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防制措施

2024-06-06

综合防制措施(精选12篇)

综合防制措施 篇1

在养猪生产中, 仔猪腹泻是常发病之一, 该病引发仔猪成活率下降, 生长发育受阻, 饲料报酬降低, 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1 病因分析

1.1 非传染性因素

1.1.1 母猪哺乳期间, 仔猪主要通过乳汁获得营养, 母猪更换饲料和生病会直接影响乳汁的成分和品质, 继而影响仔猪的健康。在生产中, 为了提高母猪哺乳的水平, 应适当增加精饲料。但当精料添加过多时, 使乳汁中脂肪含量增高, 在仔猪胃肠消化功能较差的情况下, 导致消化吸收的紊乱, 就会引起仔猪腹泻;母猪患病, 造成机体生理代谢紊乱, 引起乳汁变性, 致使仔猪消化不良, 出现腹泻。

1.1.2 (1) 提前断奶, 影响获取母源抗体, 引发腹泻; (2) 过早饲喂饲料易促发过敏反应使仔猪肠道受损, 影响营养成分的吸收和肠道正常的菌群关系, 引发腹泻; (3) 过早断奶, 营养成分急剧改变、母仔分离及分栏等营养、心理、环境应激反应会造成仔猪胃肠功能紊乱, 内分泌失调引发腹泻; (4) 仔猪断奶后, 胃内p H值升高, 乳酸菌会逐渐减少, 大肠杆菌逐渐增多, 原微生物区系被破坏, 引发腹泻; (5) 胃肠结构和功能发育不完善, 断奶对仔猪消化酶的活性影响较大, 消化机能不健全, 不能很快适应蛋白、油脂等植物性饲料而引发腹泻。

1.1.3 (1) 饲料中某些微量元素超标或饲料发生霉变引起的腹泻; (2) 饲草料被农药污染而引起的中毒性腹泻; (3) 畜体接触毒源或药物中毒引起的腹泻。

1.2 致病微生物

1.2.1 细菌:

主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产生的肠毒素使肠细胞液体分泌增加, 出现腹泻。其他还包括沙门氏菌、魏氏梭菌等引起的仔猪副伤寒、仔猪红痢等。弯曲杆菌和伪结核棒状杆菌性腹泻较为少见。

1.2.2 病毒:

病毒侵袭肠绒毛细胞造成细胞死亡, 影响肠的吸收功能, 引发腹泻。这类病毒包括:传染性胃肠炎病毒、轮状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圆环病毒、猪肠道病毒、猪瘟病毒等。

1.2.3螺旋体:

引发腹泻俗称猪血痢、猪黑痢, 是仔猪的一种危害严重的肠道传染病, 病原是猪痢疾密螺旋体。2~4月龄仔猪多发, 季节性不明显呈缓慢传播, 流行期长, 易复发, 发病率高, 病死率较低。以大肠卡他性、出血性、纤维素性坏死性炎症, 粘液性或粘液出血性下痢以及粪便红色为特征。

1.2.4 寄生虫:

主要是球虫和阿米巴原虫。一般的胃肠道寄生虫都能够引起腹泻。如:鞭毛虫、类圆线虫、毛圆线虫、蛔虫、鞭虫等。

2 综合防制措施

仔猪腹泻病因复杂, 明确诊断困难, 治疗带有试探性。所以, 要遵循“防重于治”的原则。

2.1 预防

2.1.1 母猪预防是重点:

目前, 预防病毒引起的腹泻用猪传染性胃肠炎 (PEDV) 和猪流行性腹泻 (TGE) 二联灭活苗。在妊娠母猪产前45 d和15 d进行预防接种, 使仔猪通过母猪初乳获得免疫。还可以在母猪的饲料中拌入一些中药如“白头翁散”、“苍术香连散”等, 效果良好。预防细菌引起的腹泻主要应用以预防大肠杆菌和魏氏梭菌感染为主。最好是使用含有5种抗原 (K88、K99、987P、F41纤毛和LT-B亚单位) 的灭活苗和含有魏氏梭菌C型类毒素的6价二联苗, 在母猪分娩前35 d和15 d完成2次免疫接种, 对预防仔猪腹泻 (黄痢、白痢、红痢) 效果好。

同时要加强对母猪的饲养管理, 做好防寒、防暑工作, 充分注意母猪饲料调配和变更, 切忌使用高能量配比的饲料饲喂哺乳母猪。

2.1.2 仔猪预防要抓早:

母猪在产前接种了猪传染性胃肠炎 (PEDV) 和猪流行性腹泻 (TGE) 二联灭活苗的, 仔猪在断奶时要及时再接种1次;如果母猪没有接种PEDV和TGE二联灭活苗的, 仔猪在出生后2 d应进行口服接种。对细菌性腹泻一般以预防注射抗菌药物为主。可在仔猪出生后3 d、7 d和21 d时分别肌注含有20%土霉素的“三针首选注射液”, 也可在仔猪未哺乳前和10~15日龄时灌服硫酸庆大霉素或在断奶前后肌肉注射“百痢泰”等, 效果好。对非传染性因素引起的腹泻, 要加强饲养管理, 保持仔猪体内微量元素的平衡, 在仔猪出生后3日龄肌肉注射“血尔旺”, 5日龄、35日龄分别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等制剂, 预防腹泻。

2.2 消毒

2.2.1 保持圈舍清洁卫生、舒适干燥。每批母猪、仔猪转出和转入前后, 要对圈舍的门窗、墙壁、地面、料槽等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洗和消毒, 尽可能的杀死周围环境中的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2.2.2 母猪产仔后, 应每天清理圈舍内的粪尿, 保持圈舍的清洁和干燥。

2.2.3 定期消毒, 针对不同的病原体要选择不同药品, 并注意经常更换, 防止产生抗药性。

2.2.4 在仔猪吃初乳前应对母猪的乳房和胸腹部进行全面的清洗消毒。

2.3 补饲

补充仔猪生长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 可以采取肌肉注射的方法, 也可在7日龄仔猪开始补料的时候添加在饲料中。在3~5日龄时就要给仔猪开始补水, 在水中添加人工盐供仔猪自由饮用。仔猪补料后供水要充足并尽可能的保持清洁。同时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抗菌药物是十分必要的。多数情况下采用口服补液盐水辅以抗菌和抗病毒药物补饲的办法能起到较好的预防效果。

3 治疗

仔猪腹泻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做药敏试验, 能够快速的确定首选抗菌药物的种类, 以迅速控制病情和防止继发感染。

3.1 非传染性腹泻

以保持机体微量元素平衡和调整肠道菌群平衡为主。一般在腹泻的早期, 肌肉注射铁、硒、锌、铜、维生素等微量元素, 佐以乳酶生、乳酸菌、酸化剂等即可。

3.2 细菌性腹泻

以抗菌、消炎、降温为主。抗菌药物选择应通过药敏试验确定, 选择抑菌能力最强的药物进行治疗。

3.3 病毒性腹泻

发生病毒性腹泻时, 应当紧急接种疫苗, 以缩短疫病流行的时间。有高免血清的最好是用高免血清进行预防治疗, 病毒类药物治疗时, 一定要辅以抗菌药物以防继发感染。

3.4 螺旋体性腹泻

多使用抗菌药物, 疗程在5 d以下的药物包括痢菌净、二甲硝基咪唑、甲硝基L酞胺、新霉素、泰妙霉素等。

3.5 寄生虫性腹泻

有针对性的驱虫, 辅以抗菌治疗。

3.6 中毒性腹泻

首先要查清毒源, 使用特效解毒药。根据毒物不同的性质, 分别采取洗胃、排泻、吸附、收敛等治疗方法。

上述不论哪种腹泻的治疗, 在早期尚有食欲的情况下, 依病因予以简单的治疗即可;发展到中期食欲废绝, 身体消瘦, 有脱水症状时, 均应进行口服补液, 并添加适量的收敛药物和葡萄糖、电解多维等;对极度衰竭的病猪, 还应进行静脉输液, 加入地塞咪松、维生素C以及碳酸氢钠、强心剂等药物。

综合防制措施 篇2

1.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落实专人管理,群防群治,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2.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分两个阶段:冬季春季以防鼠灭鼠为主,夏秋季以灭蟑蚊蝇为主,兼及灭鼠,工作有重点又兼顾全面,做到有序展开;

3.采取人防和药防相结合的方式,灭鼠有溴鼠灵、老鼠笼、粘鼠板,室外设置毒饵站,室内设置毒饵盒,专人管理,及时换药。灭蟑蚊蝇有专门的药物和粘蝇纸等,厨房是重点部位,是工作的重点;

4. 保持环境卫生,发现情况及时报告、及时扑杀;

5.垃圾每日清理,每日清运、清洗,厕所每日喷洒敌敌畏稀释液;

