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论

2024-09-09

太极拳论(共12篇)

太极拳论 篇1

原文: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

注:所谓太极,唐·孔颖达《周易正义》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太初,太一也。”实际上是指无极生太极,就是道家的“有生于无”的意思。从无到有,就是阴阳的根据。

“太极图”呈圆形,内含阴和阳两个半弧形的类似鱼形的图案。太极拳采用这个名称,象征着太极拳是圆转的,弧形的,一阴一阳,刚柔相济的拳术。

原文: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注:古人认为,太极是一个混圆体,包含阴阳两气。动时这个混圆体就起变化,一分为阴,一分为阳,所以说太极生两仪,是由于“动之则分”。静时仍然是一个混圆体,阴阳变化也相对静止,所以叫做“静之则合”。

上面五句话,讲的是太极拳的理论,下面就根据这一理论来阐明太极拳推手的要领和方法。

原文:无过不及,随屈就伸。

注:推手要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来屈伸进退,要随着对方的动作而采取攻防手段,不可主观,不可盲动;要和对方的动作紧密不离,不要过与不及,要不顶,不丢。对方进一寸,我退一寸,退少成为“顶”,退多成为“丢”。

“直一横去,横来直去”,是武术各派的共同经验,太极拳推手还有形象上缠绕绞转的“粘”、“随”特点,可练习皮肤触觉和内体感觉,以利了解对方的动向、力点和快慢,作出判断来克制对方。这与单凭目力来判断对方动向的拳种,多了一种侦察能力——“听劲”。

原文:人刚我柔,谓之走;人背我顺,谓之粘。

注:推手时要放松,攻和防都如此,逐渐练出一股“柔劲”来。刚劲好像一根硬木头,坚实但变化少。柔劲好比钢丝绳,变化多,俗话说,“软绳能捆硬柴”。但从理论上讲,柔能克刚,刚也能克柔。太极拳主张“柔中寓刚”、“刚柔相济”,粘与走都要以柔为主,柔久则刚在其中。人以刚来,我以刚去对抗,这是两力相抗,不是“引进落空”、“借力拿人”的技巧,而应该“人刚我柔”地把对方力量引开,使之落空不得力。所以学太极拳推手一开始就要放松,心身皆要放松。对方刚来,我总以柔应,使对方不得力。有力无处用,这叫做“走化”。目的是我走顺劲,造成有利于我的形势,使对方走背劲,造成不利于对方的形势。当对方来劲被我走化形成背劲时,我即用粘劲加力于其身手,使之陷入更不利的地位,从而无力反击。粘好像胶水或生漆粘物一样,粘走相生,刚柔相济,这是推手的重要原则。

“粘”这个字,是三百年前俞大猷、戚继光等提出来的,武术书上最初见于俞大猷的《剑经》,到清初,太极拳推手就完全用粘劲。于是“粘”的用途日广。练粘可使人的反应变快,触觉灵敏,所以能做到随对方来劲粘在相生,克敌制胜。

原文: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

注:动作快慢要决定于对方动作的快慢,不能自作主张。首先,手臂放松,触觉灵敏,才能急应缓随,处处合拍。只有触觉灵敏了,才能做到“彼微动,己先动”,才能制人而不制于人。

原文:虽变化万端,而理性一贯。

注:动作虽然千变万化,而粘走相生、急应缓随的道理是一贯的。

原文: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

注:这是太极拳推手功夫的三个阶段,即由着熟、懂劲、阶及神明。

1、着熟:着是打法、拳法、拳势,譬如着棋。中国武术各拳种的套路,就是各个不同的“势”联贯组成的,每“势”都有它的主要攻防方法和变化方法,错综互用,这就称作“拳术”、“拳法”、“拳套”。不讲技击方法的套路,称作体操、舞蹈、导引或八段锦。有些拳种只讲姿势优美,实用性差,称作花拳绣腿,是表演艺术性的武舞(讲究实用性的称作武艺)。练太极拳推手,首先是身法、手法、步法、眼法和每势的着法(攻击和防御的方法),要练得正确、熟练。特别是练拳架,首先姿势要正确,拳套要联贯熟练,并和呼吸配合好。然后在推手、散打中进行试用,琢磨每个着法用得上还是用不上,用劲对不对等。这是前人练太极拳的次序,即首先要懂得每势的着法和变化,不可漫无标准地划圈瞎练。

2、懂劲:着法练熟即可逐渐悟出用劲的粘随、刚柔、虚实、轻重以及屈中求直、蓄而后发等道理。现在有些人学推手,好谈懂劲,不研究着法,这是跳班越级的学法。只追求用劲,不讲究着法,往往无从捉摸,不着边际。

因为“劲附着而行,劲贯着中”,着法如果不从实际出发,舍近就远,劲也就随着“着法”而失去应有的作用。

懂劲以后,着法的使用才能巧妙省力。着法和懂劲都要和呼吸自然结合,不属拳法的动作不可能结合呼吸,例如两个吸或两个呼凑在一起的动作,就不可能结合呼吸。

懂劲质量愈高,推手时威胁对方的力量也就越大,着法的使用也更能得机得势。

懂劲主要是从推手实践中悟出来的。只练拳不练推手,对懂劲是谈不上的。想象出来的懂劲,一接触实际就不行。

3、阶及神明:“阶及”,意即逐步上升,像台阶、梯子,须一步一步地爬上去。“神明”,意即神妙高明,随心所欲,形成条件反射,熟能生巧。

“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这句话,总的意思就是踢、打、摔、拿等着法熟练后,逐渐悟出“劲”贯着中的技巧,掌握“劲”这个总钥匙,不求用着而着法自然用得巧妙,最后达到“妙手无处不混然”的程度。

原文: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注:“用力”系指练功夫,不是指用力气。全句意为:不经过勤学苦练,不能豁然贯通(忽然完全悟解)。坚持练着推手,钻研拳理,“豁然贯通”的功夫是没有止境的。青年时期,壮年时期和老年时期,各有一次或多次对着理的“豁然贯通”。通过向有经验的师友学习、交流和反复研究拳理,功夫才能练到自己身上,对祛病保健、增强体质才有帮助。

太极拳发展至今,主要的传统套路有陈、杨、武、吴、孙等五式,都是讲究每势的着法的。传统套路都有这种讲究着法、运气的特点。懂得着法,拳套才容易练正确,不致练得千奇百怪,才能和呼吸结合得好,“气与力合”,疗病健身的效果较高,又可节省练拳套的时间。

原文:虚领顶劲,气沉丹田。

注:“虚领顶劲”,意为头顶要轻轻领起往上顶着,便于中枢神经安静地指挥动作。关于气沉丹田,说法不一。这里可能是腹式深呼吸,吸气时小腹内收,膈肌上升,胃部隆起,肺部自然扩张。呼气时小腹外突,膈肌下降,胃部复原,胸廓自然平正。这也是太极拳被称作“内功拳”的一个特点。

“气沉丹田”不可硬压丹田,也不可一味“沉气”,而要“气宜鼓荡”,并且练着时的腹式呼吸只能用逆式,不能用顺式。顺式是吸气时小腹外突(气沉丹田),呼气时小腹内收,结合拳套内就只能始终“气沉丹田”,所以一定要用逆式。如果用顺式呼吸,对练拳、推手都是无益的,因为攻的动作都要借地面反作用力,必须气沉丹田,劲才能往前发。哪能有劲要往前发出打击对方,而自己呼气时小腹却内收(这是腹式顺呼吸练法)之理?

逆式深呼吸是引进时吸气,小腹内收,发劲时小腹外突,气沉丹田。内功拳种的“形意”、“八卦”、“南拳”、“内家拳”,都是用腹式逆呼吸的。

王宗岳高度概括了太极拳的理论,对呼吸运气讲了一句“气沉丹田”。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基本上概括了太极拳对立身中正、松静自然地运气练拳和推手的要求。

原文:不偏不倚,忽隐忽现。

注:“不偏不倚”是说身体姿势不要歪斜而失去中正。不偏是指形体上、神态上都要自然中正,不倚是不丢不顶,不要依靠什么来维持自己的平衡,而要中正安舒,独立自主。“忽隐忽现”是说行气运劲要似有实无,忽轻忽重,虚实无定,变化多端,使对方难以适应,顾此失彼。

原文: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

注:承上文,既要做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还要做到对方从左方用力攻来,我左方虚而化之,虚而引之,不与顶抗,使来力落空;如对方从右方用力来攻,则我右方虚而化之,虚而引之,也不与顶抗,使来力落空。这就是不犯双重之病。练到处处能虚而化之,虚而引之,就是棋高一着,使对方缚手缚脚。“虚”和“杳”都是不可捉摸的意思。

原文: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

注:“弥”字作“更加”解释。我运用粘化划弧的引进落空的方法,对方往上进攻,我高以引之,使有高不可攀,脚跟浮起,凌空失重的感觉;如对方往下进攻,我低以引之,使对方如面临深渊,摇摇欲坠,愈陷愈深的感觉;若对方前进,我渐渐引进,使其摸不到我身上,有进之则愈长而不可及的感觉;经我粘逼进攻,对方越退越感觉不能走化。这四种情况都是在粘连相生、不丢不顶、人背我顺、我得机得势、彼失机失势而出现的。

上述推手技巧只要认真完成,人人都可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但这种推手技巧是无止境的,是一种活到老学到老的健身防身的技术。推手双方功力相等,不容易发挥出这样的技巧,如果差距大(例如力量、耐力、速度、灵敏、技巧等相差大了),这种高级技巧就会显示出来。

原文: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

注:这是形容触觉的灵敏度极高,稍微触及,使能感觉得到,立即走化。

功夫练到技术高了,便能做到:一根鸡毛、一只苍蝇或一只小虫轻轻触及人体任何部位,都能感觉到,并立即有行动对付。这样在推手时,便能做到他不知我,我却能知他。

[原文: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注:要有这样的深功夫,才能成为所向披靡的英雄好汉。当时的中国武术家认为,有近身搏斗的技巧,在战场上才能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原文: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

注:拳术的流派很多,虽然姿势动作不一样,但不外大力打小力,手脚快打手脚慢。

原文: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也。

注:所谓有力打无力,大力胜小力,手快胜手慢,这是一般自然规律,不仅仅是练拳艺所独有的。其实,太极拳从名字的含义来讲是有柔有刚,有轻有重,有快有慢,既要练习“四两拨千斤”,又要练习“浑身合下力千斤”,所以单纯强调一方面,就有片面性,就会只知其一而不知之二了。武术界有“一巧破千斤”,“一力降十会”的说法,这就是一分为二的见解。

原文: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注:“四两拨千斤”,是指小力能胜大力。这是说,学习太极拳能改变天生的条件,用拳术的熟练技巧战胜强大的敌人。再说七八十岁的老人,体力当然比较差,动作也比较迟钝,却能应付许多年轻力壮者围攻而取胜,这又说明天生的快是不能与拳术的技能比拟的。

原文:立如秤准,活如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

注:始终保持平衡,身法端正,要像秤准一样;身手圆活如车轮旋转,不但不受来力,还能把来力抛出去;无论来力多么重大,要粘着走化,不要顶杭,如果粘着处放松走化不受力,这叫做“偏沉”,能做到“偏沉”,就能顺随,使对方有力地不得力,有力无处用;推手时要避免两力相抗,如果两力相抗,不能“偏沉则随”,动作就会滞钝,结果还是力大者胜力小者。

原文: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

注:常常见到勤练太极拳推手多年的人,不能很好领会“懂劲”和“粘随走化”的道理,往往不能制人,反而被人制,这都是用力顶抗,犯了“双重”之病而不自觉所致。

王宗岳这段话是在二百年前讲的,那时候太极拳不作为老弱病人练的拳,而是体格强壮者练的拳,他们不懂双重之病,不能制人,大都为人所制。而现在练推手的大都是力量不大的人,基础薄弱的人,加上不懂“双重”这病,不懂着法,难怪有些练摔跤的人或练拳又硬又快的人说,一般练太极拳的是豆腐架子。

原文: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注:要避免这个“用力顶抗,不能走化”的毛病,就要懂得阴阳的变化。阴指柔、虚、轻、合、蓄势、吸气等;阳指刚、实、重、开、发劲、呼气等。

粘逼中随时可以走化,所以粘也是走;走化中随时可以转化为粘逼,所以走也是粘。有开有合,开中有合,合中有开;有虚有实,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这样虚实、开合、刚柔,变化灵活,才可以使对方顾此失彼,不知所措,应接不暇,处处被动。

