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机制

2024-11-03

因果机制(通用9篇)

因果机制 篇1

1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全球经济重心向沿海港口城市转移, 港口城市成为提升国家区域竞争力的关键。港口与城市在港城关系演进的过程中互为因果、互动发展, 分析和研究港口城市的港城关系已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热点之一。国外对港口发展与城市关系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方面:港口与城市发展的空间关系演变、港口与城市协同发展的动力机制、港口发展对城市经济的影响分析。我国对港口与城市关系的研究最早的是吴传钧等人以动力结构的演化规律为基础、港口与港口城市相互作用的角度探讨了港口城市的一般成长模式[1], 为国内港城互动关系理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近几年, 随着我国港口产业的飞速发展, 促使学者们开始从互动角度对港城关系进行研究, 主要包括港口发展对城市经济的影响[2,3]、城市经济对港口发展的影响[4,5]和港口与城市经济的相互关系[6,7,8]三个方面, 并在研究中结合了相关分析[9]、回归分析[10]以及系统动力学[11]等一定的数理方法, 主要侧重于对港口与城市单要素的直接计量分析。

在当今各地都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 如何更好地实现沿海发达地区的欠发达城市——连云港市经济高速发展, 打造我国东部沿海新的经济增长极, 缩小江苏地区间的发展差异, 促进沿陇海线东中西三大区域协调发展已刻不容缓。因此, 研究连云港市港口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 系统分析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 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指导意义。

2 港口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

2.1 评价指标的构建与数据处理

指标的选择:本文研究对象为港口发展水平和城市经济水平, 采取理论分析与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法, 借鉴国内外相关文献[12,13,14], 并兼顾到资料和数据的可收集性和实施的可操作性, 经过反复修正, 最后确定采用以下各系统的主要因素来表示相应的发展水平:①港口发展水平评价指标。港口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应当是一套能评价港口协调发展状况和特征的指标群体, 本文重点选取规模性指标对港口系统进行评价, 即全港货物吞吐量、外贸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港口营业总收入。②城市经济水平评价指标。港口对城市经济的影响具有间接性和转移性特点。间接性主要表现在港口通过其他产出的支持, 推动城市经济效益提升;转移性主要表现在港口的运转很大部分依靠港口的疏运系统, 因此综合运输中其他运输方式的货物量对港口产生很大的影响[13]。本文确定的城市经济水平评价指标包括:经济规模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经济效益指标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经济密度、职工平均工资) 、经济外向度指标 (实际利用外商投资总额、外贸进出口总额) 。

数据处理:采用综合评价法, 即通过计算港口发展水平和城市经济水平综合指数确定其发展水平的高低, 综合发展水平值越大表明发展水平越高。运用熵值法, 根据熵值的大小, 即各项指标值的变异程度, 计算出指标的权重;然后, 逐项计算各分项指标的值和发展水平综合指数 (表1) 。其计算公式和过程参考相关文献[14]。

2.2 港口与城市经济的因果关系分析

从理论推导来看, 港口发展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关系, 但为了进一步对这个问题进行验证, 本文采用了协整检验。协整分析主要用于寻找两个或多个非平稳变量之间的均衡关系, 如果某两个或多个同阶时间序列向量的某种线性组合可得出一个平稳的误差序列, 则这些非平稳的时间序列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即具有协整性。数据的自然对数变换不改变原有的协整关系, 并能使趋势线性化。为了消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 对所研究的原序列取自然对数, 分别得到x (港口水平) 、y (城市经济水平) 。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运用传统的回归分析方法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若数据是非平稳的就会引起伪回归现象, 导致分析结果可能不具有科学性。因此, 在进行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之前, 首先要对所分析研究的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方法主要包括ADF检验、PP检验和NP检验等, 但在实际应用中, ADF检验更为常见, 其回归模型为:

undefined

模型 (1) 中没有常数项和时间趋势项, 模型 (2) 中含常数项, 没有时间趋势项, 模型 (3) 中含有常数项和时间趋势项。式中, △yt为变量序列的一阶差分, βt是时间趋势变量, ut是随机误差项 (不具有自相关性) 。由于经济时间序列数据统筹具有自相关性, 因此加入λj△yt-1项以消除变量自相关的影响。若检验结果δ显著为0, 则时间序列为一阶单整, 记为I (1) ;否则, 序列为平稳序列, 记为y (1) ;如果一个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 但在经过d次差分后变为平稳序列, 则该序列称为d阶单整, 记为I (d) [15]。分别对时间序列x、y的平稳性进行ADF检验见表2。表2显示, 所有序列的ADF检验值都分别大于1%、5%、10%的临界值, 说明序列x、y均为非平稳序列;然后对5个序列做一阶差分, 再进行ADF检验, 结果显示序列x、y的ADF检验值小于对应的1%或5%或10%的临界值, 说明5个序列的一阶差分都为平稳序列, 即可知序列x、y都具有一阶单整性, 即x-I (1) 、y-I (1) 。

注:①检验类型中, C为常数项, T为趋势项, K为滞后项;②滞后期K的选择以AIC信息量和SC信息量的最小值为标准;③为一阶差分;④1%、5%、10%表示检验的显著水平。

变量的协整关系检验:尽管时间序列x、y均为一阶单整性I (1) , 但它们之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 即各变量间具有长期均衡的关系, 因此需要进行协整检验。协整检验从对象上可分为基于回归系数的检验和基于回归残差的检验, 本文采用Johansson的极大似然法进行检验, 其主要是在VAR模型中利用极大似然估计来检验多个变量的协整关系。其原理是:假设y1、x1分别为k阶、d阶向量, 建立模型:undefined。其中, undefined。如果系数矩阵Π的秩r

变量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可以解释港口发展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 但是无法揭示港口与它们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是Granger于1969年利用滞后分布概念建立的, 旨在判断一个变量的变化是否是另一个变量变化的原因, 这样的关系在经济学上是否有意义。其实质是检验一个变量的滞后变量是否可以引入到其他变量方程中, 它解决了x是否是引起y的问题, 主要看现在的y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被过去的x解释, 加入x的滞后值是否使解释程度更高[16]。基本思想是:设两个平稳时间序列{xt}和{yt}, 建立yt关于y和x的滞后模型:undefined。式中, c为常数项, n为滞后期。对方程中的βi (i=1, 2, …, m) =0进行检验, 即检验假设“x不是引起y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如果检验结果拒绝了βi (i=1, 2, …, m) =0的原假设, 就可以拒绝该假设, 得出“x是引起y变化的格兰杰原因"。检验x的变化是不是y变化原因的直接方法是利用F-检验来检验下述联合检验:H0∶βi=0 (i=1, 2, …, m) ;H1∶至少存在一个i使βi≠0。其统计量为:undefined服从F分布。如果S1大于F的临界值, 则拒绝原假设;否则接受原假设, 即x不是Granger引起y。式中, N为样本量, RSS1为回归残差平方和, RSS0为在原假设条件成立时 (不含x的之后变量) 的回归残差平方和[11]。分别对x与y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见表4。

从表4可知:滞后期为2时, 在5%的概率下拒绝了“y不是x格兰杰原因”的原假设, 接受了“x不是y格兰杰原因”的原假设。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对连云港市而言, 港口发展是城市经济增长的Granger因果原因, 而城市经济增长并不是港口发展的Granger因果原因, 说明连云港市港口发展对连云港市经济的带动作用是相当明显, 但同时连云港市城市经济增长对港口发展的带动作用却不明显。连云港市城市经济增长对港口发展带动作用不明显的原因可能在于:连云港市的经济容量较低, 临港工业基础较薄弱, 限制了对港口带动作用的发挥;同时, 在流经连云港市港口的货物中, 连云港市货物流量所占比例较低, 直接腹地未对港口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机会。

