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年级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通用9篇)
在低年级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篇1
数感作为一个全新的学习内容,在《数学课程标准》中首次提出并摆在首要的位置,可见理解“数感”这个概念,并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新课标十分强调和重视的问题。
心理学认为,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是学生认知数学对象进而成为数学气质的心智技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结构变量。通俗地说,数感是人对于数及其运算的一般理解和感受,这种理解和感受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为解决复杂的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感主要表现形式为:1、理解数的意义;2、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3、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4、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5、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6、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以上六条是建立和培养学生数感的主要任务,在低年级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下面从五个方面谈点个人粗浅的体会。
一、密切数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在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过程中形成数感。
数学源于生活,数感的培养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提起“数感”这一概念比较抽象,但只要架起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那学生就不会感觉“数”离我们很远。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从学生生活经验中举出的例子,将有助于他们把所学习的概念跟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来。只有当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我们要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资源,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现实生活背景中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的作用,从生活实际中获取数感。如教师经常有意识的问同学:“大家观察我们周围,看看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通过观察后,就会利用数学的语言进行交流:“我们班45个同学”、“我班有前后两个门”、“现在9点了”“现在的温度为20摄氏度”“我从学校走回家要10分钟”“我做出租车花了8元钱”“我的学号是5”“我穿30号的鞋”……学生在切身地体会、感悟中了解数学与我们日常活动是密切相关的,“数”就在我们身边,他们就会在主动地、自觉地理解数,并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数感也慢慢地建立起来了。此种教学方法对低年级孩子养成数感及为重要。另外,通过此种经常的对话不仅很快的使低年级孩子建立并形成“数就在我们身边”,而且促进学生养成主动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
二、在游戏中体验数感。
美国著名心理学教授威廉詹姆斯博士认为:“游戏是动物的本能,要善用游戏的方式训练孩子的头脑。”尤其是针对低年级孩子好玩、好动的特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积极创设充满诱惑的育教于乐的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元动力。如“猜数”这一数学游戏就非常有意思。游戏中通过一个同学想数,另一个同学来猜,两个人在用数学语言不断交流,不断修正数的大小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多得多”“多一些”“少一些”……这些数学语言的理解,更加体验到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从而建立数感。另外,教师应该在教材的基础上再多为学生设计一些有趣的、有知识含量的游戏,如“接龙游戏”教师数几个数后学生接着数。
(1)1、3、5、……
(2)5、10、15、20、……
(3)37、36、35、……
通过这些游戏的设计,使得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头脑得以训练,提高了思维的灵活性,对数感有了更多的体验。
三、在动手操作中建立数感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我们都了解对于低年级的孩子们来说,他们对数的概念认识较为模糊,所以教师应为学生充分地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体会、形成对数及运算的理解,建立数感。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学生只有实践操作,动手做数学、用数学,而不是听数学、记数学,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和感悟数学知识,增强数感,培养数学应用能力。如在教学《加与减》(一)100以内不进位加、不退位减时,尤其重视动手操作:
3捆小棒加2捆小棒等于5捆,也就是50根,30+20=50;
从5捆小棒中拿走1捆还剩多少个?引导学生列出50-10=40。通过学生动手摆小棒,不仅加深了对加减法的意义、位值观念的理解,而且使学生在对问题的探究过程中思维得到发展,获得了积极的数感的感性体验,从而形成数感。
又如在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时,设计以下操作活动:
(1)称一称:学生动手称苹果(1千克)、盐(500克,2袋)、洗衣粉(250克,4袋)。
(2)数一数:学生点数,1千克盐有几袋?1千克洗衣粉有几袋?1千克苹果有几个?
(3)掂一掂:让学生用手掂自己称的1千克的物品,再在组内交换物品掂,边掂边闭上眼睛体会1千克的物品有多重。
(4)找一找:教师拿出课前准备的三种外型一样而重量各异的盒子,要求学生不能用秤称,只能用手掂,找出重1千克的盒子。
通过以上一系列操作活动,让学生“触摸”了数学,体验了“1千克”的实际重量,获得了亲身感受,并借对苹果等重的感受来体会1千克究竟有多重,从而利用这种直接经验去测量其他物品的重,增强了学生的数感,为将来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在估算训练中发展数感
数学新课程标准在发展学生的数感方面明确提出: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数学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本”,激发学会估算的兴趣与技能,让不同的学生在数感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教学时教师可以抓住这一有利因素,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好估算的兴趣。
例如:教师事前准备好一袋100颗的豆子让学生看,估计有多少颗?学生的答案不一,相差很大,体现了学生对数量的原有感知水平。教师用手抓一把,让学生再猜约有几颗,数了以后证实是9颗,再抓一把,再猜:可能有二十多颗吗?可能只有4、5颗吗?让学生明确:两把差不多,数量不可能相差太远,估数要有一个范围。数了证实是11颗,比较两次的花生,第二次抓的个小一些,所以数量多一些。这样抓了几次后知道一把大约是抓10颗花生左右。学生通过估计抓一把大约有多少,先获得一个直观感觉,再通过均匀的抓几次,估一估,数一数,逐步建立一个较稳定的“一把大约抓多少”的直观感觉。这时让学生再重估这袋花生的颗数,在原来估数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使对数量的感知水平提高。从剩下的花生里继续抓,抓了10把刚好抓完,得到结论:这袋花生大约是100颗左右。最后让学生亲自数一数,来验证估计的数和实际的数相差多少,体会估数的方法。通过这样的感知与体验过程,学生不仅可以借助“一把花生大约有多少”的标准估计出一袋花生的数量,还可以借助其他中间量去估计,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数感。接下来让学生讨论“怎样知道自己带了多少瓜子,怎样能数出100颗”,学生的策略就是丰富而又多样的。
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数出100,有的2颗2颗数;有的5颗5颗数;有的10颗一堆,分了10堆;有的50颗一堆,分了2堆。数出100颗以后,再根据100颗瓜子的多少,比较剩下的瓜子,估计自己带了多少的瓜子。学生在估算时,大多数都把所有的瓜子分一分,看看能大约分成几个100颗这样的一份,用这种方法估算到底总数是多少。当学生把一份的数量与大数进行比较时,观察并感受到大数相当于小数的几倍,体会了大数的多少。学生在此过程中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促进知识的内化,具体地感知了数量的多少,体会到数的大小、多少不同,能够以小数感知大数,从而作出对数量的判断,训练了学生的数感,使数感得到进一步发展。
学生的良好的数据感和量化能力还表现在对数据的提取和加工上,同时还表现在能估计运算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上,如三册数学中加减法估算中设计了这样一题:妈妈带100元钱去商店买下列生活用品:热水瓶28元、烧水壶43元、茶杯24元。问妈妈带的钱够吗?不同学生的估计策略不同?有些学生说:买热水瓶后大约剩70元,买烧水壶后大约还有30元,买茶杯够了。还有些学生说:买热水瓶和烧水壶大约花去70元,还剩30元,买茶杯够了。还有些学生说买这三样东西:20加40加20是80,买这三样东西大约要九十几元,所以够了。这样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各自估算方法,比较各自估算结果,说出各自对估算结果的合理性解释,逐步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策略。教师经常不矢良机地给学生估算,学生自然会领悟到估算在生活中随处都有,随时要用,从而将估算内化为一种自觉、自主的意识,进而形成一种习惯,使学生在不断地估算中发展自己的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数学学习的起始阶段,学生认识数的时候,对数的意义和作用的理解都带有各自鲜明的生活烙印,反映了各自独特的思维方式,决定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数感,就一定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自由、充分地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共同进步。
