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数感的培养策略

2024-10-23

学生数感的培养策略(精选12篇)

学生数感的培养策略 篇1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数感是一种人的基本数学素养, 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结构变量。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 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 有的放矢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从而让学生慢慢地对数字产生好感, 最终能热爱数学。

一、在生活感知中启蒙数感

数学作为一门科学, 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因此, 沟通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是学生数感培养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为数学课堂引来生活之泉, 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自己去感知、发现和探索, 不仅能让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具体、直观, 也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更深刻地把握数的概念。

例如, 在教学《比长短》的内容时, 我让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 每组桌子上有两个纸袋, 让学生把它们都倒出来, 看看自己有什么发现?让学生对自己组袋子里的铅笔、尺子、毛线等物的长短有个初步的感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小组内通过亲自体验比较方法来知道物体有长有短。

通过分组活动, 学生在感知物体长短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比较的方法, 亲历体验过程, 从而实现了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具体活动中感受数学的长短概念。

二、在动手实践中培养数感

俗话说得好, 你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 必须要去亲自尝尝。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发现数学现象, 进而形成良好的数感, 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 头脑中建立的只是一些数学表象, 教师的口头表述对他们而言是“纸上得来终觉浅”。因此, 教师应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去感知数的存在, 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感。

以“11~20各数的认识”一课为例, 考虑到学生在幼儿园时就已经对10以内的数字把握得游刃有余, 因此笔者先让学生拿出在课前准备好的10根小棒, 扎成1捆, 在数的过程中强调10个1即为10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 让学生边数边摆出11, 12, 13…20的小棒, 逐渐形成数的感觉。然后, 再让学生分别在小组内扮演小小售货员, 组内其他成员扮演顾客, 如果“顾客”要买13支铅笔的话, “售货员”怎样才能做到又快又准确地拿货呢?从而顺利引出13是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

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实践, 感知数的存在, 知道11~20各数, 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并对个位、十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更好地发展了数感。

三、在加强估算中训练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 (2013版) 中明确指出:“估算是发展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之一。”估算是一种无需获得精确结果的口算, 是计算技能的一种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 教师要注重对中低年级的学生的估算训练, 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估算能力, 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 锻炼思维和发展智力。

以“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为例, 笔者通过9的下一个数是10, 19的下一个数是20, 29的下一个数是30, 从而让学生大胆地去猜测39、49、59、69…的下一个数。同时, 以对口令的方式让学生一人说一个数, 下一个学生接着说下一数。然后, 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羊群图、百球图, 让学生整体观察, 然后估一估有多少个。在学生估测的基础上再进行数数, 每数十个圈一下, 检验自己估的对不对。

在上述过程中, 学生通过动手、猜测和比较, 初步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 知道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 下一个整数应是多少,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培养学生数数的兴趣和估数的意识。

四、在观察比较中完善数感

观察是认识的基础, 在观察过程中,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概括确定事物或现象的性质和关系, 对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估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 用数学语言来表达与交流, 逐渐发展学生的数感。

例如, 在一年级上册“认识10以内的数”的教学中, 为了让学生认识“0”, 我首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过“0”:“在体育比赛的比分上见过0”;“电话上有0”;“我的直尺上有0”……通过学生身边常见的现象让学生去理解“0”, 知道“0”在温度表上、方向图上表示分界点;在直尺上表示起点;在日历上表示日期;在电话、车牌上与其他数字一起组成号码……学生在生活的现象中体会了“0”的含义, 初步建立数感。同样的方法, 可以帮助学生理解“1”表示1个个体 (如1根小棒) , 也可以表示这类个体的1个集合 (如1捆小棒) ;可以表示很大的物体 (如1个国家) , 也可以表示很小的物体 (如1颗葡萄) 。从而渗透了“1”中有多、多中有“1”的思想。

通过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现象中进行观察比较, 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 在观察中体会了数的含义, 数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总之, 学生一旦形成良好的数感, 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感知数学, 这对学生将来的生活和工作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当然, 数感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 我们教师应以学生为本, 长期坚持对学生有计划、有目的的数学培养, 并积极探索出更新更好的数感教学理念与方式, 实现学生在认知、情感、智能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摘要:在数学学习中, 数感就像音乐家的乐感、美术家的美感一样重要, 良好的数感能帮助学生对数的认识和运算作出准确、迅速的反应, 进而成为数学气质的心智技能。本文结合教学实例, 从生活感知、动手实践、加强估算、观察比较四方面阐述了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对小学生数感的培养策略, 以期能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建立数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感,培养策略

学生数感的培养策略 篇2

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提出10个核心概念,数感就是其中的第一个,这不是新增的概念,这是在课标实验稿中就已经提出的核心概念。这次学习了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知道数感的内涵和以前的提法有所不同,我对数感也有了新的认识。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数感的认识和体会。

一、在数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在第一学段是重点。2011版课标在第一学段目标中明确指出:“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第一学段学生对数的感觉的建立,并在数感培养上处理好阶段性和发展性的关系。在第一学段的教学要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方式,提供实物,联系身边具体事物培养学生的数感。观察、操作、游戏等都是较好的方式。数概念本身是抽象的,数概念的切实体验及理解与数感密切相关,数概念的建立不是一次完成的,学生理解和掌握数概念要经历一个过程。比如一年级刚入学的儿童认识10以内的数,就要通过数实物(摆小棒、圆片、红花等)将数与物对应起来,然后从实物过渡到抽象些的图片,再过渡到更为抽象的算式。学生只有在亲自操作学具的过程中,才能真正理解这个数。在认识100以内数时,可以对具体实物,通过估一估、数一数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数感。比如数100粒豆子、100根小棒,估计全班学生数、估计一堆水果的数量等。又如,我在教学2012版的新教材第一册中“多些少些”时,我觉得图片和课件的感知没有实物那么直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于是,我把彩色的珠子装在3个同样大的透明瓶子里,并贴上写有58、15、10的标签,让学生比一比,说一说。在说的时候,我还引导学生用上手势,“红球比黄球多得多”,就用大动作比手势,“蓝球比黄球少一些”,就用微小的动作比手势。实践证明,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学习倍感兴趣。学生在观察、实物感知以及动作表演中,不知不觉就形成了对这个数的大小的感知,这个活动过程,就是数感形成的过程。

