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综合护理干预

2024-06-16

长期综合护理干预(共8篇)

长期综合护理干预 篇1

血液透析 ( 血透) 是终末期尿毒症的常规替代性疗法, 安全易行, 应用较为广泛[1]。但是长期进行血透会造成患者内分泌和电解质紊乱, 自主神经出现病变, 大肠的运动受到损伤, 往往导致患者面临着血透性便秘的困扰, 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腹胀、腹痛的症状, 极大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恢复[2]。常规护理已不能满足患者便秘对护理技术的需求, 综合护理干预作为一种新型的、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式, 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具体的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满足患者病情对护理方法的要求, 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 已越来越多的运用到临床治疗当中。本次本院采用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 旨在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长期血透患者临床应用中对患者便秘的影响, 现将具体信息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3 年5 月~2015 年5 月本院收治的80 例需长期血透的患者,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40 例。对照组中男21 例, 女19 例, 年龄29~65 岁, 平均年龄 (47.3±5.9) 岁, 血透时间2~12 年, 平均血透时间 (5.7±2.3) 年。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13 例, 尿酸性肾炎10 例, 糖尿病肾病7 例, 狼疮性肾炎6 例, 多囊肾4 例。研究组中男22 例, 女18 例, 年龄27~64 岁, 平均年龄 (48.2±5.3) 岁, 血透时间2~13 年, 平均血透时间 (5.4±2.5) 年;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14 例, 尿酸性肾炎10 例, 糖尿病肾病9 例, 狼疮性肾炎4 例, 多囊肾3 例。所有患者均能够自理并排除其他疾病影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血透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必要护理, 不进行其他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从第一次血液透析开始即有针对性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 主要包括: (1) 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 对患者的干体重、饮食结构习惯、营养状况、休息习惯、排泄情况等进行全面评测; (2) 有针对性的计划患者的每次脱水量; (3) 指导患者安排合理的饮食, 多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和热量的食物, 尽量少食或不食含钾高的食物; (4) 引导患者及其家属对患者采取腹部按摩的方式增加肠运动; (5) 给予患者心理疏导, 纠正患者的心理障碍和不良情绪, 培养患者积极应对病情的心态, 配合治疗; (6) 给予患者药物辅助, 口服大黄苏打片2~4 片, 2 次/d。

1.3观察指标对患者每天的大便情况进行记录。无效:大便少于每3天1次为便秘;有效:每2~3天有1次大便。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后, 对照组便秘发生率为47.5%, 研究组便秘发生率为12.5%, 对照组显著高于研究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两组比较, P<0.05

3 讨论

长期血透患者便秘发生的情形与非血透患者的情形不同, 主要是由于血透患者超滤脱水导致细胞外液发生急剧变化, 与此同时患者的体重在血透期间应得到控制, 需严格限制患者水分的摄入, 因此针对长期血透患者的干体重计划每次脱水量应该适量, 尽量控制在0.5 kg左右为宜[3]。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 血透患者能够获得更为长久的生存期, 但长期血透造成的便秘会给患者带来许多的痛苦, 严重影响患者的饮食、睡眠和疾病康复[4]。因为长期血透患者的便秘临床处理较为棘手, 一般常规必要护理不能改善患者便秘的要求[5]。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针对性的对每例患者进行适当的干预, 提供具体的改善计划, 同时给予患者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和局部按摩。饮食指导主要是引导患者进食蜂蜜、芝麻、核桃等具有润肠通便作用的食物, 少食或不食香蕉、苹果等含钾量高的食物;心理护理主要是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 开导患者, 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 树立对疾病恢复的信心;局部按摩主要以患者的肚脐为中心采用适当的力量做环形按摩, 早晚各1 次, 15~30 min/ 次, 将上述措施合理的结合起来, 可以有效预防便秘发生, 利于患者便秘状况的改善, 患者的痛苦能得到很大的减轻, 生活质量会得到极大的提高。本次本院研究结果显示, 护理结束后, 研究组患者便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 充分说明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 对长期血透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便秘的发生率, 改善已发生便秘患者的症状, 临床价值高, 建议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研究对长期血液透析 (血透) 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和对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 80例行长期血透治疗的患者, 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 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必要护理, 研究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对护理后两组患者便秘的情况进行记录并分析。结果 护理后, 研究组患者便秘发生率为12.5% (5/40) ,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7.5% (19/40)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便秘的发生率, 改善已发生便秘患者的症状, 临床效果明显, 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血液透析,便秘,影响

参考文献

[1]潘利琴, 宁云凤, 顾福萍.综合护理干预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便秘患者的效果.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 21 (18) :2195-2197.

[2]曾建芬.综合护理干预对长期血透病人便秘的影响分析.中国保健营养, 2012, 22 (7) :2116.

[3]段德蕊.综合护理干预对长期血透患者便秘的影响.中国医药指南, 2015, 13 (11) :283.

[4]吕小林, 张静, 朱亚梅, 等.综合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便秘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2, 16 (6) :39-42.

[5]叶青.综合护理干预对长期血透导致便秘患者便秘的影响研究.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24) :289-290.

