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中的因果关系

2024-07-30

刑法中的因果关系(精选10篇)

刑法中的因果关系 篇1

一、刑法因果关系概说

(一) 刑法因果关系的研究对象

进行刑法因果关系研究, 首先确定研究的对象。刑法学界基本有以下观点: (1) 行为说。即指人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理由有两点:一是刑法把犯罪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的同时, 也必然要研究具有犯罪特征而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 如意外事件, 也是刑法研究对象。二是从因果关系目的看, 只是为了确定某种行为是否符合犯罪构成的客观要件, 并不要求在研究客观条件过程中连同犯罪构成主观方面也一起研究。 (2) 违法行为说。即应当把人的违法行为和危害结果抽出来研究。 (3) 犯罪行为说。即研究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因果关系。我认为会出现不同观点是由于持不同观点的人对研究范围从不同角度考察所致。可以得出结论:从认定的角度考察是人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关系;从结局上考察是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二) 刑法因果关系的特征与地位

(1) 因果关系的特征:一是客观性。原因和结果都是客观存在的, 是客观事物运动现象在人脑中的反应, 不以人的意识与意志为转移。二是相对性。在整个客观世界中, 各种现象普遍联系、相互制约, 形成无数因果链条。三是具体性。即任何刑事案件因果关系都是具体的, 一种行为可以引起什么样的结果没一个固定的模式。 (2) 因果关系的地位, 即指它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 也就是说它是否是独立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外的构成要件?对此有不同的观点:肯定说认为危害结果是一切犯罪构成要件。否定说认为危害结果在任何犯罪中都不是构成要件。选择说认为危害结果是某些犯罪的构成要件。笔者赞同否定说观点。理由在于我们所确立行为是承担刑事责任的基础, 是由因果关系而连接起来的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 而并不是因果关系本身。在一个案件中, 如果已具有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 就应当表明此结果是此行为造成的, 二者具有因果关系。

二、哲学因果关系对刑法因果关系的影响

(一) 哲学因果关系与刑法因果关系的联系

刑法因果关系是哲学因果关系在犯罪问题上的基本应用, 刑法因果关系具有哲学因果关系的一般特征: (1) 因果关系条件性。一切因果关系都是有条件的, 是以特定条件为转移的。 (2) 因果关系客观性。因果关系是一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它是一种客观存在。 (3) 因果关系复杂性。哲学中的因果关系存在一因一果、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多因多果等现象, 在刑法中同样是存在的。

(二) 刑法因果关系的特殊性

(1) 内容法定性。从哲学上讲凡是引起结果发生的现象都是原因;凡是被原因所引起的现象都是结果。然而在刑事案件中, 只有危害行为这个原因才是刑法关注的对象, 并且需要在刑法条文中有明确规定。 (2) 范围特定性。哲学上因果关系, 原因和结果都可以为任何现象。然而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所研究的原因必须是危害行为, 所研究的结果必须是危害行为所引起的危害结果。

(三) 研究刑法因果关系的意义

(1) 判断是否成立犯罪的依据。判断因果关系在于判断行为是不是犯罪中所说的危害行为。 (2) 判断是否成立既遂的依据。如果行为与结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该罪就成立未遂。 (3) 结果加重犯成立的依据。如果基本行为与加重结果没有刑法意义因果关系, 则不成立结果加重犯。 (4) 过失犯罪成立的依据。依我国刑法规定, 过失犯罪成立必须以造成损害结果为前提。

三、刑法因果关系的认定

(一) 条件说是因果关系判断的基点

(1) 条件关系的限定。刑法因果关系是指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的关系。生活因果关系是指日常生活行为与危害结果的关系。 (2) 条件关系特殊情形。一是重叠的因果关系。即两个条件单独都不可以导致结果的发生, 彼此间没有意思联络, 结合一起同时起作用导致结果发生。此种情形下, 两个条件都与结果有因果关系。二是双重的因果关系。即两个条件单独都会导致结果发生, 没有意思联络, 各自同时发生作用竞合一起导致结果发生。此种情形两个条件与结果无因果关系。三是被害人有特殊体质。此因果关系仅是解决犯罪客观要件问题, 还需看人主观是否存在罪过。要求我们从主观和客观方面来判断刑事责任, 否则, 要么是客观归罪或主观归罪。

(二) 介入因素是判断因果关系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条件说判断因果关系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同时, 也难免地提出中断问题, 以防止因果关系认定扩大化。因果关系中断原因在于某个行为发生作用过程中, 因为其他因素介入打破了预定因果链, 在行为发展过程中又介入其他因素而导致某种结果。我认为常见介入因素有四种情形: (1) 自然事件。 (2) 第三人行为。 (3) 被害人自身行为。

(三) 介入因素问题与条件说特殊情形的区分

(1) 与重叠因果关系的区分。在介入因素的案件里, 先前行为与介入因素对结果的发生作用是有先后的。在重叠因果关系里, 两个条件是同时发生作用的。如果两个条件发生作用有先后, 则就属于介入因素问题。 (2) 与二重因果关系的区分。在介入因素的案件里, 先前行为与介入因素对结果的发生作用是有先后的。在二重的因果关系里, 两个条件是同时发生作用的。如果两个条件发生作用有先后顺序, 则就属于介入因素的问题。

具体而言, 在存在介入因素的情况下, 判断先前行为与最终结果有无因果关系需要通过“介入因素三标准”来判断: (1) 先前行为对结果发生所起作用大小。作用大, 则有因果关系;反之无。 (2) 介入因素异常性大小。过于异常, 则无因果关系;反之有。 (3) 介入因素本身对结果发生所起作用大小。作用大者, 则无因果关系;反之有。

四、结语

通过对刑法因果关系研究对象和特征的梳理, 以及将哲学因果关系与刑法因果关系作比较, 提出因果关系的认定方法, 以期能够把该方法运用到司法审判中, 解决社会实践中关于因果关系而产生的相关法律问题。

参考文献

[1]高铭喧, 马克昌.刑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89.

[2]马克昌.犯罪通论[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470.

[3]张明楷.刑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1:199.

[4]周光权.刑法总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100.

[5]陈兴良.刑法因果关系研究[J].现代法学, 1999 (5) .

罪刑法定与刑法机能之关系 篇2

关键词:罪刑法定;刑法机能;关系

早期的人类发展是以家族和部落的形式出现的,随着人类的数量和思想的发展,就形成了以社会为代表的国家。利益是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物质逐渐的丰富使得人们与社会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越来越尖锐,因此就需要合理的维持秩序的方式将各方的利益保护起来,这些秩序随着发展也就逐渐形成了统一的、被大众认可的法律秩序。

一、简析什么是罪刑法定与刑法机能

罪刑法定是中国法律规定中的一项最基本的原则,它主要讲的就是要依法办事,按照法律规定的内容进行处罚和定罪,如果法律没有进行明文的规定就不构成犯罪,不得处罚。因此,在我国的法律中对犯罪行为进行了明确的界定,还包括对犯罪种类、构成条件的明确,对于犯罪人员的刑罚处罚的种类、幅度,都是由法律规定的,有依有据,有法可依。

刑法的机能主要有两种,指的是刑法的保护机能和保障机能。保护机能,就是对于违法犯罪的行为依照刑法的规定对其进行得刑罚处罚,该机能的作用是为了维持社会秩序的平稳发展;保障机能,就是将犯罪与刑罚之间的关系按照法律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对有可能违法犯罪的人起到震慑的作用,对于被害人进行保护,同时也保障罪犯依法受到处置,不会受到刑法规定范围之外的处罚,使双方的合法权益都能得到保证。刑法机能的作用就是限制国家刑罚权的任意使用,对全体公民个人自由权利不会遭到国家刑罚权侵害做到保障。

