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炼太极拳

2024-10-18

修炼太极拳(精选7篇)

修炼太极拳 篇1

一、 太极拳气功外练与内调

太极拳吸收了我国古代养生法术之精华, 如道家的 “ 性命双修, 动静兼修” , 武术方面的“练气易筋”, 特别是传统医学“导引吐纳”, 使太极拳更加符合医学养生的要求, 成为以拳为体、以拳为用、以功为本的整体锻炼项目。它不仅是强身健体的一项体育运动, 更是一门防治疾病的科学技术。太极拳一旦练到能防治疾病的程度, 它就是一门气功。实践证明, 不论从哲学、生理学、心理学、力学、医学和拳学上, 太极拳都是具有独特风格的健康护体法宝, 是其他一般性体育项目所不能比拟的。

太极拳是以形体、呼吸、意识密切结合来锻炼形气神的高度身心整体运动, 其以“外练”和“内调”两个功能促进人体健康。“外练”是以深沉匀细的腹式呼吸和连绵柔缓的腰腹扭转对体腔内的脏器进行按摩, 以手臂的旋扭和腿脚的屈伸对全身关节和肌肉进行锻炼的机体活动。“内调”是通过头、手、腰三位一体的同步圆运动使脑进入宁静状态, 对机体的各个生理系统进行调理的气功医疗。“外练”和“内调”在促进人体健康上, 两者各有千秋, 但相辅相成。“外练”通过全身活动锻炼机体的力量, 对一些病症起到“治标”的作用, 而“内调”激活免疫系统, 增强机体抗病和康复的能力, 从而消除头痛、 失眠、肠胃不适、气血不畅、关节不遂、精神不振等病症, 能起到即练即灵的效力, 这就是两者相辅相成的体现。

二、太极拳气功状态

太极拳的习练分为初级、高级两个层次。拳路不纯熟, 练拳时要考虑动作的顺序和准确性;拳路纯熟, 但练拳时头脑另有所思, 或是练拳场所不静, 致使脑意识未进入宁静状态, 这样的拳练均属于初级层次。初级层次的太极拳只能起到“外练”作用。拳路纯熟, 不需要用脑“导引”动作, 而是脑意识“跟随”动作。此时, 如果外景和声响对视、听等神经中枢的刺激减弱到最低程度, 脑意识便进入极佳的宁静状态, 这时的练拳便进入了高级层次。高级层次的太极拳就升华为气功, 具有调理免疫系统、 防治疾病的 “ 内调”功能。

圆活是在连贯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 即圆满活顺。就是在无限延长的螺旋式弧形动作中, 不凹不凸, 不起棱角, 没有缺陷。 拳的冲、 贯、栽、撇、撩, 掌的掤捋、挤按、抱分、搂推、架撑、压托等, 均要求匀、柔、缓, 在圆的运动形式上体会手法、步法和身法, 体会肢体参与由内向外的弧形运动的规律和要领。双目轻闭, 脑在圆运动中处于晃悠状态, 全身犹如躺在吊篮内缓缓摇摆, 又如同鹰翔高空, 升降起伏, 左右盘旋。身体不时产生失重感, 脑内产生清爽感, 全身仿佛有源自于脑的无数清凉细流流淌。脑的虚无清静感, 全身的失重感及清凉感, 这“三感”就是太极气功状态。太极气功状态下的这些奇妙感觉, 是那些伸伸腿、扭扭腰、发发热的一般机体活动不可能产生的。

三、太极拳气功进入

练拳时, 要全身放松, 虚领顶劲, 沉肩坠肘, 含胸拔背, 松腰松胯, 以腰为轴心带动四肢活动, 腿脚虚实分明, 步子轻灵稳健等, 是练太极拳必须做到且比较容易做到的。在静、松的前提下, 要逐渐做到用意念指挥行动。“用意不用力” , 和 “ 动作是圆弧轨道” 则是太极拳的灵魂, 也是太极拳由“拳”升华为“气功”不可或缺的条件。经过较长时间地习练, 还会感到自身的一些穴位如劳宫穴、涌泉穴等发热, 这达到了“意到气到”的境界。

“用意不用力”的主旨是“用意”, “不用力”只是“用意”的必要条件。力是大脑指令下的肌肉骨骼活动。“用力”的表象是肌肉紧张, 实质是指挥运动的中枢神经处于极度兴奋状态。气功之所以有助于防治疾病, 就是因为在气功状态下, 脑意识入静、肌肉放松、外感神经中枢进入尽可能达到抑制状态, 从而使包括以脑为主的各个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得到很好地调理, 促进全脑进入轻松脑波状态 (现代脑科学认为可分泌有益激素——脑内松果腺素等) 。因此, 高级层次的太极拳习练不可用力, 包括实为拙力的“暗劲”、“内劲”。手臂的一招一式, 腿脚的起落进退, 均要求“意识跟腿 (手) ”而不是“力气驱使”。只要不单纯是为了“外练”强身健体, 而是从防治疾病的“内调”为主要目的, 即使是酷暑, 在练完一路简化太极拳之后也不至于气喘吁吁, 大汗淋漓。否则, 太极拳就练成了单纯活动筋骨、 锻炼肌肉的强身运动。 当然, “ 不用力”并不是要求躯体软绵绵、两臂轻飘飘, 只是不刻意 “ 发力” 。 只要用意到功, 意自然会生力, “不用力”绝不会导致全身无力。

