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播种技术(精选12篇)
小麦播种技术 篇1
常言道:“备耕仨月, 全看一耧”。说明播种这一环节在种植上是非常重要的。种子一入土, 即使有问题也很难改变它的现状, 除非是毁掉重种。但是毁种延误了农时, 又浪费了种子, 劳民伤财, 所以农民历来都对播种这一环节非常重视。冬小麦播种这一环节技术性很强, 必须把握好。下边结合实际对冬小麦良种播种环节的技术要求分别加以阐述, 供农民朋友参考。
1 适宜播种期的确定
冬小麦生长发育与温度密切相关, 每一个生育时期都有一定温度要求。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 日平均0℃以上积温达到一定数量冬小麦才能前进一步,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适宜生长发育。冬小麦播种后积温达到100~120℃才能达到出苗标准, 即幼苗露出地面2 cm。以后每生长一片叶平均需要积温70~80℃。冬小麦冬前主茎叶龄指标为5~7片叶, 出苗和长叶的积温均按平均数计算, 达到冬小麦冬前叶龄指标需积温485~635℃。豫北地区小麦播种期一般为10月5~15日, 无论遇到秋暖年或是秋冷年一般都不会出现大的偏差。10月5日以前播种, 遇秋暖年形成旺长, 甚至冬前起身拔节, 越冬死苗;10月15日以后播种需要加大播量, 造成种子的浪费。
2 以实际播期确定播种密度, 既基本苗
依基本苗的要求, 参考品种分蘖力、种子千粒重、发芽率、土质及整地质量等因素确定播种量。严格地讲, 播种量应根据基本苗、种子千粒重、发芽率和田间出苗率计算所得, 比较复杂, 农民不易掌握。为方便起见, 生产上常以概数衡量, 综合多个因素, 提出一个大体原则, 即10月5日为起始播期, 亩基本苗15万~18万苗, 分蘖力强的品种偏低限, 分蘖力弱的品种偏高限。目前, 生产上推广的大多数品种正常情况下, 在整地较好的壤土地基本上是斤籽万苗, 即亩播种量为7.5~9.0 kg。以后每晚一天增加0.5 kg, 到10月15日就是12.5~14.0 kg。黏土地、秸秆还田的地, 千粒重40 g左右的品种可适当增加播量10%或稍多, 这样起始播期 (10月5日) 的亩播种量就是8.5~10 kg, 到10月15日就是14.0~15.5 kg;再晚播种的, 按照晚一天加0.5 kg计算, 增加到20 kg封顶。
基本苗是根据分蘖规律和壮苗的要求确定的。冬小麦冬前叶龄指标是5~7片叶, 10月5号播种的应该是7叶龄, 按分蘖与主茎叶片的同伸规律, 理论上应是8个茎蘖。但是, 生产上由于播种均匀度的原因, 分蘖往往达不到理论值, 分蘖力较好的品种就更少些。根据试验和生产调查, 大多数情况下平均4~6个茎蘖, 亩茎蘖数60万~90万株为壮苗。
晚播之所以要增加播种量, 就是因为长叶、分蘖与积温密切相关。10月中旬播种, 主茎叶龄只有5片叶左右, 单株茎蘖只有3个。亩播种量增加到12.5~14.0 kg, 才能达到亩茎蘖数80万株左右的壮苗标准。在适期播种范围内, 均可达到壮苗标准。
3 搞好种子处理
播种前的种子处理要做好三件事:
3.1 选晴朗天气晒种。
因为晒种二三天, 可显著提高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
3.2 做好发芽试验。
虽然正规科研单位与种子公司的种子一般不会有问题, 为了慎重起见, 播种前7~10天将晒过的种子再做一次发芽试验更为稳妥。有两种简便的方法:第一种是土培, 随机数取两份100粒种子, 分别种于土中 (花盆或地里) , 待出苗后数苗数, 两个100粒种子的出苗数平均即为发芽率。第二种是毛巾卷法, 将新毛巾高压锅消毒备用, 随机数取两份各100粒种子分别均匀平摆到凉后的湿毛巾上, 然后将毛巾卷成卷自然温度下待其发芽, 保持一定湿度, 5天即可数发芽粒数, 两个100粒种子的发芽粒数平均即为发芽率。可根据实际发芽率微调播种量。
3.3 药剂拌种。
药剂拌种是为了预防地下害虫、黑穗病和苗期病害。常用的拌种杀虫剂有辛硫磷、乐斯本、吡虫啉等, 杀菌剂有粉锈宁、多菌灵、禾果利等。但乳剂或粉剂拌种的效果不如种衣剂, 杀虫的种衣剂有高巧, 杀菌的种衣剂有立克秀、适乐时等。近年来, 生产上推广的一种高巧加立克秀加益微组合配方对种子进行包衣, 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生产实践中已得到了充分证明。如果购买的是包衣种子, 则可直接播种。
4 提倡小垄密植的播种方式
有利于提高土地和光能利用率, 并可减少水分的无效蒸发。采用15 cm等行距样式或平均行距15 cm的四密一稀样式均可。四密一稀的配置为三个11 cm的小行加一个27 cm的大行 (11:11:11:27) 或者三个12 cm的小行加一个24 cm的大行 (12:12:12:24) 。
5 严格掌握播种深度
冬小麦的适宜播深为4 cm左右。深于5 cm出苗率低, 苗细弱, 分蘖少, 难于形成壮苗, 且影响小麦的一生, 一弱到底。浅于3cm不利于安全越冬, 极容易受冻甚至死苗。
6 播种后一定要镇压
如果墒情较大 (地较湿) , 可晾地一二天后再镇压, 掌握压干不压湿的原则。镇压可踏实土壤, 根土密接, 避免透风漏气, 有利于形成壮苗并安全越冬。建议把播后镇压作为今后冬小麦生产上的一项必须采取的常规措施。
小麦播种技术 篇2
免(少)耕播种技术意见》的通知
鲁农机科字[2009]14号
各市农机局(办):
玉米机收、秸秆粉碎还田和小麦免(少)耕播种技术是全省秋季重点推广的农机化技术,也是培肥地力、蓄水保墒、节本增效和推动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的重要措施。为深化玉米机收小麦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大培训、大推广、大普及”活动,规范玉米机收和小麦免(少)耕播种操作规程,提高作业质量,扩大玉米机收—秸秆粉碎还田—小麦免(少)耕播种“一条龙”作业面积,省农机技术推广站、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共同制定了《玉米机收、秸秆粉碎还田和小麦免(少)耕播种技术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贯彻执行。
在实施过程中,各地农机部门要主动配合农业等有关部门,指导农民科学选用种植模式,正确把握技术要点,通过农机农艺结合,推进秋收秋种的规范化和生产过程机械化。
二00九年八月六日
玉米机收、秸秆粉碎还田和小麦免(少)耕播种技术意见
山东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 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为切实加强农机农艺结合,提高玉米收获和小麦播种质量,促进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的推广和小麦产量的提高,改善农业生产环境,特制订玉米机收、秸秆粉碎直接还田和小麦免(少)耕播种技术意见。
一、玉米机收、秸秆粉碎还田技术要点
玉米联合收获就是用玉米联合收获机一次完成玉米摘穗、果穗输送、收集装箱、秸秆粉碎还田等作业。玉米秸秆还田还可在人工摘穗后,用秸秆粉碎还田机进行作业。
(一)选择机具。优先选择进入《2009~2011年山东省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目录》的产品。玉米联合收获机可根据玉米种植规格、品种、所具备的动力机械、收获要求等条件,分别选择悬挂式、自走式和割台互换式等适宜的产品。秸秆还田机械尽量选用弯刀式、直刀式、铡切式等秸秆粉碎性能高的产品,确保作业质量。
(二)安装和试运转。按照使用说明书要求正确安装,确保部件运转平稳,连接件、紧固件无松动、卡、碰等异常现象。试运转时,人员要撤到安全位置。
(三)技术指标要求。玉米机收:籽粒损失率≤2.0%;果穗损失率≤3.0%;籽粒破碎率≤1.0%;果穗含杂率≤5.0%;苞叶未剥净率≤15 %;残茬高度≤8厘米。
