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感

2024-10-05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感(共12篇)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感 篇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将培养学生的数感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这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培养目标。大多数学生将来不会成为数学家或数学工作者,但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中经常要和各种各样的数打交道。人们常常会有意识地将一些现象与数量建立联系,每一个学生都应建立一定的数感,这对他们将来的生活和工作都是有价值的。培养学生数感,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学会用数学的方法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

什么是数感?《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此作了说明: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素养,是人主动地、自觉地理解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具有良好数感的人,对数的意义和运算有灵敏而强烈的感悟能力。数感体现在许多方面。如: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况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理解等等。那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感呢?

一、体验生活,启蒙数感。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的科学,它源于生活,并优化生活。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只有将抽象的数学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才能真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获得主动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式。数感不是通过传授而能得到培养的,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发现,主动去探索,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数学就存在于周围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释现实中的数学现象,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样在习得知识的同时,还能发展学生多种能力,培养非智力因素。

如教学“小小商店”时,我先创设了模拟买卖商品的情境,让学生轮流做售货员和顾客,进行买卖游戏活动。在活动开始之前,让学生自带人民币:1角、2角、5角、1元、2元、5元等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来认一认这些人民币。在活动中要求:(1)每个人购买的商品中必须有文具、食品、小玩具。(2)用10元钱,看谁买的东西多,买的东西好,买后要小朋友互相进行评比。活动后进行集体讨论,让每个学生都说一说自己买了哪几样商品,每样商品多少钱(可以用元、角、分来表示)。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不但认识了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还知道了1元=10角、1角=10分,并能进行人民币的换算,从中学生也深深感受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关系是多么密切,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周围。

二、合作交流,形成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信息,使学生在交流对数的感知时,拓展思维,丰富自己对数的认识,体会数学的价值,从而更深地体验数感。

例如,教学8+7=?时,放手让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生1:把7分成2和5,8和2凑成10,10再加5得15。生2:把8分成3和5,7和3凑成10,10再加5得15。生3:我是这样想的,因为10+7=17,所以8+7的得数要比17少2。是15。生4:我把8+7的7看作8,因为二八十六,所以8+7的得数就应该比16少1,是15。……这样,学生在同伴交流中体会了计算的多样化,逐步形成数感。

三、动手操作,发展数感。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活动去发现,因为这样的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儿童的认知规律正是“从直观的动作思维到具体的形象思维,最后达到抽象的逻辑思维”的。可以说,动手操作活动就是关注知识的形成,是经验不断内化、提升的过程,数感的培养与发展,又离不开学生的动手操作。低年级学生主要通过对实物及学具的感知和操作来获得数感。通过实践操作,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就在身边,感受到“数”的趣味和作用,并对数产生亲切感。

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例题34+16=□时,我让学生摆小棒(同桌合作),看哪一小组摆得又好又快。结果出现这两种情况:(1)整捆整捆放在一起,一根一根放在一起;(2)整捆整捆放在一起,一根一根放在一起正好是10根,他们捆成了一捆。针对这两种情况,我慢慢地引导,使学生明白:满10根,就要捆成一捆,就是1个十,这样一眼就能看出来是50,5个十。使学生的数感得到了初步的强化。紧接着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算珠加,个位上刚好是10粒珠,引导学生要拨去个位上的10粒珠子并在十位上拨1粒珠子,这样十位上就有5粒珠子,是50。最后引导学生列竖式计算,明白“满十进一”。学生从摆小棒到在计数器上拨珠子到列竖式计算是对数的认识的飞跃,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数感。

四、重视估算,提升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意见”中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可见估算是发展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各种有利时机,创造性地开发教材内容,以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内容为题材,让学生常估算,多交流,从而感受估算魅力,增强估算意识,逐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估算习惯,从而来发展学生的数感。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我们可以经常创设一些学习情境,让他们知道自己比哥哥姐姐矮一点,比弟弟妹妹高一点,比爸爸妈妈矮得多;知道20比21少一些,比18大一些;知道28在20与30之间,但更接近30;知道100页书大约有多厚,40分钟大约有多久,1米大约有多长等等。教师要经常训练学生正确地运用估计、大约、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接近于某某之间等术语,可促进学生形成对数的感觉。学生一旦有意识的将一些抽象的数通过某些术语和其他的数产生联系,就可以使得学生在各种问题中将数有机的结合现实内容。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不仅是理解数概念的需要,同时也是加深学生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的需要,更是学生建立数感的需要。平时教师也要经常训练学生学会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从一个复杂的情境中提出问题,选择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对运算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数感,同时也使已具备的数感得到了强化。

五、实际应用,升华数感。

“数学源与生活、又寓于生活。”数感的建立来自于生活,只有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加以应用,才能得到升华。同时,良好的数感可以帮助学生深化知识,进行综合运用,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因此在学习中教师要开放时空,设置各种生活情境,使学生认识到知识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同时在应用中进一步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数感。

如在教学:“连加、连减”一课时,当学生通过共同探究理解了连加连减的含义及计算方法后,我设置了一个购物情景:学校要组织一次秋游,请你用10元钱去购买自己喜欢的食品。让学生根据要求独立设计购物方案,秋游是一件足以使孩子们快乐的事情,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都想出了多种购物方案,巩固知识的同时又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数感的形成不是靠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用较长时间逐步培养。作为教师,要努力钻研教材,创造性的运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巧设教学环节,把帮助学生建立数感作为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落实到具体课堂教学过程中去。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感 篇2

一、在观察中启蒙数感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顺序、有积极思维参与的持久的感知活动, 是一种“思维的知觉”。教学时要让学生通过观察, 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生活中充满了数学, 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去认识周围的事物, 感受数学的趣味与作用。例如, 学习10以内的数, 在认识“1”时, 先让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中“1”表达的事物。学生列举:1本书、1只小鸟、1棵树、1个国家、1粒葡萄、1捆小棒……随后教师引导学生数出几粒葡萄是1串, 几根小棒是1捆, 帮助学生理解“1”可以表示1个个体 (1根小棒) , 可以表示这类个体的1个集合 (1捆小棒) , 可以表示很大的物体 (1个国家) , 也可以表示很小的物体 (1粒葡萄) , 继而渗透了“1”中有多, 多中有“1”的思想。又如, 认识“0”时, 启发学生说出在日常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见过“0”, 学生的热情一下高涨了起来:“在体育比赛的比分上见过”“在温度表上见过”“电话上有”“我的直尺上有”……学生直观体会到“0”除了表示没有以外, 在温度表上, 在日历上表示日期, 方向图上表示分界点, 在尺上表示起点, 在电话、车牌上与其他数字一起组成号码。这些都是学生身边的事情, 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 这样, 学生在观察中体会了数的含义, 在观察中初步地建立了数感。

