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教学步骤

2024-09-12

太极拳教学步骤(精选10篇)

太极拳教学步骤 篇1

太极拳教学步骤

一、先快后慢原则

“先快后慢“原则是指,先以较快的动作速度教会学员部分或全套动作后,再进行慢速练习的方法。教学时,教师先以比太极拳正常快一至两倍的速度,教会动作的运动过程和基本方法,可称做“慢拳快教”,使学员再较快的时间内先粗掌握动作技术,待学员能够把部分或全套动作基本掌握后,教师再仔细“抠”每一个动作细节,此时,可配合太极拳音乐进行,让学员逐步体会合掌握太极拳“缓慢柔和”的运动特点。

二、先分后合原则

“先分后合”原则是指,把一个完整的动作分解,化繁为简,变难为易,先教会学员分解动作并使之基本熟练,再把分解动作连合起来进行完整动作教学的方法,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动作的不同机构,选择合理的分解时机与方法:有的动作适合于分解成几个小分动,有的动作则适合于先上、下肢分解的方法。无论采用哪种分解方法,一旦分解动作基本熟练后,就应把分解动作连合起来,尽快向完整动作的教学过渡。

三、先静后动原则

“先静后动”原则是指,先教会每个动作的静止架势,再教会每个动作的运动过程,以及教会动作与动作之间连接的教学方法。教学时,教师先按太极拳套路动作的前后顺序,使学员明确每一个动作静止姿势的规格标准和要求,并通过对每个静止架势采用“站桩”似的练习,让学员在一定时间的静止姿态下体会身体各部位的感觉和技术要求,待把架势做的基本正确,规范后,再对每一个动作的运动过程进行讲示呵领做练习,以使学员逐步掌握动作的运动特点和配合方法。在此基础上,再让学员学会动作与动作间的连接方法,从中把握其技巧和规律。

四、先高后低原则

“先高后低”原则是指,先以较高的重心姿势使学员学会部分或全套动作,再降低重心进行练习的方法,教学时,教师先把太极拳中各种步型的重心升高,而步型不变,如虚步可做高虚步,弓步可做高弓步等,降低动作速度,待学员学会了全套动作后,老师再按标准姿势领做,强调步型到位,虚实分明,降低重心练习,以此达到太极拳运动对重心的要求。

五、先方后圆原则

“先方后圆”原则是指,先让学员按类似于长拳的方法划出动作,摆正架势,再进行动作圆活,连贯教学的方法,教学时,教师先让学员在不用力的情况下划出动作,摆正架势,简化动作过程,降低路线要求,此时动作会有棱有角,也可停顿。待学员大体掌握动作后再及时向圆活,连贯方面要求发展。

六、先外后内原则

“先外后内”原则是指,先求外部形体动作的准确、规范,再求内在意、气、神、劲的运用和配合。教学时,教师先教会动作的外形,通过讲示、领做等手段,使学员学会动作的运动过程和架势结构,待较为熟练、规范、准确后,再进行意念、呼吸、劲力、精神等方面的教学。逐步要求用意念引导动作,精神贯注道每个细小的动作中,呼吸与动作相配合,劲力刚柔相济等。

太极拳教学步骤 篇2

第一步:激发热情。老师每接手一个高一新班, 常规的作文教学, 基本上是命题方式。面对老师出的题目, 学生往往没话说, 或者不知从何说起。对着一个空洞的题目, 挖空心思, 没话找话, 像挤牙膏似的硬“挤”文章, 使原本是一种需求的写作变成了一种苦差使。不仅如此, 有时候出的题目还不好懂, 得揣摩一番才能摸到“题旨”, 稍有不慎, 还会跑题, 出现“下笔千言, 离题万里”的“惨”状。针对这种情形, 我的做法是减少命题方式, 代之以写日记、周记的形式进行写作训练, 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学生在写日记时, 我在内容上不提要求, 在形式上不做限制, 学生愿意怎么写就怎么写。可以从家中写到学校, 从学校写到秋天的原野;也可以从女娲写到汉刘邦, 从汉刘邦写到林黛玉。让学生能“寂然凝虑, 思接千载;悄然动容, 视通万里”, 最终达到“吟咏之间, 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 卷舒风云之色”的境界。同时, 日记字数不限。作文课写周记, 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 实行“分层教学”, 如高一学生周记的最低字数要求就分为500、800等层次。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确定最低标准。通过记日记、写周记、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和极大的发挥空间, 学生写起来无拘无束, 不仅张扬了个性, 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写作热情。同时, 写日记、周记磨练了学生的毅力, 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 还积累了材料, 提高了写作水平。

第二步:要求“三真”。通过写日记、周记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在此基础上, 向学生提出了“三真”要求。即:说真话, 写真事, 抒真情。早在春秋时期, 孔子就提出了“诗言志”的主张, 所谓“言志”, 就是要求表达自己的愿望, 抒发自己的情感。明代的李贽认为作品只要有“童心”, 都可以成为至文, 他解释说:“夫童心者, 真心也。”现代教育泰斗叶圣陶对作文的要求是“求诚”, 就是要说诚实的、自己的话, 不说那些空洞的、浮游无着的话。无数事实也证明, 凡受欢迎的、流传久远的作品, 无一例外, 都是说真话、抒真情的作品。屈原的《离骚》之所以至今备受推崇, 司马迁的《史记》之所以至今备受青睐, 《陈情表》、《项脊轩志》等之所以千百年以后仍脍炙人口, 就是因为他们抒发的是真挚、深厚的情思。我除了向学生推荐多读学校图书室里的这类作品外, 每年都赞助学生订阅《扬子晚报》, 因为这份报纸上面有很多符合“三真”的时评和散文。学生在被“三真”文章感动的同时, 进一步认识到“三真”是写作的一个基本要求, 学生在写作中也逐步做到了毫无保留, 大胆地写出自己的内心世界, 把写作变成了一种享受, 一种心灵上的愉悦。

第三步:强调理性。有一些自我意识比较强、个性追求比较自觉的学生追求“三真”的时候, 往往又走进了“另类”的怪圈, 缺乏理性, 带来泛社会批判倾向, 故意拒绝高尚, 贬抑道德, 反叛主流, 取笑美好;或者是对个人内心苦愁的过分关注;以及不知不觉间成为外来文化、大众文化、时尚潮流的奴隶, 最后迷失的还是自己。写文章时“任意”发挥, 妄图达到“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效果, 这样的个性鲜明, 似乎写的是真性情, 但缺少理性。没有约束缺少理性的“天马行空”的写作, 必然游离于作文主题之外, 自然不符合高考写作的要求。所以, 在追求“三真”之后, 务必要强调“理性”。

第四步:阅读感悟。学生养成自觉写日记、周记, 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讲理性的习惯, 往往需要半学期到一学期左右的时间, 这个阶段过去之后, 就要适时增加命题作文的训练。但在每次训练之前, 都要布置学生课前广泛阅读与这次训练文体、题型同类的文章。其主要目的有三:一是感知“写什么”, 二是丰富积累, 三是培养语感。同时印发有代表性的优秀习作二至三篇, 要求学生阅读感悟, 初步了解这类文体、题型的写作特点, 注意揣摩其写作思路和结构模式。这一步骤非常重要, 它为下一步探讨这类文章的写法, 解决“怎么写”的问题作了辅垫。

