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之呼吸

2024-08-06

太极拳之呼吸(共8篇)

太极拳之呼吸 篇1

武术中评价拳法的谚语曰:“先看一步走,再看一伸手”。这说明,走步是太极运动的基础和先导。太极拳强调劲起于脚跟,发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而手,上下相随,完整一气。所谓下盘决定上盘,步法对,身法才对。否则,根基不稳,地动山摇。因此,增强脚上的功夫,练好太极走步十分重要。那么如何习练好太极走步呢?笔者认为,除平时打好马步、弓步、丁步、虚步、仆步,独立步、进步、退步、横步、斜步、跟步、垫步等步型步法基础,加强桩功、行步锻炼,以及腿部支撑力和柔韧性锻炼之外,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六点。

一、重心虚实要分清。太极拳的每个套路,除起式和收式时两脚短暂平行站立外,其余动作无时无刻不在虚实转换中行进。打拳时,人体重心始终偏于一只脚,否则就会犯“双重”错误。如陈式太极拳的重心偏移还可以四六开、三七开、二八开。根据来力和发力的变化,及时调整两脚虚实及其轻沉比重,以保持自身的稳定。同时,还要注意上肢发力时与脚下虚实的关系。例如陈式太极拳右拳向右前偏下发劲,重心绝不能偏右,一定要左移;左拳向左前偏下发劲,重心绝不能在左。太极拳走步能分清虚实,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相交相济,张弛有度,才能灵活转化,耐久不疲。

二、提脚高度要适中。原则是进步宜低,退步宜高。低是贴近地面,高为不超过脚踝。这就应特别注意步法转换时脚的高度要适中,行拳过程中身形高度整体上要保持一致,不能过高过低,忽高忽低。同时还应注意“上步脚跟铲地,退步脚尖先行”的原则。也就是说,进步时,前进脚脚跟先着地,然后逐渐平稳过渡到全脚踏实,例如野马分鬃;退步时,后退脚脚尖先落地,然后逐渐平稳过渡到全脚踏实,例如倒卷肱;侧行步,前脚掌内侧先着地,然后逐渐平稳过渡到全脚踏实,例如太极拳中的云手。

三、两脚运行要保持横向距离。除起式前与收式并步外,太极拳在行进中,两脚最容易犯的毛病是“踩钢丝”。即走在一条直线上。这样非常不利于身体重心转换。所以,不论进步或退步,要使身体重心尽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由原来的支撑脚转换到另一脚,两脚必须保持一定的横向间距。一般的横向间距,马步约为本人2~3脚宽,虚步20厘米左右,弓步一般25厘米左右,太极在行进中并步时,两脚间距约为10~30厘米,呈小开步,不得靠得太紧。如陈式49式太极剑中的白蛇吐信,并步前刺转斜飞势时,两脚必须保持半脚宽的间距,以便左脚辗转时不与右脚相撞。

四、步幅大小要恰当。步幅的大小可影响行拳过程中的虚实转换与稳定。人的身体有高有低,腿有长有短,迈步大小远近,要根据习练者自己身架“量体裁衣”。步幅太小不到位使不上劲,步子迈得过大过远,腿和身容易同时向前冲,重心不稳,且换步不灵,虚实不易变化。因此,脚步大小应以脚步舒展、重心稳固、不过前过后、迎送相当、转动灵活为宜。例如弓步,以一腿屈膝支撑,另一腿自然伸直为好。再例如42式太极拳中的如封似闭转开合手,跟步转并步而不是完全并跟上去,而是只跟半步,目的就是要在向右转体为小开步时,能灵活转换,同时也好与下个单鞭动作自然衔接。

五、起落要轻灵而沉稳。武术中讲“举步轻如鸿毛,落步重如泰山”,说的就是走步既要轻灵,又要沉稳。例如武当太极剑中的行步,要特别注意屈膝落胯,不能跑,不能颠。武术中常说的“落地生根”,其实是一种比喻,就是说练拳要注重脚下的稳定。这就要求在步法转换上一定要到位,不能落步以后再去转动脚掌的位置与角度来调整身形上的不协调。例如陈式太极拳的翻花舞袖,起步要松,落点要准。同时,我们习练太极拳,要做到轻灵稳健,就必须在步型步法上下工夫,一定要规范标准,要根据自己的身高和体型,找到适合自己的步幅与步宽。另外,还要练好腰腿功夫。如果腰腿不好,也是做不到步法轻灵稳健的。

六、与下肢要协调一致。太极拳讲究“上下相随”,指的就是天地人一致,上身跟脚步要一致,上身不前倾后仰(也就是尾闾要保持中正),进步的时候,整个身体一起前进,正所谓一动全身动。因此,行拳要身随步走,步随身移,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上肢下肢不能各行其是,上下脱节,步走身不动,或者身走步不动。拳谚说得好:“步动身随手方到,打人动步方得妙”。“手到脚不到,鬼也打不到;手脚一齐到,金刚也跌倒”。上下一体,一气相连,迎送相当,才能转机灵敏,缓急相将。

总之,只有充分认识走步在太极拳运动中的重要地位,才能不断提高太极技术的水平,顺利进入太极文化的殿堂,得心应手地展现太极的功力和艺术魅力。

太极拳呼吸与动作的配合 篇2

练拳与呼吸是统一的,呼吸是练拳中的部分内容,离开练拳讲呼吸没有任何意义。也就是说,讲呼吸必须要讲呼吸与动作的配合。两者怎样配合,是机械的勉强的配合,还是自然的自动的配合,其结果完全是两回事。有的初学者总想多学一些方法,在没有明师传授、没明白呼吸与动作是什么关系、没经过苦练使身体内部发生变化时,就勉强地练习呼吸与动作的配合,其结果表现于外的是形神慌乱,表现于内的是气机失调,本来是想健身反而走了弯路。

太极拳修炼有层次(三级九段),呼吸训练也有层次。十三势行功歌诀有“功夫无息法自修”,行功心解有“能呼吸然后能灵活”,这些指的都不是自然呼吸,而是达到一定修炼阶段时出现的。初学时不强调呼吸怎样与动作配合,这是因为初学时如果这样要求一是不科学,二是对太极拳的普及与推广也不利。但随着练拳年月的持久,身体内部发生变化时呼吸一定也发生变化,只是这种变化有的人意识到了,有的人意识不到。对练拳者来讲,虽然发生了变化却意识不到,没有去掌握它、运用它,这是一种浪费。如果意识到了这种变化并掌握了,使自己在呼吸方面上了一个层次,这对健身有积极的辅助作用,因为呼吸层次越高,打出的拳越自然、沉稳。