二、合作交流, 形成数感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是师生之间互动交往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造机会, 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互相借鉴, 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信息, 使学生在交流对数学的感知时, 拓展思维, 丰富自己对数的认识, 体会数学的价值, 从而更深刻地体验数感。

例如, 在教学《十几减9》时, 我出示一幅图:盘子里有14个桃子, 小猴子吃了9个, 还剩几个?学生很快地就说出算式:14-9。但怎样算呢?很多学生就弄不明白了。于是, 我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 解决这个问题。学生讨论交流后, 有的说把14分成10和4, 先用10-9=1, 再用1+4=5;有的说因为9+5=14, 所以14-9=5;也有的说5+9=14, 所以14-9=5……这样, 学生在与同伴的交流中体会了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逐步形成了数感。

三、动手操作, 发展数感

低年级学生主要通过对实物及学具的感知和操作来获得数感。通过实践操作, 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就在身边, 感受到“数”的趣味和作用, 并对数产生亲切感。

例如, 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 我让学生拿出35根小棒。有的学生一根一根地数, 数出35根后放成一堆。这时, 我问:怎样才能使别人很快就看出你摆的是35根呢?学生马上就说:“10根捆成一捆, 摆3捆, 再摆5根。”很多学生都这样操作了, 学生的数感得到了初步的强化。接着, 我让学生摆42根, 有的学生按刚才的方法摆了, 有的学生再摆5根, 与先前的5根捆成一捆, 再摆2根。这样, 学生的数感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四、重视估算, 提升数感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抓住各种有利时机, 创造性地开发教材内容, 以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内容为题材, 让学生多估算, 多交流, 从而增强估算意识, 逐步养成良好的估算习惯, 从而提升学生的数感。

例如, 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 要进行估算的机会就很多:估一估百羊图上有多少只羊, 估数学课本的厚度……

五、实际应用, 升华数感

数感的建立来自于生活, 只有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加以应用, 才能得到升华。同时, 良好的数感可以帮助学生深化知识, 进行综合运用, 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置各种生活情境, 促使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使学生认识到知识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同时在应用中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篇3

【关键词】培养;学生;数感

数感的建立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着想,适应每一个学生的需要。数学素养不只是用计算能力的高低和解决书本问题能力的大小来衡量的。而是学生能用数学思考问题,用数学的方法理解和解释实际问题,能从现实的情境中看出数学问题。数感的建立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需要,让学生更多的机会接触和体验现实问题,表达自己对现实问题的看法,用不同的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数感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步体验和建立起来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因地制宜结和有关内容,加强对学生数感的培养,把数感的培养体现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去。

1. 在数概念教学中重视数感的培养

数概念本身是抽象的,数概念的体验和理解与数感密切相关,数概念的建立不是一次完成的,学生理解和掌握数概念要经历一个过程。让学生在认识数的过程中,更多地接触和经历有关的情境和实例,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会使学生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数概念建立数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在教学认识数的过程中,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身边的数,生活中用到的数,如何用数表示周围的事物等,会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运用数可以简单明了地表示许多现象。例如,说一说自己的学号、家里的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等。对这些具体数量的感知与体验,是学生建立数感的基础,对学生理解数的意义有很大的帮助。

2. 在数的运算中加强数感的培养

学生在运算中,对运算方法的判断,运算结果的估计,都与学生的数感有密切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在学习中,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行,估算,求解,验证解的正确性与合理性的过程,能用有理数的大致范围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具体的问题选择恰当的算法会增强对运算实际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学习运算是为解决问题,而不是单纯为了计算。以往的数学教学过多强调学生运算技能的训练,简单地重复练习没有意义的题目,学生不仅感到枯燥无味,而且不了解为什么要计算,为什么一定要用固定的方法计算,一个问题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找到答案,一个算式也可以用不同方式确定结果。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经验的丰富,引导学生探索数,刑及实际问题中蕴藏的关系和规律,初步掌握一些有效地表示处理和交流数量关系以及变化规律的工具,会进一不增强学生的数感,把数感的建立和初步的数学模型的建立结合起来,将有助学生整体数学素养的提高。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篇4

作者/于娴静

数感,即对数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感,对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及学好数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联系生活实际,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将学生数感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为学生学好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引领观察,探究规律,培养数感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顺序的感知活动,是形成数感、获得认知、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有效的观察活动,引领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发现数学问题,探究数学规律,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观察能力。

例如,教学“加法结合律”时,教师先让学生观察三组算式,即(52+42)+37=52+(42+37)、(16+61)+12=16+(61+12)、(24+35)+40= 24+(35+40),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究、对比分析,说说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生、:我发现在这三组算式中,每组算式的两边都是三个数相加。

生。:我发现在这三组算式中,每组算式等号左边和右边加的顺序相同,即左边都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三个数相加,而右边都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

生。:我发现在这三组算式中,改变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加法结合律。这样通过观察、探究发现规律,不仅深化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数感,提高了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归纳、概括等能力。

二、动手操作,深化认知,发展数感

数感的培养离不开动手操作。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平台和机会,通过画一画、折一折、涂一涂、分一分、剪一剪、量一量、拼一拼、找一找、称一称等实践活动,有效引导学生实践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感,深化学生的认知。

例如,教学厘米、米、分米和毫米等长度单位时,教师可让学生动手量一量大拇指的宽度、手的厚度、课桌的高度、黑板的长度、铅笔的长度等,或走出教室测量学校的围墙有多长、方砖有多宽等,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和建立长度单位的概念。又如,教学“千克和克”时,教师可让学生掂一掂1角钱硬币、一本数学书的重量,也可以称一称4个梨子、2包精盐、1袋大米的重量,或数一数1千克梨的个数、1千克精盐的包数、1千克大米的袋数等,通过实际体验发展和深化学生的数感。再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一个披萨的一半就是二分之一后,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长方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等边三角形、六边形、圆),通过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出图形的二分之一,理解二分之一的意义,然后让学生再用图形表示出自己想要的分数。在这样创造分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促进了学生数感的形成和发展,深化了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

三、鼓励估算,实践运用,强化数感

估算是数学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估算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巧设生活情境,鼓励学生大胆估算,灵活运用,()从而强化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应用能力。

情境1:-辆大巴车有68个座位,有9辆车和600个人,够不够坐?