在近代法律出现以前,古代的刑法只注重保护机能的发展,而忽视了刑法的保障机能。因此古代的法律职能部门对犯人的审问期间经常采取严刑逼供的方式,对人权的重视程度很低。因此恩格斯提出了“剥削阶级对被压迫阶级进行剥削,完全是为了被剥削阶级本身的利益;如果被剥削阶级不懂得这一点,甚至举行叛乱,那就是对行善的人即对剥削者的一种最卑劣的忘恩负义行为”这一言论。我们可以将之理解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的稳固性,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对反抗者采取暴力镇压的手段,统治者不择手段的发挥刑法的保护手段,就会将这一机能推向极端化。

罪刑法定主义中常常会出现擅自断定罪责的现象,也就是说即使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犯罪与刑罚的关系,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向进行罪责的判定,这会造成“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恐怖统治效果;有些统治者会凌驾于法律之上那个,忽视刑法的规定,通过自己的推断来进行刑法判定,这通常是对没有明文规定的犯罪行为的判罚。在我国古代和法国大革命以前的封建中世纪欧洲,都存在过这种擅自推断并治罪的刑法判罚现象。

二、论述我国在进行刑法修订后的罪刑法定与刑法机能之间的关系

我国在1997年对刑法进行了一次修改,标志着我国刑法进一步得到发展,修改内容主要包括废除了原刑法中的类推制度,罪刑法定只能根据有明文规定的法律条例对犯罪行为进行处罚,不得根据自我臆断擅自进行判定;对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取从旧兼从轻的原则进行了明确,这一原则就是指在有利于被告人的情况下,刑法的溯及力才能够发挥作用;对刑法进行了更细致的划分,刑法的分则条文数量增加。分则条文的增加有利于将构成违法犯罪的情节进行更细致系统的划分,对于投机倒把罪、流氓罪和玩忽职守罪进行了整改,增加了罪名的数量,不同的罪名设立不同的刑法处罚方案,使法律更加完善。

三、刑法调整后存在的问题

首先,现行刑法对于罪刑法定原则进行了正反两方面的定义,但是在一定程度上缺失了限制、规范和控制国家刑罚权、保障公民自由权利的法治精神和价值底蕴等与罪刑法定相关的内容,从而导致了罪刑法定的认识水平依然停留在罪刑法定原则的基础上,对于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缺少正确的理解和把握。

其次,现行刑法在任务的表述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刑法原文的表述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这一观点对于刑法的保障机能的体现不够充分,无法体现出刑法对人的基本权益的保障,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统治者对于维护统治的要求。

再次,现行刑法对犯罪的定义只是停留在形式上,导致罪刑法定原则在管理犯罪的今本概念上出现问题,造成对于犯罪的基本特征概括时自相矛盾,从而造成了把处于不同层次的特征并列起来、把社会危害性视为犯罪的“本质特征”、把刑事违法性与应受刑罚惩罚性作为法律表现的特征。

最后,由于修改后的刑法分则条文数量骤然增长,数量由一百多条增至四百余条,同时对于罪名也增加了二百多个,这一做法虽然在罪刑规定明确化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但是对于“口袋罪”中的有关如“玩忽职守罪”上的处理仍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这主要体现在在刑法判定时出现了需要司法解释才能操作的“情节严重”、“等”、“行凶”等概念,由于这一不合理性给刑法判定过程中造成许多语义含糊和逻辑混乱等问题的产生。

四、总结

综上所述,现行刑法中有关罪刑法定原则虽然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但是在理解和把握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上任然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是需要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才能更好更完善的解决的。纵观中国刑法近代化历史发展的历程上来分析,刑法的保障机能为了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建设,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真正做到公民权利自由得到保障,同国际社会的刑罚相互借鉴,是我国的罪刑法定主义能够真正的发展、完善和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周少华.罪刑法定与刑法机能之关系[J].法学研究,2005,03:50-61.

[2]赵秉志.略论刑法的机能[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2:65-72.

[3]王瑞君.罪刑法定与刑法解释[J].法律方法,2006,00:266-285.

[4]顾乐.也谈罪刑法定与刑法解释[J].学术论坛,2008,02:93-99.

[5]周明.刑法机能问题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14-19+31.

论因果关系在刑法中的适用 篇3

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在刑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人们对其重要性的认识是在刑事立法以及刑法学的不断发展下而增长的。由于因果关系对罪犯的定罪有着比较关键的意义, 所以加强对其理论的研究就比较重要。

二、刑法中因果关系的性质及特征体现

(一) 刑法中因果关系的性质分析

刑法中的因果关系主要就是原因和结果间引起和被引起这样的关系, 而在刑法中因果关系就有着其具体化的呈现, 主要来说就是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之间的一些联系。从我国刑法因果关系的性质来看还有着不同的认识, 从必然因果关系一方来看, 其主要是认为必然因果关系中包含着因果关系, 这一观点将因果关系和必然性进行了同等看待, 所以对因和果就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1]。而偶然的因果关系主要将将刑法当中的因果关系分为了必然和偶然因果关系, 由于其和刑事责任有着紧密的关系, 故此要将其限制在一定范围当中。

(二) 刑法中因果关系的主要特征体现

刑法当中的因果关系自身有着显著的特征体现, 主要表现在因果关系的相对性以及客观性和复杂性等等。其中在相对性的特征层面, 哲学因果关系认为原因和结果是相对的, 而原因现象自身又可能是另一现象结果, 而作为原因的结果在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现象发生的原因,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循环, 所以对因果关系的研究要能对整个因果链条进行截取。而在刑法因果关系的客观性特征层面主要是因为因果关系是刑法中的普遍表现形式, 并不是将人的主观作为认识的基础的。除此之外还有因果关系的序列性, 也就是按照时间是原因在前结果在后, 但在实际上是现象间引起以及被引起的质的联系。

三、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判断标准及在刑法中的适用

(一) 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判断标准分析

对刑法中的因果关系进行有效判定比较重要, 从哲学理论来看, 刑法因果关系的原因是外因, 事物所含的多种发展变化可能性当中每种可能性都可能转化为现实性, 而外因对事物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从刑法的因果关系来看, 其主要表现为行为和结果的关系, 也就是从外部实施的侵犯, 这一表现形式也就是在哲学上是外因和结果的关系, 而本质则是在内部, 也就是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对刑法中的因果关系进行判断, 从司法实践的角度来说, 虽然对因果关系的认定在具体问题上存在着争议, 但在必要条件作为刑法因果关系的基础是能够得到认可的[2]。

事实因果关系是刑法因果关系前提, 从法学的根据层面来看, 现实生活当中客观存在诸多为法律保护的社会关系, 危害行为当中存在这种干预课题正常存在状态及发展过程, 从而就促使其中有害可能性向着现实性转化力量, 从而危害行为就造成了结果产生的原因力。

(二) 因果关系在刑法中的适用分析

因果关系在刑法当中的应用,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视角来看, 客观世界中的事物都是在普遍的联系当中的, 而任何的现象也是在一定条件促使下所形成的, 这样就形成了原因和结果的理论, 而对事物的因果关系的认识也是人们所从事的实践活动前提。从法律科学以及实践的因果关系层面来看, 主要是对人们生活领域有着社会性质的因果关系的研究法律对因果关系理论的应用要能够和社会实践得到有效结合, 并要能够不断的更新以及深入。