长期综合护理干预 篇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妇产科在2012年7月~2014年11月收治的手术患者150例,所有患者不存在心肝肾等严重疾病,不存在手术禁忌,排除精神疾病患者。依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综合组和对照组各75例,综合组年龄44.7±3.6岁,子宫切除术22例,剖宫产术18例,盆腔手术13例,附件清除术22例;对照组年龄46.7±2.9岁,子宫切除术17例,剖宫产术22例,盆腔手术15例,附件清除术21例,两组患者一般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注意并发症护理工作等。综合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术前护理工作中,加强术前健康宣传工作,根据患者性格和文化层次制定个体宣传方案,告知患者术后可能存在的疼痛情况、原因及处理措施等,提高患者对术后疼痛的认识,为正确预期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可以通过口头宣传工作及视频等方式进行疼痛宣传工作,提高患者对术后疼痛的心理耐受力。在疼痛护理中做好护理工作,术后告知患者疼痛原因,指导患者保持舒适体位,帮助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减少疼痛,在术后护理中协助患者尽量放松腹部肌肉,减少切口的疼痛刺激。叮嘱患者做好局部护理工作,遵照医嘱按摩患者局部毛细血管,加速血液循环,加快对组织胺等物质的吸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少疼痛物质的产生,达到消肿止痛目的。术后疼痛护理工作需要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工作,可以通过精神放松法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在患者无法忍受情况下给予镇痛药。疼痛多集中在切口,因此需要及时清理药物和辅料,注意创口清洁工作。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舒适、温馨的环境,患者术后可能存在消极、低落等情绪,在护理中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心理开展工作,对患者保持亲切的语气,让患者了解疼痛的原因,保证患者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术后疼痛。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疼痛情况、护理满意度、切口愈合时间等。疼痛情况分为4个等级,无痛为0级,轻度疼痛能够忍受为I级,中毒疼痛,难以忍受需要采用镇痛剂为II级,存在持续性剧烈疼痛,严重影响睡眠为III级。患者护理满意根据我院设计调查问卷表,分为满意、较为满意、一般及不满意,其中满意率和较为满意率为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4.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术后疼痛情况比较

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综合组疼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护理情况比较

综合组疼痛药物使用时间为4.15±1.24d,切口愈合时间为22.34±3.61d,对照组疼痛药物使用时间为7.62±1.28d,切口愈合时间为31.67±2.96d,综合组疼痛药物使用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2.3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综合组护理满意度(94.7%)明显高于对照组(65.3%,P<0.05)。

3讨论

妇产科手术患者普遍存在术后疼痛情况,这是临床工作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如何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综合护理能够更加全面评价患者疼痛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合理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疼痛情况。在不少研究中表明,在妇产科手术患者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改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缩短切口愈合时间。本研究结果与之相一致,针对妇产科手术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相比,能够明显改善术后疼痛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在综合护理工作的开展中需要重视患者的心理干预,告知患者疼痛产生的原因,缓解患者存在的心理压力,教导患者术后疼痛缓解的措施,鼓励患者尽快下床活动,提高肢体灵活度。总之,在妇产科手术患者护理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护理效果,改善术后疼痛情况,具有使用价值。

★ 牙齿矫正术后的护理方法

★ 护理论文

★ 混合偏油性皮肤的护理方法

★ 脑血管病护理论文

★ 护理中职论文

★ 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护理论文怎么写

★ 护理专业论文

★ 案例分析论文

长期综合护理干预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6月-2015年4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静脉留置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共88例, 其中男62例, 女26例, 年龄32~81岁。其中糖尿病肾病8例, 慢性肾衰竭52例, 高血压肾病22例, 多囊肾6例。透析次数1~3次/周。股静脉留置导管22例, 颈静脉留置导管66例。将8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综合性护理干预组 (n=46) , 平均年龄 (68.3±12.5) 岁;常规护理组 (n=42) , 平均年龄 (64.1±10.4) 岁。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

1.2.1 常规护理组

每次透析前向患者介绍留置管后的注意事项, 严格无菌操作, 透析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 并对发生的症状进行护理。对透析伤口进行严格消毒防止感染等常规护理。透析结束后应用生理盐水回血, 常规封管, 固定导管防止移位或脱落。

1.2.2 综合性护理干预组

综合性护理干预即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其他一些护理干预, (1) 留置导管前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在留置导管前, 与患者及其家属积极沟通交流, 充分介绍长期留置导管的治疗目的及预期达到的治疗目标。同时积极回复患者及其家属的疑虑, 并通过对留置导管的注意事项的详细讲解, 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从而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2) 透析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宣教指导:通过制定透析相关知识课件, 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多媒体等方式宣教, 使患者及其家属了解透析容量负荷等相关知识, 提高患者自我控制意识。给患者发放量杯, 使其自我主动记录入出量, 并与患者家属进行宣教, 使患者家属能够积极配合, 起到协助作用。 (3) 置管后除对留置管进行相应的护理外, 通过让患者及其家属学习长期留置导管相关知识, 指导患者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有效的预防血栓形成、导管感染、导管脱落等自我防护措施, 延长留置导管的使用寿命。并指导患者合理健康饮食。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的留置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5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导管留置时间

综合性护理干预组导管留置时间为 (5.1±1.2) 个月, 常规护理组导管留置时间为 (2.5±0.9) 个月, 综合性护理干预组的导管留置时间明显明显长于常规护理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

两组感染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合性护理干预组血栓与导管脱落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 (P<0.05) , 综合性护理干预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 (P<0.05) , 详见表1。