五、在解决问题中培养数感。
建立和培养学生的数感就得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理解现实问题,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在研究、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感,培养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后,让学生解决:“有15架飞机参加飞行表演,4架飞机编成一组,可以编成几组,还剩几架飞机?”的问题。学生通过思考、动手操作摆小棒、计算,不难得出可以编成3组,还剩3个人。教师让学生说说可以怎样编组,学生的方案有4×3+3;4+4+4+3;4×4-1;4×2+3×2+1等。在交流思维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找到答案的方法并非只有一种,答案也并非只有一个,知道如何选择合理的方案。通过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生知道了计算的意义和如何运用计算的结果,学会如何选择适当的算法解决问题,学会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发展了数感。
六、在科学练习中,升华数感
学生能力和思维的培养,都必须以学生的数学知识积累为前提。知识转化为能力,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完成这一过程一要靠理解,二要靠练习,而数感就是理解与练习程度的指标。数学基础知识始终在智能发展过程中起着奠基和主导作用,没有知识,就无法形成数感;反之,数感越健全,知识也就越扎实,而且知识更易活化。因此,课堂教学应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扩张和加深练习内容,通过科学选题,必要的训练作用于学生。因为,必要的科学性练习是学生形成数感的重要途径。如教学100以内的数比较大小后安排38>3□,25<□,□<□这几道练习,开放性的练习给学生充分探索的时间,自由探索,自由地发挥,通过不同层次的开放训练,发展学生的数感。
七、在创新中培养数感。
培养学生的数感就是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理解现实问题,数学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数学家和教材编者头脑里特有的,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眼光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为了能更好地理解和接触现实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形成学习数学的心理自由,心理安全。激励学生能大胆质疑,乐于讨论,对数学活动充满热情,敢于提出问题并积极主动地从事探究活动。如在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时用一录像情节引入:小明和妈妈去商场买东西,买一个书包花去28元,又买了一个文具盒花去5元钱。根据录像情节,让学生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其中的一个数学问题:买书包和文具盒共花去多少钱?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真实的购物情景,使学生产生了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激起深入探索的欲望,避免了学习计算枯燥乏味、掌握算法就算完成任务现象的产生。巧设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而且还能有效的激活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教师只有树立创新观念,才能在教学中进行创新教学,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方面的数感,使学生获得有效持续的发展。
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渐进、沉淀、积累的过程。教师应在不断的数学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对数的充分感知、感应和感受中,学会数学地思考问题,用数学的方法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能从现实的情境中看出数学问题,发展学生的数感。
在低年级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篇2
一、体验生活,在切身感知中建立数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发展学生的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所以,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挖掘生活中的素材,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达和交流。
首先,要指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体验到身边处处有数学,使数学学习活动变成一种自我需要。这样,学生既积累了数学知识,又培养了数感。其次,要多挖掘教材中的生活资源,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使课堂教学更接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如临其境,加强感知,建立数感。
如在教学“1~5的认识”时,可以联系生活实际,用这些数说一句话,此时,学生有的抬头观察教室,有的冥思苦想,很快纷纷举手,“教室里有两扇门,4盏日光灯”,“我在第4组”,“我家有4口人”,“我比妹妹大3岁”等;学生在回答交流中体会了1~5的数不仅可以表示一定的数量,还可以表示编号。这样,学生在生活中既体会了数的意义,又在现实中初步建立了数感。
二、动手操作,在实际感受中形成数感
动手操作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在这一动态的认知活动中,既满足了小学生好奇、好动、好表现等心理特点,又能使学生在自己的创造中亲身体验成功的喜悦,达到真正的理解,从而有利于数感的形成。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时,先让学生寻找身边面积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物体,然后让学生摸一摸,初步感知面积单位的大小;再让学生用笔画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有多大(半张作业纸大),联系生活实际用面积单位说一说1平方米的大小(如两张桌子合并的桌面大),进一步感悟。接着,组织一次实践活动,让学生估一估黑板有多大,教室有多大,然后指导学生动手操作,量一量,计算出黑板和教室的大约面积。有了这样的操作实践之后,再让学生猜一猜操场有多大,学生的猜测就相当准确。最后,还可以组织学生到操场量一量,实际感受面积大小,就不会再出现教室的面积是80平方厘米之类的错误了。这样,通过操作活动,促进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数学知识,从中建立数感,形成数感。
三、重视估算,在判断感觉中发展数感
在日常生活中,口算与估算的应用相当广泛。在生活、工作、生产中,有时并不需要我们给出确切的数值,只需要近似的结果。这就需要有较强的口算和一定的估算意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指出:“教学时,应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学会估算的策略,养成对数值做出判断的习惯。”可见,加强估算意识对发展学生数感十分重要。
首先,要注重从生活中发掘学生估算的潜能。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广泛地应用估算接触和理解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例如说说“家到学校的路大约是()米,走路回家大约需要()分钟,妈妈今天买回一只鸡大约重()千克,一个鸡蛋重大约50()”等等。让学生通过估算和感觉,将生活问题与数建立起联系。与此同时,要多让学生讲述一些带有数感的生活小经历,比如出外旅游,就要有意识请学生判断所见的人、事、物的数和量,这样既可培养学生细心观察事物的习惯,又可累积学生数感知识,还可提高学生对数量的判断能力。
其次,要注重从课本中挖掘估算的空间,尤其是在课堂上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在计算教学时,先引导学生估计结果,再进行计算,逐步养成估算和笔算相结合的习惯,有助于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估算的能力。如,请学生很快地找出下面每组算式得数较大的:
面对这一类题,学生大多通过计算得数来判断大小。这时,可以启发学生不用计算,就能比较它们的大小。通过学生的交流讨论,教师的启发诱导,使学生能结合算式的特点,用估算来比较得数的大小。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篇3
一、联系生活,于情境中渗透数感
现实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身边的素材创设有利于儿童理解数学的教学情境。结合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再现数的概念和意义,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认识周围的事物,用数学的语言来进行表达和交流,从而让学生把握数的概念的实质,建立良好的数感。例如,讲“0”时,启发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0”。学生的积极性立即被调动起来,“电话号码当中有‘0’”,“车牌上有‘0’”,“直尺上有‘0’”,“温度表上有‘0’”,“身份证上有‘0’”,“在体育比赛的比分上见过‘0’”……通过联系身边的事物,学生体会到“0”除了表示没有之外,还可以在温度表、方向图上表示分界点,在直尺上表示起点,在日历、电话、车牌上与其他数字一起组成号码。学生通过联系生活能够体会数的意义,初步建立数感。
二、自主学习,于探究中体验数感
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从事数学活动,能将静态的结论性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探究性的数学活动。如让学生数出12根小棒,数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再数出16根,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数的方式也不同的:有的是1根1根地数,直到数到16根;有的是2根2根的数,直到数到16根;有的把10根捆成1捆,就很容易看出是16根……然后通过交流、展示,学生们形象地感受到“把10根捆成一捆”的方法的优越性,也对“10个1是1个10”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理解,为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动手操作,于实践中掌握数感
