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的学习方法(共12篇)
初三数学的学习方法 篇1
初三毕业班的总复习最后冲刺。总复习的时间紧、知识容量大、任务重、要求高, 学生必须要把初中阶段所有知识进行汇总、糅合、运用, 并在此基础上把所有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加以灵活运用、提炼、提升。这样的任务是艰巨的, 要有科学的复习方法才可以顺利进行。在多年的教学工作实践中, 我总结出以一些具体可操作的措施, 即通过夯实双基、全面系统复习, 通过范例和解题教学、注重综合实践等教学方式, 以全面提高学生成绩:
一、夯实双基, 全面系统复习, 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训练
目前中考命题仍然以基础题为主, 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 是教材中题目的引伸、变形或组合, 所以要重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方法的指导, 基础知识即初中数学课程中所涉及的概念、公式、公理、定理等。最后, 重视对数学思想的理解及运用。
数学不仅包含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同时也体现着能力和思想方法。在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 要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 让基础知识的重复再现溶于基本技能的训练之中, 基本技能包括:数、式的运算, 方程不等式的解法等基本运算, 基本图形的画图识图, 说理、推理等基本叙述。如:讲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后, 我先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得出的四个结论有何区别和联系?再让学生做以下题目:⊙O的半径为r, OP=d, 过P点作直线交⊙O于A、B, 则PA·PB=?这道题中P点可以在圆上、圆外、圆内, 包含了相交弦定理、割线定理、切割线定理的所有情形, 其结论又说明三个定理之间的密切联系, 即可合并为一个定理——“圆幂定理”, 从而将三个结论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实质上实施了统一, 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认知结构。
数学学习还应重视数学思想方法:把新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数学问题予以解决的转化思想, 把未知量用字母或代数式表示并得以求解的方程思想, 以及整体代换的思想方法, 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体现两个相关的量变化过程的函数思想等。在复习中, 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 在阅读例题中, 在听讲习题解答中, 去体会这些思想方法的妙趣之处, 并自觉地融于自己的理念和意识之中。
二、通过范例和解题教学, 综合运用数学思想方法
例题的教学过程实质上是运用知识的过程, 就是将获得的知识通过试验和演算以及在实际活动中去应用, 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熟练掌握、灵活运用的要求。例题教学做到:一题多用、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法多解、一题多变, 以此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和深刻性。范例教学通过选择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创造性和审美性的例题和练习进行。要注意设计具有探索性的范例和能从中抽象一般和特殊规律的范例, 在对其分析和思考的过程中展示数学思想和具有代表性的数学方法,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 注重变式训练,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任何一个数学问题的解答思维过程, 一般地都可以把它分解为三个基本部分:问题的条件部分, 问题的解答过程, 问题的结论部分。如果把这三个部分作为作为变化的因素, 可以构成条件变式题, 结论变式题、过程变式题。在进行变式题设计时, 应主要依据教材的例题与习题。如图,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 AE=CF, 试说明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
解:因为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AD//BC
即 AE//FC
又因为AE=CF
所以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
我在讲这一例题时没有就题论题, 而是进行了一题多解, 且进行了一题多变。
变形1:如图,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 E、F分别是AD、BC的中点, 试说明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
变形2:如图,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 AF、CE分别是∠BAD和∠BCD的角平分线, 试说明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
教师要精选一些有代表性、巩固性和灵活性的习题, 从各种不同角度, 寻求不同的解 (证) 法, 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 还可改变条件进行“一题多变”和“多题一解”的训练。这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措施。
三、注重综合实践, 指导学生内化数学思想与方法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选择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创造性和审美性的例题和练习。要注意设计具有探索性的范例和能从中抽象一般和特殊规律的范例, 在对其分析和思考的过程中展示数学思想和具有代表性的数学方法,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要引导学生全面分析、系统综合各个条件, 得出正确结论, 培养其横向思维等等。还要引导学生通过解题以后的反思优化解题过程, 总结解题经验, 提炼数学思想方法。以数学思想方法统摄教学过程, 才能使学生从本质上去理解课本中的知识, 才能真正掌握各种具体的解题方法, 才能把数学知识内化为学生的心智素质。
例如, 在△ABC中, ∠ABC=90°, AB=4, BC=3, O是边AC上的一个动点, 以0为圆心作半圆, 与边AB相切于点D, 交线段OC于点E, 作EP⊥ED交射线AB于点P, 交射线CB于点F。 (1) 求证:△ADE∽△AEP; (2) 设OA=x, AP=y, 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并写出它的定义域; (3) 当BF=1时, 求线段AP的长。分析:此题是一道数与形、代数计算与几何证明、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画图分析与列方程求解、勾股定理与函数、圆和三角形相结合的综合性试题。同时考查了初中数学中最重要的数学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和几何运动变化等数学思想。本题融入了动态几何的变和不变, 要求学生动中求静, 静中思变, 有一定难度。
总之, 初中数学总复习是完成初中三年数学教学任务之后的一个系统完善、深化所学内容的关键环节。重视并认真完成这个阶段的教学任务, 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消化、归纳数学基础知识, 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且有利于就业学生的实际运用。
初三数学的学习方法 篇2
李老师说,想学好数学,首先要会读课本,读课本不是简单读,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每一个概念、公理、定理和公式弄清楚明白。千万不要忽视最基本的概念、公式等,“不定项选择题”就要靠清晰的概念来明辨对错,如果概念不清就会感觉模棱两可,最终造成误选。因此,要把已经学过的教科书中的概念整理出来,通过读一读、抄一抄加深印象,特别是容易混淆的概念更要彻底搞清,不留隐患。此外,要把例题都搞清楚,课本上的每一个例题具有代表性,应弄透彻。
多做习题,善于分析
弄明白最基本的概念和例题后,同学们在自习课和课余时间应多做习题。在做题时一定要养成计算准确的好习惯,如果你会做一个题,却因为计算马虎而最后答案错误,那就得不偿失了。而且,在做题中要注重发现题与题之间的内在联系,绝不能“傻做”。在做一道与以前相似的题目时,要会通过比较,发现规律,穿透实质,以达到“触类旁通”的境界。特别是几何题中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很有规律性,在做题中要特别记牢。
记录错题,避免再犯
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可是同学们常会一次又一次地掉入相似甚至相同的“陷阱”里。因此,李老师建议大家在平时的做题中就要及时记录错题,还要想一想为什么会错、以后要特别注意哪些地方,这样就能避免不必要的失分。毕竟,中考中是“分分必争”,一分也失不得。
初三数学复习方法新探 篇3
初三数学复习方法课堂经验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安排初三数学总复习,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笔者结合从教20多年的课堂教学经验,谈谈初三数学总复习的几点看法。
一、认真学习教学大纲,精心制定复习计划
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多而复杂,其中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分散覆盖在三年的教科书中,学生往往学了新知识又忘了旧知识,因此一定要依据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和系统化的知识要点,精心制定有效的复习计划。复习计划的制定应注意:
1.认真钻研教材,确定复习重点;
