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质养成

2024-11-04

综合素质养成(共12篇)

综合素质养成 篇1

国家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而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 要想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必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机构, 为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竞争力, 应努力提高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内容

1. 文化素质。

高校学生是国家高级专业人才的一部分, 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承者和开拓者, 加上各种因素的影响, 这一角色在我国被赋予了特有的文明属性, 同时也承担着社会对其特殊的文化素质要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社会要求大学生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并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 要有主动获取和应用新知识的能力等。

2. 身体素质。

体质状况是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 而身体素质的强弱是衡量一个人体质状况的重要标志。身体素质的发展对增强人的体质和健康、提高运动水平和智力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3. 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 它以自然素质为基础, 在后天环境、教育、实践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发生和发展起来。心理素质是人的身体、心理和社会素质之一, 以生理素质为基础, 是包括人的认识能力、情绪和情感品质、意志品质、气质和性格等诸多方面, 各方面间相互联系, 不可分割, 并且与其他方面的素质密切相关, 构成了个体综合发展的基础。

4. 道德和品德素质。

道德素质是人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水平的综合反映, 包含了个体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情操, 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品德即道德品质, 是一个人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的特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高校学生的基本品德素质包括:遵守社会公德和学生道德;文明礼貌, 具备良好的言谈举止;尊重他人、关心他人, 富有同情心等内容。

5. 思想政治素质。

在新时期, 大学生素质的提高体现在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几个方面, 而其中思想政治素质起着灵魂、统率和决定的作用。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集中表现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认识、态度、觉悟和参与情况, 即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大学生, 要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 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和人生追求目标。

二、我国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蓬勃发展, 人民物质生活在不断提高, 而大学生整体综合素质却并未提高。目前, 我国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1. 缺乏学习动力和恒心。当代中国, 社会价值呈现多元化

的发展趋势, 这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表现尤其明显。部分学生重功利、讲实惠, 缺乏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趋向于实用主义, 缺少理想和社会责任感, 因而也没有强大学习的动力和恒心。

2. 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较差。

《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 与2005年相比, 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呈持续缓慢下降趋势。如, 与1985年相比, 大学生肺活量下降了近10%。另外, 学生心理比较脆弱, 一旦受到挫折就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3. 缺乏奉献精神。

大学生中独生子女较多, 他们多在衣食无忧的环境中长大, 养成了只讲索取、不懂奉献的习惯, 这可能导致其进入职场后缺乏敬业精神, 背离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难以适应社会发展。

4. 缺乏自理、自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中专业基本功不扎实, 专业素质不高, 实干能力欠缺等现象突出, 主动参与能力较差, 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措施

在经济全球化和各种高新科技层出不穷的今天, 社会发展需要更多的复合型人才, 即知识面宽、基础牢固、综合素质高的高精尖复合型人才, 这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1. 发挥导师的楷模作用, 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教书育人是教育工作者的天职, “言传身教”是我国特有的教学方法。在高校中, 学生导师一般具有较高威望, 受到学生尊敬。他们既是知识的传授者, 在专业教学中起到答疑解惑和讲授专业知识的作用;同时又是学生模仿的对象, 其行为举止在日积月累的接触中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首先应发挥导师的楷模作用, 以其学术造诣和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2. 细化辅导员工作, 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

辅导员是高校中与学生联系最密切的教育工作者, 其工作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等各方面息息相关。为加强高校学生综合素质, 要求辅导员细化管理工作, 了解学生的学习、家庭、生活、个性、心理等实际情况, 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

3. 重视学生干部的示范作用, 鼓励学生互相帮助以提高综合素质。

学生干部多是综合表现较为优秀的学生, 具有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在团结同学、发挥示范作用和促成学生综合素质共同提高等方面意义重大。对此, 应重视并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学习上的标兵作用、道德上的表率作用、组织上的凝聚作用, 为学生间的相互帮助创造机会, 促使其共同提高。

总之, 要提高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并不存在固定的模式或万能的措施, 而要求相关负责人依照人才培养规律勇于探索, 大胆创新, 从培养学生的学识教养、思想感情、道德品格等方面入手, 发掘每位学生的独特人格特点, 提高其综合素质。HK

