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肺化痰活血法论文

2024-12-17

清肺化痰活血法论文(共5篇)

清肺化痰活血法论文 篇1

痤疮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好发于皮脂溢出部位, 皮损可表现为粉刺丘疹, 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等[1], 高发年龄为10岁~19岁。近年来, 由于人们生活节奏加快, 生活压力加大和环境污染加剧等因素, 发病年龄后延, 且很多人呈持续性或重度痤疮, 对患者容貌和心理上带来较大影响。西医认为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 一般包括性激素水平变化皮脂腺功能亢进, 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 毛囊皮脂单位中微生物作用炎症及宿主免疫反应等[2]。历代医家对痤疮病因病机的认识虽各有不同, 但大多从肺胃热、血热、脾虚痰湿等立论[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5月在我院中医门诊就诊重度痤疮患者56例, 按就诊顺序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8例, 男16例, 女12例;年龄18岁~32岁, 平均年龄 (24.67±10.4) 岁;病程3个月~5年, 平均 (24.70±9.94) 个月。对照组28例, 男14例, 女14例;年龄18岁~40岁, 平均年龄 (25.67±10.5) 岁;病程4个月~6年, 平均 (30.85±12.22) 个月。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痤疮主证:青春期好发, 颜面、胸背部发生毛囊性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等。

1.2.2 中医诊断标准[4]

肺胃热盛, 痰湿凝聚型:好发于颜面或胸背部, 皮色或红色丘疹为主, 散在脓疱, 结节, 囊肿, 油脂多。伴口渴, 便干, 小便黄, 女性可经前加重或月经有血块, 舌红或暗红, 苔薄黄或黄腻, 脉弦滑或滑数。

1.3 排除及纳入标准

1.3.1 纳入标准

(1) 符合西医诊断标准。 (2) 符合肺胃热盛、痰湿凝聚型。 (3) 年龄16岁~40岁。 (4) 临床观察前2周内未曾口服或外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抗炎及维甲酸类药。 (5) 患者同意参加本次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2 排除标准

(1) 对本次治疗时用的药物过敏。 (2) 患者存在严重的肝肾疾病, 心血管疾病者以及精神病者。 (3) 孕妇, 产后在哺乳期的妇女以及近期有意向怀孕者。 (4) 观察用药前3周内或期间仍在药物治疗或何用其他药物者。 (5) 依从性差或有严重过敏性疾病。 (6) 治疗中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或意外怀孕不能接受继续治疗者。 (7) 不同意参加试验不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治疗方法

1.4.1 一般治疗

避免劳累、调畅情志、戒油腻、辛辣饮食。

1.4.2 治疗组

给予口服枇杷清肺饮加减 (基本药物:枇杷叶10 g、桑白皮10 g、地骨皮10 g、丹皮10 g、制大黄6 g、炒栀子10 g、黄芩10 g、白花蛇舌草15 g、夏枯草15 g、黄连6 g、薏苡仁20 g、生甘草6 g, 水煎400 m L, 每日2次, 早晚温服。4周为服药临床观察周期。

辨证加减:手足心热加女贞子15 g、旱莲草15 g;服药后便溏去大黄加炒枳实15 g。

1.4.3 对照组

给予口服美满霉素 (惠氏制药有限公司) 50 mg/次, 每日2次;维胺酯乳膏外用每晚1次。4周为服药临床观察周期。

1.5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疗效指数>90%为基本治愈, 疗效指数60%以上为显效, 疗效指数30%以上为有效, 疗效指数<30%为无效, 总有效率= (基本治愈+显著+有效) /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治疗4周后,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8%, 对照为71.4%,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

3 讨论

3.1 组方依据

中医文献中该病名为“肺风粉刺”, 病因及发病机制较为复杂。《黄帝内经》中指出本病的病因病机主要与湿热痰瘀有关, 治疗上主张从肺心大肠入手。《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记载肺风粉刺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 ……日久皆成白屑形如黍米;又说:由于饮食不节……火毒内结, 宜内服枇杷清肺饮, 外敷颠倒散。

《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七曰:面疱者, ……郁聚于毛孔则发本病。《外科正宗》曰:肺风粉刺, 酒渣鼻三名同种;粉刺属肺, 酒渣鼻属脾;总皆血热, 郁滞不散。《外科启玄》载, 妇女面生, 名曰粉花疮, ……致生粉刺, 盖受湿热也。

