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病房综合护理(精选6篇)
开放性病房综合护理 篇1
焦虑症为一种以负面情绪焦虑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症状[1]。患者常表现为过度的无目的, 无对象的紧张, 以及对现实问题过分的等你信烦恼, 以至于影响生活的一种疾病。有研究表明, 患者住院时除了接受治疗外, 优秀的护理方法也可对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病情产生影响[2]。本研究对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焦虑症患者病情的影响进行对照观察,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精神专科开放性病房自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焦虑症患者140例, 按照数字随机法将焦虑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70例, 其中男24例, 女46例, 年龄在18~55岁, 平均年龄 (36.3±6.1) 岁;对照组70例, 其中男22例, 女48例, 年龄在18~54岁, 平均年龄 (36.1±6.1) 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开放性病房综合护理, 多与患者沟通,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得到患者信任, 倾听患者的烦恼, 给予患者一定的心理疏导, 认真回答患者的疑问, 为患者讲解焦虑症的相关知识, 治疗方式及预后, 嘱咐患者遵照医嘱进行复查, 讲解积极配合治疗的优点及意义。通过与家属沟通, 得到家属的协助, 有家属对患者进行关心及爱护, 给予患者精神支柱。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后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3] (HAMA) 评定患者的较量情况, 生活质量综合评估表[4]进行生存质量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专业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组间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HAMA评分
观察组护理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
观察组生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精神专科收治的焦虑症患者大多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 以往主张采取封闭式病房管理, 避免患者受到外界刺激, 采取保护性隔离, 而随着医学的发展, 对精神疾病的研究深入, 发现, 封闭的病房管理可能加重患者的心理闭塞, 而开放性病房管理使患者适当的接触外界, 并且开放内心世界对疾病的康复十分有利[5,6]。开放性病房主要目的为调整患者心理问题, 因此患者除了接受药物治疗外, 还需要精心的护理, 并且护理人员为患者在医院内面对最多的正常人, 因此护理人员对患者心理产生的影响十分巨大[7,8]。
通过分析, 精神专科患者心理焦虑程度严重, 影响生活质量, 而其心理焦虑主要来源于自感受到歧视、病耻感等方面, 因此除药物治疗外, 有针对性的综合性的护理措施也十分重要。例如护理干预可增进患者与护理人员的交流, 而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的心理辅导也潜移默化的引导患者心理向有利面发展, 且焦虑症患者自我排解负性情绪能力较差, 需要借助护理人员帮助, 而护理人员应热情, 耐心, 必要时争取患者家属帮助, 以亲情感染患者。住院时进行的心理辅导, 健康教育应有计划, 循序渐进[9,10]。除患者心理干预外, 还应在生活上给予患者最大的支持, 随时了解患者的情况, 询问是否有困难以及不适感, 并且采用优质的护理服务为患者营造优秀的住院环境, 使患者身心舒适, 焦虑情况得以缓解。本研究结果显示, 综合性护理对焦虑症患者焦虑情况起到了显著有利作用, 并且较之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观察组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并表现出了显著统计学差异。总之,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于焦虑症患者病情具有有利影响, 为一种比常规护理更有效的护理方法。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摘要:目的 分析精神专科开放性病房综合护理措施对焦虑症患者的病情症状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精神专科开放性病房收治的焦虑症患者140例, 按照数字随机法将焦虑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开放性病房综合护理, 比较两组护理方式对患者病情症状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护理HAMA评分、生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于焦虑症患者病情具有有利影响, 可降低患者焦虑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为一种比常规护理更有效的护理方法。
关键词:精神专科,开放性病房综合护理,焦虑症,病情症状
参考文献
[1]包美华, 吴明霞, 陈爱民, 等.心理护理“二分法”应用于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效果观察及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2, 16 (22) :158-160.
[2]王梅, 徐莺莺, 张静, 等.中医整体护理技术在中风后焦虑状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3, 27 (2) :101-102.
[3]程梅英.满时间行为护理对精神疾病中的焦虑患者的效果[J].按摩与康复医学 (下旬刊) , 2012, 3 (11) :288-289.
[4]高永莲, 周翠香, 闫海平, 等.心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改善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及焦虑症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 17 (35) :4323-4325.