动手操作,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刻地感知数、理解数的意义。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要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学习数学,于动手中做数学、用数学,而不仅仅是听数学、记数学。数学实践活动是学生主动发展的天空,注重实践活动的数学课堂必将成为学生探究的乐园、创新的摇篮。同样,数感的培养和发展,更离不开实践活动。一年级小朋友好奇、好动,简单的实践活动如操作、观察、猜测、交流等对他们来说是充满吸引力的。新课标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中,为培养学生的数感,设计了很多有趣的实践活动,如在教“统计”时,根据课本中的主题图设计问题情境:“小朋友调查了全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的情况,小朋友,你们猜一猜哪种水果喜欢吃的人最多?”“你用什么方法能让同学一眼就看出哪一种水果喜欢吃的人最多?”然后让每个小组的学生议一议、说一说,并用实物图摆一摆,从中选择出最优方法,画出统计图。这样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可以使学生对数有一个鲜明的表象,再遇到相似的情境时,他们会在头脑中有个具体的参照物。
四、合作交流,于品味中领悟数感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必须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应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即使在相同的学习活动中,他们所思考、感悟的东西也是各具特色的。字数学学习的起始階段,学生认识数的时候,对数的意义和作用的理解都带有各自鲜明的生活印象,反映了各自独特的思维方式。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良好数感,就一定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自由、充分地交流,在交流过程中相互启发、共同进步。教材中许多地方都安排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比如,教《1、2、3、4、5的认识》时,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你家里有几个人?”或“学校有几座楼房?”等,用新学到的“几和第几”的知识相互交流对生活实际中数的理解,尝试用学到的数来表达某些信息。又如,学习了《10以内数的认识》后,请学生用学过的数说一句话,同样锻炼了学生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这样的交流活动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融会贯通、于运用中升华数感
在低年级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篇4
黄海英
《课程标准》共提出了10个核心概念。这就是: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一般人提起数感,总感到它是比较玄乎的。也有人质疑,像“数感”这种因人的感觉而异的、较“虚”的东西有必要作为核心概念提出来吗?一些老师也感到,数感作为课堂教学目标不好把握。这些情况说明,有必要加强教师对数感的认识。
什么是数感?“数感”一词的英文表述为“Number Sense”,可翻译为多种意思,如感觉、感官、理念、意识、领悟等。例如:认为数感是“关于数字(量)的一种直觉”;数感与语感、方向感、美感等类似,都会有一种“直感”的涵义,具有对特定对象的一种敏感性及相关的鉴别(鉴赏)能力;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是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或认为数感包含感觉、知觉、观念、能力,可以用“知识”来统一指称,这一知识是程序性的、内隐的、非结构性的。《标准实验稿》提出“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课程标准》的提法是:“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实质就是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这主要是基于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内容的范围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所做出的要求,这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把握数感培养的几条主线。一是关于数与数量。在小学低段,儿童对数的感悟是从数数学习辨认各组实物对象的多少开始建立的,学习用数表示多少的第一步就是数数,随着学习年级的增高,学生经历了更多的对数意义的感悟,如对分数、负数、有理数……的感悟,并形成对数的各种表征方式的理解,这是一个逐渐展开的过程。二是关于数量关系。它是培养学生数感的另一个层次,即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理解了所学数的意义及表征后,他就具备了理解一定数量关系的基础,如学生在学习分数概念后,就建立起整体与部分之间关系的感悟,依赖于具体情境或图形,会分辨两个分数的大小。随着他们数感的增强,学生年级的升高和数系的扩充,学生对数量关系的感悟也会逐步提升,最后达到对具体问题所涉及的数量关系的整体把握。三是关于运算结果估计。它是数学课程中所占学时较多的内容,过去更多关注运算法则的掌握和运算技能的训练,其实通过运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以此发展学生的数感应成为我们现在课程教学的目标。因此,《课程标准》在“数与代数”部分多处提到估计及估算的要求。如,“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能结合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单位进行简单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第一学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会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方格子上面图,会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第二学段)。所以,对运算结果的估计反映的是学生对数学对象更为综合的数感。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数感既然是对数的一种感悟,它就不会像知识、技能的学习那样立竿见影,它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潜移默化,积累经验,经历一个逐步建立、发展的过程。具体做法是如下。
第一,重视低学段学生对数的感觉的建立,并在数感培养上处理好阶段性和发展性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数感,第一学段教学是重点。《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目标中,明确指出:“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教学要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方式,提供实物,联系身边具体事物,观察操作、游戏等都是较好的方式,如刚入学的儿童在认识10以内数的时候,应该通过实物、图片等,将数与物对应起来。然后,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逐步提升和发展学生的数感。在第二学段应结合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对一些问题进行估算;能了解负数的意义.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的问题,建立起对负数的数感。
第二,紧密结合现实生活情境和实例,培养学生的数感。由于现实生活情境和实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密切相连,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真实自然的数的感悟环境,也能让学生在数的认知上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逐步发展学生关于数的思维, 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如让学生通过调查、讨论,弄清楚自己的学号、地区邮政编码、汽车牌照号、身份证编号的规律和意义,进一步建立数感。
第三,让学生多经历有关数的活动过程,逐步积累数感经验。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多种感官协调活动,加之相互交流,这对强化他们感知思维,积累数感经验非常有益。如让学生调查:从你家到学校的路程大约有多远?你到学校大约要多长时间?教室面积有多大?学校面积有多大?你家住房有多少平方米?你所在城市有多少人口?如何测量一张纸的厚度?还可组织学生针对一周出版的某种报纸,讨论中间出现了哪些与数、数量、运算有关的数学问题,分别表述这些问题中关于数的意义作用,如何用数来解决这些具体问题等。
新课标下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种途径:
一、在生活体验中培养数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发展学生的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数学知识比较抽象,许多学生对数都不能很好的在头脑中建立表象,更不能真正的理解数的内涵。只有学生真正的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识,内化知识。“数感”不是通过传授而能得到培养的,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感知、发现和探索,使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更多的接触和经历有关的情境和实例,在现实情境中感受体验,从而更具体更深刻的把握数的概念,建立数感。在认数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身边的数学素材,努力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帮助学生把握数的概念的实质,真正理解数的意义,培养良好的数感。比如,在“0”的教学时,教师可启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0”。学生的积极性马上高涨起来:“电话上有0”、“车牌上有0”、“三角尺上有0”、“温度表上有0”、“计算机上有0”、“我家门牌上有0”……通过联系这些身边的事物,学生体会到了0除了表示没有以外;“0”还可以在温度表、方向图上表示分界点;在直尺上表示起点;在日历、电话、车牌上与其它数字一起组成号码,使学生联系生活中体会数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逐步获取建立数感。