2.正确分析学生的知识状况。
复习计划的编写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时间的安排也要合理,往年编写的教学计划常常前松后紧,重点知识复习仓促,不扎实,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较差,中考当中由于计算能力较差造成失分严重。具体的操作可采用基础知识习题化的方法进行。我校20多个初三班,数学教师分工合作,根据平时学生掌握的实际情况,按教材章节每人编写一份渗透主要知识点的测试题,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然后再按测试中出现的学生难以理解的,遗忘率较高的且易混易错的题目,确定教学计划的重点。集体备课时,全体教师达成共识,从而制定好整个初三的复习计划。
复习计划制定后,教师就要精心的准备复习题,包括例题的选择,课堂练习的质量和数量,课后作业的配套练习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结合往年的中考题,我们全体老师分类分块准备,可以采取剪贴、复制、摘抄等形式,重新组合,展现给学生的数学题都是精华部分,重点知识得到深化和巩固,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去年中考中,我校的数学成绩名列前茅,这一经验也在全县推广。
另外,及时地检测和抽查,也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上,教师可以指定一定数量的题目让学生限时完成,接着抽查部分同学的作业,从而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课后作业老师分层检查,对于大部分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要放在课堂上作为重点内容来一一解决。
二、巧用课本,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学生进行数学运算和数学推理的基本材料,是形成数学能力的基础。复习的开始阶段,必须要求学生系统复习,全面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好课本关。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
1.對基本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不仅要正确叙述,而且要灵活应用。结合具体的数学题目进行复习上述内容,可以降低难度,学生容易掌握。
2.对课本中的例题、练习题必须逐题过关。老师还可以举一反三,变化题目中的题设和结论,已知和求证,创造性的发挥例题的示范作用。
3.每一章后的复习题都有一定的综合性,要求学生必须独立完成。难度大且大多数学生不理解的题目,教师要有针对性地点拨与讲解,让学生彻底掌握,不留死角。有些问题也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相互交流,充分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口语表达能力。
4.复习时,要重视对数学思想的理解及运用。如函数的思想、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等,复习时应着重分析题目,让学生悉心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是如何运用的。要求学生不要搞题海战术,做题少而精,养成及时总结的好习惯。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也要贯穿始终,及时总结解题中所用到的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
5.做课本中的习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对数学方法的运用。在复习时应对每一种方法的内涵、所适应的题型、包括解题的步骤都应熟练掌握。采取不同的训练形式,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证明题交换使用,让学生认识到虽然题变了,但解答题目的本质和方法没变,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当进行题组训练,用一定时间对一种方法进行强化训练,学生印象深,掌握牢固。
三、系统整理,加强能力培养
总复习的第二阶段,要特别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初中数学加以系统整理,依据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化关系,梳理归类、分块整理、重新组织,变为系统的条理化的知识结构,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系统复习中教师要从引导学生弄清知识的结构入手,甴结构找性质,由性质找方法,甴熟练掌握方法到形成能力。此阶段切忌求快、求深、求难。复习时还要注意知识的横纵联系,将各部分知识结合在一起系统学习。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要把培养学生能力这一思想贯穿整个复习的始终。如变换图形的大小、方向、位置、形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也可改变题目的条件和结论,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
本阶段复习的目的是使学生能把各个章节中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并能综合应用,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例如,初中代数可分为以下几块进行:(1)数与式;(2)方程与不等式;(3)函数及其图像等内容。几何部分有:(1)三角形与四边形;(2)相似形;(3)解直角三角形;(4)圆。这些都是初中几何的主要内容,按大纲要求进行复习,在学生熟练掌握相关定义定理的前提下,教师结合精选例题讲深讲透,讲练到位,让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学以致用。
四、集中复习,争创最佳效果
梳理分块,把握教材内容之后,即开始第三阶段的综合复习。这个阶段,除了重视课本中的重点章节之外,主要以反复练习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常以章节综合练习题和系统知识为骨干的综合练习题为主,适当加大模拟题的分量,教师应及时批阅模拟试卷,从而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的补救。对教师来说,这时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精选习题,精心批改学生完成的练习题,及时讲解点拨,从中查漏补缺,巩固复习内容,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精选综合练习题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选择的习题要有目的性、典型性和规律性。第二,习题要有启发性、灵活性和综合性。另外,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往年的中考试卷,认真分析中考试卷,把握好中考试题的格局和难易程度,摸索中考命题的新动向,狠抓重点内容,适当练习一些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题型。
综上所述,初三数学总复习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因此,运用科学的复习方法对提高学生的数学复习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赵素霞.如何上好初三数学复习课[J].新课程学习·上,2012,(04).
[2]胡全刚.初中数学总复习的方法[J].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11,(05).
浅谈初三数学复习方法 篇4
一、制订具体有效的复习计划
初三数学复习计划, 对指导师生进行系统复习, 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 计划如何与复习效果关系甚为密切, 初三数复习计划的制定应注意:1、认真钻研教材, 确定复习重点。定复习重点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 根据教材的教学要求提出四层次的基本要求:了解、理解、掌握和熟练掌握。这是确定复习重点的依据和标准。对教材要求“了解”的, 让学生知其然即可;要求“理解”的, 要领会其实质, 在原有的基础上加深印象;要求“掌握”的, 要巩固加深, 对所涉及的各种类型的习题, 能准确的解答;要求“熟练掌握”的, 要灵活掌握解题的技能技巧。 (2) 熟识每一个知识点在初中数学教材中的地位、作用。 (3) 熟悉近年来试题类型, 以及考试改革的情况。2、正确分析学生的知识状况。 (1) 是对平时教学中掌握的情况进行定性分析; (2) 是进行摸底测试。3、制定复习计划。根据知识重点、学生的知识状况及总复习时间制定比较具体详细可行的复习计划。一般复习计划主要内容应包括系统复习安排和综合复习安排, 系统复习初中的每一章节内容, 要计划好复习时间、复习重点、基本复习方法;计划好如何挖掘教材, 使知识系统化;训练哪些方法培养哪些能力、掌握哪些数学思想等。综合复习应设计如何引导学生对初中数学完成由厚到薄的转变;如何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安排如何引导学生对各种数学方法进行训练, 使知识系统化、熟练化, 形成技能技巧, 促进数学能力的提高, 使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二、切实抓好“双基”的训练
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是学生进行数学运算、数学推理的基本材料, 是形成数学能力的基石。如何进行基础知识的复习呢?我认为:一是要紧扣教材, 依据教材的要求, 不断提高, 注重基础。二是要在突出复习的特点上出新意, 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复习效率。从复习安排上来看, 搞好基础知识的复习主要依赖于系统的复习, 在系统复习中教师要从引导学生弄清知识的结构人手, 由结构找性质, 由性质找方法, 由熟练掌握方法到形成能力。在每一个章节复习中, 为了有效地使学生弄清知识的结构, 宜先用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际查漏补缺, 有目的地自由复习。要求学生在复习中重点放在理解概念、弄清定义、掌握基本方法上。复习中教师应在学生中巡回辅导, 了解信息, 及时反馈, 然后再引导学生对本章节知识进行系统归类, 弄清内部结构, 然后让学生通过恰当的训练, 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结论的掌握、方法的运用和能力的提高, 此阶段切忌求快、求深。求难, 否则中差生是达不到合格水平的。复习时还要注意到知识的纵横联系, 将各部分知识串在一起, 弄清它们之间的共同性和区别, 弄清它们的联系, 可使对知识的学习深人一步。因此, 复习时除按课本章节顺序进行外, 还可将知识按另外的方式进行归类总结。
