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堡太极拳

2024-10-21

赵堡太极拳(精选10篇)

赵堡太极拳 篇1

第一节

第一式领落

自然站立,面向南,两脚间距与肩同宽,脚尖朝前(南),头顶轻轻上领,目光平视前方,双手自然下垂在两胯旁,松腰,松胯。(图1)

两脚十趾轻轻抓地,左右腿缓缓微屈膝,双手从体侧 随大腿向 下在腹前 呈抱球状 ( 图2),左脚向左前方迈一步,脚尖朝东南,右脚尖微内扣,呈左弓步的同时,双手自下向上往左前掤起,左手在前,手梢高与眉齐,同左脚尖上下相对,肘与左膝对齐,右手在胸前,高与鼻平,依然面朝南。(图3)

两脚以脚后跟为轴,脚尖自东南转向西南呈右实左虚仆步的同时,右手向上右划弧转到与右脚方向一致,手高过头顶,手指朝上,与脚上下对齐;右手弧形下切至左膝前,掌心朝南,然后转体面对西南,目光平视,关顾双手。(图4)

两脚以脚后跟为轴,脚尖向左转至朝前(南)呈左弓步的同时,左手心弧形下挤,手指上领,高与眉平,右手弧形下按至右胯根前,手心朝下,然后转体面向正南,以眼神关顾双手。(图5)

右脚蹬起,提胯向前,高与胯平,脚掌平,脚尖朝前(南)呈左独立式的同时,右手转手心向左,弧形上提,高与眉平,大拇指与鼻相对,呈立掌,左手向里经胸前下落至左胯根前,手心斜向右下。(图6)

右脚落于左脚旁,两脚间距与肩同宽,右脚实,左脚虚;同时,左手心转向下,平置于脐下,距腹约一寸,右掌逐渐变拳弧形下落置于左掌上方,与左掌心相距约一寸,略高于肚脐,拳眼朝上,距腹约一寸。(图7)

第二式揽插衣

右拳变掌弧形上提,高与鼻齐,手心向左;左掌转掌心向右落至左胯前的同时,重心落在左脚,右脚微上提,脚尖点地。(图8)

左掌内旋,轻按在左小腹下部,右掌向上经脸前向西划弧按出,掌心朝西南;同时,右脚向正西迈步变实,脚尖朝西南,呈右弓左蹬步;面向南,目光平视。(图9)

第三式如封似闭

右掌内旋,收回胸前,掌心朝左,距胸一尺,左掌弧形提至腹前,掌心斜向右下,双掌形成抱球状的同时,重心移至左脚,右脚向左收回半步,脚尖点地;转体面向西南,目光平视。(图10)

右掌从下往后再向上缠头过脑曲置于胸前,掌心朝下,左掌自下朝后向上转一小圈也曲置于胸前,略低于右手;同时,提起右膝与胯平,随即向右前方(西南)跨一步变实,左脚跟一步,脚尖点地,目光平视西南。(图11)

第四式搂膝斜行

双掌转掌心朝外,自右向左往上划弧至正南,左掌手梢与肩同高,右掌手梢与眉同高;同时,左脚向左(东)横跨一步,脚尖朝南,右脚随即向左收半步,脚尖点地;转体面向正南,目光平视前方。(图12)

双掌继续向左下经腹前朝右划弧,在胸前交叉呈十字手,右掌在外在下,掌心朝左,左掌在内在下,掌心朝右,同时,右脚向右迈小步踏实,左脚跟提起,脚尖点地跟进于右脚内侧;目光平视南方。(图13)

左手腕附按于右手腕,右脚尖内扣朝向东南,重心落在右脚,身下蹲,十字手弧形落于右膝前,目光平视东南。(图14)

左脚朝东北方跨一步的同时,双掌按至右膝下分开,左掌心向下再转向外划弧至左膝前,右掌从膝下外旋上提至右膝前,目光平视东南,双脚虚实转换呈半马步。(图15)

双掌朝上 从膝前往 上划圈合 于头前 ( 合掌),手梢高与眉齐,目光平视东南;此时,两脚正处在虚实变换过程中。(图16)

左脚实,呈左弓蹬步,左掌变勾手从胸前向下朝左划弧落于左胯旁,勾尖朝外,右掌前推,高与鼻平,掌心朝东;面南偏东,目光经右掌指梢远看前方。(图17)

第五式开合

重心移到右脚,左脚向后收回半步,脚尖点地的同时,右掌先外旋后内旋收回于右腹前,掌心斜向左下,左勾手变掌,外旋上提至左胸前;目光平视东方。(图18)

左脚朝东北方迈半步,右脚跟半步,脚尖点地的同时,双掌朝下向两侧分开上经头前划一圈下按,左掌在左腹前,右掌在右胸前,两掌心朝下,目光平视东方。(图19)

第六式收回琵琶

右脚向西北方撤半步变实,脚尖朝西南,面向由东北转至东南,左脚以脚后跟为轴,脚尖内扣朝东南,提起脚跟,脚尖点地;左掌外旋,掌心朝上,向里上提,掌心面对脸,指梢与眼平,右掌外旋,从左肘下穿出转掌心向上,目光平视。(图20)

左掌变勾手,自脸面前与胸前向下划圈落到左膝上,勾尖朝东;收回右掌置于腹前,高与脐平,目光平视东南。(图21)

第七式搂膝拗步

左脚朝南偏东迈一步,脚跟先着地,未等踏实的同时,左勾手移向膝内侧,右掌从腹前转掌心朝下,向外再往下朝右向上划圈至额前,掌心斜向上,目光平视东南。(图22)

左脚掌踏实呈左弓步,左勾手沿膝头绕至膝外侧,右掌弧形按至左膝旁,面朝东南,目视斜下方。(图23)

第八式上步十字手

重心移到左腿,提起右脚从右向左摆到左膝前,脚心斜朝下;同时,上提右掌至胸前,左勾手变掌,掌心朝下,然后朝后向上经头前划圈落至胸前,跟右掌交叉呈十字手,左手在内,右手在外;

目光向南平视。(图24)

第九式搂膝高领落

右脚从左脚尖前落步变实,脚尖朝西南,交叉手下落于右膝外,重心在右脚,身下蹲,目光向南平视。(图25)

左脚朝东南跨一步的同时,双掌按至右膝下分开,左掌心朝下,尔后转向外划弧至左膝前,右掌从膝下外旋上提至右膝前,目光平视南方,此时双脚正处于虚实转换过程中。(图26)

收回右脚,与左脚相距两肩宽,两脚尖朝南,合双拳,拳心朝里,拳面向南。(图27)

双脚踏实,左拳变掌,掌心朝上,置于右拳下约一寸,同右拳一起落到腹前,左掌在脐下,右拳在脐上,左掌右拳距腹约一寸;目光向南平视。(图28)(待续)

武当赵堡太极拳技法 篇2

赵堡太极拳在演练方面,对手、眼、身、法、步有严格的规则,既要步步到位,也要“不贪不欠”,才能把拳架练好。要练好拳架,首先必须知道该拳的技法基础,才能达到姿势规范。

一、 手型

赵堡太极拳手型有掌、拳、勾手三种。

1.掌:二、 五指自然伸开,手指中间微分,自然伸展而不僵硬,手心微鼓起。 此种掌型叫刀片掌、剑掌、弓形掌。

掌有立掌,掌面与自身垂直,掌面向外,指尖向上;俯掌(阳掌),手向外平伸,手心向下;仰掌(阴掌),手向外平伸,手心向上;侧立掌(半阴半阳掌),掌向前伸侧立,手型微斜,指尖向前;左手侧立时,手心向右,手背向左,右手则手心向左,手背向右。此手型用处最多,因为掌侧立对方不易采拿,是技击看门,、、挤、按中随时运用的手法。

2.拳:四指并拢屈握,拇指屈扣压在食指第二指节上。拳不可握得太紧,拳面要平,直腕。腕直而顺,气贯手心,拳浑实而有力。

拳有立拳,拳眼向上,手腕直伸;仰拳,拳心向上,拳背向下;俯拳,拳心向下,拳背在上;斜拳,拳伸出偏斜,在手心向下的角度中,拳眼倾斜。

3.勾手:手四指撮屈,拇指屈指尖点按在中指第二节的中间,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

二、手法

手法是技击的基础技术,只有掌握了才能在搏击格斗中得心应手。赵堡太极拳手法要求在走架中的两手按尺寸,一手领,一手催,上下左右缠绕,两手紧密配合,手腕灵活多变,不走直线。在此基础上,推手、散打时,形成了出手于无心,击人时无意,把手法当成了对抗性技术的关键。

现将有关手法要求分述如下:

掌:掌的用法有正掌、立掌、垂掌、反掌、侧掌、侧立掌、仰掌、俯掌、托掌、压掌、按掌、挤掌、平掌、插掌、分掌、挑掌、劈掌、切掌、滚掌、抹掌、探马掌、倒卷掌等。不论掌法怎样变化,有一条基本法则,就是掌从心中发,落向鼻尖。凡是发掌,不论左右手,有一手从胸前心窝处发,落时,也是要有一手由鼻尖下落。按此要求的手法,首先是从中发手的目的是出手看正门,此时刻手不离中。为什么要从鼻尖落呢?因为在练拳架时要求如此,而搏击实战时也是如此,是把手从中发时,由心的方向手位上领,也就是端对方手肘时从低往高把对方手肘领高,这时对方失去了根,成为无根之物,易于抛出。把对方发出后,手还要经鼻尖落下,守于心处,形成始终手不离中,有一手看正门,是技击之要。不论运用那种手法,均要按此方法进行。

手以掌为主,赵堡太极拳在拳架的运动中,除捶、勾手外,基本上都是掌。掌法在运用中,除、、挤、按发人外,它有采、、擒拿的特殊作用。因为在走架中处处是掌在上、下、左、右、前、后缠绕,不论在哪个方向,只要搭上手,不采即拿,运用采、、擒拿之法,以巧制服对方。这些均说明了掌在太极拳中技击作用。

拳(也叫捶):捶的用法较多,拳式中捶的姿势也多,是技击中重要的手法。捶有搬拦捶、掩手捶、肘底捶、串捶、回头捶、指裆捶、三步捶、连环捶、金刚捶、缠旋捶等。捶的击打范围广泛,前后左右,上下处处都有捶。捶的打法,从拳式的要求,握而不紧,浑厚实力。击时浑身配合,拳到身到,是一个完整的浑元体,击打时就能得心应手。

勾手:勾手在太极拳式中也有多处,如单鞭、跃步、闪通背,多处均有勾手。勾手的用法,重点在于击点。拳谚云:“阴阳掌法变不尽,空心拳打穿透功,不得已时撮手用,撮手点打致命功”。勾手主要用于点击穴位,也是太极拳技术中的重要手法。

三、眼法

俗话说:“眼观六路”。六路者,上下左右前后。赵堡拳师认为:“眼为心之苗,意从心里起,心与眼相合,目视正前方”。在练拳架与实战中,均要目视正前方,侧顾左右,目不转睛。我意欲向何往,眼神直射何处,周身亦直对何处,眼转周身全转,视静犹动,视动犹静,总须从神聚而来。目是侦察兵,审视敌情,使意判断而行。目有震敌之能,在对方没有搭手之前,二目注视对方,二目有神,使对方畏而生寒,增加威力。再者,赵堡太极拳要求在练架与实战中,须目视正前方,左顾右盼,不得随手而转。遇敌、练架,不闭眼、不瞪眼。

四、身法

赵堡太极拳身法要求中,首先要求立身中正,中正者,不偏不倚,不左右歪斜,不前俯后仰;不扭膀,不掉胯,从头至脚节节虚领贯通。无论动作大小,从膝、脚、小腿部分得与地面保持垂直。练拳时要身正,推手要身正,在搏击实战时身亦要正,总之处处身法要正,身正者自稳。

身正,还须做到以下几点:

虚领顶劲:虚领顶劲者,即提“顶”。头部要正,必须顶平,才能领正身体,动作才能轻灵、稳健。赵堡太极拳讲究头部自然、端正、顶平、项直、收颏、百会穴轻微上提,同时上提耳后高骨,形成自然而正。

含胸拔背:含胸是胸微含,胸部自然舒适,呼吸通畅,肩微内含,这样有利于肩关节放松,灵活运动。拔背与含胸是互相联系的,含胸就必然拔背,背部肌肉往下松沉,前任后督二脉直通。

沉肩垂肘 肩下沉者,肘也随之下垂,不可僵直,随其自然。在练架与技击搏斗中,也是始终沉肩垂肘,保持臂关节灵活,疏通手六经络,筋骨松顺而易发力,在双手缠旋中,行动自如。

圆裆松胯:以腿根微松,使气沉于丹田,便于阴阳虚实的变化,是圆裆根稳。

尾闾中正:练架与实战时,都要保持尾闾正中,形成周身一条线。要尾闾正中,首先要将小腹微微内收,重要的是腰要树立正而直,不得松腰。拳论云:“气如车轮,腰似轴”。对拳论认识不一,理解不同,各有所述,各得其精,不少拳派认为松腰,腰松者塌陷,立身不正,浑身无力,何论技击之法呢?赵堡太极拳第十代宗师郑悟清先生强调说:“腰是一身之主宰,只能竖,不能弯曲,车轴弯了就转不了。因此练太极拳,浑身可以松,惟腰绝对不能松。松者少气无力,还如何防身自卫呢?郑老师的教诲,使我在几十年实践中,体验到腰绝不能松的论断是正确的。

身法在上边几项要求下,能基本立身中正,只有立身中正了,才能论述身法,“身法维何?纵横高底,进退反侧而矣”。身者,随手脚而进退,回转伏势而进。身者,返身顾后,后即为前,侧顾左右,纵横高低。有忽纵而忽横,纵横因势变化。千变万化,身要端正,行如活蛇,走如猫行,周身轻灵,力由脊发;步随身换;“进人要进身,身手齐到是为真”。

五、步法

拳论云:“步乃一身之根基,运动之枢纽也……一则在步之进退反侧,非步何以鼓荡之机,抑扬伸缩,非步无以宗变化之妙”。拳谚:“活于不活在于步,灵与不灵也在于步”。赵堡太极拳对步的要求不同之处是不抬高步,以离开地皮为止,顺势而行。不论前进后退,什么步的走法,均以低步为主。

步型:平行步。两脚距离,约为本人的肩宽,如预备式、白鹅亮翅、收势等步型。

弓步。一腿直一腿弓。直腿直而微曲,为虚,弓腿膝要上下弓直,成垂直状,不得左右竖偏,不得弓过与弓不到位,做到不贪不欠。这样的弓步实而有力身稳,偏向任何一方或弓过及不到位,一是身势不稳而无力,二是膝部不顺经络停滞易患膝关节炎,一定要将膝竖直竖正。如金刚三大对、单鞭、揽插衣等步型。

马步。两脚分开,距离约两脚长,脚尖微往外撇,两膝弯曲,上下弓直,身如乘骑马状,故名马步。马步两腿实中有虚,实而不僵,虚中稳定,便于转换。如金刚三大对、斜形、闪通背、伏虎等过渡步。

丁字步。侧立时,一脚跟在一脚中间,相距四指,形如丁字,叫丁字步。此步前脚后跟微抬为开业步,后脚踏地为实步,重心在后腿。如高探马的左右丁虚步、前后照镜、玉女穿梭等步。

金鸡步,又名独立步。一脚着地,一脚提护裆间,膝高抬微过水平线,站立稳固。左、右金鸡独立,高探马、跨虎等均用此步。

步法:上步。前步不变,后步向前迈进,为上步。如插脚、分门桩抱膝等步法。

进步。前步迈进,后步随跟,为进步。用于紧逼对方身稍御而步即进。如金刚三大对、白鹅亮翅、串捶等的进步。

退步。前步向后,后步变作前步。为退步。如倒碾肱步。

顺步。右手在前,右步亦在前,或左手左步皆在前,名为顺步。如野马分鬃、金刚三大对势。

跃步。右手在前,左步在前,或左手在前,右步在前,叫跃步,如斜形的跃步。

仆步。在不利退走的情况下,为了击打敌方,以仆步下势反击。如跌岔、扎七星势。

收步。在斜形、云手的姿势变换步进行,为收步。因斜形与云手的弓步两脚距约90公分,先由右收一步如1/3,再收左脚1/3,留下1/3变成丁字步,此为收步。

叠步。两腿交叉蹲坐,以变换方向,谓之叠步。此步如跃步的进身,上边两臂交压十字手,下边两腿交叉膝分两边,形成叠步。此步法亦叫古树盘根、仙人步。往往在改变步法时,拧身蹲坐,此步法在五行步法中,属于中定。

脚法:蹬脚。一腿站立一腿蹬脚,站立腿直而不僵,实中有虚,站立稳固,而另一脚则蹬出。蹬脚有直蹬、横蹬、转身蹬。不论那种蹬法,原则要求腿平直而出,脚尖朝上,横蹬者脚要放平,腿不超过平行水平线,立身中正,稳而有力。如蜷脚蹬根、转身蜷脚蹬根等蹬脚之势。

插脚。一腿直立一腿屈膝提起,向前伸腿平行。脚面要平,脚尖向前踢出击敌,同时以掌击打脚面为插脚,左右同。此插脚既踢对方阴部或胸肋,同时双掌齐向下打,成为下踢上打的用法。

二起脚。纵身双脚同时跳起,一腿向前踢出,一脚在下,纵跳要高,双手下打,一只手打踢起的脚面,拍响。拍打脚在空中完成,也是下踢上打齐击。

摆莲脚。左腿支撑,右脚向右外摆平,横向右摆如扇面。单摆莲是脚摆平扫左手心打响;双摆莲是摆右脚时双手平面,脚平先后双手击响,连贯两声响。

双震脚。金鸡独立后的双跌脚中跌法。是右脚在空中将落未落时左脚跳起,形成两脚腾空,右脚先落,左脚后落,连续两声拍拍之音,为双震脚,主要用于脚踏对方扫堂腿。

赵堡太极拳初级套路(中) 篇3

第二节

第十式束手解带

重心移到左脚,右脚变虚,右拳变掌,双掌相对合实,向下转手心,向上朝里上提与脸同高。目光向南平视。(图29)