二、在探索中体验数感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数学实践活动强调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学习数学,是动手学数学、用数学。数感的培养和发展当然离不开实践活动,学生对简单的实践活动,如操作、观察、猜测、交流等对于他们来说是具有吸引力的。在教材中,培养学生的数感,设计了好的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去探索问题的答案。如在“分类”教学时,延伸到让学生整理自己的房间,并说说这样整理的理由;在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的时候,让学生建立十进制概念,理解计数单位“十”是培养数感的基础。在新课伊始,我出示生活当中熟悉的物品,渗透以一当十的数学思想,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果。当教学“怎样摆放让别人也很快看出是12根”时,呈现多种摆法并各抒己见,学生无法体会到“10根扎一捆”的优越性,但“10根扎一捆”是理解10个一和1个十的支柱,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因此我没有阐述自己的观点,只是巧妙的设计了三幅画面,1根1根地摆,2根2根地摆,10根10根地摆,三幅图画均出现2秒钟的时间,马上消失。当学生对“1根1根地摆”、“ 2根2根地摆”无法数出根数感到无奈时,10根10根地摆却带给学生惊喜和兴奋,学生异口同声的说出12根。学生通过比较体验,真真实实的感受到10根扎成一捆的优越性。激发学生“我要这种方法,我喜欢这种方法”的强烈欲望。然后再次让学生摆小棒再次理解计数单位“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数的意义,也体验经历了数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建立数感。数感不是通过传授而得到培养的,重要的是让儿童自己去感知、发现、主动探索,这样在习得知识的同时,还能发展多种能力,调动非智力因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多种形式的探索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建立良好的数感。
三、在估算中诱发数感
估算是学生数感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教师首先要提高估算教学对于形成良好的数感重要性的认识明确到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良好的数感和量化能力的形成,不是对数量的简单识别,而是要把抽象的数据符号经过比较、分析、综合、归纳,不断通过内化形成的一种认知能力,从而在实际行动上加强估算教学;其次,要多引导学生结合实例,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直觉进行估算,强化对数据的认知,形成较强的量化能力,逐步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在教学“计量单位”后,可设计一些本身蕴含着估算价值的实例让学生进行练习。如一根跳绳长约(),运动场长约()我们学校大约有学生()人;一袋苹果重4(),一支圆珠笔长15()等。学生的良好数据感和量化能力还表现在对数据的提取和加工上,同时还表现在“能估计运算结果,并对结果做出合理性解释”上。如“王大伯养鸡年收入是593元,养鸭年收入是328元。估计这两项年收入一共多少元”。不同的学生程度对估算的策略有所不同,有的说:“500加300等于800,93加28大于100,因此,它们的和比900多一点”;有的说:“593接近600,328接近350,因此它们的和比950少”;有的说:“这个数比500+300大,比600+400小”。这些估算方法都是对的,同时教师应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比较各自估算的结果,说出各自对估算结果的合理性解释,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
四、在交流中优化数感
数感是一种心灵感受,它与孩子个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儿童对心灵世界直接相关的对象特别敏感,总是根据自己的兴趣、习惯对数学对象做出选择和反应。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良好数感,就要在教学时努力创造良好的条件,让学生和老师以及同桌、同组的同学自由、充分地交流,在交流中相互启发,共同进步。
例如在教学“得数是8和9的加法、8减几9减几”时,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两个人面对面坐,从不同的方向看,很容易就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
★★★★★ ★★★这幅图,一个学生可以列出5+3=8 8-3=5,另一个坐对面的学生可以列出3+5=8 8-5=3。用这种方法使学生很容易的理解了一图四式。就这样,学生的数感在讨论和观察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五、在运用中领悟数感
“数学源于生活,又寓于生活” 数感的建立来自于生活,只有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加以应用,才能得到升华。同时,良好的数感可以帮助学生深化知识,进行综合运用,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因此,培养学生的数感还要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理解现实问题,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量关系建立起联系。要使学生学会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从一个复杂的情境中提出问题,选择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对运算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数感,同时也使已具备的数感得到了强化。例如,星期天带全班学生到公园划船游玩,公园大船每条坐6人,租金10元,小船每条坐4人,租金8元,全班50位同学,请学生设计一种租船方案,计算出所用钱数,比较一下哪种租船方案最佳,并说说理由。结果种种租船方案出台,经过比较认为租7条大船,2条小船最省租金。让学生在亲身活动经历和运用中感受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学习不可缺少的工具,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数感。使他们进一步理解了数的意义,把握了数的相对大小、多少的关系,不仅巩固了对书本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学生的数感也得到了升华。
在低年级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篇5
泰兴市特殊教育学校 张琴 [摘 要]聋生由于听觉障碍、语境缺失,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较差,数感的形成与发展也相对迟缓,直接影响了聋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因此,教师必须切实从课堂教学着手,要认真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用活教材,让学生在生活经历中体验数感,在情境中体验数感,在活动中发展数感,在解决问题中提升数感。
[关键词]数学教学 发展 聋生 数感
新课标明确地把“数感”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提出来,并且把“数感”摆在六个核心概念中的首要位置,这表明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新课标强调和重视的问题。因此教师在聋校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引导聋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逐步培养和建立数感。
一、问题的提出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并且在内容标准的几个阶段都阐述了培养学生数感的问题。数感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但《数学课程标准》第一次明确地把它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提了出来。可见,理解数感、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和重视的问题。
一个具有良好数感的人,对数的意义和运算有敏锐而强烈的感觉和感知的能力,并能做出迅速准确的反应。帮助学生建立起数感是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帮助聋生形成数感概念更加需要特教老师的关注与参与。对聋生进行数学教学时,不仅要让他们明白“数”的含义和运算,还要教会他们如何用“数”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起他们对“数”的感觉。
目前,关于数感的研究大多都是建立在普小教学的基础上,而对于如何在聋校课堂教学中合理的发展聋生的数感这方面的研究则甚少。本文将从课堂教学着手,重点探讨发展聋生数感策略等方面的问题,希望自己的研究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数感概念的界定
数感是指对数的含义、计算技能、数的顺序、数的大小和数的多种表达方法、数的模式、数的运算及结果的准确感知和理解等。通俗地说,数感是人对于数及其运算的一般理解和感受,这种理解和感受使人将数与现实情境联系起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为解决复杂的问题悟出有用的策略。
数感的主要表现包括“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由此可知,数感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做出数学判断,并为解决复杂的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
三、发展聋生数感的策略
