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的新解读(共10篇)
童话的新解读 篇1
在近现代历史上, 老北京涌现出许多闻名遐迩的老字号。这些商号在商品极不发达的自然经济土壤中惨淡经营, 在官僚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下挣扎, 历经磨难而不衰, 重要的是积累了与现代企业相比毫不逊色的生意经, 运用现代经营思想, 我们认真研究和解读这些经营秘籍, 一定会从中获得教益。
不叫CI的形象策略
在现代营销活动中, CI是运用统一的视觉识别设计来传达企业特有的经营理念, 从而提升和突出同一化的企业形象, 使企业形成自己内在独特的个性, 最终增强企业整体竞争力形象策略。在老字号发展过程中, 虽然没有CI之说, 但是老字号在经营实践中的做法与现代企业形象策略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现代CI理论中, 视觉识别如同企业进入市场的名片, 是以企业标志、标准字体、标准色彩为核心展开的完整、系统的视觉传达体系, 是将企业理念、文化特质、服务内容、企业规范等抽象语意转化成具体符号的概念, 塑造出独特的企业形象。北京的老字号的视觉识别虽然不具备现代CI的全部要素, 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也独具民族特色。
纵观北京老字号中的大部分店铺, 几乎都有自己特定的名称, 有标准字书写的字号, 许多还有独特的标识。像“同仁堂”、“内联升”、“都一处”、“六必居”、“张一元”、“瑞蚨祥”等, 都有自己的标准字。酒店多用“楼”, 饭店多用“居”, 笔墨字画店多用“斋”, 药店多用“堂”, 粮店车马店多用“行”等。尤其店名更是寓意深刻, 让顾客一看就知道其中涵义。如“内联升”的“内”是指大内宫廷;“联升”示意顾客穿上此店制作的朝靴, 可以在朝廷官运亨通, 连升三级。“同仁堂”的寓意是:同修仁德, 济世养生。而“瑞蚨祥”的命名, 更是把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其中, 它参照《淮南子》、《搜神记》中“青蚨还钱”的典故, 取名“瑞蚨祥”, 因此, 商店第二道门门柱下端箍着刻有“蚨”形的铜皮。“荣宝斋”, 语出《论语·颜渊》:“以文会友, 荣名为宝”。明代嘉靖年间开业的“鹤年堂”药店, 其字号取《淮南子·说林》:“鹤寿千岁, 以极其游”。“鸿宾楼”饮食店, 其典出自《礼记》:“鸿雁来宾”。“鹿鸣春”字号, 溯自曹操的《短歌行》:“呦呦鹿鸣, 食野之萍”。
在店铺外观上, 瑞蚨祥的西式巴洛克建筑风格, 同仁堂中式风格, 都彰显了店家的独具匠心。老字号的店名, 一般还在店铺两旁书写出精心构思的联语, 同店名招牌浑然一体, 相得益彰, 相辅相成。“同和居”的联语是“同味齐称甘旨, 和羹善用盐梅”, 上联源于《孟子·告子》, 下联取自《尚书·说命》, 而联头正好是“同和”二字。“云翰斋”笔墨店的七言楹联是:“五色艳争江令梦, 一支春暖管城花。”上联的“江令”指南朝著名文学家江淹;下联的“管城”借指毛笔。另外, 老字号的店名, 多以恢宏的匾额由名家书写后悬于门楣, 如都一处为乾隆帝所书, 而六必居相传是明代奸相严嵩题写, 这就更增加了其文化色彩和影响力。尤其令人称道的是, 同当今麦当劳店门旁的麦当劳叔叔的标识一样, 一些北京老字号为了顾客识别的便利, 专门设置了独特标识。在花市大街路北靠近北羊市口的地方有一家绒线铺, 这家店铺门前的幌子与别家店铺的幌子截然不同, 门前悬挂着一个用木头制做的特号的大烟袋锅, 和二号水缸那么大。上面涂的漆是又黑又亮, 烟锅下面垂着一条长长的宽宽的红布。这家店铺的名子叫“天合成”, 原因是过去妇女不识字, 挂上绒线又难以区别于别的绒线铺, 于是“大烟袋锅子”名气越来越大, 一来二去的人们竟不知“天合成”是何物。同样, 宝瑞兴油盐酱菜店门前立着个一人多高的木制外涂红油漆的压压葫芦的招幌, 日子一长, 人们都叫它“大葫芦”, 店铺的本名, 却少有人过问。
货真:质量管理之道
要在店铺林立的城市中生存, 货真价实是北京老字号的秘籍之一。在追求货真的过程中, 也隐含了许多现代质量管理的理念和做法。
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活动。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活动, 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及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老字号企业不可能全面体现这些思想, 但在具体做法上用现代质量管理理论方法去衡量, 也显现出科学合理之处。
1.追求货真。老字号实行了从原料到产品, 再到服务的全面管理。前店后场是众多北京老字号的运作模式, 因此, 追求货真往往是从原料的采购开始。宝瑞兴油盐酱菜店的酱菜和黄酱最有名, 大葫芦制作酱菜, 讲究用料真实, 不用次货, 如制作酱黄瓜, 一定购安定门外种的新摘的鲜嫩秋黄瓜, 而且必须选约五寸长短, 顶着花的黄瓜。这个地方产的这种黄瓜, 比市价高几倍。又如酱制酱菜必须用好黄酱, “大葫芦”做黄酱必派人去北苑买那颗粒饱满、大小均匀、黄色鲜艳、油性大的黄豆。聚茂斋用的足青布是在织布作坊和染坊定织定染的。高档双脸鞋的鞋面用礼服, 是花大价钱买的厚实的头等礼服呢。双脸鞋和洒鞋鞋面上的皮脸, 聚茂斋必用价钱昂贵的“骨子皮 (就是驴屁股皮) ”, 这种骨子皮厚硬, 耐磨耐踢碰。
2.工艺保证。产品制作工艺, 是产品质量保证关键环节, 北京老字号都有自己的独特工艺, 并制定了严格的操作规程和可操作、能检验的质量标准。“大葫芦”有一套严格制作工序规程, 如做黄酱, 第一道工序, 必先把黄豆用温水泡一昼夜, 俟泡透后, 上屉蒸。将黄豆蒸熟, 再将黄豆用白面拌, 放在石碾上碾碎, 随后放入模子里, 上盖干净白布, 工匠赤着脚在上边踩, 到踩硬, 取出拿刀切成大小一样的方块, 码放于特制的木架上, 用席箔包严, 使其发酵。发酵后, 打开席包, 将酱料上生出的白毛刷去。如此, 制酱的料块才算做成。第二道工序, 是将酱料放入大缸里, 加盐放清水, 让工匠按时用木耙在缸里上下搅动。等硬料块都稀软后, 再将缸口封严, 经过夏天三伏, 黄酱就制成了。大葫芦的黄酱, 外观发光泽, 入口咸中带香甜, 人称“伏酱”。当年北京人都爱吃炸酱面, 用“大葫芦”的伏酱炸出的酱, 存放多久都不会坏。尤其是聚茂斋制作千层底的工序, 不但有很繁杂的工序保证产品质量, 而且还有可检验的质量标准。工序分为五道:一是先切底, 工人把袼褙用大斧头似的切刀切成各型号的底片;第二道工序是“沿边”, 工人用细白布条将底片四边都沿上, 随后将千层表面那层用白布包上;第三道工序是圈边, 第四道工序是纳面, 第五道工序是锤底。圈边和纳面是确保底子质量的两道重要工序, 因此聚茂斋要求检查极严。对圈边的质量要求是针脚齐、密, 杀得紧。对纳面的质量要求更严, 不仅要针御齐, 有杀手, 而且必须一方寸要一百针, 最少不能少于九十针。
3.可追溯制度。“三山斋”的眼镜货真价实, 售出的各种各式眼镜不但镜盒上印制着“三山斋”的字号, 并都开具保单, 保证镜片质地是纯正的“晶石”。为了取信顾客, “龙顺成”在制做每件产品时, 都在产品的明显处, 像桌子腿、大柜的左侧或立根柱上, 写有“龙顺成”3个字, 用漆涂好, 作为永久标记。该商号从开料到制成成品是一个人负责到底。不论谁做的, 无论大件的还是小件的产品都必须经过工头的检验。每做成一件产品, 制做人要在桌椅的底下、柜箱的背面, 写上自己的工号, 以便负责到底。如果发现制做问题, 以便查找。
心诚:顾客服务之道
“顾客是上帝”曾被不少现代企业信奉为一句时髦的口号, 培养顾客忠诚对企业市场营销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 消费者一旦对某个产品形成偏好和忠诚时, 就很难为其他的企业的产品所动, 甚至对其他企业的产品采取漠视和抵制的态度, 无形中减轻了企业的竞争压力。其次, 当消费者对某品牌忠诚度很高时, 会减少新产品和竞争企业的吸引力, 有时甚至在市场形成一道壁垒, 阻止新的竞争产品的进入。再次, 顾客忠诚给企业也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利益, 美国的营销学家认为:一个公司若能使其顾客流失率降低5%, 其利润就能增加25%以上。所以培养顾客的忠诚度, 降低顾客的流失率, 是企业不可忽略的重要问题。在这方面, 北京老字号有着鲜明的特色。
用周到服务赢得忠诚顾客。现代营销理论中, 作为产品的整体概念中的服务, 在市场营销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从某种意义上说, 产品营销就是提供满足消费者需要的服务体验。产品有度, 服务无限。为顾客提供超值服务, 是许多老字号的普遍做法。
礼貌待客、和气生财, 是北京老字号的重要经营作风。顾客进门, 买与不买都要热情、主动打招呼, 尽量让顾客买到满意的产品。如果顾客不想买, 也要让其高兴地离去, 以便其下次再来光顾。比如, 盛锡福的店堂中专有一人“了高”。这个了高的是店中的负责人, 一是监督店员接待顾客的情况, 并防店中出现“高买” (小偷) , 二是了解顾客的需求及解答顾客的问题。在“大烟袋锅”, 进店铺东西墙各有一桌两椅, 桌上摆着茶壶茶碗, 想喝您就喝, 不凉不热正合口, 那是特为顾客准备的。而在瑞蚨祥, 免费为顾客提供的茶水, 都是用上等茶叶。