双掌屈腕,向脸前往下钩转旋成腕背相对,下落至小腹前。(图30)

左脚趾抓地,右脚朝西横跨一步呈平马步的同时,双手在小腹前外旋,左右分开到左右两膝内侧,手心朝外。目光向南平视。(图31)

第十一式伏虎

重心移到左脚,坐左腿,右腿原地变虚的同时,左手外旋手心向上,朝左前往上划圆至头顶,再内旋手心向上撑掌,右掌变拳外旋,拳心向上,右前臂内收,肘尖贴住右肋,右拳在右膝上方,目光向西平视。( 图32)

重心移至右脚呈右弓步的同时,左掌经头胸前划弧落至小腹前变拳,以拳顶贴左小腹,拳心向下,肘尖朝外,右拳变掌向后朝上划弧至头顶变拳朝东南打出,拳高过头顶,拳心向外,拳眼朝下,与右脚尖上下相对。目视左肘左脚尖所指方向。(图33)

第十二式指阴捶

左脚尖稍微内扣,朝向西南,重心移于左腿,右脚收回半步,脚掌轻着地的同时,左手变掌,手心向上,朝前附贴在右腕背上,右拳外旋,转拳心向上,划圆弧至腹前,目光向西平视。(图34)

右膝提起高与胯平,左手心托起右拳,弧形上提至与鼻平,左手心同右拳心均向内。(图35)

右脚向前(西)迈步下蹲变实,脚尖朝西南,左脚跟半步虚触地面的同时,右拳内旋,从鼻尖向下朝右打出,拳心朝里,拳眼向上,置于右膝外侧,左掌随右拳内旋变拳置于右腕,拳心向北,拳眼朝上,目光平视西南。(图36)

第十三式肘底看拳

双拳自下向上朝左划圆至头前,右拳心朝外,拳眼向下,高与额头持平,左拳心向下,拳眼朝里,高与鼻平,两拳直线相距一拳,右拳在上在前,左拳在下在后,两脚以脚后跟为轴,脚尖转向南,目光从两拳之间向南平视。(图37)

右脚跟外撑变实,脚尖朝东南,左脚尖外撇向东,随即提起,脚尖点地,转体向东的同时,双拳随即向左划弧,左拳高与鼻平,拳眼跟鼻尖相对,肘下沉;右拳移到左拳左侧,朝下划弧至左肘下,右拳眼朝上,与左肘尖相对,相距一拳之间,拳肘膝呈一条直线,目光平视东方。(图38)

第十四式倒撵猴

重心移至左腿,右脚变虚,脚尖点地,左拳变掌弧形下落至左腹前,手心朝下,右拳变掌弧形下落至右胯窝,手心朝上,两手呈抱球状,目光向东平视。(图39)

左脚趾抓地,右脚略微上提,随即朝西南退一步呈左弓步的同时,左掌变钩手从膝内侧绕膝头向左搂至左膝外侧,钩尖朝外;右手从下向右朝西南往上经头顶、过脸划圆落至小腹前,手心向下,手尖朝东北,身要中正,目光向东平视。(图40)

重心移至右腿,左脚收回于右腿内侧悬起,然后朝东北方后退一步呈右弓步的同时,左手变掌外旋至左胯侧,再朝西北方从下向上经头顶过脸前划圆至小腹前,手心向下,手尖朝东南;右掌变钩手,随身移至右胯前,钩手绕膝头向右按至右腿外侧,钩手尖朝外,目光向东平视。(图41)

第十五式白鹤亮翅

重心移至左腿,右膝提起,右钩手变掌,从下往右向上朝左划弧到腹前,双手随即朝左后划弧按去,左手在体左侧,手腕高与胯平,手心朝下,右手落于右胯前,手心斜向左下,目光平视东南。(图42)

右脚朝东南迈一步变实,脚尖朝东南,左脚跟进一步落在右脚跟旁,脚尖点地的同时,双手自下向上经头前朝下按,左手高与胸平,手心朝东南,右手高与眉平,手心朝东,目光平视东南。(图43)

左脚踏实,以右脚脚后跟为轴,脚尖内扣向东北的同时,右手内旋随身转向东北,手尖朝北,左转掌心挡住右小臂,指尖朝上,目光平视东方。(图44)

右脚以脚跟为轴,转脚尖朝向东南踏实,左脚内扣的同时,右手外旋,手尖朝东北,掌心向下,按压于左小臂,左手外掤,掌心朝外,贴住右小臂,指尖朝西南,目光朝东偏南平视。(图45)

第十六式单鞭

双手下按,右手向右落于右腿外侧,掌心朝下,左手落于右小腹旁,掌心朝内的同时,左脚内收,脚尖点地置于右脚内侧,目光平视南方。(图46)

双手转手心向外,自右向左往上划弧至正南,左手尖与肩同 高 , 右手尖与 眉同高 ; 同时 , 左脚向左( 东 ) 横跨一步 , 右脚随即 向左回收 半步 , 脚尖点地,转体向正南,目光向南平视。(图47)

双手继续向下经腹前朝右划弧,左手置于右腹前,手心朝向右下方,右掌变钩手置于右胯根前,与右膝相对,钩尖朝下;同时,右脚向右横跨一步,左脚随即向右回收半步,脚尖点地,目光平视东南。(图48)

右脚趾抓地,左脚向左横跨一步,脚尖朝向东南踏实呈左弓右蹬步的同时,左手自下向上经头额前向左(东)划弧按出,手尖与眉同高,右钩手弧形上提与右脚尖上下相对,钩手略低于肩,钩尖与肘持平。目光平视南。(图49)

第十七式前招后招

右胯内收,右钩手变掌朝左往下按至腹前,目光平视西南。(图50)

右脚尖外撇朝向西,重心移至后腿呈右弓步的同时,左手向下朝右划圆弧至右手下,两手交叉,弧形朝前(西)掤出,手高与鼻平,左手心向右,右手心朝左,目光向西平视。(图51)

第十八式勒马式

武当赵堡太极拳技击之本 篇4

不贪不欠

“不贪不欠”是赵堡历代拳师传艺的规则。就是练架或技击实战,也必须做到动作步步到位,不贪不欠。只有不贪不欠,所练的拳架才规范。在推手、散打时,才能保持自身中心稳固,发放对方有力。

王宗岳《太极拳论》说:“无过不及,随曲就伸”。又说:“不偏不倚,忽隐忽现”。拳论说的“无过不及”、“不偏不倚”,都是要求我们在走架或实战中,不能过,也不能不到,不能偏左,也不能偏右,只有按规定的姿势,一招一式,身、手、脚按要求做到标准,对于健身、养生效果好,实战中才无往而不胜。

赵堡拳师的“不贪不欠”,就是根据王宗岳的“无过不及”,“不偏不倚”的原则,说成了地方土语。“不贪”,就是在走架或实战中,身、手、脚按规定的尺寸,走到为止,不得超过。超过了,姿势就前倾,立身不中正,根基不稳固,易被人制。“不欠”,就是说姿势没有走到位,按规定要求差了一点。 欠缺了,第一,身、手、脚不到位,拳架不规范,第二,实战时,浑身都没有到位,手没有按到地方,步没有走到位置,发人时发的无力,打的不狠,打不出多远,同时自身不舒服,内气、外力没有发出,反而有损自己身体。正如《太极拳论》说的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不偏不倚”与“不贪不欠”紧密相连。在练拳架中,如没按规定学好姿势,往往偏左或者偏右,拳架没学规范,在实战搏击时就不管用。虽然拳架不贪不欠,但走架时把姿势走偏了,实战时,不论接手、端肘或是发放人,你不接正位接偏,就接不住对方手与肘,也就谈不上发人。

“不贪不欠”、“不偏不倚”是要求我们在练拳架与搏击时,进退反侧,虚实转换,必须做到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的外三合。不做到外三合,就是贪与欠,也是不倚而偏。同时也得做到内三合,即要心与意合,气与力合,筋与骨合。岂至六合,上下、左右、前后,浑身上下总要合而为一体,才能做到“不贪不欠”、“不偏不倚”。必须手领、身随、脚催,形体合一,“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发人如箭发,“手脚齐到是为真”。

圆与弧

武当太极拳功法以圆弧运动作为动作要求和运行轨迹。武当拳的创造者,将太极应用于拳技,太极图也成了太极拳的象征。从而使太极拳运动方式和路线也形成了曲弧圆线。太极拳八字诀云:“脊背要圆,胸脯要圆,虎口要圆。脊背圆则力催身,尾闾中正神贯顶,前胸要圆,两膊力全,心窝微收,呼吸通顺。虎口要圆,坐腕撑掌,有裹包之力”。又曰:“胳膊似弓如月圆,手腕外顶如月牙,腿膝连变形如月”。均说明圆与弧在技击中的重要性,只有圆与弧的运动,才是技击之本。