3 讨论

血液透析患者行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最早可追溯到1985年, 其后经过留置导管不断设计改造和导管插入技术的完善, 现留置导管已广泛应用于临床[5]。目前留置导管包括带Cuff式和不带Cuff式, 双腔或单腔式等。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导管试用于糖尿病患者、老年患者等自身血管条件较差, 建立动静脉内瘘建立不全或难以建立字体动静脉内瘘的血透患者[6]。而引起长期留置导管失败的原因很多, 往往导致留置导管的去除或必要性的重新插入。导致留置导管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为导管相关的感染, 包括出口部位、隧道感染及导管相关的菌血症。感染是导致留置导管去除的主要原因。留置导管感染率则在不同的临床操作标准下, 其发生率亦不同, 如Martín-Peña等[7]的研究表明留置导管感染率约为0.34/1000 d, 而Raheem等[5]的研究留置导管感染率约为0.24/1000 d。留置导管失败的另外两个原因为血栓的形成和导管周围纤维蛋白鞘的形成。导管周围的纤维蛋白鞘遮住导管口或者产生负压导致静脉中血液不流动。本研究发现综合性护理干预组与常规护理组患者感染的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提示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相关操作及护理严格无菌操作的必要性。而对于血栓和导管脱落的发生率, 综合性护理干预组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 (P<0.05) , 表明综合护理干预能够预防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患者的血栓和导管脱落的发生。

*与常规护理组比较, P<0.05

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方法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其他的一些个性化的护理干预, 主要是与患者形成互动,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 让患者及其家属积极参与到患者自身的治疗过程当中。通过患者及其家属对血液透析相关知识了解和自身治疗情况的充分认识, 有效的排除心理相关的障碍, 积极的应对治疗, 密切关注着自身治疗过程。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血液透析有关的饮食及生活习惯的知识, 多食优质蛋白食物, 限制钠、钾的摄入, 控制饮水, 使患者及其家属能够遵循治疗原则顺利的进行自身的治疗。通过个性化的护理干预, 患者的应激反应及分泌的激素会显著减少, 会让患者全身心放松, 包括在生理和心理绪方面[8]。通过这些个性化的护理干预, 能够预防一些留置导管相关的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发现通过综合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长期留置导管的并发症的发生, 提示除了常规的护理之外, 更应该针对每位患者行个性化的护理干预, 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患者疾病的认识, 使患者获得相关基本的医护知识及保健技能, 这样方能延长留置导管的使用时间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静, 马春远, 曾波琼, 等.剖宫产术后宫底沙袋加压对产妇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 2013, 48 (3) :210-211.

[2]冯宪凌.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剖宫产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 (9) :42-43.

[3]祖金美, 张改欣, 黄亚娟, 等.全程心理干预及术中配合对心脏病孕妇剖宫产分娩结局的影响[J].重庆医学, 2013, 5 (26) :3089-3090, 3093.

[4]刘映莲, 刘惠英, 邓映秋等.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效果[J].广东医学, 2012, 33 (13) :2031-2032.

[5]沈雪琴, 寿之炜.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剖宫产患者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 (3) :62-63.

[6]朱岩.剖宫产术后疼痛原因分析及术后镇痛的护理[J].河北医药, 2013, 12 (24) :3818-3819.

[7]黄榕芳.综合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J].全科护理, 2014, 12 (6) :559-560.

[8]李秋梅.剖宫产术后产妇下床活动时间及活动量对术后48h内阴道出血量的影响[J].当代医学, 2011, 10 (20) :1213-1215.

长期综合护理干预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06年2月—2009年1月于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78例, 其中男38例, 女40例;最小22岁, 最大81岁, 平均年龄55.8岁, 均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 血液透析为每周2~3次, 每次4~5小时, 透析时间最长的10年, 最短的2个月。

1.2 舒适护理干预

1.2.1 透析前的护理干预:

首先, 医护人员需要对透析室进行合理的布置, 以便患者在进入时能够看到一个干净、整洁、轻松和温馨的透析环境。其次, 责任护士要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良好的精神面貌出现在患者面前, 应仪表端庄、举止文雅、热情地迎接患者, 充分关心病人的心理, 了解其心理需求, 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和安慰, 引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也要协助患者获取最舒适的体位, 例如根据患者的日常习惯为其调整枕头高度等。待透室可准备一些报纸、杂志等读物, 方便患者及其家属阅读, 使他们在透析等待过程中获得有益的健康知识。

1.2.2 透析中的舒适护理:

合理选择穿刺点并严格进行无菌操作。每次穿刺均需更换部位, 不可在同一穿刺点反复穿刺。穿刺时医护人员可与患者交流或嘱患者通过其他方式来分散注意力。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无痛穿刺技术, 并争取一次性穿刺成功, 避免反复穿刺。穿刺时要嘱患者尽量避免因疼痛而引起穿刺肢体的剧烈移动, 以避免穿刺成功后由于患者肢体移动而导致穿刺失败, 从而有效减轻病人的恐惧感与不适。对于首次接受透析治疗及血管条件不好的患者, 应请有丰富经验的护士实施穿刺。穿刺完毕后, 可在患者手臂下垫一柔软毛巾, 减轻患者的痛苦。血液透析过程中要尽量保持透析室的安静, 医护人员要做到走路轻、说话轻和开关门窗轻, 并减少不必要的探视。专职护士应每隔半小时至1小时 (危重者每隔15~30分钟) 记录病人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1次;注意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或肿胀;经常询问患者情况, 给予语言安慰;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如有意外情况或并发症发生, 医护人员应沉着、冷静, 以娴熟的技术、最快的速度进行处理, 尽快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 给予安全感, 使透析顺利进行。由于透析过程一般要持续4个小时及以上, 患者在长时间的透析过程中常会感到全身酸痛、疲倦乏力。因此, 在不影响治疗的前提下, 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经常更换体位, 例如可采用仰卧、侧卧及半坐卧位等交替进行。

1.2.3 透析后的舒适护理:

透析结束后护士操作要熟练, 拔针动作迅速且轻柔, 压迫止血时压迫点应准确, 力度要适当。同时交代患者或其家属止血压迫的时间, 注意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的发生。回血结束后嘱患者在床上平卧5~10分钟后再起床, 由医护人员协助患者穿好衣服并称体重。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症状, 向家属做好病情介绍及本次治疗的情况, 然后叮嘱注意事项及下次透析时间。血液透析期间, 应告知患者避免体重增长过多及进食高钾、高磷、油腻和辛辣的饮食。可根据患者自身饮食习惯, 合理安排清淡易消化、优质高蛋白的饮食。饭前使用消毒毛巾擦手, 对于不方便进餐者要协助其进餐。患者要保持皮肤、口腔清洁, 控制情绪, 保持乐观的心态。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往往因医疗费用、家庭关系及自身作用等情况产生心理负担。对此, 护理人员应加强对病人家属的宣教, 积极争取患者家庭的支持、配合, 劝导家属在患者面前不仅要保持良好的心境, 而且还要经常安慰、鼓励患者, 营造良好的家庭休养氛围, 让患者感受亲人的珍贵、生活的美好,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以良好的身心状态接受下一次血透治疗。

1.3 评价方法及统计学处理

采用SCL-90及一般资料调查表进行效果评价。从病人在我院开始透析治疗起, 由专职透析护士与其进行沟通, 取得配合后, 采用无记名问卷。舒适护理干预半年后再次进行SCL-90量表评估, 测试结果用DXL-IV多项心理测评仪处理[7]。使用SPSS 1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本组患者舒适护理干预前, SCL-90各因子得分与中国常模相比除强迫症状与精神病症2项外, 其余7项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说明患者在干预前存在较严重的不良心理状态。舒适护理干预前后, 除强迫症状与精神病症2项外, 其余因子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说明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了有效改善, 结果详见表1。通过不定期随访调查发现, 病人对护理质量满意度达到99.9%。

3 讨论

近年来, 舒适护理干预的功能及意义已被医学界广泛认可[8,9], 在临床各科得到了普遍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10,11]。由于舒适护理干预要求医护人员要以患者的舒适感为重点, 从而可以起到良好的解除烦躁、促进放松的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 在长期血液透析中引入舒适护理干预并让其贯穿于整个透析过程中, 可使患者的心理状态在干预前后具有显著性差异。患者对血液透析的紧张程度大大降低, 情绪趋向稳定, 能够正确认识所患疾病, 主动接受透析治疗, 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 提高了治疗效果, 积极而有效地改善了病人的生活质量。舒适护理干预为血液透析治疗长期而成功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中国常模比P<0.05;**与干预前比P<0.05。

在实际舒适护理干预过程中, 不仅要求医护人员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丰富的专业知识、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体贴周到的服务水平, 而且还要求医护人员具有较好的沟通能力。这种沟通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⑴专职护士需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科学知识, 掌握伦理学、心理学知识及语言沟通技巧;⑵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 分析具体个案, 善于总结发现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问题并能及时、有效地给予舒适护理干预;⑶护理人员要有规范的语言和行为, 并能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在实际临床护理过程中, 如需对每一位透析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 则必须保证透析室护理人员的配置, 而这也是提高患者对透析工作满意度、有效实施舒适护理干预的必要举措。

综上所述, 本文通过将舒适护理干预运用于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过程中, 使得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显著性改善。患者在接受透析治疗时能充满信心, 可以感受到医护人员亲人般的关怀。患者可以在享受高水平并富有人情味的护理服务的同时, 真正体验到生理与心理上的最大舒适感, 而这最终可以让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关键词:舒适护理干预,血液透析,心理,存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洁, 李雪斌, 林栩.不同血液透析方式对维持性透析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9, 22 (4) :248-250.

[2]黄霞, 贺显福, 张继红, 等.脑出血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治疗[J].现代预防医学, 2005, 32 (11) :1583.

[3]裴风, 付畅.老年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56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6, 26 (7) :80.

[4]李翠华, 栾江威, 吴燕祥, 等.血液透析并滤过在儿童急性肾衰竭中的应用[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6, 21 (17) :1146-1147.

[5]马宇茗, 马志芳, 何晶, 等.糖尿病肾病患者血透过程中血压变化特点及护理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8, 14 (3) :8.

[6]程炎芳, 丁珠云, 韩亮亮.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 6 (6) :10-11.

[7]胡卫东, 王涛, 李晓京, 等.计算机多媒体心理测量系统研制[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9, 20 (3) :225.

[8]唐媛玲.舒适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9, 30 (24) :3168.

[9]李灏来, 谢萍, 郑兴涛, 等.舒适护理在口腔临床治疗中的应用[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9, 27 (4) :430-433.

[10]时秋英.舒适护理在老年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 2009, 24 (19) :1810-1811.

长期综合护理干预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9月~2012年5月共收治老年住院患者267例,其中男158例,女109例,年龄60~82岁,平均 (69.2±5.4) 岁,主要为消化、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疾病。住院23~90天,平均 (33.2±4.9) 天。文化程度:初中以下127例,高中 (中专) 84例,大专以上56例。排除住院期间死亡、精神疾病和家族性精神病史患者。

1.2 方法

由受培训的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的交谈、观察,了解其生活经历,评估患病后的心理状态,同时在入院1周内和出院时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 (SAS) ”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 (SDS) ”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前应该先向患者说明调查的目的,消除患者疑虑后再进行。根据调查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护理前后患者的焦虑 (SAS) 、抑郁 (SDS) 评分进行比较。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发放问卷267例,收回问卷267例,回收率100%;有效问卷267例,有效率100%。长期住院老年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有害心理反应,具体分型:孤独型133例,占49.8%;多疑型57例,占21.3%;失落型43例,占16.1%;老年痴呆型20例,占7.5%;高度健忘型14例,占5.3%。出院时焦虑 (SAS) 、抑郁 (SDS) 评分低于入院时,经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附表。