3.2 方药分析

中医称为“粉刺”, 认为本病形成与肺胃湿热, 肺经血热关系密切, 尤其是北方地区, 气候干燥, 喜食辛辣肥甘厚味, 伤及脾胃, 导致运化失常, 胃肠积热, 湿热互结, 蕴久成毒。肺与大肠相表里, 腑气上通, 热毒上攻于面, 皮脂分泌过盛, 阻塞毛窍, 使气血壅滞, 外发肌肤而成脓胞, 日久血瘀气滞, 形成囊肿结节;或外感风热之邪搏于肌肤, 侵袭肺胃, 热郁于肺, 循经上炎, 发于颜面。本病的发病机制主要为肺经风热, 上熏头面, 肠胃湿热, 蕴结肌肤及脾失健运所致。痤疮虽然生长在皮肤表面但与脏腑功能失调息息相关, 所以临床主要表现为面胸、背部红色丘疹, 脓疱, 结节。因此宣肺清热, 健脾燥湿, 泻火解毒贯穿于痤疮辨证治疗的始终。通过临床观察, 针对病因病机选用古方枇杷清肺饮方[出自《医宗金鉴·外科心法》]加减[5], 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 本方以清热﹑泻火﹑解毒﹑燥湿为治则。

方中枇杷叶, 微寒, 入肺胃二经, 味苦能降, 性寒, 能清肃降肺气, 有清热化痰止咳之功, 又能清胃热降胃气, 而有止呕吐, 呃逆之功, 为主药“保柔金而肃治节, 而不燥 (王孟英语) , 肺气降, 一身之气皆降”;黄芩, 味苦性寒, 归肺胆胃大肠经, 具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之功, 能清肺胃胆大小肠诸经之湿热, 尤以中上二焦湿热为主, 《日华子本草》:下气, 主天行热痰, 疗疮排脓, 治乳痈, 发背;制大黄, 苦寒, 泻下攻积, 清热解毒泻火, 肺与大肠相表里, 胃肠湿热, 得以宣泄, 则肺经郁热得解;炒栀子清泻三焦之热, 具有清热利湿, 泻火除烦, 凉血解毒的功效, 《本草求真》谓其:“书言能泻心肺热邪, 使之屈曲从小便而出”;桑白皮, 甘寒, 归肺经, 能泻肺火, 见泻肺中水气, 还能清降肺气, 通调水道, 既助枇杷叶清上焦热毒, 又可宣通肺气, 祛除湿热之邪, 《本草纲目》:“泻肺降气散血, 桑白皮长于利小水, 乃实则泻其子, 故肺中有水气及肺火有余者宜之”。枇杷叶, 桑白皮功为君药, 黄连苦寒, 归心, 肝, 胃, 大肠经, 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长于清中焦湿火郁结, 用于湿热中阻, 气机不畅, 脘腹痞满, 恶心, 呕吐, 又泻火解毒, 尤善清心经实火, 及清胃火还能疗湿疮, 疗毒;地骨皮、丹皮三皮入肝肾经, 清肺胃湿热, 凉血散风;薏苡仁清热除湿;白花蛇舌草、夏枯草具有化痰散结, 解毒消疮, 利湿, 甘草调和诸药;制大黄, 栀子, 黄芩, 白花蛇舌草, 共为臣药。不仅协助君药清热泻火, 而且使湿热之邪从大小二便而除, 使邪有出路。方中各种药均能抗痤疮相关的病原微生物如:大黄, 白花蛇舌草等, 能明显减轻由于痤疮丙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微生物感染造成的炎症性痤疮, 具有类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抑菌消炎尤佳, 诸药合用共奏清肺泄热, 泻火解毒, 燥湿, 消肿散结之功。

3.3 结果分析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其主要发生于青春期男女, 由于皮损多见于面部, 且常常遗留瘢痕、色素沉着, 影响形象, 对爱美的青少年来说更是令他们感到痛苦。因此, 治疗痤疮的目的就是使皮损尽快消退, 以免留下永久性瘢痕及色素沉着, 并使面部恢复正常。目前西医治疗痤疮多以维甲酸类, 抗生素为主, 其副作用较大, 复发率高;随着人们需求的提高, 中药已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临床痤疮的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经过本组痤疮患者的治疗观察, 发现中药不仅能消去痤疮, 修复受损的皮肤, 而且具有疗效稳定、持久、副作用少等优点。

参考文献

[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2版.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 2001:935-938.