四、太极拳气功习练要点

以圆为中心。练拳的全过程, 处处是圆, 无时不圆, 故太极拳又称圆运动。要以脊腰为轴不停地左旋右转划半圆, 手臂随腰的扭转上下左右划整圆, 没有一处直来直去。头既做180度“自传” 半圆运动, 又随着身躯的前后左右进行360度的“周转”圆运动, 所有圆运动使得脑仿佛在无际的天体里绕着圆漫游, 产生一种晃悠感, 致使脑意识进入一种虚无缥缈、一切皆空的境界。这正是医疗气功所要求进入的“静”界。

动作整体连贯。太极拳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不是单个动作的连接, 从“起势”到“收势”, 手臂和腰身的运动形成一个接一个绵绵不断、周而复始的圆, 动作与动作之间没有停顿, 动作的“定势”只是每个动作的终结姿势, 仅用于教学上的分节和短暂停顿。练拳过程中的停顿, 必然使脑在圆运动中产生的晃悠感不时地中断, 脑意识的宁静状态不时地被破坏。形停则意断, 意断形必乱。

环境宁静。宁静的外部环境是习练太极气功的重要保障。绝对的自然之“静”甚是难寻, 但可以通过闭目 (微闭) 、塞听、独练等创造一个“心静”。“塞听”并非塞住耳孔, 而是对外界的一切声响不予理会。拳路熟悉后, 练时最好不要使用音乐伴练, 容易分心, 不利于听觉神经中枢的抑制, 容易受束, 迫使动作紧跟音乐节拍。所以, 音乐伴练不适宜太极气功。

习练随意。习练太极拳的速度和套路随意性很大。简化太极拳快速练完一路需5-6分钟, 中速需要20-30分钟, 慢练则可用40-60分钟。动作的随意性也大, 某些动作按套路规定只有左、右共两次 (如揽雀尾) 或左、右、左共三次 (如野马分鬃, 搂膝拗步) , 但实际习练中, 次数可多可少, 速度可快可慢。

单独练习。集体练拳意味着速度一致, 就要靠音乐伴练或口令指挥, 此种方式只适合于教学和表演。练拳时, 动作受束、脑意识难静, 必然减弱甚至收不到太极气功的医疗保健功效。独自习练, 是气功习练的最佳方式, 也是动中求静的必然要求。

意念引导。太极拳从头到脚, 一举一动、一招一式都有严格的规范。每一个动作的起点在哪里?经过的路线是什么?在转换过程中要掌握哪些要领?这一切都要在意念引导和支配下完成。初学者, 须有老师口授引路, 力求动作规范、准确, 更需努力钻研, 掌握一些太极拳的理论知识, 以提高意念指导的自觉性。经过一番刻苦的训练, 练到精神集中、意念贯注时, 就会慢慢打出太极拳的韵味, 就会觉得浑身舒坦, 有极大的愉悦感。

循规修炼太极拳 篇2

关于“规律”的问题,是值得同道交流探讨的理论和实际操作的拳法。笔者经常和拳友们探讨太极拳的拳理拳法,深感有趣味。记得陈鑫大师在《学拳须知》中,特别强调拳家要研究拳理拳道,他认为:“学太极拳,先学读书。书理明白,学拳自然容易。”这是学练太极拳的真理。理论指导行动,是一切的行为指南。有一位拳家说,练太极拳的人多如牛毛,而得到太极内功者凤毛麟角,此言极是。有人说“杨无敌”的太极功夫是偷学而得,那是杜撰。凡学练太极拳的人都知道,老师苦口婆心地教,学生明学都很困难,博大精深的太极拳怎么可能偷看几次便功夫上身呢?不是身临其境明师指导,不知什么是太极拳规律,怎么能练出太极拳真功呢?

