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综合素质(共12篇)
临床综合素质 篇1
一、师德与医德的内涵
师德: 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 不是简单的说教, 而是一种精神体现, 是指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其蕴涵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 医德: 简言之就是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它是调整医务人员与患者、医务人员之间以及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它不仅仅是一种职业道德, 更是一般社会道德在医疗卫生行业中的特殊表现。众所周知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无规矩不成方圆。医学作为一种特殊职业, 它的服务对象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类, 精湛的医术固然重要, 但高尚的医德是其灵魂。
师德就比树的根基、医德就比树的枝叶, 没有牢固的根基无法培育出茂密的枝叶, 反然之, 茂密的枝叶反衬出根基的牢固。医德与师德之间是相辅相成、紧密相关的, 医生技能的提高需要在临床的不断磨练, 医生素质的培养需要教师的辛勤教育。
二、强师德是育医德的基础
( 一) 加强修养、完善自我, 弘扬传统美德。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师德、医德等内容, 教师可以从古代圣贤的经验中寻找启迪, 树立良好的师风, 发扬崇高的师德, 传承高尚的医德。古人云: “学高为师, 德高为范”。作为教师, 我们应该把“教者慎言”铭记在心, 用良好的“言、行”来影响教育学生, 教导学生文明行医, 依法行医, 科学行医, 廉洁行医。同时我们要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 淡泊名利, 志存高远, 乐于奉献; 尊重学生, 关爱学生, 因材施教, 循循善诱[2]。
教师是医德教育的主体, 他们不仅要为医学生传道、授业和解惑, 更应担负起传递医学道德文化的重任。当今社会发展迅速, 商业化信息不断充实人们的头脑, 许多教师的思想偏离了航向, 以能否带来经济效益作为自己是否成功的标志。昔日引以为傲“桃李满天下”的理念已经逐渐淡化, 从而使教师这一以教书育人为目的, 具有较强使命感和道德操守要求的职业日趋平庸化与泛商业化[3]。在社会潮流的冲击下, 教师首先要挺得住、站得直, 积极进取, 完善自我, 把中华民族优良的师德、医德在我们身上发扬光大。
( 二) 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树立学生榜样。德者, 德行也, 《周礼》中言“在心为德, 施之为行”。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重师德的观念更是深入人心。西汉学者杨雄在《法言·学行》中更是明确指出, “师者, 人之模范也”; 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韩愈主张教师要“以身立教”, 只有如此才能“其身亡而其教存”[4]。
孔子曰: “其身正, 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行”, 师德教育道德教育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 更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医学教师在传授医学知识时, 不仅要言传身教, 更要以高尚的人格和情操去感化、影响学生。例如在讲授某一疾病的名称、症状等专业术语时, 首先要让学生理解这些词语, 同时结合具体问题进行针对性医德教育, 让学生认知的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名词, 而是透过词语本身感受患者实实在在的痛苦。如此既激发学生的责任心、同情心等医德情感, 又使学生学习医学知识的同时, 进一步完善医德修养。身为教师, 必须以身作则, 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 教师首先做到, 凡是禁止学生做的, 教师坚决不做, 使学生从耳濡目染中接受潜移默化的医德教育[5]。
三、育医德是医学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医学教育是高等教育活动中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 其教育成果与人、人类的健康、社会医疗卫生事业发生着必然的、直接的联系[6]。当前医学模式为生物- 心理- 社会模式, 强调“以人为本”的医学理念。医生不应该只关注患者的疾病, 更应该重视患疾病的人, 医学教育不仅仅是医学知识的传输, 更应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医学教育改革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如何培养出符合现代医学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是我们医学院校必须考虑的问题, 也是各医学院校肩负的历史使命。对于医学教师而言, 如何把高尚的师德转化成高尚的医德是我们每一个教师认真深思的课题, 把医德教育贯穿于医学生培养的全过程, 也是适应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四、德技双馨是医生之根基
医本仁术, 德乃医本。医德和医术, 相铺相成, 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 有术而无德或者有德而无术均难成“大医”, 只有德术合璧才为“圣医者”。高尚的医德要求做到: 对病人极端热忱, 对工作极端负责, 对技术精益求精, 救死扶伤。要想成为一名好医生, 既要有高尚的医德, 也要有精湛的医术[7]。一是作为医生的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是前提, 与时俱进, 及时了解国内外学术进展。二是要将锐意进取的学习精神和高尚的职业道德传递给他们, 并指导学生不断地将其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随着社会的演进, 医学的发展, 今天, 诊断和治疗的正确与否, 往往可以决定一个人生命的得失。所以, 我们要不断学习, 在学习中进步, 在进步中提高, 在提高技术的同时, 完善医德修养, 做到医术、医德同发展, 在临床工作中以“医术是根本、医德是灵魂、爱则是主流”[8]为工作准则。
五、结语
“育苗有志闲逸少, 润物无声辛劳多”。为人师表, “德”当为先。“德”重在“真”, 引导学生追求真理, 不只唯上, 不只唯书, 需纠正自己的错误, 对新发现更要反复验证, 敢于坚持。“德”重在“公”, 不仅指平等待人、尊重学生的劳动, 更指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的奉献。“德”重在“亲”, 不仅关心学生的生活、给其劳动应有的补贴, 更重要的是了解学生心中所想和前途所需, 给那些有抱负的学生提供最需要的帮助。“德”重在“严”, 只要出自关心其前途, 学生也会理解老师的苦心。反之, 放任自流, 则可能贻害学生终生。
培养新时代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是医学院校的重要责任。医学院校教师担负着培育“人才”和“仁心”的双重使命, 要本着“人敬必先自敬, 重师重在自重”的原则不断提高职业道德素养和教学管理水平, 要做到淡泊名利, 敬业爱生, 在为人处事上少一点名利之心, 在教书育人上多一点博爱之心; 要做到以人为本, 因材施教, 与时俱进, 创新施教, 培养德才兼备的白衣天使。
参考文献
[1]高琴, 管志帏, 周昌菊.浅议教师的师德与临床阶段医学生的素质教育[J].实用预防医学, 2003, 10 (5) :797~798
[2]杜亚梅.医学院校更需要医德高尚的教育行家[J].青海教育, 2008, 7 (8) :92~93
[3]郑挠.青年教师必须在实践中自我完善[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3, 1:46~47
[4]刘焕兰, 曲卫玲, 陈炜.从传统师德观念探究高等中医药院校医德教育问题[J].中医教育, 2013, 32 (4) :56~58
[5]张杨乐.试论高校医学生医德教育中教师的作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1, 7 (8) :177~178
[6]肖纯凌.将医德教育贯穿医学生培养的全过程[J].辽宁教育研究, 2008, 2:117~119
[7]周芳.浅谈医学高校的医德教育[J].卫生职业教育, 2007, 6:45~46
[8]潘爱斌.浅谈医德与医术的相互关系[J].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2008, 9:68~69
临床综合素质 篇2
nx.offcn.com
2017宁夏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考点:统考《综合素质》备
考建议
2017年教师资格考试已经开始,宁夏教师资格考试参加全国统一考试,考试科目比以前增加了许多,相对应的考试难度也有所增加,在这里中公教育专家整理了一些教师资格证相关的备考技巧分享给各位考生,希望对各位的考试能有所帮助。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备考教师资格证的同学应该清楚《综合素质》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各个阶段必考的科目,也是最考验考生知识储备的科目,考生必须及早下手,不可盲目备考。接下来给大家深度分析一下《综合素质》。
一、教材结构和分值分布
二、考试题型、题量《综合素质》
一共三种题型,33道题目,共150分:单项选择题(29道,58分)、材料分析题(3道,42分)、写作题(1道,50分)。客观题约占39%的分值,主观题约占61%的分值,主观题也是拉开考生分值的关键。客观题的分值较低,主观题的比重上升;考试更加注重学生灵活应宁夏分部
nx.offcn.com
用知识的能力,考试的难度也增加了。考生在复习时要以理解记忆知识为主,不可死记硬背生搬硬套。
三、《综合素质》真题分析
(1)考试的内容广泛、全面,重点比较明确;(2)考试的内容细节化、选择题大海捞针;(3)考查趋向于实际问题的考查,知识以理解记忆为主;(4)材料分析题有章可循
四、高频考点归纳(一)职业理念
(1)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结合具体知识分析教育现象。
(2)把握“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内涵、在教学中结合实际践行该思想。
(3)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二)教育法律法规(1)了解相关教育法律法规
(2)掌握教师的权力和义务,以教师的义务为主;结合实际问题分析教师的教学行为。(3)了解学生的权力和义务,以保护学生的权力为主
(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重点记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6条内容
(2)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内容,分析评价教学中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四)文化素养
(1)本章内容包含面较多较广,涉及文化、科技、艺术等多个方面,考点众多,考生应广泛涉猎,平时注意记忆。宁夏分部
nx.offcn.com
(2)本章内容以单选题考查为主,设计内容较多但是分值比例较低,考生可灵活分配复习时间。
(五)基本能力
(1)要求考生具有信息处理能力、掌握教学测量的方法、课件的开发与制作、阅读理解的能力和写作的能力。
(2)本章内容考查的教师实际教学的能力,以单选题和写作题的考查为主。
五、复习建议《综合素质》共有五个模块,各个模块之间的关联性不大。其中,模块一教师职业理念和模块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复习以材料分析题为主,考生以理解记忆为主,把握要点即可(但是考纲规定要求记忆的必须记住)。模块二教育法律法规和模块四文化素养以单项选择题的复习为主。对于模块五基本能力主要以写作题和单项选择题复习为主。
考生要根据《综合素质》考试题量、题型和分值分布,合理的采取复习策略,在复习时根据考查的重点和分值要有所侧重。但是考生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模块四的文化素养包含的知识很多,但是分值却只占12%,考生要合理分配各个模块的复习时间。
(2)模块五基本能力虽然占48%的分值比例,但考生要注意此模块知识需要的是日积月累,不是短期的备考就会有显著提高的,考生不可根据分值比例把大量复习时间安排在此处。《综合素质》真题客观题考查的考点很多,很细,考生要对高频考点和重点难点着重复习记忆。对于主观题的复习考生要认真研究《综合素质》真题的出题规律和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记忆,注意复习的策略。
更多内容,一起来看看宁夏公职类考试课程是如何设置教学的!