阳刚不能离开阴柔,阴柔不能离开阳刚。有阴有阳,有虚有实,有柔有刚,阴阳相济,虚实互变,柔刚错综,才算是懂劲。

原文: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注:懂劲以后,粘走相生,越练越细巧紧密,一面实践,一面多思考,常常默想琢磨其中道理,学思并用,就能逐渐做到从心所欲,身手更为轻灵,威胁力更大,搭手时即能判断对方力量的大小、长短、动向、快慢,依着何处即何处反击。

原文: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注:推手本来是舍己从人的技巧,顺应客观规律,不自作主张;如果自作主张用固定的手法,逆客观规律,必然会出现丢、顶、硬抗,不能引进落空,反致失败,这是多误于舍近求远。

差之毫厘,结果是谬之千里,练拳、推手也是这样,学的人要详细辨别这个道理。

太极拳论 篇2

摘要:通过各种途径对太极拳的传播推广,即加强国民对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认识,领悟民族传统体育蕴含的文化。又可以把太极拳推向世界,让世界各国民众了解太极拳;接纳太极拳;喜欢太极拳,提起太极拳就可以想到中国,回味中国文化。使太极拳扎根国内繁茂世界。关键词:太极拳 传承 太极文化品牌

一、研究目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物质生活的提高,特别是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所表现出的中国文化特色与世界全球化地影响,改变着人们单一的体育观念,向着多元化发展。在体育的多元化发展中,人们越来越关注那些蕴含丰富文化内涵运动项目。太极拳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蕴含着我国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学禅义、阴阳五行学说和中医药理论等数千年的文化,有着中国传统体育的特性和文化内涵。练习太极拳的实践过程也潜在地影响着文化价值观的产生、发展。人们对太极拳实践不断形成发展性认识的同时,也推动了民族传统文化不断向深度、广度纵横发展。传承、发杨太极拳打造太极文化品牌,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意义重大。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文献分析法

通过网络数据资源和图书馆藏书资源,广泛查阅民族体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对传统体育、民族文化等相关问题进行详尽的文献研究。

2、逻辑分析

运用逻辑思辨法分析太极拳传播、发展与中华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

3、专家访谈

广泛咨询不同学科领域专家,就太极拳文化蕴涵的国学内涵对弘扬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等问题进行论证。

三、结果与分析

传承太极拳运动、打造太极拳文化品牌。

1、太极拳传承

几百年来,太极拳以独特的传承体系传承。太极拳在其发展中虽然打破家族式的传承,使太极拳从温县陈家沟走出来,形成今天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等诸多门派的共存局面。近几十年年以来,传统太极拳的继承者们,依托门派传承方式,创办了太极拳武校、武馆、太极拳研究会、文化发展公司等多种组织实体,已经在国内外建立起了一个稳定的传播体系。但是,依然以家族、门派授拳为主要手段,传播模式单一,没有充分挖掘出太极拳的资源优势。要使太极拳发扬光大,就要以传统传承方式为基础,运用学校教育、社区活动、社团活动、协会活动、媒体传播等现代手段传播太极拳,使太极拳扎根学校、流行大众、遍布世界各国。

(1)传统传承方式的意义

家族门派是太极拳传承体系中绝不可缺的部分。现如今我国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人们越来越重视太极拳的健身养生、娱乐观赏等价值,使太极拳身养生、娱乐观赏功能逐渐从传统太极拳的整体中突显出来,并逐渐成为太极拳运动的主流。人们以健身、娱乐为目的练习太极拳,往往只注重技术传播而忽视它承载的其它内含,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内涵在被淡化,甚至有被遗弃的危险。

太极拳所蕴涵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其生命力的关键和持续发展的源泉。太极拳家族门派式传承体系,是中国众多文化形态的特殊传递形式,它主要是在家族、门派成员之间传承。师徒如父子,言传身教,保证了太极拳完整体系的传承,其中包括训练体系、技击含义、文化内含等,只有传统太极拳传承整体的存在,社会上流行的健身太极拳才不会失去根基,才能使太极拳持续发展。

(2)学校体育开设太极拳的意义

学校教育是现代教育最重要的形式,体育又是现代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体育作为学校的特色和品牌,可以外树形象,内强凝聚力。太极拳是承载中华民族国学文化精髓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为了传承与弘扬太极拳,在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教学中引入太极拳,并选用有针对性、适合学生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传授动作技术又要传递太极拳所蕴含的文化信息,转变学生对太极拳的看法;加深学生对太极拳的认识;增强学生对太极拳兴趣,使太极拳在学校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传承体系。

学生是社会的未来,是未来的主流,正确引导学生习练太极拳,领悟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做好太极拳在学校的传承,是太极文化未来发展的重要环节。(3)社区、团体、协会太极拳活动的意义

太极拳运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首先,太极拳不受年龄、性别、体质、行业等的限制,适用人群非常广。其次,对场地要求不高,在房前屋后、过道走廊等处均可练习。第三,不受时间限制,速度可快可慢,动作可简可繁,随意调节时间长短。第四,受季节、天气影响不大,冬季、阴雨天可在室内或遮风避雨的场所进行,夏季、炎热天气可到阴凉通风处练习。第五,没有人员限制,可单人练习,双人练习,也可集体练习。这些特点,使太极拳便于广泛地在群众中推广和普及。太极拳在社区、团体、协会传承活动,是太极拳社会传承的重要环节,相关部门应当对太极拳在社区、团体、协会传承给予大力支持,促进太极拳的社会化,增强太极拳的社会影响力。

(4)太极拳国际传播、交流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尤其是北京奥运会后,中国受世界各国人们的关注日渐增加。太极拳是集健身、养生、观赏娱乐于一身蕴含国学文化精髓的传统运动,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加以习练可以强身健体、修养身心、放松精神更是受到世界各国人们的关注。随着太极拳国际关注度的增加,一些太极拳拳师先后走出国门到世界各地传授太极拳,也有众多国外太极拳爱好者到国内投师学拳。太极拳的参与者与习练者的人数范围在迅速增加,为了便于太极拳的推广与交流,1991年10月,首届河北·永年国际太极拳联谊会在广府古城隆重举行。参加本届联谊会的有来自英、美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团体。1992年9月,首届焦作·温县国际太极拳年会隆重召开。应邀前来的有23个国家和地区的团体参会,其中不乏各流派太极拳代表人物及国内外武林精英。这次年会通过了国际太极拳年会章程,建立了年会常设机构,产生了年会领导成员。国际太极拳年会近二十年的成功举办,展示了太极拳各流派之间,摒弃门户之见,成为团结友谊、切磋共进的楷模,为促进太极拳的普及、提高,建立了稳固的太极拳国际、国内交流平台。对传承太极拳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使世界各国更多的人受益于太极拳,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增强太极拳的国际影响力。

(5)现代媒体太极拳传承的意义

报纸、杂志、影视、互联网等现代传播媒体,它具有读者、观众多、信息容量大、覆盖面广、群众性强、便于保存能适应不同兴趣和需要。特别是互联网,它集合了所有媒介的优点,交互性强,能够循环传播。太极拳的传播要充分利用报纸、学术期刊、电影、电视、音像、网络等现代传播媒体,形成立体的大众化传承之路。使太极拳深入群众,发扬民族传统文化。

2、打造太极拳文化品牌

太极拳是集健体、修身、养性于一体的运动。诞生至今几百年来,代代相传,依然生机勃勃。太极拳之所以会有如此强烈的生命力,源于它是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中孕育而生,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深奥的东方哲理与儒家文化、道家思想、佛学禅义、阴阳五行学说、军事学、中医药理论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太极拳讲究呼吸、运气、调气,注重阴阳相调、动静相合,是养生学的理念,也是道家文化的核心内容;太极拳中以弱胜强、以柔克刚的战略、战术则与中国的传统军事学一脉相承密不可分;太极拳创拳的理论基础和行拳的根本也来源于易学思想。是极具民族传统特色的拳种之一,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传播范围越来越广,被许多国家的人们认可,世界各地以有数千万人以太极拳为主要健身、养生、祛病、延年方式。太极拳既是一项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又是一种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它弥散着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折射出中国人的生活情趣和民族性格。可以说太极拳既是健身娱乐的运动,也是中国文化。

通过家族门派、学校教育、社区、团体、协会、国际交流、现代传播媒体等方式对太极拳的广泛传承,既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太极拳;接纳太极拳;喜欢太极拳;保持太极拳本身的文化内涵健身和娱乐的功能,改变国民是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观,顺应了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能向世界展示我国民族传统文化提供了载体,使各国民众提到太极拳就可以想到中国,感受中国文化。参考文献:

吴公仪论太极拳 篇3

一、虚领顶颈,顶颈是指头容正直,仿佛有颈贯顶之意,头为一身之主宰,头容正直,精神方能振作,不过正直之中,宜含虚灵(即不用力之意,方为合法,十三势歌云:满身轻利顶头悬。),若意外遇到跌仆时。而头部不致触地受伤,即此“顶头悬”之功。

二、涵胸拔背,涵胸是胸部向内微凹,使横膈下降,以为气沉丹田之助,拔背是背部向外微凸,使脊柱垂直,力发于背,阅者不可误会如此姿势,会影响肺部发育或呼吸,若然,恐是过犹不及之误,此姿势如同僧人合计,复放下双手时之姿势无异,纯任自然,安舒毫不勉强。

三、松腰垂臀,松腰即使腰部轻松之意,太极拳之转动变化,皆系于腰,故日:命意源头在腰隙。腰部舒展,不但气易下沉,运转灵敏,而且下部得力,不致有上重下轻之弊。垂臀是使臀部下垂,不向外突,凡蹲身时宜注意,方不致为松腰之障碍,若突臀,必至连带发生挺胸、气促、身浮与腰硬之毛病,使得身体变成刚整,最易失去重心。

四、沉肩坠肘,肩不沉,则胸廓以上皆受束缚,气向上逆,肘不垂,则劲不能长,而两肋亦失其保护,尤要者,欲求其松,非沉肩坠肘不为功也。

以上四项,均为着重吾人生理上自然之姿势,力避矜持之态度,使得全身松沉然后方能轻灵变化,圆转自如。

至于涉及精神方面之准备,则有下列二项:

一、纯以意行。太极拳最忌用力,对于各种动作,须以意贯之,如导引家之运气无异,譬如两手上举,并非手白行向上,而是意使之向上,意不停则手不停,意一断,则手即不动,日久自能养成一种想像力,所谓: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此为吾人心理支配生理之妙用。初学之人,能知此理,能知不妄用力,对于平淡无奇之练法,便易于渐入佳境,而不致有厌倦之意。一套太极拳,练数十年而不辍而不厌者,盖以其非使运动身体,作姿势之表现,而实运用心意,内蕴无穷变化,意味深长,有如弈棋及书法,九而弥精,永无止境。

二、形神合一。太极拳所练在神,故盘架子时,精神必须内敛,使与肢体之运动,合而为一,然后方能感觉敏锐,举动轻灵。《行功心解》云:全身意在精神。苟神不在。意亦无存,虽手足舞动,可谓全无意思。 此外,就气之方面言,最要气沉丹田,但必须呼吸自然,初学者切不可自作聪明,误解用气,关于此点,家父言之确切。家父云:凡人喝茶用饭之际,从不注意到呼吸,亦未闻有人因喝茶用饭而坏者,苟喝茶用饭时,亦要研究何时为呼?何时为吸?如何如何用气?如是而不坏者几希,此为最简而明之解释。

外表姿态,与内在之意、气神方面,既已清楚,吾人可以开始练习矣。练习太极拳,通称“练架子”,亦称“盘架子”,但不如吾人日常所惯称之“打拳”为简便,打拳只须有方丈之地,便够应用。在一般事务纷繁之人,早晚最好练习两次,每次约费一刻钟或半点钟,即可得到祛病延年之奇效,饭后或过饱,最好稍事休息,然后开始。如精神疲倦,练一趟拳,可以振作精神;若心神恍惚,意无所属之时,不如不练。练时之环境以静为佳,空气清新固好,惟有时偶然紧闭窗户,练完可能出一身汗,亦未尝无益处。打拳后如觉腿部过强,可略微散步,藉作调剂。饱食足睡,为运动之根本,如机器之有充足燃料。以言炼丹修道,又当别论。

太极拳之规则,凡拳所有拳之经、论、十三势歌等等,其中之每一句、每一字,均为规则。顾此失彼,初学者实无须虑许多,其大要为慢与不用力,神凝,以意行之。《基础八要》日:中、正、安、舒、轻、灵、圆、活。最为赅简。如体弱有病者,尤不可心急,须缓进;体魄壮健者,不妨多练,先求形之相似,次求式之正确,末以意运用之。拳为推手与器械之基础,最要留意。

练拳之快慢,亦须加以解释。初学时,动作生疏,当然要慢,况太极拳是以慢为原则,此时一套拳约不超过十五分钟,姿势纯熟后,可以再慢,至二十分钟、三十分钟,或超过之。意之所至,不可勉强。慢既练有成绩,快亦要练,快是求身手敏捷,意气灵活——此为由慢训练而来——能练到真慢与真快之境界,可谓有相当成绩。何以言之?初学之慢,非真慢,乃断续、凸凹、姿势不正确之慢;初学之快,非真快,因非全体之快,手动而腰未动,腰动而腿未发,使全身皆陕,意不能快,亦系徒然。形活意灵,内外相合,岂是一朝一夕之功?

