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语文教学(共12篇)
低年级语文教学 篇1
如何深化语文课程改革是现在语文教学集中探讨的事情, 我也一直执着于这个课题。在实践教学中, 我发现很多理论性的教学理念如何落实在实际教学中是需要下苦工夫来探究的。很多教学理念非常具有先进性, 但是缺乏落实到课堂上的可操作性, 所以只能暂时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我在张庆老师所写的《谈谈如何深化语文课程改革》一文中看到了语文教学应该倡简、务本、求实、有度, 这句话一下子把我的思路打开, 一直纠结在内心的矛盾豁然开朗了。在文中, 张老师认为语文教学改革的第一步应该是提倡简简单单的上语文, 要关于语文的东西少一点, 关于语文味的东西多一点;有关形式主义的东西少一点, 对于有关语文本位训练的东西多一点。我在低年级教学中所倡导的就是简简单单上语文, 不论读书还是写作, 不论课内还是课外, 都期望学生在简简单单中学习简简单单的语文。当然, 我把简简单单上语文课作为追求目标, 还未完全实现, 但是作为理想境界会一直坚持下去, 希望有一天能在简简单单上语文课中给予学生语文之美的体验。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哪种声音最美?当然是读书声, 这是天下最美丽的声音。在语文课上最美的声音当然要声声入耳。一些教师在教学中苦于教学目标的完成, 往往忽视了读书, 通常只在第一遍引领读书, 之后就完全是知识的传授。虽然学生最后考试成绩一般不错, 但是语文对于学生本质的艺术熏陶则在忽视中越来越少, 甚至一些学生都丧失了辨别文章好坏的能力。而这些只有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才能打好坚实的基础。
语文教学中, 阅读是需要学生亲自参与实践的, 在入耳声声中去自己体验文章之美, 在入耳声声中自己去领略风景之变, 这样学生的思考领悟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提升, 并在提升过程中学生更好地融入了语文的本质之美。所以, 我认为在低年级教学中阅读是必不可少的, 并且应该在课堂中占据主导位置。如果一味地讲词讲意讲段落, 割裂的语文有何美可谈呢?因此, 要去除一些语文的东西, 多一些语文味的东西。教师在学生阅读中要给予适时的引导, 帮助学生在“书读百遍, 其义自现”的同时更好地体会文章之内涵。著名诗人普希金曾说过:“我的语言和着和谐的节奏, 和嘹亮的韵脚, 随着梦涌流。”阅读之美就在于此。当学生用心和着朗朗读书声时, 音律飘动、节奏清新, 怎能不美呢?
我在教学中一般采用从易到难的过程让学生阅读课文, 通过这种方法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前, 教师应先布置预习作业, 请学生在课文中找到生字和新词并且标音注义。这个作业不要求质量, 只要学生肯去做就可以。课程之始初读课文, 教师要帮助学生初读课文, 这个过程肯定有很多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 会出一些错误, 但是只要学生初读较为顺利就可以。初读结束, 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生字和新词, 并做好精读的铺垫。其后通读课文, 整体去感受课文内容和含义。最后, 当学生通读流利顺畅之后, 请学生精读课文, 用心去品味课文。在给予学生一些精读时间后, 请学生从课文中找到他有触动的话语或者他觉得美丽的话语。谁找到的请谁来给大家充满感情的读一遍, 然后教师再用心给大家朗诵一遍。一次又一次读之后, 学生不仅会喜欢上课文, 更从内心体会到了课文之美, 体会到了作者遣词造句之功, 并且在写作中也能运用自如。这样的教学远比教师直白地告诉学生哪好、为什么好要来的深刻和有意义。
美哉语文, 美在何处?语言之美, 内容之美, 心声之美。对于小学生而言, 对语文的喜欢更多地表现在内容之上的喜欢, 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受到语言和文字数量的限制, 所以还不能更好地体会语文的语言之美、韵律之美、节奏之美。鉴于低年级学生身心特征, 教师要从课文内容入手, 让学生更多地去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当然, 深刻的思想感情他们还不能很好地体会, 但是人类的思想感情是相同的, 所以只要教师适当点拨, 学生就会被课文内容感动。
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融入文章中的思想感情呢?我依然认为简简单单的最好, 如果教师过于给文章夹杂太多感情, 那么就会淡化文章本来之意。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和鼓励, 让他们在精读之后自由发挥, 谈谈他们对文章的看法, 尤其是他们从中所体会到的思想感情。同时, 教师也要给予很好的帮助, 毕竟学生人生经历还不够丰富, 还不能体会大千世界诸多的复杂情感。教师的引导要有深度, 但这种深度也要基于课文内容, 不能离题千里。我认为教师在学生体会文章思想感情中的作用就像冬天一缕温暖的阳光, 让学生在遍寻答案中看到了希望和春光。
语文作为人文学科, 自身就散发着人文之美、人性之美, 所以语文教学需要落实到本质上的人性之美。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 但是教师的作用不容忽视。教师要在需要自己讲课的时候放开思路给予学生全方位的刺激, 让学生大开眼界, 在真实和精彩中进一步去体会课文内容。语文教师在讲课时应纵横捭阖, 张弛有度, 真情流露, 富有激情, 文章中的语文味教师一定要在讲课中讲出来, 虽然没有直白地说给学生听, 但是学生在听课中这种潜移默化的引导自然能深入其心中。学生会陶醉在有语文味的讲课中, 这样就很容易激发学生思维和智慧的火花,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进而在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不夸张地说, 知识、感情、品行、道德、修为都会在语文课中教师春风般地引导下潜滋暗长, 成为学生自己的东西。
如何评价一个人的语文素养, 我们常常会用满腹诗书;如果评价一个人的文学天赋, 我们常常会用才情二字。不论才情还是满腹诗书, 都需要学语文之人学会简简单单的学习语文, 夹杂太多功利思想来学习语文只会纠结于皮毛。所以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给予学生语文纯粹的感觉, 如果给予太多其他的杂念, 那么学生不会发现语文美在哪里。
低年级语文教学 篇2
【论文摘要】要求老师要不断的适应新形式,不断地加强教学水平提高自已的综合能力这样才能胜任现代教学的任务。
【论文关键词】低年级语文;拼音教学;生会读书;学会写段
语文低年级的教学是打好语文基础的三年,如果一个小学生低年级没有学好,基础没学好,那么到了高年级学习就很吃力就会出现拼音不准、语句不通、作文不会写、错别字连篇、甚至闹笑话。因此小学低年级的教学很重要,这也要求老师要不断的适应新形式,不断地加强教学水平提高自已的综合能力这样才能胜任现代教学的任务。现把我这些年小学代低年级的教学心得给大家罗列如下。
1.小学一年级难点和重点是拼音教学。
汉语拼音练习如果机械地让学生去读、去写、去记、去练,时间长了,学生会产生厌倦情绪,也会挫伤刚入学儿童的积极性。教学中要根据儿童好动、好奇的特点,采用形式多样的练习,将大量的练习寓于游戏之中,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巩固所学知识。借助实物、投影、录像、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手段,把所学内容变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可以使单调、枯燥的教学活起来,使孩子们乐起来,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课文的插图,抓住插图所具有的“图表音”“图表形”的特点,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掌握所学拼音字母。也可以用实物来帮助学生掌握某些字母的音和形。例如,教学声母“f”和“t”时,可选用一根带短柄的弯头拐杖做教具。拐杖拄地可表“f”的形,拐杖竖直举起可表“t”的形;又如,教学“d”时,可选用一面小鼓和一支鼓捶做为教具。竖直靠近队鼓的捶与鼓组成的图案,可表“d”的形,鼓捶敲击小鼓发出的“的的的”的声音可表“d”的音;再如,在区分“b”和“p”和“d”和“t”的发音是否送气的教学中,可选用一张薄纸做为教具。把这张薄纸放在唇边,有意识地发出“b”“p”“d”“t”各音,让学生直观地观察送气的情况。
2.寓教于法,使学生会读书
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要以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而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不同,且题材丰富,文章的内容深浅不一,学生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别。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节,忽视文章中心及语言描绘,我注重以下几种阅读方法指导:
2.1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摘录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高年级摘录时要注明出处,写读后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2.2指导学生用读书方法。曾国藩曾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读”法。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再继续读;略读速度较快,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浏览的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来浏览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常常只看看标题。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阅读能力以后,以上三种读书方法可交叉进行,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精读。
2.3指导学生进行仿句、仿段、仿篇的练习。如阅读介绍竹子的文章,可引导学生为各种竹子编写标签,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或为文章内容“空白”处作扩充、填补,不但训练了学生阅读能力,还进行创造想象力的训练
3.写段,适时点评鼓励。
在三年级段的教学中,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占了很重要的地位.所以要学生建立段的概念,必须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意思及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段的组合规律,真正读懂一段话。然后及时指导学生仿照课文中段的组合形式,进行写的训练,使读和写有机的结合起来,把读写训练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这样吸收在前、表达在后,既培养了学生读的能力,对段的理解与认识;又培养了学生写的能力,学会写好片断,读写相互促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告诉学生写段时,.第一句概括段的意思;2.中间用几句话对第一句展开记叙;3.末句要总结段的意思,但字面不能与第一句重复。用自己的话写课文某段话的意思,要求用总分段式来写。3.仿段.规定选材范围,要求用总分段式写。本册教材后有很多写段的练习题,应尽量让学生多动笔进行写段训练,使学生语文能力有所提高。
尽人皆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如果学生写了作文,被老师评的一无是处,他不讨厌作文也得惧怕作文,所以,我们对学生习作,特别是三年级起步作文,一定要慎重对待,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和放大学生的一段通顺的句子,一个用得准确的词语,一个没有错误的标点符号等,给学生鼓励。
具体的方法:如在班上朗读,在板报上张贴,给广播站投稿,和家长沟通肯定等,让学生对写话有兴趣、有信心、有热情、有勇气,在没有压力、没有模式的前提下,充分想象,自觉表达,打下良好的写作基础,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4.三年级的重点和难点就是看图说话。
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 篇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儿童学习的强大动力,浓厚的兴趣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我时时发现这样的现象,如果学生对这节课感兴趣,那么他们的积极性就会被充分发挥,课堂气氛就十分活跃,教学效果就大大提高。因此我认为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按照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可采用以下四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游戏求乐
虽然这像是老生常谈,但实际的作用与效果却是我们无法抹杀的。根据教学环节,创设不同的游戏情境,针对小学生的学习情况,或把游戏放在学习新知的环节,或用游戏来巩固学生的求知欲望等等。在新课程的语文教学中,生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一节课往往要学习十几个生字,这对于学生来说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就在生字的教学中融入游戏,比如用“摘苹果”的游戏来巩固生字词;用“找朋友”的游戏来学习新字词;用“你来比划我来猜”的游戏来理解字词的含义等等。在游戏中,学生没有心理压力,在愉快合作的气氛中,教学重点、难点不知不觉被突破,既巩固了旧知,掌握了新知,又可引发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发展了学生积极的个性。
二、竞赛求知
大家都知道低年级学生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喜欢表现自己,有一种强烈的好胜心和竞争意识,他们希望自己能受到老师和同学的信任和赞扬。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需求和渴望,开展“比一比”、“当明星”、“争小红花”、“夺金杯”等一系列学习竞赛活动。这些活动可以是个人间的竞争,也可以在小组之间进行。活动中注意引导学生多想、多练、多说、多做,在竞赛中学习知识,增长才干,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教学课文的朗读时,我经常采用个人赛读法和小组赛读法,促进学生更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课后积累词语的过程中,我又用“比一比,看谁找得多”的小竞赛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我又采用“说一说,看我最行”的小擂台来鼓励孩子多动口多交流;在写字教学中,我经常用“比一比,我是小小书法家”的竞赛来提高孩子写字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提前起步
事实证明,对求知欲望强的小学生来说,没有困难的学习会使他们失去兴趣,他们一般不满足于“现有发展区”知识的学习,而乐意向有一定难度的学习挑战。为此,可有意给这些学生布置一些较难的思考题,鼓励他们攻克堡垒,并让他们不断冒尖,从而获得更大的学习自信心,把学习变成一种乐趣。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发现那些让学生课外收集资料、参加活动、制作手工、学习收集没学过的古诗等等这样的作业和练习对低年级学生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但孩子却做得很好,结果往往出乎我们的意料。尤其是对于能力差一些的学生。则按他们的理解能力设计一些问题,由浅入深地让他们提前接触一些以后要学的内容,待学到这一内容时,这类学生因有所接触而不会感到陌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会油然而生。
四、改革作业的形式与内容
教学中,要改变传统教学的一刀切的模式,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设计难度不同、形式多样的作业,既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又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也满足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经过新课程的教学,我们发现新课程对于学生的作业设计可谓丰富多样,有读的,有写的,有画的,有口语交际的,有动手操作的,还有课外收集资料的等等,因此,在布置作业这方面教师可以机动灵活地处理。在小学低年级,甚至还可尝试取消家庭书面作业,增添活动性作业,如听广播、看新闻、讲故事、收集格言、自办小报、采集标本、集邮等,对学生进行动手、动口、动脑的训练,在丰富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体会获得知识的愉快和欢乐。丰富多样的作业使孩子的学习没有那么枯燥,也从不同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如何抓好低年级语文教学 篇4