3 港口与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

港口与城市经济的互动发展实际上是一个双向的、相互促进的过程, 是两个系统及其内部各构成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的非线性总和, 具体表现在港口对城市经济的促进作用和城市经济对港口的支撑作用。港口发展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产业集聚效应和乘数效应方面, 而城市经济发展对港口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港口服务需求的增加, 由此导致对港口建设投资的增加[17]。

3.1 连云港市港口对城市经济的影响

港口对城市经济的直接贡献:所谓港口的直接经济贡献, 是指港口及相关产业对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初始或第一轮影响[8]。连云港市港口作为该市交通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国民经济和地区经济的一部分, 在产生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的同时, 还产生就业机会、上缴税收等。对外开放以来, 连云港港口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4.01亿元, 其运营收入、利润总额以及实现利润均呈现出较快的增长态势, 2009年全港营运总收入437783.6万元, 实现利润总额18936万元。2000—2011年连云港港口对城市经济的直接经济贡献见表5。

港口对城市经济总量的影响:作为水陆运输的连接点, 港口在交通运输往里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直接获得利润收入、为城市提供利税的同时, 通过产业、行业的前后向联系来拉动城市经济的增长, “城以港兴、港为城用”充分体现了港口发展对城市经济总量的增长带来巨大贡献。为了进一步描述港口对城市经济总量影响的数理关系, 选取1990—2011年连云港市港口货物吞吐量 (P1) 、国际集装箱吞吐量 (P2) 作为自变量, 城市经济总量GDP (U) 作为因变量, 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最终的回归方程为:U=163.487+2.265×P2 (R=0.949, R2=0.901, P=0.000) 。

在回归过程中, 变量P1被剔除,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连云港港口的国际集装箱吞吐量比港口货物吞吐量对城市经济具有拉动作用, 更能反映城市经济总量增长。国际集装箱吞吐量每增加一个单位, 连云港市的城市经济总量将增长2.265个单位。回归模型的R=0.949, R2=0.901;在显著水平10%时, P=0.000, 说明回归方程具有意义。

港口对城市产业和行业的影响:近年来, 连云港市港口快速发展对促进临港产业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连云港市依托“一体两翼”组合大港, 大力发展新型临港工业和以港口物流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目前, 船舶修造、装备制造业初具规模, 钢铁、石化产业取得突破, 炼化一体化、新型管材项目等已达成合作协议。现代服务业发展向高端迈进, 国际商务中心、保税物流园区、科技创意园、旅游景区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建设, 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地位逐步显现[16]。《连云港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8—2030年) 》从打造临港工业, 改善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 加快培育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规划形成“蓝色”产业带与“绿色”产业带相交的“一纵一横”型布局结构。

“蓝色” (沿海) 产业带以发展沿海临港产业为主, 培育壮大石化、重型装备制造、能源和物流四大产业集群, 打造大型石化、新型钢铁、新能源、现代机电、临港物流、海产品加工等六大产业基地;绿色产业带 (沿线产业带) 以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发展资源加工为主, 培育壮大医药、纺织服装、新材料、电子信息及机械加工五大产业集群, 建设一批都市型特色产业园区。区域服务中心 (海滨新区核心区) 是蓝色产业带和绿色产业带的交汇处, 重点发展商务服务、中介代理、信息咨询、会展交易等现代服务业, 同时积极发展餐饮娱乐、商业服务、文体休闲等消费性服务业[18]。

港口对城市外向型经济的影响:为了能更好地描述港口对城市外向型经济影响的数理关系, 选取1990—2011年连云港港口发展综合指数 (P3) 作为自变量, 城市经济外向度指数 (UE) 作为因变量, 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其最终的回归方程为:UE=0.021+2.396×P3 (R=0.992, R2=0.987, P=0.00) , 说明港口发展综合指数与城市经济外向度指数有很高的相关性, 即港口发展水平与城市外向型经济存在着影响。由此可见, 尽管空运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有所上升, 但由于国际间的货运交流仍主要依靠海运来完成, 在一定程度上对一个城市的对外贸易起着决定性作用。

3.2 连云港市城市经济对港口的影响

城市经济对港口投资的影响:对连云港市国民生产总值和港口固定资产投资额进行曲线模拟 (图1) 可见, “九五”时期, 随着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 对港口的固定资产投资反而减少。主要原因为:①该时期江苏省重点发展苏南及沿江地区, 忽略了对连云港港口的投资, 港口未能实现超常规的发展。②这一时期是连云港港口建国后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 进入偿还日元贷款还贷高峰期, 港口生产建设都陷入了滞长阶段。2000年以来, 港口固定资产投资额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分别为55.1%和18.1%, 城市经济的发展为港口提供了支撑和保障。

城市经济对港口吞吐量的影响:港口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基础产业部门, 主要功能就是为城市经济发展服务。港口运输需要源自国民经济运行中, 尤其是对外贸易过程中产生的运输需求。国民经济的总体运行从整体上决定了港口的运输要求, 而对外贸易则对港口吞吐量及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对连云港市港口吞吐量P1、集装箱吞吐量P2与连云港市的地区生产总值U的相关分析表明, P1、P2与U有很高的相关系数, 分别为0.991和0.959。进一步对P1、P2与U做回归分析, 得到了以下的模型:P1=112.57+0.001U (R=0.959, R2=0.19, P=0.00) ;P2=-520.117+0.051U (R=0.908, R2=0.824, P=0.00) 。从模型可见, 连云港市城市经济的发展对港口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长有一定的影响, 但影响不大, 说明在流经连云港港口的货物中, 连云港市货物流量所占比例较低, 直接腹地未给港口发展提供充足的机会。

城市经济对港口经济效益的影响:从相关分析可以看出, 连云港市港口运营总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表现出较大的相关性, 相关系数为0.989, 进一步做回归得到如下方程:P3=-35453.836+463.43U (R=0.975, R2=0.950, P=0.00) , 说明城市经济的发展是港口发展的保障, 对港口的运营收入起到的影响作用非常明显。

4 小结

1990年以来, 连云港市港口的发展对连云港市经济的带动作用是相当明显的, 但连云港市城市经济增长对港口发展的带动作用却不明显, 原因可能在于:连云港市的经济容量较低, 临港工业基础较薄弱, 限制了对港口带动作用的发挥;同时, 在流经连云港市港口的货物中, 连云港市货物流量所占比例较低, 直接腹地未对港口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机会。

对港口与城市经济互动发展关系的分析表明, 连云港市港口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港口总收入对城市国民总产值、第三产业总产值的贡献呈现出较快的增长态势;连云港市港口的国际集装箱吞吐量比港口货物吞吐量对城市经济发展更具拉动作用, 更能反映连云港市城市经济总量的增长;依托港口资源, 连云港市已形成了一定的初具规模的临港产业集群, 港口发展水平对城市外向型经济的影响非常显著。连云港市城市经济对港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连云港市城市经济发展对港口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增长有一定的影响, 但影响不大;连云港市城市经济发展是港口发展的保障, 对港口运营收入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

摘要:如何充分利用港口优势, 实现港—城互动发展, 对港口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 甚至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运用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新兴计量方法, 对连云港市港口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发现:1990年以来, 连云港市港口发展对连云港市经济的带动作用相当明显, 但连云港市城市经济增长对港口发展的带动作用却不明显。从港口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经济支撑港口发展两个方面分析了港城与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港口城市,港—城关系,因果关系,作用机制

因果机制 篇2

2、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3、善恶到头终有报,高飞远走也难逃。

4、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

5、清看剃头者,人亦剃其头。

6、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7、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8、好心自有好报。

9、种其因者,须食其果。

10、在罪恶中游泳的人,必将在悲哀中沉没。

11、一念善心起,天堂已诞生。一念恶心起,地狱已现前。

12、一报还一报。

13、幸福不是奖赏,而是结果;苦难不是惩罚,而是报应。

14、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15、天知地知神知鬼知,何谓无知;善报恶报速报迟报,终须有报。

16、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17、凡你们为自己而行的善,将在真主那里发现其报酬。