3 护理

患者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预后有密切的关系,良好的心理有利于促进疾病的康复[2]。因此,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应将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护理对象,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给予干预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

3.1 入院时的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对医院环境陌生,担心预后、医疗费用等,患者常有焦虑、恐惧感。因此,护理人员应善于观察入院时患者的心理反应,应主动热情接待患者,积极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3],让第1次入院介绍,第1次健康教育,第1次饮食,第1次检查时的护送,使病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对医疗护理服务满意。

3.2 密切护患关系

满足患者的感情寄托及心理需求环境是支持生命活动的重要因素,所以应保持病房环境的整洁、安静。根据患者的修养素质,将社会同一层次的患者安排在同一病房,使彼此间有共同语言,保持心情舒畅。人类的语言是一种广泛的信号,尤其是医护人员的语言对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的影响非常实际[4]。

3.3 满足病人了解自身疾病及有关知识的需要

患者最关心的是疾病的转归及预后。他们对医护人员的言语、表情极为敏感,常通过不同渠道片面获取相同疾病的转归,揣测自己预后。针对这一点,在遵守保护性医疗原则下,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年龄、文化背景、职业、心理素质等特点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主动与患者及家属交流沟通,通过科学的解释使他们消除不必要的悲伤、焦虑,积极配合治疗。

3.4 注重生活护理

老年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差,尤其对痴呆、健忘患者,护士对老人应主动问寒问暖,在生活上提供方便,日常生活用品应随时准备妥当,放在伸手可取地方,避免意外事件发生。当他们倾诉时,要认真倾听,注意不要打断话题,更不要出现厌烦情绪。由于患者病史长,不易痊愈,常需长期反复、联合用药,护理人员应将药物标记明显,并采用形象、反复的指导方法帮助患者记忆,不应急于求成和粗暴的督促。

综上所述,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随之由“以疾病为中心”的模式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转变[5]。护理内涵不再仅仅是对疾病本身的护理,而是涉及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长期住院老年患者心理障碍出现的比例较高,而且心理问题的发生有一定的规律性,这对护理人员的素质、知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具备护理学的知识与技能,还要掌握与护理相关的边缘学科知识,对患者出现的各种不良心理,及时给予相应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以解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凤霞, 金仲品.老年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其心理护理[J].临床护理, 2008, 46 (9) :113.

[2]刘义兰, 王桂兰.住院患者对护理行为关怀性评价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02, 37 (4) :245-248.

[3]王叶红.浅谈住院患者心理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 2012, 12 (8) :54.

[4]罗瑞颜.与老年患者沟通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现代医院, 2010, 12 (8) :136.

长期综合护理干预 篇6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门诊治疗的120例哮喘患儿,其中男67例,女53例;年龄5岁5个月~12岁,平均(5.82±4.13)岁;病程最长7年,最短0.83年,平均病程3.63年。诊断符合全国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1],哮喘严重程度分级为轻至中度。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

1.2 方法

120例哮喘患儿初次就诊时均进行哮喘防治知识方面的宣传教育,并给予相应治疗,包括抗炎、止喘和抗过敏等。在医院期间的止喘治疗方案均为雾化治疗,具体为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2 ml·次-1,加入0.5%沙丁胺醇(深圳大佛药业有限公司),固定剂量0.5 ml·次-1,混合后用PARI射流雾化泵(德国百瑞公司)雾化吸入,用口鼻面罩或口含器雾化吸入10 min。病情稳定后,以家庭为中心的后续治疗方案由患儿综合自身的用药习惯及家庭经济条件等因素自行决定,具体的吸入治疗方案包括:(1)雾化治疗,药物是布地奈德混悬液,起始治疗方案是2 ml·次-1,每日1次;(2)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吸入剂(葛兰素史克公司)或福莫特罗布地奈德干粉吸入剂(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起始治疗方案是1吸·次-1,每日2次;(3)丙酸氟替卡松定量气雾剂(葛兰素史克公司,8岁以下加用筒式吸舒辅助吸入)起始治疗方案是100μg·次-1,每日2次。减量原则及方法按照GINA方案[2]。所有干预组患儿分别在开始长期吸入治疗的第2周、1个月及2个月接受儿童哮喘防治的宣传教育,其中重要内容就包括哮喘用药及辅助器具的正确使用方面的指导,指导形式包括复诊时现场指导和电话随访指导两种。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儿经过初诊的治疗以及后期持续的吸入治疗,分别在长期吸入治疗的第3、6、9个月复诊时,询问并记录患儿用药治疗的依从性。依从性的判定为实际用药量占理论计划用药量的百分比(实际用药量/理论计划用药量×100%)。评定标准:>90%为依从性好;60%~90%为依从性较好;<60%为依从性差。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基本情况比较

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患儿用药治疗依从性比较

两组患儿经过在医院期间的急性期治疗病情稳定后,继续以家庭为中心进行长期、规范吸入治疗,在治疗的第3、6、9个月进行复诊或随访观察,记录患儿用药治疗的依从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患儿用药治疗的依从性逐渐降低。在治疗的第3个月两组间差异并不明显(P>0.05),但在治疗的第6个月时两组间用药治疗依从性的差异开始明显(P<0.05),在治疗的第9个月两组间用药治疗依从性的差异已经非常显著(P<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不同治疗时间的治疗依从性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a P>0.05,b P<0.05,c P<0.01

