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式太极拳教案

2024-06-04

24式太极拳教案(精选9篇)

24式太极拳教案 篇1

早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公园里有一些人练太级拳,它对于人们的身体有很大好处,但对于太级的招式可能大家不是很清楚。就目前而言,24式太极拳是爱好者最多、实践的人也最多的一种太极拳。陈式养生24式太极拳是24式太极拳中的一种,简单易学又益于养生。现在就让我们一起通过陈式太极拳养生24式教学,来学学看这套拳法吧。

练习步骤

熟练套路、明确姿势

所谓“套路”,是指太极拳的整套架式。所谓“姿势”,是指每个架式的动作结构。初学时主要重于套路熟练,方位正确。同时适当注意姿势的规范。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后,套路已熟练,这时就必须侧重于姿势的正确,这样才能产生内气,发挥健身及技击上的效果。现分两个方面,谈谈这一阶段的练习方法及注意事项。

1、动寓静之内,静寓动之中。练陈氏太级拳必须保持思想上的清静,排除一切内外干扰。只有这样才利于收敛内气,引动鼓荡。《拳论》说:“静养灵根气养神”。所谓养根的“根”,就是根本,也就是肾脏。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根”,内藏元阴元阳,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静则养根”,也就是说,只有在意识清净的条件下,才能有助于肾气的旺盛与藏,从而使五脏健运,内气充沛,神得所养,动作矫健。

2、注意身法。初练太极拳,不应要求过高,操之过急,就和初学写字一样,能写成横平、竖直、点、钩等笔划,组合成方块就行。初学练拳,身法上只要求头部自然端正,立身中正,不偏不倚。步法上只要能做好弓步、虚步、开步和收步,知道方位即可,至于不可避免出现的毛病,像挑肩架肘、横气填胸、呼吸发喘、手足颤抖等现象,不宜深究。但运行方位、角度、顺序必须绝对正确,力争做到姿势柔软、大方顺随。

熟练套路其实需要花费的时间并不多,如果你能够保持每天练习十遍以上的状态,那么最多只需要两个月就可以了。熟练套路之后就要开始考虑具体动作要求了,应该从头至尾放慢速度演练与思考,然后才能纠正动作中的错误。这一段的练习同样需要坚持每天十遍,看到效果后才嫩刚进行下一段学习。

调整身法、周身放松

所谓“身法”,是指练拳时对周身各部位要求的原则。要调整身法,首先必须在放松上下功夫。为了使骨节松开,伸筋拔骨,可选练些动作,如“金刚捣碓”、“掩手肱拳”、“摆脚跌叉”等,但要尽量放松,不要用拙力。

这一阶段练习出现的主要毛病是立身不正,横气填胸,挑肩架肘等,产生这些毛病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对“放松”这个含意理解不够;二是腿的支撑力不足,难以放松。《拳论》说:“身必以端正为本。以周身自然为妙。”也就是说套路架式的练习,身法上要以立身中正为根本。所说的“端正”,也有两种含意:一是指躯干四肢及头的位置中正,即身体不偏不倚之意;另一种是身体在歪斜情况下,保持相对平衡,如开步时的上引下进动作。所谓“放松”,就是说在腿的支撑下,全身各部自然协调地松下,气沉丹田。初学时由于对这些问题没有理解和注意,加上功力浅薄,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上述毛病。可通过增加练拳遍数放低身法,加大运动量,并且做一些单腿或双腿下蹲运动及站桩功来克服上述毛病。同时注意松胯、曲膝、圆裆,保持立身中正。随着腿部力量的增长,身法的放松,可使胸部、背部,肋部及膈肌自然下沉,体内的气机升降协调,呼吸自然,肺活量增强,其毛病就会消除。

这一阶段的练习,需有3至4个月时间。届时,身法已得到调整,姿势已基本正确,并且随着练习质量的提高,已有内气活动的感觉。

疏通经络、引动内气

经络遍布周身,内联脏腑,外系肌表,从而沟通人体上下表里,是调节机体和内气运行的通道。“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是极其微小的物质微粒,很难直观察觉,只能通过人的感觉器官,根据事物的各种变化而体现它的存在。人体的气,来源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禀赋于先天父母之精气,二是饮食物化生的水谷之精气,以及存在于人体内的精气,通过脾、肺、肾三脏的生理功能综合作用而生成。《拳论》说:“气者,生之本,经者,气之路,经不通则气不行。”又说:“以吾本身自有之元气,运行吾身”,“以气运形,一气贯通”。说明气是本身固有的本元物质,只有在经络畅通无阻的情况下,才能引动与鼓荡,达到一气贯通,从而产生防病健身和技击效果。

其实在上一个环节的结尾时候,如果你对太极拳的掌握达到了标准,应该就能够感知到身体中的内气流动。不过这个气可能若隐若现,有时可以感知有时不行,甚至可能完全消失,这就是因为体内经络不通畅,导致内气难以流动的缘故。因此达到引动内气阶段的练习后必须注意意念的作用,用大脑对内气运行进行指挥,不通之处则自行对身法进行调整,以得劲为准。

另外,这个阶段的练习速度宜慢不宜快。同时一招一式要精力专注,活泼无滞。外形尽量与内气意识保持一致。这样进一步练习一段时间,内气就会自然畅通,僵劲拙力也会慢慢克服,逐渐达到周身相随,连绵不断,内气会按拳势要求,产生有规律的鼓荡,达到一气贯通。

形气结合、如环无端

所谓“形”,是指形体,也就是拳式动作的外在表现。“气”即指内气。从医学角度讲,“形”、“气”是统一的,是相互依附,相互为用的。《拳论》说:“以心行气,务令沉着,及能收敛入骨”。又说:“以气运身,务令顺随。”就是要求每招每势,都要注意以意引气,以气运身,顺其自然,催动外形。通过形气结合的反复练习,使内气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在体内运行。努力做到,周身一致,内外合一,外形在内气的催动下,一动则周身全动,一静则周身全静,动静开合,起落旋转,无不顺其自然。在练习过程中,身与手、内与外某一部位不够协调,某一部位即产生矛盾,就会影响内气的贯通,从而使意气与形体难以结合。如动作运行速度的快慢,以及身法位置角度掌握不够,难以适得其中,在套路架式的练习中,就会产生身慢、手快、眼不随等散乱现象,不能身手一家,动作协调。谚云:“手到身不到,击敌不得妙;手到身也到,击敌如摧草”。说明形气结合,身肢顺随的重要性。

这一阶段的练习,要注重于意念与形体姿势的结合,也就是心到、意到、气到、形到,使内气一气贯通。 同时应当理解,某一部的开合,是全身整体开合的局部表现,全身总的毛病,也可以从局部反应出来。因此,凡是调整局部姿势时,务必注意整体的调整,从而达到意气合一。这一阶段的具体表现为:肌肤发胀,手指发麻,足跟发重,丹田有发沉之感。

周身相随、内外一致

“周身相随,内外一到”的意思,是指全身形成一完整的运动体系。陈长兴在《十大要论》云:“太级拳者,千变万化,无往非劲,势虽不侔,而劲归于一。夫所谓一者,自顶至足,内有脏腑筋骨,外有肌肤皮肉,四肢百骸,相联而为一者也,破之而不开,撞之而不散。上欲动而下自随之,下欲动而上自领之,上下动而中部应之,中部动而上下和之,内外相连,前后相需,所谓一以贯之者,其斯之谓欤!”此段论述,具体阐明了周身相随、内外一致,以及一气贯通的整体表现。

在周身内外相随一致这一阶段,内气虽已贯通,但很薄弱。在练拳时,稍不注意或运动不当(如疲劳过度或精神欠佳),都会影响内气的贯通和运行。在前一阶段,如身、手、内、外产生了矛盾,可以用调整身法的办法去解决,使姿势顺随,内气贯通。而在这一阶段,就不许用调整身法的办法去解决。这一阶段,要求周身相随,以内气催外形。气不到,外形寂然不动;气一到,外形随气而动。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每招每势,气由丹田发起,内走五脏百骸,外行肌肤毫毛,运行周身而复归丹田,缠绕往来,圆转自如。动作以缠丝劲为核心,以内气为统驭,形成一个完整的运动体系。“缠丝劲”发源于肾,起于丹田,遍布全身,处处有之,无时不然,衍溢于四体之内,浸润于百骸之间,达四梢通九窍,增长内气无穷,使内劲收敛入骨。伸筋壮骨、气血流通,消化饮食,祛病延年,皆缠丝内劲之功效。“缠丝系劲”为陈氏太极拳之精华。

达到这个阶段之后,就能够考虑同时进行推手的练习了,因为此时你的太极拳已经基本掌握熟练,能够自如运用了。另外,每天还可以每天练习一会炮捶和器械,来增加你对太极拳的理解与运用,最终达到不加思索,不犯疑意,不期而然,内外一致,周身相随的程度。

通过这一阶段练习,已经有了自我纠正的能力,可以脱离老师的指导,不走弯路。继续深入研究,就可逐步进入奥妙境界。陈鑫说:“理不明,延明师;路不清,访良友;理明路清,而犹未能,再加终日乾乾之功进而不止,日久自到。”

稳固根基、充实内气

所谓“稳固根基,充实内气”,意思是指在上一阶段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扎稳下盘,以促使内气的充实和饱满。《拳论》云:“根本固而枝叶荣。”培其根则枝叶自茂,润其源则流脉自长”。练习拳架,就是培根润源的方法。这里所指的“根”,具有根其之意,也就是下盘。《拳论》云:“下盘稳固,上肢自然轻灵”。所说的“下盘”,就是指体的下半部分“腿”而言,靠腿的支撑力,以两足为基础,裆劲圆活自然、沉稳。另一咱说潮“根本”指元气。元气藏于肾、肾气足则精力充沛,即为“根本固”。所谓“润其源”,源指根源,即本源。元气为诸气之本,根源于肾通于丹田,禀赋于先天,又称先天之本,五脏六腑之根。肾藏元阴元阳,元阴以养五脏之阴,元阳以养五脏之阳,周身之阳得以温、阴得以养,故生机旺盛,则又反过来益助肾气,充盈丹田。这样相互资益,周而复始,从而使根本固,源流润。