中公教育宁夏公职类考试培训与辅导专家提醒您,备考有计划,才能在公考大战中拔得头筹!宁夏公职类考试题库邀请您一同刷题!宁夏分部
综合素质你好吗? 篇3
综合素质考核是否必要
赞成的说,很有必要。都什么年月了,光会张嘴唱哪行。现如今讲的就是素质教育,歌手当然不应例外。能够入选国家级的比赛,他们的知识结构和素质修养应当达到一定程度;反对的说,国际声乐比赛都不搞综合素质考核,现场比的就是演唱的能力与水平,赛的就是艺术表现与个性魅力。何况所有进入决赛的歌手均已在4月23日通过笔试认定合格。
综合素质考核是否合情
许多人都认为,现场进行综合素质考核不近人情,对于歌手是一种损毁和摧残。他们能够一路过五关斩六将冲进决赛,已为全国歌手中的佼佼者。能够站在这个台上演唱就不软,还要给他们额外附如压力,分散其精力,年轻人如何随得起。他们演唱时神采飞扬,表情生动,面对大屏幕就判若两人,神情紧张。很可能表现失常,不会就不会,会的也不会,出现不应出现却无法原谅的失误。丢人现眼,尴尬狼狈。
综合素质考核是否合理
对于大奖赛业余组团体决赛的考题,绝对肯定的几乎是零。当然也有人说,出题范围应当尽可能宽泛,否则怎能决出高下。考题难度还算适中,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学唱歌不知道我明戈,怎么说得过去。但,相当多人一致认为这些题出得过宽过偏,许多题和音乐艺术根本不搭边儿,且难度差别太大,似乎比的是运气。你让外省歌手回答关于地方性晚报的问题,其中有的在全国影响程度并没有那么高,他没听说过更没看过,如何答得出?所以,应当将综合素质考核改为艺术素质考核。和音乐多沾边儿,更为合情合理(大奖赛组委会欣然接受了群众的意见,及时做出调整和修正。5月12~14日的业余组三种唱法个人单项决赛已实行艺术素质考核。)
综合素质考核什么内容
从高校专家学者,到市井草民百姓,大家都有一个共识:综合素质不应该考背功,仅仅以记忆资料性的知识论成败。高考还有个复杂的范围,而大奖赛的题包罗万象,古今中外、海阔天空、漫无边际,连死记硬背都没法儿找去。《清明上河图》、赵州桥等等的年代何必记得清楚?综合素质应该考的是歌手的智慧,检验测评他们的艺术思想和观点,提出一些带答辩性的问题,比如,对音乐艺术的认识;对声音表现力的见解;对本种唱法和他种唱法本质特征、作品风格把握的思考;自己在学习声乐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达到的效果等等。
临床综合素质 篇4
1 重视临床医学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高素质人才的综合素质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内容, 即: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和文化修养。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要适应当前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研究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临床医疗工作, 因此在培养过程中, 除练就扎实的业务素质, 如基础理论、临床技能和科研能力外, 更应注重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和文化修养的培养。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 有利于临床医学研究生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快速成长, 成为一名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 具有高尚医德、高超医术, 能为广大病员提供优质服务的好医师, 并具有创新思维、创新才能的科研能力, 能为医学进步与发展作出贡献。
在从医学院进入临床的七年制研究生中, 我们注意到这些学生受家庭、学校、互联网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大, 接触社会较多, 参与意识较强, 接受较多当今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知识, 因而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 获取和应用新知识的能力强, 同时, 由于生活学习环境的明显改善, 为他们的成长创造了比过去更好的条件与环境, 但他们总体社会阅历浅, 缺乏在艰苦环境下磨炼意志, 心智不够成熟, 在理想和现实问题的处理上不很协调, 遇到困难容易退缩, 缺乏锲而不舍的精神。一些学生容易表现出急功近利、浮躁情绪, 缺少脚踏实地、科学求是的学习作风。一些学生过分强调实现自我价值, 缺乏团结协作精神、奉献精神和集体责任感, 在处理与团队、与个人 (包括老师、同学、患者) 、与社会等相关问题上缺乏经验。
一般情况下, 研究生教育比较注重学生的业务学习、专业技能、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而往往缺乏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进行教育, 以及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的培养, 结果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全面发展, 不能满足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因此, 根据临床医学7年制研究生的培养特点, 在短短2年的临床硕士生培养学习阶段, 除专业素质的培养外, 综合素质的培养, 特别是人文素质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 值得深思和探讨。
2 临床医学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临床医学研究生毕业后将成为一名临床医务工作者, 担负起救死扶伤的重任。一名合格的医师应具备高尚的医德、高超的医技, 这其中思想道德素质尤为重要, 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将决定他们今后事业的发展。古语曰:“德胜才是君子, 才胜德是小人, 德才兼备是圣人。”这充分说明了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性, 要培养研究生, 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素质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动机, 这不仅对研究生完成好学习, 养成对待医学科学事业的正确态度具有重要意义, 而且对他们形成良好的人格、塑造高尚的精神境界和价值观念也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业务素质是核心, 其包含有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医疗技能, 以及独立工作和创新能力。要强调和注重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的严格培养, 医学是实践的科学, 是一经验性很强的学科, 离开了临床工作实践, 不可能培养出优秀的临床医师。
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最有效方法是让研究生尽可能多的接触患者, 参加查访、临床病例讨论会、疑难病例会诊、重危患者抢救等, 由此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特别是一些临床经验、教科书上往往没有, 或者即使书本上有, 自己在学习时也不一定引起重视。因此, 通过参加各种病例讨论等, 可汲取各种经验和教训, 在实践中少走弯路。因此, 我们在2年的临床研究生学习阶段安排足够的时间, 充分保证他们参加临床一线医疗工作, 包括书写病历、参加查房病例讨论、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参与患者管理及参加手术, 和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参加门急诊工作, 并进行各学科的轮转学习, 充分注重了临床实践, 培养了动手能力。同时为研究生提供各种学习机会, 如参加科内疑难病例讨论、全市会诊中心疑难病例讨论会、市医学会有关学术活动、市内各大医院举办的继续教育学习班和学术论坛, 及国家级、市级学术会议, 这样有利提高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理解、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并及时获取新知识, 了解本专业发展最新进展和动态。并且创造一些使研究生有表现“自我”的机会, 如在科内进行专题学术演讲, 在导师指导下进行市医学会讲课, 和在科室主办的全国学习班上讲课, 培养了演讲表达能力。
创新性人才应有很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包括系统的思维能力, 对新问题、复杂问题的综合和表达的能力。因此, 临床医学研究生在科研上要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不断保持好奇心, 科研项目具有明确临床特点, 并且导师积极为学生创造条件, 通过各种途径, 如面对面, 研讨活动、互联网等, 向国内外一流专家学者进行学习请教, 主动而不是被动的学习, 培养了研究生创新性的能力和素质, 并且培养了研究生个性化的自由创造精神。但同时也应重视和注意教育他们在科研工作中要有严谨的态度, 坚决克服急功近利倾向, 坚决克服学术风气不良和学术道德缺失, 杜绝弄虚作假等不良现象, 坚决克服对学术研究轻率态度。杜绝在科研工作中粗制滥造, 学风浮躁、不负责任。坚决克服狭隘的功利主义学习动机和目的, 更多注重科学工作对社会的功利价值。
研究生的临床和科研工作中, 要注重学会正确处理个人、团队、集体和国家关系, 要培养团队精神, 培养他们人际交流沟通的能力, 和临床各级医师护士、实验室研究人员、同学、患者及家属、病房护工建立维护良好的职业关系。
身心素质的培养不容忽视, 研究生不仅要具有健康的体魄, 还应具备良好的心智。文化素质应重视中华文明的优秀传统和世界文明的先进成果, 丰富自己的内涵。倡导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统一, 要加强哲学教育, 我们知道, 许多伟大的科学家, 如亚里士多德、牛顿, 爱因斯坦、马赫等都具有很高的哲学素养, 他们既是伟大的科学家, 又是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 值得学习。心理、文学、历史、音乐、美学的学习, 有利于建立对人、社会、自然和自身的正确认识, 培养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
3 临床医学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若干体会
3.1 把教书育人作为遴选导师的必要条件, 研究生导师及科室医护人
员对研究生为学、为人都有着重要影响, 是研究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研究生导师要求在政治思想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 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 为人师表。
3.2 加强科室文化建设, 创造一个有利于研究生全面发展的环境和氛围。
科室可定期举行有关素质教育讲座, 组织一系列活动, 如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和读书活动, 科室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促进了医护人员和研究生的互相交流, 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 使研究生生活在一个温馨的环境中, 学生有主人翁意识, 有利于综合素质的培养。
3.3 制定一些管理措施
3.3.1 健全科室临床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管理制度。