收集顾客信息, 提供个性化服务。为顾客提供个性化服务, 是现代营销中追求的最高境界, 而在北京老字号中, 也不乏以满足顾客特殊需要的先进做法。内联升做满清政府官员的买卖, 一般的小官小吏, 都要亲自来店铺订做购买;而那些中、上级的官员, 一般的都派人来, 叫内联升去人为其量尺寸做朝靴。最初开业的几年, 今年做朝靴, 去人量尺寸, 试样子, 往返要跑好几趟;明年做朝靴, 还要派人去, 量尺寸, 试样子。经过生产经营的实践, 他们想出个既省事又可拉主顾的好办法, 就是把清政府大小官员凡是在他店做过或是买过朝靴的人的姓名、年龄、住址、靴子尺寸、特殊爱好记入专门的账中, 叫做“履中备载”。有了这个履中备载, 根据它的记载, 做的靴准保合脚。这种办法, 不仅店铺省事少跑路了, 而且也省去顾客很多时间, 顾客也很高兴, 主顾也就拉住了。为顾客提供服务, 还体现在方便顾客使用上, 如三山斋出售的眼镜盒, 盒上还穿有一根带珠石装饰品的小绳。戴眼镜的人可以将镜盒系在腰间带子上。
日企公司文化的新解读 篇2
当这些特性被运用到商品中时,往往能带给我们很好的购物体验。比如无印良品的陈列担当会将顾客视线的平均高度作为设计货架的标准;在优衣库遇到巡店的日籍员工时,他们会立即停止手中的工作,向你点头问好—更不用说这两家店里任何时候都被折叠得整整齐齐的衬衫了。
对于日本公司的做事方式,王继跃的感受要更深刻,因为她的职场经历基本都与日本企业相关。她曾经在日本三菱东京日联银行中国总行工作了5年,这是一家日资全资银行。对于这段工作经历,她感受最深的是日资企业的计划性。
王继跃曾经参与过一个客户资金管理系统开发的项目。在决定立项之前,公司花了3年的时间进行调研。有了一个初步的规划之后,还花了大量时间去审查各种法规和公司规定,在确保万无一失之后,他们才终于开始了这个系统的研发。
日本公司的确多少都有这样保守的作风,与开放自由的欧美公司形成一个对比,反映到职场环境里,就是日企的入职培训周期、晋升机制也更长。这种风格受到了许多因素的影响,最直接的一种,是循规蹈矩的日本人很喜欢将日本成熟的管理者派往中国市场,而这些人又往往带有很明显的“总部”特质,即日本的公司文化。
“日本最大的问题是保守和怯懦”,优衣库创始人柳井正在为《麦肯锡季刊》(McKinsey Quarterly)写的一篇文章中这样自我剖析,他对日本商业的一个总结是“日本商界人士和公司缺乏个性”。
这两年我们也的确看到日本公司在很多行业的表现都很平淡。曾经在消费电子领域成绩斐然的索尼,近年来甚至让人担心它要变成第二个诺基亚。而在新技术对汽车行业这波革新浪潮里,日本的几个汽车品牌同样反应较慢。而职场上,日企也往往给人一种刻板的印象,这些都影响着它的人才吸收。
美世咨询高级分析师潘晔博主要服务日资客户,在接触了60多家日本大公司之后,他发现这些公司在中国市场面临着不小的人才竞争。“中国市场越来越成熟,人才竞争开始激烈,日本企业会面临一些人才流失,这让它们开始改变一些策略,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变得更本土化。”他对《第一财经周刊》说道。
其中一个细小的佐证是日本公司在选择人才的时候更加灵活。东芝医疗中国区人力资源部副总监江涛在进行招聘时,已经不会特别注重候选人的日资背景或日语能力。“对专业技术背景、行业经验及团队合作等方面会比较看重。”她这样总结道。
尽管日企由于它的谨慎可能会带来比如晋升缓慢这样的问题,或许不太适合那些想要在职业发展初期就能获得快速成长和显著晋升的人。不过我们也从美世咨询最近发布的一些数据中看到,日企的这些特性也使得它们往往能提供更稳定的薪酬涨幅和职业发展。因此我们认为仍然有必要从职场角度为你解读一下日本公司。
A
除了严谨,还有一些事你得做好心理准备
培养周期长
无印良品在成都开出一家旗舰店时,这家公司也打算把IA(Interior Advisor)和SA(Styling Advisor)两种服务引入中国。像这样的看起来类似于专业导购的差事,无印良品竟大费周张地从中国员工中挑出10名,两次去日本进行半个月的封闭培训。
这并不是个案。在一般的日企里,人才培养的周期往往也长达3至5年。它们通常采用的一个方式是轮岗制度。潘晔博也有这样的观察,“例如,从业务轮岗到人事部门,再从人事部门到行政部门,日企对人的培养是非常综合的。”他告诉《第一财经周刊》。
即便是专业性强的制造业也是如此。一个叫做TSP(Trainee Sales/Service Program)的项目从2005年就开始在东芝医疗内部形成。这家公司为没有任何医学背景的销售和服务岗位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因此尽管日企的培训可能是很长的时间成本,但公司人也能学到一些东西,并同时发现更多职业的可能性。
晋升缓慢
王继跃花了3年的时间,才从经营职能的岗位,转移到偏后台管理的岗位。在这家日资银行当中这相当于完成了一次晋升。
员工序列制是日企比较明显的一个升迁机制。“根据你的资历来排你的级别,在一个企业中,下级员工必须等到上级职位产生空缺,才有被提升的可能。”罗迈国际猎头顾问王婧娱告诉《第一财经周刊》。
比如在一家日资公司中,假设某部门的部长职位空缺,如果该部门的其他员工工作年限没有达到部长级别—通常是15年以上—那么将从其他部门借调部长。这个时候,长期的轮岗培训也发挥了作用。根据潘晔博和美世咨询的观察,通常全行业30岁至31岁的员工可以实现经理级别的职级,但是在日本企业需要32岁。
从美世咨询发布的数据中我们也观察到,随着职级的递增,日企员工的薪酬涨幅并没有其它企业来得快,某种程度来说,日企的晋升动力没那么大。
B
日本公司靠什么吸引人?
薪酬福利还算有竞争力
“日企的薪资还是有保障的,”王婧娱说,“与欧美企业容易受市场影响相比,这算是种优势。”王婧娱服务过的东芝、奥林巴斯等公司都推行“自动涨薪制”,即薪酬与工作年限相关,而不随着公司效益而波动。
从美世的一份报告中也可以看出这种薪酬优势。9.1%是日资公司2015年预测的薪酬涨幅,这个数字超过了中国一线城市全行业7.9%的平均薪资涨幅。
这也是王继跃最初选择进入日资公司的原因之一,除非经济萧条—这实在有点极端—不然王继跃的薪酬每年会保持10%至20%的增长。
nlc202309030853
职场风险小很多
王继跃认为在日企银行工作,除了能够给她带来稳定增长的收入,也降低了职场发展的风险。王继跃发现自己身处的公司当中,大约90%的人都按部就班地工作,稳定性是他们所看重的。
美世咨询2013年的一次调研显示,日资企业的被动离职率为3.3%,而当时人才市场上的被动离职率是5.3%。2014年上半年,日企的这个数字下降到了1.2%。
C
日企偏好温和型和结果导向型员工
热衷于尝试新鲜的东西、对创业曾有很大的幻想、渴望相对自由开放的职场环境……真实的日本公司可能会让你有点失望。
我们并不是说你的创意想法在日本公司就无法得到实施,只不过过程比你想的要严谨。日本公司偏好性格温和且行事规范的人。“相对于完全的结果导向,上级更希望员工能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潘晔博这样总结。
日企从面试时就开始观察你是否具有这样的特性。王婧娱曾为一家医疗行业的日本公司推荐过两名候选人。其中一位具有日本留学背景,但他在与面试官沟通的时候,多次打断对方,表达自己的观点。另一位虽然条件及能力稍微逊色,但由于谦逊的表现最终被这家日本公司录用。
结果导向型的人也是日本企业欢迎的一种。这类人往往懂得规避风险,执行力比较强。“日本雇主可能不需要员工有太多新想法,但是要有很好的执行力。把既有的事情做好,同时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帮助公司人快速习惯在日本企业里各个方面对工作的严谨态度。”王婧娱说。
D
两个Tips帮你更好地适应日企
调低心理预期
如果你是一个进取心很强的人,那么在日资企业工作就需要调低自己的心理预期。王继跃也尝试过这么做,不过最后她还是选择离开这家日本公司。她感觉自己虽然获得了晋升和加薪,但在做的事情却是比自己低级别的同事也能完成的,对个人能力的提升实在有限。现在她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她觉得自己的可能性提高了许多。
王继跃的故事或许可以给你一个警惕。如果打算继续从事这样一种稳定的工作,那么多少需要调整心态。不过你也不妨变得积极一些,例如支持部门的员工,通过轮岗制调职到相对专业的岗位工作,就可以把握一些机会。
长远规划很重要
因为培训和晋升周期比其他公司更长,所以一份更清晰的职业规划对你的帮助可能更大。“从长期规划,也有利于自我成长,”潘晔博说,“日企更倾向于从本公司提拔管理层,而且选拔机制是相对公平的。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正在获得原来日本人的位置。所以公司人应该做好长远职业规划,利用好这个有利的趋势。”
专利禁止反悔原则的新解读 篇3
在审理专利侵权案件时,法院往往要援用等同原则与专利禁止反悔原则进行判定。等同原则是指,虽然被控侵权物(产品或者方法)没有落入专利权利要求所确定的字面范围,但是被控侵权物利用了与专利权利要求中必要技术特征相等同的技术特征,则应当认定该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落入了专利权的保护范围。等同特征是指与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实现基本相同的功能,达到基本相同的效果,并且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就能够联想的特征。显然适用等同原则更有利于专利权的保护。不过,由于等同原则的适用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因此需要对其不确定性进行协调,通过禁止反悔原则的引入,则能够有效地内化等同原则所产生的这种不确定性[1]。