[陈式太极拳养生24式教学]

24式太极拳教案 篇2

为提升练拳者练拳的效率与准度,本人把习练24式太极拳分为静态技术和动态技术两个方面。

静态技术

静态技术,又称身型技术。刚练太极拳,应把拳架的习练放在首位。所谓习练拳架,就是依照拳谱各式名称,在师傅的指教下,悉心静气,墨记揣摩,一式一式的模而仿之,即称为练架子。简单地说,就是在每一个动作的定式上,通过拳谱经典上正确的要求与注释,达到自我检验的目的。静态技术包括虚灵顶劲、提顶、顶头悬、贯顶、沉肩坠肘、含胸拔背、阔背、舒指坐腕、松腰敛臀、泛臀、尾闾中正、圆裆、沉髋、外三合、立身中正等15个具象动作。

怎样才能准确地做好以上15个具象动作呢?让我们拿“左野马分鬃”这个动作定式来加以说明吧。首先,太极拳的架势需要“外三合”。所谓“外三合”,即肘与膝合、肩与胯合、手与足合。那拳友们在定式动作的时候就需注意,肘是否与膝合了,这样就可以预防动作散乱,练出太极拳所需的“合劲”。“含胸拔背”是塌腰力量上升至背部时所产生的生理现象,拔背是力量沿着脊柱上拔后绷所产生的感觉,或称为“气贴背”,这样同时也就做到了“阔背”。“立身中正”在定式的时候就需要我们明确重心的放置,传统杨氏太极拳的“左野马分鬃”的重心放置为前七后三,即前弓腿为实,后蹬腿为虚。在明白此理之后,当你松沉左胯时自然蹬直右腿,“尾闾中正”也就到位了。拳论有云:“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做出“顶头悬”其实并不难,有如我们一手捏着筷子的顶端让其自然下垂,就是让身体自然的放松下垂,这样同时也就做到“提顶、贯顶”了。“沉肩坠肘”的沉肩包括了胛的部分,肩胛是一个整体。沉肩在闽系南拳中称为“吞肩放胛”。胛骨的主要功能是向上、向下、朝前,唯不能朝后凸出。沉肩是肩关节朝身体内卷,有内吞之意,俗称包肩。沉肩时,肩关节和腕关节的对称运作,合力于肘,形成坠肘;坠肘有中定之意,沉肩坠肘使得上肢和身体形成了整体力量的连接。与“泛臀”相互对应的是“溜臀”。“泛臀”需要在“立身中正”的基础上沉胯,感觉臀部的着力不局限在某一点,而是要“泛”起来,“泛到一个面,甚至整个臀部都辐射出力点”。裆是两大腿之间以会阴穴为中心的内盆底肌部位。“圆裆”就是把裆撑圆,使裆部呈拱形,犹如赵州桥的拱圈,这样就有利于重心移至腿脚,使下盘稳健有力,转换灵活,易分虚实,气脉贯通。

“经无论不明,论无经不通”。把握正确的静态技术的练法,可以使我们在太极拳习练中显收事半功倍之成效,同时也对我们下一阶段的修炼做好铺垫,为动态技术的把握夯实基础。

动态技术

所谓动态技术,就是有形有法的技术。动态技术包括两膊相系、分清虚实、内外相合、上下相随、动中求静,节节贯穿和轻灵,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劲断意不断、意断神相连,以及内三合与呼吸和松紧蓄发等等。

在行拳走架时要做到“两膊相系”。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在两肘与两膝上下左右之间貌似由细线相连接,牵动各个关节,犹如提线木偶“牵一发而动全身”。如若把握住了这个,也就能理解“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之功法原则。如何做到“上下相随”呢?太极拳论云:“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腰而腿,总须完整一气”。这就要求我们手动腰动足动,眼神也要随之而动,如此方可谓之上下相随,有一不动即散乱。可以看出,上下相随又与节节贯穿相互关联。太极拳作为内家拳,其所练在神。拳论云:“神为主帅,身为驱使。”精神能提得起,自然举步轻灵,从而也就能达到“内三合”。对于习练中的呼吸,我们可以把握“蓄”或“含”为“吸”,“发”或“拔”为“呼”的原则。道理很容易理解,当我们即将攻击彼方时必须蓄劲,要吸气,到一定程度后,配合呼气,这就像南拳的发声目的是为了助长肌肉的发力是一个道理。太极拳有松、柔、圆、匀、缓五大特点,只有处理好内劲中的松静,才能达到松与紧的要求。

拳论云:“极柔软,然后极坚刚”。习练太极拳需要全身松开,不能有丝毫的拙劲,只有这样才能轻灵变化,圆转自如。正所谓“只圆无方似滑拳,只方无圆是硬拳”。

浅析24式太极拳练法圭臬 篇3

一、24式太极拳与传统杨式习练异同

24式太极拳是以杨式太极拳大架为基础创编出来的,与传统杨式相比既有共性的东西也有相异的地方。

传统杨式太极拳和24式太极拳对手指的要求皆是自然伸直且呈现出“荷叶掌”,在练拳时伸出的手掌犹如“照妖镜”,五指肚要相聚。但在两手体侧抱球时则要求不一,传统杨式抱球两掌心斜相对,24式太极拳则要求体侧抱球两掌心相对。在行拳途中,尤其下肢的重心转换更体现出了两者的不同。以左搂膝拗步承接右搂膝拗步为例,传统杨式太极拳中的做法为:重心不变,以左脚跟为轴,脚尖外撇45度,身体渐渐左转,眼随转体向前平视转移,眼神要顾及左掌。很明显,传统杨式太极拳重心的转换为“实转”。24式太极拳中的做法为:重心平稳后移,逐渐将重心放置右脚,起左脚脚尖外撇,重心前移至左脚,身体渐渐左转,再迈步右脚。很明显,在24式太极拳重心的转换为“虚转”。

二、太极拳练法圭臬

练习太极拳需要正确的方法作为指导。练拳者只有不断通过体悟修炼和对照拳谱经典与自身感受而不断做出总结,才能达到不断提升拳质的目的。故常闻人曰:“习拳容易改拳难。”既然24式太极拳是在传统杨式太极拳基础上创编的,那么就可以认为传统杨式太极拳的练法准则同样适用于24式太极拳的练习。所以,为提升练拳者练拳的效率与准度,本人把太极拳的习练分为静态技术和动态技术两方面进行解读。

(一)静态技术

静态技术又称为身形技术。初练太极拳,应把拳架的练习放在首位。所谓拳架者,即学者照拳谱上各式名称,一式一式由师指教,悉心静气、默记揣摩,而照行之,练架子。简单地说就是每一个动作的定式都要通过对照拳谱经典上正确的要求与注释进行自我检验。静态技术包括:1.虚灵顶劲;2.提顶;3.顶头悬;4.贯顶;5.沉肩坠肘;6.含胸拔背;7.阔背;8.舒指坐腕;9.松腰敛臀;10.泛臀;11.尾闾中正;12.圆裆;13.沉髋;14.外三合;15.立身中正。

以上十五点想必习练过太极拳的拳友们都听过,但是如何做到呢?我们可以拿“左野马分鬃”这个动作定式为例来加以说明。首先,太极拳的架势需要“外三合”,所谓“外三合”为肘与膝合、肩与胯合、手与足合。拳友们在做定式动作的时候就需注意和自我检查,是做到否肘与膝合等等“外三合”了,以防动作散乱,这样才能渐渐练出太极拳所需的“合劲”。含胸拔背是塌腰力量上升至背部时所产生的生理现象,拔背是力量沿着脊柱上拔后绷所产生的感觉,或称为“气贴背”,这样同时也就做到了“阔背”。“立身中正”要求在定式的时候就明确重心的放置。传统杨式太极拳的“左野马分鬃”重心的放置为前七后三,前弓腿为实,后蹬腿为虚。明确后,再松沉左胯,自然蹬直右腿,这样也就“尾闾中正”了。拳论有云:“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做出顶头悬其实不难,有如我们一手捏着筷子的一个顶端让其自然下垂,这种状态就是让身体自然地放松下垂,做到头顶悬同时也就做到“提顶、贯顶”了。沉肩坠肘的沉肩包括了胛的部分,肩胛是一个整体,沉肩在闽系南拳中称为“吞肩放胛”,胛骨的主要功能是向上、向下、朝前,唯不能朝后凸出。沉肩是肩关节朝身体内卷,有内吞之意,俗称包肩,沉肩时肩关节和腕关节做对称运作合力于肘,形成坠肘;坠肘有中定之意,沉肩坠肘使得上肢和身体形成了整体力量的连接。与“泛臀”相互对应的是“溜臀”,做对“泛臀”需要在立身中正的基础上沉胯,其感觉为臀部的着力不局限在某一点,而是要“泛”起来,“泛到一个面,甚至整个臀部都辐射出力点”。裆是两大腿之间以会阴穴为中心的内盆底肌部位。圆裆就是把裆撑圆,使得裆部呈拱形,犹如赵州桥的拱券,这样就有利于重心移至腿脚,使得下盘稳健有力,转换灵活,易分虚实,这样气脉方能贯通。

“经无论不明,论无经不通”,把握正确的静态技术的练法,可以让我们太极拳的练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夯实我们下一阶段——动态技术的基础。

(二)动态技术

动态技术就是有形有法的技术,它需要拳友花时间反复练习加以体会。动态技术包括:1.两膊相系;2.分清虚实,内外相合,上下相随;3.动中求静;4.节节贯穿;5.轻灵;6.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7.劲断意不断,意断神相连;8.内三合;9.呼吸;10.松紧蓄发。