三、抓好教材中例题、习题的归类、变式的教学
在数学复习课教学中, 挖掘教材中的例题、习题等的功能, 既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又是对付考试的一种手段。因此在复习中根据教学的目的、教学的重点和学生实际, 要注意引导学生对相关例题进行分析、归类, 总结解题规律, 提高复习效率。对具有可变性的例习题, 引导学生进行变式训练, 使学生从多方面感知数学的方法, 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 “题海战术”的普遍现象还存在, 学生整天忙于解题, 没有时间总结解题规律和方法, 这样既增重学生负担, 又不能使学生热练掌握知识灵活运用知识。事实上, 许多复习题目是从同一道题中演变过来的, 其思维方式和所运用的知识完全相同。如果不掌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就题论题, 那么遇上形式稍为变化的题, 便束手无策。教师在讲解中, 应该引导学生对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灵活变换, 使之触类旁通, 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提高学生的技能技巧, 挖掘教材中的例题、习题功能, 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 寻找其它解法; (2) 改变题目形式; (3) 属目的条件和结论互换; (4) 改变题目的条件; (5) 把结论进一步推广与引伸; (6) 串联不同的问题; (7) 类比编题等。
四、落实各种数学思想与敷学方法的训练,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初三数学学习方法 篇5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科学.它是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基础,而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说,学好数学对于我们每个同学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初中阶段,我们就逐渐开始接触比较难的数学知识了,但是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所以只要一步一步的学好每一阶段的知识,学好数学是并不难的。
进入初中后,在数学课的平时学习中,要做到以下几点,能够保证将所学的知识掌握牢固。
1.课前认真预习.预习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得听老师讲课,通过预习,掌握度要达到百分之八十.带着预习中不明白的问题去听老师讲课,来解答这类的问题.预习还可以使听课的整体效率提高.具体的预习方法:将书上的题目做完,画出知识点,整个过程大约持续15-20分钟.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将练习册做完。
2.让数学课学与练结合.在数学课上,光听是没用的.当老师让同学去黑板上演算时,自己也要在草稿纸上练.如果遇到不懂的难题,一定要提出来,不能不求甚解.否则考试遇到类似的题目就可能不会做.听老师讲课时一定要全神贯注,要注意细节问题,否则“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3.课后及时复习.写完作业后对当天老师讲的内容进行梳理,可以适当地做25分钟左右的课外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书.其课外题内容大概就是今天上的课。
4.单元测验是为了检测近期的学习情况.其实分数代表的是你的过去,关键的是对于每次考试的总结和吸取教训,是为了让你在期中、期末考得更好.老师经常会在没通知的情况下进行考试,所以要及时做到“课后复习”。
期中期末阶段的学习中要将平时的单元检测卷整理整齐,并且将错题再做一遍.如果整张试卷考得都不好,那么可以复印将试卷重做一遍.除试卷外,还可以将作业上的错题、难题、易错题重做一遍。
如果想得高分,在选择、填空、计算题上是不能丢分的。在考数学的时候思想不能开小差,而且遇到难题时不能想“没考好怎么办啊”等内容。在通常情况下,期末考试的难题都是不知道怎么做,但有可能突然明白的那种。遇到这种题目要沉着冷静,利用题目给你的一切条件进行分析。在期中、期末考试中有充足的时间,将自己的速度压下来,不是越快越好,争取一次做成功.大概留35分钟的时间检查。
初三数学提优补差方法 篇6
关键词:初三数学;提优补差;方法
在初三数学教学过程中,一些成绩上不来的学困生亟需得到教师的关爱,希望在教师的帮助下能够不断提高数学成绩。但是学困生的基础不一,对学困生的提优补差难度也比较大。作为初三数学教师,要善于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基本能力,选择不同的提优补差方法进行教学,迅速提高这些学生的数学能力。
一、以生为本,以学定教,选择适合学生的提优补差方法
1.关注每一个学困生的数学能力
学生在初三已经面临中考,因此数学能力差也会决定着学困生日后的升学命运。加强学困生的数学能力,让他们能够提高数学成绩,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意义深远。数学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困生的数学能力,从平时的教学、测验等不同的途径了解差生哪些知识点还没有掌握住,还有什么地方能力比较欠缺。
2.以学定教,选择适合学困生的提优补差方法
当教师对差生的数学能力有了一个精确的了解之后,教师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不同能力制定不同的提优补差方法。学困生由于数学基础薄弱,造成学习数学越来越困难。而到了初三,他们对于数学很有可能会存在自暴自弃的思想,及至不愿意学习数学。
教师要充分调动他们的数学学习积极性,要强化这部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教师要用“爱”去关注,用“心”去教育,让学生能够亲其师,然后才会信其道。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课堂上进行分层授课
1.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初三数学教学不但要关注数学能力强的学生,让他们在数学领域中有更优秀的发展,也要关注学困生,让这类学生能够在同一节数学课中获取相应的知识量。因此教师在备课阶段,不但要针对优秀学生制定个案,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而且要重点针对学困生制作学案,在设计习题的时候,不但需要有难度大的数学题,还需要为学困生专门设计其能够解决的题目。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困生,对他们产生的学习困难的原因进行逐一分析,不但要多在课堂上给他们发言的机会,而且要在课堂环节的设计上降低学生的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逐步赶上教学进度,逐步掌握欠缺的数学知识。
2.课堂上分层授课,提高学困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在课堂上,教师要采取分层授课的形式,对学困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于同一道习题,教师可以让学困生完成基础的数学问题,而让优等生完成较有难度的数学问题,这样在优等生的逐步促进下,强化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求知欲。教师要培养学困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将知识点集中化,在课堂上精心设置悬念,分层设置问题。
三、加强合作,促进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1.构建合作小组,提升小组合作学习效率
通过合作小组的形式让学困生进行数学学习,是提升学困生学习数学最有效的途径。教师在开学初就要对全班学生进行摸底测试,根据同组异质的原则构建合作小组。同时教师要选择数学学习能力强、对同学生热心、组织能力强的学生作为合作学习的小组长,让优秀的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帮助学困生。同时,教师要强化课堂上以及课下的合作学习,让学困生在这个过程中多从同学的思维活动中汲取营养,让学困生能够不断得到基础知识的巩固。另外,教师要提高小组合作效率,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要加强指导。
2.在小组合作中不断强化学困生的数学能力,激励其上进
在小组合作中,教师要精选合作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探讨问题的时候都能获得一定程度的提升。教师要培养学困生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不但要听清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而且要听清同组同学的发言,要鼓励学困生多发言,多参与讨论,积极思考,不断强化自身的数学能力。同时教师要教育班内其他学生不要歧视这些学生,要多给他们关爱,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中,并加强组内评价,强化团队精神,对组内的分工合作通过相应的评价让每一个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提升有个初步的认知,激励差生上进。
四、提高数学困生的双基训练
初三数学差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并不是很好,数学基本能力也亟待加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高数学学困生的双基训练。数学基础知识是理解、掌握数学知识的关键,学生要想灵活运用公式、法则、定理进行解题,首先就要解决基础知识的掌握问题。教师不但要在课堂上强化学困生的双基训练,另外,教师还可以开辟第二课堂,通过网络在线辅导等形式加强学困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如教师可以通过QQ在课下实时對学生进行释疑解惑,还可以运用数学网站的形式让学生对数学知识加深理解和掌握,并逐步形成数学能力。