有些学生直接进行精确计算,即68×9—612>600,答“够坐”。也有的学生用估算快速有效地解决了问题,即把68估算成70,由于70×9=630,而630>600,所以够坐。

情境2:一台空调的价格是5018元,一个微波炉的价格是503元。请问,英子的爸爸想买一台空调和一个微波炉,大概要带多少钱?

生,:我把5018看成5020、把503看成500,所以英子的爸爸大概要带5020+500=5520(元)钱。

生。:我把5018看成5000、把503看成500,这样英子的爸爸大概要带5000+500=5500(元)钱。

生。:我把5018看成5000、把503看成510,这样英子的爸爸大概要带5000+510一5510(元)钱。

这样教学,不仅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感,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而且有效渗透了生活数学的意识,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感 篇5

【摘 要】培养小学生的数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师应强化数感意识,优化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建立、发展和强化数感,培养学生数学素养。本文围绕数感培养的问题,从数感的内涵和性质、培养数感的途径及应注意的问题几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以期给一线教师带来一定的思考与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感;动手操作;思维方式;比较;拓展

一、引言

何谓“数感”?顾名思义,就是对数的感悟和深入理解,具有驾驭数的能力。数感的具体内涵是丰富的,《数学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数感包括对数的意义的理解,用不同的方法表示数,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实现对信息表达与交流,能选择恰当的算法来解决问题,能对运算的结果进行估算,并对其是否合理作出一定的解释。数感具有直接性、模糊性等特点。培养小学生的数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师应强化数感意识,优化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建立和强化数感,培养学生数学素养。

二、通过不同途径,运用不同策略,对学生加强数感的培养

1.引导学生观察、体验生活,在丰富的生活中获取数感

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才能得以内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导他们去有意识地观察、体验,借此加强数学和生活的联系,进而深刻地领悟概念的实质,培养良好的数感。比如,学习了面积或体积的计算公式之后,可?⒀?生带到操场上测一测、算一算操场的面积或旗台的表面积、体积等。这种“亲数学”的行为,是对学生进行数感的启蒙教育,能够让数学学习富有情趣。

2.借助数字游戏与合作学习,在实践与交流中获取数感

学生动手操作,其实并非仅仅在“动手”,而是一个眼、耳、手、口、脑协调发挥作用的活动。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深刻地体验到数感的真实存在。为此,教师可以经常在课堂上跟学生玩起数字游戏,以激起学生探究愿望。比如,在有趣的“11”这个“数字魔术”中,笔者在黑板上板书32×11=、41×11=、53×11=等算式,然后笔者直接口算得出结果:32×11=352、41×11=451、53×11=583,学生感到惊讶,急于知道其中的秘诀。于是,笔者要求学生用自己的一双慧眼去发现算式的规律。通过一番合作探究,计算的“秘诀”终于被揭开:原来,将乘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字作为积的最高位,最低位上的数字作为积的最低位,两位数字加起来作为积的中间的数字,这样组合成的数字便是计算的结果。学生的数感在观察与探究中得到了锻炼与发展。

3.通过解题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在日积月累中建立数感

数学是一门思维体操,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行训练,培养数感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流程可以设计为“仔细观察→比较分析→选择方法→多样检验”等步骤。教师要以具体的例子为载体,将这样的流程训练渗透其中,引导学生用心观察,分析问题跟条件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而后再选择合适的方式解题并通过一题多解、联系实际等多样的方法对结果进行检验。这种解题训练体现了“授之以渔”的思想,有助于促进数感的建立。

4.通过比较加深学生对数的理解,推动数感进一步发展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加深学生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强化对“多”、“少”、“多一些”、“少一些”等概念的感知,进而推动数感的进一步发展。如,要求学生估算学校旗杆的高度、操场的面积,估算某一整本书或其中的某一页上面有多少字,等等。当然,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平均分成若干份”、“以小数感知大数”等估算的方法。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增强学生的估算能力,使之能够将见到的事物跟数建立起联系,来理解数的现实意义。

5.通过拓展运用,实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促进数感的升华

数感,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属于一种意识活动。有了良好的数感作基础,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就会得心应手、融会贯通。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的数感,有效地促进数感的升华。比如,关于“利息的计算”这一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小明打算将春节的压岁钱存入银行,下面是存款利率表。你能根据提供的数据计算出一年期和两年期的利息吗?能否给小明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通过正确的引导可以促进学生对利息知识的理解,深化数感及效益的概念。

三、培养小学生数感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1.感知和把握数的意义不能脱离现实的情境

数概念乃数学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数概念的掌握反映了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从身边具体的事物中,借助观察、操作等活动真切地感受数的意义所在,如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用到的数、身边存在的数、用数描述周围的事物或现象,等等;同时,在一、二学段,也要注重在相关的情境中培养学生初步的估算能力,或通过情境增进学生对大数的体会,渗透环保、节约、捐助等人文性的教育。

2.理解和掌握运算的意义不能脱离现实的情境

运算,乃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发展运算概念对于丰富学生的数学素养来说尤为重要。理解和掌握运算的意义不能脱离现实的情境,教师要将运算和应用密切联系起来,要在探究问题的情境中切实理解计算的意义并加以运用。关于数感的培养,教师要重视口算与估算的训练,鼓励与指导学生探寻一题多解的路径,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和变通思维能力;但单纯的技能训练务必减少,繁琐复杂的运算要力求避免,叙述算理也要克服程式化。而这正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

