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综合干预

2024-08-04

临床综合干预(精选10篇)

临床综合干预 篇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生活质量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 人们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平均寿命普遍延长,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 老年病人的护理越来越引起关注和重视, 2009年6月-2011年5月我院通过对566例老年病人的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探讨, 收到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9年6月-2011年5月我院对566例老年病人进行了临床综合护理干预, 其中男230例, 女336例, 年龄60~99岁, 平均年龄71岁。

2 临床综合护理干预

2.1 提高对老年病人相关知识的认识

老年人伴随年龄的增长, 机体器官、系统、结构及功能均出现退行性改变和衰退, 体力、耐力、灵敏度、适应、抵抗能力等均下降, 易患病。随之社会机能也降低, 老年人的依赖性也增加, 情绪不稳。因此, 对住院老年病人的护理、沟通、宣教等诸多方面都需给予特殊关怀和照顾。

2.2 加强护士对老年病人护理能力的培训和提高

院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 重视护理人才的培养。针对老年人的护理需求, 制定护士继续教育年度计划, 分批、分层次提升专业护理水平, 通过自学、护理查房、参加各类学习班等方式, 结合临床工作实践, 不断总结经验, 护士能以较高的护理技能和职业情商, 从事临床老年病人的护理工作。

2.3 加强老年病人人性化护理管理

2.3.1 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护理流程、护理措施。护士根据病人需求、病情需要等, 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灵活性, 将整体护理的理念、护理程序的思维方式、法律、法规贯穿于护理工作全过程, 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2.3.2 老年病人自我保护能力差, 易发生意外, 所以要采取有效的护理安全措施。如护士要热情、耐心, 反复地讲解住院安全相关知识, 病区地面防滑、防跌倒等设施应齐全;光线充足, 温、湿度适宜;便民措施完善, 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

2.3.3 家属陪伴及探视应根据病情、医嘱执行, 探视老年病人日期和时间可适当灵活。医护人员可通过多种渠道让病人和家属、亲朋好友、同事等保持联系。如告知他们根据病情, 发送鼓励、安慰信息, 委托送一束鲜花等, 达到稳定病人情绪、鼓励病人积极配合治疗的目的。

2.4 采用多元化护理机制, 拉近护患关系

2.4.1 老年病人易表现性情急躁、恐惧, 对环境的变化敏感等, 因此应在病人入院第一时间, 做好入院接待, 主动沟通, 找准病人的需要。护士应妥善、合理安排住院床单元, 尽量给病人营造一个舒适的休养环境, 完善病人住院各项信息等, 给病人良好的第一印象。

2.4.2 需要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源泉, 也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 找准老年病人的需要对疾病的治疗、护理、康复等十分重要。病人往往希望尽快明确诊断, 希望得到较高水平和较好条件的治疗, 需要安全感, 需要支持、安慰、尊重和热情关怀等。护士要仔细分析每位病人住院不同时期的需要, 并给予适时帮助。

2.4.3 老年病人的健康教育用关怀、亲情的形式进行更易接受。帮助老年人改变健康观念, 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日常行为, 指导病人掌握一定的自我护理、促进健康方法和康复知识, 增强遵医依从性等。要有针对性, 用通俗易懂、形式多样的方法可收到满意的效果。

2.4.4 良好的护患关系本身就具有积极的治疗意义, 也可避免护患纠纷发生。护士要具备多元化护理理念, 与病人、家属适时深入的沟通。切实关心老年病人生活, 倾听老年病人心声, 帮助老年病人解决实际困难,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5 基础护理要贴近老年病人

2.5.1 对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 应针对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心理疏导。要善于倾听老年病人的诉说和要求, 指导其学会自我调节, 消除因环境、人员陌生导致的孤独、恐惧感, 避免各种可能导致病人精神紧张、心理焦虑的因素, 使其情绪、心理稳定。

2.5.2 老年病人的基础护理、生活照顾是一个动态过程, 涵盖了现代化服务观念和护理管理模式。针对老年病人的特点, 基础护理流程要符合、贴近老年病人, 如护士要有耐心, 注意老年病人反应和舒适度, 协助活动不便的病人摆一个舒适卧位, 既满足了病人需要, 也体现了一种护理关爱;治疗、护理集中进行, 可保证老年病人充分休息与睡眠。

2.5.3 老年病人往往多病集一身, 症状和体征不典型, 发病急、进展快、病情长、恢复慢, 易发生并发症, 个别病人理解、表达能力差, 主诉不清或反应迟钝等。因此, 护士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症状、体征和情绪波动, 注意检查、用药、治疗等反应, 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为治疗、护理提供动态信息。

2.5.4 合理适当的饮食将有助于疾病的康复。要根据老年病人的病种、病情、治疗上的需要, 遵医嘱决定饮食种类和适宜的进食方法, 以保证老年病人营养需求和治疗的需要。

2.5.5 老年病人的出院指导。认真、详细告知病人、家属遵医嘱复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为了便于老年病人的记忆, 可给其留一条记录, 定时信息联络提示, 随身携带治疗情况卡等, 以便早期发现并发症, 及时治疗。根据病情, 鼓励其参加适当的文体活动, 以增强体质, 促进健康。