现在出版的太极拳书籍、影碟、录像带等等,俯拾皆是,但对于高文化品味的太极拳,则很难奏效。因为看书或影碟学练等于照着葫芦画瓢,只能模仿外形,内功则无处修得。凡练太极拳者,无明师指导难以成就,这是千百年来几代人的经验总结。笔者若无吴图南、杨禹廷、汪永泉等京城三位太极拳文化巨匠点拨,恐仍如在茫茫黑夜中摸索。下面,我们探讨循太极拳规律修炼的正题。

太极拳具有阴阳变化、举动轻灵、用意不用力的特性。若练拳没有阴阳变化、举动笨拙,则有悖于太极拳的特性,很难说是在练太极拳,或者说,仅练了多少式的太极拳套路。除了以上我们说的三个特性,习者还应该在拳式中反映出手脚结合的上下相随、动静相兼的动分虚实。

上下相随

拳论打手歌中道:“上下相随人难进。”这是千百年来代代拳家在实战中总结出来的太极拳真理。通俗地讲,在拳法上称为手脚结合。

太极拳不只有练法和打法,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会只讲长拳短打。三丰祖师遗训:“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你练太极拳吗?练拳不是为打人,而是为达到养生长寿的目的。如果你有动粗的心态,恐十年二十载难以成就。

学练太极拳要先研究拳理,进而研究太极拳的结构。学练太极拳不单是练会练熟多少式,还要求练家上下相随,也就是手脚结合。有人不以为然,自己的手脚有什么“上下不随”的。上下相随在太极拳的体用拳法上,属于内功,不修炼数年,手脚很难相随。凡事不能看现象,要看本质,手脚结合的内功虽很难,但只要循太极拳的规律习练,没有不成功的。

太极拳的品格,是阴阳变化中的动态运行艺术,在习练中是太极拳文化、艺术、审美的体验。太极拳道,道法自然,练拳不是单纯地练,是自自然然地修炼;不是打拳踢腿,而是一切动作均循套路弧线而运行。再进一步演绎,习练时手动脚不动,脚下阴阳变化动作中,手是不动的,根据拳式走向,手脚有时也同时动作。总之,太极拳的根在脚,诠释的是脚,手仅仅是形,形于手指。

请拳友们注意:习练时,阴动先松脚,脚一手二,脚引手;阳动时,手一脚二,手引脚。手脚虽然有先后,但时间差微乎其微。

动分虚实

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云:“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动静之机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笔者研习王公的《太极拳论》多年,将此论奉为太极拳“宪法”。

“动分虚实”,是太极拳品格所决定的拳理拳法。虚实即阴阳,虚为阴、实为阳,是拳之根本,拳之灵魂。倘拳无虚实,拳无阴阳,很难说是太极拳。凡习练太极拳,一套拳是由若干个动作组成的套路,一动便分虚实。先贤武禹襄在《十三势行功心解》中这样说:“虚实宜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虚实是拳之根本,并非笔者妄言。一般健身性的练拳,有没有虚实无所谓,拳操一体,练则受益,动则健体。欲深研太极拳道,须在拳道上下功夫,首要的是拳有阴阳,动则虚实。

人是太极之体,整体是一个阴阳体,每一部分都有阴阳存在,“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我们都见过太极阴阳图,阴阳鱼相抱,阳隐阴显,阴隐阳显,生命不停,阴阳变化不止。我们练太极拳,阴动的起点即是阳动的止点,反之亦然,这是太极拳的规律,只有循阴阳变转的规律运行,才有可能得到太极内功,也有可能手脚自然结合,否则是盲练。当然,太极拳的规律不仅仅是上下相随、动分阴阳。笔者在多年的修炼中认为,太极拳修炼,阴阳变转是首要遵循的。先贤在《十三势歌诀》中道:“变转虚实须留意”、“上下相随人难进”,是关要的拳理拳法,习拳者要特别注意。

太极拳的规律不仅如此,笔者在《太极解秘十三篇》一书中,有“九松十要一虚灵之言”。在书中提到,太极拳规律还有举动轻灵、动静开合、以意行功、不用劲力、安舒中正、内外三合、空手轻扶等行功必须遵循的规律。先贤谈到,练太极拳要做到“百折不回、脱胎换骨。”只要把握太极拳规律行功,终究苦尽甘来。

太极拳的规律还不仅如此,笔者在太极拳理论专著《太极解秘十三篇》中反复介绍,练太极拳首先要改变思维。有的拳友到北京找我交流拳艺,自我介绍练过多少年拳。我请他练一两式,他做了。我不客气地说,拳中没有阴阳,思维方式未改变。来者不解。我进一步解释,练太极拳时,身体是太极之体,思维是不是应有太极思维?对方仍不解。只有用事实说话。我坐在桌旁,将小臂放在桌上,请他双手用力下按。我问他:“按住了吗?”他答:“按住了。”

我告诉他,你认为确实按住了,这是常人的眼光,按太极拳的思维,你没按住。他又不解,我哈哈一笑,小臂已抬起来了。他退后了两步,依然不解。

我又告诉他,练太极拳最忌拙力。他弓步双手按我的小臂,犯下三个错误:1.手上双重,2.脚下双重,3.拙力。必须破坏他的双脚、双手的四个力点和双肩的两个支点的平衡。在操作中,笔者用以阴阳变转、上下相随,对方只有失败。