[5]王秀坤.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焦虑症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20 (10) :1267-1268.
[6]Claudia R, Andrea G, Federica P, et al.Virtual reality and mobile phones in the treatment of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s:a phase-2clinical trial[J].Person Ubiquit Comput, 2013, 17 (2) :253-260.
[7]胡爱云, 崔军.心理护理干预对牙周手术患者牙科焦虑症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 (11) :114-116.
[8]张嫣红.心理护理对酒精戒断综合征患者焦虑症状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 2013, 19 (15) :36-37.
[9]谭小玲.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伴抑郁焦虑症患者的影响研究[J].医药前沿, 2012, 2 (18) :11.
[10]刘香凤.亲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的干预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 5 (7) :122-123.
开放性病房综合护理 篇2
1 实行合理的等级护理
笔者所在科属于精神科开放性病房,根据精神科护理级别的要求,90%的患者按医嘱实行三级护理,10%的患者出于安全的考虑和家人的要求,必须进行陪护,也是实行的三级护理。三级护理的重点是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要求患者积极参与工娱、体育活动,定期为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做好出院指导。为了能够让患者及家人配合护士,使护理工作更加顺利的展开,本科向患者及家人公开内容,让患者明白住院期间受到的是哪些服务,并积极接受患者和社会的监督与评价。
2 安全管理是各项工作的基础
培养和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建立每周大交班制度,病房坚持每个患者床头交接程序,严格交接影响到病房安全的病情及患者。针对容易发生不安全事件的环节、人群、时段等高危因素制定防范制度和操作规范,对高危环节严格控制,对高危人群进行重点教育,高危时段不忘警示,通过有针对性的监控,将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中[2]。
3 创造温馨舒适的环境
病房配置电视、书刊、扑克、棋类,具备咖啡厅、音乐欣赏室,设置带有卫生间的高标准间、小间和普通间,满足不同层次精神科患者的需求。病房装饰采用蓝色图表和山水画,放置各种花卉和绿色植物,配以利于身心放松的文字警句,赏心悦目,营造了和谐、温馨、优雅的住院氛围,缓和并消除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情绪,利于病情的稳定与改善。在每天上班时,对见到的患者致以亲切的问候。在称呼上以温馨的、亲切的称呼相称。
4 把对陪护的管理纳入护理管理之中
陪护也就是患者的具有法律意义的家属监护人的陪伴。一方面陪护可以给患者以情感方面的支持,使患者对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尽快熟悉,不敢和医生讲的话通过家属来转达,家属在患者和医生护士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护士要利用多种形式对家属进行宣教,不断规范家属的配合治疗行为。总之,护士在接触患者和家属时随时都可以进行宣教。但需注意的是在教育家属时最好和患者分开进行,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另外要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到深,还要注意根据家属的家庭环境和文化背景,和家属打交道重在坚持就会收到很显著的效果[3]。
5 夯实基础护理,切实把各项护理措施落到实处