总之, 对老年病人住院期间, 给予正确、及时、全程、优质的综合护理干预十分重要, 可拉近护患关系, 达到病人心理稳定, 使各项治疗、检查、手术等进行顺利, 避免或减少并发症发生, 减轻痛苦, 提高生活质量。

临床综合干预 篇2

关键词:综合干预;社区高血压;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6-057-01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患者血压如果长期不能控制在正常范围,可引起心、脑、肾并发症甚至死亡。随着社区医疗工作逐渐开展,高血压防治的重点由专科医院转向社区。本文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干预,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32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170例,女性150例;年龄最小45岁,最大82岁,平均(62.12士12.23)岁,合并脑血管意外6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9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160例,两组年龄、性别、高血压知晓、服药依从性、收缩压、舒张压、血压控制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高血压的诊断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为诊断标准,即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的诊断标准;高血压知晓的定义为调查对象知道自己诊断为高血压;控制的定义为通过采取降压措施使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

1.3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降压治疗及就诊时随机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建立健康档案,充分利用有效的宣传工具,如半月一期板报宣传栏,每月进行讲座;成立高血压咨询宣教室;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定期社区居民体检、坚持门诊患者免费测血压制度,建立每两个月至少进行一次的健康随访追踪机制等方式进行社区干预,内容包括。

1.3.1运动干预

适度的运动不仅可使血压下降,对减轻体质量,增强体力,降低胰岛素的抵抗有利,每天坚持在适度有氧的条件下运动,每周不少于5次,每次持续时向20一60min,如慢步跑,快步走跑,太极拳、骑自行车、体操、跳舞、滑冰、气功(长期运动锻炼可使血压控制较好,减少降压药量,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运动后心率加年龄等于170次/分,要坚持不懈有序、有度的运动,对降低高血压有利。

1.3.2饮食指导

饮食以低盐低脂为原则,每日食盐不超过6g;少食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等;多食含钾食物如蔬菜、水果等;肥胖者应降低每日热量的摄人,以减轻体质量。

1.3.3心理支持

高血压患者多表现有易激动、焦虑及抑郁等心理特点,而精神紧张、情绪激动、不良刺激等因素均与本病密切相关,指导高血压患者,保持平静的心境,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遇事要沉着冷静。当有较大精神压力时应设法释放,如向朋友、亲人倾诉,与他们交谈等,以维持稳定的血压。

1.3.4家庭成员进行干预,充分发挥家庭支持系统作用

指导家属对老人给予关心和照顾,采取各种措施,如将降压药物放在老人方便拿去的地方。让家属关注患者的血压水平,对患者服药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

1.3.5药物治疗指导

现有的降压药种类和品种很多,各种抗高血压药物的药理作用小同,用药要因人而异。用药前应向患者介绍药物的名称、剂量、服药方法及不良反应,使患者心中有数,主动配合治疗。另外必须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能擅自突然停药,以免出现停药综合征告。

1.4观察指标

高血压的知晓率(掌握高血压疾病知识、生活方式、饮食、心理调节、用药知识为知晓率)、服药依从性(“你是否有忘记服药的经历?你是否有时不注意服药?当你自觉症状改善时,是否停药?当你自觉症状改善不大时,是否停药?”。4个问题的回答均为“否”,即为依从性佳;4个问题中只要有1个及1个以上的回答“是”,即为依从性不佳)、高血压、血压控制(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

2.结果

实施社区干预前干预组及对照组高血压知晓、服药依从性、收缩压、舒张压、血压控制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实施社区干预1年后干预组高血压知晓率87.50%(140/160)、服药依从性80.63%(129/160)高于对照组的51.25%(82/160)、49.38%(79/160)(x2一13.4512.65p<0.05);收缩压(122.56士14.80)mmHg、舒张压(70.34.12士5.45)mmHg低于对照组的(132.49士13.13)mmHg、(80.23士9.54)mmHg(t一4.565.02,p<0.05),血压控制性93.750;0(145/160)高与对照组的70.00%(112/160)份一13.45,p<0.05)。

3.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和膳食结构的改变、人口老龄化,高血压患病率呈持续性上升趋势,而且心、脑、肾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也在逐渐增多,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有1亿人之多,因此防治高血压已成为世界医学界的重要课题,而高血压防治除进行药物治疗外,患者对服药依从性、合理饮食、适宜运动、健康生活方式也显得十分重要,如果单纯由专家管理没有时间进行随访及健康教育,医院干预主要是药物治疗,很难做到综合治疗,这时就体现了社区医疗管理模式的优越性。

高血压的社区管理理模式改变了既往单一药物治疗的观念,充分调动了患者的积极因素和社区的管理作用,进行有效的管理,这对提高居民的整体健康水平、控制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果显示实施社区干预前干预组及对照组高血压知晓、服药依从性、收缩压、舒张压、血压控制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实施社区干预1年后干预组高血压知晓率87.50%、服药依从性80.63%高与对照组的51.25%、49.38%(P<0.05);收缩压(122.56士14.80)mmHg、舒张压(70.34.12士5.45)mmHg低于对照组的(132.49士13.13)mmHg、(80.23士9.54)mmHg(p<0.05),血压控制性93.75%高与对照组的70.00%(P<0.05)。