练拳须有“三多”,一日:多打,勤而行之,进境自速;二日:多看,导师教人时要多看,可以增加领悟,别人打拳时要看,藉以观摩,并考验一己之观察、判断好坏之能力;三日:多想,好学深思,经云:默识揣摩,暇时对于此中之经论或学理,多加研究,以为体验。练习既有成绩,尚须教授别人,教学可以相长也。

要之:练太极拳首重信仰心与兴趣,既有信仰心与兴趣,方能在任何环境之下,而继续练习,持之以恒。不然,一暴十寒,亦难收伟大之效果。不过,太极拳所练,劲入于骨,练后功夫不易丢失;倘不辍研求,老而弥精,不比其他只注重肌肉或气力之运动,年纪长大,有一年不如一年之感。

十三势歌日:“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因为功夫无息,学无止境,故成为一种艺术。深愿学者,力加研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太极拳之动作,与吾人日常习惯,或所运用者,多有不同或相反之地方,吾人须要留心矫正,先从外表之姿态言,应要依照下列四项:

一、虚领顶颈,顶颈是指头容正直,仿佛有颈贯顶之意,头为一身之主宰,头容正直,精神方能振作,不过正直之中,宜含虚灵(即不用力之意,方为合法,十三势歌云:满身轻利顶头悬。),若意外遇到跌仆时。而头部不致触地受伤,即此“顶头悬”之功。

二、涵胸拔背,涵胸是胸部向内微凹,使横膈下降,以为气沉丹田之助,拔背是背部向外微凸,使脊柱垂直,力发于背,阅者不可误会如此姿势,会影响肺部发育或呼吸,若然,恐是过犹不及之误,此姿势如同僧人合计,复放下双手时之姿势无异,纯任自然,安舒毫不勉强。

三、松腰垂臀,松腰即使腰部轻松之意,太极拳之转动变化,皆系于腰,故日:命意源头在腰隙。腰部舒展,不但气易下沉,运转灵敏,而且下部得力,不致有上重下轻之弊。垂臀是使臀部下垂,不向外突,凡蹲身时宜注意,方不致为松腰之障碍,若突臀,必至连带发生挺胸、气促、身浮与腰硬之毛病,使得身体变成刚整,最易失去重心。

四、沉肩坠肘,肩不沉,则胸廓以上皆受束缚,气向上逆,肘不垂,则劲不能长,而两肋亦失其保护,尤要者,

欲求其松,非沉肩坠肘不为功也。

以上四项,均为着重吾人生理上自然之姿势,力避矜持之态度,使得全身松沉然后方能轻灵变化,圆转自如。

至于涉及精神方面之准备,则有下列二项:

一、纯以意行。太极拳最忌用力,对于各种动作,须以意贯之,如导引家之运气无异,譬如两手上举,并非手白行向上,而是意使之向上,意不停则手不停,意一断,则手即不动,日久自能养成一种想像力,所谓: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此为吾人心理支配生理之妙用。初学之人,能知此理,能知不妄用力,对于平淡无奇之练法,便易于渐入佳境,而不致有厌倦之意。一套太极拳,练数十年而不辍而不厌者,盖以其非使运动身体,作姿势之表现,而实运用心意,内蕴无穷变化,意味深长,有如弈棋及书法,九而弥精,永无止境。

二、形神合一。太极拳所练在神,故盘架子时,精神必须内敛,使与肢体之运动,合而为一,然后方能感觉敏锐,举动轻灵。《行功心解》云:全身意在精神。苟神不在。意亦无存,虽手足舞动,可谓全无意思。 此外,就气之方面言,最要气沉丹田,但必须呼吸自然,初学者切不可自作聪明,误解用气,关于此点,家父言之确切。家父云:凡人喝茶用饭之际,从不注意到呼吸,亦未闻有人因喝茶用饭而坏者,苟喝茶用饭时,亦要研究何时为呼?何时为吸?如何如何用气?如是而不坏者几希,此为最简而明之解释。

外表姿态,与内在之意、气神方面,既已清楚,吾人可以开始练习矣。练习太极拳,通称“练架子”,亦称“盘架子”,但不如吾人日常所惯称之“打拳”为简便,打拳只须有方丈之地,便够应用。在一般事务纷繁之人,早晚最好练习两次,每次约费一刻钟或半点钟,即可得到祛病延年之奇效,饭后或过饱,最好稍事休息,然后开始。如精神疲倦,练一趟拳,可以振作精神;若心神恍惚,意无所属之时,不如不练。练时之环境以静为佳,空气清新固好,惟有时偶然紧闭窗户,练完可能出一身汗,亦未尝无益处。打拳后如觉腿部过强,可略微散步,藉作调剂。饱食足睡,为运动之根本,如机器之有充足燃料。以言炼丹修道,又当别论。

太极拳之规则,凡拳所有拳之经、论、十三势歌等等,其中之每一句、每一字,均为规则。顾此失彼,初学者实无须虑许多,其大要为慢与不用力,神凝,以意行之。《基础八要》日:中、正、安、舒、轻、灵、圆、活。最为赅简。如体弱有病者,尤不可心急,须缓进;体魄壮健者,不妨多练,先求形之相似,次求式之正确,末以意运用之。拳为推手与器械之基础,最要留意。

练拳之快慢,亦须加以解释。初学时,动作生疏,当然要慢,况太极拳是以慢为原则,此时一套拳约不超过十五分钟,姿势纯熟后,可以再慢,至二十分钟、三十分钟,或超过之。意之所至,不可勉强。慢既练有成绩,快亦要练,快是求身手敏捷,意气灵活——此为由慢训练而来——能练到真慢与真快之境界,可谓有相当成绩。何以言之?初学之慢,非真慢,乃断续、凸凹、姿势不正确之慢;初学之快,非真快,因非全体之快,手动而腰未动,腰动而腿未发,使全身皆陕,意不能快,亦系徒然。形活意灵,内外相合,岂是一朝一夕之功?

练拳须有“三多”,一日:多打,勤而行之,进境自速;二日:多看,导师教人时要多看,可以增加领悟,别人打拳时要看,藉以观摩,并考验一己之观察、判断好坏之能力;三日:多想,好学深思,经云:默识揣摩,暇时对于此中之经论或学理,多加研究,以为体验。练习既有成绩,尚须教授别人,教学可以相长也。

要之:练太极拳首重信仰心与兴趣,既有信仰心与兴趣,方能在任何环境之下,而继续练习,持之以恒。不然,一暴十寒,亦难收伟大之效果。不过,太极拳所练,劲入于骨,练后功夫不易丢失;倘不辍研求,老而弥精,不比其他只注重肌肉或气力之运动,年纪长大,有一年不如一年之感。

太极拳“气”论 篇4

一、什么是气

(一)老子、庄子论气

老子在《道德经》中讲:“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婴幼儿不受七情六欲的干扰,可保人之先天“三宝”,阳气充沛,生机蓬勃,致柔之极。太极拳修炼有术者,可“老来练得孩儿体”。老子又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宇宙间,大千世界,万事万物,离不开阴阳二气。二气交合变化,阴阳消长,阴息阳生,阴阳和合。故庄子曰:“通天之下一气耳。”“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见庄子·知北游》)。“气”是宇宙的本体,就是道。也是生天、生地、生人、生万物的自然力。人是万物之灵,是宇宙缩影,谓之小天地,“人之生,气之聚也”。

《道德经》是修炼太极拳最早最高的哲学理论,老子是发现宇宙真理的祖师。

(二)《黄帝·内经》论气

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宇宙本体就是元气。其正常转化,人体健康,人寿年丰;如果出现异常,人会生病,甚至死亡。但人的元气充沛,则疾病不生。正气虚弱,则极易感受病邪。故“邪之所奏,其气必虚”(见《素问·评热病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见《素问·六节脏象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也应之”(见《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阳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形乃固薄”(见《素问·生气通天论》)。“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见《素问·四时调神大论》)。”《黄帝·内经》讲述了人体健康和疾病轻重与自然气机的升降开阖息息相关,这为人的修炼与养生以及采气提供了基本原则。太极拳体现了黄老道“四时阴阳”的思想。行拳可调摄精神,增强元气,可以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因此,著名医学家扁鹊说:“不顺四时,不令五味,而疾生焉。”

中华养生,各门各派,千经万术,都没有越出《黄帝·内经》的养生之道原则,独树一帜的太极拳,同样也不例外。

(三)太极先哲论气

太极拳属高层次的气功。练拳不练功,到头一场空。太极先哲对气十分重视。

三丰祖师在《太极道诀》中讲:“学太极拳为入道之基,入道以养心定性、聚气敛神为主。”明确讲了太极拳必须“聚气”。即聚先天之气(炁)。所谓聚气,就是在练功时由丹田从外向内收敛,使气聚而不散,并以意贯通全身,将气敛入骨髓,发动肢体运动,且表现出既定太极十三式。并且还说神敛气聚二者是相互关联的。只有聚气敛神,养心定性,才能真正练好太极拳。

气聚神敛,长寿之道也。因此,古代先哲圣贤,对聚气、养生、采气、运气,同样都十分重视。

二、太极拳与气关系密切

细读《十三势行功心解》,文中即有诸如“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转虚实也”,“行气如九曲珠,无往不利”,“气以直养而无害”,“心为令,气为旗”,“腹松气沉入骨,神舒体静”,“牵动往来气贴背,而敛入脊骨”,“气若车轮,腰如车轴”等等多种谈论气的话语,这就充分说明了气在太极十三式中的重要功用。“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则另当别论。

其他拳经拳论对气也多有描述,诸如“气宜鼓荡,神宜内敛”(见《太极拳论》);“气遍身躯不稍滞”、“腹内松净气腾然”、“意气君来骨肉臣”(见《十三式歌》);“翻江闹海,元气流动”,“尽性立命,神定气足”(见《太极拳真义》);“二要遍体气流行,一定继续不能停”(见《周身大用论》);“流行于气,吸吸于肺”(见《十六关要论》);“务使气敛入骨,此是以意运气,非以力运气也”,“练气归神”,“力从人借,气由脊发”,“气向下沉,由两肩收入脊骨,注于腰间,此气由上而下也,谓之合。由腰形于脊骨,布于两膊,施于手指,此气之由下而上也,谓之开”(见《五字诀》);“气遍周身,分行上下(贴于脊背,沉于丹田)”,“行气相连”(见《太极拳基本要点》);“一往一来运一周,上下气机不停留”(见《陈鑫语录》);“三寸气在千般用,三寸气断万事休”(见《老拳谱》),“内炼一口气,外练筋骨皮”等等。总之,太极十三式行功,要气沉丹田,气达四梢,气贯任督,气行经络。

从以上诸多例言中,肯定了太极拳与气密切相关。行拳以采先天元气,运气通脉,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太极拳是以意念领气为主旨,导气令和,气充神全。方能起到祛病疗疾,养生延年之最佳效果。因此,从古传承至今的太极拳十分看重于气,如果太极拳“不在气”,也就不叫太极拳了。

三、太极拳的炼气

(一)气与精和神的关系

形为拳,气为功。拳练筋骨皮,功练精气神。拳功合练,内外相合,形神共养,为太极拳之真义,也是道教动静养生的原则。太极拳以炼精气神为主旨,气化论是太极拳的基础。其基础功法是“气沉丹田”,基本功法是“抽坎补离”。精是生命的基础,气是动力,神是主牢;精生气,气生神,神御身形。太极内功修炼之法,心静则凝神,凝神则气静,气静则精化,精化则气充,气充则神全。故行拳应“静中触动动尤静”,以意气发动肢体运动,将既定十三式表现出来,才能体现出太极拳之真义。故三丰祖师在《太极道诀》中讲:人之一生,“精气神”消耗太多,全靠修炼来补养。故“精气神”是祛病延年的内在因素。