继续加强护理质量检查,强化环节护理,保证全程化、无缝隙护理服务的顺畅进行。科室对护理服务质量检查的重点,应围绕着患者的需求进行不断调整,把消毒隔离、基础护理、健康教育、护士责任包干作为护理质量检查的重中之重,责令质控小组加大检查力度,必要时公开检查项目,并纳入患者的监督与评价,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有效、满意的服务。
6 以座谈会的形式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把公休座谈会、患者满意度调查,作为护理工作接受患者和家属监督和评价的主要方式,引导患者及家人明白享受优质护理服务是自己的权益,鼓励他们踊跃参与此项活动,积极维护自己的权利。公休座谈会必须由护士长主持,每月至少一次。主要是征求近期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要求。患者提的意见和建议不用署名,以打消患者的顾虑,并确保意见和建议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满意度调查以表格的形式进行,其中的内容应该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设计,对于其中始终满意的服务逐渐取消对其的监督和评价,把患者新的需求纳入调查表中,对于其中不满意的进行继续跟踪直至满意。
7. 不断改进和完善出院指导的内容和方式
科室根据疾病特点和患者的文化程度制定个性化的出院指导方案,便于患者操作和记忆。其中内容包括服药指导、服药过程中的药物副反应,定期回访时间及项目,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性,心理调整的方法和手段等。出院指导的方式采取讲座的方式进行,责任落实到护士个人,并由专门的护士在患者出院前对患者掌握的程度进行评价,纳入护理质量考核。护士长对此项工作进行抽查。
8 建立健康爱心卡
爱心卡准备两个,患者出院时带走一个,科里备用一份,内有患者住院时的主要信息以及患者和科室的联系号码,由专门的康复护士保管和管理,定期打电话询问患者的健康状况,如若需要医疗服务,则由医生来操作。患者及家人也可以用电话的方式寻求帮助,医患共同努力确保患者病情的稳定性。
9 人性化管理的终极目标是尊重
结合本科疾病的特点,根据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的内容,把提供“自尊”服务作为其他特色服务的基础,让患者在充分体会被肯定、被赞赏、被敬重、被重视的乐趣,以此激发患者的信心,树立自信。同时,应该把患者的自尊与社会地位和价值联系起来,只有患者受到他人的尊重,才会被社会所重视,让医务人员明白此项工作的重要性,把提供“自尊”服务深入贯彻的执行下去,把它落到实处,并不断细化。
1 0 康复训练
应该作为开放性病房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成为一个固定的班次,以保证患者康复训练的连续性及有效性[4]。科室每月制定康复工作计划,并由护士轮流来主持,每人轮流上一个半月,每一个星期总结一次。总结时应广泛征求患者的意见,在医护人员及患者的共同努力下,寻求一种患者能够容易接受的训练方法,使得康复的计划不仅得以顺利完成,而且让患者从中获得维护健康的方法,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
11康复工作计划向外公示
根据训练要求,实行患者自己管自己。选派一到两名患者作为主任或副主任,为参加康复训练的患者打考勤。护士积极收集意见和建议,结合工作目标,再重新制定训练计划,如增加、删减或替换部分内容,使康复计划不断完善,让康复工作不断改进和提高,成为患者喜欢的一项护理手段。
精神科开放式病房是社会和患者及家人的需求,其目的是通过综合治疗尽早恢复患者的社会功能,减少患者的精神残疾。以上几个方面的工作,为摸索出精神科开放式病房管理的模式,更好地满足患者和家属需求,为提供全方位精神科护理新的模式做出初步的探索。今后,将按照“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的目标,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让患者满意。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良好形象,让社会满意。积极探索卫生体制改革以达到惠民、利民的目的,让政府满意,并且积极稳妥的保证各项护理工作优质全面的展开。
参考文献
[1]伊雪冰,陶建清.我国精神科病房实施开放式管理的研究进展.护理管理杂志,2007,7(8):23-24.
[2]戴艳梅,安全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重要性.中国护理管理,2010, 10(2):73-75.
[3]陈春红,汤妙瑜,黄瑞儿,等.精神病医院完全开放式病房管理观察与评价.齐鲁护理杂志,2008,14(5):37-38.