专利禁止反悔原则,也称为专利审查历史禁止反悔原则(prosecution history estoppel),是指,专利权人在专利申请期间放弃了某特定权利要求或者对专利保护范围进行了限缩性的说明,则在专利侵权诉讼中不得将专利保护扩及其曾经放弃了的领域。此时等同原则亦不得适用。美国法院及相关评论者普遍认为,禁止反悔原则是作为对等同原则的一种限制原则出现的。即在专利侵权诉讼中,专利权人利用等同原则将其专利保护范围进行适当扩展时,应当利用禁止反悔原则对等同原则进行适度的限制,而不应当将专利权人在专利审批过程中曾经放弃的内容在专利侵权诉讼中利用等同原则重新要求获得保护。从利益平衡的角度出发,专利权人所处的垄断地位有可能会危及合法的竞争,损害社会公众的利益,同时专利权的范围通过等同原则的应用实际上已经超过了专利文件字面含义所表示的范围,就更有必要对专利权进行合理的约束。
对此,我们将从专利禁止反悔原则产生以及发展的脉络着手,对专利禁止反悔原则进行比较清楚的定位。
1 专利禁止反悔原则溯源
1.1 由弃权的概念发展而来
专利禁止反悔的概念最初与弃权(disclaimer)的概念有关。从禁止反悔原则的起源来看,弃权理论曾经是禁止反悔原则最初的雏形。在美国1836年专利法中,专利权人可以通过再公告修改其专利———允许专利权人修改专利申请以使专利权人在发现潜在的、导致其专利无效的问题时来挽救其专利权[2]。专利权人可以修改其专利权的办法是向专利局提交弃权要求,这种行为就会将原专利不能合法覆盖的专利保护对象的权利要求范围排挤出去,从而排除专利无效而获得再公告专利。在1879年Leggett v Avery案中[3],专利权人对其专利申请延长7年的再公告专利,根据美国专利商标局的要求,专利权人放弃了除权利要求5之外的其他权利要求并被授予了再公告专利。美国最高法院坚持主张专利权人一旦明确放弃某项权利要求主题后,就不能在后续的权利要求续展中扩大权利要求范围重新获得已经放弃的权利。最高法院对专利权人采用与其放弃的权利要求相似的权利要求获得的再公告专利表示了强烈反对,认为这无异于欺诈行为,因此,最高法院认为该再公告专利无效,宣布这种对先前已放弃的权利要求授予专利是一件对公众有巨大欺骗性的事件[4]。
在1885年Sergeant v.Hall Safe&Lock Co.案
中[5],禁止反悔与弃权有更为直接的关联。其中指出:特别是在专利申请被拒绝后,发明人将技术特征和限制性条款加入到专利申请中,该技术特征和限制性条款必须视同如弃权的本质一样,以对发明人不利、对社会公众有利的方式严格解释。此后,在Shepard v.Carrigan,Sutter v.Robinson案中再次重申了相应的立场:专利权人并不能自由坚持其专利的构成,该专利可能包含作为授权条件时已经明确要求放弃或者不予认可的内容。
1.2 与等同原则产生联系
从美国相关案例发展看,等同原则最早可以追溯到1818年美国最高法院对Evens v.Eaton一案的判决。此后,美国法院逐渐形成了等同原则适用的标准。从禁止反悔原则的发展来看,最初禁止反悔原则与等同原则的适用互不相关,在Leggett案中,美国法院甚至规定禁止专利权人即使在缺乏明确的放弃等同物的声明时主张等同侵权。但很快,一年之后的Goodyear案表明,法院确定“有目的的放弃不影响没有放弃的权利要求适用等同原则”[6]。此后在Shepard案中,法院在判决中虽然不甚明了,但是却暗示侵犯权利的基础可能是等同原则。自此,在长达一百多年的时间内,专利审查历史禁止反悔原则与专利等同原则逐渐形成了非常紧密的关系,以至于人们当然地将专利禁止反悔原则作为等同原则的限制工具来对待。不过这种联系在一定程度可能只是表面现象,而在此后的发展过程中,美国相关法院的游离态度则表明了对这种关系的不确定性。
2 专利禁止反悔原则适用的最新发展
1994年,美国Festo公司向美国马萨诸塞州地方法院起诉Shoketsu Kinzoku Kogyo公司和SMC公司侵犯了其“Carroll专利”和“Stoll专利”,从此之后,此案历经美国联邦各级法院的8次审理,历时10年之久,影响极为深远(1)。在此案的审理过程中,专利禁止反悔原则与等同原则的关系,由最初“不加思考”的适用等同原则而排斥禁止反悔原则到联邦巡回上诉法院的“完全排除规则”,再发展为最高法院所确立的“弹性排除规则”,从而在专利禁止反悔原则与等同原则之间建立一种新的联系。Festo Corp.v.Shoketsu Kinzoku Kogyo Co.案就是这种游离态度的典型反映。美国最高法院指出了等同原则适用的几种例外情况:(1)在申请时一个普通技术人员无法预见该等同物———可预见性标准;(2)修改背后的原理与所述的等同物只是一种切线关系———切线关系标准;(3)在申请时有其他原因致使专利权人不可能被合理地要求在权利要求中表述该等同物———无合理期待标准。从而进一步修正了Hughes Aircraft Co.v.United States及Hilton Davis Chemical Co.v.Warner-Jenkinson Co.案中美国法院的立场,禁止反悔原则并不妨碍适用等同理论。美国最高法院认为,禁止反悔原则适用的情形包括:为避免与在先技术相冲突而对权利要求书所做的修改,或者为克服影响专利授予的显而易见性而对权利要求所做的修改。在这种情况下,等同原则不得适用,但是其它并非为了满足专利性条件所做的修改并不排斥等同原则。并且,美国最高法院提出了一个假定,即任何专利权人在专利授权阶段所做的修改都是为了满足专利性而做出的,除非专利权人对其修改原因做出说明,否则就可以以禁止反悔原则排除等同侵权[7]。
Festo案件的最终判决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澄清了业内的不同认识,平息了争议。总的来看,该最新标准具有积极的意义,至少从最高法院的初衷来看,是希望在专利权人与社会公众的利益之间重建平衡。“完全排除规则”关注更多的是专利的公示功能,而Festo以前的“弹性排除规则”则缺少对专利权保护范围所要求的确定性。总的来说,“完全排除规则”与“弹性排除规则”的选择性适用,只不过是一个特定时期各种利益不断综合平衡的结果。Festo案件最后的结果,无疑是将专利禁止反悔原则与等同原则二者之间的关系做了重新梳理,这种梳理将挑战人们对二者关系的紧密联系的惯常认识。
3 专利禁止反悔原则的重新解读
在大多数情况下,专利禁止反悔原则的适用往往与等同原则相关联,而且专利禁止反悔原则是限制了等同原则应用的范围。但这种观点并非没有受到人们质疑,有学者认为,这种观点需要由专利禁止反悔原则与等同原则之间的逻辑关系来提供支持。对传统的、以等同为中心的专利禁止反悔原则进行研究,发现在法律框架和历史的前后关系上几乎没有这种逻辑支持,相反其逻辑上的失误却是最为突出的。而更近的审视表明,该禁止反悔规则与等同原则几乎没有关系。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将禁止反悔原则作为对等同原则的限制,当专利权人适用等同原则扩大其专利权保护范围的时候,为了防止专利权人的专利权被过分地放大,通过禁止反悔原则来对专利权进行一定的限制。必须注意到,这两个原则在适用的时候,二者所针对的技术背景并不相同。禁止反悔原则针对的是在专利审查或者是无效阶段,申请人做出了对其专利保护范围缩小或者部分放弃的陈述或者修改,因此在适用禁止反悔原则时,要考虑的技术背景也应该是修改当时的技术条件,而不能用案发时的技术背景来审视。而等同原则适用时,倾向性的意见认为应该以侵权行为发生日为准[8](2)。因此,这两个原则形成了一个可能会长达20年的时间差。这么长的时间后,等同的概念都有可能会发生变化[9],那又怎么能够将处于不同历史时期的用语言文字所表述的技术特征在相同语境下进行比较呢,禁止反悔原则又怎么能够对等同原则进行限制呢。通过研究审查历史的禁止反悔原则的历史根源,Wagner教授认为,通过禁止反悔原则来对等同原则进行限制,从逻辑上来看是混乱的,他认为禁止反悔原则与等同原则之间的关系不大[2]。因此,与其将禁止反悔原则作为等同原则的一种限制———限制的这种表象也许只能认为是一种巧合———还不如将该原则作为一项独立的侵权判定原则,独立发挥其作用和功能。禁止反悔原则所关注的只是在专利权获得过程中,权利人是否因为向审查员做过某种陈述或者意见而获得了专利。此后,专利权人基于其向社会所做出的缩小或放弃部分专利保护范围的承诺是不允许在侵权判定中被否认的,一般而言,这种限制与等同原则的适用没有关系。只要在审查或者无效阶段,申请人曾经做出了影响专利保护范围的修改,在专利侵权判定中,都不必以等同原则被提出之后,才考虑禁止反悔原则的适用。等同原则、禁止反悔原则都只能被理解为是对专利保护范围界定的一种解释的规则,前者在某种程度扩张了专利权人通过权利要求书字面含义所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而后者则根据专利权人的真实意思对专利权的保护范围进行了适当的缩小。这两种原则的互动适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专利权人和社会公众之间利益的平衡。
4 小结
禁止反悔原则的适用客观上的确产生了限制等同原则适用的效果,在这个意义上,禁止反悔原则构成对等同原则限制的论断并不能认为错误,错误的是在此基础上将禁止反悔原则界定为对等同原则具有依赖性、处于从属地位的一项原则。禁止反悔原则的适用在结果上恰好与对等同原则的限制存在某种契合关系,但禁止反悔原则本身并不应是服务于等同原则、与之具有从属关系的一种原则或者是规则。
摘要:专利禁止反悔原则从弃权理论发展而来,与专利等同原则并不具有天然的限制与被限制的关系。禁止反悔原则的发展表明其并非绝对作为等同原则的限制性工具,禁止反悔原则的适用在结果上恰好与对等同原则的限制存在某种契合关系。
关键词:专利禁止反悔,等同原则,弃权
参考文献
[1]Lichtman,D.Rethinking Prosecution History Estoppel[J].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Review,2004,71:151.