18、恶口永远不要出自于我们的口中,不管他有多坏,有多恶。你愈骂他,你的心就被污染了,你要想,他就是你的善知识。

19、多行不义必自毙。

因果机制 篇3

一问题背景

导致意向性和因果性问题目前格局的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首先是由意向性和因果性的传统定义所造成的。因果性通常被理解为自然界中事件之间的一种自然的关系, 并且受休谟因果观念的影响, 目前正统的因果关系定义都是基于规则的;而意向性通常被看成是心灵关指世界的能力, 是一种心理属性, 心理属性显然不存在严格的规则性, 因此意向性怎么可能具有因果性呢?第二个方面的原因可归结为因果关系的局域性原理和意向性外部主义之间的冲突[1]。外部主义认为意向性是由外在环境决定的, 如语言共同体、社会等;而因果局域性原理规定:一个原因C的属性P, 或者P是C的内在属性, 或者P依随于C的内在属性, 否则P不可能是因果有效的。因此如果信念、欲望等意向性状态是由外在环境决定的, 它如何可能产生物理的效果?第三个方面是心理因果性问题上经常讨论的排他性问题, 意向性作为一种心理属性, 也面临着这一挑战。

基于以上三方面的原因, 很多哲学家都认为意向性不是因果有效的, 不具有任何解释作用, 如副现象论、意向还原论和意向工具论。然而, 仍然有一批哲学家, 通常被称为意向实在论者, 他们既坚持意向性本体论上的实在性, 又坚持意向性是因果有效的。他们通常采取两条进路, 第一条进路是接受因果局域性原理, 坚持只有意向性依随于大脑的物理状态, 它才是因果有效的。因此他们通常采取自然主义的进路, 代表人物有Yablo和塞尔。另一条进路则拒绝意向性的依随要求, 讨论的焦点是:什么才是意向性能够解释的, 或者说, 当我们把意向性作为解释项时, 什么才是一个合适的被解释项, 从而发展出一套精致的理论。很多社会学哲学家就属于这一派, 比如他们主张原因和理由的区分, 意向性解释和因果性解释的区分, 因此绕过了上述的三个问题, 我们称之为社会学进路。

社会学进路虽然为我们拓展了视野, 但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是回避了问题, 而自然主义进路若能成功, 则为我们理解意识问题提供了一条新思路。然而, 它必须同时面对上述的三个问题。第二个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意向性的内在主义和外在主义之争,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意向实在论的自然主义进路对第一个和第三个问题的处理, 而在这方面, 我们认为塞尔所提出的意向的因果性理论比其他理论更为合理。

二塞尔的意向因果性理论

作为意向实在论的代表, 塞尔采取了一条生物自然主义的进路来回答意向性如何可能, 意向性如何因果地发挥作用;并且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意向因果性的理论框架。

(一) 意向性如何可能?意向性如何因果地发挥作用?

塞尔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体现出的是本体论上的突现论思想。他认为意向性等心理状态是由大脑低层次的神经过程引起的, 又是在大脑结构当中实现的。这种关系很类似于水的液体性与构成水的单个分子之间的关系, “水的液体性是由分子的行为引起的, 也是在分子的汇集中实现的”。[2]265塞尔认为意向性是大脑的一种“突现属性”, 突现属性“是一种可以被一个系统的各种组成成份所因果解释的一种属性, 但是单个的组成成份却不拥有这一属性, 并且这种属性也不能简单地用各种组成成份的属性的汇总来解释。”[3]113

塞尔用“由……引起”和“在……中实现”的突现模型来描述意向性是如何可能的, 那么, 意向性又是如何因果地发挥作用呢?塞尔认为突现属性能够具有某种因果效用, 而这种因果效用是引起它的微观结构所不具有的。塞尔在诸多论著中把四轮内燃机汽缸的爆燃现象与行动的意向相类比, 如下图所示。这恰恰对应他对于世界的看法, 他认为世界是由不同的层次构成的, 各个层次都具有自己特有的现象、描述方式、因果作用等, 而突现属性和引起它的微观层次的属性就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层次。

(二) 意向的因果性理论

塞尔所提出的意向因果性理论的定义是从意向性状态和它的满足条件之间的关系出发的, 他认为当这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时, 这种因果关系就称为意向的因果关系。因此, 意向的因果关系存在两种情况, 一种是意向性状态引起了它的满足条件的发生, 如行动的意向引起身体的活动;另一种是满足条件的发生引起了意向性状态的产生, 如回忆和知觉的意向性。

塞尔认为意向的因果关系是因果关系中特殊的一种, 但是在传统的基于规则因果理论中, 意向的因果关系并不合法, 因此, 塞尔对于传统因果理论并不满意, 因为它把一种真实存在的因果关系排除在外。从塞尔对意向因果关系的定义中, 我们发现此定义是建立在一定的因果概念基础上的, 这个因果概念究竟是怎样的呢?塞尔的回答是:因果性就是“使某事发生:在大多数情况下, 如果说C引起E, 意思就是C使得E发生”[2]123。显然, 塞尔的因果概念相比于传统观念更常识化, 然而, 这一理论究竟能否成功, 这是被很多哲学家质疑的, 我们在下一节将会考察这些质疑。

三塞尔的困境

本节归纳了塞尔的意向因果理论遇到的三个困境, 我们将表明产生这三个困境的症结在因果观念上, 困境的解决都有赖于一个更为精致的因果理论。

1.在上一节中我们已经提到塞尔在回答意向性如何可能时, 体现出的是一种本体论上的突现思想, 并且他认为突现属性是由它的组成要素引起和实现的, 就像水的液体性是由在微观层次上分子的活动引起和实现的一样。但是, 水分子活动和水的液体性之间确实是“实现”和“引起”的关系吗?对于“实现”, 我们是没有异议的, 但是对于“引起”关系, 很多人提出了质疑, 比如Kim曾经说过:“我们不应该把神经元事件和依随于它们的心理事件的关系看成是因果的”[4]。比如一块冰的融化现象, 按照突现论, 冰的融化是冰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而突现出来的属性。但是通常我们不会认为引起冰融化的原因是冰的分子结构的变化, 而会认为是某些外部原因, 如温度的升高等。一般认为, 因果关系是非对称的、有时间先后的关系, 而冰的融化蕴含了冰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 冰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也蕴含了冰的融化,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对称的, 并且绝对同时发生。并且休谟曾指出原因和结果之间必须能完全区分, 而这两者本身却是一体的。因此它们之间不可能是因果关系, 心理属性和神经元活动之间也是一种类似的情形。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因果突现属性的存在,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因果理论才能区分出因果的突现属性和非因果的突现属性呢?

2.心理因果性问题一直在心灵哲学中争论不休。意向性作为某种心理属性, 也要面对这个问题。塞尔分析了产生心理因果性问题的原因, 主要是以下四点产生的矛盾:

(1) 二元论:心理与物理的区分;

(2) 物理的因果闭合原理 (CCP) :物理世界是一个因果闭合的系统, 任何非物理的东西都不能介入其中作为一个原因;

(3) 因果的排他原理 (CEP) :对于任何一个事件G, 如果存在着能够充分解释它的事件F, 那么不存在事件F’, F’≠F且F’与G因果相关;

(4) 意向性是因果有效的。[5]207

显然, 上面的四点若同时成立会产生矛盾, 因此如果认为 (4) 成立, 那么前面的三点至少有一点是不成立的。塞尔认为是 (1) 不成立, 受笛卡尔实体二元论的影响, 虽然大多数哲学家已抛弃这一学说, 但仍然接受了他所遗留的一系列词汇, 如物质和精神的区分, 心理和物理的区分等等, 所有这些都犯了“概念二元论”的错误。他主张没有这种区分, 因此这四点表面上的矛盾就被化解了。但是我们认为塞尔在很多的论述上都表现出他自己实际上也落入了“概念二元论”的范畴当中, 例如, 他坚持意向性是不能被还原的属性, 因为意向性是第一人称的, 而神经层面的活动是第三人称的, 第一人称/第三人称难道就不是某种形式的概念二元论吗?我们暂且不去理会概念二元论究竟是对是错, 倘若我们能够表明 (2) 和 (3) , 即CCP和CEP都不成立, 那么我们同样可以清除这四点表面上的矛盾。