开放性病房综合护理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与考核的ICU护士共60名, 其中护士长4名、护士52名、实习护士4名。参与考核的ICU包括外科ICU、综合ICU、心胸外科ICU、儿科ICU、新生儿ICU。于2010年1月~12月每月由专职人员到ICU随机检查30例患者的ICU护理质量评价, 转入普通病房后嘱患者填写《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
1.2 方法
1.2.1 ICU护理质量评价检查项目 (分值)
包括基础护理6项 (15分) 、深静脉置管护理2项 (6分) 、注射泵护理8项 (10分) 、管道护理8项 (15分) 、气管切开护理5项 (10分) 、呼吸机管理8项 (15分) 、监护管理2项 (4分) 、安全管理5项 (15分) 、仪器管理5项 (10分) 。
1.2.2 采用《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
内容 (分值) 包括患者进入ICU后有无坠床、创伤等意外情况 (5分) ;能否给予及时的基础护理 (口腔护理、会阴护理、擦浴等) (10分) ;衣服及床单是否及时更换 (5分) ;患者身上是否残留胶布痕迹 (5分) ;患者胸部是否遗留电极片 (5分) ;护士是否积极协助大小便 (10分) ;是否出现护理并发症 (10分) ;病情信息是否及时提供 (10分) ;是否与您沟通融洽 (10分) ;是否满意ICU护士的工作 (10分) ;入住ICU期间是否感到安全 (10分) ;评出ICU最认真负责的护士 (10分) 。
1.3 疗效判定
《ICU护理质量评定》和《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均采用百分制, 90分以上为优秀, 80分以上为合格, 80分以下为不合格。两项问卷凡有一项低于70分, 视为不合格。两项平均分作为综合评定成绩。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2.0进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010年1月~6月由于规定刚开始实施, 前3个月综合得分均<80分为不合格, 后3个月成绩逐渐提高。7月~12月综合得分>90分, 均为优秀。1月~6月与7月~12月满意度与综合得分比较, 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1) 。
3 讨论
“以人为本”是医院服务的核心理念, 而单一的ICU护理质量评价过分强调了细节, 对内涵不够重视, 过分强调具体操作, 而忽视了对患者身心两方面的护理[2]。ICU收治的患者大多病情危重, 这对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都有着极高的要求。
3.1 通过实施《ICU护理质量评定》, 增强了ICU护士的业务技能
在日常工作中有些护士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固, 不能很好的把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相结合, 造成工作时间延长, 延误救治时间, 甚至危机患者生命。所以护理人员要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在未通过《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前, 严禁单独值班。如有值班需要, 必须有护士长引导。对于新引进的仪器, 操作不熟悉者需要有经验的护士引导或请厂家工程师进行培训。
3.2 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 使ICU的护理人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部分ICU的患者存在意识障碍, 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受以及主诉需求。此时护理人员要熟悉患者在疾病各个阶段的临床表现, 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另外, 护理工作的责任心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由于患者存在个体差异性, 所以在救治过程中应时刻关注患者, 牢记患者无小事。
总之, 综合评定是提高ICU护理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将质量评价和满意度调查双管齐下, 能更客观、更深入地反应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有效督促护理人员及时改进。所以综合评定是现代、科学、高效的评价模式。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评价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ICU) 护理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方法 于2010年1月12月在ICU病房随机抽取30例患者的护理质量评价。在其转到普通病房后5个工作日内行满意度调查。结果 施行此项规定后, 7月12月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和护理质量评价两项考核成绩的平均分明显高于上半年。结论 综合评价是提升ICU护理效果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综合评价ICU,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
参考文献
[1]郭燕红.护理工作应当突出以人为本[J].护理管理杂志, 2004, 4 (5) :1.
开放性病房综合护理 篇4
为在综合医院创建好特色老年护理病房, 我们首先创建了一支素质高, 专业技能强的医疗护理队伍;结合特色护理病房工作内容, 制定一整套护理工作标准;根据工作标准, 制定对护理工作有强力制约力的规章制度;在实践中摸索一套切实可行的采取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行分配、独立核算的经营模式。
1将专业护理知识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