[2]吴谦.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2:181.

[3]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64.

[4]边天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M].2版.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 1999:486.

[5]秦万章.皮肤病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1990:30.

清肺化痰活血法论文 篇2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门诊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72例,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 男21例, 女15例;年龄18~56岁, 平均年龄 (34.6±2.7) 岁;病程2~8个月, 平均 (6.0±0.8) 个月。对照组36例, 男22例, 女14例;年龄17~55岁, 平均年龄 (33.2±2.6) 岁;病程2~9个月, 平均 (6.08±0.2) 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1]

(1) 慢性咳嗽, 常伴有明显的夜间刺激性咳嗽; (2) 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 或呼气峰流速日间变异率 (PEF) >20%, 或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3) 支气管舒张剂治疗有效。

1.3 排除标准

(1) 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2) 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 精神病患。

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口服茶碱缓释片0.2g, 1次/d, 症状重者, 喷服普米克, 1喷/次, 3次/d。治疗组给予滋阴清肺、祛风止咳法组方的汤剂, 药物组成:防风10g、杏仁10g、炙甘草10g、僵蚕10g、蝉蜕6g、生地30g、沙参10g、浙贝10g、麦冬10g、炙百部30g、炙紫菀10g、炙款冬花10g、荆芥5g、黄芩10g、知母10g、甘草10g。久咳者, 加乌梅10g、五味子10g、仙鹤草15g。水煎, 每日1剂, 分两次温服。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禁用其他治疗药物。

3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2]

(1) 治愈:咳嗽症状完全缓解, 1秒钟用力呼吸容积 (FEV1) (或PEF) 增加量>35%, 或治疗后FEV1 (PEF) ≥80%预计值。PEF昼夜波动率<20%。 (2) 有效:咳嗽较前减轻, FEV1 (或PEF) 增加量范围15%~35%, 或治疗后FEV1 (PEF) 达到预计值60%~79%, PEF昼夜波动率>20%, 仍需用糖皮质激素或支气管扩张剂。 (3) 无效:临床症状和FEV1 (或PEF) 测定值无改善或反而加重。

3.2 统计学方法

本文统计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

3.3 疗效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见表1。

4讨论

CVA以刺激性咳嗽, 夜间或清晨咳甚为主症, 冷空气、油烟、灰尘等刺激性气味容易诱发或加重咳嗽, 其发病机制与气道的高反应性、神经调节、免疫学、遗传学、炎症和环境等因素有关。临床上常规抗感冒、抗感染治疗无效, 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舒张试验阳性, 支气管扩张剂或激素治疗有效。但由于需维持治疗时间较长, 且副作用大, 尤其是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可使人体免疫功能受损, 依从性差, 停药容易复发。

传统中医理论中无“咳嗽变异性哮喘”一词。根据其干咳、少痰等症状, 且具有顽固难治、反复发作等特点可分属于“咳嗽”、“哮证”、“痉咳”等范畴。咳嗽变异性哮喘主要表现为咽痒而咳、咳而少痰或无痰、夜间咳重为特征, 因感冒、冷空气、灰尘、油烟等易诱发或加重咳嗽。根据CVA的临床特点, 笔者认为由于反复感受外邪, 六淫病邪留滞体内日久不去, 皆能郁而化热, 热邪伤津耗液, 灼津成痰, 导致肺的宣降功能失常而引发咳嗽。其根本病机为内有阴虚肺热, 外有风邪外袭, 内外合邪为病。因此釆用滋阴清肺、祛风止咳中药治疗。其中生地、麦冬、沙参滋肺阴, 黄芩、知母清肺热, 百部、紫菀、款冬花润肺止咳, 防风、荆芥、蝉蜕、僵蚕祛风散邪、宣肺通络, 浙贝、杏仁宣肺润燥化痰, 甘草缓急止咳、调和诸药。诸药合用, 共奏滋阴清肺、祛风解痉、宣肺化痰止咳之效, 故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有较好疗效。

本文结果表明, 釆用滋阴清肺、祛风化痰中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 临床效果满意, 有较好的依从性,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滋阴清肺、祛风化痰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72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 根据所用药物的不同分为治疗组36例, 对照组36例。治疗组给予滋阴清肺、祛风化痰法组方的汤剂, 对照组给予口服茶碱缓释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4.4%和75.0%, 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采用滋阴清肺、祛风化痰法治疗CVA可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症状, 疗效确切, 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滋阴清肺,祛风化痰,咳嗽变异性哮喘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1724.

