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中的目的要素

2024-07-28

刑法中的目的要素(精选4篇)

刑法中的目的要素 篇1

一、引言

旅游目的地形象 (Tourist Destination Image, TDI) 这一概念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由于旅游目的地形象在旅游者消费决策制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并且可以作为旅游目的地市场细分、市场定位和竞争分析的参照指标, 因此成为旅游目的地营销领域的重要概念。综合各学者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各种定义, 笔者认为旅游目的地形象是指个人或团体对一特定旅游目的地所抱持的感知、印象、偏见、想象和情感思考的表达, 是对该地社会、政治、经济、生活、文化、旅游业发展等各方面的认识、观念的综合, 也可是个人或团体对旅游目的地整体的信念、想法及印象。形成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大致可分为政治经济状况、旅游目的地自然环境、人文旅游资源、基础设施、旅游业发展等方面。形象是旅游目的地的生命, 也是形成竞争优势的最有力的工具。在旅游目的地的规划中, 形象的塑造是核心问题。

在日益重视形象和品牌的今天, 如果要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 独特的品牌形象及精彩的宣传推广口号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 具有突出的形象包装和过目不忘的宣传识别口号的目的地, 在竞争中往往享有更加突出的优势。因此, 如何塑造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形象, 是各级旅游市场开发推广部门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也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对待的问题。

二、旅游目的形象的构成要素

Pike (2002) 的研究指出, 从1973年到2000年总共有142篇研究报告探讨目的地形象。由此可知, 目的地形象对于旅游地区、国家的旅游业者与政府的重要性。因为目的地形象可以影响旅游者对于当地旅游的认知与目的地选择行为等, 所以旅游营销者一直很注意目的地形象的重要性 (Reilly, 1990) 。目的地形象具有复杂性、多重性、相对性与动态性等多种特质, 可以作为旅游区管理实务的有效工具 (Gallarza et al., 2001) 。

Mayo (1975) 在目的地形象的构成要素方面较早进行了研究, 他指出在旅游客心中有三个基本重要的维度, 包含景色 (scenery) 、拥挤程度 (congestion) 与气候 (climate) 。他认为对大部分旅游客而言, 理想的目的地应要有很多优美风景、不应挤满太多人与工业、最好不要有污染、能提供很舒适的气候。

Moutinho (1987) 指出形象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知晓 (awareness) , 指游客对旅游产品知道的所有信息;态度 (attitude) , 指游客对旅游产品的感觉和信念;期望 (expectation) , 指游客希望从旅游产品中所获得的利益。同时, Moutinho研究认为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即是消费者对该旅游地的态度。并且该态度形成的来源特别是根据消费者的感觉, 而不是知识。若以函数形式表现即I=f (AW, BA, EX) , 其中I=旅游目的地或服务的形象;AW=对该旅游产品智晓的程度;BA=对该旅游产品的信念与态度;EX=对该旅游产品的期望。

Gunn (1988) 提出形象包含原始形象和诱发形象, 而Fakeye、Crompton (1991) 则根据Gunn的理论, 再加入复合形象的概念。其中包含了内定性 (desingative) 和评价性 (appraisive) 的形象。1989年, Embacher和Buttle提出形象应包含认知和评价二个组成部分。

后来, Gartner在1993年将其扩展, 他认为形象应该是由认知、情绪和意向三种相关因素发展而来, 认知组成部分是所有的信念和可评估旅游目的地属性总和所形成的概念, 情绪组成部分则依据游客个人所追求的旅游动机或利益而定。若游客感受到他所追求的价值, 便会为旅游目的地提供旅游意向 (Gartner, 1993) 。

Echtner、Ritchie在1993年利用文献搜集及焦点小组访谈的方式, 将原先360项对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描述缩减为最后衡量的属性的35项测项, 由较具功能性形象属性至心理性形象属性, 从而建构了其概念架构发展图 (如图1) 并归纳出构成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组成部分:旅游目的地应该具有两个主要的组成部分:以个别属性为基础的旅游目的地形象以及非属性为基础的整体性旅游目的地形象。此两个主要组成部分包涵了较实体的功能性特征与较抽象的心理性特征。旅游形象的范围可以从一般性的功能与心理性特征到较具独特性的特征、事件、感觉以及气氛。另外, Echtner和Ritchie建议在衡量旅游目的地形象时, 结构与非结构问卷同时使用能够较完整衡量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属性。

