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状纤维

2024-09-13

网状纤维(共4篇)

网状纤维 篇1

禽白血病 (Avian leukaemia, AL) 是指由属于反转录病毒的禽白血病病毒群造成的各种肿瘤性疾病, 可表现为多种肿瘤形式。其中, 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可在肝脏、脾脏及其他实质性器官表现为淋巴性肿瘤。马立克病 (Mareks disease, MD) 是由马立克病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肿瘤疾病, 以淋巴组织的增生和肿瘤形成为特征。

淋巴细胞性禽白血病和马立克病在临床上具有相似的眼观肿瘤病变, 因此在病理诊断上需要对二者进行鉴别。由于两种肿瘤生长方式、组织结构的不同, 肿瘤灶内网状纤维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本试验拟通过嗜银染色对肿瘤组织网状纤维进行特殊染色, 以探索禽白血病和马立克氏病的病理组织学鉴别诊断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禽白血病病料由广东省某蛋鸡场采集, 鸡马立克病病料由佛山科技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病理教研室提供。经PCR检测鉴定病原后, 选取肿瘤病变明显的肝脏, 10%中性福尔马林溶液固定, 常规石蜡切片。

1.2 HE染色 (常规染色)

苏木素染色液染细胞核, 伊红液染细胞质, 染色结果判定:细胞核呈蓝紫色, 细胞质及细胞间质呈粉红色。

1.3 网状纤维染色

采用Gomori’s嗜银染色法并加以改良。切片脱蜡至水, 0.5%高锰酸钾氧化, 2%草酸漂白, 2%硫酸铁铵媒染, 之后滴入氨性银溶液浸染3~5 min, 10%甲醛液还原。染色结果判定:网状纤维黑色, 细胞核红色, 胶原纤维黄棕色。

2 结果

2.1 HE染色结果

2.1.1 淋巴细胞性禽白血病肝脏病变肝脏实质中可见多量由成淋巴细胞形成的、大小不等的、呈膨胀性生长的肿瘤结节。成淋巴细胞形态基本一致, 细胞体积大, 呈圆形或椭圆形, 胞膜界限不清, 胞浆嗜碱性, 核呈空泡状, 核分裂相多见。肝细胞受压萎缩、变性、坏死。见图1A、B。

注:A.肿瘤呈灶状膨胀生长, 左侧为残留肝组织 (AL, HE) ;B.淋巴细胞形态一致, 胞体大, 病理性核分裂相多见 (AL, HE) ;C.多形性淋巴细胞弥漫生长, 肝脏组织结构消失 (MD, HE) ;D.正常肝脏网状纤维分布 (银染) ;E.肿瘤细胞聚集形成团, 网状纤维于外围包绕病灶 (AL, 银染) ;F.肿瘤细胞浸润于网状纤维之间, 网状纤维呈不规则条索状分布 (MD, 银染) 。

2.1.2 鸡马立克病肝脏病变肿瘤主要为多形态淋巴细胞, 沿血管壁向肝实质中呈弥漫性扩散。中央静脉周围和肝窦内见多量密集的淋巴样细胞浸润, 细胞形态各异, 大小不一, 可见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多型形等。胞浆嗜碱性, 胞核较正常增大, 深染, 病理核分裂相多见, 细胞间分界不清楚。在肿瘤细胞浸润严重的组织中, 淋巴样细胞分布均匀。肝脏组织正常结构明显受损, 肝索排列紊乱, 肝细胞数量减少。见图1C。

2.2 网状纤维染色结果

2.2.1 淋巴细胞性禽白血病网状纤维分布肿瘤灶内网状纤维着色清晰。肿瘤细胞为多中心局部病灶的融合结节, 聚集为灶状, 呈膨胀性生长, 网状纤维被挤压至肿瘤结节外围, 包绕病灶。见图1E。