6.办公室每日清扫,喷洒消毒剂。

连云港市赣榆客运总公司

鸭黄病毒病的诊断与综合防制措施 篇3

一、诊断技术

1. 流行病学诊断。各日龄和各品种的鸭均可发病。李玉峰等(2011)报道,雏鸭最早可在10日龄发病,大部分集中在20~40日龄。蛋鸭和肉鸭均可发病、死亡。据胡旭东等(2011)报道,感染和发病的鸭群主要以产蛋鸭为主,包括肉用种鸭(如北京鸭、樱桃谷鸭等)、蛋用鸭(金定鸭、绍兴鸭、绿头鸭等),同时认为该病可通过水平方式进行传播,呼吸道感染是本病的重要传播途径。滕巧泱等(2010)认为番鸭不感染本病。主要的传播媒介可能是蚊子,因为在适合蚊子活动的季节该病就会发生。据报道,该病在2010年的4个季度都曾造成大面积流行。蛋鸭的发病率可高达100%,死亡率在5%~10%之间。肉鸭死亡率在30%左右,个别达55%。免疫鸭发病迟,死亡率降低。蛋鸭康复45~60天后常复发。鸭群淘汰率在10%~30%,严重的高达80%。

2. 临床症状诊断。病鸭体温升高,采食量突然迅速下降,严重者在2~3天内降至原来的1/5~1/3,部分鸭停食。蛋鸭产蛋率快速下降,在5~6天内可从90%左右降到10%左右,甚至停产。排白色或绿色稀粪。部分病鸭皮肤发痒,羽毛沾水,仰卧或趴卧,腿软、腿瘫、腿瘸,走路不稳,醉步,不愿行走,驱赶时出现共济失调,有摇头、转圈等神经症状。个别病鸭有呼吸道症状,肉鸭生长迟缓。感染后期死亡率5%~28%不等。病程为21~28天。该病可持续2~4周,此后产蛋量逐步回升,刚开产种鸭一般恢复稍快,经过1~1.5个月可达到原有水平,而老龄种鸭恢复慢,且难以恢复到原有水平。发病期间所产种蛋受精率一般会降低10%左右。

3. 病理变化诊断。剖检病鸭可见病变主要发生在卵巢,初期可见部分卵泡充血和出血,中后期可见卵泡严重出血、变性和萎缩,严重时破裂,引发卵黄性腹膜炎,少部分鸭输卵管内出现胶胨样或干酪样物。肝脏轻微肿大,有出血或淤血,表面有针尖状白色点状坏死。胆囊充盈,脾脏肿大,似大理石样外观,有的极度肿大并破裂。胰脏有轻微的出血或坏死点。心肌外观苍白,有白色条纹状坏死,有的心脏外壁有出血,多数病例心脏内膜出血。肠内容物呈黄白色或白绿色。少数脑膜有出血,以后期发病鸭居多。少数腺胃有弥漫性出血或乳头出血。

4. 实验室诊断。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切诊断还须通过实验室方法,如采用病毒分离与鉴定、RT-PCR、间接ELISA等。

5. 鉴别诊断。①鸭流感。呼吸症状比较明显,产蛋量下降,常见畸形蛋、小蛋,重量仅为正常蛋的1/4~1/2,皮肤、胸腺出血,公鸭睾丸常见有出血;病原具有血凝特性。②鸭副黏病毒病。软脚,后期常瘫痪;迅速消瘦、体重减轻;排灰白色或黄绿色稀粪;出现摇晃、打转、扭颈等神经症状;眼睛流泪,鼻涕较多,甩头,咳嗽;脾脏肿大;胰脏见少量白色或灰白色坏死点;病原具有血凝特性。

二、综合防制措施

1. 发病时的防制措施。李银(2011)通过试验初步证明,灭活疫苗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发病后进行综合治疗,如在饮水中添加一定量高质量复合维生素,并通过饮水适当给予一定量的抗生素,防治鸭群继发感染细菌病,同时使用一些抗病毒中药。对各种用具和设备、运输车辆、种蛋进行严格消毒,垫料与病死鸭应进行焚烧或生物处理。在发病流行期间,做好封栋、封场工作,做好饲养人员的生活安排,管理人员与生产人员必须隔离。

2. 平时的防制措施。①建立良好的生物安全体系。搞好养殖场周围的环境卫生,清除污水、垃圾和卫生死角,减少蚊子的孳生,做好驱蚊和灭蚊;养殖场选址时远离高速公路、屠宰场、活禽交易市场和养殖密集区;不要从疫区引进种禽和购买苗禽;实行全进全出饲养制度;病死禽和粪便统一无害化处理。②加强饲养管理,改善养殖环境。如降低饲养密度,冬春季节注意通风和保温,保证鸭舍的温度和湿度。陈仕龙等(2011)和傅光华等(2011)也从产蛋下降的蛋鸡中分离到了黄病毒,因此应杜绝鸡、鸭、鹅混养。

(作者联系地址:杭柏林 河南科技学院动物科学学院;李杰 河南省新乡市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 邮编:453003)

综合措施防制猪蓝耳病 篇4

本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高、病程长、治疗效果不明显, 死亡率高等特点。夏、秋季为高发季节。猪一旦发病往往在短期内波及全群及邻近猪场, 造成广泛流行, 主要以饲养管理和卫生环境差的中小型养殖场 (户) 为多发, 免疫和用药不合理及饲料配合品种单一的养殖场 (户) 尤为严重。

2主要症状

发病猪主要表现:突然高热, 个别猪流浓样鼻涕, 体温一般在41℃以上, 皮肤发红, 用了解热退烧药可正常采食, 第二天又开始反弹至41℃以上。持续反弹几次后, 发现耳朵, 眼睛和肛门颜色发蓝, 有的有眼屎, 眼睑肿胀, 精神沉郁, 不食, 粪便干燥, 带有肠粘膜, 有的拉黄色水样粪便。小便短赤、尿液呈茶色, 个别出现呕吐和神经症状, 尖叫, 受到刺激倒地如游泳状, 过后恢复正常。有的中大猪耳朵, 臀部发紫, 毛孔有针尖状出血点。一般3~7 d蔓延至全群, 病程较长。

母猪表现不孕、流产、早产、弱仔和木乃伊胎、返情现象增多, 产后厌食, 无乳。仔猪、生长猪发病多, 死亡率高。

3病理变化

剖检病死猪, 病变呈多样性, 胸腔、腹腔内有大量黄色积液和纤维素性渗出, 呈多发性浆液纤维素性胸膜炎和腹膜炎。肺脏水肿呈斑驳状、大理石样病变, 间质性肺炎病变明显。淋巴结明显肿大。部分病死猪肾脏肿大, 呈褐色或土黄色, 皮质有出血斑点, 质地较脆。肝脏、脾脏肿大质脆。消化道病变呈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个别病死猪肠粘膜淋巴滤泡肿大隆起, 肠后部及回盲口部可见到溃疡。膀胱、喉头粘膜有许多出血斑点, 膀胱内有混浊尿液。

4诊断

根据该病的流行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的诊断, 必要时可进行实验室检测。

5综合措施

5.1疫苗预防

免疫注射是预防本病措施之一, 使用国家批准的的蓝耳殶疫苗进行免疫, 仔猪出生后20 d第一次接种, 15 d第二次免疫, 每头次2 m L。母猪在配种前20 d免疫1次, 间隔15 d加强1次免疫, 以后每6个月免疫1次, 每头次4mL。使用时应将疫苗恢复至常温, 摇匀, 注射部位根严格消毒, 每头猪1根针尖。

5.2治疗方案

当发生疫病时, 要早防早治, 做到正确诊断, 对症用药。

5.2.1对个体发病猪进行的治疗:

(1壮观-林可霉素2 mg/ (kg体重) , 感康特号0.5 m L/ (kg体重) 一次分点肌注; (2) 抗免小肽注射液0.1 mL/ (kg体重) , 猪用干扰素2~3 m L/ (40 kg体重) , 混合后一次肌注。病后不食10~20 mL一次肌注。以上药物, 每日同时注射1次, 连用3~5 d; (3) 对症治疗:体温超过41℃的用柴胡注射液解热, 出现神经症状的可用氯丙嗪解痉。

5.2.2对全群发病猪进行的治疗:

在上述个体治疗的基础上, 在饲料中添加以下药物: (1) 金丝抗毒素100 g、黄芪西林100 g、壮而健200 g拌料50 kg; (2) 由于本病时间比较长, 保证猪只体质很重要, 在饮水中添加解百毒、葡萄糖、电解多维、食盐, 小苏打连用7 d, 以促进体内毒素的排泄和缓解肾脏压力; (3) 饲料中每只猪加入30~50 g肠而清防止便秘; (4) 对腹泻的猪加入四黄米仙颗粒。

5.2.3

对母猪的治疗在上述治疗方法基础上, 可使用黄体酮保胎, 流产、早产的母猪在饲料中添加三金益母散, 调理母畜的生殖系统。

5.3饲养管理

5.3.1

坚持自繁自养, 严禁从疫区引种或购买苗猪, 限制不必要的人员流动。

5.3.2

切实搞好养殖场的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 平时要做到每周消毒2次以上, 消毒剂要使用2种以上, 交替使用方可奏效。