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就会存在着不用的理论, 从哲学的研究对象上来看, 是将整个宇宙作为研究的对象, 而在刑法过程中则主要是将人的危害行为以及结果作为研究的对象, 而对原因的范围则主要是限于不作为和作为层面, 对于结果的范围则是限于刑法保护的社会关系以及可能受到损害的结果上。刑法因果关系是犯罪构成客观的选择要件, 其只是过失犯罪以及间接犯罪和故意犯罪等重要的构成要件, 刑法因果关系尽管是部分犯罪构成要件, 如果是仅仅凭借因果关系还不能够认定这一部分就能够构成犯罪。对行为构成犯罪不仅要能够有行为及结果间因果关系外, 还要能够具备其他方面的构成要件, 例如行为人主观罪过以及主体方面的条件等。相当因果关系判断当中引入了人的认识能力, 所以就出现了相当因果关系批评, 事实上的因果关系范围内确定法律上的因果关系对因果关系的客观性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在此基础上刑法还要能够设定一定标准从中选择某些事实上因果关系来成为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四、结语

总而言之, 针对因果关系的理论研究, 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就能够得出不同的结论, 在刑法基础上的因果关系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 其自身也有着一些缺陷, 所以不能单纯的将因果关系作为是唯一的判断犯罪行为的标准。只有从多方面进行探讨分析才能够准确的对实际情况加以判断。

摘要:因果关系在刑法当中涉及的问题比较广泛, 因为每个案件的发生都会涉及到因果关系这一链条, 而在刑法的理论当中, 因果关系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内容, 这对罪犯实施量刑以及认定等都有着比较重要的影响。基于此, 本文主要就刑法中因果关系的性质及特征进行简要阐述, 并对刑法因果关系的判断标准及在刑法中的适用加以探究。

关键词:因果关系,刑法,适用

参考文献

[1]柳砚涛.论行政诉讼中的利害关系——以原告与第三人资格界分为中心[J].政法论丛, 2015 (02) .

刑法中的因果关系 篇4

关键词:刑法;因果关系;认定;出路

当前不同法系的国家,其思维模式与实践手段都不同,然而不同法系国家在认识因果关系规则方面都比较统一。然而,当前各个法律体系的理论研究还不够确切,而且不同体系理论在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而且并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尤其是我国的因果关系的认定受到哲学理论的影响,不利于解决刑法中的归责问题。所以,笔者主要针对于此进行合理地分析与研究,以此能够积极帮助我国构建科学的因果关系理论体系。

一、当前我国因果关系发展的背景分析

作为刑法归责中重要的内容,因果关系的认定在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方式,然而每个国家对因果关系的归责都有着统一的认识,至今也没有完全统一的出路,而且每个国家的体系理论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而且还没有型圈完整的通用理论。而对于我国来说,因果关系的解决长期以来被哲学命题所约束,而且渐渐步入误区。由于哲学观点下因果关系的处理与刑法中存在着一定的误区,不利于刑法中解决归责问题。所以,对于我国来说,应该研究新的理论体系内容。在建构因果关系体系前,应该对各个法律体系的理论发展以及优缺点进行合理分析与探讨,并且合理完善我国法律体系中的缺陷,对缺陷与弊端进行合理分析与比较,然后合理结合我国的现实发展情况,从而能够为我国重构心的因果关系理论体系提供积极的帮助[1]。

二、我国刑法中因果关系认定的司法现状

我国的司法实践过程中,因果关系有必然因果关系与偶然因果关系。在我国五十年代时期,有人提出了偶然因果关系,但是并没有得到较大的影响。而在八十年代初期,这一观点又被提出来,而且在刑法学界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对其的支持者也越来越多。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对于必然因果关系来说,很多做到公平处理,这也对偶然因果关系的积极发展带来了机会,而且必然因果关系的地位受到了一定的冲击。而当前,对刑法中因果关系的认定具有一定的重视,对其的研究与发展能够促进我国法律规范的不断完善,促进我国法律体系的积极发展。

三、刑法中因果关系的认定出路研究

对于法律上的因果关系来说,主要是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与刑法规定产生的非难间的引起,或者被引起的关系,也就是说,社会危害性行为触及了刑法规范,而且已经触及到了刑法规范禁止的底线。而对于法律因果关系来说,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首先就是因果关系的法律否定性。对法律上的因果关系研究需要合理结合刑法的目的、任务等。因为保护权益是刑法的目的。比如,在刑法中规定了自身的任务,是要对一些犯罪行为作斗争,而且需要积极保卫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保卫国家安全以及公民的合法权益与财产等等。如果有不法行为对这些法益造成实质性的伤害过程中,那么刑法就会发挥自身的作用,而且刑法还会借助自身的标准对其进行因果评价,以此将刑事责任确定下来[2]。所以,刑法自身具有价值取向,而且将其作为自身的尺度,对行为造成的结果进行评判。另外,对于行为以及造成的不良后果,还有两者间的因果关系都有相应的刑事违法性,而且也触及了刑法,并且是刑法中不允许的内容。因此,一方面,行为应该具备社会危害性,而且分析其是否是刑法不允许的行为内容。而在实际生活中,并不是一切可以造成危害的行为都是刑法所要打击的对象。比如,在《刑法》中,第十六条规定了不属于犯罪的情况,这些情形尽管都造成了一定的损害,然而不属于触犯刑法的内容,而且可以不进行刑事责任的追究。另一方面,受到某种行为的影响,造成的结果伤害了刑法所要保护的法益。而符合伤害的标准主要是,遭到的伤害与致害的先行行为具有一定的联系,而且这种牵连性主要有直接的与法拟的。所谓直接牵连性来说,主要是发生的损害是通过危害行为的实施造成的,具有直接性的关系,在这一关系中,危害行為目的、目标是一致的,而且被损害的主体也与其一致。而对于法拟的牵连性来说,主要是受到受损害主体的作用,其偶然介入的关系,造成并非危害行为的目的,但是其损害效果具有相同的性质,而且也受到刑法的制约,也就是犯罪行为。因此,在分析刑法中的因果关系过程中,应该注重这两个牵连性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对案件进行合理分析,保护受害者的权益。

另外,刑法中因果关系具有适格性的特征。对于某一行为以及造成的危害结构,应该到达一定的程度,也就是不属于刑法规范之内的内容,能够纳入到刑法的调整范围,而且行为以及结果间的因果行为才有一定的意义,不然对其无法进行定罪量刑,并且对其进行追究形式方面的责任。比如,在《刑法》中13条规定的内容,情节比较轻,而且造成的危害不大,并不是所谓的犯罪,而在这一情况下,也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以此对民事、行政责任等进行处理。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危害性行为与结果都需要借助刑法来对其进行调整,而是分析其危害性。如果危害性到达了一定的程度,刑法才能介入并发挥自身的作用。

四、结语

综上,对于刑法中因果关系的认定来说,需要经过漫长的过程,而且应该积极借鉴国外英美法系国家的研究成果,并且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为我国刑法法律规范与制度的完善做出合理的贡献。另外,应该积极抛弃哲学层面的因果关系理论,并且合理借鉴英美法系国家的相关实践理论,能够为我国刑事因果关系的认定寻找合理的出路,有助于我国法律体系的积极完善,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温建辉.刑法因果关系新思考[J].理论探索,2014,(01):102-103.

[2]郭自力.论英美刑法中的因果关系[J].法治研究,2014,(06):66-68.

[3]劳东燕.刑法中目的解释的方法论反思[J].政法论坛,2014,(03):43-45.

