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措施

2024-07-25

综合护理措施(精选12篇)

综合护理措施 篇1

4S综合征又称之为金黄葡萄球菌性皮肤烫伤样综合征, 是一种发生于婴幼儿时期的严重皮肤感染的急性皮肤病。4S综合征又称之为金黄葡萄球菌性皮肤烫伤样综合征 (sc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ome, SSSS) , 是由凝固酶阳性的噬菌体Ⅱ组71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的一种严重皮肤感染性疾病[1,2], 该细菌产生的表皮松解毒素引起全身泛发性红斑、松弛性大疱及大片表皮剥脱, 是一种发生于婴幼儿时期的急性皮肤病[3]。我科于2014年9月收治了两例典型4S综合征的患儿并对其实施了积极有效的治疗与护理, 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将有关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介绍

1.1.1 患儿1:

男性, 年龄5岁6个月。发现周身红斑, 双眼睑、阴茎水肿伴痒感3天为主诉入院。3天前发现无明显诱因周身出现红色斑疹, 双眼睑及阴茎水肿, 诉伴痒感, 体温正常, 无咳嗽, 无发绀及闷气, 无寒战及抽搐, 无吐泻, 无尿频、尿急、尿痛, 给予口服药物“氯雷他定”、“清热解毒口服液”一次, 无好转, 发病来, 神志清, 精神好, 纳食好, 大便及尿量正常。家长诉曾有海鲜过敏史。体格及智力发育同正常同龄儿。来时表现:患儿神志清楚, 精神反应好, 呼吸平稳, 面色红润。周身皮肤潮红, 触摸有粟粒感, 可见小疱疹, 以颜面、颈部、躯干为主, 口周放射状皲裂, 触痛明显, 结膜稍充血, 可见少许脓性分泌物, 巩膜无黄染。

1.1.2 患儿2:

女性, 年龄3个月。发现皮疹1 d为主诉入院。1 d前无明显诱因患儿口周、眼睑周围及颈部皮肤出现红斑, 伴低热, 门诊医师给予“头孢”、“利巴韦林”口服, “呋喃西林”外敷治疗, 红斑逐渐融合成大小不一水泡, 部分破溃, 夜间皮疹明显增多, 躯干、四肢及臀部相继出现, 无咳嗽、流涕、吐泻, 无惊厥、寒战, 发病来, 神志清, 精神尚好, 纳奶欠佳, 大便正常, 尿量不少。既往无过敏、患病及治疗史。出生后人工喂养, 现会竖头。来时表现:患儿神志清楚, 精神反应一般, 呼吸平稳, 多哭闹。口周、眼周、耳后、躯干部、臀部、会阴部以及腋窝、腹股沟等皮肤皱褶处可见较多散在疱疹, 疱壁薄, 松弛易破, 部分皮损处可见鲜红色湿润面, 似烫伤样, 触痛明显, 皮肤黏膜无黄染, 弹性正常, 前囟平软, 口唇红润, 心脏听诊正常。

1.2 临床表现:

两位患儿均是由面部起病, 最初患儿口周出现皮肤潮红, 并有少量皲裂现象, 呈以口为中心的放射状皲裂, 在48 h内迅速向周围扩展。面部可见浅黄色痂, 口周围可见密集放射状皲裂, 头部很少受侵犯。鼻腔黏膜、眼结膜都受到影响, 有些出现鼻炎, 眼部出现角膜溃疡。患者2~3 d内, 出现全身皮肤潮红, 且潮红皮肤部位出现密集、大小不一的水疱。触痛明显、疱壁薄、松弛易破, 尼氏征阳性。表皮极易剥脱, 露出鲜红色湿润面, 颇似烫伤样。疱液为浆液性, 也可混浊似脓疱病。疱液细菌培养常见金黄色葡萄球菌, 也可见链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发病初期患儿常伴有发热、腹泻等全身症状, 有的因继发支气管肺炎、败血症、脓肿或坏疽等而死亡, 多发于婴幼儿, 病程急剧, 病死率较高。

1.3 诊断与鉴别诊断:

(1) 诊断:本病起病急骤, 多发生于婴幼儿短时间内皮肤出现广泛性红斑, 松弛性大疱, 表皮剥脱, 尼氏征阳性表现。 (2) 鉴别诊断:a.落屑性红皮症表现有皮肤增厚, 无松弛性大疱, 可鉴别;b.非金葡菌型中毒性表皮松懈症大多为药物过敏, 发病年龄主要为成人, 细菌培养常阴性, 表皮全层坏死等可以鉴别。

1.4 治疗

1.4.1 全身治疗:

早期足量选用对金葡菌有效抗生素。如去甲万古霉素, 哌拉西林,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青霉素, 新青霉素, 头孢哌酮舒巴坦等, 以清除存在体内的金葡菌感染灶, 终止细菌毒素产生, 并作抗生素敏感试验, 以便选用适宜抗生素。注意水、电解质平衡、补充营养, 加强支持疗法, 如使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 (丙球) 中和毒素。为减少全身不良反应可加入适量糖皮质激素[4]。

1.4.2 局部治疗:

破损的皮肤轻轻涂擦百多邦和氧化锌, 相当于潮湿、裸露部位的皮肤使用上温和的润滑剂, 不粘连的敷料覆盖在剥裸面上, 可减轻摩擦和减少体液的丢失。眼部可使用妥布霉素滴眼液点眼, 每日4次, 每次1滴。

2 结果

两例患儿经治疗和精心护理后, 体温趋于正常, 皮肤潮红逐渐消退, 疱液出见结痂, 后自然脱落, 治愈后皮肤未见瘢痕, 恢复良好。

3 护理

3.1 护理问题:

(1) 皮肤黏膜受损:与皮肤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关; (2) 疼痛:与皮肤破损有关; (3) 有感染的可能:与皮肤破损失去保护功能有关; (4) 焦虑:与家长对此病了解过少有关。

3.2 护理措施:

(1) 患儿的安置及环境要求:保持安静, 减少刺激, 要勤翻身, 避免腰骶长期受压部受压, 更换体位时, 要尽可能减少被褥与皮肤之间的摩擦, 防止因摩擦而造成的皮肤破损。注意患儿的清洁卫生, 及时更换尿布, 注意保暖, 定时通风,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病室温度控制在22~24℃, 湿度为55%~60%[5]。 (2) 床单位的要求:保持床单位的清洁、干燥、平整、无皱褶、无痂皮, 遇有污染应及时更换, 患儿所用的床单、被套、枕套及衣裤均送高压灭菌。 (3) 护理人员在接触患儿前后, 应清洁双手, 换药时戴无菌手套, 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有化脓性皮肤病的医护人员或家属均不能与新生儿接触。 (4) 皮肤护理:剥脱、卷曲、坏死的表皮应及时用无菌剪剪去, 避免用手撕取剥脱的表皮, 以防皮肤破溃渗血引起继发感染。伤及表皮的皮损, 直接涂百多邦软膏于皮损处, 有渗出的皮损, 用生理盐水清洗后用凡士林油纱包裹, 外层予吸水纱包裹, 伤及真皮的皮损, 用生理盐水清洗后用湿润烧伤膏涂擦, 外层予吸水纱包裹[6]。 (5) 治疗的护理:认真执行医嘱, 早期正确使用足量的抗生素, 按时给药, 保证有效血药浓度。静脉给药时, 使用静脉留置套管针, 必要时采用PICC[7]。在操作过程中, 要求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动作应轻柔、熟练, 敏捷。留置针在使用无菌贴膜固定后, 可使用弹力绷带松松固定于手、足或头部皮肤, 避免使用胶布固定留置针, 防止因取胶布牵拉皮肤造成皮肤破损。 (6) 眼部及口腔护理: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可累及眼结膜, 使结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 对眼部进行护理时, 可用无菌棉签蘸取少量生理盐水, 将眼周分泌物拭去, 用妥布霉素眼液点眼时, 不可用手去分开患儿上下眼睑。为避免口腔黏膜溃疡, 每日以生理盐水涂擦口腔黏膜2次。 (7) 恢复期护理:适当约束患儿, 及时为患儿修剪指甲, 避免抓破皮肤而再次引起感染, 及时清理脱落的痂皮。

综上所述:4S综合征属于细菌性感染疾病, 患儿发病快, 临床表现突出, 病死率较高。及时有效的诊断、治疗和护理干预对患儿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海霞.小儿4S综合征的护理探讨[J].北方药学, 2013, 10 (12) :174-175.