目前在讨论CCP的大量文献中, 对CCP的描述存在强弱两个版本。弱版本指的是每个物理事件或属性都存在一个可以充分解释它的物理原因, 而上文中塞尔对于CCP的表述属于强版本。目前很多哲学家都对强版本持否定态度, 如Wachter。[6]有一些哲学家甚至对弱版本都持否定态度, 如Baker认为若坚持CCP以及强依随性的话, 那么不但心理因果性不成立, 就连宏观世界的因果性也不成立, 那么科学解释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解释也就不存在了。因此, 要么就放弃所有的解释行为, 要么就放弃CCP或强依随性。相信强依随性是很多人不愿意放弃的, 那么只有放弃CCP, Baker认为CCP之所以错误, 源于对因果关系本身错误的理解。[7]

对于CEP讨论最多的就是Kim, 他在很多文章中都支持这一原理。当然, 也有一批心灵哲学家对此原理持反对态度, 例如Yablo, 他认为CEP在心理因果性问题上不成立, 他用了一个经常被其他哲学家引用的例子:

一只鸽子被训练成只啄食红色盒子里的食物, 因此如果要问这只鸽子为什么选择啄食盒子A, 那么原因就是A是红色的, 但是请注意, A是一种特殊的红色, 粉红色, 因此A是粉红色也是鸽子啄食A的原因。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红色和粉红色同时作为原因, 并且红色≠粉红色, 但是不会产生任何矛盾。[8]

这个例子表明CEP在某些时候不能成立, 寻其根源, 我们会发现CEP的背后预设了一种错误的因果理论, 它把因果关系是否成立与充分性混淆了, 即:若每当C发生, E一定发生, 则C是E的原因。而这两者实际是不能等同的, 例如, 虽然约翰先生服用避孕药对于他没有怀孕是充分的, 但是却并不是它的原因。因此, 若能引入一种正确的因果观念, 那么我们就可以区分出CEP何时成立, 何时不成立。

3.在第二节中我们已提到塞尔认为因果关系就是“使某事发生”, 这一观点被很多哲学家批评。汤普森在1984年提出即使塞尔提出的意向因果关系确实能将意向性和外部世界相连, 那也必须提出一种崭新的因果理论, 但汤普森认为塞尔没有明确告诉我们究竟什么是因果关系, 他所描述的因果关系的图景还没有基于规则的因果观念所描述的清晰。[9]

综上所述, 塞尔的意向因果理论遇到了三个困境, 产生这些困境的症结在因果观念上。塞尔的因果观念不是站在科学的角度, 而是站在日常生活的角度, 这是他的优点同时也是他的缺点, 优点是由于它的常识化, 因此能够将意向的因果关系纳入其中;缺点由于它的过于常识化, 导致了对因果关系的滥用。因此, 这三个困境的消除都有赖于一个更加精致的因果理论的提出, 我们相信干预主义的因果理论正是我们所要寻找的。

四干预主义的因果理论

干预主义的因果理论是近年来在科学哲学中出现的一种新理论, 代表人物主要有Pearl和Woodward。这一理论结合了早期以Gasking, Collingwood, von Wright等为代表的操控主义因果理论和Lewis的反事实因果理论的基本思想。他们对因果关系的定义如下:

相对于一个系统S, X引起Y当且仅当如果在系统S中发生了一个干预I, 使得X的值发生了变化, 相应的Y的值也发生了变化, 并且X与Y之间的这种关系是稳定的。[10]18

当然, 符合这个定义的并不一定都是真正的因果关系, 需要增加进一步的限制条件。塞尔其实同意因果性和操控之间是有紧密关系的, “经常有人说, 因果性和操控概念密切相关;这是正确的, 但操控需要分析。”[2]128然而塞尔认为这种紧密关系只存在于认识论层面, 而不在本体论层面, 因为塞尔在因果关系上是实在论者, 而操控主义的因果论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以人类为中心的论断。因此在他看来操控主义的因果论也只适用于认识论层面而不是本体论层面。然而, 当操控的因果论发展到干预主义因果论的时候, 干预主义所要消解的正是塞尔的顾虑, 结合反事实因果理论, 使操控并不一定需要自主体的干预。干预的主体可以是普通的物理事件, 因此这与塞尔因果关系的实在论立场是不矛盾的。

那么, 干预主义的因果理论能否作为塞尔的意向因果理论的基础呢?从干预主义的因果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它的两个特点:1) 不要求原因和结果之间必须存在严格的定律;2) 不要求作为原因或者作为结果的一方是物理的。他们所要求的仅仅是通过干预, 使得作为原因的一方的变量的值发生改变, 相应地, 作为结果的一方的变量的值也发生了改变。只要满足这个条件, 而即使原因和结果间不存在定律, 即使作为原因的一方是自主体, 这种因果关系仍然是能够成立的, 因此意向的因果关系在此定义中完全是一种合法的因果关系。以行动的意向为例, 我原本打算去冰箱拿饮料, 这时我的室友告诉我那瓶饮料已经被她喝了, 于是我就去楼下的小卖铺买了一瓶。我们可以把这个例子和干预主义的因果定义相对应, 我的意向X最先的取值x1=intention (打算去冰箱拿饮料) , 相应的行动Y的取值是y1=action (走近冰箱, 拿出饮料, ……) , 室友告诉我的话I成功干预之后, X的值由x1变成x2=intention (打算去小卖铺买饮料) , 相应的Y的取值由y1变成y2=action (下楼走到小卖铺, ……买饮料) 。因此, 这种因果关系按照干预主义的定义显然是合理的。

并且, 干预主义的因果理论能够帮助塞尔解决上节中所讨论的三大困境。若把干预主义的因果关系作为意向的因果关系的基础, 塞尔的困境3消除了, 因为这一因果理论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对于困境2, 在新的因果定义中CCP显然是没有依据的, 因为干预主义因果论不要求作为原因或者作为结果的一方必须是物理的;CEP同样也不能成立, 我们可以举例说明。

仍以上文中行动的意向性的情况为例, 一方面, 我们可以理解为是行动的意向引起了身体的活动, 另一方面, 物理主义者会认为身体的活动是由一系列神经层次的活动引起的。假设我们用符号□→代表反事实条件句的依赖关系如C□→E表示若C发生, 则E也会发生, I表示去小卖铺买饮料的意向, A表示下楼走到小卖铺去买饮料的一系列行动, N1表示实现A的一系列神经层次的活动, 则上面的两种观点我们可用下面的两组公式来表示:

I□→A;undefined;②

N1□→A;undefined

根据干预主义的因果定义, 我们可根据上式是否成立来检验究竟是意向性还是神经层次的活动是身体活动的原因, 若①②式同时成立, 则原因是行动的意向;若③④式同时成立, 则原因是神经层次的活动。首先, ①②式都是成立的, 有行动的意向才会有身体的活动, 没有行动的意向就不会有身体的活动。其次, ③式也没有问题, 可以检验, 每次N1发生了, A都会发生, 但是④式不能成立, 因为神经层面存在多重可实现性的问题, 就算N1不发生, 如果N2发生了, A同样能够发生。因此, 按照以上的分析, 神经层次的活动不是身体活动的原因, 真正的原因是行动的意向性, 于是, CEP在意向性的因果有效性问题的讨论是不成立的。同理, 困境1中, 依靠干预主义的因果定义, 我们能够准确的判断出哪些突现属性是因果的, 哪些是非因果的, 心理属性就是神经层次活动的非因果突现属性。因此, 我们可以说干预主义因果论可作为塞尔的意向的因果论的理论基础。

五结论

前文中我们已经分析了导致意向性和因果性处于互不相容局面的种种原因。传统上试图将两者融合所采取的进路一般都是在意向性概念上做文章:给意向性松绑, 使得它不再是心灵特有的属性。而很少有哲学家在讨论此问题时会深入探讨因果性概念, 因为在他们心目中已经普遍接受了基于规则的因果理论, 这恰恰忽视了另一条进路, 就是以塞尔的意向因果性理论为代表的意向实在论的自然主义进路。在我们看来, 后一条进路是更具有诱惑力, 并且, 如果我们能够以干预主义的因果理论作为基础, 那么意向因果性理论则为意向性和因果性的融合提供了一条更为明朗的进路——意向性的解释是一种合理的因果解释, 因果关系的解释项也能够是意向性。

参考文献

[1]Jacob P.“Intentionality”[G/OL].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Edward N.Zalta.2003[2008-7-30].http://plato.stanford.edu/entries/intentionality/

[2]Searle J R.Intentionality: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Mind[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3]Searle J R.The Mystery of Consciousness[M].New York: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1997.