清肺化痰活血法论文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87例, 女63例, 年龄40~81岁, 平均 (62.0±4.3) 岁, 平均病程 (3.13±1.85) 天;梗塞部位:基底节区101例, 脑叶23例, 丘脑13例, 小脑12例, 脑干1例;合并症:高血压19例, 2型糖尿病11例, 高脂血症16例。将其分为对照组70例, 男36例, 女34例;年龄40~79岁, 平均 (61.9±12.3) 岁, 平均病程 (3.22±1.87) 天;实验组80例, 男41例, 女39例;年龄41~81岁, 平均 (60.9±10.3) 岁, 平均病程 (3.21±1.87) 天。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梗塞部位、既往病史、生活环境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 即降颅压、脑保护、抗血小板聚集等对症治疗与心理治疗、语言康复、肢体功能康复治疗等。

实验组采用西医结合中医熄风化痰活血法治疗, 熄风化痰活血方组成为:牛膝12g、草决明15g、天麻10g、地龙10g、胆南星6g、钩藤10g、桃仁10g、菖蒲10g、甘草6g、丹参15g, 由医院药剂科煎得, 200mL为1剂, 早晚各100mL, 连续服用2周。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和治疗2个疗程后根据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计算中医证候积分, 按照《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将患者的生活能力状态评分标准分为5级[3], 即基本治愈、显著进步、进步、无变化、恶化。于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后分别抽取患者静脉血, 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脂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5.0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 (±s) 表示, 进行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比较

经过治疗, 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下降 (P<0.01) , 且实验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值下降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 (P<0.05)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积分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 (P<0.01) ,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 (P<0.01) , 详见表1。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 P<0.01, 2) 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3) 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4) P<0.0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经过治疗, 观察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所下降, 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而对照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不甚明显, 详见表2。

(±s, mPa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aP<0.01, bP<0.01。

3 讨论

脑梗死属于祖国医学中“中风”范畴[4]。脑梗死发病机理较复杂, 归纳起来有外虚 (阴虚、气虚) 、火 (肝火) 、风 (肝风) 、风痰、气逆、血瘀六大方面[5], 其中又以肝肾阴虚为根本。目前, 治疗急性脑梗死主要有三种方案, 即西医治疗、中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本文比较了单纯西医和西医结合熄风化痰活血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结果表明熄风化痰活血法与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风痰癖是中风病独立又相互作用的病理因素, 特别是在急性期, 风为起始因素, 风痰癖为连锁反应, 胶结难分, 风助痰, 痰化风, 痰能癖, 癖能生痰生风, 因而急性期风痰癖血型是最常见的证型之一。熄风、化痰、活血均是中医治疗中风病密不可分的几大重要环节。熄风化痰活血方中钩藤、草决明、天麻、牛膝重在平肝、熄风、止痉, 胆南星、地龙、菖蒲、重在化痰通络, 丹参、桃仁重在活血化瘀, 因此熄风与痰瘀同治, 则痰化则血行, 血行则痰清, 气血流通, 结合西医治疗, 可共奏平肝熄风之功效。

综上所述, 熄风化痰活血法与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法, 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体征,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比较西医和中医熄风化痰活血法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 对照组70例患者接受西医治疗, 实验组80例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熄风化痰活血法治疗,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 实验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 (NIHSS)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也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熄风化痰活血法与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法, 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体征,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熄风化痰活血法,急性脑梗死,临床分析

参考文献

[1]赵方方.“熄风化痰、活血开窍”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风痰瘀阻证的临床观察及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 2011, 12 (13) :138-140.

[2]张剑荣, 陈红霞.熄风化痰活血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0, 16 (9) :209-210.