[2]青昆丽, 黄静, 黄梅贤.4S综合征重症患儿1例的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4 (28) :411.

[3]李海霞.5例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的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 2013, 10 (7) :331.

[4]王俊秀, 张静.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的护理[J].护理研究, 2010, 8 (32) :3124-3125.

[5]林维嘉, 柯晓苹.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11例临床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2, 16 (5) :319-320.

[6]徐洪.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 2009, 7 (15) :1376.

[7]王金燕.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 25 (26) :344.

综合护理措施 篇2

【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在腹型过敏性紫癜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护理资料,对其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腹型过敏性紫癜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之后,50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均获得有效治疗出院。同时也对腹型过敏性紫癜护理盲区加以避免,将护理的质量显著提高。结论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不仅对治疗效果的提高有着显著的意义,同时对于护理质量的提高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腹型过敏性紫癜;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腹型过敏性紫癜作为儿科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病,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一种免疫复合物在小血管沉积,进而导致的一种胃肠道广泛性毛细血管炎,常伴有胃肠道的基本症状,并伴有消化道的出血,临床上常常误诊为外科急腹症[1,2]。本院旨在提高腹型过敏性紫癜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对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实施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现将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3年8月收治的50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男30例(60%),女40例(40%);年龄最大12岁,最小2岁,平均年龄5.2岁。其中30例(60%)伴有脐周痛,10例(20%)为右下腹痛,5例(10%)为全腹痛,5例(10%)为上腹痛。25例(50%)伴有呕吐,10例(20%)伴有腹泻,10例(20%)伴有黑便,5例(10%)伴有腹胀。30例(60%)患儿是先出现腹痛之后出现的皮疹,20例(40%)患儿主要是先出现皮疹,进而出现的腹痛。

1.2综合护理方法

1.2.1心理护理心理因素作为患儿疼痛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本院通过对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心理进行分析,并做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有效缓解患儿的心理压力,和患儿认真交流,向患儿讲解疾病主要的发病原因以及其治疗特点,并对成功事例加以介绍,将患儿抑郁和焦虑的心理加以消除,进而增强患儿战胜疾病的信心。

1.2.2皮肤护理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卧床休息时,对患儿皮肤受压情况仔细观察,并保持患儿皮肤的清洁干燥,对皮肤破溃、感染以及出血情况加以避免,患儿皮肤瘙痒处用少量的止痒剂,患儿应着装宽松的棉质内衣。

1.2.3胃肠道护理对患儿的病情密切关注,并查看患儿的面色、体位、表情以及腹痛的程度等,查看患儿是否出现不良表现,观察患儿肠型以及包块大小,并取标本进行检验,对肠套叠并发症加以预防。

1.2.4饮食护理本院护士通过对患儿讲解饮食控制对疾病治疗的重要性,严格的控制患儿的饮食,对患儿进行个性化的预制饮食计划,基于一些营养含量高,同时易于消化的蛋白饮食,禁止患儿服用一些致敏性的药物,患儿在发病的初期,尽量服用一些素食。严格控制饮食,限制异种蛋白进入患儿体内,使抗原不能与抗体相结合,进而避免高敏变态反应的发生。

1.2.5药物治疗护理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药物治疗护理过程中,首先对患儿应用钙剂治疗护理,患儿采取过敏治疗的.过程中,推注钙剂时保证针头在患儿的血管内,保证药液没有外渗,并及更换将患儿的注射部位。其次对患儿进行激素治疗护理,消化道症状的患儿应用地塞米松治疗,并消除患儿的紧张顾虑心理加以。

2结果

腹型过敏性紫癜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之后,50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均获得有效治疗出院。同时也对腹型过敏性紫癜护理盲区加以避免,将护理的质量显著提高。

3讨论

腹型过敏性紫癜多发于幼儿,其主要的症状多为消化道症状,常伴有腹痛、头图、便血、恶性以及感染等症状,该病发病的过程中,容易被误诊,同时在实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更要进行积极彻底的治疗,治疗期间患儿常伴有各种各样的病痛,为了更好的保证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是关键[3,4]。

综合护理措施 篇3

【关键词】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综合护理措施;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725.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366-01

在内科,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为一种常见疾病,其具有较高发病率,给患者身体健康带来一定影响。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时,生活习惯的改变和心理状况的改变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较大的影响。综合护理措施在患者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为进一步了解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综合护理措施展开对比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60例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组30例,男19例,女11例;患者年龄为(43.25±3.58)岁;患者病程为(12.24±1.57)个月;14例为慢性胃炎,16例为消化性溃疡;对照组30例,男20例,女10例;患者年龄为(44.16±4.18)岁;患者病程为(13.24±2.01)个月;13例为慢性胃炎,17例为消化性溃疡。对本次研究选取患者的基本资料展开对比分析,P>0.05,可对比。

1.2方法

1.2.1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基础性健康教育、心理指导和饮食护理等措施。

1.2.2治疗组:综合护理措施,(1)健康教育,为患者介绍疾病特点、发病原因和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让患者充分了解该疾病。对于患者体出的疑问进行耐心及时的回答,稳定患者情绪。(2)心理护理,患者出现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疾病时极易出现焦虑、紧张和抑郁等不良情绪,给临床治疗效果带来一定影响。护理人员应同患者及时交流沟通,了解患者出现不良情绪原因,并给以其针对性处理措施。(3)生活护理,指引患者调整饮食习惯,叮嘱患者多食高蛋白、低脂肪和易消化食物。对于出现显著便血患者,应指引其禁食,待病情稳定后给以足量的营养。对于出现便血不显著的患者,指引其食用冷牛奶或是冷豆浆等食物。同时,指引患者保障充足的睡眠和注意保暖等。(4)用药护理,护理人员指引患者按时用药,并叮嘱其用药期间注意的事项。告知患者使用根除幽门螺杆菌药物时,均会出现苦干、厌食和恶心等症状,其属于正常现象,不需自行停药等。

1.3观察指标[1]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状况,主要包括躯体功能、躯体职能、情感职能、社交功能、躯体疼痛、生命活力、总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等8个方面,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判定标准[2]

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良好改善,且通过镜像检查,溃疡面全部愈合;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控制,通过镜像检查,溃疡面积同治疗前相比明显改善;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没有改善,通过镜像检查溃疡面积没有改善。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

1.5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60例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率(%)表示,P<0.05代表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两组患者护理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展开对比分析

两组患者护理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

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展开对比分析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观察组30例1711228(93.33%)对照组30例912921(70.00%)2.2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状况展开对比分析

护理前,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65.28±4.59)分,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66.47±4.41)分;护理后,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82.31±3.54)分,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70.16±4.68)分。治疗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同护理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临床上,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需长时间用药治疗,其对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一定影响。目前,如何提高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为医护人员关注的重点。综合护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稳定患者情绪,促使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进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护理人员在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对患者护理时,通过富含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从患者各个方面考虑,提高整体护理效果和生活质量[3]。因此,在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护理临床上综合护理措施效果较为理想,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护理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93.33%、(82.31±3.54)分和70.00%、(70.16±4.68)分,比较有差异性,P<0.05。在袁梅等学者研究中,通过综合护理措施护理患者护理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94.0%、(82.1±3.8)分[4],同本次研究结果较为相似,从中得出,护理人员在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溃疡患者护理时综合护理措施可获得良好效果。综上所述,综合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谢冬玉.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05):430--431.