在行拳走架时,“两膊相系”可以理解为在两肘与两膝上下左右运动之间貌似由细线相连接,牵动各个关节,犹如提线木偶“牵一发而动全身”,把握住这个也就理解了“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的原则。如何做到“上下相随”呢?太极拳论云:“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在腰,形于手指,由腰而腿,总须完整一气。”这就要求我们手动、腰动、足动,眼神也要随之动,这才可谓之上下相随,有一不动,即散乱了。可以看出,上下相随又与节节贯穿相互关联发生。太极拳作为内家拳,其所练在神。拳论云:“神为主帅,身为驱使。”精神能提得起,自然举步轻灵,从而就能达到“内三合”的目的。对于习练中的呼吸,我们可以把握“蓄”或“含”为“吸”、“发”或“拔”为“呼”的原则。道理很容易理解,在我们即将攻击彼方时,我们必须蓄劲,要吸气,到一定程度后,配合呼气,这就像南拳的发声,其目的是为了助长肌肉的发力是一个道理。太极拳有松、柔、圆、匀、缓五大特点,只有处理好内劲中的松静才能达到我们松紧的要求。

拳论云:“极柔软,然后极坚刚。”练习太极拳需要全身松开,不能有分毫的拙劲,只有这样才能轻灵变化、圆转自如。正所谓“只圆无方是滑拳,只方无圆是硬拳”。

三、结论

24式简化太极拳口令词 篇4

第一组

一、起式

1、两脚开立,与肩同宽;

2、两臂前举

3、沉胯屈膝按掌。

二、左右野马分鬃

1、悬胯揽掌,抱球收脚

2、转身上步

3、弓步分手;

4、坐腿撇脚转身

5、抱球收脚

6、转身上步

7、弓步分手;

8、坐腿撇脚转身

9、抱球收脚

10、转身上步

11、弓步分手。

三、白鹤亮翅

1、跟步抱球

2、坐腿转腰

3、虚步分手亮掌,左脚点地。

第二组

四、左右搂膝拗步

1、右臂前摆,两手交叉;

2、转体摆臂收脚

3、屈臂上步

4、弓步搂推

5、坐腿转身撇脚

6、摆臂收脚

7、屈臂上步

8、弓步搂推,眼看前手;

9、坐腿转身撇脚

10、摆臂收脚

11、屈臂上步

12、弓步搂推掌。

五、手挥琵琶

1、跟步按掌

2、坐腿引手3虚步合手,脚跟落地。

第三组

六、左右倒卷肱

1、转体撒手翻掌

2、退步屈臂到耳旁

3、后坐虚步推掌,左手收在腰旁;

4、转体撒手翻掌

5、退步屈臂到耳旁

6、后坐虚步推掌,左手收在腰旁;

7、转体撒手翻掌

8、退步屈臂到耳旁

9、后坐虚步推掌,左手收在腰旁;

10、转体撒手翻掌

11、退步屈臂到耳旁

12、后坐虚步推掌,左手收在腰旁。

七、左揽雀尾

1、转体展臂

2、收脚抱球

3、转体上步

4、弓步前捧

5、转体旋臂

6、后坐下捋

7、转身后捋

8、转体搭手

9、弓步前挤

10、弓步平分掌

11、后坐引手

12、弓步前按。

八、右揽雀尾

1、转腰坐胯,扣脚捋带

2、收脚抱球

3、转体上步

4、弓步前捧

5、转体旋臂

6、后坐下捋

7、转身后捋

8、转体搭手

9、弓步前挤

10、弓步平分掌

11、后坐引手

12、弓步前按。

第四组

九、单鞭

1、坐腿转身扣脚左云手

2、右云手、勾手、收脚

3、转身上步

4、弓步推掌。

十、云手

1、坐腿转身,勾手松开

2、左云翻掌并步

3、右云翻掌开步

4、左云翻掌并步

5、右云翻掌开步

6、左云翻掌并步。

十一、单鞭

1、右云翻掌勾手

2、转身上步

3、弓步推掌。

第五组

十二、高探马

1跟步翻掌

2、坐腿屈臂

3、虚步探掌。

十三、右蹬脚

1、穿手收脚

2、上步翻掌

3、弓步分手

4、提膝抱手

5、分掌蹬脚。

十四、双峰贯耳

1、收脚并手,提膝翻掌向上

2、落脚后捋3弓步贯拳。

十五、转身左蹬脚

1、坐腿转身分手

2、提膝抱手 3分掌蹬脚。

第六组

十六、左下势独立

1、落脚转身摆手勾手

2、屈膝开步

3、仆步穿掌

4、弓步挑手

5、左脚碾地,提膝挑掌。

十七、右下势独立

1、落脚转身摆手勾手

2、屈膝开步

3、仆步穿掌

4、弓步挑手

5、右脚碾地,提膝挑掌。

第七组

十八、左右穿梭

1、落脚转身撇脚

2、收脚抱球

3、上步分手

4、弓步架推掌;

5、身体后坐,转身撇脚

6、收脚抱球

7、上步分手

8、弓步架推掌。

十九、海底针

1、向前跟步

2、坐腿抽手

3、虚步下插掌

二十、闪通臂

1、起身提手收脚

2、上步翻掌

3、弓步推掌

第八组

二十一、转身搬拦捶

1、后坐转身扣脚摆掌

2、收腿握拳

3、摆脚搬拳

4、转身上步拦掌

5、弓步打拳。

二十二、如封似闭

1、插手翻掌

2、沉胯坐腿向后引手

3、弓步前按。

二十三、十字手

1、分手转身扣脚

2、弓腿画弧

3、收右脚、两脚成开立步

4、两手合抱,右手在外。

二十四、收势

1、翻掌分手

2、垂臂落手

3、并步还原。

24式太极拳教案 篇5

第一式:起势

【拳名析义】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由身体未动到身体起动的第一个动作,称为起势。本势代表由静到动的开始,象征由无极到太极,暗合天地由无极而生。传统套路又称“太极势”、“开门势”、“初势”。自入静调息的无极状态进入混沌初分的太极状态,表示动即为太极,分出阴阳,露出虚实。

起势中的要领将贯穿于整套太极拳之中。一个太极拳起势,可以说“已尽含太极精蕴”。由起势入手,通过渐修顿悟,掌握其窍要,再由此切入,即可进入太极拳殿堂。

在太极拳中,往往以第一个动作的速度、高低来决定整个套路的练习速度(分快、慢架)、架势大小(分大、中、小三种架势),因此起势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动作。

【动作详解】

(1)左脚开步(2)两臂掤举(3)屈膝按掌(1)左脚开步——左脚左移,与肩同宽,脚尖向前

身体自然站立,左脚左移开步,与肩同宽,脚尖向前;两臂自然下垂;腋下松空,两手放在大腿外侧;眼平视前方。做好调心、调息、调身,形成太极形态。

①身体自然站立,重心微右移;②提左脚向左侧横移一步;③左脚前脚掌落地慢慢踏实,左脚前脚掌点地的同时胯走后弧左移重心(以后动作中,凡是重心要移动的,都必须胯走弧形转换重心)。两脚间距离与肩同宽,脚尖向前,两脚平行。两臂自然下沉不耸肩,腋下松空,两手保持基本掌型;目视前方,面部表情自然。

此势即为传统杨式太极拳的预备势。

【外形要求】 ①定势:保持预备势基本要求,两腋下能容约一立拳(腋下空),两掌不紧贴大腿两侧(微微离开);虚灵顶劲,头颈正直,下颌须微向后收,舌抵上颚;沉肩坠肘,含胸拔背,胸肌放松,不可故意挺胸收腹,两肩肩井穴(此穴位于人体的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肩部最高处。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与两脚的涌泉穴上下相对。姿势力求自然,精神集中。②动势:提左脚时高不过右踝骨,落脚时由前脚掌轻轻点地慢慢过渡到全脚掌,重心落于两腿之间,要做到如虎步猫行,点起点落,轻提轻落,落地生根。头顶没有明显起伏。

【内意活动】 ①身未动而意先行,意想心静体松、中正不偏、虚灵顶劲、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松腰收臀、屈膝松胯、气沉丹田、节节放松,做到意形到位;②意想从头顶百会穴到胸部膻中穴(两乳连线中点)之“气”,经丹田沿身体中轴线向下行,至胯间则向右脚底下沉,似有磁力相吸,全身肌肉关节依次放松,体重全部落到右脚上 ;③同时左胯根微内缩上提,左膝松力,用腰带动大腿,大腿带小腿,小腿带脚,依次上提;④然后再反序,左胯微舒伸,左腿用脚跟带小腿,小腿带大腿,慢慢落地,体现“节节贯串”。此时两脚与地面似有磁力相吸,又如树根植入大地般牢固,重心落于两脚之间。

【教学要点】此势要想开步保持头顶平稳,要注意两胯根的缩与舒及膝关节微屈,当脚落地时,腰部也要沿“带脉”走后弧划半个圆。教学时,可以用尺子或手置于学练者头顶以检查是否平稳移动。

【呼吸配合】 ①先配合呼-吸几次使内“气”下沉脚底,②当提左脚时吸气,③落左脚时呼气。

【技击作用】 此势多数人认为无技击作用,其实此势内含用左脚插入对方两脚之间,即“脚踏中门”用肩靠击对手的作用。

(2)两臂掤举——两臂(不说两手)慢慢向前向上平举(旋臂平举),两手高与肩平,与肩同宽,手心向下。

重心仍在两脚之间,身体微微下沉;同时两臂微屈内旋慢慢先向下而随后向前、向上以臂带手平举,两臂间距与肩同宽,两手背高与肩顶平,手心内斜向下;眼平视,但要略顾及两手。