2.2.2 鸡马立克病网状纤维分布肿瘤灶内网状纤维着色清晰。肿瘤细胞浸润性生长于网状纤维之间, 网状纤维呈不规则条索状弥漫分布。由于肿瘤细胞的浸润和增生, 可见网状纤维断裂、粗细不均等变化。见图1F。

3 讨论

(1) 通过观察肿瘤细胞的形态、生长方式以及网状纤维的分布, 可以对淋巴细胞性禽白血病与鸡马立克氏病做出病理组织学鉴别诊断。

(2) 禽白血病淋巴细胞的形态基本一致, 多呈膨胀性生长, 形成大小不等的肿瘤结节, 网状纤维被挤压至肿瘤结节外围, 包绕病灶。马立克病肿瘤主要为多形态淋巴细胞, 沿血管壁向肝实质中呈弥漫性扩散, 网状纤维粗细不均, 呈不规则条索状分布。

(3) 目前虽然可用PCR、单克隆抗体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禽白血病和鸡马立克病进行鉴别, 但是网状纤维染色方法也有明显的鉴别诊断优势。该方法成本低廉, 操作简便, 染色时间短, 对比度强, 尤其在组织学的定位研究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易于区分不同的结构。因此, 在对禽白血病和鸡马立克病进行组织形态学鉴别的研究中, 本方法有较好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 篇2

1 流行特点

该病为免疫抑制性疾病, 发病日龄多在80日令左右, 本病毒属低温病毒, 高温季节不易发病, 鸡群中发病率和死亡率不高, 呈慢性死亡, 死亡周期约为10周, 患病家禽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从口、鼻、眼分泌物及粪便中排出病毒, 通过水平传播使易患鸡感染。本病也可以通过种蛋传播, 但传播能力较弱。

2 临床症状

病程较长的鸡主要为生长迟缓和停滞, 精神沉郁, 羽毛稀少, 鸡冠苍白。个别鸡表现为运动失调。急性病例很少表现明显症状, 死前只是嗜睡。

3 解剖症状

感染的鸡法氏囊严重萎缩, 滤泡缩小, 滤泡中心淋巴细胞数目减少, 或发生坏死。胸腺萎缩, 充血, 出血和水肿。本病主要侵害肝、脾、肾、心、胸腺、法氏囊、腺胃等。最早出现病变的是肝脏。

4 防治措施

(1) 本病目前尚无有效地防治方法。

(2) 加强卫生消毒, 严格控制该病毒感染的病鸡进入鸡场。

企业集群网状供应链建模研究 篇3

企业集群和供应链是区域经济发展重要的组织形式,是企业竞争最新的有效载体。基于企业集群的供应链与传统的供应链有着不同特点,本文将供应链管理的和企业集群的发展结合起来,从企业集群的角度来研究供应链的组织模式,分析了企业集群网状供应链,并从节点企业、供应链和协同形成三维视图对企业集群的网状供应链进行了建模研究,对提高企业集群内的企业竞争力和供应链管理运作水平,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企业集群是集中在特定区域的,在业务上相互联系的一群企业和相关机构,包括提供零部件等上游的中间商、下游的渠道与顾客和提供互补产品的制造商,以及具有相关技能、技术或共同投入属于其他产业的企业[1]。如在浙江台州的汽车与汽车配件企业集群位于台州市路桥区。著名的吉利汽车金刚基地就在此地,年产值46.7亿,是吉利汽车集团的第二大基地。吉利集团由于收购了澳大利亚DSI变速箱企业及瑞典的VOLVO而声名大振,是我国排名第10位的汽车制造集团,在其周围有18000余家大小工业企业,仅主导产业汽车配件年产值就达113.8亿元。整个企业集群基础创新能力强,产品在市场上有竞争力,产业链完整,在路桥区生产的零配件只差两件就可组装整车,可见配件的种类之多[2]。