四、结语

如何培养学生数感 篇6

迓驾镇完小 滕玲艳

小学数学大纲中从未出现过“数感”一词,数感作为一个全新的学习内容,在《数学课程标准》中首次提出,并指出数感主要表现形式为:“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合理性作出解释。”因此,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是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发觉,面对同一个数学情境,有些学生迅捷反应,思路简缩;有些学生苦思冥想,姗姗作答。这实质上就是一种独特的心理结构和思维现象——数学气质。在前一种数学气质中,学生总是自发或自觉地倾向于通过直接的数学棱镜去认知数学对象和学习内容,进而成为数学气质中的精髓——数感。数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结构变量,集中表现为:对知识教学的充分感知,对思维教育的强烈感应,对个性教养的深刻感受。所以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是学生认知数学对象进而成为数学气质的心智技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结构变量。数感来自数学活动实践,又指导数学实践活动。它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沉淀的过程、积累的过程。教师应在不断的数学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对数的充分感知、感应和感受中,发展学生的数感。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呢?下面我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些浅知拙见:

一、体验生活,建立数感.布鲁纳强调:数学知识不是一个简单的结果,而是一个过程.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也决定,在他们认识活动中的思维正经历着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小学生这种思维特点进行教学,以生活实际和学生的经历,体验帮助理解抽象的概念,建立数感.如:在研讨课上,我充分利用了学校开展“书香校园”活动和学生春游购物为情景,把整数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减法的性质推广到小数,解决了学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又如0表示“没有”可能是0最早的意思吧,也就是0的本义。如某种商品库存数为0,也就是这种商品在这个仓库中已经没有了。但0除了这种意思之外,它还可表示: ①数位。如10、100等,这里的0就有位置意义。②精确度。0.2、0.20、0.200等,这里分别表示精确到十分位、百分位和千分位。③分界线。如0摄氏度,这是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分界线。④临界点。水温为0度时,这是水与冰的互相转化的关键温度,是临界点,关节点。由此可以看出,0不仅仅是没有的意义,而是有多种具体的、确定的内容,比其它数字的内涵更丰富。这些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学得兴致盎然,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数感的启蒙。

二、实践操作,增强数感

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和意义,继而确立应用数学的信心,是形成良好数感的重要条件.鉴于此,教学就打破从概念到概念,从课堂到课堂的数学应用僵局,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分析,理解,解决生活问题,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数感的体验.例如:教学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长度单位“米的认识” 时,让学生用米尺量一些具体的长度,如,学校操场的长度和宽度,教室的长度等等.如:教学“统计”时,我是这样组织:学校操场正在上体育课,将本班学生带到操场上去,教师让学生调查喜欢各项运动的人数.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通过这样的活动,把数感的培养落实到具体的活动中,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在一个个完整的统计过程中学习知识,一次又一次地经历或了解数据处理的全过程,使学生深刻体会了统计思想,领悟了统计方法,也在实践操作中强化了学生的数感.使学生理解数学是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三、合作学习,交流数感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人人参与学习全过程,它不仅能发掘个人内在的潜能,还能培养集体合作精神,人人可以尝试成功的喜悦。同学之间的语言最容易理解,数感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例如,在教学“有趣的数11”中,老师直接写出“42×11=462 51×11=561„„”引导学生探究的欲望,再让小组合作讨论“老师为什么能直接写出结果”。学生兴趣明显高涨,讨论很热烈。有的学生说:“老师是心算出来的吧?”有的反驳说:“不可能,肯定有速算的方法。”于是,几个人开绐仔细观察这几个数的被乘数和积,终于得出规律:把被乘数的最高位作积的最高位、最低位作积的最低位,中间加起来就可以得出积。这样,学生的数感在讨论和观察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四、解决问题,强化数感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感 篇7

一、借助生活实际, 培养学生数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 又用之于生活, 熟悉的情境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培养学生的数感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 在授课的时候, 教师要有意识地将与数学知识有关的生活现象引入课堂, 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获得数感的培养。

如, 教学《统计表》时, 为了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数感。所以, 在授课的时候, 我首先给学生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假如我们班要根据学生的身高购买一批校服, 请把我们班学生的身高统计一下。” (因为课下已给学生布置作业, 所以, 学生手里有一定的数据。) 请帮老师想一下, 该如何统计给学校最方便。给学生5分钟的思考时间, 接着, 让学生发表意见, 并顺势将扇形统计法引入课堂。这样的过程不但可以让学生看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培养学生的数感, 而且对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借助活动情境, 增强学生数感

对于小学生来说, 呆板的课堂只会让学生感到压抑和紧张, 课堂效率也会受到限制。所以, 教师可以借助活动情境, 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增强数感。

如, 教学《轴对称图形》时, 我采取的是自主动手操作的教学模式, 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明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进而增强学生的数感。所以, 在授课的时候, 我和学生一起制作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 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圆形等图片, 对折的剪切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基本的数学知识, 而且对加强学生的数感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数感, 从而促使学生获得综合性发展。

参考文献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感 篇8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感;生活;活动

所谓数感是指数与数量表示、数量大小比较、数量和运算结果的估计等方面的直观感觉。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从而,使学生的数感得到培养。

一、借助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数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之于生活,熟悉的情境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数感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授课的时候,教师要有意识地将与数学知识有关的生活现象引入课堂,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获得数感的培养。

如,教学《统计表》时,为了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数感。所以,在授课的时候,我首先给学生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假如我们班要根据学生的身高购买一批校服,请把我们班学生的身高统计一下。”(因为课下已给学生布置作业,所以,学生手里有一定的数据。)请帮老师想一下,该如何统计给学校最方便。给学生5分钟的思考时间,接着,让学生发表意见,并顺势将扇形统计法引入课堂。这样的过程不但可以让学生看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感,而且对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借助活动情境,增强学生数感

对于小学生来说,呆板的课堂只会让学生感到压抑和紧张,课堂效率也会受到限制。所以,教师可以借助活动情境,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增强数感。

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采取的是自主动手操作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明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进而增强学生的数感。所以,在授课的时候,我和学生一起制作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圆形等图片,对折的剪切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基本的数学知识,而且对加强学生的数感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数感,从而促使学生获得综合性发展。

参考文献:

郭武香.浅谈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数感[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1(05).