总之,社区医疗是贴近居民大众的服务,可以使患者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得到医疗保障和疾病的预防知识,利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优势资源,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诊断,实行健康教育和综合干预,可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和治疗率,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徐崇凯,季建隆,曹静. 以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为主体的高血压病管理模式的探索[J]. 中国全科医学. 2010(01)

[2] 冯莉莎. 高血压病的社区防治[J]. 现代医院. 2009(03)

[3] 唐新华. 重视高血压的社区防治 提高高血压的治疗率和控制率[J].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8(05)

[4] 李娜,贾建利,胡晓光. 高血压病人的社区健康教育[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8(04)

[5] 黄丽勃. 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干预效果评价[J]. 中国公共卫生. 2008(03)

临床综合干预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 均符合MS (代谢综合征) 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100例患者中男性103例, 女性97例;年龄最小23岁, 最大48岁, 平均年龄 (34.1±5.3) 岁。对照组100例患者, 其中男性患者98例, 女性患者102例;年龄最小24岁, 最大46岁, 平均年龄 (33.6±4.1) 岁。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的100例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 对患者的体重、身高以及血压进行测量, 服药情况以及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病史进行记录, 血常规、三酰甘油、HDL-C、空腹血糖等指标进行检查。

1.2.2 观察组

观察组的100例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 定期为患者举办健康讲座, 并发放宣传册。根据患者的生活习惯、职业情况以及各项指标的检查情况, 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指导, 把具体的指导内容, 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给每位患者, 5~7 d后与患者进行电话联系, 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与心理变化情况, 与患者约定好时间, 进行网上交流, 对患者所出现的各种问题给予解答, 要求患者坚持运动与饮食控制, 鼓励患者多进行一些有氧运动, 根据自己的病情选择合理的运动方式及运动强度, 比如上楼、慢步走、太极拳等, 运动的时间要在饭后2 h, 运动的时间为30~40 min/次。在饮食上, 要优化饮食的结构, 严格限制脂肪的摄入量, 多吃一些水果、蔬菜、低胆固醇、低脂奶制品、高纤维、高钙、高镁、高钾等食物, 少吃一些油炸、油煎的食品。并要注意坚持按照医嘱按时按量用药, 对于患者的不良习惯要给予纠正和督促, 帮助患者排除压力、顾虑及不良心理, 保证患者情绪的稳定。对于患友可以建立一个QQ群, 使得各位患者能够在网上交流各种治疗经验与治疗体会。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在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腰围、BMI、DBP、SBP、HDL-C、TG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1.4 统计方法

对于资料中的全部数据应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 (x±s) 表示, 采用t检验。

2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腰围、BMI、DBP、SBP、HDL-C、TG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腰围、BMI、DBP、SBP、HDL-C、TG等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通过该次研究发现, 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与患者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吸烟、饮酒、运动等有着一定的关系, 因此, 对于代谢综合征患者来说, 对其进行健康教育、饮食干预、运动干预、心理干预等综合干预护理对于代谢异常的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在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时候, 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 通过电子邮件、QQ群等方式进行交流, 改善医患关系, 使得教育指导更到位, 进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避免心血管等并发症的出现,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中青年代谢综合征护理综合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0年3月—2012年3月间收治的中青年代谢综合症患者200例, 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的100例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 对照组的100例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腰围、BMI、DBP、SBP、HDL-C、TG等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腰围、BMI、DBP、SBP、HDL-C、TG等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对于代谢异常的患者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关键词:中青年,代谢综合征,综合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顾东风, Reynolds K, 杨文杰, 等.中国成年人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J].中华糖尿病杂志, 2005 (3) :181-186.

[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代谢综合征研究协作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关于代谢综合征的建议[J].中华糖尿病杂志, 2004 (3) :5-10.

[3]郑迎夏, 俎德玲, 胡雅国, 等.城镇社区代谢综合征护理综合干预观察[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09 (2) :199-200.

[4]王太芬, 渠昕, 李增英.护理干预对代谢综合征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 (16) :15-16.

[5]景爱萍, 高延慧.代谢综合征的社区护理干预[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 17 (11) :1745-1746.

[6]梁淑琴, 周芳, 刘爱媛.护理干预对代谢综合征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 2009 (10) :41-42.

[7]卢逢娣, 阚凯, 朱玮.代谢综合征的护理研究进展[J].上海护理, 2009, 9 (3) :77-79.