在同一产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众多企业因空间集聚而形成企业集群,企业集群内的企业依托“企业集群”带来的协同与共享效应优势、规模效应与范围效应等来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集群内企业重点发展自身的核心业务,专业分工从企业内部转移到企业外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通过各种形式组成的供应链系统构成竞争主体。

2 企业集群网状供应链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用户手中,将供应商、制造企业、分销商、零售商和最终用户连成一个链状结构。这是一个面向产品的企业合作模式,包含所有加盟的企业,不仅是一条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物料因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而增加其价值,给相关企业带来收益[3]。

集群内企业相互之间通过提供原材料、零部件、产品和服务形成供应链。由于目前的企业集群是按定单组织生产的,往往针对某一定单形成一个临时的或较长时期的供应链。企业集群中同时发生的按定单生产的过程有很多种,如图1所示,在浙江台州的汽车与汽车配件企业集群中,各种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相互交错组成错综复杂的企业集群的网状结构,本文称之为网状供应链。

在企业集群的网状供应链中,一般有以下三种情况。

1)在企业集群内存在某一核心企业,围绕核心企业而形成的一条比较复杂的网状供应链,如在台州路桥的汽车与汽车配件企业集群,以吉利汽车为核心形成网状供应链;

2)在企业集群内存在多个核心企业,围绕着这些核心企业而形成的相互联系的多条单链式供应链,不同单链式供应链之间存在着协同,而形成纵横交错的复杂网状供应链;

3)在企业集群内无核心企业,多条单链式供应链形成的相对松散、但却相互联系的网状供应链系统。

在企业集群网状供应链中,一个企业可以同时参与多个供应链的运作,企业集群的网状供应链与传统的供应链有着不同特点。如表1所示。

3 面向企业集群网状供应链建模

面向企业集群网状供应链(Network supply chain)建模的主要研究对象是集群内各中小企业以及它们通过各种供应链组成的企业集群。本文从集群节点企业(Cluster Enterprise,CE)、供应链(supply chain,SC)和协同控制(collaborative control,CC)三方面以及三方面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企业集群网状供应链进行建模,可用式(1)描述:

式中:

NSC:表示网状供应链建模;

f(CE,SC):表示集群节点企业、供应链视图建模;

f(CE,CC):表示集群节点企业、协同控制视图建模;

f(SC,CC):表示集群企业供应链、协同控制视图建模。

如图2所示,集群节点企业、供应链、协同控制构成企业集群网状供应链建模的三维坐标,下面从各坐标之间的关系对企业集群网状供应链建模进行讨论。

3.1 节点企业、供应链视图

1)节点企业建模

对于企业建模国内外研究较多,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有:CIMOSA[4]、ARIS[5]、IDEF[6]和PERA[7]等方法,这些方法从不同角度对企业进行描述。

企业集群的节点企业建模并非是完全抛弃原有的企业建模方法,而是在原企业建模的基础上,对原有企业建模的重用和整合。这有助于原有企业建模资源的重用、降低建模难度和加速集群企业建模的进程。

在在台州路桥的汽车与汽车配件企业集群建模过程中,要注意各实施阶段的连续性和各视图间的关联性。

2)节点企业及供应链建模

供应链是集群企业生存、协作和发展的基础,是由集群内各企业通过各种协同关系形成的集合。由于企业集群内各企业间形成的供应链复杂,所形成的集群环境较复杂,集群网状供应链建模是对复杂的集群供应链的描述,建模相对较困难。本文提出供应链维度的概念帮助对集群供应链进行建模。

定义1:路径(Path,Ph),为企业集群中节点企业ei相互之间的供应关系。如集群中的n个企业:e1,…,en,它们之间存在的供应链路径为:Ph1,2,Ph,I,j,…,Phn-1,n(1

式中:

ei:企业集群中的节点企业;