在医学院的领导下, 科室导师组由专人负责临床医学研究生临床实践阶段的培养, 导师制定思想文化教育、临床技能培养、和临床实验考核方案, 在导师领导下每一环节有专人负责, 并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方案。其中导师的管理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环, 导师负起责任, 对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品德、专业知识、临床技能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指导和直接的管理。除了导师外, 科室各级医师应重视参与研究生的培养, 协助导师做好研究生临床实践指导, 研究生管理做到研究生导师、科主任和指导教师三级管理, 。
3.3.2 在科研上, 重视临床实用型和创新性研究课题, 并注重创新意
识培养, 研究生课题开题, 制度化充分听取科室各级临床医师意见, 并努力将科研成果能应用于临床工作。
3.3.3 加强医德教育, 将医德列入临床研究生的考核重点, 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根据国家卫生部颁发的《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方法》等文件, 指导规范临床型研究生医疗活动的思想和行为准则。
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篇5
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推进中小学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建立具有我校特点的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指导中小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4】8号)、《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2005】2号)和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全省中小学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为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及灵璧县教体局关于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有关要求,结合我校教育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和水平,引导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反映中小学生的发展状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小学生毕业标准要求的重要依据。综合素质评价应按照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道德品质、学习成绩与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个性特长六个维度,共十二个评价要素为基本内容,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依据,以学校评价为主体,以制度建设为保障,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力求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从而推动我校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和办学行为的进一步规范。
二、基本原则
砂坝小学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应坚持如下基本原则:
1.发展性原则。评价应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和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评价的制度、标准、内容、方法等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利于激励学生发展。
2.激励性原则。评价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并及时给以鼓励和肯定,使之强化,重视培养学生自信心,注意激励学生。
3.差异性原则。评价既要体现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又要关注学生个体间差异和个性特长的发展需求,充分体现评价对象的个体差异。
4.科学性原则。积极探索科学的评价方法,注重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共性评价与个性评价相结合,力求评价结果的客观、公平、公正、公开,努力提高评价工作的专业化水平,保证评价工作的质量。
5.参与性原则。学生既是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要尊重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将评价活动变成被评价者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
三、综合素质评价的基本内容和标准 1.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关于“对学生评价的内容要多元,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要求和教育部《基础教育工作分类推进与评估指导意见》中关于“形成学生学业质量定期抽样监测的制度”精神,确定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分为基础性发展目标、学科学习目标和个性特长发展目标三个方面,具体分为道德品质、学习成绩与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个性特长六个维度,共十二个评价要素。
2.综合素质评价要在中小学学生综合表现翔实纪录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表现翔实纪录是指能够表明中小学生在学校期间多方面素质及个性发展状况的关键性材料,特别要注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与提高。综合表现翔实纪录一般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1)考试成绩。指小学非毕业年级期末学业测试、小学毕业年级毕业学业测试和初中非毕业年级期中、期末学业测试及初中毕业年级学业水平测试。其中测试成绩和考查科目的成绩,主要表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体育、艺术(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课程的学业状况和学习成绩以及技术、科学和理化生实验操作的测试结果,也是考试成绩的主要内容。
(2)社会实践活动。主要体现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包括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活动成果、感悟和反思等。
(3)个性特长与获奖情况。参与文化艺术、体育科技竞赛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及见义勇为等方面获得的表彰、奖励及证明特长与潜能的材料。小创造、小发明经过专业评价机构认证或者在市(县)级以上组织的相关活动中获奖;在市(地)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作品;在省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竞赛活动中获得等级奖;荣获市(县)级以上“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创造型中学生”等荣誉称号。
(4)道德品质。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对个人的行为负责;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具有社会责任感。
(5)学习成绩与能力。在质量监测和毕业学业测试过程中取得较好成绩;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来提高学习水平,有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能够完成规定的科学、技术、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实验操作;能够结合所学不同学科的知识,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6)交流与合作。能与他人一起确立目标并努力实现目标,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观点与处境,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能综合地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
(7)运动与健康。热爱体育运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具备锻炼健身的能力、一定的运动技能和强健的体魄,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8)审美与表现。能感受并欣赏生活、自然、艺术和科学中的美,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参加艺术活动,用多种方式进行艺术表现。
中小学生学籍档案和学校按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内容和要求所做的关键性原始记录是学生评价的重要依据。
3.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以“综合性评语+等级”的方式呈现。
(1)综合性评语。评语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予以整体描述,尤其应突出学生的特点和发展潜能;
(2)等级。用A(优秀)、B(良好)、C(合格)、D(待合格)四个等级描述中小学生综合素质不同方面的发展状况。对学生在某一方面的表现评为“待合格”时应极其慎重,必须要有充分资料予以支持。
4.为了便于操作,在具体评价中将六个维度化为十二个要素,将关键表现记录细化为若干个关键评价点,由学校组织或学生自行搜集详实表现记录材料并提交给评价小组进行评价,并评定等级。
四、组织领导
1.学校成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班子和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负责指导全校各年级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监控评价过程,纠正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查处评价过程中的违规行为。
2.各班级也要成立班级评价小组。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负责落实评价方案,制定实施细则,任免班级评价小组成员,组织并监督评价工作,认定评价结果。班级评价小组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评价小组人员需班级学生一半以上认可,方可入选。班级评价小组负责对班级中的每个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评价工作。评价委员会及评价小组的人员组成必须具有代表性,人数应在5人以上,任课教师在对应评价班级任课时间应在1年以上。