临床综合干预 篇4

【关键词】乌司他丁;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血清细胞间粘附分子-1;APACHEⅡ评分

【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3)10-0036-02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syndrome,SIRS)是因感染或非感染病因作用于机体而引起机体失控的自我持续放大和自我破坏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和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是同一病理过程的不同阶段,而细胞因子在此过程中起决定作用。乌司他丁(Ulinastatin UTI)是从人尿液中提取的广谱蛋白酶抑制剂,研究表明,它能调整重症患者细胞因子,我们在此探讨UTI对SIRS的细胞因子干预作用及预后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根据sIRS诊断要点:在原发病基础上出现以下两项或两项以上的确诊为SIRS:①体温>38℃或<36℃;②心率90次/分;③呼吸频率20次/分,或过度通气PaCO2<32mmHg;④白细胞计数>12×109/L或<4×109/L,或未成熟粒细胞>0.10,收集自2008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我院感染科重症病房收治符合条件的SIRS患者85例,其中男性50例,女性35例,年龄16~82岁,平均年龄(52.65±23.42)岁,入院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为(19.43±6.45)分,据入院次序随机分为A、B两组。A组(n=43)为UTI治疗组,B组(n=42)为非UTI治疗组.二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P值>0.05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1.2 方法 俩组患者均给予针对原发病治疗及充分的抗感染、营养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A组入院确诊为SIRS患者即给予UTI注射液(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万/Kg/d溶于50ml生理盐水Q12h(2次/日),用微量注射泵静脉注射1小时,疗程5~7d两组均在确诊治疗前及治疗后7d采外周血进行APACHEⅡ评分,并记录2周内并发症如脓毒症、脓毒性休克、MODS等,及4周后的转归。均采用ELISA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血清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水平,标准试剂均由晶美公司提供,操作和结果计算均按说明书进行。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对应数据行t检验,组内数据应用方差分析行q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前后比较二组患者血清TNF-α、ICAM一1水平降低明显P<0.01,水平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血清IL一1β水平降低P<0.05,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A、B二组患者血清TNF-α、IL-1B、ICAM-1水平比较P>0.05,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二组患者血清TNF—α、ICAM-1水平比较A组较B组降低明显P<0.01,水平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血清IL一1β水平降低P<0.05,水平差異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2 二组患者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P>0.05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二组患者在治疗前病情严重程度相差不大,治疗后二组APACHEⅡ评分同组内比较P<0.05,表明病情得到缓解,二组间比较P<0.01,表明A组病情得到缓解程度明显优于B组,二组2周内并发症及4周后转归比较,A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低于B组,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3、讨论

在引起SIRS的炎症介质中,TNF-α、IL-1被认为关键因子,在此过程中发挥十分关键作用,研究表明,TNF-α对众多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有调节作用,能诱导单核一巨细胞系产生IL-1,激活中性粒细胞,产生级联放大“瀑布效应”;作用血管内皮细胞,使粒细胞表面粘附分子受体表达增高,引起粘附分子ICAM-1表达,促进中性粒细胞导致粘附,导致内皮细胞和凝血功能障碍,同时内皮素分泌增加,微血管收缩,机体氧代谢障碍,因而说ICAM-1参与机体损伤重要因子。UTI的Kunitz结构区域决定了其有水解酶抑制剂的活性,及稳定细胞膜,稳定溶酶膜的活性,作为水解酶抑制剂和细胞膜的稳定剂,能够同时抑制胰蛋白酶、磷脂酶A2、透明质酸酶等多种水解酶的活性,因此UTI能减少细胞因子TNF-α、IL-1等的释放,终止级联放大“瀑布效应”,减少ICAM-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CD11/CDl8、稳定溶酶体膜,防止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血流动力学,减轻或防止机体损伤,保护患者脏器功能。本研究显示,治疗后二组患者血清比较TNF-α、ICAM-1水平,A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B组,血清IL-1β水平比较降低幅度A组大于B组,表明对SIRS重症患者使用药物UTI进行干预,有利于调理患者机体炎症反应。

本研究显示,二组患者在APACHEⅡ评分、2周内并发症、4周后的转归结果比较,治疗后A组的APACHEⅡ评分比B组下降更明显,2周内并发症发生率、4周后的死亡率A组明显低于B组,统计学比较有差异有非常显著性,表明对SIRS重症患者使用药物UTI进行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病情,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是有效的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护理干预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5月8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 均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水肿、蛋白尿症状, 和 (或) 伴有恶心、头晕、呕吐等症状, 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 符合WHO相关诊断标准, 确诊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0例。对照组年龄24.0岁~40.0岁, 平均年龄 (34.0±5.0) 岁, 孕33周~39周, 平均孕周 (35±2.0) 周;观察组年龄23.0岁~41.0岁, 平均年龄 (34.5±6.0) 岁, 孕33周~38周, 平均孕周 (34±2.0) 周。2组患者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 告知其卧床休息, 给予降压、镇静、利尿等对症处理, 对于子痫前期患者, 给予解痉治疗, 必要时适时终止妊娠。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保持病房清洁、卫生, 注意病房安静, 维持室内空气清新, 营造温馨的治疗环境, 指导患者合理饮食, 确保营养供应充足。

