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练陈式太极拳需注意的几个要点

2024-05-31

学练陈式太极拳需注意的几个要点(精选2篇)

学练陈式太极拳需注意的几个要点 篇1

学练陈式太极拳需注意的几个要点

编者按:本文作者(倪祥章)系中国武术七段,上海市老体协武术委员会教练,上海市陈式太极拳协会副会长。有多年陈式太极拳的比赛和教学经验,其所教学生中颇有姣姣者。

笔者凭借二十余年的执教经验,深知陈式太极拳之所以能强身健体,是与它独特的拳法风格和锻炼方法分不开的。只要正确理解掌握前人总结的拳理、拳法,勤学苦练,就能真正练好陈式太极拳,使其健身之功效发挥至极。

陈式太极拳首先是一门讲究练意识、练意气、用意识引导运动、动静结合的拳术。练拳时,一定要心静体松、全神贯注、用意不用力(指拙力)。如此,经过长期的锻炼,内在的意气运动和外在的神气鼓荡就能得到协调和结合,从而达到“意到、气到、劲到”的境界。当然,这需一个较长的习练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本着一种平和的心态,多学习,不断加深对拳法拳理的正确理解,对动作多揣摩。“不可躐等,不可急就,按步就序,循序渐进。”长期练拳,在意识和运动相结合作用下,使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得到锻炼和调节,感官功能也同时提高。

陈式太极拳习练时外形的特点是“开胯屈膝圆裆”。这样使“下盘”更易稳固,从而提高肌体的血液循环,增强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使练拳的人会感到精神倍增。当然,陈式太极拳对膝关节的负载力较大,中老年人特别要注意,不要追求低拳架表现而造成关节损伤,而应该先练高架子,适应后再将拳架适当练低些,但以适中舒适为宜。

“立身中正、虚实分明”也十分重要。不能为追求外形的花俏而手舞足蹈、东摇西歪,这都是感觉偏差所致。陈式太极拳一代宗师陈长兴,人称“牌位大王”,就是指练拳时身法中正。拳法中个别动作要有倾斜,但也要求斜中寓正,这样才能使“任督”二脉气血畅通,有利于身体健康。

“刚柔相济、快慢相间、螺旋运动”,是陈式太极拳又一与众不同的特点。这种拳法风格和习练方法,因可达到较大的运动量和较强的力度,在演练时,会形成一种跌宕起伏、抑扬顿挫、有张有弛,又绵绵不断、滔滔不绝之感觉,这十分符合人体生理活动规律,通过这种运动可促进气血运行和调和。而肢体的螺旋运动,能促使全身关节节节贯串地推动,对内脏也起到按摩作用,四肢百骸的连动促使周身经络畅通,从而达到健身强体的作用。

谈谈如何练好太极拳---陈正雷

作者:陈正雷

时间:2003-10-20

来源:陈正雷太极网

近几年来,本人常在国内外传播太极拳,“如何练好太极拳”是中外学生提及最多的问题。现简单归纳几点个人见解。恳请同行明师指正。

明确认识练太极拳和做其它事一样,首先要明确认识。对太极拳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是练好太极拳的先决条件。很难想象,不清楚什么是太极拳的人能练好太极拳。

太极拳是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九世祖陈王廷在家传拳术的基础上,揉入了其 它拳术精华,结合了古代导引术和吐纳术,吸取了《易经》阴阳学说和中医经络学说的一种内外俱练的拳术。拳架的编排和设计既符合人体生理规律,又符合大自然运行规律。它的特点是连绵不断,快慢相间,刚柔相济,松活弹抖。太极拳具有技击、健身和娱乐等功能,也是愈来愈受到中外人士青睐的魅力所在。太极拳有一整套成熟的理论指导整个修炼过程。可以这样说,太极拳是一项十分浩大的工程体系,练好太极拳确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根据前辈拳论和自己多年的实践体会,总结了三练三不练的练功法则,即练理不练力,练本不练标,练身不练招。

一、练理不练力

“理”就是太极拳的道理、原理。太极拳练的是大道,即太极阴阳转换中阳极生阴、阴极生阳的原理。太极拳刚中寓柔,柔中寓刚,刚柔相济;虚极生实,实极生虚,虚实转换。通过精神集中、以意导气、以气运身、意到气到形随的练习,做到一动全动,周身相随,内外相合。练功时循规蹈距,顺其自然,不能急于求成。练力指的是练习气力,这种练习虽然将局部力量练得很大,但这种力量是拙力、僵力,缺少灵性,为太极拳家所不取。

二、练本不练标

“本”是指本源、根本,即肾中元气和下盘功夫。肾藏元阴元阳,为先天根本、发气之源。肾气充足,则五脏得养,肝、心、脾、肺、肾各行其职,故能精力充沛、力量充足、反应灵敏、身体协调。内气充盈为本源之一。其二是指在周身放松的基础上,气纳丹田,沉入涌泉,达到上盘灵,中盘活,下盘稳固,落地生根。“标”是指以练习身体各个部位的力量和硬度为主要目的的局部练习方法。太极拳是内功拳,内外兼修,以练内培元为主,“培根润源”,“培其根则枝叶自茂,润其源则流脉自长”。

三、练身不练招

练身就是练整体功力,招则是每一动作的攻防含义。初练太极拳的人,往往最爱了解每招每势的用法。如果单从招势上去解释和理解太极拳用法及内涵,不可能得到太极拳之精髓。练太极拳必须经过熟练套路、动作正确、去僵求柔的过程,使周身相随,内外相合,内气充实饱满,把功夫练上身。太极拳主要是训练自身整体功力,在临敌应用时则根据客观形势,舍己从人,随机应变,并不拘泥于一招一势。内气充实了,全身尤如充满气的球体,有感皆应,挨着何处何处能击。如拳论所说:“到成时,敌人怎来怎应,不待思想,自然有法。” 树立五“心”

一曰敬心。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敬业敬师。著名太极拳家陈鑫在《陈氏太极拳图说》中首先讲到敬心:“学太极拳不可不敬,不敬则外慢师友,内慢身体,心不敛束,如何能学艺。

二曰信心。信心包括两方面含意,一是自信心,坚信自己一定能练好太极拳,自信心乃练拳动力之源泉。二是待人接物真诚信义,信仰太极拳,信任授业之师。如此方能安定身心,一心一意,不致朝秦暮楚,见异思迁。

三曰决心。练习太极拳须决心下定,方能立志。孟子说:志,气之帅也。决心下定,才能不为外物所动,坚定不移,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四曰恒心。恒乃持久之意。树立恒心就是持之以恒练习太极拳,几年甚至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不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稍有成就,浅尝辄止,不思进取的行为,都不能称之为有恒心。陈氏十七世祖发科公日练拳卅遍,几十年如一日,功入化境,独步一时,足为持之以恒终于成功的明证。

五曰耐心。具备了以上四心,如果缺乏耐心,仍不可能练好太极拳。一是太极拳行功走架要求松静、柔和、缓慢,如果没有足够的认识和思想准备,就不可能耐下心来,心平气和地练拳,极易产生急躁情绪,结果适得其反。再者太极拳是一个长期的身心修炼过程,不能急于求成。要求不急躁、不厌烦,心平气和,循规蹈矩,在行功走架上怡养浩然之气,达到身心双修,自然水到渠成。具备三要素

三要素即师资、天资和苦练。

师资为学好太极拳的首要因素。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习文练武莫不如此,尤其是练习太极拳,老师的作用是先决条件,无师自通的例子至今尚未见到。如果仅以习拳为娱,玩玩而已,自不在此列。要想练好太极拳,必须有一位品德高尚、技术精湛、理论精通、教学有方的明师,才能引导学生步入正确途径,少走弯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没有明师指导,一旦误入歧途,太极拳殿堂终难问津。

天资是练好太极拳的关键因素。尤其是企盼有所建树者,必须天资聪颖、接受能力强、思路清晰、反应敏捷,能举一反三。太极拳精奥之处不仅要靠老师指导,还必须亲身体验,用心琢磨。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并非保守,实乃难以言传也。只有天资好、悟性高,加上其它条件,才有可能悟透拳理,达到较高境界。否则,虽有明师传道授业解惑,自己又肯下功夫苦练,可惜悟不透拳中精奥之处,也只能停留在二成功夫的水平上。比如上学,一样努力,成绩不同,乃天资有别也。

苦练是练好太极拳的决定因素。自己天资聪颖,又得明师指导,还必须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才能成功。如拳论所说:“理清路明而犹未能,再加终日乾乾之功,进而不止,日久自到。”其间既非一蹴而就,又无捷径可寻,只有苦练。功夫是练出来的,苦练功夫才能上身。在明师指导下,循规蹈矩,坚持不懈,于苦练中蓄积孕育内功,由量变逐渐产生质变。所谓悟性,只能在苦练的基础上厚积薄发,才能及时捕捉灵性,体味太极拳之真谛。如果自负聪明,不愿下功夫苦练,恐怕到老也悟不出拳中精奥之处,只能徘徊于太极拳殿堂门外。

以上所谈几点并非绝对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其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比如认识明确了,可促使和加快五心的树立;有的人天资可能稍差一点,但是肯下苦功夫,勤能补拙,在持之以恒的苦练中照样能悟出拳术真谛。本文如能对太极拳爱好者有所启迪,吾之心愿也。一九九六年七月

初学太极拳应克服五大病

初学太极拳不少人手足无措,不知从何处入手,我个人的体会是应该先克服五大病,哪五大病?一,拙力;二,挺胸;三,提肚;四,撅臀;五,憋气五大病。如能克服这五大病,就能较快的入门,怎么才能克服这五大病,我一一谈谈给大家参考。

一,拙力。什么是拙力,拙力就是僵力。什么是僵力?僵力就是周身板硬,四肢硬邦邦。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周身放松,四肢松软,从出手毫不用力开始,从迈步轻慢开始,待姿式动作熟练作准,再开始稍加用力。练武术和炼养生功不同,练太极拳首先要克服先天本能之力,学来后天功夫之劲。炼养生功是调动先天本能之气,克服后天呼吸之气,以达胎息。先天本能之力,是父母付与的,后来轻灵巧劲是学来的。所以学太极拳要从出手迈步不用劲开始,待掌握了动作要领再运用太极劲、太极味去打太极拳,学太极拳和学写毛笔字有相通的道理,学太极拳先学划道道,写毛笔字先学描红模子,把字的一笔一划弄清楚再练正楷大字,正楷练好了,再写行书,草书,狂草等。打太极拳同样是先学划道道,道道划清楚了,一招一式练准确了。再去练套路,由生到熟,由熟到巧,运用自如,待都练好了,想怎么练就怎么练,达到从心所欲,为所欲为的程度。

二,挺胸。学太极拳必须克服挺胸之大病,挺胸气向上行,以达怒发冲冠,雄纠纠气昂昂之式,这是仪仗队,阅兵式的要求,以显军威。学太极拳要求气向下而沉于丹田,使下肢稳健,上身自然松驰,周身之力一松到脚,下肢练的如树生根,无论多大的台风也休想把它刮倒。这就是含胸拔背,气沉丹田的效果,如果挺胸使气上行,雄纠纠,气昂昂。表面上看来是怒发冲冠不可一世,实际是如充上气的气球,没充气时还在那呆着,一充上气立即飞起,轻飘的而去,因此学太极拳必须克服挺胸之大病。

三,提肚(即往里收缩肚子)。这和挺胸是上下呼应的,肚子一收缩,气即上行不能沉至丹田,腹坚如石之功,永远地练不出来,练太极拳讲腰似车轴,车轴是圆的不是扁的,讲带脉充实,一个上乘太极推手专家肚子也等于手,当对手双手或单手按在肚子上,他用肚子一弹,就能把对方扔出丈外,提肚哪能练出这种功效来,因此,学太极拳克服提肚之病是首要的任务之一。

四、撅臀。学太极拳撅臀是五大害之一,须知练太极拳下蹲时臀部向里一收,后腿立即吃不消,那种热胀酸痛麻之感受令人难以承受,所以初学太极拳的人或者没在太极拳上下过大功夫的人,练拳时就敛不住臀,另外老杨式太极拳也没在敛臀这个问题上有什么着重强调,而杨式新架的楷模李玉琳先生和他的儿子李天骥老师均是形意、八卦专家,他们把形意,八卦的敛臀吸收到杨式新架和〈24式〉〈88式〉以及国家体委所编的太极拳中,这是完全正确的,他补充了老杨式太极拳在敛臀上的不足。从力学的角度看撅臀箭头向后、向下,对方从前面攻来,自己撅着臀就等于忙着对打自己,相反敛住臀以桩功截住对方前冲之力,然后化而发之或用腹之弹力发之均能达到预想不到的惊人效果。敛臀和不敛臀效果截然相反,臀部和腹部是一个人整个身体的最重部分,这个部位的劲力练不出来,练拳,推手要胳膊,要腿永远不是周身一家,而是分家,把最重要的劲力调动不出来,发力、截力时就等于少了70%的劲力,练拳讲脚打七分,手打三,说明下肢力量的比重之重要,推手亦然,腰部以下占70%的劲力,十个有十个得输。为了不输必须平时练拳,站桩,在臀部收敛上、下大功夫,由站一分钟就吃不消,坚持练到两分,由站两分吃不消,练至能站三分,四分,如此类推,到能敛住臀能站十分,二十分钟,桩功就够用了。相反如果练几十年太极拳,也没觉得后腿有热、涨、酸、痛、麻之感觉,你的桩功就永远也长不了,只等于锻炼锻炼身体而已,永远也走不进太极拳体用结合的殿堂。

五、憋气。憋气是初学太极拳之大病,不除此大病,学不好太极拳,也练不好太极拳,须知初学太极拳呼吸要自然,不论作什么复杂的动作,都应向平时一样,该怎么呼就怎么呼,该怎么吸就怎么吸,待动作掌握准确,起是吸,落是呼,开是吸,合是呼,收是吸,放是呼。须知太极拳和广播操不同,广播操是二、八呼,四、八呼。太极拳可不是几、八呼,是根据动作配合呼吸的。动作长则呼吸就长,动作短则呼吸也短。当年李天骥老师推广从简化太极拳时,不少老太极拳家强调打太极拳呼、吸长短是一至的。李老师就组织大家冬天在公园研究呼、吸问题,让他们一个人练,大家检查他们练时是否呼吸一样长短,结果没一个呼吸一样长短的。自己否定了自己,大家哈哈一笑,从此再也不强调呼吸一样长短了,因为北京的冬天最能检查你的呼吸长短了,呼出来的气是明明白白的表现出来的。不信大家在严冬打太极检查一下,是否呼吸一样长短。

陈式太极拳技击法的主要特征

拳法,乃兵法。

太极拳的本质是武术,是技击法,所以有人说太极拳既是养生术,又是杀人术,只不过有其独特的应敌之技法而已。太极拳技法的主要特征之一,是自古以来兵家常说的“因敌变化示神奇”。

孙子曰:“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林。”太极拳,就是追求这个“神劲。”

《投笔肤谈》的作者明·何守法云:“虚实之机,其变生于敌,渊微之妙,鬼神莫知,然后能狃敌而成功。”狃者,因袭、依袭也。故陈式太极拳创始人陈王庭曰:“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这个“依”字就用得非常妙,它也体现了“因敌变化而取胜”之意。上述,均说明了太极拳所遵循的应敌之法的特征。其实,传统的陈式大极拳,不论拳架、推手、散手,都体现了它固有的武术本质。拳架、式式招招都充满了技击含义,它是太极拳全部功夫的基础,它是太极拳功夫的入手点,又是太极拳综合功能的落脚点。它主要锻炼知己功夫;而推手,则是一种锻炼知彼功夫的方法,它是锻炼听劲、懂劲、化劲的基本功,也是检验拳架各种劲力的试金石:散手(徒手搏击),则是太极拳功夫的最高表现形式。散手功夫的提高又必须建立在拳架和推手锻炼的基础之上。要提高散手技能,就必须苦练拳架、单式(拆拳)、推手,以及进行内功和力量、速度等方面的训练。拳架、推手、散手是三位一体的太极系列功夫。当然,太极拳用于散打,有它自己的技击特征。太极拳创编者的战略思想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强调练太极拳的人总是处于应击者的地位。从来不主张主动去进犯他人。即所谓“我守我疆,不卑不亢”,“彼不动,己不动”。一旦有人与我为敌,向我进犯,无奈我只好依其变,顺其势,借其力,化其力,以阴阳互济的、螺旋式的、松活弹抖的、化打合一的太极拳功夫对付对方的挑战,争取以其人之力还治其人之身,即“因敌变化示神奇”之妙技。

因此,练太极拳的人,除了健身目的之外,如果要想全面继承太极拳的固有功能,还必须下功夫钻研和锻炼太极推手和散打等防身应敌之技击本领。我们既要练拳架,又要练推手,既要练推手,又要练散打,从而练出一种完整应敌的高级本领。但不一定把它推向擂台赛。

关于推手的技巧,我在《谁能合,谁能赢》一文中已作过一些介绍,现在,再较系统地将陈照奎老师当年教推手技击的一些手法和个人体悟,加以整理,做如下介绍,以供同道参考。

(一)彼此接触点上,都有我的“耳朵”

既是因敌变化而变化,那么首先要了解敌人的意图,一句话要了解敌情,正如孙子兵法讲的一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太极拳则特别强调这一点。和对方一接触,就要做到“知彼”。所以学习太极拳推手,首要任务是练习“听劲”。我一只手上有9个力点(五指、大小鱼际、掌心、掌背),双手18个力点:对方双手一旦接触到我身上,也有18个接触点,这些接触点,加上我的眼睛观察、加上上下肢的接触,这所有的接触点上(当然同一个时间不一定点点都接触),都有我的“耳朵”,都有我的“侦察兵”。锻炼推手时,在全身放松的前提下,时时刻刻想到这些接触点,以高度的敏感性,充分发挥这些“侦察兵”的作用,仔细听真看清对方力量的动向和变化,以便迅速运用相应的战术以应敌。陈照奎老师常讲:“十个手指头都得干活,象弹钢琴一样,非常灵敏地干活。”所以说,“听劲”是太极交手的第一项基本功。