如何修炼呢?笔者在《太极解秘十三篇》的“松功篇”中介绍,修炼者要放松身体的脚、踝、膝、胯、腰、肩、肘、腕、手等九大关节,还要放松手脚各28个小关节,还要裹裆、溜臀、收小腹、展胸、圆背、收胸窝、弛颈、顶上虚灵等等,身体上下放松,改变人体结构,有一个“关节要松、皮毛要攻、节节贯穿、虚灵在中”的太极拳体能。

如何科学的修炼太极拳 篇3

许多人以为太极拳只是盘架子和推手, 想努力通过盘架子、推手来达到成为太极拳高手的目的。有的人倾其一生, 悉心专注于此道, 结果练到老也是空耗精力。殊不知传统太极拳的训练内容和手段有很多, 是一个科学的训练系统, 一般包括:基本功训练 (各种身体素质和桩功的练习) , 套路训练 (单练、双练、器械练习) , 推手、散手以及内功心法的训练。内功的训练秉承于道家内丹功的系统, 功法科学系统、循序渐进, 必须有师父的言传心授方可修炼。每一个环节在太极拳练习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缺一不可。

2、科学训练, 循序渐渐

常言道:“太极十年不出门”, 太极拳技术高深精细, 然绝非十年不出门, 如果能有明师教诲, 能保证科学、系统的训练, 保证练功时间, 而自己又有悟性, 应该是“三年小成, 五年大成”, 并非“太极十年不出门”。若跟着某“名师”苦练十年后, 身上仍没有真功夫的话, 那么“太极十年不出门”就成了最好的借口了, 所以说此言着实害人非浅, 不知耽误了多少人的大好年华。所以说修炼太极拳首先必须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学习拳理不是简单地背诵太极拳的经典著作, 而是要在实践中充分揣摩、理解其真实的涵义。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 夯实基本功, 循序渐进, 切忌急功近利, 贪多嚼不烂。

3、正确理解“松”的含义

松是入静的基础, 修习者要认真去体悟。松包含两个方面, 其一为主观意识的放松, 这是主要的放松环节。意识的放松是指思想放松、精神放松、情绪放松。要求心不外想, 眼不外视, 耳不外听。

其二为形体放松。形体的放松有利于意识的放松, 意识和形体的放松有利于人体本体全息系统和隐态生理组织系统的调动。形体放松是指身体的毛发、皮肤、肌肉、筋腱、血管、神经、骨骼以及五脏六腑的放松。后天松, 先天动, 后天松, 易行功。应做到全身内外, 形体和精神无处不松。

4、对呼吸方式的正确理解

有的人认为练习太极拳只要始终保持自然呼吸就可以了, 其实是大错特错。太极拳功夫是分层次的, 初练者采取自然呼吸是合理的, 但是当功夫到了一定的程度, 再坚持自然呼吸就是错的, 练习太极拳就象学生读书一样, 怎么可能总是使用同一级教材呢?初练是采取自然呼吸的, 练习日久后, 功夫长进了, 肺活量大大增加, 就要和动作的蓄发、开合协调起来, 蓄时吸气, 发时呼气, 小腹的起伏是逆式的, 即吸气时收缩, 呼气时鼓起, 因此称为“逆腹式呼吸”。

太极拳的“呼吸”两字, 是前辈对“引进落空、借力打人”技艺所作的一种特定比喻, 与人的自然呼吸在概念性质、作用和内容上都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两种呼吸同时在练习者的身上运行。

人的自然呼吸是为了维持生命而进行的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运动, 是一种由口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等器官所组成的呼吸系统来完成的, 能够昼夜不停地按照一定的频率和深度进行的, 是有节律、无需意识控制的自行运动。

太极拳的呼吸则是根据其拳艺的需要进行的、受人意识控制的被动运动, 这种呼吸的运行仅出现在太极拳的运动时。没有意识活动的参与, 就没有太极拳的呼吸。“吸”即为周身气势的收小, 为周身之劲的储存、聚蓄的“蓄劲过程”;“呼”即为周身气势的放大, 为周身之劲的撒放、聚发的“发劲过程”。之所以用“呼吸”来比喻这一运动过程, 是因为其拳艺与自然呼吸的规律一样:自外界———向对手去借力时, 恰如吸进空气一般, 吸进彼之劲力;然后将吸进的彼力转化为打人的妙劲, 同呼气一般呼放出来还给对方。将吸进之力转换为呼出之劲, 遵循着客观事物运动的规律, 这便是太极拳的呼吸之道。

5、呼吸和太极

人的自然呼吸会自然吻合人体各种运动的代谢需要,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 呼吸系统的调节机能都会作出相应的、并且是本能的选择和反应。在做太极拳的蓄劲运动时, 人的呼吸自然地处在吸气的状态, 发劲时, 则会自然地处于呼气状态。这只是一般开合蓄发情况下的不同呼吸状态, 因为人体的自然呼吸频率是不能满足太极拳运动作深长而持久的开合运动时所需要的氧气量。所以, 二者的呼吸频率并不是一直同步的。自然呼吸的呼吸频率和程度是随着人的机体活动对氧气的需要量而变化的, 并受肺活量的限制, 在吸气时不能呼气, 呼气时不能吸气;而太极拳呼吸的呼吸频率和程度则是根据太极拳运动的需要而变化的, 不仅可以吸了再吸, 呼了再呼, 而且还可以同时做到吸中有呼 (即合中有开) 、呼中有吸 (即开中有合) , 所谓“如长江大海, 滔滔不绝;取之不尽, 而用之不竭。”