第五步:实战训练。实施这一步骤, 大体又可分这几步进行:首先是组织学生集体讨论, 把阅读感悟到的对这类文章的构思和章法进行综合分析, 通过比较异同, 寻找共性, 探求规律, 从而逐步形成共识。接着进行审题指导。审题指导的侧重点可因文体、题型的差别而异, 对议论文指导的内容应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弄清着眼点, 抓住所给材料或引文的“神”; (2) 把握侧重点, 确定最佳议论角度; (3) 选准联系点, 力求反映生活现实;对记叙性的作文, 主要指导学生如何抓“题眼”, 如何把握“旨趣”。然后指导学生编拟提纲, 最后师生同作。实战训练阶段之所以需要老师写“下水”文, 主要是老师通过“下水”尝试, 能够真切地体会到这次写作的困惑之所在, 以便把握问题的关键, 从而有利于加强习作指导的针对性。

第六步:交流评议。作文初稿写成后, 应及时进行交流评议。评议活动的形式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一是集体评议, 由教师朗读习作或作者朗读作品, 或大屏幕投影, 全体学生边听边评, 边看边评;二是小组评议, 班级分成四至六个小组, 每组推举出合乎这次写作要求、最能体现这次训练目的、意图的优秀习作与具有典型性失误的习作各一篇, 组内成员分别对这两篇作品“品头论足”, 挖掘出优秀习作成功的原因, 分析出失误习作典型性失误之所在。然后各小组协商推荐或组长指定一名同学对全班展示小组评议意见。

第七步:练好“改”功。“文章不厌百回改”。一篇优秀的文章离不开修改。当前, 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种“重量轻质”的现象, 学生作文写了不少, 但都是低水平重复, 缺乏修改, 不见提高。因此要高度重视“修改重作”这一环节。在经过交流评议后, 每一个同学在进一步明确该与不该“怎么写”的基础上, 然后进行自改, 或同桌之间互改。每一次写作练习, 必须在一改再改之后, 再把自己满意的文章抄写进自己的作文辑里。真正练好了“改”功, 写作水平自然会不断提高。

第八步:总结鼓舞。作文训练的最后阶段, 是要求每位同学对此次写作训练进行认真的回顾和深刻的反思, 然后写心得笔记, 力求形成有一定理性高度的经验总结, 以便用于指导今后的写作实践。为进一步鼓舞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 要在教室的“学习园地”里开辟关于这类文章写作专题研究的栏目, 介绍写作经验, 展览优秀习作, 供同学们继续学习借鉴。同时, 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佳作投寄给有关报刊杂志。

习作教学“三步骤” 篇3

一、丰富积累,培养习作兴趣

叶圣陶先生说:“写任何东西决定于认识和体验,有什么样的认识和体验就能写出什么样的东西来。”作文是“信息转换”的过程,学生要想写文章,就必须对“外物”有一个认识,然后将认识转化为有用的信息。这个“外物”指的是学生丰富的实践和对生活的认识。那么,教师怎样指导学生获得信息,积累材料呢?

1.从生活中积累

教师应引导学生接触生活,从学校、家庭、社会中观察、积累作文材料。比如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现象、自然景观等。

2.从阅读中积累

作文材料的积累,仅靠个人的亲身体验是不够的,还要认真阅读,从中积累材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道出了阅读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本中的好文章的同时,还应推荐一些优秀的课外读物让学生阅读。

二、激活思维,激发表达热情

学生的兴趣、情感等只有被调动起来,他们才会带着满腔热情,深入细致地观察生活,才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那么,如何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在作文时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能说,让写作文成为一大“乐事”呢?

1.激活学生的情感

学生的情感被激活了,他们才能产生习作的欲望。有一次,我给学生出了一个题目:《暑假生活二三事》,时间过了十多分钟,大部分学生仍未动笔。这时,我灵机一动,又给学生出了几个题目:《难忘那个夏夜》《暑假生活拾趣》……这几个题目抓住了学生暑假生活中的一些情境,激活了学生的情感,他们产生了“一吐为快”的写作欲望。

2.激发学生的兴趣

作文教学必须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思考,并用优美的语言进行描述。如:一次习作训练时,我要求学生写一写他们参加过的一次活动,着重写主要的部分。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组织学生到操场上玩“猎人打野鸭”的游戏。学生玩得兴高采烈。活动中,我让他们注意观察。他们参与了这项活动,激发了习作的兴趣。活动结束后,他们觉得有话可说,急于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3.激活学生的思维

激活学生的思维,可从作文的命题方式入手。如作文题目《爸爸的……》,这种开放式的命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能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学生愉快地完成了这次习作任务。

三、注重修改,养成良好习惯

习作教学必须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作文活动中,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以下是笔者的一些尝试。

1.放手让学生批改作文

叶圣陶先生说:“我想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文一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笔者对此深有感触。也许有人会说:“学生不愿改怎么办?”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我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学生对自己写的作文不但爱看愿改,而且兴致颇高。

组织学生批改作文的具体做法是:把班上的学生按作文水平的高低进行合理搭配,分成若干个四人小组,并确定作文水平高、有组织能力的学生任评改组长。这样有利于学生取长补短、互相启发、共同提高。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自主修改习作的能力,又可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要求学生求实、勤练。求实,即说真话、实事求是;勤练,即养成勤动笔的习惯。

写字教学步骤化 篇4

——写铅笔字

都江堰市天马镇小学

张群

任教以来,大部分时间都在教中高段,无论怎样指导书写,效果总是欠佳。告别了旧教材,翻开崭新的第一册语文教科书,不禁眼睛一亮:原来语文教科书就是最好的活字帖。第一册语文教科书由浅到深,由易到难,既训练笔直,又介绍笔顺,还归纳总结了写字的要领。只要按照教科书设计的步骤一步一个脚印,教学好,练习好,就不愁孩子们写不好字了。

一、正确的姿势。

正确的写字姿势是写好字的前提,也是预防近视、驼背的关键。一开始就对孩子们的坐姿提出了具体要求,并用课本上的图片,向他们讲述姿势错误的危害。课本也以“金钥匙”的形势归纳出写字要做到“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再让孩子们熟记成诵,并反复训练,时时提醒,每次写字前都要进行“三个一”的训练。孩子们的写字姿势就逐渐正确了。

二、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

写字并不同于美术、音乐,它甚至可以说是比较枯燥、乏味的。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经常想方设法的去激发学生写字的欲望。如:讲故事、作品欣赏、作业表扬、展开竞赛等。

三、用好田字格,用心观察。

分清田字格,并用好田字格是写好字的前提。在教写字前就的教孩子们认识田字格,分清:“横中线、竖中线、左横中线、左横中线一半„„”

在教学写字时,要引导学生用心观察:①观察老师书写笔顺,练习书空笔顺;②观察这些笔画间有什么关系,如“三”最下边一横最长,中间那横最短,三横间的距离相等;③观察这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找哪些笔画刚好在中线上,如“土”的“1”就刚好在竖中线上,第一横就刚好在横中线上。当学生找出来以后,老师就用红色粉笔在范字上标注出来。④观察田字格,找准这些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具体位置,如“土”第一横从左横中线的中间起笔到右横中线的中间;“1”从上竖中线的中间起笔,写到下竖中线的中间。待学生找出来后,老师边讲边范写,并用红色粉笔在范字上标注出来。⑤在把字写正确写规范的基础上,就指导学生写美观。有的人认为低段写正确就好,待到高段再写美。但我个人认为第一册课本设计要写的字比较少且简单,并书写的很美观,我们就应该趁机指导学生书写美观。因此,再次叫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看能发现什么?孩子们发现“——”字的两头大,中间细,我便用绿色粉笔给孩子们标注出来。老师范写并讲述,孩子们练写。事实证明,只要老师教怎样运笔,一年级的孩子也能写出美的字。