太极拳式的任何一个动作,都离不开圆与弧的运转,从不直来直往。圆运动是稳固动态平衡的根基,在圆的运转中产生的旋转来求得动态的平衡。我们在练习太极拳架中,以腰为轴,肢体动作无一不贯穿着圆弧的运动,随着动作的变化形成了“大弧带小弧”,“大圆套小圆”,或者平圆、立圆、斜圈、反圈以及等量螺旋的立体交错的圆转运动,使每式的起、承、转、合得到平衡。故太极拳以圆为宗,用圆的运动去执守于中,去稳固自己的重心,旨在身转、步行、手动处处势势用至虚至灵之浑圆作导引,力争做到用先天之巧劲去排除人体后天之拙力,达到以后天引先天之目的。而太极拳的内劲圆转,外动求圆,以及虚领顶劲,又能使身体内部器官和百会穴得到轻微的自动按摩,以达到修性立命、性命双修,将后天返还于先天之功效。

赵堡太极拳第九代宗师杜元化所著《太极拳正宗》启蒙规则说:“因其动作着着浑圆,与天地之元极同。由着着混圆,历三直四顺六合等,本人之身混圆,而造为背丝扣,与天地根源同。”又说,“一势一势都练成空圆圈,即是无极,即是联。故每势以转圆为主,不须断续,不须堆积。如此做去,方为合格。”杜元化所说的,是赵堡太极拳历代宗师对练太极拳的法则。因此,赵堡太极拳耍架时,出手走弧形,缠绕转圆圈,进步、退步走弧形,上下左右凡动都是弧与圆圈,耍架时无处不是圆与弧。形成了立身中正,轻松柔活,两臂曲而不直如弓,蓄力于身,裆圆根固,为技击搏斗练好了基本功。

太极拳在以圆与弧的运转,经过缠绕螺旋练功,使力量浑厚充实,适应了“以柔克刚”的特殊要求。在技击时,防守、进攻与左右旋转,使力量更稳重,而且不易被对方力之击或擒拿住,防守中的接触化解,弧形、圆形化力及消御牵引等都是运用圆、弧的形式进行的。这可使受力面积增大,延长力的作用时间,恰到好处升华到“四两拨千斤”境界。

赵堡太极拳讲究先练开展大方,后练小而紧凑。推手中,若两手以平时常习的大弧、大圆的姿势去接对方手肘,根本就接不住,因手与肘之距是21厘米,如果架式紧凑,基本上两手之距符合对方肘之距,出手很自然的接住对方手与肘的两个关节。双方进行四臂交叉缠旋,形成圆与弧形的运转,这种圆的质量越高,越能在推手当中化掉对方之劣质圆和直力、蛮力、拙力,使之沿我之圆的切线方向滑过。我本身之圆运动的位移小,稳而快,不失重心。对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就站不稳,难以立足。因为拳艺在于根基,对方在我缠绕旋之中失去了平衡,没有了根,无根自倒,这时我以“四两拨千斤”之力,手到、身到、脚到,一到浑身皆到,不费力就把对方挑扔而出。由此可知,太极拳运动是圆与弧的运动,只有把圈转圆了,沿着轨迹,方为太极拳技击搏斗之本。

武德为本

武当太极拳吸收了儒家的“仁学”、“礼义”。道家强调“为善”始能“保真”。人为万物之灵,只因后天习染,坠入恶趣,必耐心化度使复本。用之于拳术,故偶发而使对方不伤,为上乘,化而使对方无所施其力,为主要。习练太极拳艺,首先是修炼一种境界。修炼太极拳也是修身、养身、健身、益寿延年。不以拳艺逞凶欺世,而化恶扬善,是拳艺家讲究的武德。

武当太极拳在张三丰集大成创始后,各门派皆根据不同历史时代、环境等客观情况做出了不同的训诫。如:“一不得杀生;二不得淫悦;三不得偷盗;四不得骄妄,以及欺凌孤贫等等。如北派太极拳,自云道人传山西王宗岳后,规定了一些戒律,如心险好斗者不传,人格低卑者不传,贪酒好色者不传,轻露卖弄者不传,不忠不孝者不传,不仁不义者不传等。总之,无论有多少个“不传”,都是根据时代和社会公德的需要而定。

武当太极拳派讲究习武先习德,只有德高,才能望众。太极拳艺是拳风武德高尚的拳术,在与人交手时,都以先让三招,处处以防为先,从不随意出手击人,往往是不到垂危不发。树立以和为贵。

武当秘传赵堡太极拳(一) 篇5

武当秘传赵堡太极拳原名“武当真传太极正宗”,在2005年《武当》杂志第9期《赵堡太极古传一支惊现天津》一文中,曾对其做过专门的介绍和报道。

武当秘传赵堡太极虽然也传自赵堡,与目前社会上所流传的赵堡太极拳大同小异,但在练法和用法上均有其独到之处,是一个值得深入挖掘整理并加以推广的古老而优秀的武当太极拳传统套路。

为使这一古老而优秀的传统套路不致失传,本人将其整理出来,以供广大赵堡太极拳爱好者研练时参考。

第一式起势

(一)练法:

1、面南背北自然站立,双脚并拢,两臂下垂,双手掌心向内贴于两腿外侧,掌指朝下。闭口扣齿,舌抵上腭,头顶项竖,尾闾中正,全身放松,排除杂念,平心静气。胸宜内涵,空胸实腹,调整呼吸,气沉丹田,双目平视。(如图1)

2、屈膝,重心移于右脚,左腿向左横跨半步,使双脚距离与两肩同宽,再将重心移于左右脚之间,用顶劲将身体领起至自然站立。(如图2)

(二)动作要领:

双脚分开 站立时 , 脚尖不可 外撇成八 字脚,应平行站立,左右脚脚尖均朝南,五趾抓地,脚心涵空。

(三)技击意义:

以静待动。

第二式领落

(一)练法:

1、左右腿微屈下蹲,松腰坐胯,双手同时朝左前方抬起,左掌外旋,右掌内旋,双掌掌指朝向左前方,掌心均朝外。左掌高与腹齐,右掌略高于左掌。目视左前方。(如图3)

2、双掌自左向右在身前往外划弧至右腹前,重心移于右脚,目视右前方。(如图4)

3、双掌随即经右胯旁朝内划弧外旋,再经身前朝左前上方掤出。左掌在前,右掌在后,掌心均朝上,掌指外拧,左掌高与眉齐,右掌停在左肘内侧。与此同时,左脚亦向左前(东南)方迈出,重心移于左脚呈左弓步,目视左前方。(如图5)

4、双掌同时内旋翻掌使掌心朝下,再朝右下方捋回至腹前。双掌距离不变,左前右后,右掌仍置于左肘里侧。与此同时,身向后坐,左腿伸直,重心移于右脚,目视左前方。(如图6)

(二)动作要领:

1、以上所有动作均应在腰劲的带动下运行,腰动手动腿也动,外动内也动。总之,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要做到不停、不撇、不流水。

2、左脚向左前方迈出呈左弓步时,右腿不可蹬直,重心前六后四呈四六步。左腿前弓时,左小腿要与地面垂直,不可或前或后倾斜。要做到三直四顺。即头直、身直、小腿直,顺腿、顺脚、顺手、顺身。俗话说:低头猫腰,传授不高。所以,既不可低头猫腰,亦不可昂首挺胸,挺胸则气浮,气向上涌,上重下轻,脚底发飘,根基不稳,为拳家所忌。身体不可前俯后仰,左歪右斜。总之,要做到尾闾中正神贯顶,涵胸拔背落自然。

3、所有动 作均应做 到外三合 ( 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力合,力与气合),周身三合(皮与肉合 , 肉与骨合 , 骨与筋合 ) , 一动无有 不动,一静无有不静。不停、不撇、不流水。三直、四顺、九合,为武当真传正宗太极拳的基本要求,应始终贯注于整个拳架之中。

(三)技击之法:

在用法上,太极拳的每招每式都有许多变化,这里只讲其基本用法(下同)。

假设对方迎面用右拳朝我中路打来,我迅疾微左转体,双掌从对方右臂外侧粘接对方来手,右掌采握其右腕,左掌采握对方右肘,并力朝右引带。若对方后撤,我则顺对方后撤之力朝前掤。如果对方与我之掤劲相顶,我则顺其前顶之力仍以右掌采握其右腕,左掌采握其右肘往回捋带,迫其前仆倒地。

第三式金刚捣碓

(一)练法:

1、接前式,右足蹬地使重心前移,于弓左腿的同时,左掌外旋,使掌心朝里,并随着重心前移 , 屈肘以手 背和小臂 向前挤出 。右掌掌 指向上,掌心朝前,也顺势从后向前按出。面向南,目视前方。(如图7)

2、紧接着,右掌经由左臂下方继续前按至左臂前方肘,掌臂外旋变掌为拳,屈肘朝上冲打,拳心朝里,拳眼向右,高与鼻齐;右腿提膝至大腿与胯平齐,右脚脚心朝下,脚尖朝前,右膝与右肘相对,呈左独立步。面向南,目视前方。(如图8)