综合医院创建老年护理病房, 具备专业护理水准, 运用多学科护理理论科学施护, 是有别于社会办托老所, 养老院的本质所在。来自医院各科室分流转岗的护理人员, 掌握的基础护理知识和能力水平不一。为能真正体现医疗机构创办护理病房的特色, 为使这一研究项目健康发展, 首先我们对这些人员进行了严格的职业素质和护理技能培训。在个人素质上要求必须有一颗爱心及高度的责任心, 要有很强的慎独精神和付出精神, 对每天都需实施的护理技术操作, 按照操作标准, 逐项逐步骤组织实作培训, 要求一点不能差, 差一点都不行。针对收治的老年人病种繁多及病情变化快的特点, 组织学习老年常见病观察护理要点及突发病护理应急预案, 切实保证突发病第一时间发现, 及时得到救治。
2将专业护理知识, 融入到生活护理的每一个细节中
老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 免除陪护, 所有的生活护理内容, 均由护士完成。如每2 h翻身一次, 采用护理力学原理, 既节力, 又可以避免翻身不当造成的皮肤并发症;对受压部位的皮肤按摩, 采用操作者手部肌肉富有弹性处, 严格掌握按按摩力度和按摩深度, 真正起到促进血液循环作用;由于专业科学护理, 10年来, 长期卧床患者压疮发生率为0。自带压疮治愈率达99%以上。床上擦浴每周一次, 按人体顺序逐部位擦浴, 减少因着凉诱发感染机会;在给吞咽功能低下的患者喂饭时, 一律在侧卧条件下, 从嘴角低处送至口腔, 避免误咽气道造成窒息;对长期卧床患者, 为避免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每次翻身后都按气管走行, 进行叩背排痰, 促进沉积在气道内痰液的排出。对留置尿管患者, 为避免泌尿系感染, 每天保证患者足够的水分摄人, 达到生理冲洗目的等等。从而让每一个生活护理细节都体现出专业护理特色;每实施一个操作步骤, 都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作指导;每采取的每一个护理措施, 都有一定的护理理论依据。从某种意义上讲, 在百姓法律意识增强的今天, 面对生理弱势群体, 专业护理人员自觉履行着依法施护的合法权益。
3运用专业护理治愈原有护理并发症, 减少患者痛苦
长期卧床患者, 最常见的护理并发症即是压疮, 1100余名住院患者, 曾有130余名患者, 入院前身体受压部位即伴有深二度及三度压疮, 给护理工作带来许多麻烦。查找资料, 大胆试验, 反复摸索, 总结出了治愈压疮的科学方法。经过精心护理治疗, 130余名患者的压疮均得到痊愈。
另有近50名患者, 入院前伴有口腔粘膜溃疡, 严重影响患者进食。经过局部清洗治疗, 也很快得到治愈。
收治的近53名下肢骨折患者, 入院时, 即有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 入院后, 每天给予肢体按摩, 功能锻炼, 使肌肉萎缩得到很大改善, 当牵引器拆除后, 肢体运动功能得到最大程度恢复。
对营养状态欠佳的老年患者, 及时请营养师制定食谱, 经过一段时间的合理饮食调理, 患者的营养状态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4运用各种考核、监督、奖惩制度, 保证质量体系常态运行
有日监控内容, 用监督保证环节, 有月考核标准, 用质量保证终末。由于机制健全, 管理到位, 员工都最大限度努力自觉完成本职工作。
5建立经济账本, 养成全员管家风气
按人力资源要求, 精细测算配置护理人员数量和岗位人员工作量, 首先避免人力资源浪费;小到一块尿布价格, 大到月耗用能源指数, 均建立月支出明细账目, 经过实战演练, 护理病房的全体工作人员, 不仅掌握了患者住院床费, 护理费标准, 对单位电费、水费、采暖费、氧气费, 每个床单、被单的价格也了如指掌。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大家都养成了增收节支的好习惯。
6利用带教过程强化人性化护理理念
选派优秀护士担任带教老师, 在传授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和护理技能的同时, 个人的综合素质和操作标准也有了较大提高。通过护理病房的带教质量, 提升了我院带教信誉。
7启动康复护理工程, 提高生理弱势群体生存质量
有计划选派护士到北京中国康复中心进行深造, 系统学习运动、职业康复理论和技能, 对恢复期患者进行了针对性康复训练, 不同程度地恢复了患者语言、运动、知觉功能, 从而提高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降低了家庭, 社会负担。同时, 也为医院创收拓宽了渠道。
实践进一步验证了, 特色老年护理病房, 具有时代的前瞻性, 迎合当今老龄社会特点, 针对老年生理弱势群体, 设置符合老年特点, 兼顾护理医疗功能, 弥补了社会办托老所, 发病不能保证第一时间得到救治, 护理并发症不能及时治疗的弊病。科学专业护理提升了这一群体的生存质量, 是生活不能自理老年人的最佳归宿。
经过10年的创建过程, 特色老年护理病房共创造效益1000余万元, 为医院节省职工开支432万元。
护理病房共收治1 100余名患者, 在精心细致的专业护理下, 使130余名入院带有皮肤压疮并发症的患者, 得到治愈。护理病房服务质量、及患者第一时间得到救治, 被社会和家属认可。
摘要:目的专业为老年医疗护理服务, 提高生理弱势人群生存质量, 创造社会及经济效益。方法运用独立核算模式创效, 专业护理方法施护。结果满足了救治需求, 10年创效千万元, 经验得到推广。结论专业老年护理符合社会发展要求, 能提高失去自理能力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
开放性病房综合护理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7月-2015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综合病房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作为对照组。2015年7月-2016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综合病房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作为观察组。观察组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36~80岁,平均(53.42±6.73)岁;严重骨折创伤15例,脑出血/脑梗死18例,急性心肌梗死13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14例。