聋生数感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步体验和建立起来的。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有关内容,加强对聋生数感的培养,把数感的培养体现在数学教学过程之中。
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数感,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为解决问题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判断与解释。学生要达到这一系列的目标,就需要通过合理的途径来培养数感。我认为发展聋生的数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在生活经历中体验数感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过:从聋生生活经验中举出的例子,将有助于他们把所学习的概念跟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来。新课程标准也强调要从聋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聋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问题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聋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所以培养聋童的数感,就要从他们的生活经验出发,把数学教学的内容从生活中抽象出来。
例如,在学习认识0—10的数时,可以引导聋生说一说自己身边的数,生活中用到的数,如何用数表示周围的事物等,如:自己的生日、爸爸妈妈的生日、自己家所在的单元号码、门牌号码、汽车车牌号码、自行车牌的号码、火警电话号码、急救中心电话号码、自己家电话号码等,或者今年几岁,自己的鞋号,教室有几盏灯,你带了几只铅笔,每天上几门课„„这些数字都来自于生活实际,聋生很容易理解、接受,这种“亲数学”行为,能够使聋生在生活中体会数的含义,从而建立良好的数感。
例如:在学习了“24时计时法”后,可以设计如下题目: 《家有儿女》是几点播出? 《新闻联播》每天播多长时间? 《喜羊羊与灰太狼》什么时候播出? 同学们早上几点起床?„„
这些问题相对于聋生是比较贴近生活的,能够触发他们自主的去思考,从而间接的培养聋生的数感。
如此教学,把数学和聋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不仅能使聋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的真谛,学会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观察和认识世界,而且聋生在开放的信息中不断丰富自己对数的认识,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二)创设情境体验数感
情景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题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生理机能得到发展。这种教学方法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例如在“认数”的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聋生身边的数学素材,唤醒聋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向聋童展开数的概念来源和实际应用,创设有助于聋童理解数的教学情境,帮助聋生理解数的意义,获取数感。在教学1—5的认识时,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生活情境“游红山动物园”,引导聋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数一数各种动物的数量,1头狮子、2只老虎、3只孔雀、4只猴子、5只熊猫„„,从而来引出1—5这五个数。聋生认识这五个数后,再让聋生找一找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物能用1—5表示,并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这样通过唤醒他们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聋生学习的积极性,聋生在愉悦的情境中进行有关数的表述,加深聋生对数的概念的理解,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和作用,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使聋生逐步建立良好的数感。
(三)在活动中发展数感
很多聋生对数学常常会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测之感,为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开放活动时空,带领聋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使之感受到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老师还应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分析、理解、解决生活问题,在实践活动中增强聋生对数感的体验。
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而数学活动又是聋生经历数学化并自我建构数学知识过程的活动,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以及人的认知、情感和能力都在活动中汇合并得到表现。教师应给聋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平台,始终把聋童的活动作为主体发展的基础与载体,提供开阔的活动时空,让聋生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等活动的空间,使聋生的数感真正得到发展。
如在认识10以内数时,可以带聋生走出教室,让他们数一数校园里有几棵树、几张石凳、几栋楼房,聋生宿舍有几张床、几条被子等等。在认识厘米、米以后,带领聋生走出教室,组织聋生小组合作用一根10米长的绳子并结合估算去实际丈量校园内某一地方的长度,进一步加深对米等长度单位的认识。往后再随机设计一个操作活动,让聋生把绳子当成篱笆,去围一块地,开展“看哪个小组围得多”的操作活动,让聋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
活动过程中聋生相互之间会比较,他们比较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期间聋生都是学习的主导者,这最大限度的提高了聋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活动中还可以培养聋生相互合作的能力。这样在学中玩,玩中学,就使原来枯燥乏味的数学生动起来,聋生也更加喜欢数学,更好的应用数学,聋生的数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四)在解决问题中提升数感
数学本来自于生活,数学教学应从现实的、有趣的或与学生已有知识相联系的素材出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发讨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了解新知识,形成新技能,反过来解决原先的问题,在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数感得到发展。
比如,在教学简单的加减运算时,聋生通过共同探究理解了加减运算的含义及计算方法后,可以给每个小组准备好一个装有各式各样已标价的食品图片的小袋子,然后设置一个购物情景:“学校要组织一次春游,请你用10元钱去购买自己喜欢的食品”,让学生根据要求独立设计购物方案。春游是一件足以使聋生快乐的事情,他们的思维会长时间处于非常活跃的状态,这会激发聋生想出多种购物方案。在这样的过程中聋童们运用自己原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不断完善对原有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并不断建构对知识本身新的意义,使学习者与真实的实践有效地联系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提升数感。
通过这样的活动,把数感的培养落实到具体的活动中,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在一个个完整的计算过程中学习知识,一次又一次地经历或了解数据处理的全过程,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也在实践中强化了学生的数感。
总之,数感是一个崭新的学习内容,数感的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长时间的逐步培养。那么作为教师,我们要认真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用活教材,创造性地实施课堂教学,把培养聋生的数感作为数学教育的一项基本目标。在教学中应从聋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与聋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聋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聋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聋生在对数的充分感知、感应和感受中,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形成良好数感,提升数学素养。
在低年级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篇6
综合实践 是新课程改革之后出现的一个新领域,“这个领域沟通了生活中的数学与课堂上的数学的联系,使的几何、代数和统计与概率的内容有可能交织在一起的形式出现,是发展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成为必须的内容”“这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一些有研究和探究价值的题材和方法,使学生前面认识数学、了解数学,使数学在学生未来的职业和生活中发挥作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综合实践”的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时应特别注意五个环节:问题的选择、问题的展开过程、学生参与的方式、学生的合作交流、活动过程和结果的展开与评价;以及活动过程中师生互动的要求等。数感是人们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做出数学判断和为解决复杂的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建立数感可以理解为会“数学地”思考,会用数学地发现问题,会用数学去解决问题,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整个人类数学史,简而言之,可谓起之于数,以算为基本手段,以量化为基本形式,着重研究数、形及其间关系,最终发展为一门人人不可或缺的信息化基础学科的奋斗过程。其间,如能形成一种主动自觉或是自动化地理解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即数感),无疑将有助于人们深刻体会数学史的发展历程,学会数学地思考问题,善于抓住事物的数学本质,进行数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进而逐步形成独创性的数学思维习惯。具有良好数感的学生对数的意义和运算有灵敏而强烈的感悟能力,但小学生数感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学习和生活实践过程中逐步体验,积累和建立起来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地培养学生的数感。