3 讨论

哮喘的病理基础是呼吸道的非特异性炎症。以减轻气道炎症和降低气道高反应性的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oid,ICS)治疗方法,已经被许多临床实践所证实能够有效控制哮喘的临床症状。GINA方案明确:ICS是目前公认治疗哮喘的首选方法,其安全性已得到证实[2]。朱毅等[3]认为,对病情程度为轻度的哮喘患者,应用ICS与应用全身性糖皮质激素(systemic corticosteroid,SC)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但副作用前者明显要小于后者;对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主张ICS联合SC及支气管扩张剂应用。导致哮喘复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接触变应原、呼吸道感染、气候转变、情绪波动,还有吸入技术不当等。以上诸多因素容易使患儿家长失去信心和耐心,导致治疗的依从性降低,甚至会放弃治疗。实践中,除了在医院急性期的治疗之外,长期的持续治疗是在患儿家中完成的,以家庭为中心的吸入治疗既可以足不出户避免交叉感染,又可以提高效率。患儿在熟悉的环境中能有效配合治疗,避免因恐惧造成的哭闹。所以,如何提高以家庭为中心的长期吸入性治疗的用药依从性就显得极其重要。

本研究120例哮喘患儿的病情程度为轻、中度,急性期的治疗在医院完成,均接受哮喘防治方面的宣传教育。后续的长期吸入治疗是以患儿家庭为中心来完成的,每组研究对象中均有应用雾化吸入、干粉吸入剂和定量气雾剂等不同吸入治疗方式的患儿。与对照组不同的是,干预组患儿在治疗的第2周、1个月、2个月分别有3次机会再次接受哮喘防治的宣传教育指导,包括哮喘用药及辅助器具的具体应用指导,指导过程由有经验哮喘专科医护人员进行。具体宣教指导内容包括:(1)让家长深入了解儿童哮喘的发病机制及预防要点;(2)了解ICS治疗的优点;(3)明确不良反应;(4)明确提高患儿治疗的依从性是使哮喘达到完全缓解的前提,也是促进哮喘患儿的康复和健康成长的重要方法。让家长明确以家庭为中心的长期吸入治疗既可以减少患儿反复就诊的麻烦,也可节约医疗费用,提高生活质量[4,5]。针对不同哮喘防治药物及辅助器具的具体护理指导包括:(1)雾化吸入治疗方面,让家属了解雾化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雾化器的选择必须是射流雾化器,而绝不能用超声雾化器;为了有利于药物沉积到终末支气管,雾化吸入时最好选择坐位;雾化时将面罩放在患儿口鼻上或将口含器放入口中,并保持密闭,勿将药雾喷入眼睛;手持储药罐并与地面垂直;每次雾化吸入10 min左右,吸入过程中注意观察病儿的病情以及出雾情况;遇哭闹剧烈或配合差的患儿可暂停治疗,待其安静后或分散其注意力再进行,每次完成治疗后给予适当奖励,使其建立良性条件反射;雾化治疗前不要抹油性面霜,每次雾化治疗后及时洗脸及用清水漱口。(2)干粉吸入治疗方面,学习掌握正确操作动作;随时关注刻度变化情况,用完及时更换,最好家庭常备;每次吸药后及时漱口。(3)定量气雾剂(辅以筒式吸舒)方面,学习掌握正确操作动作;定期用清水冲洗筒式吸舒并控净水分,然后自然晾干(不可高温消毒,以免加速塑料部件老化);筒式吸舒内部不可擦拭,以免损伤内部光滑度,增加药物附壁;每次吸药后及时洗脸及漱口。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后续持续治疗期间给予护理干预的患儿用药治疗依从性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患儿,但是这种差异在治疗的初始阶段并不明显,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明显。我们分析其中原因可能是,随着时间推移,患儿喘息症状缓解后,无论家长还是患儿均会出现懈怠情况,治疗依从性也会相应下降,而且时间越长,依从性下降越明显。本研究中对照组患儿依从性最差者仅为39.3%,且治疗过程中自行中断用药超过3个月,在哮喘复发后才再次复诊。

总之,对患儿及其家长的相关健康教育要始终贯穿其中[6],应提高患儿用药治疗依从性,鼓励哮喘专科医护人员主动与患儿家长经常沟通,与患儿及其家长建立伙伴式关系,而且哮喘专科的医护人员应主动学习GINA方案专业知识,认真指导患儿家长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坚持长期、规范治疗,并且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进行正确的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医学会《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和防治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10):745.

[2]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EB/OL].http:∥www.ginasthma.org/documents/5/documents variants/37/2012-Update%3AGlobal-Strategy-for-Asthma-Management-and-Prevention.

[3]朱毅,孙培莉.激素联合支气管舒张剂雾化吸入治疗哮喘中重度急性发作疗效评价[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0(6):882-885.

[4]徐凤娟,许晓雪.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哮喘患儿生命质量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3,30(8):1637-1639.

[5]王春花,郑虹英,潘晓琤,等.门诊哮喘患儿家属疾病认知情况和遵医行为调查分析[J].护理学报,2011,18(6):24-26.