(二)搭手即棚,八法相主

棚劲,是太极拳各种劲的共性特征。太极拳用于交手时,它不主张硬冲、硬拼、硬抗、硬顶,也不许丢,不许逃跑,而是先用一种弹性的、能伸又能屈的、柔韧性的、螺旋式的外撑劲,即棚劲,来接应对方的来力。所以,人们把棚劲作为太极功夫的接手法。这种棚劲,不只是表现在手上,而周身处处都有这种棚劲。即陈鑫公说的“无处不弹簧”。周身如同充足了气的球体和轮胎,处处皆有弹性外棚劲。因此,捋、挤、按、采、例、时、靠七种劲,都是棚劲的延伸,或是使用的角度不同,或使用的部位不同而已。这八种劲,相生相克,都是因敌变化而变化无穷。例如双人推手时,对方进攻来力偏高,我即上棚之。如果从接触点上感到对方力弱,我即将来力向外棚之或随势拿之(如金刚捣碓动作一);如果来力较猛,而偏右,我即顺势向右捋之;偏左即向左捋之。如来力偏下,我即用下采法;如当我捋或采时,敌人变肘、变挤,我则按之;敌近身,我则走大捋;我捋敌,敌靠我,我则转腰走按劲。同样,敌人若采或捋我时,我也可以走肘、走靠诸法,八种方法相生相克,反复锻炼,以丹田内转的离心力带动全身,练得自己感到脚下有根,丹田气壮,内气鼓荡,周身皮毛向外膨胀,感到处处可以引化、处处可以爆发出松活弹抖之太极劲,才算初步“劲上身”了。所以棚劲是太极劲的基本特征。

(三)从锻炼能容、能吞、能引、能化人手

一般人练推手时,往往是想把对方拒之门外,尤其力气比较大的人,更是恃力而不愿让对方来力近己圈内,或急于将对方发出。这样就很难练出太极拳之引化本领。首先,我们要在精神上树立敢于让对方进来的大无畏精神,敢于近身,气魄要大,胸襟要宽,容量要阔。陈老师经常说:“来多少要多少,要多少给多少;来之欢迎,去之欢送。”“能吞、能吐,肚量大,胸怀要宽”。意思就是能把对方的来力放进来,当对方前倾了,失重了,要往回“撤兵”了,我则顺势发化(其中之要,在于机势)。即陈老师讲的:“来,则顺势捋;去,则顺势发。”都是一个“顺”字。做起来,确很难。要做到身前容量大,平时就必须下功夫练引化。这就要求你能含胸塌腰,能松胯、屈膝后坐(而不是前跪),势子能高能低,把胸前的容量尽力加大,不论对方是按、是挤、是棚、是肘、是靠,我都敢放进来。对方两臂无非是那么长,不要怕,即使吃几次亏,输几次,也无所谓。练习能吞能容之后,再练能吐、能放、能发就容易了。他来多少,我要多少,一点也不多要;他要多少,即给他多少,一点也不多给。尽量多练习大捋、大开大合,把身肢放长、放展,练习顺势而引,顺势而发的功能。

(四)谁先合,谁能赢 陈照奎老师讲合,实际上是讲拿。“拿”者“合手”也。不一定是靠一只手去拿住对方,而是从总体上控制对方、包住对方、笼住对方。或用一手、或用双手、或用双臂、或用双肘、或用一手一肘、或用肘弯里侧夹住对方、或上下配合别住对方„„总之,凡是使对方处于背势者,都属于拿,都属于合。他还强调一个“先”字,谁能先合,谁能赢。即要主动,首先要从精神上控制他、包围他、藐视他,使他处于我的包围圈之内。合住他的目的,是使我双手、或手肘、或手加腿,把力量合到对方的重心线上(即抢夺“大本营”),或是合在他力量的走向上(力点动向)。然后,随他的动向而合力发之,以破坏他的平衡。他一旦失去平衡再如何收拾就好办了。所以,既要顺着他,又要控制他。正如《孙子兵法》中所云:“致人而不致于人”。就是说他应敌时,千方百计让他落入我的包围圈之内,用引诱之法也好,用声东击西之法也好,或在同他旋磨打转过程中也好,趁他尚未知所措之时,尽快控制住他,使他不得劲,然后再顺势借他之力将他消化之。陈老师推手时,主张尽量控制对方肩部和大臂(肘关节以上),这样便于将合力加到对方的重心线(又称轴心线)上,便于破坏其平衡。郝月如先生也讲过,推手一搭手即要“以手指敌人中心,手不能用,肩时指之,肩时不能用,意指之。”总之,意气力,都要想法合到对方重心线上,当然,如果无预定的死规则,允许用腿,上下合力则更易奏效。如所谓“小鬼推磨”之法。当然,敌人往往也是千方百计合住你,你就要靠自己的“听劲”本事,当他欲合未合住之时,迅速用螺旋式的棚劲破之。决不能让他合住我。为此,平时练拳必须注意聚精会神的合力之法,做到能开又能合。

(五)化打合一,引进合一,点线合一

太极拳往往讲求引化为先,先引化而后发放,其实这是初级功夫。高级功夫应该是化打合一,引进合一,化就是打,打就是化,使引化与进击同步化,统一行动,方为妙术:第一种功法(或第一种手法)是先引后发。即待对方来劲被我引化落空之后,我再将内劲外力合而为一(意气力三结合),合力发之,即所谓“引劲落空合即出”者也。例如运行一个圈中,有时半个圈引化,半个圈发劲(如六封四闭动一到动三);第二种手法,是边引边进、或上引下进、左引右进等等。如懒扎衣动作三,既是右(手)引左(手)进(击),又是上(右手)引下(右腿)进(击、蹬、套、插);第三种是化打合一、引进合一。即一个引化动作之中也有进,也有打。打中有化,化中有打,故曰“化打合一”。例如金刚捣碓之捋法,其中单势进步捋、退步捋,都是捋化之中有发放之劲。体现了在我主现控制下敌我力量合二为一,致他于败势(背势)。又如抱头推山动作一,左时引化对方右手的按劲,同时,借对方之按劲,发我左拳击敌胸部(头部)之劲。肘引手发,手引手发,点线变化,化打皆在一只臂上,这不正是极妙的上层功夫吗。有时在一只手臂的一个螺旋劲(顺逆变化)之中可以发出几个劲。如披身捶(庇身捶)中之背折靠前的右臂上棚、里合肘、里勾拳三个劲的迅速变化,又如白猿献果一势的反拿、上棚、下引、击裆、切肘、冲拳等六个劲的变化都是螺旋式的非常巧妙的点线结合用法。抽出这些单势进行锻炼则是提高推手技巧和技击功力的上乘方法。

(六)依靠丹田内转的离心力,发挥人体立体螺旋之威力

人们常常把太极劲比做漩涡、旋风、钻头、龙卷风,所谓发劲,即依靠这种人体立体螺旋力量,把敌人棚出去,这是对的。练太极拳就是要练成周身处处都是球,使来力感到触处有圆;处处球切球;处处被滑掉,被棚出。同时,我的四肢,乃至我的躯体又象蛇一样,将来力缠住,处处可以发劲。平时练拳时,即应注意以丹田(包括腰椎)为枢纽,依靠它的离心旋转力,带动周身,带动四肢,所有运行非圆即弧,所有部位都似球、似蛇、似钻头、似导弹。大至周身,小至掌、拳、掌根、手指、手腕,以及大腿、小腿,都走螺旋劲,处处都是顺逆滚动的、点线变换的螺旋体,从而在滚动中化掉来力,在缠绕中吃掉来力。使对方感到加到我身上的劲不是被吃掉,就是被甩出去。仿佛发出的弧旋球一样,使对方莫知所措。为此,平时练拳时,即注意大大小小的缠绕劲,一点也不要马虎,丝丝入扣,缠到筋骨之内。平时练习推手,不论进退、化发,都要锻炼走螺旋劲,腰如门轴,双手如“转子门”,充分发挥腰部的离心力,使对方感到处处背势,非输不可。但“兵贵神速”,只靠平时打拳时的慢动作是不行的。所以,要练单式发劲、练快速螺旋劲,快到“迅雷不及掩耳”。当然,为了腰活,还必须锻炼松胯。

(七)下塌外碾,力催其根

“下塌外碾”是陈老师常说的一句要领,也是他常用的一种手法,在陈老师之前的拳论中还未见到这句话。这句要领,既形象,又实用。他常用的三个字是“合、塌、碾”。即搭手之后,先合好劲,然后塌掌根,力求塌至对方脚跟(依靠意念力)。同时,要沉肩、坠肘、塌腰、松胯、五趾抓地,借地之力,用于我掌根的下塌外碾劲,把对方之力碾出去。其实人们一想到那碾米的碌轳,压马路的压路机,就可以形象地了解到掌根的既沉又向前滚动的一种力量。太极拳,就是靠这种下塌的力量,破坏对方的根基。所谓“贴身近战,力摧其根”者,就是这个意思。因为太极拳的战略战术,不在乎一手一足的重创,而着眼于破坏其整体的平衡。因此,在推手中,一方面努力锻炼自己下盘的稳固,力求接地之力,借地之力,巩固自己的根节;另一方面,与敌人一搭手,即着眼于他的脚,不论是从上盘、中盘、下盘人手,都要走下塌外碾之劲,力达其根,力摧其根。这是应敌时破坏其平衡的着眼点、着手点,也是落脚点。

(八)从反面入手,造努借力

太极拳以顺势借力为其主要技法。但在敌人来力不明时,可以采取“造势借力”之术。即给对方以假象,而从反面取之。“道者,反之动”(老子)《孙子兵法》谓之“声东击西”。我们叫欲左先右,欲右先左(如第二金刚捣碓动作一、二);欲上先下,欲下先上(如双震脚、金鸡独立);欲前先后,欲后先前(如左冲、右冲、退步跨虎);欲开先合,欲合先开(如初收、披身捶);欲纵先横,欲横先纵(如闪通背动作三、四);欲顺先逆,欲逆先顺等等。从反面入手,造势借力之中,还有一种惊诈之术。“兵不厌诈”,即在交手之中,以神慑人。如惊上取下,惊下取上,惊左取右诸法。有时则采取一断一送之法。交手中,突然我劲一断,使对方一怔,或突然失控,当他神怔劲空之时,我迅速接劲击其虚点。各种武术中都有这种技法,太极拳也不例外,所不同者太极拳强调走螺旋劲。如陈鑫公所云“虚笼诈诱,只为一转。”虽然平时练讲究“连绵不断”,“无断续”等,但在实战中必须适机应变,沾粘连随是基本手段,但还要能粘、能断,劲断意不断,劲断神不断,断是为新的粘,一断一接,断和接都是为了制敌取胜。太极拳的上乘功失,就在于运用自如。

总之,给敌人以假象而从反面取之。也是一种重要手法。所谓打空、打直、打回、打怔,都是我先造一个势,迷惑他,使他不知所惜而失势、或他劲落空、或回撤、或发直、发愣时,我即以神速之螺旋进击,使对方失势。正是体现“因敌变化”而示我之“神奇”也。

(九)三节相应,节节打人

太极拳所以能以柔取胜,以柔克刚,其关键在于全身筋骨节节放松,劲力节节贯串。因敌变化节节交替运用,节节可化,节节可打,全身所有关节都非常松柔、灵活而有力。小至手指各个关节,大至上中下三盘,以及手、腕、肘、肩、胸、背、胯、腿、膝、脚,各个部位都可以打人,所谓“挨到何处何处击”者也。主要之处在于应敌时能不能随机应变,三节互用,三节、及至九节,能灵活交替运用。即《孙子兵法》中所云:“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这就必须在平时练拳时,注意锻炼各个部位的劲力变化,节节灵活可以随机而用,全身如龙似蛇,变化自如。打拳时,推手时,要时时意识到双手、双臂、双腿、双足,以及手足之间的合劲,相吸相系,上三节,下三节交替变化、顺逆变化地节节贯串劲。例如:中盘式动作一,我左手被按,收回来(引过来)同时右手击出;又如单鞭动作二,右手被拿,屈时以采肘解脱,并可以肘反击;抱头推山动作一,左肘被按,肘收回,而以左手(拳)出击,左手被棚,右拳再出击。如掩手肽捶动作五,双手被封住,走肩臂。再如二路拳中的退步护心拳(兽头势),双拳、双时交替边引化边出击,下边脚可以勾绊、可以进击,左右配合、上下配合、节节配合,交替引化与进击。充分体现太极拳之整体劲及其在阴阳变化中之妙用。

(十)充云强调和发挥意念力

太极拳,是强调用意的武术。用意,是太极拳内功的上乘功夫。讲“用意不用力”不对,“用力不用意”也不对。还是意气力(精气神)三结合为宜。

总之,上述种种战术技巧,必须基于平时刻苦操练和用心体悟。除了坚持练拳架之外,还要练单式,两人对练,以及功力训练,内功训练,不断增强体能、智能、气能,以及胆量和勇气,还是中国传统武术中讲的四个字:即一胆、二力、三智(谋)、四法(技巧)。太极拳也不例外。

太极拳的三个步骤

太极拳术,名为拳,实乃道家之“行功”耳!功便是太极一气,是内功,进而形成胎息。神气结合形成内丹,太极拳是丹道周天,其修炼的过程:炼精以化气,炼气归神,神气合炉,以下根据笔者的体会分步讲解: 第一步 炼精化气(固本培元)

修炼内功身法是关键,身正体自松,体松气自通,具体到身上,身体自然站立,头顶悬起,先把脊柱拉开,大椎向上领劲,有后贴衣领之意,尾骶骨向下松垂,并向前卷劲,拳云:“竖尾”,上下一对称拉成一个整体,它是拳中一身备五弓之“身弓”,如此修炼气功督脉之门也就打开了。再将两肩根、胯根松开往回缩劲,自然胸空腹松,掌握好以上要领,身体随呼吸慢慢下降,两手松垂与两脚合住劲,两腿膝盖上提至丹田气海,全身亦着意于丹田,这叫做“虚领顶劲,气归丹田”,再用呼吸锻炼之,呼吸为何?道家内丹学称呼吸为“风”。有了风,再用“火”,火有“武火”、“文火”,实际上就是用意的轻重,青壮年人用武火出功较快,中老年人以调气养气为主,当用文火;为了打好基础,培育先天元气,再用意向后命门吸,毫不勉强,然后守住片刻,随着炼功程度的加深吸得时间来越长,吸得时间越长蓄的气越充足,自会感觉到后腰有膨胀感,这就是炼精化气的开始“肾间动气”。待后丹田气充实以后,再以意导气冲向前丹田,这样由后丹田到前丹田,再由前丹田到后丹田,周而复始,如同拉风箱一般,炬到一定程度,稍微一用意,前后丹田就象长江。大海之水一样动荡不息,形成鼓荡气;在这个基础上,再以意导气,顺时针转圈越转越大,至无限大,逆时针转圈越转越小,小到无内,此步功为“内转呼吸”。随之,带脉之气也逐渐充实起来,功夫再深入,稍一用意前后丹田及带脉便同时充实起来,这就是整个炼精化气的过程。我们都知道,打太极拳,腰腹为太极,太极便是一气,一气便是太极,有了太极一气,盘拳时才能真正体会到用腰,太极拳的运动能做到腰为主宰,才能做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第二步 炼气归神(心死神活)

上一步炼精化气的锻炼,炼的是前、后丹田及带脉,道家百日筑基功称之为元精炼成元气,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炼气化神的修炼,下手之功是松开中丹田,使中丹田与下丹田相呼应,才能够养自身的中气,具体炼法:先以意导气,把前、后丹田及带脉充实起来,再以意吸膻中部位,吸向背部,吸得时间越长胸部感觉越开阔,随着功夫的深入,胸部空得像无底洞一样,相对我们的背部便鼓胀起来,打拳、行功叫“神通于背”,道家功称之为“龟息”,如此,中丹田炼开。随着中丹田的炼开,下丹田好象没有了气,产生空、大之感,使下丹田之气(实气)便成了活气,此时,稍一用意,胸、腹便有松、空之感,这就是拳论上所说的“胸腹松净气腾然”。打拳不是讲一身备五弓吗?此步功成后,用意一吸气便到弓背上,犹如捕鼠之猫,蓄而待发。这时,仿生的能力很强,仿猫像猫,仿猴像猴,仿虎像虎,感觉自己特别灵机。在这个基础上,再松开玉枕穴,合灵机于顶,上丹田之元神才能出现,(此步功无明师指点不可轻炼,以免出偏),在行功时,尤其是夜间,眼前时常出现光感,这就是“性光”,神气一领,手、眼、身、步无所不到,之所以太极拳叫“神拳”。

第三步 神气合一形成混元

通过上一阶段的锻炼,灵机出现,我们不但要用,还要会养灵机、养神,如何养?唐道子“授秘歌”最后一句“尽性立命”,实际上就是性命双修。性即神,命即气,神、气相合才能成神。修炼方法:行功时产生灵机,要神宜内敛,将其深深地潜于丹田气海之中,潜得越深,上身就越发空,越空神与气结合得越好。如此,神归气、气归神,气归神,神归气,经过长时间修炼,便形成道家所谓的“内丹”、“圣胎”。实际上也就是“小周天”。因为我们盘拳、行功时讲一动无有一动,运行的是大周天,所以还要将下部(胯以下)按中有提提至丹田,这叫做采地气;如此上盘之神、中盘之气连同下盘结合成一个整体,如同孩童未出生之形状,混元一气成矣。以后在行功时,无论多么复杂的动作,只有一动、一静的要领,动之,神领形动,气往回缩,叫做“动之则分”;静之,神、气、形归于气海,叫做“静之则合”。一动、一静互为其根,也就是太极拳的“开合”。武式太极拳论讲“能懂得开合,才能用功一日,技精一日,渐至从心所欲”。从而走向太极拳的康庄大道。

陈式太极拳一路招法要领

第一势 金刚捣碓 势名考释:

金刚捣碓一势,取义为象形之类。势中最末一动作以左手仰作石臼,右手握捶下捣,如古代农家舂米之状,使人顾名思义,学后难忘。金刚原系佛门护法力士,加此二字,美化名字,更便记忆。亦可证明张三丰创太极拳的说法不实。因道家创拳,决不能用佛语命名。其他流派太极拳均无此名。

要领:陈氏太极拳一路共4个金刚捣碓,而动作连接不同。第一势共7个动作。眼法以正前方为主。身法左、右、左、右、左凡五转。步法从自然步变小正马步,右小盘步,左前虚步,左扑步,右侧马步,左大盘步,右前虚步,左独立步,成小正马步。手法包括前掤、引掤,进左步右双采,左挤右按,左转身化拿,右膝打裆,震脚等法。歌诀:

捣碓着法变无穷,掤采挤按学用精。马弓盘虚步十变,顺逆缠丝如游龙。第二势 揽擦衣 势名考释:

此势是说明作用的。陈氏原名揽擦衣。洪师因它的着法是从右外侧接手。截拦来劲,发劲迅速轻灵,擦衣而发,不是将对方揽在怀中的,故改为拦擦衣。

有人以戚继光拳经为据,妄改陈氏原名为懒扎衣,于陈氏理法不合。而且戚氏图像为右手高举,眼向左视,左手撩衣于后,与陈氏揽擦衣势不同,故不采用。陈氏太极拳一路共4个揽擦衣,二路(炮捶)只有1个。