总之,在初三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以生为本,因材施教,针对学困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数学能力的程度选择不同的提优补差方法。教师在关注优等生的同时,要更多地关注学困生,注重学生对双基的掌握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分阶段对学困生进行提优补差,提升他们的数学能力。
(作者单位 江苏省句容市边城中学)
初三数学复习方法新探 篇7
关键词:初三数学,复习方法,课堂经验
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安排初三数学总复习, 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笔者结合从教20多年的课堂教学经验, 谈谈初三数学总复习的几点看法。
一、认真学习教学大纲, 精心制定复习计划
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多而复杂, 其中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分散覆盖在三年的教科书中, 学生往往学了新知识又忘了旧知识, 因此一定要依据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和系统化的知识要点, 精心制定有效的复习计划。复习计划的制定应注意:
1. 认真钻研教材, 确定复习重点;
2. 正确分析学生的知识状况。
复习计划的编写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 时间的安排也要合理, 往年编写的教学计划常常前松后紧, 重点知识复习仓促, 不扎实, 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较差, 中考当中由于计算能力较差造成失分严重。具体的操作可采用基础知识习题化的方法进行。我校20多个初三班, 数学教师分工合作, 根据平时学生掌握的实际情况, 按教材章节每人编写一份渗透主要知识点的测试题, 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 然后再按测试中出现的学生难以理解的, 遗忘率较高的且易混易错的题目, 确定教学计划的重点。集体备课时, 全体教师达成共识, 从而制定好整个初三的复习计划。
复习计划制定后, 教师就要精心的准备复习题, 包括例题的选择, 课堂练习的质量和数量, 课后作业的配套练习等, 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结合往年的中考题, 我们全体老师分类分块准备, 可以采取剪贴、复制、摘抄等形式, 重新组合, 展现给学生的数学题都是精华部分, 重点知识得到深化和巩固,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去年中考中, 我校的数学成绩名列前茅, 这一经验也在全县推广。
另外, 及时地检测和抽查, 也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上, 教师可以指定一定数量的题目让学生限时完成, 接着抽查部分同学的作业, 从而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课后作业老师分层检查, 对于大部分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 要放在课堂上作为重点内容来一一解决。
二、巧用课本, 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学生进行数学运算和数学推理的基本材料, 是形成数学能力的基础。复习的开始阶段, 必须要求学生系统复习, 全面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过好课本关。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
1. 对基本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不仅要正确叙述, 而且要灵活应用。结合具体的数学题目进行复习上述内容, 可以降低难度, 学生容易掌握。
2. 对课本中的例题、练习题必须逐题过关。老师还可以举一反三, 变化题目中的题设和结论, 已知和求证, 创造性的发挥例题的示范作用。
3. 每一章后的复习题都有一定的综合性, 要求学生必须独立完成。难度大且大多数学生不理解的题目, 教师要有针对性地点拨与讲解, 让学生彻底掌握, 不留死角。有些问题也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 相互交流, 充分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 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口语表达能力。
4. 复习时, 要重视对数学思想的理解及运用。如函数的思想、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等, 复习时应着重分析题目, 让学生悉心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是如何运用的。要求学生不要搞题海战术, 做题少而精, 养成及时总结的好习惯。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也要贯穿始终, 及时总结解题中所用到的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
5. 做课本中的习题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对数学方法的运用。在复习时应对每一种方法的内涵、所适应的题型、包括解题的步骤都应熟练掌握。采取不同的训练形式, 填空题, 选择题, 解答题, 证明题交换使用, 让学生认识到虽然题变了, 但解答题目的本质和方法没变,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当进行题组训练, 用一定时间对一种方法进行强化训练, 学生印象深, 掌握牢固。
三、系统整理, 加强能力培养
总复习的第二阶段, 要特别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对初中数学加以系统整理, 依据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化关系, 梳理归类、分块整理、重新组织, 变为系统的条理化的知识结构, 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 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系统复习中教师要从引导学生弄清知识的结构入手, 甴结构找性质, 由性质找方法, 甴熟练掌握方法到形成能力。此阶段切忌求快、求深、求难。复习时还要注意知识的横纵联系, 将各部分知识结合在一起系统学习。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 要把培养学生能力这一思想贯穿整个复习的始终。如变换图形的大小、方向、位置、形状,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 也可改变题目的条件和结论, 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
本阶段复习的目的是使学生能把各个章节中的知识点联系起来, 并能综合应用, 做到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例如, 初中代数可分为以下几块进行: (1) 数与式; (2) 方程与不等式; (3) 函数及其图像等内容。几何部分有: (1) 三角形与四边形; (2) 相似形; (3) 解直角三角形; (4) 圆。这些都是初中几何的主要内容, 按大纲要求进行复习, 在学生熟练掌握相关定义定理的前提下, 教师结合精选例题讲深讲透, 讲练到位, 让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并能学以致用。
四、集中复习, 争创最佳效果
梳理分块, 把握教材内容之后, 即开始第三阶段的综合复习。这个阶段, 除了重视课本中的重点章节之外, 主要以反复练习为主,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通常以章节综合练习题和系统知识为骨干的综合练习题为主, 适当加大模拟题的分量, 教师应及时批阅模拟试卷, 从而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 以便有针对性的补救。对教师来说, 这时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精选习题, 精心批改学生完成的练习题, 及时讲解点拨, 从中查漏补缺, 巩固复习内容, 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精选综合练习题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 选择的习题要有目的性、典型性和规律性。第二, 习题要有启发性、灵活性和综合性。另外, 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往年的中考试卷, 认真分析中考试卷, 把握好中考试题的格局和难易程度, 摸索中考命题的新动向, 狠抓重点内容, 适当练习一些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题型。
综上所述, 初三数学总复习时间紧, 任务重, 要求高。因此, 运用科学的复习方法对提高学生的数学复习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赵素霞.如何上好初三数学复习课[J].新课程学习·上, 2012, (04) .
[2]胡全刚.初中数学总复习的方法[J].中小学数学 (初中版) , 2011, (05) .
初三数学的学习方法 篇8
一、指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出声思维
所谓出声思维, 就是让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 一边思考一边把思考的内容大声说出来, 以便他人能清晰了解该学生思维活动的具体过程和细节.即让学生借助语言暴露内隐的思维过程, 这样做不但让老师和同学能了解到回答问题的学生是怎样想的, 这个想法是怎样形成的, 想法是怎样起作用的, 而且暴露了学生的思维过程, 使学生有机会对思维过程进行审视、监控, 从中获得反馈信息, 并根据反馈信息对思维过程进行修正、调整或控制, 还能对认知活动的结果加以设想、预估, 使思维过程始终处于不断循环的动态变化过程中.