二、在数的运算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在数的运算中,对于运算方法的判断、运算结果的估计及其合理性的解释,都与学生的数感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学生学习计算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单纯为了计算。教师在数的运算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应该提供有利于培养学生数感的情境,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

例如,我在教学2012版的新教材第一册中“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时,我创设了全班学生最熟悉的“比红花”情境,小林得12朵,小婧得7朵,小林比小婧多得几朵红花?我把这两位同学得的红花分两行一一对应贴在黑板上,让学生比较。学生从黑板贴出的红花图上,很形象直观地感知比较的结果。这时,我问:12与7哪个数大?小林比小婧多得的红花朵数会比12大吗?在图中哪一部分是两人同样多的,哪一部分是比另一个同学多出的?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求小婧比小林少得几朵红花呢?计算结果会比12大吗?这样的教学情境来自学生身边,学生可从中感知学习“比多少计算”的意义,又避免了学生用加法来计算的错误,学生可从中悟出:比多比少的结果,不可能比大的那个数大。又如:这一册中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例题24+9,我创设了联欢会发矿泉水的情境,然后先让学生估一估计算结果,24与9的和是二十多呢还是三十多,为什么?学生通过摆小棒以及看分解式弄清算理后,我又让他们比较“和与两个加数的大小”,从中发现:这两个数的和33,比两个加数24与9更大。所以如果把和算成23,结果比第一个加数24还小,这肯定是错的,因为没有把进位算进去。当然,仅在一个例题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感是远远不够的,在进位加法的练习中,还要继续渗透。为此,我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算完得数后,引导他们把计算结果与更大的加数进行比较,如果比这个加数还小,结果就是错了。估计不是有例题才教学估计,在整个数的运算教学中都应当引导学生恰当地运用估计的方法,经常为学生提供估计事物的数量和运算的结果,用不同方式检验同一个计算的结果,能使学生逐步形成习惯,形成对不同运算结果的感知。上例中类似习题的训练,可以引导学生在运算的过程中选择恰当的算法,对运算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不断增强对运算实际意义的理解,既是培养学生数感的需要,也是形成数感的具体表现。

三、在生活情境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课标中指出: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现实生活情境和实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密切相连,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数的感悟环境,也能让学生在数的认知上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逐步发展学生关于数的思维。反之,学生数感的提升也使得他们能用数学的眼光看周围世界。

比如,在数量的认识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创设一些情境,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培养学生的数感。长度、质量、时间、速度、路程、周长、面积等等,无一不是和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下面以《克和千克的认识》为例来谈一谈。上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课前去超市做个小调查,了解自己喜欢的物品的质量,并做记录。上课时,带几样来观察。我选择学生身边的事物(苹果、鸡蛋、饼干、牙膏等)进行教学,把抽象的质量单位与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品联系起来。当学生认识1克(或1千克)后,我及时地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东西的重大约是1克(或1千克)的呢?”学生立刻举例说明(如一粒扣子或一个药片大约1克,一包面粉、一袋地瓜干、一个小西瓜大约1千克),学生自觉地将克和千克与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使生活走进数学,让数学贴近生活。在教学活动中,我也十分重视学生估测意识的培养。如认识“克”后,让学生估一估一个鸡蛋大约有多重,一个苹果大约有多重;认识“千克”后,又让学生估一估自己的书包大约有几千克。先估一估,再进行称一称的验证,让学生比较估计与实际测量所得结果的差别,从而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估测意识,还使学生从中学会了一些估测的方法。这一系列的做法,就是在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数感。学生数感提升了,他们就能自觉地用数学的眼光看周围世界。在数量的教学中,学生对数量的感和悟,不是靠我们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解能够得到的,而是要靠老师有意识地引导以及学生自身的实践和体会自觉形成的。

四、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试论小学生数感的培养策略 篇3

【关键词】小学生 数学 数感培养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144-02

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还处于比较低的层次,但是在这个阶段对于小学生数感的培养却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在小学生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数感培养,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字,学好数学。

一、数感内涵

要想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就必须先要了解数感的具体内涵,只有充分了解并掌握了数感的内涵,才能把握学生的数感培养问题。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的学习就是不断与数学数字打交道的过程,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而言,生活现象不可能与数字脱离联系,例如“今天上午上了几节语文课,1节还是2节”,“今天的气温是30度,真热”,“我们就要爬上山顶了,它超过4000米,真高”等等这些问题都显示出数字与生活现象总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对于小学生而言,即使还没有学过除法,但是如果你给他一个关于平均分配苹果的问题,他也知道应该如何一个个分配。这也是将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进行解答,这就是一种数感。所以数感也是一种自主的、自觉地理解数学中数字运算和应用的一种意识,是一种基本的数学修养。在了解了数感的基本含义后就需要对学生的数感加以培养,让学生在校内、校外进行实践训练,最终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数感,从而更好地解决生活中遇见的数学问题。

二、小学生数感培养存在的问题

在充分了解数感的内涵过后,就需要对小学生进行数感的培养,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但是在目前的小学生数感培养的过程中也存在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导致小学生的数感不能被良好地培养,所以只有找出这些数感培养中的问题,对症下药,才能帮助小学生培养出优秀的数感素质,让学生在数学问题上更有想法,解决数学问题更加得心应手。

首先对于小学生的数感培养问题不太重视,对于一些小学数学教师认为小学生不能准确理解抽象的数感意识,所以不需要额外进行培养,只需要教会学生进行精确计算即可,所以就缺乏培养小学生数感的意识。其次,在小学生数感培养过程中,教师往往忽略要将生活问题与数感的培养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就很容易造成数感培养与生活脱离联系,不能帮助学生很好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不利于学生学以致用。最后,由于国内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导致小学生缺乏将数的概念应用在生活数学中,这会导致学生不能将数感积极应用于实际生活,也就不能有效培养和利用数感。

三、小学生数感培养策略

数感培养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了解数感培养问题后,拿出比较可行且高效的数感培养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数感。