【外形要求】 ①定势:两肩下沉不可耸起,两掌背略向外斜,肘关节微屈,肘尖下垂(坠肘),两肘尖与两膝相合,肘尖始终不可外翻扬起,手臂略呈弧形;手腕与小臂略有角度形成坐腕,中指领劲,指尖向前,手指自然弯曲,两臂做到“屈蓄有余”,内含掤劲;两膝盖微微向后抽,两膝关节微屈,两脚自然产生脚心含空,五趾抓地,全身有掤满“支撑八面”之感(身备五弓)。②动势:两臂起前要先使两掌向拇指侧内旋移至胯前,手心向身后。起时,双手沿足尖方向,以中指领劲,慢慢上举,两臂前举过程中,动作须轻缓,不可紧张用力。要做到以肩带臂,以臂带手,中指领劲。

【内意活动】 ①意想背部之“气”下行到尾闾穴(长强穴别称,位置位于尾骨端与肛门之间 经属:督脉、督脉之络穴,别走任脉。击中后,阻碍周天气机,丹田气机不升),使臀部内收,腰部命门穴后撑,用意使两膝、两胯松力下沉,全身向下松沉,劲落于脚底;②再由地面反作用力上行至肩;③再通过沉肩、垂肘、提腕、手指上引,使两臂上举。两臂前举时两肘不可挺直,须有下坠之意。上引过程中意想沉肩、提大臂、引小臂、提腕,节节领起。同时肩下沉劲贯手背,十指有热胀感,中指领劲,臂自动上举。起手有置于深水中自动浮起之感,但浮时又有下沉之劲。

【教学要点】 教学中防止紧张、用力耸肩、直臂的毛病。採用触摸体感方法或做攻防示意让学练者体会掤劲要求之“妙”——松圆内含。有条件的还可利用游泳时手臂在水中的浮力体会“松”产生动的感觉。

【呼吸配合】 接上势呼气后,吸气起手,如用于技击也可调整呼吸,用逆式呼气以助发力。

【技击作用】 当我双腕被人攥住时,举臂向对方掌心发力,通过振臂发力作用于对方身体重心,令其后仰跌出,用时可以变成勾手以助发力。两臂起前向下向后的内旋就是挣脱对方攥牢双腕的绝妙方法。

(3)屈膝按掌——上体保持正直,两腿屈膝下蹲;同时两掌轻轻下按,两肘下垂与两膝相对;眼平看前方。

身体重心仍然落在两脚之间,上体保持中正,两腿慢慢屈膝半蹲,两掌随屈膝而轻轻下按,两肘下垂与膝相对,两掌下按至与腹脐同高,上身“端正地坐在自己的腿上”,眼看前方。

【外形要求】 ①定势:上体要肩沉肘垂(两肩下沉,两肘松垂),鼻尖对肚脐,保持中正安舒,手指自然弯屈,肘尖-膝盖-脚尖、脊背-臀部-脚跟基本上与地面成一条垂线,屈膝松腰,臀部不可凸出,两胯根内收,膝盖不可超过脚尖,身体重心落在两腿中间,身体如端正坐于凳子般。蹲的高低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分三种架势:高架、中架、低架。②动势:下按时肘尖与膝尖,手指与脚尖对正,两腋下保持可容一立拳(腋下空),两腕不可用力上挺翘腕或指尖下垂折腕;五指自然分开,按到终点时,五指轻轻舒展,形成坐腕,掌心吐力,两掌虎口相对。两臂下落与两掌下按、两腿屈膝及身体躯干的下蹲动作协调一致(太极拳非常强调以腰胯带动手脚,一般手脚不妄动,少动,靠腰带动,以身带手)。身落、臂降、手按、腿屈的动作一气呵成。这里的坠肘可以这样理解:就是两肘微曲,使小臂微弯,这样肘尖凸出,仍然可以达到“坠肘”的要求。要做到坐腕。所谓坐腕就是把掌根下沉,注意不要用力翘起,要自然才能把劲贯至掌根,手指也有微胀的感觉。能坐腕才能“形于手指”。

【内意活动】 ①意想上一动作不停,手指微上扬使整个手臂似波浪式运动,连绵不断;②接着再意想全身之“气”(力)下沉于脚底,“意”(念)守于丹田,踝、膝、腰、肩、肘、腕、手指同时向下松沉採按。双手下按时要用意识沉肩坠肘,使膝肘相对,两肩不得耸起、紧张或用力,必须松开下沉。十指随呼吸而张缩。下按到点时,要呼出全部空气,十指伸张。两掌似按一浮瓢入水,通过沉肩、垂肘、松身,力达掌心,有腹胀吐力之感,手与脚、膝与肘、肩与胯似一气相通。

【教学要点】 教学中发现学练者身型不正时,可用背靠墙,或用手点触百会穴、命门穴、两胯根纠正动作。下按时,易出现手不动身体下落“死手”毛病,通过练习升降桩功和让学练者摸老师手臂体会,加以改正。

【呼吸配合】接上势,深深呼气,小腹微胀逆式呼吸。

24式太极拳教案 篇6

古语有云:“太极生两仪,两仪分四像,四相演八卦。”有这样一种拳术,它是依据“易经”阴阳之理创的并且符合自然运转规律,这就是太极拳。

太极拳是一种技击术,不受场地、时间限制,备受人们青睐太极拳姿势优美,动作柔和,男女老幼咸宜,不受时间和季节的限制,单人练习也可,集体练更好,不仅我国人民爱练,而且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其特点:“以柔克刚,以静待动,以圆化直,以小胜大,以弱胜强”。它的运动特点是:中正安舒、轻灵圆活、松柔慢匀、开合有序、刚柔相济,讲究“行云流水,连绵不断”。在动作徐缓舒畅的同时,太极拳还很重视练气,所谓“气”,就是修炼人体自身的精神力,这是太极拳作为内家功夫的特点之一。

有人认为只有剧烈的体育运动才能增强人的体制,预防疾病的发生。我看未必如此,进入大学以后,我们就开设了太极拳这门课程,而且还作为了我们的必修课程,刚开始时,老师教我们太极拳,打的非常慢,我们总觉得不习惯,不想上这种课程,总想不通学校怎么会开这种必修课呢,久而久之,随着我们课程的进度,我们学的招式多了,老师就叫我们跟着音乐打太极,打的过程中,心里有种无比的轻松感,心情豁然啦。慢慢的,觉得练拳也是一种享受,是一种身体上的松懈和心灵上的平和,心平则气和,疾病自然也不会轻易缠身。

练习太极拳首先要精神集中,心平气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开始前要根据自己的体质,保持自然呼吸,使呼吸保持从容不迫,舒适自然,顺序渐进,吸起呼落,吸气时收腹提肛,呼气时小腹自然放松隆起,二目极目远眺,凝神静息或使全身放松,精神内敛。打拳时要始终保持从容不迫,坦然自若,心旷神怡,全身肌肉要放松,要含胸拔背,不能挺胸,要沉肩坠肘,骨骼肌放松,正脊松腰,提肛虚步,虚实分清、重心稳地,气沉丹田,动中含静,精神集中而又闲适安详,而不应该在心情紧张或不安使练拳。以前练拳时总是跑的气喘吁吁后马上便开始练习,练完后,心也渐渐平静下来。棵根本没有掌握练拳的心态与要领后来明白练拳应心平气和后,几遍下来浑身有一种说不出的舒畅感。一件事情只有你品出其中的味来,你才会愿意去做,太极拳也一样。只有在熟练的基础上,才会萌发出继续练下去的愿望。总之,要想打好太极拳还得需要我们在课后多多练习才行,要在练习的过程中体会那种苦中寻乐的感觉。在生活中处理事情也一样,需要我们不断努力,能吃苦耐劳,那样我们才能把事情处理的好。

问疑24式太极拳在高校中的教学 篇7

关键词:24,式太极拳,高校,教学

1 问题的提出

从北大图书馆进入中国期刊网期刊全文数据库, 输入“太极拳教学”词条, 查2000年至2014年数据库论文, 得到591条有关太极拳教学的论文。对其中文章进行归类、整理, 得出以下结论:1、普遍认为太极拳蕴含了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 (尚未发现有与此观点相左的文本) 2、认为太极拳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如教学方法、课时安排、场地器材、学生能力等问题 (问题基本不涉及太极拳本身, 为教学中存在的客观外在的问题) ;3、提出了加强基本功训练、教学方法创新、融合技击特点教学、融合传统文化特点教学、配合多媒体教学等多种对太极拳教学进行改进的建议。对以上结论进行分析, 可以发现:1、教学单位 (教师、学校、甚而包括学生) 认同太极拳的文化内涵, 认为24式太极拳教学, 是对传统文化的良好传承;2、教师教学思路比较固定, “太极拳好”的思想已成固定思维, 在教学中碰到问题, 习惯从太极拳之外找问题, 没有与时俱进, 大胆创新的太极拳教学改革思路。

2 分析和对策

2.1 24式太极拳的历史内涵、现状分析

太极拳历史悠久, 流派众多, 传播广泛, 深受人们的喜爱。是综合了历代各家拳法, 结合了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 吸取了古典哲学和传统的中医理论而形成的一种内外兼练、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1956年国家体委组织武术专家, 在传统杨式太极拳的基础上, 按由简入繁、循序渐进、易学易记的原则, 去其繁难和重复动作, 选取了二十四式, 编成《简化太极拳》。全套共四段, 约5分钟左右可练完。主要动作有野马分鬃、搂膝拗步、倒卷肱、棚、捋、挤、按、单鞭、云手、左右蹬脚、独立、穿梭、海底针、闪通臂、搬拦锤等。《简化太极拳》是新中国第一部由国家体育主管部门编审的统一武术教材, 由于其全套共有24个动作, 所以被人们习惯地称为“24式太极拳”。“24式太极拳”初创伊始, 暨作为各级各类体育教育部门的专业教材, 同时也自然而然地被列入各级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之中。《简化太极拳》开始时是以挂图和书籍的形式发行, 至上世纪九十年代, 共计出版数百万册 (张) 。据不完全统计, 至2006年, 暨24式太极拳创编50周年, 全球共计有10亿以上人众练习太极拳, 而练习者基本均以24式太极拳为主要练习拳法。1990年, 在举世瞩目的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 1000名中国人, 500名日本人共同组织表演了24式太极拳。可以说, 由于历史环境的原因,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24式太极拳可谓一枝独秀, 独领风骚。而随着时代的发展, 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日趋广泛, 特别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盛行, 从本世纪初开始, 中华武术热逐渐降温, 对青年人的吸引力也开始减弱, 尤其在以行拳缓慢, 注重内外兼修的太极拳架上, 就更加日趋式微了。日本柔道、美国拳击、韩国跆拳道、同样以技击为特色的奥林匹克体育项目, 以其去繁就简、易学实用, 符合现代年轻人蓬勃向上、简单时尚的心理特点, 很受青年人喜欢, 对传统的武术教学形成了很大的冲击。