玉米秸秆还田:秸秆切碎长度≤10厘米;秸秆切碎合格率≥90%;抛撒不均匀率≤20%。
(四)及时检查保养。玉米联合收获机是多部件相互配合运转的复式作业机械,秸秆还田机是高速运转机械,工作时,要及时检查和保养,每班次(8小时)要保养一次,各润滑部位加注润滑油。每工作50小时,检查各运动部件间隙、紧固件紧固程度,调整维修后再工作。
(五)及时更换易耗部件。秸秆还田机刀片或锤爪,是主要工作部件,极易磨损,要及时更换,以保证作业质量。刀片(锤爪)更换前要按重量(10克)分级,同一重量级的刀片(锤爪)装配在同一根刀轴上,保证机械平稳运转。
(六)注意事项。作业中无论行走快慢,都要选择大油门作业,以保证作业质量;作业中不准倒退;转弯时要提升秸秆还田机。
二、小麦免耕播种技术要点
小麦免(少)耕播种技术就是在秸秆还田覆盖的情况下,不耕翻土壤,采用免耕播种机械一次完成开沟、肥料深施、播种、覆土、镇压等作业工序的技术。
(一)选择优良品种。根据各地气候条件、生产水平、耕作制度,选用分蘖能力强的优良品种。
(二)选用机具。在地表大量秸秆覆盖的情况下,要选用通过性能强、播种质量好、作业效率高的苗带旋耕式免耕播种机。沿黄灌区和大水量井灌区,一般选用播幅2米以上的免耕播种机;小水量井灌区和地块较小的地区,推荐选用
1.2~1.7米播幅的免耕播种机。
(三)作业要求。严格控制播深,播深2~3厘米,播种量根据播期和品种分蘖特性确定,一般7.5公斤左右/亩;采用宽苗带播种,苗带宽度应在10~12厘米,行距在30~38厘米;颗粒状种肥施用量25~35公斤/亩,肥种间隔大于3厘米。种子分布要均匀,播深一致,镇压连续。播后地表平整,无明显的壅土。地头长度不超过机组长度的2倍。
(四)足墒适期播种。墒情不足的地块,要播前造墒。在适期内,掌握“宁可适当晚播,也要造足底墒”的原则,做到足墒下种。随着气温的变化,各地要适当推迟播期,鲁东地区要集中在10月1日~10日播种;鲁中地区要集中在10月3日~13日播种;鲁南、鲁西南地区要集中在10月5日~15日集中播种;鲁北、鲁西北地区要集中在10月2日~12日播种。
(五)机具准备。按照使用说明书对播种机进行全面检查,调整机器左右水平、排肥量排种量、播种深度、施肥深度、镇压强度和传动机构;检查配套拖拉机的技术状态,液
压系统应操作灵活可靠,调整自如。工作前进行试运转。检查各部件是否灵活可靠,各工作间隙是否符合要求,紧固件是否有松动,工作部件是否有碰撞声,并进行及时检查,调整。
(六)试播。正常作业前,先进行试播。试播长度要大于15米,检查播种量、播种深度、施肥量、施肥深度、有无漏种漏肥现象,并检查镇压情况,必要时进行调整。
冬小麦播种及管理技术 篇3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 “七分种、三分管”是高产稳产的关键
“七分种”即强化规范化播种技术,是培育壮苗高产群体的基础,也是田间管理的前提。要种好小麦首先是秸秆还田要细、碎、匀;播前整地要耕层无明暗坷垃,土壤踏实,墒情适宜;小麦播种后能及时出苗,苗齐、苗全、苗匀、苗壮;播期、播量适宜,冬前主茎叶龄达5叶1心~6叶,单株2~4个分蘖,单株次生根5~8条;每亩旱地小麦群体80万~90万,水地小麦群体70万~80万。
2. 优化品种布局,选择对路品种
选种上切忌盲目求新、求高产,而应根据区域生态气候特点,选择中早熟或中晚熟的冬性、半冬性多穗型品种。按照土壤肥力,选择高产或稳产品种;根据用途选择高产或优质品种,实现品种合理布局,增产增效。
3. 根据地力平衡施肥,用养结合
根据土壤基础肥力,适量合理平衡施肥,实现弱苗不缺肥、不过量施肥旺长,高产高效,且持续培肥地力,用养结合。水地秸秆还田地块基肥应重氮稳磷少钾;正茬地块应稳氮增磷钾;旱地麦田应稳氮钾增磷。
4. 提高主推技术到位率,确保高产稳产
水地主推“小麦冬水前移两增一减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旱地主推“旱地小麦‘三改’高产稳产栽培技术”和地膜覆盖“‘三提前’蓄水保墒增产技术”。抓好7项播种技术和9项管理措施,构建冬春高产群体,增强抗灾防灾能力,确保小麦单产稳步提高。
二、推广七项播种技术
1. 选用良种
山西省南部水地可种植:晋麦84号、临Y7287、尧麦16、舜麦1718、晋麦94号、晋麦95号、晋麦96号、济麦22、良星66和良星99等;山西省南部旱地可种植:临丰3号、运旱20410、运旱618、晋麦90号和晋麦92号等。
山西省中部水地可种植:长麦6135、中麦175等;山西省中部旱地可种植:长6878、长6359等。
2. 精细整地
水地复播田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用大马力机械进行秸秆还田,粉碎秸秆长度≤5厘米,根茬较多田块可粉碎2遍,使秸秆均匀撒于地表,垄边地头秸秆较多时,应撒匀或移出。还田后旋耕15~20厘米;若连续3年未深耕或深松田块,应先深松后旋耕。
旱地复播田块若墒情适宜可还田整地,墒情差则应腾茬后整地。
伏期休闲田应在8月上中旬深耕或深松1遍,深耕田块可在深耕时施入磷肥。若深耕前田间杂草较多应及时用草甘膦、百草枯化学除草,或人工清除杂草,以减少肥水消耗。
3. 适墒匀播
当耕层0~20厘米土壤相对含水量在70%左右时最适宜播种,可实现一播苗全、苗齐、苗匀。当0~20厘米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0%时,水浇地播前应浇串茬水,水源若不足可在播后浇蒙头水。
旋耕、播种、镇压一次性完成已成为主要播种方式。播种时机械应匀速行驶,播深保持在3~5厘米,防播种过浅,更要防深播弱苗。旱地0~20厘米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0%时,可适当增加播深1厘米,播后重镇压促进出苗。
4. 播前种子和土壤处理
①种子处理。种子包衣或拌种是预防地下害虫、土传、种传及苗期病虫害,确保全苗的最有效方法,杜绝“白籽”下种。a. 拌种预防地下害虫:每50千克种子用40%辛硫磷乳油100克或50%二嗪磷乳油50~100克对水3~4千克拌种。b. 预防全蚀病、腥黑穗病、白粉病、锈病等病害:每50千克种子用25克/升咯菌腈悬浮种衣剂50毫升或2%戊唑醇湿拌种剂50~100克或30克/升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100~150克对水2.5~5千克拌种。c. 病、虫混发地块:可按50千克种子用50%辛硫磷乳油50毫升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50毫升+20%三唑酮乳油50毫升或15%三唑酮粉剂75克或2%戊唑醇湿拌种剂75克放入喷雾器内,加水3千克边喷边拌,拌后堆闷3~4小时,待麦种晾干后即可播种。
②土壤处理。a. 地下害虫和土传病害重发、常发田块:应将种子和土壤处理相结合。土壤处理时,地下害虫重发田块每亩用4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250毫升对水1~2千克,拌细砂土25千克制成毒土,或用3%辛硫磷颗粒剂2.5~3千克拌细砂土15~20千克,整地前撒入地表,随旋耕翻入土中。b. 土传病害重发田块:每亩用50%福美双或70%甲基硫菌灵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3千克,拌细砂土20~30千克,整地前均匀撒入地表,随旋耕翻入土中。
5. 合理施肥
所有田块应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2000千克或精制有机肥150~200千克,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促进秸秆腐熟。秸秆还田田块采取重施底氮平衡施肥技术,避免苗期生物争氮、苗黄苗弱,降低土壤碳氮比,促进秸秆腐熟,调节土壤理化性质,实现培育壮苗与培肥地力统一。