案例如下:
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中的x, y满足下表:
求这个二次函数关系式.
学生甲:二次函数y=ax2+bx+c中有三个待定系数a、b、c, 只需三组条件, 即可确定a、b、c的值, 而题目给出了五组条件, 多给了两组, 因此, 我任意选三组, 比如: (-1, 0) , (1, -4) , (2, -3) , 得方程组, 解这个方程组就可得a、b、c的值.
教师:大家就按他说的做一下.
很快同学们列出如下方程组:
但由于新教材已经把三元一次方程组删除, 大部分学生不会解这个方程组.
此时, 学生乙:这个方法是对的, 但方程组太复杂, 不好解, 不如代 (0, -3) , (1, -4) , (2, -3) , 这样把 (0, -3) 代入直接得c=-3, 再把 (1, -4) , (2, -3) 得一个二元一次方程,
学生丙:把 (0, -3) , (1, -4) , (-1, 0) 代入方程组简单好解, 不容易出错.
两分钟后, 同学们解得二次函数关系式为:y=x2-2x-3.
此时, 学生丁举手要表达观点.
学生丁:我发现 (-1, 0) 与 (3, 0) 、 (0, -3) 与 (2, -3) 是关于x=1的对称点, 说明此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1, 题目告诉了当x=1时, y=-4, 因此利用顶点式, 可设所求二次函数为y=a (x-1) 2-4, 此时, 只有一个待定系数, 代入 (0, -3) 得a=1, 所求二次函数为y= (x-1) 2-4=x2-2x-3.
又有学生戊要表达观点.
学生戊:我发现 (-1, 0) 与 (3, 0) 是所求二次函数与x轴的交点坐标, 因此利用交点式, 可设所求二次函数为y=a (x+1) (x-3) , 代入 (0, -3) 得a=1, 可设所求二次函数为y= (x+1) (x-3) =x2-2 x-3.
此例通过出声思维, 不但得出了求二次函数关系式的三种常用方法, 而且充分暴露了思维监控的过程, 很好地体现了学生元认知发展的过程.
二、指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
弗洛登塔尔曾说过“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反思有助于弄清问题的实质, 反思可以使学生从旁观者成为参与者, 使学生从自身的生活背景、学习起点中发现数学、运用数学、创造数学.因此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反思习惯.
三、指导学生自我提问
自我提问法由美国数学教育家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一书提出, 并给出了自我提问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若能经常用这些问题提问, 渐渐地学生熟悉了这些问题, 再训练学生用这些问题进行自我提问, 是培养元认知能力的重要方法.
通过进行一系列启发式自我提问, 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整理、归纳、总结知识和迁移知识, 加强学生对自己学习状态的认识, 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控制, 使他们学会根据不同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 在学习中获取成功的学习经验和积极的元认知体验, 使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得以充分发展.
数学问题解决中的元认知能力可以在实践中得到培养和提高.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数学问题解决中元认知能力的作用和意义, 并在教学实践中, 认真体会和总结数学问题解决中元认知能力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和总结这些方法, 从而使得这些方法在提高学生数学问题解决中的元认知能力的过程中真正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浅谈初三数学中考备考方法 篇9
一、明确总复习的目的
初三数学总复习的目的不仅是中考的需要, 同时还有更广泛、更深刻的意义。中学教育肩负着双重任务:既要为高一级的学校输送优秀新生, 又要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合格的劳动者。中学数学的教学要“使学生学好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要的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以逐步形成运用数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考是总结性的检查, 通过初三数学总复习, 要使学生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 并加深理解这些知识, 进一步提高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大面积地、扎扎实实地提高教学质量, 为学生就业或升学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在《数学课程标准》《考试说明》的指导下开展复习工作
初中数学复习, 教师首先要研读《数学课程标准》, 将其所倡导的教学理念落实到自己的教学中, 结合《考试说明》, 针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实际, 制定行之有效的复习计划, 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突出重点, 以近三年中考命题的风格为导向, 以现行教材为依据, 以使整个复习更加有效。
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有序地进行数学总复习
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初三总复习时间短, 内容多, 要想取得较好的复习效果, 还要调查研究, 明确重点难点, 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复习。否则课的起点高了, 学生接受有困难, 起点低了, 讲解内容太容易了, 学生听起来乏味厌烦, 使复习课不能有的放矢, 对症下药, 因材施教。中考复习一般分三个阶段:系统复习、专题复习、模拟训练。
第一阶段:系统复习。这一阶段主要是系统整理知识内容, 优化知识结构。中考命题仍然以基础题为主, 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 后面的大题虽是“高于教材”, 但原型一般还是教材中的例题或习题, 是教材中题目的引伸、变形或组合, 所以建议第一阶段复习应以课本为主。必须深钻教材, 绝不能脱离课本, 应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 使之形成结构。很多例题具有典型性、示范性、迁移性、再生力强的特点, 我们应认真研究课本、吃透教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课本中的例题、练习和作业要让学生弄懂、会做, 并注意解题方法的归纳和整理。一味搞题海战术, 整天埋头让学生做大量的课外习题, 其效果并不明显, 有本末倒置之嫌。
教师在这一阶段的教学可以按知识块组织复习, 可将初中内容分为数与代数 (数与式、方程不等式、函数) , 空间与图形 (图形的认识、图形与变换、图形与坐标、图形的证明) , 统计与概率, 实践与综合应用。复习中可由教师提出每个单元的复习提要, 指导学生按“提要”复习, 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据个人具体情况把遗忘了的知识重温一遍, 边复习边作知识归类, 加深记忆, 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掌握法则、公式、定理的推导或证明, 例题的选择要有针对性、典型性、层次性, 并注意分析例题解答的思路和方法。重点讲清“怎样解”“从何下手”“入口在哪里”。
通过系统复习, 使每个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同时, 让学生学会思考是从根本上提高成绩、解决问题的良方, 这里讲的不是“教会学生思考”, 而是“让学生学会思考”。会思考是要学生自己“悟”出来, 自己“学”出来, 教师能教的, 是思考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然后让学生用学到的方法和策略, 在解决具有新情境问题的过程中, 感悟出如何进行正确的思考, 能掌握课本中基本数学思想和基本的解题方法。要求学生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理清知识结构, 形成整体的认识, 并能综合运用。一要领会课本例题、习题的出题意图, 理解其中涉及的知识、方法和思想, 能够进行简单的变式和延伸;二要善于反思与质疑自己的答案和解题过程, 避免出现失误, 提高解题的准确率。对存在的缺漏和薄弱环节, 要及时进行针对性训练, 努力使学生在中考答题中能拿到基本的分数, 力争全面丰收。
第二阶段:专题复习。如果说第一阶段是以纵向为主, 全面复习的话, 那么, 第二阶段就是以横向为主, 突出重点, 抓住热点, 进入以能力为主、提高应试水平的阶段。
这一阶段可以重点突出以下单元的复习:函数、方程、不等式、三角形、四边形、圆等。着重突出初中数学的解题方法 (消元法、降次法、代入法、因式分解法、换元法、配方法、待定系数法、图像法等) 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 (字母表示数的思想、函数与方程的思想、转换化归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等) , 以及观察、试验、比较、分类、归纳、类比、猜想等重要数学思想的应用。众所周知,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精髓, 是沟通数学知识与运算能力的桥梁。
近几年中考“压轴题”都与此有关, 如把三角形放到直角坐标系中利用它们图形上的相互关系, 熟练地进行代数知识与几何知识的相互转换等。再如函数思想, 在初中课本中, 明确告诉了自变量与函数, 要求写成函数的解析式, 或者隐含用函数解析式去求交点等问题。注意培养学生分析处理图像图表和数据信息的能力, 加强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这一阶段的训练可以历年中考题为基本素材, 以中档综合题为训练的重点, 以“题组”训练为重要方式。