要领:此势共5个动作。眼法以右前方为主。身法左、右、左、右、左凡五转。前两个动作的步法仍为上势金刚捣碓的小正马步,只是由于身体左右旋转,而变换腿部缠法,并未变步型;从第三动作起才变为右扑步,右侧马步,而成右弓蹬步。手法包括右下掤,右小采,右进步靠、肘、按、挤等法。

当年我学此势时,系左手按于左腰,现今习陈氏新架者,左手多合在腹前左侧,洪师改为合在心口前。歌诀:

揽擦衣先右下掤,右采左按进靠攻。随势肘按螺旋挤,体松气顺神要凝。第三势 六封四闭 势名考释:

此势是说明动作的。封是封制对方的着法,使之无隙进攻;闭是关闭自己的门户,做到防守紧严。六封四闭就是既要保全自已,又要严防对方,便于进攻。当然这种要求,不只限于这一个势子。在陈氏太极拳各种着法中,都含有这两层意义和作用。

陈氏老架第一路(十三势)无此名,其他几路则有此名,108势太极长拳中也有此名。陈鑫先生所著《陈氏太极拳图说》也无此名,但曾说搂膝拗步亦可名六封四闭。一个手足斜开的大敞门势子,反以封闭为名,意更深远。各势太极拳仍有“如封似闭”势名,与此势毫无相同。

当今陈氏一路有6个六封四闭,二路(炮捶)只有1个。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头套)虽无六封四闭之名,但在揽擦衣与单鞭连接之处有掤捋挤按的动作练法,今命名为“六封四闭”。

要领:此势共5个动作,眼法以右前方为主。身法左、右、左、右、右凡五转。步法从右弓步变右侧马步。右扑步。成左后虚步。手法包括掤、采、捋、按等法。

据洪均生先生讲,陈发科师爷教此势时总说:捋时左手贴腰向里缠,右手松肩沉肘下塌外碾,而且捋的姿势是用右腕掌之间搭在对方的左肘关节外上侧。说必须这样四两拨千斤中的“拨”方能有作用。从来不许以右手托对方的左肘,认为手总托不动对方肘部下沉的劲。但如今一般习此势却都左手逆缠,高齐左眼,而且以右手托对方的左肘,不知从何时何人变的。歌诀:

六封四闭捋采变,顺势左捋塌外碾。上引下松随敌意,跟步双按闭中封。第四势单鞭 势名考释:

此势是象形的,势子完成时两手左右展开,如同横担一条鞭似的。陈氏一路有7个单鞭,二路(炮捶)只有1个。陈鑫先生在所著《陈氏太极拳图说》中说:“左转身蹬一根一势也名为中单鞭,并说明作用为手脚齐用法。“今已无人知晓。各式太极拳名均相同。

要领:此势共有5个动作。眼法在一、二两动作注视右前方。从第二动作完成,便转向左前方。身法右、左、中、左、右凡五转、步法从左后虚步,变左前虚步,左小扑步,左侧马步,成左弓蹬步。手法包括右引左按,左引右挤,左进步靠、左肘、左按、挤等法。

陈鑫先生讲解此势作用,右臂含有臂折靠法。歌诀:

单鞭一势最为雄,一字长蛇互西东。右挤左化左步靠,肘打按挤法更巧。第五势 左转身金刚捣碓 势名考释:

与第一势金刚捣碓同。但洪师加“左转身”三字,以别方向,使学者更为明确此势练法不同处。

要领:此势共6个动作。眼法以左前方为主,转身后方向不变,即为正前方。身法左、右、左、左、右、左凡六转。步法从单鞭末动作的左弓蹬步变左半盘步,左扑步,左大盘步,右前虚步,左独立步,成小正马步。手法包括左前掤、右收掤左转身掤、抱缠、膝打、震脚等法。

此势与第一金刚捣碓不同之处,从势的结构观察,便可看:前者是从两手下垂,两足并立的合势变开势,又变为合势的。此势则是从手足同开的单鞭变为合势的。前势是正面接手,对方的手、步均在我手、步里侧;此势则是对方从我左手外侧进攻,手足始终在我左外方的。歌诀:

左转捣碓先引掤,转身化拿兼膝攻。妙在有形似无形,抱捶震脚势沉雄。第六势 白鹅亮翅 势名考释:

此势是象形的。取名重在“亮翅”二字,使人一见此名,便可领悟它是讲手部的开,而不是合,与腿无关。陈氏老谱所载命名为“白鹅亮翅”。白鹅亮翅一名,老谱释为“鹅”性凶狠,又有温善之态,故名。

各式太极拳均为白鹤亮翅,我依老谱所载。

要领:此势在陈氏太极拳一路中共有3个。势名虽同,而练法、作用不同。此势共3个动作。眼法以右前方为主。身法左、右两转。步法从金刚捣碓末动作的小正马步变左侧马步,经外八字步成左前虚步。手法包括左转掤拿,右采左按等法。歌诀:

鹅性凶狠面文静,左手下按步含攻。退步右采拴身靠,眼光四射顾盼定。第七势 搂膝拗步 势名考释:

此势是说明动作的,重在“拗步”二字。因我们日常行走时,迈右步则左手向前摆动,迈左步则右手向前摆动。拳势的动作却与人的生活习惯相反,是右或左手足一同向前,故名之为:“拗步”。

各式太极拳均有此名,而练法不同。

要领:此势共5个动作。眼法不变向正前方(西南),身法左、右、左、右、左凡五转。手法包括右手引掤法,进左步捋法,左手肘、挤法、松合全身之劲,贯于两手指尖法。歌诀:

搂膝拗步右引掤,左步斜进捋挤成。敞开大门随意使,六封四闭虚要灵。第八势初收 势名考释:

此势是说明动作为向内收脚。而且表明从一路金刚捣碓至此,是初次收法。拳论所说“收即是放”,此势虽步退内收,手亦前放。

听洪师讲,陈发科师爷教此势时,经常发出收回的口令。我估计当年杨露禅学此势时,也可能因听到“收回”二字,而讹为“手挥”,于是后来美化其名加“琵琶”二字,而名之为“手挥琵琶”。陈氏太极拳原来初收与再收的练法相同,都是松肩沉肘,手走外下弧线而收的。洪师把再收的练法改为手走里上弧线,因初收练法左手为顺转,再收的左手为倒转,多了一个收法,区别初收、再收不同的练法,符合陈鑫先生咏再收七言俚语:“初收转圈自然好,未若此圈十分巧(圈是周身转不但手足,而手足在外易见故以手转言之)。前所转圈犹嫌大,此圈转来愈觉小,越小小到没圈时,方归太极真神妙„„”

要领:初收、再收都是两个动作。眼法都以左前方为主,身法初收右转,再收则左转变右转;步法初收以左弓蹬步变左侧马步,左小侧马步,再收是从左侧马步变右后虚步,成左前虚步,手法前者为左掤,收掤,后者为进左步挤,变右转身退步捋。歌诀:

初收转圈自然好,退步掤法进为要。收回原为老势名,拳家更名尽玄妙。

(注:“收回”势名,载于《陈氏拳械谱》,是五套捶中的老势名称。)第九势斜行拗步 势名考释:

此势是说明动作方向的。因一连三步都是斜向左前进行的。斜行拗步系老势名称,在陈氏太极二路(二套)中也有此名。

陈鑫先生在七言俚语中介绍此势:“斜腕吊踝真难看,此中自然有高见,妙手空空从何来,太极图中贵善变,善变神机无滞形,功夫归根在百练„„”

要领:此势共5个动作。眼法向左前方,虽因身法、步法的变化前进,眼法方向始终不变;身法右、左、左、右、右凡五转,步法从前势初收的左小侧马步变右独立步,左小盘步,右侧马步,右大盘步,成左侧马步。手法包括右收掤下踹,左转下拿,右进步平挒,右转掤,进左步撩阴靠。歌诀:

斜行化拿左脚踹,进步平挒转身采。右转掤法无穷变,三进左肩侧身靠。第十势再收 势名考释:

此势名称是说明动作的,因第二次收势中,所以名为“再收”。各流派太极拳无此名。

要领:此势亦两个动作,眼光向左,随身右转90°仍为左前方,因身、步法变方向,实际眼法未变;身左、右两转;步法从前势斜行拗步末一动作左侧马步,变右后虚步,左小侧马步;手法包括进步左挤,右退步转身捋法等。歌诀:

此势转圈皆倒转,太极拳法贵善变。进挤退捋着中法,左脚收回腰下塌。第十一势 前堂拗步 势名考释:

此势名是说明动作方向的。前堂(亦作蹚)是步子向前进。但一路有两个前堂拗步。第一个根据再收的方向连续向左斜角进两步,第三步的左脚向左前斜角迈进,第二个前堂拗步则向正前方迈进两步。

要领:此势共4个动作,眼法以左前方为主;身法右、左、左、右凡四转;步法从再收的左小侧马步变左前虚步,左半马步,右侧马步,成半扑步;手法包括右收掤、左进步双按、进石步平挒、进左步侧掤等法。歌诀:

前堂先引双挤胸,再进平挒三肘封。踏雪无痕前堂进,先左后右步分清。第十二势 演手红捶 势名考释:

此势是说明 动作的。左掌右拳打出之前,右拳本是合在左拳上方,出拳时忽又以左掌翻到右拳上边;好似掩护右拳而发的。如对手在我身右侧进攻,右肱又起了掤化作用。所以名之为演手肱拳(捶)。

陈鑫先生据老谱《陈氏拳械谱》名为“演手红捶”并解释为:“练习手和捶”,又解“红”字为:“练习手和捶”,又解“红”字为:“如红炉出铁,人不敢摸”和出手见“红”之说,意义深远,故采用老名。

要领:此势系接前堂拗步而成,共4个动作。眼向左前斜角;身法右、右、左、左凡四转;步法从左半马步变左侧马步,最后成左弓蹬步;手法包括右引左挤,左引右击等法。歌诀:

演手红拳练手捶,左引右击见红拳。前发后塌劲要松,发劲都在手捶中。第十三势 右转身金刚捣碓 势名考释:

取义同前。洪师加“右转身”三字,以别方向,陈鑫先生名为“第三金刚捣碓”以“数”区别。今采用右转身金刚捣碓之名。

要领:此势共5个动作。眼法转向右方。身法左、右、左、右、左凡五转。步法从上势演手红捶末动作的弓蹬步变左半盘步,内八字步,右前虚步,左独立步,成小正马步。歌诀:

右转捣碓右转掤,转身右采小而灵。右手右脚同收转,挒中带扫着法精。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着法、要领

(二)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着法、要领

(二)第十四势

庇身捶 势名考释:

此名是说明动作的。因两手左右上下环绕而动,庇护全身,所以叫做庇身捶。陈鑫先生说,也可名为“披身捶”。因此势前两动作是两手分披下开的。它与护心的取义虽同,但护心拳动作较小,作用也不同;一名庇身,一名护心。其他各式太极拳无此名。

“十字手”一势原为庇身捶前的开合动作,未有势名。洪师因见初学者对庇身捶动作都感复杂难记,而取杨、吴势“十字手”之名,分一势为两势,以便初学者理解。因洪师在演练庇身捶一势中,十字手一变而过,故不另立新名。

要领:此势共6个动作,眼法先右,最后变左;身法右、左、左、右、左、右共6转;步法从小正马步变右侧马步,再变左侧马步成左半扑步;手法包括右挤、右进步靠,左转掤、右转靠,肘挤、左上挒、右转挤等法。

此势如照陈鑫先生的说法,内中含有七寸靠。这个练法是当两手收合而右足向右迈步时,将右腿贴地前进,顶劲领住,身向左转,腰向右膝内侧弯下去,以右肩距地七寸为度,所以叫做“七寸靠”。陈鑫先生解为:遇到身高力大的人,突然用力猛向下按我顶部,我躲闪不及,便随之进右步插到他的裆内,腰弯到紧贴腿部而肩离地只有七寸时,对方下按之势已不能再低,这时我身变右转,用肩头旋转攻其小腹,可能打出丈余,但陈氏久已无人练这样功夫,有待培养后辈。

此势与伏虎、护心拳是同一类型的势子,但因双方站立的位置不同。因而进攻的入手不同,则应敌的方法也各异。庇身捶我是正面(假设向北)站立的,对手是从我的右前方,左步在前用双手进按的,所以我先向右转以右手掤化(来劲偏下,我右手顺缠下转,如来劲偏左上方,则我以右肘下沉,而手向左上转掤化),然后每一动作都因对方的动向而随之;护心拳是从二起脚后接手的,双方都是右足在前,对面而立,所以对方进攻的劲偏我左方,我应向左转化;伏虎则是演手红拳,我以右拳向右前发劲时,对方从我右背后按我右臂,并且因为他的左足踏在我右足外侧,所以我必须身法加大左转,右臂向前方松开,并以右足后蹬,上下相随的掤化,这和二起脚第一个动作的滑跌法相似,但二起脚的右足不动,只以膝部松垂配合右拳化劲。总的说来,都不外于“因敌变化”的原则。也就是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的科学态度。

兵法要求“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太极拳论也说:“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这是“所向无敌”的先决条件。知人的方法,首先是从对方与我站的位置上看;再看他的步法是什么形式,何足在前,就可以揣测出他是从哪个方向,用什么手法进攻;也可以估计到来的劲力偏向何方。至于接触之后,要凭我身体各部分松圆的敏感,来感知他的动向变化。我方随时按照缠法的基本规律而适当加减其角度。所以拳论有“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之语。陈鑫先生也说:“守规矩,而不泥于规矩。” 功用歌诀:

庇身捶势右下挤,手合步开右靠成。因敌变化连环肘,左引右拨腰裆功。第十五势 背折靠 势名考释:

此势是说明作用的。用法是从背部右侧转折而发靠的。

背折靠一势在老谱中为庇身捶右转之变化发靠,下演手捶为庇身捶左转向下发捶之势,今习者不知何时一势分三势,学者不可不知,陈鑫先生七言俚语介绍其老练法如下:

庇身捶势最难传,两足分开三尺宽,两手舒开皆倒转,两腿合精尽斜缠,右拳落在神庭上,左拳岔住左腰间,身似侧卧微嫌扭,眼神戏定左脚尖,顶精领起斜寓正,裆间撑合半月圆,右肩下打七寸靠,背折一靠更无偏,右手撤回又一捶,此为太极变中拳。

要领:此势共3个动作。眼向右前方,身法左、右、左共3转;步法从右侧马步,变为八字马步,右半盘步,成右侧马步。手法包括左转掤、右转掤、左转身背靠等法。功用歌诀:

左转掤法松要圆,右转变法腰中缠。左引松沉发背靠,惊抖一拳丧敌胆。第十六势 下演手红拳 势名考释:

老谱原名“青龙出水”。陈鑫先生著《陈氏太极拳图说》中此势名“下演手捶”,可以说明动作的方向。而且后面猿猴献果一势,陈鑫先生名之为“青龙出水”并加解释说:右手如鞭穗旋转着,配合右足蹬力,跃向右前方,如同鱼友出水之势。言之有理,因改名“下演手红捶”。

要领:此势共3个动作。眼以右前方为主;身右、右、左共3转;步法从右侧马步变右半盘步;手法包括右下掤、蓄劲,左引右下击等法。功用歌诀:

演练手捶方向变,手转互变有高见。右转肘挤铁门拴,突转一捶裆中现。第十七势 双推手 势名考释:

这个势名是说明动作的。因最后的动作是双手接法。老谱无此名。据洪师讲,此势又名“大六封四闭”,系陈发科师爷根据六封四闭的练法发展变化而增加的,命名“双推手”。

此势动作与六封四闭的眼、身、手法完全相同,只是步子因身法在了一倍,所以也变为左转身右步前进,而左步跟随,学者试作比较便可知手的按法也略有变化,即前者劲发得近,此势则劲发得远。

要领:此势共5个动作。眼法以右前为主,身法左、右、左、左、右共5转。步法从上势下演手红捶的右侧马步变来,向左转膝,左膝弓住为右侧马步,右半盘步,左侧马步,右前虚步,成左后虚步。手法为右收掤、右小采、左捋、右上掤,变进右步双按。功用歌诀:

转身左捋上步掤,以身双推步要轻。掤采捋按双推手,松圆旋转如蛟龙。第十八势 三换掌 势名考释:

此势是说明动作为三次换转掌的方向而名。陈氏老谱及各流派太极拳皆无此名,这个势子是陈氏太极拳练基本功的活桩法。原来套路中本无势。据洪均生先生讲陈发科师爷在北京教拳数年后,方将这种练法增入陈氏太极拳一路中,令学生练习。肘底看捶也是练活桩的势子,但它是大开大合的方法。此势则是两手只在胸前交替换转,圈子缩小,显得更加灵活多变,是实用交手中的快速换着方法,学者应当注意多练。

要领:此势共3个动作。眼向右前方;身法右、左、右共3转;步法为左后虚步;手法双顺左开右合,变右逆开左顺合,再变双顺合。

双顺合掤练习法,虽眼法不变,身法只有左右旋转,看似简单,而手法有顺、有逆、有开有合。开合的方法,或双顺,或一逆一顺,第三动作又变为双顺缠的合中之开。由于手法的多变,下盘的裆膝配合角度也不一样。必须细心练习体会,莫以其简单而忽视之。功用歌诀: 掌法三换活桩功,拴手擒拿变换中。静如秋月三味掌,动若蛟龙似旋风。第十九势 肘底看捶 势名考释:

势名也是说明动作的,并且也是太极拳法中练基本功的一个主要势子。各式太极拳同名。

要领:眼向正前方;身法左、右两转;步法为左前虚步;手法逆缠双开,顺缠双合法。

我们可以借以练三种身法。步法做成高、中、低三种资势。一个开合,走高架;次走中架;最后走低架。3周已过再由低而中、而高。这样反复多练,腿部虽然初觉酸疼,10天后便无感觉。练过两月,腿力必可大增,而且是螺旋式的上升和下降,对拳法是极有益的。功用歌诀:

肘底看捶守门户,承上启下似流水。屈身自处静待来,有真无假形象古。第二十势 倒卷红 势名考释:

此势也是说明动作的。因步向后退,两手旋转,往后倒而转之,红者不顾情面而尽力击之,故名倒卷红。

老势练法,陈鑫先生介绍,胸离地二尺,今人皆不能,故拳家稍变拳势,避难就易,然其活动处,较胜老势。

杨式太极拳则名为倒撵猴,《陈氏拳械谱》名为珍珠倒卷帘,倒有象形意义。要领:此势为陈氏太极拳一路第一个倒卷红,共6个动作。眼向正前方,最后向右前斜角;身法左、左、右、右、左、左共6转;步法为左前虚步,右侧马步,右前虚步,左侧马步,左前虚步,左后扑步,右前扑步;手法为右转掤、退左步挒、开掤退右步挒、收掤、右转退左步掤、左双捋等法。功用歌诀:

退中有进着法精,采挒肘靠退行中。击前顾后皆倒使,两手更迭转无声。第二十一势 白鹅亮翅 势名考释:

取义同前。

要领:此势共2个动作。眼先向右,变为正前方。身法左、右两转。步法从前势倒卷红最后动作的右扑步变右前虚步、左前虚步。手法包括收掤、右退步右采、左按等法。功用歌诀:

倒卷红下接白鹅,捋变右采变化多。敞开门户伏左脚,左手按下碧清波。第二十二势 搂膝拗步

同第七势搂膝拗步。第二十三势 闪通背 势名考释:

势名是说明练法作用的。动作中有闪跌法,中气由任脉通督脉。督脉在背,所以名为“通背”。其他流派太极拳则名“闪通臂”或“三通臂”,乃音讹。

要领:此势共8个动作。眼法向左前方,随身步的转换最后仍向左前方;身法右、右、左、右、左、右、右、右共8转;步法从左弓蹬步变左侧马步,左前虚步,右前虚步,右小盘步,左半马步,内八字步,右后虚步成左侧马步;手法包括右转掤、左退步捋、左转身捋、右转身掤、左进步挤、右转身右采左按、右转身背靠、退右步平挒等法。

我初学时,左转之前,两手向右转得多些,然后向左捋回。不如这样:左手在心口前转小圈,右手从手上走立圈,更为简捷。功用歌诀:

内通背先左退捋,转身左捋因敌用。右转拗步进左脚,右挤再转采靠成。第二十四势 演手红捶

势名考释同前。洪师结合练法势名加“第一进步”,其他各式无此名。

要领:此势系接第一个闪通背而成的。共2个动作,眼法以右前为主,身法只左转一次;步法从前势左小侧马步变右小盘步,右小侧马步;手法包括左引掤、右撩阴顺步击法等。功用歌诀:

举足进步撩阴捶,拳力如风又如雷。问意缘何进一步,为因上势伏下捶。第二十五势 揽擦衣

势名考释同前第二势揽擦衣,洪师于1956年按古老练法名为“进退步揽擦衣”。陈鑫先生诗曰:“东方甲乙木,右肱伸莫曲。似直似不直,敌来不敢入。右手展向东,左手防西触。中气运于心,一发莫比毒。何况进如风,疾迅谁能敌。形骸与人同,用法只我独。不是别有法,只为中气足。灵明在一心,巧处亦不一。只要能中形,鸡群见鹤立。我为初学者,窍道皆指出。”

要领:此势共3个动作。眼法仍以右前方为主。身法左、右、左共3转,步法从前势进步演手红拳的右侧马步,变退步右小侧马步,右扑步,成右弓步。手法包括退步掤、进步按、变挤等法。功用歌诀:

演手捶下揽擦衣,退进步法手转奇。空松圆活只一转,挨着何处何处击。第二十六势 单鞭

势名考释同前。此系洪师跟陈师爷初学此势所讲解、试验的单鞭前两动作手法,因而记录于套路中。

要领:此势亦是5个动作。眼亦先右后左。身法右、左、右、左、右共5转。步法从进退步揽擦衣一动作的右侧马步变右盘步,右侧马步,左弓步。同时为右下挤、右肘打,左转靠、采、按等法。功用歌诀:

第二单鞭莫等闲,势虽重复接手变。锁拿刁扣背折靠,左转着法立势高。第二十七势 上云手 势名考释:

势名也是象形的。中国画画云习惯以螺旋状表示云之随风旋转。因此势两手交互旋转有似画云的笔法,故取以为名。各式太极拳均同名,唯陈氏有“运手”之别名,似以此势是手的互用为主。实则太极拳任何势子都是整体运动,眼、身、步、手都是一动无有不动的,所以我认为应以“云手”为名。

陈鑫先生曾说:太极拳中攻防手法以左右两方用的较多。因为对方其攻多以侧面而入,因之云手一势在整个套路中,不但第势反复三五次,而且一路里就有三个云手。这个看法是合乎实际的。我根据这个道理,认为洪师讲一路除三个云手之外,前招后招是云手的活步而缩小的架子;野马分鬃则是云手放大的架子;二路中的大小红拳也是活步左右的云手;左、右黄龙三揽水,更明显地表达云手虽单手应敌,也是有用的。

陈鑫先生在《陈氏太极拳图说》中将云手分上、中、下,以分次序,故采用。其他各势太极无有上、中、下之说。

要领:此势共8个动作。眼法以左前方为主;身法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共8转;步法从上势单鞭的左弓蹬步,变左半盘步,左侧马步,右后虚步,左半扑步,左小侧马步,左半扑步,左小侧马步,左前虚步;手法包括左侧掤、右收掤、右采、左前步靠,左肘、挤、采、左进步靠等法。

陈鑫先生曾说:云手的步法本是以左横行为主,但也可左、右互移,以练应付对方之用。不过左移的步大,右移的步小,最后还是逐渐左行。这样练的眼法,便不应专注左方了,研究者不可不知。功用歌诀:

云手左进靠肘采,奇步横行往复来。左步移大右步小,双手旋转形古雅。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着法、要领

(三)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着法、要领

(三)第二十八势 高探马 势名考释:

高探马的势名是象形的。它的动作,好似探抚马背,一手引缰,一手抚缰之状,一路太极拳套路中有两个高探马,二路也有两个。其中有一个是完全重复的。因此只分别介绍三个。其他太极拳名同。

要领:此势共4个动作。眼法以左前为主;身法左、右、左、右、左凡5转;步法以云手末一动作的左前步变左侧马步,虽然随着身体的左右旋转而腿部的缠法顺逆互变,只是暗换裆劲,步形不变;手法包括左转,左右双掤、右采左按、左引右蓄劲,左引右肘打等法。歌诀: 高探马先左转掤,左右开合练裆功。右发劲如拗拦肘,左肘背折引化精。第二十九势 右插脚 势名考释:

此势也有人名为“擦脚”,我因“擦”字在此讲不通,故采用老名。这个势子的动作以踢法为主,踢时必须利用对方的空隙,所以原名“插脚”,并加“左”、“右”字样以区别方向。杨、吴等势则名之为“左右分脚”。

要领:此势共3个动作。眼法以右前方为主,身法左、左、右凡3转。步法从前势高探马的左侧马步,变左半盘步、左小盘步,成左独立步;手法包括左、左封、左引右打兼右脚踢等法。

陈氏太极拳着法,凡以手进攻,必先以步法创造条件。所以陈鑫先生说:“手到步不到,发人不巧妙。”但用足着法攻人,又必须先用手创造条件,然后根据对方形势,而发踢、蹬法。这符合“先保全自己,然后打击敌人”的科学方法之妙用。至于用什么手法,则又因敌而变,不应拘泥。歌诀:

左捋引化右脚踢,不在颌下即裆中。一粘即踢神速妙,踢者须知随中找。第三十势 左插脚 势名考释:

取义同前,加“左”字以别方向。

要领:此势共3个动作。眼法转向左前方;身法右、右、右3转;步法从上势的左独立步,右足随身之右转走外右下弧线,落在左足尺许,足尖外摆,成右半盘步;同时,右手加大顺缠,沉肘下塌外碾,走外右下弧线向胸前转落;掌心侧向左后上斜角,中指扬向右前上斜角,同时,左手也顺缠走外右下下弧线,从左后方向右转落在右腕上侧,掌心侧向右后上斜角,中指扬向右前上斜角。

双手掤法。当上势我以右足上踢时,有人在我右方左步在前,双手按我腰部,意欲为被踢之人解危,我随即塌裆劲右转,右脚落在他的左足侧,以双手顺缠,从他的两手里侧向个掤之,再顺势踢左脚。歌诀:

右脚踢罢势不停,上步抄手似旋风。指上打下拳中诀,插进裆中方有用。第三十一势 蹬一根(又名中单鞭)势名考释:

各式太极拳名“左转身蹬脚”,洪师也采用“左转身蹬脚”之名。陈氏老架原名为“蹬一根”或“蹬一根子”。听洪师讲:当初陈家练拳从实战出发,在地下埋一些木桩子,一根一根地蹬,蹬到有功夫时,不但蹬倒它,还可蹬倒它,还可能蹬断它,所以叫做“蹬一根”。此势因包含练功方法在内,故采用老名。

要领:此势共3个动作。眼先转左后方,成为向左前方;身法左、右、左凡3转:步法从右独立步变左小侧马步、右独立步;手法包括左转身肘、提、左打右蹬等法。

注意:凡足向前蹬,左蹬则左拳发在左膝外旁,右蹬则右拳发在右膝外旁。因为手法是开法,如不将拳走到此处,则被拿的手解不开,便会被对方松肩沉肘随化,而不能抬腿更无法蹬出。现在练这个势子的都是拳只发到膝部内侧,腿却抬得较高,因为是练空架子,所以用错的配合方法仍能错着去练。如经过实践,便会认识到“过犹不及”的要求是多么重要。歌诀:

身法松圆正无偏,双拳翻转左脚悬。提膝蹬足随敌使,手足齐放中单鞭。第三十二势 击地捶 势名考释:

“击地”字样表示拳打得极低,并非真打地面。其他各式太极拳名为“进步栽捶”。

要领:此势共有2个动作。眼向右前方;身法右、左两转;步法从左侧马步变左弓蹬步;手法包括右转蓄劲,左上引、右下击法。

我初学此势时,陈照丕先生名之为“神仙一把抓”,在实践中又一用法,其实是击地捶后一动作。其练法击地捶下打之后,顺缠一抓松沉其势,有抓裆之法;也可抓土撒向敌面部之用。歌诀:

击地捶势奔前堂,连三赶步不容让。斗打捶击手抓裆,静听耳后应八方。第三十三势 二起脚(一名踢二起)势名考释:

前两势是单踢法,这一势为连环双踢法,也就是先左踢,后右踢的连环右踢的方法。各式太极拳均同名,陈氏老架也称为“踢二起”。

要领:此势共7个动作。眼法先右前,后右后,最后向正前方;身法左、右、右、右、左、左、左凡7转;步法从前势左弓蹬步变左半盘步,内八字马步,手法包括右侧,右转肘靠,右转左兼右扫带、左引右踢、左侧等法。歌诀:

左引右击踢二起,虚虚实实随敌使。不是平日空中跃,何来左右连环踢。第三十四势

护心拳 此势考释:

此势手法都是围绕胸部反复运动的。主要保护胸肋,名为护,十分恰当。陈氏太极拳在此处也名“兽头势”。陈鑫先生在《陈氏太极拳图说》中将此势叫做“兽头势”,但在七言俚语又名“护心拳“,一势两名,练法不一。今录出陈鑫先生七言俚语以供研究:“两拳上下似兽头,左足西往又东收。护心拳里无限意,欲用刚强先示柔。”

陈鑫先生解释“兽头势”一名极为详尽,但练法与现在不同。他说:“兽头势右拳在右额,左拳在左膝上中间,瞪住眼而视之,其形凶恶如房上兽头,故名。” 杨、吴各式太极拳则将此势动作分开,名为左、右打虎势,取象形之义,也有道理。

要领:此势共7个动作。眼向右前方;身法左、右、左、左、右、右、左凡7转;步法从右小侧马步,变右弓步、右前虚步、右扑步、右半盘步、右侧马步;手法包括:左收、右前、右进步靠、肘、挤、等法。歌诀:

护心拳先斜退掤,右进靠肘平挒成。两手护心无限意,双目如电似兽头。第三十五势旋风脚(一名踢一脚)势名考释:

此势前三动作手、足均由右向左旋转,如旋风之状,最后方以双手横开,左足向左横开,如同旋风越刮越猛,故名“旋风脚”。老谱名“踢一脚”。其他各式太极拳无此名。

要领:此势共4个动作。眼法先向正前,后转向左前;身法右、左、右、右凡4转;步法从上势护心拳的右侧马步变右半盘步、右小盘步、右独立步;手法包括右转掤、左转捋、右转封掤、右转左手掤打、左膝平攻等法。

此势虽用腿法,却非蹬、踢。因蹬踹都是对方在我前方,捭法系对方在我右侧;此则我从原来斜对面向左后发劲,又以左膝从他的右侧。所以左手从他的前面向左后发劲,又以左膝从他的后面向左前发劲。手足前后夹击,使之成为背势。歌诀:

双手拧转右脚扫,十字手法护腿进。踢一脚下旋风腿,旋转变化右转身。第三十六势

蹬一根 势名考释:

取义同前。洪师改名为“右转身蹬脚”。

要领:此势共5个动作。眼法从前势旋风脚由左方转为右后方,但因身步向右转过180°,所以它第二动作为眼法向左前方,从第三至第五动作又转而向右;身法右、右、左、左、左凡5转;步法由右独立步变左侧马步,右小侧马步,成左独立步;手法包括右转身右截掤、左进步挤、右转身收掤、下掤变拿,右打右下击蹬法等。

此势是应付两方对手的着法,一、二两动作应付右后方,当身步已向右转进,便以左前方为主,接着又有人从我右后方来攻,我急转身迎之。但两上右转发央的上下手足配合得不同,而且由于前一势的来脉不同,所以手足必须因敌而变。第一个动作的前一动作是我以左足横攻左方之敌。有人为了援救他,利用我右足独立,左足向左发劲,向右后方拧我右手,本来可以使我向右仰跌,但我先塌好裆劲,继续右转,却将右手向左拧转过来,以致反背为顺,赢了对方。但又有人从我右手方进攻,不敢向右后再拧我的右手,却进步向左按我右手,我立即变为收掤、下掤,拿他右腕,而以右足蹬之。

陈鑫先生说:足的踢蹬,较手法更重要,不遇真正死敌,不可轻用。而且用足法必然一足独立,万一发出之足被人接住,最易仰跌。歌诀:

旋风脚下蹬一根,四面八方任人侵。随身依人蹬足使,就是神仙也断魂。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着法、要领

(四)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着法、要领

(四)蒋家骏

第三十七势

演手红拳 势名考释:

取义同前。这个势子是蹬一根势的下一个势子。

要领:此势与前势练法不同。共有6个动作。眼法以右前方为主,身法左、右、右、右、郁郁葱葱、左凡6转。步法左独立、右转震脚左侧马步、左弓蹬步。手法包括左收掤、右转开掤,双拿、左挤右引、左引右打等法。

据洪均生先生说,陈发科师爷讲到陈氏太极拳发劲的方法有4种。一为轮子边上的劲,只能打起对方,而无损伤。二为轮子内则的劲,即是挒法,能折断骨节,不可轻试。三为钻头劲,演手红捶就是这种劲,非遇真正敌人,更不可轻使。武术界常有“拳打寸劲”之语,一般解为:拳到离对方一寸才发劲。陈氏太极拳则贴住对方皮肉后方发劲,在意念上能打进一寸去,所以易受内伤。四为崩炸劲,当对方紧搂我腰或擒拴我身任何一部位,方用此劲,然非功力深者发不出这种劲。此劲也名“惊弹劲”。歌诀:

蹬一根下演手捶,来脉转关膝上回。引手擒拴震右足,火焰钻心追人魂。第三十八势 小擒打(一名小擒拿)势名考释:

此势是接演手红捶而变的。对方接我右拳,欲向右退步,引我右臂使我成背势,我随势进步前掤,再因敌变化的着法。

要领:此势共4个动作,眼看右前方。身先右后变右、左、左凡4转。步法从前势末动的左弓蹬步变右前虚步、左扑步、左侧马步。手法包括进右步掤、右采左按、左转身掤、左上挤右下按等法。

据洪师讲,当年陈发科师爷讲解此势时说:这个势子的最后一着虽然同是一挤一按,但上挤下按的劲分两截,较为厉害。因为对方只顾注意我的左手。而用右手向上掤挤,我以左手贴胸部也向上掤挤,对方的气都集中在上盘,对方的右腿在我左腿里侧,他的劲难以下塌,因而不免下盘空虚。而且未防我同时以在后方的右手攻到小腹报海,我虽用暗劲发出,但劲向下按,可使对方的气突然成为上下两截断开,而致气脱休克,在互相试验时,必须注意右手按劲,不可真的按在对方气海穴。所以陈发科师爷常常教导:对抗不可能常胜,而应常保不败。输要输得有理,赢得须有分寸。这就是“既有拿手(不败),还有招手(不伤人)”。歌诀:

小擒打先沉右肘,右脚转进上步掤。右手采拿左手按,左脚再进挤按成。第三十九势

抱头推山 势名考释:

此势陈鑫先生解为:“有人从我背后袭来(此势是从小擒打末一动作变的),来势既猛,用意不善,我必须转身应敌。转身时为防击面部,故须抱头。转身后对强敌不应软弱,纵使他是座山,也应以全力将他推倒。

陈鑫先生有七言俚语赞比势:“推山何必上抱头,唯有劈顶据上游。转身抱首往前进,推倒蓬瀛盖九州。”

要领:此势共6个动作,眼法在第一个动作转向右后,以下系向右方。身法左、右、左、右凡6转。步法从小擒打末一动作的左侧马步变左半马步、内八字马步、右前虚步、右扑成右侧马步。手法包括左倒掤、右转靠、右转退步,右挒兼右足转带,左引右下挤、右双按等法。歌诀:

抱头推山右倒掤,右转靠肘变化中。左手掩面柔无骨,锁扣双推山欲崩。第四十势 三换掌 势名考释:

取义同前。

要领:如前势、不同之处是步法上的区别,此势主要练习左步松沉配合手法的变化,达到上下相随。第四十一势 单鞭 势名考释:

取义同前。

要领:此势共4个动作。眼法第一动作向右,后均向左、身法左、右、左、右凡4转。步法从三换掌末一动作的右半盘步变外八字马步、右侧马步、左弓蹬步。手法包括左引右按、左靠、肘、采、按等法。歌诀:

声东击西势最强,此势平日善用方。转身靠肘按变挤,一字长蛇应八方。第四十二势 前招(一名前昭)势名考释:

说明作用以前方为主。陈鑫先生名为“前昭”。解“昭”为看。可能是豫省万言。

要领:此势共两个动作。眼法向前。略偏左;身法左、右两转;步法从单鞭之左弓步变左侧马步,左前虚步;手法为左侧掤、右收法掤。这个势子的运输 和手法是云手的缩小、步法是斜的活步。陈鑫先生引《易经》卦象为“小过”。谓此折小巧灵便,如鸟之回旋,角度不大,而十分轻巧善变。歌诀:

眼顾左手是前招,上掤下打肘藏靠。浑身柔软若无骨。才能识破其中妙。第四十三势 后招(一名后昭)势名考释:

取义同前。但眼睛转而向后,所以名为“后招”。

要领:此势两个动作。眼睛转向右后方tmd法左、右两转;步法从小侧马步变右后虚步,成右前虚步;手法左退步掤,右转身挤。

拳论有“彼不动,已不动;彼微不动,已走动”之句。我曾体会前句对交手的方法应当是有礼、有利、有节的。陈氏太极拳的战略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可以说是“有礼”先动手在战术上容易被人看出我的动向,而乘机防御并进攻,不先动则使人难测,所以是有利的。至于如何做到有节,却在于功夫的深浅,也表现出人的品质。洪均生先生常说:“与人交手,既有化法,更要有打法。”化法是保证不败,打法是胜得要有分寸。洪师特别研究拳法,虽然对手是外人,也总是先说:“你随便进招,不要有什么顾虑,我对你只是点到为至,绝对不伤害你。”当时我听了洪师傅这番话,总以为是非常谦逊的。现在我回忆起来,细思之下,双觉得谦逊之中,隐含着一种自豪感。

我对“彼微动,已先动”这句话,曾思之为“彼微动,已随动”比较铪 乎实践。我请教洪师,他说:“彼微动,已先动”这句话不如孙子兵法“后人发,先人至”讲得合理易明。彼虽动得微小,终是先动,怎么我又成了先动?最后我结合实践细加体会,感觉到所谓“微动”是在背势中欲转背为顺之际的微动。我们感觉出这个“微动”的方向,就立刻按照拳的理法,不待他的动作形成,应该借劲时就要顺其动向而加大借法,迫使对方走的偏过的丢劲;应该适应截劲就要逆其动向而迅速堵截,使其不得转变,而从这一背势变为另一背势。所以不如说成:“彼微动,已先发”,这就是陈鑫先生说的“出奇在转关”那个转关的微妙时刻。

“后招”这个动作,就是利用彼方微动,而发出的一种着法。歌诀:

前招后招转无痕,车轮飞转度金针。出手描出太极图,一开一合在我身。第四十四势 野马分鬃 势名考释:

这是象形的势名。这个势子是云手的放大。动作的身法、手法和步法都是开展奔放的。陈鑫先生说:步子放大到三尺宽,老练法手的中指能够擦地前转,如同野马奔驰中鬃毛被风吹得左右分披,如今没人再做得那么大而又快了。各式太极拳均有此名,而练法不同。

要领:此势共5个动作。眼看右前方,但身法转变后,眼的方向虽未移动,却形成向左前方虚步变右侧马步、右侧马步、左小侧马步、左前虚步,成右侧马步。手法包括左转进步右掤变靠,右转右采左靠,左转身挤、右退步掤、左进步挤等法。歌诀:

野马分鬃穿裆靠,双手开合步轻松。双手擦地如风转,留下古法世世传。第四十五势

六封四闭 势名考释:

取义同前。洪师加“左转身”三字,以别方向。

要领:此势共3个动作。眼法先看左前方,进步后因方向未变,自然形成为向右前方。身法左、左、右凡3转,步法从前势野马分鬃的左小侧马步变左小盘步,右前虚步,成左后虚步。手法包括左转身捋,进右步双上掤,跟左步双右按等法。歌诀:

劲发财略向右转,掤住左转变闭封。闭后左转退步捋,立即变换跟步卦。第四十六势 单鞭

同第一单鞭。第四十七势

退步双震脚 势名考释:

此势名是说明动作的。动作先是退不,后是双足跃直而紧接双足震落。

老谱未有此势名,不知何人所起此名,但练法与玉女穿梭吻合,合拳论:“欲进先退”之理,故采用其名。其他各式太极拳无此势名。

要领:此势为15个动作。眼当向正前方;身法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左、右凡15转。步法从上势单鞭的左弓蹬步变右侧马步,内八字马步,右小侧马步、左小盘步、右前虚步、左小盘步、右侧马步、原地上跃步、震脚、右小侧马步、滑步;手法包括身掤、左转退步掤、左转跃掤、左转落步掤、右转落步掤、右转滑步按等法。

洪均生先生说:“此势为入围法,下一势玉女穿梭才是围之法。”这种入围并非多数人所围,而是被人挤到一个深窄的胡同里面,后面有墙,已无退路。对方认为一下可以擒住,我只得向上跃志掤之,然后用右采左按,平纵出去,脱离困境。

洪师于1956年曾以此势与乔明德试手,只知以上掤为主,在无意中碰了他的裆部,当时乔明德蹲下疼了一会,方知上下都有着法,因而洪师回忆陈发科师爷当年答同学提问之事。陈师爷和学生试验着法,常常讲中秀手法变化。同学们问:陈氏拳是否上下都有着?陈师爷答:上、中、下全有。但手走上秀时,在试验中,手应走到离对方尺许,便转过去。不用说真打上,就是摸他的脸也是失礼!膝部提高要离对方数寸,碰一下更不得了。试验中盘手法,必须让他用一只小臂横在胸前,以防万一发劲不慎,伤及内部。

洪师对膝法研究可精极巧,他常对我说:“用膝必须手掩护得好,距离极近,时间配合膝打分秒不差,还要使对方毫无觉察用膝之意。”接着双说:“用膝慎之慎之,不可轻试。”所以应当随时莫忘老师的教导。歌诀:

右转掤法双震脚,两手引进退不掤。继续旋退三拗步,双脚跃起右膝攻。落步震脚惊敌胆,滑步按挤穿地龙。要知其势出何处?穿梭势中有其形。第四十八势 玉女穿梭 势名考释:

陈氏太极拳各种套路都有这个势名。但练法、作用不同。一路玉女穿梭是左右上下斜开,而左步前纵,右步后随。二路(砲捶)则双手同时一收一放,长拳108势则前纵右转回,名为:“玉女穿梭倒骑”,都是像织布梭的动作。加“玉女”二字不过艺术美化而已。各式太极拳同名,练法不同,无前纵,而改为向四个斜角转动。

要领:此势共同两个动作。眼法先以右前方为主,跃出后定势时,则转向左前斜角。身法只右转一次。步法先跃进左脚,右脚随之跃进成右侧马步。同时,左手逆缠向右平按。右手贴身逆缠右采。步法跃出时,左手下按齐左胯,右手上采齐右眼。歌诀:

左脚跃起右脚进,右采左按右转身。此势平纵谁双迅,一片神行自古稀。第四十九势 揽插衣 势名考释:

势名取义同前。洪师加“第三”字样,以别次序。

要领:此势共3个动作。眼、身、步法均同第一揽擦衣第三、四、五动作,作用亦同。只是步法向右进时,仅开半步。歌诀:

玉女穿梭接擦衣,屡次分疏识者稀。即擒即纵缠丝劲,须于此内会天要。第五十势 六封四闭

同前六封四闭。第五十一势 单鞭

同前单鞭。第五十二势 中云手 势名考释:

取义同前。因采用陈鑫先生次序规律,第二个云手加上中字。

据《陈氏拳械谱》所说:“陈氏太极拳头套(十三势)把三个云手分为:春云,夏云,秋云。上云手为春云,一片生机,和风细雨。中云手为夏云,乌云滚滚,雷、电、狂风交加,有乌云压城城欲摧之势。陈氏拳家把中云手形容为乌云滚滚,摆脚如狂风闪电,跌*震足为惊雷,跌*势成如狂风暴雨。”所以陈鑫先生说:“打太极拳要练出情、景、神、意。”

要领:此势共8个动作。眼法为左前方;身法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凡8转;步法前三动作同前;第四动作右足是从左足的后方进到左足的左前方少许,右膝恰在左膝弯里侧,用足尖向右斜角踏地,成左小盘步;第五坳作左足从右足的前方向左横开,足尖亦偏于右前斜角,成左侧马步;手法为一上一下,上逆下顺的双正旋,但身右转时,手偏右此,左转进左步时,手向左走得略少些。歌诀:

乌云滋滚中云手,偷天换日步如溜。左右循环如日月,太极图中有无有。第五十三势

摆脚(一名双摆莲)势名考释:

这是象形的势名,言足之摆动近乎“风摆莲叶”,陈氏老谱又名“怀心腿”。摆脚是实说动作,取义更为明显,故采用摆脚老名。

要领:此势共两个动作。眼法从云手的向左看转为向右;身法右、左两转;步法右侧马步变左独立步;手沅 括右平掤、右手引、右足捭法。注意:右足尖随右膝内合提起,再向右发劲。歌诀:

右引左击捭法使,松腰膝打怀心脚。右采膝捭破诸靠,身手松开虚又灵。第五十四势

跌岔(一名一堂蛇)势名考释:

此势也是说明动作的。陈鑫先生说:“何为跌岔?身从空中跌下去两腿岔?身从空中跌下去两腿岔开方为跌岔。今练法为单跌岔,以双跌岔非用纵法不能起,不若单跌岔只用左足踵往前一合右膝往外一开,右足踵用力一翻即遂落遂起,较之稍易故用之也能制胜,且今拳家皆如此,故从之。”看来跌岔老练法为双岔,今为单岔,杨式、吴式则名为“单鞭下式”。

要领:此势共两个动作。眼向左前方;身法左、右、掤两转;步法从震脚并步变左扑步;手法包括左转合掤、右采左按兼左足前踢法等法。歌诀:

摆脚闪电狂风起,震脚如雷跌岔势。此身若非成铁汉,落地好似倾盆雨。第五十五势

金鸡独立 势名考释:

是以公鸡经常一爪独立,一爪蜷曲而象形取名的。此势有左、右两势。陈鑫先生将右势尊照老谱名为“朝天镫”,说是左手高举过顶,似古兵器中之朝镫状。据《陈式拳械谱》所载此势练法与今不同。它的练法:左手与左脚同时齐向上行;一蹬一托、难度极在,今人无人能练,有待培养后辈。各式太极拳均名“金鸡独立”,不分左右。

要领:此势共两个动作。眼向左前,后因身、步转变,成为正前方:身法左、右两转;步地左半盘步、变右独立步;手法包括左掤下引,右手上托兼右膝打等法。歌诀:

随势直上手擎天,左手下垂待敌变。一木冲天独立势,不防右膝暗中悬。第五十六势 朝天镫 势名考释:

左手朝上,左脚上蹬,如古代兵器“朝天镫”象形,故名朝天镫。其练法同金鸡独立,所以今之名为“金鸡独立”。

要领:此势共5个动作。眼法向左前方;身法左、右、右、左、左凡5转;步法从左独立步变小正马步、左侧马步、左前虚步,成右独立步;手法包括下掤、右转掤、右退步掤、捋右独立右下引、左上托兼左膝攻裆等法。歌诀:

左手托颌向上端,左膝上打足朝天。上打咽喉下打阴,下震双足筋骨断。第五十七势 倒卷红(一名珍珠倒卷帘)势名考释:

势名考释同前,洪师加“第二”字样,以区别次序。

要领:此势共4个动作。眼法仍向正前,最后转向右前;身法右、左、右、左凡4转;步法从右独立步变右侧马步,左侧马步、右小侧马步;手法包括前侧掤、退左步挒、退右步挒、退左步捋等法。

此势与前一势子同名倒卷红,为何前者7个动作,此势则4个动作?陈鑫曾说:“得势争来脉,出奇在转关。”在拳势中上一动作便是下一动作的来脉,来脉有大小、高低、斜正之分,则转关必须因势承接得恰 当。第一倒卷红是接前势肘底看捶的左前虚步而变的,所以退步较小。此势则是接右独立步的左足悬空而变的,所以退步较小。此势则是接右独立步的左足悬空而变的,所以退步自然放大,又回来势既猛且快,所以退的手步自然加快。正是符合王宗岳的《太极拳论》所说:“动急应,动缓则缓随”的规律。歌诀:

两手转来似螺纹,一上一下甚平均。全凭太极真消息,四两化动八千斤。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着法、要领

(五)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着法、要领

(五)第五十八势 白鹅亮翅 势名考释、要领同前。

洪师在此势中加“进步挤,顺拦肘”为过渡动作。其练法为反旋合手发顺拦肘,有从左、右下分为亮翅之形,所以不另立新名。第五十九势 搂膝拗步

势名考释、要领同前,是重复势子。第六十势

闪通背 势名考释:

势名考释同前,但此势与前势闪通背练法不同。此势又名为“背口袋”,是摔法。

要领:此势共6个动作。眼法以左前方为主;身法右、左、左、右、右、右凡6转;步法从上势搂膝拗步的左弓蹬步变右侧马步、右小侧马步、左半马步、内八字马步,左侧马步;手法包括右转掤、左转退步挒、进右步穿裆靠,左转撩阴背摔法、右转背靠等法。歌诀:

右掤拴手穿裆靠,左转撩阴势下行。退步闪身滑摔法,双手缠紧身要灵。第六十一势 演手红拳 势名考释:

势名考释同前。洪师加“第二进步”字样,说明有进步的动作,而且是第二个进步。

要领:此势共4个动作。眼法先向左前方、后转右前方;身法左、右、左、左凡4转;步法从前势第二闪通背末一动作的左侧马步变右盖步、左侧马步、左弓蹬步;手法包括左前掤、右双拿、右引左挤按、左掤右蓄法、左引右击等法。歌诀:

闪通背下演手拳,飞步撩阴足暗悬。拴手左引右击法,罗汉堂前展红拳。第六十二势 揽擦衣 势名考释:

取义同前。洪师取古法新编,加“进退步”以示别于“退进步”。

要领:此势共3个动作。眼法亦以右前方为主。身法左、右、左凡3转。步法从前势演手红拳的右弓蹬步变右前虚步,右后虚步、右侧马步。手法包括右进掤、右进步按、左退步挤等法。歌诀:

进退擦衣灵又轻,右手按挤似蛟龙。左手旋回护左面,一阴一阳神理现。第六十三势 单鞭 势名考释:

取义同前。此势系洪师在当初学拳时,听陈师爷所讲解、试验的单鞭前两动作手法,记录于此势中。

要领:此势共5个动作。眼亦先右后左。身法右、左、右、左、右凡5转;步法从进退步揽擦衣末动作的右侧马步变右半盘步,左侧马步,左弓蹬步。同时,手法为右下挤、右肘打、左转靠、肘、采、按、挤等法。歌诀:

七日来复*运转奇,上虚下实象坎离,岂识刚柔无不具,六子由来宗两仪。*:第七个单鞭 第六十四势 下云手 势名考释:

取义同前。但加“下”字,以表次序。

要领:此势亦8个动作,是盖步练法。第四动作也是不进左步,而以右足从左足的前方转进,落步时用足踵踏落,足尖斜向左前方,右腿弯正好合在左膝之上,成右小盖步;手法从第四动作向右转的少,第五动作左足从右足下向左横进时,偏于左方多些。但须注意:不论偷步、盖步都是身向右转,手向右收时右足左进的姿势。

据《陈氏拳械谱》释下云手一势为“秋云”,以变化多端为秋天云的特点,所以此势用法小巧玲珑,变化莫测,为手足齐用法。歌诀:

一来一往手再运,旋转变化有分寸。但从下掤右脚揣,秋水文章不染尘。第六十五势 高探马 势名考释:

取义同前。

要领:此势共4个动作。眼、手法均同前。只是末一动作身加大左转,步法随身转向左方,成右后虚步;眼法虽未变转方向,因身步左转加大,眼法自然形成向右。歌诀:

高探马势古法传,新势老势皆倒转。右采左捋左足转,手挥琵琶抱胸前。第六十六势

十字脚(一名十字摆莲)势名考释:

此势练法先以双手交*横排成十字状,然后单手击拍右脚横摆,故名十字脚。也有称为“十字摆莲”的,各式太极拳名同,老谱名为“十字脚”。

要领:此势共5个动作。眼法先向左前方,后两动作转向为向右;身法右、右、左、右、左凡5转;步法从第二高探马的左后虚步变左扑步,左侧马步、右转内八字马步,成左独立步;手法包括左合掤、右采左按、左挤右按、右转合掤、左单打兼右单脚捭等法。

这个手法是比较特殊的。一般双手合住,只合在腕部,此势却是横排成十字。陈鑫先生说:这样做法,名为“拴横”,乃陈家太极拳所忌,但只要两臂放松,裆部塌好,重心不偏,转身进步用靠法反击,最为便利。歌诀:

双手拴横被人封,十字脚下岂容情。提膝使脾筋骨断,松腰一靠灵又精。第六十七势

指裆捶 势名考释:

此势与下演手捶、击地插是同一动作,但有大、中、小之分。下演手捶的旋转最小,而为顺步横打法;击地捶的身、手步法最大;指裆捶则是中型的。

要领:此势共有3个动作。眼法向右前斜角;身法右、右、左凡3转;步法从左独立步,变左侧马步;手法包括右转下掤,左进步靠、左引右下击法。歌诀:

指裆捶下靠为锋,震脚转身灵又雄。左引右击裆内使,击着三节不见形。第六十八势 猿猴献果(一名青龙出水)势名考释:

此势名是象形的。右拳为果,向对方口部献出。名为“猿猴献果”,取其灵敏的动作如同猿猴。

此势陈鑫先生名之为“青龙出水”,解说:“右拳拧转上掤,右足下蹬向右前跃进,如鱼龙跃出池中之状”。同样是象形的势名;因练法各有不同,如今采取猿猴献果练法,故名“猿猴献果”。

要领:此亦一个动作。眼向右前方;身法继续向左转;右足逆缠,走左里弧线,向右前斜角跃进一大步,左足走顺缠走里左前弧线跟进到右足左后外斜角尺许,成左后虚步;同时,右手变顺缠,走里上左弧线,下塌外碾地向右前转出,高其下颏,拳心侧向左后上斜角,拳眼侧向右前上斜角;左手亦在胸前顺缠自转,掌心侧向右后上斜角,中指垂向右前下斜角,两手仍距离一小臂宽。歌诀:

指裆捶下接献果,指下打上势不弱。来脉转关无痕迹,方懂太极真消息。第六十九势

六封四闭 势名考释:

取义同前。老谱此处无六封四闭之名,有此练法。

要领:此势只有一个动作。眼法右前,身法右转。步法左后虚步,手法双按。此势系从一路第一个六封四闭变来。动作、作用均同前势末一动作。第七十势 单鞭

势名考释、要领皆同前。第七十一势 铺地鸡(一名雀地龙)势名考释:

势名为象形。凡拳套中的低势,差不多总用龙、蛇、虫之类作为势名,因为这些动作都是在地上爬行的。陈鑫先生说:“此势亦名为‘铺地鸡’,因鸡性畏热,欲就湿土卧以凉其胃,其卧地时一翅展开,一腿伸开,也是象形的意思,故名‘铺地鸡’,又名铺地锦。”洪师名为“穿地龙”。