Milman与Pizam (1995) 回顾Reuland、Coudrey及Fagel在1985年的研究, 认为旅游经验是一种综合各种不同产品与服务体验的混合物, 所以一个旅游地的形象可说是对构成旅游经验的个别要素或属性的形象总合。为了研究的方便, 他同时提出了旅游目的地由三个组成部分组成:产品 (景点的质量、成本、独特性) 、行为与态度 (旅游地的居民会与游客有所互动) 环境 (气候、住宿质量与类型、安全) 。

Baloglu和Brinberg (1997) 以情感形象 (affective images) 来衡量各旅游国家的旅游形象, 并以愉快—不愉快、放松—苦恼、新奇—疲倦、兴奋—苦恼等情感成分针对11个国家进行多元分析, 以平面空间展现前述概念, 即如图2。

后来, Baloglu和Mc Cleary (1999) 指出要对旅游目的地形象进行测量, 必须至少要对如下三个方面进行评估, 即知觉的/认知的评估 (perceptual/cognitive evaluation) 、情感的评估 (affective evaluation) 以及整体的形象 (overall image) 。因此在构建时要充分考虑这些方面给游客带来的感受。

透过上述对于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构成要素的探讨可知, 目的地形象因研究出发点不同而各异。总的来说, 游客必需先对旅游目的地形象有所知觉, 才能形成对于旅游目的地态度、期望与形象。我们认为旅游目的地形象应该包含产品质量、整体环境 (自然及社会环境) 以及游客个人认知情感等部分构成, 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旅游目的地形象。

三、旅游目的地形象与游客旅游决策

Crompton (1979) 指出, 当旅游目的地的实际的旅游目的地形象与理想的旅游目的地形象间差距越大, 游客会选择此旅游目的地的可能性越低。他同时也指出游客是否重游旅游目的地, 也与旅游目的地形象相关。而且, Ahmed (1991) 进一步指出很有可能是旅游目的地形象而不是实际的信息, 影响游客选择参访某个旅游目的地。

1、旅游行为与旅游决策

旅游行为由一连串的决策所构成, 如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旅游型态、停留时间、食宿方式等。Mathieson和Wall (1982) 提出一种模式来说明游客决策过程, 他们认为游客社经特性 (如年龄、教育程度、收入、个性和经验等) , 常常影响个人的态度、需要及动机, 因而左右了他们的决策行为, 而旅游特性和旅游目的地特性则为影响整个决策过程的两大变量。过程中,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正面与否和信息寻求量的多寡, 二者间有密切的关系。最后获得的满意程度评估, 则将影响以后的决定 (如图3) 。

Foster (1985) 认为旅游决策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因素、旅游目的地特性、推广刺激和其他影响变量等。由此四个影响因素产生旅游欲望, 游客便开始着手收集信息, 再利用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各种方案的评估, 最后做出购买或订购下一游程或是假期的决策并产生旅游行为 (如图4) 。

由上可知, 旅游行为的发生必然经过一系列的决策, 而影响决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其中必须考虑旅游目的地形象对其旅游行为产生的作用。

2、旅游目的地形象对游客决策的影响

Gartner (1989) 指出, 游客是基于某个特定目的地是否能满足其本身所需利益, 而在众多的旅游地中选择一特定目的地前往旅游, 是旅游目的地形象所形成的经验期望。因此, 拥有有力、显著的, 与良性的形象的旅游目的地, 会受旅游者喜爱, 将推动旅游者进行旅游决策。

Um、Crompton (1990) 的研究也提出了旅游目的地特征与游客决策的互动关系 (见图5) 。其架构除涵盖外在环境与内在个体因素, 在个体不同选择过程中的影响外, 亦强调不同分段所产生的不同选择群, 同时其认为游客可能会经由一套对属性认知的简化过程 (由抽象化至具象化) 筛选并决定其最终之目的地。

游客行为某种程度上反映着游客心中的旅游目的地形象, 这个影响起于选择假期旅游目的地的阶段 (Johnson、Thomas, 1992) 。游客对于旅游目的地的偏好乃受其对于旅游目的地之感知、整体的熟悉度与/或是特定的知识所影响, 较为游客所喜好的目的地感知, 从其他竞争的旅游目的地中, 被游客选为旅游目的地的可能性更高。因此有力与清晰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可以增加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属性的信赖, 与增加选择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消费倾向。Milmand、Pizam (1995) 指出, 当游客对旅游过的目的地有正向形象时, 会驱使游客重游该地。Kolter、Bowen和Maken (1996) 则是更进一步思考, 形象是否会影响游客对于质量的感知与满意度, 且形象是否会透过对于质量与满意的影响, 进而影响游客的相关购后行为。