[4]Kim J.Causality, Identity and Supervenience in the Mind-Body Problem[J].Midwest Studies in Philosophy, 1979 (4) :31-49.

[5]Searle J R.Mind:A Brief Introduc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6]von Wachter D.Why the Argument from Causal Closure a-gainst the Existence of Immaterial Things is Bad[C]//Ko-skinen HJ, Vilkko R, Philstr m S.Science-A Challenge toPhilosophy?2006:113-124.

[7]Baker L R.Metaphysics and Mental Causation[C]// Mental Causation.John Heil, Alfred Mele (ed) , 1993:75-95.

[8]Yablo S.Mental Causation[J].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1992, 101 (2) :245-280.

[9]Thompson D L.Intentionality and Causality in John Searle[J].Canad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1986 (16) :83-97.

因果作文350字 篇4

所有人都走了,从我背后缓缓经过。谁也看不见我,因为有花草掩盖着。

我看得到她们,他们看不到我。因为他们始终忙碌着行走,而我却自始至终专注地看着他们。

看着她们来来往往,看着她们的喜怒哀乐。

一辆辆车子经过,熟悉的.,不熟悉的背影,都渐渐混入人海,再也找不见。

我站起身来,还是没有人看到我。他们依然毫不回头地,继续往前走。

此时此刻,我内心平静。那个异常被我眷恋的背影,已经变得普通平凡――我放下他了。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那天路上我遇到的那个古怪和尚对我说。

每个人的背影,都很虔诚。可是,他们都不是我想要找寻的因果。我记得,我曾经把一把伞放在这个地方,等待有缘人的出现,和我有一场浪漫的邂逅。可是自始至终,那把伞孤零零地躺在那里,一动不动。

因果机制 篇5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已有大量的国际对外投资, 大多数发达国家对国内资金对外直接投资具有鼓励政策, 对全球平均水平来说, 国际对外投资是否能够促进投资国的GDP增长, 下面对WGDP和WOFDI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假设有关WGDP和WOFDI的每一变量的预测信息全部包含在自身时间序列之中。

其中白噪音u2t和u2t假定为独立同分布。

式1原假设:WOFDI不是WGDP的Granger原因,

即H0:β1=…=βq=0

式2原假设:WGDP不是WOFDI的Granger原因,

即H0:δ1=…=δq=0

因此会出现四种情况。

第一, WOFDI是引起WGDP变化的原因, 即存在由WOFDI到WGDP的单向因果关系。若拒绝式1原假设H0:β1=…=βq=0, 同时不能拒绝式2原假设H0:δ1=…=δq=0, 则称WOFDI是引起WGDP变化的原因。

第二, WGDP是引起WOFDI变化的原因, 即存在由WGDP到WOFDI的单向因果关系。若拒绝式2原假设H0:δ1=…=δq=0, 同时不能拒绝式1原假设H0:β1=…=βq=0, 则称WGDP是引起WOFDI变化的原因。

第三, WOFDI和WGDP互为因果关系, 即存在由WOFDI到WGDP的单向因果关系, 同时也存在由WGDP到WOFDI的单向因果关系。若同时拒绝式1原假设H0:β1=…=βq=0, 式2原假设H0:δ1=…=δq=0, 则称WOFDI和WGDP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数据来源: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数据测算结果注:滞后项表达形式, 以WGDP为例, WGDP一阶滞后项为WGDP (-1) , 以此类推

第四, WOFDI和WGDP是独立的, 或WOFDI与WGDP间不存在因果关系。若同时不能拒绝式1原假设H0:β1=…=βq=0, 式2原假设H0:δ1=…=δq=0, 则称WOFDI和WGDP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 WOFDI除了WOFDI (-1) , WOFDI (-2) 接受“WGDP不是引起WOFDI变化的原因”的原假设之外, 从滞后第三期开始WOFDI都显著影响WGDP, 是引起WGDP变化的原因;而WGDP (-1) 至WGDP (-5) 都显著是引起WOFDI变化的原因, 但从滞后第六期开始, WGDP (-6) 至WGDP (-10) 都不能显著影响WOFDI。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 在滞后1-2期, WGDP是WOFDI的Granger原因, 存在由WGDP到WOFDI的单向因果关系;在滞后3-5期, WGDP与WOFDI互为因果关系双向;在滞后6-10期, WOFDI是WGDP的Granger原因, 存在由WOFDI到WGDP的单向因果关系。因而在统计上证明对于全球来说, 在开始1-2年GDP显著影响OFDI, 在随后GDP与OFDI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5年后OFDI显著促进GDP, 而GDP不再影响OFDI。

伴随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投资热潮, 国际贸易组织努力消除壁垒。统计数据证明, 在刚开始的时候, GDP相当于OFDI的助推器, 国内资本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基础, 随后其对OFDI的影响越来越弱, 而OFDI对GDP的影响则越来越强。拥有较强的生产能力、宏厚的国力是进行对外投资的基石, 而对外投资则能长期提高国家生产能力与综合国力。我国现在已经拥有雄厚的资产, 完全有能力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同时3万亿美元外汇也是我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强劲后盾。实证研究证明, 对外直接投资对于我国来说具有必要性。

参考文献

[1]齐晓华.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及其在国内的研究[J].经济经纬, 2004 (1) .

[2]郭佳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关系的协整分析[D].沈阳:辽宁大学, 2012.

刑法因果关系探索 篇6

刑法的因果关系主要指的是具有危害行为和发生危害结果之间的关系, 刑法的因果关系建立在罪犯触犯的法律责任基础上, 所以, 对刑法因果关系的研究应该排除犯罪构成, 这不会影响刑法在犯罪构成中发挥作用。

一、刑法因果关系的特点

刑法因果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因果关系, 与社会现象之间有一种联系。具体来说, 刑法因果关系建立的基础是人为发生某种危害社会的行为, 这种行为是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在我国法律界, 众多专业人士一致认为刑法的关系除了具有一般的哲学因果关系, 还具有一些特殊性。

(一) 客观性

刑法的因果关系具有客观性的特征, 主要表现为物理性。这里的物理性指的是事物现象之间较为单纯的实关系, 其主要是强调某事件发生的原因现象可以引发一定的结果。不管是任何人, 对该事件的行为都可能会产生相当的危害作用。一旦这些行为对社会造成危害, 人的行为与结果之间就可能是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这些都存在于刑法因果关系考察当中。

(二) 普遍性

和普通事件的因果关系不同, 在刑法当中, 因果关系指的是犯罪行为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通常情况下, 在一个相对适当的标准下确定事件现象之间的关系。但是这些关系之间没有内因性、根据性、直接或者必然的因果关系。对于刑法因果关系的认识, 不能简单地从概念上对刑法因果关系进行了解, 还需要了解掌握受到条件限制的现实因果关系。法律专业人员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运用不同的方法对刑法因果关系进行简单分类, 一般情况下可以将其分为直接与间接, 内因和外因关系, 主要和次要关系, 定罪与量刑, 偶然和必然关系。