(二)太极拳与呼吸

《十三势行功心解》中讲:“能呼吸,然后能灵活。”自然呼吸是通过肺和鼻腔来完成的,要求呼吸深匀细长。呼吸就是开合。呼时,气外出则为开;吸时,气内入则为合。呼吸有大呼吸和小呼吸;有明显呼吸,有隐幽呼吸;有先天呼吸,有后天呼吸等等。行拳走架出手为呼,收手为吸;升为吸,降为呼,“阴升阳降,天地开泰”;“吸为合为蓄,呼为开为发”。行拳随呼吸而开合,与外界进行充分的气体交换,吸入清气,呼出浊气。

行拳之中,自然呼吸是以人的生理活动规律为基础的,它自然流畅、平和顺达、心静息调、形息相依。

(三)气与经络窍位的关系

太极拳隐幽的细微呼吸,是以心肺为动力,以经络血脉为通路,靠血球、血液、淋巴液、组织液,把清新之气送到全身各系统、各组织、各器官的每个细胞之中,同时又把全身细胞吐出的浊气带回肺泡之中,由气管从鼻孔呼出体外。呼吸,气功叫调息。调息之目的,是要取得先天元气与后天胸中之气融为一体,成为一个先后天一元化的整体。这种调息是通过打通任督二脉,循行“小周天”及循行十二正经的“大周天”来完成的。故气与经络窍位同人的健康息息相关。经络极源于脏腑,脏腑依赖于经气,经气依赖于肾间动气。肾间动气,即先天之气。元气使人趋向健康,一生平安。

老拳谱讲:“拿住丹田练内功。”丹田即窍位,又叫穴位。拿住,即把握、意念之意。要求行功丹田内转,丹田呼气阳下,丹田吸气阴上。行拳必须拿住丹田才能练内功,祛病养生效果才最佳。上述说道,完全可以用“循经守窍,导引行气”八个字来加以概括。而三丰祖师则叫它“以意运化经络”。杨公澄甫说:“经络不闭则气通。”陈鑫讲:“凡经络皆有益于拳。”要得太极真谛,必须舒畅经络。故陈鑫告诉习拳者,“一往一来运一周,上下气机不停留,自古太极皆如此,何须身外妄营求。”当然,这是对太极修炼深至者的要求,一般人只要能做到行拳时心息相依,心静息调,求得健康就算不错了。

四、滞气的防治

(一)“在气则滞”的真实含意

1994年由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青山石恒编著的《杨式太极拳发劲、运气、练势》一文中说:“有人说十三势行功心解中有云:‘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有气则无力,无气则纯刚’。略视之,气为无用。不知该处所谓的气是指人身呆滞之气,或浮躁之气,亦或发怒时的暴气。这种滞气、浮气、暴气,在发时双足虚浮,重心不稳,所以说无力。”

“滞气”就是练功中出现了偏差,气功家叫“着魔走火”。轻者滞气,进而血瘀,重者甚至精神错乱。

太极拳阴阳相生,静动相兼,阴阳互补。多余则泻,不足则补。行拳“举动顺时,容色和悦”,滞气之偏差极少见。故曰“形顺”则气通,“形悖”则气滞。

(二)滞气的原因

一曰行拳走架未“换劲”;二曰意念守窍着意过浓,且无医学常识,不知经络血脉走向所致;三曰私心邪念作怪,执意追求练功效应。总之,练拳出偏差而“滞气”,是由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和贪嗔痴慢凝五毒,成心肾不交,失心走火,气机运化失常,新陈代谢污浊之气难于排出,而形成“滞气”等诸般怪症。

(三)“滞气”的防治

学拳先学德,德高功自深。仁德之人多寿,养生先养心,心静清气生。故曰“行拳先在心,后在身”。常保心态平和,切忌动怒生气,万事包容。太极拳是注重内养的气功,非“气人”的气功,不追求练功效应,行拳顺应自然,先求其象,以养其气,明其理,勤诚修炼,水到渠成。

万一“滞气”,不必惊慌失措,轻者旋腰、拍背、擦胸、柔揉,即可缓减或治愈。重者可暂停练拳,以免滞气使病情加重。适时针灸,服以汤药,即可解治。

修炼太极拳是最好的养生之道。其主旨是“心怡神固,养气为归”。男女老幼,皆很适宜。故《云笈七笺》五六《元气论》中说:“人与物类皆禀一元之气而生成,生成长养,最珍最贵者莫过于人之气也。”因此,行拳须“静中触动动尤静”,“以心行气”,“以气运身”。老子说“静为躁君”。即静为动之根。太极拳以静为本,以定为机。静以养心,静能养气。气是人生命运动的能量,有气则生,气绝身亡。

太极拳理论 篇5

长拳即传统北派武术中一部分拳术。查拳、华拳、炮捶、红拳均属长拳之列。古代也有专称长拳的拳种。现代新编国标武术长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发展起来的一个拳种,在武术运动中影响较大,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国标武术长拳吸取了查、花、炮、红诸拳种之长,把长拳类型的手法、手型、步型、步法、腿法、平衡、跳跃等动作规格化,按照长拳运动方法编成各种拳械套路。它的特点是姿势舒展大方,动作灵活快速,出手长,跳得高,蹦得远,刚柔相济,快慢相间,动迅静定,节奏分明。是全国武术表演和比赛项目之一。长拳适合于青少年练习。从编排上看,它既有适合于基础训练的一面,又有适合于竞赛、提高的一面。它的内容包括拳、掌、钩三种手型,弓、马、仆、虚、歇五种步型,还有一定数量的拳法、掌法、肘法和伸屈、直摆、扫转、击响等不同组别的腿法及平衡、跳跃、跌仆、滚翻动作。

主要内容

长拳内容包括基本功、单练套路、对练套路。单练套路分为两种:

技术要领

长拳在技术上有八点要求:①姿势。头正,颈直,沉肩,挺胸,直腰,敛臀,上肢舒展、挺拔,下肢稳定、匀称。②动作。在做踢、打、摔、拿等技击动作时,起止点、路线、力点都要清晰。③身法。要把躯干活动和吞、吐、闪、展、冲、撞、挤、靠等攻防变化紧密结合起来。④眼法。要做到手眼相随,手到眼到,通过眼神把一招一式的内在意识充分表达出来。⑤精神。要全神贯注,表现出勇敢、机敏、无所畏惧的气概。⑥劲力。要有刚有柔,要刚而不僵,柔而不松,刚柔相济,发劲时有爆发力;要以意识支配动作发力,并以气息配合,做到内外合一。⑦呼吸。讲究提、托、聚、沉四法。跳跃时用提法,静止性动作用托法,刚劲性动作用聚法,由高到低的动作用沉法。⑧节奏性。在演练中,快与慢、动与静、刚与柔、起与伏等多种矛盾的对比越鲜明,越突出,节奏性越强。长拳动作舒展,关节活动范围较大,对肌肉和韧带的柔韧性、弹性都有较高要求。同时,由于长拳动作大多是用大肌肉群来进行活动的,要求肌肉活动量大而且迅速,需氧量较大,因此对提高心肺功能也有良好作用。

特点

长拳的特点是在出手或出腿时以放长击远为主,其动作撑长舒展、筋顺骨直,有时在出拳时还配合拧腰顺肩来加长击打点,以发挥“长一寸强一寸”的优势。套路动作数量和趟数一般较多,长拳中也间或使用短拳,但整套动作是以长击动作为主。长拳的基本技法规律包括:顶头竖脊,舒肢紧指(趾);形合力顺,动迅静定;以眼传神,以气助势;阴阳相依,相辅相衬。另外,古时太极拳的别称。

发展简史

太极拳起源众说纷纭:民间大致有唐朝许宣平、南宋或元末明初时期的张三丰、清朝陈王廷和杨露禅、王宗岳等说法。戚继光的32势长拳理论、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张三丰道家理论等都在太极拳中有体现。太极拳的定名、成型、传播靠的是杨露禅。可见太极拳并非一人、一时、一地所创,而是前人不断总结、整理、创新、发展而来的。纵观近、现代太极拳的发展就可见一斑,事物只有不断发展才具有生命力。也有人称太极拳发源于武当张三丰原式太极拳,赵堡太极拳为武当太极拳的一支。目前可以明确的是,太极拳由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第十四世陈长兴传给河北永年人杨露禅,而后社会依次出现杨式、武式、吴式、孙式等太极拳流派。目前流传的陈式太极拳为人所知则是20世纪20年代的事情了,而这个陈式太极拳和陈长兴传给杨露禅的是否一致,以及陈长兴后陈家沟武术传承则是一件悬案了。

主要流派

太极拳有陈式、杨式、孙式、吴式、武式以及武当、赵堡等多种流派。河北永年人杨露禅从学于陈家沟陈长兴,并与其子杨健侯、其孙杨澄甫等人在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编发展了“杨式太极拳”。清末河北永年人武禹襄在杨露禅从陈家沟返乡后,深爱其术,从学杨于陈式老架太极拳,后又从陈清平学赵堡架,经过修改,创造了“武式太极拳”。河北完县人(今河北保定顺平县)孙禄堂,从师李魁垣学形意拳,继而学于李魁垣的师傅郭云深,又从师于程廷华学八卦掌。后又从师郝为真学太极拳,之后参合八卦、形意、太极三家拳术的精义,融合一体而创“孙式太极拳”,所谓“太极腰、八卦步、形意劲”即此。随着历史的发展,武术逐渐从战场搏杀转为体育健身,太极拳正是如此。

基本动作

太极拳以“?、捋、挤、按、采、?、肘、靠、进、退、顾、盼、定”等为基本方法。动作徐缓舒畅,要求练拳时正腰、收颚、直背、垂间,有飘然腾云之意境。清代拳师称“拳势如大海,滔滔而不绝”。同时,太极拳还很重视练气,所谓“气”,就是修炼人体自身的精神力,这是太极拳作为内家功夫的特点之一。

八种劲法中,?劲是八劲之本,练太极拳不能须臾离开此劲。它是弹簧力,又如水托舟,如戥称量;是知觉力,一切外来之力皆藉其辨别方向、大小。其他七劲不过是方位和作法不同另有所称。例如,掌心由内向外缠丝称为?劲,若掌心由外向内缠丝则称为捋劲,若双手同时将?劲交叉向外?出,则称为挤劲。?劲是向上向外之力,使对方之力达不到胸部,是保护自己的防御手法;捋劲是向旁的横力,三分向下,七分向后,用时要含胸、转腰、坐胯三者一致,防止对方肩击胯打;挤劲是向前推扌郑之力,挤在手背,另手辅之,要点在于双手用力一致,两脚抓地前弓;按劲是向前推击或上掀之力,用时须顶头悬、含胸、拔背、用腰力发出;采劲是以手抓住对方手腕和肘部向下向后下沉之力,用时要含胸缩胯,一般是先采后?;?劲是以手向左右上下挡开之力,用时要身躯配合以腰带动;肘劲是以肘击人,在近身时使用,有“远拳近肘贴身靠”之说;靠劲是用肩击胯打,贴身时使用。

1----起势

要点:头颈正直,下颚微收,不要故意挺胸或收腹。

2----左右野马分鬃

要点:上体不可前俯后仰,胸部必须宽松舒展。

3----白鹤亮翅

要点:身体重心后移和右手上提,左手下按要协调一致。

4----左右搂膝拗步

要点:推掌时要沉肩垂肘、坐腕舒掌,同时与松腰、弓腿上下协调一致

5----手挥琵琶

要点:身体要平稳自然,沉肩垂肘,胸部放松。

6----左右倒卷肱

要点:前推的手臂不要伸直,后侧手臂也不可直向回抽,随转体走弧线。

7----左揽雀尾

要点:向前按实,两手须走曲线,手腕部高与肩平,两肘微屈。

8----右揽雀尾

与“左揽雀尾”同,左右相反。

9----单鞭

要点:上体保持正直,松腰。定势时,左肘略下垂。繁掌时不宜太快或突然翻掌。

10----云手

11----单鞭

同上

12----高探马

要点:向前穿推之掌高不过眼,后掌收在小腹前。

13----右蹬脚

要点:支撑腿微屈,以保持重心稳定,上体不可前俯后仰。两手分开腕与肩齐,右臂右肩上下相对。

14----双峰贯耳

要点:两拳经两侧向前上方横打,高不过头,低不过口,相距约一头宽,拳眼斜向下,两臂如钳状。两肩要沉,两肘不可扬起。

15----转身左蹬脚

要点:支撑腿微屈,以保持重心稳定,上体不可前俯后仰。两手分开腕与肩齐,左臂左肩上下相对。

16----左下势独立

要点:右腿全蹲时,上体不可过于前倾,左腿伸直,左脚尖向内扣,左脚尖与右脚跟踏在同一直线上。

17----右下势独立

要点:左腿全蹲时,上体不可过于前倾,右腿伸直,右脚尖向内扣,右脚尖与左脚跟踏在同一直线上。

18----金鸡独立

要点:无论挑掌或撑掌,都要成弧形;支撑腿稍屈站稳,另一腿大腿提平。

18----左右穿梭

要点:1)落脚转身撇脚2)抱手收脚3)上步错手4)弓步架推掌 5)转身撇脚6)抱手收脚7)上步错手8)弓步架推掌

19----海底针

要点:1)向前跟步2)坐腿抽手3)虚步下插掌

20----闪通臂

要点:1)起身提手收脚2)上步翻掌3)弓步推掌

21----转身搬拦捶

要点:1)后坐转身扣脚握拳2)摆脚搬拳3)收脚摆手 4)上步拦掌5)弓步打拳

22----如封似闭

要点:

1、)插手翻掌2)坐腿收手3)弓步前按

23----十字手

要点:1)坐腿转身分手2)回身两手下落扣右脚 3)收右脚、两脚成开立步4)两手举抱

24----收势

要点:1)翻掌分手 2)垂臂落手 3)并步还原

太极拳概述、技术分析及其训练

太极拳的定义 :太极拳是一种用中国古代的“阴阳”、“太极”理论来解释拳理而命名的传统拳术。也称十三式。

它是武术体系具有代表性的拳种。太极拳的起源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太极拳源于中国,属于世界,她是中华民族奉献给全人类的宝贵礼物。我们相信,太极拳将会成为二十一世纪全世界重要的健身时尚项目。

太极拳的健身机理

(1)螺旋式的缠绕动,动作呈弧形,极符合经 络学说的原则。

(2)结合了导引、吐纳术,在练拳时配合呼吸进行肌肉和骨节的活动,从而增强了内脏锻炼。(3)练拳时,意识、动作、呼吸三者同时协调地进行,达到整体性和内外统一性,对人体和谐与健康起到良好的作用。

基本姿势:

胸、背---含胸拔背 腰、臀---松腰敛臀 裆、胯―圆裆松胯 膝---伸屈自然柔和 脊---要求尾闾中正

身法:

头顶---躯干----会阴(始终一条垂线),脊椎自然弯曲形成中正,其目的是以腰为轴,保持平和正。

将躯干、四肢划分为上、中、下节

步法:

进退------虚实分明

虚实变换------平稳,而不是突变

进退原则-------进跟、退尖 迈步------弧形、如猫行

手法:

臂运行------弧形或圆形

动势------以手领肘-----以肘领肩 停势前------以肩催肘------以肘催手

手法------欲往前先往后,欲往后先往前

眼法:

1、意到、眼到、身到、手到、步到,一起俱到、一起俱动,形神合一。

2、意念:全部过程,用意念(想象)引导动作。入静----排除干扰

3、呼吸:要求深、长、细、匀的腹式呼吸。起吸落呼、开吸合呼。自然呼吸-----拳式呼吸,两则结合。

劲力:

要求“用意不用力”,避免使用僵劲、拙力。内劲 :意识引导下,动作和顺产生的一种轻灵而又沉着的富于弹性和韧性的力量。柔中寓刚,棉里缠针

太极拳技术训练:(三步走)

技术要领:

1、基本功:太极桩、开合桩、升降桩、虚步桩、行功

2、基本动作:倒卷肱、搂膝拗步、野马分鬃、云手、金鸡独立、蹬腿、揽雀尾、十字手

3、套路技术训练:重点组合、分段、整套训练。

训练阶段:

第一阶段:规格(端正、稳定、舒松、轻柔)

第二阶段:规律、特点(连贯、协调、圆活)

第三阶段:练意、气、劲(虚实分明、刚柔相济、连绵不断、劲力完整、意念集中、以意导动、呼吸自然、配合动作)

太极拳易犯错误:

1、动作规格差。

2、劲力僵硬、断劲、松软飘浮。

3、上下肢不协调、脱节、未以腰为轴、没能手到脚到。

4、连接不顺达、转接生硬、动作忽块忽慢。

5、意识不集中,呆板、故作姿态。

对策:

1、在规格上下功夫:身型、功架、手法

2、先松-----顺------形似------神似

3、配合练习,掌握规律

4、心静状态下培养节奏感-----行云流水。

教学目的:

太极拳的定义、起源、健身机理等理论学习和掌握,介绍太极拳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特点,技术要领、技术要求、基本技法、运动规律,以及太极拳技术训练三部曲、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思考题:

1.太极拳的健身价值。

试论太极拳的“身知” 篇6

筆者于六十年代初识吴式太极拳时,就听说过此种功夫,当时只当故事听,以为是人家为渲染吴式太极拳编造出来的说法而已。十年后,我见到京城著名太极拳家杨禹廷,他亲口跟我讲了“身知”在练拳过程中的意义,但他不叫“身知”,而是叫“身上明白”。他对我说,如今××身上明白了,××如今已经明白了。当时我以为“明白”就是懂劲了。后来老爷子见我有些困惑,就进一步向我解释“身上明白”的真正含意。他伸出两手有一肩宽,说:“明白好比是这儿(右手),到懂(左手)还有一段距离。”拳论云: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级神明。从拳论理解,“身知”功夫还未达到懂劲的境界,但功夫已到中乘以上。据文章介绍,武禹襄的外甥李亦坐在椅上,双手放在扶手上,他的表弟高大有力,将双手按住李的双臂。李“哈”的一声,将表弟放到八尺外的椅子上。我以为,没有“身知”,难以做到放人于八尺之外。

太极拳属内家拳,没有内功就称不上太极拳。“身知”需要一定的内功。具有“身知”功夫的拳家,基本可以做到“无形无象”或接近“全身透空”,几乎看不到动作,只是从脚到手各个大小关节牵动阴阳变化。太极拳的科学与其它领域的科学大同小异,只是还须亲自实践直至精通。练太极拳者单单能讲道理,能写论文,还不是太极拳家,还要求身上明白。

“身知”可以称得上是综合功力。所谓综合功力,是“用意不用力”、“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是“一动无有不动”,“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静如山岳,动若江河”;是“无形无象,全身透空”。总之,是阴不离阳、阳不离阴的松柔功夫。太极拳博大精深,如对太极拳没有深刻认识和理解,就难以达到“身知”。

文革后,杨禹廷不顾八十多岁高龄,继续指导他的嫡孙等五六名学生。现在,这几位学生已经是厂长、画家、干部和工人。他们大都不到十年就已达到“身知”的境界。杨师训练学生,并没有什么捷径,就是教学生认真盘拳,一招一势,即遵循阴阳学说,轻扶“八方线”,行拳走弧线,每招每势注意阴阳变转,即如拳论所讲“变转虚实须留意”。

“拳论”中介绍“身知”时,这样写道:“两人相沾,不但皮肉相接触,还要劲与劲相接触,才能进行顺势借力发放。”“劲与劲相接”是太极拳之术语,实际操作,恐有误传之弊。“劲与劲相接”与“引进落空”的拳理正好相反。例如前面所说,李坐在椅子上,双手放于扶手上,其表弟用力按住他双臂,接触点是双手按臂的地方,如果以劲相接,则很难将他的表弟发放出去,故须“引进落空”,即在准备接受攻击者之前,周身处于松柔状态或“全身透空”状态,实际已对来犯者产生极大的威慑力。松柔透空者松定后,自身已经变为高大壮实了,像一根铸入地下的十分坚固的水泥柱,正如拳论所指的“极柔软,然后极坚刚”。

论太极拳的教学实践 篇7

在《陈氏太极拳图》说叙中有这样一段话“天地之道, 阴阳而已, 人身亦然, 故人身阴阳, 往往不得起平, 则血气泻而疾病生。故练气术尚焉中国拳术流传已久, 然皆为武技, 其中精义瞢然不讲, 即有略知一二者, 或珍密不以示人, 殊为憾事。”为此笔者谈一谈练习太极拳的感悟。

一、太极拳的动作都离不开圆的轨迹

太极图是圆形的, 而太极的每个动作都是围绕圆运行, 比如太极拳中的十字手、如封似闭、斜揽雀尾、倒卷肱、海底针、云手, 等等动作, 又如陈氏太极拳图中把各式动作所运动的路线都画出来, 第二十三势右、左连手图就是一个圆的运行轨迹。

以上只是列举了几个太极拳动作, 实际上太极拳每一式的运动, 每一劲力的运行都没有离开圆的轨迹, 所以说太极是个圆, 不是平面的圆而是立体的圆, 圆中有圆, 圆外有圆, 四面八方都是圆。因此, 我们在练习太极拳时意想自己也是个球型, 把自己的能量场向外扩大为一个圆球, 使人体形成一个有弹性的球体, 在动作上杂要求松肩沉肘, 并胯扩膝, 含胸拔背。

在太极拳练习中人体的球型随着开合可大可小, 此外全身主要关节也具有圆转能力, 犹如许多小球, 因此不但可大可小, 而且可分可合, 合则一大球, 分则为许多小球。

二、太极拳的动作是阴阳平衡的体现

太极图分为阴阳, 天为纯阳, 人为半阴半阳, 地为纯阴, 阴中有阳, 阳中有阴, 阴阳交替。

人体的组成也应是阴阳组成的。从太极图的原理来看, 人体左为阳, 右为阴, 上为阳, 下为阴, 是阴阳的有机结合体。

在太极拳的运动中就更体现出阴阳交错的轨迹。比如左右揽雀尾、云手、下势独立、左右倒卷肱等, 这些动作不但是上肢左右运动, 是一个阴阳组合的动作过程。下势独立动作, 它的动作从上到下 (自阴到阳) 又是一个阴阳组合过程。

在各种各式的太极拳中, 从起势到结束, 每个动作都蕴藏着阴阳交替的宇宙规律。因此人体有意识的练习太极拳, 体内之气与大自然之气进行气体交换, 人体分为阴阳两部分, 体内之气有阴阳之气, 大自然之气中有含正负极气体, 练习中随着身体、脚步、手臂动作在各方位的变化运动及呼吸配合, 我们人体在不停的、有意识的、主动积极的与外界各方位的气体进行交流。阴阳、正负极交合使我们人体保持着阴阳的平衡, 同时使我们人体获得巨大的能量。

三、太极拳中的螺旋式旋转 (即缠丝劲) 与太极图中的阴阳交替线“S”有相同之处

我们从太极图中可以看出, 阴阳交替线“S”型, 在太极拳活动中, 螺旋式的旋转在每个动作中体现出来。例如云手动作, 在手臂做螺旋式旋转画图的同时, 身体沿自身的纵轴做螺旋式转动。又如双风贯耳动作, 在发力时, 就是手臂以肩关节为轴作的螺旋式旋转 (缠丝动) 。陈氏太极拳图将个体各个部位螺旋式旋转的轨迹详细画出来。从这些运动轨迹的形状来看就是一个立体的太极图。

论太极拳的和谐观 篇8

1 太极拳理论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哲学思想的继承

1.1 太极拳对“天人合一”自然观的继承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表明天即是道也即是自然。所以,在老子看来“天人合一”与“道”并无本质差别。庄子更认为天人本是合一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而太极名家孙禄堂在《拳意述真》中也指出:“天地之间,万物之理,皆道之流行分散耳,人为一小天地,亦天地间之一物也,故我身中之阴阳,集天地之阴阳也,万物之理,即我身中之理也。”揭示出人体自身与宇宙自然的统一与一致,而太极拳的“象法天地,圆空发生,大小开合,唯妙于心”更揭示出其功法的哲学思想本源是“天人合一”。

1.2 太极拳运动中对立统一的自然辩证法思想

对立统一是指构成事物的各个部分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关系。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在这种对立和矛盾关系的不断解决过程中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无限运动的,太极拳运动能力的提高也是在这种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太极拳又被称为“哲拳”,中国古代朴素的自然辩证法思想在其理论和实践中都能找到深深的印记。如道家庄子提出的“反者道之动,弱者为之用”,意思是说对立的事物向其反面转化是运动的规律。而太极拳运动中的“柔中寓刚,绵里藏针”、“极柔软然后极坚刚”、“动之则分、静之则合,阴阳相变、互为其根”则反映出对立的双方向其反面转化并循环,在无限的循环和转化过程中达到刚柔相济、内外合一。太极拳运动中的“立身中正,不偏不倚”,“不丢不顶、无过不及”,“内宜鼓荡、外示安逸”以及太极拳理论中的“阴阳、刚柔、开合、虚实、动静”等术语都要求人们在练习太极拳时身体要达到一种对立统一的平衡。