五、工作程序
1.宣传培训。学校应就综合素质评价的意义、内容、标准、程序、方法、过程、制度等内容,组织教师、学生和家长进行学习并进行培训,做好宣传动员和培训工作。
2.组织自评。学生依据《砂坝小学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所列的评价标准写出自评报告,整理并提供相关证据,确定六个维度的自评等级。所搜集整理的有关材料要求提供完整的原始记录,保证材料的真实性。自评报告应如实总结评价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字迹工整。要让学生明白自己既是被评价的对象,又是参与评价活动的重要主体,所提交关键性材料和自我鉴定过程本身就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依据。
3.班级评价小组负责审核学生的个人评价材料。
4.组织班级学生互评。各班分二至三组开展互评。先由学生自我介绍自评意见,出示相关表现材料,然后同学集体评议,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对每个学生的六个评价维度共十二个评价要素分别根据各要素的权重打出得分,得出互评等级建议。A等达60%以上的记为A等,A+B达60%以上的记为B等,A+B+C达60%以上的记为C等,否则记为D等,对每个学生的互评情况应单独形成评议记录材料,供班级评价小组参考。
5.家长评价学生。家长对学生每学期和每学年的发展情况进行评价,撰写描述性评语,并以等级形式呈现评价结果。
6.班级评价小组评审。根据学校制定的评价标准,结合学生自评、互评和家长评价意见,以及各项客观佐证材料,班级评价小组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后,初步确定学生的各项评价等级,并将评价结果报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审议后,对被评定为A等的学生名单应及时在学校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3天)接受监督;B、C、D等级的学生,由班级评价小组及时以通知单或其他形式告知学生本人和家长。
7.收集反馈意见,对评价结果有异议的进行复评。再次公布复评结果。对有重大分歧的评议意见,应提交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集体审议裁定。
8.撰写综合性评语,填写《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书》,整理相关材料归档,待学生毕业时,一并归入《毕业生档案》。
9.总结上报。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每学年末将对毕业生的评价情况写出书面总结与《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级名册》(电子文稿)一并报市教育局评价领导小组备案。
六、评价结果的使用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是学校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1.作为毕业依据 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中,如果“道德品质”被评为“D”等(待合格),则不能毕业。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是高中阶段学校录取的首选条件,是学业考试成绩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条件。
2.作为学校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课程培养目标要求、诊断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
七、实施要求
1.评定主体要多元化。要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充分重视学生自评、互评意见,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建立诚信协议书制度,教师和学生应签定诚信协议,要求教师必须对学生一视同仁,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依据,客观公正评价学生。
2.确定等级应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实际水平,并与学生群体综合素质的实际分布状况基本相符。
3.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应注意以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内容为抓手,教师、学生和家长都应及时将相关数据和评语做好记录,同时应充分参考学生和教师提供的关键表现记录和学生思想品德、学习能力的发展过程状况资料,从学生的整体表现入手把握所评价的等级。
4.班级评价小组要客观公正的对待学生自评、互评意见,参考自评、互评所提供的信息,在集体评议的基础上进行等级评定,撰写综合性评语并逐一签名。如果出现经过讨论后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应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得出结论;如有重大的原则性分歧,应提交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裁定,并逐一在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报告上签名。建立诚信责任追究制度,对不讲诚信的教师和学生,实行责任追究。5.评价结果应及时通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如有异议,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应进行核实与裁定。公示制度要得到保障,对评价的结果,被评定为A级的学生名单应予公示,其他等级通知学生本人和家长,评价结果经公示后,校长应签名并加盖公章,存档备查。
八、特殊情况的处理办法
1.对借读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原则上在其就读学校进行,就读学校要对借读生认真评价。
2.对弱智生、伤残生的评价,根据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的原则,依据本方案进行评价。
3.本方案自2015年9月1日起执行。
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篇6
常态课中,如何培养学生参与有效体育活动,达到“轻负担,高效率”目的,本人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谈谈个人的认识和实践。
一、常态课中,抓好课常规是学生参与有效体育活动关键
记得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姆斯研究发现:“人的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求就是受到赞美。” 让学生在“我是好学生”的心态中步入新的学期,让每一位学生都自信地、微笑地度过校园生活的每一天,就是体现“健康第一”的思想。常态课中,我校面临的困境是班额大,学生多,学生浮躁不好管理,特别是室外课,学生一心想着玩,出了教室,心情愉快,注意力不集中,为此,提出要求是关键,我们知道无规矩不成方圆,必须让学生明白今后应该怎么样上好体育课,我的做法是课前铃响后教室里要安静,如做不到罚在教室里多坐一会,或不走出教室,在教室里学习,再如站队说话,不遵守纪律,都要受到相应惩罚等,当然,老师只要看到学生有一点进步,特别是学困生,就要抓住时机,个人、班级都要表扬。如何使课堂中的常规,快速进入正轨,特别是一年级学生,我的经验是在教室里先教会一些队列队形的课常规,如:立正,稍息,向前看齐……,再就是和放学路队积极结合,按个子高低,让学生站成四路纵队,并给每一位学生编上号,四个人一个号,依次往下排。总之,只要养成好习惯后,再开始下一个内容。上课教师就会觉得轻松,愉快,教师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放在技术教学上,及时发现学生技术上的欠缺,弥补不足,让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高,兴趣更浓,看到学生分享运动快乐的同时,教师自己也在分享这份快乐,享受其中的过程。
二、了解学生,熟悉教材,是学生参与有效体育活动重要手段
一年级新生刚入学,国家体质健康要求测试,坐位体前屈,50米跑,还有一分钟短跳绳等项目,仅两个月的时间,教学任务要求必须抓好课常规,还要让学生练习考试内容,老师的责任重而艰巨。教会这些内容,特别是短跳绳难度很大,我仔细观察了学生,一是不会甩绳,两个手举在肩上,从后往前甩,绳子都搅在一起,能跳起绳子吗?二是甩绳和跳起同一时间做,这就是不会跳绳的方法。我给孩子们形象的说,小跳绳还要“走路”,一定要想小跳绳走完路才能回家,你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三是甩跳一次,手背在后面,无法进行下一个甩绳动作。通过以上错误动作的纠正,我给学生编说的跳绳歌谣是,甩绳(小臂屈肘手做甩绳样)——听(打在地上绳子的声音)——跳(并脚跳起)——再甩绳——再就是老师抓着不会跳绳的同学的胳膊,一边做动作,一边说儿歌,这样反复练习,许多学生就学会了短跳绳。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参与有效的体育活动
要让学生速度快,跑得好,跳绳跳得个数多,不但要协调,还要耐力好。我的做法就是从养成教育和耐力入手。训练耐力教学是比较枯燥的, 50米的折返方法,就是让学生跟着队伍依次跑完八条线, 跑步中要求整齐,中等速度,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学会跟队,培养集体主义荣辱感。再如常态课中学习立定跳远教材,教学重点是两脚同时起跳,落地平稳。教学中应着重解决两个问题:1、培养学生正确的跳跃姿势,发展学生的爆发力打下基础。2、学会屈膝、轻巧落地的方法,增强安全参与体育锻炼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参与这项活动,首先,给学生的意识里要贯穿,跳得高,才能跳得远,小青蛙就是跳远冠军,我们要学它用力摆臂蹬腿,学会正确的蹬地起跳,特别是重心前移,全蹲在地上(纠正个别学生半蹲),还有的学生因力量不够,单脚起跳。有效参加此项活动,还可以四人一组,开展比赛活动,老师定好标准,跳到什么位置为优,什么位置为良,什么位置为及格或不及格。还可以两人一组比赛,跳得远的再找跳得远比赛,看谁胜出同伴多。从中建立自信,差的学生也找出了自己的不足。
教育家陶行之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常态课就是打好基础的课,一节课一个内容,或几节课一个内容都可以。如短跳绳,立定跳远,软式垒球(纸球、沙包也行),各种球类,可以一到六年级反复学习,反复实践,也可作为课课练的项目,安排在大课间活动中训练。目的是让学生对这一教材烂熟于心,学得扎实,记得牢靠。
总之,常态课就是做好体育工作的基础,从2014年修订的国家体质健康测试可以看出,本标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国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国家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技能技巧和身体素质,虽然学生体质在某些方面有下降的趋势,肥胖人数、和营养不良人数呈上升趋势,但我们体育教师通过自己的工作可以重新塑造。“轻负担,高效率”是我们追求的梦。边学习、边实践、边研讨、边反思!是我们进步的动力。
临床综合素质 篇7
1 手术室护士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及作用
综合素质是指护士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包括外在形象和内在素质。