(三) 法律性

刑法因果关系具有一定的法律性是其和其他因果关系的重要区别。刑法因果关系的法律性主要有两方面含义。一方面是刑法因果关系具有法律意义, 对行为犯罪的性质认定和对犯罪人的刑罚有直接关系。另一方面是刑罚理论对刑法因果关系有一个衡量取舍的主观性选择。刑法因果关系的研究内容和对象都是经过选择的, 也就是说在无数的因果关系中, 只选取特定行为人的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 并以此作为刑法因果关系研究的原因和结果。

二、研究刑法因果关系的目的

刑法因果关系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行为人付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刑事责任就是行为人违反法律后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 是我国对行为人的一种否定性评价, 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刑罚。刑罚是制裁惩罚犯罪分子的手段, 刑罚打击处罚的是被刑罚规定的犯罪行为。之所以这些犯罪行为要受到刑罚, 是因为他们的行为伤害了我国法律保护的人群和社会关系, 具有严重危害社会的性质。在我国的刑法犯罪中很多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直接表现在犯罪行为造成的后果。研究刑法因果关系问题就是为司法实践解决刑事责任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所以在给刑法因果关系确定概念时, 必须要考虑到刑事责任的问题, 如果没有考虑到这一关键问题, 就会发生很多偏差, 将背离刑法因果研究的初衷。

从上述文字叙述中, 笔者个人认为不能将刑法因果关系与哲学中的因果关系作为同类进行分析。刑法因果关系理论是建立在我国刑法理论基础上, 在刑法使用当中能够灵活运用。但是刑法因果关系又必须建立在哲学因果关系的基础上, 以哲学因果关系为理论指导。除此之外, 读者必须清楚地看到, 刑法因果关系和哲学因果关系之间的区别, 两者各有其特点, 刑法中的因果关系是建立在犯罪事实成立, 当事人需要付出刑事责任和刑法的基础之上。

三、刑法因果关系中“因果性”和“必然性”、“偶然性”关系

刑法当中的因果问题指的是原因与结果之间的问题, 所谓“因果性”, 指的就是前一个现象引起了后一个现象, 此时前者为原因, 后者为结果, 有因才有果, 有果必有因, 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因果性”。事物之间的因果性是客观存在在自然界当中的, 不一人的意志为转移。

偶然性和必然性只是事件发展过程中的两种趋势, 偶然性指的是事件发展过程中的一种例外, 具有不确定性, 也就是说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原因, 但并不一定会出现结果。必然性指的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具有确定性的发展趋势, 这种趋势不会人的意志为转移, 也就是说有因必有果。

四、总结

上述文字只是非常简单地对我国刑法因果关系进行分析, 其目的就是为了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 提高我国司法效率, 帮助人们解决更多的社会问题。同时, 在原有的基础上, 法律更加公平公正, 营造一个和谐的法治社会。当今社会发展需要法律的维护, 但不能说我们的法律就没有漏洞万无一失, 社会不断进步发展, 法律也需要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不断进行改革, 适应时代的发展, 满足人们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赵维加.论中美刑法因果关系的差异[J].政治与法律, 2005 (02) .

[2]侯斌.刑法因果关系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04 (10) .

[3]李敏.论我国刑法中的因果关系[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4 (04) .

[4]李川, 王景山.论法律因果关系[J].山东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9 (04) .

[5]庞静.侵权法上的相当因果关系述评[J].法制与经济 (中旬刊) , 2008 (10) .

刑法因果关系的界定 篇7

要想深入地研究刑法因果关系的理论, 首先需要明晰其概念。哲学上的因果关系是事物之前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不同于哲学, 学术界有不同的认识。有人认为, 刑法因果关系是指实行行为与对论罪量刑有价值的危害结果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合乎规律的关系。有的认为刑法因果关系, 是刑法规定的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的特定联系。

之所以会有上述相异的见解, 是因为学者们研究的角度不同。有的学者是从认定的角度研究因果关系的范围, 有的学者则是从结局上探讨因果关系的研究对象。笔者认为, 关于刑法因果关系的不同界定都有其道理, 不能简单地评价其优劣。其实, 对于刑法因果关系的概念无须做太过精确而复杂的定义, 只要在基本事实层面就刑法因果关系的概念达成共识, 然后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如何更好地构建新的体系, 这才是当务之急。

二、刑法因果关系的研究对象

( 一) 学说介绍

第一种观点“行为说”认为, 因果关系是行为人实施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第二种观点“违法行为说”认为, 因果关系是行为人的违法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关系。第三种观点“危害行为说”认为, 因果关系是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关系。第四种观点“犯罪行为说”认为, 刑法因果关系是研究犯罪行为和犯罪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 二) 分析比较

第一种观点认为刑法因果关系的原因是人的行为, 但是“人的行为”的外延太过广泛, 既包括基本的生命行为, 也包括违法或者犯罪行为。外延太广, 难以认定, 显然这一观点显然存在很大的缺陷。第二种观点认为刑法因果关系的原因是违法行为, 限定了人的行为的范围。但这一观点也有不足, 且不论我国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区分带来的困扰和麻烦, 单是违法行为就有非常广泛的外延。所以, 如果不对违法行为的界限加以限制, 就有可能混淆其研究对象。第四种观点认为刑法因果关系的原因是犯罪行为, 但是犯罪行为的内涵过窄, 容易导致一些危害社会而不构成犯罪的行为逃脱法律的制裁, 因而这种观点是不合适的。通过以上的论述,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三种观点的优劣之处。相较之下, 作者认同第三种学说。作者认为, 能够作为刑法因果关系原因的行为必然是在法律上有意义的行为, 危害行为避免了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划分的僵硬, 从实际上界定了原因。只要是危害社会的行为, 必然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法益, 就需要刑法来评价, 这些客观危害行为与刑法因果关系具有一致性。“危害行为”的内涵既不像“人的行为”、“违法行为”的内涵那么广泛, 又不像“犯罪行为”的内涵过窄, 因此, 危害行为说是比较恰当的。

三、刑法因果关系的特点

( 一) 刑法因果关系具有客观性

因果关系是两种客观现象之间的联系, 是实在的存在。关于因果关系的客观性, 有些学者存在不同的观点, 有人认为刑法因果关系必须包含行为人的主观认识因素。这种观点有失偏颇,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实际上是把因果关系的客观性与原因行为的主客观一致性混为一谈。因果关系的客观性意味着, 在因果关系的判定过程中, 需要排除行为人的主观认识, 这样才能做到客观准确。例如, 甲女因为乙男的猥亵而羞愤自杀, 不管乙男主观上是否认识到自己的猥亵行为导致了甲女的死亡结果, 都不能否定因果关系的存在。

( 二) 刑法因果关系具有相对性

衡量事物之间的关系需要一个标准, 而这个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相对的。在纷繁多杂的社会生活中, 事物之间普遍联系, 相互影响。在具体的刑事案件中, 案件事实和情节粗综复杂, 彼此交织, 要想找到对破案有用的线索需要细心筛选。因此, 我们在认定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时, 必须承认其具有相对性, 着重考察和研究与犯罪事实和刑事责任相关的因果关系环节。

( 三) 刑法因果关系具有时间顺序性

原因和结果在时间上存在着先后顺序, 原因在前, 结果在后。任何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都不可能违背这样一种顺序,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也是如此。刑法上的危害行为应当发生在危害结果之前, 发生在其之后的, 不能认定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所以, 在具体的案件中, 要查明引起危害结果的原因, 应当在危害结果发生之前存在的危害行为中查找。当然, 因果关系不仅是时间顺序之间的关系, 还需要综合考察其他方面的因素。例如, 甲欲伤害乙, 潜入乙的房间, 向躺在床上的乙开了一枪, 打死了乙。后来, 经过法医鉴定, 乙在中枪之前已经死亡, 甲实际上射杀的只是一具尸体。在这个案件中, 甲的危害行为发生在乙死亡结果发生之后, 所以不能认定具有因果关系, 因而就不能追究甲的故意杀人责任。

综上所述, 因果关系在认定犯罪中占据重要地位, 界定因果关系是研究因果关系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陆凌.刑法因果关系认定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 2011.