[2]Wagner,R.P.Reconsidering Estoppel:Patent Administration andthe Failure of Festo[J].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Law Review,2002,151:181.
[3]Leggett v.Avery,101 U.S.256,259-60(1879).
[4]Alexander,J.Cabining the Doctrine of Equivalents in Festo:aHistorical Perspectiv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octrineof Equivalents and Prosecution History Estoppel[J].AmericanUniversity Law Review,2002,51:569.
[5]Sergeant v.Hall Safe&Lock Co.,114 U.S.63,86(1885).
[6]Goodyear Dental Vulcanite Co.v.Davis,102 U.S.222(1880).
[7]Warner-Jenkinson Co.v.Hilton Davis Chemical Co.,520 U.S.17,33(1997).
[8]刘继祥.试论专利侵权诉讼中等同原则的适用[A].程永顺.专利侵权判定实务[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81-82.
美国体育科学发展历程的新解读 篇4
关键词:科学知识图谱;美国;现代体育科学;体育科学史;文献共被引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2)10-0018-06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y of Sports Science in America
——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ocuments Cocitation Knowledge Mapping
WANG Qi,HUANG Hansheng
(1Sports Science Institute,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7, China;2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 350108,Fujian China)
Abstract:In the new century, scientific knowledge mapping and knowledge visualization has developed quickly and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scientific metrology field. According to the Web of science databases in U.S.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ISI), the researchers access to 4 219 research papers of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during 1930-2009, draw scientific knowledge mapping by using documents cocitation analysis and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software Citespace, and obtained some knowledge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science in America through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map.
Key words:knowledge mapping; America; modern sports science; history of sports science; documents cocitation analysis
了解体育科学的历史发展轨迹及演变特征,探寻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对体育科学的学术创新和学科建设都具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体育科学史研究尚未受到体育学术界的充分关注,相关研究成果较少,同时还存在几点不足:其一,重分支学科史,轻体育科学史;其二,重国内体育科学史,轻国外体育科学史,美国体育科学史作为现代体育科学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研究是体育科学史和体育科学学科理论建设的重要环节;其三,重定性方法,轻定量方法,尤其忽视了专门研究科学史的科学计量学方法。自科学计量学家加菲尔德1963年创办的《科学引文索引》出版以来,引文分析成为现代科学史研究的重要理论模型和研究工具。基于此,本文以研究方法为突破口,主要应用引文分析来重新解读美国体育科学的历史。
1 研究方法、期刊样本及数据来源
1.1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引文分析中的共被引分析。共被引分析是通过在引文网络中聚合一些高被引用文献得以实现的。共被引分析比一般引文分析更具客观性、科学性和数据有效性。国内外科学计量学家普遍认为其适合研究和揭示科学文献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描绘科学发展的动态结构[1]。此外,当前国际科学计量学界开始进行动态可视化研究并用以辅助分析科学文献网络变化,一种以知识单元为分析基础的知识图谱方法,正在蓬勃兴起。本文还将运用美国德雷塞尔大学信息可视化专家陈超美开发的可视化软件Citespace绘制知识图谱。
1.2 期刊样本及数据来源 选择《研究季刊》(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作为期刊样本,其原因有三:其一,在目前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收录的所有体育类学术期刊中,《研究季刊》的引文数据最为完整。ISI收录了该期刊从1930年至今的所有文献数据,而其他体育类学术期刊一般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才出现。其二,《研究季刊》是一份综合性的权威体育学术期刊。根据2010年期刊引用报告,《研究季刊》的影响因子为1.191。体育类学术期刊中有多种期刊具有多学科性质以及较高的影响因子,但都以刊载体育自然科学的论文为主,相比较而言,《研究季刊》能较完整地反映体育科学的全貌。其三,自1930-2009年,《研究季刊》刊发的论文有83.51%来自美国,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反映美国体育科学发展状况的理想期刊。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下载了《研究季刊》1930-2009年期间发表的4 219篇文章和55 728条引文数据,数据库最后更新时间为2010年11月18日。
2 《研究季刊》文献共被引网络知识图谱分析
将55 728条引文建立数据库,把整个时间段分为8个10年段,选择每个时间段被引频次最高的前1%的文献进行分析,合并这8个时间分区网络最后得到由466个节点、1 885条连线组成的共被引图谱。每个节点代表一篇文献,节点大小反映的是文献在网络中的被引频次大小。软件还自动将中心性大于0.1的关键节点文献用紫色的圈来显示。根据陈超美的定义,共引网络图谱中的关键节点是图谱中连接两个以上不同聚类,且相对中心度和被引频次较高的节点,这些节点是发现不同学科和主题的连接点或是进化网络的支点[2]。连线粗细代表文献之间的共被引关系,连线的颜色则代表了首次共被引的年份(如图谱顶部的色带所示)。
图1 《研究季刊》1930-2009年文献共被引网络图谱
图1是对《研究季刊》55 728条引文的共被引分析可视化结果。根据网络结构和连线的颜色,将图谱大致划分为9个主要聚类,并通过对聚类节点的原文分析来给聚类命名。该图谱共包含26个连接各文献聚类的关键节点,这些关键节点文献是美国体育科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的里程碑或者转折点。除了关键节点文献,图谱中还存在一些高被引文献(本文将19篇被引频次超过30次以上的文献称为高被引文献)。一个时期的高被引文献代表了该文献的研究内容受关注的程度,也能反映学科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研究热点领域。
2.1 聚类1:体育测量研究 图1显示,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形成了稠密的共被引聚类1,这意味着该时期体育科学的研究内容非常集中。聚类1中的关键节点文献是布雷斯的《运动能力测量》,它是美国体育科学研究领域演变的起点。布雷斯是美国体育科学研究的早期实践者,更是体育测量领域的先驱,他首次利用T量表这种现代科学方法开发出“布雷斯运动能力测量”,该测量方法曾被广泛用来测试身体技能。[3]此外,麦克乐的《运动能力测量》是聚类1中的高被引文献,这两篇文献说明了美国该时期主要以体育测量研究为主。
在聚类1向聚类2演进的路径上,林奎斯特的《教育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是一个重要的连接点,它与聚类1中的《运动能力测量》和聚类2中的多篇文献有较强的共被引关系。林奎斯特是20世纪最重要的应用统计学家和教育测量领域的先驱。20世纪40年代,教育统计学由描述统计为主转向推断统计为主,使得教育研究的科学化程度有了较大提升。而林奎斯特的《教育研究中的统计分析》就是这个新阶段最有影响力的代表著作。[4]可见,早期的体育学者敏感地认识到统计方法的变革趋势,并将其应用到体育科学研究中,因而体育科研方法出现了从描述统计向推断统计的飞跃。
2.2 聚类2: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运动技能学习、体适能、体育测量研究 聚类2的形成时间主要在20世纪50、60年代。该聚类包含较多影响美国体育科学发展的关键节点文献。其中,爱德华得的《系统的重量训练对运动爆发力的影响》、卡彭(的《系统的重量训练对爆发力、力量和耐力的影响》以及默斯利的《重量训练与力量、速度及协调性的关系》这三篇共被引关系较强的关键文献是聚类2的核心。从文
献的标题可知,运动训练及其运动生理学机制探讨是20世纪50、60年代的主流研究领域。在聚类2的右侧还有两篇与运动技能学习相关的关键文献,分别是富兰克林·亨利的《侧划臂动作中静力性力量和速度的因素结构》和《复杂运动的反应潜伏期延长与神经运动反应的“记忆鼓”理论》。
与聚类1相比,聚类2比较离散,表明其研究领域更加丰富。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季刊》的研究领域形成两条演进路径:聚类2向聚类3演进后,聚类3与聚类4、聚类5相互之间联系紧密,它们形成一条清晰的演进路径。另一条则是聚类2与聚类6、聚类7和聚类8形成的演进路径。
图谱显示,在聚类2向聚类3演进的过程中又分了两条路径。20世纪体适能专家哈里森的《力量和包含躯干及腿的身体表现测量的关系》与美国公认的体适能运动方面的领导者和实践者库里顿的《体适能的评价和指导》和《冠军运动员的体适能》形成了一条路径。哈里森的《力量和包含躯干及腿的身体表现测量的关系》还与谢尔登的《人类体质的种类:体质心理学概论》、琼斯的《运动表现与成长:静力测力的发展研究》以及奥斯特朗的《身体工作能力与性别及年龄关系的实验研究》形成了另一条演进路径。谢尔登与琼斯的两篇文献涉及到肌肉表现、肌肉疲劳曲线等内容的研究,主要关注运动疲劳与肌肉新陈代谢之间的关系。奥斯特朗更是被誉为“欧洲运动生理学之父”。毋庸置疑,上述两条路径说明,体适能和运动生理学研究是20世纪50、60年代的热点研究领域。
综上所述,20世纪50、60年代是美国体育科学发展史上的一个关键时期,该时期的体育科学研究较之前发生了几个显著变化:其一,从以体育测量研究为主转变为围绕学生的体适能与运动能力、竞技运动训练、运动技能学习等问题展开科学研究,体育科学研究领域更为丰富和多样、学科分化明显。其二,运动训练研究成为热点。二战后随着各国经济的复苏,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体育运动的普及及其运动形式的丰富,学校校际间运动竞赛的蓬勃开展,再加上电视传媒对比赛的报道,竞技体育比赛吸引了广泛的关注,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针对竞技运动训练的学术研究。其三,儿童青少年体适能研究在20世纪50、60年代受到特殊的重视,这主要源于克诺斯和希施兰关于美国儿童体能远远弱于欧洲儿童的研究结果促使美国政治领袖们发起了一项提升国家青年健康与体能的新运动。[5]