通过专题复习, 使学生能对呈螺旋式上升的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链, 并获及解题能力的明显提高。
第三阶段:模拟训练。由近三年的中考试题可以看出, 新课标理念下的学生考试试题不再过分追求题目的甄别功能, 而是重在考查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核心的内容。因此, 我们的复习不要过分追求难度和深度, 不要人为拔高要求, 更不要做大量简单重复、机械模仿的训练。我们追求的目标, 应该是“双基”的应用, 是对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能力。
实践证明, 新课标理念下的中考, 题海战术有害无益, 虽然我们需要必要的针对性练习, 但是练习的关键在于质而不是量, 关键是通过练习来巩固知识, 增强能力。
中考是通过解题来判断学生的数学能力, 中考复习的最终成果要落实到解题能力的提高上来。
因此, 这一阶段的基本方法是练评结合, 先练后评。达到以下目的:解题能力的检验与强化提高, 考试经验的具体积累和丰富, 考试速度的训练提高。
四、因材施教, 抓好学困生教学
帮助学困生搞好复习, 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不可推卸的主要职责之一。教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困生要特别关心, 给以热情而有效的帮助。教师一定要用自己的热情和信心去点燃学生的热情和信心, 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调动他们内在的积极性。复习课除在例题与习题的选择上照顾学困生外, 还应给他们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 进行有效的训练。应让他们多做教材中的例题或习题, 并注意解题方法的归纳和整理。
由于学困生的基础差, 底子薄, 知识漏洞多, 一时适应不了复习课的要求, 教师应该在课外加强辅导, 做到辅导定时, 因人而异。当面批改他们的练习, 好的、有进步的学生当场给予表扬鼓励。可以给他们准备一个病例卡, 对一些易错、易忘、易犯的问题随时记录。对练习中的错误缺陷当面订正, 并向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和性质。如果同类性质的错误较多, 说明自己在教学中存在问题, 应在下节课把问题反复讲清楚。大多数学困生通过这种复习方法还是能够在总复习中有较大提高, 达到合格水平, 最终达到共同提高。
五、磨练学生意志品质,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各种竞技体育中, 选手的过硬实力是首要的, 但临场时的良好心态和意志坚定是取得成功的关键。考场就是赛场, 考生就是选手, 当然, 教师就是名副其实的教练了, 中考实际上就是考生在知识、能力、情感三维坐标上的大比拼。
能否攻克一道考题, 有时只有一步之遥, 或一念之差, 有时是来自解题灵感, 有时是来自临场的心态,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在较为顺利的环境下长大的, 生活的一帆风顺, 使得他们经不起一点挫折, 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 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尽量多设计一些学生不能通过的坎坷, 以锻炼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与自身的努力下, 可以跨过这些坎坷, 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在平时学习中, 要注重数学学习的行为习惯、解题的严谨性、审题的细心、阅读理解的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把语言表达的规范、准确作为一个重要方面加以训练, 避免考试时出错。同时, 让学生学习中考阅卷评分标准。
总之要搞好中考备考复习课, 在于教师辛勤的劳动, 在于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在于学生科学的复习方法, 在于教师和学生的密切配合互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浅谈初三数学中考备考方法 篇10
一、明确总复习的目的
初三数学总复习的目的不仅是中考的需要, 同时还有更广泛、更深刻的意义。中学教育肩负着双重任务:既要为高一级的学校输送优秀新生, 又要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合格的劳动者。中学数学的教学要“使学生学好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要的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以逐步形成运用数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考是总结性的检查, 通过初三数学总复习, 要使学生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 并加深理解这些知识, 进一步提高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大面积地、扎扎实实地提高教学质量, 为学生就业或升学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在《数学课程标准》《考试说明》的指导下开展复习工作
初中数学复习, 教师首先要研读《数学课程标准》, 将其所倡导的教学理念落实到自己的教学中, 结合《考试说明》, 针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实际, 制定行之有效的复习计划, 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突出重点, 以近三年中考命题的风格为导向, 以现行教材为依据, 以使整个复习更加有效。
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有序地进行数学总复习
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初三总复习时间短, 内容多, 要想取得较好的复习效果, 还要调查研究, 明确重点难点, 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复习。否则课的起点高了, 学生接受有困难, 起点低了, 讲解内容太容易了, 学生听起来乏味厌烦, 使复习课不能有的放矢, 对症下药, 因材施教。中考复习一般分三个阶段:系统复习、专题复习、模拟训练。
第一阶段:系统复习。这一阶段主要是系统整理知识内容, 优化知识结构。中考命题仍然以基础题为主, 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 后面的大题虽是“高于教材”, 但原型一般还是教材中的例题或习题, 是教材中题目的引伸、变形或组合, 所以建议第一阶段复习应以课本为主。必须深钻教材, 绝不能脱离课本, 应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 使之形成结构。很多例题具有典型性、示范性、迁移性、再生力强的特点, 我们应认真研究课本、吃透教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课本中的例题、练习和作业要让学生弄懂、会做, 并注意解题方法的归纳和整理。一味搞题海战术, 整天埋头让学生做大量的课外习题, 其效果并不明显, 有本末倒置之嫌。
教师在这一阶段的教学可以按知识块组织复习, 可将初中内容分为数与代数 (数与式、方程不等式、函数) , 空间与图形 (图形的认识、图形与变换、图形与坐标、图形的证明) , 统计与概率, 实践与综合应用。复习中可由教师提出每个单元的复习提要, 指导学生按“提要”复习, 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据个人具体情况把遗忘了的知识重温一遍, 边复习边作知识归类, 加深记忆, 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掌握法则、公式、定理的推导或证明, 例题的选择要有针对性、典型性、层次性, 并注意分析例题解答的思路和方法。重点讲清“怎样解”“从何下手”“入口在哪里”。
通过系统复习, 使每个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同时, 让学生学会思考是从根本上提高成绩、解决问题的良方, 这里讲的不是“教会学生思考”, 而是“让学生学会思考”。会思考是要学生自己“悟”出来, 自己“学”出来, 教师能教的, 是思考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然后让学生用学到的方法和策略, 在解决具有新情境问题的过程中, 感悟出如何进行正确的思考, 能掌握课本中基本数学思想和基本的解题方法。要求学生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理清知识结构, 形成整体的认识, 并能综合运用。一要领会课本例题、习题的出题意图, 理解其中涉及的知识、方法和思想, 能够进行简单的变式和延伸;二要善于反思与质疑自己的答案和解题过程, 避免出现失误, 提高解题的准确率。对存在的缺漏和薄弱环节, 要及时进行针对性训练, 努力使学生在中考答题中能拿到基本的分数, 力争全面丰收。
第二阶段:专题复习。如果说第一阶段是以纵向为主, 全面复习的话, 那么, 第二阶段就是以横向为主, 突出重点, 抓住热点, 进入以能力为主、提高应试水平的阶段。
这一阶段可以重点突出以下单元的复习:函数、方程、不等式、三角形、四边形、圆等。着重突出初中数学的解题方法 (消元法、降次法、代入法、因式分解法、换元法、配方法、待定系数法、图像法等) 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 (字母表示数的思想、函数与方程的思想、转换化归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等) , 以及观察、试验、比较、分类、归纳、类比、猜想等重要数学思想的应用。众所周知,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精髓, 是沟通数学知识与运算能力的桥梁。