5.3.3

加强饲养管理、饲喂优质全价饲料, 给猪饮用清洁饮水。高温季节在水中加入解暑灭蚊灵达到降温驱蚊的效果。

5.3.4

夏季使用黑色聚乙烯网将整幢猪舍封严, 既防暑降温又防止蚊、蝇进入, 对预防该病的发生具有良好效果。现在一些养殖户在圈舍内安装了水空调, 降温效果明显。

6体会

6.1

运用中西药治疗猪蓝耳病效果良好,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6.2

从发病猪的年龄来看, 日龄较大的猪治疗效果较好, 可能日龄较大的猪免疫系统较健全, 抵抗能力较强。

6.3

病媒生物防制措施落实情况 篇5

自我市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以来,在全所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所坚持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防治方针,各项环境治理措施完善,“四害”孳生得到有效控制,现将我所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加大宣传力度,防制“四害”意识深入人心。我所配备了健康教育兼职一名(由陈珍负责),在全所范围内宣传病媒生物防制常识,使全所干部职工掌握除四害工作的基础知识和方法,保证除四害工作扎实有效安全地开展下去。

二、加强防制措施,确保除害工作取得实效

1.灭蚊:全所各个科室集中人力、物力对“四害”猖獗的部位进行消杀。今年入夏以来,我所消杀主要采用药物消杀的方法。为保证消杀药物的安全有效,药品由综合科统一向市创卫办采购。

消杀范围:各办公室、厨房、餐厅、下水道、厕所等部位。

2.灭鼠:我所的灭鼠工作以科室为基本单位,由综合科肖楠统一组织、负责发动相关人员在统一时间统一投药。为安全起见,药品由综合科统一采购国家允许使用的溴敌隆和氯敌鼠抗凝血类药物,对投药后发现的死鼠在指定地点统一

掩埋或焚烧。

消杀范围:所办公楼内外环境杂物堆放处;楼前楼后、下水道的鼠洞;厨房、餐厅鼠洞处;各办公室阴暗角落处。

此外,为防止鼠患,综合科安排专人将垃圾日产日清,从而断绝老鼠的食源水源;在室内室外和院落有鼠洞的及时堵塞并设置相应的防鼠设施,3.灭蝇:投入一定的经费置办灭蝇药物、器械;控制好下水道、洗手台、洗菜台等积水容器;及时清理剩饭剩菜等食品垃圾,保证苍蝇不超标。

查杀范围:各办公室、厨房、餐厅、厕所、垃圾箱处等。4.灭蟑:在室内室外各个潮湿角落放置灭蟑药物,对于投药后发现的死蟑螂统一焚烧。

查杀范围:厨房、餐厅、厕所、垃圾箱等部位。我所在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所领导把“灭四害”工作纳入日常工作,并安排综合科将“灭四害”工作落到实处。设置了一名健康教育兼职负责具体工作,切实将除害防病工作提高到增强全所干部职工身体素质、提高我所生产力的高度。

2.深入发动,广泛宣传,全员参与。综合科深入发动全所干部职工,大造声势,营造良好的除害氛围,大打除害歼灭战。

3.加大投入,保障后勤。我所划拨一定的资金在病媒生

物防制消杀药品和器械的购置和投放上,保证消杀工作保质保量完成。

4.落实责任,严格执行。将“除四害”工作具体落实到各个科室,并由综合科负责督促和检查,使“除四害”工作事事有人做,处处有人管。

非典型猪瘟及其防制措施 篇6

猪瘟是由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自从我国研制出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以来,有效地控制了猪瘟的急性发生和大流行,但是猪瘟疫情仍在小范围内不间断地流行。猪瘟的流行形式和发病特点已发生了很大变化,非典型猪瘟是我国猪瘟一直持续不断发生的主要疫病,其从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发病特征和免疫反应等方面都表现出与典型猪瘟不同的特点。依靠常规方法很难确诊并剔除此类病猪,给猪瘟的防制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严重威胁着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1 非典型猪瘟的发生与流行特点

1.1 流行特点

非典型猪瘟的流行形式多样化、广泛化,发病方式混合化,缺乏典型的急性发热性传染病的临床症状,疫情较缓和,潜伏期和病程延长,死亡率低,多呈散发。多数猪场存在多种病原的混合感染,成年猪发病较轻或症状不明显;中小猪和哺乳仔猪发病率及死亡率都较高;带毒母猪所产仔猪的带毒率为66%~100%不等,而致死率可高达90%以上;育成及育肥猪生长迟缓或停止生长。各种临床治疗方法均不能将其彻底根治,但对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1.2 临床特征

通常非典型猪瘟病猪体温稍有升高,仅表现为微热或中热,潜伏期可达30d以上,有的可长达几个月,愈后表现为僵猪,发育停滞。发病猪只常出现后肢瘫痪、步行不稳、精神不振等症状,病猪口渴,喜喝脏水、泥浆等。有的感染带毒者几乎不表现临床症状。

1.3 病理特征

肾脏和膀胱无典型的小出血点等病变,大理石状淋巴结病变和脾出血性梗死等典型特征少见,有时可见淋巴结水肿或点状出血。具有普遍意义的特征性病变部位主要在大肠回盲瓣、脾脏、胃、胆囊等。盲肠与回肠交界处附近可见少量溃疡,病程长的可见钮扣状溃疡,但不明显。胆囊多肿大、胆汁浓稠。

2 非典型猪瘟病因分析

2.1 母猪隐性感染

母猪隐性感染是目前引起猪瘟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母猪可以终生带毒、排毒,成为猪瘟病毒的主要宿主,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出现弱胎、死胎甚至木乃伊胎。从死亡仔猪体内可分离到猪瘟病毒,但毒力较低。由这种母猪产下的仔猪多为先天免疫耐受(免疫缺陷)猪,常导致猪瘟在猪场形成恶性循环,即猪瘟亚临床感染→胎盘感染→母猪繁殖障碍→仔猪带毒→后备母猪→猪瘟亚临床感染。猪瘟病毒持续感染可导致母猪生殖器官产生病理变化,特别是卵巢的病理变化,可使卵泡结节化、降低或失去排卵功能,最终导致繁殖障碍。

2.2 仔猪先天免疫耐受

由母猪隐性感染和胎盘感染引起的免疫失败现象,除了出现上述生产水平降低的情况外,经胎盘感染出生后存活的仔猪往往成为隐性感染者,可长期带毒、排毒,病毒存在全身上皮组织、淋巴样组织和网状内皮组织,其本身可不表现临床症状。感染猪在疫苗免疫后不能产生免疫应答,形成仔猪先天免疫耐受。

2.3 带毒公猪的垂直传播

用RT-PCR检查带毒公猪自然交配所产死胎的病毒基因型,结果表明死胎感染的病毒基因型与带毒母猪原有的病毒基因型不同,而与带毒公猪的病毒基因型相同。试验证明,病毒不仅能通过母猪胎盘垂直传播,而且能通过公猪精液垂直传播,这是造成猪瘟持续感染的又一重要原因。一旦种猪场有猪瘟病毒持续感染的种猪存在,就会引起免疫耐受,导致免疫失败,时刻都有发生猪瘟的危险。因此要预防猪瘟就必须从源头抓起,及时淘汰带毒种猪,对种猪场进行彻底净化。

2.4 免疫水平低下

疫苗接种仍然是目前我国猪瘟防制的惟一手段,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的保护力是举世公认的,近年的研究仍然支持这一观点。然而,当前疫苗的免疫效果通常是以能防止临床感染为标准的。应用这一标准进行免疫,常有部分猪免疫后抗体水平达不到,这部分猪感染强毒后常可引起亚临床感染。此外,目前国内外在疫苗的使用剂量上差异也较大。由于免疫剂量不足导致猪瘟病毒亚临床感染,以致出现猪瘟持续性感染是近年来猪瘟流行和发病形式多样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2.5 多病原混合感染

多种病原混合感染在我国养殖业中是十分普遍的问题,动物感染后除了引起各种疾病外,与其他疾病之间的关系也是值得注意的问题。多种病原混合感染可降低机体抗病力,造成免疫缺陷,增加猪瘟病毒的感染率。研究结果表明,尽管猪细小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猪蓝耳病病毒三种病毒中任何一种病毒单独感染对低致病力的猪瘟病毒的毒力没有增强作用,但三种病原混合感染对低致病力猪瘟病毒的致病力却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3 防控措施

3.1 加强猪瘟免疫监测,建立合理的免疫程序

开展猪瘟免疫监测可随时掌握猪群免疫状况,制订适合不同猪场的合理的免疫程序,随时淘汰免疫耐受猪,保持猪群的整体免疫水平在85%以上。

3.2 开展乳前免疫

乳前免疫又称零时免疫或超前免疫,是在乳猪出生后立刻注射猪瘟疫苗(2头份/头),这是解决母源抗体干扰、迅速提高初生仔猪抗体水平的有效方法,常被一些猪瘟污染严重的猪场所使用,尤其是猪瘟持续感染的猪场。乳前免疫的抗原能够避开母源抗体并在机体内复制,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应答、较早地产生抗体从而发挥主动免疫作用。但超前免疫必须按规程使用,即在注射疫苗后1~2h才允许仔猪吃奶。乳前免疫后,应在仔猪35日龄和70日龄时各注射1次猪瘟疫苗(4头份/头)。