1.2.2 观察组

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 (1) 心理护理[2]:针对患者紧张、焦虑、抑郁等心理特点, 及时给予心理疏导, 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 积极面对治疗, 并对治疗充满信心; (2)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 及时报告主管医师给予相应处理, 同时做好防护措施, 避免坠床、咬伤舌头等意外情况的发生。提前将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可能的不良反应详细讲述给患者, 要求患者严格遵医嘱服药, 密切做好药物应用期间的病情观察, 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3) 分娩后护理:剖宫产患者分娩后, 动态监测生命体征, 预防产后子痫的发生, 术后注意手术切口的渗血、渗液情况, 及时更换敷料, 指导患者做好个人卫生, 避免术后切口感染。一旦患者发生子痫, 应暂停母乳喂养。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分娩方式、新生儿体重及Apgar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分娩方式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患者具有较高的顺产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2组新生儿体重和Apgar评分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体重和Apgar评分均明显上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作为孕妇危重疾病之一, 如果治疗不当, 不仅危及母婴健康, 还可能导致胎儿出现宫内窘迫综合征, 孕妇并发严重并发症, 甚至导致母婴死亡。因此,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及时、有效治疗及护理干预, 是保证母婴健康和安全的关键。

针对患者的不良情绪, 及时心理疏导, 并讲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相关知识, 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 提高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 动态监测生命体征, 做好病情观察, 详细记录液体出入量, 指导患者合理饮食, 适当体育运动, 促进机体血液循环。患者分娩后, 做好手术切口的护理, 告知患者做好个人卫生护理, 每天温水清洗外阴, 避免感染, 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3]。出院时, 指导患者正确母乳喂养, 做好个人管理, 定时复查, 并监督用药。

本文观察组较对照组顺产率有显著提高, 新生儿体重和Apgar评分也上升较为明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总而言之, 对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 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控制孕妇血压水平, 降低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 明显提高母婴结局, 降低孕妇、胎儿的病死率,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先敏.临床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 2011, 32 (10) :2032.

[2]邢黎阳.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护理干预[J].当代医学, 2012, 18 (11) :120

临床综合干预 篇6

资料与方法

2013 年1 月-2014 年1 月收治糖尿病患者150 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75例。对照组Ⅰ型糖尿病患者12 例,Ⅱ型糖尿病患者63 例,男女患者的比例59:18,患者年龄35~63 岁,平均(42.51±3.27)岁;干预组Ⅰ型糖尿病患者18 例,Ⅱ型糖尿病患者57 例,男女患者的比例47:28, 患者年龄43~67 岁, 平均(47.68±2.57)岁。两组性别、平均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干预组进行综合干预治疗,综合干预内容包括用药疗程、饮食调理、运动干预、心理干预、定期监测血糖等。(1)定期监测并记录:患者每天均需定时监测血糖水平,包括空腹及餐后2 h血糖,严重患者还需监测夜间血糖的变化,护理人员在对血糖进行测定后应及时记录。(2)心理干预:由于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不能彻底治愈,只能够通过药物来控制血糖,所以多数糖尿病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及悲观等负性心理,这些负性情绪长时间堆积得不到宣泄,则很容易使患者发生抑郁甚至是出现轻生的念头。所以,护士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应多多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他们心中存在的疑虑和悲观情绪,然后给予及时的心理疏导,通过良好的沟通缓解他们的不良心理状态,增加他们面对疾病的信心,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3)运动干预:引导患者每天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每天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加能量消耗,调整身体的能量平衡,防止肥胖,而且可以促进心血管功能,增强心肌收缩力,降低血管紧张度,使冠状动脉扩张等[2]。(4)饮食干预:要戒烟戒酒,注意口腔护理,饮食在糖尿病治疗和康复中占重要地位,其原则为低糖或无糖、低钠、低热量、清淡、易消化,足量维生素、碳水化合物、无机盐,适量脂肪,禁烟、酒,还应少食多餐[3]。(5)鼓励患者和家属学习康复和有关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更多地了解糖尿病和控制糖尿病的注意事项,包括患者的饮食起居、饮水量和间隔时间、可食的食物与进餐量及频率。

观察项目: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血糖的变化。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数据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用率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使用表示,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治疗后干预组空腹血糖平均值、餐后2 h血糖平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治疗恢复率较对照组更好,患者更加满意,见表1。

讨论

在糖尿病的治疗中,最重要的就是综合干预的运动干预和饮食干预,综合干预可以调整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及改善机体主要系统的神经调节功能,达到糖尿病的治疗效果。还能降低毛细血管、微动脉及小动脉的张力,调节血液循环,降低血压,降低血黏度,提高血液流变性,改善微循环,增强物质代谢的氧化还原和组织内的营养过程。发展机体和血液循环的代偿机能,改善和恢复患者的一般全身状况,这也是糖尿病的治疗[4]。通过试验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治疗后干预组空腹血糖平均值、餐后2 h血糖平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治疗恢复率较对照组更好,患者更加满意。于是可以得出结论,综合干预治疗糖尿病临床治疗效果比常规治疗更加有效,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对用药的疗程进行合理安排,使患者多进行科学、合理的运动,教育相关糖尿病的改善治疗知识,这些是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可见综合干预在糖尿病临床治疗上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收治糖尿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75例,干预组采用综合干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干预组空腹血糖平均值、餐后2 h血糖平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治疗恢复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更加满意。结论:综合干预治疗能明显提高糖尿病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糖尿病,综合干预,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会奇,何松明,李东升.社区糖尿病综合干预效果评价[J].安徽医学,2013,2(4):52.

[2]廖云娥,王素云.社区糖尿病综合干预的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2015,11(15):231.