综合素质养成 篇2

2月12日 我这次讲话共分四个部分,第一,话题的缘起,也就是我为什么要讲这个话题;第二,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养成;第三,重视养成是附中的传统;第四,对今后的一些想法。 一、话题的缘起 去年,针对几年来天天提减负,学生负担天天增加的现状,我写了《应试与素质》一文,谈了自己几年来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与思考。希望由此引发各位同仁对于这一问题的关注与研究。在教学上,我认为,加压补课,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根本的出路在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这篇论文,刊登在《清华附中教育研究》上,大家手里都有一份,我不想再多唆。其中的道理并不深奥,可以说尽人皆知,可为什么总是心里明白腿打浚明明知道这样做不对却仍然坚持呢?这里有社会因素的影响,有高考这个指挥棒的制约,其实我觉得,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天天讲素质教育的情况下,究竟什么是素质教育,这个概念还没有弄清楚。 几年来,我翻阅了不少教育教学的论文,平时交往,与朋友谈心,也常常涉及这个话题,我发现,概念不清,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一个在全国范围内议论得沸沸扬扬的话题,一较起真儿来,居然有那么多人说不清它的内涵!比如,说到某某学校素质教育搞得好,首先说到的就是它的升学率有多高,老师在学习上抓得多么多么紧;甚至有的家长这样说,人家那个学校办学目的明确,重点突出,平时除了学习,不搞其他乱七八糟的活动。而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往往也会这样说,你看人家某某学校,平时就没那么多事儿,在学习上抓得很紧,就咱们学校,这个活动那个活动,把学生的注意力都吸引到没用的地方了,那儿有心思学习呀。都高三了,还搞什么活动,真是有病。等等等等,不一而足。正是由于认识不清楚,目的不明确,以至于很多老师对学校的各项活动不热心,觉得与自己无关,即使不得不执行,也是敷衍了事,甚至怨气十足。和以前相比,清华附中的德育教育系列仍然存在,但实质早就变味儿了,只剩下形式,没有了实际内容,说句不客气话,这样只讲形式不讲实效的活动,真的不如不搞!我们有投入,就要考虑产出的问题,只投入不产出,要它做什么!这里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我们对什么是素质教育,如何实行素质教育,认识不够明确。所以今天我要提出这样一个话题。 1.什么是素质教育 我们天天讲素质教育,但究竟什么是素质教育呢?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心中并不是很明确的。我们查一下辞典,“素质”一词有三种解释,①指事物本来的性质;②素养;③心理学上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特点。①③两种解释,强调先天就有的,显然与教育无关,因此,我们的素质教育的“素质”所指的应该是“素养”,也就是平日的修养。我们提倡的素质应该指的是这种平时养成的,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水平以及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说得再明白一点,就是我们反复强调的“养成教育”。过去没有什么“素质教育”的说法,但是,我们一直把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作为我们的教育方针。其实,说白了,德智体全面发展就是高素质!如果能够真正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就是突出了素质教育! 2.素质教育为什么步履维艰 道理非常明显,也可以说是尽人皆知。但如此明显的道理为什么在具体实行的过程中却变味儿了呢? 从素质的定义我们知道,人的素质本来就是一种综合性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说不清,但它的确又时时在对人的学习工作生活起着作用。目前,什么是高素质的学生,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衡量标准,有些也的确难以用一个具体的标准来衡量。体育还有各级运动会和各种竞赛,大概可以看出某些人在某一方面的特长,但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要求已经相距甚远了;德育就虚得很了,每年的德育大检查,注重的是看总结听汇报,从报表上了解进行了哪些活动,取得了哪些成果,至于学生实际的能力,道德品质,本来就很难检测,在目前浮躁的社会风气影响下,恐怕就更没有人去想如何找出更有效的办法进行考查了,长此以往,以至于形成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甚至于出现了“全校师生齐动员,一齐糊弄检查团”的怪现象。只有智育,有一个高考的硬杠横在那里,高考考好了,升学率上去了,一俊遮百丑,学生、家长高兴,老师脸上有光,校长在外面说话腰板挺得也直。随之而来的,“顶端优势”的作用就显出来了,学校的声名鹊起,好学生纷至沓来,进入良性循环。 大概也正因如此,所以各校把目光都盯在了智育上,德育和体育都成了智育的陪衬,即使有些学校,有点远见的校长,也只是虚应故事,既要高考的升学率,又要出几个体育尖子,出几个艺术尖子,各类竞赛拿几块牌子,以为这就叫“素质教育”了,就很有一些志得意满的样子了。但是,真正较起真儿来,从每一个学生角度考察又是如何呢?几年来,我们看到的,学习上的尖子生有几个能轻轻松松地跑下一千五来的?而那些体育尖子、艺术尖子,又有几个学习成绩能对付到及格的?每次运动会,各班体委反复动员,项目总是报不满;每年新年联欢会,各班文委常常为节目发愁;学校里号召公益劳动,响应者寥寥无几;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满口脏话等不文明不礼貌的现象随处可见。上一届高三,按照惯例,我们任课老师到各班去给学生拜年,进入第一个班级,就被“热情”的学生劈头盖脸地喷了满身的泡沫,徐校长眼镜都被糊住了,一位女老师转身逃走,被学生追上,喷的头发、后背都是……我和一位老教师非常气愤,因此中止了这每年一次的团拜。今年,高三老师没有再集体去给学生拜年,但在语文组门口,我仍然看到高一某班的同学满楼道撵着人喷泡沫。这种拿着无聊当有趣的行为,难道能说是素质高的表现?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降低,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同时,也向我们每一位有责任心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 3.怎样才算是素质教育 那么,怎样做才能算是素质教育呢?我认为,我们搞教育的人首先要认清,素质教育所要求的素质是后天培养的,而不是那种先天赋予的特性。 教育,是对人才的培养过程,是要使受教育者按照预先规划好的方向成才的过程。“教”字是一个形声字,从“攵”“孝”声,“攵”字是一个象形字,是一只手拿着一根棍子的形象。过去讲“棒头出孝子,不打不成人”,就是这个字的一个形象的注解。当然,我们的现代教育不允许打骂,但这个字仍然在昭示着我们,教育是要有些强制性的,决不能放任自流,实际现在的工具书中对教育的定义也仍然包含着这种强制性。“使受教育者按照预先规划好的方向成才”,完全放任自流成么?只不过现代教育要求这种强制性更加人格化,人性化,变过去的打骂教育为批评引导罢了。因此,那种只管教书,不管育人的做法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也是与我们的现代教育观念背道而驰的。素质教育既然是教育,就应该是在对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注重道德品质,身体状况,学业成就等各个方面的训练。这才是全面发展,各个方面的能力都提高了,才真正标志着人的素质提高了。当然,我们中学毕竟是基础教育,我们所说的高素质,应该站在基础教育这个基点上来衡量。我们要求全面发展,也不能脱离中学生这个特定对象,也不能脱离每一个学生自身的特点。我们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具备顽强拼搏的精神,并不一定要求学生都能成为理论家;我们要求学生有强壮的体魄,坚强的意志,并不一定要求他们都能成为国家等级运动员;我们要求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定的学习能力,并不一定都能在各种竞赛上去拿金牌。我们尊敬的.万校长曾经说过:“要树立对学生终生负责的思想,树立素质观念。我们不能只关心学生是否成绩好,是否能够考上大学,还要关心上大学后能否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因此我们要着眼于在中学为学生打好那些长远起作用的带有根本性质的基础,这就是在知识、能力的基础上形成的学生应有的素质。……很明显一个人的素质的培养,不仅要有知识,要有能力,而且还要有长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意志品质的培养。”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日积月累的事情,有很多无形的东西,一个学校素质教育好坏的标准不能简单的用表面的东西来衡量。我们的教师如果都真正认识了这个道理,就能克服自己无所作为的观点,把自己的精力放在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上;就能克服自己浮躁的工作态度,脚踏实地地研究如何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如果每位老师都能坚持以育人为目标,以养成为手段,逐渐形成一种风气,我敢断言,我们清华附中的前途大有希望。 二、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养成 还是讲一件大家都知道的事情。1987年,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是最主要的东西呢?”这位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东西呢?”学者回答说:“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东西就是这些。”在场的大多数学者都认为这位老先生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 老先生所说的这些,无非是告诉大家,良好的习惯会使人终生受益。也许有的同志会说,这位老先生说的是幼儿园嘛,和我们中学有什么关系。其实,从幼儿园到中学,都属于基础教育阶段,对于一个正在成长过程中的青少年来说,都存在一个养成的问题。我们每一个教师都有责任,有义务做好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工作。更何况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强化的过程,我们不能指望,学校、老师一发号召,立刻就能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并能坚持几年、几十年如一日的实行下去。只有长期、反复、不断的强化,加深烙印,习惯成自然,才会使人终生受益。要做到这一点,当然就比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当甩手掌柜的难度要大多了。 原清华大学校长高景德谈到,在审阅博士论文时最头疼的是要为学生改病句和错别字。至于有的论文词不达意,不知所云,难以卒读,尤为导师所苦。他认为,这样的人才恐难获大成就。和一些目前在大学任教的老同学谈心,他们也有同感。其实,养成正确书写的习惯,正确表达的习惯,积极思考的习惯,都是我们对学生要求的最基本的习惯,也是要求我们平时注重培养的学生素质。没有养成这样的习惯,就难以获得大的成就,养成了这样的好习惯,为今后进一步深入学习研究,就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人的各方面能力往往是相关、相通的,我们如果稍加注意,就可以发现,那些平时写字认认真真,一笔一划的同学,往往在做其他事情时也会有条不紊,一板一眼的。其他学科学习不错的同学,只要他真的肯在语文学科上下点功夫,语文成绩照样可以很快地提高上来。我刚来附中的时候,882班的许纲,语文瘸腿比较厉害,在一模以后,他要求我给他补一补课,对我说,他的语文成绩从来没有超过60分的,(当时语文总分120分)高考时他的语文只要能得72分,就肯定能够考上清华。我分析了一下他的情况,认为他主要问题在于平时对语文投入少,学习又不得法,因此,和他约了半天的时间,针对他存在的问题,从复习思路、学习方法上作了一些指导,告诉他,从他目前的情况来看,应该把复习的重点放在那些方面,更能有效的提高。回去以后,他实实在在地按照要求去做了,经过了一个多月的努力,在高考中语文得了95分,当然是稳稳当当地进了清华,分数下来时他高兴极了,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我。我当初给许纲指导时有人存有疑义,觉得一直学不好语文的孩子,你不给具体的补课,只讲如何去学,怎么可能在一个多月时间内提高一二十分呢?但我对他却十分有信心。其中的原因就在于,从他其他学科的学习看,他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也有比较好的学习习惯,更重要的是,他有想要学好语文的强烈的学习要求,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学生有了强烈的学习愿望的情况下,只要加以正确的指导、点拨,充分调动他的积极性,他的成绩肯定能够提上去。反过来说,有些没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只知道死记答案,一点不会变通,学习成绩当然上不去,但这是智力问题吗?绝不是。我们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都是这一类。近些年来的教育口号叫做终生教育,从这个角度来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生会学习,更是我们每一位教师今后应该思考的主要问题。 寒假里在《中青在线》bbs网站看里一些关于企事业单位领导与应聘的大学生们的对话,也深有感触。现在相当一部分单位老总不肯要应届毕业生,引起了不少大学生的不满,几位老总谈起原因,不外是:现在的大学生,多是高分低能,只会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而自视又甚高,讲条件,争待遇,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作……这些当然反映了现在大学教育的一些弊端,但我想,如果在基础教育阶段打好基础,养成良好的习惯,恐怕也不至于如此。当然这些人说的并不是我们的学生,我们也没有必要把整个基础教育的问题都揽到自己身上来,但是我想,作为一个中学,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自己的学生教好,我们要树立对学生终生负责的思想,树立素质观念,坚持养成教育