3.3 适时净化带毒猪

坚决淘汰带毒猪,慎重引种,定期监测。非典型猪瘟带毒猪的净化是控制猪瘟甚至消灭猪瘟的重要手段。具体的做法是一旦确认猪场存在猪瘟时,立即实施净化,对全场所有种公母猪逐头活体采扁桃体,采用猪瘟荧光抗体法检查猪瘟带毒猪。只要检查出阳性(带毒)猪,一律立即淘汰,严禁将带毒猪作为种用,尤其在引种时严禁引入带毒猪。淘汰带毒猪后应清圈消毒,结合做好其他综合防制措施以建立新的健康种群,繁育健康后代。对可疑病猪就地隔离观察,凡被病猪污染的猪舍、环境、用具等都要进行彻底消毒。每6个月进行一次净化,大约经过4次净化后,猪瘟便可得到完全控制,效果明显。

3.4 正确使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

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可以获得有效的免疫保护。制定合理免疫程序,还应注意疫苗从出厂到使用前全程都要保证冷链贮运。

3.5 自繁自养,全进全出

自繁自养可减少猪瘟的传入。为切断猪瘟传染源,对不同饲养阶段的猪要全进全出;最低限度要做到产房和保育舍的全进全出。圈舍空出后应先清理污物,然后彻底冲洗,待干燥后用消毒力较强的消毒剂如氢氧化钠、过氧乙酸或甲醛等消毒2~3次,再空圈7~10d后才可使用。日常消毒时要采用刺激性较弱的消毒剂定期进行带猪消毒。除自繁自养外,也可引进抗病能力强的优秀种猪和后备母猪进行品种改良和选育。

3.6 综合防制

非典型猪瘟的发病与环境条件、饲料营养、应激、传染性疾病等关系密切,必须积极加以改善和优化,注重其他疫病的有效防治,以增强猪只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收稿日期:2011-11-10

作者简介:康 毅(1984-),男,辽宁义县人,助理兽医师,主要从事兽医临床诊疗工作,(电话)13804166711(电子信箱)114309239@qq.com。

布鲁氏菌病综合防制措施 篇7

1 流行病学

1.1 易感动物

几乎所有动物都易感, 最易发病的是羊、牛、猪、鹿及人。人对各型菌易感性依次为羊型、猪型、牛型, 雌性比雄性易感, 青壮年比幼、老龄易感。

1.2 传染源

患病及带菌动物, 特别是受感染孕畜流产及分娩排泄大量病原造成污染, 传播本病。对人来讲, 羊是最危险的传染源, 牛是主要传染源, 猪是散发性布病传染源。布氏杆菌病可由直接接触受感染动物的分泌物和排泄物, 饮用未经消毒的牛奶、羊奶或食入含有活的布氏杆菌的奶制品 (如黄油和奶酪) 而引起。本病以农村较多, 肉制品加工者、兽医、农民、牧民等职业易感染该病。

1.3 传播途径和方式

多途径、多方式传播。可经消化道 (最常见) 、呼吸道、皮肤、黏膜、交媾感染。人有80%~90%为皮肤感染。吸血昆虫 (蜱的叮咬, 在蜱体内存活时间较长) 也是重要的传播媒介。呼吸道感染者多为皮毛工人及实验室人员。

1.4 流行特点

在动物中本病有一定的季节性, 主要发生于产仔季节。人则表现为职业性, 新疫区及初次怀孕感染者表现为流产, 老疫区及流产后再次怀孕时表现胎衣不下。

2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2.1 临床症状

最显著症状是怀孕母畜发生流产, 流产后常发生胎衣滞留和子宫内膜炎, 有时从阴道流出污秽不洁、恶臭的分泌物。新发病的畜群流产较多, 老疫区畜群发生流产的较少, 但发生子宫内膜炎、乳房炎、关节炎、胎衣滞留、久配不孕的较多。公畜往往发生睾丸炎或附睾炎, 睾丸肿胀、关节炎及局部肿胀。

2.2 病理变化

主要病变为生殖器官的炎性坏死, 淋巴结、肝、肾、脾等器官形成特异性肉芽肿 (布病结节) 。有的可见关节炎, 胎儿主要呈败血症病变, 浆膜和黏膜有出血点和出血斑, 皮下结缔组织发生浆液炎、出血性炎症。

3 实验室诊断

按国标 (GB/T18646-2002) 检测方法进行检测, 筛选检测用琥红平板凝集试验, 阳性样品用试管凝集反应试验或补体结合试验进行复核。

4 预防和控制

4.1 加强检疫

4.1.1 报检制度:

调出的奶牛应报检, 接到报检后动物检疫监督机构派员实施检疫, 调出前, 须经两次布病实验室检测 (间隔15 d以上) 阴性者。对于免疫接种过的奶牛, 在免疫后18个月以上调出时, 须为检测阴性者;预防接种的时间18个月以内的, 须具备免疫证明和免疫标志。

4.1.2 引种申报:

调入动物按《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实施办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 进行引种审批, 调入后立即上报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备案。引进奶牛必须了解产地疫情, 坚拒不从“两病”疫区场引进奶牛。引入后隔离饲养30 d, 并经血清学或病原学检查, 结果为全部阴性时, 方可混群饲养。

4.2 及时处置

4.2.1 及时检测:

根据全年动物疫病预防控制计划和两病检测方案, 定期开展布病检测, 适时掌握了解动物疫情形势。

4.2.2 及时处理疫情:

发现病畜及时隔离、诊断、淘汰、消毒;尸体、排泄物、分泌物、污染物等进行无害化处理, 消灭传染源。

4.3 自繁自养

用优质荷斯坦奶牛冻精人工授精繁殖高产奶牛, 有效避免交叉感染, 减少发病机率, 阻断疫病传入。

4.4 加强饲养管理

大致可分为犊牛、育成牛、乳牛和泌乳牛4个阶段, 分阶段实施饲养管理。提供优质、营养均衡的饲料, 增强奶牛体质, 提高自身免疫力。

4.5 加强档案管理

为准确掌握疫病发生流行情况和疫病预防控制的及时介入, 指导养殖场和农户加强养殖档案管理。

4.6 人员培训

组织养殖场饲养管理人员和散养农户进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法律法规、行政和综合防制技术配套培训, 提高疫病防控意识。对场内工作人员, 每年定期进行1~2次健康检查, 发现有病患者要及时调出并给予治疗。同时对牛群进行全面检查。保持牛场内环境卫生并定期消毒。

4.7 免疫预防

4.7.1 免疫接种的对象:

根据实际情况, 重点在奶牛。以养殖场为主体通过市场渠道自行组织疫苗, 结合本地疫情流行情况对新购牛、新生牛重点免疫。

4.7.2 免疫接种的范围及疫苗的选择:

部分奶牛场针对新购牛和新生牛采用新疆天康畜牧生物技术股份公司生产的布氏菌病活疫苗 (a19株) 或进口S19株菌苗进行免疫。免疫剂量600亿CFU。

4.7.3 免疫接种时间:

牛首免A19株或S19株菌苗后, 间隔1.5年再免疫1次。

4.7.4 免疫接种效果检测:

鸡新城疫综合防制措施研究 篇8

综合防制措施即在动物生产过程中, 对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考虑, 制定严密的措施, 防止病原微生物以任何方式侵袭动物, 保持动物健康, 并处于最佳的生产状态, 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和时间