[3]韩玉晶, 冯莹莹.熄风化痰活血通络方治疗缺血性中风85例总结[J].湖南中医杂志, 2012, 18 (4) :9-10.

[4]杨宏勇, 冀彦丽, 王淑芳, 等.中风Ⅰ号方治疗急性重型脑梗死3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8, 15 (8) :66.

清肺化痰活血法论文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病例的纳入标准: (1) 病例来源:2012年9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患者。 (2) 肝肾功能正常者。 (3) 神智清醒, 能自行服用中药。

1.2 方法

本组共收集符合2010年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中有关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诊断标准[3]的患者92例, 均为2012年9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患者。其中男61例, 女31例, 年龄44~75岁, 平均 (60.41±7.21) 岁, 病程1~48 h, 平均病程 (25.43±10.63) h;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 (7.52±0.74) 分。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各46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常规给予消除血肿, 加强营养,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 同时给予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 1次/天;及尼莫地平片20 mg, 3次/天;并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给予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辨证均为痰热腑实证,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化痰活血组方:全蝎6 g, 僵蚕15 g, 郁金15 g, 丹参30 g, 石菖蒲12 g, 瓜蒌皮、远志、桃仁各15 g, 川芎10g, 甘草6 g。伴肝阳上亢者, 在化痰活血组方基础上加用钩藤10 g, 天麻、赤芍、柴胡各10 g, 丹皮、怀牛膝各10 g。伴有风痰阻络者加用白术、防风各12 g, 半夏、秦艽各10 g, 白芷9 g。伴气虚血瘀者加用黄芪30 g, 赤芍、炒白术、当归各12 g, 炙甘草10 g。煎汤口服, 2次/天, 连续服用30 d。

1.3 疗效评价

(1)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SSS) 评价:根据参考文献[4]在治疗前后对患者的SSS评分进行评定。 (2) 临床疗效[4]:基本治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 功能缺损评分降低≥90%;显著进步: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 但<89%;好转:大部分生活可处理, 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 但<45%;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变化, 可病情加重及死亡;总显效率= (基本治愈+显著进步) 例数/总例数×100%;总有效率= (基本治愈+显著进步+好转) 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分析软件,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对照组总显效率为58.70%, 观察组总显效率为80.43%,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总有效率, 观察组为82.61%, 治疗组为91.30%, 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患者SSS评分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SS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SSS评分均下降, 但观察组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2。

2.3 安全性分析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 肝肾功能, 凝血常规、血生化及心电图均无异常变化, 也无与化痰活血方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传统中医认为:缺血性中风发病的特点属于中医学“中风”的范畴[5]。其病机主要为气血逆乱, 血随气上, 致使脑络淤阻无法外泄而停留于体内并产生如痰饮与瘀血戕伐正气最终导致标实本ā而发生缺血性中风[6]。因而, 治疗应以祛风、化痰、活血、通络为主。

化痰活血方以瓜蒌皮为君药, 起润肺化痰, 利气宽胸之效。以石菖蒲、远志为臣药, 以达开窍豁痰、安神、祛痰消肿之效;以桃仁、川芎、丹参、僵蚕、郁金、全蝎为佐药, 以达破血逐淤、熄风镇痉、通络止痛之效。甘草为使, 凑调和诸药之效。同时本研究根据患者病机不同, 在化痰活血为基本方基础上随证化裁, 以达协同增效之功[7]。结果显示, 对照组总显效率为58.70%, 观察组总显效率为80.43%, , 观察组总显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说明化痰活血方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 有利于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及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提高其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该研究时间较短, 样本量较小, 结果的可信度受到限制, 一个大样本、随机、双盲、长期、详细和先进研究手段可能更能说明问题。

参考文献

[1]马丽虹, 李冬梅, 李可建.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J].中国中医急症, 2012, 21 (8) :1269.

[2]彭素兰.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综合治疗方案探讨[J].中医临床研究, 2011, 3 (8) :103.

[3]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志, 2010, 43 (2) :146-153.

[4]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 (6) :379-380.

[5]徐敏.试论《内经》“贵时, 声变”观念与中风病辨证论治[J].北京中医药, 2011, 30 (11) :829-832.