2 太极拳理论与实践中的和谐因素

太极拳理论是太极拳运动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指导人们正确练习太极拳和正确认识太极拳的思想体系和理论指导。太极拳从创立到现在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一些武术拳种的功能和作用已经逐渐淡化甚至退出了历史舞台,而太极拳却始终保持其强大的生命力并一步步成为世界人民喜爱的优秀拳种之一,这与其理论中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运动中包含深刻的健身、防身和养生功能是分不开的。

2.1 太极拳强调自身的和谐

和谐的本意是“和睦、协调”。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和谐就是组成系统的各个部分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共同为这个系统服务,实现本系统功能的最大化。人体就是一个由多个系统构成的统一整体,各个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协调发展,共同实现人体生命活动的最佳化。太极拳理论除了继承中国古代朴素的自然辩证法思想外,还结合其运动特点溶入了中国古代医学的导引术、吐纳术和经络理论。太极拳以刚柔相济,快慢相间,蓄发互变为原则,把武术中的手、眼、身、步法的协调运动同中医养生的“导引术”、“吐纳术”结合起来进行锻炼,练习时要求意识、呼吸和动作三者紧密结合,达到内外合一、形神相随的效果。太极拳主张“以意导气、以气运身”,要求全身松静,气遍周身,畅通气血,达于手足尖端,通过呼吸和动作的配合引导隔肌的上下运动来达到按摩内脏的目的,达到身体与内脏器官的功能平衡与和谐,起到强身、健身和保健的作用。

太极拳运动中强调练习者在练习太极拳时要做到外三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髋合”;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这不仅仅是要求练习者的内在本质和外在形式要协调、要统一,更重要的是只有做到周身协调了、统一了,人体才能发挥整体的力量,实现“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的技击效果。“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立身中正、不偏不倚”正是太极拳运动要求身体各部位和谐的具体体现。

2.2 太极拳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一个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标志。现阶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伟大征程中,太极拳又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它在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构建人们和谐的价值观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繁荣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武术的功能和价值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太极拳和其他武术拳种一样,它的技击功能也在逐渐消退,随之而来的却是其体育功能和娱乐功能的繁荣。

首先,太极拳创造性的把双人直接对抗演进为“双人推手”。两个人通过练习推手体会对方虚实和力量的变化,由“听劲”逐渐达到“懂劲”和“化劲”的目的,不仅避免了由于直接对抗导致无法预料后果的发生,同时又达到了技击的效果。从直接对抗到“双人推手”,太极拳不仅实现了从“野蛮”到文明的转变,而且充分体现了太极拳的中庸思想和人文关怀。再如“后发先至,舍己从人”、“以静制动,以柔克刚”的太极拳技击原则则更能体现太极拳在伦理道德方面对对手的尊重,是武德“点到为止”传统美德的体现。另外,太极拳缓慢、轻灵、舒展的动作外型,对练习者和观赏者都是一种艺术的熏陶,一种美的享受。它对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2.3 太极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太极拳理论的基础,其具体表现为“天人合一”、“天人相应”。“天人合一”、“天人相应”本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思想,认为作为独立于人的精神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的“天”与作为具有精神意识主体的“人”有着统一的本原、属性、结构和规律。因此,太极拳在其功法练习中也体现了“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思想。这不仅成为太极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太极拳功法练习中的重要指导原则。如太极拳“浑元桩”中的“调息法”、“六气呼吸法”都要求在“无思、无意、无形、无相”的状态下保持人体内环境和外环境的气息沟通和信息交流。太极拳在运功过程中还要求以意识指导动作,做到“安神静练、物我两忘、心息相依、呼吸自然”,使自己溶入天地之间,达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3 太极拳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方面的作用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我们要全面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胡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和谐社会需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中国的和谐社会和和谐文化建设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参与,建立和谐的价值取向是建立和谐社会和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文化来引导,和谐文化需要和谐社会来保障。太极拳理论中的和谐思想、和谐理念,太极拳运动中要求周身的协调,对太极拳练习者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太极拳追求人自身的和谐,人与环境的和谐,人际关系和谐的目标对我国当前的和谐社会建设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如今,太极拳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拳种,它已经成为一种文化根植于人们的思想中,已成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支重要力量。

4 结语

从1978年11月16日邓小平题词“太极拳好”到2007年4月12日温家宝总理访问日本在东京公园练习太极拳,太极拳不仅为我国的全民健身发挥了重要作用,还成为我国在外事活动中体现中国大国风范、展示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代言人”。太极拳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它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精髓,对建立和谐的国内环境和和谐的国际环境,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民共同练习太极拳,太极拳正在演绎一个和谐世界的神话。

摘要:太极拳是我国优秀的武术拳种之一,它以其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备受人们的青睐,为提高国民素质和促进人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太极拳理论中的天人合一思想、阴阳观念,对太极拳练习者身心的和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进而促进了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新的历史时期,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伟大征途上,太极拳又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成为我们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和谐的一支重要力量。

关键词:太极拳,和谐,天人合一

参考文献

[1]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唐豪,顾留馨.太极拳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3]胡锦涛.十七大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16.

论太极拳的养生健身功能 篇9

1.1 呼吸方式科学

太极拳强调腹式呼吸,不管是用自然呼吸还是拳势呼吸都强调腹式呼吸。呼吸还配合意念,就是吸气时内气沿脊椎督脉上行,呼气时内气沿前胸任脉下沉,小腹则是吸凹呼凸。这种呼吸锻炼扩大了肺活量。

1.2 气血运转流畅促进血液循环

太极拳行功走架,竖项贯顶,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内气上至百会、下通涌泉、达于四梢,促进了血液循环,还疏通了经络,加快了循环频率,大动脉畅通无阻,毛细血管经久不衰,四肢百骸肌肤延缓了老化。长期坚持太极拳锻炼,则气血饱满,健康长寿。

1.3 汗腺通畅,保证了新陈代谢

中医有“汗腺通则百病不侵,汗腺堵则乱病缠身”一说。太极拳作为一门内家功法,在肌肤的锻炼上有其独到之处。行功走架不分春夏秋冬,每每于身形的开合收放之中导引肌肤的膨缩和毛孔的张闭。比一般不练拳的人较好地保持了肌肤的纯洁性和通透性。内分泌渠道畅通,病毒垃圾不易滞留,故而小病不生、大病不长。

1.4 对称运动,弥补了人体机能后天不足

太极拳的造型结构,恰恰是“有上即有下”,招式左右互换、身形上下互补、形成内外如一的对称运动。抽招换式强调欲左先右、欲上先下;发力时,讲求前吐后撑、上枯下踩。周身上下对立统一、浑然一体。从而,有效地强化了大脑的逆向调节功能,保持了人体运动的整体协调与平衡发展,克服了单向运动致病的缺陷。

1.5 用意不用力,提高了神经系统的敏感度

太极拳与其他拳种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是一种用意不用力、重意不重形、以意念支配肉体的运动。太极拳行功走架,全神贯注,以意导气,所有外形变化,一招一式无不讲求意在身先,意不动身不动,意动身随,意静形止。所谓意念,也即大脑中枢神经发出的各种指令、信号。太极拳每次行功走架,首先是种意念运动,其次才是形体运动,也即人们常说的形神兼备。正是由于太极拳的这一功法特点,功深艺高的老拳师即使到了晚年,也多是耳不聋、眼不花、脚不沉,其肌肤的敏感性仍异于常人。拳书上所云的“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即是形容不顶之意,也是概指拳手肌肤的灵敏度。所有这些,无不赖于用意练拳延缓了神经老化的缘故。

1.6 运动适度,保持了人体机能的中和态

就运动与生命的关系而言,历来说法不一,通常以为:生命在于运动,其理取自流水不腐、户枢不蠢;也有人认为:生命在于多静,以减少机体的磨损和功能的消耗。持此观点者,多以龟龄鹤寿作比。实际上这两种观点都有道理,关键在于动与静不可偏废。过分地强调动或过分地主张静,均于人体健康不利,只有运动适度、动静相间的运动才有利于健康。太极拳动中求静,静中寓动的这种独特运动方式,对保持人体机能的中和平衡态量较为适宜,故而久练可使人延年。

1.7 长气致柔,防止了骨质、关节、韧带的老化

太极拳行功走架,旋指、旋腕、旋膀、旋腰,撑裆开胯,抻筋拔骨,缠绕拧翻,所有招式动作,无不在划弧走圆中完成。这种螺旋运动的内含,其实就在于强化周身筋、骨、皮及其内脏各部器官的弹性,亦即柔韧性。所以,功深艺高的太极拳手,多为肺活量大、膀胱胀缩差大、筋长骨坚、肌肤松软、呼吸深细匀长、关节正逆旋转角度大,这都是机体柔韧性良好的表现。柔韧性的延长,本身就是长寿;反之,人体内脏任何一个器官失去了弹性,也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

1.8 松、静、空、灵,陶冶超然脱俗的心境

众所周知,清心寡欲的人多高寿,反其道而行者往往早亡。原因是:多欲之人必多求,多求之人必贪饮、贪食、多忧、多虑、多思、多恼、多惊、多恐,凡欲有多必伤。中医认为,哀伤神、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虑伤心、恐伤肾、食多伤胃、房事多行伤精又伤气。太极拳的锻炼过程就是调节心性的过程。行功走架时,身心各部讲究松、静、空、灵,举手投足、身形变换贵在顺其自然,故而进退往来状若行云流水,身心俱佳。

2 太极拳的养生保健功能

2.1 太极拳对人体机能的调节作用

中国有句古话:“人身血脉似长江,一处不到一处伤”,这句话鲜明而形象地说明了人体血液畅通对健康的重要性。在太极拳练习过程中,要求身心放松,力达全身部位,能对全身起到很好的按摩作用,这样就反射性地引起血液通畅,从而降低血压,减轻心脏的负担,对心脑血管等循环系统的疾病起到良好的防治作用。

练习太极拳时要求气向下沉,即“气沉丹田”。动作有开有合,有虚有实,并与呼吸相结合。开,实为呼;合,实为吸,保持深而长的呼吸,这样会使胸部舒适、自然,腹部松沉,从而有效地改善肺腑功能,延缓呼吸系统的衰老。深而慢的呼吸还有利于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太极拳练习时的腹式呼吸法,对提高肺部的气体交换是很有效的,它来源于导引术和吐纳术,太极拳动作动静交修,内外兼练,是整体的和内外统一的拳术。呼吸配合恰到好处。太极拳的腹式呼吸还有助于调节神经,按摩内脏、畅通气血,促进新陈代谢。调整呼吸动作的自然协调。呼吸深宜长,还可增加膈肌和腹肌的活动幅度,对胃肠等器官起到一定按摩作用,这样增强了胃肠的蠕动促进消化液分泌,从而达到人体消化吸收功能提高的目的。

2.2 心静体松有利于神经系统的保健

太极拳松、静、自然的运动状态,有利于阴阳、虚实、进退的自如转换,对中枢神经有显著的保健作用,长期进行太极拳的练习可有效地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改善,使动作灵活、协调,使练习者心情舒畅,忘我怡神。

现代社会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使大脑皮层相应区域长期处于高度兴奋的紧张状态,容易导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副交感神经兴奋性相对降低,两者处于失调状态,影响正常的生理功能。太极拳运动有意识地用意念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过程的相互交换,可提高植物神经系统功能,促使人体处于全面、协调的运转状态,从而达到保健之目的。同时脑神经细胞得到合理调节,能有效地提高睡眠质量。

2.3 太极拳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之处,许多体力劳动被机械化、电气化取代。劳动减少,运动不足使不少人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并形成一系列的疾病,降低了人的活动能力。打太极拳对骨骼、肌肉及关节活动的影响很突出,习练太极拳时重心下降,腿弯曲,对腿部力量的锻炼是很有效的,不但增强体力,走起路来行动敏捷,而且,体力增长精力也就充沛,就会感到人年轻有活力,无形中使人在工作事业中增强信心和力量。实际生活中,经常运动锻炼的人就是显得年轻。