一、因材施教, 区别对待
一个班级的学生, 来自不同的家庭, 在各种文化背景下成长, 他们的心理特征、学业基础、学习能力和思维表现等都存在着差异, 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们不能整齐划一, 扼杀了学生间的差异性, 我们要允许孩子间存在差异, 使孩子的学习潜能充分发挥出来, 使各类学生的学习人人有兴趣, 个个有所得, 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全面提高学习效率。
既然学生有个别差异, 那么我们在教学时, 既要依纲靠本, 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按教材重点难点, 达成程度高低, 学生接受能力等, 合理地确定与各层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的教学目标, 使每个学生经过努力跳一跳就能接到果子吃。既能使低层次的学生达到认知的理解的基本要求, 又能使高层次的学生达到熟练运用和具有综合能力的目的。准确把握各层次学生的个性特点, 做到因材施教。
课外辅导, 对认知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着眼于打好基础,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指导课外阅读。
二、重视打好基础, 着眼于提高和发展
低年级的语文要以打好基础为起点, 扩大知识面为提高能力的方案, 以达到发展能力的效果, 第一学期以拼音和认字为主, 认读拼音, 拼读音节, 在四周的墙上用各种生动的图片展示一些生字, 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回家布置学生借助拼音读一些故事, 既可提高拼音的熟练程度和体验到拼音的作用同时又可以借此多认识一些汉字。第二学期继续以识字为主, 以阅读为辅, 增设读书笔记和写日记, 读书笔记可以增加学生的识字量和扩大知识面;写日记可以增加拼音和字的使用率。
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地位固然重要, 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也不可轻视, 例如:正确的学习目的, 浓厚的学习兴趣, 顽强的学习毅力,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独立思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些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取得成功也显得尤为重要。
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论文 篇5
在板书、作业批改以及日常工作用字方面,都要以工整、美观和干净的书写为学生做出表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一手好字势必会引发学生的模仿。最后,注意指导学生书写。很多学生书写杂、乱、差,究其原因是写字时“双姿”不正确,即坐姿和拿笔姿势不正确,对此,教师应及时发现和纠正。一年级学生初学写字,教师要注重对他们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从简单的笔画入手,让他们学会正确起笔、行笔、收笔。在学生写字时,要先让他们观察例字的笔画,然后看教师示范,注意观察书写时的笔顺和整个字的结构安排。指导学生书写不是一时、一学期的任务,是需要常抓不懈的,只要学生提笔写字,就要让他们写得规范整洁。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读书可以陶冶情操,可以开阔视野,可以丰富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是我们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让他们终身受益呢?第一,要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学生乐于读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读书,所以低年级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就应从培养兴趣入手。教师要善于分析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各年级学生喜欢读什么,喜欢看什么,然后向学生推荐适合学生的课外读物,如童话故事、成语故事等。第二,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卫生习惯。很多学生读书不注意姿势,有的趴在桌子上看书,眼睛离书本很近;有的边读书边吃东西,结果弄污了书本。这些都是不好的习惯,教师要及时发现并予以纠正。第三,让学生坚持每天阅读。小学语文课时较多,教师要合理安排,每天给学生留出一定的阅读时间,一到阅读时间就让学生专心读书。久而久之,读书便成为了习惯。第四,要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读书的习惯。小学生到三年级就已经懂得了如何使用字典和词典等工具书,这有利于解决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生字难题,工具书能使他们顺利地阅读下去。字典、词典是不说话的教师,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养成勤查工具书的习惯,让字典、词典成为学生阅读的得力助手。第五,要培养学生边读边动笔的习惯。小学低年级学生读书最好要边读边写,即便是最简单的勾画圈点也是有益的,如画出自己不懂的或喜欢的句子,记下某个词的含义,积累下好词好句等。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教师还要做到以下几点:(1)带头读书,营造氛围。学生读书时,教师也要坐下来读书,要求学生做的,教师首先要做到,如边看边写、边看边查等。(2)引导学生合理买书。除学校图书室、班级读书角外,教师要让学生多进书店、逛书市,把零花钱、压岁钱用在买书上,建立属于自己的小书柜,让学生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能读书。(3)及时表扬读书优秀者,激励其他学生积极读书。班级可定期开展读书评比,选出平时读书表现突出的学生,让其他学生受到鼓舞,奋发读书。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低年级语文教学“趣”字当头 篇6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激趣
经常在阅读中看到一些介绍发达国家课堂教学的文章。记忆犹新的是美国一位老师在上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光和影的一些常识,让学生在操场上玩了一堂课追影子、踩影子的游戏,最后利用几分钟学习其中的理论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效果也很好。相比之下,由于国情不同,我们的教学还不能完全达到这种小班化、开放式教学,但这种愉快式教学精神倒可渗透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让我们的课堂也变得生动起来,让我们的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
在多年的低年级教学中,我一直在努力创造一种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孩子在趣味中学习,让他们明亮的眼睛在课堂中永远闪烁着求知的光。
一、拼音进生活,趣味真是多
一年级语文最先接触的便是汉语拼音。刚开始,学生读得还饶有兴趣,编着顺口溜认识声母,拼读也比较简单,但学到复韵母以及前、后鼻韵母时学生拼读起来就有些吃力,部分学生还会将一些韵母混淆,所以这时拼读训练一定要加强。
为了避免拼读时枯燥乏味,我常把班级学生的姓名用拼音写出来,展示在黑板上,让学生拼读。孩子们越拼越想拼,拼到谁的名字,便一齐指向那位同学,同时目光中流露出对自己名字的期待。为了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兴趣,我还会将他们的名字写在一句话中,如“王佳佳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可以说,每次拼音句一写完,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拼了起来,拼完就朝着写到的那位同学哈哈大笑,还指着自己的小鼻头嚷嚷:“老师写我,写我……”
谁说拼读无趣?孩子们在拼读中找到自己,找到生活的影子,不要说拼读词语,就是拼读再多的句子,他们也乐意。“语文就是生活”,也许就是这个道理吧!