对照组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37~80岁,平均(54.37±6.81)岁;严重骨折创伤14例,脑出血/脑梗死19例,急性心肌梗死12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1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入选患者经急诊综合病房治疗后均脱离生命危险,已恢复正常认知功能,可配合调查;排除抢救失败,自行转诊或伴有精神疾病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监护,如常规观察患者入院后心率、血压等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保持患者体内酸碱平衡与水电解质平衡,实施呼吸道管理,给予营养支持及基础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以JCI标准作为指导,实施急诊科护理风险管理。具体如下,(1)学习JCI评鉴标准:组织相关学习讲座,邀请专家介绍JCI理念、标准及实施细则;定期组织科室护理人员参观学习其他科室或同行单位;科室组织内部成员进行交流,分享学习经验,提出自身对JCI的见解。(2)以患者为中心:加强患者权利的维护,患者入院后,告知其拥有的权利以及如何使用,尊重、理解并尽量满足患者需求,构建与患者的信任关系;为患者及家属进行治疗与护理相关内容教育;注重维护患者安全,提高核对患者身份的准确性,加强医患交流,确保危险性药物安全使用,避免治疗失误,减少医源性感染的发生。(3)以人为本:建设完善的护理人才体系,加强管理护理人力资源。建立护理人员个人档案,全方位评估其个性、工作能力,以便合理安排护理工作及继续教育;整合科室人力资源,注重工作效率;实施分层学习,帮助护理人员提升知识水平与护理技能;建立绩效激励机制,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加强法制教育,培养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同时维护其自身权益。(4)完善管理制度:优化科室工作流程,制定细致的操作章程与管理制度,包括交接班、门急诊分诊、术前查对等内容,为护理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制度保障。(5)持续质量改进:成立护理质量改进小组,负责评估护理质量,总结工作经验,提出问题并商讨整改方案,督促改进护理质量。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护理质量:根据卫生部要求,基于笔者所在医院实际情况,自制护理质量测评表,包括基础护理、护理操作、健康教育、病历书写、应急能力等方面,各方面均采用百分制进行评分,分值越高,护理质量越高。(2)护理满意度: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统计患者对笔者所在医院环境设施、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护理技能、护理结果等满意情况,运用5级评分法,对各方面满意度进行评分,量表总分值为30分,25~30分为满意,15~24分为一般,<15分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例数+一般例数)/总例数×100%。(3)护理结局:比较两组护理缺陷发生情况与抢救物品完好率。其中护理缺陷包括患者住院期间监护不周、病情观察不详、药品使用错误及病历书写错误等。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质量
观察组基础护理、护理操作、健康教育等护理质量内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175,P<0.05),见表2。
分
例(%)
2.3 护理结局
观察组护理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例(%)
3 讨论
护理工作在医疗卫生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具有技术性强、直接性、具体性、连续动态性等特征。在医院治疗期间,患者与护理人员接触时间最长,因而护理人员对患者恢复健康及改善预后至关重要[3]。同时,护理人员需承担患者病死或伤害的重要责任。随着人们维权意识的增强及社会法制观念的普及,急诊科特殊的职业特征使其护理风险有所增加,给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急诊综合病房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成为当务之急。
护理风险管理是基于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事件而产生的一项管理模式,其目的在于通过分析护理风险,确定风险事件及相关因素,制订相应措施进行防范,以提高临床护理安全性。急诊科患者通常病情严重,复杂多变,护理工作量大,风险高,故急诊综合病房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提高护理安全性及经济性具有重要价值[5,6]。本研究即通过观察护理风险管理与常规护理管理后急诊病房护理质量,进一步探讨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此同时,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高,表明护理风险管理有助于提升急诊综合病房整体护理质量,进而满足患者需求,提高护理满意度。另外,观察组护理缺陷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抢救物品完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后能够有效减少病历书写错误、药品使用错误,有利于督促护理人员详细观察患者病情,加强监护,从而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安全性。这得益于本研究根据JCI标准更新了护理管理理念,完善了护理管理制度,为护理风险管理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首先,本研究以JCI评审体系为基础,制定了一系列的工作流程、工作制度、管理规章,明确了岗位职责,设备操作规程,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从而严格规范护理行为[7]。其次,本研究以患者为中心,注重保护其各项权利,尽力满足需求,提高了患者护理依从性。护理人员通过主动随访、收集、整理、分析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其临床表现,不断优化护理流程,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优质服务,进而获得患者高度认可,有效避免了护患、医患之间的纠纷[8]。再者,护理风险管理注重提高护理团队的凝聚力,采用相对公平的激励机制,促使护理人员积极投入到护理工作中,并促进医院部门之间的协作;实施分层学习,护理人员得以有效弥补自身的不足,提升护理技能。此外,护理风险管理加强监督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不断总结、分析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处理,从而推动了护理质量持续性改进。