摘要: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太极拳的核心是技击, 技击属于竞技体育的范畴, 竞技体育的本质就是最大限度的挖掘人体的潜能, 发挥最好的运动水平。竞技体育所必备的力量、速度、柔韧、耐力、爆发力等身体素质都是练好太极拳的必备基础, 太极拳的修炼, 除了对这些形体素质的要求之外, 对人体的筋骨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 对人体的气血和神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将形体、气血、神意三方面的要求都修炼完成, 方可步入纯太极的大门。形体、气血、神意有机的组成了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三方面密切相连、密不可分, 同时又各具其特性和作用。

太极拳修炼“势”与“式” 篇4

太极拳修炼达到高深境界者。气势恢弘。气势磅礴,以势压人,势如破竹,势不可挡,万千变化寓于势中,奥妙玄机隐于势内,外以“造势”,内以求真。故太极拳修炼,应舍“式”而用“势”。何为“式”?《现代汉语词典》对“式”的解释是:“格式、程式、仪式、式样、式子。”由此可见,“式”之一字,形式而已,并无内蕴。“式”与“势”有着质的区别。“势”,大而无限,小而无垠,随机应变,变化万千;“式”,静止呆板,僵滞凝固,缺乏灵动,鲜有变化。拳以“势”名,意蕴无穷;拳以“式”称,徒有形式。

太极拳走架行功,始之为“起势”,终之为“收势”,拥、捋、挤、按、采、捌、肘、靠为八“势”,单鞭、穿梭、分鬃、射虎势势为“势”。太极拳势势环环相联,势势丝丝紧扣,其势含玄寓妙,玄妙无穷:外则形神混沌一体,内则神意混元一气,如能呼吸与体势合拍、内蕴与外势共振,则可效应卓然、功能超群。是故,太极拳应舍“式”而炼“势”。

李派太极修炼与养生 篇5

李派太极秉人天相应、三才归一之理而炼己应天,修心合道。所以拳讲“以武演道、以法论道、道法自然”而“修身炼己”。突出“中正安舒、轻松柔活、缠绵不断”,都是太极天机转换阴阳的自然演示和太极天时循环无端的规律模拟。此情此行都在于体天地自然之秘、阴阳转换之机而与天时同步同趣、和机共运、相随相从。从而全面体证、深刻悟化,浩然胸怀、灵明于心,涵养真功,讨取益生真消息。太极拳以心意为灵神为神用,于是才有了借势行气、借气生机、循机达理,才有了外活形体、内舒脏腑,外引内导、合机同步,五气顺通、培补真元,气活脉畅、贯通内外,一气浑然的内功造化。气即命,命即气,气壮则活,气绝则亡。太极拳讲究内凝三元精气神,外活三节身手步。但壮气是有为命功太极拳的基本内涵。所以人称太极拳是“养生之功、修命大法”,又说它是“动气功”。“拳借呼吸功借气,拳精一气便无敌”的真情即是说明的本与末、功与拳的阴阳关系。简言之,即“无功不成拳”。太极拳的内功存养就好比存而不动的高压电,善用之,则可成为利人利世的万能之用,滥触妄动则可造成伤亡。李派太极拳代代高人的所谓“以静制动”、“静应万变”之能,都是内在功力所决定的。因此才会有“一力降十会”之说。而“太极精武是内在功力的副产品”之言也是此意。太极宗法一脉真传的丹武混一、拳功相融、文武兼备,是三丰祖师的慈悲奉献,伟大功绩。

“人天合一”是太极修炼的宗旨,道法自然是太极修炼的归宿,性命归一是太极修炼的实质,亦即神气合丹。这也就决定了李派太极动静两盘、丹武混一的宗法炼养体制,和动静兼练、性命双修的炼养模式。太极拳,内功拳,贵在形神合一,尤贵三元精气神,因此才有了“重内不重外”之说。但太极拳行功实际是侧重炼气,所以人称“动气功”。气即命,命即气,没命没气,没气没命。而太极拳是以专诚用意、有意有为的修命之功,故又被称为“命功太极拳”,炼命以至性。“拳借呼吸功借气”,而且肺朝百脉。意气相随,借后天呼吸之力启动丹田鼓荡之机,促成中理五气、百脉朝元,从而培补先天,生机勃勃,构成养生的修命造化。太极的静盘修炼包括桩功、坐盘和卧功,但主要是坐功。坐盘包括筑基功、圣胎培育还原功、卯酉周天功、九转还丹功以及修真图等等。太极动盘是以神静促身动,太极静盘则以身静促神动;是从有意有为转向无意无为的至真之修;是以无为大法启动真意(即灵神)的大用;启明真神(即元神)的先天真元。“精养灵根气养神,此真真外便无真”。所以,静盘的一切造化,包括心肾相交,周天运转;洞开玄关而天地归根、三田相连等等的实质,都是生命三元精气神的涵养,都是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的升华,合真的真品。这恰好正是自身免疫疗疾健身的三大丹药,无上精品。鉴于此,静盘性功又被称为“太极神功”。神即性,性即神,乃修性至命的至真所在,养生的根本。其实这也是神武至玄至妙的根源。