近几年中考“压轴题”都与此有关, 如把三角形放到直角坐标系中利用它们图形上的相互关系, 熟练地进行代数知识与几何知识的相互转换等。再如函数思想, 在初中课本中, 明确告诉了自变量与函数, 要求写成函数的解析式, 或者隐含用函数解析式去求交点等问题。注意培养学生分析处理图像图表和数据信息的能力, 加强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这一阶段的训练可以历年中考题为基本素材, 以中档综合题为训练的重点, 以“题组”训练为重要方式。
通过专题复习, 使学生能对呈螺旋式上升的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链, 并获及解题能力的明显提高。
第三阶段:模拟训练。由近三年的中考试题可以看出, 新课标理念下的学生考试试题不再过分追求题目的甄别功能, 而是重在考查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核心的内容。因此, 我们的复习不要过分追求难度和深度, 不要人为拔高要求, 更不要做大量简单重复、机械模仿的训练。我们追求的目标, 应该是“双基”的应用, 是对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能力。
实践证明, 新课标理念下的中考, 题海战术有害无益, 虽然我们需要必要的针对性练习, 但是练习的关键在于质而不是量, 关键是通过练习来巩固知识, 增强能力。
中考是通过解题来判断学生的数学能力, 中考复习的最终成果要落实到解题能力的提高上来。
因此, 这一阶段的基本方法是练评结合, 先练后评。达到以下目的:解题能力的检验与强化提高, 考试经验的具体积累和丰富, 考试速度的训练提高。
四、因材施教, 抓好学困生教学
帮助学困生搞好复习, 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不可推卸的主要职责之一。教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困生要特别关心, 给以热情而有效的帮助。教师一定要用自己的热情和信心去点燃学生的热情和信心, 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调动他们内在的积极性。复习课除在例题与习题的选择上照顾学困生外, 还应给他们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 进行有效的训练。应让他们多做教材中的例题或习题, 并注意解题方法的归纳和整理。
由于学困生的基础差, 底子薄, 知识漏洞多, 一时适应不了复习课的要求, 教师应该在课外加强辅导, 做到辅导定时, 因人而异。当面批改他们的练习, 好的、有进步的学生当场给予表扬鼓励。可以给他们准备一个病例卡, 对一些易错、易忘、易犯的问题随时记录。对练习中的错误缺陷当面订正, 并向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和性质。如果同类性质的错误较多, 说明自己在教学中存在问题, 应在下节课把问题反复讲清楚。大多数学困生通过这种复习方法还是能够在总复习中有较大提高, 达到合格水平, 最终达到共同提高。
五、磨练学生意志品质,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各种竞技体育中, 选手的过硬实力是首要的, 但临场时的良好心态和意志坚定是取得成功的关键。考场就是赛场, 考生就是选手, 当然, 教师就是名副其实的教练了, 中考实际上就是考生在知识、能力、情感三维坐标上的大比拼。
能否攻克一道考题, 有时只有一步之遥, 或一念之差, 有时是来自解题灵感, 有时是来自临场的心态,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在较为顺利的环境下长大的, 生活的一帆风顺, 使得他们经不起一点挫折, 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 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尽量多设计一些学生不能通过的坎坷, 以锻炼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与自身的努力下, 可以跨过这些坎坷, 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在平时学习中, 要注重数学学习的行为习惯、解题的严谨性、审题的细心、阅读理解的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把语言表达的规范、准确作为一个重要方面加以训练, 避免考试时出错。同时, 让学生学习中考阅卷评分标准。
总之要搞好中考备考复习课, 在于教师辛勤的劳动, 在于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在于学生科学的复习方法, 在于教师和学生的密切配合互动。
摘要:初三数学中考备考方法中复习的目的, 即在《数学课程标准》《考试说明》指导下, 从学生实际出发有序地复习, 因材施教, 抓好学困生, 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关键词:初三数学,中考备考,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初三数学的学习方法 篇11
【关键词】数学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理论;教学研究
前言
本文首先对处于新课改理念的背景下的初三数学复习课研究的现状进行总体描述,然后指出目前初三复习课的教学设计的特征与不足,最后指出教学研究的主要理论,研究的方法以及意义。
一、初三数学复习课教学的现状
1.1初三复习课的地位
复习课是初三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数学教学中复习课的地位与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但是复习课上所涉及的知识点都是学生己经学过的,往往无法提起学生的重视。那么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复习可以及时归纳和总结所学知识,从而构建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可以说复习课是学生对知识的深化过程,又是提高学生能力的过程。
1.2有关中考数学命题的研究(以苏教版命题指导为依据)
1.2.1中考要有效地促使学生实现有关数学的教学课程标准所设立的课程目标,要积极地帮助学生改善他们的数学学习方式,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目的。
1.2.2中考要实现学生数学知识学习技能与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并重,两方面共同发展的目标。
二、当前初三复习课教学设计的特点
中考,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一次重要考试,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水平及能力的一次综合测试,也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的一次评价,更是高一级学校选拔新生的重要依据。自新课改实施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道路更加明确,然而随着新课改标准的发布,教师在教学上面临着新的难题,许多教师并没有秉承新课改理念,积极面对在实践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认真改进和发展新课程标准,而仅仅采用原来的题海战术和满堂灌。这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相违背。对学生而言,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要记忆、模仿困难得多,而前者正是符合新课程改革标准的数学教学方法,后者的实质则是老套的题海战术。倘若学生对记忆与模仿这种简单的数学活动方式形成了习惯,就会不自觉地陷入题海战术的恶性循环,这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使学生丧失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和推理的能力,因此很难在中考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三、 关于初三数学复习课的教学理论及教学方法的研究
3.1基础理论
3.1.1掌握学习论
这一理论是由布鲁姆提出的,意指在“所有学生都能学好”的思想前提之下,在集体教学(班级授课制)的基础之上,进行定期的、及时的学习反馈,必要的情况下为个别学生提供特殊的帮助,这样一来,大多数学生都可以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应该要掌握标准。也就是说,只要给与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让所有的学生掌握所有的内容是可以实现的。
3.1.2元认知
这里所说的元认知是指对认知的认知,其实质就是指一个人拥有不借外力,通过自己来认知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以及对学习思维活动的控制与认识。可以概括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元认知又包含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控制两个方面。譬如,在教学心理学中常出现“学习如何学习”这一说法,即元认知。