作者简介:

刑法因果关系的界定 篇5

要想深入地研究刑法因果关系的理论, 首先需要明晰其概念。哲学上的因果关系是事物之前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不同于哲学, 学术界有不同的认识。有人认为, 刑法因果关系是指实行行为与对论罪量刑有价值的危害结果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合乎规律的关系。有的认为刑法因果关系, 是刑法规定的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的特定联系。

之所以会有上述相异的见解, 是因为学者们研究的角度不同。有的学者是从认定的角度研究因果关系的范围, 有的学者则是从结局上探讨因果关系的研究对象。笔者认为, 关于刑法因果关系的不同界定都有其道理, 不能简单地评价其优劣。其实, 对于刑法因果关系的概念无须做太过精确而复杂的定义, 只要在基本事实层面就刑法因果关系的概念达成共识, 然后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如何更好地构建新的体系, 这才是当务之急。

二、刑法因果关系的研究对象

( 一) 学说介绍

第一种观点“行为说”认为, 因果关系是行为人实施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第二种观点“违法行为说”认为, 因果关系是行为人的违法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关系。第三种观点“危害行为说”认为, 因果关系是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关系。第四种观点“犯罪行为说”认为, 刑法因果关系是研究犯罪行为和犯罪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 二) 分析比较

第一种观点认为刑法因果关系的原因是人的行为, 但是“人的行为”的外延太过广泛, 既包括基本的生命行为, 也包括违法或者犯罪行为。外延太广, 难以认定, 显然这一观点显然存在很大的缺陷。第二种观点认为刑法因果关系的原因是违法行为, 限定了人的行为的范围。但这一观点也有不足, 且不论我国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区分带来的困扰和麻烦, 单是违法行为就有非常广泛的外延。所以, 如果不对违法行为的界限加以限制, 就有可能混淆其研究对象。第四种观点认为刑法因果关系的原因是犯罪行为, 但是犯罪行为的内涵过窄, 容易导致一些危害社会而不构成犯罪的行为逃脱法律的制裁, 因而这种观点是不合适的。通过以上的论述,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三种观点的优劣之处。相较之下, 作者认同第三种学说。作者认为, 能够作为刑法因果关系原因的行为必然是在法律上有意义的行为, 危害行为避免了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划分的僵硬, 从实际上界定了原因。只要是危害社会的行为, 必然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法益, 就需要刑法来评价, 这些客观危害行为与刑法因果关系具有一致性。“危害行为”的内涵既不像“人的行为”、“违法行为”的内涵那么广泛, 又不像“犯罪行为”的内涵过窄, 因此, 危害行为说是比较恰当的。

三、刑法因果关系的特点

( 一) 刑法因果关系具有客观性

因果关系是两种客观现象之间的联系, 是实在的存在。关于因果关系的客观性, 有些学者存在不同的观点, 有人认为刑法因果关系必须包含行为人的主观认识因素。这种观点有失偏颇,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实际上是把因果关系的客观性与原因行为的主客观一致性混为一谈。因果关系的客观性意味着, 在因果关系的判定过程中, 需要排除行为人的主观认识, 这样才能做到客观准确。例如, 甲女因为乙男的猥亵而羞愤自杀, 不管乙男主观上是否认识到自己的猥亵行为导致了甲女的死亡结果, 都不能否定因果关系的存在。

( 二) 刑法因果关系具有相对性

衡量事物之间的关系需要一个标准, 而这个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相对的。在纷繁多杂的社会生活中, 事物之间普遍联系, 相互影响。在具体的刑事案件中, 案件事实和情节粗综复杂, 彼此交织, 要想找到对破案有用的线索需要细心筛选。因此, 我们在认定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时, 必须承认其具有相对性, 着重考察和研究与犯罪事实和刑事责任相关的因果关系环节。

( 三) 刑法因果关系具有时间顺序性

原因和结果在时间上存在着先后顺序, 原因在前, 结果在后。任何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都不可能违背这样一种顺序,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也是如此。刑法上的危害行为应当发生在危害结果之前, 发生在其之后的, 不能认定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所以, 在具体的案件中, 要查明引起危害结果的原因, 应当在危害结果发生之前存在的危害行为中查找。当然, 因果关系不仅是时间顺序之间的关系, 还需要综合考察其他方面的因素。例如, 甲欲伤害乙, 潜入乙的房间, 向躺在床上的乙开了一枪, 打死了乙。后来, 经过法医鉴定, 乙在中枪之前已经死亡, 甲实际上射杀的只是一具尸体。在这个案件中, 甲的危害行为发生在乙死亡结果发生之后, 所以不能认定具有因果关系, 因而就不能追究甲的故意杀人责任。

综上所述, 因果关系在认定犯罪中占据重要地位, 界定因果关系是研究因果关系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陆凌.刑法因果关系认定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 2011.

刑法因果关系的判断模式研究 篇6

关键词:刑法因果关系,条件说,相当因果关系说,判断模式

一、我国刑法中的因果关系理论

(一) 必然因果关系说

20世纪50年代, 前苏联的刑法学者毕昂特可夫斯基提出的必然因果关系说被直接引入了我国刑法领域。此说认为, 当包含着危害结果产生条件的行为导致了危害结果的发生时, 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就是必然因果关系。

必然因果关系说对我国刑法因果关系的研究具有重大影响, 甚至在最初成为通说。但是随着我国学者们的仔细探究, 还是发现它具有着固有的缺陷。第一, 人为主观的限定了因果关系的范围。第二, 在不是共同犯罪的情形这一前提下, 数个危害行为产生一个结果时, 要来判断行为的决定作用, 具有很大的难度。

(二) 必然与偶然因果关系区分说

由于必然因果关系说的适用范围有限等缺陷, 之后产生出了偶然因果关系说。该说认为, 当危害行为本身并不直接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 但在过程中偶然介入其他原因, 由介入原因导致结果产生时, 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就是偶然因果关系, 介入原因与危害结果之间是必然因果关系。

笔者认为, 偶然因果关系说并没有弥补必然因关系说的缺陷, 反而还增加了新的问题。首先, 偶然因果关系是建立在必然因果关系的基础之上, 因此它不能回避必然因果关系的局限性。其次, 当确定介入因素是原因或者先前行为是原因时, 一定会存在某种程度的偏差, 那么就会导致我们不能明确原因和条件的界限, 尤其是在多个行为产生一个结果的情形下。

二、大陆法系刑法因果关系理论

(一) 条件说

条件说主张, 只要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没有A就则没有B的逻辑关系, 就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只要是行为人的实行行为导致了结果的产生, 那么该行为者就应该对其导致的结果承担相应的责任, 且不考虑此行为对结果作用力的大小, 也不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意志。但这也无疑使刑事责任的的追究范围无限扩大。

(二) 原因说

该理论主张, 应该在所有导致危害结果产生的因素中, 选择一个作用力最大的因素作为原因, 即根据危害行作用力的大小来判定两者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 以明确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范围。但是要以何种标准来判定作用力的大小, 从而确定一个条件为原因, 并不具备可操作性。后来随着对相当因果关系说的研究, 原因说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三) 相当因果关系说

相当因果关系说是以条件说为基础发展而来的。该学说认为, 当一个危害结果的产生是由数个危害行为导致的, 这时对哪些行为与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 应以一般大众的常识和经验来确定, 如果在一般人看来某些行为引起某种结果是适当的, 那么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刑法因果关系就成立。该学说认同多个原因导致一个结果,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原因说和条件说的缺陷, 因此在大陆法系日本理论界成为通说, 在我国台湾地区也如此。

然而, 问题的关键在于判断“相当性”的标准是什么。对此学界又有主观说、客观说、和折中说这三种理论主张。其中, 折中说对大陆法系研究刑法因果关系的影响最为重大深远。依照折中说认定行为与结果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 应根据人类一般经验和常识以及行为人当时可以认识到的事实情况来评判。