2.3 聚类3:运动生理学、体适能、身体成分研究 聚类3是图谱中最大的聚类,其形成时间为20世纪70、80年代。总体上看,聚类3的文献群更加分散,其研究内容分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在聚类3中,除前面提到的《体适能的评价和指导》、《冠军运动员的体适能》、《身体工作能力与性别及年龄关系的实验研究》外,格拉斯的《教育与心理学的统计方法》也是聚类3的关键节点,其中心度高达0.26,表明它在体育科学研究方法演进过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19世纪70年代,在社会科学,尤其在教育研究工作中发展了更成熟的统计学技术,应用统计学得到大发展,格拉斯的《教育与心理学的统计方法》便是权威的应用统计学专著之一。
另外,聚类3还有几篇高被引文献:布罗热克的《身体成分的密度分析:若干定量假设的修正》是该聚类中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布罗热克提出了更为完善的身体成分的密度测定法。至今为止,该方法一直是推定身体脂肪率的最正确方法之一,是身体成分测量的黄金标准[6]。可见,身体成分研究也是20世纪70、80年代的主流研究领域之一。
童话的新解读 篇5
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载体是环境, 环境状况与人的健康状况息息相关。然而, 一家国际环境研究组织在最近公布的报告中指出, 目前全世界大多数国家正面临着环境污染的巨大压力, 人们的健康生活受到极大挑战。有超过1 000万人, 正因为感染呼吸系统传染病及肺癌等疾病而缩短寿命, 而这些人都居住在全球污染最严重的十大城市。
环境空气质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备受瞩目。我国出台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强调以保护人体健康为首要目标, 调整环境空气功能区分类方案, 扩大人群保护范围, 充分体现了对生命和健康的尊重, 对群众环境权益的维护。新标准修订的调整和创新, 必将为今后一系列环境标准的制订提供基点, 也将对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的改善, 创造碧水蓝天的优良生存环境产生深远影响。
音乐欣赏新解读 篇6
所谓“音乐欣赏”, 又有广义与狭义两种内涵:广义的音乐欣赏, 是指欣赏主体对音乐作品的聆听、感受、理解、判断、评价的过程, 是欣赏主体获得审美愉悦与情感体验的特殊思维活动。它属于艺术欣赏范畴, 而“对艺术的欣赏活动, 是一种审美心理活动。作为一种心理活动来看, 它和创作一样包含着感觉、体验、认知诸因素。”[1]而狭义的音乐欣赏, 则指的是艺术院校有关音乐专业的一门课程, 即通过对音乐作品的聆听、感受、分析、理解、评价, 起到“解剖麻雀”与“解读样板”的作用, 它具有专业性。然而狭义的音乐欣赏同时也具有广义的音乐欣赏的基本属性与基本特征。
自西方现代先进的新的美学理论接受美学产生以来, 形成了对艺术系统 (作家———作品———读者) 全程进行系统化研究的新思路与新方法。而运用这种新思路与新方法来研究探讨音乐欣赏, 对其进行全新的解读, 便成为当前音乐欣赏理论研究与具体实践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全新命题。本文对此发表若干新见, 以引起关注与讨论。
一、音乐欣赏的重要意义
从接受美学的理论视角考量, 音乐欣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种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两大层面;
一个层面是:音乐欣赏作为音乐艺术的“三度创作”, 同音乐艺术的“一度创作” (词曲创作) 、“二度创作” (音乐演唱或演奏) 共同构成整个音乐艺术活动的“三维坐标”, 构成“三足鼎立”的音乐艺术大格局。
另一个层面是:在整个音乐活动之中, 欣赏主体处于中心地位。因为音乐作品同所有的艺术作品一样, 都包含许多“意义不确定性”与“意义空白”, 构成作品的“召唤结构”, 召唤受众 (欣赏主体) 以“期待视野”进行艺术再创造。因此从音乐欣赏的本质上而言, 它也是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也就是说, 音乐作品只有通过欣赏主体的审美再创造活动, 才具有真正的艺术生命力, 才能产生它的社会意义与美学价值。没音乐艺术, 充其量不过是一种“模拟”或“彩排”。而且, 这种欣赏主体的审美再创造活动, 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 而是积极、主动地创造。每一个欣赏主体, 都会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艺术修养、思想感情、兴趣爱好、审美理想等, 对音乐作品进行全新的解读、诠释、补充、丰富、加工、改造、创造, 把自身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到艺术作品之中, 从而获得极其强烈的美感。”[2]
音乐活动的整个审美创造过程, 就是由创作主体的艺术创造→表演主体的艺术创造→欣赏主体的艺术创造层层传递与递进的审美心理发展的动态过程。其中主要是通过表演主体对音乐作品的情感体验与情感表现, 把创作主体的情感传达给欣赏主体, 再由欣赏主体创造性地接受这种情感, 并产生情感共鸣, 最终收到“以情动情”的审美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 音乐创作与音乐表演, 最终都是为音乐欣赏服务的, 所以音乐欣赏主体是音乐艺术的“上帝”和“主裁”, 而这, 也正是音乐欣赏重要意义之所在。
二、音乐欣赏的主要环节
音乐欣赏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高水准的复杂系统工程。其中的主要环节, 有以下几个层面:
(一) 把握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音乐欣赏作为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 要求欣赏主体首先必须把握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其中重点有以下几个特征:
⒈抒情性。音乐是抒情性艺术, 抒情性是音乐艺术最为重要的审美特征。对于这一点, 古今中外的音乐家与艺术家早已达成共识。德国著名美学家黑格尔曾明确地指出:“音乐所特有的因素是单纯的内心方面的因素, 即本身无形的情感。”[3]匈牙利著名音乐家李斯特也明确地指出:“……音乐是不假任何外力, 直接沁人心脾的最纯的感情的火焰;它是从口收入的空气, 它是生命的血管中流通着的血液。感情在音乐中独立存在, 放射光芒。”[4]可以说, 音乐艺术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心灵对话、心理互动。
⒉形象性。音乐艺术的形象, 虽然属于声音形象, 并不具有直观性, 但仍然是音乐艺术重要的审美依托。欣赏主体唯有通过对音乐形象的联想、想象, 才能激发自身的情感, 从而在手背上互吹竹笛的音乐形象、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梁山伯与祝英台忠于爱情的感人的音乐形象、歌曲《好大一棵树》中大树的音乐形象、《五星红旗》中红旗的音乐形象等等, 都是音乐艺术形象性审美特征的有力证明。
⒊韵律性。音乐艺术的韵律性, 也是它重要的审美特征之一。所谓“韵律性”, 指的是音乐艺术具有一定强度的情感情绪的脉律与动律。
(二) 掌握音乐艺术欣赏的心理过程
音乐欣赏是欣赏主体的完整、丰富、复杂的心理过程, 包含许多重要的心理要素。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
⒈感知。感知是感觉与知觉的合称, 音乐欣赏是感觉与知觉的紧密结合。用格式塔心理学理论来解释, 音乐欣赏乃是物理力 (音乐的声音之力) 与生理力 (人的生理感官所发生的力) 、心理力 (人的心理产生的动力) 三力合一的过程。
⒉联想。联想作为审美心理要素, 指的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音乐欣赏时通过欣赏主体的联想, 可以使音乐形象更为丰富、深刻、生动。例如欣赏“乐圣”贝多芬的《第五 (命运) 交响曲》时, 就通过作品中与命运进行顽强抗争的音乐形象, 联想到作曲家自己面对失恋与失聪的双重打击下的顽强挑战厄运的英雄气概。
⒊想象。在心理学上, 想象是指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都离不开想象, 因为想象是人的创造活动的一个必要因素。心理学又把想象分为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两种。音乐欣赏的再创造, 主要依靠想象来完成。例如欣赏钢琴曲《黄河》, 就主要依靠想象, 形成黄河的音乐形象与黄河船夫等人物形象。
⒋情感。情感在音乐欣赏中具有异常重要的作用。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 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的一种复杂的心理反应, 是主体对待客体的一种态度。音乐欣赏的核心, 就是感受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并为之感动, 获得情感共鸣。这也就是列夫·托尔斯泰与小泽征尔在分别聆听柴科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和阿炳 (华彦钧) 的《二泉映月》后, 都流下热泪的主要原因。用列夫·托尔斯泰的原话来说, 就是:“人们用语言互相传达思想, 而人们用艺术互相传达感情。艺术活动是以下面这一事实为基础的:一个用听觉或视觉接受别人所表达的感情的人, 能够体验到那个表达自己感情的人所体验过的同样的感情。”[5]
(三) 抓住音乐欣赏的重点环节
音乐欣赏要抓住重点环节, 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
⒈旋律。旋律是音乐作品的最主要的表现手段, 被称作“音乐的灵魂”, 它可以表现音乐的情感、内容、体裁、风格、民族特色、地域特色。
⒉节奏。节奏也是音乐作品最基本的表现手段, 它是旋律的骨干, 还是音乐作品结构的主要因素, 更是音乐作品韵律的支撑。
⒊和声。和声同样是音乐作品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 它
⒋风格。风格是指音乐作品独特的艺术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它具有多样性、民族性、时代性等特点。
⒌意蕴。意蕴是深藏于音乐作品中内在的含义与意味, 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弦外之音”, 常表现为某种哲理、诗情、神韵, 并具有多义性、模糊性、朦胧性等特点。意蕴也是民族文化审美心理的凝聚与积淀。
三、音乐欣赏的必要保证
音乐欣赏既然是欣赏主体的一种创造性的审美心理活动, 它就要求欣赏主体以必备的音乐素质为音乐欣赏提供必要的保证。
具体而言, 这些音乐素质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丰富的音乐知识
要进行音乐欣赏的创造性活动, 首先就必须具备丰富的音乐知识。其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
⒈声乐的基本知识。包括男声、女声、童声、高音、中音、低音;独唱、重唱、齐唱、合唱、对唱、伴唱;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原生态唱法;艺术歌曲、乡村歌曲、校园歌曲、声乐套曲、康塔塔、清唱剧、歌剧、音乐剧等等相关的知识。
⒉器乐的基本知识。包括乐曲体裁 (序曲、组曲、夜曲、进行曲等) 曲式 (变奏曲式、回旋曲式、奏鸣曲式、自由曲式等) 、音乐流派 (如西方音乐的古典乐派、浪漫乐派、民族乐派、印象乐派等) 等等相关的知识。
(二) 必要的音乐能力
音乐欣赏主体还必须具备一定的音乐能力, 主要包括音乐感知力、情感体验力、音乐联想力、音乐想象力、音乐理解力等等。
(三) 创造性思维能力
音乐欣赏主体更必须具备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要在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的基础上, 具有发散性思维、跳跃式思维、逆向思维等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综上所述, 音乐欣赏作为整个音乐艺术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又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高水准的复杂系统工程, 它需要欣赏主体长期努力, 刻苦学习, 深入感悟, 才能渐入佳境, 不断完成音乐审美创造的重任。
参考文献
[1]王朝闻.知音[J].再再探索[M].北京:北京知识出版社, 1983.P162.