[1][2]下一页

,这样才无愧于自己的道德良心,才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 三、重视养成是附中的传统 作为附中校友,我总喜欢讲一讲传统。其实,作为中学教师,我们附中有很多老师的做法值得效法。记得我们第一次上化学课的时候,王鸿奎老师就告诉我们:“化学好学,实验难做;实验好做,习惯难养成。你们如果想学好化学,首先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班有一个高干子弟,从来不洗衣服,每到周六,把脏衣服打成一包,带回家去,让保姆洗干净后周一再带回来。王漱稹老师发现了这个情况,在生活课上,用这个同学的衣服做示范,手把手地教我们大家如何用搓板,洗衣服。从这次课以后,这个同学再没有把脏衣服拿回去过。不仅如此,由于当时要求学生全部住校,缝衣服,补袜子,拆洗被褥,这些日常生活的基本技能很多同学都是在学校的生活课上学会的。今年初五我们班同学聚会,回忆起这些,大家都感到附中三年的住校生活对我们的一生都有着很大的作用。再比如说早锻炼,我们那个时代的同学大概很难忘掉赵晓东老师那洪亮的嗓音,每天早上6点,赵老师的声音伴着起床铃声响起。说实在话,数九寒天,真不愿意离开那温暖的被窝,但是,在老师的督促下,还是不得不起来,到外面去跑步。我们班每天早上的路线是从附中门口跑到体院桥再跑回来,一共三千米,而这样的坚持锻炼,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体质,更磨练了同学们的意志。我们说现在的孩子缺乏吃苦精神,毅力品质差,有没有从我们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找找原因呢?辽宁的语文特级教师,全国模范班主任魏书生,担任两个班的班主任,要求学生每天早上坚持跑步1500米,风雨不误,称之为道德长跑。他认为,这样跑步的意义不仅仅是身体的锻炼,对学生日后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这种看法是很有见地的。我们学校的早锻炼,坚持了几十年,也是在最近几年才“悄然隐退”的,在九十年代初,每天早上5点50左右,体育组的两位老先生就准时来到学校,6点起床铃一响,住校部的老师就开始督促大家起床,出操。一直到94、95级还在坚持。我的孩子是94级学生,并不是什么优秀运动员,但直到现在,他有时候工作清闲了,觉得体能下降了,就要坚持一段时间跑着上下班,从我家到他的单位,全程12公里,他用一个小时出头的时间就可以跑下来。这些,和他平时坚持锻炼分不开。我想,如果我们的学生都能坚持每天一定量的体育锻炼,还至于在操场上跑两圈就叫苦连天嘛?也正是94、95级这一段时间,李学森老师担任我校奥班的班主任工作,领着学生跑步成了他的每日常规,当时我真的很佩服,在我的印象中,那一届学生的精神面貌,学习成绩,都是很出色的。我觉得,我们学校应该有专人负责,认真回忆、总结一下我们过去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哪些做法是好的,应该坚持下去;有哪些做法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改进;有哪些做法过去做得很好,现在却不再坚持了,又是为什么没有坚持下来……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为今后我们的工作提供一个参考。 四、对今后的一些想法 其实,这里的话有些前面已经提到过了。我们都是清华附中的老师,清华附中的荣辱兴衰,和我们有着直接的影响。而清华附中的兴旺发达,又要求我们在座的全体教师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又要依靠我们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正因如此,我才想在这样的场合占用大家的时间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虽然在前面我们列举了一些事实,说明我们的现状的确不容乐观,但我并不是说清华附中现在已经不可救药了,只是希望“揭出病痛,引起疗救的注意”而已。我们寻找我们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不是鸡蛋里挑骨头,故意和哪位老师过不去,目的还是在于今后进一步改进工作,使清华附中越办越好。 前一段时间和几个学生家长谈心,他们对附中的教育教学工作还是比较满意的。说这些话,他们也是做了比较的,他们把自己的孩子在初中的同班同学进行比较,他们发现,现在在其他学校上学的同学,除了学习,什么也不会,而谈到学习,老师只知道让学生每天大量的做题,什么学习方法,根本没人提起。这几个家长的话让我想起已经毕业的一些同学们讲他们在大学的感受。北京市录取到各高校的学生分数低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我们前几年有一个学生以320分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专班,我和他了解了一下,他们班外地来的考生都5百多分,可是,他很自豪地说,班里那些书呆子,脑子一点不会转弯,就知道死记硬背,稍为灵活一点的题,就得向我请教。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不少。但是,我今天讲话的目的不在于评优摆好,而是想找差距,找不足,寻求改进的方法,因此,目光就不可能集中在这些地方了。 1.教学上的减负,是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保证 这又是一句众所周知的大实话。时间是最公平的,它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一天只有24小时,绝不会给某个人多一分,也不会给某个人少一秒。而人的精力又是有限的,如果把精力都投入到各学科知识的学习上,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参加其他的活动。常常听一些老师抱怨课时不够,抱怨学校活动太多,和教学争时间。这里的确存在一个协调的问题,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的问题。提起附中昔日的辉煌,我觉得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万校长坚持26学时,为附中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时间上的保证。我至今记得,每天下午,班主任都要到班里撵着学生到操场上去活动。每天下午两节课后,操场上总是相当的热闹。正因为有了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各个学科的兴趣小组才能兴旺的办起来;正因为有了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学校各式各样的代表队才有了生存发展的空间;正因为有了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那时代的学生生活活泼充实,丰富多彩,给人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而清华附中,也由60年建立高中,短短5年时间,就成为远近闻名的京华名校!因此,我觉得学校在今后的课时安排上,还是要严格把关,不能随便就增加课时,更不能因为某一位、某一科老师要求就增加。课时不能增加,教学任务却要完成,教学质量不能降低,这就对每一位任课老师提出了要求,使大家不能不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在提高效率,讲求方法上下功夫。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成为一个有所建树和创造的优秀教师。胡新懿讲一个老师在每堂课讲课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固然有些夸张的成分在内,但是,每堂课都变成老师的一言堂,不给学生咀嚼消化思考的时间,也决不会有什么好的教学效果。王铁人当年有一句名言:“人无压力轻飘飘,井无压力不出油。”学校如果能在这方面施加一点压力,使我们的教师也摆脱题海的困扰,都能认真研究点问题,形成自己的风格,甚至可能因此成为教育家呢! 2.激发学生兴趣,开辟第二课堂,是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又是一句大实话。如何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由被动的“要我学”变为主动的“我要学”,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问题。在回顾附中传统的时候,我曾谈到过附中当年的课外活动,各学科的兴趣小组,各种代表队,可以说是龙腾虎跃,生动活泼。后来,各学科开选修课,开辟第二课堂,对于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也有相当大的作用。现在我们学校着手搞的“校本课程”,从作用上说,也应该和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联系起来。当年,我们班同学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物理课外小组的活动。矿石收音机的制作只是入门,但从此就一发而不可收,知道了还有二极管,三极管,电子管,晶体管,电阻电容……同学们节衣缩食,剩下一点钱,到丁字街一个处理旧电子元件的商店,买来一些零件,自己就学着装电子管收音机,晶体管收音机,收发报机,步谈机等等,我们做的收发报机在附中发报,到香山可以收到,步谈机可以在宿舍楼和教室对讲,当时作为十几岁的孩子,在宿舍楼能听到教室里传来的声音,简直可以说是欣喜若狂。毫无疑问,这些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训练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现在回忆起来,还觉得十分温馨。从我个人来说,到农村插队,搞科学试验,挖丰产坑,实验一埯多株;试制920农药,5406菌肥;到工厂后为了解决汽车配件问题,试验低温镀铁……我亲身参加的这些科学实验活动,在现在看来也许不算什么,但在当时,一无设备二无资料的情况下,难度的确是不小的。而能够坚持下来,并且都能做出相当的成绩,和当年附中养成的能力、习惯是分不开的。因此,我认为,今后无论叫兴趣小组也好,第二课堂也罢,还是叫校本课程,都应该认认真真地开办起来,充分发挥每一位任课老师的特长,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这是附中进行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 3.素质的培养是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不能急功近利 我之所以提到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养成,目的就在于强调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不能急功近利。毋庸讳言,我们的教育教学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和制约,有的时候也会有不得已的情况,但我们的指导思想应该是明确的,我们大家都应该了解,教育本来就是一个长线工程,素质教育当然也不例外。更何况良好习惯的养成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需要长期的诱导和培养。作为教师,我们就一定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把养成教育贯穿于我们整个的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只有引导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一届一届传下去,我们的教育教学才能够进入良性循环,走出一条真正有清华附中特色的办学之路来。 搞好素质教育,不是一个两个人努力就能够解决的事情,它需要我校全体教师达成一个共识,齐抓共管,形成一种学校有总体规划,落实有具体措施,每个部门、每个学科、每位老师都把对学生的养成教育作为自己的份内工作来抓的局面。正因为它是一个长线工程,所以养成教育一定要落在实处,坚持不懈,而不能说空话,走过场。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应该注重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而不仅仅是那么几个尖子生。习惯的养成,是一点一滴的积累过程,是耳濡目染的熏陶过程,是言传身教的引导过程。它需要每一位老师兢兢业业,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言必信,行必果,用自己的知识教育学生,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充分展示个人的风采,只有这样,我们清华附中的教育事业才可能兴旺发达,我们这所京华名校才可能百花盛开,春色满园!

论军校教员素质的养成 篇3

关键词 军校教员 军校教育 素质教育

在国内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浪潮冲击下,军队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加强素质教育已成为军队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战略性中心任务。军校教员作为推进军校素质教育的主要实践者和组织者,其素质直接决定着军校素质教育的质量。因此对于军校教员来说,要有意识的提高和养成军校教员所应具有的素质。而素质的养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入手。

1 培养创新精神,树立现代军事教育理念

打赢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高科技军事知识技术是根本。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军事人才客观上需要军校教员具有现代化的教育理念。面向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人才必须是富有创造性的军事人才。这就意味着,创新成为现代军事教育理念中具有决定性的一环。它要求军校教员首先要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具备创新能力。

军校教员是人才培养的实施者,用创新更新军事教育思想,积极探索军事教学改革的新路子,把创新作为院校的精神核心和价值追求,把培养学员的创新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作为重要目标。在军事教学过程中强调培养学员的独立人格、时代个性,尊重学员个性和多样性发展的需求,用自身的实践经验和成果丰富教学内容,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员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把学员培养成为高素质的创新型军事人才。

2 努力提高人文素质

《尉缭子·兵令》云:“兵者,以武为植,以文为种。武为表,文为里。”所谓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军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本质是在具备一般人文素质教育本质要求的基础上,着眼于高素质军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培育学员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核心价值观,使学员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追求革命英雄主义的价值取向、英勇善战的战斗精神,培养丰厚的文化品质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境界。

军校教员要进行人文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作为军校教育者,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优秀的个人品质,必须具有较全面的知识结构,必须具有较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能力。

3 具有终身学习的精神

当前,军事高技术日新月异,军事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再加上今天的军校学员,军事知识面广,获取信息渠道多。因此,军校教员要适应新军事知识发展和新军事变革的要求,就要通过对新军事知识的不断接纳和吸收,形成开放、复合型的军事知识结构,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得到改造和更新。当今,终身学习已经成为军内外高校教师的共识。确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是每个军队教育工作者应尽的义务,作为军校教员更是责无旁贷。军校教员必须牢牢记住:教员的任务,不仅是教,更重要的是学,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取,才能不断进步、不断提高,才能跟上新军事变革的步伐,也才能真正配为人师。

4 不断加强信息素养

教员作为信息化人才的塑造者,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必须具备获取新军事知识、军事信息的技能,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军事理念、军事知识不断更新,才能授人以渔。在信息化的条件下,随着信息网络的扩张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教师只有具有较强的信息能力,才能有效地把学员培养成为信息化的“信息人”。信息化教育应着重培养收集、分析、组织信息的能力;表达想法与分享信息的能力;规划与组织活动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应用技巧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科技的能力等。这些能力归结到一点,也就是信息能力,即获取信息、贮存信息、加工处理信息、筛选利用信息及更新创造信息的能力。这不仅有助于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而且能进一步促进教员使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设计和优化教学过程,更是信息时代与同行交流、与世界军事前沿沟通的基本手段。

5 树立教学服务观念

军校教育是为学员的军事素养发展服务的,是为提高部队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服务的。学员是有独立思维能力和主观能动性的“人”,经过培养以后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主要在于主体意识的觉醒和创造才能的发挥。学员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人,没有学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很难谈教育的有效和成功。从以教员为主体向以学员为主体转变,是现代军校教育的基本特点,也是对教育规律的深化。