推荐施肥量为:亩产≥600千克的田块,亩施N 17~18千克、P2O5 8~9千克、K2O 5~6千克;亩产500~600千克田块,亩施N 16~17千克、P2O5 7~8千克、K2O 4~5千克;亩产400~500千克田块,亩施N 14~16千克、P2O5 6~7千克、K2O 4~5千克。亩产≥500千克的田块,氮肥采取70%底施+30%拔节期追施;亩产<500千克的田块采取一次性底施。旱地麦田一般亩施N 10~12千克、P2O5 7~9千克;秸秆还田田块,每亩应增施N 2千克。
6. 适期适量播种
山西省南部中熟冬麦区旱地适播期为9月25~30日,中部晚熟冬麦区旱地适播期为9月20~25日,地膜覆盖小麦适播期应比露地小麦推迟5~7天;南部中熟冬麦区水地适播期为10月1~10日,中部晚熟冬麦区水地适播期为9月25日~10月5日。适播期还应考虑品种冬春性,春性品种适当晚播,冬性品种适当早播。
旱地小麦适播期内确保亩基本苗在15万~20万,播量7.5~10.0千克;地膜覆盖小麦亩基本苗15万左右,播量7.0~8.0千克。水地小麦适播期内确保亩基本苗20万~25万,条播播量10.0~11.0千克;秸秆还田量较多田块可亩增加播量1~2千克。适播期外提前或推后1天,减少或增加播量0.5千克。
7. 查苗补苗
出苗后7~10天查苗,麦行内≥10厘米无苗应及时补种。补种应用相同品种,播前最好浸种12小时以上,种子露白后播种,并适当增加播量。表墒差时,应先开沟撒种,再顺沟浇水,水下渗后覆土,最后踩踏,促进出苗。
三、采取九项管理措施
1. 化学除草
麦田化除可在秋季或早春进行。推广秋季化除,效果好、安全性高。秋季化除时期为小麦3~5叶期、杂草2~4叶期、日均气温5℃以上的晴天;早春化除时间为小麦返青后到拔节前,日均气温稳定在5℃以上的晴天;遇到大风或大幅降温时应停止化除。阔叶杂草为优势种群的田块每亩用75%苯磺隆干悬浮剂1克或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5克对水30千克喷雾防除;野燕麦、看麦娘为优势杂草的田块每亩用6.9%精恶唑禾草灵水乳剂60~70毫升对水30千克喷雾防除;节节麦发生田块应在秋季每亩用3%甲基二磺隆乳油30毫升对水30千克喷雾防除。阔叶与禾本科杂草混发田块,可分次防除或选用复配剂防除。
2. 冬水前移
浇水是秸秆还田后踏实耕层土壤最有效的方法。在足墒播种确保全苗基础上,秸秆还田田块越冬水前移至3叶期后开始、夜冻昼消前结束,亩浇水量30~40米3,踏实耕层土壤,促进冬前分蘖、次生根发生,培育壮苗,增加土壤含水量,促进秸秆腐熟,确保安全越冬,为春季高产管理奠定基础。正茬田可在昼消夜冻时浇越冬水,确保安全越冬。浇水后墒情适宜时,及时中耕耙耱保墒,弥合裂缝,提高水分利用率。
3. 冬春护膜
地膜覆盖麦田冬春应做好查膜护膜,以更好发挥地膜覆盖保墒增温效果。查膜护膜可结合中耕划锄进行,既壅土护膜、松土保墒,又清除杂草。
4. 早春耙耱镇压
所有麦田在顶凌期都应浅耙或轻耱,去除枯叶,弥合裂缝,保墒提温;旱地表墒较差的田块,返青期应先镇压后耙耱,提墒保墒,促进返青。
5. 春季适时灌水
山西省十年九旱,未冬浇麦田,应在返青期浇水,亩灌水量40~50米3;亩总茎数低于80万的田块,结合浇水追施尿素5~7.5千克;亩总茎数高于80万的田块不追肥。已冬浇的壮苗田,春季浇水推迟到拔节中后期,结合浇水追施尿素5~7.5千克;弱苗田应在拔节前期浇水,并结合浇水追施尿素7.5~10千克;亩灌水量由50米3增加到60米3,满足小麦后期对水分的需求,增穗、稳粒、保粒重,抵御晚霜冻害或低温冷害。
6. 做好“三虫三病”防治
春季是病虫危害盛期,应做好“三虫三病”的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
①小麦红蜘蛛(麦蜘蛛)。高温干旱有利于小麦红蜘蛛发生。当单行市尺(33厘米)有虫200头或每株有虫6头、叶片密布白斑时即达到防治指标。在上午日出至10时前或下午4时至日落前的无风天气进行防治。发生初期,每亩用20%哒螨灵乳油20~40毫升或40%三唑磷乳油21.3~40毫升或1.8%阿维菌素乳油10~20毫升对水40~50千克喷雾。严重发生时,每亩用20%三氯杀螨醇乳油20~30毫升或40%氧化乐果乳油10毫升或1.8%阿维菌素乳油10~20毫升等对水40千克喷雾。
②小麦蚜虫。小麦蚜虫是山西省小麦后期主要害虫,也是防治重点。小麦抽穗前,百株蚜量达200头时,每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40克或3%啶虫脒乳油40~50毫升对水45千克喷雾;开花灌浆期,百株蚜量达500头时,每亩用40%氧化乐果乳油80~120毫升或2.5%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10~20毫升对水40~50千克喷雾。
③小麦吸浆虫。坚持“主攻蛹期,成虫期扫残”的策略。蛹期每样方(10厘米×10厘米×20厘米)5头时撒毒土防治,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200~250毫升加水适量拌细土制成毒土,或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2~2.5千克拌细土20~25千克均匀撒施于麦垄间,然后及时中耕浇水,提高防效。同时,成虫期(小麦抽穗至开花期)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或菊酯类杀虫剂1000~1500倍液40~50千克于傍晚喷雾。
④小麦白粉病。高温高湿天气,有利于白粉病发生。孕穗至抽穗期,零星发生时,每亩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100克+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60克,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30克,对水30千克喷雾,兼治小麦锈病等主要病害。灌浆期,发生比较严重时,每亩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120克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40~60克或6%戊唑醇微乳剂200毫升等对水40千克喷雾。
⑤小麦锈病。坚持“发现一点,防治一片”的原则,带药巡查,发现中心病株,立即喷药防治。每亩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30~40克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5~30克对水40~50千克喷雾,间隔8~10天连喷3次。开花期,田间发病比较严重时,每亩用25%戊唑醇水乳剂50~60毫升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60~80克或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60~80克+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对水40~50千克喷雾。
⑥小麦赤霉病。近年来,小麦赤霉病在山西省零星发生,应密切关注,及时预防。坚持“预防为主、主动出击”的策略。小麦抽穗至灌浆期,遇到阴雨连绵、潮湿多雾、闷热天气时,应注意预防。开花初期,田间零星发病时是防治适期。每亩用50%多·福·硫可湿性粉剂100~150克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克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50克等对水40~50千克喷雾,间隔7~10天再喷1次。
7. 预防冻害和低温冷害