1.与生活联系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即是教育”,所以从这句话中我们也可以知道数字的产生与发展都是围绕生活而来,所以在小学生的数感培养过程中需要充分联系实际生活,不能让学生脱离生活中的实践。对于处在10左右的小学生而言,他们的社会经验基本上都是源自生活,所以只有帮助学生将现有的生活经验与小学的数学知识联系在一起,才可以帮助小学生快速掌握新的数学知识,培养出数感。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曾经有位著名数学家说过“学习任何知识最快的方法就是自己去发现”。数学教师虽然能帮助学生进行数学的梳理,但是对于数学中一些的“细微差别”就需要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发现,最终才能真正掌握数学知识。所以在数感培养的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出更多的条件,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发现,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更加有利于学生培养数感意识。例如在小学四年级学习《大数的认识》中,教师先列举一些关于生活中的一些数字,例如中国的总人口是1400000000,中国拥有的陆地面积是9600000平方公里等,然后让学生自己先来认识这些数字,然后观察出他们的计数单位分别是什么?如果十万十万地数,从一百万到两百万需要在计算机上怎么操作?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有利于学生对数字产生敏感,从而培养出数感。

3.通过学生合作学习培养

小学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数感的时候还可以借助小组合作的方法进行,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充分挖掘自身潜力,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的数感意识更加强烈。例如在小学四年级《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下“101×11;102×11;103×11”,然后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讨论和计算,让学生讨论这些数学计算的笔算方式,该如何进行错位的排列组合,并且得出三位数与两位数的乘积与两位数之间的乘积在笔算上的差别。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让学生给出答案和想法,最终教师进行谜底的揭示,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方式是用三位数的百位数分别去乘以两位数十位数的个位数和十位数,然后再用三位数的十位数去乘以两位数十位数的个位数和十位数,接着用三位数的个位数去乘以两位数十位数的个位数和十位数,最终相加,得出结论。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快速突破对数字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数感。

四、结束语

小学数学对于学生数感的培养非常重要,所以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充分运用策略对学生的数感进行培养,帮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意识,让学生在未来的数学路上走得更好。

参考文献:

[1]郑锡瑜,赵玉玲.小学生数感培养策略浅谈[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06:157-159.

[2]吕继风.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小学生数感培养的有效策略探讨[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3,01:101-104.

[3]尤书琴.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数感的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5,02:42.

新理念下数感的培养策略 篇4

一、创设情景,培养数感

数概念的教学,是一个抽象的过程。我们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可感知的问题情景,让他们在讨论的过程中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信息,使学生在交流中得到对数的感知,丰富自己对数的认识,体会数学的价值,从而促进数感的形成,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数概念。例如在教学《吨与千克》时,我创设了下面的情景:唐僧师徒四人到西天取经,那天那只老龟背他们通过通天河后,唐僧师傅问老龟:“你的体重是多少呢?”老龟微笑着说:“有人说我重1吨600千克,有人说我重1.6吨,还有人说我重是1吨。我也不知道我是多重了。”这时孙悟空笑了,说:“我知道了……”同学们,你知道了吗?从而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让他们在讨论的过程中进行观察、对比,体会用多种说法表示同一个数量。说明一堆货物的重量,既可以用整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者分数表示,这样学生就在分数、小数、整数之间建立了联系,知道能从多方面理解一个数,丰富了对吨与千克的认识,进一步发展了数感。学生对数的认识仅仅是建立数感的第一步,还必须让学生在具体的数量对比中进一步建立数感。

二、摄取生活素材,让学生感知数

小学生的生活经历中处处充满着与数相关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就是让学生感知周围的世界具有量化的意味。因此,在认数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根据所学数的内容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去寻找数、体察数、感知数,让他们感到数就在身边,而且每天都离不开数。如在教学认识数时,开展了“天天和数交朋友”辨论会,有的学生慷慨陈辞:“早晨要看手表几点起床;打电话要看电话号码;进教室要看几楼几班……我们每天不和数打交道就不行”。再如教学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时,让学生说说自己身边的数、生活中用到的数。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出了自己的学号、生日、身高、体重、鞋号;自己家所在的街道号码、住宅的门牌号、汽车和摩托车牌的号码、自己家的电话号码、居住区的邮政编码;自己喜欢的某本故事书有多少页、1页大约有多少字,到菜市场买菜,各种菜的价格;到商场购物要看商品的标价付钱,这些标价、购物的钱款都是有具体意义的数。通过引导学生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使学生加深理解了数的的意义,为建立数感奠定了基础。

三、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数感

数学与我们日常活动密切相关,小学生时时刻刻都在和数“亲密”接触。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平台,帮助他们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把握数的大小顺序等相对关系,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使学生感受无处不在,数就在自己身边,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感。如,在教学长度单位、重量单位时,我让学生操场上走走、跑跑、测测、量量,让学生感受10米、50米、100米的距离;让学生用手势比划1厘米、1米的长度;同桌之间互相测一测身高、头围、胸围、步足、立定跳远的长度。到学校饭堂去看看、掂掂、称称各种蔬菜的重量,感受1斤、2斤、100克、1千克的实际重量等等。经过开展这些活动,深受学生喜爱,不仅可以获得数感的启蒙,还能培养学生的“亲数学”行为,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解决问题,让数感得以升华

数感是一种心灵的感受,是一种意识活动,它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是一种高级的智力活动。有良好数感的人,在需要数感发挥的时候,它便会自然出现。小朋友在解决问题时,就是运用了自己原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细致周到的考虑每个方面。在这样的过程中,小朋友们不断完善自己对原有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并不断建构对社会生活及知识本身的意义,使学习者与真实的实践有效地联系起来,升华数感。如在学习了平均数后,调查小组成员每人的奶奶各多少岁,爷爷多少岁。然后让学生估计算一下,平均年龄约多少岁?再如:估算上街帮妈妈买菜,大约需要几个素菜,几个荤菜,每种菜价约多少元,共要带多少钱?学习统计后,让学生对家庭各项开支、用水、用电、电视节目收看情况进行统计,并据此提出对自己家庭的建议书等。

总之,数感的形成不是通过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的教学就能完成的,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不断的在努力钻研教材,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创造性的运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巧设教学环节,把帮助学生建立数感作为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并且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看到不足,扬长避短,在每次教学过后都进行反思,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因人施教,量体裁衣,教学相长。

摘要: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意识。数学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这对每个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如何理解数感,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数感,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核心素养下小学生数感的培养 篇5

核心素养下小学生数感的培养

陈文峻 电话:*** 重庆市忠县忠州第三小学校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了10 个核心素养,即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并且把“数感”摆在首要位置,充分表明了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建立数感是新课标十分强调和重视的问题。培养学生数感,为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能力,为今后的学习会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石。

关键词:核心素养,数感,潜移默化,终身发展

“数感”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一个概念。在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中经常要和各种各样的数打交道。建立数感可以理解为会“数学地”思考,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重要的。我们没有必要让人人成为数学家,但应当使每个公民都在一定程度上会数学地思考,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素养。