四、巧练、精练。

很多人认为,只有多写,才能写好。据我观察字写得越多反而丑。在练写时,我通常叫孩子们用心观察后,只写一遍,然后与范字作比较,再写一个。同时老师也要抓住典型书写在黑板上,让孩子们观察比较、讲评、讨论后再练写。作业也少,每个字只写2遍,但必须写美。

《赠汪伦》教学步骤 篇5

一、 谈话导入

1、复习古诗导入新诗。我们班的同学有很强的记忆力,我们来展示一下吧,齐背诵第二单元的古诗两首。今天我们来学习李白的一首诗歌。请读课题,特别读准“赠”。联系“赠刘景文”说“赠汪伦”的意思(用“赠”说话练习——李白写了一首诗送给汪伦)。

2、激趣。大家都知道李白是一位了不起的大诗人,他有两大爱好——喝美酒,游山水。那李白为什么要写一首诗送给汪伦呢?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动人的故事呢?想知道吗?大家要是把这首诗读得又准确又流利,我就讲个有趣的故事给大家听。

二、自读正音,熟读成诵

1、自由朗读古诗,把生字圈出来,读准字音,读通古诗。

2、学习生字。

(1)指名读,齐读。

(2)这些字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舟”是翘舌音,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从象形字的角度记住“舟”。范写书空“舟”字。

(3)你们觉得还有哪个字最难写?教师范写“乘”字,学生书空笔顺,提示“乘”的书写要点。

3、把生字放回古诗读。同学们读得真好,老师也想读一读。有同学愿意跟着读吗?

4、学生自由读,男女生接龙读,分组读。多种形式熟读成诵。

三、编故事,了解古诗意思

1、同学们太厉害了,不仅会读诗了,还会背诵了,那老师就给大家讲一个“十里桃花,万家酒店”的故事。

唐朝时有个叫汪伦的人。他特别崇敬李白的才学,总想找机会和李白接近。可是有什么办法能让李白这样的大诗人到自己家乡来一趟呢?他想了好久,才想出一个好办法。人们都知道李白喜欢喝酒,汪伦就给李白写了一封热情的邀请信。信上是这样写的:先生您喜欢游山玩水吗?我们家乡有十里桃花;先生您喜欢痛饮美酒吗?我们家乡有万家酒店。

李白看到热情洋溢的邀请信,便高高兴兴地去了。

李白转了半天,没看到十里盛开的.桃花,也没看到有一万家酒店。

李白很纳闷,就问汪伦,汪伦解释说:“十里桃花不是桃林,而是此地有一处潭水,名叫桃花潭,方圆十里;万家酒店并非是有一万家酒店,而是酒店的主人姓万。”

李白听了,不禁哈哈大笑。对于汪伦这个善意的玩笑,李白丝毫没有责怪,还是住了下来,随着汪伦一起四处游玩,喝酒聊天。时间过得很快,李白因为有事情要离开了,怕汪伦挽留,他悄悄地——

谁知道接着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2、学生续编故事。

(1)明确故事的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而一个动听的故事还要把在讲事情的时候能说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做了什么。板书:时、地、人、事(看、听、想、做)。

(2)再读读古诗,后面发生的故事就都在古诗里。

(3)和同桌一起说说这个故事的四要素。

(4)试编故事。

清晨,李白悄悄坐船正准备离开。忽然,听到从岸上远处传来踏歌声,李白看到汪伦带着村民为他送行。村民们手挽着手,一边走,一边唱。听着动人的歌声,看着质朴的舞蹈,回想起这次游玩的经历,那热情的邀请信,那甘甜的美酒,那清澈的桃花潭,李白被汪伦的情谊深深感动了。他心想:就算是桃花潭水深有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深情厚意呀。于是,拿起笔墨写下了: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预设引导:

①为什么是清晨?(因为是悄悄离开,所以是清晨)

为什么是河边?(理解“舟”和“将”的含义)

②除了李白还有谁?(汪伦,还有村人;了解踏歌)

发生了什么事情?(汪伦带着村人踏歌为他送行)

他是悄悄离开的,并没有告诉汪伦,但是汪伦却知道了,他感到?那能否把“忽”字换成“才”或“又”?

前两句连起来读。

③他听到了什么?(踏歌声和挽留声)

想到了什么?(热情的邀请信,美酒,桃花潭)

这时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深深感动,觉得汪伦的情谊深厚,连深千尺的桃花潭都比不上;理解“深千尺”是夸张,理解“不及”的含义)

会怎么做呢?(写诗送给汪伦。)

3、再读古诗,指导诵读,体会李白和汪伦深厚的情谊。

“李白乘舟将欲行”,读出不舍之意;指导读“忽闻岸上踏歌声”,读出惊喜的感觉;指导读“桃花潭水深千尺”的夸张意味和“不及汪伦送我情”中蕴含的深情厚谊。

四、巩固

1、配乐读诗。

2、检测重点词语的含义。背诵古诗。

五、小结

初学游泳的教学步骤 篇6

【课程:水中步行、闷气吐气与韵律呼吸】

一、水中步行

初学游泳必先吸惯水性,最间单的方法就是水中步行,藉此一步骤来让学员熟悉水温,阻力及浮力,练习方式很多,务必依学员的程度来施行。一步步的诱导他们。掌握到水中行走的技术,建立信心。指导时需要注意:重心先向前移,身体前倾角比陆上大,提脚屈膝向前跨大步。例:手扶池边沿墙行走、两人一组牵手行走、开火车〈搭肩排成一列行走〉、自行前进倒退行走〈配合手掌拨水动作产生前进力〉、竞赛比快。

※要把头放入水中才能感到浮力

二、闷气(气吸入不要吐出)与吐气<

水的压力远大于空气,在水中闷气与吐气都没有在陆上来的容易及自然,若先在陆上练习学员会先适应的比较好。闷气、吐气时间越长,对往后学习其他动作的帮助越大,但要慢慢练习。(一)水中闷气:

手扶池边、同伴或教练的手蹲下,使头没入水中练习闷气,若干时间后站起,进而不需保护自行练习同行。闷气时间越长越好。若头部感到不适,既应终止练习,以免引起伤害

※胸闷是因水中有压力。读秒,在陆上学员一但受不了后“啪”一声,用口吸气调呼吸,以学员的秒数打折在水中用 ※下水后请学员睁开眼睛,不要用力憋气

(二)水中吐气

手扶池壁或同伴的手蹲下,将头没入水中,在徐徐的以口(鼻)吐气,一段时间后缓缓站起。在水中吐气时间越长越好,注意吐气不可断断续续(容易呛到)的渐歇吐气。

※以口吸气适用腹部的力

(三)韵律呼吸

何谓韵律呼吸?我们可以解释为“有规律,有节奏的呼吸”基本上,与前面的水中吐气及相似:

在水中用口(鼻)吐气,出水面时嘴角“啪”的一声,在用口吸气,除了注意节奏外,可以配合双手压水的动作来进行。在幼儿教学中,因为常有站不到池底的想像,所以韵律呼吸的指导更加重要,教练们可以把呼吸视为换气的初步。(配合动作:1手伸直合并,下沉吐气 2.手向两侧平压让头上升吸气)