Mc Clellan (1998) 提出游客参访旅游目的地的决定不只取决于旅游目的地的可能表现, 也取决于其对于旅游目的地的属性与形象的感知。Berendien (1998) 认为旅游目的地的质量不是游客前往旅游目的地的推动力, 而是旅游目的地形象如何满足潜在游客的需要与期望才能促使游客前往该旅游目的地。Binge、Sanchez、Sanchez (2001) 更对于旅游目的地形象是否对旧地重游造成影响进行深入的探讨, 其研究结果指出形象除了对游客旧地重游直接影响, 也会透过游客对于质量的认知结果与其满意度所造成的影响, 间接地影响顾客是否旧地重游 (图6) 。所以, 旅游目的地良好的综合形象, 尤其是高满意的服务必将为旅游者决策提供有力的判别依据。

四、结语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构成要素因研究目的地不同而说法多样, 我们认为必须具有产品质量、整体环境 (自然及社会环境) 以及游客个人认知情感等部分构成部分。正因为目的地形象要素中强调游客的知情意, 这也是游客在进行旅游决策行为时最先会考虑的要素, 所以要使旅游目的地形象直接促动旅游者进行证明评价, 进而做出旅游决策, 产生旅游行为, 旅游目的地形象构建的完善必须考虑各构成要素, 尤其要注重对客过程的优质服务与环境营造。这样, 优质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必将成为旅游品牌, 推动游客做出旅游决策, 使旅游行为产生良好的综合效应, 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是吸引游客的关键因素, 形象的推动效应对旅游目的地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目的形象研究中, 形象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 目的地形象在游客决策中有何作用是十分值得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形象,构成要素,旅游决策

刑法的目的——保护人权 篇2

刑法目的是为了保护法益, 不是为了惩罚犯罪。刑法目的不能等同于刑罚目的:前者比后者具有更高的价值追求和理想境界;惩罚犯罪只是刑罚本身的行为属性, 不应是刑法的目的;在我国社会转型期, 认为稳定规范是刑法的现实目的的观点值得商榷;保障人权应是刑法目的的重要内容。

首先, 惩罚犯罪是保护人权的手段。法的作用是指法对人与人之间所形成的社会关系所发生的一种影响, 它表明了国家权力的运行和国家意志的实现。刑罚的目的就是国家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和行刑机关及其相关人员主观上预先确立的, 通过制定刑罚、适用刑罚和执行刑罚等刑事法律活动所希望达到的结果。可见, 刑罚目的体现在国家进行的由创制、裁量和执行刑罚所组成的整个刑事法律活动中。刑罚的目的是防止犯罪行为的再次发生。正是通过这些刑罚手段, 对犯罪分子进行惩处, 以达到保护人民, 维护社会秩序的最终目的。

其次, 保护人权是惩罚犯罪的最终目的。在传统司法中, 被害人真正的主体地位并未建立起来, 基于保障和尊重被害人意志和自由的被害人与被告人、犯罪嫌疑人之间的协商与和解在刑事司法中一般来说是被禁止的, 或者仅仅是受到非常有限的容许, 这显然不符合现在国际社会人权保护的发展趋势。在当今社会, 人权不再只是一个口号, 而是需要由国家引导, 作出实际努力的时刻, 国家更应该在立法、司法、执法等各个方面积极配合, 统筹兼顾, 不仅做到对被害人受损权益进行保护, 也应对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 最终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保护人民, 保护人权。

最后, 惩罚犯罪与保护人权是不可分割的关系。没有对犯罪分子进行惩处, 就不能遏制犯罪行为的发生, 达到警示社会的作用;保护人民的刑法目的, 也需要惩罚犯罪予以支撑, 以更好的实现保护人民、保障人权的最终目的。惩罚犯罪是手段, 保护人权是目的, 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关系, 只有二者互相促进, 互为补充, 刑法才能更好的实施, 发挥其根本作用。

二、对于人权保护的几点看法

当今人权意识高涨, 其结果之一便是人权成了各种主张的口号。不仅关注对被害人及其家属权利的保护, 也应关注对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犯罪人的权利保护, 以及对于整个社会关系的保护。