长期综合护理干预 篇7

关键词:精神科病房,心理状态,护理干预

情绪、心理活动影响躯体功能和心身健康, 由于精神疾病的特殊性, 精神科病房多为封闭式管理模式。长期住院的精神病病人由于精神、行为的异常, 尤其是处于精神症状活跃期的病人, 常有自杀、自伤、伤人、攻击行为、潜逃等的可能[1]。随着精神卫生事业的重心从治疗疾病转向预防和健康促进, 人们逐渐认识到, 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和健康宣教在精神病医疗护理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 针对病人在节假日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 结合病区管理、病人行为特点, 对其护理管理作了粗浅探讨, 并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避免了意外事故的发生。研究结果显示, 通过有效护理干预措施, 稳定了病人情绪, 降低了病人自杀自残、冲动伤人、拒食等发生, 病人在医疗护理中积极主动配合, 变被动遵从为主动依从, 使病情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

1 心理状态分析

病人长期住院生活单调, 在节假日想念亲人和想念孩子。很多病人想出院与家人团聚, 看到病友被家人接走或探望表现出情绪低落, 渴望自己的家人也来医院, 甚至暗地里托病友的家属带信或打电话给自己的亲人。有的病人拒绝服药或藏药, 导致病情反复波动, 影响治疗效果。睡眠不好、饮食不好影响身体状况, 抵抗力下降导致躯体疾病的发生。有的病人会趁工作人员不注意时外逃, 当工作人员阻止时发生冲动行为。

2 护理干预

2.1 心理护理

精神病人的各种异常活动往往难以引起别人的同情或理解, 甚至还可能遭到亲人或其他人的误解和指责, 这些都可加重病人心理上的创伤[2]。精神疾病病人是自杀的主要高危人群[3], 护士应对情绪低落、抑郁、易发生自杀、自伤等危险行为的病人做到心中有数, 应用心理支持、心理疏导等理论知识采取个别沟通方式, 及时疏导病人情绪, 使情绪危机得到缓和。鼓励病人参加简单的工娱活动, 分散病人注意力, 缓解兴奋及忧郁的状态。尊重病人, 倾听其病情, 密切观察病情, 了解病人病情变化的动态, 对有情绪不稳的病人要引起重视, 积极沟通, 消除其担忧的问题, 对其合理要求给予满足, 及时上报,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护患交流, 给予病人信心, 消除焦虑、恐惧的心理压力, 取得其配合。帮助病人了解病情, 积极配合治疗, 满足其合理的要求, 调动病人家属成员的积极性。

2.2 安全护理

①外逃指住院病人未经医生批准趁机逃离医院。对于长期住院病人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了解病人的心理反应及有无出走企图, 对不安心住院的病人或情绪不稳定的病人要多与其接触, 了解其心理状态, 力求消除病人出走的想法。要将病人安置在工作人员视线范围内, 适当限制活动范围。加强晚夜间护理, 10 min~15 min巡视1次。工作人员要加强工作责任心, 进出房间时要注意防护, 避免病人伺机出走[4]。我院采取一些措施, 如病人外出洗澡时有工作人员陪同, 并有护理人员陪同洗澡, 防止病人自缢等意外的发生;外出做检查时, 有两名护理人员陪同, 并且病人采取一定的约束保护。②当病人处于兴奋状态时, 伴有攻击性的暴力行为, 工作人员要采取措施, 加强防范, 稳定病人情绪, 对其要求给予适当的满足。必要时采取保护性约束、安置隔离室等措施。

2.3 生活护理

2.3.1 保证充足的睡眠

在节假日为病人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避免因环境嘈杂而影响睡眠。安排合理的作息制度, 白天可进行娱乐活动感受节日气氛, 促进病人劳逸结合, 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夜间睡眠前避免病人间进行诱导性交谈。根据病情安排病室, 将有兴奋躁动不安心住院的病人安置在隔离室, 以免干扰其他病友。重点观察情绪低落、蒙头睡觉、辗转不安的病人, 加强巡视, 病人可因思念家人、假装入睡乘人不注意发生外逃、自缢等意外。我科就采取了将病人定点安睡在固定的床位上, 便于清点人数和观察病人, 对于刚入院和病情不稳定的病人安置在重点病房, 保证病人安全。在春节节假日期间, 由于病人出院人数多, 住院人数少, 就把病人集中到重点病房, 方便管理, 从而保证病人的安全。

2.3.2 加强饮食护理

病人本身由于服用了精神药物后出现的某些副反应影响到吞咽从而影响到食欲, 而想家导致情绪低落、忧郁不欢的病人会拒食, 对这类病人应耐心给予劝慰, 促进进食。将其安排在固定位置, 重点观察, 护理人员按时按量、按病情给予适当的饮食, 必要时给予鼻饲或静脉补充营养, 保证病人营养和水分的摄入。节假日可增加饮食的种类和花样, 美味可口的饭菜能使病人有愉悦感。我院结合人性化护理服务, 在节假日期间增加饮食的种类和花样, 并根据病人病情采取合适的饮食, 如糖尿病病人给予糖尿病饮食, 老年病人给予细软易消化的流质和半流质饮食, 并允许病人家属自带部分食物给病人, 工作人员要加强食品安全检查。

2.3.3 加强病区管理, 保证病人安全

病区的门窗、水电等要经常检查维修, 及时报修以保证工作的进行。对刀剪、绳索等危险物品定点放置,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病区办公室、治疗室、配餐室等场所应随时上锁, 防止病人趁人不注意开门外走或发生自缢等意外。合理安排病人作息娱乐, 节假日期间由工作人员带领病情平稳的病人看电视, 保证电视节目轻松无刺激。病人间安排打牌、下棋等活动。安排病人家属探视, 加强情感支持。及时制止发生矛盾的病人, 工作人员采用人性化的语言和护理方式, 保证病人情绪稳定。