事故因果连锁模型的改进 篇8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美国的H.W.Heinrich把当时美国工业安全实际经验进行总结、概括, 上升为理论, 提出了所谓的"工业安全公理", 出版了流传全世界的《工业事故预防》一书。Heinrich在这本书中阐述了工业事故发生的因果连锁论, 事故致因中人与物的问题, 事故发生频率与伤害严重度之间的关系, 不安全行为的产生原因, 安全管理工作与企业其它管理工作之间的关系, 进行安全工作的基本责任, 以及安全生产之间的关系等工业安全中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

事故因果连锁共包括事故的基本原因、事故的间接原因、事故的直接原因、事故以及事故后果五个互为因果的事件。常用多米诺骨牌来形象地描述这种事故因果连锁, 如图1所示。在多米诺骨牌系列中一颗骨牌被碰倒, 则将发生连锁反应, 其余的骨牌将相继被碰倒。如果移去其中的一颗骨牌, 则连锁被破坏, 事故过程将被中止。

Heinrich从作用与反作用的角度解释事故, 指出事故是一种失去控制的事件。他首先提出了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概念, 提出了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 消除机械或物质的不安全状态, 中断事故连锁而防止事故发生的著名论点。

Heinrich一方面强调了人的不安全行为在事故发生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也指出了机械的或物质的不安全状态也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但是, 他把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产生原因完全归因于人的缺点, 进而追究人的遗传因素和社会环境方面的问题, 这对于重于管理的现代企业来讲, 已经不太适合。这是Heinrich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的时代局限性。

2 改进的事故因果连锁模型

在现在的企业中, 管理的作用已经得到极大的加强, 可以说, 没有管理就没有效益。管理成为现代企业运作的核心。而管理对于安全来说, 其作用也是得到了显著的加强。系统中人、机、环的各个方面都受控制于管理。在改进的事故因果连锁模型中, 管理因素被加了进来, 且作为模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如图2所示。

在改进的事故因果连锁模型中, 整个模型依然是五级, 新模型的前三级都发生了变化。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依然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作用于人或物 (设备、财物等) 就造成伤害或损失, 即发生事故。不过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内容被扩充了。一个系统由人、机、环、管四部分组成, 在这里, 机器和环境同属于物的因素。它们可以直接导致伤害或损失发生, 例如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直接作用于人 (作用对象) 可能引起职业伤害等。总的来说, 就是把一个系统的四部分归为人、物、管三部分, 人和物的因素可以直接导致事故发生。

进一步, 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原因是管理不善。系统中的管理是指组织机构、政策、计划、规章制度、安全文化, 人人交流、人物交流等管理因素。管理作用于系统中的各个部分, 由于管理不善如规章制度不完善、机器处置不当等使人产生不安全行为, 使物处于不安全状态。

导致管理不善则是社会文化、体制等方面更深层次的原因。如不合适的社会文化导向、过于复杂的政治体制等成为企业管理向前发展的制约因素。

3 事故原因分析

事故原因包括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根据上面改进的事故因果连锁模型, 整个事故原因体系如下表所示。

事故的直接原因也就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他们直接作用于对象, 造成伤害或损失。间接原因都可归于管理不善, 这可能是管理模式不良或管理制度不良。选择了一个不适合于自身的管理模式将导致管理效率降低, 从而是管理不善, 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同时, 不良的管理制度, 如管理制度不全、过于宽松或过于严格等也会导致管理不善。事故的根本原因则是社会和体制两方面因素, 社会因素包括文化和历史两方面, 由此形成的不利于安全生产的社会倾向影响到企业管理。政治体制复杂、经济体制不合理也影响到企业管理的有效性。

4 预防事故发生的措施

和H.W.Heirnrich事故因果连锁模型一样, 只要控制其中一个环节, 使其不发生, 事故就不会发生。鉴于管理在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性, 因此预防事故发生的措施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考虑:

4.1 完善管理, 尤其是安全管理

管理因素作用于系统中的各个部分, 它在现代企业安全生产中成为最重要的部分。管理因素直接决定系统中的其他因素。要完善管理, 首先企业要探索真正适合自身情况的管理模式。国际上已经有非常先进且应用非常广泛的管理模式, 如HSE, OSHMS等管理体系, 我国有一些企业照搬这些管理模式, 但效果并不好, 其原因就是国外的模式有许多不适合中国自身的情况。我们可以借鉴国际先进的管理模式, 并结合自身特点加以改造, 使其符合自身发展要求。

其次, 完善管理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如果有了先进的管理模式, 而没有内容也是不行的。光有先进的模式, 这仅仅是一个空壳。要将其填满, 这就需要有完善的细化的制度。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两者相结合才能真正形成完善的管理, 才能在事故预防中起到真正的作用。

4.2 引导社会文化发展, 进行体制改革

进行事故原因分析, 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社会文化并不完全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 或者说没有达到那个层次。在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进行安全工作的必要性之后, 这就需要政府部门、社会舆论对社会文化的发展作出正确的引导, 从长远来看, 将取得巨大的效益。鉴于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经济现状, 正处于一个事故高发频发阶段。而人们对于安全的需求却随经济发展快速上涨。但由于整个社会普遍存在重利润, 轻安全环保;重眼前利益, 忽视长远利益的观念, 这导致安全生产工作没有跟上公众安全需求的增长。同时, 不合理的观念倾向使得企业管理人员对于管理制度考虑不周, 作业人员对相关制度的执行力不强。因此, 需要利用政府部门、社会舆论引导社会公众及企业人员的观念向正确的方向转变, 这也往往可以取得巨大的长期效益。

结论

由于Heirnrich事故因果连锁模型的局限性, 在其应用过程中出现应用瓶颈。事故因果连锁模型的改进模型在考虑现在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之后, 对原来模型进行了改进, 最重要的是认识到管理在安全生产及事故预防中的作用。改进模型的提出为事故因果连锁模型的应用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安全管理》, 陈宝智、王金波, 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9.9.

[2]《现代安全管理》, 罗云、程五一,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3.

休谟因果观浅谈 篇9

大卫·休谟 (1711-1776) 是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他是英国著名的经验主义哲学家,他在继承和发展前人的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对人性问题,人的知性能力及因果关系的性质和知识的范围等许多哲学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理论,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哲学体系,并将英国的经验论哲学发展到完成形态,同时为康德哲学的形成作了准备。他的思想对后来哲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总之,他为西方哲学的发展做了伟大的贡献。而在休谟的哲学理论中,其中影响最为深远而广泛的就是他的因果理论了。

因果性问题一直是哲学中的一大难题。在古代西方哲学中,最早提出因果观念的是赫拉克利特,例如他用神所颁布的道德律来解释太阳路径的规律性,他认为如果太阳不服从神律,惩罚将会落在他头上。而明确提出因果概念的是古代原子论者,如“万物生成的原因是旋涡”、“万物都出于理由按必然生成”等。到了亚里士多德,他则提出了“四因说”———“形式因”“质料因”“目的因”“动力因”。到了18世纪,人们普遍认为所谓原因就是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结果就是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因果关系是一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它们之间是一种必然的联系。但休谟却对此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一切开始存在的东西必然有一个存在的原因”这一命题“既没有直观的确定性,也没有理证的确实性”,他指出凡是承认这一命题的人们“不举出任何的证明,也不要求任何证明,通常总是把这一点视为当然”,也有人认为这个命题是有直观确实性和理证性的,但是他们都没能证明出这一点。他认为“一切确实性都是来自观念的比较以及观念保持不变时也一直总是不变的那些关系的发现,但这些关系中没有一个是涵摄于‘一切开始存在的事物必然有一个存在的原因’的这个命题的。因此,这个命题并没有直观的确实性。” (1) 接着,休谟根据观念理论认为“所有个别的观念既然是可以互相分离的”,那么,“对想象来说,一个原因观念和存在开始观念的分离显然是可能的”,而且不涵摄任何矛盾和谬误。如果不能驳倒这一点,我们也就不能证明“一切开始存在的事物必然有一个存在的原因”这一命题。因此,休谟的结论是“‘凡事物开始存在必然有一个存在的原因’的命题既没有直观的确实性,也没有理证的确实性”。 (2)