山西省冬春小麦冻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尤其以4月上中旬的晚霜冻(冷)害危害最大,一旦气温降至5℃以下,就可能造成幼穗受冻死亡或秃尖、缺位穗等,导致减产。因此,南部麦区在4月1~5日,中部麦区在4月5~10日间增量浇拔节水,预防晚霜冻(冷)害;未浇水麦田一旦发生低温冻(冷)害,应及时浇水,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5千克,促进小蘖成穗;无浇水条件的麦田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积极防御和补救,低温来临之前或发生后喷施叶面肥、生长调节剂(如天达-2116、芸苔素内酯等)或熏烟都可预防和减轻低温冻(冷)害的损失。
8. 后期“一喷三防”
“一喷三防”是将防虫治病的药剂与抗干热风的生长调节剂或叶面肥混合喷雾,可有效防虫、治病、防早衰,提高粒重。“一喷三防”从小麦开花期至灌浆后期,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和天气变化,连喷2~3次。
针对白粉病、锈病、蚜虫进行的“一喷三防”,每亩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100克或20%三唑酮乳油30毫升或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20克+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15克或4.5%高效氯氰菊酯50毫升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15克+磷酸二氢钾100~150克对水30~50千克,叶面喷雾。
防治吸浆虫,每亩用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30毫升或48%毒死蜱乳油40毫升对水30~40千克喷雾。
防治麦蜘蛛,每亩用1.8%阿维菌素3000倍液喷雾,或20%甲氰菊酯乳油30毫升对水30千克喷雾。
叶面肥可用15%~20%草木灰浸出溶液,或0.2%尿素+0.2%磷酸二氢钾溶液,或市售叶面肥(如植物活力久久)等。
9. 适时(期)收获晾晒
小麦蜡熟末期是机械收获的最佳时期,应及时收获晾晒,晒至含水量低于12.5%时精选入库。种子田收获前应彻底清理收割机械,单收单晒,精选入库。
小麦备播和播种技术 篇4
1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稳定粮食生产面积, 提高单产, 增加总产, 提升品质, 节本增效;优化结构, 搞好示范, 辐射带动, 推进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 全面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2目标
实现全县麦播面积101万亩, 单产500 kg, 总产5.5亿kg, 优质强筋小麦面积达到10万亩, 创建2个万亩示范方, 示范方单产600 kg。
3主要技术
1) 及早行动, 搞好备播。
要抓住当前备种、备肥的关键时期, 备足备好良种、化肥、农药, 因地制宜, 及时更换小麦良种, 选用配方肥, 调剂好拌种药物。同时还要搞好有机肥的沤制, 做到有机肥无机肥相结合, 以达到培肥地力, 持续增收的目的。
2) 抓紧腾茬, 适时早播。
要抓紧时间, 迅速腾茬整地。集中力量, “抢”字当头, 突出搞好腾茬工作, 腾出一亩是一亩, 腾出一分是一分, 抢时整地, 一次整好待种。力争10月15日前腾茬整地全部结束, 确保小麦适时播种。
3) 因地制宜, 选用良种。
良种是夺取小麦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要实现小麦高产, 首先要选用优质高产品种, 选用国家审定或省审定, 并在生产或者试验、示范中表现优良的品种。选用品种的一般原则是:早中茬中上等肥力地块宜选用增产潜力大、抗寒性好的半冬性品种;晚茬中上等肥力地块宜选用高产稳产性能好、适宜晚播早熟的弱春性品种。主推周麦22、矮抗58、众麦1号, 搭配郑育麦9987、众麦998, 试验示范泛麦8号、周麦24, 优质强筋小麦推广郑麦366、西农979等。
4) 培肥地力, 配方施肥。
扩大平衡配套施肥面积。“庄稼一枝花, 全靠肥当家”。亩产千斤的小麦, 必须具有较高肥力基础和科学施肥技术, 要实施秸秆还田技术, 增施有机肥, 实行配方施肥, 坚持氮、磷、钾配合, 切忌重氮轻磷、钾肥, 一般亩施优质粗肥2~3方、尿素20 kg、普通过磷酸钙50~70 kg、氯化钾5~7 kg、硫酸锌1 kg, 或施含氮15%、含磷15%、含钾15%的复混肥40~50 kg做底肥, 对降低成本、减少投入、提高肥料施用效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年麦播施肥的总体要求是:加大有机肥施用量, 稳定氮肥, 增施磷、钾肥, 补施微肥, 推广平衡配套施肥, 努力提高和培肥地力, 为小麦高产奠定扎实的肥力基础。
5) 精细整地, 足墒播种。
要深耕25~30 cm, 推广深松技术, 耕深耙透不漏耕, 达到上虚下实, 地面平整。秸杆还田地块要确保深翻耙实, 同时防止播种过深, 防止出苗困难和死苗现象的发生。推广田间起垄作畦, 保证灌排方便。墒情不足时, 一定要在耕地前浇透底墒水, 然后整地播种, 做到足墒下种, 确保一播全苗。
6) 精量半精量适期播种。
目前小麦已处在高产阶段, 近年来, 冬季气温偏高, 小麦生长发育快, 群体易偏大, 易发生冬季冻害和“倒春寒”危害, 所以应控制好播期, 精量半精量下种。要根据今年确定的几个主导品种和搭配品种的不同特性, 抓好适时播种、适量匀播。要在10月15日前后开始播种, 10月底前基本结束。
(1) 播期:
半冬性品种 (早中茬) 应在10月10~20日播种为宜;弱春性品种 (晚茬) 应在10月18~25日播种为宜。
(2) 播量:
应根据品种的特征特性、土壤肥力水平、整地质量、土壤墒情和播种时间来定。在墒情足、整地质量好的高水肥地块, 半冬性品种播量10~12 kg, 弱春性品种或遇晚播整地质量差可, 可适当加大播种量, 每亩11~12.5 kg, 最多不超过15 kg。
(3) 机播:
机播是保证小麦播种深浅一致, 种均苗匀的有效手段, 播深3~5 cm。旋耕机械作业的地块, 一定要注意播种深度, 防止播种过深, 出苗难的现象。
7) 搞好药剂拌种和土壤处理。
种子处理:用2.5%适乐时20毫升或12.5%全蚀净20 ml, 或75%卫福20 ml加40%甲基异柳磷10 ml兑水1 kg, 拌种10~15 kg。主要防治纹枯病、根腐病、全蚀病等病害和地下害虫;土壤处理:用3%辛硫磷或3%甲基柳磷颗粒剂每亩2~3 kg, 耕地前或耙前撒施, 主要防治蝼蛄、蛴螬和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全蚀病发生的地块, 除采取种子处理外, 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按每亩2~3 kg加细土20~30 kg, 进行土壤处理。
8) 留好茬口, 调优结构。
结合不同种植习惯, 发挥好区域规模优势, 留出空档, 调优结构, 进行一年三熟, 四熟以上间作配种, 提高经济效益。
9) 提高技术到位率, 科学种好小麦。
农业部门要组织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农村, 举办多种形式的小麦播种技术培训班, 讲解今年小麦主导品种和搭配品种的种性特点、栽培要点、主要管理环节, 使麦播实用技术达到家喻户晓, 人人皆知, 保证明年小麦的增产增收。
4结语
小麦播种技术 篇5
施肥、播种、浇水和品种因素互作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测定施肥、播种、浇水、品种以及因素间互作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研究小麦节水省肥高效生产的技术方法.主因素对产量的影响力依次为品种、浇水、施肥和播种,播种对产量的影响不显著,因素间的互作显著并且作用大于品种以外的`单因素.品种与施肥、浇水、播种的互作显著,品种与其它技术因素的配合是高产的重要技术措施.品种间对肥、水、播种的反应敏感程度差异较大,品种选择需要注意品种对水肥条件的反应.