试验于2006年10月5日~2007年4月5日至2007年10月5日~2008年4月5日在山东省四个县 (市、区) 的20个蛋鸡场进行。

1.2 试验动物

曾发生过鸡新城疫的鸡场重新饲养的鸡群。

1.3 实验方法

将20个鸡场进行编号, 调查并记录采用综合防制措施前后新城疫的发生情况, 并进行对比。

1.4 试验步骤

(1) 2006年10月5日, 在山东省4个县 (市、区) 选取20个生产情况 (管理制度、生产工艺等) 相似的蛋鸡场, 并进行编号。

(2) 调查统计20个鸡场在2006年10月5日~2007年4月5日期间新城疫的发病次数, 并逐一记录。

(3) 鸡新城疫综合防制措施: (1) 选择合适的方式改造旧鸡场。通过改造, 使其能够适合落实鸡新城疫综合性防制对策的目标。若无法改造, 则应另选远离居民区、交通方便、水电齐全、地势高燥的地方建设新场。新场建设一定要高标准, 使其更适合落实鸡新城疫综合性防制对策。进鸡前要进行严格彻底的消毒, 以期消灭存在于鸡场内的鸡新城疫病毒。另外, 建设新场要远离管理比较差的鸡场。 (2) 培训员工, 提高防疫意识, 并熟练掌握鸡新城疫疫苗的种类、运输、保存、使用等有关知识;同时, 进一步树立团结协作的理念, 禁止场内任何人员养鸟。 (3) 防止鸡新城疫病毒传入鸡场。采取措施, 防止鸟类进出鸡场。外来人员、车辆要严格控制, 禁止进入鸡场;可在远离鸡场的地方设接待区。本场人员出入要严格消毒。引入的鸡苗要健康无病, 购入的产品须经外包装消毒方可使用。不从发生鸡新城疫的鸡场购入任何产品。 (4) 加强饲养管理, 增强鸡群的抵抗力。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 控制好鸡群的密度、光照、营养, 尽量减少应激。控制好鸡舍的卫生、温度、湿度、通风。在饲养过程中严格定期消毒。 (5) 改进鸡新城疫的免疫程序, 使其更符合鸡场的实际需要。有条件的鸡场通过抗体检测来确定免疫程序。在免疫程序中注重鸡新城疫活疫苗和鸡新城疫灭活苗 (含当地新城疫病毒株) 的配合或同时使用, 以期建立良好的对新城疫病毒的局部免疫和全身免疫。派专人负责疫苗的购买、保存、使用, 确保不出现任何失误。 (6) 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当周围的鸡场发生鸡新城疫时, 要做到早发现, 早严格隔离, 早采取更有力的预防消毒措施, 早采取紧急接种措施或其他相关措施, 防止鸡新城疫病毒传入并造成蔓延。

(4) 推广鸡新城疫综合防制措施在曾发生过鸡新城疫的鸡场推广使用以上措施。2007年10月5日开始, 在以上20个试验鸡场严格采用拟定的鸡新城疫综合性防制对策, 经严格消毒后进鸡饲养。逐一记录2007年10月5日~2008年4月5日期间20个鸡新城疫的发病次数。

2 结果与分析

用χ2检验进行试验数据分析, χ2=80.32, P<0.01, 实施综合防治措施前后, 试验鸡场新城疫发生次数差异高度显著, 可以认为综合防制措施对鸡新城疫的发生具有很好的效果。

3 讨论

(1) 采用综合防制措施后20个试验鸡场在2007年10月~2008年4月发生鸡新城疫的总次数为6;采用综合防制措施前20个试验鸡场在2006年10月~2007年4月发生鸡新城疫的总次数为33。显然, 20个试验鸡场采用综合防制措施后发生鸡新城疫的总次数比以前少了27次, 下降了81.8%。所以采用综合性防制措施控制鸡新城疫是可行的、有效的。

(2) 实施综合防制措施是兽医生物安全的重要体现, 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致病因子对鸡群造成的危险, 预防疾病发生[7]。

(3) 分析鸡群发生新城疫的可能原因[1,2,3,4,5,6]。发病鸡场中存在鸡新城疫强毒, 发病鸡场周围的野鸟可能带有鸡新城疫强毒, 鸡群可能存在早期感染;发病鸡场免疫程序不合理, 如存在鸡新城疫的免疫次数过频或间隔时间过长、鸡新城疫疫苗的种类、剂量选择不当等;发病鸡场饲养管理存在漏洞, 例如, 饲养条件差、管理不善、员工防疫意识差、在饲养区剖检病死鸡、外来人员随便出入鸡场、病鸡的尸体、粪便等未进行无害化处理等;发病鸡场的综合性生物安全措施缺乏或不够完善。存在环境卫生差, 鸡舍分布过于密集, 间隔近, 鸡舍太简陋, 难以隔离和彻底消毒、鸡舍内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有害气体浓度超标、粪便随处乱堆、未实行全进全出饲养制度、鸡场内定期消毒执行的不够彻底, 消毒药选择不当等;发病鸡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或其他的病毒性疾病, 尤其是免疫抑制性疾病, 如MD、IBD、CIA, 鸡网状内皮增殖症等, 干扰了鸡新城疫的免疫应答, 使鸡新城疫疫苗的免疫效果不佳;有些病鸡场使用了质量不高的鸡新城疫疫苗, 如疫苗中抗原含量不高、保护力不强、疫苗毒力太弱, 免疫原性不强、灭活苗本身灭活不全、疫苗本身具有可引起免疫抑制的病原, 如CIA等。发病鸡场疫苗作用不当。如疫苗免疫接种期间使用了免疫抑制性药物、疫苗稀释倍数过高或过低、疫苗稀释后未在规定时间内使用完、鸡群存在漏免现象、疫苗保存、运输不当, 造成疫苗质量下降;发病鸡场的鸡群可能存在免疫机能下降与鸡群发病 (球虫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等) 、滥用药物 (如磺胺药、庆大霉素等) 、饲料毒素超标、营养物质缺乏 (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等缺乏) 、强烈应激 (运输、转群、光照、噪音等) 等有关。饲养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发病鸡场还可能存在其他致使鸡新城疫发生的原因。

(4) 综合防制措施是目前最经济、最有效的新城疫控制方法之一, 同时也是各类传染病预防的前提, 它将新城疫的综合性防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 在空间上重视生产整个生产系统中各部分的联系, 在时间上注意最佳的饲养管理条件和新城疫防制措施贯彻于动物养殖的全过程, 强调了不同生产环节之间的联系及其对动物健康的影响。

(5) 综合防制措施集饲养管理和疾病预防为一体, 通过阻止新城疫病毒的侵入, 防止鸡群受到疾病的危害, 不仅对疾病的综合性防制具有重要意义, 而且对鸡群的生产性能, 保证其处于最佳生长状态也是必不可少的。

(6) 综合防制措施针对新城疫发生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鸡群的同时存在及其相互联系, 采取综合性防制技术和方法, 杜绝新城疫的发生。

(7) 综合防制措施是鸡场的安全屏障, 是一项全面的、系统的、常年的全场性任务。任何鸡场要想达到应有的生产水平, 取得应有的经济效益, 必须科学制定和严格执行综合防制措施。

(8) 采用综合性防制措施控制鸡新城疫, 应因地制宜, 并充分考虑鸡新城疫病毒的变异、免疫程序不当、饲养管理不善、疫苗质量问题等因素, 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完善提高, 尽量避免鸡新城疫的发生。

4 结论

在养鸡生产实践中, 新城疫的防制必须采用综合性防制措施, 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鸡新城疫的防制还必须注意宏观调控鸡场与鸡场的布局, 减少相互间的不良影响。

摘要:新城疫 (Newcastle disease, ND) 是世界范围内对养禽业危害最严重的急性传染病之一, 被列入A类动物疫病名单。鸡新城疫一年四季均有发生, 其中冬天出现的频率最高, 本病可使不同品种、不同日龄的鸡发病, 而且发病鸡的日龄较小, 死亡率越高。笔者对山东部分地区的一些新城疫发病鸡场进行全面调查, 并通过分析20个鸡场发生鸡新城疫的可能原因, 制定了鸡新城疫的综合防制措施。在20个曾发生过鸡新城疫的鸡推广使用。使用结果表明:试验鸡场采用综合防制对策后, 发生鸡新城疫的次数显著减少, 下降率为81.8%。

关键词:新城疫,综合防制措施

参考文献

[1]刘思当, 张业荣等.鸡新城疫的近期流行及防制[J].山东家禽, 2002, (3) :20-21.

[2]王烘鹏, 魏祥法等.肉鸡新城疫流行现状及其原因分析[J].山东家禽.2002, (3) :27-28.

[3]赵虎, 文其乙等.免疫鸡群中新城疫强毒感染流行趋势[J].中国兽医杂志.2002, 38 (2) :10-13.

[4]崔治中.我国家禽新城疫流行现状.中国家禽, 2002, (24) :4-6.

[5]田夫林, 王海涛等.山东省新城疫流行病学调查.中国兽医杂志.2002, 38 (6) :10-13.

[6]文其乙, 吴艳涛等.免疫鸡群感染新城疫强毒后的排毒规律[J].中国兽医学报, 1999, 19 (1) :15-16.