[2] 袁梅,杨芳,黄翠红等.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05):695--696.

[3] 秦润娥.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4,35(17):3858--3859.

综合护理措施 篇4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60例手术患者, 患者年龄为20~65岁, 平均年龄为32.48岁, 其中男30例。女30例, 手术原发病:股骨颈骨折20例, 剖宫产20例, 腹部外伤10例, 脑外伤10例。所有手术患者均在知情同意情况下, 根据护理措施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每组3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护理措施,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下联合综合护理措施: (1) 建立感染控制管理制度:手术室感染控制相关措施与管理制度由院感办制定。 (2) 加强手术室感染控制理论学习:根据手术室医护人员特点, 对科室内医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控制相关管理条例》和《手术室基本消毒技术规范》培训。 (3) 加强手术室空气消毒管理和实施有效物体表面消毒管理感染控制。 (4) 护理人员对手术室物品器械与消毒机器使用加强管理。 (5) 手术室医疗废弃物品做好妥善处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护理差错发生率与患者术后满意程度。术后恢复效果观察项目包括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拆线时间以及术后感染率等。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5.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有效率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

观察组患者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拆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 , 观察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护理差错及术后满意度情况

对照组护理差错发生3例 (10%) , 观察组无护理差错发生, 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而观察组、对照组满意度分别为100%、90%, 患者术后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2。

3 讨论

医院内感染是住院患者常见性感染, 具有极高感染危害性, 会对病人造成损害及财产损失, 甚至造成无法挽救的严重后果。院内感染主要由医院内病原菌所致, 而在手术时病原菌最容易侵入患者体内造成感染, 故做好手术室的防感染工作是关键。防感染工作影响着患者术后疗效, 也同时体现医院护理工作水平[2]。常规手术室护理工作, 巡回护士工作事项包括:手术前1日到达病区给病人以书面和口头形式进行心理护理, 交待术中注意事项如术前禁食禁水时间、体位配合、摘除身上佩戴饰物, 眼镜, 活动义齿等, 女病人面部清洁无妆。为解除病人术前恐慌顾虑, 使其能更好地配合麻醉医师和手术。同时询问了解病患基本情况取得配合、过敏史及特殊情况, 以方便术中能更好地配合以顺利完成手术。患者在知情同意情况下实施综合护理。洗手护士工作事项包括: (1) 术前掌握该手术局部生理解剖结构及手术步骤, 配合医生进行手术。 (2) 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手术部位。 (3) 准备并整理无菌器械台, 检查手术需要用品齐全适用, 提前15~20 min洗手。 (4) 认真清点器械、敷料, 检查各种器械、敷料。 (5) 准备好器械及配件如电刀、吸引管等。 (6) 术中跟进手术进展保持无菌物品、器械台的干燥、整洁。 (7) 关腔前后认真清点器械敷料, 防止异物留在体内。 (8) 协助伤口缝合包扎, 处理标本。 (9) 术后清洗器械整理好台面。

在以上常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包括: (1) 建立手术感染管理制度, 由专门的手术室感染控制人员对每台手术前后感染率进行检测, 且对检测结果进行反馈。 (2) 加强手术室内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控制相关管理条例》和《手术室基本消毒技术规范》学习, 对科室内医护人员进行培训考核。提高手术室护理操作水平及工作效率, 尽可能完善手术室护理[7]。根据消毒基本技术规定每位医护人员都要做到控制手术室感染合格率, 对手术室内空气菌落数, 表面菌落数, 物体菌落数控制在0的最佳状态。将消毒技术做到符合规定。对于手术室每个角落都做好消毒处理, 保证手术室工作环境清洁[8]。从容做到让细菌无法藏身。 (3) 手术室护理人员注意无菌包使用时间, 有效期及灭菌时间, 观察消毒指示卡颜色。对于手术后锐利废弃物如手术刀片, 静脉穿刺针头, 玻璃类等放入相应锐器废物盒内做好处理。避免发生职业暴露对其他护理人员带来不必要的损伤, 并由专人统一处理。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手术室60例手术患者进行分析, 观察组在术后恢复情况, 护理差错发生率及患者术后满意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综合护理在手术室患者中的应用更能控制手术室感染, 减少护理差错, 提高患者术后满意程度,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研究手术室患者护理中综合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我院手术室2012年2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60例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3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术间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护理差错发生率及手术患者术后满意程度。结果:手术结束后, 观察组患者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拆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同时患者术后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相对于常规护理措施, 综合护理在手术室患者中的应用更能控制手术室感染, 减少护理差错, 提高患者术后满意程度,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综合护理,手术室

参考文献

[1]郭丹, 翟娜, 金秀华.预警评分分级综合护理措施对妇科围术期病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护理研究, 2013, 27 (9) :3005-3006.

[2]任觅叶.手术室院内感染的管理与控制[J].当代护士 (学术版) , 2013, (6) :131-132.

[3]高冬梅.手术室院内感染控制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 2013, 25 (19) :96-97.

煤矿综合防尘措施 篇5

为了搞好矿井防尘管理工作,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和职工身体健康,特制定本综合防尘管理制度。

一、矿明确由安全副矿长负责矿井综合防尘工作,矿技术负责人对矿防尘工作负责技术管理,矿必须安排两名工作责任心强的同志负责全矿防尘工作、其编制归通风安全科。

二、矿必须在地面修建一个容量不小于200m3的防尘水池,并经常保持储备有足够的防尘水。

三、矿要健全防尘水管路系统,以满足现场生产及防尘洒水的需要,防尘管路必须敷设到所有采掘工作面和下煤(矸)眼。

四、井下所有的下煤(矸)眼必须安装有喷雾洒水装置,每个喷雾洒水装置必须雾化好,灵敏可靠、使用正常。

五、实行放炮作业的采掘面,必须实行湿式打眼,坚持使用水炮泥,掘进工作面20m范围内放炮前后必须坚持对巷道四周进行冲洗。

六、必须坚持定期清扫积尘,主要进回风巷至少每月清扫或冲洗一次;采区内巷道积尘冲洗周期由矿技术负责人决定、必须保证井下所有巷道内不得有煤(岩)尘堆积。

七、井下采掘工、转煤工、装车工、打眼工、放炮员、瓦斯员等必须坚持配戴防尘口罩。

八、矿井必须绘制防尘系统图,建立防尘设施台帐,做到记录准确、符合实际。

九、做到合理配风,以利防止粉尘的产生。井下各种巷道的风量和风速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不得随意减少巷道施工断面,各种材料按规定存放和堆码整齐,不得人为造成通风断面减少,如遇非人为因素造成巷道断面变小,必须尽快组织人员清透。

十、矿井必须按规定安装隔爆设施,隔爆设施的安装地点、数量、水量及安装质量符合规定,并建立隔爆设施台帐,做到记录准确、符合实际;防尘工必须经常检查水袋完好状况和水量情况,发现不合格必须立即进行整改。