《标准》在关于学习内容的说明中指出,数感的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解释。

数感既然是对数的一种感悟,它就不会像知识、技能的学习那样立竿见影,它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潜移默化,积累经验,经历一个逐步建立、发展的过程。新课标下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种途径:

一、在生活体验中培养数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发展学生的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数学知识比较抽象,许多学生对数都不能很好的在头脑中建立表象,更不能真正的理解数的内涵。只有学生真正的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识,内化知识。“数感”不是通过传授而能得到培养的,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感知、发现和探索,使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更多的接触和经历有关的情境和实例,在现实情境中感受体验,从而更具体更深刻的把握数的概念,建立数感。在认数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身边的数学素材,努力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帮助学生把握数的概念的实质,真正理解数的意义,培养良好的数感。

比如,在“0”的教学时,教师可启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0”。学生的积极性马上高涨起来:“电话上有0”、“车牌上有0”、“三角尺上有0”、“温度表上有0”、“计算机上有0”、“我家门牌上有0”„„通过联系这些身边的事物,学生体会到了0除了表示没有以外;“0”还可以在温度表、方向图上表示分界点;在直尺上表示起点;在日历、电话、车牌上与其它数字一起组成号码,使学生联系生活中体会数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逐步获取建立数感。

二、在探索中体验数感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数学实践活动强调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学习数学,是动手学数学、用数学。数感的培养和发展当然离不开实践活动,学生对简单的实践活动,如操作、观察、猜测、交流等对于他们来说是具有吸引力的。在教材中,培养学生的数感,设计了好的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去探索问题的答案。如在“分类”教学时,延伸到让学生整理自己的房间,并说说这样整理的理由;在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的时候,让学生建立十进制概念,理解计数单位“十”是培养数感的基础。在新课伊始,我出示生活当中熟悉的物品,渗透以一当十的数学思想,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果。当教学“怎样摆放让别人也很快看出是12根”时,呈现多种摆法并各抒己见,学生无法体会到“10根扎一捆”的优越性,但“10根扎一捆”是理解10个一和1个十的支柱,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因此我没有阐述自己的观点,只是巧妙的设计了三幅画面,1根1根地摆,2根2根地摆,10根10根地摆,三幅图画均出现2秒钟的时间,马上消失。当学生对“1根1根地摆”、“ 2根2根地摆”无法数出根数感到无奈时,10根10根地摆却带给学生惊喜和兴奋,学生异口同声的说出12根。学生通过比较体验,真真实实的感受到10根扎成一捆的优越性。激发学生“我要这种方法,我喜欢这种方法”的强烈欲望。然后再次让学生摆小棒再次理解计数单位“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数的意义,也体验经历了数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建立数感。数感不是通过传授而得到培养的,重要的是让儿童自己去感知、发现、主动探索,这样在习得知识的同时,还能发展多种能力,调动非智力因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多种形式的探索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建立良好的数感。

三、在估算中诱发数感

估算是学生数感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教师首先要提高估算教学对于形成良好的数感重要性的认识明确到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良好的数感和量化能力的形成,不是对数量的简单识别,而是要把抽象的数据符号经过比较、分析、综合、归纳,不断通过内化形成的一种认知能力,从而在实际行动上加强估算教学;其次,要多引导学生结合实例,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直觉进行估算,强化对数据的认知,形成较强的量化能力,逐步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在教学“计量单位”后,可设计一些本身蕴含着估算价值的实例让学生进行练习。如一根跳绳长约(),运动场长约()我们学校大约有学生()人;一袋苹果重4(),一支圆珠笔长15()等。学生的良好数据感和量化能力还表现在对数据的提取和加工上,同时还表现在“能估计运算结果,并对结果做出合理性解释”上。如“王大伯养鸡年收入是593元,养鸭年收入是328元。估计这两项年收入一共多少元”。不同的学生程度对估算的策略有所不同,有的说:“500加300等于800,93加28大于100,因此,它们的和比900多一点”;有的说:“593接近600,328接近350,因此它们的和比950少”;有的说:“这个数比500+300大,比600+400小”。这些估算方法都是对的,同时教师应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比较各自估算的结果,说出各自对估算结果的合理性解释,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

四、在交流中优化数感

数感是一种心灵感受,它与孩子个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儿童对心灵世界直接相关的对象特别敏感,总是根据自己的兴趣、习惯对数学对象做出选择和反应。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良好数感,就要在教学时努力创造良好的条件,让学生和老师以及同桌、同组的同学自由、充分地交流,在交流中相互启发,共同进步。

例如在教学“得数是8和9的加法、8减几9减几”时,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两个人面对面坐,从不同的方向看,很容易就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

★★★★★ ★★★这幅图,一个学生可以列出5+3=8 8-3=5,另一个坐对面的学生可以列出3+5=8 8-5=3。用这种方法使学生很容易的理解了一图四式。就这样,学生的数感在讨论和观察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五、在运用中领悟数感

“数学源于生活,又寓于生活” 数感的建立来自于生活,只有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加以应用,才能得到升华。同时,良好的数感可以帮助学生深化知识,进行综合运用,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因此,培养学生的数感还要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理解现实问题,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量关系建立起联系。要使学生学会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从一个复杂的情境中提出问题,选择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对运算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数感,同时也使已具备的数感得到了强化。例如,星期天带全班学生到公园划船游玩,公园大船每条坐6人,租金10元,小船每条坐4人,租金8元,全班50位同学,请学生设计一种租船方案,计算出所用钱数,比较一下哪种租船方案最佳,并说说理由。结果种种租船方案出台,经过比较认为租7条大船,2条小船最省租金。让学生在亲身活动经历和运用中感受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学习不可缺少的工具,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数感。使他们进一步理解了数的意义,把握了数的相对大小、多少的关系,不仅巩固了对书本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学生的数感也得到了升华。

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是学生认知数学对象进而成为数学气质的心智技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结构变量。数感来自数学活动实践,又指导数学实践活动。她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沉淀的过程、积累的过程。我们应在不断的数学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对数的充分感知、感应和感受中,发展学生的数感,为学生的生活实际服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培养学生数感的五步骤 篇6