奶牛寄生虫病的综合防制措施 篇9

1 养

养为基础, 旨在建立与加强科学的饲养管理。

1.1 创造良好的饲养条件, 保持厩舍、饲料和饮水清洁卫生

实验证明, 在不良的饲养条件下, 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 缺乏维生素、微量元素及钙等, 会降低奶牛对寄生虫的抵抗力, 而发生严重感染;寄生虫在抵抗力弱的奶牛体内, 可延长其生活周期, 增强繁殖能力, 加剧其致病作用。营养不良, 体质衰弱的犊牛, 特别容易感染胎生网尾线虫和犊新回虫。

奶牛的多数寄生虫虫卵或幼虫排出体外后, 潮湿温暖的条件下, 经过一定时间发育为感染性虫卵或幼虫, 再被奶牛采食而受感染。因此, 厩舍棚圈要经常打扫, 保持清洁干燥, 使之不适合寄生虫虫卵和幼虫的发育, 减少其污染程度。饲料、饮水易被寄生虫虫卵或幼虫所污染, 因此要特别注意保持其清洁, 在流行区, 凡从沼泽、水渠、河溪边上割取的牧草, 必须经过日晒处理, 并将牧草放在适当高度的草架上, 供奶牛食用, 防止感染吸虫、丝状网尾线虫和消化道线虫。流行区内, 放牧奶牛不易饮用河水、塘水或水渠中的水, 防止感染肝片吸虫、前后盘吸虫和东毕吸虫。

1.2 合理使用牧场, 选择适宜的放牧时间和地点

牧场寄生虫的污染程度与放牧奶牛的数量和时间长短有关。牧场可采用奶牛与其他家畜或奶牛单独轮牧的方式, 也可以对牧场实行耕作, 种植牧草等, 通过合理使用牧场, 可以减少寄生虫的感染机会。

根据寄生虫生活史和生态学的特点, 针对外界环境中存在的感染性病源, 采取合理的放牧时间和地点, 可以减少寄生虫的感染。如牧地上捻转血矛线虫的感染性幼虫的出现数量, 早晚多于中午, 阴雨天多于晴天。故放牧的时间应尽可能避开早、晚和阴雨天, 以减少感染机会。又如肝片吸虫的囊蚴, 附着于沼泽地和沟渠两边牧草上, 或漂浮于水洼、泥沼、水塘的近水处。因此, 在秋雨感染季节, 不宜到上述地方放牧, 而应选择高燥岗地, 以减少肝片吸虫的感染。

2 防

防为手段防制寄生虫病, 应采取各种预防手段, 主要包括2个方面。 (1) 采取措施消灭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及其中间宿主和传播媒介, 以净化环境, 防止感染; (2) 研究和采取免疫预防措施, 增强宿主机体的免疫力, 预防和减少感染。

消灭外界环境中的寄生虫原体, 包括虫卵、幼虫、卵囊、包囊等其中间宿主和传播媒介, 运用生物学知识, 改造寄生虫的生态环境, 可采用生物热、生物学灭虫、理化学方法以及生物防制等措施。

免疫预防是利用机体具有识别异已、排斥异已的防御机制, 以抗原刺激物产生获得性免疫, 从而增强宿主对寄生虫感染的免疫能力的方法。目前, 国内外都在进行寄生虫苗的研制工作, 虽然以商品市售的寄生虫苗较少, 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虫苗的研制和应用将具有广阔的前景。目前在奶牛上应用较多是牛环形泰勒虫裂殖体胶冻细胞苗, 该苗可用于预防牛环形泰勒虫病, 其保护率达95%~97%, 但我省还没开始应用此苗, 建议西部流行地区奶牛接种此苗。另外, 日本分体吸虫、网尾线虫、贝诺孢子虫等疫苗也初步研制成功, 将逐渐进入市场。

3 检

检为依据检查虫情动态, 要求做到检查方法科学, 手段先进, 数据准确完整, 才能得出可供信赖的结论, 并以此作防制的依据。

检查的内容包括临床检验、实验室检验、寄生虫定期检查、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区系调查, 以及市场检疫、交通检疫、肉品卫生检验等有关资料。

4 治

治病灭虫对有症状的寄生虫病奶牛进行治疗, 以减少经济损失, 消灭病原体, 对症状不明显的带虫奶牛进行预防性治疗, 防患于未然, 消灭病原体防止其散布, 故对寄生虫病的“治”其涵义是治愈患畜和消灭病原休, 兼有积极预防的作用。所以, 治在防制奶牛寄生虫病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寄生虫病的治疗, 包括对体内和体外寄生虫的治疗。对体内寄生虫病的治疗, 一般对寄生于与体外相通的器官和腔道部位 (如食道、胃、鼻腔等) 的寄生虫的治疗, 是借助于药物将寄生于此部位的虫体驱出体外, 称为驱虫;对于寄生于与体外不相通器官部位 (如脑、肌肉、腹腔等) 的寄生虫, 经药物作用将虫体杀死, 但不能排出体外, 故统称为治疗。

种鸡场疾病防制的综合措施 篇10

种鸡场应建在地势高燥、排水方便、水源充足、水质良好, 离公路、河流、村镇、工厂、学校和其他畜禽场至少500 m以外的地方。

2 注重饲料和饮水质量的控制

饲料可能成为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病的传播来源, 要重视饲料的配方和卫生, 饲喂优质饲料, 注重饲料的消毒工作, 不喂发霉变质的、污染严重的饲料。饲料要储存在通风干燥的地方, 严格杜绝发霉变质、污染不洁的原料进入机体和原料车间。要求清洁的饮水, pH<8, 每100 mL水中的大肠杆菌数不能超过500个。

3 健全和完善卫生防疫体系

只有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和卫生防疫制度, 才能使预防疫病的措施规范到位, 减少和杜绝疫病的发生。应根据本场的疫情和生产情况, 制订本场的免疫计划。对于严重威胁鸡场的烈性传染病如鸡新城疫、马立克氏病、法氏囊病、传染性支气管炎、减蛋综合症等必须重点预防。

4 提高科学饲养管理水平

饲养密度大, 长途高温或低温运雏, 通风不良, 舍内温度过高或过低, 卫生条件不良, 饲养管理不善等, 都可诱导种鸡发病。应减少应激因素, 改善饲养管理, 提高种鸡营养水平, 增强种鸡的抵抗力。

5 搞好环境卫生和消毒

5.1 环境控制

种鸡舍应采用密闭饲养、纵向通风, 原种鸡场应采用正压过滤通风;鸡舍及周围环境应清洁和卫生, 场区内净道和脏道要分开, 鸡粪要及时运出场外;定期投放灭鼠药, 减少疾病传播的机会;要对污水、鸡粪、死鸡和废弃物进行严格的无害化处理。

5.2 卫生消毒

在种鸡场的进出口应设消毒池, 池内消毒药可用生石灰水或烧碱水等, 每5~7 d更换一次, 进出的车辆和人员经过消毒池, 使其充分消毒;场内道路每天打扫干净, 并且每周用烧碱等消毒液喷洒一次;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必须更换消毒过的工作服和胶鞋等, 饲养员要经常用消毒水洗手, 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每周用0.2%~0.3%过氧乙酸或0.1%百毒杀消毒液带鸡消毒一次。生产用具应冲洗干净, 并定期消毒;车辆、蛋箱、运蛋车、运料车等频繁出入鸡场的装载工具, 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

6 严格净化种鸡群

6.1 淘汰不良个体

雏鸡进入育雏舍之前, 对脐带愈合不好, 白痢, 脐炎, 瘫鸡等全部挑出淘汰;在饲养过程中出现个别喘气、拉稀现象, 立即进行大群的药物预防, 并将个体淘汰;6周龄时, 要结合选种, 严格淘汰病弱鸡;18~20周龄转入产蛋鸡舍时, 进行最后一次彻底挑选, 淘汰比例在2%~3%, 尤其对消瘦, 拉黄白样粪便, 拉绿粪的个体要严格淘汰;转入产蛋鸡舍后, 每天坚持巡视鸡群, 发现异常个体立即淘汰。

6.2 霉形体的防制

种鸡在1、4、9周龄分别投敏感药物一次, 每次3~5 d, 常用药物有泰乐菌素、枝原净等, 为避免产生抗药性, 可交替使用不同的药物。种鸡在12、18周龄分别注射一次败血-滑膜霉形体二联灭活苗, 可有效防止该病经蛋垂直传播。

6.3 鸡白痢的防制

通过全血平板凝集反应, 淘汰阳性鸡。一般检测时间在18~20周龄, 转群前、留种蛋前和高峰后各普遍检测一次, 检出的阳性鸡要坚决淘汰。如发现阳性鸡, 应每4周检一次, 直至连续两次全群均为阴性, 且该两次之间的间隔不少于21 d, 才能留种蛋孵化。注意检疫前3周不得喂任何药物, 否则凝集反映出现凝集假象, 影响结果。

6.4 其他疾病的防制

种鸡场应根据本场的用药历史、发病季节、日龄等方面制定较完善的药物治疗程序, 把疾病消灭在萌芽阶段, 如鸡大肠杆菌、小鸡脐炎、球虫、白冠病等都是预防的重点。转群后常发生肠炎, 饲料或饮水中可加入抗生素药物预防, 如氟派酸、喹乙醇、恩诺沙星等。产蛋期应选择既不影响产蛋、受精率, 又能抑菌和助消化的药物。如土霉素、环丙沙星、食母生等。

7 加强种鸡场的监测

7.1 环境卫生监测

种鸡场应重视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建设, 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制度, 定期对雏鸡、饮水、饲料以及饲养用具、鸡舍环境进行消毒后的效果测定, 对检测不合格的, 要重新清洗和消毒, 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7.2 免疫水平监测