(作者单位 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大华镇大华明德小学)

培养一年级学生数感的几点体会 篇9

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从中可以看出,在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数感是极其重要的。

什么是数感?简单地说,数感是人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做出数学判断和为解决复杂的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数感,包括将数与实际背景联系起来,用数学的方式思考问题。数感使人眼中看到的世界有了量化的意味,当我们遇到可能与数学有关的具体问题时,就能自然地、有意识地与数学联系起来,或者试图进一步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处理和解释。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它是建立明确的数概念和有效地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是将数学与现实问题建立起联系的桥梁。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描述了数感的主要表现与要求,包括: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这些构成义务教育阶段建立和培养学生数感的主要任务。同时,标准强调“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的、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用数来表达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这表明,学生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漫长过程,是经过学生对具体情境的数量及关系的感觉、感知及情感体验的结果。基于以上认识,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小学一年级学生数感培养的一些体会。

一、在生活中建立数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发展学生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只有当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更多地接触和经历有关的情境和实例,在现实背景下感受体验,会让学生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数的概念,建立数感。如“数铅笔”一课中,请学生说说一小把瓜子可能有几颗。学生估计:30颗、18颗、25颗、10颗„„。学生的这些估计是没有什么正误之分的,教师要鼓励学生,逐步提高估计的能力,而发展数感。

再如“估一估 量一量”中,让学生估一估,量一量自己的身高、步长和一丈的长度是多少?到操场上去走走、跑跑、测测、量量,让学生感受一下10米、50米、100米的距离?还可以让学生说说教室长、宽、高各是多少?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大约又是多少?

教学中有必要通过一些具体事例让学生对生活中一些常见事物有个正确的认识。如一个班级的学生不可能是100个;一把小棒不可能是5根;一年级学生的身高不可能是2米;爸爸的年龄不可能是80岁„„。这样有一定的现实感悟,也就会有了一些正确的认识。

二、在表达交流中形成数感。

让学生学会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既能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也是数感的具体体现。如每堂课让学生通过观察情景图,说说你都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教师要善于引导和鼓励,让学生用数来描述自己所得到的信息,并进行交流。再如请学生写一写(说一说)数学日记,如有一位学生写到的:今年我7岁了,我是1(2)班的学生。又如一个学生写到的:我家里有4个人,妈妈今年30岁了,爸爸比妈妈大3岁„„等。

学会倾听,从别人对某些数量的描述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也是一种交流。如“小小养殖场”中,做猜数游戏活动时,学生兴趣大增,争先恐后地描述着自己的数。认真倾听、思考的同学几下就猜对了;有一些则需要别人多次的表述,才能解决问题。在这样的交流中,大家将自己的想法与别人进行交流,也体会到别人是怎样描述问题,怎样表述自己的想法,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学会了知识,也增进了数感。

三、在比较估算中发展数感。

新课程提倡算法多样化,教师要鼓励学生结合具体的题目,领略到可以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计算。如“发新书”这节课,问到:你这个班级一共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可能会说出很多不同的方法。再问:老师给每人发一本新书,40本够吗?通过思考,学生可能会用种种方法去想:①女生19人加上男生18,一共是37人,37<40,所以够发了。②女生19人<20,男生18人<20,20+20=40所以够发了。③一组10本,有些组还没有10个人,所以也够了„„。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理解数的概念与它表示的实际含义,这不仅是理解数的需要,也会加深学生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在比较中有了多、少、多一些、少一些等知识的认识,使数感得到发展。

教师要尊重学生在估算方面的“数学现实”,让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估算,其方法往往是灵活多样的,估算的结果是不唯

一、开放的。从一定意义上说,估算的结果正好是一个正确答案并不一定比指出一个大致范围来得好。估算的结果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只是由于估算方法的不同而带来误差大小而已。如让学生估算44+18,学生的方法五彩缤纷。生1:40+10=50,4+8>10,所以44+18的和比60多一点。生2:40+20=60,44+18的和大约是60。

生3:44<50,18<20,因此,44加18的和比70小。

不同的学生运用不同的估算策略,或简约,或转换,或补偿,这些方法都是合理的、正确的,教师要鼓励并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展示自己的想法。

四、在解决问题中强化数感。

浅谈学生数感的培养2 篇10

球员打球有球感,歌手唱歌有乐感,学生学数学也要有数感。所谓数感,狭义地讲是指学生对数的感觉,对数的敏感性,广义的讲是指学生对数值的一种直觉,对数的近似值的一种估计;是对数学公式、定理、性质、公理等数学概念的直接反映。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它是建立明确的数概念和有效地进行计算等教学活动的基础,是将数学与现实问题建立联系的桥梁。《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并且在内容标准的几个阶段都阐述了培养学生数感的问题。数感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但《标准》第一次把它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提出来。可见,理解数感、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标准》十1分强调和重视的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成为当前广大教师颇受关注的问题。根据义务教育阶段提出的数感的主要内容,针对数学学习中学生数感的培养,本文将结合具体实例,从数概念、数运算教学中培养数感来浅谈两点。

一、数概念教学中重视数感的培养 理解数的意义是数学课程的重要任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要学习并掌握一系列的数概念,数概念的教学,是一个抽象的过程。只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可感知的现实背景,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数概念。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体验、估计、选择、运用等活动,让学生了解数的产生发展过程。使学生在认识数的过程中更多地接触和经历有关的情境和实例,从而认识到数也有一个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使得学生对数概念的有具体、深刻的理解,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数感。

(一)通过体验、观察、估计,获得数感的启蒙 一些数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能很好地在头脑中建立表象,不能真正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这就需要教师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引领学生接触和经历有关的情境和实例,经历理解和体验数概念的过程。使学生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数概念,建立数感。《标准》中强调,“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尝试创设有利的现实情境,让学生体验数概念。例如,在教学面积单位、长度单位时,可以带学生去操场走走、测测、量量,让学生感受50米、100米、400米的长度,1平方米、1公顷、1亩的大小;教学重量单位时,可以到食堂去看看、称称、估估各类蔬菜、肉类的重量,或去医务室称称 1 自己的体重等。通过体验,学生能具体、形象、直观地感受和理解相关数概念,在此基础上,学生对1平方米、1公顷、1亩、1千克、100米等数概念有了切身体 验与把握,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根据他们数量上的共性,认识到事物共同的本质属性,从而更直接的把握有关的数概念,数感获得了启蒙。2 数感亦可以通过具体的对估计的练习来获得。具体操作可设置如下环节:估计和大约、略小于、远大于、接近于某某之间等术语联系在一起。训练学生正确地运用这些术语,可促进学生形成对数的感觉。教学中可安排这样一些练习:

1、用词语描述下面一些数之间的大小。如40、98、38、20、41、56中,40略大于38、40接近于41,40远大于10,40比98小得多,98接近与100,等等。

2、哪些数接近于80?把他们圈起来 41 82 92 78 68

3、估计一下教室里大约有多少人?数学书大约有多少页?