2.4 太极拳具有调息和调心功能

太极拳从诞生至今,随着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太极拳的阴阳变化、动静相兼的机理不断完善。在保健养生中体验外动内养、内动外静,以改变人体结构、有利于健康。练太极拳时入静,在练拳中体验健体之快乐,从拳中体验高品位的文化、艺术和审美。太极拳的运劲如抽丝,练拳时劲断意不断的缠丝劲,如行云流水的柔劲,可在动中体验静、静中体验动,“静中触动,动犹静”,动静相兼。练拳要神领意随,用意不用力。以心行意,以意导体,以体导气,以气运身,也就是气遍周身不稍滞,达到行功练拳之目的。这一系列的要求,需要花时间认真习练体会才能达到要求,不自觉地起到丰富生活,调节心理的作用。通过练习太极拳,体质增强,改变人的精神状态。还会感到生活充实而产生自信。练拳体质增强后,不但感到生活有色彩,而且对工作热情也高涨起来,心情舒畅,笑看世界,感觉生活更有意义,对工作充满热情而有自信心。

3 提高太极拳锻炼效果的对策

3.1 创编有针对性的太极拳套路

从运动医学观点来看,太极拳运动用于健身治病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动作可快可慢,无论男女老幼,体质强弱,均可练习。同样可以收到武术技击、修身养性、防病治病、娱乐欣赏、强身益寿的效果。应在深入理解太极拳内在特点的基础上,因时因人因地,创编相对简单易学,具有明显专项健身功能的、有针对性锻炼作用的太极拳新套路。

3.2 明确太极拳运动的指导思想

人的生理活动是通过经络将五脏六腑、五官七窍、四肢百骸和内外组织联系成为有机整体而运行的。而太极拳运动结合了古代导引、吐纳之术,运用了中国古代医学经络学说和阴阳学说。要求“以意引气,以气运身,”内气发于丹田,以腰为主宰,发力于全身。练习时应根据不同人群生理、心理特点,有目的地加强太极拳方面的锻炼,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健身效果。

3.3 科学、系统、正确地进行锻炼

练太极拳要先练气,练太极桩功。在练拳过程中,要求动静结合、心静体松、动作圆活、呼吸自然、用意不用力。既要轻松柔和,又要有一定的内含力;既要运动如抽丝,又要有一定的节奏。为体现太极拳运动的特效,锻炼的组织形式、活动时间,应具有灵活性,讲究科学性。积极的运动方法是最廉价而又最有效预防疾病和延缓衰老的长寿剂,但应讲究科学性,严格控制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如中老人关节韧带衰退较为明显,手脚迟钝,关节僵硬等,应灵活掌握锻炼的形式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安全,取得最佳效果。

3.4 培养高水平的太极拳指导员

目前,许多所谓的太极拳辅导员本身是跟着不规范的师傅学出来的,难以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也不知道科学的锻炼原则和方法。其练习动作形似而神不似,使太极拳练习流于一般的体力活动形式,难以达到锻炼的效果。应加强太极拳教学辅导员的培训工作。可采取考核持证上岗,有一定的规范性。体育院校应把太极拳立为必修课,加强太极拳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体育学院的在校生和毕业生可通过专门的考核获得太极拳指导员的证书,以便在正规的太极拳辅导站进行辅导工作。

4 结语

综上所述,太极拳运动符合人体生理变化规律,是适应人体的养生术。太极拳练习强身健体,确有实效。邓小平同志曾经题词:“太极拳好”,只有练拳才能体悟好的意义所在。它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太极拳有独特的养生、保健作用,是老少皆宜的养生保健运动。我们深信蕴含中国哲学的太极拳在推广中会对未来世界产生更大的影响和意义,为人类的生存和进步做出贡献。当今,现代病日趋年轻化,应积极倡导“防病比治病更重要”的理念。太极拳不仅能达到健身作用,而且能达到练心练脑、练意练气,内外兼练的实效,这是其它运动项目无法比拟的。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学练太极拳有名师指导,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希望体育院校多培养出一些明拳懂理的教师,既可发扬国粹,又可强健中华民众之体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太极精神在新时期再放光彩。

摘要:太极拳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其哲理博大精深,是祖国传统养生健身瑰宝,具有独特的修身、健身、防身功能。对养生、健身有着丰富的经验,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科学健身的典范。文章从太极拳的健身原理、养生保健作用等方面,阐述了太极拳对人体的健身养生功能,认为太极拳对人体的健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人修身养性,从而进一步加强人们对太极拳的正确认识,并对提高太极拳锻炼效果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太极拳,健身,养生,对策

参考文献

[1]张肇平,杜飞虎.论太极拳[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2]席庸.太极拳与科学健身[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3]杨润琴,尹俊玉.太极拳健身功效的理论阐述[J].搏击·武术科学,2005(11).

[4]杨巍.太极拳健身价值的机理探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6(4).

[5]杨永惠.太极拳的健身魅力[J].中华武术,2002(9).

[6]刘跃伟.浅谈太极拳的养生保健作用[J].体育世界,2007(11).

[7]江建华.论太极拳的健身功效[J].体育世界,2007(10).

[8]崔冬雪.体育锻炼对老年人情绪和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3(6).

论太极拳中的“逆向运动” 篇10

1 逆向运动

逆向运动是相对于正向运动而言的。我们将生活化、劳动化、习惯化、经常化已经适应的运动称之为“正向运动”。逆向运动则指和平时生活化、习惯化、经常化、已经适应了的运动相反或不同的运动,即指与自己已适应习惯的动作相反、不同的、不适应的动作。逆向运动包含方向的逆向、顺序的逆向、时间的逆向(指时间长短、节奏变化)、主动和被动的逆向、意识引动的逆向、自身体验心理感受的逆向、生理常规的逆向等。例如倒着走为正常走的逆向,下楼为上楼的逆向,倒立为正立的逆向,坐、卧为站的逆向,左侧运动为右侧运动的逆向,腹式呼吸为胸式呼吸的逆向,曲为直的逆向,变换方向为常规方向上运动的逆向,用触觉来接收外来信息是用听、视觉接收信息的逆向,放松为紧张的逆向等等,如果从人自身的锻炼来讲,“正向运动”只能使人得到某一方面的锻炼,而多角度、多方位、多渠道的相对于“正向运动”的“逆向运动”则可以补足人体正常运动的不足,发展习惯性的运动所没有发展的部位,使人体得到全面发展,使动作更加连贯、圆转,更合理,更自如,使人自身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一种变换随心的状态,即“太极”状态。

2 逆向运动在太极拳中的体现

2.1 逆向运动在太极拳手法上的体现

太极拳步法上有如“锅底形”,是逆向运动在方向上的体现,手法螺旋缠绕,弧形变换,有如“球面”,同样是逆向运动在方向上的体现。平时手臂运动多走直线,方向少,追求省力和用全力。而太极拳手法则要求处处圆转,处处圆滑,无中断、不顺畅之处,要时刻带有掤劲,有力但不能将力用尽。太极拳以腰为主宰,用腰来带动手臂运动,而不是以手的引领为主,这是主动和被动,意识引动的逆向。

2.2 逆向运动在太极拳步法上的体现

太极拳步法要稳固、圆转,要像“锅底形”。不能是上折线,也不能是下折线,有折线则会出现折角,会发生抵抗。也不是上弧线、下弧线,单方位的弧线不稳定,且会在其它方位上产生抵抗。而是立体的“锅底形”———下弧面。这是逆向运动在太极拳步法的方向上的体现。太极拳讲究“随曲就伸”,在步法上则表现为意识引动、主动和被动的逆向。以24式太极拳左野马分鬃为例,平时运动意识集中在右腿的蹬地发力上,而太极拳上步意识集中在左腿的弯曲发力上,这是意识引动的逆向;平时上步是以右腿的蹬地发力为主,左腿在被动的情况下被它催迫着弯曲成弓步,而太极拳则以左腿的弯曲发力为主动,右腿在“被动”的情况下被它引领着伸成弓步,随曲就伸,这是主动和被动的逆向。

2.3 逆向运动在太极拳身法上的体现

太极拳身法讲究“中正”。中正则能八面支撑,转换自如,是身体偏斜的逆向运动。身体偏于一方则只便于向一方转换。如身体后仰,则便于伸腿上步,而不便于收腿;身体前倾,则只便于收腿跟步,而不便于伸腿。而太极拳则要求人体处于一种随时、随地都能随意变换的“状态”中。太极拳身法讲究以腰为轴,以腰为主宰带动四肢运动,是以四肢运动为主的逆向运动。以身体的某部为主单方运动,缺乏了腰的主宰,则动作分节,其它肢体必成运动的阻力,破坏了人体的统一性,动作不能够贯穿圆活,身体不能够协调自然。

2.4 逆向运动在太极拳精神上的体现

太极拳在内是意气运动,在外则是神气鼓荡运动。讲究意识、呼吸、动作内与外的配合,讲究“内宜鼓荡,外示安逸”。要求气沉丹田,采用腹式呼吸,是胸式呼吸的逆向。腹式呼吸深长而匀细,再加上与动作开合、起落、虚实的密切配合,表现在精神上是气敛、心静、神舒。这是只注重外在动作,而忽视内在呼吸的配合,致使呼吸零乱、急促,造成动作僵硬、中断、精神急躁、漂浮的逆向运动。“内宜鼓荡,外示安逸”是指打拳时精神振奋、意识专注,有目标,沉着,不流于形色。是外表直眉横目,身体紧张,意识漂浮,没有目标,没有战斗意识的逆向运动。

2.5 逆向运动在太极拳劲力上的体现

“太极拳千变万化,无往非劲,势虽不侔,而劲归一。夫所谓一者,自顶至足,内有脏腑筋骨,外有肌肤皮肉,四肢百骸相联而为一者也。破之而不开,撞之而不散。上欲动而下自随之,下欲动而上自领之,上下动而中部应之,中部动而上下和之,内外相连,前后相需,所谓一以贯之者,其斯之谓欤。”太极拳要求全身皆有掤劲,有如旋转的球体,没有凸凹和漏洞,全身上下协调一致,有感皆发,能屈能伸,无过不及,全身松活弹抖,发整劲。这是身体僵硬互不配合,甚至相互矛盾,单方面用拙力、蛮力的逆向运动。发整劲正是要以腰为桥梁使劲力上下贯通,中间没有阻碍,而是一层层的递增。这就需要调动全身,协调一致。协调关键不在于运动的主动一方,而在于辅助的及对抗阻碍的一方是否能够积极的配合。如一动作完成的好坏、快慢不在于原动肌,而在于协同肌和颉颃肌的配合。而太极拳则注重发展被动肌,是发展主动肌的逆向运动。太极拳的劲力讲究刚柔并用。所谓“用刚不可无柔,无柔则环绕不速,用柔不可无刚,无刚则催迫不捷”。有刚无柔的劲缺乏韧性,有柔无刚的劲缺乏爆发力。这是用力突出一方的逆向运动。只有在柔的引领、刚的催迫下才能发出松活弹抖的整劲。如左弓步冲拳,一般是以右腿的蹬地发力催迫左腿弯曲成弓步。这样定会产生顶抗,因为左腿阻碍着右腿。而太极拳则要求以左腿的弯曲发力引领右腿蹬地进一步发力,使二者迭加,再加上腰髋的配合,走“锅底形”的步法,就排除了其它方向上的顶抗,从而造成迭加之力大于二力之和,一以贯之的传到拳上,发出松活弹抖的整劲。

参考文献

[1]孙兆生.论太极思维在太极拳中的运用[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卫志强.太极拳流派演变过程中的特点与规律[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4(4).

[3]李绍成,姜娟.太极拳运动发展之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6(3).

[4]张其华,吕平.怎样教好练好简化太极拳[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0.

[5]沈家桢,顾留馨.陈式太极拳[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

[6]陈正雷.陈式太极拳剑刀[M].郑州:中州古藉出版社,2002.