我在学练太极拳的过程中,体会到呼吸与动作的配合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

一、调节自然呼吸

自然呼吸,也就是顺其自然。在初学太极拳时不可能兼顾到呼吸,因为掌握动作拳架需要精力,再者太极拳在编排上也不是按照呼吸规律编排的,这时如果勉强兼顾呼吸则困难极大,会造成精神紧张,使形体难以放松,肌体发生消极变化,不符合太极拳的要求。在太极拳修炼的初期阶段,只要求做到能通过调节呼吸消除紧张、缓解压力、形体舒松自然,这是调息的第一步。这个阶段不要求在掌握动作的同时兼顾呼吸,只要求呼吸顺其自然、自动调节。

二、调节深呼吸

深呼吸是指腹式呼吸,是在不破坏自然呼吸的原则下自然调节,要求呼吸深、细、匀、长,不能勉强。深呼吸的调节与走架的关系十分密切,架子走得到位,架势熟练,呼吸就能自动调节,气沉丹田。深呼吸呼气时小腹收缩,吸气时小腹膨胀。这是一个人人能理解、人人能达到的呼吸方法,便于太极拳的普及与提高。延长呼吸,提高肺的换气率,可以避免表浅呼吸所引起的胸闷,对健身是积极的,同时又能促进练拳水平的提高。深呼吸是适应范围较广、使用较多的呼吸方法。

三、腹式逆呼吸

逆呼吸是气随形走、呼吸与动作配合一致的呼吸,是部分练拳者追求的呼吸方法,带有明显的层次性。它脱离了深呼吸深、细、匀、长的规律,感觉也跟深呼吸相反,呼气时小腹松弛,吸气时小腹收缩。同时腹式逆呼吸也不像深呼吸那样有节律,而是随着练拳动作的升、降、开、合,小腹自然、自动有松有收,呼吸完全跟随动作,配合动作,气沉丹田,内气运行。这种感觉是练拳时无意中出现的,是突然和微弱的,这时如果对这种感觉不在意而仍在那里顺其自然,这种感觉马上就会消失,等待第二次出现则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时如果马上意识到这种呼吸的变化并抓住这种感觉,使自己的意识跟随它,并有意识地运用它,很快就能掌握这种呼吸方法,使自己的呼吸与动作配合而令功夫上身。这是调息比较艰难的一步,有的人练拳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仍是只知其理不会其功,如果没有明师指点而是自作聪明、妄猜私忖,往往搞不通反而会走弯路。

四、拳式呼吸法

论太极拳之通 篇3

一、理通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拳论云:“学拳须明理, 理明则功进”。太极拳博大精深, 分别吸收了道教文化、佛教文化、儒家、兵家、力学、医学等古老文化之精髓, 并受道教吐纳、导引、炼丹行气之术的影响, 是一种真正的文化拳、哲理拳。太极拳强调“本理以造势, 即势以行气, 借气以生机, 行机以达理”。“学理炼理、理通法遂, 知道练到, 做到得道”, 这是修炼太极拳的要法守则。“不知理而徒练势则势不真”。只有掌握功理, 才能学一式准一式, 练一式牢一式。太极拳的功理主要包括:以“无中生有、静极生动、无为而为”、“太极者, 阴阳也, 乃是动静开合, 刚柔之分, 混元之气, 意形之修炼法焉”为核心的道家太极内丹功原理, 以“重力平衡”、“ 杠杆原理”、“ 力学原理”、“ 圆弧原理”、“电磁原理”为主要内容的太极拳技击原理, 以“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等八劲为主要炼法和用法, 以“进、退、顾、盼、定”为主的身法理论和练法, 以张三丰的《拳论》、王宗岳的《太极拳论》、陈王廷的《拳经总歌》、陈鑫的《用武要言》、陈长兴的《太极拳十大要论》、武禹襄的《身法八要》、孙禄堂的《太极拳学》、杨澄甫的《太极拳体用全书》等经典为主的太极理论专著。对于太极拳基本功理, 习拳者要认真学习, 融会贯通, 用以指导修炼, 则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形通

形通是在准确规范的基础上, 达到熟练贯通的境界。古人云:“形不正则气不顺, 气不顺则意不宁, 意不宁则神散乱”, 这里所强调的就是形通。形通包括基本手型、步型、身型, 基本手法、步法、身法等各方面综合性的融会贯通, 是练习太极拳的基础。张三丰云:“一举动, 周身俱要轻灵, 尤须贯串。气宜鼓荡, 神宜内敛。无使有缺陷处, 无使有凸凹处, 无使有断续处。”这里强调的就是形通的主要特点。他又云:“用意不用力, 太极圆转, 无使断绝。当得机得势, 令对手其根自断。一招一式, 务须节节贯穿, 如长江大河, 滔滔不绝。”这种“如长江大河, 滔滔不绝”的连续性, 是进行拳架修炼至精通的显著特点。如何达到形通呢?一要精准规范, 每种太极拳, 都有其相应的动作标准和规范, 虽其拳架和要求不一样, 但都力求达到准确规范;二要意领息随, 即以意念引导, 呼吸配合。拳论曰:“人之运动, 以意为始, 以形为终。”三要刚柔相济, 做到由松入柔、积柔成刚、刚复归柔、刚柔相济、外柔内刚、刚柔互用。四要动静相合, 动中有静, 静中有动, 相辅相成。五要松而不懈, 腰懈则身瘫, 胯懈则身倾, 膝懈则站立不稳。六要自然舒适, 追求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通, 顺乎自然, 求得物我、内外的平衡, 达到阴阳调和。七要力意相宜, “用意不用力”不用拙力、僵力、硬力、直力, 而使用活力、松沉力、柔力、螺旋力。以上七点, 是太极拳形通的要义。

三、意通

意通指的是意念的通畅。太极拳中所有经、论、歌、诀的诸般要点, 都离不开意念的正确导引。如太极拳练习中“提顶、敛臀、吊裆、松肩、沉肘、含胸、拔背、塌腰、松胯、沉气”这十个要领和“松、沉、柔、匀、圆、稳、正、实、灵、健”这十个准则, 都只有通过正确的意念才能实现。还有“虚灵顶劲、气沉丹田、内外相合、相随贯串、连绵不断、粘连黏随、用意不用力、探动静快慢之机、寻柔中寓刚之妙、感天人合一之道、运超然物外之虚神……”, 都需要意念的正确导引。要达到意通, 关键是做到三点:一要意念先行, “先在心, 后在身。腹松气敛入股”。太极拳每一拳势必须分“起、承、开、合”, 只有做到意念在先, 四字之间才能连贯自如, 开中寓合, 合中寓开, 真正实现意、气、形的统一;其二, 要意念适度, 不能过于执着, 要纯任自然, 做到适中放松, 松而不懈, 这样才能“运气如九曲珠, 无往不利”;其三, 要注重层次, 在初学阶段的意念主要是看清示范, 记忆动作要领。在套路熟练、动作规范阶段, 意念主要求动作协调、周身放松、内劲连绵不断, 贯串始终。在气沉丹田阶段, 意念要引导内气下沉丹田, 要有技击含义的导引和表现。之后着重用意念体会开合虚实变化, 对每个动作的意念进行发挥和升华。在“劲断意不断”阶段, 劲断而非断, 主要意念放在酝酿下一个动作的开始。在炉火纯青阶段, 刚复归柔, 以意念变手, 达到“炼神还虚”境界。在登峰造极阶段, 意念若有若无, 入千变万化之神道, 意念使用到达空而不空, 形神俱妙, 天人合一, 与道合真的境界。