4、出示图: 估计出阴影部分所表示的分别是各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训练学生正确地运用大约、略小于、远大于、接近于某某之间等这些术语,可促进学生形成对数的感觉。学生一旦有意识的将一些抽象的数通过某些术语和其他的数产生联系,就可以使得学生在各种问 题中将数有机的结合现实内容。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不仅是理解数概念的需要,同时也是加深学生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的需要,更是学生建立数感的需要。

(二)用数学方法思考,建立数感 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问题,用数学的方法理解和解释实际问题,能从现实的情境中看问题,属于学生数感的建立。教师针对学生此数学素养的培养,可以通过自己教学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在针对数概念的教学中,选取合适的例子对学生进行培养。如将“547中 有多少个十?”略做修改,变成“547元钱当中可以提出多少张十元钞票”虽然题目的本质是一样的,思考方法也相同,但由于后者更需 3 要学生从现实情境中看问题,用数学的方法来理解实际问题,学生做的并不十分理想。教师做进一步的引导、概括和总结,是学生产生用数学方法思考的意识。教师又给出“假使现在有586432块糖果,若要以每100块糖果装一箱,那么总共可以装多少箱?”这次学生的正确率相当高。尽管第二次学生存在着一定的模仿性,但至少学生意识到很多实际的问题要将其转变成数学问题,这种思维方式,与一般的解决书本上现成的问题的思维方式有着明显的差异。学生在遇到具体问题时,自觉主动地与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建立联系,数感也由此得到培养。

(三)联系数意义的现实应用,培养数感 了解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体会数的意义,建立数感。学生通常对于1个数的认识、读写、顺序、组合等掌握的非常到位,但对于这个数的意义,特别是这个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的不够。教师若内能在教学中根据数联系数意义的现实应用,让学生 在 现实情境中把握数的意义,有助于数感的培养。例如教师让学生联系现实选择:一只铅笔的长度是:10厘米、20厘米或50厘米;教室的长是:6米、16米或26米等,亦可以通过了解大数目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来体会数的意义,学校操场能容纳多少学生?1千名学生手拉手大约有多长?一个市级的体育馆能一次性容纳多少观众?或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让学生用负数来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比如表示出零度以下的气温、股市的跌盘、游戏当中的输赢等。通过这样的具体情境,会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生在头脑中一旦形成对数的意义的理解,就会有意识地运用它们理解和认识有关的问题,从而逐步强化数感。

二、在数运算教学中发展数感 教学中老师们常会碰到这种现象:当老师出示一些题时,有些学生会之间对问题的结果做出反映,说出答案。老师问及解题思路或方法时,学生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是说是靠感觉得出来的。这是什么原因?为什么学生不呢感列式却能算出正确的答案?是瞎蒙蒙对的吗? 其实这种现象可以从某种角度上理解成为这些学生的数感较强。这些学生可以将题目中蕴涵的关系和规律,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量化,根据数学知识间的联结作出合理的判断。即对数值的一种直观反映。但是这种直观反映并不是人人具备,有些学生懂得通过自身的理解,将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和思维经验通过梳理,形成一种对数的直观反映,以供自己随时使用;但大多数的学生不具备此种能力,他们不能将自己的知识做合理的梳理与储存,在一定情境下无法对数据直接做出反映。因此,在数运算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对运算方法的 判断、运算结果的估计、知识经验的联结,来强化学生的这种直观反映,培养学生的数感。

(一)结合具体问题选择恰当算法、强化数感 学习运算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单纯为了计算。以往学生只知道重复着用固定的方法不断地来做同一类型的题目。对于为什么要进行计算?为什么一定要用固定方法计算?计算出后能解决什么问题?都不能了解,甚至感到厌烦,且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而结合具体的问题选择恰当的算法,会增强对运算实际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所以,教师可以在选择例题、尝试练习、作业或测试题中根据已有的计算内容,将其设置成为现实中的具体问题,以便学生在解题时,可以结合具体问题选择恰当的算法。其实,这种题型在《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中就有一列:21个人要过河,每条船最多可乘5人,至少需要几条船?怎样乘船才合理?这个问题不是简单地计算21÷5就可以解决的。没有实际背景的情况下,学生只是简单计算21÷5=4„„1,而在这个实际问题中,学生就体会到商4和余下的1是什么意思,4表示4条船,1表示如果4条船上都坐满5个人,还剩1个人也需要1 条船,因此必须用5条船。学生通过计算可以找到一种方法,但方法并非一种,答案也并非只有一个。学生在探索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会切实了解计算的意义和如何运用计算的结果。类似题目现在各类练习、试卷中也出现过,五年制数学第九册试卷中就有这样一题: 一个长42厘米、宽32厘米、高24厘米的长方体空木箱,可容纳棱长为8厘米的正方体盒子多少个? 算法一:42 × 32 24 算法二:42 ÷ 8 ≈ 5(个)=63(个)32 ÷ 8 ≈ 4(个)8 × 8×8 24 ÷ 8 ≈ 3(个)5×4×3 = 60(个)按照一般的计算题来做,学生只需要将长方体的体积除以正方体的体积就可以,选择算法一。但是该题学生却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要考虑到正方体在放置时存在的缝隙、差距等外在因素。所以只能选择算法二。学生结合具体问题来选择算法时,就得考虑很多现实经验与数学经验,由此产生对数运算的估计和直接反映,数感得以培养。