作 者:张其鲁 魏秀华 郑以宏 冷继恭 徐光宾 作者单位: 刊 名:山东农业科学 ISTIC英文刊名:SHAN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年,卷(期): “”(4) 分类号:S512.1 关键词:小麦 产量 正交试验 影响因素小麦播种技术 篇6
一、充分发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基层区域农技推广站的职能,结合百名科技人员包百村行动,广大农技指导员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通过电视讲座、开广播会、发放技术明白纸、举办农民培训班等形式大力宣传小麦栽培技术知识,让农民了解掌握小麦备播应注意的问题及事项。
二、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力度,严查农资销售市场,杜绝假冒伪劣农资流向市场,避免坑农害农事件发生。
三、做好种子的选择与储备。一是根据本地的气候条件,选用半冬性或弱春性品种。二是根据地力生产水平选用合适的良种。如薄地应选耐瘠品种;土层较厚、肥力较高的旱地,应选抗旱耐肥品种;肥水条件良好的高产田,应选丰产潜力大的耐肥、抗倒品种。三是根据不同耕作制度选用良种。如麦、棉套种,要选适宜晚播、早熟,并植株较矮、株型紧凑、边行优势强的品种。四是选籽粒品质和商品性好的品种。五是选用良种要经过试验、示范。在种植主导品种的同时,积极引进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以便确定“接班”品种,保持生产用种的高质量。如周麦27、周麦28、周麦32、百农矮抗58、众麦一号等品种。
四、做好肥料的选择与准备。根据该地土壤地力情况,做好测土配方化验,根据测土配方化验结果,合理配比复合肥料中的氮磷钾含量,做到科学施肥的准备。
五、做好小麦土壤处理剂、包衣剂或拌种剂的选择与准备,根据自己所种田块的实际情况,对症选择土壤和拌种药剂,做好小麦播种期防治小麦病虫害的准备工作。如土壤处理可选用3%辛硫磷或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耕、耙前撒施,拌种可选用2.5%适乐时和40%甲基异柳磷,防治小麦苗期虫害和病害。全蚀病发生地块选用全蚀净拌种进行防治,整季防治小麦蚜虫可用高科技新型缓控释农药颗粒掺麦种播进田地等。
六、适时收获秋季作物,做到及时腾茬,对秋作物秸秆进行还田并进行秸秆腐熟处理,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七、做好农机手的培训工作。根据该地常年整地与播种经验,对农机手进行以秋作物收获、秸秆还田。土地深松、土地深耕、土地旋耕、精量和半精量播种为内容的培训。
八、做好农机的检查、保养与维修工作。以保证农机使用时正常工作,不误农时。
九、精细整地。耕作整地是小麦播前准备的主要技术环节。其目的是使麦田达到耕层深厚,土壤中水、肥、气、热状况协调,土壤松紧适度,保水、保肥能力强,地面平整状况好,符合小麦播种要求,为全苗、壮苗及植株良好生长创造条件。一是深耕改土,改良土壤结构,加厚耕作层,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增强保水保肥性能,促进有机质分解,提高土壤肥力,一般深耕要在25~35厘米。二是耙耢造墒,可使土壤细碎,消灭坷垃,上松下实,底墒充足。尤其是采用秸秆还田和旋耕的地块,必须耕翻后尽快耙耢、镇压2~3遍,以破碎土垡,耙碎土块,疏松表土,平整地面,上松下实,减少蒸发,抗旱保墒;使耕层紧密,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保证播种深度一致,出苗整齐健壮。一般旋耕地块每旋2~3年要深耕一次。
浅谈旱地小麦播种技术 篇7
关键词:小麦,播种技术,措施
闻喜县地处山西省南部, 运城盆地北端, 是一个以丘陵旱地为主的小麦种植大县。小麦种植面积为4.02×104hm2, 其中旱地3.35×104 hm2, 常年产量达1.2×108 kg, 是山西省的小麦生产大县。2010年闻喜县小麦遭遇了严重的旱灾、冻灾、病虫害, 小麦大幅减产, 极大地挫伤了粮农的积极性。因此, 讨论旱地小麦种植技术有其现实意义。
1 品种选择
小麦要高产, 品种是关键。水浇地选用矮秆抗倒伏、穗大粒多、抗病品质好的舜麦1718、临汾8050、烟农19, 积极示范良星99。2011年主推舜麦1718, 它的主要特性是:生长发育“前慢、中稳、后快”, 抗冬、春冻害及干热风, 减损能力较强。“前慢”指早播不旺, 寒冬不死, 越冬安全。“中稳”指成穗多, 穗花同步性好, 遭春霜冻害概率低。“后快”指籽饱粒好、抗干热风。
旱地选用根系发达、分蘖力强、穗层整齐、抗旱抗干热风的临丰3号、运20410、晋麦79。闻喜县2011年旱地小麦品种主推临丰3号, 它的性能特点是高产稳产、适应性广。在丰水年份, 0.067 hm2产量可达400~450 kg, 好的可达500 kg以上;正常年份稳产, 0.067 hm2产量可达250~350 kg;在大旱之年不减产或少减产。加工品质好, 口感好。
2 播期与播量
一般采用半精量播种技术。小麦最佳播期适宜温度为16℃~18℃, 适宜水地小麦的播期为9月25日—10月5日, 旱地播期为9月15日—9月25日, 播量为6~8 kg/0.067 hm2。随着播期推迟, 播量增加, 若10月5日以后播种, 播量控制在8~15 kg/0.067 hm2。
3 精细整地
耕前整地主要是立即灭茬, 尽量把雨季降水蓄积起来, 同时地面不平的在耕翻前要削高填洼, 增加平整度。耕后整地主要是进一步对土壤结块破碎, 增加表层土壤紧密度和地面平整状态。土层深厚的高产田耕深达25 cm以上, 中产田耕深要达到23 cm以上。机耕、机耙相结合, 达到耕层深, 地面平整, 干净无根茬、无坷垃。在整好地的基础上, 有条件的地块要浇好底墒水, 保证足墒播种, 确保一播全苗, 为培育壮苗奠定坚实基础。
4 配方施肥
底肥施足是实现小麦高产稳产的物质基础, 坚持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 微量元素与大量元素相结合, 底肥与追肥相结合, 推广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高产田要控氮、增磷、增钾, 中产田要稳氮、增磷, 低产田要增氮、增磷。高产田在每0.067 hm2施有机肥5 000 kg的基础上, 再施尿素40 kg、过磷酸钙50 kg、硫酸钾15 kg, 有机肥、磷肥、钾肥全部基施, 氮肥40%做底肥, 60%拔节期追肥。中产田应每0.067 hm2施有机肥3 000 kg、尿素30 kg、过磷酸钙50 kg、硫酸钾10 kg。低产田每0.067 hm2施农家肥3 000 kg、尿素40 kg、过磷酸钙50 kg、钾肥10 kg, 推广化肥深施, 提高肥料利用率。
5 秸秆还田
秸秆还田能优化麦田土壤的综合特性, 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增强小麦生产的后劲。大力推广小麦高留茬还田和玉米鲜秆还田。秸秆还田的土壤在秋播时每0.067 hm2增施3~5 kg尿素, 平衡碳氮比, 利于秸秆分解。
6 浇足底墒水趁墒播种
闻喜县大部分土地是纯旱地, 要根据气候条件和土壤墒情趁墒播种, 保证出苗整齐。做到有墒不等时, 到时不等墒。对于播前墒情不好的水浇地, 可浇一次底墒水或补浇一次越冬水。越冬水补浇时间在小雪和大雪之间, 在昼消夜冻时浇, 此时可保证水分充分下渗, 能起到融冻作用, 对疏松土壤、保持土壤水分有利。
7 药剂拌种
小麦精少量播种机械化技术 篇8
1 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的理论依据
长期生产实践表明, 小麦单产处于低阶段, 应依靠主径成麦穗, 当小麦单产上升到中产阶段, 小麦的分蘖应相应占有一定的比例, 但主茎仍占主导地位。高水肥条件, 或仍采用传统大播量、大群体的做法, 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群体动态结构不合理。群体内通风透光条件差, 叶片提前衰老, 穗小、粒小、粒轻, 尽管亩穗数不少, 但很难达到高产。精播小麦个体生长发育健壮, 根系发达, 吸收能力强, 无机营养良好, 单株分蘖多, 成穗率高, 后期光合力强, 穗大、粒多、粒重, 较易实现高产。