四、气通

气通是指通过调息, 让呼吸之气和修炼出的内气可以通畅到达全身肢体各处。调息是人体的一种机能, 是运用意识调整呼吸, 通过规范的吐纳动作与外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流, 达到调和人体阴阳和激发人体潜能目的的操作工具。《庄子》云:“ 吹呵呼吸, 吐故纳新。 ” 古籍 《 养生四要 》 指出, “人身之气, 以一出一入为一呼吸。一呼一吸, 则为一息”。“息者, 气也”。调息作为一种操作手段, 几乎横跨于任何一门中华传统武术气功的修炼, 存在于武术气功修持的每一过程。它是中华武术气功修持的核心部分, 它与调身、调心相辅相成、相互联动, 在整个气功修炼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十三势行功心解》中云:“能呼吸, 然后能灵活。”这里强调的就是要气通, 也是要求呼吸与动作当求其互相合拍, 应呼则呼, 应吸则吸。吸为虚, 呼为实, 知之然后身体自能灵活。要实现气通, 要注意四点:其一, 阶段不同, 则采用的调息方法不同。在初学阶段, 应当主要采用自然调息法, 要求做到顺其自然。在动作规范、套路熟练后, 就要采用腹式呼吸。待功力上升后, 再依次采用胸式调息法、技击调息法、化境胎息法等。其二, 调息要灵活自然, 呼吸的长短、轻重必须根据现实的具体条件灵活而适当地有所变化。其三, 要注重意形相随, 根据自身情况, 正确选择和运用调息方法, 掌握调息要素, 遵守调息的规律和原则, 明了调息的实质, 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反复实践, 把意念活动和气息的出入紧密地结合起来, 把基本动作与呼吸结合起来, 并使呼吸达到深细匀长。其四, 呼吸活动要适中, 不能过于执着, 要纯任自然, 做到适中放松, 松而不懈, 在放松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 内劲才能“由脚而腿而腰, 形于手指, 达于四梢”。太极拳家陈鑫说:“打拳以调养血气, 呼吸顺其自然。调息绵绵, 操固内守, 注意玄关。轻轻运行, 默默停止, 惟以意识运行。”按照以上原则进行调息, 则气通可实现。

五、劲通

劲通是在练习拳架和运用招法时, 自上而下, 由外而内, 以静为本, 节节松沉, 以意导气, 最终气沉丹田后可随时运发于太极点, 由此打通手指、腕、肘、肩、腰、胯、膝、踝、脚趾这九大关节, 并贯至双脚, 脚底生根;同时, 又通过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 在太极点形成强大的太极劲力。这是太极功夫上身的一个显著标志。太极拳的内劲是指以“调心”、“调息”、“调身”为主要形式修炼出的以气为主要载体, 全身骨节经络灵通, 心意贯穿而获得的一种能随意转换方向、变化大小的劲力。孙禄堂在《太极拳学》指出:内劲是太极拳修炼的核心。传统各式太极拳虽然招式动作各有不同, 但其内劲却是万法归一合于气, 是人体内部精、神、意、气、力之间的和谐统一。劲通是如何形成的呢?其一, 劲通是修炼量变引起质变的结果。当熟练了拳架并练到一定程度后, 内功由量变的积累达到了质变的突破, 太极内劲豁然贯通。随着功力加深, 骨节和经脉畅通, 内劲在身体内运行不再受阻, 通过趾、踝、膝、胯、腰、肩、肘、腕、指等九组关节实现的自由传递。其二, 劲通是意念充分作用的结果。内劲是人体活动中通过意识调控的一种具有电磁波性质的能量, 可以通过人的感觉器官, 根据事物的各种变化而体现它的存在。《十三势行功歌》说:“势势存心揆用意, 得来全不费工夫。”“若言体用何为准, 意气君来骨肉臣。”李亦畬也云:“心为令, 气为旗, 神为主帅, 身为躯使。”其三, 劲通是丹田充分发挥作用的结果。

六、穴通

穴通是指修炼太极拳时, 激发人体穴道势能的活性, 并保持人体各种经络畅通, 是修炼太极拳的玄机。穴道并不是孤立于体表的点, 而是与经脉、人体深部组织器官有着密切联系、 互相输通的特殊部位。其从内通向外, 反应病痛;从外通向内, 接受刺激, 防治疾病。修炼太极拳强调“通则顺, 不通则滞”, 就是指穴通之理。人体穴位有720个, 修炼太极拳本质上就是确保这些穴位和十二经络、七经八脉等人体经络畅通, 从而达到阴阳平衡。修炼时, 要应用穴位解决修炼遇到的问题。比如练习杨式太极起势、云手动作时, 两脚如果迈步大了, 就会歪斜而失去尾闾中正, 如果迈小了, 就会形成夹裆之病而致气血运行不畅。若知道了穴位和经脉的知识, 就可以很好地去解决这个问题。开左脚时, 用意念调整着右肩的肩井穴和右脚的涌泉穴上相互上下对齐;开右脚时, 用意念调整着左肩的肩井穴和左脚的涌泉穴上相互上下对齐。左云手时, 必须等重心移到左边上, 让左肩的肩井穴和左脚的涌泉穴上下垂直相通, 才能转腰、云手。如此, 则可达正确规范的动作标准。太极拳的养生功能实现, 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穴通。所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即是此理也。太极拳通过中正安舒、起落展转的动作和开合鼓荡的内气配合, 使人体206块骨头、十二经络、七经八脉和720个穴位有规律、有节奏的收缩舒张, 这种导引方法使内脏得到了“自我按摩”, 同时也导引了气机的升降出入, 调节了人体经络气血, 使之运行流畅无滞。常年习练, 可使内气保持在一个平衡的程度, 并由经络—经筋—皮部, 由里及表, 由表至里而无微不至。久而久之, 可改善人体微循环和脏腑之间的联系, 加快人体新陈代谢, 从而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实现穴通的关键在于准确规范地练好拳架, 并真正做到松沉到位。松沉到位, 才能实现人体穴道和各种人体经络保持畅通。

七、情通

情通就是指习练者在太极拳练习过程中, 忘记世俗中的一切烦恼, 忘记所有不好的情绪, 以达到情绪的内外平衡、平和、舒畅、愉悦。要达到情通, 一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二是要注重武德修养;三是要正确对待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一切矛盾, 做到荣辱不惊, 处变不惊, 达到心绪平和、镇定、平衡、放松、专注的精神状态;四是要专心致志进行练功。