一、扬生活风帆,萌生数感

数感不是仅通过传授就能得到培养的,重要的是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发现和探索,使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更多地接触和经历有关情境和实例,在现实背景下感受体验,从而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数的概念,初步建立数感。如认识“0”时,教师可启发学生说出在日常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见过0,学生的积极性一下高涨了起来:“在体育比赛的比分上见过!”“在温度表上见过!”“电话上有0!”“我的尺子上有0!”使学生直观体会:“0”除了表示没有以外,在温度表上、方向图上表示分界点;在尺上表示起点;在日历上表示日期;在电话、车牌上与其他数字一起组成号码。这些都是学生身边的事,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这样,就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

了数的含义,在现实中初步建立了数感。

二、引观察比较,形成数感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观察比较,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加深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使学生在观察比较中产生多、少,多一些、少一些的认识,能够用比较小数感知较大数,学会辩证地看待一个数,从而使学生进一步形成数感。例如,到操场上去走走、跑跑、测测、量量,让学生感受50米、100米、400米的距离;到学校食堂去看看、称称、掂掂各种蔬菜、水果的重量,感受100克、1千克、10千克的实际重量等。在教学面积单位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把1平方米与10平方米进行比较,估计出教室的面积,再通过10平方米与100平方米、1000平方米的比较,体会较大的面积,进而估计出校园的面积、小区的面积甚至广场的面积。这种比较的方法有助于学生体会大数目的意义,使学生在比较中,通过能够见到的、感知到的比较小的数感受大数,数感也得到了发展。

三、借体验交流,发展数感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如果切断了思维与动作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创造并提供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动手操作。例如, “分数的意义”的教学难点是理解和掌握抽象的单位“1”。这时,教师可提供材料,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把一条线段、一个圆、一张纸平均分;把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把许多物体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让他们自己动手折一折、分一分,从中体会和发现。通过这样的动手操作,学生理解了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许多物体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单位“1”来表示,加深了对单位“1”和分数意义的理解,增强了数感。

四、用加强估算,优化数感

估算是发展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要经常为学生提供估计事物的数量和运算的结果,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检验同一个计算结果,并逐步形成习惯,形成对不同运算结果的感知。首先,教师要提高估算教学对促进学生形成良好数感的重要性的认识,明确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良好的数感和量化能力的形成,不是对数量的简单识别,而是要把抽象的数据符号经过比较、分析、综合、归纳,通过不断的内化形成一种认知能力,从而在实际行动上加强估算教学。其次,教师要多引导学生结合实例,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直觉进行估算,强化对数据的认知,形成较强的量化能力,逐步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例如,在教“计量单位”时,教师可设计一些本身蕴含着估算价值的实例让学生进行练习。如一根跳绳长约( )米,操场长约( )米,我们学校大约有学生( )人,一袋苹果重5( ),一支圆珠笔长15( ),一辆小货车载重4( )等。学生的良好数感和量化能力不仅表现在对数据的提出和加工上,同时,还表现在“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上。如“张大伯家种植西瓜年收入是1493元,种植橘子年收入是2328元,估计这两项年收入一共多少元?”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的估算方法也有所不同,有的说1500加2300等于3800,93加28大于100,因此,它们的和比3950少;有的说这个数比1500+2300大,比1600+2400小。这些估算方法都是对的。

五、于综合运用,升华数感

生活——培养学生数感的源泉 篇7

关键词:数感,生活,数学

一、引言

数学新课标提出, 数感的培养要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 并且在内容标准的几个阶段阐述了培养学生数感的问题。而数感首先是一种感悟, 儿童的感悟与生俱来, 又在他们的自主活动中发展。由此可见,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成为当前数学教学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把枯燥的数学生活化, 把抽象的数学直观化, 让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不再是凭空的想象, 而是看得见的数学、摸得着的数学。

二、在生活情境中实践, 把握数的大小, 建立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现记忆, 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标准》中强调, 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 通过观察、操作, 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 感受数的意义, 体会数用来表达和交流的作用, 初步建立数感。

《千克的认识》教学中安排了学生:通过掂一掂1千克盐, 初步感受千克有多重;抓出1千克大米, 再称一称, 看一看有多少, 拎一拎再次感受1千克有多重;称出1千克水果, 通过数一数有多少个等活动具体地建立1千克的观念, 在现实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数感。

三、让学生计算生活中的问题, 感悟数学

计算教学是用抽象的数来研究更为抽象的算理和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 是教师和学生都感到枯燥的内容。实际上, 我们计算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因此, 在教学中, 教学内容一定要紧扣生活实际, 使之源于生活, 用于生活。对运算方法的判断, 运算结果的估计, 都与学生的数感有密切的联系。怎样使枯燥的计算教学更贴近孩子的实际, 通过实践发现, 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 使孩子们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去研究计算, 使孩子乐于学习, 乐于研究。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不进位、不退位) 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上的内容创设学生植树的情境, 由一班植树43棵, 二班植树31棵这两个条件, 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低年级学生对于提问题的积极性很高, 提问题让他们觉得自己真正是课堂的主人。所以, 他们很快提出了“两个班一共植树多少棵?”“一班比二班多植多少棵?”“二班比一班少多少棵?”教师板书出这些问题, 并逐个列式解答。通过第1个问题得出算式:43+31=□后, 让学生探索计算方法。交流算法时让学生说一说操作学具的过程, 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的道理, 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计算方法并在全班交流。整个新知的学习都是在学生解决生活中的植树问题进行的。这节课中的“算”, 不应是枯燥地算, 而是有情境地算, 有目的地算, 通过算解决一定的生活问题。

计算教学中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 那就是估算, 估算的教学同样离不开生活问题, 估算不仅是一种数学思想, 更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策略。例如: (1) 妈妈带100元, 准备买一件48元的上衣和一条46元的裤子, 够不够? (2) 一只篮球97元, 王老师带500元买6只篮球, 够不够?