(一) 保护被害人及其家属的权利

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在侦破案件的同时, 往往会询问被害人案发经过, 而这一过程无疑是对被害人的再一次伤害。如果类似盗窃、抢劫案件, 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在询问时, 被害人一般不会产生恐慌或是紧张的情绪, 也不会产生抵触心理;如果是人身侵害的案件, 例如, 强奸案件、侮辱诽谤案件等, 当被害人被询问时, 被害人不得不把这些经过告诉公诉机关, 重述案件过程也相当于被害人再次遭受这种不幸地遭遇。同时, 如果被害人死亡, 公诉机关对其家属进行询问, 对于被害人家属而言, 精神上的伤害也是不言而喻的。

如果公诉机关只是为了追求破案率, 而忽视这些细节, 无不相当于公诉机关再一次制造了案件事实, 而这一危害后果比犯罪人所造成的危害后果更为严重。所以, 司法机关在侦破案件的同时, 应当防范这些问题的发生, 从被害人及其家属的感情考虑侦破案件的方法, 做到对被害人及其家属人权的尊重与保护。

(二) 保护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及犯罪人的权利

我国目前对被告人、犯罪嫌疑人以及犯罪人的人权保护确实存在很多不足, 被告人、犯罪嫌疑人以及犯罪人多少会受到一些比较残暴的待遇。但是, 在我国传统社会, 砍头会在菜市口, 偷鸡摸狗会在脸上刻字, 适用羞辱刑, 长期以往, 民众对于惩处犯罪就抱着一种看热闹的心态, 认为那些犯罪人在做了伤天害理的行为后, 就该遭受唾弃, 接受残酷刑罚, 掌权者也会进而忽视犯罪人的人权, 刑罚也多以残刑酷法为主, 这也是封建社会为了维护其统治秩序而采取的做法。近代以来, 在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下, 我国也开始逐渐重视对于犯罪人的保护, 对于死刑犯, 也有了多种执行方式, 比如, 注射刑, 枪决等, 不再仅仅是为了警示普通民众, 无视犯罪人的生命, 漠视犯罪人的人权与尊严。

在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时, 应当采取合理的方式、方法以及手段, 应以感化为主, 走感情路线, 让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考虑到家庭、父母、孩子, 而真诚悔过, 从而达到侦破案件的目的。此外, 对于犯罪人的关押场所也应有所要求, 犯罪人也是人民, 也享有与普通民众一样的权利, 不应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犯罪人, 而且犯罪人一次犯罪并不代表犯罪人就是恶人。如果不重视保护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及犯罪人的人权, 那么社会上的公平与正义也便不复存在, 刑法保护人民的目的, 更是不能实现。

在近代社会以来, 刑法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同样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护人民, 使人民生活的更好, 人民生活稳定, 社会上犯罪的发生机率自然就会减少, 社会秩序也必然能够很好的维护。刑法不是为了威慑民众而制定的, 而是为了保护人民而制定。

摘要:刑法在中国的历史上是发展最为完善、最为系统的一门学科, 而刑法的目的从古至今也被不同学者争相讨论, 但是至今并没有一个被众多学者认可的学说。刑法是由国家制定的, 代表国家意志和人民利益, 因此刑法应当是为了保护人民利益, 维护社会秩序而去惩罚犯罪, 而不是为了惩罚犯罪行为而制定刑法。

关键词:刑事目的,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社会秩序

参考文献

[1]张明楷.刑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7.

细节——电视节目的精品要素 篇3

那么什么是细节呢?所谓细节, 是指事物发生发展过程中一个个具体的、生动的、真实的、细小的环节。细节虽小, 但功能强大。有人可能认为大的事件才有分量, 豪言壮语才有力量, 新的思想观念才有闪光点, 而电视片的表现却恰恰注重的是那些不起眼的细节。细节之所以重要, 是因为电视创作往往是以小见大的。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才是人与人的区别所在、事物与事物之间的个性所在、集体与集体之间的特点所在。细节常常被看做电视片成功的基石。好的电视片往往是由一连串的精彩细节编织而成。细节的恰当应用有利于情节的发展、人物形象的塑造、主题思想的表达和作品艺术魅力的增强。可以说传神的细节在电视节目中起着“画龙点睛、震撼心灵”的作用, 它让电视报道更加生动、鲜活、真实、可信。作为电视人, 要发现和挖掘细节, 正确适时地运用细节, 就必须了解和把握细节在电视节目中的作用。