八、神通

神通是太极拳修炼至高级阶段的重要标志。拳论云:“由着熟而渐悟懂劲, 由懂劲而阶及神明”, “拳无拳, 意无意, 无意之中是真意”, “挨着何处何处击, 我也不知玄又玄”, 此乃太极拳修炼的至高境界。太极拳术修炼熟能生巧, 形成条件反射, 方能随心所欲, 神妙高明。“掤、捋、挤、按、采、挒、肘、靠、 进、退、 顾、盼、定” 这八门五步灵活运用至粘、连、 随、 听、 化、 拿、 发、 擎、引、 松、 放、 截、 扣、 抓、 闭、敷、盖、对、吞等技击手法中, 才能达到 “妙手无处不混然” 的程度。 在练习太极拳炉火纯青之阶段, 刚复归柔, 以意念变手, 意念若有若无, 达到 “ 炼神还虚” 境界。此时, 气遍于身内, 神通于天地之时, 内气会自然在体内鼓荡游弋, 形成自在于肉体 ( 五脏六腑、 筋骨皮肉血、 经络) 之间的自由运转, 意念则是不用而用, 神便不领而领, 此种境界, 拳味必出, 所谓出神入化, 阶及神明至矣。

太极拳之呼吸 篇4

【关键词】腹式呼吸 太极拳 健身 技击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056-01

人若缺水可活7天左右,人若失去呼吸则30秒毙命。呼吸是人类得以生存延续的保证。腹式呼吸是通过横膈膜的上下移动来实现呼吸的。吸气时,横膈膜会下降,脏器会被挤到下方,肚子膨胀,并非胸部,吐气时横膈膜会上升,一吸一呼之间便进行了深度呼吸,呼出了更多停滞在肺部的二氧化碳[1]。太极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集大成者,结合了易学的阴阳五行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特有的导引术及吐纳术,具有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特点[2]。腹式呼吸与太极拳的巧妙结合可以达到养生健身的效果。

1.太极拳简述

太极拳包括太极阴阳养生理论、太极拳拳术套路、太极推手及太极拳辅助训练等基本内容。拳术套路可分为大架一路、二路、小架一路、二路;器械套路可分为单剑、双剑、单刀、双刀、单锏、枪、大杆和青龙偃月刀等[3]。现如今太极拳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广泛喜爱。各级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对太极拳的保护意识增强,相继制定颁布了保护措施,先后在各个地方举办了以太极拳为主题的11届国际性太极拳交流会。在2006年5月[4],中国政府正式将太极拳划分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极拳之所以广受喜爱,是因为其动作柔和,速度缓慢、拳式简单易学,可根据个人体质不同调节运动量,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练习。通过练习太极拳可益寿养生养心。

2.太极拳中的“气”

在传统中医理论中,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是气,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也是气。因此气在人类的生命健康中起到很关键的作用,气不仅是人体的组成部分,而且是人体各脏腑机能活动的总称。气机则是气的运动形式,包括升降沉浮等不同的运动方式,可推动人的生理活动,同时也在不断激发人体潜能。在太极拳的技击练习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气的练习,练习“气”实际上就是在练习技击。将“气”与身体各机能活动想调节协调并达一致,可最大限度发挥其功能。在太极拳联系中使用腹式呼吸可最大限度的调动体内的“气”,使“气”在骨骼、血液、肌肉来回流转,刺激各处穴位,在刺激下可激发人体潜能,多次练习可形成条件反射,在用拳时即可调动比平时强大的力量。而且通过“气”的练习可形成对“气”的感受,在对战时可通过“气”的感受来了解对手的实力。

练习太极拳时采用腹式呼吸可达到阴阳转换的目的。一呼一吸即是一阴一阳。练习太极拳者使用腹式呼吸已是习惯,对于初学者而言,练习使用腹式呼吸是必不可少的课程。熟练使用腹式呼吸可使太极拳法连绵不绝,动作行云流水、舒展连贯、呼吸平稳有序。

3.“气”在全身

呼吸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呼吸的健康与否关系到自身健康的长久与否。“气”存在于全身,遍及全身。在心肺方面,可通过有意识的调节呼吸的频率与节奏,增加肺组织的弹性以及胸腔的扩张力度,进而提高心肺功能,提高呼吸质量;在胃肠方面,练习太极拳时使用腹式呼吸,横膈膜上升下降幅度增大,使得“气”在胸腔内反复流转,上下全面的运动可谓是在腹部做了一个按摩,增进胃肠功能,有助于稳定腹内脏器,保持其功能;在脑髓方面,使用腹式呼吸练习太极拳是注意力集中于脑部,“气”的循环彻底,血液氧气干净,对脑部的运转起到良好作用;在骨骼肌肉方面,可通过太极拳的练习增进肌肉之间的配合度及粘连度,提高骨骼肌肉的代谢,增强骨骼的造血能力。太极拳讲究以意导气,用气运身[5],使全身在气的导动下达到恬静圆润,连贯配合,加上腹式呼吸的配合,可有效增加肌肉耐久力,在一呼一吸的阴阳转换下缓解肌肉疲劳。

4.讨论

太极拳具有全面性,是一种全面的系统的工程,具有典型汉族传统文化特色,涉及科目繁多,包括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关系,包含了物理学、易学、养生学、古典文学等。太极拳之所以广受喜爱,是因为其动作柔和,速度缓慢、拳式简单易学,可根据个人体质不同调节运动量,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练习。通过练习太极拳可益寿养生、调养心性。在练习太极拳的时候应注意引导呼吸,将呼吸与运动有意识的相协调统一,从而达到整体的协调统一与自然,做到意动、气动、体动的三者合一。腹式呼吸从技击的角度讲在太极拳法中有阴阳转换的作用,技击里劲力的产生源于“气”,先凝聚于一体再释放出去,可将“气”汇聚、保持、修养,可达到喜不形于色的境界。再而从健身的角度看,腹式呼吸在太极拳法中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太极可调身、养心、调息整体调养,在腹式呼吸的配合下,可有效调整全身肌肉,提高身体协调能力,调解人体神经系统、心肺系统、血液循环系统之间的相互协调,从而可改善机体适应能力和提高抵抗力,从而可达到技击和健身的双重目的。腹式呼吸与太极拳密不可分,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伯韬.人类呼吸的意义——腹式呼吸影响下太极拳的技击与健身[J].当代体育科技,2012,2(6):78-80.

[2]郭梅英,阎克乐,尚志恩等.放松训练和腹式呼吸对应激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2,34(4):426-430.

[3]李丽,王淑珍,王庭槐等.腹式呼吸辅助肌电生物反馈中的心率变异性[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0,36(6):370-372.

[4]王文菁,池思晓,钟天平等.腹式呼吸对心算任务后心率变异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2,33(16):2403-2404.