[3]张春英,赵冰.吉林省长春市经开区城乡结合部社区糖尿病综合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产业,2012,9(25):179.

临床综合干预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行肝癌介入治疗患者180例, 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80例, 其中男44例, 女36例, 年龄30~70岁, 平均年龄 (49.7±5.9) 岁;大学及以上学历28例, 中学学历41例, 小学及以下学历11例;对照组100例, 其中男56例, 女44例, 年龄30~70岁, 平均年龄 (49.9±6.0) 岁;大学及以上学历35例, 中学学历51例, 小学及以下学历1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学历等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肝癌患者因为自身患有癌症, 对癌症的认识并不深, 只是单纯的觉得癌症会危及生命, 所以易出现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 且不愿意配合治疗, 自暴自弃。要以热情大方的态度多与患者进行沟通, 并与患者家属沟通, 让患者家属给予患者更多关爱, 并认真回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 多给予患者鼓励及安慰。为患者及家属讲解肝癌、肝癌介入治疗相关知识, 让患者及家属对肝癌更了解, 减少患者的恐惧感。可安排患者及家属住在一起, 与患者家属沟通, 让患者家属多找些患者的朋友前来探望, 给予患者足够的支持及鼓励。术后除了对症用药外, 可采取转移注意力法、放松法及倾诉法缓解患者的疼痛。对患者家属及朋友说明, 为了让患者保持心情愉快, 积极配合手术, 避免传递不利消息。

1.3 观察指标

恐惧、焦虑及配合等评定标准[2]:0级, 未出现恐惧及焦虑, 且积极配合;Ⅰ级, 有轻度恐惧及焦虑, 但仍配合;Ⅱ级, 有较为严重的恐惧及焦虑, 配合不太顺利;Ⅲ级, 有非常严重的恐惧及焦虑, 不愿意配合, 需医院人员协助才能完成。术后疼痛程度评定标准[3]:采取视觉类比量表进行评分[3], Ⅰ级:0~3分;Ⅱ级:4~6分;Ⅲ级:7~10分。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专业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恐惧、焦虑及配合等情况

观察组0级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Ⅰ级发生率、Ⅱ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Ⅲ级发生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表示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

观察组Ⅰ级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Ⅱ级发生率、Ⅲ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肝癌为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 会为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并且死亡率较高, 治疗预后欠佳[4]。目前适宜的治疗方式有介入治疗以及开腹手术治疗等。肝癌介入治疗指股动脉插管注入抗癌药物以及栓塞剂, 是属于区域性化疗的一种[5,6]。

注:与对照组比较, *表示P<0.05。

而介入治疗需要患者的配合, 这样对质量的效果有一定的社会体态, 也需要适宜的护理方式。常规护理在癌症患者护理中通常效果较差。由于癌症患者心理压力远超普通患者。对疾病的恐惧, 对手术效果的担心, 对手术的焦虑等均可能影响患者术中的配合, 并且影响治疗效果[7]。癌症对患者产生的不良心理应激远高于其他疾病[8], 当今对恶性肿瘤并没有特效的治疗方式, 并且有着极高的死亡率, 因此患者通常谈癌色变, 加上手术产生的不良心理应激, 患者通常难以承受巨大的压力, 与医护人员难以形成有效配合[9]。并且癌症以及手术疼痛也会对患者产生较大的影响, 因此护理干预的采用十分必要。护理干预通过适宜的语言对患者不良心理状态进行调节, 并干预患者的焦虑、恐惧等情绪, 同时还为一种非药物镇痛方式。

本文结果显示, 观察组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说明观察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的调节, 心理状态更好, 可以更从容的应对手术。并且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 说明护理干预的镇痛效果也十分确切, 具有高度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观察肝癌介入治疗中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肝癌介入治疗患者180例, 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 采取综合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恐惧、焦虑及配合等情况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疼痛方面也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护理干预运用于肝癌介入治疗中效果显著, 可明显缓解患者焦虑情绪, 并起到镇痛效果, 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肝癌,介入治疗,综合护理干预,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龚美霞, 李惠, 陈川, 等.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 18 (35) :4260-4262.

[2]李振联, 潘分乔.肝癌介入术患者围手术期常见护理问题及中西医护理措施[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20 (27) :3474-3476.

[3]刘会杰, 邓飞, 黄延玲, 等.肝癌介入术的术中配合与术后护理[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 2012, 3 (12) :228-229.

[4]谭李军, 廖春燕, 尹秀芬, 等.腹部热敷联合饮食干预在肝癌介入术后恶心呕吐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12, 26 (14) :1304-1305.

[5]滕丽莹, 黄桂敏, 黄秋环, 等.舒适护理对肝癌介入术后生活质量的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3, 32 (7) :1472-1474.

[6]李海峰.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 2014, 20 (5) :66-67.

[7]马益敏, 肖玲, 马姗, 等.肝癌介入术后并发肝脓肿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 17 (8) :4-6.

[8]平春霞, 孙盈红, 封莉, 等.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合理选择肝癌介入术后镇痛药注射时间[J].护士进修杂志, 2010, 25 (10) :955-956.