1 通过细节刻画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电视节目表现人物, 如果没有具体的细节, 往往使人容易感到空泛, 干瘪。用具体感人的细节塑造形象, 往往使人物更生动、鲜明。大型纪录片《毛泽东》中有一个细节, 上午会谈因为赫鲁晓夫的无理要求不欢而散, 下午会谈前, 毛泽东首先请赫鲁晓夫游泳。游泳池里, 毛泽东自由畅游, 甚至能立在水中一动不动, 而赫鲁晓夫抓着游泳圈还手忙脚乱。这一游泳细节就生动表现了毛泽东好胜、不怕威逼的性格。在本台记者所拍的人物专题片《谢老汉的青青乐园》中, 记者就用了挂在门口的铜铃, 挂在屋檐下的锄把, 以及草编鸡窝, 缝补的土筐等一系列的60年代特有的家用, 来突出表现谢老汉从教师岗位退休后, 以躬耕于农村为乐, 以为农民朋友传授现代农业知识为乐, 自甘清贫, 精神世界却异常丰富的人物形象。

2 通过细节展示人物内心情感世界

电视画面的特性决定了对人物内心情感世界的展示不可能象报纸和广播那样淋漓尽致地描写和透视, 但画面细节恰恰最利于人物情感的表达。节目中人物的一句话、一个动作或是一个眼神, 往往能够反映出人物的特有的性格、心态;能够揭示出人物更加丰满的个性特征, 揭示出人物与事件之间的微妙联系。在中央10套《探索发现》栏目播出的记录片《传世象牙佛》中, 郭元亨道长从卡房子山的老鹰窝中取出埋藏多年的盛装国宝的木匣, 跟随取宝的两个战士急于一睹国宝想帮他打开木匣, 而郭元亨却摆手拒绝。接下来的一系列细节生动地展现了郭元亨道长对自身信仰的忠诚以及对保护国宝献出生命的先师们的深深的怀念之情。他首先来到了山脚下的小溪中洗净了双手, 跪在地上、打开木匣, 看到国宝完好无损后, 双眼饱含热泪, 深深的拜了下去……这一段没有解说的细节展示, 是任何语言都无法表达的。令人看后无不为之动容。笔者曾经拍过一部名为《好媳妇李忠凤》的专题片, 她赡养了两个哑巴叔公公和一个瘫痪在床的八十高龄的爷公公, 在她每天给爷公公洗脸的时候, 记者抓拍到了她先用热毛巾在自己的脸上捂下, 试了一下毛巾的温度, 然后再给爷公公擦脸, 这一细节体现了李忠凤孝顺老人, 体贴入微的善良心地。也是这一专题片获得省一等奖的亮点所在。

3 通过细节刻画强化和升华电视节目的主题, 以引起观众的共鸣

细节是电视节目的组成部分, 也是强化和深化主题的重要手段。一个节目只能表达一个主题, 围绕一个主题, 往往会有很多细节, 但所有的细节都必须为强化和升华节目的主题服务。在《龙脊》中, 石梅珍因为家中无钱而辍学, 当其它的孩子在教室中上课时, 她和小伙伴们倚在教室门口听老师讲课;在闲暇时玩在学校最喜欢的游戏;她们还用特有的瑶家山歌唱道:“妹不知, 爷娘不送妹读书, 爷娘不送妹读课, 无有文章, 无有名”;在下学期开学时, 当石梅珍受到希望工程的救助复学后, 她和同学们在为新建的教室打扫卫生时, 辍学的潘井妹却远远地站在一棵树旁看着这一切。这时, 摄像机由孩子们劳动的全景慢慢地推到潘井妹的脸上。这一系列画面细节和同期声细节的运用, 让观众强烈地感受到了失学女孩对知识的渴望, 对上学的憧憬。也反映出希望工程这一关系国家未来的重要举措的任重而道远。本台记者曾经拍摄过一部反映保护人类生态家园, 制止滥砍盗伐、毁林开荒的电视专题片《拯救碧水青山》, 在山中的毁林开荒地块, 一些农民为了一己私利, 在垦荒地块的周围, 把成龄的树木根部扒掉了一层树皮, 以等待树木死去, 然后再向外围开垦……在一乡路两旁, 耕地一侧, 记者抓拍到了靠近道路北侧的树木明显比南侧的树木稀少, 甚至成片的树木死去, 就感到为何一条路的两侧, 为何差别那么大, 后来经过了解才知道, 原来是北侧耕地农户害怕树木和庄稼争夺生长阳光和水分, 而偷偷的把树木弄死了。在画面细节的运用上, 摄像机由路南侧的树木转到北侧没有树木的路段, 接着又推向了死去枯黄了的树干, 又拉开到路边的耕地, 这段细节镜头的运用, 配以现场主持人的解说, 让观众看后觉得非常痛心, 对穷极心思毁林开荒的恶劣程度有了深刻的了解。上面的两个细节的运用都是围绕保护森林, 爱护大自然这一主题服务的, 节目播出后引起观众强烈的思想共鸣。也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教育效果。