2 小麦精播种机械化技术实施
2.1 地块选择
实施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 并非对所有地块都适宜, 其地块应满足以下条件:
(1) 便于机械作业。应考虑机械作业的方便, 地块尽可能大, 连片成方, 地块两头都尽可能有路可供机械进出。
(2) 土层深厚且疏松。一般要求土层深度达80cm, 活土层厚度达25cm以上, 总空隙度为50%~55%, 空气孔隙度12%以上, 耕层容重1.1~1.2g/cm3。同时充分利用土壤机械化深松技术, 在不打破土壤原来层次的基础上, 利用土壤深松机使土壤疏松50cm左右, 打破土壤中的犁底层, 并在下面留有一道7~8cm粗细的空间。这样的土壤可大量吸纳天然降雨, 在降雨量每小时300mm情况下, 地面没有积水。天旱时地下储存的大量水可源源不断的供给小麦生长。
(3) 土壤肥力基础好。要求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以上, 含氮0.07%以上, 水解氮40~50ppm, 速效磷20ppm以上, 速效钾80ppm, PH值6.5~7.5。
2.2 科学施肥
首先应施足底肥, 并多用有机肥。底肥要以农家肥为主, 化肥为辅, 重视氮、磷、钾的配合。其次是利用机械化分层施肥机分层施肥, 以不断培肥地力, 满足小麦各生产期对养分的需求。
2.3 精细整地
小麦是一种深根作物, 土壤深松、耕深加大可使之根系不扎, 充分利用深层土壤中的肥水, 一般要求耕深达到20~25cm。深耕后, 要求随耕随耙, 耙细耙透, 做到上松下实, 地面平整。为浇灌方便, 节约用水, 可根据当地的耕作习惯和农艺要求, 筑起畦埂, 整平畦面。
2.4 品种选择
选择好优良品种是小麦高产、稳产、优质、低耗的关键环节, 应选择适合当地栽培的穗大、粒大、粒饱、发芽率高、分蘖能力强和抗倒伏能力强的高产优良品种。
2.5 减少播量
小麦精播一般每公顷60~90kg较为合适。由于播量减少这就对播种的均匀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使用小麦精少量播种机播种过程中不允许出现重播、漏播等现象, 并可使种子播种深度一致, 株、行距一致。
2.6 扩大行距
行距一般为23~30cm。行距加大, 改善植株的通风透光条件, 使田间光照充足, 营养面积合理, 植株发育健壮, 抗倒伏, 穗大、粒饱, 千粒重增加, 增产潜力大。机械播种时, 播种机上应安装划印器, 使衔接处保持一致。
2.7 适时播种
小麦精播应严格掌握适播期, 选择最佳日期, 足墒播种, 其播深一般要求3~5cm, 播后随即镇压, 以确保苗全、苗旺、苗壮, 保证小麦在越冬前有600~700℃的积温。
2.8 统分管理
冬小麦播种的关键技术环节 篇9
1 选择适合品种
1.1 根据气候条件选择适合品种
冬小麦品种要与当地气候和生产条件相适应。根据黎城县的情况, 所选择的品种首先要适合当地的气候。该县属温带季风气候区, 一年四季分明, 冬季常遭低温灾害, 历史极端最低气温-22℃;春季回暖慢, 常受“倒春寒”的袭击。近年来, 黎城县个别农户由于品种选择不适合本地气候特点, 遭遇冬春冻害造成的死苗现象时有发生。冬小麦应首选冬性强的品种, 慎用半冬性品种, 最好不要种植弱冬性品种。
1.2 根据地力条件选择适合品种
黎城县地力水平一般划分为保浇地、扩浇地、肥旱地和旱薄地。
1.2.1 保浇地
一般水利条件较好, 基本能保证冬小麦越冬、拔节、孕穗、灌浆等关键时期小麦对水分的需求, 所以宜选株高低于75 cm、茎秆韧性好、抗倒能力强、群体自我调控能力高的品种。考虑到全县的热量资源是两季不足, 一季有余。所以, 保浇地的农户都在小麦收割后要播种一茬大豆或油葵。这样一来, 适期播种便掌握得不好, 而要保证小麦生长后期有足够的成穗条件, 就必须增加其播量, 以主茎成熟为主。但群体自我调控力弱的品种, 往往在春季分蘖高峰期易形成许多无效分蘖, 消耗养分, 甚至造成植株倒伏, 影响产量。
1.2.2 扩浇地
在冬小麦整个生长期内, 扩浇地一般只能满足越冬和返青或拔节浇两水, 所以品种选择要注重有一定的抗旱和抗倒伏能力, 一般选株高在85 cm以下, 稳产性好的品种, 以实现涝时不倒伏、旱年不减产的稳产目标。
1.2.3 肥旱地
肥旱地包括部分沟坝地, 这类地土层深厚、土质较好, 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抗旱性好, 适于播种旱地小麦, 但应注意适期播种, 以培育冬前壮苗为主要目标。品种要选择抗旱、抗逆性好, 以及冬前宜形成壮苗的品种, 为翌年夺高产打下基础。
2 播期与播量
适宜的播期是培育冬前壮苗、夺取小麦高产的基础。然而, 由于耕作制度的不断改进, 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 一味地要求“适期”是不可能的。黎城县冬小麦的适宜播种期以9月20日—27日为最佳, 但由于近年来复种指数的提高, 高、中水肥地一般都在麦收后复种一些生育期较短的作物。或者由于茬口安排的需要, 也有许多农户收获春玉米后再播种小麦, 因此中、高水肥区的小麦适期播种是相对的。小麦的播期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不可过于苛求“适期”, 总的原则是能适期时尽量适期, 播种迟了用播量补, 这就又出现播量的问题。特别是晚播麦田, 有的农户盲目加大播量, 常使田间群体过大, 植株生长细弱, 造成中后期倒伏, 这点必须引起重视。播量的控制应依据品种、播期和水肥条件灵活掌握。春季分蘖成穗率高的品种应适当少播, 反之则应适当多播, 其标准是成熟期的有效穗数一般应控制在40万~45万株/0.067 hm2, 这个群体范围内的播量宜少不宜大。因此, 随着播期的延迟, 应在适期播种播量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播量, 具体增加多少, 应依据品种、播种时间、品种的发芽率、出苗率、分蘖成穗率、整地播种质量等的不同而不同, 不可一概而论。
3 施肥与播种质量
3.1 施肥
肥料是小麦获得高产的重要物质基础, 只有足够的肥料供应才能夺得小麦的丰产丰收, 而施肥则必须根据地力水平 (特别是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土壤质地) 和品种对肥料的要求等合理施用。用作小麦的肥料一般是有机肥和无机肥。有机肥是提高地力水平、实现作物高产的基础, 一般都用作基肥, 施肥量要掌握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适量施用、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的或砂质土壤要重施。无机肥即指化肥, 养分含量单一, 但速效性较好。化肥的施用也必须依据地力水平和立地条件而定, 包括施肥时期、施用量、施用方法、施用次数等。
一般来讲, 土层深厚、土壤有机含量较好的壤质土, 由于其保肥能力较强, 施用重点应在底肥和起身拔节肥。根据黎城县“缺磷小、氮钾够用”的土壤特点, 化肥的施用原则应是重氮、稳磷、钾少量;对于土层较薄的砂质土壤, 因其保肥能力差, 底肥“三要素”肥料都要重施, 追肥重点掌握在拔节、孕穗和灌浆期。追肥一般以速效氮肥为主。水利条件较好的必须追施拔节肥, 以利增加成穗率和穗粒数;对于旱地, 因受水的制约, 一般宜采用“一炮轰”施肥, 具体施用量因生产条件的不一致性, 这里不再赘述。
3.2 播种质量
播种质量对小麦的影响主要在冬前。播种质量高, 苗全、苗齐、苗壮, 适播麦田冬前宜形成大分蘖, 可以提高来年的分蘖成穗率, 而且麦苗也可安全越冬;播种质量较低的麦田, 一般易造成缺苗断垄。播种有深有浅, 出苗不齐, 很难形成壮苗, 存在越冬死苗的隐患。播种质量的高低既与播种技术有关, 也与整地质量密切相关。所以, 要想提高播种质量, 首先要搞好播前整地, 要除去上茬作物留下的残茬和明暗坷垃, 使土壤绵、平。这方面, 首选机型是旋耕机。
种子处理也是提高播种质量的一个关键环节。黎城县小麦上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有地下虫害、蚜虫、红蜘蛛以及黑穗病和白粉病等。地下虫害和黑穗病的防治主要通过种子处理加以解决。根据经验, 农户自留种有2种处理方法: (1) 播前晒种, 这是一项行之有效的防病方法, 可减轻黑穗病等病害的发生, 还可提高发芽率, 实现苗齐苗壮; (2) 药剂拌种, 一般可用药剂为甲基硫菌灵、多菌灵和三唑酮, 近年来开发出的戊唑醇是一种很好防除土传和种传病害的新药, 防病效果很好。对于地下虫害, 一般推荐使用辛硫磷拌种, 但地下虫害严重的地块, 应进行土壤处理, 推荐使用质量分数10%毒死蜱颗粒剂1~2 kg/0.067 hm2进行防治。