[2]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P355.
[3][4]转引自汪流等主编.艺术特征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4.P246.P264.
新闻“五个W”新解读 篇7
关键词:新闻,五个W,解读
新闻的“五个W”是构成新闻报道所必须具备的五个最基本的因素, 它们就如同五彩长虹, 共同编织出新闻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然而, 一切事物都必须与时俱进, 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才能适应时代之需, 不断繁荣兴旺。同样, 在高科技与“知识经济”并行的21世纪, 新闻的“五个W”也有了全新的内涵, 必须对它们进行全新的解读与全新的诠释。为此, 本文专门对此发表一些浅见, 以作引玉之砖。
所谓“五个W”, 指的是构成新闻所必须具备的五个要素——何人 (who) 、何事 (what) 、何地 (where) 、何时 (when) 、何故 (why) 。因为每一个要素的头一个英文字母均系“W”, 故称“五个W”。为了层次的清晰, 对这“五个W”, 我们分别进行解读与诠释。
一、何人 (who)
何人 (who) 是新闻“五个W”中的第一个要素, 它充分体现出新闻人物的主体地位与核心作用。
新时期何人 (who) 的内涵, 已经大大拓宽和深化, 以往的新闻人物, 多限于正面人物, 有时甚至限于高、大、全的英雄人物。而现在, 新闻人物除英雄人物、正面人物以外, 更加重视平头百姓的凡人小事, 使大众成为新闻主体, 从根本上也将新闻真正变为大众新闻。说通俗些, 这就是新闻人物的“接地气”而不是“通天犀”。
这一本质上的拓展与转变, 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迈开双脚, 深入到生活之中, 认真观察, 精心寻觅, 善于在平凡中发现伟大, 在芸芸众生中挖掘闪光的黄金。
二、何事 (what)
何事 (what) 是新闻“五个W”中的第二个要素, 它充分体现出新闻事件的中心地位与支撑作用。
新时期何事 (what) 的内涵, 也已经大大拓展和改变, 以往的新闻事件, 多选取轰轰烈烈的壮举和动地惊天的社会大事件。而现在, 除了英雄壮举与社会大事以外, 新闻事件更多地关注社会焦点、百姓热点、新闻看点、凡人小事、家常里短等各种各样的事件。尤以民生事件为重点。
这种拓展与改变, 充分反映出新时代新闻事件的多姿多彩和层出不穷。
三、何地 (where)
何地 (where) 是新闻“五个W”中的第三个要素, 它充分体现新闻发生的空间精准性定位。
新时期何地 (where) 的内涵, 也大大拓展了深度、广度、难度。以往的新闻事件发生地比较明显, 而现在则比较隐蔽。由于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 许多新闻事件的发生地不太容易寻找和确定, 例如制毒、制假窝点, 矿难地点, 卖淫窝点, 官员腐败窝点等等, 都相当隐蔽。这就给新闻采写、新闻调查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有的记者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从事新闻调查工作, 有的地方记者横遭当事者拳打脚踢、长时间围攻与非法拘禁, 有的记者甚至遭到非法逮捕、非法判刑。有的新闻设备 (如录像机、录音机等) 遭到损毁, 录像带与胶片被抢夺, 如此等等, 不胜枚举。
四、何时 (when)
何时 (when) 是新闻“五个W”中的第四个要素, 它充分体现出新闻的时间性特征。
新闻之所以称之为“新”, 主要标志在于时间的快速性。新时期新闻的何时 (when) 内涵, 也明显提速。
因为有现代化的电视、网络、手机等传播手段, 新闻的传播速度几乎可以达到发生时、传播时、接收时的三时同步。这也就更凸显出新闻的“时速效应”与“快速效果”。
五、何故 (why)
何故 (why) 是新闻“五个W”中的最后一个要素, 它充分体现出新闻的原因以及性质、意义、价值、作用等内涵。
新时期何故 (why) 的内涵, 也已经大大深化, 21世纪是一个“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时代, 所以何故 (why) 的内涵正向人物的内心的思想感情深入发展。
思想是人的“思维活动的结果, 属于理性认识。亦称‘观念’。”[1]它是人的行为的根源。情感则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 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的一种复杂的心理反应, 是主体对待客体的一种态度。”[2]这种由外部原因向内部原因的深化, 凸显出新何故 (why) 的人性化深度。
参考文献
[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缩印本[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0:2007.
群众路线下的高校德育工作新解读 篇8
一、以学生为本, 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以学生为本是高校德育的核心理念, 是走群众路线最好的意义诠释。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中以三句话深刻揭示了以学生为本核心理念的真谛:教育把一个人从黑暗引向光明;教育把一个人从虚假引向真实;教育把一个人从低俗引向崇高。真正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 让人体验美好、体验崇高、体验成功, 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鲜明的价值判断、丰富的思想体系。以学生为本, 坚持群众路线, 要力求做好以下四点:
1.以学生为本, 要求做到从学生中来, 到学生中去, 坚持育人为首。转移高校普遍存在的科研“GDP崇拜”注意力, 加大对教学的投入力度, 点燃对育人的热情。高校本源的价值是培养人、塑造人,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 坚定理想信念, 树立报国志向, 为国家培养具有时代精神和建设本领的优秀青年。高校要充分调研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成长所需, 为学生创造出切实所需的“和胃菜单”。
2.以学生为本, 要求做到从学生中来, 到学生中去, 坚持终身发展。重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 关心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发展, 公平惠及所有学生,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培养学生成为优秀人才。终身发展的目标体现了教育面向学生个体与面向学生群体的高度统一, 体现了对学生负责和对社会负责的高度统一。
3.以学生为本, 要求做到从学生中来, 到学生中去, 坚持用心关爱。大学是大楼、大师、大爱。这三者中, 大楼为体, 大师为根, 大爱为魂。大爱是教育的灵魂, 就是一切为了学生。实践证明, 平庸的教师在说教, 良好的教师在解惑, 优秀的教师在示范, 卓越的教师在启迪。教育要以大爱为魂, 教师要以大爱为心, 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4.以学生为本, 要求做到从学生中来, 到学生中去, 坚持全程服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服务群众为主题, 这就要求我们做学生工作时淡化管理概念, 增强服务概念, 建立健全学生服务体系。具体而言, 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一是学业发展服务体系, 帮助学生开展学涯规划, 学会自主学习、有效学习;二是生活环境服务体系, 帮助学生尽快适应生活;三是心理咨询服务体系, 搭建心理问题诉求平台;四是素质拓展服务体系, 帮助学生发掘自身潜能, 提高综合素质;五是困难资助体系, 帮助经济困难同学完成学业;六是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帮助学生做好就业准备。
二、以德育至尚, 寓教育于引导之中
我们一直强调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对于立德树人路径的探析, 过去我们更强调正面教育, 强化显形课程, 隐形德育的作用和潜能远未能得到重视。必须说事明理, 因势利导, 把德育目的隐藏在教育内容之中, 让德育在学科教学中自然而然地进行。
1.要重视生活德育。德育如果远离学生每一个成长进程中发生的细碎琐事, 忽略了学生内心尊重、认可、发展、求知的需求, 不遵循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教育原则, 德育就只能成为一种形式、一种空洞的说教。因此, 德育要坚持“生活即德育”的理念, 注重学生在情感经验、实践体验中产生思想共鸣和共识, 使教育变得有血有肉, 入情入理。
2.要重视网络德育。数字化生存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网络成为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的“第三空间”。大学生通过网络表现自我, 交流思想, 表达诉求, 寻求共识。他们的关注重点在网上, 兴奋点在网上。网络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文化情趣、综合素养、行为方式。因此, 我们要主动打造德育新平台, 掌握德育网络制高点, 利用新媒体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
3.要重视开放德育。整合校内外育人资源, 对接社会人才需求, 让学生深入社会实践, 深入了解社情民意, 增强社会责任感, 打造核心的竞争力, 使学校文化、社会文化相互激荡, 无缝对接, 从而延伸育人空间。
三、以师德为范, 寓指导于辅导之中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切实改进工作作风, 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的奢靡之风;要贯穿“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 保持清廉本色, 弘扬优良作风。作为高校德育教育一线的工作者, 我们要以师德为范, 照一照《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镜子”, 正一正引领社会道德风尚的“衣冠”, 洗去意识淡薄、缺乏爱心的泥垢, 治好师德失范、损害声誉的恶疾。做好师德师风建设, 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要坚持着眼发展与立足当前相结合的战略性原则。辅导员战斗在高校育人一线, 在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同时, 必须强化自己的政治观念, 提升道德水平。需要具备战略眼光和开阔的视野, 既要根据当前工作的实际分析解决问题, 又要把握高校师德修养的新要求和新趋势。
2.要坚持严格管理和强化监督相结合的规范性原则。既要通过程序化的流程管理和条理性的制度约束, 控制廉政风险点, 又要依靠严格的公示制度、群众监督和自我对照构成整体合力, 确保学生工作各个环节的公平、公正、公开, 促使师德建设走上规范化道路。
3.要坚持注重激励和利益保障相结合的人本性原则。以人为本, 不仅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对于教师的合理利益也要予以重视, 坚持人本性原则, 多关心辅导员的工作、生活和科研, 为其尽可能地创造事业发展平台, 听取意见建议。
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德育的出发点不是禁锢人、束缚人, 而是创造条件使人得到全面发展。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 我们必须摒弃那些与时代发展不相称的德育模式, 真正想办法、出谋略, 以学生为本, 使德育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与时代紧密结合, 努力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织编选《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
[2]王妙志.高校立德树人的路径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 2012 (3) .