要领:此势共两个动作。眼向左前方;身变左、右两转。步法从左弓步变左半盘步、左扑步;手法包括左转掤击、右转后臀压等法。这个势子与跌*好像相同,但作用不同,所以练法自然也略有不同。歌诀:

左掤右击铺地鸡,下惊上取君须记。扑前扫后随敌变,贴地势行古今稀。第七十一势 上步七星(一名上步骑鲸)势名考释:

此势为古老势名,取名重在“上步”,洪师名为“上步骑鲸”含意深远,与“下步跨虎”之名相对,一上一下,同是象形而又说明进退方向。

各式太极拳均名“上步七星”,我从之。

要领:此势共两个动作。眼法以左前方为主。身法左、右两转;步法从左扑步变右前虚步。手法包括左前掤变右解拿下采等法。歌诀:

上步七星拴手变,之前七星盼顾全。下采膝打进退变,彬彬克敌分寸间。第七十二势 下步跨虎 势名考释:

此势是象形的,取名下步为主,跨虎则象形步法的形状,各式太极拳名为“退步跨虎”,陈氏老谱名为“下步跨虎”,结合前势“七步七星”一上一下,势法严谨,故采用老名。

要领:此势共4个动作。眼从正前方转以左前方为主;身法左、右、右、左凡4转;步法从右前虚步,变左侧马步,成左前虚步;手法包括左转下掤、右下步掤、右引左挤按、左收掤等法。

按照陈鑫先生说,右手应高转过头顶,这是又一练法。今之练法略有不同,故说明以告读者。歌诀:

下步跨虎旋转变,两手斜缠皆倒转。左足收跨手收合,取象推演离中虚。第七十三势 摆脚(一名双摆莲)势名考释:

取义同前。洪师加“转身”二字,以区别动作。

要领:此势共5个动作。眼法先右后左,最后3个动作转为左前方;身法右、右、左、右、左凡5转;步法从下步跨虎的左前虚步变右小盘步、左前虚步、右侧马步、成左独立步;手法包括右转掤、右采左按、右转身掤、左引掤兼右足捭等法。歌诀:

扣摆星月步法奇,身似螺旋变身姿。摆脚使捭筋骨断,双手鞭法奇更奇。第七十四势

当头炮(一名当门炮)势名考释:

此势是说明作用的。双拳向前方发劲,故名当门炮。这是一捋一挤击的动作。老练法系左拳上掤、右拳上击对方头部,故名当头炮。今之练法为一捋一挤发劲,所名“当头炮”。

要领:此势共两个动作。眼法以左前方为主;身法右、左两转。步法从左独立步变左扑步,左侧马步。手法包括右退步捋、左转身挤按等法。

凡捋法要注意前手是收肘不收手,也就是以肘化劲而退,手在退中有进。证明太极拳的“收即是放”是怎样表现出来的。第七十五势 金刚捣碓 势名考释:

取义同前。洪师加“左转身进步”以区别动作方向。老谱无此名,但有金刚捣碓练法,故采用其名。

要领:此势共5个动作。眼法先向左方,因身步变化,成为向正前方。身法右、左、左、右、左凡5转。步法从前势当门炮的左侧马步变左小侧马步、左小盘步、右前虚步、左独立步、小正马步。手法包括退左步采、左转身进步小捋上掤、右足旋扫、抱缠、膝打、震足等法。

此势也可以变为退步捋,上步左挤右按,如第一捣碓各动作,但方向一前一后。所以陈氏太极拳一路以西南起,西北终。也是陈鑫先生所说的:“文象起,武象终。” 歌诀:

捣碓着法略有变,圈中日月随时换。功夫无穷在百练,浑身开合太极拳。一着一法细心研,实践当中有高见。劝君心静势松下,我以不变应万变。先师留下理与法,缠绵旋转痕不见。

陈式老架一路太极拳谱

第一式 预备式 第二式 金刚捣碓 第三式 懒扎衣 第四式 六封四闭 第五式 单鞭 第六式 金刚捣碓 第七式 白鹤亮翅 第八式 斜行 第九式 搂膝 第十式 上三步 第十一式 斜行 第十二式 搂膝 第十三式 上三步 第十四式 掩手肱拳 第十五式 金刚捣碓 第十六式 撇身捶 第十七式 青龙出水 第十八式 双推手 第十九式 肘底看拳 第二十式 倒卷肱 第二十一式 白鹤亮翅 第二十二式 斜行 第二十三式 闪通背 第二十四式 掩手肱拳 第二十五式 六封四闭 第二十六式 单鞭 第二十七式 运手 第二十八式 高探马 第二十九式 右擦脚 第三十式 左擦脚 第三十一式 左蹬一根 第三十二式 上三步 第三十三式 神仙一把抓 第三十四式 踢二起 第三十五式 护心拳 第三十六式 旋风脚 第三十七式 右蹬一根 第三十八式 掩手肱拳 第三十九式 小擒打 第四十式 抱头推山 第四十一式 六封四闭 第四十二式 单鞭 第四十三式 前招 第四十四式 后招 第四十五式 野马分鬃 第四十六式 六封四闭 第四十七式 单鞭 第四十八式 玉女穿梭 第四十九式 懒扎衣 第五十式 六封四闭 第五十一式 单鞭 第五十二式 运手 第五十三式 双摆莲 第五十四式 跌岔 第五十五式 金鸡独立 第五十六式 倒卷肱 第五十七式 白鹤亮翅 第五十八式 斜行 第五十九式 闪通背 第六十式 掩手肱拳 第六十一式 六封四闭 第六十二式 单鞭 第六十三式 运手 第六十四式 高探马 第六十五式 十字脚 第六十六式 指裆捶 第六十七式 猿猴献果 第六十八式 单鞭 第六十九式 雀地龙 第七十式 上步七星 第七十一式 下步跨肱 第七十二式 双摆莲 第七十三式 当头炮 第七十四式 金刚捣碓 第七十五式 收式

陈式老架二路太极拳谱

第一式 预备式 第二式 金刚捣碓 第三式 懒扎衣 第四式 六封四闭 第五式 单鞭 第六式 护心拳 第七式 斜行 第八式 回头金刚捣碓 第九式 撇身拳 第十式 指裆 第十一式 斩手 第十二式 翻花舞袖 第十三式 掩手肱拳 第十四式 腰拦肘 第十五式 大肱拳小肱拳 第十六式 玉女穿梭 第十七式 倒骑龙 第十八式 掩手肱拳 第十九式 里变里变 第二十式 兽头式 第二十一式 披架子 第二十二式 翻花舞袖 第二十三式 掩手肱拳 第二十四式 伏虎 第二十五式 抹眉肱 第二十六式 黄龙三搅水 第二十七式 左冲 第二十八式 右冲 第二十九式 掩手肱拳 第三十式 扫堂腿 第三十一式 掩手肱拳 第三十二式 全炮捶 第三十三式 掩手肱拳 第三十四式 捣叉捣叉 第三十五式 左二肱右二肱 第三十六式 回头当门炮 第三十七式 窝底大捉炮 第三十八式 腰拦肘 第三十九式 顺拦肘 第四十式 窝底炮 第四十一式 回头井栏直入 第四十二式 金刚捣碓 第四十三式 收式

杨澄甫传抄太极拳谱

太极平准腰顶解

顶为准头,故曰顶头悬也;两手即左右之盘也,腰即根株也;立如平准,有平准在身,则所谓轻重浮沉,分厘丝毫,莫不显然可辨矣。有平准之顶头悬(乃是从头顶至腰之根株下,胸门至尾闾间为一条线)歌曰:

上下一条线,全凭两手转,变化取分毫,尺寸自己辨,车轮两命门,一纛摇又转。心令气旗使,自然随我便,满身轻利者,金刚罗汉炼,对待有往来,是早或是晚,合则发放去,不必凌霄箭。涵养知多少,一气哈而迷,口授须秘传,开门见中天。太极正功解

太极者圆也,无论内外上下左右,不离此圆也。太极者方也,无论内外上下左右,不离此方也。圆之出入,方之进退,随方就圆之往来,方为开展,圆为紧凑。方圆规矩之至,孰能出此以外哉。如此得心应手,仰高钻坚,神乎其神,是隐显微,明而且明,生生不已,欲罢不能。太极轻重浮沉解

1.双重为病,病于填实,与沉之不同也。

2.双沉不为病,自尔腾虚,与重之不一也。

3.双浮为病,病为漂渺,与轻之不例也。

4.双轻不为病,天然轻灵,与浮之不等也。

半轻半重不为病,半者,半有着落,所以不为病。偏轻偏重为病,偏者,偏无着落,所以为病。因无着落,必失方圆;半有着落,岂出方圆。

5.半浮半沉为病,失之不及也。

6.偏浮偏沉为病,失之太过也。

7.半重偏重为病,滞而不正也。

8.半轻偏轻为病,灵而不圆也。

9.半沉偏沉为病,虚而不正也。

10.半浮偏浮为病,茫而不圆也。

11.夫双轻不近于浮,则为轻灵;双沉不近于重,则为离虚。故曰上手轻重,半有着落,则为平手。除此三者之外,皆为病手,盖内之虚灵不昧,自然致于外,则清明在躬,流行于肢体间矣。若不穷研轻重浮沉之手,有掘井徒劳不及泉之叹。然方圆四正之手,能表里精粗无不到者,则已及大成,又何虑有四隅以出方圆乎。亦即所谓”方而圆”,”圆而方”,超乎象外,得其寰中之上手也。太极力气解

气走于膜络筋脉,力出于血肉皮骨。故有力者外壮于皮骨,形也;有气者内壮于筋脉,象也。气血功于内壮,血气功于外壮。要之,明于气血二字之功,能自知力气所由来;知力气之所以然,自知用力行气之各异。盖行气于筋脉,用力于皮骨,大不相侔也。太极文武解

文者体也,武者用也。文功武用于精气神,谓之文体;武功得文体于心身,谓之武事。夫文武尤有火候之谓。

在”卷放”得其时中,文体之本,武事文为,乃属于柔软文体也。在”蓄发”适当其可者,武事之根,文事武用,乃属于坚刚武事也。精气神与筋骨,乃文事武用;若坚刚武事,乃心身内之骨力也。夫文无武之预备,是有体无用;武无文之伴侣,是有用无体。

独木难支,孤掌不鸣,不唯文体武事如此,天下事,事事皆如此理也。文者内理也,武者外数也。有外数无内理,必为血气之勇,失去本来面目,欺敌必败;有内理无外数,徒思安静之学,未知用以操战,差微则亡耳。自用及于人,文武二字之解,岂可忽哉。沾粘连随解

提上拔高谓之沾,留恋缱绻谓之粘,舍己无离谓之连,彼走此应谓之随。

要知人之知觉运动,非明沾粘连随不可,斯沾粘连随之功夫,亦甚细矣。

顶匾丢抗解

顶者出头之谓,匾者不及之谓,丢者离开之谓,抗者太过之谓。

要知此四字之病,不但沾粘连随之功断,且不明知觉运动矣,初学者不可不知,更不可不去此四病,所难在沾粘连随中不许顶匾丢抗,是所不易也。

对待无病

顶匾丢抗失之对待也,所以谓之病,既失沾粘连随,何能得到知觉运动?既不能知之于己,焉能知人?所谓对待无病者,乃不以顶匾丢抗对待于人,要以沾粘连随对待于人耳。能如是,不但无病,知觉运动自然得之,可以进于懂劲之功矣。

对待用功法守中土歌

定之方中足有根,先明四正进退身,掤履挤按自四手,须费功夫得其真。身形腰顶皆可以,沾粘连随意气君,运动知觉来相应,神是君位骨肉臣。分明火候七十二,天然乃武并乃文。太极圈歌

退圈容易进圈难,不离腰顶后与前,所难中土不离位,退易进难仔细研,此为动功非站定,以身进退并比肩,能如水磨动急缓,云龙风虎像周旋,要用天盘从此觅,久而久之出天然。太极四隅解

四正,四方也,所谓掤履挤按是也。初不知方能使圆,方圆复始之理,生生不已,焉有出隅之手哉。缘人外之肢体,内之神气,甚难得方圆四正之功,始出轻重浮沉之病,则有隅矣。例如半重偏重之滞而不正,自出采挒肘靠之隅手,或双重填实,亦出隅手也。

病多之手,不得已以隅手扶之,使复归于方正圆中之内,采用肘靠者,亦由此以补其缺尔。夫日后功夫能至上乘者,亦须获采挒之功,使之仍归大中至正,是则四隅之用,乃扶体而补其缺者也。太极武事解

太极武事,外操柔软,内含坚刚,常求柔软之于外,久之自可得内之坚刚,非有心之坚刚,实有心之柔软也。所难者内要坚刚而不施于外,终柔软以迎敌,即以柔软而迎坚刚,使坚刚化为乌有耳。曰,何以致之哉?其要,非沾粘连随之功已成,由于知觉运动得之后,进为懂劲,懂劲后自可阶及神明之化境,最后当可完成而致之矣。

夫四两拨千斤之妙,倘功不及化境,将何以能?是则懂得沾粘连随后,乃能得其视听轻灵之功耳。太极懂劲先后论

夫未懂劲之先,常出顶匾丢抗之病;既懂劲之后,又恐出俯仰断续之病。既未懂劲,固然出病手;既已懂劲,何以又出病手?盖劲似懂未懂之际,正在两可,断接无准,故出病;神明尚犹不及,俯仰无着落,亦易出病;若不出”断接俯仰”,非真懂劲,不能不出此病也。

故未真懂者,乃由视听无由,未得其确耳,如知:

瞻、眇、顾、盼之视觉,起、落、缓、急之听知,闪、还、撩、了之运觉,转、换、进、退之动知,是为真懂劲。

懂劲后自可阶及神明,自得屈伸进退之妙,如此屈伸动静,开合升降,自有由矣。由屈伸动静,见入则开,遇出则合,观来则降,就去则升。夫而后才能真及神明矣。明乎此,日后岂可不慎行坐卧走站、饮食溺溷之功,以协进其效,是则可谓将及中成大成也哉。太极尺寸分毫解

功夫先练开展,后练紧凑,开展成而得之,才讲紧凑,紧凑成功后,才讲尺寸分毫。盖尺位之功成,而后能以寸位分,寸位功成后以分位分;分位功成后,以毫位分。此所谓尺寸分毫之理也明矣。然尺必十寸,寸必十分,分必十毫,其数在焉。古云:对待者数也。知其数则能得尺寸分毫,然而虽知其数,苟非有秘传,又安能量之哉。

注:此谱系沈家桢从杨澄甫老师处抄得,共有四十三篇论文,据云由其祖杨禄禅传下,何处得来不知。其中有王宗岳太极拳论、武禹襄十三势行工心解各一篇。但俱未注明作者姓名。兹摘录其中十四篇,作者姓名待考。原题为《王宗岳太极拳谱》,显为妄题。

太极拳论臆解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解]极是顶点、极限。加一”太”字,犹如我们习惯说的原始。我国古代所谓”太极”,含有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开始之意。无极是无的终点。说太极是由无极发生的,完全符合世界上事物发展的规律。

俗语常说:”无中生有。”一切的”有”都是从”无”中发生的。宇宙中的”有”是不可限量的。不过人的知识受到生理和环境等等条件的局限,不可能一一预先看出来。必须从不知之”无”而有所发现然后才能有所发明,进一步而有所创造,达到有所前进。发现、发明、创造、前进,又都是依靠科学知识而获得的。但这是外因,它的内因离不开阴阳二气。阴阳之气是互相矛盾,互相推动,而又互相制约的,能推动变化,所以说为”动静之机”、”阴阳之母”。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

[解]这几句是说明动静的方向为开、合。开、合的限度要适当而无过、不及。尤其重要的是,它指出了动静的基本规律为”随曲就伸”,正是表达出螺旋形的运动形式。

按说动静的分合,只是自然现象,”无过”、”不及”、”随曲就伸”则是科学方法。我们联系陈式太极拳的顺逆缠丝,可以体会”随曲就伸”中必然包括着自转与公转。人的动静开合,连初生的娃娃都会,同时也自然会自转和公转。这是人类的本能,也就是内因。至于开合、屈伸的无过、不及,却必须通过学与练,才能做得十分恰当。

但是,本文只讲出”无过不及”,却没有说明以何处作为标准,未免使人迷惑。陈式十六代后裔陈鑫先生(字品三)在所著的《陈式太极拳图说》中提出:”两手各管保护半个身体,以鼻为界。”这就比王宗岳的《太极拳论》讲得清楚些。不过手部运动线路,并不经过鼻前,因此我教学生是以手心斜对心口为界。陈鑫先生又提出运动中自转的缠法有顺、逆之分。我根据陈发科师示范动作的变化,在自转的顺、逆变化之中,同时有前后、左右、上下公转,而找出公转正旋、反旋的规律,并从实践中体会出”过则劲丢,不及则劲顶”的规律。

按照以上情况来看,又可以体会到,在身法、步法、手法的上下配合,处处都要严格掌握无过不及的规律,而且是差之毫厘,必然谬以千里。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

[解]这两句话是说推手、散手的规律。对方用刚劲来进攻,我方必须以柔来走化。乍看起来,似乎不难理解,但在初学者以柔应刚,虽然不顶了,但又易出丢劲。

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如何用刚和用柔,怎样是柔,怎样是刚,以及刚柔如何配合变化。没学过陈式拳法,或学陈式拳不懂缠法,他所用的刚和柔都不免直线进退。或者懂得走公转的弧线,而不会用自转配合公转。所以在本身的感觉用刚则顶,用柔则丢。陈式的动作不论大小都在旋转,转半个圈便是180度的弧线和点组成的(实则应是由点成线)。与对方接触之处,遇线则感到是柔的,遇点则感到是刚的。但我方的点碰到对方的线则必然滑过去而又成柔的。只有以点对点,才能显示出刚来。如果双方都是正面的点,又会形成顶劲。谁的劲大,谁的动作快则胜;而劲小的,动作慢的就被顶出去。陈式拳虽然需要用自己的点碰对方的点,却用的是旋转中辐射的点,所以劲发而不觉顶。

但又怎样使人背我顺呢?我认为这是和身、步、手法的公转配合有关的。概括地讲,便是自转要因敌变顺逆,公转要因敌变三角形。不论是手与手、步与步,或手与步的配合,都应当是三角形的。动急则急应,运缓则缓随。

[解]这两句讲到时间也因敌而变,当然同样要求”无过不及”。太极拳交手的规律是”彼不动,己不动”。这个方法是有理有利的,无过不及则是有节的。因为太极拳虽然也可以说是比较高深的一种武术,它的战略却以自卫为主,正符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则,这就是有理的。不先动手,对方无法看出我方的动向,岂不是有利?无过不及,不发着则已,发着则所攻的目标必然准确。同时又可保证自己重心的平衡,更较安全。