一、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感。
《标准》处处着眼于数学与人的发展和现实生活实践的密切联系,特别强调学生主动的在实践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如认识整数时,我请学生说说现实生活中用“0”、“1”表示的事物,帮助学生理解“1”可以表示1个个体,也可以表示这类个体的1个集合,可能表示很大的物体,也可以表示很小的物体,渗透1中有多,多中有1的思想。让学生说说自己身边生活中用到的数,感受在生活中数字无处不在。通过用数表示周围的事物,如身份证号编排规律,统计图表等,让学生体会学“数”作用;通过估算一页报纸上有多少个字,一摞纸有多少张,一把瓜子有多少颗,全校有多少名学生,建一个学校的自行车棚需要多少占地面积等。大多数学生能把要估算的数平均分成若干份,观察并感受大数相当于小数的几倍,体会大数并了解大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使学生在比较中有了多、少、几倍的认识,并对照实际情形用大一些、少一些、大得多、少得多等语言或用“>”、“<”符号描述它们的大小。
二、在生活中解决具体问题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标准》提出要“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注重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估计、求解、验证解的正确性与合理性的过程”.例如:星期天去公园划船,大船每条坐6人,租金10元;小船每条坐4人,租金8元.全班50人,请学生设计一种租船方案,计算出钱数,比较一下哪种方案租金最省?并说说理由。种种方案应运而生,数感好的同学利用整数的离散性,通过枚举得出所有方案的租金,如1条小船,需大船(50—4)÷6=7……4,在这个实际问题中,学生就体会到商7和余下的4是什么意思,需8条大船,租金8×1+10×8=88元;2条小船,需大船(50—4×2)÷6=7,需7条大船,租金8×2+10×7=86元……一直下去,经过比较发现租7条大船、2条小船租金最省.有的学生计算大船每人10÷6=1 元,小船每人8÷4=2元,1 <2,估计大船应多于小船只数租金较省。在解答具体问题过程中,学生可体会到数的大小、减法、乘法、除法、进一法和估算的意义,因此结合实际问题选择恰当的算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切实了解计算的意义和如何运用计算的结果,通过估算预测解题方向和检验结果的正确与合理,也就能增强其数感。
三、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学习是数学活动的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创设具有实践操作性质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有趣的实践活动中发展数感。
我教学面积单位“平方分米和平方米”时,有一道题目是让学生制作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与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框架,感受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的大小;寻找哪些物体分别用 “平方分米” “平方米”作单位。在教学时,我们就要充分利用手中的资源,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和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框架,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充分感受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的大小;带领学生寻找身边的物体分别用哪些面积单位进行计量,从而强化感知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的大小。这样,在具体实践操作中,既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四、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理解数感
数学知识无处不在,但是不同学科之间如何联系,树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发挥其整合作用。我在教学时以估计“如果每人每天浪费一粒米,全国每天要浪费多少米,相当于多少(多大)的东西”为例加以说明。
1.我让学生猜测13亿粒米大约恶有多重或有多大?学生的猜测各不相同,谁也没有这种重量或体积的体验,对自己的答案抱有怀疑态度,但又没有更好的答案。
2.我建议大家用实验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先设计好估算步骤,再根据操作,利用天平、1立方厘米容器、100毫升量杯、计算器等工具。
3.小组投入研究估算方案的活动中,完成“13亿粒米的估算报告”。
4.全班进行交流评价。有的小组数出200 粒米,重4克,算出平均1粒米重0.02克,13亿粒米约重26吨。有的用类似方法算出13亿粒米约重30吨、33吨等。有的把米装在1立方厘米小盒里,数出共40粒,计算出13亿粒米有32.5立方米。大家普遍喜欢以重量来表示,对估算出的不同数据采用平均数来表示。
5.深化体验。30吨究竟有多重?一般米店一袋米重25千克,比一比,30吨有这样的几袋?(约1200袋)学校食堂运米一般用微型车,一车约能装20袋米这些米用几辆车来运?(约60辆车)。
这时,我结合此题让学生说说如何保护环境,如何爱惜粮食,如何节约资源。这样样的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又初步实现了跨学科知识的整合,这是数感的综合运用。
总之,我们只有将数感的培养工作真正融合到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中去,要将数感的培养从生活到课堂,从课堂再到生活,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自主性,积极调动他们内在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逐步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才能不断促进各种数学素养的全面发展,真正实现《标准》中提出的“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有不同的发展”,这便是数学教育的最终目标。
在低年级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篇7
一、结合适当的情境, 积累数感经验
1. 强化数的大小感悟
数的本质在于数的多少与大小, 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强化学生对数的大小的感悟呢?让我们从两个有理数的大小比较谈起吧.例如在“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的教学中, 我们可以这样设计:
(1) 生活实例感知数的大小
(1) 零下5℃与零下10℃哪个温度低? (2) 海拔-155米的盆地与海拔-85米的盆地哪个更低洼一些?
通过以上两个实例让学生真正感受-5>-10, -155<-85的合理性.
(2) 数形结合感知数的大小
利用数轴来直观体会数的大小是体会数的大小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例如比较多个数的大小, 可以借助图1, 学生通过精确画图, 即可得出结论.
为进一步提升对数的感知, 在图1的基础上可以继续提问:请你在图2所示的数轴上直接描出的大致位置.
通过改变准确刻画为估计数的位置, 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的大小关系的感知经验.通过这种尝试与思考, 进一步丰富学生对数的大小的感悟.
(3) 归纳方法感知数的大小例如:比较的大小.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如下的归纳方法进行.
观察下列各数与0的大小之差:3, 2, 1, 0, -1, -2.
通过观察3, 2, 1, 0, 学生很容易可以得出:3是比0大3的数, 2是比0大2的数, 1比0大1的数, 由此可以看出-1是比0小1的数, -2是比0小2的数, 进而可以归纳得出一般性的结论:-a (a是一个正数) 就是比0小a的数.通过这种规律可以看出这种归纳的方法是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提倡的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
通过生活实例感知数的大小、数形结合感知数的大小、归纳方法感知数的大小这三个环节对数的大小比较的探索, 学生不仅能深刻理解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的法则, 同时更能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数的大小比较法则的合理性, 同时将数的大小感觉内化.
2. 提高对近似计算的认识
对近似计算的认识, 绝大多数学生仅仅停留在四舍五入规定的层面, 为改变这种局面, 在“近似数与有效数字”教学设计中, 可以组织学生测量数学书的长与宽 (结果精确到0.1厘米) , 课桌的长与宽 (结果精确到1厘米) , 教室的长与宽 (结果精确到0.1米) , 操场的长与宽 (结果精确到1米) , 通过不同的测量精确度要求体会不同的实际数量会产生不同的精确度与有效数字, 感受近似计算的合理性.在“解直角三角形”教学设计中, 我们可以进一步体会精确度的实际意义.
3. 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
数的感知是一个逐步丰富发展的过程, 因此教师应当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字的良好习惯.例如学生的身份证号码、学籍号码、汽车号牌等都含有大量的数字信息.
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与数有关的信息, 在日常教学中要不断引导学生发现理解这些信息, 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是提高数感的有效途径.
二、经历数的扩充, 强化数感思维
在“负整数指数”教学设计中可以采用归纳的方式, 引导学生感受负整数指数规定的合理性.