[3]刘戈.立德树人与高校教师素质培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8 (9) .
[4]教育部人事司负责人就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答记者问——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职责.
[5]李罡, 葛新斌.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道德教育变革[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1999 (1) .
[6]徐谡, 杨直凡, 廖晓玲.立德树人, 构建高效师德建设长效机制[J].政工研究动态, 2008 (7) .
童话的新解读 篇9
下面分析文章第二部分的第二个故事“公文轩问右师”(含“泽雉”):“文轩见右师而惊曰:‘是何人也?恶乎介也?天与,其人与?’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这个故事中的疑义有多处。第一,对右师的评价:是作为批判的对象还是作为推崇的对象?是作为不善养生的典型还是善于养生的典型?有的学者将右师作为批判的对象,认为其不善于养生,如陆永品(见《庄子选评》,岳麓书社二零零六年版,76页),又如方勇(见《庄子》,中华书局二零一零年版,44页)。我取后者,认为右师是庄子推崇的善于养生的对象。第二,对段中第二个曰的主体的理解也有歧义:是右师的回答还是公文轩的自答?有的学者认为是公文轩的自答,如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上,中华书局一九八三年版,101页)。我取前者,认为这一段答话应理解为右师的回答,而不宜理解为公文轩的自答。第三,如何理解右师的回答:“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陆永品认为是右师的谎称。我认为,右师回答的涵义是:他之所以现在只有一条腿是天命中注定的,而不是自己人为造成的,所以他能坦然面对。第四,对“公文轩问右师”和“泽雉”这两个故事关系的理解。历来的注《庄》者均将二者分为两个独立的故事,我则认为,应将“泽雉”含于“公文轩问右师”之中,作为右师答话的一部分,这样才能理解右师的养生追求。做出上述理解的关键在于准确确定右师的身份、经历以及对“介”的诠释。郭象训“介”为“兀”,即“一条腿”,如《德充符》中的“兀者王骀”。陆德明《经典释文》引李颐云:“篆书兀介字相似。”以至于有的版本将“介”径直改为“兀”。有的学者对此提出了疑义,如王树人先生在他的《回归原创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二零零五年版,148页)中提出:“介”应训为“特”、“独特”。我认为,训为“兀”是合乎情理的。理由是:右师是一个高官,是宋国特有的官位,约相当于后来的右丞相。按春秋时的惯例,必须是健全人才能担任的,而这位右师却只有一条腿,所以才有前面的:“惊曰:是何人也?恶乎介也?天与,其人与?”正是面对这样的“惊曰”,才有了右师后面的回答。而恰恰是右师神情自若的回答,才体现了一个在现实生活中曾经当过高官、享有过盛“名”,后因过失而受“刑”以至失去一条腿、过着艰难生活的人,超越了名刑、超越了善恶后所达到的“安之若命”的境界。这也表明,在人生的道路上,一个人从巅峰突然跌落到低谷,包括受刑,并不是绝对可怕的事情,关键在于你如何面对、如何超越。而我之所以将寓言“泽雉”放在右师的答话之中,就是为了进一步显示右师襟怀的宽广和博大:他以泽雉为例,说明了自己对生命的新感悟,认识到自由是生命的第一要义,而毫不留恋过去的“名”和舒适的生活(他现在肯定不再是右师了,但中国人习惯于这样称呼以示尊敬)。在他现在的艰辛(有如泽雉的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中有着他自己珍惜的、虽然不被他人理解的自在和精神自由,而原来那种舒适的生活却是“神虽王,不善也”:尽管在他人看来不愁吃、不愁喝,而且还神气活现,但在右师看来,却缺少了人生最为宝贵的东西:自由。所以是一种“不善”。试想,如果泽雉“畜乎樊中”,其感觉一定如欧阳修在《画眉鸟》诗中所描述的:“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由此可见,养生的重点不仅仅在养形,不仅仅在养育肉体生命,不仅仅在名利地位,而在养育精神生命,在养育自由的精神和对自由的追求。
谈到庄子对自由的追求,还需要了解庄子所采用的方法和途径。庄子追求自由的最重要方法和途径就是超越:超越名利,超越善恶,超越磨难,超越外表形体的完整及美丑与否。我认为,只有这样的解读才能体会出这一故事的真正价值,才使之在“养生”的意义上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正是基于这样的解读,我才将“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理解为“无近名为善,无近刑为恶”,即“不要认为名都是好事,不要认为刑都是坏事”。实际上,世人所热衷追求的名利都一定伴有某种程度的不自由,而且往往越有名就越不自由。同时,在世人看来,刑带给人的只是不自由,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刑也能带给人自由,关键在于能否超越。顺便指出,泽雉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我原来不甚了了,后来读了冯学成居士的书(《禅说庄子(二)》,南方日报出版社二零零八年版,143页),认为泽雉就是南方水田里常见的秧鸡,其不走动时以单脚独立。果真如此,右师以其自况,倒真是一副十分贴切的形象。这也让我联想到《论语》中孔子赞赏过的山雉:“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乡党》)这两种雉真是动物中难得的宠儿,居然分别得到了庄子和孔子的如此赞叹。
顺便指出,庄子在《养生主》中所阐明的是一种大生命观和大养生观。其大生命观是,认为人有三个生命:肉体的生命、精神的生命和价值的生命。文中第一部分中的“可以养身,可以全生”所指就是对肉体生命的养生而言的;文中的“可以养亲”所指就是对精神生命的养生而言的,因为句中的“亲”应训为“身”,再结合后面的故事“公文轩问右师”,则应进一步理解为“神”;文中的“可以尽年”所指的就是对价值生命的养生而言。其大养生观是以肉体生命的完好保全为基础,如庖丁解牛时手上的那把刀;以精神生命的追求自由为重点,如右师对泽雉的评价:“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以价值生命的薪火相传为目标,如文章中最后一段文字所强调的“指(通‘脂’)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这段话应理解为秦失对老聃人生价值的评价,并将其包含在秦失的答话中。
童话的新解读 篇10
一
现代大学对于大学教师发展的一些传统的观念阻碍了大学教师的发展。教育界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传统观念表现为:大学教师同时做着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工作;大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相互促进;大学教师可以同时做好教学和科研工作。这些观念固执地认为教师可以同时将教学和科研工作都做得很好, 成为全能型教师。然而对于能否成为全能型教师光有信念是不够的, 要考虑到许多现实的条件。
其实, 就目前来说, 人们的这些假定和逻辑均不能得到一些相关研究的支持和证明。全能型教师代表着高等教育的一种理想。这种理想认为一个人在成为一个好教师的同时又可以成为一个有成就的科研工作者, 这实际上是说做好教学工作和科学研究所需要的是一套同样的技能。正是因为有这一逻辑的存在, 大学的管理者就认为鼓励大学教师成为最好的科研人员一定会相应促使他们成为好的教师, 能够让他们和谐、全面而统一地发展, 从而能解决大学教学质量提高的问题。一些实证研究得出的经验数据却证明了与这些假定和逻辑相反的情况。在20世纪80年代费尔德曼 (Feldman) 通过研究发现学生对教师评分反映的优秀教学和教师科研生产率的相关性微乎其微, 总体的相关系数只有0.12[1], 即教学质量的高低和科研生产率的大小没有很强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 海蒂和马什 (Hattie&M arsh) 对费尔德曼的分析进行了扩展, 结果发现两者的相关系数更小, 只有0.06[2]。詹姆斯的研究发现教师花在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的时间呈负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为-0.52[3]。所以, 那些试图通过激励大学教师成为一流的研究者从而使他们能够成为好的教学者这样的逻辑并没有得到经验证据的支持。另外, 大学教师真的能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也做好科研工作吗?有些研究证据证明这种观念同样也是错误的。詹姆斯的研究显示, 在他进行调查统计的两年里学术著述数量和教学工作量都在平均线以上的教师只占被调查的教师总数的20%, 这一比例在不同类型的大学中变化不大, 也就是说在美国大学里大约只有20%的教师可以同时做好教学和科研工作[4]。这说明绝大多数大学教师是不能同时做好科研和教学两项工作的。尽管有些大学和大学教师能够实现科研和教学的所谓平衡, 但其中的大部分是以接受过得去的教学质量和过得去的科研质量为前提的。
所以是时候去改变这种传统的、固有的观念和被异化的现象了。
二
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在高等教育使命越来越丰富的时候却变得越来越狭窄了, 许多大学教师把“研究”看成是成功的机会, 而把“教学”看成是负担。当代高校类型多样, 它们负有各种不同的使命, 提倡高校科研“本身并不构成问题”, 但是“问题在于, 只对某些院校合适的研究使命”却泛化到其他的高校, 用一个“伯克利模式”化为标尺去衡量所有大学和学院, 结果就“对整个高等教育事业投下了一个阴影”, 导致了科研对教学的负面影响, 也招致了对高校科研的一系列反对意见[5]。在此背景之下的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必然失去它应有的方向。教育界为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美国教育家博耶于1991年发表了《学术反思:教授工作的重点领域》一文, 在美国高等教育界引起广泛共鸣。博耶用广义的学术取代科研的概念, 将学术分为探究的学术、整合的学术、应用的学术和教学的学术[6]。 (1) 探究的学术。大学应当通过科学研究来发展新的知识, 拓展人类的知识领域。 (2) 整合的学术, 把科学发现置于一个更大的背景、促进更多的跨学科交流和对话、发挥几个不同的相邻学科的综合优势, 是当前学术界的一种急迫的需要。 (3) 应用知识的学术, 也就是把研究的理论同生活的现实联系起来。 (4) 教学的学术, 即传播知识的学术, 从事研究和出版著作, 就意味着把自己所知道的东西教给别人。为了确保学术之火不断燃烧, 学术就必须持续不断地交流, 而且要与教室里的未来学者进行交流。在教师的教学中, 这几方面的学术工作不是彼此孤立、互相排斥的, 而是相互交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革新的、探究的和整合的科研是学术的一部分, 推动知识的传播和应用也是学术的组成部分, 学术不能仅仅停留于发现, 如果没有传播与应用, 学术的生命价值就难以实现。博耶将教学纳入学术的范畴, 提出“教学学术”。博耶认为, 教学是一种复杂的活动, 具有学术性。教学是一个能动的过程, 它要成为老师和学生之间交流的纽带。“教学学术”包括:有效地呈现知识, 根据一定目的把不同领域的知识有条理地组织起来, 使学科对学生来说更易接受、更有意义地掌握;同时还要学习知识, 把握自己专业领域的前沿知识, 自身也获得创造性的发展;大学教学要与新知识结合起来, 大学教师要成为活跃的学者;教学学术维度下的大学教师教学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 它应当超越教室上课和课堂讨论, 其它的例如学术沙龙、学术报告等也是教学的形式之一, 所有的形式都应该得到同等的重视。