二、学习汉字难,记忆有高招
汉语拼音一学完,接踵而来的就是汉字学习。虽然是一年级,但教材安排的识字量还是可观的。为了让学生对学过的字加深印象,教师应经常激发学生想出些妙招来记忆字型。
1.画图记忆。如学“休”时,我画了一幅图,一个人倚在一棵树上休息,让学生猜字谜,学生兴致高昂,在头脑中迅速搜索已学过的字,猜中后这个字很少有人再写错。
2,加减法。此法适用于一些形声字,如“块”减“土”加“冫”等于“决”。
3,拆字创造法。如“美”,可记成王大姐头上戴两朵花,“喜”可记成“十颗豆子,一口吞”。受到启发,有的孩子便开始自创记字方法,课堂上随时都有智慧的火花在闪耀,而孩子们也在趣味中学会了这一个个难认的汉字。带着神往走进小学的课堂。如何让他们能更好地投入到小师生口语交际互动及生动评价学生写话,可以让他们对学
三、引导读课文,故事来激趣
一年级的课文虽短,但对于刚学完汉语拼音的孩子来说,读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有些孩子会产生畏难情绪,不愿主动去读。而我则利用孩子喜欢听故事的心理来激发他们读书的兴趣。
我经常将一些要学的课文,编个故事性的开头,使得每次上新课时,课堂都是书声琅琅。另外,学生还从我讲的故事中,学会了读书的语气,真是一举两得。
四、口语交际题,师生同台演
一年级课本每个单元最后的练习中,都会出现一道口语交际题,其目的就是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每当口语交际训练时,我总是精心设计,希望能激起孩子表达的欲望,并让他们知道如何表达。因为一年级孩子小,表演、语言表达都需要引领,所以老师可以参与到学生中表演,与学生面对面地交流。这样既满足了他们观看表演的心理,又使他们学会怎样与人交谈。
教学“指路”这篇口语交际时,我先表演一个“孩子”,向一个学生扮演的“阿姨”问路。开始由于我故意不礼貌,那位“阿姨”不理睬我,后来,当我问路时“阿姨”没有说清楚,使我迷路了。学生看了表演后,跃跃欲试。其实就是通过这个表演,让学生明白:(1)问路时要有礼貌;(2)指路时方位要说清楚。后来,学生同桌互练,再找人上台表演,果然效果好多了。
五、写话要精彩,评价得生动
提到写话,还真别小瞧一年级的孩子们。虽然他们语言积累得少,但只要适当给予激励,把他们的潜能发挥出来,还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一次在做补充句子一题时,例句是“鱼儿在水中游”。于是,学生在书上补充道:“布谷鸟在天上飞”“蜜蜂在采蜜”。听了他们的答案后,我说:“你们的句子补充得对,但让我就像喝了白开水一样,没滋没味的,谁能再说得多一点、美一点,让白开水变得好喝一点?”后来有个学生想了想,站起来说:“布谷鸟在天上自由地飞翔。”又有同学补充道:“布谷鸟在蔚蓝的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听后,我鼓着掌说:“好!你们的句子不像白开水了,老师听后就像喝了雪碧和可乐。”学生面露喜色,接着又有学生补充一句,“辛勤的蜜蜂在五彩缤纷的花园中飞来飞去忙采蜜。”说罢,仰起天真的小脸问:“老师,这回你像喝了什么?”望着这稚气的眼睛和一只只高举的小手,我的心里涌出一阵阵温馨与喜悦。是啊,作为老师,还有什么比看到学生成长和进步更让人欣慰的呢?
“趣”就是低年级教学中的调味品,有了它,孩子会在愉快中拥有更多的收获。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篇7
鉴于识字量之大, 因此, 我都要求学生在每节课前进行预习。但是我发现这样预习的结果是好的越来越好, 而差点的学生却越来越差。因为那些好的学生会很自觉地按老师的要求去做, 一般也会做得很好, 而那些比较差的学生, 一般都是父母不在家里, 根本就没有人辅导他们, 于是预习便成了一纸空文。第二天, 什么也不知道, 字不会认读, 课文也就无从下手。那些预习了的学生注定会情绪高涨, 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而没有预习的则只能坐在那儿一言不发。这时, 如果教师注意不到这群孩子, 长此以往他们就会越来越差, 跟不上其他同学的脚步。所以, 我采取的措施是在上课提问的时候多提问这些孩子。但是也存在这样的一些问题, 经常请这些不能回答问题的孩子而忽略了那群竭力想表现自己的好学生, 也是不行的, 太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了。于是, 我又想了一个办法, 每一堂课刚上课时, 我就宣布我会在这节课检查完预习之后请一位同学来回答问题, 而问题就是刚才大家认的所有的字, 如果到那时还读不到, 再给小小的惩罚。这样, 学生们的积极性被提高了, 每个孩子的心里就像揣了一只小兔, 他们是既希望被老师点到又怕被点到。于是, 在一般情况下我都会请中下游的学生来回答这样的问题, 偶尔也请比较好的。这样做的目的是让那些在家没有预习的学生能够在老师检查别的同学的时候, 注意力高度集中, 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认识尽量多的汉字, 以此来缩短与其他同学之间的距离。
仅仅是在认字这一点上还远远不够, 因为接下来还有比认字更艰难的事情, 那就是读课文。我发现二年级的课文比记忆中我小时候读书时的要长得多, 如二年级上学期的第八课《难忘的一天》, 讲的是一个小朋友给邓小平爷爷表演计算机操作的经历, 全篇课文整整六个自然段, 三百多字, 不认识的字多达34个。对于一个不识字的大人来说在短时间里会认这些字, 并且将这篇课文读通顺, 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更何况是一群注意力不易集中的孩子呢!于是, 我就想如何能把难度给孩子们降低。我把孩子们分成四个小组, 再根据课文段落的长短和每个小组的实力来分派任务, 如第一组的同学就负责读一二自然段, 要求他们将这两个自然段读熟, 读流利。然后, 四个小组来进行比赛。比赛的内容一共有两项:第一项, 看哪个组的任务完成得最好;第二项, 看哪个组学另外三个组学得最好。这样孩子们个个情绪高涨, 斗志昂扬, 都想战胜别人, 最后评出的冠军小组就当小老师, 来教全班的同学朗读课文。
除了认字以外, 需要会写的字也比较多, 平均每课都有8个字要求学生会写。如果要学生个个都不落下, 就必须得课课清, 每篇课文结束以后都要进行听写, 有错误的还要进行二次甚至三次听写, 这就会导致课堂上的时间远远不够用。那么, 该怎么办呢?于是, 我开始仔细调查和统计我班上学生的家庭情况, 将他们进行归类。学生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有家长在仔细认真地辅导孩子, 当然这仅仅是很少的一部分。第二类是有家长, 家长也有能力, 但是却疏于对孩子的辅导的。第三类就是家长或许在外打工, 或许没有能力辅导的。对于第二类的孩子, 我主动和家长联系, 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 同时让他们明白这样做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当然, 一个电话是远远不够的, 还要给孩子们施加压力。这样从两个方面入手, 效果就会好一些, 可以把部分第二类的孩子转化为第一类的孩子。对于第三类的孩子, 就将他们分派给第一类和第二类的孩子。这样可以让我们从烦琐的听写字词中解脱出来, 有时间去思考其他问题。