对鸡群定期跟踪监测和不定期抽测危害较严重的新城疫、法氏囊、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鼻炎、传染性喉气管炎、减蛋综合症、病毒性关节炎、鸡霉形体、鸡白痢和鸡白血病等常发病的血清抗体水平, 了解每一批鸡群的健康状况及疫苗免疫效果。接种冻干苗8~10 d, 接种油乳剂灭活疫苗后15~22 d, 必须监测一次抗体滴度, 发现抗体滴度较低或不整齐时, 应立即采取再次接种疫苗的补救措施。

母猪繁殖障碍原因分析及防制措施 篇11

关键词:母猪;繁殖障碍;防制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4)02-0020-02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膳食结构的调整使得猪肉需求量不断提升,在生产中提升母猪繁殖率,不仅能够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在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和调整方面也有显著作用。在国家农业补贴政策下,广大养殖户积极性明显提升,为保障养猪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分析母猪繁殖障碍原因并提出科学的防治措施。下面结合本地养猪生产实践和繁殖障碍原因进行分析,探讨解决措施。

1 母猪繁殖障碍原因分析

结合我县养猪业实际情况来看,造成母猪繁殖障碍、繁育率过低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分别是后备母猪不发情、仔猪断奶后母猪发情情况欠佳和屡配不孕。

结合生产养殖的实际情况来看,后备母猪发情率过低与多个因素有关,比如单圈饲养,与公猪的隔离饲养使得母猪缺乏性刺激,继而发情率过低,影响生育繁殖;饲养过肥和营养不良也是造成母猪不发情的重要原因;同圈内饲母猪数量过多时,日常养殖和喂料时会出现频繁的抢料与打斗情况,致使母猪整体健康水平欠佳,也会影响繁殖水平和繁育率;饲养过肥,与营养不良的情况恰好相反,投喂饲料过程中未严格按照规定投喂,母猪吃得过多同时缺乏运动,也会影响发情;在母猪成长到性成熟阶段,有时也会出现微弱发情或安静发情等情况,因发情表现不够显著,在公猪接近时缺乏特异性表现而被忽略,这些也是造成繁殖率过低的原因[1]。

生育仔猪之后,母猪发情情况欠佳也是常见现象,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哺乳期特殊情况和断奶,哺乳期内母猪易得病,比如乳房炎、产后感染与子宫炎症等,吃料情况不佳或喂养不当等会加剧这种情况,导致产后失重过大,断奶前后如果母猪带仔数量过多,也会影响其健康的恢复,影响发情。

屡配不孕也是母猪养殖中时常出现的情况,以我乡近几年养育情况为例,2004-2008年间,有多达1 880头母猪因屡配不孕而淘汰,占母猪总数的9.36%,可以说是严重困扰繁殖率和繁殖质量的典型问题。这种母猪虽然卵泡发育无问题,也有发情症状,但是却无法正常排卵或受精卵无法正常着床,由此造成多次配种不育,经事后研究发现,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为母猪有子宫内膜炎症或者卵泡异常消失等[2]。

2 防制措施

母猪繁殖障碍的存在会严重影响饲养工作,影响农户的收益,所以,根据造成繁殖障碍的原因寻找针对性解决措施是关键。

如后备母猪不发情的问题,养殖管理期间,要做好母猪管理,从日常管理和饲料管理两方面入手,提升饲养员知识水平、饲养水平与责任心,提升管理水准,避免母猪出现过肥、营养不良等情况,喂料情况根据母猪健康随时进行合理调整,精料和青饲料合理搭配,督促其日常合理运动,以便日后更容易受孕。在母猪准备受孕期间,合理利用公猪进行刺激、利用药物进行诱导,比如每天将公猪赶往母猪栏内刺激10~30 min,促使母猪脑垂体分泌加速卵巢成熟、卵泡发育的激素,更容易发情和排卵;或者利用生殖激素,促使母猪发情,比如肌内注射前列烯醇、孕马血清,当母猪发情时迅速安排受孕[3]。通过日常管理中合理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为母猪日后发情受孕生仔塑造好身体。

针对母猪生育仔猪之后发情欠佳现象,要做好防治。比如仔猪断奶后二十天仍旧不发情的母猪应及时淘汰,选择其他方式饲养照顾。母猪生产前后预防产后乳房炎和产后热等疾病,做好健康保健,保证正常生产和产后健康。生育后哺乳期饲料中粗蛋白含量不得低于16%,保证供应量,针对仔猪情况适当增加饲料,避免出现抢料现象,保证母猪肥膘,以便再次顺利发情和受孕[4]。哺乳期前后的母猪可使用短期优饲法喂养,在失重期及时补充能量饲料,保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条件允许的话,可适当投喂青饲料,以促进发情。在母猪恢复健康状态后,要尽早督促其合理运用,改善光照条件,每天至少保持与公猪5~10 min的接触,分两次进行,以保障繁育率。

针对屡配不孕的母猪,对于查不出病因者,多次配种后仍无法受孕应选择尽早淘汰。卵巢囊肿的治疗可通过肌内注射黄体酮治疗,治疗无果后也要选择淘汰。子宫炎症的治疗,要尽早促使炎症渗出物排出,可使用生理盐水或高锰酸钾溶液清洗,然后注射青霉素与链霉素等,然后应用乙烯雌酚肌内注射,达到治疗效果。

总之,就目前来说,导致母猪繁殖障碍的因素有很多,也较为复杂,要及时结合生产实践予以解决,以保障养育效果。

3 提升母猪繁殖率的措施

在保障母猪健康的基础上积极提升繁育率,是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也是保障广大农户经济收益的重要举措。下面我们结合养殖生产实际情况探究下提升母猪繁育率的措施。

通过合理选留、利用后备母猪提升母猪培养质量,是有效举措。选留优良的后备母猪能够保证猪群的更新质量,严格的个体筛选在后续实施杂交计划时才能够取得良好效果。优良后备母猪的筛选至少要符合以下几点要求:身体健康、四肢健壮,无明显瑕疵或疾病,产仔数≥10头,阴户发育正常,乳头≥7对等。选留的母猪要做好管理培育,避免出现不良情况,在配种受孕时保证身体健康状况达标,也要注意尽量避免过度、过早配种,降低利用期限。

母猪受孕生仔时要遵循合理的胎次结构,以逐步提升猪群水平。尤其要注意适时配种,注意窝产仔数,避免过早或过晚,损失卵子或影响产仔数量等。根据养殖数量和公猪情况在受孕配种时予以安排。公猪的选择也是提升繁殖率的重要一环。公猪的日常饲养管理也要严格按照规定,配种过程中合理使用公猪,以保证精液质量。公猪饲料里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要保证,尤其是钙磷等元素,要得到充足保障。公猪配种前要检查精液品质,选择高质量公猪,以中上等膘、身体健壮、性欲旺盛、精液品质好为最佳选择。在母猪生仔之后,要尽量采取多种措施合理缩短哺乳期,实施早期断奶。比如合理应用有关营养学和生理学的知识增加母猪产仔数量,增加产胎数、缩短繁殖周期,断奶期在产后30 d内为最佳,对幼崽和母猪负面影响最小。青年龄的母猪可推迟到35 d天左右,有利于提升第二胎的产仔数量。

在幼崽的管理饲养方面,可依靠杂种优势,避免低遗传力和高杂种等情况,提升产仔数。研究显示,高温对母猪繁殖能力有显著不良影响,控制猪舍温度是避免胚胎死亡的有效举措,高温状态下,母猪体温升高,导致胚胎附植几率降低,影响受精卵发育,造成胚胎死亡等,所以温度以低于21 ℃为最佳。

总之,要根据母猪养殖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引发繁殖障碍的原因,并寻求针对性解决措施,以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保证繁育率。

参考文献:

[1] 李新伟.母猪不孕的原因与对策[J].湖南饲料,2010(1):43-44.

[2] 贺恒省.母猪仿生输精法与配套技术要点[J].科学种养,2013(1):34-35.

[3] 王怀禹.母猪流产的原因及防制[J].中国猪业,2010(1):30-32.