3.2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已成为当今社会最重要的教育目标,新型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体现。例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等,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训练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初三复习课是紧张而又枯燥的,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达到复习效果?通过以上两种理论在教学方法中的运用,教师可以根据掌握学习的程度不同给同学制定不同层次的复习目标,使学生有积极性和信心面对每月一次的测验以及省级或市级的统一测验,考试过后及时地对考试结果进行分析,随之对同学的学习问题进行诊断,进而加强的学生的学习效果、优化教师的整体教学。按科学研究发现,掌握学习理论在教学研究中的运用能使学生的考试平均成绩大幅度提高。其次,某实验研究表明:拥有元认知水平的学生具备有效地对过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适当调节学习计划,提高学习的效率的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初三复习课的教学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以学生为主体,使得学生在复习过程中通过发现、探究、研究,使学习过程逐渐变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使其数学的能力得到提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和学习习惯,实现从学会数学向会学数学的转变。(2)新视角设计教学目标。透过苏教版的命题标准可以发现,新课程标准下的中考关注点已经从注重考查学生掌握了多少数学知识和解题技巧转换为检测学生的数学能力的发展水平。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能力目标上,即贯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思想。
【参考文献】
[1]叶立军,陈莉.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存在的偏差及其应对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3(05):91-93
[2]顾捷.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的有效策略[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12):239-240
浅议初三数学的考前复习 篇12
关键词:初三,数学,考前复习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初三数学复习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复习不只是简单的重复, 加强记忆, 而是深化认识, 从本质上发现数学知识间的联系,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数学应用能力。如何扎实抓好初三复习,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以下谈谈本人的粗浅看法, 以便砖引玉。
一、制定行之有效的数学复习计划
制定行之有效的数学复习计划, 是搞好初三数学复习的关键。制定复习计划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认真钻研教材, 确定复习重点, 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并且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 可以根据计划实施的效果不断改进复习方法。一般复习计划要经过3轮复习, 如全面复习、专项复习和针对性补缺补差复习。第一轮全面复习, 以课本为基础, 全面复习基础知识, 加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让学生全面掌握初中数学基础知识, 提高基本技能, 记牢所有的公式、定理, 掌握解各类试题的基本方法。这阶段一定要以课本为中心, 进行系统的单元复习, 打好基础。教师在教学时, 面向全体学生, 因材施教, 不搞题海战术, 精讲精练, 举一反三。第二轮复习, 以专题训练为主, 加强学生综合应用知识, 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培养。是在第一轮的基础上, 总结方法, 查缺补漏, 学习集中在难点、重点、热点的内容上, 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思想方法。对各类题型进行专题复习, 如“应用性的函数题”、“不等式应用题”、等类型, 让学生熟悉、适应各类题型。第三轮复习主要是通过做模拟试题, 检查学习效果, 发现不足之处, 进行补缺补差。在这一阶段中, 重点针对中考进行适应性训练。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训练答题速度、节奏、应试心理等方面的经验积累, 训练学生的考试能力, 增强得分能力。给学生模拟的试卷要有难度, 批阅试卷要及时, 是在批改完试卷后, 教师要认真分析试卷, 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依据教材总结归纳数学知识点构建知识结构
在进行总复习时, 一定要立足教材, 总结归纳数学知识点, 引导学生理清知识体系, 帮助他们建立起初中数学基础知识的网络。由知识的结构人手, 将复习中重点放在理解概念、弄清定义、掌握基本方法上。引导学生对每个章节知识进行系统归类, 弄清内部结构, 然后让学生通过恰当的训练, 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结论的掌握、方法的运用和能力的提高。总结归纳知识点时, 要注意对基础概念的总结, 复习时还要注意到知识的纵横联系, 将各部分知识串在一起, 弄清它们之间的共同性和区别, 弄清它们的联系, 可使对知识的学习深人一步。因此, 复习时除按课本章节顺序进行外, 还可将知识按整体脉络进行归类总结。如初三下学期所学的主要内容有:整式的运算、平行线与相交线、生活中的数据、概率、三角形、变量之间的关系、生活中的轴对称等知识。这些知识既有数, 又有形, 都是今后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
三、选择典型试题归纳解题方法
在数学复习课教学中, 挖掘教材中的例题、习题, 选择典型试题, 分析试题中的条件和方法, 可以“以点带面”, 使学生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目前, “题海战术”的普遍现象还存在, 学生整天忙于解题, 没有时间总结解题规律和方法, 这样既增重学生负担, 又不能使学生热练掌握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其实很多复习试题的解题方法和所运用的知识完全相同, 如果掌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遇上形式稍为变化的题, 可以举一反三。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讲解中, 应该引导学生对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灵活变换, 使之触类旁通, 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提高学生的技能技巧, 总结解题规律, 提高复习效率。初中数学教材中出现的数学方法有很多, 如换元法、配方法、图象法、解析法、待定系数法、分析法、综合法、分析综合法、反证法、作图法等, 复习时可以采用多种题型进行变换, 对学生进行训练, 通过训练让学生灵活运用解题方法。
四、联系生活强化数学方法的应用
由于应用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是21世纪合格公民的必备素质。所以我们要立足于掌握和巩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还要重视学生的数学学习结果, 关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 既关注学生思维水平, 同时还关注学生的数学活动, 关注身边的社会实际, 社会热点, 学习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解释, 理解社会和周围发生的事物, 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深圳市南山区中考试题第23题, 某地电话拨号入网有两种收费方式, 用户可以任选其一: (A) 计时制:0.05元/分: (B) 包月制:50元/月 (限一部个人住宅电话上网) , 此外每一种上网方式都得加收通信费0.02元/分。1.请你分别写出两种收费方式下每月应付费用y (元) 与上网时间x (小时)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某用户估计一个月内上网的时间为20小时, 你认为采取那种方式较合算?本题是考查学生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 通过分析去解决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电话拨号入网收费问题。
总之, 在初三数学的复习中, 要依据教材, 制定行之有效的复习计划, 要帮助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点, 注意解题的多样性, 重视分析比较各种解题思路和方法, 提炼出最佳解法, 要关注社会强化应用, 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 真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初中数学课程标准》
[2]程连松.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实施初三数学复习, 池州师专学报.2005.10
【初三数学的学习方法】推荐阅读:
初三重要数学考题的解题方法解析论文10-04
初三数学复习方法新探09-02
初三学生数学学习总结07-07
初三学生数学复习方法经验09-03
初三数学学习答题技巧11-04
2023初三数学期末考试复习方法及技巧09-12
初三数学圆的综合复习教案09-03
初三上期数学教学的工作总结07-30
初三数学试卷08-27
初三数学教研总结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