Ph:供应链路径。

定义2:同根供应链,如果存在两条供应链,如果它们的起始企业相同,即e1=e1’,则称为同根供应链,而起始企业(e1或e1’)则称为这些供应链的根企业。

定义3:供应链维度(supply chain Dimension,SCD),从某个角度或方向反映供企业集群网状供应链,其集合为集群网状供应链。可以用式(3)描述。

式中:

SCD:供应链维度;

E:集群中所有节点企业的集合;

C:集群中企业间存在的各种供应链关系的集合。

集群网状供应链就是所有维度上的供应链的集合,可由式(4)描述。

式中:

f(CE,SC):表示集群节点企业、供应链视图建模;

SCDi:集群供应链各维度。

则某角度或方向的集群供应链即供应链纬度SCDi应为若干路径集合,记为式(5)。

在分析浙江台州路桥汽车与汽车配件企业集群的网状供应链纬度时,如考虑根企业与其它节点企业关系时,供应链网维度可简化为式(6)。

如将对应路径的企业之间的关系分为两种,即上下级协作关系(Inequality Cooperation,IC)和平等协作关系(Equality Cooperation,EC)。可简记为式(7)和式(8)。

则相应形成了具有层次的树状结构和平等协作的链状结构,在企业集群网状供应链建模过程中,如果将这些企业及其供应链用图形表示,假设企业1为某根企业,则形成了如图3所示的树状结构和链状结构,在浙江台州路桥汽车与汽车配件企业集群所形成的网状供应链中,主要为具有层次的树状结构。

3.2 节点企业、协同控制视图

如图4所示,对于台州路桥的汽车与汽车配件企业集群的网状供应链,在节点企业、协同控制视图中,协同控制贯穿集群内节点企业在知识共享、协同进化、并形成企业集群文化和企业集群的生态性。

1)知识共享。在在浙江台州的汽车与汽车配件企业集群中,知识共享简单而便捷。(1)分工高度细化,进而降低了单个企业对知识共享的广度,也就降低了知识共享的难度;(2)在集群内的中小企业主往往存在着同宗、同姓、同乡、同学、同道和同好等关系,人们之间存在着高度的“信任”与“承诺’,这种特有的人文环境使信息在集群内快速流动,大大降低了集群内各中小企业的知识共享的门槛;(3)由于集群内企业地理环境相互靠近,在产品价值链中的上下游企业间知识迅速得到共享;(4)企业集群一般以专业化的市场为依托,在专业化的市场中信息和知识很容易在专业化的人员和企业中共享。

2)协同进化。企业集群中各企业间的协同与一般的企业联盟间的协同相比较,更具有灵活性和机动性。在企业集群网状供应链中,要求参与的集群企业努力做好自己最擅长的工作,将其余工作让其他企业去完成,在浙江台州的汽车与汽车配件企业集群中,各节点企业通过核心竞争力的互补和企业间的协同来构成一个比其他竞争对手更强的供应链,通过协同和利益共享来实现风险共担,实现集群企业的协同进化。

3)企业集群文化。企业集群文化是一种勇于冒险、积极创新、相互协作、奋发向上的文化,这种文化是经过长期的艰苦环境的锤炼和共同奋斗而形成的。在浙江台州的汽车与汽车配件企业集群文化中,懒惰、不求上进等会受到鄙视,文化既成为联结企业集群内各企业的无形纽带,也约束规范集群内企业向着共同的目标发展。在企业集群文化的约束下,这些企业在网状供应链中同时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形成一种复合的独特的竞争优势。集群的发展强化了其文化的形成,同时,文化又反过来成为企业集群强大竞争力的不竭源泉。

4)企业集群的生态性。企业集群如同一个环环相连、相互依存的生态系统,在企业集群网状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并不是简单“相加”汇总。在浙江台州的汽车与汽车配件企业集群内,各个成员不是孤立的,而是通过复杂网状供应链形成的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的复杂系统。在这个复杂的系统中,每一个企业都有其特定的位置,通过网状供应链与上下、左右的企业建立了密切的相互联系,企业成为了“生物链”上的节点,企业集群的生态性使集群内企业在技术、设备、工艺、管理和劳动力使用等方面,实现取长补短,促进企业间的有效竞争和集约服务,从而在集群生态系统中找到自己最佳的生态位。