课后讨论:常见错误

1水中步行

2闷气、呼吸

3韵律呼吸

※ 学游泳最重要的是协调性、节奏的重要性 ※ 如何养成→如打八拍划一次手;八拍要一直数下去 ※“啪”是避免水入嘴巴和可提醒他用口吸气

无法闷气的可能原因: 1 全身用力 2 吸太饱的气 没有张开眼睛(他怕会撞到东西)4 蹲下去看他的脸,如果面部肌肉很紧,必定闷不久

课程:漂浮与站立

初学游泳在水中浮起与站立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应该确实练习,否则无论水深水浅都无法站稳,都会发生危险。初学时需双脚确实站稳,踏妥池底,才可将头抬起。脚未站稳,不可先抬头出水面,更不可试图以一脚先站立,以免身体前倾,重心不稳而摔入水中。

一.岸边漂浮

(头埋入水中;头不埋入水中,要手抓墙边,手屈为90度,以肘顶墙做支点)

手扶池边,吸一口气后低头入水。并腿屈膝将腿提起,待全身浮起后再将腿向后伸直至与水面切平。站立时两脚屈膝靠胸,再向下伸直站立,站稳后抬头出水面,将气吐出。

※ 记得过程中是闷气,一出水面“啪”用口换气

※ 尽量让学员进度一样,不要分组跳程度,除非一开始学员程度差很多

二.向墙漂浮

同岸边漂浮步骤,待身体浮起呈一直线后,双手放开成无辅助漂浮。站立时,双手向下向后划水,拇指擦过大腿直至手心向上配合腿部站立运动一起进行。俟站稳后再抬头出水吐气,较熟练之后可两人一组,一人拉手后退,一人漂浮来练习。

※ 任何动作讲解完,自己先示范,在一个一个带再让其自己练习

三.蹬墙漂浮

背向池壁,吸气低头入水,使上体浮起,屈腿提腿至胸前,脚向后蹬池壁,自行漂浮前进,注意双手需与水面成平行。

※ 绝不可以用跳的,要等双脚浮起再登 ※ 绝对用双脚登 ※ 要求学员往下看 ※ 常见失败原因: 手太用力伸直的话全身就会僵硬,会做左右摇摆不定 2 闭眼 闷气不好

四.原地蹬墙

立于池中,吸气蹲入水中,脚蹬池底,浮起向上漂浮。注意应先将重心前移,取得适当体角(约30度)。利用脚趾及脚掌前缘蹬池底,否则容易产生跃出水面再下沉的现象。

(如果看到学员是向上跳有可能的原因:1角跟一直黏在池底 2体角没有取好;如果没有前进的力量:可能是体角太倾了)

五.水母漂(背漂)

低头入水,屈腹缩腿浮起,以手抱膝,稍停将手放开同时双手下伸站立。

※ 怕摇晃,刚开始浮的时候,教练可以双手扶学员的肩膀

※ 先学水母漂的好处(1)其是一种自救动作(2)让学员习惯飘浮的感觉

幼儿教学:利用分段的口令(1)立正(2)手抱膝(3)低头闷气眼看腹部(4)回复,手放脚踏地后才能抬头

问题讨论

1.如何引导学员放开双手漂浮?

先要判断其能不能漂;说明其已可以漂,自己会在旁保护;其放手在自己手上,但要先言明不可以抓;敢放手的话,将手放在其手的下方;算三秒后,我扶让学生自己站起来;以后学员自己站,我在一旁保护

2.身体僵硬下沉怎么办?

可能因素: 1手伸太直 2脚太直 3肩膀太僵硬

3.蹬墙不好,如何处理?

4.为何站不稳?

要求眼睛看到脚踩到地板才抬头

身体会向前倒→重心在臀,要求其臀部用力坐下去 可能气吸的太饱,可要求其一边吐气一边站

课程:打水

划手是自由式推进力的主要来源。打水主要在于平衡作用,以抵销划手妨害身体体位的影响(打水可增加浮力)维持身体在高位臵的流线体位。对于前进也有些许帮助。

一、陆上运动

1.单足立于池边,练习单脚摆动(脚自然放松伸直,身体不要摆动):以髋关节为中心,有如钟摆前后摆动,注意膝关节不可屈起,向前向后摆动应该对称,且有节奏。

2.仰坐池边,双手于背后撑地,双脚伸于水面上,练习上下交互打水。膝关节不可屈起,脚向上踢过头部,向下则接近水面,但不要触水。脚向上时,脚尖内趾向下时踝关节放松,脚尖略为朝上。

3.俯卧于池边,双腿伸于水面上,练习上下交互打水(髋关节以下在水面,继续在脚间内指的训练)。两腿上下分开越大越好,膝关节不可屈起,脚不可触水。

二、水中练习

1.屈肘手握池边,使身体浮平,口鼻露出水面,练习打水动作。下踢时用力,脚尖内指(可以听到啪的声音)。向上抬腿时放松,脚尖略朝下,膝关节不能屈起,两腿上下分开约45公分。

2.手握池边,低头闷气漂浮打水。身体浮起后,将手放开并推离池壁约50公分,藉打水前进到手可碰触池壁后再站立。

3.两人一组由同伴牵行打水,牵行速度要快。(可以利用此时修正动作不好的学员)

4.配合蹬墙漂浮及原地蹬漂打水。

5.手持浮板练习打水,双臂握浮板两端,低头闷气打水。换气时藉浮板的浮力将头抬起,使口鼻露出水面,进行换气,以利长距离打水练习。

常见错误:

1.腿部过于僵硬(直棒打水)

可能学员脚伸的太直(木棒式打水)腿太过用力,可以叫他弯,按膝盖内侧,太弯的情况就叫学员直

2.分腿距离过大或过小

一要求他数节奏 二 过大的话 先要求他单手练或只抬不踢;要是打水没力话让他练踢

3.两腿打水力量不均,动作不一致。先找出错的那一只脚,在先修改那一只脚

4.屈膝打水

因为用小腿打,重心点在膝盖

5.踩脚踏车打水

用伸直,他自己已是用髋关节打水

问题讨论:

一.打水应该快还是慢

打水对于前进的力量,帮助很有限,所以以轻松为主

二.脚踝为什么要内指

可以集中打水的力量

课程:划手

划手是自由式主要动力来源,说自由式成败取决于划手技术是不为过的。身为教练应注意各个分解动作的要点。

A.抓水:

屈腕向腹部方向抓水,手掌心有水的压力感,肘部弯曲成90度,好像用手去抱一个大球,强调五指需并拢。〈强调肘比手高,五指并拢〉

B.划水:

掌心由轻松、慢逐渐增加力道、速度。向身体中心线划动〈腹部〉直至大腿腿侧。划水时掌要比肘快,当划水结束,手臂应为伸直贴近腿侧,手心向上,力量放松。

C.回臂:

手臂肌肉放松,利用肩部肌肉提肘出水面,小臂柔和的拖于肘后下方,再以肩关节为轴中心,转动大臂前移,当肘部越过肩关节平面时,肘部屈度约为90─130度,离水面约15─30公分高。举肘前移时,小臂应完全放松。切不可用力屈肘,在肘部未越过肩关节前面时,不可使手掌及小臂比肘关节先越过肩部前伸。

D.入水:

手臂前伸入水时,肘部保持微弯,手掌面向斜下方(阻力最小),依大拇指、小臂、大臂的顺序,轻快的向前下方入水伸直,入水时肘比手高,入水点在肩部前方(入水点要远)

(一)陆上练习

1.上体前屈绕臂练习臂动作,先以直臂前后绕环,进而双臂屈肘前绕,有如自由式划臂状。

2.上体前屈成90度练习划手分解动作

(二)水中练习

1.岸边练习划手分解动作并逐渐配合成连贯动作

2.上体前屈成90度,闷气练习划手动作

3.两人一组,一人手扶池壁由同伴立于脚后方扶脚练习划手(可手持浮板由同伴推行前进练习)

4.水中步行划手,体验推水前进的感觉,先划了,身体往前倾后再走

5.手持浮板,脚夹浮器划臂练习,一手抓一手划,夹东西的脚不要太用力,再要求其头盯着一点一求平衡

常见错误: 划手,手指未并拢

要求其手腕不要乱弯,手掌撑直 划手,手腕弯曲

划手,向后时,肘比掌快 划手力量过大无法控制动作 回臂未以肩带动肘及手臂

入水肩或手肘先入水,入水点不正确 划手路径向外

问题讨论: 幼儿、儿童和成人划手设定的不同

课程:手脚配合

手脚配合必须特别强调身体的协调,其重点在于先从分解慢的动作开始 进行,甚至做到有点停顿,在逐渐配合,加快动作。教练须以口令,节奏来引导,用手来辅助学员。注意学员划手时,不可以让脚停止打水或下沉,此一动作要反覆练习直到动作流畅。

水中练习

1两人一组,一人手扶池壁,由同伴托腹练习手脚交配合。

2手持浮板单手划手打水配合→左右手各划一次

3单手划手打水配合→双手

课程:换气

游自由式时,头部应保持在颈部向后微屈的位臵,水平线齐额,泳者向侧转头,以颈部纵轴为轴做回转动作,吸气之后再转头入水。

换气应使头部出水高度减至最少,头出水面的时间减至最少

水中练习

身体前屈成90度,一手浮池壁,一手臵于后方,手心向上,练习转头换气动作,须注意是否在水中吐气、是否有吸到气

同上动作,加上划手配合换气练习(单手→双手;分解→连贯),注意吐气时机是否正确,以及头手动作的配合时机

两人一组,一人手扶池壁,一人扶脚,做划手换气练习

水中步行,划手转头换气练习

持浮板单手(双手)换气练习,注意换气时头是否抬的太高

单手划手换气练习,注意另一手需保持在靠水面的高度和肩部的前方

自由式整体配合

常见错误

英语绘本教学的步骤 篇7

2.第二步———激发兴趣,理解绘本。小学低年级英语绘本教学应侧重于故事性教学模式, 因为它十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很引人入胜。为了弄明白有趣的故事情节,他们能认真地去听,认真地去理解,利于吸引他们易分散的注意力,激发和维持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绘本教学过程就是带领学生走进绘本故事的旅程。

3.第三步———激“悦”语感,朗读绘本。朗读是培养语感的有效方式, 朗读可以把英语知识转化成英语技能。一本好的绘本,学生通过反反复复朗读,不仅能激“悦”语感,强化故事传达的意韵,而且能使学生不断发现绘本中的乐趣, 加深对绘本的印象和对故事的理解。

现代文高效教学的基本步骤 篇8

现代文教学的基本步骤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现代文全过程的最主要、最常用的形式。由于这种形式能使教者有序,练者有格,因此,它是语文教学中反映现代文教学本质、体现现代文教学规律的高质高效的程式。它已被许多优秀教师运用于教学实践中。

现代文教学基本步骤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早期准备工程

早期准备工程,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课文。实施的关键是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突出一个“变”字,即“变教为学”。这一工程有两种设计形式:

一是“先问后读”式,即教师先提出课文的学习要点(或投影展示或口头表述),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二是“先读后问”式,即先让学生阅读课文,然后教师提出该课的学习要点。

这是现代文教学前期准备的两种设计方案。实施这一工程,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体现了教师的“导向”作用。确定了学习要点,也就确定了教师的导学方向,从而明确了教师在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指路”和“搭桥”。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导向”既包括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即学习要点;还包括指导学生使用一定的学习方法,尤其是对初一、初二年级或水平较低的班,指导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如怎样查阅字词典、怎样释词、怎样速读等,甚至有时还要为学生补充一些必需的背景知识和资料。

第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确定了学习要点,也就确定了学生的认知范围。对于教师提出的学习要点,一般来说,学生都会认真对待、积极思索,或借助工具书细读课文,领悟文章主旨,并在疑难处圈、点、划、批、注、评等;或苦思深探,对课文进行纵向或横向的对比研究,努力寻出寓于文章之中的各种知识与信息。

第三,为学生在第二阶段钻研课文、提出问题,做了充分的准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阶段:中期主体工程

中期主体工程,是指师生共同钻研课文。实施的关键在于师生共同活动、双向交流,突出一个“活”字,即“活教活学”。

这一工程有三种设计形式:

一是“师问生答”式。即教师利用各种方法自然而巧妙地引导学生围绕学习要点,深入钻研课文,回答问题。这是基本的教学形式。

二是“生问生答”式。即教师指定学生替代自己组织课堂并指出课文的学习要点。一般情况下,教师应不予干涉,只在必要或适当时给予指点和补正。这是目前的一种比较新颖且可行的教学形式,因为它生动体现了教学民主的原则,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

三是“生问师答”式。即师生换位,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进行回答。这种形式一般应在完成“学习要点”之后进行。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无论对错,教师对其积极性都要给予肯定和保护。

以上是现代文教学的中期主体工程的三种设计。实施这一工程,具有以下几种明显的作用:

第一,大大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课堂结构形式,变“满堂灌”为“满堂学”,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第二,活跃了课堂气氛,融洽了师生关系,创设了乐教乐学的教学环境。

第三,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使二者达到最优的结合。

第四,较好地启迪了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培养了他们主动探索的精神。

当然,作为现代文教学的中间环节和主体工程,在实践过程中,若实施不合理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在实施这一工程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教法与学法要力求多样实效,或反复阅读(泛读与细读,朗读与默读、单读与合读、男生读与女生读),或定题问答(教师定题或学生命题),或质疑解难(抓疑难重点进行分析),或分组讨论(同桌、前后、男女)。

第二,既要反对“放羊式”(放而不牵),又要反对“牵羊式”(牵而不放)。该放要放,放在“绿草地”;该牵则牵,牵在“不毛地”。

第三阶段:后期配套工程

后期配套工程,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巩固并发展所学知识。在这一阶段里,教与学的相互结合达到最高和最佳境界。实施这一环节的关键是教师致力于把“教”变为“学”,把“会教”变为“会学”,突出个“会”字或“用”字。这一环节分先后两种设计形式:

一是温习巩固式。即根据课文学习要点温习巩固该课所学知识。其方法多种多样,或由教师归纳总结,进行评定;或由学生思索,自我消化;或双向交流,互为补充。

二是训练发展式。即教师精心设计练习,对学生进行适度训练,达到触类旁通、学以致用的目的。设计这类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练习应本着如下原则:①形式上力求多样化,既有单项的,又有综合的;既有听、读的,又有说、写的。②内容上注意启发性,在巩固的基础上着眼于创新,如设置造句、改写、仿写等练习。