休谟这一观点的提出引来了众多人的误解和批判,他们认为休谟否定了一切事物的存在必然有其原因的命题,就是否定事物有普遍的因果性或因果关系。事实上,休谟并没有否定事物的普遍因果性或因果关系,他在一封信中解释说:“我从来没有荒谬地宣称‘任何事物可以不须一个原因而生成’那样的命题,我只是坚持说,我们确信那种命题的虚假既不是出于直观,也不是出于理证,而是出于另一个来源。对于‘恺撒存在过’,‘有一个西西里岛’那样一些命题,我断定,我没有理证,也没有直观的证据,那么你能推论我否认这些命题的真实性或确实性吗?有很多不同的确实性,而其中有些不像理证的确实性那么规则,却是可以满足人心的。” (3)

二、休谟因果观的主要内容

在休谟的因果关系理论中,他首先探讨了原因和结果之间的三种必要关系:第一个是接近关系;第二个是接续关系。但他认为“接近和接续并不足以使我们断言任何两个对象是因和果,除非我们觉察到,在若干例子中这两种关系都是保持着的。”因此必然有第三种关系,这就是休谟所说的原因和结果之间的恒常结合。正是有了这种恒常结合,我们才能够由原因推到结果。那么,又是什么决定我们由记忆或感观之前的一个印象到因果观念的那个推移过程的呢?他认为“理性永远不能把一个对象和另一个对象的联结指示给我们,即使理性得到了过去一切例子中对象的恒常结合的经验的协助。因此,当心灵由一个对象的观念或印象推到另一个对象的观念或信念的时候,它并不是被理性所决定的,而是被联结这些对象的观念并在想象中加以结合的某些原则所决定的。” (4) 那么这个原则究竟是什么呢?休谟的结论是“我们之所以能够根据一个对象的出现推断出另一个对象的存在,并不是凭着其他的原则,而只是凭着作用于想象上的习惯。” (5) 他给习惯下了一个定义即“凡不经任何新的推理或结论而单是由过去的重复所产生的一切我们都称之为习惯” (6) 并由此得到一个真理即“凡由任何现前印象而来的信念,都只是由习惯那个根源来的。当我们习惯看到两个印象结合在一起时,一个印象的出现(或是它的观念)便立刻把我们的思想移到另一个印象的观念。” (7) 他同时认为,我们在习惯的基础上形成这样一个原则即“相似的对象在处于相似的环境下时,永远会产生相似的结果。”因而我们就总是习惯性地将我们的经验转移到我们所没有经验过的例子上。他认为当人们观察到某类现象发生后总会伴随着另一类现象的产生,这种情况反复出现后,我们便形成了一种习惯。当我们看到一个类似前者的东西出现时,我们就会习惯地自然而然地猜想会有一个类似于后者的东西出现。休谟正是这样用习惯来说明因果推理的。他还指出当这种猜想被证实之后,我们的这种心理习惯联想就会更加生动、活泼,最终成为一种信念,坚定不移地相信一个印象的通常伴随物总会随着这样一个类似现象的出现而出现,从而形成了因果关系的观念。由此可见,休谟把因果联系当作了人心习惯联想的产物。这实质上是否定了因果之间的实质必然性,而认为它们之间只是一种心理必然性。他认为,人们不可能通过物象呈现在我们感官前的各种性质揭露出产生它的原因和它所产生的结果。因此,他认为在可感的性质和秘密的能力之间并没有可知的联系。“自然界的最终的能力和效能是我们所完全不知的,而且我们如果在物质的一切已知性质中来寻找这种最终的能力,那是徒然的。” (8) 并且他认为我们完全没有“联系”的观念和“能力”的观念,而且这些名词不论用在哲学推论还是日常推论都没有意义。虽然如此,但人们还总是认为因果之间是有必然性的。对此,休谟的解释是:由于我们反复地观察到一种现象的出现总是伴随着另一种现象,思想中便会形成一种心理习惯联想,当一种相似现象出现时,便会推测另一种现象的出现,当这一猜测被证实时,就会认为因果之间有一种必然性。因此,休谟认为“整个说来,必然性是存在心中,而不是存在对象中的一种东西,我们永远也不可能对它形成任何哪怕是极其渺茫的观念,如果它被看作物体中的一种性质的话。或者我们根本没有必然性观念,或者必然性只是依照被经验过的结合而由因及果和由果及因进行推移的那种思想倾向。” (9) 休谟的这一观点是继承和发展了洛克的思想。洛克认识到心灵在因果联系中的重要作用,但他指出这种作用我们完全不知道。

休谟在探讨这些问题之后,试图给原因和结果下一个精确的定义。他分别从哲学和自然两个角度给出了两个定义。从哲学的角度,他给原因下的定义是“它是先行于、接近于另一个对象的一个对象,而且在这里凡与前一个对象类似的一切对象都和后一个对象类似的那些对象处在类似的先行关系和接近关系中。” (10) 从自然的角度,它的另一个定义是“一个原因是先行于、接近于另一个对象的一个对象,它和另一个对象那样地结合起来,以致一个对象的观念就决定心灵去形成另一个对象的观念,一个对象的观念就决定心灵去形成另一个对象的较为生动的观念。”11

三、休谟因果观的缺陷

休谟揭示了理性和经验在说明因果关系中的局限,并从人性角度出发,用“心理习惯联想”来解释因果之间的联系。对后来哲学的发展影响很大。但在休谟的理论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在休谟的因果理论中,他认为“全部自然中并没有任何一个联系的例证是我们可以想象得出的。一切事情似乎都是完全松懈而分离的。一件事情虽然跟着另一件事情而来,可是我们永远看不到它们中间有任何纽带。它们似乎是‘会合’在一块的,却不是‘联系’在一块。”12他认为“必然性的联系”或“能力”是不可知的。但是原因和结果之间的那种必然性的联系我们真的不能知道吗?事实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已经揭露了许多大自然的秘密。例如休谟常举例说:“我们的感官只能告知我们以面包的颜色、重量和硬度,不过我们的感官和我们的理性都不能告知我们说,面包有什么性质可以使它来营养人体,维持人体。”“人们都承认面包的颜色、硬度和别的可感性质,其本身和营养同维生的秘密,能力并无任何联系。”13而事实是现在的科学已经向我们揭示了它们之间的那种必然的因果关系。

其次,休谟关于原因和结果的定义,仍然存在着缺陷,就连他自己也承认这一点。他说:“倘使这个定义仍然因为同一理由而遭到驳斥,那么我就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希望表现出这样细心的人们拿出一个更为正确的定义来代替它。至于我自己,我不得不承认对此无能为力。”14他自己也为不能为原因提供正确的定义而表示遗憾:“所以我们要想给‘原因’下一个正确的定义,竟至于不可能。……这两个定义都是由原因以外的一些情节推理得的,但是我们并不能改正这些缺点;我们也并不能得到任何较为完全的定义来指示出原因中究竟有什么情节,可以使它和结果相联系。”15

再次,休谟认为因果观念来自于经验,因果推理是通过习惯联想发生的。但这一理论是不科学的。休谟尽管对自己的理论进行了长篇累牍地论证,但他的依据并不能让人信服。

上一篇:实训教学会计专业下一篇:初三数学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