3.3 供应链、协同控制视图

如图5所示,对于台州路桥的汽车与汽车配件企业集群的网状供应链,在供应链、协同视图中,协同始终贯穿着企业集群供应链中的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和专业市场。

1)物流。在企业集群的网状供应链中,存在着两种方向的物流:一是沿着供应链方向的物流,在供应链中,存在于不同节点企业之间的物流活动;二是不同供应链之间处于同一个环节的企业之间的物流活动。对于在浙江台州的汽车与汽车配件企业集群,两种方向的物流都需要协同,这种协同基于自发、现代发达的物流系统对整个企业集群网状供应链系统将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2)资金流。物流是基础,资金流是保障,在企业集群内,通过网状供应链物流和资金流高速流动,二者有效的协同降低集群内各节点企业的成本。在浙江台州的汽车与汽车配件企业集群中,金融创新,股份合作,企业、银行、行业协会相互协同可以发挥不同市场主体在预防、规避、控制、监管和分散风险方面的优势,可有效地降低集群内节点企业的经营成本,减少资金占用,促使资金流高速流转。

3)信息流。信息是整个企业集群网状供应链高效运行的基础,是整个网状供应统中所有活动和业务之间的纽带。信息流在企业集群的网状供应链系统中存在两种途径:(1)供应链方向上的各节点企业之间的信息流通,通过信息流,可协同整个网状供应链的各节点,实现即时采购、即时生产与即时销售;(2)企业集群网状供应链内的核心企业和协作层企业与提供配套服务为主的外部松散型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这些信息的协同,可有效提高企业集群网状供应链对市场的反应速度。

4)专业市场。企业集群网状供应链内的专业市场一般有两类:(1)原材料的专业市场。原材料专业市场可使企业集群网状供应内的节点企业可及时采购到所需要的原材料,实现即时采购和零库存,降低企业经营的成本和风险;(2)产品的专业市场。产品专业市场是企业集群网状供应链对内的平台和对外的窗口,通过这个平台可扩大集群与外界市场的沟通能力,及时掌握市场的最新动态。在浙江台州的汽车与汽车配件企业集群中,通过五金市场、汽摩配件等专业市场,不但协同了企业集群网状供应链内的节点企业,也协同集群内外的信息,增强了企业集群的竞争力。

4 结束语

企业集群的网状供应链促使集群内企业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相互间通过优势互补,互相取长补短,提高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克服单个企业无法克服的困难和危机,进而取得集群的规模效益。本文对企业集群的网状供应链进行了初步研究,分别从节点企业、供应链和协同控制形成的三个视图进行了研究。在企业集群网状供应链建模研究的基础上,促进企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中信出版社2007.10.

[2]常近时.浙江省大规模产业集群的考察报告.http://www.bijie.gov.cn/Html/fzlt/101753257.html,2010-7-27.

[3]史邦臣.供应链改写企业竞争规则[N].中国经营报,2001-10-18.

[4]ESPRIT Consortium AMICE.CIMOSA-Open System Architecture[M].Berlin:Springer-Verlag,1993.

[5]Scheer A W,Mertins K,Schmidt G.Handbook on Architectures of Information Systems[M],Springer-Verlag,1998.541-566.