4 细节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真实是艺术的生命, 客观真实的画面细节远比千言万语的叙述要生动、深刻、真实的多。托尔斯泰曾说过“要表现, 不要陈述”也从侧面说明了画面细节不可替代的作用。画面细节在被展示和运用时, 往往是被放大、被刻意突出、被特别交代的, 加之电视独有的现场感, 细节常常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在表现人物时, 特写镜头通过细微表情、眼神和动作的变化可以揭示人物复杂多样的内心世界, 传达各种情绪、情感和思想, 渲染气氛, 创造氛围。央视新闻《杭州最美司机—吴斌》, 利用车内摄像头记录的画面细节展示了吴斌在生命中最后的76秒, 留下的责任、爱和伟大的平凡。在突遇不明物体刺透挡风玻璃, 重重的砸在吴斌的身体上的时候, 吴斌的第一反应没有捂肚子, 而是把稳方向盘, 换挡减速, 停车, 打开双闪, 拉好手刹……76秒生死一刻, 24名乘客无一受伤。他用超出常人的毅力忍受住剧痛, 用生命把客车停靠在了岁月的宁静里。这一系列细节展示, 感动中国, 感到世界, 起到了震撼人心的教育力量。可以说, 如果没有车内电视摄像头展示的这一连串的细节, 靠文字描写和叙述是很难收到这样的震撼人心的效果的。

5 细节可造成某种情趣, 满足观众不同审美需求

好的画面细节具有以小见大的特点, 细节的挖掘可以展现丰富多样的现代社会形态, 激发观众的思考和联想, 造成某种情趣, 满足观众不同的审美需求。轻松、活泼、幽默的细节会使观众时而忍俊不止, 时而捧腹大笑, 或是时而陷入沉思, 时而却又泪流满面。由国防科工委和中央电视台军事部合拍的《热血丰碑》第一集中, 编导采访女焊工郭玲华一家。采访的主题应该是郭玲华。但采访者一上来却提了一个迂回性话题, 话筒指向了郭玲华的大女儿:“你的工作怎么样?”

女儿答:“还可以。”

采访者:“我帮你调个工作好不好?”

女儿:“那好啊。”

采访者:“调你去接你妈妈的班。”

女儿:“啊, 这个……焊工……考虑考虑。我想我不能干, 吃不了那苦。”

采访者 (转向小女儿) “小琳, 怎么样?”

小女儿:“也许能到造船厂去干, 但不能当焊工。”

这是一段精彩的细节采访。采访者没有干巴巴地去问:“怎样看待你妈妈的工作?”“焊工在造船厂是怎样的工种?”而是很巧妙的设置了一个谈话场, 使被采访者在漫不经心的闲谈中提供了采访者需要的信息。浸渍了被采访者的个性化心态, 营造了情趣, 对刻画主人公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巧妙效果。同样, 本台拍摄的《农村秸秆沼气点亮农屋》一片中, 采访一位农村妇女, 记者问她“和过去燃烧秸秆取暖做饭相比, 这样有什么好处?”这位大姐脱口说出了一串顺口溜:“过去那是‘街上柴草堆, 院里满天飞, 做饭一身土, 还得用嘴吹。’现在好了, ‘不见炊烟起, 只闻饭菜香。’”这段诙谐幽默的同期声细节, 看后让人忍俊不禁, 捧腹大笑, 但过后细想真是这么回事, 让人们确实感到了农村社会生活上越来越大的进步与变化。

综上所述, 电视节目中细节的功能是强大的、也是不可缺少的。电视节目和其他艺术作品一样, 都需要有强大的细节力量做支撑。鲜明、独特、运动的电视画面语言构成的细节, 往往成为人们头脑中挥之不去的记忆;好的细节, 可以使人物更丰满、事件更生动、节目更富有感染力;出色的形象细节也是电视节目重要的感动因素和创作手段。因此, 我们要善于捕捉细节、发现细节、挖掘细节的闪光点, 充分发挥细节在电视节目中的表达作用, 这样我们才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电视节目精品。

摘要:好的电视片往往是由一连串的精彩细节编织而成。好的细节, 胜过长篇的道理阐述, 好的细节, 能够无声无息地渗透到每位观众的心灵深处。细节的恰当应用有利于情节的发展、人物形象的塑造、主题思想的表达和作品艺术魅力的增强。本文从众多优秀电视节目的细节出发, 阐述了细节在电视节目中的作用。

关键词:电视节目,精品,细节,作用

参考文献

[1]穆青.关于新闻改革的一点设想[M].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6.