2.3.4 日常生活护理

精神病病人常常有个人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甚至丧失。有的病人长期住院, 生活疏于料理, 要做好卫生宣教, 督促其做好晨晚间护理, 保持口腔、皮肤的清洁。关心病人, 根据季节变化增减衣服, 保证每周洗澡、更衣, 修剪指甲。某些病人无自知力, 而部分病人自认为痊愈拒绝治疗、拒绝服药, 在治疗前应耐心解释, 亲自把药给病人, 看着病人服下, 严防病人吐药和藏药、积存药物伺机吞服, 避免意外。

加强家庭及社会支持体系, 家庭是病人重要的生活场所。由于精神病病人不同于普通人群, 家庭支持不高, 家庭成员关心病人较少以及不知道如何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从而导致精神病人病情反复迁延甚至无人照看而成为留守人群。护理人员在对病人进行有效的健康宣教的同时必须教育病人家属, 同时借助多种宣传媒介, 呼吁社会支持系统。加强对精神病病人的关爱, 防止或延缓病人的精神衰退, 保证完好的社会适应功能, 提精神康复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凌江.精神科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5.

[2]李乐之.精神科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51.

[3]沈渔邨.精神病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609-610.

长期综合护理干预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20例血液透析长期置管感染患者, 其中, 男12例, 女8例, 患者年龄10~75岁, 平均 (35±2.56) 岁。患者均做过内瘘手术, 2例曾作过2次内瘘手术, 均是血管病变严重、重建困难以及高龄心脏难以承受血管造瘘, 患者每周透析2~3次。

1.2 方法

应用撕脱型的扩张导管置管方法, 都在右侧颈内的静脉进行插管, 皮下隧道的长度应按照患者的身高设置。在涤纶套距导管的皮肤出口2~3 cm, 导管的尖端在上腔静脉根部, 回抽的血流较为良好, 肝素盐水封管, 并固定导管在皮肤上, 通常在手术后第2天进行血液透析。

2 结果

20例感染患者经护理人员实行精心护理以及健康宣传教育, 有19例患者及时控制感染, 持续应用导管行血液透析治疗, 1例患者重建血管通路。

3 讨论

3.1 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置管感染的原因

(1) 护理人员没有按照严格的无菌操作规定进行操作, 护理人员在整理封管注射器、肝素化盐水以及导管的时候, 将其暴露在空气当中的时间较长。并且对不同感染患者进行护理时, 未更换手套或是使用消毒液擦手, 这就使患者容易在同一个净化室引发切口感染。 (2) 环境污染。由于净化室内的环境空气的质量较差, 操作过程中, 常常有人走动, 以至于净化室中的人员较多未及时清场, 大大增加感染的概率。 (3) 患者自身引发感染。因长期置管的血液透析患者大部分都是非住院患者, 切口容易在患者来回医院途中受到空气污染。而且, 因患有该病的老年人群比较集中, 其接受能力非常差, 护理人员所叮嘱的院后健康指导, 患者未较好地遵照及护理。

3.2 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置管感染护理干预措施

(1) 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执行各项护理工作。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的消毒隔离标准, 根据无菌操作要求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同时, 护理人员应加强对净化室的管理, 每天使用紫外线循环风进行消毒2~3次, 每次最少1 h, 地面应使用500 mg/ml的氯酸擦拭[2]。 (2) 两班患者间应定时清场, 且开窗通风的时间应超过10 min, 最终要是使用紫外线灯或是紫外线的循环风进行消毒30 min。循环风紫外线的空气消毒器, 主要是由高强度的紫外线灯与过滤系统构成, 能滤除空气内的尘埃, 将进到消毒器空气内的微生物全部杀死, 且对人体没有伤害。 (3) 及时处理导管出口感染。针对出口感染患者, 最关键的是及时预防, 护理人员除了遵照无菌操作要求进行外, 还应常对患者实行卫生宣传教育。同时, 在出口处使用5%的聚维酮碘棉签进行消毒, 范围应超出敷贴的位置, 在提起导管的时候, 使用聚维酮碘棉签消毒皮肤。对于有脓液渗出的患者, 要先使用棉签轻轻按住隧道口的皮肤, 将脓液全部挤出, 待完全清除脓液之后, 使用莫匹罗星软膏来涂抹出口与四周皮肤, 最后使用无菌的敷贴覆盖。对于切口感染面积比较大且渗液多的患者, 护理人员除对患者实行局部处理之外, 还要遵照医师的叮嘱, 给予患者口服抗生素或是静脉滴注。据相关研究表明, 糖尿病所引发肾功能衰竭的患者, 主要表现为营养不良、难以控制血糖, 而营养不良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 同时也是血液透析患者引发并发症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 对血液透析患者实行营养评估以及营养指导非常重要, 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饮食宣教, 加大蛋白质及能量摄入量, 积极鼓励患者多食用易消化的高蛋白饮食。 (4) 避免感染最基础, 同时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护理人员应提升洗手意识, 各护理人员在为置管感染患者换药及治疗前、后, 都应该洗手或是应用消毒剂对手进行消毒。平时自觉地养成勤于洗手的习惯, 同时护士长应严加督促, 指导护理人员严格掌握消毒剂应用量、应用方法, 并在患者透析前洗手或是应用手消毒剂。

本研究中, 20例感染患者经护理人员实行精心护理以及健康宣传教育, 有19例患者及时控制感染, 持续应用导管行血液透析治疗, 1例患者重建血管通路。总而言之, 对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置管感染因素进行分析, 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 同时配合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 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 提升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质量, 促进患者及早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林芳, 张旭珍, 夏碧珍.莫匹罗星对血透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感染的预防及治疗作用[J].中国现代医生, 2015 (14) :67-70.

上一篇:五严下一篇:火电厂建设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