笔者认为, 对于判断“相当性”的标准, 依照折中说更为适宜。折中说是以行为时行为人特别认识了的事情和一般人能够预见的事情作为判断的标准。排除对行为人偶然的结果的处罚是相当因果关系的重要目的, 而在行为已经被认识的情况下, 结果的产生对行为人而言就不应当是偶然的, 把它作为判断标准没有不当。而主观说在判断“相当性”时, 排除了行为人不能认识到的, 但一般人能够认识到的事实;客观说则是将行为时行为人并不知道, 一般人也不可能知道的特殊事情作为判断标准。前者使得判断标准被限制的过窄, 后者又显得过宽。可见, 折衷说克服了主观说和客观说的缺陷。

三、对于我国刑法因果关系判断方法的建议

笔者认为, 在判断刑法因果关系时, 要根据一定的条件和过程来进行判。

第一, 必须存在着符合犯罪构成中的危害行为, 即实行行为。这有助于刑法因果关系链条的限定, 以及刑法因果关系判断过程的简化。危害行为如果只是为实行犯罪做准备的预备行为而不是实行行为, 结果的发生是基于其他原因导的致, 则行为和结果之间没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第二, 以无A则无B的形式逻辑研究刑法的因果关系。从本质上看, 行为与结果必然有着某种物理性的联系这一观点已得到大家的承认。因此, 对没有先前行为, 就没有危害后果的这种事实联系不是判断, 只能是一种认识, 因为客观存在的事实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是不容主观判断的。

第三, 危害行为产生危害结果是相当的, 这种相当性是主观判断的结果。即:对某一事物一般人是否能够认识或预见到的判断, 以及根据一般人的经验认为危害行为通常是否会产生危害结果的判断。例如, 乙对甲当众进行侮辱, 甲感到难过且无法忍受而自杀。在这一情形中, 因介入被害人甲的原因而导致了更严重的结果, 则在考虑介入原因是否违背常理时, 要根据一般社会经验进行判断。

参考文献

[1]陈兴良.刑法因果关系研究[J].现代法学, 1999 (5) .

刑法中的因果关系 篇7

罪刑法定原则是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在我国刑法司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其基本含义为“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即是在对某一种行为是否是犯罪进行界定时, 应该以刑法规定的内容为准则, 如果刑法规范没有将这种行为认定成犯罪时, 那么就不能将其定性为犯罪。

日本学者平野龙一先生提出刑法谦抑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补充性、不完整性、宽容性。后来, 平野龙一先生又指出刑法谦抑性就是补充性 (1) 。刑法的谦抑性就是在现实的立法与司法活动中尽量实现非犯罪化和轻刑罚化。非犯罪化就是减少各种犯罪罪名的数量, 把犯罪之行为转化为违反其他社会规范的行为范围内, 使尽可能多的行为为各种秩序所管制, 从而减少了刑罚的适用。非刑罚化是指对于一些较轻的犯罪, 在立法上减轻一定的处罚力度, 这种力度的减轻是在充分的考虑了国家实际情况、社会状态、经济情况等客观因素的基础之上的。

二、罪刑法定原则与刑法谦抑性之间的差异

(一) 罪刑法定原则与刑法谦抑性的根据不同

罪刑法定原则在最初是由启蒙思想家反抗专制刑法的产物, 启蒙思想家为了防止法官恣意行为的发生, 保护人们的天赋人权, 提出了什么是犯罪和对这种犯罪应该如何惩罚, 应该由刑法预先明确设定, 被人们所获知。后来, 随着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体制制度的逐渐完善, 根据对于三个机构所享有权利的划分、分配和制衡的需要, “三权分立”学说出现了, 这一学说为权利的分配与制衡提供了解决的方法。三权分立学说的提出以及被众多学者所接受为罪刑法定原则提供了政治上的根据。

然而, 刑法谦抑性在最初的由来以及根据则是来自于另外两个层面的原因。一是随着社会的各个方面的进步, 人们慢慢的发觉到国家的权利不是也不该是不受限制的, 国家的权利也不是绝对的。社会调整规范包括宗教、道德、法律等很多方面, 法律又是人们最后的保护手段。法律又包括着刑法、民商法、宪法等很多部门法, 刑法只是法律的一个部门, 这就意味着刑法规范只能针对一小部分的行为。二是人们对于刑法最大效益的追求。虽然刑法对于抑制犯罪的发生有着一定的作用, 但刑法归根到底还只是对行为人的一种制裁, 在思想、精神上的作用还是不能达到抑制的作用。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全面的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刑法的适用范围, 扩大其他规范的作用, 能够更好的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二) 罪刑法定原则与刑法谦抑性在适用环节上的不同

1. 罪刑法定原则适用于立法和司法环节

罪刑法定原则的内容很好的体现了这一原则的基本立场。首先, 在法律规范中没有明文地规定某一行为为犯罪时, 就不能把这种行为判定为犯罪行为。其次, 法律在没有明文规定对一种犯罪应该进行惩罚时, 则不能对这种行为进行处罚。最后, 对于犯罪行为的处罚只能在刑法规定的刑罚幅度内进行定罪量刑, 不能依照个人或者其他的意愿处罚。

罪刑法定原则对刑事司法上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1) 在定罪方面。在司法过程中, 对行为人的行为确定罪名, 必须按照法律规定进行确定, 禁止随性的判定。 (2) 在量刑方面。对于犯罪所应该承担的刑罚, 在其种类、幅度上应该按照法律规范的规定范围内确定, 禁止恣意的量刑。 (3) 在行刑方面。国家机关在行使刑罚时, 应该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法定条件, 禁止权利的越位和程序的错乱。 (2)

2. 刑法谦抑性主要适用于立法环节

与罪刑法定原则在刑法立法和刑事司法的适用性相比较而言, 刑法谦抑性的适用范围则要狭窄许多, 其主要适用在立法阶段。 (3) 在刑法立法过程中, 对于犯罪行为的判定, 要从各个角度充分考虑后, 在除刑罚以外别无其他途径可用, 我们才能将这种行为列入犯罪行为之列。

这里提到的刑法谦抑性主要适用于立法环节, 是因为它立法环节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并不是说在刑事司法环节就没有任何的作用。在现实的刑事司法过程中, 刑法谦抑性也常常被看做是一种必须被遵循的重要的法律原则。

(三) 罪刑法定原则与刑法谦抑性在价值取向方面的不同

罪刑法定原则在最初确定的时候便是站在人权的立场上, 为了保障公民的权利, 追求真正的公平正义, 反对封建专制的审判, 否定刑罚擅断、刑罚滥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罪刑法定原则也渐渐地发生了一些演变, 由以前绝对的罪刑法定演变为现在很多国家所适用的相对的罪刑法定原则。另外, 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包括了两个层面的价值取向:一是积极层面的价值取向:对犯罪的惩罚, 保护社会。二是消极层面的价值取向:对刑罚权的限制, 保障人权。

而对刑法谦抑性价值取向的探讨, 我们是在社会体系转型后, 刑法法律地位降低的社会结构中开始的。刑法谦抑性的价值取向体现为———对刑法适用范围的限制和对刑法处罚程度的宽和。对刑法适用范围的限制是指在刑法立法的过程中, 应该充分考虑社会的因素, 对刑法规范的深度和刑法规范的广度进行限制。刑法谦抑性所包含的对刑法处罚程度的宽和是对公民权利的一种制约和限制, 而公民的权利又是神圣的, 为了防止刑法对公民权利的过度干涉以及保障公民的神圣权利, 应该对适度的宽和处罚程度。