观察下列算式的规律, 填空:
23=8, 22=4, 21=2, 20=1, 2-1=_____, 2-2=_____.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 指数每减少1, 幂就变为原数的, 由此可以得出 (a≠0, p为正整数) .通过这种归纳可以使学生体会到负整数指数规定的合理性.让学生经历指数概念是如何扩充的, 使学生亲身经历数学自身发展的轨迹, 有利于学生提升理性思维, 进一步发展数感经验.
三、注重合理的估算, 发展数感品质
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应善于引导提问, 例如:珠穆朗玛峰有多高?上海东方明珠塔有多高?它们的高度相当于几层楼的高度?或者相当于多少名学生手拉手的长度?你还可以用哪些熟悉的事例来描述这些高度?这些问题能引导学生用自己熟悉的数量估测实际问题中的较大数量, 有助于学生感知和认识大数, 进一步发展数感.
在低年级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篇8
一、发挥教材价值,培养数感
教材是数学教学过程的重要介质,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依据课程标准,灵活地、创造性地挖掘教材,使用教材。新教材中有许多可以进行数感训练的素材,关键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握和发挥他们的价值。
1.发挥主题图价值
主题图内容丰富,含义深切,凝结了众多编者对教育的认识、对数学的理解,它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体现了基本的教学要求,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我们教师若能利用好主题图,课堂将会焕发出新的光彩。
如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教材为我们呈现的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的百羊图。我是这样利用主题图的:先呈现主题图中的20只小羊,让学生估计“这儿有几只小羊在吃草?”学生估一估、数一数后,我给这20只小羊画一个圈,再出示完整的百羊图,再一次让学生估一估:“20只小羊有这么多,那现在一共有多少只小羊呢?”最后让学生自己亲自来数一数,验证自己估计的结果。
把完整的主题图分两次呈现,意在为学生制造视觉冲突,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
100有多大,体会比以前学过的20这个数大得多,在脑中形成一个鲜明的表象。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不仅是理解数的概念需要,更是学生建立数感的需要。
2.发挥习题价值
新教材中有许多可以进行数感训练的习题,关键是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正确地把握和实施。如:“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材第37页第5题):找出数学课本的第23、36、50、79、87、100页。在练习过程中,如果只是让学生按页找页是非常简单的,缺乏一定的挑战性,又不利于学生数感的发展。如改成这样的设计,效果就不同了。
师:看看我们的数学书共有几页?摸一摸,看一看有多厚。
师:猜一猜书的一半大约是几页,你能很快找到中间的页码吗?
师:请你找到50页,不看页码你能尽可能快地找到100页吗?那23页呢?
要想准确地找到100页和23页,需要学生们讲求方法和策略。有了前一个活动——找书的中间页码的经验,他们很快以50页书的厚度为参照物,估一估100页、23页的厚度,再去找一找。在估算、验证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不同页数相对应的厚薄程度不同。这样设计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不仅学会知识和方法,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的数感得以发展和提高,其实这也就是对于抽象的数的一种物化或外化形式,也正是数感的一个方面。
二、联系数的意义的现实应用,培养数感
理解数的意义是数学课程的重要任务。数的概念比较抽象,许多学生对数都不能很好地建立表象,更不能真正地理解数的内涵。让学生在认识数的过程中,更多地接触和经历有关的情境和实例,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会使学生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数概念,建立数感。
1.从生活中来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低年级的数学学习如果离开了现实生活,更是难以进行。数的概念贯穿了低段三年的数学学习,让学生在认识数的过程中,更多地接触和经历有关情境和实例,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会使学生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数的概念,建立数感。
如在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时,通过出示美丽校园的场景图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数一数各种物体的个数,从而初步地感受和认识数,学生在这样的情景中倍感亲切,而且兴趣盎然。然后让学生给这些自然数组词,如1本书,2个苹果,3支铅笔等,再找一找身边能用这些数来表示的物体。让学生加深对数的意义的理解,同时感受到生活中的数无处不在。
2.到生活中去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学中要不断地为学生注入生活内容,让学生了解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体会数的意义,建立数感。学生通常对于一个数的认识、读写、顺序、组合等掌握得非常到位,但对于这个数的意义,特别是这个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了解得不够。教师若能在教学中根据数联系数意义的现实应用,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把握数的意义,将有助于数感的培养。
三、数形结合促交流,培养数感
如果学生学会了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说明学生已经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人类大脑的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分工,分别处理不同的任务。由此可见,用“形”表达数学概念及其内在关系,就犹如一项健脑运动,被激活的是学生的头脑。学生在想方设法用“形”表达数,通过“形”与“数”的相互对应向他人传递自己的数学思想时,其数学表达能力会产生质的飞跃,课堂上师生间、生生间的数学交流也会因此而精彩纷呈。
例如我在教学数的认识时,我和我的学生都非常喜欢玩这样一个游戏:猜数游戏。我们以嘴巴为标准,嘴巴以上的部分表示猜大了,嘴巴以下的部分表示猜小了,在大家的“大了”“小了”比划引导下,猜数的学生越来越接近准确答案。在游戏这个具体的情境中,通過“形”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不仅是理解数的需要,同时也会加深学生对数的顺序、数所在区间的理解,使学生在比较中有了多、少、多一些、少一些的认识,使数感得到发展。
以上是本人在数的概念教学中,培养低年级学生数感方面所做出的一些想法和尝试。学生数感的建立是一项长远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成就的,对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好比是一块数学素养的奠基石,需要我们精心地去
打造。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地去探究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全日制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让学生在感悟中学习数学.小学数学教育,2005(7/8).
[3]如何发展学生的数感.小学数学教育,2005(1/2).
浅谈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 篇9
摘要: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是人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它是建立明确的数概念和有效地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是将数学与现实问题建立联系的桥梁。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可以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在体验中使学生获得数感的启蒙;退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在实践中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把现实中的问题与数量关系建立起联系,提出问题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强化数感。
关键词:数感 体验 建立 发展 强化
什么是数感?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是人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它是建立明确的数概念和有效地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是将数学与现实问题建立联系的桥梁。《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并且在内容标准的几个阶段都阐述了培养学生数感的问题。可见,理解数感,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新课程教学中十分重视的问题,那么如何建立和培养学生的数感呢?