6 掌握现代军事教育技术

作为军校教员,掌握现代军事教育技术,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握模拟设备、幻灯投影媒体、电声媒体、电脑媒体、军事网络等,将这些灵活运用到军事教学活动中去。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打破了传统军事教学中的教员讲、学员听的模式,使课堂教学声情并茂、动静结合、超越时空、彩色显示,尤其是在信息化条件下,将有限的教学时空与无限的网络信息资源融合起来,从传统的军事知识传授到现代战争多元知识的全面展开。教员在教学中能较为便利地展现感性材料,创设直观、形象、生动的最佳情境,扩充课堂容量,开阔学员视野,从而获取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为军校教员,在掌握各种媒体运用方法的基础上,尤其要提高在教学的过程中展示教学信息的获取、处理能力,学会在教学的过程中演示信息化教学的具体方法。其本身就是对课程教学的一种拓展。面对信息化战争的要求,不会使用现代军事教学技术的教员就不是一位称职的军校教员。

7 结束语

任何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社会生产力和部队战斗力诸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院校学员因人而异地有不同的需求,教员必须按照这种需求提供有效的教学服务,使学员“进来是块铁,出去是块钢”,这就要求教员必须树立服务的观念。新时期现代化高科技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无疑给军校教员带来了许多新的考验和挑战。因此军校教员必须在日常的工作中树立现代军事教育理念、掌握现代军事教育技术、提高人文素质、具有终身学习的精神、不断加强信息素养、树立教学服务观念等。这些都是军校教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具备这些基本素质,才能不辱时代赋予军校教员的神圣使命和责任。

参考文献:

[1]张艳芳.加强自身修养争做合格军校教员[J].海军院校教育,1995(1).

养成终身学习的素质 篇4

一、什么是学习素质

学习是人天生的一种能力, 人类在最初时期与动物大脑的进化没有本质的区别。他们的大脑能够从自然等客观环境中总结概括事物特点、发现新问题, 并将这些通过记忆功能留在大脑中。与动物不同的是, 人类利用学习功能, 帮助人类适应环境、竞争发展。由于人的大脑自然就有学习概括能力和记忆能力, 人们在学习能力存在天生的差异, 所以表现出来聪明和不聪明的差异。而在现今知识日新月异的现状下, 人类原有的天生记忆能力显然是不够的, 需要后期发展和强化这种能力。

素质就是质量, 在管理学中素质是指事物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能力;在哲学上素质是指客观事物的本质是由内部的矛盾斗争产生的。素质是相对某种要求的能力, 一个人只会针对某种特定的要求具有相应能力, 比如医生的医疗素质、工程人员的维修素质、司机的驾驶素质, 针对这种素质会有各种考核标准。

学习素质还表现在对知识的创造、保存、加工处理能力。这些能力不是直接来源于知识, 而来自对知识加工后产生的管理机制、体制、操作规范以及他们对本职工作的相互作用, 知识为这些过程作用提供资源。也就是医生治病救人, 工程人员建楼修缮, 司机载人运物, 等等。

二、为什么要养成终身学习的素质

养成终身学习的素质是由于知识本身具有的特点决定的。联合国经合组织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指出, 作为知识经济要素的知识, 不仅囊括科学技术的知识成果, 而且还包括管理科学和行为科学的内容。

知识可以划分为四个层次:知道是什么的知识 (Knowwhat) , 知道为什么的知识 (Knon-why) , 知道怎么做的知识 (Know-how) 与知道是谁的知识 (Know-who) 。1.知道是什么的知识, 即指关于客观事实的知识。也就是可以通过人们的观察、感知或数据呈现出来的知识等;2.知道为什么的知识, 即指白然规律和原理方面的知识。也就是包括自然原理或法则的科学知识等;3.知道怎么做的知识, 即指技能方面的知识。也就是包括做某些事情的技艺和能力等;4.知道是谁的知识, 即指涉及到谁知道和谁知道如何做某些事情的知识与信息。也就是知道了谁具有何种知识, 在生活、工作中遇到问题时, 就可以及时请教具有这方面知识的人。

三、如何养成终身学习的素质

知道是什么和知道为什么以通过各种途径比如阅读书目、参加培训和查看数据库而获得, 通过大脑加工使之成为可被利用的信息, 在这种积累过程中存在着长期性。

良好的习惯是逐渐养成的结果, 不可能速成, 一个习惯的养成至少需要三个月的时间。例如, 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决不是看一本或几本书就能养成的, 需要长期坚持。

很多有成就的人一生喜爱读书, 读书习惯如此, 其他习惯, 如学习习惯、行为习惯、良好心理习惯等, 都是如此。长期坚持养成习惯, 即是心理学中所讲的“内化”。受教育者长期坚持某种习惯, 他才能把这种习惯抽象概括到已有的心理结构中去, 进而转化为内在的心智活动, 并成为稳定个性特征。长期性不仅把抽象的结果融入到已有的心理结构之中, 而且会为这种抽象的结果概括化和规则化, 导致心理能力向高级水平发展。

多样性养成教育多样性特征根源于习惯的多样性。培养受教育者的习惯是方方面面、多种多样的。既有多维度的习惯, 又有多层次的习惯;既有简单、低级形态的习惯, 又有复合、高级形态的习惯。多样化的时间和空间。习惯的多样化从时间和空间看也有不同。比如, 有人习惯于白天学习, 有人习惯于晚上学习;从空间的维度看, 有人习惯于在教室学习, 有人习惯于在图书馆学习。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进行经常化的活动, 也就预示着习惯的时间和空间的多样。

摘要:随着社会环境中, 知识和信息的快速更新变化, 各种职业身份的人面临着学习认识新知识、新事物的挑战, 终身学习是适应社会发展必须具有的一种素质。本文结合学习素质的特点, 提供大家建立终身学习素质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终身学习素质,方法

参考文献

[1]赵淑莉, 闫厚军.终身教育理念与我国学习型社会的构建[J].成人教育, 2011 (1) .[1]赵淑莉, 闫厚军.终身教育理念与我国学习型社会的构建[J].成人教育, 2011 (1) .

素质养成教育决心书 篇5

告别不文明行为 争做文明学生

为了认真落实学校开展的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争做文明守纪学生,特签订本承诺书。我们庄严作出如下承诺: 1.上下学要遵守交规,靠右行走。2.穿着自然大方,不留怪异发型。3.禁止携带刀具、利器、火机等危险品进入校园,不出校门。4.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互学互助,独立认真完成各种作业。5.轻微活动,不做危险游戏,嬉闹有度,上下楼梯靠右行走。6.举止文明,不说脏话,提倡使用礼貌“十字用语”,见到老师或来宾,主动行礼问好,态度诚恳大方;

7.集会时认真听取报告,主动遵守会场纪律,不乱丢纸屑垃圾。8.严格遵守就餐规定,服从管理,排队购买饭菜,有序就餐,爱惜粮食,节约水电,不乱倒剩菜剩饭。

10.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理解宽容,真诚相待。11.放学后,不在路途玩耍逗留,遵守交规,按时回家。12.时刻保持宿舍内外干净整洁,室内无异味;严格遵守宿舍管理制度。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学生。

班级__________ 承诺人:__________ 监护人:—————

四合九年制学校

二o一四年九月十一日篇二:改变自己的决心书

改变自己的决心书 七年的时间改变了很多,从高中毕业到现在,自己也改变了很多。包括外在,也包括自己的性格。很多儿时的朋友,也只能发现我的外在改变罢了。其实我知道自己的思想已经改变了很多。高中以前的自己是个人见人夸的乖女生,成绩好,样子惹人喜欢。所以到了大学自己才知道,原来自己曾经是改变了很多男生未来的选择,就是我曾经难忘的男朋友也对我说,我是他以前的梦。是的,我的样子,是以前的样子,乖巧,可爱,独立,却又那么点高傲。大学里,自己保留的就是独立和那高傲,但多了一些亲切。同时也多了些任性和偏激,当他对我说喜欢的以前的我时,我更开始放弃回复到以前的自己,因为我执着地认为,一个人的外在总是要老去的,会变得很丑,一个爱着你的内在的人才是最真的人。

一直任性,一直放弃,想象我真的可以碰到那个不管我变得再丑,都会对我说永远的人。一个人生活,开始习惯一个人逛街,一个人发疯,曾经不管任何人的劝阻。后来的自己也是这样,好像是两面的生活,但不管怎么样,都是独立地想法。在分手前的长谈中,我们彼此祝福对方,因为这是一直以来我们谈得最真诚最彻底的一次。他最后送我的一句话就是,当你找到了那个能让你改变现在的自己的人,那么你就找了你的归宿。我曾经还是倔强的认为我的做法没有错误,虽然脾气不好。现在我信了,在现在这个人的面前,我看到了自己的丑陋,我看到了自己的无助,看到了自己需要彻底地改变,因为我知

道,如果是全心全意,那么我将会去做到最完美的自己,包括外在,包括内在。亲爱的,你会陪着我让我改变吗?篇三:决心书

冉阳商贸副总经理工作决心书

公司领导,各位同事: 今天公司在这里隆重举办《卓越团队---规范化管理项目启动大会》,我怀着无比激动心情聆听公司领导和专家的发言,作为公司重要岗位之一,也是公司管理人员,我真心的希望公司在杨总带领下,在公司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之下,每年能快速,稳健,超常规的发展,我目睹公司创业之来走过点点滴滴的不平凡一天有一天,公司领导在新时代的市场经济中提出重要的指示和思路。我决定在以后工作中,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决心如下:

1、认真贯彻落实公司各种的思路、方针、政策,及时完成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团结同事,坚决按照公司领导的工作部署去开展工作。