(二)在现实情境中把握运算意义、深化数感 学生通常情况下,对于一种运算方法,对于为何要采用这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要什么优点,等感到茫然,甚至是不理解。特别是针对现在小学数学中的一些简算,为何要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计算,他的简便到底体现在哪儿?学生很难明白。但是,假如学生能很好的理解运算中的方法,能有选择地使用不同的运算方法,能正确地对方法是否简便做出合理的判断,那么学生的运算感觉就会有所提升,特别是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思考得以强化,数感亦得到培养。如何让学生接受并正确的选择并使用恰当的运算方法?可以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把握运算的意义,从而理解运算中的简上算。例如在教学加减法速算中的“一个数加上略小于整百、整千的数,可以先加上整百、整千,再减去多加了的数”的内容时,教师采用以下几个环节来达成: 先让学生说出下面各数接近于哪个整百或整千数?比这个整百或整千数多几(少几)?1003、398、998、402、803。再根据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人民币收进、付出的计算,请大家为会计阿姨做参谋:妈妈有人民币211元,工作出色,又发得奖金399元,会计阿姨怎样付钱才又对又快?学生想出很多搭配399元的方法。其中有学生提出,会计阿姨先付给妈妈4张100元(400元),妈妈再找还阿姨1元最方便。教师根据学生提出提炼:(1)妈妈为什么再找还1元?(2)用算式表示出来,211+399=211+400-1=610(3)为什么原来加399,现在改成加400?为什么加上后,还要减去1? 加减法速算中的“一个数加上略小于整百、整千的数,可以先加上整百、整千,再减去多加了的数”,是个教学的难点。学生对“加上了还减”感到困惑,而对于次中运算为何采取这种简便方法计算感到茫然,且容易与其他简算情况混淆。教例中的教师为这中运算匹配了一贯合适的生活原 型——生活现实中收付钱款是的付整找零。教学中,教师先安排估计内容,再结合现实情境让学生体会运算的意义,把生活常识提炼成简算规则,春雨润物般地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意识。同时,教师教学中亦可通过运算内容创设现实情境,在生活实际中把握运算的意义,培养学生数感。

(三)对数学做合理的判断与联结、发展数感 衣林福来的观点,数学教师的教学,若能强调直观,并且让学生对所学的数学做合理的判断与联结,学生对数学的感觉便会加强。所 谓合理判断,就是对数学性质和问题能适时的提问合理的结果是什么,以及结果为什么是合理的。当学生对数学能做出合理判断时,他才能在思维过程中适时调整解题策略。学生想要合理判断就必须要有数学家思维的主要特质,例如思维能力,对于数或算式能适时分解、组合,以了解其内涵,估算能力等。所谓联结,就是要能将数学概念与自然现象,生活经验及过去所学概念联结,如此数学的知识网络才能宽广,才能对所学的数学有强烈的感觉。举个例子来说明上述观点。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有个学生看题后稍加思索就说出: 10 10 10×10×21.5%=21.5(平方厘米)。问他为什么能迅速地列出这个算式?他说:“过去计算过正方形里面最大的圆的面积占正方形面积的78.5%,联系这到题目,4个同样的图形拼合在一起就可以组成正方形里面最大的圆,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占这个图形面积的21.5%,即21.5平方厘米。这个学生能想出如此新颖、奇特的解法,对题目作出的合理判断,说明这个学生看到问题后,立即动用已有的全部生活经验和知识系统,进行急速的思维,广泛的联想,合理的知识联结,以敏锐的感觉,正确的判断性力,使问题得到解决。

如何在运算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篇11

一、在口算中培养数感。

口算就是心算,它以个人对数的基本性质和算术运算的理解为基础,为个性化、多样化地解决问题提供了机会。口算不但是笔算的台阶,更是一种独立的思维训练方式。它不仅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而且是学生数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数学学习中,从应用具体经验到应用心算和符号表征进行计算是需要时间的。在用抽象数字口算之前,可以先让孩子们用手指或某些工具代替实物“模仿”具体计算的情境,培养他们把数字与视觉材料相联系的心理意象,并能通过想象的物体来运算,从而提高学生的数感。如教学“9加几”的计算,教师可通过让学生操作摆小棒的方法来探究计算的方法,再让学生讲出自己的计算方法。通过操作很好地促进了知识的内化,使学生形成了个性化的计算方法,通过交流,使学生发现了算法的多样化。在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算法同时,也了解了别人的计算方法,促进了学生对数及运算的理解。当学生再遇相似情境时,学生头脑中就会出现一个鲜明的表象做参照物,真正建立起良好的数感。

二、在估算中培养数感

估算是发展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之一,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本质时的一种策略;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帮助也很大。计算前估算可以估计大致结果,为计算的准确创造条件;计算后估算,能对计算结果进行判断并找出错误的原因,及时纠正;还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锻炼数学思维。同时,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很广泛,可以利用这一有利的时机,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好估算的兴趣,在估算中提高学生对数的感知能力。

首先,教师要善于抓住各种时机,创设恰当的情景,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会一些基本的估算方法,并说明自己估计的合理性。在这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估算方法,养成良好的估算习惯,从而发展学生的数感。如:一支钢笔9元,全班43人,给全班每人买一支,400元够吗?在估算的过程中,有的学生认为:10× 40=400,估计在400元左右;有的学生认为:10×43=430,不到430元;还有的学生可能会说:9×40=360,肯定比360元多。对于这些方法,教师都应该予以肯定,并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交流机会,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完善自己的估算方法,逐步发展估算的意识和策略,将估算内化为自觉、自主的行为,使学生在不断地估算中发展自己的数感。

其次,应用估算。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在教材没有估算内容的地方创设估算内容,将估算内化为一种自觉、自主的意识,进而形成一种习惯,使学生在不断估算中发展自己的数感、优化数感。如计算4.99×3.1,先让学生估算,可以看作5×3;所以积一定在15左右,然后再笔算;如遇到工程问题“筑路队要修一条公路,甲队独修要10天,乙队独修要20天,两队合修要多少天?”可以要求学生很快地确定大概时间,再进行计算。以提高计算的准确率。这样的估算,是学生在笔算中获取的相应的感觉、体会和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对培养数感十分有利。

三、在四则运算中培养数感

四则运算,不应该只是按照运算顺序和运算方法进行机械的人工操作,而是人脑进行创造思维的过程。教师要创设必要的问题情景,让学生理解、感悟运算的意义及顺序;要指导学生要根据题中数字的特点和规律,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和恰当的运算定律进行计算,并能对计算结果的正确性进行有效的检验。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运算的意义及顺序。在运算的教学中可以、也有必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发现矛盾,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理解和感悟运算的意义。例如,教学小括号的运算,出示例题:冬季长跑锻炼计划中,琳琳和东东每天早上都要长跑10分钟,琳琳每分钟跑100米,东东每分钟比她多跑10米,问小明每天早晨跑多少米?学生在列综合算式时就会发现,100+10×10,按照运算顺序应先算乘法,但根据题意,必须要先算加法。学生产生了学习的矛盾和困惑,同时也激发了获取数学知识的欲望,这时,教师再及时把小括号及其作用介绍给学生,他们的理解会更准确和深刻,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2.在简便计算中提高对数的感知能力

