总之,在职高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重视网络对学生学习的作用,引导学生适应当前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社会,将信息技术作为学生提升自身素质与能力的一种工具

要重视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 篇10

朗读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 是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有助于培养语感。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道出了语文学习的真谛。在朗读的过程中, 读者对文章字、词、句的品味与琢磨, 文章的语言节奏、韵律、作者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细腻情感都会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一般自然而然地浸润到学生的内心, 从而激起情感的共鸣, 这就在不知不觉中使语言的感受能力得到提高。中国古代文人非常重视吟诵之功, 其道理也就在此。

第二, 有助于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所谓“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这句名言总结了古人宝贵的治学经验。现代神经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也告诉我们:人的感觉器官把外界信息通过神经网络传入大脑的时候, 大脑就会把那些与输入的信息具有相似性的知识组块激活、调出、匹配, 从而组成新的“相似块”, 形成认知的功能。汉字是以象形为基础, 以表意为主的符号系统, 有感情地朗读, 能使声音进入大脑后产生很强的形象感和画面感, 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使读者在与作者的心灵的碰撞和摩擦中有所感悟。所以要让“其义自见”, 必须“书读百遍”。

第三, 有助于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朗读是对文章的全面感知。语言文字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不少词汇本身就蕴含着或褒或贬的思想感情, 有感情地朗读能使读者读出词句里所隐含的信息。朗读“出之于口, 入之于心”。人在朗读的时候, 从视觉扩大到听觉, 从而增加了大脑皮层的刺激渠道, 促使“读者”深入领会词语的含义和文章的情感, 沉浸在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境之中。

第四, 有助于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口头语言表达要求做到用词准确、语句通顺, 内容清楚。课堂上让学生反复朗读, 可以使学生在朗读的同时领悟到语言之美。教材中的课文往往都是精挑细选后的经典作品, 其语言是经过推敲的, 在朗读的过程中, 学生往往在“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和熏陶, 这样不断吸收、消化, 日积月累, 优美的语言便会脱口而出, 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就得到了提高, 这样, 学生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写文章都会受益匪浅。

朗读的好处不胜枚举, 那么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采取哪些方法有效地指导学生朗读, 通过朗读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呢?笔者就自己的一些粗浅的尝试, 谈几点看法:

第一, 重视朗读, 课堂上保证学生开口读的时间。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 我们时常会把朗读与理解割裂开来, 往往是琅琅书声骤然响起, 不到两分钟, 又在教师的示意下戛然而止。朗读成了课堂教学的一种点缀。时间如果不能保证, 那学生便会草草收兵, 应付了事。教师应精心设计问题, 挤出时间给朗读。要让所有学生都读完、读好, 不能只是走过场。特别是文质兼美, 内容又不太容易理解的文章更要留够时间让学生反复读, 读出文章的深意。

第二, 明确目标, 具体指导。

教师要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技巧, 指导学生朗读。首先要求读得正确, 做到:不落字、不添字、不颠倒、不重复。其次, 要求读得流利, 做到: 读得通顺流畅, 不读破, 不中断, 语气连贯, 停顿适当。最后, 能够有感情地朗读, 读出文章的情感。

第三, 以多种方式激励学生朗读, 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

1.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点滴进步。我班级里鼓励学生放开朗读, 不在乎自己的声音是否动听, 不在乎自己的成绩如何, 都可以尝试着去大声朗读, 用真诚的赞美树立学生的信心。

2. 引入竞争机制。我在班级尝试小组比赛的方式, 每组指定一个负责人。当一个成员朗读完毕, 其他同学开始打分, 得分第一名的学生被评为“朗读之星”。学生们积极参与, 朗读的主动性被激发出来了。

3. 创设情境。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配以合适的背景音乐能够引起朗读的美感。我在上《竹林深处人家》这一课时, 特地找了一首笛声演奏的配乐, 当音乐响起, 我开始范读的时候, 整个教室一下子安静下来, 师生都沉浸在音乐为背景的优美的朗读中, 和谐婉转的韵律, 优美的文字使我们仿佛走进了那片幽静的竹林之中。

4. 采取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如齐读、指名读、一个接一个读、对读、分角色读、表演朗读等等。比如我在教学文言文《孙权劝学》一课时, 除了范读, 指名读, 还让学生用课文给屏幕上的画面配音, 使学生朗读得有滋有味,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5. 经常开展诗歌朗诵, 演讲比赛等活动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 增加他们的成功体验。

第四, 教师做好示范作用。

马卡连柯说:“教师永远是儿童模仿的典型。”教师的范读起着重要作用。朗读课文时, 我们要读出停顿、重音、语调, 抓住作者的感受, 把文章的情感读出来。例如《春》最后的三小节, 用娃娃, 姑娘, 青年来比喻春天, 体现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憧憬和希望, 情绪也随之转向高昂, 朗读时音量, 语速也应随之步步提高。通过听范读, 学生不仅能掌握许多字正确的读音, 而且会受到教师朗读激情感染。假如教师都能准确地朗读并能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能读好停顿、重音、轻读、语调, 富有节奏感, 那么学生就可以感受到文章的优美意境, 同时激发起学习语文的兴趣。

由此可见,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 我们要重视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 使朗读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使语文课的特点真正得以体现, 使学生在朗读中逐步提高语文素养。

摘要:朗读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朗读, 学生的思维能得以发展, 情感得到激发, 语感得以培养。语文课堂教学应重视朗读这一传统的语文教学的法宝。语文教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可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在朗读中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朗读,作用,方法

参考文献

上一篇:scratch教学下一篇:砖基础质量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