谈太极拳之整体劲 篇5

提到太极拳,提到“劲”,我们会自然而然地想到练习太极拳时常提到的一句话:“太极用意不用力”。然而,深谙太极拳理的人都知道,这里的“不用力”并不是否认太极拳中力的存在,而是强调太极拳中所用之力不是“拙力”,而是太极拳之“劲”。

太极拳注重用意,这是完全正确的,而不准用力却是错误的。太极拳离不开意、气、力的结合,力是一切运动的基础,太极拳也不例外。只是太极拳中所用的“力”并不是我们平时所讲的通常意义上的“力”。通常意义上的“力”,即常人本来具有的力,是拙力,并不是真力(内劲)。拙力的存在会妨碍真力的产生。所谓拙力,指运动时无谓的用力,易构成体力散乱。在太极拳运动中无谓用力,一会增加体力的消耗量,使身体容易疲劳,不能长久的运动;二会因为体力分散,使技能不能充分发挥。而太极拳之“力”也即真力,是在全身放松的前提下,以螺旋形式发出来的与真气相结合的力,是能够达到“四两拨千斤”、“以小力胜大力”效果的“巧力”,为了区别于一般的“力”,方才称之为“劲”。

太极拳中的“劲”,是太极拳所特有的一种综合素质。自古以来,从文字学的解释而言,“劲”与“力”在本质上并没有严格的区别。《辞海》把“劲”解释为“气力”,《辞源》把“劲”解释为“坚强的力”,都强调一个力字。而在太极拳运动中,“劲”与“力”却有着极大的不同。武当赵堡太极拳传人和庆喜认为,气、力、劲本是一体的,在拳论中却有分论之别。即气是先天自然之气,力是后天人为之力。后天人为之用力,常非用先天自然之气。而在太极拳的姿势变化运转中,气与力相配合,每势完成时要有气沉丹田的感觉,通过姿势转化,由丹田发出的为劲。而太极先贤吴图南先生有言:“所谓太极劲,乃学力也。”他将我们与生俱来的或通过锻炼而得到的力称之为“本力”,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力”,而将通过太极拳或太极功训练得来的力称为太极“劲”。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劲与力皆产生于“气”。“气”之流行于血脉中称为“营气”,即内家拳中“以意领气”的气,贯通经络血脉,故劲生之于“营气”,为内;“气”之流行于血脉之外、皮肤之内、分肉之间,称为“卫气”,其通于肌肉皮肤,可使力气增大,故力生于“卫气”,为外。二者之不同在于力有形而劲无形,力方而劲圆,浑厚而充满;力滞而劲畅,遍及全身,通于四梢;力迟而劲速,意到劲至,刹那遍体;力散而劲聚,集中一点,威力无穷;力浮而劲沉,似水银般沉甸;力钝而劲锐,入骨三分;未学太极拳者力直而虚,是“拙力”,而已学太极拳者力圆而实,是“劲”。

劲与力好似孪生兄弟,它们既互相关联而又互相区别。在太极拳劲力发放之时,劲与力有时是很难分清楚的,它们均为气之所生,相互掺杂交织在一起,互为作用,故发劲时必含有力的成分,此为劲、力之间互相关联的一面。而劲、力由于产生机制的不同又必然相互区别。

劲是隐于内的,是视而不见的;而力是显于外的,是显而易见的。劲之大小,从外表不易察觉,而力之大小则必以身体外表之肌肉发达程度为基础。

劲圆活灵巧、弹抖柔韧,而力僵直呆滞、浑厚雄悍。劲既有柔而刚的特点,又有韧而弹的特性,且可随人体姿态的变化、意识的引导、内气的转换而不断变化,所以劲的运用有圆活灵巧、不易琢磨之妙;而力多是直出直入,在一身之中难以转换,缺乏灵活性,故迟钝不活而多显拙笨,虽浑厚强硬,却宜于中断。

劲外示安逸,内含刚强,内提精神,暗藏杀机;而力则外观凶猛,内中空虚,粗筋暴肌,神色易露。

劲有取之不尽、用之不完之长,主生于经脉中所行之气血,运用也似气血之运行,连绵不断,步步深入。在发劲之时,亦是“抱七撑三”,尚存有储备而不至于气散劲竭;而力有一发则尽、易于中断之短,无后续之力,故易中断。

劲主生于血脉间之营气,而力主生于筋腱间之卫气,肌肉骨骼乃是劲、力发放时的共同依托。

现在看来,力是人体具有的先天自然之力,而劲是在意识的支配下,通过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作用而发出的随斗争形势的需要不断变化着的力。一般的“力”,当其离开原发动体之后,都是以直线的轨迹向前运动,命中目标就产生效果,否则便一直沿直线向前运动,直到因空气的阻力而逐渐减小直至最后消失。而太极拳之“劲”,则是一种曲线圆活无滞的劲力,可随外在的需要随时变化发力的时间、方向、大小、路线和着力点,可变化万端,运用自如。故劲可有曲直,有刚柔,缠绕往来,纵横捭阖;既有定向,又无定向,变化无穷,令人难以捉摸。与先天之力相比,太极拳的“劲”是以各关节间骨缝松开,韧带肌腱伸长,肌肉适度用力为基础,通过大脑意识支配,经肌肉有序化收缩,并与呼吸配合锻炼而产生的一种力量素质,其劲力灵活多变,其力的速度、方向、大小和作用点可因敌而变。

二、太极拳劲力之整体性

太极拳以中国传统哲学和传统医学等为理论基础,继承了其中的整体观,强调从整体上把握世界万物的和谐统一。太极拳之目的在于体现人体的健康成长和自我保护的根本规律,即从整体上调整自身的各种机能,使人体处于一种整体协调平衡、统一进化的状态。为此,太极拳运动处处强调整体性,“一动无有不动”,“周身一家”,“一动无不动,一静俱寂然”。太极拳运动的整体性决定了其劲力的整体性。即劲要整,一身之劲要练成一家,强调内不动,外不发,腰不动,手不发,由内及外,总须完整一气。太极拳动作纷繁复杂,千变万化,其势虽不同而劲、气归一。“夫所谓一者,自顶至足,内有脏腑筋骨,外有肌肉皮肤,四肢百骸相联而为一也。破之而不开,撞之而不散,上欲动而下者遂之,下欲动而上自领之,上下动而中节应之,中节动而上下和之,内外相连,前后相需,所谓一以贯之者,其斯之谓欤,而要非勉强以致之,袭焉而为之也。”始而意动,继而气动,然后外动,可见太极拳劲力之整体性是有形与无形,外部动作与内部精、神、意、气、力之间的和谐统一。内动形于外部动作的开合与表现内劲轻沉的虚实以及体现气之运行的呼吸三者是完整一气的。