三、罪刑法定原则和刑法谦抑性之间的契合

(一) 对刑法的处罚范围限制的契合

罪刑法定原则和刑法谦抑性之间的契合之处首先表现在对刑法处罚范围的重合上。在罪刑法定原则的内容中对刑法处罚范围的限制存在如下几点: (1) 依据形式侧面中的排斥习惯法, 规定了刑法的渊源只能是由立法机关通过的成文法, 法院不能依据习惯法会行为人进行审判, 而只能依据成文法的规定定罪量刑。在这点上, 将习惯法排斥在了审判依据之外, 限缩了刑法的处罚范围, 与刑法谦抑性的性质———抑制刑法的处罚范围———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2) 在实质的侧面中, 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是指刑罚规定只能对应该处罚或值得处罚的行为进行规定, 对于一些不需适用刑罚就能够抑制的行为, 就不用适用刑罚。在刑法谦抑性的性质中有着相同的内容, 对于适用除法律以外的其他规范进行抑制的行为, 法律只是最后的手段, 限制了刑法适用的范围。

(二) 对国家权力限制的契合

两者的契合之处除了对处罚范围的限制意外还表现在对国家权力的限制方面。罪刑法定原则对国家权力的限制主要是对国家立法权的限制。在立法活动中, 对法律的构建是一项慎重的事情, 决不允许立法者任意恣行。立法者对犯罪的规定, 是对公民自由的一种限制, 为了保障公民的自由, 就要使公民能够事先预测到自己行为的属性, 就要能够事先明确规定犯罪和刑罚 (4) 。然而, 尽管公民能够事先预测行为是否犯罪, 但是司法机关若滥用职权, 则仍然会侵犯公民的自由。因此, 为了保护公民的自由, 保障公民的对自己行为进行准确预测的能力, 就要发挥法律的限制作用。从刑法谦抑性的本质与价值来看, 它无非就是对刑罚的一种约束, 对刑罚权的一种限制, 是帮助人们避免不必要或者不合适的刑罚的一种原则。概而言之, 罪刑法定原则所追求的对刑法处罚范围的限制和对国家权力的限制与刑法谦抑性所倡导的限制刑法的恣意具有高度的一致。

摘要:罪刑法定原则是刑法的根基, 刑法谦抑精神是刑法的灵魂。在我国刑事司法过程中, 不仅罪刑法原则的适用面临着一些困境和挑战, 刑法谦抑性更是受到我国传统刑法文化的冲击。经过对罪刑法定原则与刑法谦抑性之间关系的探讨, 期以两者之间不同之处分别对刑事司法进行指导, 以两者契合之处协同指导司法实践。

关键词:罪行法定原则,谦抑性,国家权力

注释

11李海东.日本刑法学者 (上) [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5.

22 马克昌.刑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10.

33 陈兴良.刑法谦抑的价值蕴含[J].现代法学, 1999 (3) .

刑法中的因果关系 篇8

谈论介入因素的前提是存在于“条件说”的话语体系里的。条件说认为, 行为与结果之间存在着“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条件关系时, 前者是后者的原因, 后者就是前者的结果。条件说认为, 条件关系是指实行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关系, 因此即使是预备行为产生的结果, 也不存在因果关系问题。[2]例如, 甲为了杀死乙, 准备了一瓶毒酒, 放在了家里橱柜里, 寻思着等改天乙来到自己家里毒死他。结果第二天甲的朋友丙来到甲家玩, 看见了红酒就打开尝尝, 结果被毒死了。这里从因果关系看, 甲存在着故意杀人的犯罪预备行为和过失致人死亡的事实行为, 如果仅仅从犯罪形式看, 貌似甲有杀人的故意, 也进行了准备, 最后更导致了他人的死亡, 是否就构成故意杀人罪呢?显然不合逻辑, 为什么?因为他并没有针对乙实施毒害的行为。比如, 甲邀请乙来家里作客, 并用事前准备好的红酒招待, 毒死了乙, 这样的一连串事实因果关系符合法律上的因果关系当然要对甲实施定罪处罚。可是因为这样的因果预想事实因为甲的朋友丙的到来而发生了极大的逆转, 这时, 我们不得不考虑作为介入因素的异常性和阻断因果关系的有效性了。

介入因素的复杂程度不是说其真的就很复杂, 主要思量着这种介入因素的异常性, 更为深入地说是这种异常性取决于判断标准不一、判断的立场、判断的知识构成、判断的思维倾向等等。我们结合一个较为典型的案例具体阐释下:

行为人甲以杀人的故意给乙食物中下毒, 看到乙中毒倒地后痛苦挣扎, 顿生同情, 于是开车送乙去医院救治。途中, 由于甲的驾驶过失, 汽车撞到电线杆上, 导致乙当场死亡。主要问题:甲是否构成犯罪中止?甲的投毒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

这两个问题看似没有关系, 比较独立, 实际上暗含着一个逻辑关系, 一个问题解决不了, 另一个问题也就无法下手。如果甲构成犯罪中止, 显然甲的投毒行为和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再若甲的投毒行为和乙的死亡有关联, 那么甲就不成立犯罪中止。很显然这里面的逻辑基础是甲在送乙去医院救治的路上发生了甲的驾驶过失导致乙死亡的这一介入因素是否具有异常性。一旦具有异常性, 那么这个介入行为就会发生中断的效力, 甲的投毒行为只是乙死亡的一个前沿基础, 不再是决定性的作用, 后面的这个行为又会显示出巨大的独立性, 这样前者与后者就失去了规范性的因果关系 (为什么说规范性, 因为事实上也是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 但从刑法规范意义上看又不能作为定罪处罚的依据) 。总之, 关键性的问题是这一介入因素是否异常, 那么判断异常性要从上面提到的几个方面考量。

首先, 异常性因素是否能被人们所预见。如果嫩够被人们所预见到, 那么就不异常, 也就不存在因果关系中断的问题, 否则就是容易引起前后因果关系的非自然中断。例如住在乡下的甲、乙一直有矛盾, 有一天甲趁乙不注意在其杯子里下了剧毒 (事后经查明此种毒药可在两小时内致人毙命) , 乙喝下毒水后, 倒在地上痛苦万分, 这时甲又心生悔恨, 立马将乙送往县医院救治 (距离他们所住的村有两个小时路程) , 在送往医院的过程中, 乙的仇人丙正好看见了, 开着车就撞向甲的车, 致使乙当场死亡, 那么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有木有因果关系呢?这就要看丙的介入行为是否具有异常性, 根据一般人的判断标准, 这肯定是异常的, 因为谁都无法预料到会有第三人直接报复性的行为, 那么这时候显然不能将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画上等号, 但是反过来说, 这种毒药是致命的, 一般都会在两小时就会毙命, 即使没有丙的介入还是很大程度上发生乙死亡的可能性。那么这样看, 甲的行为最终还是会导致乙的死亡, 应该承担故意杀人的罪责。假如介入的因素是偶然的, 那么确定这种可能性是不能被一般性预见的, 这时就能阻断前行为与后结果的因果关系, 对于前行为只能在规范意义上定罪处罚了。

其次, 介入因素的判断标准是站在一般人的立场上的还是站在案件当事人的立场上呢。如果站在一般人的立场上, 显然上面案例中甲开车送乙往医院救治的过程中发生车祸是偶然的, 异常的。如果站在公诉人的立场上, 甲由于作案后心里害怕而紧张, 由于超速驾驶致使发生了车祸, 乙的死亡就不具有异常性, 是必然的。但是这样又会引起主观主义的泛滥, 根据刑法因果联系的客观性, 因果联系必须是现实的, 客观的, 不应主观上推断, 要拿出证据证明介入因素是客观的, 否则会陷入主观主义归罪的怪圈中。站在犯罪人的立场上, 他会认为这是异常的, 毕竟这样可以减轻他的刑事责任。