最好选用经过包衣的商品良种, 其防病除虫效果会更好。
摘要:种好冬小麦必须把握好品种、播期、播量、施肥、播种质量等关键技术环节。品种选择要适合当地气候特点;播量应根据播期来合理确定, 随着适播期的延后, 可适当增加播量;施肥方法和施肥量依据当地的土壤条件而定;在精细整地的基础上提高播种质量, 实现冬前苗齐苗壮, 打好丰产基础。
旱地播种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篇10
关键词:冬小麦,旱地,高产,栽培技术
前言
我国目前种植冬小麦的地区有较大部分属于山地、旱地。因此要想为农民取得高收益就必须听从政策指挥, 科技化种植, 规范化种植, 那么冬小麦大规模种植一定得到很好的成效。下面就是如何在旱地种植冬小麦的具体办法:
1 挑选土地
小麦生长并不要求必须是肥沃土壤, 一般层次土地就可栽培, 但万万不可多年只用同一块土地, 可将土豆、马铃薯等作为间歇种植。高产的关键在于土层厚实度, 结构优越性, 有机物多, 养分大, 能存水储肥, 帮助根部生长。旱地种植冬小麦经常应用豆茬和连茬的方法, 田地最好具备背风、向阳、平整、劲足及土层较深等特点, 川、台、塬、壕、坝地等都不失为明智之选。
2 修整土地
为帮助土地存水储肥, 增加土壤的透气性, 可以利用微生物的蠕动, 帮助土地增加养分, 耕地时至少要深达20cm。全过程要保证按时播种, 还有备地要尽可能深厚, 营造适宜种植的土地紧密度。
茬地尽可能三耕三耱, 夏茬地每年至少翻2次。阴湿地多雨时节应禁止犁耕, 避免将土地变成泥条。对于犁耕使土地过散的, 应进行压实, 避免影响秧苗过冬。立秋后立即耙耱保墒, 雨水初降马上耱, 旱季要反复耱, 要达到松散平整, 上软下硬、无突起、墒情足的标准。
3 挑选种子
挑选一款优质的种子是保证小麦高产的重要一环。像两峰22、西峰23, 宁冬1号等抗旱、抗寒、抗病、稳产、高产、特质的优良种子都可以采用。
4 合理施肥
小麦属于“胎里富”作物, 它可以将营养存储起来, 只要撒足底肥, 安全越冬就不是问题。
4.1 基肥
坚持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 以底肥为主, 采取控氮、稳磷、增钾的原则, 实行因地定产, 以产定肥, 平衡施肥[1]。通常施尿素225kg/hm2、磷酸二铵225kg/hm2、颗粒磷肥450kg/hm2、硫酸钾150kg/hm2等, 需要注意的是备地阶段要将有机肥, 磷钾肥和50%氮肥统一使用作为底肥, 处于返青期时再施20%氮肥, 处于拔节孕穗期灵活追施。
4.2 追肥
处于拔节期, 予以施肥可起到增加分蘖成穗率的效果。在麦子返青期宜运用条状施肥方法, 利用蓄力播种机或开沟器人为按麦穗长势条施尿素。为了满足小麦在返青期、拔节期的养分需求, 让麦子增加分蘖、增加麦粒数可将尿素控制在75~150kg/hm2之间。耱地保墒立即跟上, 配以深度3~5cm的追肥, 使土壤松散、上松下实。实现保墒、增温、促早发。小麦生生长初期锄草2~3次。灌浆期施以磷酸二氢钾0.3%、锌肥0.2%、尿素1.0%~1.5%, 延缓枝叶老化速度, 促进光合作用, 进而高产高收。
5 掺合药剂
小麦药剂拌种是一种高效多功能的病害防治技术。例如, 在播种前期用三唑类杀菌剂 (如粉锈宁可湿粉) 进行种、药参拌。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纹枯病、叶锈病、白杆病等其他多种植物病害。
6 播种精准
在气温方面, 适合冬小麦播种的最佳温度最好确保当日的平均气温为16~18℃。在土地方面, 为了促进冬小麦健康成长、提高冬小麦收割产量, 务必要选择合适的土壤播种, 积温最好是500~650℃。还应该选用含水量较为丰富、含有黏土和砂砾的土壤, 即中壤和黏土壤为主。
7 加强田间管理
7.1 小麦入冬后的养护
冬春打碾, 助苗过冬。打碾后来年开春土表含水率、越冬率依次是13.5%、67.4%, 未打碾的第2年土表含水率、、越冬率依次是10.0%、57.1%。打碾可助苗快长, 苗更壮, , 穗更多, 更耐寒, 更耐旱, 压碎疙瘩, 牢固土层, 防止通风, 保墒保温以便顺利越冬。若可以12月初用1次粪肥, , 控制在15t/hm2左右为最佳。
7.2 返青后土壤维护
于第2年3月后期3叶1心时, 用条播机在田里追尿素肥控制在75~105kg/hm2之间, 深3~5cm之间, 满足幼苗新生所需养分进而有效分蘖。保证松土增温。杂草要及时人工去除。花谢见穗后, 若连续降雨青干, 可施以磷酸二氢钾控制在3kg/hm2之间。
7.3 病虫害预防
麦蚜、粘虫、麦秆蝇、锈病等常于苗期后段出现。最好是事先有所预测, 一旦发现病情及时做好应对方案, 抓紧防治, 让冬小麦的产量尽可能小的受到影响。
8 冬小麦的收割
冬小麦的收割同样影响着冬小麦的产量, 还影响着冬小麦的质量。最适合的收获阶段是蜡熟末期到完熟期。冬小麦收割入库太早, 容易使冬小麦麦粒不饱满, 品质差。收获地太晚, 麦粒不但易脱落, 而且易折杆。一旦遇上雨水天气更容易导致穗上发芽。损失严重。
9 结束语
总之, 旱地冬小麦的栽培除了选择小麦的种子、播种等都有着其特有的规律特点以外, 要响应政府的号召, 学习科学规范的种植小麦的技术, 因地制宜, 随机应变, 将小麦的产量最大化, 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刘洁.旱地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河北农业, 2007 (10) :12.
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获专利等 篇11
日前,山东唐邹城市农机局研制的起垄式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正式通过了国家专利局的各项审查。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
该机针对在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过程中机具性能不完备、适应性差的实际,可一次性完成对小麦种植的起垄、旋耕:播种、施肥、压实等作业,结构简单,起垄规范,筑土疏松均匀,效果良好,可广泛适用于北方旱田、平原水浇地的区域。
江西乐平农民发明获国家专利
2007年12月8日,程成高在展示他发明的“带抹砂浆机构的水平尺”。江西省乐平市届港镇程家村农民程成高,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但他凭借自己的勤奋和智慧,克服困难,用4年的时间,发明了集抹砂浆与测量水平与一身的“带抹砂浆机构的水平尺”,并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成为当地农民的典范。另外,他的又一项发明“滚轮式清扫簸箕”正在申请专利中。
自动冲洗便器
本便器包括坐便器、蹲便器、小便器,可以依靠人的重力,利用机械原理实现自动冲洗。这种利用机械原理实现的便器自动冲洗,较之红外线传感器的自动冲洗有如下几个主要优点:节水节能,如小便器,每次冲水量在2升左右,蹲便器、坐便器在正常使用下,大小便可用不同水量进行冲洗,而且这种自动冲洗不用电;成本低,尤其是坐便器,自动冲洗坐便器比手动冲洗坐便器增加的成本在100元之内;适应性广,感应式自动冲洗要求人和感应器间的距离较近,相对来说,利用机械原理的自动冲洗则不受太多限制。因而无论是公用卫生间还是居民住宅,这种机械原理自动冲洗具有普及推广性。
灯光延寿节电器
该节电器主要适用于城市道路、工厂学校等企事业单位的电气照明系统,对白炽灯、日光灯、高压钠灯等光源群体实施降压节电并能有效地延长光源的使用寿命,该产品有三大特点:降压运行期间的节电效率达15%以上。一般用户均可在一年内收回投资;有效地延长了光源及电器的使用寿命,尤其是对电子节能灯、白炽灯可延长50%以上;由十几盏至数十盏灯共用一台节电器,性能可靠,便于安装。
金德两pe管材通过技术鉴定