关于太极拳劲力的整体性,在古太极拳经典著作中就已有描述,李亦畬的《五字诀》中有一条就是强调劲整。说:“一身之劲,练成一家,分清虚实,发劲要有根源,劲起脚跟,主于腰间,行于手指,发于脊背,又要提起全副精神……”可见太极拳劲力的整体性,是以腰为核心,通过腰带动整体而整体中的各个部分之间又节节贯穿、息息相通来实现的。劲力之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方能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势之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掌腕肘和肩,背腰胯膝脚,上下九节劲,节节腰中发”,故曰“一身之劲在于腰”。全身的虚实变化也皆由腰转动而实现,《心会论》中把腰脊视为第一主宰,腰对全身的转动变化、维持身体重心的稳定及主宰劲力的蓄发等等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练习太极拳、体会太极拳之劲力时,必须把握太极拳劲力的整体性和腰的主宰作用。

此外,太极拳劲力的整体性还表现在“内劲”与“外劲”的协调统一之上。

“内劲”一词最早见于陈鑫的拳论。关于内劲,陈鑫是这样描述的:以意行气,发于丹田,行于骨缝,运于肌肤,注于四梢,复归于丹田,缠绕往来,轻灵圆转,可逐渐产生绵软而又沉重,外似棉花,内似钢条的内劲,功夫越高,内劲的质量越高。而武当赵堡太极拳拳谱的《内劲法》中对于内劲是这样描述的:内劲寓于无形之中,而接于有形之表,然思其理,志者气之帅也,气者体之匀也,心动而气随之,气动而力赴之。而杨澄甫亦认为“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气即至焉”。如是气血流注,日日贯输,周流全身,无时停滞,久久练习,则是真正内劲。可见内劲发于一心,而行于四肢之骨髓,充于四肢之肌肤。太极拳之内劲轻沉兼备,刚柔相济,急应缓随,虚实变化,极为灵活,皆因其以意导气在体内以螺旋式运转。内劲轻灵而不流于飘浮,沉着而不涉于呆滞,极富缠绵曲折之意趣。其初无定向,随人所动方有定向,蓄于内且无先动之形,能够随机变化且刚柔混于无迹,故称为内劲。

古人对于太极拳劲力的研究以传统医学为基础,从气血流注方面阐述其产生及特点,虽深奥却晦涩难懂,缺乏理性和直观性。其实,简单而言,内劲与外劲均可从太极拳运动中人体受力来分析。太极拳运动中,人体受力可分为人体内力和人体外力两种。所谓人体内力,就是人体内部各部分相互作用产生的力,例如肌肉收缩力、韧带张力等等,其着力点都在体内,只能引起身体各部分的相对运动,身体整体上不发生位移。人体外力则是指外界环境作用于人体产生的力,例如重力、支撑反作用力和摩擦力等等,外力作用可使身体发生位移,引起整个人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内劲与外劲的实质是人体内力与外力的一种表现形式。人体的一切运动和一切形式的发劲,都是肌肉收缩的结果,由多个或多组肌肉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人不是刚体,有意识,在意识支配下的肌肉运动来完成动作。“内劲”实质上是人体不同组成部分与吸入体内的氧气等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力(内力),以及由人的意识活动而产生的力,是人体所能发出的肢体力、气力和意念力的综合;而“外劲”实际上是人体与地球或对手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力(外力),是人体所受的支持力、摩擦力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等的综合。太极拳整体劲的发放是内劲和外劲有机结合的结果,以内劲为主导,牵动关节、骨骼产生人体各部位间的相对运动,由于各环节的相对运动作用于地面或其他对象,而获得外界环境给予的反作用力也即外劲,从而引起整个人体的相对运动,发放出同时包含有内劲和外劲的整体劲。

漫谈太极拳之源流(下) 篇6

张三丰,姓张,名通,字君实,又名全一,三丰其号也,本张天师后裔。出生于南宋末年,南宋理宗、元定宗丁未年出生(公元1247年),生有异相,丰神奇异。幼读三教之书,出口成诵,后习少林武技,拳艺绝伦,威震武林。曾充中山博陵令,不久弃官寻道,习道门武功,融佛门道门武功于一体,功臻化境,已成武林一代宗师。然祖师深知,如不能结成如意金丹,孕育元胎,阳神显现,拳脚再好,只是自然门功夫,百年之后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于是焚香祷告上天,慕习金丹大道。至六十余岁,在终南山得遇火龙真人,传以大道,火龙真人乃华山陈抟老祖之徒。后又在峨眉山遇吕洞宾真人传以飞剑之术。吕洞宾真人金丹、元神、飞剑三大绝技震惊于世。三丰祖师悟通白云上人书诀,以书诀合丹道、武技,创龙形大草、武当字拳。又以书诀、丹道、飞剑熔于一炉,创天龙神剑。继承整理先天拳、小九天等早期太极拳,纳拳于丹道,将太极拳作为入道之基,创太极丹道,以使资质一般之门人易于入道。三丰祖师将少林、华山武技融入武当功夫,融多家之所长,得佛之广大,得道之精微,得儒之至极,将武当派发扬光大,传下神功无数,各成体系。武林中形成“北尊少林,南崇武当”之局面。三丰祖师将武当山分为九门,即“上乘法第通玄于道,概演天真,时太乙、太清、太虚三门。中乘法第与道同真,虚灵为证,时清虚、玉虚、灵虚(天虚)三门。下乘法第以武演道,与道全神,时太极、无极、至极(八极)三门。”(李兆生《中国太极拳统真大典》)后衍变为八十一派。

武当,自古就有炼气士、道门大德在此修炼,至唐宋之时,武当已是武林大派。“就在这个时期(唐代),武当隐修道人金晶子祖师将老子的清静无为之道,文始的内炼成丹的金丹之法,与武轮先祖元圣真灵子(先秦时期人士)所遗留的武道修真密技相结合,集修真、武学大成于一身。最后,确定了以武入道、武道相合的修真方针,并以此为宗旨,创立了武当太乙金门,俗称武当太乙门。”(梁英杰、唐新晖《武当太乙门内功文化脉系溯源》)因三丰真人将武当派发扬光大,继承、整理、创造无数神功绝技,故被后人尊为武当派之祖师。从三丰祖师所留字迹,可见绵绵不断之拳势,剑势纵横之剑气,正所谓“拳里有字,字内藏拳”,“写字舒剑气”是也。三丰祖师集太极拳之大成,创立太极丹功体系,赋予了太极拳新的生命,新的内涵,将太极拳作为丹家外形有术之操修,也为入道者设一方便之法门,故被后人尊称为太极拳祖师。“从史学参真而言,太极拳尊张三丰为开祖,是指三丰祖师将唐代传之先天太极拳纳合于丹道,融武学丹道于一物,故使太极与丹道全参之共性,归于参同周易。丹道以静潜动,太极为拳以动循‘易’之律,而经化乾阳。因而武功参同修真,再造血肉神魂,使太极拳有了一个超越空前的崭新生命,使太极拳开一代先河,做为内家血统而传宗后世。”(李兆生《中国太极拳统真大典·民族文化的萌芽》)除武当宗传之太极拳流派之外,泛传于俗之赵堡、杨式、武式、吴式、孙式等太极拳流派均尊张三丰为祖师。张三丰写有《太极拳论》等拳论与功法传世,后代弟子将其编辑、整理成《太极拳经》、《张三丰太极炼丹秘诀》、《太极法说》等经典传世。