2.2 社会文化大环境及高校教学环境的现状分析

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 竞争激烈又物欲横流, 人们在世俗江湖中打拼的久了, 身体, 心理备受压力, 很多人因此沉沦, 甚而崩溃。于是, 个人至上、金钱万能、人情淡薄开始在社会蔓延, 网络游戏在年轻人中盛行。同样, 在学校里, 正因为传统文化的普遍缺失, 校园文化常常表现为无所适从, 德育工作需要依靠行政化来推进。和谐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精神旨归, 也是太极拳理的终极诉求。太极者, 无极而生, 阴阳之母, 静之则合, 动之则分。太极拳理讲究天人合一, 人身是小太极, 自然是大太极, 两者须对应和谐, 人应道法自然。这也正是中华武术合道精神之表征, 太极拳理以柔弱示刚强, 能四两拨千斤, 其所行事实上是对一种和谐文明的高层次探求。释家博大的胸怀, 对个人生死、得失、荣辱等的超越;儒家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融为一体的“践形尽性”方式, 道家超越常规认识的“自然处反”的方法论, 都能在太极拳的演绎过程中被一一体现, 太极拳理的这种思维取向, 对和谐社会的建设是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可见不仅学校需要太极, 社会也需要太极。我们说, 课程建设, 其核心在于文化的建构。太极拳课程的教授, 不是仅止于技的教学, 而是对拳理的融会贯通, 以技体道、以武术的习练体会传统文化精神, “五体称, 乃可谓之形备”, “通过心灵的觉悟, 实现自然的呈现”。太极拳习练, 讲求身心一统, 注重内外兼修。因而对中华太极的教学传承, 就当然显非朝夕之功, 不仅需要有对太极拳理的长期浸淫, 也要有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感悟。那么试问:高校普通体育教师能够通过24-36课时的简化24式太极拳教学让大学生练会太极吗?普通高校学生通过对24式太极拳的学习能够体会太极拳理的文明精神吗?

2.3 对高校24式太极拳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本文的开头, 讲到了太极拳的文化渊源及历史功效, 诚然, 在很长的一段时期, 24式太极拳发挥了其特有的历史功效。但是, 自24式太极拳始创至今, 毕竟已过去了快60年, 大学生不知换过了多少届, 社会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世界文化也经历了各种各样的交流、冲突、融合、变化。现在的大学生, 能吸引他们的运动项目很多。而24式太极拳, 自创立伊始作为各级各类学校的专用教材, 就一成不变直至今天。举个例子:传统24式太极拳的教学磁带, 是女声教学的, 声音清脆悠长, 很有时代年份, 而配乐是传统的民间乐器综合而成的, 声调欢快响亮。这种声音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无疑是很有感染力的, 但是, 现在的大学生他们接触音乐渠道很多, 西洋、古典、流行、RAP, 各种各样, 无所不有。其实太极音乐, 完全不必照搬全抄, 根据本人的太极拳教学经验, 传统名曲《高山流水》、现代经典《笑傲江湖》, 这种古筝曲就较有吸引力。而事实上对24式太极拳质疑的声音在业界也不是没有, 1979年国家体委又编创了四十八式太极拳, 是简化太极拳的继续和提高。全套共六段四十八式, 约8分钟左右可练完, 以杨式大架太极拳为主, 吴式和孙式太极拳为辅。当时有专家认为24式太极拳在套路编排上有问题, 首先是拳式太少, 全套仅24式, 运动量太小、锻炼时间太短, 演练一趟套路不能进入太极状态。主要拳式重复太少、不足以行气通经。还有个别拳势的动作, 不符合阴阳相济, 阳消阴生的原则。如一开始就是以进步分展势应对前侧之敌的招式———野马分鬃上手, 违反了先易后难的学练原则。野马分鬃, 在技击上是以拗手进按, 进顺步占势, 伸顺臂分挑, 招式较复杂, 还要三式连续进步, 对初学者来说有较大难度。再说意气上, 一开始就练分展势, 意气上行、下沉, 学者没有基础是不能理解的, 无从练起, 更谈不上练好。笔者例举这类文献主要是想反映这样一个重要事实:暨当时的这些观点见解都是武术家基于长期实践而得出的理论成果。24式太极拳在学校教学已历经数代, 已经根深蒂固, 相当多非武术专业的体育教师也仅会此一种太极套路而已。那么, 一方面24式太极拳固步自封, 没有与时俱进;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又按部就班, 不求创新, 也难以创新。高校24式太极拳教学该何去何从呢?

3 结论

1.24式太极拳自创编以来, 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了积极作用, 尤其对太极拳架在世界的传承传播, 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太极拳蕴含深厚的传统文化精神, 在高校的传承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3.24式太极拳作为高校体育武术课程教材, 在新的历史文化环境、要针对大学生的身心特点, 与时俱进, 创造出更符合时代意义的拳理内涵。

4.太极拳理的教学传播, 需要对太极拳的长期习练, 更要对传统文化的深刻感悟, 教师的技术水平、对太极拳理的文化解析能力以及大学生的传统文化认知能力是对中华太极思想传承传播的重要基础。

4 建议

天地之间, 世界之上, 万物与机缘, 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树木花草, 山岳楼台, 看似静止, 其实无不在渐渐老化。正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世界万物, 只有“变”才是不变的。“易有太极, 是生两仪”, 何谓太极, 何谓太极拳?太极行拳强调中正、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适中, 讲究实中有虚、虚中有实、柔中寓刚、动中求静、阴阳相生、浑然一体, 力求达到一种中和的完美。我们仔细看太极图, 一个阴阳互变都达到最均匀, 最完美的一刻, 才可以成为太极。而如果在一个圆圈里, 只有一小点黑色 (阴) , 大部分白色 (阳) , 虽然其中也有阴阳对立, 但绝对不是太极。哪怕在一个圈里, 黑白各占一半, 也只能是阴阳图而非太极图。太极拳理其实已含和谐文明之至理, 中华武术的康健、和谐、内省、刚强、超脱, 是现代人久违了的精神品德,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太极拳在高校的教学, 关系到一代青年的文化认同, 也关系华夏传统文明发展的后继力量, 这是任重而道远的文化使命。因此, 我们不能把太极拳的教学仅仅定位于普通体育课程的教学, 而应该要作为中国的一种特殊的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和理解, 定位于较高的文化层面进行诠释。太极拳理的传播传承, 也不应该仅仅是体育人、武术人的事。中华武术需要社会更高更大程度的认可和支持, 太极拳在高校的教学需要体育的精英、文化的精英、政治的精英、科技的精英等各类人才的广泛加入, 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昌文南太极拳[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10.

[2]李志超, 朱成科.课程研究的文化本土性失语与归位[J].教育科学论坛北京2009, 3.

[3]郝德永.课程与文化:一个后现代的检视[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4]邱丕相.试论武术的民族文化特征及其推向世界[C].1990年第十一届亚运会科学大会论文集,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0.

武式太极拳96式拳谱心得 篇8

自然放松,幅度不用太大。

手尖上不过眉头,下至胸前,手肘随时朝下。弓步时膝不过脚尖,身体前倾不过膝。手势走圆。百会、丹田、涌泉成一线

收功:两脚分开,重心后移,两手下垂。翻掌,吸气,两手从侧面往上。屏气,两手合。吐气,翻掌向下按。

1、预备式:

2、起势:两脚分开(一拳左右),全身耸直,重心慢慢移至脚后跟,两手自然下垂,精神饱满,目视前方,面带微笑,百会朝天。

3、左濑扎衣:起,两手阴阳掌(45度)自然抬起。按,身体微蹲,两手心同时向下按,身体向左微转,重心移至右脚,左脚跟抬起,以脚尖为中心向内侧转45度朝东南。双手向上拎起左腿朝前(东南)跨一小步,搁步(脚跟着地),手顺势收起。左脚慢慢踏平,左腿弓,右腿蹬,重心慢慢移至左脚,左手上,右手下,两手顺势向前上推出(圆弧形,东南向)。并掌(左手往下与右手齐时向两边画圆并掌,与胸平时右脚跟进。

4、右濑扎衣:右脚向右侧点一小小步,左脚以脚跟为中心向右移45度朝正南,双手拎起右腿朝西南跨一小步,搁步(脚跟着地),手顺势收起。右腿弓,左腿蹬,重心慢慢移至右脚,右手上,左手下,两手顺势向前上推出(西南向)。并掌(右手往下与左手齐时向两边画圆并掌,左脚跟进。