我认为学生的座位是可以随时调整的。在每个学期的开始, 我们老师往往会很费精力去编排全部学生的座位, 既要考虑学生的高矮还得考虑学生的纪律及学生的视力等情况, 真是煞费苦心, 有时往往是顾此失彼, 经常觉得不能做到尽善尽美, 非常遗憾。其实, 我觉得大可不必如此, 因为学生的情况是在不断发生着改变的, 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随时调整学生的座位。例如, 在刚开学的时候, 我会考虑要先整顿好全班的纪律, 于是会在纪律性较差的同学中作重点调整。如将纪律较差的同学调整到比较醒目的位置, 并且将他们岔开, 周围都安排一些自制力较强的学生。在期中的时候, 我会考虑全班的综合情况而进行适当的调整。如将学习好的学生和中间的学生调在一起, 中上的和比较差的在一起, 让他们在学习的同时还能帮助别人。而在期末的时候, 我又会在学习比较差的学生中作适当调整。如将特别差的同学安排在一起, 中间的调整到一块儿, 这样便于老师的分层管理和指导, 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作业安排和辅导。
以上就是我近些年来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一点反思。也许它显得非常稚嫩, 但我会在以后的实践中继续完善。
参考文献
[1]《陕西教育刊》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策略谈 篇8
要使学生觉得教师既是老师又是朋友, 能够站在儿童的角度关注学生的心态、感受、兴趣特征和思维方式, 努力构建“最亲近儿童生命状态的课, 最能滋润儿童心灵成长的课, 最能生发儿童情趣的课”, 让低年级语文教学回归童真。
要用直观的教学手段, 借助有趣的内容和新颖的形式吸引学生。在教学设计时力求节奏张弛有致, 学习方法动静结合, 学习过程扎实而充满活力。
要改变传统教学中师教生学的静态和单向交流模式, 使学生置身于动态和多向交流的环境里, 使得每个学生既是学习者又可以做小老师, 在师生共教、生生互学中增进感情、增长知识、培养兴趣, 让儿童在不拘一格的学习方式中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二二、趣味教学, 寓教于乐
儿童进入小学, 就由一个曾在幼儿园或家中自由自在的、以游戏为主的孩子变成了一个受纪律约束的、以学习为主要活动方式的小学生, 其兴奋和抑制机能还不稳定。既不宜过度兴奋 (这样易于疲劳) , 也不能过分抑制 (使儿童难于忍耐) 。在教学中, 教师要将学知识与游戏有机结合起来, 使儿童的兴奋和抑制合理地交替进行, 在感受快乐的同时学到知识。
低年级语文教学的目标应该定位于打好情感基础、习惯基础、语言基础, 为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和良好语文素养的形成固本培元。在教学中, 当学生回答问题用上了生动的词汇, 写话中用上了课文中的词语, 或者向小伙伴展示了课外书上读到的文章, 教师都要及时肯定。还可以让学生把好的句子再说一遍, 大家欣赏;可以在好词下面画上曲线或用小动物的图案圈起来, 以对孩子进行肯定;可以在孩子们的本上贴小五星、小红旗……这些不仅是精神上的激励, 更是学习方法的引领, 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运用好词佳句, 丰富书面和口头的语言, 打下良好的语文基础。
三三、用爱浇灌, 润物无声
低年级的语文课堂, 不仅传递知识, 更交流情感。低年级的孩子就像一颗小幼苗, 时刻需要老师的爱来呵护。因而,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 应把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学习氛围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 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培养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重感染, 让学生融情学习;重情趣, 让学生享受学习;重激励, 让学生自信学习。
上课时, 要使用符合儿童心理特点、思维特点的教学语言, “清新童真、亲切温暖”, 学生才愿意听, 喜欢听, 听了才能懂;要用符合儿童认知结构、审美水平的教学语言, “清楚精练、通俗形象”, 才具感染力和说服力, 才能成为集中精力、活跃思维的催化剂, 才可以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 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
四四、循序渐进, 夯实基础
1.多种方法识字。
在识字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总结了加一加、减一减、猜一猜、讲一讲、画一画等方法。
“加一加”就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来学习生字。用学生以前学过的生字加上偏旁变成新的生字, 在上课的时候还可以利用游戏的方法来加深印象。让一些同学来扮演偏旁, 一些同学来扮演学过的生字, 通过找朋友的游戏来记忆生字, 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减一减”就是把以前学过的生字去掉某一部分变成新的生字。“猜一猜”就是把生字变成字谜让学生猜。“讲一讲”就是让学生把生字编成一个个小故事讲出来。“画一画”就是让学生把字要表达的意思画出来, 再和生字进行比较。通过这些方法, 学生学习生字就充满了乐趣, 省去了重复书写给学生带来的负担和压力。
2.循序渐进阅读。
低年级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良好阅读习惯的起始阶段,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必须让学生养成精读善思的良好习惯, 这样才能循序渐进地提高阅读能力。低年级阅读教学要着重于词和句的训练, 同时加强朗读训练, 并开始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和自学能力。
首先, 加强词句训练。词和句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 理解了文章的词句才能读懂内容。低年级的阅读教学除了完成识字任务外, 还要把重点放在词和句的基本训练上。词的训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正确读出和写出学过的词语;二是通过查字典或者理解上下文, 懂得词语的意思;三是要注意在积累中认知词语, 并能在口头语言和书面表达中正确运用。句的训练主要是让学生建立句的概念, 能把句子一句句分清楚, 准确理解句子的意思, 在具体意思上掌握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其次, 加强朗读训练。朗读训练要求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所谓正确地读, 就是要用普通话朗读, 发音清楚响亮, 不读错字、不添字、不丢字、不唱读、不重复字句、不读破句;流利地读, 就是要读得连贯, 节奏自然, 不拖长音, 速度缓慢, 与文章所表达的内容一致;有感情地读, 就是要读出不同的语调, 并注意轻重缓急。