1.1 身体素质和外部形象
手术室工作紧张、繁忙,工作时长期站立,精神高度集中,工作时间长而不规律。要想胜任这种特殊环境中的特殊工作,就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
在长期的工作中,不断改善工作条件,合理安排班次,增强自身防护意识,坚持体育锻炼,均可改善手术室护士的身体状况。对于刚进入手术室的护理人员,要首先注重身体素质,这是确保繁重的手术配合工作顺利完成的首要条件。
南丁格尔奖获得者王秀瑛曾说:“护士的职业形象是力与美的结合”。对患者来说,手术室是神秘可怕的,会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的不安,所以手术室护士应该举止文雅,仪表端庄,态度和蔼可亲,对待患者无论贫富贵贱和社会地位,都要一视同仁,语言可亲、语气柔和。这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患者的紧张心理得到缓解,对一些重症患者尤其重要。
1.2 心理素质
手术室工作环境特殊,术中配合要求精神高度集中。长期精神紧张,生活不规律,均可造成人体生物钟紊乱。长期如此,不但容易导致躯体疾病,更容易造成心理的不健康,使得心态和行为都发生变化,人容易变得暴躁,从而做事不专心、准确性降低,甚至会影响术者的心理和思维判断等,进而直接影响手术中的护理质量,从而导致差错事故的发生。这就要求手术室护士平时要保持稳定、平和的心境,任何情况都要克服紧张、保持镇定,同时,在术中及术后都要充分利用各种条件,不断增强自己的心理平衡能力和自控能力,时刻训练心理素质,增强适应能力和耐受能力,自觉克服职业性心理紧张,工作之余充分休息,适当参加必要的娱乐活动,及时调整好身体和心态,永远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这样才能保证在工作中,精力高度集中,任何时候都能够不受外界环境和自身不良情绪所影响从而保证配合完成手术。
1.3 人生观
手术室护士从事的是具有特殊专业性质的专科工作,必须认识到自己职业的崇高性和所需要具有的高度责任感。患者对护士的需要与医生是高度统一的,要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一种由衷的自豪感,并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深刻理解本专业的性质、任务,高度热爱手术室工作,只有具备了这样的高尚人生观,才能够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一切工作以患者的利益出发,以患者的顺利恢复为已任,从而保证顺利度过手术危险期。
1.4 协调能力与奉献精神
手术室工作涉及范围广、科室多,常要协调与各科室之间的关系。这就要求手术室护士具有良好的处理人际关系的社交能力和沟通能力,亲切、一视同仁的对待各相关科室同志,协调好各科室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在尽可能的范围内争取其他科室和个人的满意度,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工作失误并化解矛盾。另外,工作中还能够遇到各种各样的患者,这就要求护士应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患者利益着想。工作严肃认真,态度和蔼可亲,努力做到使患者放心,始终围绕患者这个核心。另外,手术成功了患者最感谢的往往是术者而不是护士,却不知道手术室护士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在无影灯下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光和热倾注于解决患者的痛苦,只有具备这样的奉献精神,甘当绿叶、乐于配合,这样能够保证术者流畅的手术流程,提高了患者的恢复质量。
1.5 职业修养
较多时候,手术室护士会面临单独工作的情况,无菌技术本身是一种纯粹的,稍有一点疏忽大意,不负责任,就会给患者造成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如不严格无菌操作会引起切口感染,延长愈合时间,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这就要求手术室护士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即使无人监督,也要坚持护理道德信念,不管任何时候、任何大小手术,器械护士或者巡回护士都要自觉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认真对待每台手术和每项辅助工作。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度的责任心,时刻牢记自己对社会所负的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1.6 忘我学习,完善自我
手术室护士应该是一个全面的护理人员,手术室护理不仅要求科学性和技术性,比如护理专业的基础医学理论和基本技能,以及其他相关知识,如麻醉知识、解剖知识、生理知识、病理知识等,还应具有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知识。任何时间地点都要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上的责任和应有的地位、将医德规范应用于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问题中,锻炼和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使自己的言行能受到各科室、术者和患者的信赖,得到社会的爱戴,从而极大的提高护理质量。
1.7 提高团结合作能力
手术室护理工作是一个完整的护理体系,手术室护士分为器械护士,巡回护士,这两种护士直接参与手术全过程的配合。其不同于其他科室护理工作,每台手术的完成,需要多人、系统、连贯性的工作配合,从手术前的器械、敷料及其他被品的准备,消毒灭菌,到手术过程中器械护士、巡回护士的配合,手术后的处理等,均需要多人合作完成。器械室、消毒室、敷料室均有护士负责一定范围内的工作。在施行手术中,护士要高度集中注意力,通过应用专业知识及技巧,巡回护士及时细致的观察患者的身心变化,判断准确,反应敏捷,异常情况出现一定及时通知医生,协助医生对患者做出正确的诊断及治疗。器械护士配合灵活,传递器械准确到位,不拖泥带水。每个岗位环环相扣,相互配合,共同协助完成每台手术全过程的配合工作,保证手术质量。
2 整体护理及其作用
随着医学科学、护理科学的发展和护理模式的转变,人们对疾病的起因、治疗及康复的全过程有了新的认识,针对病因的治疗是治愈疾病的关键。同时,通过对越来越多的手术患者的观察发现,心理因素在治疗与康复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手术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这种压力造成患者恐慌甚至会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这些情况会给麻醉和手术带来很大的影响,严重者有时还会造成心肌梗死、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因此从术前开始做好手术患者从生理到心理的护理工作,应该作为引起手术室护理工作者的重点。
2.1 手术前巡视患者并做好解释工作
手术前一天,手术室护士要到病房巡视手术患者,护士谈话时态度和蔼可亲,举止大方稳重,以自己的仪表言行给患者一种信任感和安全感,告诉患者和家属自己作为手术室护士的职责,耐心细致地解答患者各种疑问,向其介绍手术室及手术间环境、布局等。通过交谈观察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以稳定患者情绪,争取将其心态调整至最佳。
2.2 进入手术室至手术开始期间的心理护理
此时患者紧张程度可能会达到高峰并伴随恐惧心理,缺乏安全感,这时护理人员应诚恳地对患者进行解释、安慰、告知其目前即将实施的治疗如静脉穿刺、导尿、麻醉等,让患者感到手术准备充分,对医务人员的工作充分信任。
2.3 术中心理护理
麻醉后即使是全麻有时患者意识也会存在,所以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守保护性医疗制度,避免大声谈笑,不谈与手术无关的事情,更不应以患者的隐私或病情开玩笑,医护人员不负责任的议论,不仅给患者心理上造成不良刺激,也会影响医护人员在患者心目中的形象,甚至引起医疗纠纷。
2.4 术后心理护理
手术结束后,如果患者清醒,护士应主动向患者交待,手术已经顺利结束,使其放心。
利用素质模型提高护士综合素质 篇8
1 素质和素质模型
1.1 素质
素质通常定义为工作中所必需的行为、知识和动机, 是判断一个人能否从事某项工作的起点, 是决定并区别绩效好坏差异的个体特征。素质一般包括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概念、人格特质、动机/需要。上述素质特征常用水中漂浮的一座冰山来描述, 知识、技能属于表层素质特征, 飘浮在水上很容易被发现;社会角色、自我概念、人格特质、动机/需要属于深层素质特征, 隐藏在水下, 越往水下, 越难发现。深层特征是决定人们行为及表现的关键因素[2]。我们要善于开发和评价隐藏在水下的深层特征。
1.2 素质模型
素质模型就是为完成某项工作, 达成某一绩效目标所要求的一系列不同素质要素的组合, 包括不同的动机表现、个性与品质要求、自我形象与社会角色特征以及知识与技术水平[3]。
2 护理人员素质模型框架
如今护士个人素质参差不齐, 大多数医院对护士的培训内容注重于知识技能方面, 不能全面提高和正确评价护士的整体素质。现结合临床工作实践, 试就新形势下我院对护士所应具备的素质建立素质模型, 见表1。
3 护士培训的现况
护士素质的培养是长期的终身的行为, 但工作早期的规范化培训对护士素质的形成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是为完善毕业后护理学教育, 对临床护士所进行的专业培训[4];是对护理专业毕业后工作三到五年的在职护士, 进行的有计划的培训。培训方法主要通过岗位轮转、科室培训、集中培训等。在规范化培训过程中, 轮转科室对理论、操作方面都有规范的培训内容和方法, 而对其他方面的素质培养缺乏足够的重视。同时在一个科室轮转结束时除了在理论、操作方面有考核成绩, 其他素质方面没有书面的考评。而下一个科室的护士长不能全面地了解该护士的综合素质, 有的往往通过电话向上一个科室的护士长了解, 而此时了解到的也是上一个科室护士长一人对该护士的综合评价, 有一定的主观性。
4 素质模型在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考虑到以上的不足, 在规范化培训中, 可以按照素质模型中涉及的素质要求设置各种培训课程。当护士轮转到第一个科室时, 先利用素质模型对该护士进行评估, 确认素质差距, 明确目标, 然后科室针对该护士的薄弱之处制定出具体的培训内容和计划。避免了以往千篇一律的只强调业务培训, 而忽视沟通、礼仪等人文素质方面的培训。同时在科室轮转结束时可以再根据素质模型对该护士进行综合素质的评价, 有利于下一个轮转科室更全面地了解该护士的综合素质, 以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
目前, 大多数医院对理论和技能的培训, 都有较成熟稳定的培训方法, 而在人文素质方面没有系统规范的培训内容和方法。在护士人文素质的培训上可通过组织人文方面的专题讲座、优秀事迹报告、欣赏弘扬人文精神的名片名著, 还可通过礼仪培训、职业道德教育、情景模拟等培训方法来提高护士的素质[5]。在培训结束的考核中除以往的操作和理论考试外, 还可以通过模拟事件、案例分析, 来全面评价护士的综合素质。值得注意的是, 在考核过程中要全方位测评而不能是护士长一人考评。
通过护理人员素质模型框架, 可以帮助明确护士的培训需求, 全面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 使之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郭蒲霞.构建多层次护士素质教育体系[N].现代护理报, 2005-12-8 (6) .
[2]MCCLELLAND D C.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intelligence”[J].American Psychologist, 1973, 28 (1) :1-14.