十一、矿按《粉尘防治规范》的要求,配备一人专职负责测定工作。粉尘测点布置符合《矿井粉尘测定及评定办法》的规定。井下各测点的全尘、呼吸性粉尘、粉尘分散度、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次数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粉尘测定结果必须每月报矿。

十二、测尘工必须做好测尘仪表的维修及校正工作,保证仪表能正常使用。矿井综合防尘负责人要经常检查情况,发现问题,必须批评指出,监督整改。

十三、综合防尘工作必须实行齐抓共管、矿井防尘设施的安装使用必须明确责任并建立严格的工作制度和考核办法、严格进行考核。

采取综合措施防治鱼类肝胆综合症 篇6

但近些年来,受高密度养殖的影响,鱼类肝胆综合症成为水产养殖的高发病。尤其是草鱼、框鲤、武昌鱼、罗非鱼等鱼种培育和成鱼养殖中普遍发生,死亡率高达30%,给养殖户造成了重大损失。笔者结合实践经验谈一下在肝胆综合症预防过程中的体会,以期对肝胆综合症的预防起到参考作用。

1临床症状

鱼体发黑,体表完好,常溜边上浮,游动无力反应迟缓,有时乱窜,常腹部膨大,摄食减少,鳃丝红肿。随着病情发展,受到应激时易出现胸、腹、背鳍出血现象。

2剖检变化

剖检后可见腹腔积水,肠道无食,常充满黄色粘液,肠壁变薄无弹性,肝脏肿大,常呈花白肝或色淡发黄。有时伴点状出血,质酥易碎,肝组织内存有脂肪颗粒或白色结节。

3发病原因

诱发该病的因素包括水体环境有毒物质和饵料营养不匀衡等,这些因素长期作用鱼体造成鱼体免疫力下降或直接诱发该病。

3.1水体环境

养殖密度过大,水体老化,水中长期溶氧不足,有机物厌氧分解盛行,底质底层水中积累大量有害物质。如低级脂肪酸、胺类、重金属,再加上过度投饵积累的代谢废物氨类。使水体氨、氮和亚硝酸盐长期超标,对鱼体免疫系统的破坏不可逆转。是肝胆综合症的重要应激诱因。

3.2中毒性因素

饵料和水中的多种毒物包括化学毒物(敌百虫、硫酸铜、棉酚等)、植物毒素、霉菌毒素(黄曲霉素、代谢毒物如氨、胺类等)。这些毒素都对肝脏有特异的毒性作用,可使肝脏严重损害。由于肝脏是鱼体最大的解毒器官,一般毒物经肝代谢或解毒,毒物本身或代谢物可损伤肝实质细胞,肝损伤后,来自肠道内毒素绕过肝脏,直接进入体内循环,破坏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造成血液外渗,产生出血倾向。

3.3饵料配方不够科学

饵料中能量用量过高和油脂添加剂过多。由于蛋白质料价格较高,现有一种趋势,配方中能量饵料比例提高和油脂添加增大,此举的确可以降低成本,提高鱼体生长速度,但造成了鱼体免疫力的降低。由于糖类与脂类的关系最为密切,过量糖则转化为脂肪在肝脏和腹腔的储存。解剖时可见,脂肪肝和肠道周围脂肪沉积充盈腹腔。

3.4饵料中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

饵料中氯化胆碱、Vc、 VE、Vk等都直接或间接参与糖脂类和蛋白质在肝脏中的代谢和转化。尤其维生素易失效,且不易混匀。

4防治措施

肝胆综合症的病因较复杂,该病也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所以必须采取综合措施,预防该病,有条件的鱼塘应坚持每年冬春季干塘及时清除过厚的底泥,彻底消灭底泥中的病原微生物和有害毒物。春季放养苗种前用生石灰清塘,调水。

转变不合适宜的高产高效的观念,改变单养模式,减少放养密度,做到水体不超载。

饵料应选择那些销量大、信誉好、配方合理的大公司产品,不投喂库存期长的饵料。合理投喂饵料,夏季应掌握好八分饱原则。

强化增氧措施,7-9月份要整夜开机,保证第二天早上鱼类良好吃食状态。同时遵循少量多次注排水原则,实践证明,水体溶氧充足是稳定水质的有力措施。

合理使用免疫增强剂,提高鱼体抗病力。在肝胆综合症高发期,饵料中加拌一些Vc、 VE及黄芪多糖,可以增强养殖鱼类自身的免疫力,减少疫病的发生与危害。

加强综合管理措施,坚持早晚巡塘,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

综合护理措施 篇7

1 资料与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对患儿进行监测和护理。其中男26例, 女14例, 足月新生儿32例, 过期产新生儿8例;自然分娩新生儿31例, 剖宫产新生儿9例;有产前宫内窘迫史的新生儿29例, 21例新生儿生产时有轻度窒息, 8例出现重度窒息;羊水发生Ⅰ度粪染的9例, 发生Ⅱ度粪染的13例, 发生Ⅲ度粪染的10例。经过治疗, 40例患儿全部痊愈出院, 治愈率为100%。

2 综合护理措施

2.1 清理呼吸道: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是因为胎儿在分娩时把受到胎粪污染的羊水吸入呼吸道引起的, 因此胎儿分娩后要在第一时间清理呼吸道内被胎粪污染的羊水, 保持呼吸道的畅通, 这也是预防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中最关键的措施[3]。胎儿分娩时对出现胎粪污染的胎儿头娩时要立即约束胸部, 防止胎儿进行呼吸, 此时迅速吸干净胎儿口部和鼻部的羊水和黏液, 如果羊水出现Ⅲ度粪染的混浊样, 且胎儿的生命体征不明显, 要立即进行气管插管进行气管内吸引, 将胎儿气道内的粪染羊水清理干净。本组病例中32例胎儿发生不同程度的羊水粪染, 经过及时有效清理呼吸道的措施后, 30例胎儿表现出了良好的效果, 2例胎儿经过抢救后生命体征稳定, 逐渐好转。

2.2 洗胃:

患儿很有可能会将粪染的羊水吞咽到胃部, 这会刺激胃黏膜从而导致胃部黏液分泌过多以及胃酸分泌过多, 新生儿处于水平位时, 喷门呈现比较松弛的状态, 出生后因为容易发生呕吐就会产生误吸[4,5]。对于发生羊水进入胃部的新生儿要进行早期洗胃:将胎儿的头部放置在较高的位置, 然后通过鼻腔插入胃管并送达至胃底部, 改变胎儿位置在左侧卧位, 抽取胃部内容物, 直至洗胃液洗出的液体清晰为止, 洗胃后将胎儿放置为右侧卧位3 h左右, 有利于尾部内容物的排出, 然后定时改变胎儿左右的侧卧位。本组病例中洗胃液使用的是25%的碳酸氢钠或者生理盐水, 温度为38℃左右, 每次10~15 m L, 进行等量回抽。本组40例病例中所有患儿都进行了早期洗胃, 洗胃后发生呕吐, 38例患儿24 h后呕吐逐渐消失恢复较好。

2.3 供氧:

根据患儿血氧的检测情况, 对所有患儿采用供氧。所有患儿采取持续性的呼吸道正压供氧。清理干净患儿呼吸道的胎粪后, 使用压力为3~5 cm H2O的CPAC维持Pa O2在60~70 mm Hg, 如果发现患儿呼吸情况得到改善后, 立即改变供氧方式, 并且逐渐减少供氧浓度和供氧时间, 或者不用供氧, 防止患儿出现氧气中毒。

2.4 其他综合护理措施:

维持足够能量:患儿在洗胃后禁食3~6 h, 禁食期间要密切关注患儿血糖变化, 可以采用微泵注射通过静脉补充葡萄糖, 要均衡输入, 防止患儿发生血糖波动, 输液时防止速度过快, 否则会造成脑水肿;常规给予患儿抗生素预防感染, 要密切观察是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患儿开始进食后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喂养原则, 开始喂奶的时候可以用少量的糖水进行试喂, 如果没有发生呕吐, 则可以进行喂奶, 患儿进食要少量多餐并逐渐增加, 不能过饱, 防止因为吸入引起窒息或者是呕吐, 不能正常喂养的胎儿可以采用鼻伺喂养。

维持正常体温:患儿所处的病室要维持正常的温度和湿度, 温度一般控制在26℃左右, 湿度控制在55%左右, 可以将胎儿放置在暖箱或者辐射台中, 从而保证新生儿的皮肤温度为36.5~37℃。

采用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新生儿的免疫力比较低下, 很容易发生感染, 因此在患儿进行各项治疗和护理的时候要严格进行消毒隔离,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规程, 并且加强患儿口腔。皮肤、肺部等的护理, 防止发生感染。

密切观察患儿病情:新生儿的病情发展变化速度很快, 因此医师和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细致的观察能力, 认真准备好抢救的准备并做好相关情况的记录。使用多功能心电监护仪来监测患儿的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和血压等变化, 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频率、呼吸节律、深浅度和胸廓起伏状态, 观察患儿的口唇、肢端皮肤、脸部皮肤颜色的变化, 以及吸出的痰液的量和性状的变化, 还要观察患儿的吸吮力和大小便情况, 并逐一做好详细的记录。

健康教育: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是一种比较严重的新生儿疾病, 患儿家属会因为极度担心产生负面情绪[1], 因此护理人员要及时和患儿家属进行沟通, 向家长告知疾病的有关知识和护理的要点, 指导家属定时更换患儿的体位, 告知家属哺乳的时间、量等药店, 防止患儿出现呕吐, 并且要叮嘱家属要对患儿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以及俺是进行预防接种。

3 讨论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严密观察、及早预防和完备的综合护理对于疾病的治疗和恢复是相当重要的, 本组40例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病例经过密切观察、及时抢救以及综合护理后所有患儿全部治愈出院, 治愈率为100%。

综上所述,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主要措施是做好孕产妇产前和生产时的监护, 新生儿胎头分娩时要重视及时并且彻底地清理新生儿的呼吸道, 对于发生吞咽的新生儿要进行早期洗胃, 加强新生儿窒息时的复苏抢救, 做好完善且正确的治疗和护理, 从而大大降低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参考文献

[1]元惠琴.羊水胎粪污染与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观察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 2007, 4 (19) :526-527.

[2]吴瑞萍, 胡亚美, 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1141.

[3]鲁侠.30例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的监测与护理体会[J].临床护理, 2009, 4 (47) :117-118.

[4]雷春莲.现代儿科护理手册[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1:38.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措施 篇8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我科收治的18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临床护理资料并进行分析, 所有患者均确诊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18例患者中, 有男14例, 女4例;年龄39~68岁, 平均 (57.4±4.6) 岁;其中合并高血压患者16例, 合并2型糖尿患者7例, 房颤2例, 长期嗜烟酒者8例, 脑梗死病史1例。

1.2 临床症状

本组18例患者中, 出现头晕症状患者8例、嗜睡3例、恶心呕吐12例、昏迷、1例、瞳孔改变6例、运动障碍11例。

1.3 并发症情况

18例患者并发肺部感染12例, 其中气管切开8例, 有一例患者脑疝放弃治疗, 并发上消化道出血8例, 18例患者均不同程度出现肢体废用性萎缩, 积极的康复治疗改善患者的愈后。针对并发症护理采取措施。

1.4 治疗及愈后

18例患者临床经过脱水, 抗感染, 促醒, 保护线粒体, 改善脑循环, 营养神经,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预防并发症的治疗, 4~6周后, 临床好转5例, 植物状态2例, 最小意识状态8例, 闭锁状态3例。

2 临床护理

2.1 脑疝

(1) 做好对患者意识状态的观察。由于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易对患者脑干及丘脑造成损伤, 并导致患者意识水平下降或造成昏迷等, 因此对患者做好意识状态观察, 出现认知能力下降使, 要警惕脑疝形成。 (2) 做好瞳孔改变与眼球运动观察, 瞳孔扩大与脑残的形成存在一定关系, 一旦存在瞳孔改变时, 可能是眼神经的原发性损伤, 需对患者进行进一步观察, 以便确诊为脑疝; (3) 摇高床头30~40度以减轻脑水肿, 急性期予3~7 d遵医嘱予脱水, 利尿降颅内压治疗, 甘露醇予快速加压静脉滴注, 以保证脱水的效果; (4) 必要时请外科会诊行去骨瓣减压术。

2.2 肺部感染的预防

(1) 呼吸道的管理, 由于患者意识水平的下降, 咳嗽反射减弱, 呼吸道分泌物难以自行咳出, 患者会出呼吸急促, 舌根后坠, 痰液难以吸出, 如氧饱和度低于90%, 应立即予面罩吸氧, 行动脉血气分析, 若提示低氧血症或二氧化碳储留时, 考虑予口咽通气管或鼻咽通气管畅通气道, 必要时可予患者纤支镜吸痰, 吸出气道深部的痰液, 或是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以改善患者的通换气功能; (2) 气管切开后的患者应加强翻身叩背1次/2 h, 辅以机械辅助排痰, 痰淮粘稠难以咳出时予0.45%氯化钠注射液持续氧气雾化吸入效果较好, 以有效的稀湿痰液, 促进痰液的排出.预防肺部感染; (3) 对于吞咽困难, 咳嗽反射弱, 进食进水呛咳明显的患者, 早期置入鼻饲管进食以防误吸, 做好家属的防误吸宣教工作; (4) 加强口腔护理, 予电动牙刷予口灵清洁口腔每日2次, 临床研究表明, 口腔的清洁程度与肺部感染发生率是成正相关的。

2.3 消化道出血干预

本组18例TOBS患者合并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的有8例, 回抽胃液呈咖啡色, 胃液潜血试验阳性, 遵医嘱常规予禁食, 冰盐水加去甲肾上腺素分次鼻饲止血, 给予奥美拉唑静脉滴注后少量进食冷流质, 消化道出血症状能好转。

2.4 废用综合症

患者病情危重, 自主肢体活动受限, 应早期介入床边康复理疗, 针炙, 电疗, 肢体按摩, 壮炙, 防止肢体废用综合症的发生, 理疗师教会家属进行肢体被动按摩, 先从远端开始, 然后近端, 由轻到重, 10~15 min/次, 2~3次/d。对患者进行良姿位的摆位也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减少肢体的变形、痉挛和水肿。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时根据患者肌力的等级逐步进行训练, 3级以上肌力患者指导进行主动锻炼, 先从大关节开始, 然后小关节, 幅度由大到小, 每个关节至少重复6~8次, 多做肩外展, 外旋及踝背屈等动作。最大限度的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2]。