临床综合干预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的78例儿童中, 其中男孩56例, 女孩22例, 平均年龄 (3.27±10.09) 岁。本组病例中, 空腹血糖异常40例 (糖尿病15例) , 血压高于正常66例, 腰围大于正常指标76例, 三酰甘油高于正常59例, 低HDL者23例。

1.2 诊断标准

目前, 尚缺乏儿童MS的诊断标准, Cruze等[3]参考NCEP标准建议儿童MS的诊断标准为:①肥胖 (腰围≥同年龄、同性别第90百分位) ;②三酰甘油 (TG) ≥同年龄、同性别第90百分位;③HDL≤同年龄、同性别第10百分位;④血压≥同年龄、同性别第90百分位;⑤餐前血糖值升高。满足5项指标中的3项及以上即可诊断为儿童MS。

1.3 干预措施

①对全部78例儿童患者进行医学观察, 建立数据库及健康档案, 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行合理的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的同时对其监护者进行健康教育和支持如避免过度饮食、鼓励体育锻炼等;②干预前后进行随访和问卷调查, 了解治疗进展情况;③干预后分别于第6和第12周测定儿童血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HDL-C、空腹血糖、血流变指标以及腰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 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 干预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患儿各项指标变化

进行干预措施12周后, 全组患儿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降低 (P<0.05) , 治疗前后空腹血糖无明显变化, 治疗后12周总胆固醇降低, 但治疗前后差异不显著 (P>0.05) ;治疗12周后, 三酰甘油较治疗前显著减低 (P<0.01) , HDL胆固醇治疗前后变化不大;腰围治疗后有下降趋势, 但差异不显著 (P>0.05, 见表1) 。

3 讨论

3.1 肥胖与MS的关系

目前, 肥胖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肥胖与MS的关系可能互为因果, 形成对健康构成严重危害的恶性循环过程[4]。儿童肥胖的代谢紊乱与成人肥胖代谢紊乱有类似的特点, 可能与成人具有相似的病理过程, 对血管的损伤机制及后果可能也是相似的。由于儿童肥胖的代谢紊乱发生时间较早, 如果不加以干预, 导致成人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可能更大, 预后可能更差。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

3.2 儿童肥胖MS的预防与治疗

儿童肥胖MS的影响因素是复杂的, 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从不同层次上进行综合干预。现行的儿童肥胖MS干预方法包括:①肥胖咨询、减肥门诊;②以家庭为基础的行为疗法;③以学校为基础的肥胖干预;③以社区为基础的肥胖干预。以家庭为基础的行为疗法是目前被公认较为有效的治疗儿童肥胖方法[5]。父母的生活方式和运动习惯, 以及对孩子的健康教育对儿童肥胖的发生有很大影响。在家庭中, 家长应当为孩子创造一个避免发胖以及控制肥胖的健康的生活模式, 支持、监督、鼓励孩子养成正确的行为方式。

儿童肥胖MS重在预防, 减轻体质量可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浆胰岛素浓度。对儿童肥胖MS的治疗原则应该是以运动为基础, 开展行为矫正、饮食调整和健康教育, 而不宜服用减肥药或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Steinberger J, Daniels SR.Obesity, insulin resistance, diabetes,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in children[J].Circulation, 2003, 107 (18) :1448-1453.

[2]丁宗一.儿童单纯肥胖症诊断方法学[J].中华儿科杂志, 1999, 37 (4) :246-248.

[3]Cruze ML, Weigensberg MJ, Huang TT, et al.The metabolic syndrome in overweight Hispanic youth and the role of insulin sensitivity[J].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06, 89 (1) :108-113.

[4]付晓辉.儿童高胰岛素血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危害[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 2007, 24 (6) :402-404.

两招干预代谢综合征 篇9

答陈某读者:

根据你所述的情况,需要考虑代谢综合征。这是由于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和高血糖等存在共同的发病基础,即体内不同程度存在糖脂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共同组成代谢综合征并出现多项检测指标的异常。无论这些指标超出范围大与小,都不可掉以轻心。因为它可能预示着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犹如在机体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有可能会在一定时间内“引爆”,对生命和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所以,一旦体检发现多项检测指标异常,就要考虑代谢综合征,采取积极措施加以干预,以下两招供你参考。

第一招:非药物疗法目的是改善生活方式,措施包括:①合理饮食,重点是降低总热量,低脂、低胆固醇和低盐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摄入;②适量运动锻炼,如慢跑、太极拳、体操和长距离步行等,以促进多余脂肪消耗,控制体重;③规律生活,戒除不良习惯,如吸烟、酗酒等;④保持乐观豁达、愉快的心态,如果出现焦虑或抑郁症状,应加强心理调节,严重时应去看心理医生,寻求医生的帮助和指导;⑤定期复查相关指标,最好每3个月复查1次。

第二招:药物疗法药物疗法与非药物疗法同样重要,尤其是多项检测指标异常的患者,需要在非药物疗法的基础上配合必要的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目的以调脂治疗为主,配合降压、降糖和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应用,以发挥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和控制糖尿病的作用。类似你这种情况的患者,需要每日1次口服阿司匹林75毫克,辛伐他汀20毫克,替米沙坦80毫克。如果空腹和餐后血糖均增高,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口服降糖药,如糖适平或阿卡波糖。