[3]彭剑锋, 荆小娟.员工素质模型设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130.
[4]林菊英.医院护理管理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0:150.
临床综合素质 篇9
( 一) 评价内容总分结合
综合素质无法像长度、时间、重量那样直接测量,但会在人的具体活动和行为中有所表现,即通过外显行为测量内隐特质。 例如心理测量中用量表的方式测查人的能力和个性,教育测验用试题与试卷测查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综合素质评价中通过活动与行为记录反映素质。 但如果仅仅凭借某一活动与行为来推论某个方面的素质,那可能是错误的、无效的,但测量与某一素质有联系的全部行为又是不可能的,所以要正确可靠地推论出所评价的素质,就得抽取一组关键的活动与行为进行评价。[1]就像心理测量量表是选取了最有代表性的一组行为来测量,教育考试是抽取最能够代表某一阶段某一领域的学习内容来测查的,综合素质评价则是通过对能够代表学生的整体发展的一系列外显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和评价,来了解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品质。 所以选择关键指标很重要。 同时,综合素质并不是各方面素质的简单相加,而是学生各方面成长经历内化为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在学生行为表现中体现出来的整体特质,切忌将综合素质等同于几个机械的模块和细化的条目。[2]
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项目组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座谈会和学校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探索构建了综合素质评价基本框架,并形成了《 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 试行)》( 以下简称《 实施办法》) 文本。然后项目组就《 实施办法》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先后召开高中校长、各区县教育局分管局长、自主招生高校招办负责人、教育和社会学界专家座谈会20 余场,并针对20 所高中( 含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公办一般普通高中和民办高中4 大类,涉及12 个区县)40 个高一班级的近1200 名家长开展综合素质评价网络问卷调查,总体上看,各方对《 实施办法》 提出的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给予积极肯定。 《 实施办法》 采用整体评价和分项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是整体评价, 要求学生通过列举典型事例等方式,介绍学生本人的社会责任感、专业志向与才能、个性特点和个人爱好等方面的具体突出表现, 然后是品德发展与公民素养、修习课程与学业成绩、身心健康与艺术素养、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4 个方面的分项评价。 每个方面的内容都明确评价内容的基本内涵指向和侧重通过哪些活动与行为记录来反映评价内容, 例如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主要反映学生的创新思维、调查研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体验经历等;重点记录学生参加研究性学习、社会调查、科技活动、创造发明等情况。
( 二) 评价方法客观写实
除了确定关键指标以外, 采用什么评价方法也很重要。 各省自2002 年《 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 发布后就开始了综合素质评价的探索, 各省采用的评价方法大致有三类,一是等级加评语的做法,例如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分三等,用A、P、E表示,分别代表“ 优秀”“ 好”“ 尚需努力”,各个指标还有简单评语,[3]大多数省市包括上海过去十几年在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践中也采用这一方法; 二是测量和问卷调查法, 例如四川成都市在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中采用行为习惯问卷、公民素养问卷、学习动力问卷、学习方法与技能问卷、创造性问卷、人格品质问卷和情绪行为调控问卷来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附加学生学习背景因素调查;[4]三是上海目前采用的写实记录法, 采用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记录学生的行为表现,并提供指标筛选、比较和分析的工具,用户( 例如高校) 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确定评价方案,方案经公示以后,用户可以在系统中根据评价方案选择指标、赋予权重及分值范围,然后生成定制的评价结果, 例如生物化学专业招生时就可能对生物、化学、物理、数学等相关学科的成绩、修课经历和研究经历赋予更高的权重。
虽然2002 年以来,大多数省份都采用等级评价和评语描述,但由于多种原因,这一方法遭到多方批评:不同等级评价标准的界定比较模糊[5];评价主体的过分多元化,从某种程度上减轻了主体责任,并易流于形式或形成误导[6];评价依据不足和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缺乏公平性[7];不同省市对评价主体的侧重不同,例如安徽省规定学生自评占10%,学生互评占40%,教师评价占50%;湖北省规定学生自评占30%,学生互评占70%,造成不同省市、不同学校之间评定的等级不可比, 等级合成缺乏科学依据使合成后的等级缺乏说服力。[8]而测量和问卷调查法一般用在PISA等抽样调查中, 对学生来说不是高利害的, 四川成都采用这一方法得到的综合素质也是用于研究教育系统整体质量的, 结果不针对学生个人, 如果这一方法用于针对个体的综合素质评价,那么很难避免学生会作出社会期待的反应,难以反映真实情况。 因此,2014 年12 月颁布的《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 强调了写实记录的方法,要求高中学校要做好写实记录, 将学生活动的事实材料经过遴选和公示后形成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提供给高校招生使用。“ 高等学校在招生时要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制定科学规范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办法,组织教师等专业人员对档案材料进行研究分析, 采取集体评议等方式做出客观评价, 作为招生录取的参考”,即“ 谁用谁评”。
( 三) 体现上海特色
《 实施办法》 是根据上海的教育改革需要制定的,体现了鲜明的上海地方特色。
1.重视学习经历和发展动态
上海二期课改树立了“ 课程要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经历,丰富学习经验”的观念,《 实施办法》 对基础型课程要求记录学期成绩, 对拓展型课程只要求记录科目和总学时, 对研究型课程只要求记录课程( 课题、项目) 名称和修习该课程的起讫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鼓励学生积极探索自己感兴趣和认为有价值的课程, 通过高中三年选课过程发现和培养自己的专业兴趣,不要因为担心成绩不好而不敢去探索,因此“ 修习课程与学业成绩”不仅体现学业水平,还能体现学习兴趣。 又如“ 身心健康与艺术素养”记录了学生高中三年《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各维度发展趋势, 为那些水平不高但有进步的学生提供展示的空间。
2.突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上海自1998 年二期课改以来就坚持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学习, 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这次用研究性学习专题报告代表作和科技活动、 创造发明情况来反映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体验经历,用上海市学生社会实践信息记录电子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和记录, 将进一步推进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的转变,因为一旦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就不再是少数学生、 少数学校或某一时间段的事情了, 而将是渗透在每个学期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这既是上海教育综合改革成果的体现,又对上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3.突出学生个性和学校特色
将“ 学生自我介绍”和“ 学校特色指标”纳入《 纪实报告》 ,体现出学生个性发展和学校在培养学生素养上的特色。 上海在2000 年就已基本普及高中教育,高中教育需要为众多不同个性的学生提供服务,在2009 年市教委年度工作要点中首次提出“ 加强高中教育,办出高中特色”,综合素质评价将是对上海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实践成果的检验。
2017 年起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将作为高校自主招生的参考, 但综合素质评价更主要的目的是指向学校教育的深度变革, 使学校育人目标和课程教学与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终身发展更紧密地联系起来。主要体现在4 个方面: 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发展目标;促进校内外教育结合,实现整体育人目标;重视培养灵活地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校关注人才培养特色。 具体阐述如下:
二、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发展目标
由于长期受高考指挥棒影响, 学生追求的主要目标是分数,选择专业主要根据考分而不是兴趣,所以较少思考自己内心真正想做什么。 通过将自我介绍纳入综合素质评价, 学生从高一开始就要思考自己将来要做什么,自己的兴趣是什么,高中三年的学习可以从哪些方面为将来所要从事的专业做准备,从而能够引导学生发现自己,了解自己的潜能,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思考怎样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学生自我介绍不必面面俱到,要体现自己最突出的特点。可以体现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可以证明自己为自己有兴趣从事的专业做了什么努力和准备;还可以介绍个性特点和个人爱好,例如个性开朗富有合作性、坚忍不拔能吃苦等等。所有介绍内容都要以学生每个学期典型事例记录为基础。