五、宗风隐遁,脱化出先天六脉太极体系

太极拳之呼吸 篇7

太极拳与跑步是传统体育和现代体育的代表性运动项目,也是当前为多数人选择为健身手段最多的项目,通常我们认为这两种健身方式的健身机理是一致的,其实则不然,两者存在着本质的上的差异。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认识,是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用西方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来研究和说明东方文化现象和问题,这种认识上的差异不仅表现了东西方认识问题角度的不同,更重要的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阻碍,不能发挥出她本身应有的积极作用。下面就从人体健康的条件要求出发,对太极拳和跑步健身机理进行对比,看他们之间的异同点有哪些?这样的比较,不仅能使我们了解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项目的差别,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这些认识有助于我们在今后的生活实践中会采取一种更加辨证的态度和方法来看待社会和人类的发展,同时促使人们对以太极拳为代表的传统体育项目有更深刻的了解,激发大家学练和研究传统体育项目的积极性,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2 身体健康的概念和内涵

健康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所以人类对健康的理解和研究从没有停止过,在1999年版的《辞海》中,健康被定义为:“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健全的身心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状态。通常用人体测量、体格检查、各种生理和心理指标来测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提出了一个更加明确和全面的定义:“健康是指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从上面的健康的定义的发展可以看出,随着经济文化全球化的进程,大家对健康的认识已趋于相同,这个定义也告诉我们,真正意义上的健康涵盖了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内容,所以人们在选择健身项目的时候,健身项目能否实现以上几个方面的发展要求,其作用的机理及功效是大家选择是否从事这项运动的依据。下面就从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对健康的条件和内容加以解读。

2.1 生理方面的健康条件

所谓生理方面的健康,主要的表现是身体没病,精力是否充沛,身体能否使人们适应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需要,要实现这些,就要求人的血液循环和能量的供应、内分泌、呼吸等身体系统是健康的,其中,最重要的是血液循环系统及能量供应功能的健康和增强。

2.2 心理方面的健康条件

心理的健康是个比较复杂的概念,其内容很多,表现的方面也很宽泛,但其主要的表现就是人的自信心和应对突发事件时所保持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依赖于生理上的健康和思想认识的提高。试想一个天天身体不健康的人,无法从事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工作,让他(她)有一个充足的自信心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

2.3 社会适应方面的健康条件

社会适应方面的健康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随着人类的社会竞争压力增加后人类在社会适应方面出现了这样那样的不适应后才提出来的一个新概念,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生理的健康是基础、心理的健康是必备的条件,同时,对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现象和事物的发展中内在的规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现代人们把社会适应单独列为健康一个方面的重要原因。

3 跑步与太极拳健身机理的分析

3.1 跑步健身机理的分析

3.1.1 跑步对人的生理方面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跑步过程中肌肉的运动需要能量的供应,为满足这一生理需求,血液必须通过加速循环才能应对身体的这种变化,血液在身体内的这种循环和变化也促进了血液循环功能的增强。但是这种能量的增强的机理是身体内的血糖被运动消耗后其值是降低的,休息恢复过后血糖值会有一个超量恢复,然后人们就可以适应更高强度的运动和工作生活,这是跑步健身的机理所在。但是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人在跑步运动过程中,机体还会产生诸如乳酸对身体有刺激的不良物质,这些物质会导致机体的不适感觉,从而给身体健康代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3.1.2 跑步对心理方面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长期的运动,让人在适应了艰苦和乏味的跑步运动后,使人在意志品质方面有一个长足的提高和增强,同时,因为跑步带来的身体能量的增加会增强人的自信心,从而能让人在应对生活环境中的突发事件时会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

3.1.3 跑步对人的社会适应性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跑步在生理、心理方面的良性作用,使人在从事社会活动时有一个健康的思想和认识,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会以一种平和的心态来正确对待社会的竞争,在竞争中会遵守竞争的规则和道德规范的要求,从而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3.2 太极拳健身机理之分析

太极拳相比较跑步来讲不仅表现在运动方式方法的复杂性,更重要的是太极拳中蕴含的深邃的富含哲辨思维的传统文化思想。这些特点决定了太极拳运动在健身的机理方面就有了更多的作用。

3.2.1 太极拳在生理上的健身作用主要表现在:太极拳也影响血液循环和身体能量的增加,但是其影响的机理与跑步的影响是“大相径庭”的。

太极拳健身的主要健身机理是:人体内先天就存在着不同于现代运动意义上的“力量(能量)”的“能量”。这种能量在传统的练习里面称之为“气”,(至于这个能量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能量,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论,现代的科研手段还不足以说明。)通过练习太极拳后可以激发人体内的这种能量,这个能量会随着意念和动作的导引,沿着人体的经络在身体内进行运动,这个能量的运动对血液循环和人的内脏必然起到刺激和按摩的作用,这样就促进和增强了血液循环等身体系统功能的良性发展。最重要的一点是,这种能量在身体内的运行和作用不会产生类似于跑步运动产生的乳酸等有害物质。

3.2.2 太极拳对心理方面产生的影响主要是太极拳运动本身富含深邃辩证的太极哲理,要想练好太极拳就必须有对传统太极哲理唯物辩证的深刻理解。太极哲理是我们华夏先贤在研究宇宙变化规律过程中总结出的万物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是具有浓厚中国传统思辨方式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我们先辈的生存实践并创造了几千年绚烂的华夏文明。除了太极哲理的科学性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太极哲理在指导生产实践中存在的不足,这样才能用辩证的态度和观点来认识太极哲理和现代科技文明的关系。有了这个思想基础,加上太极拳激发的人体的“能量”这个物质基础,还有长期练习太极拳对人意志品质的磨练,那么人的自信心的增强,应对突发事件时的从容和淡定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3.2.3 太极拳对人的社会适应性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太极拳习练过程中体悟到的自身的能量变化与外界事物的运行变化规律的一致性,这样的规律不只表现在能量的变化上,更重要的是社会中所有事物的发展都符合这一规律,这样的人生境界会让太极拳练习者在社会活动时有一个正确、科学、合理的态度和方式来处理一切社会活动,并尊重社会公德和公共秩序。

3.3 跑步与太极拳健身机理的对比分析

3.3.1 跑步与太极拳的健身目的相一致,都是为了人类的健康,并且健康的内涵也是相同的,都包含了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