2.5 压疮预防

卧床患者的皮肤管理, 予患者卧气垫床, 温水擦浴每日两次, 对于消瘦型压疮高危患者也可予多爱肤敷料保护局部受压的皮肤, 赛肤润在I期压疮临床使用效果好。

3 讨论

通过18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护理, 并发症的预防是本病的护理重点, 肺部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 我科采取了监护室专人管理, 加强翻身扣背, 雾化吸入, 机械辅助排痰, 纤支镜吸痰以及定期留痰培养敏感抗生素的治疗, 患者肺部感染均得到有效控制。围绕昏迷患者并发症的采取综合干预措施, 最大程度的改善患者的愈后。基底动脉尖指基底动脉顶端2 cm范围内主干血管及双侧小脑上动脉及双侧大脑后动脉共计5条血管, 此区域出现循环障碍常可导致相应供血区域出现多发梗死灶, TOB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快速发展, CT、MRI、MRA及DSA设备的普及, TOBS逐渐被大家认识[3,4]。TOBS造成的损害部位越多、范围越大则患者的预后越差;同时若病灶区侧支循环越好则患者预后较好。常见的病因有栓塞和血栓形成, 栓子来源常见于心脏和椎基底动脉近心端的硬化斑块, 常见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和高脂血症, 可能的发病原因还有维生素缺乏、弓形体病、狼疮脑病、神经梅毒、脑囊虫病、霉菌感染、肿瘤和脑低灌注等[5]。本病预后差, 是后循环卒中的危重类型, 国外研究表明, 脑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累及基底动脉中段和 (或) 远端的供血区时, 其病死率或严重致残率的风险增加30%, 累及基底动脉远端供血区其病死率或严重致残率达77%。

参考文献

[1]俞敏.55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临床表现与影像学分析[D].吉林大学, 2010.

[2]朱婷婷.针刺对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D].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0.

[3]卢宝全, 韩德昌.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的常见影像学改变:椎动脉异常[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6 (4) :248-249.

[4]费文静.基底动脉尖综合症95例的病情观察及护理[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3 (6) :204-205.

综合护理措施 篇9

1 临床资料

我们管辖的某社区共有居民4560人, 中青年机关干部占40%, 中年工人占20%, 儿童占30%, 老年人占10%。对于社区内有心脑血管疾病诱发因素或已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 建立健康档案。首次健康档案上, 写清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一般健康检查及主诉、现病史、初步诊断、护理诊断、护理问题、治疗方法、护理措施、联系电话。定期随访, 定期随诊时, 还要及时记录病情变化情况, 了解病情的动态变化。

2005年12月—2009年7月, 经过4年的不断跟踪随访, 使本辖区内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明显下降, 由2005年12月患病667例, 下降至2009年7月的373例, 下降率为44.1%, 见表1。

2 防治方法

2.1 建立健康档案

针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 进行健康评估, 找出每例患者患病的危险因素并认真记录, 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2.2 加强宣教

对于共性问题, 定期通过黑板报等形式宣传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知识, 社区医护人员认真准备每期宣传资料的内容, 做到每月更换1次。另外, 采取义务讲座, 集体授课的方式来进行宣教。

2.3 个体化健康教育

患者在社区就诊、治疗、护理的过程中, 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并且针对性地开一些健康处方, 也可称保健处方, 供病人使用。

2.4 家访随诊

2周家访1次, 对已患病者1周随访1次。另外, 建立电话咨询, 病人有什么情况可随时与医护人员取得联系。对于每次随访的结果要进行记录。

3 防治主要内容

3.1 控制危险因素

心脑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和主动脉粥样硬化, 引起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包括饮食结构不合理、吸烟、酗酒、肥胖、食盐过多、精神压力过大、生活不规律、年龄因素等。

3.1.1 限制食盐摄入量

据流行病学调查, 如果人的一生中每日食盐量维持在5.85 g水平, 则在25~55岁期间可降低收缩压9 mm Hg (1.2 kPa) 。到55岁时每日吃食盐低于5.85 g, 其冠心病死亡率可下降16%, 脑卒中下降23%, 所有病因的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13%。在限盐的同时增加膳食钾的含量, 降低钠/钾比例值, 达到 (2~3) ∶1, 每日食盐摄入低于6 g为宜。

3.1.2 戒烟和提倡不吸烟

应提倡彻底戒烟, 戒烟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

3.1.3 限制饮酒

大量饮酒, 可使冠心病危险性增高, 引起脑卒中, 引起动脉硬化。对于有脑血管病史者, 建议不饮酒, 有心血管疾病者, 可适量饮酒, 但不超过50 g/d。

3.1.4 增加活动量、控制体重

肥胖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引起高血压。经常参加适量的体育运动可控制体重和减轻体重, 增强心血管功能。据试验, 一位体重55 kg的女性, 散步1 h可消耗661 kJ (158 kcal) 热能, 洗衣, 擦地板1 h消耗728 kJ (174 kcal) 热能, 足球运动可消耗1368 kJ (327 kcal) 热能。如果静坐办公室, 则每小时只有251 kJ (60 kcal) 的热能消耗, 如果热能摄入多, 付出少, 多余的热能就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体内, 久之就会超重乃至肥胖。我们根据每位患者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运动指导, 多主张以散步的形式进行运动, 基本上要求每天运动2次, 每次30 min, 每次步行3 km, 让体重能逐渐降下来。

3.1.5 膳食预防

“食物多样, 谷类为主”, 计划主食用量, 防止体重超重, 肥胖者限制总热能, 控制主食用量。蛋白质一般可不必控制, 控制总脂肪摄入量, 减少或杜绝动物脂肪的摄入, 食用植物脂肪, 特别是豆油, 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卵磷脂, 有利于脂肪的运动, 降低动脉粥样硬化, 降低高血压, 脑卒中发生。多食蔬菜、水果、纤维素食物。我们根据每位患者的体重制定饮食计划, 使体重逐渐接近正常体重。

3.1.6 年龄因素

心脑血管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明显增加, 中医观点认为:人过40, 精力过半, 气血功能下降。气的功能下降, 推动血流循环的动力减退, 造成血液循环减慢, 血液黏稠度增加, 引发高血压、心肌梗死、脑梗死。按气血功能下降原理, 针对病人具体情况, 适当给一些补气补血的药物, 如中药, 黄芪、当归、党参、白术等。

3.2 控制疾病进展、预防用药

3.2.1 控制血压

采用寿比山、复方降压片等药物使血压稳定在正常水平。

3.2.2 降低血黏度和血脂水平

用肠溶阿斯匹林、脂必妥等药物。

3.2.3 扩张血管

尼莫地平、硝酸甘油类药物。

3.2.4 中医活血化瘀药物

复方丹参滴丸、脉络宁等药物。

4 中医辨证护理

4.1 高血压病人伴有肝阳上亢者

如伴有头疼、易怒、舌苔薄黄者, 可适当给中药天麻勾藤饮加减。饮食以清淡、甘寒为主, 如绿豆、芹菜、冬瓜等, 忌辛辣刺激食物。

4.2 高血压病人伴有阴虚风动者

症候有烦燥、失眠、眩晕、耳鸣、手足心热等症, 舌质红绛或暗红, 少苔或无苔, 脉细弦或细数者, 可选用增液汤加减。并应避免情绪刺激, 勿惊恐, 郁怒, 饮食以养阴清热为主, 如百合莲子薏仁粥、甲鱼汤、淡菜汤、面汤、银耳汤、黄瓜、芹菜等。

5 情志护理

指导患者利用中医气功、太极拳进行身体锻炼, 可起到调节情志, 放松身心, 延年益寿。嘱病人不要暴喜暴怒, 以免引起气机紊乱, 脏腑功能失调, 要精神宁静、乐观、豁达, 做到节制情欲, 学会控制感情, 避免情绪波动。