实施这一环节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第一,巩固了所学知识,并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第二,为全面训练学生的听、读、说、写提供了一个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

教学设计方案步骤 篇9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两个字只识不写。理解并积累漫山遍野、微不足道、启发、优雅等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与选择的机会。并感受其中蕴含着巨大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这最佳路径蕴含的智慧,同时又能让这种智慧敲开孩子们的情智之门,与之共鸣碰撞,激发他们创新的火花。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

模块一:直接引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世界建筑大师(让学生说出)格罗培斯设计的迪斯尼乐园经过三年的施工,马上就要对外开放了,这位世界级的大师,现在竟为各景点之间的道路设计而一筹莫展。

对于这道路,听说他已经修改了(学生接出)50多次,可他都不满意。

〈同时强调这是50次〉

现在只好暂时放一放,到外面的世界寻找一下灵感了。

2、我们也起坐上他的车子,随他一起去寻找灵感吧。

现在,我们已经随着格罗培斯来到了――(法国的乡间葡萄产区了)。

模块二:走进葡萄园,感受老太太卖葡萄的智慧

1、当他在葡萄园中经过时,他看到了什么?细细读读这部分内容。

学生边读边思,交流时让他们简要地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2、同样都是卖葡萄的,可你们发现其他人卖的与那位老太太卖的有什么不同呢?

人物 采用方法 结果

老太太

其他园主

A、学生朗读,对比分析,自己按表格思考。

B、师生交流,完成这个表格。

3、如果是你,你愿意买谁的葡萄?为什么?

4、由此总结延伸:

原来的商场现在几乎都改成超市了,你们知道为什么超市会比原来的商场更吸引人呢?

(引导学生体会出:一切为了客户的方便,给客户自由选择的机会。)

5、总结深化

老太太卖的葡萄,超市购物,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一面,那就是充分尊重消费者,一切的设计都为消费者考虑。这种就给人充分的自由,让客户有自己的选择。

(板书:给人自由 任其选择 )

出示她这种给人自由,一句,引导学生多读几遍体会。

模块三:感受最佳路径的设计

1、老太太卖葡萄的方法,给了格罗培斯什么样的启发?他现在是怎样做得呢?

自由读5-6节体会。

2、交流:

A、回到住地,他是怎样做的――拍电报:撒下草种,提前开放

B、半年后,迪斯尼乐园出现了很多小路,这些路――有宽有窄,优雅自然。

3、为什么会出现有宽有窄呢?

现在整个空地上出现三种情况:一是长满了绿草,这说明这儿――(没有人行走);二是被踩成宽路说明这儿――(是大家必经的路);三是比较窄的路,这说明――(虽然有人走,但不是太多)。

4、现在如果让你来设计这些景点与景点之间的路径,你会如何设计?

(再次深入体会这设计思路。)

5、总结:格罗培斯也就这样让人按这些踩出的痕迹铺设了人行道。同学们,你们说说,格罗培斯原先的50次设计的路径,与这些按人踩出痕迹设计的道路会有什么不同呢?

(再次让学生明白,原来的设计并不一定能完全满足游人的需要,不一定是最佳的路径,而后者的路径,就等于是游客自己设计的。)

6、齐读最后一节。说说你对此有何体会。

模块四:延伸认识,深化主题,领悟智慧

1、学到现在,老师还有点不明白,格罗培斯的迪尼斯乐园路径设计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奖,它与法国南部农民卖葡萄有什么联系?

2、我们附近有一个林场,一条公路从林场穿过,过往的人比较喜欢在林场停车,购买摘放在路边的西瓜,他们都说这儿的.西瓜最甜,最新鲜。如果你是瓜地的主人,你还会如何再改进一下销售方法,让西瓜卖得更多。

板书:6、最佳路径 给人自由 任其选择

【设计思路】

在设计时,我脑中始终反思着:如何让学生理解这最佳路径蕴含的智慧,同时又能让这种智慧敲开孩子们的情智之门,与之共鸣碰撞,激发他们创新的火花。也就是说光让他们知道了人家的东西还不行,还得能让人家的智慧变成自己的智慧。我感觉这样才能更有价值。

为此我确立了四大模块设计思路:

文本比较长,1-2小节含金量不太多,为了优化结构、简化头绪,在模块一中我采取师生合叙引入方式,直接一带而过。

模块二,模块三重在帮助学生分析理解这其中蕴藏的智慧,同时让这智慧深入他们的心灵之中。

模块四重在让他们在脑中升华这智慧,让这智慧变成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

▲资源类别:教案设计

▲资源名称:《最佳路径》教学设计(二)

▲作者:佚名

▲资源出处:网上搜集

〖我的推荐〗:

在网上看了许多篇有关本课的教学设计,多数比较简单,而这一篇教案设计却比较详实,能够看出设计者是用心去备,此篇教案对我们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特此推荐给大家,与大家共同分享。

(这篇教案在设计目标时,是把三维给分割了,原来反对这种做法,现在感觉,只要能在教学之时加以整合也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读准多音字:吆喝(hè)、看(kān)管、调转(diào zhuǎn)。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思考、讨论问题,围绕迪斯尼乐园路径设计为什么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它与法国南部农民卖葡萄有什么联系等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收集有关迪斯尼乐园的介绍,以走进迪斯尼、迪斯尼的故事开展综合活动。

情意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与选择的机会,其中蕴含着巨大的价值。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激发兴趣,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理清层次,阅读课文1、2自然段,引导学生各抒己见。

第二课时:阅读课文37自然段,了解相关资料,阅读同题文章,联系生活实际,寻找生活中的最佳路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么?大家一定对米老鼠唐老鸭这样的动画人物不陌生。知道他们是谁创造的么?(美国动画片大师沃尔特.迪斯尼)

(格罗培斯:美国哈佛大学建筑学院院长,现代主义大师和景观建筑方面的专家,他从事建筑研究40多年,攻克过无数个建筑方面的难题,在世界各地留下70多处精美的杰作。)

2、迪斯尼公司的创始人不但创造出了这么多个性鲜明、活泼可爱的动画人物,对于全世界热爱动画片的人来说,他还有一个巨大的贡献,那就是迪斯尼乐园。迪斯尼乐园备受全世界男女老少的喜爱,这里可以说是每个人梦的故乡,好像来到了用梦和幻想编织的殿堂。

3、揭示课题,质疑。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和迪斯尼乐园有关的。

【板书课题:6、最佳路径】(最佳路径:就是最好的路线。)

看到这个题目,你们脑中产生了哪些问题?

(为什么迪斯尼乐园的路径是最佳路径?这条最佳路径是如何设计出来的?)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检查读书情况。指名分节通读全文,正音:滨、窄、踩,多音字:吆喝(hè)、看(kān)管、调转(diào zhuǎn)。

3、交流初步阅读后能解答的问题,也可提出新的问题。

4、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为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大伤脑筋,后来从一位年老的葡萄园主卖葡萄的方法上受到启发,最终他设计的路径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

5、理清课文层次

你能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高潮、结果来给课文分分段吗?