在解决这些问题中, 首先要判断用什么方法运算, 再根据数据的大小进行估计, 最后才能进行比较。这个过程就是学生建立数感的过程, 也可以理解为会“数学地”思考, 这对每一个人都是重要的。

这些问题都是从生活中来的, 课中所得到的知识又可以回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 始终是围绕着生活来研究数学, 使数学课的“生活味”很浓, 所涉及的生活情境中, 研究的又都是数学知识, 使孩子们又感到生活中“数学味”十足, 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培养小学生数感的思考 篇8

一、联系生活体验数感

在认数过程中, 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身边的数, 能帮助学生感受数的实际意义, 用“量化”的眼光观察世界。比如, 在教学百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时, 让学生说说自己身边的数, 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学号、生日、身高、体重、鞋号等有具体意义的数, 加深了对数的理解。在“数字与信息”这一实践活动中, 除了引导学生研究教材中出现的邮政编码、身份证号中的数字所表达的信息外, 还可列举生活中的其他实例进一步体会编码的作用, 如小明家的门牌号是1083, 其中“1”表示1单元, “08”表示第八层楼, “3”表示第三号房。载体来表述与传递信息的, 学生从经验丰富的实例中能够体会用数字表达信息简单明了, 准确无误。

二、动手操作建立数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智慧之花开在指尖上。”小学低年级的孩子的思维特点表现为具体性和形象性, 并以此为主, 这也就是说这一特点很大程度不是独立的, 它还要依赖动作思维。小学生的动手操作主要功能是是启迪他们积极思考, 引导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的重要手段。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 为学生创设各种探索机会, 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 自己去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 从而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数学知识, 从中建立数感, 发展数感。如在教学“认识11~20各数”时, 先组织学生摆12根小棒, 同时思考:怎么摆就能一下子看出小棒的根数?有的学生2根2根地摆, 有的学生5根5根地摆, 还有的联系认识10时形成的经验, 先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 再把剩下的2根放在旁边。学生通过比较, 得出最后一种方法可以一下子看出12根, 初步感受了计数单位“十”的作用。在继续操作小棒表示几个十几的数后, 再让学生观察摆出的小棒, 说说发现了什么, 使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到十几的数都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理解十几的意义。直观的操作能使学生获得对数和运算的感性体验, 因而对数感的形成有积极的意义。

三、比较估计发展数感

在具体的环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不仅是理解数的需要, 而且也会加深学生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 使学生在比较中有了多、少、多一些、少一些、相当于这样的几倍等认识, 使数感得到发展。如, 在进行大数目估计时, 可以请学生试着估算一下一页报纸上有多少个字?一把瓜子有多少颗?全校有多少名学生?学生在估算时很少有人会凭空估计, 大多数学生都能自觉地把要估算的数平均分成若干份, 数出其中的一份是多少, 再看大数相当于一份的多少倍, 用这种方法估计这些大数。当学生把一份的数量与大数进行比较时, 观察并感受到大数相当于小数的几倍, 体会了大数的多少, 也了解了大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学生在这样的估算训练中, 估算能力逐渐提高, 能够一见到生活中的事物, 就很快和数建立起联系, 体会了数的大小、多少的实际意义, 学生对数的感知能力也会逐步提高。

四、实践应用强化数感

良好的数感可以帮助学生敏锐地把握数量之间的关系, 灵活应用知识思考和解决问题。如, 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可以设计一道开放题:40个同学去公园划船, 每只船最多坐6人, 至少要租几只船?可以怎样安排?学生根据除法的意义, 能够列式计算:40÷6=6 (只) ……4 (人) , 但怎样根据结果解决至少租几只船的问题呢?需要联系生活经验进行思考:如果租6只船, 坐不下40人, 所以至少租7只船。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化了对除法意义的理解, 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了数感。

培养学生数感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 数感的形成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数感, 需要用较长时间逐步培养, 不可能通过短期的数学学习能完成, 必须把培养数感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 常抓不懈。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 体验现实, 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 用不同的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 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随着数感的建立、发展和强化, 学生的整体数学素养也会有所提高。

摘要:小学低年级对数字不是很敏感, 这对小学数学的教学带来了困难。让学生对数字感兴趣, 培养学生的数感非常重要, 这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培养学生的数感, 让其体验数感, 通过动手操作认识数字, 实践应用强化数感。

关键词:数学教学,数感,培养

参考文献

[1]陈明亮.刍议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 (13) .

[2]吴玲玲, 张敏.小学数学读写教育实践[J].青年科学, 2010, (4) .

[3]汪洋.小学数学新课导入的思考与实践[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5, (6) .

[4]吴信孟.教师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科技资讯, 2010, (21) .

学生数感的培养策略 篇9

一、与具体形象相联系

要想形成数感, 需要一个长期的训练和积累的过程, 而这种积累不应该仅仅是在课堂上, 更应该在生活当中。当学生养成用数学的思维去观察世界, 用数字来联系生活中的各个事物, 他就会养成优秀的数感。所以, 我们教师就应该培养学生用数学来表达和交流,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着重灌输这样的理念。在讲课的时候, 注意多举例, 让抽象的数字跟现实事物相联系, 把数字跟具体事物有机地紧密联系在一起, 让学生在头脑当中形成一个链接, 每次一想到数字就有形象的、具体的、生动的物体形象相联系。这是培养数感的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方法。比如五年级下册学习“长方体和立方体”的时候, 单纯通过讲述和教科书上的几张平面图画, 实际上是很难让学生在头脑中产生具体形象的, 但是通过多媒体、大量的颜色鲜艳的图片、三维立体的动画, 配合学生可以动手触摸的教具, 从视觉、听觉、触觉三方面刺激学生感官, 让长方体和立方体的具体形象牢牢地印在学生的心里。

二、应用多种方法

用多种方法表示数既是数感的重要内容, 又是评价学生数感的重要指标。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有异, 也许对这个学生来说令其印象深刻的举例对另一个学生来说却云山雾罩, 根本没有听懂, 因为课堂时间有限等原因, 所以向来这种练习较少。比如在六年级下册学习“负数”的时候, 课本上用的例子是温度, 以零上和零下为正负数, 但是对于南方学生来说这个例子并不一定鲜明, 因为在他们的生活中根本就没有“零下”这个概念, 所以效果并不好。这时, 教师就要用多举例的方式来引导学生, 比如用收入和支出的例子, 海拔在海平面以上还是以下, 或者找一个身高中等的学生做参照, 让身高比他高的学生和比他矮的学生一起来比较, 都会让学生有个更加直观的印象, 对学生数感的培养有很大益处。

三、与生活相联系

著名教育家赞科夫说过:“从学生生活经验中举出的例子, 将有助于他们把所学的概念跟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 只有当学生的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让学生把对数字的感觉和日常生活相联系, 是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方式和途径。通过这种联系, 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广泛性, 能加深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并能让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增加。比如每堂课我们上40分钟, 校门口一盒盒饭9元, 一件羽绒服1 000元, 让学生说一下对这些数字的感受。

学生a:每天上好几节课, 一堂40分钟, 上学的时间太长了。

学生b;盒饭一盒9元好贵啊!