但是,“性无命不存,命无性不保”。太极修炼,无论动以修命至性、静以修性至命,都是性命相合,神气合丹。性为阳,命为阴,性命相合阴阳归一,而且是动静两盘从显至隐、百般阴阳百和百合的至简至一之合,是至高至真的顶端唯一之合。故说“性命合真”。此真就真在性命合真就是人天相合,也就是人天合一。人天合一自有天年。性命合真是养生的至真理念,人天合一是养生的至真功果。

性命归一是生命存养的至真处,而人之所以为人,则是固有人体之形。性神是天赋的道品,形体是五行道体,形体因性命神气而活而灵,性命神气因有形体而存而养。命体一失,性命安在,神气何存?又何以尽至真之修,人生道用?人所以成人,来之不易,故当倍加珍惜。这“臭皮囊”不臭,而是生命的宝囊。太极修炼相信因果报应,讲究来世报,更重当世报。人说“太极重生”,即先得健康之身。从而身担道义,积德存仁,广播善因,进而以积养的资源推进精深炼养。“柔者生之徒”,“柔者道之用”。而太极拳所谓“太阴炼形之功”,实即针对命体而“节开筋驰,柔身活形”的周密造化,健身之功。“健康是福”,是最广泛地深切感受,也是太极功夫广泛弘扬,普遍利人,与时俱进的最切实际之处,更是现世报的着眼之点。

“明德固中”。拳由身练,功由心修。身贵柔活,心贵清静。拳在动中练,功在静中修。清静则灵明,空静则虚灵。太极静盘贵静自不待说,就是动盘太极拳也是“静中求动,动中求静,虽动犹静”而练中有养,养中有练,动不离静。“万物静观皆自得”。所以,静心是内观神秘而至神至真之功的根据和根基。静心也是功,甚至可以说是一道难题,一道门槛。因此才会生出入静难、静心难之叹。人的心情不一,但此难不在客观,而在主观。其实就在自己心里,所以才要“修心”。心不清静,是因心不干净。心不干净,是因心存尘染。这尘杂污毒其实就是欲心的无度妄想,就是私心的无度贪婪,以至成为偷性盗命的内鬼家贼,害生之妖。如此搅闹而六神不安,心何来清净,又何以清静?这邪魔就是自私自利的后天自我,自残自害的也是这个自我。而突破这个难题、跨过这个门槛、超越自我的不是别人,而是自身的善本公我;清除自我的也不是别人,而是诚心向道的真我。说白了,这个真我就是德。德在真神在。这真神便成为降魔的慧剑,除杂的铁帚。土德立中,混合百神,自然心空明澈,心正、性正、意正、念正,清静一心。自然阴阳和德,性命归中,静养真功。从而知晓德即功,功即德,大德高功,高功大德。功德相依,阴阳归一。只要秉德守中就抓住了静心的总纲领,就守住了真功的总源头。所以,李派太极谱录明确指出,“太极门,道德门。太极功,道德功”。

道即理,理养德;道是天理,德是人道。德与道同品同性,同功同能;真中大公,道爱大爱,太和大和。从而内养性命和,外体真善美。尊德而行是美善人生,守德而修是至真养生。其实,人生就是养生,养生就是人生,二者相合,阴阳归一;二者相融,功德一家。实质就是“知行合一”,“养与生合”。言之“养生悟理”而行之“人生败德”不是太极修炼。总之,丢弃正确人生观,休谈太极养生。德与道通,道与德连,是人天相应相通而且一通百通、大合大通的大通道。故说德与道合就是人天合一,性命合真。

修炼太极拳 篇6

世人都知道健康重要, 但要真正明白也不是容易的事。较多的人犯了重外不重内的毛病, 可从三个层次来分析。

首先, 如果把环境作为外在因素, 把自身作为内在因素, 人们经常是过于注重名利地位、配偶子孙这些外在的因素, 然而“有了病, 谁也替不了”, 就说明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其次, 在本体的身心关系上, 过于看重肢体发达、器官正常这些外在的现象, 而却忽视内在心理素质的锻炼, 意志薄弱。诸如有的年轻人居然因失恋而自杀, 有的人遇到一点困难和挫折就灰心丧气而一蹶不振。在遭遇特大灾难困境时, 有些身强体健者由于急躁和丧失信心而丧生, 而有些体弱者却由于性情平和、未失去信心而终得获救。