5、单鞭:左脚向左后脚侧点,右脚以脚跟为中心移

90度朝东南,双手拎起左腿朝正东跨一步,搁步。重心慢慢移至左脚,左腿弓,右腿蹬,两手平举拉开至两旁,掌跟朝下。

6、提手上势:左脚以脚跟为中心向右转45度朝东南,双手拎起右腿至左腿,脚尖点地,左手上,右手下顺势向前上推出。

7、白鹤亮翅:右脚向右侧点开一小小步,左脚以脚跟为中心向右移45度朝正南,拎起右腿朝西南跨一小步(搁步),右脚慢慢弓步,重心慢慢移至右脚,右手圆弧而上,左手推圆而上(略低)。并掌(右手向下与左手齐同时向两边画圆并掌,左脚跟进)。

8、搂膝拗步:左脚后退一小步,右脚左转135度朝正东,双手拎起左腿朝东北跨出一小步(搁步),左手平圆,右手朝上推圆,左腿弓,右腿蹬,重心慢慢移至左脚。并掌(左手往上,右手往下,与胸平时向两边画圆并掌,右脚跟进)。9手挥琵琶:右脚后退一小步(正东),重心慢慢移至右脚,左脚跟至右脚,左手上,右手下,两手向上推出。

10、搂膝拗步:双手拎起左腿朝东北跨出一小步(搁步),左手平圆,右手朝上推圆,左腿弓,右腿蹬,重心慢慢移至左脚,左手在上交叉,右腿在左腿前交叉,脚尖正东,拎起左腿朝东北跨出一小步,左手平圆,右手朝上推圆,左腿弓,右腿蹬。并掌。

11、手挥琵琶:右脚后退一小步(正东),重心慢慢移至右脚,左脚跟至右脚,左手上,右手下,两手向上推出。

12、迎面掌:双手拎起左腿朝东北跨出一小步(搁步),左手往前推(立掌),右手往后按,左腿弓,右腿蹬,重心慢慢移至左脚。身体后撤,重心移至右脚,左脚移动45度朝正东,拎起右腿朝西南跨一小步,右手往前推(立掌),左手往后按,右腿弓,左腿蹬,重心慢慢移至右脚。

13、上步搬拦捶:左手拎起左腿朝正东方向搁步,左手画圆至胸前,右手掌变拳从左手上方往前推出,右脚跟进。

陈式太极拳历代传人简介 篇9

陈氏太极拳创始人--陈王廷

陈王廷(1600—1680),字奏庭,太极拳创始人。自明洪武初年,陈姓由山西洪洞县迁至常阳村(即今陈家沟)时算起,为陈家沟陈氏第九世。祖、父均为明朝官吏。弟兄四人,该居其二,他天资聪慧,勤奋好学,不但深得家功精髓,于武功一道出类拔萃,而且熟读诸子百家,涉猎经史古籍,学识渊博,以致“文事武备,皆卓越于时”。年轻时曾走镖山东一带,声播齐鲁。惜生不逢时,无法抒发报国之志,明末仅为县乡兵守备。清初。社会动荡不安,他遂隐居乡间,终日以《黄庭经》为伴。晚年立志创拳,以遗后世。于是,倾心搜集、整理民间武术,较其同异,加以继承和创新。在此基础上,据《河图》、《洛书》之太极阴阳学说,与导引、吐纳及中医经络学说相结合,融诸家之长于一炉,创编出一种阴阳开合、虚实转换、刚柔相济、快慢相间、老少咸宜的拳术,这种新拳术,据太极之理,由无极至太极,由无相而生有相,由静而生动、每个招式均分阴阳(即虚、实、柔、刚),动作又以弧形、曲线为基础、共分太极拳五路、炮捶一路、一百单八式长拳、双人推手等,又据此理,创编了刀、枪、剑、棍、锏、双人粘枪等器械套路,这些拳、械套路,便是当今风靡世界之太极拳之源,陈王廷也因此而名播寰宇,被中外太极拳界尊为鼻祖。他的故乡陈家沟也被太极拳爱好者视为太极拳圣地,以致朝拜者络绎不绝。

陈王廷所创太极拳术的主要传人有:友蒋发、堂侄陈汝信、陈所乐等。

陈氏太极拳第二代传人--陈所乐

陈氏第十世,师承太极拳创编人陈王廷而得太极拳真谛,和其师兄弟陈汝信同为太极拳创编后的太极拳第二代宗师。他生性豪爽,爱打抱不平,深得乡亲们和江湖武林同道推崇。其故宅遗址与“杨露掸学拳处”相对。他因家境富裕,虽有时应朋友之邀跑趟镖事,但并不以此为生。平日在村中设帐授徒,陈氏子弟从其学武者甚多,其中佼佼者有侄儿光印、正如和孪生子恂如、申如等,太极拳名家敬柏、继夏、公兆、耀兆、有恒、有本、清萍、仲甡、季甡和鑫、森、淼、焱、垚等,均其后代传人。陈氏太极拳第二代传人--陈汝信

陈汝信,陈氏第十世,学拳于太极拳创编入陈王廷。他勤学苦练,功夫日臻炉火纯青,和师兄所乐一样,深得陈王廷喜爱。为太极拳创编后的第二代太极拳宗师。其子大鲲、大鹏皆得其真传而名满江湖。后代太极拳大师、名家,诸如:被誉为太极拳发展 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开创拳传外姓先河而使太极拳誉满神州的陈长兴,誉满山东的陈耕耘和太极拳大师陈延熙、陈发科、陈照丕、陈照奎等,皆其后代传人。陈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陈正如

陈正如,陈氏十一世,师承陈所乐而精于—百零八式太极拳,为太极拳第三代传人。艺成授徒郭永福(—说郭即陈氏十四世之陈有孚,因杀人而隐姓埋名,逃往他乡。有孚、永福字音相近,陈之外祖家又姓郭,此事待考),郭技艺精湛,传山西洪洞之张怀德、贺怀壁,声震一方,被誉为“神手郭永福”。而陈家从此不再传—百零八式太极拳。1975年,陈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当代太极拳大师陈立清特地前往洪洞,走访了郭之六代传人许方庆,方知陈氏失传之108式太极拳竟在他乡大放异彩。此拳失而复得,不致湮没,正如师徒功不可没。陈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陈恂如、陈申如

陈恂如、陈申如,陈氏第十一世,陈所乐之孪生子,陈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他弟兄二人是太极拳史上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二人年未弱冠而拳术精湛。幼年因见义勇为,以高超拳术斗群匪解邻村北平皋王家之围而被誉为“大天王、二天王”。王家为感二人大德,特将此事编为戏剧,名曰“双英破敌”,在陈家沟唱了三天三夜。谁知此戏竟不胫而走,一直唱到解放前夕,成为太极掌史上的一段佳话。陈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陈敬柏

陈敬柏,字长青,乾隆年间人。陈氏十二世,太极拳第四代传人,拳艺出神入化而善靠。年轻时,曾从巡抚於鲁,晚年归隐乡里。一日,赴县城东关,见一卖艺者口出狂言,遂以奇技胜之。谁知此人怀恨在心,三年后复至陈家沟寻衅。时陈敬柏已年逾八旬,再三谦让,而对方不允,竞对陈连下毒手。陈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个迎门靠,将对方打在石碑上,碑断人亡。陈回家后,即病倒在床,数天后谢世。至今民间犹流传着“打死山东客(即卖艺人),累死陈敬柏”的故事。陈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陈继夏

陈继夏,字炳南,陈氏十二世,太极拳第四代传人,清乾隆末年人。为人和善而苦学不辍,平日将太极拳的内劲练习用于劳动之中,连走路、种田都在练功。因家庭清贫,平日以给人磨面为生。于是,他便借推磨练内劲,以手拨石磨转动。开始推磨以腰,后腰劲运于手,渐次用单手、五指、四指„„,直减至一指。众人见之,无不叹服。久而久之,在太极拳上有惊人功夫,武功登峰造极。他全身肌肉毫毛极为灵敏,发劲于无心。肌肉成了条件反射,无处不是圈,无处不是拳。平日善用肘,与陈敬柏齐名,有“陈继夏肘,陈敬柏靠”之称,除武功外,且善丹青,每画俱能传神入妙,后与苌拳创始人苌乃周结为至交,经常来往。陈传苌以巧取胜之太极内劲,苌传陈自创之子午鸳鸯钺套路。二人往往切磋终日而不倦,相得益彰。

陈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陈公兆

陈公兆,字德基,生于清康熙五十四年(即公元1715年),陈氏十三世,太极拳第五代传人。学术醇正,拳艺精湛,品德优良,武德高尚,持己端方,事不徇私。为人乐善好施,遇灾荒之年,常设粥场施饭,每遇寒冬,买衣施贫。乡里有贫民不能婚葬者,慷慨周济。许多太极拳名士多出其门。至今,陈家沟还流传着他的“养生歌诀”:“三十年不停拳(坚持锻练);三十年不饱饭(不暴饮暴食);三十年独自乐(精神乐观);三十年独自眠(节欲)。”乾隆六十年(1795),为显示清平盛世,倡养敬老之风,遂下诏全国,凡80岁以上、有德有才、儿孙满堂之人,均要奉旨到京太和殿参加“千叟宴”。千位老人中,陈家沟便去了两名,即陈氏第十二世85岁的陈善和十三世88岁的陈毓英。二人返乡时巡抚、知府特地为二人举行挂匾仪式,观者摩肩接踵。不料鞭炮惊牛,一公牛直冲巡抚、知府而来,绿营兵将不知所措。时陈公兆已80岁,力斗之,并发力将牛掀翻在地。这一壮举,使巡抚、知府、绿营兵将和围观群众佩服得五体投地,连连惊呼:“真乃神人也!”