[6]陈禹六.IDEF建模分析与设计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鸡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的诊治 篇4

1 病原

鸡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是由一种反转录病毒CVI988/Risspen引起的一群病理综合症, 包括急性网状细胞肿瘤形成、矮小综合症、淋巴组织和其他组织的慢性肿瘤形成。是继马立克氏病 (MD) 、禽白血病 (AL) 之后, 第三种引起禽类发生肿瘤的病毒性疾病。火鸡、鸡、鸭、鹅、雉、鹌鹑和多种禽类均易感, 当前主要感染蛋鸡、肉鸡、鸭等。禽用疫苗被REV病毒污染是造成该病传播的重要原因。禽可经垂直传播、水平传播以及经注射了被该病毒污染的生物制品而感染, 但很少出现肿瘤, 多为血清学阳性。

2 流行病学

REV主要侵害鸡、鸭、鹅、火鸡、雉鸡, 也可侵害草鸡、野鸡、珍珠鸡、日本鹌鹑和孔雀。不同品种、性别和年龄的鸡均可发生。REV对雏鸡, 特别是1日龄雏鸡最易感。7~300日龄的鸡均可发病, 以10~15日龄的鸡易发, 但发病日龄有扩大趋势。发病率一般不高, 但蛋鸡早期感染REV强毒后, 70~80日龄时发病率可达90%~100%。死亡率一般不高, 呈一过性, 若有其他继发或并发症则死亡率较高。患病家禽是主要传染源。该病可通过种蛋进行垂直传播, 也可从口、眼分泌物及其粪便中排出病毒, 进行水平传播。被污染的羽毛与排泄物会导致水平传播, 但传播能力较弱。人员、器械等可传播该病。吸血昆虫 (如骚扰锥蝽、环缘库蚊) 在该病的传播中也有一定作用。被REV污染的疫苗如鸡痘疫苗、MD疫苗和新城疫疫苗可造成该病传播。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但冬季多发。REV可与其他病原如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禽白血病病毒、大肠杆菌、鸡痘病毒、禽流感病毒、马立克氏病病毒发生二重或多重感染, 从而使得疾病更加复杂。

3 临床症状

3.1 急性网状细胞瘤

急性网状细胞瘤主要由缺陷型REV-T株引起, 潜伏期最短3 d, 患病鸡体重减轻、反应迟钝、严重消瘦 (图1) 、排白色稀粪 (图2) 、产蛋下降, 很少有特征性临床表现, 新孵雏鸡感染后死亡率可达100%。

3.2 矮小综合征

矮小综合征又称生长抑制综合征, 是由完全型REV引起的几种非肿瘤疾病的总称。患病鸡缩头垂尾 (图3) , 呆立, 精神委靡;腹泻, 排饲料粪 (图4) 或兼有细条样软粪, 颜色发暗;贫血, 鸡冠苍白;生长发育不良, 体格瘦小, 病鸡体重只有正常鸡的50%~80%;羽毛发育异常 (任何REV毒株均能引起异常羽化现象) , 翼羽初级、次级飞羽变化最为明显, 羽毛粘到局部的毛干上, 羽毛和羽枝变细, 透明感增强, 邻近的羽刺脱落变稀;偶尔可见运动失调、肢体麻痹。

4 病理变化

4.1 急性网状细胞瘤

肝、脾肿大, 有时有局灶性或弥散性灰白色肿瘤结节 (图5, 图6) ;胰、心、肌肉、小肠 (图7) 、法氏囊 (图8) 、肾与性腺也可见肿瘤;胸腺、腔上囊常有委缩现象;偶尔可见外周神经肿大。

4.2 矮小综合征

有的病鸡腺胃肿大, 严重者如乒乓球状, 半透明, 腺胃与肌胃的体积比例从正常的1∶ (4~5) 变为1∶ (2~3) , 甚至是1∶1;腺胃壁显著增厚、变硬, 乳头堵塞、凹陷, 可挤出乳白色脓样分泌物, 有的见腺胃黏膜出血、溃疡 (图9) ;肌胃委缩, 有的肌内金增厚、变硬、易裂, 肌胃肌肉层溃疡, 肌胃与腺胃交界处先形成溃疡边缘, 进而靠近腺胃1/3的肌内金出现溃疡灶, 肌胃的溃疡越严重, 病情就越严重;胸腺、脾脏与法氏囊委缩。个别病鸡肾脏肿大, 有尿酸盐沉积;消化道病变严重, 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 (图10) , 十二指肠黏膜增厚、出血 (图11) , 空肠、直肠与泄殖腔有不同程度地出血和卡他性炎症, 肠道内充满液体。有的病鸡外周神经肿大, 肝、脾肿大, 呈局灶性坏死 (图12) 。