第三层次的求外不求内, 是对身心健康的理解不准确。表现在身体方面, 是重视外在的身材高大和肌肉发达, 而忽视内在的健康实用;表现在精神方面, 是重视外在的表现坚定, 忽视内在的思想根基培养。

练习太极拳的目的, 重点不在练身体, 而在于练心态。也就是说, 练拳不只是练外形, 而着重在于练思想。要有目的的改变自己的心态体态, 更多的进行向内的追求。通过练拳不只是求得健康的身体, 更要能练出良好的思想意识。

人是精神和肉体的完美结合, 其本质是精神。“灵根孕育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也就是说, 人的本性具有灵根, 修炼方法是要靠悟理。古代的修炼家都强调“炼己”, 并具体地指出:“己者, 即我静中之真性, 动中之真意, 为元神之别名也。”“人有三宝精气神”, 这句古语也说明人的精神是最重要的。

二、心练重于体练

太极拳古传经典《授秘歌》云:“无形无象, 全体透空。应物自然, 西山悬磬。虎吼猿鸣, 水清河静。翻江播海, 尽性立命。”它的首句就指出“无形无象”, 可见强调的不是肢体动作, 而是心性的修炼。太极拳的特性是“阴阳变化, 举动轻灵”, 其体能表现是“关节要松, 皮毛要攻, 节节贯穿, 虚灵在中”。

前辈拳师杨禹廷先生指出:“全身自然舒松, 节节贯穿, 头脑安静, 神经不紧张。身心松静, 自然舒展, 柔圆缓, 胸腹松净, 周身血液流动畅通, 神经末梢活跃, 体肤感觉灵敏。”

冯志强先生在《陈式太极拳入门》一书中指出:“练拳须从无极始, 阴阳开合认真求。求无极的方法, 就是静站无极桩。选择环境幽静、空气清新之处, 自然站立, 周身放松, 摒除杂念, 收心求静, 逐渐使自己心定神宁, 身心虚静, 物我两忘, 一念无思, 一物无有, 躯体如同虚空无物一般, 而进入一片空空洞洞的无极景象。如此静心站立静待其动, 纯任自然, 待到至虚至静时, 复有一点灵犀生于气海之中, 由无极而现有机, 静极生动, 动则太极焉。”

从以上论述中, 可知在修炼中的心练是最重要的。

太极拳诀“全凭心意下功夫”, 就是真经。它指出修炼中的调心是核心, 是关键和根本。调心使用得当, 不仅可以治愈疾病, 促进健康, 而且可以开发智慧, 激发人体潜能。修习太极内功, 首先要修习松柔功夫。内求心神意气松, 即头脑思想无挂牵;外求肢体关节松, 即肌肉骨骼都松透, 退去本身拙力。

修炼者要求清静———“心无杂念名‘清’, 对境无心则静, 心清神静, 即名‘清静’”。人在世间, 无不被凡事困扰, 皆因物欲横流, 心随外境转, 而自性心迷。清心修炼是无极入门的基础功夫, 静极生慧。而最重要的则是心安神静, 也就是心性的修持。修心养性, 就是炼己。

一个人只有凭真心下功夫钻研, 认真领悟, 才能取得成功。前辈的经典和导师的言传身教, 只能起到传授引导的作用, 最终的成功有赖于自己的精神态度与悟性。修炼不能取巧, 需要下苦功夫, 但也不是体力活, 更不是单纯的肢体活动。修炼需要恳求明师指导, 要不断的思考品味, 悟道明理, 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反思, 不断的体认, 方能有所成就。

“有意栽花花不开, 无心插柳柳成荫”。许多修炼家都强调有意练功, 无意成功。欲速则不达, 急于求成是违背修炼原则的。只有无心无求, 方可见功夫长进。修炼者只要心中存有目标, 要容功夫慢慢积累, 急于求成不仅无济于事, 还可能会走火入魔, 造成对自身的伤害。要学会“以出世之心态, 做入世之事业”, 以超然的心态, 去做每一件事, 不求得失, 不求名利, 不求果报, 才是修炼者的态度。用这个心态去修炼太极功, 要耐心等功夫自己长进, 尤其在站无极桩的练习中, 更要克服急躁情绪。

太极拳的特点在于它要求精神集中, 全部动作均须在思想意识的指导下完成。中国古代拳家把练拳中运用的这种思想意识活动, 称之为“神意领形”。所谓神, 就是指眼光。所谓意, 就是指思想。练太极拳时, 人的动作和姿势都应当由眼光和思想来引导, 这是重要的原则。