要使学生学会正确的朗读方式, 教师需严格要求, 具体指导。学生开始学习朗读时, 无论是指名读还是齐读, 教师都要在读前提出明确的要求, 读后按要求检查。对于学生朗读中常出现的丢字、添字、一字一顿、重复、拿腔拿调等现象, 教师要做具体分析。有的学生读错字音, 是受方言的影响, 教师就要充分利用汉语拼音这个工具纠正字音, 直到学生读准为止。有的学生丢字、添字, 是因为他们还不会一丝不苟地看着书来读, 教师要严格要求他们仔细看课文, 把每个字都看在眼里, 再准确地读出来, 也可以要求他们认真听别人朗读, 指出别人朗读中的优缺点, 这也有利于他们养成认真看书的习惯。有的学生读破词句, 是因为对一些字词不熟悉, 不理解, 这就需要教师帮助他们掌握生字新词, 加深理解。
朗读训练要贯穿教学全过程。要多给学生创造朗读的机会, 但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要求。初读课文时, 要求学生能够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理清文章层次;分段阅读过程中, 教师要把指导朗读作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手段, 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 解决疑难问题;学生基本了解全文内容后, 可通过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在读中品味、欣赏。
默读训练要在朗读训练的基础上进行。在低年级教学中, 朗读训练是主要的, 默读训练的比重要小一些。开始默读训练时, 教师可轻声快读, 引导学生逐字逐句看课文。以后教师引读速度加快, 再布置学生独立默读。
再次, 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 教材中的看图学文, “图”是观察的对象, 也是理解课文的凭借, 有单幅图的, 也有多幅图的;课文则是观察的结果。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单幅图了解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观察多幅图了解事物活动的过程, 指导学生从联系和发展中去认识事物,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思考 篇9
一、从实际出发, 有的放矢
这是我们在教改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条重要经验, 也是语文教学乃至一切工作必须遵循的一条原则。从实际出发, 就是要做到如下几点:
1. 从教材实际出发
从教材实际出发, 就要按课文的内容开展教学活动。如, 苏教版教材中有不少内容是反映农村生活的, 对这些教材, 教师可抓住儿童生活在农村的有利条件, 通过组织有针对性的参观、访问和实践, 从而有效地把握教材内容, 扎实地完成教学任务。
从教材实际出发, 还要根据课文的难易选择教法。如, 对一般故事性强且文字浅显的课文, 就让学生先集中识字, 接着熟读课文,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再分角色朗读和复述故事内容。对那些距离学生实际较远的课文, 则把字词放到文中去讲, 运用读读、讲讲、议议、练练的方法引导学生弄通弄懂。
2. 从学生实际出发
从学生实际出发就是从学生的生活环境、学习条件、思想状况、兴趣爱好、知识基础、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实际出发。如“看图拼音识字”让学生辨别方向这一课, 教师在备课时把辨别东、南、西、北作为重点和难点。在课前带领学生在户外做面向太阳的游戏, 为辨别方向作好铺垫。对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 则组织他们上超前课, 让他们来个“笨鸟先飞”。
二、按规律办事, 循序渐进
教学是一门科学, 科学必须按规律办事。这里所说的规律, 一是指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 即从具体到抽象, 从现象到本质, 从个别到一般, 从感性到理性, 由已知到未知等;二是指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 即由易到难, 由简到繁, 由浅入深, 由仿到创等。这些规律反映在整个教学活动的安排上是必须按照由听到说到读到写的次序;反映在整个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是必须按照由汉语拼音到字到词到句到段到篇的顺序;反映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上是必须经历由感知到理解到巩固到运用这样四个阶段;反映在整个作文教学过程上是必须按照从说到写, 从述到作, 从仿到创, 从部分到整体这样的步骤。
如我们在低年级进行的早期作文训练, 是这样做的:
一是从词句着手, 进行规范化语言的训练。训练的方法, 一是指导学生把句子说完整;二是要求学生每天写一句内容不同的话;三是让学生做抄写句子、听写句子、补充句子、改写句子的练习。
二是听说读写紧密结合, 指导儿童写段。在教学中, 以“写”为立足点, 抓住思维这个核心, 把听、说、读、写融为一体。其训练途径, 一是上好听说训练课, 培养听说能力;二是上好阅读课, 训练学生的仿写能力;三是上好看图说话、写话课,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仔细想、大胆发言勤动笔的好习惯。
三是培养学生写观察日记和观察作文。写观察日记和观察作文比看图写话难得多, 更需要教师耐心指导。开始时, 请小朋友看教师做的几个连续的动作, 先进行口头表达, 然后再写下来。有时布置学生回家后去观察自己最喜爱的小动物, 并写在观察日记上;有时带领小朋友做纸折玩具, 进行有意识地指导, 让他们在亲自体验中写作;有时带领学生到野外去观赏大自然, 自由活动, 使他们获得丰富的写作材料, 并把所见所闻写下来。
实践告诉我们, 只要按照儿童认识事物和学习语文的规律办事, 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就一定能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
三、根据儿童特点, 因势利导
这里所说的儿童特点, 是指儿童的心理特点、性格特点, 主要有好动、好奇、好胜等三点。
1. 根据儿童好动的特点, 因势利导
好动, 是儿童的天性, 如何根据儿童的这一特点进行教学呢?