陈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陈秉奇、陈秉壬、陈秉旺

陈秉奇、陈秉壬、陈秉旺,陈氏十三世,陈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乾隆末年人。三人乃亲叔伯兄弟。从小即拜族叔陈继夏为师,学习家传陈氏太极拳术。五年扎基础功夫过后,其师便将他三人分开,分别授于技击、点穴、卸骨等绝技。兄弟三人得真传后,又互相切磋琢磨,个个艺精入神,方圆百里,无人不知,呼之谓“陈氏三雄”。秉壬除武功外,更兼精医术,为人和善,助人为乐,教子有方。后将拳技尽传于秉旺之子长兴。

陈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陈长兴

陈长兴(1771—1853),字云亭,陈氏十四世,太极拳第六代传人,自幼受业于其父秉旺,太极拳、械出神入化。成年后以保镖为业,在武术界享有盛名,被称为“牌位大王”(意即平日练拳姿势端正,久而久之,不管走路还是站立,都立身中正)。无论看戏、赶会,站立千万人中,任凭众人如何拥挤,他脚步丝毫不动。凡近其身者,如水触石,不抗自颓,他对太极拳的发展,贡献颇丰,可谓继陈王廷创拳后,在漫长的太极拳发展道路上,又树起了一座丰碑。他不但将陈王廷所创之五路太极拳由博归约,精炼归纳,不足者补之,重复者裁之,创造性地形成完整套路,即现在老架(也称大架)太极拳一、二路,并且据己所得,发展了太极拳理论。其著述流传下来的主要有:《太极拳十大要论》、《太极拳用武要言》、《太极拳战斗篇》、《陈长兴太极拳总歌》等。这些理论著作,极大地丰富了太极拳的理论宝库,将太极拳术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对后人启发很大,是中华武术的宝贵财富。特别是他敢于打破门规局限,将陈家的独得之秘太极拳传于河北永年县(旧称广平府)的杨福魁(露禅),在太极拳历史上开始了第一次大发展,大普及的时期。由于他和同辈份的太极拳宗师陈有本及其徒陈清萍的共同努力,才为今天太极拳百花争妍、欣欣向荣的局面奠定了基础。

陈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陈有恒、陈有本

陈有恒、陈有本,陈氏第十四世孙,太极拳第六代传人,是一母同胞兄弟。其父便是力斗疯牛的陈公兆。二人受业其父,太极拳术炉火纯青,为当世瑜、亮。

陈有恒,字绍基,道光初入庠。对太极拳极有揣摩,惜壮年溺于洞庭。

陈有本,(1780—1858)字道生,36岁入庠。兄亡后,闭门练拳,于太极拳更加精研。悟得真传,尤得骊珠。他不受其限,多有创新,艺精入神,自成一脉。子侄之艺皆沐其教。延揽授业,生徒咸集。他在太极拳原有套路的基础上,逐渐舍弃了某些高难度和发劲动作,架式与同辈份的陈长兴所编者老架(大架)一样宽大,变发劲为蓄而待发,后人称为“小架”太极拳。这些成就,使他成为太极拳发展史上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当时精于太极拳术者,多出其门,承其所教,均有所得。

陈氏太极拳第七代传人--陈清萍

陈清萍(1795——1868)陈氏十五世,陈氏太极拳第七代传人。幼承陈有本习太极拳小架,多有心得体会,青年时已成名手,深得太极拳一代宗师陈有本的嘉许。后移居赵堡,因学武人多,遂于镇中开武馆授徒。他所授第子,多有所成就。他们在陈氏小架拳的基础上,吸收其他武术精华,逐渐衍变出几种太极拳流派和不同套路,流传于世。如由其第子:河北永年县武河清(禹蘘)所创武式太极拳。其第子:赵堡人和兆元所创的和式太极拳亦称《赵堡太极拳》。其第子:李景炎(李盾)所创的太极忽雷架等等。在国内外均拥有广大爱好者。他为太极拳的传播,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不愧为太极拳一代宗师。

陈氏太极拳第七代传人--陈仲甡

陈仲甡(1809—1871)字志曛,又字宜箎,号石厂,陈氏十五世。太极拳第七代传人。兄弟三人(伯甡、仲甡、季甡)。与弟季甡同乳而生,貌酷似,乡邻难辨。精太极拳艺,熟经文,通兵法,文武皆备,韬略技艺无不精通。能运使铁枪30斤左右,尤称武勇,然循循儒雅,从不与人争,义声著于世,入武庠。

陈氏太极拳第七代传人--陈耕耘

陈耕耘,字霞村,陈氏第十五世孙,太极拳第七代传人,一代太极拳宗师陈长兴之子。从小习练家传太极拳,热心向学,虚心好问,因此,青年时已成名手,在同辈中出类拔萃。因承父业保镖山东,以惊人技艺威震贼胆。光绪年间,山东莱州府百姓为其立碑曰:“数年来,莱州地界盗贼蜂起,打家劫舍,强抢民财。来往客商,黎民百姓,深受其害,苦不堪言。虽官军屡次剿捕,收效甚微。幸有豫省陈家沟拳师陈公耕耘,保镖到此,只身闯入贼巢,舍命拼杀,力战贼魁,一举全歼。解百姓以倒悬,救商贾出苦海,可谓英雄虎胆,武功盖世。莱州各界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感其大恩,无以为报,特聚敛银两,立碑记之,以传后世。”后,袁世凯赴山东见碑,即遣人来温请陈教子,其时陈已故多年,遂聘其子延熙赴袁府教练。虽教非其人,然其父子太极武功之精深,由此可见。

陈氏太极拳第八代传人--陈垚

陈垚(1837·--1916),字坤三,仲甡长子,叔伯弟兄排行第二,为陈氏十六世。太极拳第八代传人。幼年随父习拳,父寄厚望,倾其所学。潜心钻研苦练,少年有成。19岁入武庠,仍每年练拳万遍,20年不懈其志。虽个体矮小,不超百斤,但其功夫之纯,一时无两,已达炉火纯青境界,冬穿单不冷,夏穿夹不热,蚊蝇不能近其身。晚年时,一次遇一卖炭青年臵牲畜于道,阻人行。陈见状不平,右手端豆腐,左手拄拐杖,上前理沦。青年发横,惊马伤人。陈抛起手中豆腐后击拳,卸马腿卧地哀鸣不起,复接空中豆腐于手,见者无不称奇。17岁随父辈上阵杀敌,征战十余年,参加大小战不计其数,未曾受挫。

陈氏太极拳第八代传人--陈淼

陈淼(1834—1868),字淮三,季甡长子,幼随父习文练武。淼天生颖悟,敏而好学。熟读兵书,精于拳法,文韬武略,无一不精。在陈氏十六世拳师中,瞩佼佼者之一。17岁随父辈上阵杀敌,即建奇功。后又参加毫州、六安州等役,屡战屡胜。同治六年(1868),捻军张宗禹部围攻怀庆,淼率众驰救,以数千人之众,与捻军战。自晨酣战至午,城防得以固守,他身负重创,马失前蹄而中炮身亡,卒年34岁。

陈氏太极拳第八代传人--陈焱

陈焱(1847—1918),陈仲甡次子,叔伯排行四,陈氏十六世。出生武术世家,自幼随父研文习武,虽武艺不及乃兄垚精,习文不及乃弟鑫高,但亦为十六世中太极拳手之佼佼者。焱与鑫同获岁贡生。平日为人忠厚,孝敬父老,宽厚待人,兄友弟恭,其德其拳皆受乡人赞扬。

陈氏太极拳第八代传人--陈森

陈森(1843—1926),字愧三,陈季甡次子,叔伯排行三。陈氏家族十六世。幼随父兼习文武,聪慧好学,天赋极佳,精通武术,尤长文才,双手能书梅花篆字。因父兄习武,虽战功卓著,但俱英年早逝,母恐其不测,促森弃武从文,教书为生。森为了陈氏太极拳历史不致中断湮没,光大陈氏太极拳术,晚年倾心续写家谱,以传后世。子椿元,孙女淑贞,能继其业。

陈氏太极拳第八代传人--陈鑫

陈鑫(1849—1929),字品三,陈仲甡三子,叔伯排行五,陈氏十六世。前清岁贡生。为近代中国体育史上著名的太极拳理论家。自幼随父习武,深谙太极武功之精奥,后遵父命从文,文武兼备有成。为阐发陈氏世代相传之太极拳理,晚年发愤著书。其主要著作有:《陈氏家乘》五卷,《安愚轩诗文集》若干卷,《陈氏太极拳图说》(原名《太极拳图画讲义》,出版时改是名)四卷,《太极拳引蒙入路》一卷及《三三六拳谱》等。其中《陈氏太极拳图说》为其代表作。该书从1908年动笔,其时,他已年近花甲,至1919年完成,历时十二寒暑。书稿成时,他已近古稀之年。十二年中,他对这部著作倾注了全部精力和心血,多次修改,亲手抄录而不懈。其抄本先后有四稿,每稿洋洋二、三十万言。其毅力、精神确是感人。此书“本羲易之奥旨,循生理之穴脉,解每势之妙用,指入门之诀窍。一洗拳术家守秘不传之故习,举数百年来陈氏历代名哲苦心研究之结果,慨然笔之于书而无所隐。”鑫无子,书成贫且病,遂召侄椿元于湘南,以书稿授之,嘱其“若可传则传之,不则焚之,毋与妄人也。”1930年,唐豪发现书稿,经多方努力,几经转折,方于1933年出版行世。此时,鑫已逝数年。出版时,有人在书上加了些错误观点,兜售其奸,不臵一驳。瑕不掩瑜,陈鑫的著作正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向太极拳高峰攀登。

陈氏太极拳第八代传人--陈延熙

陈延熙(1848—1929),陈氏第十六世,陈耕耘次子,陈氏太极拳第八代传人,与兄延年承继父业,拳艺高超,虽入化境,仍不松懈,常夜睡木凳,醒后即练拳不止。耕读之余,教习子弟。光绪二十六年(1900),袁世凯督鲁,见乡人为陈耕耘所立碑记,知太极拳为陈氏所专精,遂派人来访,意请其授己子业。因陈耕耘已逝,遂聘延熙前往教子侄武术。袁府各派武师,多嫉妒之,但与之比较后,无不心服。自鲁而津,教授六年,后以母老辞归,以教子孙拳术和行医终于故里。