2、认真做好的各种工作,在公司领导的指导下,扎实抓好住公司赋予各项的工作,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领导带头作用,誓拿成绩说话。

3、认真做好其他工作,在平时的工作中严格遵守和贯彻落实各项公司运营制度和部门规章,努力做到工作职业化、运营流程化、落实细致化、目标责任化,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

4、严于律已、团结同志,在工作、生活、学习上时时处处按一个公司管理者的标准要求自己,不辜负公司领导对我的培养和教育,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在工作和生活中注重团结同志,互帮互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坚决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

5、保证在新的2014年里,严格贯彻公司绩效考核的制度,不出现任何推诿扯皮现象,落实公司业绩达标管理制度,每月保证完成公司及领导下达各项业绩任务。决心人:篇四:中考决心书(1)中考决心书

中考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最后冲刺的时刻已到,以往的胜利或失败,汗水和泪水都已远去,从现在开始,我们将开始一段新的寻梦之旅。

战斗中最艰难的是最后几分钟,成败与否就看是否能坚持到底。当然,困难和不顺在所难免,如果总是沮丧,我们的学习生活只能是荒芜的沙漠,不如拿出十二分的勇气和二十四分的毅力去战胜困难,超越自我。

或许,理想与现实相距太遥远,无法把自己放飞;或许,初中生活平淡的轮回交替,早已把斗志磨碎。然而,这一切都会改变,百日之后的中考是一次空前的考验,“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会以最残酷的方式展现。即使有一千个理由去选择逃避,也要有一千零一个理由学会坚强,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也要为之鼓起勇气,不懈努力。

俗语说得好:世界是由自信创造出来的。吕尚在81岁时才遇到了周文王,可他仍然坚信自己是定国安邦的良才,因为他信心,因为他从未放弃过追求——他最终辅佐武王开创了周朝8xx年的基业。自信的人,懂得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道理,暂时落后的同学请别灰心,依靠必胜的信心,现在迎头赶上还来得及。同时,暂时领先的同学也不能沾沾自喜,要牢记:胜利在望并不等于胜利在握,因为一时的放松就有可能失去唾手可得的胜利,将来会后悔莫及。扔掉过去颓丧的日记,昨天的回忆只会留下美好;点亮现在希望的火把,今天的道路会更加光明;插上未来飞翔的翅膀,明天的朝阳将更早升起。

今天,面对三年来和我们风雨同舟的老师,面对十几年来为哺养我们含辛茹苦的家长,我们许下了这样的铮铮誓言:

勤学苦练,迎难而上,是我们不悔的初衷;

戒骄戒躁,稳扎稳打,是我们恪守的信条;

书山顶峰,学海彼岸,是我们金色的航向!

最后衷心祝愿同学们中考成功!篇五:改变自己的决心书

浅议幼儿声乐素质的养成 篇6

一、声音的训练

一般说来,通畅明亮的声音才称得上是好的童声。要达到这个要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训练。

一是姿势。歌唱姿势通常有站和坐两种。站立时两脚要自然分开,与双肩平行,两手要自然下垂,胸稍向前挺起,腹部微收但不要僵硬;歌唱时要面带微笑,整个身体的重心应向前倾。坐着唱的姿势应挺直腰,不僵硬,身子不要靠在椅子背上,双手自然放松,肩要平;歌唱时身体不要左右摇晃,不要前扑后仰,更不能趴在桌子上歌唱。无论是哪一种姿势,头部都要自然地保持平稳、正直,眼睛要自然地平视前方,脖子不要往前伸,也不要歪着。

二是呼吸。歌唱时的呼吸与日常生活中的呼吸没有根本的区别。但歌唱时要注意有控制地进行呼吸。比如说,吸气不能出声,双肩要稍稍向后,胸自然挺起,两肋扩张,像张开的翅膀;不要缩脖子,身体各部分要放松。吸入的气不要随便呼出,即歌唱时的每个字、每一句都应在呼气的状态下唱出来。

三是咬字吐字。不少孩子因为咬字吐字方法不正确,使歌曲演唱为之逊色。如何纠正歌唱中咬字的毛病呢?首先,平时应要求孩子坚持说普通话,使之逐步掌握好普通话的正确发音,这是克服地区方言的有效办法。其次,对那些习惯用“奶声”“扁嘴”说话的孩子,教师要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发声状态和正确的发音口形。再次,对于吐字不清的孩子,要多用带爆破音的字进行练习,多用跳音练唱。

二、乐感的培养

乐感的培养可以从“三多”入手。一是让孩子多欣赏音乐。平时要让孩子多欣赏音乐,使孩子从音乐中感受乐曲的音准、节拍、节奏、力度、强度、速度、音色等,逐步领会音乐的妙处,受到感染。如一些钢琴名曲或一些用民族乐器演奏的电子合成音乐,不仅成人爱听,也很受孩子们的喜欢。有些曲子应要求孩子们反复听,像《梁祝》《常回家看看》等。二是让孩子们多听故事特别是有趣的童话故事。孩子们不仅可以从中学到很多知识,丰富情感体验,还可以因此增加对乐曲和歌曲内容的感悟和鉴赏能力。三是让孩子们多听多念儿歌。多听多念儿歌,可以训练他们的咬字、吐字能力,如果边念边做一些简单的动作,则可以培养他们的韵律感、动作协调感和表达能力。

以上三种形式,孩子们喜欢,做起来又不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无论在课堂还是在玩耍中均可进行。

三、表演能力的培养

表演与歌唱同等重要,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做到声情并茂,歌唱的魅力才能得到体现。歌唱表演实际上是一项复杂的心理活动,要让孩子们的天性得到充分释放,在音乐课中必须培养孩子们敢于当众大胆地歌唱表演,这是一种自信心的培养,一种勇气的培养,一种生活态度的培养。

谈语文审美素质的养成 篇7

审美是主体对客体审美特性的感受、体验、判断、评价和能动创造,体现了主客体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关系。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发展是使人由自然的人变为审美的人的基本前提。审美心理结构是多维度、立体式的网络系统,所以,审美心理的建构是整体建构,而不是局部的心理形式和内容的建构。语文审美教育特别要注意从整体入手,切忌片面、单一,使学生审美心理残缺不全,审美心理内容包括:

1. 审美观念的获得。

审美实践使人的审美心理结构不断得到完善,其结果是审美心理形式的建构、发展,审美心理内容的不断丰富。在审美活动中,主体通过审美感知,调动想象、激发情感、形成判断,达到审美理解的高境界,使判断上升为观念,丰富了理性的内容,积淀了审美观念;其形成、发展反过来又影响人的审美。语文教育要通过美育实践丰富审美心理内容。要注意审美观念的获得,在从历史文化及现实生活的获得中,避免思维定势影响审美观念的形成,及时更新审美观念。

2. 审美品味的提升。

审美品味是一种超现实超功利的人类的心理,不同于一般的生活化的趣味。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扬弃的态度对待历史及当代的审美文化形态,提高审美品位。审美品位的提升要依托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在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加强人文修养,夯实文学底蕴,积淀审美品位。

3. 审美理想的确立。

理想指的是人对未来的某种追求,是一种指向未来的精神和心理的状态。审美理想是人最重要的理想形态之一。从人的终极关怀角度来说,审美理想反映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状况,是人的本质所在。审美主体在复杂的审美活动中不断得到教育,不断地进行自我观照、反省,唤起自我意识,促使其端正行为,规范道德情感,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

二、语文教学和审美教育

语文教学具有审美特性。第一,情感性。情感是为人所专有的,是人对认识对象的一种体验和态度,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反映形式。审美情感不同于一般的情感。它是由美的形象所引起的,审美情感使理性渗透于感性的个体之中,是情感与意志高度有机的统一。第二,形象性。美育以情动人,是通过审美形象来实现的。审美形象是美感的基础。语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用美的形象对学生进行美育,借助优秀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教会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第三,愉悦性。古希腊的美学家贺拉斯,很早就提出了“寓教于乐”的美育原则。这也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特点。美育的愉悦性,就是要使人在情感上感到自由、舒畅,既给人以快乐,又给人启迪。美育的潜移默化过程正是通过美育的愉悦性逐步实现的,所以,语文教学要达到育人的目的,绝不是靠一两次的欣赏活动就能够完成的,而是要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不同的审美材料,进行经常的审美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美好的人格。一句话,美育教学首先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美育通过事物来影响人的心理活动,它借助外在的美好形象来影响人的情感,塑造人的美好心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语文教学是文学的教育,人的教育,其育人的功能使它注重于开发心灵、陶冶性情、培养人格。其次,美育是用美的知识武装学生。学生掌握美的基础知识,是他们发展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前提,是他们形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的基础。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感知,让学生走出狭隘的小课堂,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活动,增强语文教学的形象性和可感性。

三、审美素质的养成

所谓“养成”,就是培养而形成。世界上一切优良的东西,都是经过培养之后形成的,一旦某种优良规范形成,它就流传于世,成为一种习惯,并将影响着人的一生。养成教育主张通过严格管理、规范行为、长期践行、外在培养与自我内化等多种教育手段,而进行审美教育则侧重于行为习惯养成,与认知教育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知、情、意等素质,使之形成良好的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要求及发展方向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审美品位。

审美陶冶是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美育具有独特的素质养成作用。审美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种文化的表现,因而美育是一种文明教育。也就是说,美育实际上是一种人性的教育,做人的教育,审美成为人的教化的关键环节。审美陶冶可以起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语文教育中,把人生教育融于审美活动中,使学生在情感的熏陶与审美的愉悦中,进行人生的思考,潜移默化地树立起审美的人生态度、人生理想,建立起独立的人格意志,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素质。