学生c:9元一盒根本就不贵, 不过他家的菜不好吃, 胡同口那家每顿12元, 虽说贵了3元, 但是肉菜比较多, 更好吃。

学生d:一件羽绒服1 000元, 够我中午在学校吃好几个月的饭了, 这个好贵啊。

学生e:1 000的不算贵了, 商场里好几千的有的是。

学生f:我爸妈每人每个月才能发2 000多的薪水呢, 光买羽绒服也买不了几件啊。

通过这样的例子, 让学生对数字有个直观、准确的认识, 免得计算的时候经常出现如全班有20.5人、从a地到b地坐火车需要50秒钟等不合乎逻辑的答案, 对培养学生数感有比较大的帮助。

从2001年起, 数感才在我国被认可, 其概念到目前也一直难以被确定, 造成了我国关于数感的研究起步较晚。虽说最近关于数感的问题已经得到了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但是数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目前的教师队伍中很多人并没有真正地转变观念, 没有重视数感的培养;又或者是虽然有所重视, 却因为水平原因不能充分发挥和深刻挖掘教材;或者是因为不能把教学内容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到一起, 不能引起学生兴趣和身临其境感等原因, 并没有把数感的培养做好。而培养好学生的数感, 既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的要求, 也是我们小学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之一, 我们应该做出最大的努力培养好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高洁.小学数学课堂数感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 2011-06-01

[2]代文旭.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数感[J].玉溪师范学院院报, 2010-08-15

[3]刘林.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J].科学大众 (科学教育) 2010-12-20

[4]刘书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J].学周刊, 2022-09-05

学生数感的培养策略 篇10

关键词:数感,数学素养,数学能力

在多年教学实践中,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如计量单位教学时, 学生在实际运用时总会出现“门高2分米”“妈妈的体重55克”“小红每小时走4米”等等意想不到的结果, 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感慨之余, 我们不得不深思:是教育出了什么问题?不, 出现这种现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忽视了学生数感的培养, 导致许多学生的头脑一片空白, 一点“数”的意识都没有, 可见, 培养学生数感非常重要。

所谓数感, 实际上是指学生对数的敏锐、精确、丰富的感知和领悟, 并能作出迅速准确的反应。新课程标准已将数感列入学习内容, 而且还将其表现形式罗列了出来, 由此可见它的重要性。因此, 我们认为, 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过程, 是经过学生对具体情境的数量及数量关系的感知及情感体验的结果。因此, 培养学生建立良好的数感, 可以立足课堂, 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五方面进行:

一、生活并行, 培养数感

数学源于生活, 数感的培养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生活中的例子, 有助于他们把所学习的知识跟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只有当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 内化知识。我们要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资源, 让学生在现实生活背景中感受数的意义, 体会数的作用。小学生学习总伴随着一定情境, 尤其是直观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而言, 他们对数学学习总是建立在直观具体的经验之上。如在教学“0的认识”时, 有些同学不理解5-0=□, 我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为什么5-0=5?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被充分调动了起来, 纷纷举手:“我有5个苹果, 吃了0个, 也就是一个都没吃, 所以还剩5个, 5-0=5”;“妈妈给了我5元钱, 我现在一点也没用, 还有5元钱, 列式5-0=5”……,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 从生活中列举了很多例子, 这些例子都是生活中身边的事, 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教师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生活现实问题与数量建立起联系, 让学生回归生活, 更多地接触、理解生活现实问题, 就能够建立和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二、动手操作, 构建数感

儿童思维是从动作开始, 动手操作是学生重要的学习活动, 小学生在动手操作时, 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学习, 有助于促进学生经验的不断内化提升, 也是学生主动发展的天地, 注重动手操作的数学课堂将成为学生探索的乐园, 创新的摇篮。数感的培养和发展, 离不开学生的动手操作。

三、交流合作, 充实数感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 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数学学习的起始阶段, 低年级学生认识数的时候, 要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数感, 就一定要努力创造条件, 让学生自由、充分地交流, 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启发, 共同进步。

四、亲身经历, 增强数感

小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 十分乐意参加实践活动, 把数感的培养落实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中, 让学生亲身体验, 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如在认识长度单位米时, 可以请学生展开双臂, 量量两手之间距离、可以测量教室的长与宽, 到操场上走走, 跑跑, 测量。让学生感受50米、100米的距离。在认识重量单位时, 可以让学生看看、称称、掂掂各种蔬菜、水果的重量, 和爸妈一起到菜场买1千克鸡蛋数数有几个, 感知1个鸡蛋约重多少。学过面积单位后, 让学生到操场量一个边长1米的正方形, 并让学生站到里面感受1平方米的大小。参加这些数学实践活动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不仅可以获得数感, 还能培养学生的“亲数学”行为, 对数学学习充满乐趣。

五、猜想反思, 提升数感

日常生活中, 我们在做一些事情时, 往往要先对有关问题作粗略地估计, 以确定此事的可行性, 然后再做。在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数学的下册中, 就安排了好几次估算练习:如买一本字典和一个书包大约要带几十元?猜年龄、猜数游戏等。估算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它实际上是一种数学想象, 是探索数学规律、本质的一种方法。当然, 既然是估算、猜想, 就难免出现误差乃至错误。但这并不可怕, 这恰恰却是促使学生自主反思、体悟的好机会。经常地、反复地这样去做, 学生的数感就会锤炼得越来越敏锐、精确。

小议小学生数感的培养 篇11

其实,关于数感一词,单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简单的说其实就是对于数的敏感程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方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在此基础上笔者想作一些说明。我们这里讨论的数感并不是单纯的数字,它也包括对于数量的感应、感受。数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一种意识领域的东西。它不仅有先天的禀赋,也更需要通过后天的培养。笔者认为小学阶段是数感培养最重要和最关键的阶段。那怎样培养小学生的数感呢?