3、左掌外旋,使掌心朝上,朝里向下收回至腹前一寸左右;右拳亦下落至左掌上方,与左掌心相距寸许,拳心向上,拳眼朝外;右脚下落于左脚旁踏实,左右脚间距与肩同宽。仍然面向南,目视前方。(如图9)

(二)动作要领:

金刚捣碓式的重心转换,必须注意裆胯要活,应当松腰坐胯,以使上身中正;气沉丹田,以使下盘稳固。

(三)技击之法:

当对方用右拳朝我打来,我右手趁势粘接其右腕,左手粘接其右肘将其捋回,对方若后退挣扎,我则顺势变用挤按之法把对方摔跌在地;如若未能成功,则可速以按出之右掌变拳自下而上冲打其下颌的同时,提右膝猛撞他的裆部,落右足踩踏其脚面,重创对手。金刚捣碓一式用法凶狠,望慎用之。

第四式翻掌

(一)练法:

右拳上提至胸前,变掌臂内旋,使掌心向下略朝外,再从胸前往下划弧,继而臂外旋,使掌心向上置于腹前;左掌内旋,使掌心向下,再从腹前上提至胸前,掌心斜朝外,使左右两掌心上下相对,在身前呈抱球状的同时,双膝下沉,双腿微屈,重心移于右脚,左脚向右脚后偷步。(如图10)

(二)动作要领:

左右两掌在胸前上下划弧时,如同双手抱球在胸前滚动,动作要自然圆活。

(三)技击之法:

设对方用右拳朝我胸部打来,我以右手封采擒拿对方右腕,左手下按其右肘反关节或搬拦其右肘,迫其亮出右肋,以便我再次变招进手。

第五式懒扎衣

(一)练法:

略微右转体,右脚朝正西方迈一大步呈右弓步,右脚尖稍内扣的同时,左掌朝右往下再向左上方撩起至左腰前,掌指向内弯曲,掌心朝上;右掌自左向上经面前向右上方滚动呈立掌劈出 , 掌指朝向 前上方 , 掌心朝南 , 面向西,目视右手。(如图11)

(二)动作要领:

呈右弓步时两胯应下沉,裆要撑圆,但不可敞裆。前后脚不可呈八字脚,也不能呈丁字步,要不丁不八,两脚尖内扣。

(三)技击之法:

若对方从我右侧用右手朝我头部打来,我立即出右手向右前上方粘接其右腕,亦可用右掌击其头肩及胸部。

第六式:如封似闭(开合)

(一)练法:

1、略微右转体,左脚向右脚后跟进半步,前脚掌点地,随即向后撤至原地,右脚同时收回半步至左脚前,前脚掌点地,左实右虚;左掌随左脚朝右脚后跟步时向前伸出,使左手腕搭在右手腕上,然后两掌随左脚后撤,及右脚收回之际,同时下落至腹前再往两侧分开停于两胯旁,掌指向下,掌心朝前。面向正西,目视前方。(如图12)

2、紧接着,右脚再向正西迈一大步,左脚跟进半步 呈三七步 , 重心前三 后七。与 此同时,两掌顺势从两侧向上朝前划弧按出。面向西,目前视。(如图13)

(二)动作要领:

两脚后撤与两掌下分为开,两脚进步与双掌前按为合。所有动作均须连贯一致,手到脚也到,一气呵成。

(三)技击之法:

设对方从我右侧进攻,来势凶猛,我先行后退卸开对方来势,避其锋芒,使其进招落空。待其前劲已尽,后劲未续之时,我迅即进步向前把他扑按于地。

第七式按式

(一)练法:

右脚向西横跨半步落实,脚尖内扣。左转体90度,左脚跟至右脚旁,脚前掌点地呈虚步,两脚尖均朝南,双腿微下蹲的同时,左臂内旋,右臂先外旋后内旋,双掌同时从右向左向上,再从左向右向下在身前划一立圆后朝西按至右腰外侧,左掌掌指向上,右掌掌指朝南,两掌心均向西。面朝南,目视双掌。(如图14)

(二)动作要领:

双掌自右向左上划时须有掳带之意,朝右下按时须含有挤靠之意。

(三)技击之法:

若对方从右侧击我头部,我速用双手粘其肘腕往上领,待对方亮出软肋后,我或以掌撞或以肘击肩靠随心所欲。

第八式单鞭

(一)练法:

左脚向左侧(东方)上一大步呈左弓步,脚尖内扣的同时,右掌变钩手向右上方提起,右臂伸开使钩手跟右脚外侧中线相对,右钩手略高于右肩。左掌在身前从右向上至右肩前,臂内旋翻腕再向左划弧按出。当左掌按至左前方时坐腕,使掌指朝上高与眉齐,掌心向东。面向南,目光关注双手。(如图15)

(二)动作要领:

1、沉肩坠肘,松腰坐胯,气沉丹田,立身中正。左脚向左上步时要脚踏对方中门。

(三)技击之法:

单鞭一式实为前后应敌之法,如若前后逢敌,我可用右手向后朝上钩挂、提打后方之敌,左掌可随左脚上步的同时按击前方对手,如此前后左右兼顾。

第九式铁扇一挥

(一)练法:

接前式,重心移于右脚,右胯下沉,屈膝下蹲,左腿伸直呈仆腿的同时,右钩手变掌,臂内旋,使掌心朝外,从右朝下向左,再从左下方向上朝右划弧至右额前;掌心向外,掌指斜朝右上;左掌里合下按于左膝前,掌心向下,掌指朝南 , 面向东南 , 目视左手 前方。(如图16)

(二)动作要领:

1、 双 手 动 作 要 协 调 一 致 , 右 脚 尖 勿 外撇,裆要合。

(三)技击之法:

武当秘传赵堡太极拳(二) 篇6

第十式:金刚捣碓

此为重式,练法及动作要领、技击意义均同前面之第三式金刚捣碓,只是方向转向正东( 如图17、18、19)。

第十一式:白鹤亮翅

(一)练法:

1、右脚向右横跨一步,左脚收至右脚里侧,前脚掌着地成虚步,重心移向右脚;右拳向上提起,臂内旋,拳变掌,掌心向外,并向右划至右额上方,掌指高与头齐;左掌内旋向右划至右肘旁,掌心斜向外。面向东,目视右手(如图20)。

2、左脚向左后撇一大步,身向后坐,重心移至左脚,右脚随即向左收回提起至左腿旁,膝与胯平,脚心向下,脚尖朝东,成左独立步;双手向下、向左再向上划弧,左手划至左肩外,掌心向左前,右手划至左肩前,掌心斜向上。面向东,目视东南(如图21)。

3、上动不停,右掌内旋,左掌外旋,双掌随即由左上向右下方弧形按出至身体右侧,右掌掌指朝南,左掌掌指朝上,两掌心均朝右,右掌高与肋齐,左掌高与腰齐;右脚亦向右前下方扁踹而出。左脚紧随右脚跟进一步至右脚里侧,前脚掌着点地成虚步。面朝东,目视双掌前方(如图22)。

(二)动作要领:

双手左右划弧要与身法、步法相配合。右膝上提时,裆要内扣,胯要松沉。

(三)技击意义:

若对方从我右侧用左拳击我头部,并用左脚向我右腿踢来,我即出右手粘接其左肘,左手粘其左腕向左引带,并提起右腿避开其踢来之左脚。若其后撤,我即跟进用双手向右按击其腰肋,下面则以腿破腿,用提起之右脚向下扁踹其左小腿,使其倒地。

第十二式:雀地龙

(一)练法:

1、接前式,右腿屈膝下蹲,左脚向左前(北方)伸出,左腿下沉成仆腿;右掌变拳,从右向左下再向上、向右,在身前划弧至头顶右上方撑起,臂内旋,拳心朝右上;左掌亦变拳经右臂里侧而下随仆腿前伸至左膝上方,拳心向上。面朝北,目视左拳前方(如图23)。

2、上动不停,身体前起,蹬右脚,弓左腿,成左弓步;左拳以拳面向前上方弧形冲打,拳心朝里,高与鼻齐。右拳变掌向左下划弧至腹前,掌指向左,掌心向下,目视左拳(如图24)。

(二)动作要领:

1、左脚向左仆腿时,气要下沉,右腿下蹲要松腰落胯,随气沉而下,决不可挺胸或用僵劲硬往下蹲,蹲下后仍要有将要上冲之意。

2、在左拳上冲成左弓步时,注意身体放松,要用腰裆劲,不可挺胸上拨。要利用右脚撑地而起。左拳上冲和右脚撑起必须协调一致。

(三)技击意义:

若对方从我右侧用拳向我头部击来,我用右臂由下向上挑架,同时用左脚、左拳向其中下路 进击 , 随之 , 左拳向上 冲打其下颏。是为连顾带打之法。

第十三式:搂膝斜行

(一)练法:

接前式,重心右移再向左移,身微右转左拳变掌再变钩手,随身体重心的左右移动,同时由左向上向右再向左下在身前搂划经腹前划弧至身后命门穴,钩尖向上,右掌由下向右搂至右侧臂外旋再向左收至右耳侧后,向前(东方)按出。面向正东,目视右掌前方(如图25)。

(二)动作要领:

双手搂化要与重心的移动互相配合,协调一致。

(三)技击意义:

若对方从我正面打来,我以双手左右搂化化解其来手,并以左手向后钩挂其手,右手向其胸前或右肩按击。

第十四式:手挥琵琶

(一)练法:

接前式,身向左转90度,右脚向内、向后走弧线 , 后退一步 , 右胯松沉 , 右脚下蹲 , 重心落于 右脚 ; 左脚同时 向后收回 半步,前脚掌着地,成左虚步;与此同时,右掌外旋,由身前向左再向右划弧回收至右腹前,掌心朝上;掌指向左,左手钩手不变,由后向左上提起至左上方高与肩平,随之臂先外旋再向内旋并由左向右再向左下划弧钩挂至左膝 上方 , 钩尖朝左 ( 西方 ) , 面向北,目视前方(如图26)。

(二)动作要领:

练此式时,手法与步法必须配合一致,手脚一起动作,不可有先后之分,要手脚一齐到位。

(三)技击意义:

若对方从我左前方用左拳向我中路打来,我立即向左转身以右手向左采其左手,同时出左手由其左臂外侧,向左反关节钩挂其左肘。

第十五式:搂膝拗步

(一)练法:

上动不停,左钩手不变,臂外旋,由左向右划弧至右肩前,臂内旋,继续由右向左下方经身前划弧,随提左膝,使膝与胯平,左钩手由左膝前搂过至身后命门穴,钩尖向上。与此同时,右掌向下向后划弧,臂外旋,使掌心向外,划至右后方臂与肩平时,臂内旋,使掌心向左前,经脑后向前下按到右膝上方,掌指向左,掌心向下。左脚同时向前( 北方 ) 跨出一步,成左弓步。面向北,目视右手前方(如图27)。

(二)动作要领:

左脚上步要大,落步时要稳,要松腰坐胯。并要以腰为轴带动两手、两臂的运行。身法、手法和步法均应协调一致。定式时身体不可前俯后仰,要做到身法中正。

(三)技击意义:

对方若从正面手脚并用向我打来,我即提腿躲闪,并用左手搂开其手脚,右手由后向前,由上向下盖打其头部,使其仆倒于地。

第十六式:十字手

(一)练法:

接前式,重心移到左脚,身微右转,右脚提起向上,并由右向左摆到左膝前,脚尖朝东,脚心朝左前下方,左腿独立;右掌向上提至胸前,左钩手变掌同时由后向上、向右经过面前划至胸前,与右掌相交成十字手,左掌在内,掌心向右下,右掌在外,掌心向左下。面朝东,目视东北(如图28)。

(二)动作要领:

手脚动作要协调一致,肩、肘、腰胯均要放松,不可僵硬,右脚向上提起时,气不可上浮,身体不可散乱。

(三)技击意义:

对方从我左侧用右拳向我打来,我左手划拨其右臂,右手采其右腕,并起右脚上踢其裆,下踹其腿。使其防不胜防。

第十七式:雀地龙

重式,按前式不停,右脚向左脚前上步落地,屈膝下蹲,左脚向左前( 北方 ) 伸出,左腿下沉成仆腿。其余练法与第十二式相同(如图29、30)。

动作要领及技击意义均与第十二式相同。

第十八式:搂膝斜行

重式,动作要领及技击意义均与第十三式相同(如图31)。

第十九式:手挥琵琶

重式,只是身向右转,使方向转向东南,其余练法、动作要领及技击意义均与第十四式相同(如图32)。

第二十式:搂膝拗步

重式,练法、动作要领及技击意义均与第十五式相同,只是方向转向东南(如图33)。

第二十一式:十字手

重式,练法、动作要领及技击意义均与第十六式相同,只是方向转向东南(如图34)。

第二十二式:雀地龙

武当秘传赵堡太极拳(六) 篇7

第五十三式:掩手肱捶

(一) 练法:

1、接前式不停, 左脚向前落地, 重心前移至左脚, 身微左转, 同时左掌外旋使掌心向右, 掌指朝左;右掌向下、向左划弧至左腹前, 掌心向下, 掌指朝左前。面向东南, 目视左前方。 (如图99)

2、上动不停, 重心向后移至右脚, 身向右转, 右掌内旋, 双掌掌心向外, 同时从前向后、从左向右平划至身前。 面向南, 目视左前方。 (如图100)

3、上动不停, 双胯下沉, 同时, 左掌内旋使掌心向右、掌指朝外;右掌外旋变拳划弧收至右腹前, 拳心向上, 拳眼朝外。面向东南, 目视左前方。 (如图101)

4、上动不停, 身向左转, 重心向前移至左脚成左弓步;同时, 右拳内旋向左前 (东方) 打出至身前, 拳心向下, 拳眼朝左, 高与胸平。与此同时, 左掌内旋附于右腕里侧。面向东, 目视右拳前方。 (如图102)

(二) 动作要领:

重心的前后移动要柔顺自然, 不可间断。右拳打出时, 要以腰劲为主。此式一蓄一发, 由脚而腿而腰, 要做到节节贯串, 根节动, 梢节发, 并要注意沉肩坠肘, 松腰坐胯, 气沉丹田。

(三) 技击意义:

若对方用右手从我左侧向我打来, 我立即出右手粘采其右腕; 左手粘采其右肘, 顺势向右捋带, 使其仆跌, 若其向回抽身, 我则左手下沉, 拦其右肘, 并以右拳击其胸腹。

第五十四式:穿心肘 (左)

(一) 练法:

1、接前式不停, 左胯内收, 身向后坐, 重心移向右脚, 身微右转, 左手握右拳。面向东南, 目视左前方。 (如图103)

2、上动不停, 身向左转, 重心向前移至左脚成左弓步。同时, 左肘向左下划弧至左肋旁;右肘向上、 向前经右耳侧划一立圈至身体右前方, 高与头齐, 肘尖朝前 (东方) , 右肘尖与左脚尖上下相对。面朝东, 目视右肘前方。 (如图104)

(二) 动作要领:

此式又称“迎面肘”。右肘向前时注意肩要松活, 力要顺达, 不可耸肩低头, 且应以腰劲为主。

(三) 技击意义:

若对方用左手抓我右腕, 我即用左手扣压其左手向后抽带, 随即出其不意, 以右肘向上、向前击其头面或前胸。

第五十五式:穿心肘 (右)

一、练法:

1、接前式不停, 左掌变拳, 右拳变掌由内向外握住左拳, 左脚脚尖里扣, 身向右转, 右胯内收, 重心移至左脚, 面向西南, 目视右前方。 (如图105)

2、上动不停, 身体继续向右转动, 重心向前移至右脚成右弓步。同时, 右肘向右下划弧至右肋旁;左肘向上、向前经左耳侧划一立圈至身体左前方, 高与头齐, 肘尖朝前 ( 西方) , 左肘尖与右脚尖上下相对。面朝西, 目视左肘前方。 (如图106)

动作要领及技击意义均与前式相同。

第五十六式:抱头推山

(一) 练法:

接前式不停, 身微左转, 重心向后移至左脚, 左臂外旋, 左拳变掌在身体左侧由前向后、向下划过左膝后, 再向上过脑后向前划弧前按至左胸前, 掌心朝前, 掌指斜朝右上方, 高与胸平;同时, 右臂也向外旋, 右掌在身体右侧由前向后、向下再向上经右耳、脑后, 向前划弧前按至右肩前方, 掌心朝前, 掌指斜朝左上方, 高与肩平。与此同时, 右脚向前 (西方) 上一步, 左脚跟进半步。面向西, 目视双掌前方。 ( 如图107)

(二) 动作要领:

注意要以腰劲带动两臂, 两掌划弧前按, 身法不可散乱, 双掌前按要同时到位, 力在掌根。

(三) 技击意义:

我用左肘击打对方头面或前胸时, 若对方用左手拿住我左肘, 我立即身向左转, 并向后坐, 左肘向下沉坠, 顺势走化, 以解其手, 并随即进步以双掌合力向前推按其肩胸, 使其失重而倒地。

第五十七式:如封似闭 (开合)

重式, 练法、动作要领及技击意义均与第六式相同。 (如图108、109)

第五十八式:按式

重式, 练法、动作要领及技击意义均与第七式相同。 (如图110)

第五十九式:单鞭

重式, 练法、动作要领及技击意义均与第八式相同。 (如图111)

第六十式:前招

(一) 练法:

接前式单鞭不停, 身向左转, 同时左掌略向回收, 沉肩坠肘;右勾手变掌, 向前、向左平摆划弧至左肘里侧, 掌心向下, 掌指朝左前, 面向东, 目前视。 (如图112)

(二) 动作要领:

全身放松, 以腰劲带动右臂向前、向左划弧, 手臂要灵活, 切勿僵直。

(三) 技击意义:

若对方用左手抓拿我左手, 我立即以左手向回抽带, 回抽左手。同时, 用右掌向左横扫其左肋。

第六十一式:后招

(一) 练法:

前式不停, 以脚跟为轴, 左脚尖内扣, 右脚尖外摆, 向右后转身180度成右弓步。同时, 左掌外旋, 掌心向上随转身向右平摆划弧至右前臂下方, 双掌左下右上十字相交。面向东, 目前视。 (如图113)

(二) 动作要领:

要以腰劲带动两臂随身右转。左掌向右平摆划弧, 要与右弓步同时完成。注意身勿前倾。

(三) 技击意义:

若对方用右手抓拿我右腕, 我立即向右转身, 以右手反采其右腕向左采带, 同时, 用左掌向右横扫其右肋。

第六十二式:勒马式

(一) 练法:

接前式不停, 重心后移, 右腿曲膝向上提起使膝与胯平, 小腿垂直地面, 左腿独立。同时, 左掌内旋翻掌使掌心向下, 两掌同时向左右下方划弧分开至身前左右两侧, 掌心向下, 掌指向内, 左右相对, 高与胯平。 面向西, 目前视。 (如图114)

(二) 动作要领:

要做到身法中正, 含胸拔背, 沉肩坠肘, 气沉丹田。左腿微曲, 要富有弹性。

(三) 技击意义:

若对方抓住我的双手, 我立即重心后移, 双手分向左右, 以化解其力, 并使其敝开中门, 速起右膝撞其裆。此式凶狠, 勿滥用。

第六十三式:野马分鬃

(一) 练法:

1、接前式不停, 右脚向右前西北方向弧形上步成右弓步。同时, 右掌外旋向内划弧至腹前向上经胸前、口前, 再内旋向右前西北方向划弧至身体右前方, 掌心向前, 掌指朝上, 高与头平, 左掌同时向下收至腹前, 掌心向下, 掌指朝右前。面向西, 目视右掌前方。 (如图115) 此为第一个野马分鬃。

2、上动不停, 左脚经右脚里侧向左前西南方向弧形上步成左弓步。同时, 左掌外旋向上经胸前、口前, 再内旋向左前西南方向划弧至身体左前方, 掌心向前, 掌指朝上, 高与头平, 右掌同时向下收至腹前, 掌心向下, 掌指朝左前。面向西, 目视左掌前方。 (如图116) 此为第二个野马分鬃。

3、第三个野马分鬃与第二个野马分鬃动作相同, 只是左右相反。 (如图117)

野马分鬃要求连续做三个或五个、七个, 可视场地而定, 至右手、右脚在前为止。

(二) 动作要领:

演练此式时, 头部宜正直, 且随身、手、步的运行微向左右转动, 同时应以腰劲带动手脚的运行。下盘要轻稳, 迈步如猫行, 手脚要同时到位, 身体不可左歪右斜。

(三) 技击意义:

若对方挥右拳从上向我打来, 我可立即以右臂自下向上、向右、向外掩其右臂, 上右步用左掌按击其右肋。左右用法相同。

第六十四式:右探马

此式练法与第三十八式拗步探马基本相同, 只是面向西, 且左右相反。 (如图118)

动作要领和技击意义均与第三十八式拗步探马相同。

第六十五式:白蛇吐信

(一) 练法:

接前式不停, 身微左转, 右脚向前上一大步, 重心前移成右弓步。同时, 右拳变掌向前上方穿出, 掌心朝上, 掌指向前, 高与喉平, 左掌向后收至右肘旁, 掌心向下, 掌指朝右。面向西, 目视右掌前方。 (如图119)

(二) 动作要领:

右掌前穿要与右脚向前上步同时完成, 要手到脚也到。同时要意贯右掌指稍。

(三) 技击意义:

接前式, 对方若能化解我左掌进招, 我则速进右脚。以右掌向前向上穿其咽喉。亦可向前平穿其胸肋。

第六十六式:玉女穿梭

(一) 练法:

接前式不停, 身微右转, 左脚向前上一大步, 重心前移, 成左弓步。同时, 右掌内旋翻掌握拳向回抓掳至右腹旁, 拳心向下, 拳眼朝左;左掌顺右臂向前向上穿出, 掌心朝下, 掌指向前, 高与喉平。面向西, 目视左掌前方。 (如图120)

(二) 动作要领:

右掌向后抓掳和左掌前穿与左脚向前上步要同时完成并要意贯左掌指梢。

(三) 技击意义:

接前式, 若对方能化解我右掌进招, 我则速进左脚, 以左掌向前, 向上穿其咽喉或双目。此式易致对方伤残, 望慎用。也可用左横掌击其胸, 随心所欲, 随机应变。

第六十七式:转身懒扎衣

接前式不停, 左脚以脚跟为轴, 脚尖内扣;右脚也以脚跟为轴, 脚尖外展, 身向右转180度。面朝东方, 随转身左掌向后向下收至左腰侧, 掌心向上, 掌指弯曲向里。

随即右脚向后 (西方) 撤一大步, 左脚仍以脚跟为轴, 再向里扣;右脚也仍以脚跟为轴, 脚跟再向外展。身体继续再向右转身180度, 重心移至右脚成右弓步, 面朝西方。随转身右拳变掌先向外旋向左、向上, 经面前再向内旋, 并向右前上方滚动成立掌劈出, 掌指向前上方, 掌心朝南, 面向西, 眼看右手。 (如图121)

动作要领及技击意义均与第五式懒扎衣相同。

第六十八式:如封似闭 (开合)

背丝扣是赵堡太极拳的灵魂 篇8

中线百会穴对会阴穴,左右对中,中分左右,知平衡。

胸线是两手经胸相连左右的连线,主疏导心肺和手三阴、三阳经脉,贯穿身手合一,以上带下,以外带内。

身线由脚到肩上下相通,支撑稳定,保障后再力的加强和支持。

腹线由左脚经胯传导到右脚的骨传导,支撑、架构、稳定、急发,助小腹内动力蠕动,加强和腿三阴、三阳疏通。

侧线由脚到腋下经臂侧到手,疏肝理脾,助淋巴、静脉回血和循环,对一统和由脚到身,由身到手,力达指梢,根梢相通。

有极大周天疏通图是说明人体的形体通过五条线的疏通贯穿相连,可疏通全身大周天,这种疏通是有形的,外观可见的传导,根梢相应,身手相连,可通臂、通背、通备,一身备五弓,故为有极周天。

二、背丝扣,无极大周天修行

胸以上及两臂为上行气,胸以下到腹沟为中行气,腹下至两腿到脚为下行气,任督二脉通达四梢为遍布气,四梢到下丹田为混元气,遍布气为张力,混元气为合力,张力与合力均左右、上下、前后一气相连,通透贯穿,五气相合在于精气神相聚至纯不杂,神气精有感于心,体疏通彻微妙玄知。

混元知精微,懂紧凑,有合力和再生之功方知结晶与集合的作用,大则滞,小则灵的原理。遍布有消散、疏发、激活之能,为张力。合力是巩固、牢靠、存储能量而不失。五气朝元疏通,筋骨柔和通顺无滞,内外安舒祥和,气通血顺骨正万安,全身有一元复苏,万象更新之感。分布为张力,混元为合力,其余为组成细节,合而完整,分而相通,不失不丢,不衰不败,天道酬勤,保持如一常青。

五气朝元是内气从精神上的一种感受,是一种看不见的心知,故为无极,这种心劲是灵宝给予魂魄的内在力,只可意会。



三、力的合成与分

力由方向、大小、作用力组成。力的大小由合力组成的功率大小决定,作用力是合成互为做功加强值的累计,互助匹配越多越稳定。功力是重力加速度产生的值。力的产生在于所向给力的合力集中一致,力的分解在于化解和分解力的合成,支撑、主导、互助、加强等,力受到限制、分解或破坏,力不能组合,无作用力产生,作用点不受力。方向和作用力改变,力的大小不存在做功,此为四两拨千斤原理。

架构力也为张力,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互助力、支撑力、加强力。合力由相对稳固的各项张力组合力构成,组合力匹配互助越多越稳固。功力深厚者,迎门放人看似虚无,而其他稳合不弃,引人入瓮算之,文称格物以制或后发先制。

四、注意事项

1、牢记通顺无滞,对应有助,完整无缺之理,坚持以外带内,理顺疏通是硬道理,动观流通,静观骨骼,传导中感知推动力。

2、由脚而身,由身而手,身手相连,根梢相通,力达指梢,内外相兼。

3、下行气、中行气、上行气、遍布气、混元气,从下到上,从左到右,从后到前,从内到外,从外到内疏通。

4、五条线是五气全身相连一体相通的渠道,流线是唯一通达的道途。

5、进入功态做到全真,用感恩父母、天地、列祖列宗血脉报答之心,全形、全身、全心投入,真心用功。

6、行功中注脚是稳定的,腿是支撑的,腰杆是正直的,脊梁是正气的,肩膀是担当的,两臂是贯穿以外带内相连的,骨气是硬气和刚强的基础。

7、当小周天与四梢相通,四梢与小周天混为一体,至虚浩然一气,充满内力混然贯通。

赵堡太极拳白鹅亮翅技击法 篇9

要领:松右腿根时,右脚尖微向里摆,脚、膝成马步势。手掌须侧立,高与鼻齐,这样手护面部而肘护胸,保护好自己的要害部位。松腿根时,身、手、脚上下齐动,谓“一动皆动”。