教学学术实际上是“把教师教学作为学术的一种类型, 同发现的学术、综合的学术和应用的学术相并列”[7]。简言之, 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是有同样学术特征的工作, 教学不仅是显性的高深专门知识体系的传授, 而且是对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经验性反思, 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学像其他形式的学术一样是一种成果。“当教师将工作公开、接受同行评价和批评, 并与所在专业社团的其他成员进行交流时, 反过来又加强了自己的工作, 这时教学就变成了教学学术。”[8]将教学引入学术的范畴后, 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心就开始转移, 其最大的变化在于教学学术的发展, 包括教师的高深专门知识等显性形式及其与实践经验性知识相结合而形成的隐性反思。也可以说, 教学学术是一种机制, 通过它, 教师的教学专业知识和能力都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博耶所提出的教学学术思想, 丰富了现代大学的使命, 从知识操作的方法论中也可以找到其合理依据。教学, 即传授知识的学问, 传授知识与探究知识、整合知识、应用知识一样都是大学对高深知识的操作方式, 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独有的创新性, 需要教师通过分析、综合以及把知识以一种新的、更有效的方式呈现出来, 因此博耶将教学———传授知识纳入学术的范畴是合理的。过去之所以重科研轻教学, 甚至把教学工作放在可有可无的地位, 就是因为人们长期囿于教学与科研关系的争论, 没有把教学上升到学术的高度, 以至于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在教学上的付出得不到与科研成就同样重要的评价。因此, 博耶的理论贡献不仅在于扩展了对大学学术内涵的认识, 而且为大学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处理好教学与科研以及社会服务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理论视野。正如博耶所说, 他提出“教学学术”的目标之一就是结束以往对于教学与科研之间的错误的二分法, 提高大学教师教育质量的钥匙不是减少科研去增加教学, 相反, 应该促进和支持大学教师对自身教学实践的学术性反思, 来实现教师不同角色和工作的内在结合, 四种不同形式的学术在教师的工作实践中应该内在地融合在一起。高质量的教学工作同样是一种学术活动, 做好这项工作同样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分析、思辨和判断能力, 应该和科研工作一样受到重视。通过对学术内涵的扩展, 博耶不仅为对学术的理解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 同时也巧妙地指出了大学教师发展的道路。它的提出给教学的学术以新的尊严和新的地位, 为教师的思维成果得到应有的认可提供了理论支持, 重新激发了大学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热情和对教学工作的热爱。
三
教学学术观的提出对于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富有启发性, 但这样的模式怎样转换到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中去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学教师要首先选准自己发展的道路, 找准自己的位置。大学教师要了解自己的能力, 根据自己的能力去选择自己到底是适合搞探究的学术, 还是搞教学的学术呢。对于非研究型大学的教师来说, 绝大多数应该考虑从事教学学术。另外, 在大学教师的职业生涯里, 教师思维的兴趣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转移, 他们有权利根据自己的兴趣来转移他们工作的重点。这种合理的、灵活的、周期性的转移可以使大学教师的工作兴趣更浓厚, 工作精力更集中。这可以使教师对教学工作进行深入思考, 并致力于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与创新。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大学要以教学学术的理念统合大学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师评价制度, 否则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大学教师的教学学术是无法实现的。
在教学学术维度下, 对于教师个体的内在发展来说, 必须要具备以下条件或者通过以下途径才能真正发展。
首先, 大学教师必须通过多途径获取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大学教师作为教育者和学者, 不论从事教学工作、研究工作还是服务工作, 都要求是能成为有学识的人, 都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教学作为一种学术性事业, 需要教师能迅速掌握前沿领域的知识, 要沉浸于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中。好的教学中教师不仅传播知识, 同时还学习知识, 在传播知识和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自身也获得创造性的发展。而获得知识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可以通过直接途径获得, 有些可以通过间接途径获得。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广泛而深入的阅读获取知识, 可以通过具体的教学获取经验, 也可以通过现场观摩、自我评议以及观看实际课堂讲授的录像带等方式获取知识和经验, 还可以通过反思性实践而成长起来。
其次, 大学教师必须要对大学教学进行记录和研究。记录可以有许多种方式, 如:可以记录课堂上如何运用一种新的技术或方法;可以记录某些教学过程中的个案, 甚至把它放在网上用于评价和交流;可以自己编写教学讲义或教材等等。但要判断哪些记录更能够促进教学学术活动, 所有的关于教学的记录都能够成为让教师专业发展的资源。现在大多数教师都没有形成对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问题进行系统研究设计的习惯。最大的阻碍就是人们普遍认为只有不好的教师才有实践问题。另外, 对教学必须要研究, 包括以探索和研究的方法去引导教学过程, 注重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师和学生都要在亲历的感知过程中理解探究的意义, 在教学的过程中挖掘教学的学术性和研究性价值。这样, 大学教师才能避免沦落为“专业写手”和传统的“教书匠”。
再次, 大学教师要进行广泛、深入而良好的交流。一方面是大学教师必须要借助某些平台和教育学者以及教育改革实践者进行交流, 大学教师要在交流中修正自己的认识, 加强自己的工作。良好的交流是各种优秀学术的普遍特征, 也是教师发展的有效途径。所有学术都必须而且能够通过有效的交流变成大学教师共同财富, 而只有变成了共同的财富, 教师才能在这肥沃的土壤中吸收营养而成长起来。学术是一种公众行为, 尽管某些工作是相当专门化的, 但它们最终必须为许多人所知道和理解。因此, 学者必须善于交流。这种交流可以是在教研室进行, 比如通过说课、现场教学、专题讨论、学术沙龙等形式, 对教学进行探讨和交流。也可以参与国家、国际级别的学术会议。总之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另一方面是大学教师也要和学生进行交流, 这种交流可以是多层次性的, 比如可以围绕某一教学内容进行知识性的交流, 也可以围绕创造性的学术交流, 还可以以情感为中心交流, 通过这种交流, 学术得以传播, 学生生成了智慧和能力, 教师得到了发展。
最后, 大学教师要会合理、科学、创造性地使用和整合资源。这些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智力资源等。人力资源包括各种各样和你的教育、教学有关的人, 例如本专业的专家学者、教学的对象、同事等等。物力资源包括任何一级的拨款, 为教学所用的一些设备, 例如仪器及文献设备等等。能不能在教学学术的维度下发展自己, 不仅要看大学教师利用了哪些资源, 还要看他们利用资源的方式以及有没有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
当然, 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可以是多样的。但这是一条艰巨、漫长的道路, 需要大学教师厘清自己专业发展的方向, 坚定地前行。
参考文献
[1]Feldman, K.Research productivity and scholarly accomplishments of college teachers as related to their inswctional effectiveness;A review and exploration[J].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1987 (26) :227-298.
[2]Hattie, J.&Marsh, H.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earch and teach-ing;A me-ta-analysis[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96 (66) :507-542.
[3][4]詹姆斯.费尔韦瑟.论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学知名度、学术研究及大学教学的相互关系[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9, (1) .
[5][6]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20-31.
[7]时伟.论学科发展与院系调整[J].江苏高教, 2007, (5) .
【童话的新解读】推荐阅读:
读格林童话的感想10-10
读《冬天里的那个童话》有感07-21
美妙的科学童话 ------读《大自然的秘密》有感07-24
心里的“童年自我”——圣埃克苏佩里的童话《小王子》解读07-11
读《知识童话》有感06-17
读格林童话有感06-17
读《少儿童话故事》有感05-12
《童话大师安徒生》读有感07-24
读《格林童话》有感350字08-28
读安徒生童话有感300字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