一、在计算中感知数的多少

我国传统的一些做法对于培养数感非常有效。比如经典的乘法口诀,在一、二年级就已经背得滚瓜烂熟的乘法口诀对我们每个人都终身受用。对于一些常用的计算结果教者也会让学生熟记。比如记忆1至20的平方数,π乘1至9的值,还有一些常见的分数和小数互化的结果:1/2=0.5,1/4=0.25,1/5=0.2,1/8=0.125

……这些对于计算结果的记忆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数感,使得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非常的得心应手,使得他们的计算结果既对又快。上面这些做法就好比语文学习里面的背诵经典的名家名篇。记得越多你的数感就越敏锐。另外口算和心算也对数感的培养有极大的影响。所以在计算教学中可以加大口算和心算的练习量。如今在小学阶段引进了计算器,我觉得这样反而削弱了学生的数感,因为在计算时他们会更多地依赖计算器。自身的数感急速下降。所以除非特别大的数目可以用计算器,一般情况下无须用计算器。这反而有助于数感的培养。小学阶段如果能熟练地通过口算算出一些简单运算的结果数感就非常的棒。对于将来数学的学习受益很大。

二、在操作中感受数的意义、感觉数的大小

数感是灵性的,它的体现确是实实在在的。比如让学生感知某个物体体积的大小。就需要学生对体积单位的大小有明确的感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在课堂上通过教具通过操作让学生感受厘米、分米、米、平方米、立方米等等的含义;感觉1立方米有多大,1毫升有多少,1千克有多重、50米有多长。操作时必须让学生跟着一块操作,而不能把学生仅仅当作看客。在操作中才能培养学生深刻的数感。对于数的意义教学教师不仅注重教具更要注重学具。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通过操作学生并不清楚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他们都想不到有1000。只有在实践操作给他们看了之后他们才会确信1立方米和1立方分米的大小关系。还有在不操作的情况下许多学生也不知道至少需要几个小立方体才能拼成一个较大的立方体。他们的第一答案往往是4个,在他们拼了之后他们才发现4个拼成的并不是立方体。所以操作实践对于数感的培养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三、在解决问题中感悟数的关系

在具体的问题中数感就表现为对各个数量之间关系的感悟。例如:甲数是60,比乙数的2倍少10,乙数是多少?这样一道题目很能反映学生对于数的关系的理解和感悟。通常一些学生会用60和2倍产生关系,这样的想法说明他们的数感有偏颇,但这也是以往的一种数感的延续。对于这种错误的数的感悟可以通过对比的方法加以纠正。甲数是60,是乙数2倍,乙数是多少?对比两道问题里面的60和2倍的关系。使之明确在第一类问题里,首先考虑的是60和10的关系,再来考虑2倍。60和2倍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而对于数的关系的感悟不是一天、两天所能培养的。它在于平时不断的积累。在学生接触到问题时就开始了对数的感悟。学生在具体问题中对于数的关系的感悟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工程,培养起来也需花更长的时间。因为数和数之间的关系本身就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因此对于数的关系的感悟的培养就得从学习之初就注意培养。

四、在生活中感应数的紧密联系

对于生活而言,中间的数就更多了,水电示数,水电费,电话费,家庭收入,家庭支出等。而所有这些数都跟我们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所以这些都是培养学生数感的鲜活的材料。

比如学习了面积之后,布置学生回家测量家里的房间的大小,家具的面积,这样既是对知识的及时温习也是感应生活中的数的一个契机。进一步加深了对知识的认识,对生活中的数也加深印象。再比如通过分析家里的水电费单可以加深对家庭的水电使用情况的认识,从而可以进行积极的监督管理和有效的改进。

有效培养小学生数感的方法探讨 篇12

一、在生活体验中建立数感

“数感”主要不是通过传授而能得到培养的, 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发现和探索, 使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 更多地接触和经历有关情境和实例, 在现实背景下感受体验, 从而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数的概念, 建立数感。例如:到操场上去走走、跑跑、测测、量量、让学生感受50米、100米、400米的距离;到学校食堂去看看、称称、掂掂各种蔬菜、水果的重量, 感受100克、1千克、10千克的实际重量等等。这些活动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不仅可以获得数感的启蒙, 还能培养学生的“亲数学”行为, 对数学学习充满乐趣。

二、动手操作, 数感具体化

“儿童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 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 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智慧的鲜花是开在手上的。” (皮亚杰语) 动手操作活动就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展现, 是经验不断内化、提升的过程, 也是学生主动发展的自由天地, 注重动手操作的数学课堂将成为学生探索的乐园、创新的摇篮。数感的培养和发展, 离不开动手操作。在教授“加减法 (二) 捆小棒”时, 学生遇到一个难题, 在计数器上表示数。在调查中, 学生中以前从来没接触过计数器的达到39人以上, 我班有45人。为了巩固对计数器的认识和运用, 我想到了我们自己的两只手。这样不是可以随时随地地练习了吗?我先教学生用一只手表示数, “拳头”就是0, 食指弯曲就是9……然后教学生用右手表示个位, 左手表示十位;用两只手就可以当计数器来表示数了。二十以内不进位加法、二十以内不退位减法都可以在两只小手上计算了。动脑又动手, 教学效果加倍。

三、联系生活实际体验中培养数感

传统的数学教学对于数的教学脱离生活, 侧重于通过学习数的组成去建构数的概念, 这样的建构方式系统、省时、高效, 可是不利于应用。新课程的教学方式是通过数的组成建构数的概念和联系生活理解数体会数的意义这两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激活生活经验, 激发学习情感, 培养数感建构概念。例如:在学习1, 000以内数的认识时, 让学生感受生活中1, 000以内的数, 用了本校各年级人数, “崇德小学2008年共有50个班级。一年级共有学生423名, 二年级415名, 三年级450名, 四年级437名, 五年级435名, 六年级428名, 共有在校学生2, 588名。”让学生感受数的大小体会数的意义, 再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碰到过的大数, 通过学生的汇报感受数的经验, 丰富数的生活积累。

四、重视估算, 提升数感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在“教学建议”中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 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 具有重要的价值。”实际上, 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估算的机会要比应用精确计算的机会多得多。因此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抓住各种有利时机, 创造性地开发教材内容, 以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内容为题材, 让学生多估算, 多交流, 从而增强估算意识, 逐步养成良好的估算习惯, 从而提升学生的数感。例如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 要进行估算的机会就很多:百羊图估一估有多少只羊?估数学课本的厚度;用多一些, 少一些, 多得多, 少得多说话……又例如学习“人民币的认识”时, 估商品的价格等;估算上街帮妈妈买菜, 大约需要几个菜, 每种菜价约多少元, 共要带多少钱?

五、练习应用拓展培养数感

上一篇:数字营销的设计思维下一篇:城市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