陈氏太极拳第八代传人--陈复元

陈复元,字旭初,陈氏十六世,陈王庭之后,继承家学,为陈氏太极拳第八代传人。后学于陈仲甡,功夫纯厚,发手能柔如绵,坚如钢,刚柔随心,尤以太极拳理论方面造诣颇深,有拳论传于世。在《太极拳论》中,他从“开合与阴阳”、“运化转关”、“虚实”、“变化”、“步骤”、“腰档之开合”、“太极拳之圈”等方面论述拳理,这些理论,后由其子子明阐发成书。他一生往来口外数十年,未遇敌手,诚为太极拳一代名师。

陈氏太极拳第九代传人--陈克忠

陈克忠(1908—1966),字子纯。陈家沟陈氏十八世,太极拳第九代传人。幼时随族祖、近代著名太极拳理论家陈鑫习学陈式太极拳小架,后学于陈鑫嗣子陈椿元,他刻苦练功,从不间断,拳艺精湛,探讨拳理,理法独到。深得太极拳、械套路精髓,各项单、双器械,以及推手、散打、点穴、擒拿无不体用精熟,甚为师厚爱。

1932年,他和陈省三一起,受聘于“县立师范”“男子高等小学堂”“女子小学”教拳至1936年,后又到焦作等地授拳。1940年,为躲抓兵之灾,只身流浪西安,以拉车为生,但怕所教非人,从不轻易授拳。后又避难武汉,一边打工糊口,一边授徒不收分文。直到解放才返回家乡,一边种田,一边设帐授徒。其教学先则力讲武德及为人之道,而后,因人施教,循序传授,深入浅出,一丝不苟,深受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他授拳十余年,学生遍布陈家沟,但他从不收分文报酬。由于他的无私奉献,使太极拳小架在陈家沟再一次得以普及和提高。他门下优秀弟子颇多,如陈伯先、陈伯祥、陈清林、陈俊凌等。他不愧为陈氏同辈份中小架太极拳的代表人物。他毕生传播太极拳,功不可灭。

陈氏太极拳第九代传人--陈克弟

陈克弟(1905—1984),陈氏十八世。幼时从族祖陈鑫学习陈式太极拳小架,后学于陈鑫嗣子陈椿元处,得太极真谛。抗日战争爆发后,旅居西安,协助族兄金鳌教拳。50年代末,他移居开封,在开封玻璃厂教拳。1976年,他应开封市体委邀请,在汴京公园公开授拳,又在全市组织了辅导站、点。从此,他不顾时已年过古稀,又作过两次手术,利用休息时间,到各辅导站、点组织教学、辅导,风雨无阻。一时,随他练拳者达千余人。对学员提出的问题,他不厌其烦地反复解释,亲自示范,镇日以授业解惑为乐。对外地来汴求教者,不但悉心辅导,且留吃留住。他精湛的拳艺,一丝不苟的教学风格和正直、严谨、无私奉献的品德,赢得了广大学员的尊敬和爱戴。在此期间,他还邀陈式小架传人陈伯先、陈伯祥、陈立清等多次赴汴对学员进行辅导、示范,使广大学员在普及的基础上得以进一步提高,涌现出了不少佼佼者。他辛勤一生,为传授和发扬光大陈式太极拳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培育的太极之花,已在开封古城结下了累累硕果,使开封成为全国少有的太极拳小架的重要基地。

陈氏太极拳第九代传人--陈发科

陈发科(1887—1957),字福生。陈氏十七世,太极拳第九代传人。自幼师承乃父延熙。他是近代陈式太极拳史上的代表人物,对发展和传播太极拳作出了杰出贡献。他从本世纪20年代中期到50年代中期,长期在北京教授拳术,使陈式太极拳逐步走向社会,为社会所熟悉。当时的武术诗人杨敞(季子)有诗云:“都门太极旧称杨,迟缓柔和擅胜场。不意陈君标异臶,缠丝劲势特刚强。”他功力深厚,拳艺高超,刚柔相济,采、挒、肘、靠、拿、跌、掷、打,兼施并用,以不见形的高超技法将人跌出,威力惊人,在京独步一时。在教学实践中,他于陈式老架招式中,增加了不少转腕缠绕动作,缩短了练功周期。由他修改、其子照奎定型的太极拳,一路(83势)、二路(78势)现称为新架太极拳。因其为人忠厚,武德高尚,淡名利、讲信义,深受京都武术界人士推崇,尊其为拳术大师“太极一人”。他一生授徒甚多,桃李遍于海内。其著名高徒有:沈家桢、顾留馨、洪钧生、田秀臣、雷慕尼、冯志强、李经梧、肖庆林等和其子照奎、照旭以及女儿豫霞。这些人,有的如今仍活跃在中华武坛上。1963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陈式太极拳》一书,便是由其弟子沈家桢、顾留馨所著。其中一、二路太极拳式均根据他晚年拳式所定,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武术遗产。

陈氏太极拳第九代传人--陈子明

陈子明(?一1951),陈氏十七世,太极拳九代传人。从小跟父、叔学习太极拳,功夫纯厚,后学于陈鑫,青年时已成名手。曾在怀庆府(今沁阳市)成立国术团体传授太极拳,学者众多。后经人推荐,又到上海、南京、西安教练拳术。其不负家学,教拳术不遗余力。授拳之余,捉笔为文,写作、出版了《陈氏世传太极拳术》,将自己习武的心得,师承教诲,太极拳大要、架势,详加解识,深受武术界同仁欢迎。当时的南京国术馆馆长张之江、教务处朱国福、河南国术馆刘丕显、沧州武术名家姜容樵等人均为本书作序,赞其“抱负绝学而不倦于教诲”,“不私其家传之秘”,“立言不流于夸诞”,“使读者一目了然”,对太极拳的推广、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南京授拳期间,结识了南京国术馆武术家、武术史研究家唐豪(字范生)。唐为了弄清太极拳的来源和演变。在陈引导下,三下陈家沟进行实地调查。他们查阅陈氏族谱、家谱、墓碑,走访遗老,掌握了大量的历史资料,经过反复考证,终于冲破一些封建文人和一些武术界人士出于狭隘的偏见和门户之私,胡编乱造,认为“祖宗越老越好”,从而不惜攀仙附道、无中生有的重重迷雾,确认陈家沟是太极拳发源地,陈王廷是太极拳创始人。陈子明可谓对太极拳的发展、传播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陈氏太极拳第十代传人--陈照丕

陈照丕(1893-1972),字绩甫,陈氏十八世,太极拳第十代传人。是近代陈式太极拳史上又一重要代表人物。他少从父学拳,稍窥门径,未得精研。后经延熙、品三及发科指点,勤学苦练,拳艺高超。1927年,曾在温县国术馆任教。1928年受聘到北京传拳,应约在宣武楼立擂,17天未遇敌手,名声大震。时北平市政府,朝阳大学、中国大学等17个单位慕艺延聘任教,陈氏太极拳精奥始为人知。1930年,应邀到南京市政府、全国运动会国术裁判和第二届国术国考评判委员。南京沦陷后,他不愿在敌占区教拳,毅然返温,在抗日将领范廷兰部教大刀。1940年赴洛阳,在第一战区长官司令部、河南省教育厅、直接税务局等处教拳。1942年应黄委会委员委员长张含英之请去西安教拳。抗战胜利后,随黄委会迁回开封。1948年参加革命。1958年退休返里,同年三月参加省武术赛,获太极拳第一名。1962年,在全国武术大会上,被授于“太极拳名家”称号。1964年当选全国武协委员。他晚年家居,致力重振太极雄风,培养一代新人。当今享誉中外的陈氏太极拳中青年名手,多是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他的主要著作有:《陈氏太极拳汇宗》、《太极拳入门》、《陈氏太极拳理论十三篇》等。他是太极拳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人们为了纪念他,在他逝世后,特为他修了陵园,供游人和后世瞻仰。

陈氏太极拳第十代传人--陈照旭,陈发科次子。陈氏十八世。

陈氏太极拳第十代传人--陈照奎,陈发科幼子。陈氏十八世。陈照奎(1928-1981),陈氏十八世,太极拳第十代传人。自幼随父学拳,精通陈氏太极拳理论和擒拿术以及各种技击方法,善于精巧细腻的攻防技术,对推广、普及、提高陈氏太极拳贡献巨大。他先在北京协助父亲教拳。六十年代初,为了继承父亲遗志,毅然辞去北京的工作,至上海体育宫教授太极拳。他的精湛武技轰动上海武术界。后于上海、南京等地公开办太极拳学习班不下百期,学员以千人计。当时沪、宁报纸广为宣传。以后,他又先后在南京、北京、郑州、焦作、石家庄等全国各地巡回教拳20年。1972年陈照丕逝世后,他又应故乡乡亲之请,每年回乡一次,教授青年数月。故今活跃于中华武坛的陈家沟中年拳师,其理论和拳术的提高,均和他的直接指导分不开。沈家桢、顾留馨所著《陈式太极拳》一书出版后,他积极为之校订,并拍摄了其父创新的新架太极拳大部分拳照。他毕生为普及陈式太极拳呕心沥血,踏遍祖国大地,为太极拳事业的发展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因劳累过度,他不幸于1981年5月患脑溢血在焦作逝世。如今,他的授拳教案和自编教材,已由其弟子们整理成书出版。

陈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陈小旺、陈照旭长子。陈氏十九世。陈小旺曾担任河南省陈式太极拳协会主席,河南省武术协会主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第七届政协委员。参加过《太极神功》、《神丐》、《陈式太极拳》等影片的拍摄工作。并有多部武术专著面世。创办的“世界陈小旺陈式太极拳总会”,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分会,在世界几十个国家和上百个城市推广太极拳,为太极拳走向世界作出了突出贡献。

上一篇:天津市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管理办法下一篇:英语单词词根词缀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