右手沉旋下落,到脐下时向右缠旋上转,经右凤府穴到百会穴,同时左掌在右手下落时顺胸缠旋上升至与鼻尖齐。左掌上旋,由脐处开始将手心向外旋转,到下额时变成侧立掌,手心向右。在两手各自缠旋转圆于弧形时,裆微向下松,有像下坐之意,双手在左变侧立掌,右手向上缠旋过肩时,右脚向前迈半步,同时左脚跟随(图3)。

要领:右手下旋左手上旋时,须松裆下坐,松肩垂肘,两膝向外微摆下沉,十趾抓地,根基牢固。在下实上虚的姿势下,右腿变虚向前迈半步,左腿紧跟。如《太极拳论》所云:“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穿。气宜鼓荡,神宜内敛,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凸凹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这就要求我们在练拳架时,“一动百动”,“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在武当赵堡太极拳所有拳式中,腰不能松,是绝要。浑身都要轻松柔活,腰须竖直而不塌不弯。

右手从百会穴处旋转,手心由向下逐渐旋转向外,手掌旋到高与肩齐时,手心向前。肘屈而不弯,似直非直。左手由额前向前旋转,在胸前时,已成手心向外。在两手皆手心向外时,很自然地双膝微外摆,膝盖向下无意之间用力,十趾抓地,白鹅亮翅拳式完成(图4)。

要领:双手向前推时,两脚踏地,膝竖直,身似有上长之意,两手掌在向前推出时,由低向上掀,达到“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在白鹅亮翅的演示过程中,必须把、、挤、按四劲走清楚。如由懒扎衣式转单凤朝阳势时,接对方手肘为;双手旋转圆弧形为,右手经百会穴向前旋转,左手在额下转掌时,两手手心相对,同时都是侧立掌,是挤,又叫合。挤是两掌往一处走,有挤压之功。合是在调动全身之力,把力往一处集中,为按打下基础。挤也是在把劲往一处聚,为推按和打击对方蓄力,因此,挤与合在这里含义相同。两只手在合的侧立掌缠旋中,向前、向上推出,叫按。赵堡太极拳的特点是:式式必有挤按。

武当赵堡太极拳始终遵循张三丰的教诲,以道家的拳理、拳技规则为准绳,理论结合实际,融健身、防身、搏击实战为一体,保持了武当太极拳的特色。

如对方突然出左拳击来,我则以右单凤朝阳看守门户,待对方手到我胸前,以右手接对方手腕,左手由左胯根顺腹、胸上旋托住其肘。这时,如对方欲进而击打我胸,我趁势顺其劲力以进旋其肘,使其肘尖亮出,继以白鹅亮翅运转,左手向下缠,右手紧贴对方手腕下领,左手在胸前上旋肘。对方力已被引化,新力未生,我则得机得势。在我双手缠旋上掀的一瞬间,对方由于我的拳势已定的双手在旋转时逐步向上斜推,已经失去了根,成了上重下轻无根的木头人,没有还手挣扎之力。紧接着上步前推,手到、身到、脚到,很自然的力从脚下起,气从丹田生,里外、上下一股劲,把对方发出数尺(图4)。这就是白鹅亮翅一式的搏击散手打法。

要领:在右手经百会穴向前下与左手由额下手心向内转向外时,两手相距21厘米。因为人的手腕与肘的距离是21厘米,我们在练拳时,两手之距是21厘米,习以为常,遇敌时搭手正好看住对方手腕与肘尖。这是技击手法的关键,搏击实战,须掌握这一要领。

白鹅亮翅在推手中的应用

太极拳推手是以金刚三大对搭手,运用左右白鹅亮翅缠旋转圈,有定步与活步之分。按图4姿势我将右脚向前迈一步,双手接触对方左手肘,两人左右缠转,沾连粘随,不丢不顶。我退一步,他进一步,往返变化无穷。虽然二人都是轻松柔活如行云流水飘洒自如,但均在探测对方的虚实变化的空隙弱点,一旦得机得势,也就是对方亮了肘,我必迅速以白鹅亮翅的发人之技,卡手端肘向外上掀推按发出对方。

赵堡太极拳较手三十六病浅说 篇10

抽赵堡太极拳中有“让而不让”之说。“抽”是失去掤挤之力,有让而失去了不让的能力,表明内力动摇。

拔赵堡太极拳背丝扣是后力对前力的增强,是相合力的平衡和互助加强,就如树根对树身的滋润,树身对枝叶的给力,后再力的给劲不足,引起拔脱。

遮武当为不当不为真,平时习练养成一种自然,就是准确无误,手总能放到合适的位置,适合拿发,“遮”是不确定和不坚信的粗糙行为。

架太极拳训练是内家修行,在衔接中明速度,在顺序和层次中明心,在转换中明虚实,中分左右的动作行为和心理学,有感觉在前的本领,你不动我不动,你动而我在先。“架”是犯了内功和修习不足,不能意动身随相应,架中有打、有化、有发,仅架表现连续作用能力不足。

磕打不及无过是完善自身,“磕打”是想先下手性急的表现,使自己完全暴露在慎行一方,冲动置身不顾。

猛撞是冒失的表现,不能冷静执行,贸然行使。

躲从正领偏,使对手重心和中心偏移,形成完整力分散。“躲”是自己偏移,使整合形成孤势无援之态。

侵凌硬上的表现,不探虚实,输赢在此一搏,不计得失。

斩“斩”是短劲的表现。太极拳最重长劲的发力,不给他人返还之机。“斩”为小技,跌摔为大法,失去还手能力为目的。

搂手是身体的代表,是腿脚的延伸,手的力量代表身的力量,就如大使馆是国家的代表,单以手的作为是不能发挥充分的力量的。

冒贸然出手,没有目的的作为。

搓“搓”是一种力的延长,有震撼力,由脚到手的搓使,单以手的搓,其表现不能使对手退却。

欺压太极较手是一种传统文明较技,对方倒地或表现屈服认可,即告胜利。倒地的继续打和欺负式的表现不可取。

挂以撑挂人为脱手较技,推手中挂带挤按,单以挂手行使易伤人。

拿拿人节骨伤筋动脉,战场使用,远离以武会友。

闪赚逢进必闪,逢闪必进,闪即是打,打即是闪,在闪战中谦顾犹豫,必失去战机,要机动神知,知行合一。

拨“拨”是没有管理在前的本领,手不能放到合适位置,受制于人而拨。

推领偏的“推”是两层意思,一是技术的,一是无技术的,目的引向不尽一致,结果不同。

艰涩体能较量不对比,技术差距大。

生硬身不随意行,不能自如方便,动作僵硬。

排占位斜,出手斜,不能正确面对。

挡技术运作不能连续,对下一步作为没有信心行使。

挺屈柔使对方不着边际。“挺”,运化不足,不能放进和开展行使。

霸与人较技以交流切磋,不可霸气欺人。

腾太极拳是完整和薄弱的较量,实力不足,想“腾”出动作缓劲,在较手中是不会出现机会,积健为雄是硬道理。

直太极为圆,由复合结构空间组成,单纯的直,少了变化轨迹和结构多样化组合的认识,变化行使使用时也是直白的表达。

实太极拳修炼从修养、修行、修持中提炼,融合潜能上升,达到自己的极限,“实”则为修行不足。

钩以脚钩取,赵堡太极拳中“看手看肘、虚实转换、守中领偏”为基本,守住中门,领偏钩取;如不左顾右盼的“钩”,不是明心见性的“钩”。

硬掤硬顶硬架,内力不足的表现,接对手来力适中,以粘沾突发内劲罩之,使其来时的感觉突被一种深厚的劲道或柔化所控制管理,身不由己,交人管理而被动处置。

抵“抵”是单纯的,掤是架构肌肉总和劲道的掤,劲与架构随心念的行使而做功,将心身管理当做国家、企业管理,内务和行使就有了神明。

滚对太极拳理解要用全面完整来认识,仅以手的划圈行使,难免不足,根梢相通才能真正理解六合的概念,全体大用论中的周身为拳,全体加强是全真之本。

根头棍是松不掉掉之意,即指上打下,指左打右,学习时切记真传一句话,“严谨无懈、通顺无滞、完整无缺、对应有助”,对待都有认真,不可轻敌,掉以轻心。

偷打趋人不防,冷然突打。

心摊心和动作不能一致表现。须知,有效动作是从错误动作提升到低效动作,逐渐成熟,在经验和长期的训练中提高自信。

离对距离分寸不能有效控制管理,心有不足而力有余。

上一篇:创新时政新闻下一篇:内容分发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