论太极拳中的“意” 篇11

笔者认为武术之道,譬如一棵果树,人体机能是根茎,健身和技击是果,要想认识健身和技击的根源和本质,必须先从剖析人身所具有的各种机能的活动规律入手。因此,本文着重从人的生理方面对太极拳练习中的“意”进行一番解读,以飨读者。

一、意在太极拳锻炼中的重要意义

拳理中所谓“内三合”,古老的说法是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但古人所说的“心”,实际是指“大脑”。因此现代简称为意气力三合。

《十三势行功心解》说:“先在心后在身。”《十三势歌》说:“势势存心揆用意。”又说:“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杨式太极拳全体大用诀》说:“全体大用意为主。”

这都说明“意”在太极拳的活动中是起决定作用的,是主宰一切的。换句话说就是,太极拳的一切健身和技击功能的产生和发挥,都是以“意”为主导的。如果没有大脑的意识反映和指挥,则全身任何器官都不可能动,即使动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高明的太极拳家都十分强调意练。

这里简单说明“意练”,方法有两种:(1)纯意练,在日常休息时间,为避免忘记,用脑子想,像银幕一样,一势一势地用思想意识练。(这主要是对初学者)。(2)体意结合的练法,在走架中,要树立假想敌,对每一举手投足都要有的放矢,以便把在平时所学到的招法,加以认真的理解和熟练,从而为技击的深造和运用打下基础。

在推手中更要加强意练。因为太极拳在技击上,要求“懂劲”。只有懂劲之后,才能越练越精,从而阶及神明。这是太极宗师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明确指出的,也是学习太极拳者不可逾越的圭臬。

怎样才能练到懂劲呢?懂劲的标志是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刚柔相济,反应灵敏,因敌变化而变化。要想练到这种懂劲的地步,则推手是必走的途径,通过推手,练习不丢不顶、粘连黏随、舍己从人的柔化功夫。锻炼手臂皮肤摩擦的感觉,灵敏反应,做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甚至周身各个部位挨着哪儿哪儿能打人。这才是太极拳的上乘功夫,也是最难练的功夫,非经长期的聚精会神,高度的用意揣摩、刻苦锻炼是不能成功的。由此看来,“意”在太极拳中是多么重要!但它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呢?

二、“意”是大脑思维和神经传递活动的产物

所谓“意”,亦即意念,就是人的大脑,通过神经的传递,对客观世界的反应,从而产生的思想意识。它在实质上是人体神经系统活动的产物。为了弄清这个问题,这里试以现代生理学和解剖学为依据,作如下概括剖析。

(一)神经的构成种类和在人体的分布情况

神经是由神经细胞(神经元)和神经胶质构成的,这些神经元互相联系,依据性能和部位的不同,分别组成许多不同的神经中枢。其中中心系统是脊髓、延髓、脑桥、中脑、间脑、小脑和大脑两半球。

神经分布按部位划分,可分为脑神经(又称颅神经)和躯体神经两大部分。它们是互相联系的。其中脑神经从丘脑下发出,左右成对,共十二对,分别为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外展神经、面神经、位听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和舌下神经。

躯体神经即脊神经。其组成共31对,其中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能神经5对,尾神经1对。每一脊神经纤维都有两个根。从脊背侧发出的为背根(又称后根),从腹侧发出的为腹根(又称前根),背根由传入神经组成属感觉性,腹根由传出神经组成属运动性,最近医学发现有些腹根中,也有相当数量的传入神经纤维。背腹两根,离开脊髓后,就合成一根脊神经。每一脊神经前支,出椎间孔与交感神经相联系,因此每一脊神经纤维都具有上述四种功能(即躯体及内脏的感觉和运动功能),故又称混合神经。

(二)神经的中枢系统和机能

躯体神经中枢是脑脊髓。大脑是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其中主要是大脑皮质,它是神经中枢中最高级的神经中枢,是一切神经活动的司令部,管理躯体各系统的器官组织之间的机能活动。

具体说来,神经的机能,就是传导神经冲动(又称反射活动),它把感受器的兴奋(即冲动)经传入神经传至中枢(大脑皮质),然后经大脑的思维判断,再把这种中枢的兴奋,由传出神经传至效应器,这就是人类神经感觉机能的传导过程,也称神经反射过程。感觉是大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无数的客观世界现象,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这五个官能,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人就产生了感性认识。感受器的活动是人们认识世界的第一环节。感受器受了环境的刺激,并将刺激的能量转变成一连串的神经冲动,沿着一定的神经通路,传入脊髓和脊髓以上的各级神经中枢,与刺激相适应的反射活动就产生了。神经冲动最后到达大脑皮质的一定区域,在这里进行着对刺激最精细的分析,产生感觉。这种感觉,就是太极拳中所指的“意”。这个“意”不仅是指挥太极拳一切活动的原动力,而且也是所谓太极拳内劲构成的主导因素。

总起来说,一切躯体运动都是复杂的反射过程。躯体神经运动,最基本的反射中枢在脊髓。这是因为其前角灰质中存在着大量的神经元。

太极拳的运动是躯体运动中最复杂的一种,它不仅在运动中要求姿势多变,劲路多变,而且还必须以高度集中的精神思维活动为主导。

论太极拳中的调息(下) 篇12

四、在习练太极拳中如何正确进行调息

(一)层次性原则

我们要根据习练太极拳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层次的调息方法。在第一阶段,即初学阶段,这时应当主要采用自然调息法,要求做到顺其自然,通过调节呼吸,消除紧张,缓解压力,舒松自然。因为习练者在这个阶段主要是仔细看师傅的示范动作,思考、记忆动作的要领与套路的结构等等,这时还不能太注重呼吸,否则极易出偏差。尽管拳式动作的一开一合、一虚一实编排得很正确,合乎一呼一吸的原则,可是在初练拳时,仍应强调动作与呼吸的自然结合,不应拘泥执着,这样才符合“气以直养而无害”的要求。第二个层次,即练拳达到动作比较规范、标准套路比较熟练的程度后,就要逐步让修习者采用逆式调息法(即腹式呼吸)。要求随着练拳动作的升、降、开、合,小腹自自然然的有松有收,逐渐做到呼吸跟随动作,气沉丹田,内气运行。第三个层次,即练拳达到动作相当规范、标准套路相当熟练后,就要求修习者在采用逆式调息法时,深入体会吐纳与太极拳每个动作的开合进行密切配合。在这个阶段,不管是大开大合,还是急进急退,呼吸都应完全与动作合拍。这时,呼也气沉丹田,吸也气沉丹田,内气运行更充实。动作与呼吸的关系是主与从的关系,呼吸紧跟动作,是腹肌运动的结果。腹肌运动加强了丹田气,为力由脊发提供能源,这就是“腰为第一主宰,丹田为第一宾辅”,这就是虚其心,实其腹的表现。第四个层次,即修习者已经能将吐纳与太极拳的每个动作进行比较适当的联动后,就要强化太极拳的技击意识,通过推手或切磋来训练技击。这个阶段就要在逆式调息法的基础上,灵活采用胸式调息法和技击调息法。第五个层次,即习练太极拳术已达炉火纯青之阶段,刚复归柔,以意念变手,功夫已达“炼神还虚”,“炼虚还道”,进入空而不空,形神俱妙,天人合一,与道合真的境界,即可渐进而采用化境胎息法。

(二)灵活性原则

习练太极拳,调息非常重要,但采用何种调息之法,则须灵活应变而为之。无论是陈、杨、吴、武、孙太极拳,或是其他支系的太极拳,都强调调息的灵活自然。即练功时,呼吸的长短与轻重,并非一成不变,必须根据习练者的目的和练功进程与练功环境的不同而相应有所变化。比如在习练拳架的时候,出手为呼,收手为吸;升为吸,降为呼;提为吸,沉为呼;开为吸,合为呼;动步转身及各式过渡的时候,为小呼吸。所谓小呼吸,即呼吸不长,不呼又吸,而含有稍停息之象。在推手时,按为呼,挤为呼,捋为吸,掤为吸,化为吸,被捋为自然小呼吸。这时的小呼吸是求心静,心静则可视听对方的行动,而不致有误。如被挤被按至不能再吸时,则改为呼,使吸进之气散于四肢。所以,呼至不能再呼时改为吸,吸至不能再吸时改为呼,呼与吸便可以循环变更。在大捋中的呼吸,闪为呼,靠为呼,按为呼,捋为吸,被靠为吸,被捋为小呼吸,转身将按未按时为小呼吸,其他动步未发劲时,也均为小呼吸。因求其静而能视听,并且有沾粘之劲。太极剑、刀、杆与散手等等,其呼吸运用亦与习练拳架相同。即出手为呼、收手为吸,升为吸、降为呼,开为吸、合为呼等等。又比如在技击时,要“因敌变化示神奇”,打拳快慢要因人需求而不同,有时是先慢后快,有时是快而复慢,有时则需连续发几个快速动作。其中,动作与呼吸如何配合,只能做到呼吸频率与动作频率大体一致,很难做到绝对一致,但丹田呼吸与口鼻呼吸快慢,一般还是要一致的。一个较慢的动作过程中,也可能要呼吸两次,或一个长呼过程之中加一次短吸,这在技击上为接劲。相反,有时在一呼之中连续完成两个乃至多个发劲动作,诚如陈式太极拳中的一些快速动作。总之,自然调息法、逆式调息法、胸式调息法、技击调息法和化境胎息法这五种方法,各有各的好处,各有各的妙处。习练者应根据“有利于人体的平衡健康,有利于顺利进入功态,有利于快速增长功力,有利于高效准确技击”这四个标准,对调息方法做适当的变化,这才是符合科学道理的。

(三)意形相随原则

这里所强调的意形相随原则,就是调息要与意念、动作紧密相随,合成一体。调息既是练好太极内功之必需,又是学好太极拳架的重要因素,它对整体技术的提高和身心健康十分重要,正如历代名家反复强调的“能呼吸然后能灵活”。练功者根据自身情况,正确选择和运用调息方法,掌握调息要素,遵守调息的规律和原则,明了调息的实质,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反复实践,把意念活动和呼吸或气息的出入紧密地结合起来,把“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等这些太极拳的基本动作与呼吸或气息结合起来,并使呼吸达到深、细、匀、长,自然活泼的境地。也就是做到调息、调身、调心这三个太极拳中的核心要素统一协调。例如习练“如封似闭”这一式时,当第一动右捶回收变掌时,肢体要松屈,意念上是由实逐渐变虚。由于身体逐渐后坐,这时胸肋背部肌肉和骨节都相应地徐徐收缩,横膈膜受其影响也呈收缩状态。因此,胸腔容积随之增大,这时必然要吸气。当第二动两掌前按时,意念上是由虚逐渐变实。由于肢体逐渐向前伸张,胸肋腹背部肌肉和骨节都相应地舒缓,横膈膜受其影响回复到平时隆凸状态,胸腔容积随之减小,这时也就必然要呼气。太极拳中的其他招式也是这样的。因此,练太极拳,每个动作自始至终都要与呼吸有节奏地、自然地结合,使调息、调身、调心充分协调统一。

(四)自然适度性原则

太极拳调息的自然适度性原则,要求习练太极拳时调整呼吸的活动要适中。调息不能过于执着,要纯任自然,做到适中放松,松而不懈,这样才能“运气如九曲珠,无往不利”。也就是说,在放松达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内劲才能“由脚而腿而腰,形于手指,达于四梢”。正如太极拳家陈鑫说:“打拳以调养血气,呼吸顺其自然。调息绵绵,操固内守,注意玄关。轻轻运行,默默停止,惟以意思运行。”习练太极拳最忌讳的是憋气。如果习练者故意为了强调一种调息法,或者为了在动作的规范、要求、运动路线及造型上达到某种效果,而产生憋气的状态,这是非常不正确的。这会使肺部气体不能很好地交换,影响血液中血红蛋白细胞的含氧量,致使气血停滞,运转不灵,导致全身动作受到影响。所以,调息一定要适度而自然。正如古人云:“勿助勿忘真火候,有候无意莫留停”,“太松精神散,太紧闭气窍。必须不松不紧,不迟不早,不住为住,不好为好,不凝之凝,不照自照,此点火候甚微妙,众生须当仔细料。不识此字不算修,修炼二字须忘了,多以炼字太著迹,一著迹便病根找”。在习练拳架的时候,要避免短促过急的调息方法,呼吸应以深长、自然、匀细为标准,短促过急的呼吸会让气不能下沉,而游离于胸,易造成动作的泄劲与松弛,难以达到一气呵成的技术要求。正如太极大师李雅轩所说:“在呼吸方面,务须深长,使呼吸趁着缓和的动作鼓荡,又要使缓和的动作趁着呼吸的鼓荡开合,并应自然而顺遂,这才是正确的练法。稳静安舒可以蓄神,呼吸深长可以养气。久而久之,则神气自能充实,身体健康也自然增进。”当然,这与在技击时的发劲是不同的。短促过急的呼吸,乃是练拳纯熟后的自由变换,是为了技击性的目的,才有闪电式的爆发力强的开合虚实的突然变换动作。因为没有这种迅速变换的能力,在技击上是一个缺点,不可能应付对方迅猛的袭击,也不可能迅速进攻和退却,决胜于俄顷。大师王宗岳主张“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名家陈鑫主张“缠绕回旋,至疾至迅”。这都须通过调息来适应这一需要。

上一篇:提高数学认知能力下一篇:新信息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