一、联系生活,在情境中体验数感
数的产生来源于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数学,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而且有利于对数的意义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发现和探索。使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更多地接触和经历生活情境和实例,在现实背景下感受体验,从而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数的概念,形式数感意识。
1.课前关注学生感性认识
小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的经历,有些知识学起来吃力,这就是需要我们在教学知识之前组织学生收集生活中的数学材料,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例如在教学“钟面的认识”时,我先给学生布置任务,每人设计一个“钟面”。于是,全班同学回家后纷纷行动起来,用硬纸板仿照自家的钟面制作起来,有不懂的地方请教家长。学生在亲手制作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在正式上钟面这一课时,学生拿着自制的钟面,学习十分投入,不仅对本节课的知识对答如流,还不时地向老师提出了许多超出本节课的知识。正是因为学生有了之前的这种亲身体验,学生学习热情很高,而且学起来也特别轻松。
2.课中注重学生体验活动
布鲁纳强调:数学知识不是一个简单的结果,而是一个过程。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也决定,在他们认识活动中的思维正经历着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小学生这种思维特点进行教学,以生活实际和学生的经历、体验帮助理解抽象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数感。
比如: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中,在认识“1”时,先请学生说出现实生活中用“1”表达的事物。学生列举出:1本书、1只小鸟、1棵树、1根小棒、1个苹果、1捆小棒„„随后教师可出现一盘苹果、一捆小棒,让学生也用数来表示,帮助学生理解“1”可以表示1个个体(1根小棒),也可以表示这类个体的1个集合(1捆小棒);可以表示很大的物体(1个国家),也可以表示很小的物体(1个苹果)。即而渗透了“1”中有多,多中有“1”的思想。接着教师再出示一幅学生赛跑的图片,让学生指出谁跑了 但如果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变静为动,变抽象为直观,迎合小学生“好奇”、“好动”、“好玩”的心理需求,就会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1、在“玩”中建立数感。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乐知者。”兴趣是需求的内驱力,是学习最好的伙伴,在这个伙伴的带动下,学生更容易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数学,获取知识。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在枯燥的数学学习中加入游戏的成分,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不知不觉就培养了学生的数感。例如:在教学7的分与合时,其中一个内容是:7可以分成4和3(或者分成1和6及其他很多分法),枯燥机械地记忆或背诵对学生理解、掌握这个知识点没有太高的效率。此时,可以通过摆小棒帮助理解,然后通过玩“拍手游戏”,使教师和学生拍手的下数合起来是7,例如教师拍5下,学生就拍2下,教师如果拍1下,学生就拍6下。虽然这是个非常简单的游戏,但引入游戏之后,学生的兴趣就陡增不少,对于7可以分成几和几这个知识不熟悉的学生通过拍拍手很快就掌握了7的分与合。再如,为了让学生牢记乘法口诀,对口诀有一个快速的反应能力,可设置这样一个游戏,每人准备一套1—9的卡片,每人抽一张卡片,看谁先说出两张卡片上的数字所组成的乘法口诀。通过这些简单的小游戏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学生在“玩”中,体验数的分解与组合,增强了对数与数之间关系的理解,也即增强了数感。
2、在“动”中建立数感。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有所“动”才能有所感,有所思,直至有所知。旧式的课堂教学强调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压抑了孩子好“动”的天性,被压制的学生不仅很难整堂课都集中精神听老师讲,更可怕的是这样做打击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教育学理论指出,教育活动要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让学生去“动”,适当地“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把书本上的知识和实际事物联系起来,变静为动,变抽象为直观,这样才能更好地缓解“教”与“学”方面的矛盾。学生“动”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索,思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得到的结果更形象,更深刻。
例如: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设计让儿童数100根小棒,看谁数得又对又快的活动。数的结果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一个地数、几个几个地数、还可以数出10根捆一捆,再10根10根地数,数出100根。数完以后在小组内说说数的方法,找出最优方案。学生会发现10根10根地数比1根1根地数快,而且不容易出错。这时教师应紧紧地抓住学生的这种对计数原则中的位置值的感悟,进行挖掘。为什么10根10根地数不容易出错。在数数的时候我们给满10根的数找一个位置,让满10根的数都放在这个位置上,这个位置就是十位。儿童从逐一的计数到分组计数是对数的认识的飞跃,是对计数原则中的位置制的初步体会。但学生自己经历了这个知识形成的 过程,更深刻地体会到分组计数以及计数原则中的位置制,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又无意识地初步了解了十位和个位之间、百位和十位之间的关系,加强了对数位关系的理解。
再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我安排了三次操作; 来同学们觉得猜班级内同学的学号范围太有限,要把这个数的范围扩大到自然数等等。像这样,学生这一问一答,名为“猜”,实为根据约数的情况“推算”出原数,这不就使约数这一数感在学生的交流和解决问题时得到发展了吗?
学会倾听,从别人对某些数量的描述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也是一种交流。例如:在实际测量中,我带领学生到操场上测量长方形花坛的长和宽,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测出了花坛的长和宽。在课堂交流的时候,展示了多种多样的测量方法。有的学生直接用卷尺量;有的学生用手臂量;有的学生先测出1米长的绳子,再一米一米的量;还有的学生使用步测的方法。在交流中,大家将自己的想法与别人进行交流,也体会别人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从不同角度感知了一定的长度,发展了距离感,也增进了数感。
四、实际运用,在解决问题中强化数感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过:从学生生活经验中举出的例子,将有助于他们把所学习的概念跟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来。只有当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身边的数学素材,努力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自己去试着感知、发现,主动探索,建立新的认知结构。同时教师又要给学生提供应用和实践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学会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并选择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对运算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数感,同时也使已具备的数感得到了强化。
例如,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后,教师可设计这样一节数学活动课,钱币中的数学问题。用50元钱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餐,在游戏中教师提供一些荤菜、蔬菜的价格,并让一些学生做营业员,其余学生自由组合成家庭。这时学生首先要根据家人的喜好开出菜单,通过估算买菜的总价不能超支,还要懂得货比三家,个别学生还知道在买卖中进行讨价还价。在这样的游戏中,培养的不仅是学生的数感而且发展了学生的情商,使学生感到数学是富有情感,具有活力的东西。
又如:创设 “春游”情境组织学生讨论春游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呢?你能用数学知识解决什么问题?同学们纷纷想出了很多问题,有租车问题;有购票问题;有根据路程与速度算时间的;有设计路线的。学生从多角度考虑,设计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对自己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做出了解释。学生们解决问题时,运用了自己原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细致周到地考虑到了每个方面。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们不断完善自己对原有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并不断建构对社会生活及知识本身新的意义,使学习者与真实的实践有效地联系起来,升化数感。所以说,人们只有将知识运
用于解决现实生活问题,才能真正地理解它,才能使数学知识真正有用武之地。这样,学生能够用自己对数的理解去认识了解社会生活。同时,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与了解又会强化数感的形成。
数感是一种心灵的感受,是一种意识活动,它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是一种高级的智力活动,学生数感的建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逐步体验和建立起来的。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当结合知识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体验生活、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用不同的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数感的培养和提高。
主要参考资料:
[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出版 [2]梁镜清等《小学数学教育学》杭州〔M〕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4年3月 [3]骆伯巍《教学心理学》杭州〔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2年7月
[4]毕田增《新课程教学设计》北京 〔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 [5]孔企平《小学儿童如何学数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 [6]林李例《培养学生数感的策略》〔J〕《教学月刊》2005年9月 [7]朱爱民《让学生在体验中学数学》〔J〕《教学月刊》2005年6月
【在低年级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推荐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黄海英07-04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感10-05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08-14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07-07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