如:25×8×4× 125 6.5×36+ 2.5× 36+36 789- 214﹣386等这一类运算,就要让学生仔细观察题中的数字,找出它们的特点和规律,在根据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从而提高学生对这些数的感知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随时随地都要具有简算的意识,不要为了简算而简算,即使没有要求简算的题目也可以进行简算,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感。

四、在解决问题中培养数感

小学生学习运算的主要目的不是为计算而计算,而是为了满足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单纯的运算会让学生感到枯燥、厭烦,也难以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因此,在四则运算的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的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和运算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逐步建立数感。

如:一班有52名学生,班长领来48盒牛奶,还差几盒?这个问题不是简单的计算52和48两个数,用加法还是用减法都是根据问题情境决定的。学生的人数多,牛奶的盒数少,要求还差几盒就从52人中减去已有牛奶的48人,得到4人没有牛奶,也就是还差的2盒。学生在探索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会切实了解计算的意义和如何运用计算的结果,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感。

总之,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知识背景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口算、估算以及简算等运算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发现、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提高对数及数的运算的感知能力,逐渐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发现及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建立良好的数感。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感 篇12

一、在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又应用于生活。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 粒子之微, 火箭之速, 化工之巧, 地球之变, 日用之繁, 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 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例如:教学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时, 让学生说说自己身边的数、生活中用到的数。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出了自己的学号、生日、身高、体重、鞋号;自己家所在的街道号码、住宅的门牌号、汽车和摩托车牌的号码、自己家的电话号码、居住区的邮政编码;自己喜欢的某本故事书有多少页、1页大约有多少字, 到菜市场买菜, 各种菜的价格;到商场购物要看商品的标价付钱, 这些标价、购物的钱款都是有具体意义的数。通过引导学生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 使学生加深理解了数的的意义, 为建立数感奠定了基础。这些活动深受学生喜爱, 它不仅可以启蒙数感, 还能培养学生“亲近数学”的行为, 使数学学习充满乐趣。

二、在动手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 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 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动手实践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 在这一动态的认知活动中, 它既满足了小学生好奇、好动、好表现等心理特点, 又可以集中注意, 激发动机。使学生在自己的创造中亲身体验成功的喜悦, 达到真正的理解。

比如:在教学“连加、连减”这一课时, 当学生通过共同探究理解了连加连减的含义及计算方法后, 我给每个小组准备好一个装有各式各样 (已标价) 食品图片的小袋子, 设置了一个购物情景:“学校要组织一次秋游, 请你用15元钱去购买自己喜欢的食品”。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们运用了自己原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 不断完善对原有知识的理解与认识, 并不断建构对社会生活及知识本身新的意义, 使学习者与真实的实践有效地联系起来,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提升数感。

三、在数的运算中加强数感的培养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积极思维参与的比较持久的感知活动, 它是思维的门户。任何一个数学问题都包含一定的数学条件和关系, 要想解决它, 就必须依据问题的具体特征, 对问题进行深入、细致、透彻的观察, 然后认真分析, 透过表面现象考察其本质, 才能对问题有灵敏的感觉、感受和感知的能力, 并能作出迅速准确的反应。

例如:教学“积的变化规律”时, 先让学生口算并出示题目:

然后引导观察:仔细观察上面四个算式, 你发现了什么? (一个因数不变, 另一个因数变了, 积也发生变化) 把第二个算式和第一个算式相比较, 第二个因数是怎么变的?积呢?你还能从哪些算式的比较中得出这个结论?如果把第三个算式和第一个算式比, 你又能发现什么?第四个算式与第一个算式比呢?这样从上向下观察,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如果从下向上观察呢?从而很顺利的得出积的变化规律。以上教学从整体到部分, 由部分又回到整体, 从上向下, 从下向上, 由表及里地引导学生观察, 将静态的、结论性的数学转化为动态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 使学生有充分的机会从事数学活动, 帮助学生在资助探索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意义和作用, 从而优化数感。

四、在科学训练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数学基础知识在职能发展过程中始终起着奠基和主导作用, 没有知识, 就无法形成数感;反之, 数感越健全, 知识也就越扎实, 而且知识更易活化。因此, 课堂教学应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 扩充和加深练习内容。因为, 必要的科学性的练习是学生行程数感的重要途径。例如:在讲授复杂的倍数应用题后, 涉及如下一组题:

(1) 甲乙两人做零件, 甲比乙的2倍少3个, 甲做15个, 乙做多少个?

(2) 甲乙两人做零件, 甲比乙的2倍多3个, 甲做15个, 乙做多少个?

(3) 甲乙两人做零件, 甲比乙的2倍多3个, 乙做30个, 甲做多少个?

(4) 甲乙两人做零件, 甲比乙的2倍多3个, 两人共做54个, 甲乙各做多少个?

(5) 甲乙两人做零件, 甲比乙的2倍少3个, 两人共做48个, 甲乙各做多少个?

(6) 甲比乙的2倍少3个, 乙比甲少13个, 甲、乙各做多少个?

这一组题目, 看上去很相似, 但解题方法去发生了变化, 必须仔细思考进行审题, 这对训练学生良好的数感有益处。经常将相同、相似和相异的数学内容放在一起, 让学生细心地比比、看看、想想, 领悟其中的联系与区别, 在比较中加深对易混知识的辨别能力。

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 数感也绝非一朝一夕形成的。作为教师, 我们要认真吸收新课程理念, 要努力钻研教材, 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巧妙设计教学环节, 让学生在对数的充分感知、感应和感受中, 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形成良好数感, 提升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吴俊辉黄凤娟.《浅谈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数感》.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汤塘镇汤塘小学.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石角镇龙溪小学

上一篇:太常引 乐府小云,太常引 乐府小云张可久 ,太常引 乐府小云的意思,太常下一篇:傲雪红梅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