[6]潘峰, 黄燕, 郭建文, 等.中医药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意向性和安全性分析[J].广东医学, 2011, 32 (5) :653-656.

清肺化痰活血法论文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住院患者92例,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 男32例, 女14例;年龄40岁~80岁, 平均67岁;病程3 d至20个月。对照组46例, 男31例, 女15例;年龄41岁~79岁, 平均65岁;病程3 d至18个月。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病情轻重程度、合并症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和治疗》标准[1]。中医胸痹心痛诊断及辨证 (气虚痰瘀) 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与指导原则》[2], 主症为胸闷、胸痛, 胀痛彻背, 动则尤甚;次症为心悸, 气短, 脘痞, 纳呆, 神疲乏力, 面色晦暗;舌质暗紫或有瘀斑, 脉弦滑或涩、结代。凡具备主症一项加次症两项以及相应舌脉象即可诊断。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服用肠溶阿司匹林、硝酸异山梨酯、美托洛尔、氟伐他汀等;中、高危心绞痛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 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者给予相应的降压、降糖治疗。治疗组加用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治疗。方药组成:黄芪25 g, 当归15 g, 丹参15 g, 川芎15 g, 半夏10 g, 石菖蒲10 g, 瓜蒌12 g, 陈皮10 g, 茯苓10 g, 地龙10 g, 炙甘草6 g。用煎药机浓煎, 每剂取汁约300 mL, 封袋分装, 每袋150 mL, 每次1袋, 每日2次口服。两组均治疗4周。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中医证候疗效、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每次心绞痛持续时间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并观察肝肾功能及不良反应。

1.5 中医证候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心病诊断疗效标准与用药规范》[3]制定。显效:证候明显改善, 积分减少≥70%;有效:证候有所改善, 积分减少≥30%;无效:证候无明显改善, 甚或加重, 积分减少<30%;加重:证候加重, 证候积分增加。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两组间的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 同组治疗前后采用配对t检验, 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见表1)

2.2 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比较 (见表2)

2.3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见表3)

3 讨 论

近几年研究表明, 冠状动脉内皮损伤、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尤其是不稳定斑块) 破裂、血栓形成及冠状动脉痉挛是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病的主要机制。本病属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 《金匮要略》云:“阳微阴弦, 即胸痹而痛, 所以然者, 责其虚也, 今阳虚, 知在上焦, 所以胸痹心痛者, 以其阴弦故也”。中医学认为, 本病的病位在心, 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病因多为素体虚弱, 年老体虚, 劳倦内伤, 情志不良等使心、肝、脾、肾功能失调, 导致气、血、阴、阳亏损, 从而形成痰浊、气滞、血瘀, 引起气血运行不畅, 心脉挛急, 血脉瘀阻而发病。气虚痰浊血瘀是本病的病理基础[4,5]。病机为本虚标实, 本虚为气虚为主, 标实为痰浊血瘀为主。因而治宜益气活血化痰通络为法。

方中黄芪为君, 大补元气, 益气活血, 脱毒外出, 臣以当归、丹参、川芎, 且黄芪善壮卫气, 当归善入营血, 两者相配又有调和营卫之用, 瓜蒌、半夏、石菖蒲理气化痰而不伤正, 地龙为虫类药, 具有走串搜络通瘀和脉之效, 陈皮、茯苓健脾化痰共为佐药, 炙甘草益气补中调和诸药为佐使之品。全方标本兼顾, 攻补兼施, 调节营卫, 补元气以助血行, 散痰浊化瘀痰以通脉, 诸药合用共奏气血和顺, 经脉通利之效。

本研究表明, 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证候疗效、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的减少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无明显毒副反应, 安全有效。

摘要: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 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 治疗组加用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结果 中医证候疗效,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6%,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0.05) 。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的减少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方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优于常规治疗。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中医证候疗效,心绞痛发作次数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和治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0, 28 (6) :402-40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第1辑) [S].1993:41-45.

[3]沈绍功, 王承德, 闫希军.中医心病诊断疗效与用药规范[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2:4.

[4]王东生, 袁肇凯, 黄献平, 等.冠心病痰瘀证的微观辨证研究[J].中医杂志, 2007, 48 (9) :831.

上一篇:物权形式主义下一篇:维生素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