辽宁省经委目前在金德管业集团沈阳生产基地召开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管和超高相对分子质量增强聚乙烯管省级新产品投产技术鉴定会,金德集团的这两种产品顺利通过鉴定。
浅谈小麦免耕覆盖播种机械化技术 篇12
关键词:小麦,免耕,机械化
1 工作原理
免耕播种作业时, 拖拉机的动力经传动轴直接传入中间变速箱, 带动左右刀轴做旋切运转, 刀片将部分秸秆或根茬切断后入土进行带状旋耕。紧随其后的施肥、播种开沟器在开沟的同时将秸秆及根茬推送至所播种施肥位置的两侧, 后置的限深镇压轮靠自重与地面摩擦转动, 经链传动机构带动排种、排肥机构实施排种、排肥, 排下的种、肥分别经输种 (肥) 管进入播种施肥导种管依次落入开沟器所开的沟槽内, 镇压轮将沟槽内松土适度镇压, 完成小麦免耕施肥播种作业。
2 技术内容
2.1 秸秆覆盖技术前茬作物收获后, 秸秆和残茬留在地表作为覆盖
物, 是减少水土流失、抑制扬尘的关键, 同时, 秸秆腐烂后还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小麦免耕覆盖播种要求播种后地表秸秆覆盖率达到30%以上, 但是, 秸秆堆积或地表不平, 将影响播种质量。因此, 需要对秸秆进行粉碎、撒匀等处理。
2.2 杂草病虫害防治实施
小麦免耕覆盖播种不翻耕土壤, 可能会导致病草虫害的增加。因而, 能否成功地控制病草虫害, 往往成为小麦免耕覆盖播种能否成功的关键。杂草通过喷除草剂机械或人工等方式除灭, 病虫害主要靠喷施农药防治。
2.3 深松技术免耕覆盖播种不对土壤进行耕翻, 主要靠作物根系松
土、蚯蚓松土、胀缩松土和结构松土, 但由于作业时机具及人畜对地面的压实, 还有机械松土的必要, 特别是新采用免耕覆盖播种的地块, 可能有犁底层存在, 应先进行一次深松, 打破犁底层。在免耕覆盖播种初期。
3 技术要点
3.1 浇底墒水
小麦适宜播种的土壤耕层含水量为18%~20%, 若预测播种时土壤墒情不足, 应在玉米收割前15天左右灌水造墒, 一般是黏土地提前造墒, 沙土地晚造墒。
3.2 玉米秸秆处理
玉米秸秆根茬处理主要有如下两种方式:一是对前茬玉米秸秆用秸秆还田机就地进行粉碎;二是在直立玉米秸秆条件下, 直接用2BMFS型免耕覆盖施肥播种机对秸秆进行粉碎并推送到播种施肥行的两侧。
3.3 机器作业前地块准备
小麦免耕覆盖播种机作业前应对地块进行详细调查 (特别是直立玉米秸秆条件下的免耕播种) , 田间应无石头、沟渠、坑凹不平, 以利机器作业, 保证作业质量。
3.4 选择优良品种
应选择与玉米生育期配套的小麦优良品种的包衣种子。
3.5 合理施肥
免耕播种无法施底肥, 肥料要选用氮、磷、钾有效含量40%以上的粒状复合肥或复混肥, 施用量一般每公顷600-750kg, 肥料应施在种子侧下方2.5-4cm处, 肥带宽度宜在3cm以上。
3.6 播前对小麦免耕播种机技术状态进行检查调整
小麦免耕播种机万向节方轴一端的夹叉开口和套的一端夹叉开口应在同一平面内, 如果装错, 工作时振动大, 会引起机件损坏。旋耕刀与中间松土铲无磨损严重、变形过大和损坏断裂现象。旋耕刀应装配正确, 固定牢固。小麦免耕播种机播种施肥部分检查, 参照小麦精少量播种机有关部分进行。小麦免耕播种机与拖拉机连接完毕后, 需将机具升离地面, 用手扳动秸秆粉碎刀辊转动, 检查各运转部件是否转动灵活, 有无异常声响。确定无异常后, 再结合动力, 转速由低到高使机具转速达到设计最高转速, 空动转20~30分, 停车检查, 确认一切正常后方可投入作业。
3.7 小麦免耕播种机性能要求
除要有传统播种机开沟、播种、施肥等功能外, 还要有很好的防堵、入土、覆土镇压功能, 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40% (按10厘米分段) , 其他播种、施种肥性能指标要求与小麦精少量播种机相同。
3.8 试作业
正式作业前应先在地头试作业, 检查免耕播种机作业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如不符合要求需再作调整, 直到达到要求后才可正式作业。
4 效益分析
4.1 降低作业成本
传统耕翻播种需五道作业工序:秸秆粉碎→旋耕灭茬→耕翻→耙→播种。旋耕播种需三道作业工序:秸秆粉碎两遍→旋耕两遍→播种。小麦免耕覆盖播种只需两道或一道作业工序:秸秆粉碎→免耕播种或玉米人工摘穗后直接免耕播种, 减少工序、降低作业成本明显。试验证明, 免耕播种比传统方式每公顷降低成本597元。
4.2 增产
小麦免耕播种采用沟播的形式, 保温、防风、保墒;地表覆盖秸秆及残茬使土壤有效水分增加、肥力提高等都是促进小麦增产的因素。试验表明, 在一年两作地区, 小麦免耕播种比常规播种平均增产6%左右。
4.3 有效防止土壤风蚀和水蚀
耕整过的裸地, 风过土起, 水过泥流, 不仅造成大量肥沃熟土流失、耕地退化, 而且污染大气环境。地表覆盖一层秸秆和残茬, 能防风、固尘、保土, 有效保护肥沃的表土。
4.4 增加土壤蓄水能力, 减少浇地次数
耕整过的地表, 没有保护层, 降水时受雨滴冲击, 很快在地表形成不易渗水的泥膜, 大量降水白白流走。小麦免耕覆盖播种, 秸秆覆盖地表, 缓解了雨滴的冲击力, 同时还有阻滞径流的作用。人工模拟降水试验表明, 在50mm降水量情况下, 免耕覆盖播种地块累计径流量比传统耕翻减少60%左右。传统耕地裸露的地表受光照、气流作用, 水分蒸发快。小麦免耕覆盖播种地表被覆盖, 水分不易蒸发。试验测定, 可减少水分蒸发10%左右, 增加有效水分17%。由于具有明显的节水抗旱作用, 水浇地可减少浇水量, 减少浇水1~2次, 每公顷节省水费开支75~450元 (各地浇水费用情况不等) 。
4.5 提高土壤肥力
秸秆粉碎还田, 直接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有效养分, 而且覆盖层阻滞了养分挥发和肥沃表土及表土养分被雨水径流带走。试验表明, 免耕覆盖播种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增加0.03%~0.06%, 速效氮、速效钾提高0.8%~1.2%。
4.6 减少焚烧秸秆造成的污染和危害
实施小麦免耕覆盖播种, 使秸秆还田成为自然, 解决了许多地方秸秆机械粉碎还田的难题, 减少了秸秆焚烧造成的污染和危害。小麦免耕覆盖播种机械化技术虽有许多优点, 但也有一些不利因素,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播种质量不易保证, 小麦免耕覆盖播种由于地表不平整、软硬不均匀、秸秆覆盖量过多或覆盖物分布不均等原因, 会导致播种时播深不一致, 种子分布不均匀, 甚至出现缺苗、断垄等播种质量问题。二是降低地表温度, 小麦免耕播种由于秸秆覆盖、土壤水分较多, 对地温会有影响。试验测定, 小麦免耕覆盖播种的地表温度要降低1~2℃。三是杂草控制较困难翻耕有很好的翻埋杂草作用, 小麦免耕覆盖播种相对来说失去了一项控制杂草的手段。另外, 有的杂草受秸秆遮盖, 药液不易直接喷到杂草上, 影响杀草效果。小麦免耕覆盖播种必须注意观察杂草情况, 发现杂草, 在幼苗时就及时喷施除草剂, 或用机械锄草。小麦免耕覆盖播种的不利因素与管理水平有很大关系, 只要加强管理, 就有可能克服或减少不利因素。因此, 在发挥小麦免耕播种优点的同时, 要注意克服其缺点, 以期获得最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谢敏.大力推广小麦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J].农机质量与监督, 2002.05.[1]谢敏.大力推广小麦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J].农机质量与监督, 2002.05.
[2]黄文浚, 曾必荣.小麦机械化免耕浅旋播种高产示范与研究[J].四川农机, 2011.04.[2]黄文浚, 曾必荣.小麦机械化免耕浅旋播种高产示范与研究[J].四川农机, 2011.04.
【小麦播种技术】推荐阅读:
小麦高产播种技术10-18
优质专用小麦播种技术07-04
冬小麦播种技术08-30
冬小麦播种及管理技术08-29
小麦播种机06-01
小麦玉米免耕播种11-06
小麦播种机器人07-07
小麦免耕播种机设计12-04
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论文10-31
棉花播种技术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