摘要:审美素质的养成的前提条件是审美心理建构, 主要体现在审美心理形式和内容的建构。语文教学和审美教育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 要在语文教学中把握审美因素, 发现其中的美。审美素质的养成应该通过审美人生教育的实践来实现。

网络新闻从业人员职业素质的养成 篇8

具备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社会责任感

新闻记者要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及其特点;深入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要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路线是贯穿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灵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作为党的理论工作者的新闻记者,必须坚持这条思想路线,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积极探索、大胆试验、开拓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自觉将国情知识应用于日常新闻工作之中,不断加强和改善新闻报道,进一步提升新闻媒体的公信力。

虽然网络新闻媒体在传播特性上与传统新闻媒体有区别,但是网络新闻媒体首先是新闻媒体,而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也是网络新闻编辑必须遵循的传播规律,面对泥沙俱下的互联网信息,网络新闻工作者必须具有更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此时,社会发展中较为突出的现象是: 一方面,改革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另一方面,改革过程中一些消极因素随之不断涌现,在这样的基本认识下,网络新闻从业人员更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推动相关事件朝着有利于社会稳定与和谐的方向发展。要努力确保新闻报道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客观性;增强新闻媒体的责任意识,充当真理的宣传者和捍卫者;直面矛盾、旗帜鲜明,体现出以真实性为基础的倾向性;掌握好新闻传播的“度”,自觉发挥舆论引导功能。

明确网络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要求

互联网已经成为我国新闻舆论的重要力量。据调查,我国网络新闻使用率达81.5%,用户规模达到2.06亿,互联网日益成为影响广泛、深受公众喜爱的大众媒体。网络媒体的影响力越大,对其权威性、公信力、诚信度的要求就越高,诚信关乎网络媒体前途命运,是网络媒体做大做强的前提。

2002年胡锦涛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讲话时指出:“要坚持讲真话、报实情、实事求是的反映情况,坚决反对弄虚作假。”关于如何保证新闻的真实, 胡锦涛在2008年视察人民日报社时的讲话中指出:“要保证人民的知情权;要注重在报道新闻事实中体现正确导向, 在加强信息服务中开展思想教育,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数字说话;新闻宣传工作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

对于网络新闻从业人员来说,树立忠于事实的职业理念是根本,要寻求事实真相,不策划、制造事实或推动事实的发展;准确叙述事实,不夸大其辞、杜撰事实,这是新闻真实的底线,同时要呈现并核实事实细节,但这些细节不能侵犯公民的隐私权和未成年人的权益。要处理好与消息来源的关系。对复杂事件进行追踪报道,不以观点统领实事,为了观点而剪裁事实,避免观点现行而遮蔽了理性的观察和思考。

具备较高的网络新闻编辑水平

1.了解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在传播特点上的区别

作为网络新闻媒体的从业人员特别是传统媒体的官网从业者,大多是从传统媒体转型过来,首先要做的就是对两者间的区别有明确认知。以电台为例, 广播的传播途径是通过声音,最大的优势是及时,快速,弱点就是瞬间流逝, 而网络除了可以听,更可以看,恰好能弥补广播的传播弱点,能通过丰富的多媒体手段对广播节目进行补充完善,将传播效果立体化、最大化。

2.具备较强的新闻整合能力

以北京广播网为例,经常会把不同广播节目中对相同事件的报道评论进行二次加工整合,以网页的形式重新呈现给受众,不仅弥补了广播稍纵即逝的传播弱点,更全方位多角度立体的对一个新闻事件进行展示,便于受众加深了解,实现了“1+1>2”的效果。比如对于目前北京连续雾霾天气的报道,相关的电台节目每天都有此类内容,但都散落在不同频率不同时段中,并且稍纵即逝,就算通过网络上的广播回放也很难一次获知所有内容,而广播网将相关内容从新整合加工,配上图片及相关背景,汇集到一个专题页面中进行集中展示,并在网站首页重点位置推送,方便了网友阅读和了解,也帮助电台节目扩大了传播范围。

3.具备准确判断新闻价值的能力

所谓新闻价值,就是指凝聚在新闻事实中的社会需求,就是新闻本身之所以存在的客观理由,在我们比较固定的认识中,它包括时效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以及趣味性等几个基本属性。网络编辑在选取新闻的时候,心中要有一把尺,随时衡量一下一个新闻是否具备了基本属性,而不是为了追求点击率,追求轰动效应,而失了这把尺的准度。

有多方面的知识贮备和不断学习的精神

应该说,网络新闻从业人员应是复合型人才。所谓复合型人才,说通俗一点就是新闻界常讲的“多面手”,对于记者来说,除了文字稿外,还要尽量学会摄影、摄像、熟练使用相关的编辑软件,提升工作效率,节约时间成本; 对于编辑来说,应掌握对同一新闻稿件或节目内容按不同媒体呈现形式进行编辑,同时,对于不断变化的时代新科技,也能尽快掌握并运用自如。

以北京广播网为例,北京广播网是北京电台的官网,同时也是以音视频内容为主的网站,承担的主要工作就是将广播节目进行碎片化的二次加工并在网络上进行呈现,这就需要编辑掌握网络新闻的发布流程,包括对后台编辑系统的熟练操作,对不同媒体形式的内容编辑处理,不仅要会熟练的剪辑音视频, 也要掌握如何将广播语言重新编辑为适用于网络传播的文字,在参与到一些大型的报道活动中时,为了让页面内容更加丰富直观,编辑记者还要具备摄影、摄像技术,而随着微博、微信的出现, 就要马上掌握新媒体的发布特性,编辑特点,以便将电台的报道利用最新的手段有效的传播出去。

具备较强的语言文字功底,不做“标题党”

标题党是指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论坛或媒体上制作引人注目的标题来吸引受众注意力,点击进去发现与标题落差很大而又合情合理,以达到增加点击量或知名度等各种目的网站编辑、记者、管理者和网民的总称。标题党的危害性包括:浪费了网友的时间,欺骗了网友的感情;标题党的行为会使网友因为受过欺骗,而错过真正有价值的信息,造成“狼来了”的悲剧;充斥“性爱”“暴力”“罪恶”等字眼,严重污染版面,令目睹者触目惊心。

同时,许多不符合汉语语言文字规范的“网络语言”现在也越来越多, 特别是从2013年底开始流行起来的“缩略语”,如:普大喜奔、不明觉厉等, 这些词语被部分网络记者编辑引入到网络新闻报道中,造成文不对题,辞不达意,影响了网络新闻的质量。在保证新闻报道真实客观的前提下,语言文字的规范性尤为重要。虽然在网络上,有个性的语言更加吸引人,但对网络编辑来说如何把握尺度就是一个逐步锤炼的过程,过于网络化,娱乐化,会导致新闻本身失焦,也会让受众有被骗的感觉, 丧失对网络媒体的信任,如果过于传统死板,又得不到网民关注,这份语言的功力和技巧,是通过编辑不断磨合和调整才能达到的。

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

网络媒体传播的形式主要是通过网页,所以网页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网站的访问率,网页设计的版式,色彩的运用,音频,视频信息的比例甚至字体的类型都是网站文化的体现,这就需要网络信息编辑要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 审美能力。以北京广播网为例,新闻类的页面多以蓝色为主,传递冷静客观的媒体态度;传统文化类的页面多以红色为主,突出中国风;娱乐明星类页面多以紫色、橙色为主,表达活泼热情时尚气息;生活服务类页面多以粉色、绿色为主,体现温馨感。

网络新闻从业人员必须比传统媒体记者具有更高的政治敏感性,同时还要具备全面而系统的知识,采发网络新闻的专业技术,不断地提升个人的职业修养,这样才能承担网络新闻传播的重任。

电视摄像师的业务素质养成 篇9

一、视觉与联想

“想象”是指创作画面时进行的思维过程, 是一种创造性和主观性的探索。 (A·亚当斯) 摄像师通过自己的眼睛观察, 而观众是通过屏幕呈现的画面来感受摄像师的视觉语言表达。观众通过画面对新闻事件认知的过程中, 总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视觉认知、联想“空白区”。拍摄者身临其境, 形成认知、联想的元素很丰富, 更容易准确把握事物本质, 了解客观事实的真实面貌。观众必须通过对画面的观看, 通过摄像师的视觉语言表达来读懂信息。是否能够通过拍摄表达实际内容, 正确引导受众, 要求摄像师通过画面, 尽可能反映出新闻事实的要素。优秀电视新闻画面总是从客观实际出发, 扣人心弦, 抓住观众兴趣点, 使受众最大程度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 进而对新闻事件有准确认识。

二、灵活运用摄影 (摄像) 技巧

无论在理论方面, 还是在实践过程中, 摄像师都必须准确把握艺术创作的客观规律。画面是摄像师对时间空间的“微积分”, 是创作者思想素质和艺术修养的集中表现, 每一段电视画面无不是摄像师对时空的高度浓缩。电视新闻画面在真实客观传递信息的同时, 又要将各种艺术手法充分发挥。“用影像讲述故事, 及时记录下精彩的片断, 这些转瞬即逝的画面背后都有一个新闻故事。”——亨利·卡蒂列·布勒松 (Hernri Cartier Bresson) 所说的“决定性瞬间”理论同样是电视新闻摄像拍摄的重要法则。在实践过程中, 需要摄像师过硬的基本功:

(一) 光线的使用

用不好光就不会拍到好画面。不同的光线有着不同的艺术造型效果。艺术摄影中, 依据光源位置, 将摄影 (摄像) 用光通常分为正面光、前侧光、侧光、侧逆光、逆光、顶光和脚光。在电视新闻中, 选择合适的光线造型来营造画面效果固然重要, 但核心是真实还原场景原貌, 而不是让人感到过多人工修饰的痕迹。在实际拍摄中, 有的摄像师喜欢使用外置光源, 例如在新闻报道中使用新闻灯 (机头灯) , 这种外置灯光虽然可以把拍摄场景照亮, 提供摄影机感光元件正常曝光所需要的照度值, 但会削弱自然光线中画面的真实感、现场感;又因为人造光的色温与现实存在差异, 导致画面色彩发生偏差, 使画面的真实感打了折扣。鉴于此, 在拍摄中应当优先选用现场光, 哪怕照度值略低一点, 光线昏暗一些, 但最大程度保持了自然的氛围, 还原了真实的画面影调和色彩。如果场景的照度值实在太低, 严重影响到画面的正常拍摄, 在使用人工光源时, 必须让所布置光源与所拍摄场景中的现场光源在逻辑关系上保持一致, 这样才能保证画面的真实性, 传递合理的审美感受。

(二) 合理构图, 突出细节

日常拍摄中, 我们经常会使用广角镜头拍摄较大的画面场景 (远景、全景) , 以克服所处地方空间狭小导致的拍摄困难, 完整展示出新闻现场的宏观构成。但是新闻的亮点往往隐藏在微观处, 强调、特写、细节都是表现画面亮点的手法。就像留念照人人都能拍 (到此一游, 全景有人有景) , 但是艺术照并非人人都能拍好 (细节刻画, 特点突出, 艺术升华) 。合格的摄像师, 能把最重要的元素通过合适的摄影手法用画面表达出来。大场景得来容易, 而细节需要用心发现, 通过缜密构思和细心筛选, 加上好运气和硬技术才能得到“好瞬间”。

(三) 时刻“加载”

摄像师不要轻易关机, 备足空间 (磁带或移动存储设备) 和电源, 让摄像机时刻处于“加载”状态, 遇到好的场景及时拍摄, 必要时拍摄长镜头。精彩画面往往是转瞬即逝的, 需要摄像师敏锐的观察力、过硬的拍摄素质、良好的体力和毅力。“随着时间的流逝, 你的数据库中的经验不断积累。这是一种试图对将来发生的事情进行预先准备的智力游戏。” (美联社) 不要吝啬磁带 (存储空间) 和电池, 怀揣好奇心敏锐地观察周围的一切并把他们记录下来。

(四) 科学设定黑、白平衡

调控画面色彩影调, 准确设定黑、白平衡。人们对颜色的感觉是由复杂的视觉感知作用原理引起的, 之所以能够看见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或透射的光进入视网膜, 但这并不意味着摄像机能够按照人眼感知的那样记录下我们所需要的色彩特征, 视觉联想和得到画面的真实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 而要实现差异最小化, 需要通过调节白平衡及控制曝光, 使画面的色彩及影调变化按照预想去发展。

在黑、白平衡的设定中, 严格遵循AWB (调节白平衡) ——ABB (调节黑平衡) ——AWB (调节白平衡) 的顺序进行调整。在日常实践中, 大多数人往往会忽视黑平衡的定期调整检查。在机器长时间没有使用、周围温度大幅度变化、改变增益值这三种情况下, 一定要对黑平衡进行重新设定。

坚持使用白平衡色卡进行调节, 保证“调白”的精度。调节时在与被拍摄物体的照明光源条件相同的场所放置白平衡色卡, 变焦使白板充满整个画面 (根据不同机型要求, 白色所占画面比例不同) 。

浅谈中职生基本素质如何养成 篇10

当前, 大多数中职生进校时的文化基础和行为表现较差, 入学后广大教师和管理人员普遍感到中职生难教、难管, 中职生毕业后企业不满意, 社会认可度低, 这成了制约中职教育发展的一大难题。如何把这样一批孩子培养成会做人、会做事、愿学习, 家长满意、企业满意、社会认可的高素质劳动者, 是值得我们每位职业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问题。本文针对当前中职生的现状简单地分析了中职生的基本素质如何养成。

一、中职生基本现状的分析

来自安徽机械工业学校、淮南技校、淮南职教中心、安徽省能源学校的400份有效调查问卷显示, 76.7%的中职生的家庭月收入在1000~2000元;79%中职生的父母身份是农民;80%的中职生想学但不能独立完成学业。从以上调查数据可以看出, 当前大多数中职生来自低收入、学习无信心的农村家庭。这些农村家庭里的父母基本上文化层次比较低, 没有能力教育孩子, 因此中职学生的基本素质普遍较差。

二、中职生基本素质养成的重要性

(一) 有助于提高中职生的生存能力

素质养成教育完全为人的社会化着想, 从名到实, 从知识到实践都要考虑人如何参与社会, 如何适应社会, 如何锻炼人的身体素质, 提高人的体能, 使人能够适应自然环境;训练人的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 培养人的心理承受力;培养人掌握多方面的劳动技能, 训练人的社会交往能力。

(二) 有利于提高中职生的生命质量

素质养成教育重在提高人的潜能, 当人的潜能得以提高, 就扩大了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这样就减少了许多因自身素质低而带来的生存困难和生活困难所导致的烦恼与痛苦, 增添许多人生欢悦和愉快。这本身就提高了生命质量。从某种意义上讲, 人的素质就是人的潜在生命质量, 素质低, 其生命质量就低, 素质高, 其生命质量就高。

(三) 有助于中职生的全面发展和价值实现

素质养成教育一方面是提高人的素质, 这是为人的全面发展而充实潜能, 使人在发展过程中具备内在动力要素;另一方面是促进人的素质演化, 促使改善社会环境, 使每个人都有平等竞争、实现价值的机会。

三、中职生基本素质养成的方法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可以理解为:人的基本素养的提高, 不是某个老师站在讲台上用“传道、授业、解惑”的方式就能解决的, 它来源于生活的历练。对于一个学生来说, 他的生活状态, 就是他的学习状态;他的生活方式, 就是他的学习方式;他的生活能力, 就是他的学习能力;他的生活习惯, 就是他的学习习惯。所以, 我们应该从生活中去寻找学生的学习动力, 通过劳动、体育运动等方式, 学生的学习精神得到了健康培养。下面就中职生的基本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的养成给出几点建议。

(一) 心理素质的养成

大家都知道行为和心理是相互联系的, 要改变心理就要改变行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心理素质。

1. 要经常暗示自己, 特别是遇到困难时要淡然处之, 告诉自己这一切都能过去。

另外, 对一些敏感的事情一定不要急躁, 要经常给自己做心理脱敏, 特别是一些结果对你无关紧要, 但是会让你紧张的事情。一定要尝试去做不一样的事情, 例如, 学校组织的演讲、诗歌朗诵等活动, 可以多参与这些活动。不要怕结果如何, 因为这个结果对你没有肉体和经济上的损伤, 要多去磨炼。

2. 要建立自信, 自信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成功的基础上的, 强大的自信是由无数个小成功组成的。

平时多交朋友, 多看看报纸、杂志, 上网多学习知识, 这样你脑海里的信息量就会越来越多, 这对你产生自信有很大的帮助。

遇到重大事情和突发事件能冷静, 能做到不慌不忙, 能做出正确的决定不受别人影响, 敢于面对现实, 能聆听别人的看法和建议。

树立积极向上、不怕困难和挫折、敢于挑战的心态, 要有从哪里跌到就从哪里爬起来的精神。

(二) 身体素质的养成

身体素质的指标主要由力量、耐力、柔韧性组成。力量、耐力、柔韧性三者相互关联, 任何一种机能下降都会影响到整体的身体素质, 锻炼时要特别注意三者相结合, 缺一不可。具体说来, 力量锻炼可分为上肢锻炼和下肢锻炼。锻炼上肢力量可选择引体向上、俯卧撑等运动, 也可借助哑铃、拉力器等器械;锻炼下肢可选择蹲起、跳台阶、快速跑等。耐力锻炼可分为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有氧耐力运动包括长跑、游泳、登山、健美操等;无氧耐力运动包括爆发运动, 如短跑、跳高、跳远等。柔韧锻炼可使全身舒展, 须持之以恒才能见效果。最好的柔韧锻炼是户外慢跑, 它能使全身各器官舒展、心情舒畅, 保持运动乐趣。

(三) 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

1. 开展“学雷锋, 做好事”活动。

组织学生走进敬老院、老龄家庭为孤寡患病老人、残疾人和军烈属提供服务, 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困难。结合“送温暖、献爱心”“捐资助学”等活动, 积极为社会公益事业和需要帮助的人服务, 培养学生真诚交往、真心关怀、传递爱心的良好品德。

2. 开展“在家庭孝敬父母”活动。

提倡学生主动分担家务, 在父母的指导下买菜、做饭、洗碗、洗衣、叠被、扫地、浇花等, 让学生体验父母或长辈的辛劳,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 培养自理、自立能力。引导学生尊敬父母, 组织学生开展“我为长辈做一件事”“和父母说句贴心话”“我当一天家”, 向父母道一声辛苦、为父母捶捶背洗洗脚、制作一件小礼物送给父母、关心父母身体健康等活动, 使学生理解父母、感谢父母, 培养孝心, 学会感恩。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教育学生不挑吃穿, 不乱花钱, 不盲目攀比, 养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四) 人文素质的养成

人文, 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素质, 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组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 它主要表现为人的人格、气质和修养, 包括文化知识素养、道德情操素养、审美素养和人生境界追求以及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情感、人生观、价值取向等个性品格。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人文素质。

1. 请一些专家开办人文素质方面的讲座, 帮助和指导学生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2. 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 如各种艺术节、演讲比赛、科技节、影展、文艺演出等。

3. 建立一些人文社团, 如音乐、舞蹈、书法、文学等方面的社团, 陶冶学生的情操, 帮助学生塑造自我。

4. 加强校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建设, 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 使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启迪和熏陶。

总之, 中职生的基本素质养成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 古人云“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大, 江海不拒细流故能成其深”, 这些都在教导我们注重品格和素养形成的每一个细节, 注重缓慢形成的过程, 就会有一个好的结果。

摘要:简单分析了中职生的现状, 强调了基本素质养成的重要性, 给出了中职生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养成的基本措施。

关键词:中职生,基本素质,养成措施

参考文献

[1]林海龙.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高教探索, 2007 (06) .