牛乳房炎的综合防制措施 篇12

1 病因

在本病起主要作用的是牛体内外寄生的各种细菌,以及属于正常菌群的分布的细菌。特别是链球菌、葡萄球菌、棒状杆菌或以大肠杆菌为主的革兰氏阴性肠道细菌的各种细菌。但是,虽有这些细菌的侵入、定居,也不一定发病,多数场合是在受到种种助长这些细菌的致病力因素作用时,如外伤、挤奶技术不佳、环境卫生不良、饲养管理失宜、激素失调、乳房缺陷和其他疾病诱发等。这些细菌才发挥病原性,以致引发此病。

乳房炎的病原微生物比较复杂,包括细菌、真菌、霉形体、酵母菌、病毒等可达80多种。在一般情况下,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在临床型乳房炎中占70%以上,其次是化脓性棒状杆菌、绿脓杆菌、坏死杆菌、诺卡氏菌等。无症状的隐性乳房炎高于临床型乳房炎,其发病率约占整个牛群的50%。隐性乳房炎约90%是由链球菌和葡萄球茵引起的。

2 病理病变

本病的发病机理是复杂的,这里主要从以下几个类型介绍。

2.1 局限性乳房炎

不仅在临床上,就是剖检上也几乎看不出变化。在组织学方面出现散发的,有时是多发的极微小病灶,病灶是在腺泡内,渗出有中性白细胞。病灶和葡萄球菌有密切的关系,而且一般认为,由表皮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小病灶,是会频繁地反复出现的。

2.2 弥漫性乳房炎

由链球菌引起的病例多为此型。乳池、乳导管扩张,有时空洞化,由于其黏膜和管壁肥厚而变得狭小,腔内有多种形态的增生物。周围实质的结缔组织也增生。比较少见的急性病例的切面,能看到明显的黄色絮片和粘稠液体,实质都充血和显现颗粒状的凹凸不平。乳池、乳导管周围的实质膨隆为颗粒状,带橙色。总之,此型基本病理变化是乳池、乳导管炎。

2.3 坏死性乳房炎

几乎都是急性的,乳叶显著肿胀,呈现污红色或红紫色,有少数病例因全身性中毒而死亡,此外,常常排出坏死片。其病原菌几乎都是特定的大肠杆菌,也有少数是由克雷伯氏菌或假单胞菌引起的。从病变的范围看,也可包括在弥漫性乳房炎内,病变在卡他性乳导管炎上发展,则呈明显的腺体组织水肿、出血、坏死。

2.4 脓肿性乳房炎

放牧牛多发,夏季多发,对未经产牛危害大。由化脓棒状杆菌引起者居多,在乳房皮下和乳腺组织,特别是在乳池、乳导管壁上形成大小不一的脓肿。

该病泌乳生理微妙而不稳定,对微生物的侵入、外伤以及其他内外因素的作用和环境的变化,反应极为敏感。因而,要将其发病机理全部研究清楚,目前是很难做到。此外,其他疾病,特别是传染病:结核病、布氏杆菌病、口蹄疫、牛瘟等侵害皮肤黏膜的疾病,乳房炎往往是其并发病之一。

3 诊断技术

3.1 观察临床症状检查乳房

首先观察乳房各叶的形状、大小、有无外伤等。形状、大小不一是因为有肿胀、硬结、萎缩等。不同的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临床症状有所差异,但基本症状是患病乳房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增大、发硬、温热和疼痛,泌乳减少或停止。乳汁最初无显著变化,以后因炎症波及乳腺的分泌部,乳汁变稀薄,且有絮状物或凝块,有时可见脓汁和血液。当实质排泄管及间质受波及时,乳腺可发生坏死;当皮下组织及乳腺间结缔组织被侵害时,则呈蜂窝织性乳房炎,它与坏死性乳房炎是乳房炎中最严重的两种类型。慢性病例,患区乳房组织弹性减低、僵硬,泌乳量减少,泌奶时乳汁不同程度地发黄和变厚,有时有凝乳块,乳房肿大。有些患布氏杆菌病的母牛,乳房很大,而没有泌乳能力。接着采取供各种试验用的乳汁,然后触诊检查乳房有无热、痛、硬结和萎缩。

3.2 实验室诊断

隐性乳房炎不显临床症状,可借助实验室检验进行诊断。

PH值的测定:乳叶内发生炎症时,即使是外观不见异常的乳汁,但pH值也有变化,超过正常的6.4~6.8,可达7.2以上。此外测定时对于新鲜的刚挤出的乳汁,必须当场检查、测定。还有必要预先了解在泌乳末期和干乳期乳汁生理性的偏向碱性这个问题。测定方法一般用取溴麝香草酚蓝1克,溶解于0.01N氢氧化钠的溶液160毫升中,再加蒸馏水制成750毫升,即为试剂。取试剂1毫升加入试管内,再加被检乳5毫升,这时正常乳汁保持原有黄色不变,但异常乳汁呈碱性,色调绿色、蓝绿色,严重者带黑色。

过氧化氢酶试验:在白细胞内过氧化氢酶较多,本病因为白细胞增加,所以检查过氧化氢酶可以诊断。一般是在上述测定pH值后的被检乳汁试管内,沿试管壁轻轻注入6%~9%双氧水,只要产生一个气泡即为阳性。

白细胞计数法:按照国际奶牛联合会制定的标准,对乳汁中白细胞进行计数。如每毫升低于50万时,判为阴性;超过50万的,判为阳性。

霍提斯试验:将0.5%溴甲酚紫水溶液注入试管内0.5毫升,灭菌后,无菌操作加入乳汁9.5毫升,在37℃条件下放置24小时,如果原来紫色的乳汁变为黄色,管壁和管底出现黄色的小凝块,则可诊断为由乳链球菌引起的乳房炎。

LMT乳房炎诊断液: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中兽医所研制,在每一检验盘中加入乳样2毫升,然后加等量诊断液,将盘平置旋转摇动,使唤诊断液与乳汁充分混合,经10秒钟后观察,根据显色、凝集和粘附情况判定有无乳房炎。此外,还有浙江农业大学研制的HMT诊断液,吉林农业大学研制的JMT乳房炎诊断液,操作的判定方法同上。

4 预防措施

4.1做好牛舍、牛床、牛体、挤奶用具的消毒,挤奶人员手臂要清洁卫生。

4.2保证挤奶器部件的完好无缺及工作过程的正常,特别是真空负压及挤奶器的脉动次数。

4.3不论手工挤奶还是机器挤奶只能做到挤净,不能要求挤“过”。挤奶前及挤奶过程中,要对乳房认真擦洗、按摩。挤奶要轻快,绝对防止错过放乳反射的有效时期。奶挤完后,用消炎药膏对乳头孔进行封闭。另外手工挤奶的姿势要正确,挤奶的力量要均匀,要轻轻尽量挤净乳房中的乳汁。

4.4定期检查泌乳牛的乳汁,新引入的牛不但检查乳汁,并且要隔离观察。白细胞数量地增多时要查出原因。采取相应措施,一旦发现奶中有豆腐渣时,要将奶挤净(倒掉),并用抗菌药物注入。

4.5挤乳应按健康牛、被感染乳叶少的牛、被感染乳叶多的牛、整个乳房都发病的牛这样的顺序进行。发现催乳征候时,应立即开始挤乳,直至挤不出来为止。

4.6外伤是乳房炎的主要诱因之一,所以要尽量避免外伤。

4.7未经产牛在大群饲养时,往往互相吸吮发育不良的乳头,这常常成为乳房炎的原因,所以要采取预防措施。

4.8分娩后,如乳房过度膨胀,乳汁过度充盈,除了采取上述一些措施外,要酌情增加1~2次挤奶,还要控制饮水和控制放牧。

5 治疗措施

本病的治疗,必须根据病原菌的种类、类型、感染时期和程度不同,充分研究药物的选择,合理用药。特别是在消除病原时,用药的盲目性是疗效不佳的根本原因。因此,选择有针对性的对致病菌高度敏感的药物是重要一环。现根据国内外学者所做的药敏实验和治疗实验,列举对乳房炎致病菌敏感的药物如下:

葡萄球菌性乳房炎:可用氯霉素、红霉素、卡那霉素,其次是新霉素。链球菌引起的乳房炎,可用链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等。克雷伯氏菌和绿脓杆菌引起的乳房炎,可用庆大霉素。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乳房炎,可用四环素。诺卡氏菌性乳房炎,可用长效磺胺、青霉素等。

在病原菌未确定之前,对每个患病乳区,挤奶后经乳头管注入青霉素和链霉素混合液(混合液用150~200毫升蒸馏水溶解青霉素50万单位和链霉素200毫克),每天1~2次。注入后用手捏住乳头基部,向上轻轻按摩,使药液向上扩散。严重病例,可肌肉注射青霉素200~240万单位,每天2~3次。必要时加链霉紊,或用庆大霉素和红霉素等。如果注入青霉素无效时,可注入0.1%雷夫诺尔溶液或0.1%呋喃西林溶液150~200毫升。

对不同类型的乳房炎,苏联提出用蜂胶制剂治疗。其制法是将蜂胶浸于96%酒精中,干物质不少于50%,浸24小时后搅拌,双层纱布或滤绞过滤;制成提取物后再制备2%和5%的蜂胶油剂。2%蜂胶油剂配比为:羊毛脂10克、蜂胶提出物4毫升、鱼肝油86毫升。5%的配比为:羊毛脂20克、蜂胶提出物10毫升、鱼肝油70毫升,一般乳房炎用2%蜂胶油剂,每次乳池内注入7~10毫升,每天3次。化脓性、出血性和纤维素性乳房炎用5%蜂胶油剂,注入剂量和时间同上。根据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所所做的抑菌实验和临床治疗,蜂胶对葡萄球菌性乳房炎有很好的疗效。

对慢性乳房炎,日本提出用盐酸左咪唑治疗、每千克体重给7.5毫克,溶于水中经口投服。盐酸左咪唑钩作用机理,并非对病原菌的直接抑制或杀灭作用,而是作用于机体的免疫防御系统,增强淋巴细胞的反应和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

上一篇:校园信息提示下一篇:企业商业信用金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