6 季节护理

春季万物萌发, 天气乍暖乍冷, 不可减衣太多;夏季天热, 防止中署, 但不可贪凉, 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间;秋季主收藏, 气候干燥, 应慎避风寒, 适当运动, 及时增加衣被;冬季天寒, 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 体虚者可在室内活动, 避免在寒冷的早晨过早起来运动, 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 严寒可致凝, 有可能造成梗死和出血的危险。

7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在健康教育过程中, 针对不同病人, 告诉其疾病如果出现哪些症状, 应及时与社区医生联系。如出现以下危险症状, 如心前区剧烈疼痛、剧烈头疼、恶心、呕吐、意识不清的症状时, 要及时与120联系, 告诉病人如何拨打120电话。

综合护理措施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0例眼外伤患者, 于2013年1月~2014年2月期间在大庆市人民医院眼科住院并接受手术治疗。左眼46例, 右眼54例。男62例, 女38例。年龄5~70岁。成人72例, 儿童28例。包括锐器伤40例, 爆炸伤30例, 酸碱烧伤12例, 撞击伤15例, 动物啄伤3例。损伤部位:角巩膜裂伤45例, 角膜裂伤60例, 巩膜裂伤20例, 眼睑裂伤27例, 角膜异物9例, 眼挫伤8例, 眼球破裂5例。

1.2 护理干预措施

(1) 术前心理护理。眼外伤是急病, 心理上没有任何准备, 患者感到十分焦虑与恐惧, 护士应主动热情接待患者, 态度和蔼, 语言温柔亲切。同情、体贴、关心患者, 耐心倾听, 为其解决实际困难。通过对受伤情况的分析, 了解其疼痛的程度, 是否出现视力障碍, 评估患者是否存在恐惧、焦虑、压抑、悲伤、无助等不良情绪, 并制定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帮助患者走出阴影,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耐心向患者讲解手术的目的和手术的大致过程, 介绍手术医师及麻醉医师的资质, 介绍眼科手术的先进设备及手术室的环境, 以提高患者的整体认知水平, 尽快适应角色转换, 防止负面情绪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对患者的各种担忧及顾虑做好科学合理的解释。对疼痛剧烈者要安抚好患者的情绪, 使其放松, 减轻疼痛, 以免在检查治疗中躁动不安, 产生医源性损伤。做好术前准备, 并向患者交待注意事项及配合方法。 (2) 术后护理。a.全麻未清醒者给予去枕平卧, 头偏向一侧, 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要卧床休息1 d, 避免体位的突然变化, 减少头部活动, 尤其是患眼尽量不要活动, 千万不能揉眼、挤眼、碰眼, 同时还要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 捏鼻、弯腰、低头等, 避免眼内出血和伤口裂开等并发症的发生[2]。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 对眼部伤口情况密切观察, 注意有无渗血及渗液, 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 防止松脱, 可加戴眼罩进行防护。按时换药, 并注意无菌操作。同时避免眼球受到压迫, 正确使用滴眼液。嘱患者保持个人卫生, 预防感染。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 给予必要的止血、抗菌、镇静、散瞳治疗, 及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b.疼痛的护理。首先可以用转移注意力的办法, 播放轻音乐, 同家属谈感兴趣的话题等。效果不明显时可以遵医嘱使用阵痛药物 (在术后24 h) 。术后2~3 d患者出现剧痛提示眼内出现伤口出血、眼压增高或眼内感染, 要立即通知医生, 并配合医生进行抢救。c.饮食护理。饮食要搭配合理, 营养丰富, 以半流食为主, 且富含维生素及纤维,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及油腻的食物, 保持大便通畅, 禁烟酒。d.保证睡眠充足, 思想放松, 情绪稳定, 心态平和, 对疾病的转归有正确的认识。对眼球摘除的患者更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消除悲观心理, 使其鼓起勇气, 乐观面对生活。

2 结果

经过综合的护理干预, 全部患者手术均获成功, 100例患者中有60例视力完全恢复, 占60%;有26例视力恢复到0.3~0.8, 占26%;有9例恢复到0.1~0.3, 占9%;有5例眼球摘除, 占5%。

3 讨论

眼外伤虽然不是能引起生命危险的疾病, 但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得当可以直接致盲, 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可以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的视力。眼外伤发病突然, 患者对该疾病认知不足, 往往会产生恐惧、焦虑与紧张的心理, 良好的心理干预对眼外伤患者意义重大, 可以有效地减轻或消除不良的情绪, 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并在术中能很好地配合, 使手术顺利进行, 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视力的损伤, 挽救患者的视力, 临床价值极高[3]。

参考文献

[1]邓艺萍, 苏秋玲, 郑月琼.眼外伤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研究.河北医药, 2013, 11, 35 (22) :3512.

[2]李延萍.眼外伤患者的护理体会.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1, 19 (10) :1809.

奶牛夏季综合防病六措施 篇11

一、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

夏季奶牛采食量减少,营养物质容易缺乏,总的饲喂原则应是体积小,营养水平高,增加采食量,提高饲料的消化率。精饲料配合比例大致为:玉米66%;豆饼(粕)21%;麦麸10%、骨粉2.5%、食盐0.5%。日粮中还要添加足量的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出生犊牛要尽早吃上初乳。犊牛出生10天后,可给予混合精饲料和优质的干青草,让犊牛自由采食。犊牛1月龄时混合精饲料每天每只喂量在0.25公斤左右,2月龄时混合精饲料每天每只喂量在0.5公斤左右。育成牛的饲料喂量要根据其体重的大小而定,混合精料每天每只喂量为1~3公斤,粗饲料每天每只喂量为10~20公斤。

二、加强日常管理

夏季牛场的管理以防暑降温为主,尽量减少热应激。牛舍顶棚的材料应有良好的隔热性能,顶棚要建成倾斜式以利空气流通。白天要打开牛舍的通风孔和门窗,促进空气流通,降低牛舍温度。天气炎热时可以向牛体喷撒清水降温。条件好的牛舍,可安装喷雾洒水吹风装置降温。运动场上应搭设凉棚,晴天可以乘凉,雨天可以防止雨淋。在牛舍和运动场周围适度种植花草和树木,以减少日光辐射,防止热气进入牛舍,降低牛舍温度。有条件的牛场可以进行种养结合,在凉棚周围种植藤蔓植物,降温效果会更好。每天刷拭牛体,也利于牛体散热。

三、搞好卫生、消毒工作

牛场要谢绝参观。牛场内不得饲养其他畜禽,禁止将畜禽及其产品带入场区。牛舍门口要设置消毒池,消毒池内消毒液要保持有效浓度。凡进入生产区的人员、饲料、车辆、奶牛均应经过检疫、消毒。牛场内生产区应严格做到人员、用具、牛群固定,一切用具仅限于在场内使用,直到废弃为止。每天打扫牛舍和刷洗饲槽水槽,定期消毒。牛舍每周消毒一次,运动场每半月消毒一次。消毒剂应选择对人、牛和环境安全,没有残留毒性,对设备没有破坏性的消毒剂。牛舍内外粪便要及时清除,特别注意死角中的粪便和污水的清理。粪便的贮存与处理应有专门的场地,并应处地势较低的地方和下风向。

四、进行必要的免疫接种

奶牛场应当根据当地夏季疫病流行情况、疫(菌)苗使用效果及本地实际,制定实用的免疫接种计划和程序,在适宜的时期进行牛群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制定免疫程序应当考虑母源抗体水平和持续时间,接种牛的年龄,畜群免疫率等因素。奶牛夏季主要进行牛口蹄疫、布鲁氏杆菌病和牛流行热免疫接种。免疫接种前要观察牛群的健康状态,如有发热、下痢和其他病症时,应暂缓接种。妊娠母牛在产前和产后两周内不能进行免疫接种。接种弱毒疫苗前后各7天,应停止对奶牛使用抗生素等敏感药物,同时应避免使用含氯消毒剂饮水。接种灭活苗时,应注意发热和疼痛等过敏反应。