自我介绍( 自我陈述) 是发达国家高等院校招生中常用的方法, 一般是要求学生讲述人生经历中对自己最有影响的人和事, 怎么会对所申请的专业和学校产生兴趣, 对于学习所申请的专业做了怎样的准备,对于未来的职业及人生发展有怎样的规划,或除了学业成绩和其他所递交的申请材料以外所不能体现的个人课外活动经历、 兴趣爱好以及其他特质和潜力。 例如学生想学习医学,仅仅表明“ 我喜欢做医生,医生了不起,我敬佩医生”的态度是不够的,而是要列举事实说明为了学习医学专业所做的努力,例如看了很多医学方面的书籍, 到医院做了很多志愿活动,学习了医学相关的课程,参加了医学方面的小课题研究,自己平时做事认真仔细有耐心等等,用这些材料来证明自己有兴趣有能力学习医学。 要做到这些,学生高中入学起就要系统地思考和规划自己学习经历和发展方向, 同时也要求学校和教育系统能够提供相关的学习和实践机会,上海建设学生社会实践信息记录电子平台的目的之一也在于此。因此,学生自我介绍的内容与修习课程、社会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等都是相互关联的,一方面,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专业志向和个人爱好是这些活动内化的结果,另一方面,这些活动也为自我介绍提供佐证材料。
三、促进校内外教育结合,实现整体育人目标
上海将志愿服务( 公益劳动) 、军事训练、国防民防活动、农村社会实践、校内外研究性学习活动和社会调查等纳入综合素质评价, 还包括了参加校内外体育运动、艺术活动的经历,所涉及的内容远远超出学校课程学习内容,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走出学校,了解社会,关心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为未来生活工作做准备的能力。 将来学生志愿服务时间与社会志愿者服务时间银行应该做到互联互通,使学生从小就养成“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习惯和公益服务意识, 使社会实践活动的成果内化为学生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了保障高中综合素质评价( 社会实践) 工作的顺利实施,市教委、市校外联会同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团市委、科委、文广影视局、体育局等部门共同制定了《 关于做好高中学生社会实践( 志愿服务) 组织记录的操作办法( 试行) ”》 ;市、区校外联各成员单位根据学生社会实践场所遴选办法,积极挖掘资源,提供志愿者岗位、活动项目和实践课程,在上海市学生社会实践信息记录电子平台上发布, 学生通过登录网上平台登记预约,学生社会实践情况通过POS机终端、信息管理后台等方式全面记录。 据2015 年11月1 日搜索, 通过全市认证的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有144 家,区级认证的基地有1413 家,学校签约基地276 个;全市有6067 种岗位在发布,内容非常丰富,例如医院输液室、胃镜室、门诊导医,爱心进病房,博物馆讲解员、 展厅管理员助理, 社区摄像编剧剪辑员、美化环境、才艺展示、关爱敬老院、暑托班志愿者等;这些岗位广泛分布在各个区县,最多的浦东新区有756 个岗位发布; 每个岗位需求的人数从几人到几十人不等,目前共提供17.4 万个岗位,能够满足上海16 万普通高中学生需要。
四、 重视培养灵活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迅速变化的21 世纪社会要求学生具备在新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需要通过跨学科项目学习和综合实践学习等深度学习活动来培养21 世纪能力或高阶思维能力。 然而这些深度学习的结果很难用考试,尤其是一次性考试来测量。 因此,综合素质评价除了要体现难以用考试成绩评价的非学术性素质( 例如社会责任感、个性特点) 外,还要体现单凭一次考试所不能评价的学术能力,包括平时成绩、突出表现( 个人荣誉、奖励、参加科技活动、创造发明项目等) 和深度学习的结果。上海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求学生在研究型课程、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发现有意义的研究问题, 提交研究性学习专题报告代表作, 目的就是要培养每个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虽然上海在1998 年就推行了研究型课程,但是由于评价标准不明确,与升学关系不大,所以在各个学校的实施情况不尽相同, 学生和家长的重视程度也有差异,往往成为少部分学生的学习活动。 PISA2012 上海学生计算机化问题解决的表现远低于阅读、数学、科学领域的表现,与研究性学习普及程度不够有一定关系。而新加坡自2005 年起就将专题作业作为预科学生GCE A级水准考试的重要科目之一,占大学录取总分10%的比例,教师普遍认为该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9]PISA 2012 计算机化的问题解决能力测评中,新加坡在所有国家( 地区) 排名第一就是有力证明。 新加坡对专题作业的评价标准可以为研究性学习专题报告评价提供参考。[10]PISA数据还发现,日本学生在PISA问题解决上表现较好,超过了他们在数学、阅读等传统学科领域的表现,特别是日本有一些在传统学科上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在问题解决上却有很高的表现, 这说明问题解决并不是少数尖子学生的专利,相反,有些不适应传统学习方式的学生在综合学习与问题解决中获得了“ 第二次”发展机会,所以应该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习问题解决的机会。
现在“, 研究性学习报告” 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纪实报告, 目的是进一步推动学校研究型课程的建设, 培养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涵盖的内容非常广,不仅包括科学研究,也包括社会调查和项目设计, 对不同领域有兴趣的学生都能进行研究性学习。然而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研究性学习,并不是开一门课题指导课就能够落实的。例如,上海大同中学1997 年在活动课的基础上着手进行“ 学生课题研究” 试验,1998 年学校开始探索让全体同学参与课题研究,开设了以问题研究为中心的课题研究课程,但发现学生最大的问题是学生没有问题、 不知道要研究什么,于是学校开始建设综合课程,在背景知识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能判断问题的研究价值,然后又开设了知识论课程,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和学习知识的方法进行批判性反思, 经过5 年的努力,到2002 年形成了包括综合课程、课题研究、知识论等必修课和一系列选修课构成的研究型课程体系。[11]大同中学的探索告诉我们,研究能力的培养与跨学科综合学习、社会实践是相辅相成的,研究性学习的广泛开展,将进一步推动上海的课程改革。
五、引导学校关注人才培养的特色
据调查, 上海高中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办学模式和课程设置的多样化上,[12]但对于设置这些课程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学校培养的学生有什么与其他学校所不同的特点等问题思考还不够。 不少学校设置了很多选修课,但是课程之间缺少内在的逻辑,没有按照人才培养的目标将课程有机地组织起来。 例如有学者对上海市200 多份中小学的课程规划进行分析, 根据课程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将课程划分为6 个不同的水平, 结果发现大多数学校的课程是无关联的碎片课程, 或者没有实质性关联的表面关联课程。 上海在学校课程建设上需要更多地思考如何在核心素养与学校课程框架之间建立实质性的联结。[13]
为引导学校关注人才培养目标和特色,《 实施办法》 要求学校最多可以填报3 项体现本校学生素质特色的指标,可以体现学生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例如领导能力、合作能力、交流能力、自信心、坚持性等,也可以采用综合指标,例如GPA绩点等。 申报特色指标的学校要围绕育人目标设计特色课程群, 包括四方面的要求:一是学校有独特的育人目标,主要体现学校培养人才的特色内涵;二是有特色课程群的支撑,仅仅是单个特色项目或活动还不足以形成学校特色指标;三是特色课程群覆盖本校的全体学生或大多数学生;四是有特色指标的测量评价的具体标准,对学生表现等第的评定有切实的依据。 我们希望通过设置“ 学校特色指标”, 引导学校系统思考学校的整体课程设计,形成人才培养方面的特色。
摘要:《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试行)》体现了上海的地方特色:重视学习经历和发展动态,突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突出学生个性和学校特色。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指向学校教育的深度变革,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发展目标;促进校内外教育结合,实现整体育人目标;重视培养灵活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校关注人才培养特色。
刍议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篇10
综合素质评价来自于2006年国家教育部对全国的初中毕业生和高中招生制度的改革, 以此来展现素质教育的实质。但是, 社会上对此仍然有很大的质疑声, 认为此测评并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有很大的主观性, 很难做到测评的客观和中立。为了更好地做好该项工作, 最大限度地体现客观公正, 笔者在此抛砖引玉, 发表几点看法。
一是建立机构, 制度先行
学校和班级都分别成立领导小组, 由专人分管, 再按六个纬度分六个工作小组, 层层分解落实, 项项有人抓, 项项抓落实, 呈金字塔式人员结构。同时, 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措施, 可以建立考核机制, 奖惩制度与之挂钩, 拟定好行事历, 按计划逐一认真实施;建好学校和学生档案, 以便每次评价活动材料能及时规范收集、建档。这些可分阶段、分远近计划进行。比如起始年级、年度、学期、月、周等逐时间段开展。
二是执行有力, 严谨客观
评价的客观公正, 就是要有据可依。所以, 在平时的每次实施中要不折不扣地执行, 每一次活动的组织必需严谨周全, 最大限度避免主观性、情感因素。比如, 笔试是以集体为对象, 让每个学生共同回答事先仔细拟定的问题, 那么, 事先就要笔试内容高度保密, 形式的组织和安排要周密、细化, 参评的人 (老师或学生或专家等) 要避嫌, 答题卷或卡要密封, 对要求相同的问题, 评价工具要相同, 评判尺度更要相同, 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评价的相对公平。