[2]张群力.电视审美与创作[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3.

[3]任金州, 高晓虹.电视摄影与编辑[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7.

刑法中的目的要素 篇4

在西方国家日益强调刑罚人道的口号下, 刑罚正在越来越失去其具有的惩罚主体、剥夺权利与应得报应等功能, 这是否意味着刑罚的目的越来越难以实现?中国刑法将走向何方?

现代刑法理论一般都同意这样的说法:刑罚目的是指国家运用刑罚所希望达到的目的。国家运用刑罚是为了履行宪法赋予国家的保护社会的任务, 因此在刑罚目的意义上所说的目的指的是刑罚对社会的影响效果。从国家这个行使者的角度看来, 这种效果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鼓励性的, 是国家通过刑罚的运用在社会中鼓励从而产生某种效果。另一方面是阻碍性的, 是通过刑罚的运用阻挡某种行为的发生。无论哪种, 只要是属于国家通过刑法选择的, 就是国家希望达到的目的。在刑法学理论中, 刑罚目的不仅会直接在刑罚论中影响刑罚体系、种类乃至量刑, 而且会对犯罪论的结构和内容发生重大影响。在现代刑法理论中, 刑罚目的的理论已经相当广泛地用来作为证明刑事司法制度合理性的基础。在中国刑法的社会危害性理论中, 社会危害性是与社会对特定行为进行惩罚, 尤其是采用刑罚这种最严厉的手段进行惩罚的愿望相联系的。我们可以说, 认为某种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就是认为对这种行为进行刑罚惩罚是正当合理的。因此, 对犯罪适用刑罚的正当合理性, 也的确与刑罚目的的选择紧密相关。

1 刑罚目的

我赞同的刑罚目的是三层次说:刑罚的第一层次目的———惩罚犯罪, 第二层目的———预防犯罪, 第三层目的———保护法益。

1.1 刑罚的第一层次目的———惩罚犯罪

要论刑罚的内在属性, 我认为应当首推惩罚性。我们说要使刑罚发挥惩治犯罪的作用, 一方面是就是通过刑罚对犯罪分子造成一定的痛苦, 使其思悔改。另一方面, 通过内心赎罪感使其主动悔改, 赎罪感经常意味着行为人在内心中将刑罚作为正义的标杆而加以接受, 从而通过心灵上的反省而改过自新, 并且通过赎罪使自己重新获得人格和社会性的纯洁, 但是这样一种以人格心灵的自主方式显示出来的赎罪方式并不是强制性的, 而是一种人格的自新。

通过对行为人的监禁来保护一般公众免受侵害, 通过对行为人适用刑罚来威慑其不得实施其他犯罪, 并且通过对行为人的教育来防止再犯罪。这里就涉及到了一个惯犯的问题, 对既无法遏制又无法矫正的惯犯, 我们应当进行无害化处理, 对单纯的偶犯进行威慑, 对可以矫正的罪犯加以矫正, 这体现了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和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惩办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在中国刑法理论中的确主张量刑时可以考虑犯罪人犯罪前的表现与犯罪后的态度、是初犯或是偶犯还是惯犯等因素, 但这些因素都是作为酌定情节来考虑的, 是由人民法院在刑罚裁量时应当灵活掌握而酌情适用的。刑罚目的的选择作为一种国家和社会对特定刑罚的价值选择, 可能由于社会各方面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1.2 刑罚的第二层目的———预防犯罪

人道主义在刑罚中的不断渗透融合, 使单纯的报复性的刑罚作用日渐淡化, 而对犯罪人的人道主义关怀乃至教育作用在各国法律中越发突显。

刑罚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将来没有犯罪发生。故此, 刑罚应当与防止犯罪的目的相联系, 刑罚人道主义及其原则作为折射刑罚文明程度的尺度使刑罚越来越具有人性、仁爱的特性, 并且已经成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国际社会的共识。它强调, 犯罪人也是人, 也有其尊严和独立人格, 对犯罪人的任何非人待遇均是反人道的。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必须尊重犯罪人的人格尊严和刑罚措施人道化, 也禁止把罪犯当作实现刑罚目的的工具。使罪犯因为犯罪受处罚却并不因此而丧失其人格自尊, 这样才有利于鼓励社会大众对整个国家上层建筑的认同和自愿服从法制约束。刑罚人道主义作为一项原则和一种伦理精神, 它不仅不是一种手段, 而是判断目的与手段是否合理及正义的尺度。