综上所述,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综合病房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通过规范的护理管理,能够为患者提供高标准、高质量、安全可靠的护理服务,值得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综合病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5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综合病房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作为对照组。2015年7月-2016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综合病房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基于JCI标准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及护理结局。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缺陷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抢救物品完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急诊综合病房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减少护理失误,从而显著提升医院及科室的社会声誉。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急诊综合病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冯慧.风险管理在脑血管危重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27):3948-3951.
[2]穆爱兰,张秋玲.护理风险管理在加强急诊科患者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6):181-183.
[3]戚妙芬,周颖.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实施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3):223-224.
[4]刘颖.风险管理模式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8):2193-2195.
[5]毛世芳,陈妮,黄冶,等.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医学模式转变中的应用[J].四川医学,2013,34(3):475-476.
[6]陈萌.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1):2624-2625.
[7]任国琴,陆志华,易利华.JCI指导下的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实践[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6,23(4):7-10.
开放性病房综合护理 篇6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120例入住监护病房的患者, 男65例, 女55例, 年龄38~84岁, 平均 (58.12±13.20) 岁, 原发疾病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梗死、肺心病、心力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急性胰腺炎、高血压脑出血等。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 两组患者年龄大小、性别构成、病种种类、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分Ⅱ评分、文化层次、家庭经济条件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来实施,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下列心理护理: (1) 加强基础护理:为了满足患者生理安全的需要, 要求每位ICU护士具备娴熟、规范的护理操作技术, 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 使其产生依赖感, 从而更好配合治疗护理;工作责任心强, 能正确指导患者掌握各种功能锻练方法, 有扎实的专科护理理论,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处理, 增加患者的安全感[2];尽量减少ICU患者全身裸露的次数和时间, 在为患者进行需要暴露的治疗护理操作时, 要随时遮挡, 保护其人隐私, 使其感到被尊重, 防止不安和抑郁感的产生。 (2) 改善监护病房的环境:a.保持ICU病房空气流通, 仪器摆放合理, 尽量避开患者的视线;室内光线柔和, 不要直射患者的眼睛。房间内设时钟在患者的视野内, 使其能昼夜分明。与此同时, 条件允许可在每个房间安装电视。b.减少不良的精神刺激:病床之间设窗帘或屏风, 避免患者看到抢救场面, 以减少病友心理感应带来的不利影响[3]。c.