陕西省宝鸡职业技术学院主任医师魏开敏

临床综合干预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40例麻疹合并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男132例, 女108例, 年龄3个月至4岁, 平均 (1.1±0.5) 岁;病程3~18 d, 平均 (11.2±2.3) d。纳入标准[1]:结合症状, 经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 符合麻疹合并肺炎诊断标准;患儿家长了解研究内容, 签署入组协议。遵循随机原则, 将24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140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 (1) 皮肤护理。注意观察患儿皮肤颜色、皮疹分布及色泽, 若皮疹颜色鲜艳, 足底、手心位置有皮疹, 提示病情转归。若皮疹颜色浅, 呈成片状, 故病情加重, 需及时上报积极处理。要求家长监督患儿, 不要抓、挠, 避免感染。 (2) 病房护理。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 定时通风, 保持空气通畅, 为其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严格执行探视制度, 减少看望患儿次数, 避免交叉感染。 (3) 饮食护理。饮食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 剧烈咳嗽者, 可通过鼻饲, 结束后采用温水冲洗管道, 减少残存食物变质。鼓励患儿多饮水, 便于排出毒素。

在此基础上, 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1) 心理护理。主动与患儿、家长沟通, 了解家长心理状况, 详细介绍疾病基础知识、治疗成功案例及我院在此方面的治疗经验、成果等, 缓解家长负面情绪, 使其主动配合临床工作。通过讲故事、看图书、动画片等形式, 与患儿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使患儿信赖护理人员, 利于后续工作开展;针对无法交流的患儿, 可通过眼神交流、抚触等形式, 增加患儿的安全感。 (2) 健康教育。详细介绍疾病治疗方法、治疗过程、自我护理技巧, 教会患儿及家长正确洗手方法, 提高家长认知水平, 共同为患儿服务。向家长详细讲解减少探视次数的重要性, 取得家属理解和支持。嘱咐患儿多休息, 少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减少感染发生。 (3) 呼吸道护理。及时清除患儿呼吸道分泌物, 保障呼吸道通畅, 严格遵医嘱进行治疗, 加快分泌物排出。密切监测患儿病情, 必要时给予吸氧治疗, 控制氧流量为2~4 L/min, 避免干燥气体吸入, 损伤呼吸道黏膜[2]。若患儿呼吸频率、经皮血氧饱和度出现异常, 应及时上报做好处理工作。排痰困难患儿, 轻柔叩击患儿胸部和背部, 利于患儿排痰, 并定时更换体位。 (4) 发热处理。出疹高热时, 每4小时测量1次体温, 若体温过高, 可选择物理降温方法, 如减少遮盖物、温水擦拭身体等, 利于扩展毛细血管。若患儿体温大于等于40℃, 遵医嘱给予退烧剂, 多饮水, 及时退烧。

1.3 评价指标

显效:体温恢复正常, 皮疹消退, 无咳嗽、咽痛症状;好转:体温基本正常, 大部分皮疹消退, 临床症状显著缓解;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 或病情恶化[3]。有效率= (显效例数+好转例数) /总例数×100%。详细记录两组患儿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临床疗效比较:和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 (P<0.05) ,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住院时间:观察组住院时间为 (8.12±0.78) d, 对照组住院时间为 (11.42±1.20) 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3669, P<0.05) 。

3 讨论

肺炎是麻疹常见并发症, 是导致麻疹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麻疹患儿机体免疫力降低, 易发感染, 增大了肺炎发生风险, 对患儿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对麻疹并发肺炎患儿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 有利于提升治疗效果, 降低病死率[4]。过去采用的常规护理无法满足现代医学发展需求, 需探寻一种个体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综合护理干预基于常规护理, 更加注重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恢复[5], 加强心理疏导, 可缓解负面情绪, 取得信任与合作;做好健康教育, 可提高临床依从性, 获取相关护理技巧, 利于改善临床症状;加强呼吸道护理,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必要时进行排痰、吸氧处理, 保障呼吸道通畅;有效控制患儿体温, 利于皮疹消退, 减轻患儿不适。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 说明综合护理干预可缓解临床症状, 提升治疗效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 , 提示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 可降低死亡风险, 增强患儿机体抵抗力, 缩短住院时间, 改善患儿生命质量, 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麻疹合并肺炎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1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240例小儿麻疹合并肺炎患儿, 应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83%, 高于对照组的83.33% (P<0.05) ;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在小儿麻疹合并肺炎患儿的治疗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有利于缓解症状, 提高治疗有效率, 缩短住院时间。

关键词:麻疹,肺炎,综合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王敏.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麻疹合并肺炎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36 (16) :249-250.

[2]邵新娜.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麻疹合并肺炎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5, 13 (35) :271-272.

[3]张春霞.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在小儿麻疹合并肺炎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 24 (18) :103.

[4]梁钰英.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麻疹合并肺炎的临床应用分析[J].大家健康 (学术版) , 2016, 10 (4) :297-298.

上一篇:会议发言系统下一篇:局域网控制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