初中生人文素质的养成策略 篇11

一、以生为本,让语文课堂更具人文气息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初中语文教师必须树立生本教育理念,确保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主体性地位。但是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下,语文教师过分强调识字教育、智力教育和应试教育,在语文课堂上主要采取单向性、灌输性的教学形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只能被动式的学习,对很多语文知识点只能进行机械性的背诵和记忆,这样会严重影响初中生的语文学习热情,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更是难以实现。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文素质的教育目标,初中语文教师的各项教学活动都要做到以生为本,将语文教学同学生人文精神培养进行有效结合,在语文课堂上积极创设人文化的教学环境,多选择人文化的教学素材和人性化的教学方式,让初中语文课堂充满人文气息,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文素质的养成。

二、优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感

一方面,在初中语文的教材体系中,很多课文中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感和教育素材,所以初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发掘、善于应用,将语文课程的人文教育功能最大化的发挥。另一方面,初中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有创新意识,积极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调整,必要时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造和整理,使其能够更好地贴近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需求,塑造和完善学生的性格品质和人格。例如,在讲授说明文《苏州园林》一课时,作者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出数量众多、各具匠心的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教师除了完成基本的语文教学目标外,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还可以就“苏州园林”的建设背景、人文故事等历史内容进行适当拓展,也可以导入中国建筑艺术的鉴赏技巧等内容,这样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帮助学生建立起更加积极的学习情感,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三、注重学以致用,增强学生的人文体验

基于人文素质培养的初中语文教学要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师授课、学生听课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语文课程学习的主体,给学生更多亲身实践和知识应用的机会,让学生在丰富的学习体验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授课环节,更应该做一个合格的组织者、引导者或者协调者,在课堂内外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对此,初中语文教师可以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语文知识的价值,把学生的学习思维充分“激活”,让学生的人文精神得以良性发展。例如,在初中语文《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的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也可以在课堂上导入大熊猫、中华鲟等我们国家的珍稀动物相关内容,让学生认识到珍稀动物在地球上存在的重要价值,引导学生树立保护珍稀动物的生态意识和积极情感;或者在此基础上导入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即调查一下学生所在地区珍稀动植物情况,让学生尝试去寻找保护珍稀动植物的有效措施,实现人文素质的有效培养。

四、科学评价,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

初中生人文素质的养成,在很多情况下需要语文教师发挥“促进者”的职能,所以语文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评价观念,要给予学生更多质疑权、反思权和自我评价权,减少以批评性为主的评价策略,多对学生语文学习进行有效激励,并实现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有效结合。具体而言,初中语文教师要结合初中语文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施科学的评价,多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减少终结性的评价,这是因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须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初中语文教师只有多采取形成性评价的方式,积极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表现出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合作精神等细节,并引导学生多进行自我反思、自我反省,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例如,在初中语文的作文教学评价活动中,为了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就作文写作成果开展相互评价,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和他人的长处,在学生当中形成相互学习、互帮互助的集体氛围,实现学生人文素质在整体上的共同进步。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需要初中语文教师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提高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充分尊重学生在初中语文课堂上的主体性地位,激发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主体意识和道德意识,最大程度地发挥初中生的学习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进而加快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探索 篇12

1 大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分析

1.1 大学生对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认知不足

现在在校的大学生都是90后的独生子女, 由于在上大学以前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学习考试升学上, 学习以外的事情基本都由家长和老师代替包办, 学校和家长也主要看学习成绩, 对他们在行为上出现的小问题多是采取宽容、忍让的态度, 没有严加管教, 孩子觉得我的行为习惯一切都很正常, 因为我从来没有受到什么样的惩罚。到了大学以后, 学生要独立生活、学习, 离开了父母与老师的全程包办, 外在的学习压力降低, 许多同学在生活、学习、行为、交际和消费等方面的不良习惯开始显现, 抽烟、喝酒、着异服、爆粗口、迟到、早退、作弊在大学司空见惯, 60分万岁、临考试前抱佛、饮食习惯欠佳、暴饮暴食等现象屡见不鲜。学生认为大家都是这样做, 没有伤害到别人, 这都是小事, 有的同学甚至会认为连礼仪礼貌都是一种做作的行为, 无拘无束是个性自我的展示方式, 没有认识到良好的行为习惯对自己成人、成才的重要性。

1.2 社会环境和校园环境双重作用

许多理论研究都突出强调内因对事物发展的决定作用, 但这需要看被作用的对象性质, 作为在校大学生, 他们还是处在成长阶段的青少年, 他们的“三观”还在不断的完善与坚定。大学生生活在社会与校园中, 时刻受到社会大环境和校园小环境的影响, 在积极的正面影响与消极的负面影响碰撞中成长。

1.2.1 社会大环境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社会作为大学生最终走向的对象, 他们对社会极其关注, 广播、电视以及网络源源不断地向他们传递着及时的信息, 学生最关心的是自己即将面临的就业、生存、社会公平公正的现象, 然而现行社会中功利主义、合理利己主义、“金钱万能”论的思想大肆宣扬, 在民间甚至有被合理化的趋势, 这些不合理的社会现实也会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负面效应, 如“重享受、高消费”、“学好数理化, 不如有个好老爸”等, “我爸是李刚”、“李双江儿子开豪车撞人”事件发生后, 使部分学生干脆破罐子破摔。这些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产生“混”的思想, 造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丧失。

1.2.2 学校小环境的负面影响

首先, 单一刻板的学校教育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传统的单一说教式教育已经不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教育需求, 但有些院校的思想教育课程依然采用千篇一律、公式化、简单化、生硬化的思想教育方式, 有些学生说我们喜欢自我体验、自我感悟的思想教育方式, 直接的说教我们不愿意信服。其次, 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不尽合理, 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高职院校的显著特征应该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但目前许多院校办学理念先进性不足, 教学基础设施薄弱, 开设的课程不能与社会需求同步, 甚至有的课程依然是理论多, 实践少, 这使许多学生觉得学不到真正的技能, 得不到实际的锻炼, 因而造成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 开始无事生非, 出现不良行为习惯。再次, 缺乏规范, 或规范执行力度不足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有些学校在对学生管理时, 缺乏一套科学的、全面的管理制度;或者有的学校虽然有制度, 但基于各种原因却不能严格按章循事, 往往一个学校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大面积泛滥时, 究其原因是学校没有严格执行管理制度。

2 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措施

1) 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培养职业素养。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是围绕个人的人生目标, 明确人生阶段的任务, 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完成, 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从高职生入学开始, 就要抓住时机进行职业理想和职业规划教育, 让学生明白专业培养目标, 了解专业发展方向, 使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2) 通过“两课”教学培养职业素养。为适应高职培养目标, 两课教学的内容、方法在不断改革, 组织学生学习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 了解职业道德的特点、意义和内容, 掌握加强自我道德修养的方法和途径, 让学生树立劳动光荣、诚实守信、团结合作、爱岗敬业服务奉献、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等观念。

3) 通过技能训练和资格证书考试培养职业素养。技能训练的各项要求无疑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资格证书已经成为职业准入的标准, 它反映了劳动者的职业素养。内容全面、训练科学且具有权威性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 必将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聘用越来越多的企业优秀人才为学生上课, 给学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同样有利于职业素养的培养。

4) 通过社会实践和第二课堂活动培养职业素养。高职生的职业素养培养要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积极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 开展向雷锋、李素丽、邓建军、洪战辉等先进人物事迹学习活动, 举办体育竞赛、演讲比赛、技能展示、科技制作、知识竞赛, 报告讲座等, 让职业素养培养无处不在。

5) 通过就业和创业教育培养职业素养。就业和创业教育就是要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根据就业形势和自身条件进行全面权衡, 在科学的职业理想指导下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形成正确地职业态度。通过教育, 使大学生明白人生价值主要是通过自己的本职工作来体现, 要尊重自己的工作, 全身心投入工作, 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地积累, 只有这样不断提升职业素养, 才能迈向更高的目标。

3 新媒体形势下的素质养成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月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会议认为, 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和民生改善的战略举措, 要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 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 激发年轻人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给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诸多机遇和挑战。教育者应高度重视, 积极开展一些媒介素养课程, 创设媒介学习环境, 才能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 提高高职课堂项目化教学的效果, 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进程, 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当前高职院校正处在高职教育转型探索的关键时期, 在新形势、新变化、新任务面前, 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 我们还将对学生职业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继续进行探索与创新, 解决教育改革和学院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使素质教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模式成为高职院校办学的特色。

摘要:细节决定成败,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提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需求。本文对高职学生行为习惯的主要成因进行了分析, 探索在新媒体环境下高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新媒体,习惯,养成,措施

参考文献

[1]陈维忠.高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 2012, 05.

上一篇:防水技术控制下一篇:三维重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