杨式太极拳老六路修炼要诀 篇7

老六路意想目的与作用方法 1.在老六路内功理法中,古拳论“意在形先”真正得以落实,先想后作有利于内气沿自然的路线运行,不会出现强迫气以供形之弊,不会无端消耗内气。因此田诚阳道长在《中华道家修炼学》中提出:一般的活动做完会疲劳,而动功做完反觉精神饱满。练老六路时这种感觉确实很明显,这是“意在先”最直接易觉察的好处,也与太极拳作为道家一种动功修炼的身份相符。因此蓝晟老师提出:老六路关键是里边去求,要建立一种意在先,内气催姿势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

2.老六路中,以假想的意气神运动代替真正的肢体运动,逐渐忘记形体的存在,使“无形无象,全体透空”成为可能。

3.有利放松入静,有利于内外气的沟通互融,培养真气神意。

4.更重要的是使周身如同一体,有利于培养整劲;并于其中体会整体中各部分变化与平衡,有利于保持重心稳定,日久由己及彼,有利于听对手劲。

5.当受外力时,受意在形先的思维影响,有可能将外力当成意的先导而随之自然而动,不知不觉间转化了来力。

6.运用意念的目的总的来说是为了最终达到“无意之中有真意”。

老六路所提出的“意过则呆滞”、“用时则有,用后即无”的运用意气原则方法应互参。

老六路的内功理法内容的理解 肘沉腰圈有利于周身齐动,以免脆弱的腰直接迎敌。祝大彤亦认为一般杨式太极拳一味注意以腰带动肢体,很容易将腰暴露在一线,危险。故老六路大部分动作是肘沉腰圈、肘领腰转,是很合理的。

三关长、领、竖、撤:有利于体会在运动中身体的重心轻度变化,有利于保持身体平衡,也有利于由己及人,培养听劲。

中心垂直线:是用于平移(平送腰胯)或幅度不大的转动及作为内气上极而下或下极而上的运行路线;钟锤之旋摆、晃荡是练短促劲与往返折叠劲。

十字中心:老六路练功重点是十字中心,亦即中丹田,以练心劲。傅钟文85式以下丹田为主,以练腰腿。其“节节贯串”是以气路为主,非如85式以形体骨节为主。

三道气圈:肩、肘、腕(下按时)与肩、腰、胯圈相对应。培养气圈是为了扩大身体与外界的接触,有利于听劲、反弹及试探引诱,还能达到膨胀横散内气的目的。另外三圈为钟的外围,有利于培养整劲。

五点四段:重点是防止重心突出形外,变化不灵活而为人所乘。

以上意气内容都含有使周身如同一体(古钟),有利于培养整劲;并于其中体会整体中各部分变化与平衡,有利于保持重心稳定,日久由己及彼,有利于听对手劲等作用。

呼吸的问题 太极拳作为道家一种辅助静功的修炼,有人根据气功三调原则,硬性规定某个动作应配合呼,某个配合吸,认为这是调息,其执着于形体上的后天呼吸,而非以神御形,与太极拳“无形无象,全体透空”的境界相左。殊不知“形神合一”便是上乘丹法。故《太极拳论要解》中指出:“全身意在蓄神,不在气,在气则滞。”以呼吸之气而非内气来催姿势,易引起身晃及气机失调,落于下乘。老六路走架及揉手过程中要做到不大气喘、不大汗出为适度。

套路及揉手 太极拳是以防守反击为主,以弱胜强。技击时要求极轻灵,故不需大步。步大则滞。练此老六路模仿实作,不讲究大步低架,故曰活桩。使练套路与练揉手的风格得以衔接一贯,这足以说明有些拳家认为的“套路无用论”及体用脱离是错误的。大步低架以进攻为主,为外家拳所重。

从我掌握的魏树人老师的书及光盘来看,魏老师的拳架在前后期是有些微变化的,大概是为了使形体更好地配合神意气之运行。因为老六路较一般太极拳更注重内功阴面的修习,但反过来也说明了阳面形体动作对阴面亦有反作用,不可不注意动作的正确。而且老六路的动作编排也极具科学性,极为自然圆满,如老六路走开合步,使重心极其自然地移动,有利于神意从容发挥,并可免膝痛之弊,亦为老六路一大特色。

老六路以体会舒适为原则,不在于练习套路次数之多,我感觉只为养生,一天练拳一遍足矣。

速度的问题 一般太极拳的风格以缓匀为主,老六路也一样,且在初期比一般的更慢,但并非一味求慢,而是注重体会内在的神意气的运行变化规律,是有其内涵的,特别是体弱之人,内气不足且运行缓慢,如果动作过快,同样会发生强迫气以供形之弊,不利于内气之培养。故魏老师指出,调整速度快慢应以舒适为原则。

气感的问题 老六路注重形神、招术的结合,尤其注重体会内在的神意气的运行变化规律而非只是形体动作。比起一般太极拳更有利于体会到气感,亦容易令人沉溺其中。

上一篇:社会—功能语言学下一篇:中国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