再次, 介入因素的异常性还跟判断者的知识构成有关。判断者的知识构成会决定着判断者的思维倾向, 一个法官的思维和一个普通百姓的知识构成不一样, 因为其专业程度不一, 职业习惯和素养不一, 导致其在处理问题上的思维倾向存在显著不同, 法官更会强调从规范意义上考虑, 认为这样的行为法律是如何规制, 遵守着法律的评判价值, 然后在事实体上去裁量法律性过程。而作为一般人, 他的专业程度上知识有限, 对于法律规则不甚了解, 只能从合情合理上去推断, 遵守着的是一般性“乡土规则”, 并不能用法律化思维断定事实。这样来说, 异常不异常就取决于其知识构成上是否能合情合法。

最后就是法律的普遍规范意义和个案正义的矛盾。法律具有普遍性, 这样的普遍性是以社会的大多数的价值观 (主流价值) 为基础的, 个案的特殊性是如何在普遍性的包容下实现具体正义, 真理究竟是掌握在多数人手中还是少数人手里?对于真理的判断如何界定标准呢?如果真理是掌握在少数中手中的, 那么这必然发生与法的规范价值的冲突, 这时是坚持真理至上呢?还是坚持法的至上呢?归根结底, 作为法曹, 他接受的知识构成以法的的规定性为基础, 他判案的依据是法的普遍性, 可是这难免会牺牲个案的正义, 法官是否要为此承担责任呢?因为只是在事实范围内确立的因果关系, 仍然不能科学地解决刑法规范意义上的因果关系。[3]

摘要:刑法中的因果关系理论引发了诸多争论, 本文就介入因素的异常性进行简要阐释, 并结合一则案例从异常性的判断标准作出说明, 异常性的判断跟人们的立场、知识构成、思维倾向等有紧密关联, 同时伴随着法的普遍规范化和个案正义性的纷争使得此问题的讨论日益深入而全面, 这为立法的确立和司法的规制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使得定罪处罚更有理有据。

关键词:刑法因果联系,介入因素,异常性

参考文献

[1]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116.

[2]张明楷.刑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7:175.

探究刑法学中五个关系 篇9

关键词:刑法;强势理论;真问题;前见;价值判断;自我反省

21世纪是一个全新的时代,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持续发展和进步。新的时代背景为我国刑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刑法应该随着时代而不断发展。刑法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有效的指导。笔者认为现阶段我国在开展刑法学研究时应该重点关注五个关系,分别是强势理论和若是理论、真问题和假问题、前见和偏见、价值判断和逻辑结论以及学术批评和自我反省。

一、强势理论和弱势理论

强势理论指的就是那些容易被绝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一些通说和多数说;而弱势理论指的则是那些不太容易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少数说。在我国的刑法学中,强势理论是十分关键的存在,刑法学中的通说都可以划分为强势理论的范畴,这些强势理论也是司法机关十分重视的对象。总的说来,司法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经常使用强势理论,有时会遇到强势理论无法站住脚的情况,此时司法人员不会认为强势理论出现了问题,而是认为该刑事法律和法规出现了漏洞。这充分说明了强势理论在刑法学中的重要地位。

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讲,弱势理论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当一种观点被绝大多数人所接受时,也就表示该观点失去了一定的价值;而当一种观点出现之后,各种批评的声音不断出现时,这就表示该观点具有较大的价值和潜力。学术观点的学术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在它是否值得人们的批评,如果没有人对该观点进行批评,同时也就表示人们对观点不是很关心。

因此,刑法学的发展需要弱势理论的支持,弱势理论在批评声中不断成熟,从而发展成强势理论,而强势理论在接下来的发展中逐渐走向衰落,此时新的弱势理论又会重新出现,在这样的循环中刑法学逐渐走向成熟。

二、真问题和假问题

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这是学科发展的基本模式。就刑法学而言,真问题和假问题都属于问题的范畴,但是两者之间具有巨大的差别。真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可以有效的促进刑法学的发展和进步,而假问题的出现则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刑法学的发展,这主要是因为一旦假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人们就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其开展研究,但是研究该问题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现阶段,刑法学中的假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问题的前提条件中存在虚假成分;第二,问题自身存在矛盾;第三,研究该问题不具有实际意义;第四,该问题不适合实际应用;第五,问题所关注的对象不是真实的。

三、前见和偏见

所谓前见指的也就是前理解,在前见的协助之下,人们才能更好的认识和理解自己;而偏见的存在使得人们对自己的认识存在误区,存在一定的自欺欺人的成分。总的说来,前见是人们从多个角度得到的关于相关解释的一种假定,这里的多角度包括自身经验、价值观等。

就刑事案件而言,前见指的就是人们对该案件事实的一种预先判断。就刑法解释而言,前见是十分必要的存在,如果没有了前见,也就谈不上解释。但是,解释者不能使自己的前见处于不变状态,应该随时对其进行检验,并及时对其进行改进。此外,刑法解释者不能存在偏见,这主要是因为当解释者对一个观点产生了偏见时,这就表示该解释者非常可能对与之对立的观点形成偏好,这会对刑法解释带来不良的影响。

四、价值判断和逻辑结论

在刑法学中,价值判断是重点。刑法是正义的代表,制定刑法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社会中的正义。刑法解释的本质是价值判断或者是正义判断的结果,就学术研究而言,刑法解释的结论属于一种以价值判断为根据而得到的假设,所有的刑法解释都不属于最后的权威结论。进一步的,即使解释的根本依据是某些客观事实,那么得到的结论也是价值判断的结果。在研究刑法学时,研究者一定要注意对价值判断和逻辑结论进行有效的区分。

五、学术批评和自我反省

和许多其他学科一样,刑法学中也存在很多的争论,刑法学中的争论绝大多数都属于刑事判决的范畴。争论的存在表示该问题得到的人们的重视,而对立观点的存在可以形成一种促进作用,当双方都对某一问题给出自己的解释时,另一方都会由此受到启发,从而更好的对自己的解释进行改进。

就我国而言,现阶段在刑法学的学术研究中存在一定的学术批判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有些学者在开展批判时并没有对所要批判的关键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第二,有些学者在对刑法解释进行批判时,选择的切入点是立法角度。

在学术研究中,学者们不但要进行批判,还需要进行一定的自我反省。通过深刻的自我反省,研究者才能不断进步。但是,现阶段我国在刑法研究中存在一定的反省问题,主要体现在:第一,有些学者仅仅对整体进行反省,没有对个体进行有效的反省;第二,有些学者发现了自己观点中的问题,但是却选择可以忽视,只是说要开展后续研究。

六、结语

本文主要围绕刑法学中的五种关系开展了研究,主要包括强势理论和弱势理论、真问题和假问题、前见和偏见、价值判断和逻辑结论以及学术批评和自我反省,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张明楷.刑法学研究的五个关系[J].中国检察官,2014,1(6):77-98.

[2]刘伟.刑法中的同意理论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

[3]周柏森.研究刑法中的因果关系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指導[J].法学研究,1982(2):5-9.

[4]高铭暄.新中国刑法学研究概论[J].法学家,1986.