5 诊断

5.1 实验室诊断

根据典型的鸡肉眼病变和组织学变化可以做出初步诊断。在实验室中, 可以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病理组织切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斑点杂交法、间接荧光试验、琼脂扩散试验、核酸探针杂交法等方法进行确切诊断。

5.1.1 动物接种

取组织悬液、全血、白细胞或血浆接种到鸡胚、鸭胚细胞, 或直接接种鸡胚、幼雏, 然后以荧光抗体技术检查病毒抗原。

5.1.2 血清学检查

琼脂扩散试验, 荧光抗体技术, 微量补体结合试验, SPA协同凝集试验和空斑中和试验等均可用于血清特异性抗体的检测。

5.2 类症鉴别

5.2.1 禽白血病

(1) 类似处:有传染性, 食欲不振, 委顿, 剖检可见脾、肝、胸腺、法氏囊、胰腺结节增生。

(2) 不同处:腹部膨大, 手指直肠检查可触知法氏囊肿大, 剖检可见肝、肾、卵巢、法氏囊有肿瘤、脾、肝增大3~4倍, 肝灰白、质脆 (图13) , 肿瘤外观平滑、柔软, 成红细胞白血病时脾、肝、肾呈鲜红色 (贫血型则呈苍白色) 。用葡萄球菌A蛋白酶联吸附试验 (PPA-ELISA) 检验禽白血病最敏感。

5.2.2 鸡马立克氏病 (内脏型)

(1) 类似处:有传染性, 最初发病年龄小于1月龄, 发病高峰年龄2~6月龄, 委顿。剖检可见法氏囊萎缩, 内脏可见一些结节状增生。

(2) 不同处:病原为鸡马立克氏病病毒, 在同一个发病鸡群中可同时见有神经型、内脏型、眼型、皮肤型存在, 即内脏型也有共济失调、单肢或双肢麻痹 (图14) 。用羽毛作琼脂扩散试验呈阳性反应。

6 防治

6.1 种群净化

目前国内鸡群中REV的感染非常广泛, 而且其传播和扩散方式更加多样化。REV在我国流行的早期, 生物制品的污染可能是其主要原因。然而现在, 在生物制品污染概率极低的情况下, REV阳性率仍然居高不下, 这说明目前REV污染的主要源头是环境。消灭REV感染的最理想方法是进行鸡场种群净化, 通过淘汰感染种鸡来消除垂直传播, 进而在没有水平传播的隔离条件下饲养子代, 最终实现REV的消灭。然而在目前养殖环境下, 仅通过净化种群的方法来控制该病流行, 显然难以实现。最现实的方案是, 在提高综合饲养管理的基础上, 通过使用疫苗降低REV感染率, 然后逐步进行鸡场种群净化, 最终实现REV的综合防控。

6.2 传统疫苗

传统疫苗主要包括弱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类。作为一种逆转录病毒, REV基因可以整合至宿主或其他微生物的基因组中, 并在特殊的环境中再生成病毒, 因此弱毒疫苗的应用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灭活疫苗的制备则需足够的抗原量, 但REV体外培养困难, 生长周期长, 病毒滴度较低, 不易于生产灭活疫苗。从疫苗安全性和生产方面考虑, 传统的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均不适于REV的预防。迄今为止, 国内外还没有用于预防REV感染的有效疫苗。

7.3 新型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

上一篇:视频播放器下一篇:科学课外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