减少不良的物理刺激:使用各种仪器时操作动作要轻, 尽量减少监护及报警器的音量, 放置仪器尽量避免靠近患者的头部, 夜间灯光调暗趋于柔和, 保持患者床单整洁, 舒适。 (3) 实施心理护理:a.稳定患者的情绪护士要有责任心、同情心, 沉着、稳重、严肃有序地进行抢救护理, 可使患者对治疗产生信心, 稳定患者的情绪。在与患者交流时要有礼貌, 态度温和可减轻和消除其紧张。b.心理支持:心理支持的必要条件是护士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互相信任的护患关系, 护士以热情关怀的态度、真诚关注的表情、亲切和蔼的言语、主动体贴的护理措施去为患者解除痛苦, 使患者能感受到来自护士方面的心理援助, 这在一定意义上起到了心理支持的作用。应适当开放ICU探视制度;允许家属探视, 可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 增加患者信心、减轻其孤独[4]。 (4) 加强相互沟通:对神志清醒的患者可根据其病情、社会地位、文化背景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交流方式, 准确判断患者所要表达的意图, 及时给予解答, 减轻患者精神负担和痛苦, 尤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失去语言表达能力者, 加强非语言交流, 通过表情、手势和动作等加强与患者的非语言沟通, 减轻了患者因语言沟通障碍而造成的心理负担和痛苦。 (5) 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向患者讲解疾病的一般知识, 以及监护期间可能发生的问题, 使医患关系处于“指导-合作”的共同参与模式基础上, 给予患者倾诉内心恐惧、担忧的机会, 从而有计划性地予以解释开导[5], 向患者介绍主治医师及责任护士探视制度, 介绍ICU的环境以及设施, 各种仪器的用途, 导管和插管的作用及重要性等, 减少患者由于缺乏对ICU的认识而引起的恐惧感, 随时将患者积极意义的信息反馈给患者, 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1.3 观察指标
(1) 监护病房综合征发生率; (2) 住监护病房时间; (3) 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SPSS12.0统计软件对定性资料采用率比进行发生率描述, 采用χ2检验;对定量资料数据用mean±SD表示采用t检验;α=0.05,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监护病房综合征发生率13.33%、住监护病房 (7.14±3.45) d、护理满意率96.67%;对照组分别为28.33%、 (9.23±3.45) d、86.67%;观察组监护病房综合征发生率低、住监护病房短、护理满意率高 (P<0.05) , 具体见表1。
3 讨论
监护病房是收治各种危重病症患者的临床部门, 其主要任务是对患者进行呼吸、循环等全身重要器官病理生理过程的监护和救治, 尽管监护病房拥有完善的设备、高素质的医疗护理人员、严密的监测、整体化的治疗护理, 但仍有的患者在监护期间出现不良的心理反应, 这种不良的心理反应称之为ICU综合征, 可表现为定向障碍、记忆和判断力受损、焦虑、恐惧和抑郁, 甚至拒绝治疗, 影响疾病预后[6]。
监护病房综合征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 临床表现也多种多样, 本文通过改善监护病房的环境, 给患者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 减轻患者的感觉负荷, 消除影响环境刺激, 以减少他们的恐惧和焦虑;加强相互沟通的过程能够减少患者的焦虑和忧郁, 并从感情上激发患者, 建立良好的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 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和归宿感[7];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 给予不同的心理支持、疏导及疾病宣教, 以预防ICU综合征的发生, 同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护士的职业素质, 创造舒适的病室环境, 增进患者对医护的信任, 在预防ICU综合征的发生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8]。结果显示察组监护病房综合征发生率13.33%、住监护病房 (7.14±3.45) d、护理满意率96.67%;对照组分别为28.33%、 (9.23±3.45) d、86.67%;观察组监护病房综合征发生率低、住监护病房短、护理满意率高 (P<0.05) 。
总之, 为有效的避免发生监护病房综合征, 需要从患者所处的环境, 社会背景以及全身情况进行分析、判断, 施以有效的精神、心理、身体方面的护理及治疗措施, 从而达到预防监护病房综合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志红, 周兰珠.危重症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3:165-179.
[2]杨霞, 刘义兰, 陈冬娥, 等.ICU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 2009, 16 (9B) :1-3.
[3]陈聪.ICU综合征原因分析及干预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1) :237-238.
[4]周燕, 张红, 陈红美.ICU紧张综合征的病因及护理对策[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 8 (4) :138.
[5]欧美金, 许瑞香, 谢书芬, 等.ICU综合征的护理干预[J].现代医院, 2008, 8 (8) :80-82.
[6]张晶晶, 张志刚.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ICU综合征的[J].研究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 6 (7上半月) :55-57.
[7]纪婕.心理护理在预防ICU综合征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5, 9 (4) :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