作者简介:

刑法中的因果关系 篇10

根据传统的刑法四要件理论, 认定犯罪的依据应包含犯罪行为和犯罪结果, 将两者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刑法理论中重要又争议颇多的因果关系理论。依靠没有A, 就没有B这样最基本的逻辑命题已经不足以解决行为与结果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问题。传统的条件说认为由此及彼, 从A可推出B, A是B的条件, 即可断定出A与B之间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但这只是普遍条件下的因果关系, 在一些特殊的条件中, 例如对集体决策下的因果关系定位即较为复杂, 对其定罪也是困难重重。因而, 条件说亟待改善, 有怎样的改善必要以及怎样改善修正, 又是需要我们审慎思考, 严密论证的问题。

一、对刑法中集体决策问题的简单介绍

假设这样一个事实, 在一项决议的投票规则为五人以上即可通过的规定下, 有七个人在会议桌前无顺序投票, 最终决议违法, 造成了重大损失, 我们无法找出具体的五人, 所以定罪只能向两种极端前进, 要么均定罪, 要么均无罪。而针对均定罪来说, 我们找不到行为与结果间存在的因果关系的理论支撑, 而针对均无罪的结果, 又使刑法失去了强制性和保障性, 不利于刑法的威严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再假设这样一种情形, 同样是一项决议五人以上投票可通过, 七个人有顺序地投票, 最终决议违法, 造成损失, 对前五个定罪是理所当然, 因为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 是这五个人的犯罪行为最终导致了犯罪结果的发生。

一个有顺序, 一个无顺序, 两种不同的投票方式就决定了两种定罪结果。而更离谱的是, 我们不能借有顺序投票作为参考去定无顺序投票的罪责, 一是两种情形和事实毕竟不同, 不能参考比对, 二是, 并没有充分的证据去证明哪一个是无顺序投票中促成结果最终发生的第五个, 三是依据传统的因果关系理论无法解释这种集体决策下的刑法问题。

集体决策本是民主制国家进行有效统治的政治工具, 而在刑法研究中却成了疑难问题, 究其主要原因, 笔者认为是由集体决策这种民主机制本身的弊端所引起, 集体决策的特点是多数人执政, 然而并非多数人的决策就是明智的合理的, 而事实正是有了一个愚钝的人的赞成, 才造成了巨大的后果。如果仅仅因为这一人就放任了结果或者错误惩罚了别人, 这都不能体现刑法的惩恶与公正。因而, 对于刑法中集体决策问题的研究以及对解决集体决策问题影响较大的因果关系理论应该更为细致准确。

二、集体决策中因果关系研究与刑法理论中个别学说的相似与不同

集体决策是多数人决策, 与共同犯罪理论中的多数人犯罪较为容易混淆, 在解决集体决策问题时通常会拿共同犯罪的理论作为借鉴, 而很多共同犯罪的案例与集体决策也有较多的共同之处。然而, 如果集体决策时是共同合意, 多数人之间有共同交流, 达成一致意见之后再作决策, 这属于典型的共同犯罪, 但在上一段假设的无合意的顺序或者无顺序投票中, 并没有反映出多数人间的合意。针对决议, 每个人只有三个行为, 进入房间, 投票, 走出去。我们所假设的当然也是这一种特殊情形。因而得出结论, 并不是所有的多数人犯罪均为共同犯罪, 有无犯意也是判断的决定性因素。

共同犯罪理论中, 与多人共同故意犯罪不同且两者极易混淆的一种犯罪叫做同时犯, 同时犯属于多人无蓄意的同时犯罪, 造成的结果与共同犯罪中运用的部分犯罪共同说不同, 分不同的情况各自承担。

例甲乙与丙均有仇, 但两人不认识, 在上午12:00两人从不同的方向同时向丙开枪, 子弹打死了丙, 但搞不清楚是谁打的, 最终丙死亡。假设以下几种情况:

(一) 一颗子弹打入且有证据证明是甲打的, 则甲既遂, 乙未遂。

(二) 两个子弹同时打入, 任何一种行为都足以致人死亡, 则甲乙均既遂。

(三) 有一颗子弹打入, 不知道是谁打的, 则两人均未遂。

对同时犯的定罪处理结果可以为集体决策问题的定罪提供一定的参考, 但却不能照搬照用, 在对集体决策中特殊情况的假设中, 每个人的无顺序投票行为无人事后见证, 所分离出来的每一个人的行为都不足以致危害结果发生。而危害结果的发生又是每一个人的行为所积累, 并非是单独一人的行为所致, 未遂和既遂均不能加以定罪。所以对同时犯的这三种定罪均不能进行套用, 但可以作为借鉴, 即投票者每个人的行为都有引起危害结果的可能性, 而这种可能性正是诱使结果发生的最大因素, 进而可以因此认定潜在的第五人, 即所参与投票的每个人的行为与结果间的因果关系。刑法的一项重要功能也在于规制潜在的危险, 对于这种潜在的危险, 不能放任而应有所定论。

三、条件说对集体决策下因果关系研究的运用与完善

如上文所说, 条件说采用“无此即彼”的思维逻辑, 只要在行为和结果之间存在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这种条件关系, 就可以认为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以上案例也列举出条件说的诸多弊端, 有将因果关系认定范围扩大之嫌, 会导致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过宽, 因而在条件说的基础上, 部分学者提出相当因果关系说, 这也是现今大陆法系国家通行的一种学说, 该说以条件关系的存在为前提, 认为由某行为发生某结果在经验上是通常的、一般的、相当的时候, 就承认该行为与该结果有刑法因果关系。所谓“相当的”意思就是符合大众生活经验的和适当的。 (1) 相当因果关系理论较为成熟但依然有诸如忽视因果关系客观性等弊端, 理论的完善需要一段曲折而复杂的过程, 在不同理论应该相互碰撞、交接与借鉴的观念指导下, 笔者简单地对英美法系国家的因果关系理论进行介绍。

与“条件说”相类似的是刑法双层次原因论中的第一层次原因, 即“事实原因”, 把造成特定结果的所有必要条件都视为原因, 在这个意义上, “事实原因”理论也被称为“条件等价说”。无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的理论, 对刑法因果关系的问题判断无非是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是划定具有法律价值的一切事实。这是“条件说”或“事实原因”所担负的任务;第二步是从这些具有法律价值性的一切事实中找寻相当的因果关系, 决定结果责任的归属。从“事实原因”到“法律原因”或从“条件说”到“相当因果关系说”的动态演进, 步步限缩, 最终以达到最大程度上的公平公正的理念解决刑法因果关系的判断问题。

回归到案例中, 集体投票中的多人投票蕴含了能够引发犯罪结果的最大可能性, 也就可以理解为高概率事件, 每个行为都有导致结果发生的最大可能性, 高度的盖然性学说使每个人的行为与犯罪最终结果产生了因果关系。

大陆法系理论中的条件说及相当因果关系说和英美法系理论中的近因说均有其独特的判断规则, 客观归责说中强调的危险程度大小以及近因说中的原因力大小的判断标准均可以拿来借鉴 (2) , 进而运用到因果关系的解决中。但是正如相当因果关系说和法律原因说的发展历程, 每个学说理论的完善需要不断推敲、反驳。而笔者对于集体决策问题的假设源于对特殊问题的思考, 所提出的解决方法并不全面和细腻, 深知自身法学修养需提升的同时, 也期望能为刑法理论的完善做出贡献。

摘要:本文通过对刑法中集体决策问题的简单介绍以及集体决策中因果关系研究与刑法理论中个别学说的相似与不同, 发现刑法理论中运用条件说理论的复杂的行为假设, 从而得出笔者浅薄认识, 以期待随着理论的发展, 条件说也能在对集体决策问题的解决中剔除弊病, 更为健朗完善。

关键词:刑法理论,集体决策,因果关系

参考文献

[1]何全民.“刑法因果关系若干问题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5 (02) .

上一篇:电池容量检测论文下一篇:用户隐私保护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