3.3.2 跑步与太极拳的健身机理存在着练习理念和作用机理上的不同,这样的不同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西方科技文明在认知方式和思辨思想上的不同引起的。

3.3.3 太极拳的深邃的思辨思想和丰富的练习内容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但是现在对太极拳的研究存在着不深入,认识模糊的问题,这也是造成传统体育不被人理解和接受的根本原因。

4 结论与建议

1.传统体育是根植于传统文化基础上的体育项目,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的内涵和认知模式与现代科技文明的不同,所以他的健身机理与现代体育的健身机理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他们的不同,不仅是发展传统体育项目的需要,更是人类本身健康发展的需要。早一天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点,就会有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2.太极拳健身机理用现代的科技文明仍有解释不清的问题存在,但这也给我们在传统体育和文化的研究上创造了空间。政府和教育部门如果能认识到这一点,就要在政策和舆论导向上给传统文化以足够的支持,使我们的专业人士有条件、有平台对我们的传统文化进行多角度、更全面更深入的研究,使传统文化中精华和科学的理论方法与现代科技文明形成一个有益的互补,让我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摘要:太极拳与跑步是传统体育和现代体育的代表性运动,但两者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机理有着本质的上的差异。政府和教育部门应该在政策和舆论导向上给传统体育的发展研究以足够的支持,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关键词:太极拳,跑,健身机理,传统体育

参考文献

[1]解守德.太极拳内功心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冯小军.我国太极拳运动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1).

[3]陈善平,闫振龙.太极拳影响大学生传统文化态度的实证研究[J].武术科学《搏击》学术版,2005,10.

太极拳之“着” 篇8

大凡拳术皆有“着”,也就是有制服对手的方法。

太极拳的“着”隐寓在拳架中,隐离在拳套里。太极拳看似漫不经心、松柔缓轻的动作,实则隐藏巧妙的方法、制人的杀机。

当今练习太极拳者数以亿万计,可知晓、懂得太极拳“着”者却很少,而精通太极拳“着”者更少。太极拳之“着”,是太极拳技击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攀登太极拳金字塔尖的前提和基础。

笔者以为,太极拳的“着”有两层意思:一为每势(招)的运行,二为每势的用法(拆拳)。

《陈氏太极拳图说》12篇论文中,陈鑫设一篇专论“着”,篇名为《太极拳著解》(“著”即“着”的通假——作者注)。陈鑫就“着”形成的心机和意象的命名、太极拳“着”有别与其他拳术“着”的特点进行了阐述。

在“着”这节中,陈鑫对每势的运行要求很细。“每一着必思手从何处起,何处过,至何处止。外面是何形象,里面是何劲气,要从心坎中细细过去。此着之下与下着之上夹缝中如何承上,如何启下。必使血脉贯通不至上下两着,看成两橛,始而一着自成一着,继而一气贯通,千百着如一着也。”由此可见太极拳的一势就是一着。太极拳一着与一着的连接、贯串就是拳套。传统陈式太极拳一路有83势,原则上说就是83着。

陈鑫还说:“拳之一道,进退不已,神气贯串,绝不间断。尝见人之耍拳,上着未完即欲停止,一停止,其气断,其神散矣。即不然,此着未完,即欲打彼招,仍然未完,而更欲打下着之下一着。如此操心,何能细心揣摩,而知其内劲之起落,精神之充足乎?欲速者,恒犯此病故终无成功。”

以上两段话,足以检验我们行拳走架的正确与否。

想以往笔者学拳时,每一势要求很严,此势不对、不熟,下一势师傅不会再授,通常情况下,一个势子要盘一个星期,甚至十天半月。一趟拳没有二年左右时间盘不下来。我们叫“拳跟人走”,视人盘拳的好坏来决定授拳的进度和深度。现在倒好,一趟拳三五个月拿下,还谈什么“着”?这叫什么,这叫“人跟拳走”。不分好坏良莠,老师“拳势”教到那里,学拳之人就跟到那里是也。

对于每势的用法,也叫拆拳,拳家都将此看成是秘密,一般不会轻易授人的,特别是所谓的“绝招”,更视如性命。即便有些开明拳师,平时授拳或是出版书籍也只讲原则,少讲或不讲具体。书中的用法图形也只是窥其外形,而不知内里,看了未必得其法。因为,太极拳的“着”是要靠口授心传、实际教练的!比如杨澄甫1931年专讲“着”的《太极拳使用法》一书,有用法说明,也有摄影图形,但也只能说其基本。诚如该书“凡例”第7点讲,“本书各势应用法式仅就一二手术编列说明之,其临时动作变化之妙……非空言所能及也”。再如陈鑫的书,有其《太极拳用说》一文,也只讲用法的大致道理,在解释拳势时,虽不时插入用法稍具体的手势、脚势、身形等,但也多是点到即止而已。当代一些太极拳书籍,虽在用法的说明上较以前详细,但不经过实际的教练,也无法得到其妙谛。

着要熟,熟后方可懂劲。着如何能熟?依笔者之见,一要拆拳,二要喂着。

拆拳,是将拳套中每势的用法单独提出来讲解,先讲一般用法,后讲变招,再讲内劲的运行以及力点、速度、时机等。

喂着,是在拆拳的基础上,我以敌方态势进击,彼以拆拳中适时之着法拿打散发而是。除了在推手时喂,更要在散放中喂;除了喂着,更要喂劲,于此来纠正拳势的不足,验证着法的准确,体会劲路、内劲的精到。

太极拳的任何一“着”都是应敌之方法,虽然“着”有千变万化,但其变化皆从“着熟”而来。拆拳反复领悟,喂着、喂劲渐次实际,掌、拳、腕、肘、肩、胯、膝、脚以至于百骸俱动,与人研摩跌宕,久而久之感觉灵敏,微动即知,知彼而又知己,着熟矣,懂劲始!

对于“着”我们不必过于刻板,非要不差一丝一毫,或只能这样用而不能那样用。陈鑫说,学着者“是在学者细心揣摩,日久自悟。前贤云:能使人规矩,不能使人巧。举一反三在学之者,不可拘泥,亦不可偏狃”。着数,在于活用,在于变化,在于融会贯通。

虽然太极拳的技击是通过拳势中拆拳的“着”来体现,但它毕竟属于技巧。练武之人讲究“一功二胆三技巧”,首先要有一定的功力(内力、内劲),其次要有胆量,要霸气,第三才是招数。因为,在实战中,应用现成“着”的机会不多,即使用上,其运用效果也决定运用者功力的强弱。先贤讲“犯者即仆”,陈发科讲“哼哈”立判,并没有说何着何着,主要是功力(指符合太极拳原理的功力)使然,其实“着数”已融入功力中,无着而是着也!

太极拳功力深厚者对技击意识察觉的灵敏度高于常人数倍,同样一着,功力深浅不同者运用的威力是大不一样的。

上一篇:高效校园网络下一篇:低年级课堂说话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