第一段(12)写格罗培斯为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大伤脑筋,前往地中海海滨清理思绪。(遇到难题)

第二段(34)写一位年迈的葡萄园主卖葡萄的办法让格罗培斯从中受到启发。(获得启示)

第三段(56)写格罗培斯设计迪斯尼乐园路径的方案和过程。(完成设计)

第四段(7)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最终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获得最佳)

分排分段朗读课文。

三、阅读课文12自然段

1、指导看图,带入情境

同学们看这幅图,谁在哪儿干什么呀?(一群充满童话色彩的宫殿式房子前,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以及一些可爱的动物们在草地上讲故事。)

这就是迪斯尼乐园中的一部分。迪斯尼乐园是一座现代化的游乐园,它有着探险世界未来世界幻想世界开拓之城等主题乐园,把严肃的教育内容寓于娱乐形式之中,丰富而且有趣。那一座座建筑新颖别致,造型独特,是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精心设计的,经过3年的精心施工,马上就要对外开放了,可是他却遇到了一个难题,是什么呢?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的1、2自然段。

(各景点之间的道路该如何设计还没有具体方案。)

2、是因为到现在还没有设计吗?

(已经修改了50多次,没有一次是让他满意的。)

3、大家能不能想象一下,格罗培斯当时是怎么想的?【指名表演】

4、读到这儿,大家有问题吗?

▲格罗培斯是一个世界建筑设计大师,从事建筑研究已经40多年,攻克过无数个建筑方面的难题,为什么路径设计却让他大伤脑筋?

▲比起迪斯尼乐园的设计,路径的设计应该是微不足道的,简直可以说是小菜一碟,为什么会让他伤脑筋?

(景点之间的道路设计并非如一般人所说的微不足道,而是与整体设计密切相关,是有机组成部分;因为他追求的不是设计出,而是最佳。)

5、读到这儿,可以看出格罗培斯是一个怎样的人?

(▲对路径设计的要求之高,总是力求完美,追求最佳,并为之付出艰辛的劳动。对工作一丝不苟、认真严肃、精益求精)

6、指导朗读。突出:40多年、无数个、难题、微不足道、大伤脑筋、50多次、没有一次、更加焦躁。

那后来迪斯尼乐园的路径是如何成为最佳设计的呢?我们下一课再来探究。

四、复习生字词,学生抄写生字词。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阅读有关迪斯尼乐园的资料。

3、阅读《创新的奇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的学习,我们阅读了课文第一段,初步接触了世界建筑设计大师格罗培斯,对他的工作精神十分敬佩。齐读第一段。

二、继续阅读课文

阅读第二段(34)

1、后来迪斯尼乐园的路径不仅设计出来了,还被评为世界最佳,这是怎么回事呢?自读课文3、4自然段。

(从卖葡萄的老人那儿受到启发)

2、汽车在法国南部的乡间公路上奔驰,一路上卖葡萄的人很多,为什么格罗培斯会从一位老人那儿受到启发?许多园主是怎么做的,年迈无力的老太太又是怎么做的?结果呢?

3、老太太卖葡萄的办法好在哪儿?

▲无人看管,大家可以走进园里自由选择,无拘无束地挑选自己称心如意的葡萄,同时享受亲自摘葡萄的乐趣。

▲直接从葡萄架上摘,果子更新鲜。

▲只要就可以这种方法给人以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使人们感到被信任、被尊重。

4、大师看到这一切深受启发,他下车摘了一篮葡萄,就让司机调转车头,立即返回了巴黎。此时,大师的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呢?(引导:可读读5、6自然段)

是的,大师的心里已经有了一盘棋,想好了该怎么做了,他真善于从成功者身上得到启示。朗读34自然段。

阅读第三段(56)

1、格罗培斯从老太太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得到启发后,立即返回了巴黎,设计了怎样的方案?他是怎么想的?小组学习5、6自然段。

步骤一:撒下草种,提前开放。

步骤二:按照足迹,铺设道路。

▲小草长出来了,草地上被游人踩出宽窄不一的小道,宽的地方说明走的游客多,于是路径就设计得宽些,窄的地方说明走的游客少些,也该设计得窄些,而没有人走的地方,自然就用不着去设计路径了。这些优雅自然的路径是游客自己走出来的,格罗培斯的设计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方法,可见他设计的用心良苦。

2、你对格罗培斯的设计是如何认识的?说说你的见解。

▲这样的设计给了游人以权利,是把游人放在了第一位的;

▲这样的设计是顺其自然的,看来在没有办法的时候,顺其自然是一种最佳的选择;

▲道路的设计不是用脑子挖空心思想出来的,而是用脚走出来的

▲它是众多的人自由选择的结果,符合众多人的心愿

3、朗读第三段,体会方案的高明。

阅读第四段(7)

1、指名朗读第7自然段。

2、你认为格罗培斯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格罗培斯追求完美,先后修改了50多次,还不满意,最后让大家共同来创造,这样的路径已不是哪一个人的设计,而是大家共同的选择。

▲这许多小道踩出来了,但并不一律,有宽有窄,宽的走的人多,窄的走的人少些,却又优雅自然,据此铺设的人行道就没有刻板的模式,富有艺术性。

▲行人走出来的路是优雅自然的,格罗培斯在按照踩出来的痕迹铺设路径时,一定会施展全部的本领,使路径更美。

▲这样的路是行人自己走出来的,不仅美观,而且保证了人们游玩时的方便、快捷。

▲设计路径的方法不同寻常,顺其自然,包含着深刻的道理,给人以极大的启迪。

▲如此设计是格罗培斯从法国南部卖葡萄的农民那里获得启发,汲取了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精神而完成的。

▲格罗培斯对待微不足道的问题同样认真对待,他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3、最佳路径的设计与法国南部农民卖葡萄有什么联系?

(因为格罗培斯是受当地农民卖葡萄的方法而产生路径设计方案的,两者之间有一些共同点,都把选择的权利交给了大家,让大家去寻找最适合最佳的东西,都是顺其自然的,都包含着对人们的信任、尊重

4、齐读第四段

三、总结延伸

1、至此,你想对格罗培斯说些什么?

▲格罗培斯,你不愧是世界建筑大师!

▲格罗培斯,你善于向成功人士学习,我也要向你学习。

▲你做细小的事情都那样一丝不苟,实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格罗培斯从老太太的做法中深受启发,获得成功。你们从格罗培斯身上得到了什么启发呢?联系生活,寻找生活中的最佳路径。

4、布置以走近迪斯尼、迪斯尼的故事等为主题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板书设计: 最佳路径

时间紧迫获得启示完成设计取得最佳

撒下草种,提前开放

按照足迹,铺设道路

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 篇10

1.教学对象:具体分析所选班的学生的基础、学习情况,及学生对本次课的知

识的理解能力,通过这次课学生可以在哪些方面得到提高。

2.教材分析:分析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对内容进行分层,哪些内容是学生必须

掌握,是学生容易掌握,哪些内容较深,与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平

有哪些差距,学习的内容对学生有哪些实际的帮助。

3.教学目标:根据该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材的要求具体分析,设定本次课的教学目标,重点要突出技能目标(目标要实际、具体)。

4.教学重点、难点:突破教材,来确定学生在学习本次课时的重、难点知识点。5.教学思路:为实现教学目标的而选择何种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能达到的预期教学效果。

6.教学策略:能充分体现本次课的教学思路,在课堂教学中所采取的具体做法;

对教学过程能有一定预测,并如何调控。

8.教学流程图:用图表的形式反映出本次课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过程。

7.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相符,充分体现师生互动,及教师的主导作用。篇二: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