三是引导鼓励, 张扬个性
学生时代是个性形成的时代, 因此, 要循循善诱, 培养特长, 尊重个体差异, 发掘特殊人才。有的学生爱捣鼓, 就引导做点小发明小制作;有的学生爱唱爱跳, 就培育其文艺特长;有的学生爱写写画画, 就辅导其书法、绘画能力;有的学生爱走进大自然, 就培养其生物生态和环保意识;有的学生爱跑跑跳跳, 就打造其运动技能……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块璞玉, 需我们用心去打磨。把他们独立的、合作的作品和荣誉装入他们的档案袋。既培养了他们的能力, 又能为他们综合素质成长佐证。
四是深度观察, 深入交流
教师的观察和与学生的交流是很直接的评价, 这是很多测验和作品都无法体现出的, 它可以对学生更直观的了解, 从中可以了解学生差异、发现问题, 便于教师因材施教, 同时也是培养学生人际交流的很好办法。通过观察和交流, 学生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交流合作能力等情况也能较全面的、客观的了解。一个有经验、有洞察力的老师是可以非常准确、深刻地掌握和描绘出学生成长变化情况的。这就要求老师平时要做有心人, 深度观察, 多多观察, 从学生的言行举止的表象能深入地去交流, 找到内因, 走近学生, 迅速扬长避短, 茁壮成长。教师深入观察好后, 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就像备一堂优质课一样, 然后再去与之交流。其方法有三:一是把观察到的一些有不妙苗头的新问题记录下来, 再去交流, 叫预案记录法;二是把学生变化比较多而明显的情况列个清单, 再去交流, 叫清单记录法;三是把学生突然间的波动很大的反常表现记录下来, 再去交流, 叫应急记录法。这样, 既可以保证学生健康发展, 又可以作为学生的成长记录入档。
五是课堂主战场, “三位一体”促完善
由于学生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 所以, 课堂是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体现的主战场。因此, 对学生课堂上的表现, 特别是在课堂上的收获, 应成为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所以在课堂上要认真的“传道授业解惑”, 对学生的表现也要及时收集整理, 不管是听课、笔记、回答问题, 还是作业、测试、问卷等都要教师全面掌握情况, 能形成书面材料的, 要客观记录在案, 装入学生的“成长袋”。要顺利完成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 即“学会求知, 学会做事, 学会共处, 学会做人”的要求, 虽然课堂是主战场, 但是仍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共同促进完成。特别是学生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三个纬度, 更依赖“三位一体”的协同努力。所以, 很多活动都要社会和家庭积极参与, 不管是社会实践, 还是问卷调查, 不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扬, 还是正能量的传播, 社会和家庭都要积极主动支持, 并且客观公正地予以反馈, 既培养了学生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 又提高了学生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不但促进学生的进步, 而且客观评价了学生。
六是收集整理, 规范建档
要想客观公正, 就必需有理有据。所以, 学生平时的所有表现, 不管是视频材料, 还是固化作品, 不管是纸质依据, 还是荣誉奖章, 不管是宏篇大论, 还是只言片语, 都必须认真收集整理, 规范建档。这样在对每个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时才有依有据, 有说服力, 有操作性, 既保证了评价的客观公正, 又能保障评价工作的有序高效完成。
军校学员综合素质的培育 篇11
战斗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的内涵。
战斗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的培育对军校学员综合素质的高低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其中,战斗精神是在敌我对抗中动员起来的一切思想、情感、意志、决心、信心、作风、气节等精神因素的凝结和升华。具体表现为振奋的军心士气、勇敢的战斗作风、顽强的对抗意志、强烈的备战观念、自主的武装意识和能动的创造精神。对未来知识型军人来说,战斗精神最根本的是懂得为谁而战,为何而战后产生的情感和动力。
所谓人文精神是在人文文化实践中,即它的创造、传播、解释、应用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特质。这些精神特质包括:(1)求善、求美。(2)超越性。(3)以人为本。
所谓科学精神,可以概括为五个相互联系的方面:求真,求实,创新,存疑,奉献。
培育军队学员战斗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的重要性。
1、培育学员科学精神是军队信息化战争的需要。当前,全球新军事变革方兴未艾。所谓新军事变革,是把工业时代适于打机械化战争的机械化军队,改造成信息时代适于打信息化战争的信息化军队的过程。这次军事改革的基本点是信息性、集成性和创新性。我军要想成功完成这次军事变革,现役军人必须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能够较多地掌握现代先进的军事技术。但目前我军官兵的科学文化水平与这一要求差距还很大。军校学员必须以科学精神作为学习的动力和支撑,努力学习掌握军事高科知识,立足信息化战争的需要,不断增强信息化素质。
2、培育学员人文精神是提高军人文化素质、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需要。首先,军校人文精神是军校文化素质至为重要的方面,是军校文化素质的核心内容,制约和反映着军校文化素质。一个文化素质低劣的军队,不可能具有高层次的人文精神;而具有高层次人文精神的军队,必须具备优秀的文化素质。其次,由于市场经济对文化的冲击促使文化多元化发展,这些思想意识领域的变化对部队官兵的思想也发生了影响,进而影响了部队的战斗力。在军校开展人文教育,有利于学员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军队、国家之间的关系。同时,军校人文精神的建设也有利于军人健康心理的形成。
3、培育学员战斗精神是提高军人综合素质、保持部队战斗力的需要。未来高技术战争,其激烈性和残酷性将超过以往任何一场战争,对军人的心理素质和战斗意志提出了严峻挑战,即将成为军人的军校学员必须要利用课堂教学、实兵演练和到部队见习,培养战斗精神,以战斗精神面对战争的残酷和艰苦,这种战斗精神在保持部队战斗力方面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是部队取得信息化战争胜利的思想保证。
军队学员战斗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的培育。
战斗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之间不是完全割裂和独立的,它们处于一种相互融合的状态,所以,在培育军校学员战斗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时,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有综合性。
1、在综合素质中要更注重学员战斗精神的培育。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首先,将战斗精神贯穿于日常学习和训练中。外军特别是西方国家军队大都不设专门的政治机关和政工干部,战斗精神培育工作通常融于军事训练的总体计划之中,统一由各级领导和参谋业务部门按分工来组织和实施。这种军事工作和政治工作融为一体、寓战斗精神培育于军事训练的做法,使培育机制具有一定的集成性特点。其次,为战斗精神的培育营造和谐环境。战斗精神是国家与民族精神力量的重要反映,脱离了国家和社会大环境的土壤,军人的战斗精神就没有存在的根基。我们可以在军校内部极力营造一种忠国利民、尚武精艺的文化氛围,在如此环境下,学员会自觉主动地将恪尽职守,履行责任,爱惜荣誉、忠于国家当作自己军旅生涯的指针。最后,综合调动各种因素,运用多种手段培育战斗精神,使学员从抓好平时每一次训练、完成好每一项任务做起,一点一滴磨炼自己的意志品质、战斗作风、心理素质,铸造过硬的战斗精神。
2、坚持依法治军,注重发挥法规制度的作用。法规制度是实践活动的准则。战斗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培育同其他工作一样,需要把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规范,形成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的制度,才能保证其健康有序地持续进行。当前部队的法制化、正规化建设与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任务需求还不适应,如何增强法制观念,健全法规体系,完善执法机制,是目前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培育高综合素质军队人才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教师综合素质的评价 篇12
在现代教育的今天, 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主要有:思想政治素质、法制道德素质、文化业务素质、身体健康素质、心理平衡素质、技能创新素质、劳动文体素质、审美修养素质、卫生环保素质、社交能力素质等。由此, 可以建立教师“综合素质”的因素模糊集M为:
M= (思想政治素质, 法制道德素质, 文化业务素质, 身体健康素质, 心理平衡素质, 技能创新素质, 劳动文体素质, 审美修养素质, 卫生环保素质, 社交能力素质)
根据专家经验, 确定教师“综合素质”因素的权重模糊集U为:
另外, 设教师“综合素质”因素的评语模糊集V为:V=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差)
一、对教师“综合素质”的模糊综合评判
现调查统计教师C的“综合素质”情况如下:
从上述调查统计情况得到教师C的“综合素质”的评判模糊矩阵R为:
由教师C的“综合素质”因素的权重模糊集U和评判模糊矩阵R, 可以得到教师C的“综合素质”的模糊综合评判V为:
由上述模糊综合评判V可以知道, 有34.35﹪的人认为该教师C的综合素质为“好”, 有37.15﹪的人认为该教师C的综合素质为“较好”, 有23.8﹪的人认为该教师C的综合素质为“一般”, 有3.55﹪的人认为该教师C的综合素质为“较差”, 有1.15﹪的人认为该教师C的综合素质为“差”。
二、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评价
根据经验, 我们认为“好”为100分, “较好”为85分, “一般”为65分, “较差为45分, “差”为30分。于是, 可以得到教师“综合素质”的评语等级分值模糊集E为:
E= (7) 10085654530 (8) T
因此, 由教师C的“综合素质”的模糊综合评判V和评语等级分值模糊集E, 可以得到教师C的“综合素质”的评价D为:
即该教师C的“综合素质”的评价分值为81.4825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