第一, 根据教学的需要, 经常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观、访问、远足、旅游、做实验、做游戏、采集标本、制作模型……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 在直接和间接的感知中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学好课本知识。如教学汉语拼音, 利用卡片做认读字母的“上火车”游戏。又如教学识字, 采用“送信”“猜字谜”“开门”“找朋友”等各种游戏手段, 以趣激学。再如教学课文, 就结合课文内容带领学生到广阔天地里, 在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中进行观察和体验, 以便在课堂教学时, 让小朋友想象出观察到的景色和体会到的感情, 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第二, 根据教学的需要, 迎合儿童的兴趣爱好, 将教学的内容、学习的方法编成易学易记易于上口的儿歌, 使学生通过诵、唱, 对教学内容不但学会, 而且会学。如教学调号的标法时, 教唱儿歌:“音节当中先找a, 没有a母找o、e;i、u并列标在后, 单个母音不必说。”使学生乐于学习, 便于记忆。
2. 根据儿童好奇的特点, 因势利导
由于儿童对自然、社会缺乏了解、认识, 因而感到陌生、神秘, 总想亲自试试, 或看个究竟, 弄个明白。这种强烈的欲望正是他们认识世界、探求真理的力量源泉, 也是他们从无知到有知的重要契机。作为教师应善于利用这一点, 把儿童引向知识的殿堂。譬如, 教《蚂蚁和蝈蝈》一文, 就可以预先布置学生去捉几只蚂蚁和蝈蝈, 要求他们仔细观察蚂蚁和蝈蝈的外形特点, 还要求他们搜集当地流行的有关蚂蚁和蝈蝈的儿歌, 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汇报自己的发现, 通过汇报和讨论, 初步了解蚂蚁和蝈蝈的生活习性。
3. 根据儿童好胜心强的特点, 因势利导
好胜、要强、喜欢成功、喜欢称赞反映了儿童天真烂漫的进取心。在教学中如能因势利导, 一定能产生很好的效果。
为了激励学生好学上进的精神, 教师应运用富于鼓励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情绪刺激。比如, 请小朋友回答某个问题时, 亲切地说:“谁来试试?”对学生的回答用表情的变化与学生沟通情感上的联系。答对的, 微笑点头, 或加上一句“很好”“不错”, 表示鼓励;答错了, 只是微笑着轻轻摇摇头, 或者说:“不要紧张, 你再想想。”或者加以引导, 绝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好胜心。
为了满足儿童的好胜心理, 教师应有意建立竞争机制。在课堂上开展多种多样的竞赛活动并组织大家认真进行评议, 对优胜者进行表扬, 给予奖励, 使学生的情绪始终保持在积极状态中。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理念探析 篇10
关键词:重要性,学习方法,语文素养
一、让学生明白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实际上,学生从开始学会说话之后,就开启了语文的学习,到小学一年级后,学生正式学习语文,因此,语文的学习将伴随学生很长的一段时间。语文到底是什么?学习语文有什么作用?相信每个学生都思考过类似于这样的问题。对于外国人来说,语文就是汉语,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就是可以进行正常的交流;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可以粗浅地将语文理解为学习说话、阅读以及写作的过程。但是,语文绝对不仅仅局限于此。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会有学生不喜欢学习语文,他们觉得认识生字、分析阅读太困难,还有一部分学生依旧秉持着外国人的看法,觉得作为中国人根本就不需要学习语文,因为没上过学的人也可以正常同人交流。这种想法是不客观、不全面的。(1)没有经过系统学习语文的人,基本上也只会说,语言是听、说、读、写的结合,试想当一个人走在城市的大街上,尽管他可以与人交流,但是不认字,公交车站牌看不懂,自己的名字不会写,这个时候还能说会交流就可以了吗?(2)学习认读汉字,学习说话,只是作为进一步学习语文的基础,语文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会思考,学会反思人生。通过语文学习,学生可以正常地思考,可以听出他人话语中的弦外之音,可以理解文章背后作者要表达的深层含义,这些都是语文学习带来的,那么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学习语文的重要作用,切不可存在侥幸心理,因为语文学习对学生的影响是持久的。
二、教会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
语文作为一门学科,经过多年以来无数教育学家的不断完善,已经形成了非常完备的体系,因此,学习语文要遵循一定的科学方法。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教授给学生一些方法或技巧,帮助学生学习掌握。老师可以刻意让学生跟随自己的思路、思考方式等,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维,从而教给学生学习、思考的方法等。那么学习语文都有哪些方法呢?(1)老师要耳提面命地告诫学生多读书。读过书的人都知道,读书就是学习语文最好的方法,通过读书不仅可以学习生字、生词,还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这一点老师一定要向学生清楚明白地传达。(2)听、说、读、写都要重视起来,语言的学习是这四位一体的综合,缺一不可,只有完整地学习,才能更好地掌握,这也是学习其他语言的黄金法则。(3)在学习文章、阅读的过程中要学会同感,也就是要感受作者的感情,只有读者与作者在思想上达到共鸣,读者的思想才会有一定的升华。通过这种方式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假以时日,学生的思维能力、思想境界定会有质的提升。通过以上三种方式,有利于学生有效地学习语文,但关键还在于学生日常学习中的实践,也要依靠学生的悟性。总之,老师要向学生传授学习的方法,同时,学生也要自己体会、应用等。
三、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非常关键。那么,什么是学生的语文素养呢?在笔者看来,所谓语文素养就是学生可以独立地思考,能够感悟作者的感情,可以体会不同话语之间的细微差别,既有“人定胜天”的胸怀,也有“渺沧海之一粟”的情怀。总之,学生可以真正有血有肉地生活,而非浑浑噩噩地度日如年。因此,老师要注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教会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细细品味作者的感情倾向,让学生习惯于将自己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相结合。此外,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就是要求学生学习国学知识。实际上,日常教学中的文言文、古诗等的学习都属于国学知识的教学,只是大部分学生学习文言文很头痛,那么老师就应该采取一些积极办法,通过为学生讲授妙趣横生的古文小故事提升学习兴趣,或通过国学大师的个人经历激发学生对国学的热爱,比如季羡林、王国维等学界泰斗的故事。总之,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一定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于中国国学的热爱,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与思想境界。
总之,小学低年级语文学习作为学生正式接触语文的最初阶段,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思维习惯的养成都有重要作用。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认识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成为懂得思考,有深邃思想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理念探析 篇11
关键词:重要性;学习方法;语文素养