由于动作的时间因敌应快则快、当慢则慢,所以练拳也应快慢相间地运动。但陈式要求快慢相间的练法,是指的全套慢全慢、快则全快,并非一势的动作忽慢忽快。如某所讲的”转弯宜慢”,更不可误认为太极拳是能够以慢胜快的。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

[解]太极拳的理只有一个。按旧的说法是阴阳对立学说,按新的说法就是矛盾对立统一法则。实际说来,有理必有合理的说法。它的基本规律,只是螺旋运动的顺、逆自转和正、反公转。由于交手时需要因敌变化,除了眼法必须注视对方,不许随着身、手乱转而外,身的左右旋转、步的进退、手的自转与公转的方向和角度的大小,莫不由于对方的变化而适当地加的加、减的减。而且加减的尺寸与时间,要做到毫厘不差,分秒必争。真是千变万化,却还是一贯用缠法进行。所以我认为,明了拳理固然必要,而掌握运用拳法尤为重要。讲理而不懂法,等于善谈兵的赵括徒具虚名。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

[解]这一段话说明从学拳到交手的前进方法和提高的层次。

我们首先应当认清什么是”着”。太极拳的着,概括地讲就是太极十三势的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个手法,前进、后退的步法,左顾、右盼的眼法和中定的身法。它虽然分属于手、步、眼、身,又是互相关联的。除了眼法在左顾右盼之中只是中定地前进,而无后退,身法也有中定的左右旋转和进退(左转则左退而右进,右转则右退而左进,更有随着步法进退的位移)。手、步的进退,同样有左右的变化,并且仍以中定为主。没有中定,则进退失据。

”掤”字有两种意义:一是指内劲,即陈式的缠丝劲。它是贯串于周身,运用各种着法的劲。任何着法如果没有掤劲,即使形式做对了,也是有形无质,不起作用的;一是指着法。它是与对方交手时的引化作用。所以掤着在陈式拳式中,每势的每一动作,或转折之处,都是掤着。它有正掤、侧掤、上掤、平掤、下掤、左右掤和连掤、退掤等多种形式。陈式一、二路套路中约有数十种掤着。

我认为掤在太极拳中好比书法的点。字画有点、横、竖、撇、捺、折、钩,但都从下笔的点而改变方向才形成的。即以点论,从一个点到几个点,从在上的点(如主字),到在旁的点(如玉字),在下的点(如太字)来看,它的配合方向各有不同。主字的点必在正中,和王字的横画距离也需适当。玉字的点须在王字中间横画的右下侧(犬字则在横画的右上方),太字则必须偏于大字撇的下侧。而且下笔的时间也各有先后。两个点在上的如羊字,在中间的如火字、曾字,在下的如只字,还有在左旁的如冷、冰二字。三点在旁的如江海。四点在下的如点、鱼。不但配合变化各有不同,用笔的方向也如缠法的顺逆而适当运用。三点水的笔法第一、二点用顺缠法,第三点则用逆缠法。下面四点的第一点用逆缠,末一点则用顺缠。书法尚是如此,掤法当然应当随着来力的方向,而变化顺逆。沈家桢著《陈式太极拳》说,顺缠为掤,只讲对一半,岂不知逆缠也可以掤。但说逆缠为捋,不但不符合现实,而且完全违反陈式规律。陈鑫说:”守规矩而不泥于规矩。”这是指的顺逆缠法必须遵守,却可以适当加减转换角度。我教学生常说:学拳要学得死,即一丝不苟,毫厘不差;用要用得活,即加减适度。

采、捋、挒都是顺着来力的方向,引进落空的着法。但圈有大小、力有分合。采走的圈子高而大,合力多于分力;挒则圈小而分力多;捋走中圈,力则先合后分,分合各半。挤、肘、靠是以肩、肘、手三节互换化劲攻人的着法。按是解决挤肘靠的着法。拳式中每个动作都有这些着法。此文提出”着熟”二字,我认为学拳之初,便须先了解某式某动作是什么着,为什么这样动作,全身这样配合有什么用处,然后加工练熟,才不枉费力气。

着熟之后,为什么又说”渐悟懂劲”呢?我认为如想弄懂所谓的”劲”,首先要认识劲是什么,怎么运用。着是有形的,劲是内在的。它是从形的正确模仿,细致的锻炼而渐渐产生的。这里说的”懂”应当是指劲的运用,而懂的方法是在练架子和推手的科学试验中渐渐悟出来的,也就是懂得时间和方向的结合与变化。

什么是”神明”呢?这个词不是指唯心的神,而是变化莫测、出奇制胜。关键首在”明”字,而且和上句的”着熟”是分不开的。着由明而熟,则劲又可由明而神。功夫提高是一层一层地前进的,所以文中说”渐悟”、”阶及”。陈鑫先生曾有”出奇在转关”的诗句。他说的奇、正与这里的神是相同的。不过他说的”转关”二字却把陈式太极之所以神奇指明了。为什么”转关”却可以说明出奇?出奇处在于双方争胜的关键时刻,动作变化角度与时间的毫厘、分秒不差,使对方与旁观者认为必败时,却由于这一”转”而胜,连他本人也有”我亦不知玄又玄”的感觉,岂不令人拍手称奇。这种成效是怎么得来的呢?下面接着说。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解]这里说的用力的”力”不是指的用拙力,而是用心学习并持之以恒的锻炼,也正是陈发科师所教导的”按照规矩练对、练熟、讲明、加细、一一试验”的结果。“豁然”二字是”明”的扩大。初学开始的明,只是一着一势的认识,贯通则是全面的,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触类旁通的认识。

”懂劲”一词首先由王论提出。研究太极者亦莫不讲求懂劲。许多书刊讲到懂劲,总不免囫囵吞枣地说,为求懂劲,先要听劲,为了听劲,先要问劲。但用什么方法去听去问,听出问出之后怎样应付,却说不明白。也有人主张学太极拳必须兼学推手,这是合理的。因为拳中的每一动作等于书法一个字上的每一个点画,每个式子等于文中的句子,一套拳路等于一篇文章。学文字,首先要认清字形、字音、字义,然后通过造句,才能渐会作文。学推手犹如学造句子,练散手又好似学写文章。如果字义不明,岂能写出通顺的文章。杜甫曾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诗句。但所说的”破”,并非真的把书弄破,正是此文”豁然贯通”的意思。所以我认为,推手是练架子后检验所学动作是否正确的一层功夫。至于太极拳的奥妙则应当在学明着法时,由教师讲解、试验便可粗略地领会。有人说,不学推手得不到太极奥妙,这话我不理解。至于说推手须练铁棍,以增力气;又须学摔跤、拳击,以求技术云云,我是莫测高深的。是否太极拳在技击方面一无所有,必待外援,方能有成呢?这个问题需要经过有识之士来探讨。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

[解]这四句讲躯干上下中三盘的规律。

顶劲为上盘的主要部分。按说从项到顶都属上盘。顶劲是以头顶百会穴为主的。由于是上盘,所以劲须向上领起。陈鑫先生说:如同用绳子从百会穴将人向上悬起似的。这句话解决了我对《十三势行动总歌》”满身轻利顶头悬”的”悬”字的疑问。又从而体会出顶劲上领,身部才能轻利。说为虚领,因并非真有绳子悬起,只是想象而已。

《太极十要》第一条为”虚灵顶劲”,可能是误领为灵。因为从百会穴到尾闾长强穴上下成一条线。在杠杆原理方面,它是支点。支点必须中正,不许摇摆。所以拳论又有”立如平锥”、”腰如车轴”的说法。

气沉丹田是讲下盘规律。丹田原为道家术语,在经络学方面即是气海,也可以说是人体的重心所在。按力学原理来讲,重心降低则加强稳度。

但气沉丹田的方法,并非憋着气鼓小腹。陈式拳的气沉丹田与尾骨的动作有密切关系。陈式主张尾骨下端的长强穴要微向后翻,这与社会上习惯的尾骨内收的方向是完全相反的。由于长强穴微向后翻的姿势,可使小腹的下部微向内斜,则胸腹间的气自然沉到小腹;而且同时可使大腿根里侧的大筋放松,裆部开圆,则身体左右旋转的角度也自然放大,不但加强重心的稳度,又能增强步法的灵敏。

”不偏不倚,忽隐忽现”这两句是讲中盘腰部规律的。上句要求立身中正,下句说明腰部是左右旋转的。腰向右转则右隐而左现,向左转则左隐而右现。

以上四句话讲明人体上中下三盘的基本规律。从文法的次序来看,为什么先讲顶劲,次讲丹田,最后才讲到腰呢?我认为,正是教人学拳掌握规律的次序。因为上下先成为一条线的形状,腰部自然可以中正而不偏不倚。

有人怕学者不能了解顶劲的如何虚领,说为头上轻轻顶起一物。其实顶和领字的劲及动作绝对不同,领是从上带下,顶则以下抗上。还是用”悬”字解释”领”字为好。左重则左虚,右沉则右杳。

[解]这两句讲左右手足的上下配合。乍从字面上看,似乎使人难以理解。当初我见到一个手抄本为:”左重则右虚,右重则左杳”,我还以为这样写才是对的。后来又想到,这样太平凡了,为什么提到拳论上?经过学练陈式推手,才认识到这是讲的手足上下配合,正是避免”双重”之病的要诀。如果写作”左手重,左步虚;右手沉,则右步虚”,就使人易懂了。

对于上两句话,也有人解作推手规律,即应当”人刚我柔”,似也有理。但对方是否以左手攻我左方,右手攻我右方,都是不一定的。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

[解]这四句与上面两句都是指方向变化,前两句讲的是左右配合,这四句中的仰、俯讲的是高低,进退讲的是前后方向的应付规律。

我们可以体会出句中的”之”是可以代表敌我双方的。先就敌方动作来讲:敌方向高处采我,使我失中,我随即比他更高;如向下按我,我随即比他更低。这个更高、更低不是直线而随,必须采用陈式的螺旋自转与公转,配合身法的旋转,步法的进退,才能达到所需要的要求。对方采我右手,我以右手顺缠上随,随即肘尖向内收转,手指仍高不过眼,冲向他的中心,同时进右步于其裆内,塌下裆劲。从外表看来,手并不高,由于臂部向内弯曲,加上进步、塌劲,使对方自然感到他无论如何想把我引出去,我的手劲却比他更高。这些动作可以参用野马分鬃进右步的身、步、手法。

如果对方进步向下接我右手,我用二路窝底炮的动作,先退左步,继退右步到一尺余宽处,下塌裆劲,同时右臂走逆缠,肘贴右肋,手合在裆中,加大逆缠,使对方感到越往下按其力下陷得更深。

进之是对方捋我的手法。我身向左或右转(捋右手则左转,捋左手则右转)。进右或左步,松肩沉肘,先进手挤,挤时手走逆缠,肘部以上则走顺缠,而手腕转向他的右或左肋,使之感到我的手臂越引越长。

如果对方按我右臂肘关节,则视来劲的方向,偏上则走顺缠反旋收转肘尖,偏下亦走顺缠正旋沉肘贴肋,手部指向对方,步法或退或进,如十字手、拦擦衣的身步手法,便可使他感到劲难以前进。

但,如我采对方,他以前法上随,我即用第一套金刚捣碓第二动作,劲在左手下塌外碾,或用白鹤亮翅第二动作右手上采,而左手按其小腹右侧。前者是进左步双采法,后者是退右步的右采左按法,都可使他有高不可攀,自行后退之感。

如我向下按人,遇着对方以窝底炮的右手加大逆缠引我前倾时,我只要加大左旋塌劲,以右手顺缠向其裆内转进,即可破解。

捋挒引进,我身手虽形向后退,只要前手做好下塌外碾,则可感到他的长度赶不上我。

采挤的前手随其身的旋转和手的拨按,而沉肘以变手的顺逆缠法和方向的提落前进,亦可使之退不出去。

总之,都要身法、步法、手法的加减适当,而眼法不变,自能收效。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

[解]上句讲感应的灵,下句讲旋转的快。人不知我,我独知人。

[解]这两句讲的是战略,当然也包括战术。说到”知”字是大有讲究的。知人的方法,一般是先从外形观察:①对方和我站立的方向,先看出他在我的前方,或左、右方;②再看他的脚哪只在前;③看他的身体先向何方转动;④最后注意他的眼注视我的躯体哪个部位。我们如能经推手、散手的实践中取得经验,便可从外形的观察中推断其动向,而因敌变化适当应付。但是,仍应遵守”彼不动,己不动”的原则,以静待动。

不易知者是内劲的变化,必须试而后知。武术界有个成语说:”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这是说伸手接触,便可知对方有没有真正功夫,功夫的水平是高是低。大抵身高力壮的来势必猛,持力以求速胜,来力必然直而硬。我方身、手略一旋转,便可引进使之落空,甚至反跌出去。对方来劲较柔,而且善于旋转变化的,便应提高警惕,而因敌变化。

怎样不使人不知我呢?如要使人不知我,首先在知人之先,能有自知之明。自知是知个人所学拳套的着法作用和其变化,并且善于在什么时间变什么角度,恰如其分地、毫厘、分秒不差地去适应对方的变化。能做到这个程度,便是懂得陈式规律的对手,也难以预知我将怎样转变。何况陈式的转关出奇处,不完全是弧线,而是”S”、”S”形的。它的横、直、斜、正又是周身多变的,不但人不能知,我也不能预知。陈鑫先生诗云”我也不知玄又玄”,确能道出实际情况。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及也。

[解]这两句总结全文。由于所向无敌,因被人称为英雄。而无敌的效果,来源于按照所讲的一切规律,持之以恒地锻炼日久,由着熟而达到懂劲、阶及神明的水平。文中的”此”字即指上文讲的规律。

陈鑫先生所著《陈式太极拳图说》开头定出学拳须知的戒律。他说:”学拳必先明理。”我认为所说的”理”,一方面指拳理,另一方面则指为人处世的道理。所以又说:”会拳后,不可手狂、口狂。”手狂固然易招是非,口狂也会招人厌恶。他解释为:”说话谦和,胜则少招人忌,败亦少招人耻笑。”总之,谦虚谨慎是为人的基本准则。在武术方面,便是武德。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乎壮欺弱,慢让快耳。

[解]从这一段至下文”快何能为”是介绍太极拳法与其他武术不同之处。

”斯技”二字泛指武术,”旁门”二字是说各种套路。虽然姿势配合的不同,大多数都是体壮的胜过体弱的,也就是手慢的胜不过手快者。

有人认为此文”旁门”一语涉于自骄,而轻视其它项目。我则认为,作者只是概括论述,并非意存轩轾。

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所为也。

[解]这一段指出先天自然之能和学的比重。启发人要重视学,而不可自恃天然条件。因为玉不琢不成器,内因与外因必须结合起来,才能有所前进。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解]这段引出有关诗句和曾见的事实,以证学的成效。

”四两拨千斤”之句,乃无名氏所写《打手歌》中第四句,意为体察句意,可以证明用轻量的四两便可以拨动千斤之重,显然不是用拙力致胜的。再看约八九十岁的耄耋(音同猫蝶。八十为耄,九十为耋),老翁能够抵抗众人的形状,年青体壮的手快,又何能为力呢?

文中虽说”显非力胜”、”快何能为”,但我认为作者并非完全否定”力”和”快”的现实。作者所注重的在于”学力”。因为有先天自然之能的力与快,加以学力,则用少力而效果更快。我赞成《九诀八十一式》对力的解释,它说,句中虽指出“四两”、”千斤”,只是极言用力合乎拳法,则小力必能胜过大力,并非一定只用四两的劲,而且后备力量是同样需要千斤。

不过有些文人编撰的太极书刊,往往误解为力是费品,而提出”用意不用力”,甚至把意字说得神乎其神。

如:彼力刚挨我皮毛,我意已入彼骨里。又有人加上”气”字,如说:彼之力才挨我皮毛,我的气已入彼皮里膜外之间。既然意、气如此神妙,何以王论中无”意”字、”气”字,而只讲学拳、练拳、用拳的形式与时间、方向的配合,以及劲的如何求懂呢?