五、严格实施检疫

奶牛场要建立严格的检疫制度,定期向当地动物检疫部门报检,以便及时发现和控制牛传染病。奶牛夏季主要进行口蹄疫、结核、布鲁氏杆菌病等传染病的检疫。外购奶牛必须经过当地动物检疫部门检疫。奶牛购入后要隔离观察一个月以上,同时进行消毒、驱虫、补注疫苗等工作,确认健康方能混群饲养。当牛群发生疑似传染病时,必须及时隔离,并上报动物卫生防疫部门检验诊断。确诊为传染病时,要在动物卫生防疫部门的指导下,采取必要的封锁、隔离、消毒、预防接种等紧急措施。

六、适当进行药物防病

夏季在奶牛饲料或饮水中加入某些药物,在一定时间内可以使牛群不受疾病的危害。防病使用的药物要经国家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严格遵守规定的给药途径、使用剂量、休药期和注意事项。

综合护理措施 篇12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一2011年12月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超过72h未排便的100例患者,男62例,女38例,中位年龄56.9(38.2-69.3)岁。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损伤40例,单纯颅内血肿10例,脑出血26例,脑梗塞1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4例;手术治疗30例,保守治疗70例。两组患者各病种的分布及手术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入院均行头颅CT明确诊断。

1.2 便秘诊断标准[2]

(1)排便无规律,间隔时间≥3d,大便干结,排出困难,有不舒适感。(2)大便常规无异常改变。(3)不伴结肠、直肠器质性病变。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措施,实验组采用中医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便秘缓解情况。中医综合护理措施如下:

1.3.1 腹部穴位按摩:

每天餐后2h进行腹部按摩。患者取仰卧位,两腿屈曲,腹部放松。取穴:依据患者本人手指为尺寸折量标准来量取腧穴的定位方法,又称“指寸法”。常用的手指和尺寸有以下几种:(1)拇指第一节宽度为1寸,食中指第二节宽度为1.5寸,食中无名小指第二节总宽度为3寸。(2)常用腧穴及定位。中脘: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天枢:腹中部,脐中旁2寸。气海: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上巨虚:在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6寸,胫骨旁开1横指。操作手法:(1)操作者站在患者右侧,左手手掌抹石蜡油,双手重叠(左手在下、右手在上)置于右下腹部,以大鱼际肌和掌根着力,用摩法和推法由中脘穴顺时针推至对侧天枢穴到气海穴的近侧天枢穴,再回到中脘穴,环形按摩约5min。(2)用揉法分别按摩中脘穴,两侧天枢穴、气海穴,各30次。(3)用按法按压上巨虚穴约3s,再用揉法顺时针按摩30次,及早训练反射性排便,可起到刺激肠蠕动和帮助排便的作用。

1.3.2 饮食疗法:

(1)蜂蜜65g,香油35ml。用沸水将蜂蜜和香油冲调后温服。每日早晚各服1次。(2)香蕉2只,去皮加冰糖适量,隔水蒸,每日吃2次,连吃数日。(3)芝麻粥:用黑芝麻6g,粳米50g,蜂蜜少许熬粥,每日2次,早、晚餐服用。(4)首乌粳米粥:取何首乌30g,水煎浓汁,去渣后与粳米100 g用清水适量一起煨粥,调味服食,日服2次。

1.3.3 正确使用通便剂:

对改善生活习惯及心理干预效果仍不佳者,可遵医嘱利用药物来改善病人的便秘症状[3]。年老体弱者可利用性质温和的缓泻剂和胃肠动力药改善症状,如开塞露、果导片和麻仁软胶囊等,一般缓泻剂于口服后6~8h起效,故服药时间以睡前为佳,以达到次日晨起床后或早餐后排便。紧急情况可选用灌肠法,常用2%肥皂水灌肠,均可以有效缓解便秘。特殊情况可戴手套帮助病人直接从直肠内取出粪石。

1.3.4 早期肢体活动:

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尽早为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被动活动或按摩肢体各关节进行锻炼,促进肌力恢复和肠蠕动,每天3次,每30min。定时予翻身拍背,每2h1次,每次5~10min。

1.4 评价标准

每天1次大便为显效,每2~3天1次大便为有效,3天以上1次大便为无效。总有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正态分布资料采用()描述,偏态分布资料采用M(IQR)描述。二分类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便秘缓解显效率和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见表1。

例(%)

3 讨论

便秘是神经外科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其可能原因如下:(1)颅内压增高:可能会引起下丘脑植物神经中枢缺血而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引起胃肠道蠕动减慢,导致便秘发生。(2)术后麻醉并发症:神经外科病人如行手术需应用麻醉药物和肌松药物,可使胃肠蠕动减慢,导致便秘发生,占总例数的30%。(3)长期卧床:神经外科许多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或肢体功能障碍,导致这些患者长期卧床,活动减少,胃肠蠕动减慢,腹肌及膈肌松弛无力,从而引起便秘,这是引起便秘的最常见原因。(4)禁食:昏迷或呕吐频繁患者常需禁食,此类患者因为不能进食谷类和纤维类饮食,致使进入胃肠的食物残渣减少,经胃肠吸收后剩余的食物残渣对结肠壁产生的压力过小,机械性刺激不够,不能引起排便反射,导致便秘的发生[4]。(5)脱水药、利尿剂的应用:神经外科病人急性期由于颅内压增高,常需应用脱水药和利尿剂降低颅内压,但同时也常常引起水、电解质紊乱,水分丢失,大便干燥、低钾,使肠蠕动减慢,从而导致便秘的发生。

中医理论认为,长期卧床阳气失于振奋,以致脏腑组织功能减退,体质虚弱,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5],导致精血津液的代谢运行失常,大便秘结或溏滞不爽,或是气滞,穴位按摩能温通二脉,调和气血,具有温经活络、活血化瘀和消肿散结止痛的作用。研究显示[6],穴位按摩能够有效地缓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便秘,其疗效与番泻叶相当。

本研究发现,采用中医综合护理措施患者便秘总的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进一步证实了包括穴位按摩在内的中医综合护理措施,对神经外科卧床患者便秘有良好的疗效。在昏迷患者留置胃管过程中,应尽早采取预防和处理便秘的措施,如鼻饲鲜榨果汁、蔬菜汁和蜂蜜水,每日经胃肠道摄入水分>1500mL或>2000mL。清醒合作患者可采用行为干预疗法,运用肛门会阴锻炼法[7]指导患者随意收缩肛门和会阴5s,再舒张放松5s,重复10次,可增加肛门外括约肌、耻骨直肠肌和肛提肌的随意收缩力。同时应提供安静、隐秘和舒适排便的环境,这些中医综合措施能够有效地预防神经外科患者便秘的发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值得在护理同行中探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王静宇,王东芳.通腑化瘀法治疗中风急性期实证50例临床观察[J].江西中医药,1995(5):12-13.

[2]杨爽.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便秘病人的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16):52-53.

[3]夏瑾,陈建永,潘峰,等.功能性便秘病人社会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3):207-210.

[4]杨昌美,黄梅,陈玉秋,等.鼻饲患者防治便秘的护理干预措施[J].泸州医学院报,2007,30(6):547-548.

[5]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233.

[6]宋雪青.穴位与腹部按摩护理法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便秘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2,26(7):1977-1978.

上一篇:网织红细胞分析模块下一篇:分组学习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