一、让学生明白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实际上,学生从开始学会说话之后,就开启了语文的学习,到小学一年级后,学生正式学习语文,因此,语文的学习将伴随学生很长的一段时间。语文到底是什么?学习语文有什么作用?相信每个学生都思考过类似于这样的问题。对于外国人来说,语文就是汉语,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就是可以进行正常的交流;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可以粗浅地将语文理解为学习说话、阅读以及写作的过程。但是,语文绝对不仅仅局限于此。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会有学生不喜欢学习语文,他们觉得认识生字、分析阅读太困难,还有一部分学生依旧秉持着外国人的看法,觉得作为中国人根本就不需要学习语文,因为没上过学的人也可以正常同人交流。这种想法是不客观、不全面的。(1)没有经过系统学习语文的人,基本上也只会说,语言是听、说、读、写的结合,试想当一个人走在城市的大街上,尽管他可以与人交流,但是不认字,公交车站牌看不懂,自己的名字不会写,这个时候还能说会交流就可以了吗?(2)学习认读汉字,学习说话,只是作为进一步学习语文的基础,语文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会思考,学会反思人生。通过语文学习,学生可以正常地思考,可以听出他人话语中的弦外之音,可以理解文章背后作者要表达的深层含义,这些都是语文学习带来的,那么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学习语文的重要作用,切不可存在侥幸心理,因为语文学习对学生的影响是持久的。
二、教会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
语文作为一门学科,经过多年以来无数教育学家的不断完善,已经形成了非常完备的体系,因此,学习语文要遵循一定的科学方法。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教授给学生一些方法或技巧,帮助学生学习掌握。老师可以刻意让学生跟随自己的思路、思考方式等,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维,从而教给学生学习、思考的方法等。那么学习语文都有哪些方法呢?(1)老师要耳提面命地告诫学生多读书。读过书的人都知道,读书就是学习语文最好的方法,通过读书不仅可以学习生字、生词,还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这一点老师一定要向学生清楚明白地传达。(2)听、说、读、写都要重视起来,语言的学习是这四位一体的综合,缺一不可,只有完整地学习,才能更好地掌握,这也是学习其他语言的黄金法则。(3)在学习文章、阅读的过程中要学会同感,也就是要感受作者的感情,只有读者与作者在思想上达到共鸣,读者的思想才会有一定的升华。通过这种方式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假以时日,学生的思维能力、思想境界定会有质的提升。通过以上三种方式,有利于学生有效地学习语文,但关键还在于学生日常学习中的实践,也要依靠学生的悟性。总之,老师要向学生传授学习的方法,同时,学生也要自己体会、应用等。
三、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非常关键。那么,什么是学生的语文素养呢?在笔者看来,所谓语文素养就是学生可以独立地思考,能够感悟作者的感情,可以体会不同话语之间的细微差别,既有“人定胜天”的胸怀,也有“渺沧海之一粟”的情怀。总之,学生可以真正有血有肉地生活,而非浑浑噩噩地度日如年。因此,老师要注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教会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细细品味作者的感情倾向,让学生习惯于将自己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相结合。此外,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就是要求学生学习国学知识。实际上,日常教学中的文言文、古诗等的学习都属于国学知识的教学,只是大部分学生学习文言文很头痛,那么老师就应该采取一些积极办法,通过为学生讲授妙趣横生的古文小故事提升学习兴趣,或通过国学大师的个人经历激发学生对国学的热爱,比如季羡林、王国维等学界泰斗的故事。总之,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一定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于中国国学的热爱,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与思想境界。
总之,小学低年级语文学习作为学生正式接触语文的最初阶段,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思维习惯的养成都有重要作用。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认识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成为懂得思考,有深邃思想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低年级语文教学 篇12
一、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
快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的身心得到最大的舒适度, 这个教育过程充满着一种和谐、振奋、饱满的情绪气氛, 这就要求低年级语文教师始终保持一种微笑的表情, 让微笑走进课堂, 让微笑开启小学生的快乐学习之旅。只有学生的心情好时, 小学生才可以乐于读书, 乐于表达, 乐于参与活动,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低年级语文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简洁易懂、富有情趣, 只有拥有一颗童心, 才可以与学生产生共鸣, 课堂上, 教师的载歌载舞、能写会画、能读会导, 让学生喜欢教师, 亲其师, 信其道。
二、活动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低年级小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短暂, 课堂上如果教师单纯讲授的时间超过10分钟, 学生的厌倦感就会随之而来。因此, 教学中, 通过有趣的活动可以让学生乐于参与活动, 打开他们的学习思路。
例如, 我在教学《蜜蜂引路》一课时, 让学生理解列宁怎样细心观察, 利用蜜蜂找到养蜂人, 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我在教学中调动小学生主动走入课文, 先通过朗读, 思考列宁是怎样一步步找到养蜂人的, 并找出有关语句, 然后让小学生展开想象, 讨论“列宁住处、蜜蜂、花丛、园子、养蜂人的小房子”各在什么位置, 并请学生分别到黑板前去贴每一部分的图片, 这样学生顿时活跃起来, 接下来再让学生自己当一次“列宁”, 从住处出发, 一边叙述找的过程, 一边画出“蜜蜂引路”的简笔画, 这样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三、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
低年级小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很难, 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来再现语文文本中的情境, 通过感情朗读、演示投影、组织表演、动手实验等手段, 引导学生听、说、读、写。
例如, 我在教学《小小的船》一文时, 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繁星点点、月儿弯弯的夜景, 把学生带入夜幕下。同时播放《小小的船》这首歌曲, 使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联想自己飞到月亮上去尽情玩耍, 并启发学生说一说, 你看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可以做些什么。正是这样的优美情境再现, 让学生慢慢地喜欢上语文课堂。
四、让学生爱上识字教学
低年级语文教学中, 识字教学是重要的教学任务。那些枯燥的拼音、结构、偏旁、笔顺都可以变得可爱起来, 我在教学中采用编儿歌、组字游戏、书写比赛、汉字门诊、你说我猜、一字开花等多种形式, 使学生灵活掌握生字词。
例如, “心”字的教学, 我编的儿歌是:一口小铁锅, 黄豆炒三颗, 一颗在锅内, 两颗在锅外。
还有“滚”字的认识, 我编的字谜是:一只大公鸡, 淋湿了花花衣。
【低年级语文教学】推荐阅读:
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08-21
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09-05
低年级语文教学经验08-28
低年级语文教学设计05-13
低年级语文教学总结05-17
论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09-13
低年级语文写话教学08-30
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模式06-11
浅谈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08-02
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随笔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