有的书上介绍武禹襄力举三百斤,郝为真有数百斤之力。我也亲眼见过陈发科师将体重二百余斤的李剑华高举过顶。可见有力不是坏事,全在于以科学的方法加以运用。

也有不少太极拳家改力为劲,说是力由骨出是硬而直的,劲由筋生是柔韧的。但我们看太极推手比赛,许多人又多用力顶、拉,而缺乏技巧。推其原因,可能由于学的方法不合力学,遂致有此现象。

立如平锥,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

[解]这四句又重述太极拳的静动规律和运化方法。

”平锥”即社会上常用的天秤。旧式的天平是中间一个立柱,上有活动杠杆,杆上各拴细绳,下面各平挂盘子。称物时,一个盘子放东西,一个盘子放砝码,砝码刻有分量。这里用平锥来比喻太极的躯干要中正不偏,等于力学杠杆的支点,盘子等于两手。接触对方的手如同加上什么物件,就象一定分量的盘子,是重点,另一支手如同砝码,可以起平衡作用,等于力点。陈鑫也说:”拳者,权也。”可以称量来力的轻重,与王论的见解都是符合力学的。不过我们称物是要求力点与重点平衡的,拳法的运用则是一方保持本身的平衡,同时又破坏对方的平衡。来的分量重则减少砝码,使来力反折回去。而且陈式的秤砣有两个,在后面的后膝下垂,以加强自身的稳度;在手部砣的作用又不限一处,全在自转与公转配合变化,因敌之动,而随时移动,更为巧妙灵活,但也要难掌握得毫厘分秒不差。

下句以”活似车轮”为比喻,刻画出太极拳手足运动的形象和作用。是车轮就得有车轴,轮子旋转,而轴在轮的中心并不摇摆,这是动中的静,恰与上句”平锥”的静相似。平锥有两个盘子,称物体时又必然从静而动,可以说它为静中之动。

”偏沉则随”,犹如秤盘与称砣的配合,车轮的旋转,双重则滞,犹如关上了闸则转动不得。”双重”这个句词,是王宗岳首先提出来的。许多研究太极拳者对于这个问题,各有所见,后面我再详述自己的看法。

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

[解]这一段说明双重之病的”滞”,在于不知运化。要想运化,必须先认清什么是双重。

欲避此病须知阴阳。

[解]”阴阳”是我国古代哲学的总符号,它可以代表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王宗岳是深知阴阳道理及其配合变化的。文中从阴阳谈到无极、太极、动、静、分、合的过与不及,交手中的刚柔,走粘效果的顺、背,和时间上的缓、急,最后总结到拳法的变化万端,拳理的一贯。彻底了解阴阳的理法,亦理认识矛盾的对立统一法则,也就真正懂得太极拳的奥妙。他把个人的认识写出来留给后学,大家奉之为经典著作,是当之无愧的。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解]这段文字又把前文”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的粘、走对立,进一步统一起来。粘、走怎么能合一呢?是由于”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的道理而形成的。能够知道这个道理方能真正懂得劲的刚柔相济和阴阳互不分离是一个道理。

这段文字在理论上,可以说是讲得十分清楚恰当了。但是在拳法上怎样才能用动作来证明理论,而使学者了然于心目中呢?我认为只能用陈式太极拳的自转顺逆缠法和公转正反旋法通过试验,才能真正体会如何阴阳相济,即刚柔相济,而表现为”收即是放”。

首先我们要知道陈式的任何动作都是螺旋形的。它无论在躯干上、肢体上,甚至一个指头上,都离不开旋转运动。公转的弧线是配合自转形成的,公转不是只有弧线,而是”S”"S”运动,如同螺旋桨的形式。凡是与对方接触的任何肢体的任何部分,立刻顺着来力的方向用自转的顺逆和公转的正反随着变化方向,这就是”人刚我柔”的”走”法。走是化去来劲,并不是走开,所以柔也不是软弱,而是圆转。闪展腾挪是陈式所忌的,但陈式战术也并非全无闪展腾挪,而是用螺旋运动的”粘黏连随”来适应的。我们试用螺丝钉作为比喻,上螺丝钉是前进的走,卸螺丝钉是后退的走,因为有螺丝纹的关系,不能硬顶进或拨出去,好象粘住似的,这就是走即是粘。

我们再以螺丝钉的阴阳为喻。螺丝钉帽是阴,钉尖是阳。上螺丝钉和卸螺丝钉,都是以钉帽的拧转而进退的,而且螺丝纹的两旁也有阴阳相济的作用,凸的纹为阳,凹的纹为明,纹如没有凸凹,便无阴阳了。观察它的运动形势是螺纹同时一左一右、一上一下、一进一退地旋转着,同样不是孤立运动的。螺丝钉运动是陈鑫先生曾举作拳法进退比喻的。但这仅是一个物体的简单运动,太极拳则是全身运动,躯干要求中正不偏是竖立的螺旋纹,两腿是向下斜的螺旋纹,两臂又是可向上下、左右、斜正而因势变化的螺旋纹,它的螺旋方向确是变化万端。劲的虚实,刚柔、开合更是难以揣测。虽然全身器官能都象钟表那样,大小轮轴各有所用,而躯干还是主要的。所以拳论说:”主宰于腰。”由于腰的旋转带动手足,而手足的配合也不可忽视。此文提出”双重”问题是必须研究的。

各种有关太极拳书刊对于这个问题虽亦非常重视,但其说不一。有的说马步重心在中间,两足平均支持身体重量,即为双重;有的说交手时双方用力顶抗乃是双重。因此,也有人主张在动作中把重心全部移于某腿;或者提出单重的口号。最奇特而又可笑的是,竟说:双重是病手,双沉是功手,自尔腾虚云云,又创出双轻、双浮、半沉、半浮之说。不知王论所说双重之病讲的是手足虚实配合运化,着重双字,不是专讲字眼上的重或沉。如果换了字眼,便可转病手为功手,重和沉字的意义不是相同的吗?怎能变病为功呢?我认为这是文人习拳通理法却自作聪明,舞文弄墨,贻误后学。也常有人厚古薄今,遇到旧文,便奉若珍宝。我认为,学前人文章,必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地批判接受。对于当代文人,则要尊以师礼,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才是学习的科学态度。

我对于双重、懂劲等问题的认识过程,也走过许多弯路,顺便在这里写出来,作为后学的前车之鉴,也可作为研究的资料。

我初以刘慕三先生学吴式拳时,即以所抄各篇目有关太极文字见示。对双重问题,刘老亦从俗说以马步便为双重。我始而相信,后渐渐生疑。以为如果马步由于重心在中间,两足平均负担身体重量便为双重之病,只要把一足提虚就行了。怎么吴式的单鞭仍保持马步?马步究竟比一虚一实的步子较稳当些,为何说它是病?而且王论说”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纯功而且数年,仍然不悟双重之病,可见不是变双为单便会运化。直到学练陈式数年,经过老师讲解、试验,才悟到双重是指的手足配合不许上下全实。陈式的练法、用法,前手前足都是上实下虚。如第一捣碓的左进步采法之左肘下塌外碾为实,而左足前进为虚;第二捣碓的左手前捧为实,则左足尖外摆为虚,右手前按时提进右足,又是手实足虚。但从练时观看,看不出何手为实。一经试验便知对方的手是前者在我左肘下面,后者在我左腕上面。前者我摆右足尖以便进左步,后者则摆左足尖以便进右步。腿部如果与手部上下同实,不但不能前进,连足尖的外摆也不可能。这就证明”左重则左虚”以避免双重的妙法。拦擦衣右肘沉而进右步的道理,方法也是如此。

手足上下配合不许双重,手与手的配合,也不许双重。如六封四闭的双按、抱头推山的双按,由于身法是侧着的,手部发劲的分量当然随之一轻一重,都是右手重于左手。再看步法的三角形,也可以体会出足与足的配合同样是前发后塌。

陈鑫先生讲三节最细。他说:以一臂而言,肩为根节,肘为中节,手为稍节。以一手而言,则腕为根节,常为中节,指为稍节。细分析到一指也有根、中、稍有区别。所以三节之中还有三节。总的讲来都是浑然一体。他的著作中又常讲到何手为主何手为宾。起初我也不懂。近些年来我从和同行们试验中才逐渐认识到整个躯干、肢节处处有虚实配合变化,同样处处不许双重。我们试验的拳式经常是抱头推山的第五、六动作。第五动作的右肘走顺缠反旋,作用是锁住对方卡在我右臂弯的左手腕部,同时进右步于其裆内贴其右腿里侧,再以双手按其胸部。在我方来讲第五动作是右肘为主。当对方左转进了右步,双掌按胸之际,只要随来势身略下塌左转,用左手中指走顺缠向他的右前下斜角拨转他的右臂弯内侧,即可轻松地使来劲落空。从这个小动作,可以分析出何处为主。如果左右手一齐用力反而不生效果。但如中指拨时余指齐动,甚至肘部也动,也等于犯了双重之病。但是,虽然这时的效果重在左手中指,它和身体的旋转方向,裆劲塌的如何,都须配合恰当。特别是眼法必须注视对方。此势眼的方向与身的旋转方向是相反的。如果随身之左转而眼光左移,便为丢劲而功败垂成。因此,我进一步认识双重问题。虽然首先从手足上下配合来研究,仍离不开上下相随的原则。眼法和尾骨长强穴的方向正确与否,更是关键之关键。如从内劲的力学关系来讲,又是从重心的能否随遇平衡而决定其胜负的。

按拳论:”立如平锥”、”腰如车轴”的比喻,是完全合乎杠杆原理的。古人虽然还不可能懂得杠杆原理,他们提出太极拳的规律,却是符合这个原理的。因为平锥的立柱、车轮的横轴都是支点,支点是不能移动的。我早年学吴式拳,进退步时重心并不前后左右移动。陈式更是如此。不知从何时,何人变为重心移动。甚至有的书竟写为”重心全部移于某腿”。从此有些人遂以为这才是虚实分明,不知虚实分明一语,不但违反哲学道理,而且不合现实。对立统一的东西,哪能硬行把它分割而孤立起来。对其他套路由于我没学过,没有发言权。惟对陈式动作,我则坚持重心随意平衡的原则。在教学时,必谆谆解说,严格要求。

能知道上面讲的一些问题,是否便能懂劲了呢?我认为,这是懂劲的一种知识,真正懂劲还在于科学试验的反复实践。

学拳的科学试验方法,推手当然是其中之一。但是我认为这样还不够全面,而且试验的对手和机会也是较难选择和遇到的。最好的对手首先是明师,不过学者不可能每天纠缠着老师不放。其次便是良朋,同学中的良朋还比较多些,却不可能都有一定的时间来共同研究。而且同学之间,往往互相尊重以保友谊,难以尽量发挥所学的心得。最好的试验对手应当是学有成绩的学生。我们先从”着”法入手,一面讲解每势每一动作是什么着法,应当怎么做好形式方面的配合,同时试验缠法怎么运用,体验缠丝劲的变化和效果。天长日久,不但学的人因学而明,教的人也由教而熟,教学相长,在不知不觉中便可循序渐进。我对陈式太极拳的知识,就是根据陈师教导的规律,又以学生为师,从科学试验中点滴积累而来的。

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解]这段教人学而有得后不可自满,仍应加以精进。

”懂劲”从学而练,从练而试验,一步一步地逐渐而懂得,也可以说是由外形的细心摹仿而过渡到内在实质的产生。学无止境,仍然从练中的熟以达到精的阶段。什么是”精”呢?细致入微,一丝不乱,就是精的水平。精是怎样得来呢?需要在练中默识揣摩。默识(这个”识”应念同”志”音,是记住的意思)是暗自记住。记什么呢?就是记住在试验中的成就和失误,连同对方的动作变化加以揣摩思考,悟出一切适应的道理和方法,渐渐地又可以从心所欲地解决任何意外的新奇着法。”从心所欲”是孔子讲的,后面还有”不逾矩”三字。我们对陈式太极拳法,同样是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也就是以基本规律–缠丝劲是应付变化万端的着法。

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

[解]这是结束语。它指出不但拳的着法运用要因敌来势而要舍己从人,学习拳的理、法,也要抛掉个人的成见,而服从正确的指引,不可好奇务速而舍近求远。一入歧途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而成败相反。末句要求学者在关键之处加以详辨,以免自误。

我们先研究文中提出的”近”、”远”是什么。从拳的套路讲,太极拳的理、法为近,其它套路为远。从拳的来源来讲,太极拳的动作根据于生活,则生活的动作形式为近,脱离生活规律的为远。我更认为陈式太极的动作完全接近生活,连陈式基本规律也是生活所固有的,而且是须臾不能离的。因此,我经常以生活来体验拳法,教学生也常举生活动作为例。大家都承认这样解说易于领悟。研究太极理法而脱离生活,固然是舍近求远;舍开太极拳的规律,而学其他套路如摔跤,甚至柔道之类,以求有助于推手功夫,更等于缘木求鱼。思想方法上的毫厘之差,也能致千里之谬。所以王宗岳教学生详辨者,是辨理、法之是非也。

陈照丕晚年太极拳见解(手抄本)

一,太极拳发明的源流

有人说太极拳发明于张三丰.这是毫无根据的,请问张三丰是何时何代人?是何省何县何村人?他的子孙们叫什么名字?在社会上何人练的是张三丰发明的太极拳?

据我所知现在社会上流行的太极拳只有四大家:即陈,杨,吴,孙式.陈式太极拳发明于洪武七年,余始祖陈卜公由山西省洪洞县迁至河南省温县陈家沟村,陈沟背负一岭,名为青风岭,彼时岭上藏匪甚多,打家劫舍,人不能安居乐业,余始祖陈卜公采取易经阴阳之理,皇帝述问,针灸大全三部书编成一太极拳,在村中设武学社,教青年们练习,保卫桑梓,地方得安.详细情况在余十六世祖陈鑫—-字品三,编的太极拳图画讲义四卷中,故不赘述.明末清初时,余九世祖陈王庭功夫纯厚,拳艺深入化境,对陈式太极拳精益求精,教有名弟子蒋发,王庭公年老遗像蒋发侍立,现此像尚留.清道光年间,余十四祖陈长兴,拳艺高超,编著太极拳十大要注,太极拳点头篇,太极拳用武要言.年老站立于千百人群之中,无论如何

学练陈式太极拳需注意的几个要点 篇2

关键词:以人为本 灌输 爱国主义 主体性 人权

作为一种崭新的发展理论,一种科学的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宏远的目标指向,而且为当前的义务教育阶段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视角,同时也丰富了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新内容。德育工作要体现时代性、科学性、实效性,就必须树立并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理念,同社会发展的具体实践紧密相联,具有直接的现实性和实践性,同时也是指导社会发展实践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是我们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和指南。我们应当高度评价和深刻了解它的重大指导意义,积极认真地把它贯彻到发展实践的各个方面和整个过程中去。义务教育作为提高一个国家国民素质和综合竞争力的奠基工程,对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它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关系到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对我们国家来说,加强青少年德育工作具有重要性和特殊性。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未成年人数达到3.67亿。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可见,在义务教育阶段占重要地位的德育工作影响着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在德育工作中应该十分注意以为人本核心理念的落实和体现。

一、在德育灌输过程中应注意以人为本

受到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影响,我国的德育很大程度上是思想政治教育。我国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学术界对灌输的理解来源于列宁的灌输理论。列宁说过:“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进去。”因此,在我国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灌输被看作是教育的重要手段,是我国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教育的重要原则。德育与思想政治工作联系紧密,虽然二者存在着诸如适用范围、对象等范筹的不同,但灌输也是德育的重要宣传方式。由于我国德育染上的浓重的政治色彩,非常强调对整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过于强调了德育的社会功能,忽视了德育促进人的发展功能,作为个体人的价值及人格独立性等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人的主体性地位也就未能真正确立,这与以人为本的要求还存在着较大差异。

在德育过程中,人是目的而不是形式或手段。德育的本质是把人作为道德主体培养,促进人的德性发展。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应该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民主、平等、合作的教育关系。高度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强调受教育者的发展性自我教育,是德育过程中以人为本的本质体现。现代德育理论普遍认为,人的德性的生成、发展、成熟、不是靠“灌输”,它不是外界授予的,而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主体自身建构的。“现代德育过程的思想,强调教育者、受教育者的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教育关系,在教育者的指导、引导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德育过程,相互教育与自我教育,双向影响,相互砥砺,共同进步”。这充分体现出德育过程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这对德育教育者有着现实的要求,作为教育者面对思维能力并未完善甚至存在逆反心理的中小学生时,要相信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思想觉悟,把学生看成是不断成长、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身的个体,努力通过恰当的方法调动学生参与德育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育者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与学生平等交流,努力使学生产生归属感、认同感,发自内心真心实意地接受德育工作。

简言之,在面对学习能力和认识能力都较差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受教育者时,要注意防止用简单强制方式向受教育者传递思想观点、政治信条、道德和行为规范,避免灌输过程的封闭性和信息传递的单向性造成的弊端。

二、考虑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坚持以人为本的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我国人民优秀的和光荣的传统。热爱祖国,作为一个道德规范,则是我国传统的优良公德规范。义务教育阶段的德育,就其内容来讲包括许多方面,而其中爱国主义教育则应像一根红线一样贯穿于品德、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中小学是青少年形成良好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的重要时期,处于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可塑性很大,并且年轻幼稚,缺乏社会经验和完备的认知能力,容易受西方文化的不良影响;从群体构成来看,现在中小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日益增大,由于他们受到了过多的溺爱,产生的后果是不少孩子往往只会关心自己,而不会关心他人,因此集体观念和爱国主义热情方面就比较淡薄。

针对中小学生的这些特点和实际情况,首先要着力培养他们关心他人、孝敬长辈、团结同学、遵守社会公德的道德品质,进而帮助他们认清个体与整体的关系,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其他思想品德教育,使他们正确理解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和国家的关系。学校、家庭、社会要形成合力,有效地引导中小学生,逐步培养高尚品质,强化青少年的集体观念、爱国主义情感和国家意识,把爱国之情升华为爱国之心、报国之志、效国之举。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爱国主义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其意义是极其深远的。爱国主义是国家、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种力量,是民族凝聚力的关键点和着眼点。在民族重新崛起的道路上,在国家走向世界,迈向现代化的征途中,没有爱国主义这杆大旗是行不通的。在我国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爱国主义教育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们必须重视爱国主义的巨大社会历史功能,持之以恒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不断探索爱国主义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教育背负着希望下一代具有爱国主义精神,使下一代自发地愿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发挥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性,确保德育的有效性

主体意识是指作为认识和实践主体的人对于本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观念表现。从学生长远的思维发展考虑,除了必要的灌输外,德育教育者必须树立学生主体发展观,让学生在主动的学习中得到现实的教育。教育过程是对矛盾引发、激发、解决的过程。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教育活动,依靠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自我解决矛盾,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发挥自身主体性。

人是环境的产物。培养学生的主体性,首先要从学生的实际做起,注意学生良好成长环境的构建。江泽民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强调: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只有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的环境,年轻一代才能真正茁壮成长。构建良好的成长环境,要注意几个方面:一是从家长做起。德育工作过程中要注意与家长沟通,要求家长树立为国教子的思想,要从多方面和长远的角度来教育子女;二是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要求学生从学校、班级、家庭开始,爱父母、爱教师、爱同学,把爱学校、爱祖国、爱人民,作为教育的起点;三是要从日常做起。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团结友爱、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其次,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性受到年龄、心理、自我意识等因素的影响,要采用唤醒、引导、激励和鼓舞等教育手段,使学生在德育活动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明真理、动真情、学有所悟。另外,在教育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将品德认知、道德判断和思政实践统一起来,要尽可能为学生创设实践锻炼的机会,发展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德育实践活动的模式……只要符合德育实践活动的目的,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就应该鼓励。”从扮演的角色来讲,教育者应是个心理辅导者,善于同学生进行沟通,从整体和个体角度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各种教育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教育应该认识到,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学生是以具体形式出现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认识主体。教育者要唤起学生的自觉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

总之,开展中小学的德育工作,要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学习、生活中,认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促进其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发展,保证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四、挖掘德育深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权观

人权问题在当今国内外是一个热点问题,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人权状况的诬蔑与指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权观,对揭露西方发达国家企图利用人权幌子破坏我国社会稳定、颠覆我国政府的本质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对培养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有着长远的影响。

人权是每个人应当享有的尊严、价值和权利、自由,它包括生存权、发展权,政治、经济、文化等权利,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人权观通过对资产阶级人权观的批判,把人权同消灭阶级、消灭私有制、实现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结合起来,为人权的真正实现找到了出路。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帮助人们分清在人权问题上的是非曲直,认识社会主义人权的优越性。

义务教育阶段的德育主要侧重的是公民教育,以培养公民的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国家观念为主。然而,为了深化学生对人权的理解,应该适当地加强理论观点教育,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在德育过程中贯穿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与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相结合的原则,把培养“四有”新人作为根本任务,将这些包含着尊重人权、发展个性、维护人格平等的思想灌输给学生,是真正提升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的有效性的途径。使人权教育成为义务教育阶段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环节,使学生能够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有益于在潜移默化中积极推动义务教育阶段德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列著作编译局.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班华.近十年来德育思想现代化的进展[J].教育研究,1992,(2).

上一篇:上海迪士尼游玩作文下一篇:我说我们的家风家训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