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

一、教学设计的主要环节

教学设计是综合多种学科理论和技术研究成果的学科,其主要理论基础有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系统理论和传播理论等,每一种理论都从不同的视野对教学设计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转引自何克抗等,2005),其中学习理论是四种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尽管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种类繁多,但通过对其理论基础(尤其是学习理论)进行认真分析,我们认为,教学设计主要包括面向教师教的传统教学设计、建构主义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和“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三类。

传统教学设计主要面向教师的教,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教学目标分析——确定教学内容及知识点顺序;(2)学习者特征分析——确定教学起点,以便因材施教;(3)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教学方法、策略;(4)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教学媒体;(5)进行施教,并在教学过程中作形成性评价;

(6)根据形成性评价得到的反馈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策略加以调整。

二、建构主义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地学,设计过程一般包括:?(1)情境创设——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的情境;?(2)信息资源提供——提供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信息资源(教学资源),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建构。

(3)自主学习策略设计——自主学习策略是引导学生自王学习、自主建构的内在因素,其作用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达到自主建构的目标;(4)组织协作学习——通过协作交流、思想碰撞、取长补短,深

化学生的意义建构;(5)组织与指导自主发现、自主探究——在建构知识意义的基础上,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发现式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三、“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则在理论、方法和过程建构主义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上都兼取两者之长并弃其之短,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其设计过程主要包括:(1)教学目标分析——确定教学内容及知识点顺序;

(2)学习者特征分析-——确定教学起点,以便因材施教;(3)教学策略的选择与活动设计;(4)学习情境设计;

(5)教学媒体选择与教学资源的设计;

(6)在教学过程中作形成性评价并根据评价反馈对内客与策略进行调整。??? 在环节(3)中已涵盖建构主义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与自主探究等策略的设计;在环节(4)和在环节(5)中则包括了情境创设和资源提供的要求。

传统教学设计通常也称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主要面向教师的“教”,其主要内容是研究如何帮助教师把课备好、教好。其教育思想倾向于以教师为中心。按这样的理论和方法设计出来的教学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师对整个教学活动进程的监控,有利于系统科学知识的传授,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对于学生全面打好各学科知识基础是有利的;不足之处是由于长期“重教轻学”,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对书本、对权威的迷信,且缺乏发散思维、批判思维和想像力。

建构主义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也称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其教育思想倾向于“以学生为中心”。特别强调学习者的自主建构、自主

探究、自主发现,这无疑对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大有好处的,却忽视教学目标分析,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近年来,随着blending learning新概念逐渐被国际教育技术界所接受。愈来愈多的教师认识到“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有自己的突出优点(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但也有自身的缺陷(不利于系统科学知识的传授与掌握);而“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恰好与之相反。若能将两者有机结合,正好可以优势互补。结合以后的教学设计,我们称之为“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这种教学设计既强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与创新能力的训练有利,对于学生健康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也是大有好处的。篇三: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教学设计是指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运用系统和程序的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具体包括:分析学习需求、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解决方法、反馈调整方案四个具体过程。对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评价等七个基本要素优化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有意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以及系统论和程序论的思想。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

1、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和交往素质。

2、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发展个性:通过有效的教学,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同时,潜能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发展;

3、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上要着力为学生营造一种生动活泼,思维活跃、平等和谐、积极参与和探索的教学氛围以及教学情景;

4、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主要是要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为终身教育打好基础; 学会生活:主要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交往能力和健康生活的能力,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打好基础; 学生做人:重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爱国情操,做一个遵纪守法、文明有礼的现代公民;学会生存:重点培养学生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 1.目标导向原理

在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起着导向的作用。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主要有三种: ①目标的指向作用:使师生把注意力集中到与目标有关的问题上; ②目标的激励作用:能启发、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与意向;

③目标的标准作用:一是目标成为检查教学效果的尺度;一是反过来教学效果成为评价教学目标的合理性、适切性的依据,以便调整目标。2.教学结构的整体优化原理

教学过程中各要素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因此,必须从动态的、综合的角度加以考察。

每一个要素都会产生一定的力,但导致最后教学效果的力并不是各要素的力的简单加和,而是各要素关系之间构成的“合力”。这是教学设计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理。善于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克服不利因素,争取最大合力,这是教学设计的主要任务。3.教学活动的系统有序原理

教学活动的系统有序是指教学要结合学科内容的逻辑结构和学生身心发展情况,有次序,有步骤地进行,以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学有序不但包括知识教学要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而且包括能力、情感教学也要有一定的顺序和层次。

教学有序不仅表现在教师的教的活动上,而且也要体现在学生本身的学习上。不仅要贯穿于课堂教学中,而且也要贯穿于其它教学活动中,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4. 反馈控制原理

为使教学过程有序进行,达到预期目标,必须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及时纠正出现的偏差,采取补救的措施。

教学设计中对教学过程的控制方法主要通过师生之间的信息反馈(前置反馈、即时反馈、延时反馈)进行。

四、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

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三大部分、八个基本要素,如下图所示: 1.教学对象分析分析要点:

①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水平,为确定教学重点、难点、选择教学方法提供依据;

②分析学生认知心理特点及认知发展水平,包括情感、动机、兴趣和意志等心理因素,以及学习能力和智力发展的水平,为制定教学目标提供依据;

③分析社会背景,包括学生的生活经历以及社会、家庭的影响对教学可能产生的正负面效应,以便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补救措施。2.教学内容分析分析要点:

①分析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该部分内容在整体内容中的地位和作用; ②分析本节教学内容的范围与深度、重点与难点,以适应多层次学生的需求; ③分析蕴含于知识中的智力因素和情感因素,以利于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和智力的开发。3.教学目标的制定

教学目标主要描述的是学生通过教学,预期产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变化。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要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具体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三维目标)

4.运用低起点、密台阶、多训练、勤反馈、早补救、常激励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的设计具体包括: ①新知导入起点要低;

②学习新知前要进行旧知识的复习;复习的内容一定是和新知密切相联系的知识,进而铺设学生学习的各种台阶,注重教学的反馈与激励。③体现训练为主线的教学理念,通过学生对新知的反复训练,加深对新知的理解与巩固。注重学习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特别应注意的是训练的广度、梯度和深度。

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①要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不等于教材内容)②教学内容的容量、深度和广度要恰当;

③教学内容的重点要明确,要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主要内容上; ④教学内容的难点也要明确,并要设计好解决、检查难点的方法;

⑤教学内容的组织、排列、呈现方式,既要按知识的逻辑结构排列,又要按学生的认知次序来排列。

⑥精心设计练习的量和质,以及练习的方式方法。6.教学方法的选择

一般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讲练法、练习法、实验法、图示法、比较法、启发法、提问法、类比法、程序法、掌握学习法、发现法、讨论法、探究法、自主法等等。

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主要要依据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的设备和条件、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条件等而定。7.教学媒体的组合运用

教学媒体指传播知识或技能过程中显示信息的手段或工具。传统教学媒体有:书本、语言、黑板和图片;

现代教学媒体有:录音、录象、投影、电脑、多媒体课件等。合理运用组合媒体,是实现教学最优化的重要措施。在教学设计中,对教学媒体的运用要求是:

①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必须有机组合,以达到最佳效果; ②媒体的运用必须做到适时、适量、适度、有效。8.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设计

1.形成性评价:是一种过程性评价。目的是诊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教学中的不足,使能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形成性评价一般有:提问、讨论、练习、小测验、问卷、观察、个别谈话等。

上一篇:观测日偏食叙事作文下一篇:五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