刑罚人道化, 在行刑实践中主要表现为废除残害肉体刑、废除死刑或者在保留死刑的情况下严格限制死刑的使用。刑罚人道主义使得刑罚发展体现出向现代文明的转化。历史上的某些朝代也有刑罚人道化的提法, 比如死刑被限制使用, 身体刑被取消, 自由刑成为主体等。

这里特别要说的是自由刑的执行, 开始由监狱化走向开放式, 禁锢惩罚越来越少, 促进其回归社会的越来越多。刑罚人道主义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范畴。可以确定, 刑罚的目的和功能都将紧紧围绕人道主义来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的尊严与价值必将得到更大地保护和发扬。

1.3 刑罚的第三层目的———保护法益

保护法益, 摒弃一切严酷刑罚, 在法治文明不断提高的今天, 我们要关注与人道主义相适应的法律完善。不能单纯为了刑罚而刑罚, 要立足于人的本质方面的更新和再造, 用人道主义的感化使罪犯得到人性的尊重、人格的提升, 激活罪犯改悔自新, 从而达到预防犯罪的刑罚目的。

2 刑罚人道

特别要注意强调对犯罪人的关怀, 与国际接轨体现人道主义精神。就中国来说, 目前, 从法律制度建设上, 要践行刑罚人道主义原则, 更加有效地保护人权。

首先, 必须重视罪刑法定原则, 准确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 使一切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受到刑罚制裁。同时, 要杜绝严打风、随意加重刑罚甚至酿成冤假错案的失误等现象。在刑罚实践中, 切实做到事实清楚, 证据确凿, 定性准确, 量刑适当, 保证国家刑罚权的权威性。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起到教育公民, 减少犯罪行为发生的作用。

其次, 要慎重适用死刑。当今各国现行的刑罚体系中, 刑罚更加轻缓, 并增加了很多刑罚的替代措施来尽量减少刑罚的痛苦。尽管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废除死刑制度还有一定难度, 但我们应当逐步改变死刑适用上的报应与威慑功能观念, 重视刑罚的矫正与导引功能, 逐步破除对死刑在遏制犯罪中的盲目崇拜与依赖, 在现行刑法的框架内, 树立轻刑化观念, 尽量减少死刑的适用, 以逐渐过渡到废除死刑。

在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刑罚改革过程中, 我们应当意识到超前于刑罚的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在创造性接受现代西方人道主义精神的同时, 研究中国具体国情, 发挥综合力量与综合优势来医治社会, 遏制犯罪, 这比发生犯罪之后的刑罚更有人道主义价值。

摘要:现代刑法理论一般认为, 刑罚目的是指国家运用刑罚所希望达到的目的。中国刑罚目的理论, 总结和吸收了报应、预防、惩罚等要素。借鉴西方刑罚人道化思想学习刑罚目的理论学, 将有利于中国刑法理论进行新时代的新探索。刑罚人道主义及其原则作为折射刑罚文明程度的尺度使刑罚越来越具有人性、仁爱的特性, 并且已成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国际社会的共识。它强调犯罪人也是人, 也有尊严和独立人格。但在中国的刑罚实践中的一些改革倡议让我们有了刑罚的惩罚功能灭失之嫌, 因此有必要从法学角度对刑罚人道主义的基本理念进行梳理, 探讨刑罚人道主义的根本内涵和如何去实现刑法惩治目的, 从而推进中国的刑罚人道化和轻刑化进程。

关键词:刑罚目的,合理性根据,刑罚人道

参考文献

[1]王世洲.现代刑罚目的理论与中国的选择[Z].

[2]韩轶.对我国刑罚目的之理性审视[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刑法中的目的要素】推荐阅读:

刑法中的因果关系07-30

刑法学是研究刑法09-04

刑法认定05-13

刑法06-29

刑法修正07-04

刑法改革08-10

刑法总结08-19

国际刑法09-14

刑法思想论文06-07

刑法学06-22

上一篇:模拟独立核算下一篇:老年人口腔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