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白鹅养殖技术

2024-07-19

四川白鹅养殖技术(通用6篇)

四川白鹅养殖技术 篇1

四川白鹅是我国优良的地方畜禽资源保护品种, 位列白鹅保护品种之首, 具有生长快、产蛋量高、适应性强、肉质及产绒性能好等特点。近年来四川省南溪县大力发展白鹅养殖产业, 2009年实现年出栏商品鹅450万只, 存栏种鹅8.5万只, 随着白鹅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白鹅养殖技术相对滞后这一问题逐渐显露, 特别是规模化所带来的养殖环境卫生和疾病控制难度加大、抗生素用量增多、出栏率降低、肉质风味下降等问题。鉴于此, 笔者所在的南溪县四川白鹅育种场, 经过长期生产实践, 主要从控制养殖环境卫生、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减少或杜绝抗生素使用等方面着手, 以提高鹅群的整体健康水平, 减少发病率、提高成活率、增加饲料利用率、保障畜产品安全、增加养殖收益。现将取得的主要经验报告如下, 以供参考。

1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1 日龄和7日龄分别注射小鹅瘟抗体1 mL, 14日龄和21日龄分别注射高致病性禽流感灭活疫苗1 mL。

2 饲养环境控制

2.1 选址

场址地势要高燥, 地形要开阔, 地面要平坦。要避风向阳, 采取南北朝向, 南北向偏东或偏西10~30°为宜, 保持圈舍纵线轴线与当地常年主导风向呈30~60°。水源要充足, 水质良好, 便于防护, 便于取用, 并易于进行水的净化和消毒。交通发达, 但不得靠近交通要道。

2.2 圈舍建设

以便于冬季保温, 夏季通风, 方便清扫消毒和粪污排放为原则。主体建筑:圈舍主高4 m, 侧高3 m, 长15 m, 宽5 m, 2 m以上设窗户, 上盖石棉瓦或彩钢瓦。窗户:前多后少, 前窗高0.8 m, 窗宽1.0 m;后窗的位置应同前窗错开, 即在两个前窗的中央位置, 高度0.6 m, 宽0.8 m。墙:砖墙, 表面用水泥硬化。地面:水泥地面, 圈舍中央留一米人行道, 两侧地面倾斜度为3~5度, 南北墙留排污口或排污沟。网床:人行道两侧铺网床, 长15 m, 宽2 m, 网床离地面0.7 m, 用单砖平铺立柱支撑, 砖柱间距2 m左右。

3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应用

商品鹅的养殖过程中添加中草药的主要目的是增强鹅的抗病力, 提高鹅的整体健康水平、促进鹅的食欲、降低料肉比, 进而提高鹅的出栏率和屠宰率。一般采用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组方及各成分比例如下:大蒜素 (含量:25%) 30 g、板蓝根60 g、神曲60 g、白术40 g、黄芪40 g、党参40g、淫羊藿40g、黄连20g、当归20 g。各日龄使用剂量为:1~15日龄0.5 g, 16~30日龄0.8 g, 30~50日龄1.2 g, 50~70日龄1.5 g。

4 饲养管理

4.1 雏鹅的饲养

4.1.1 雏鹅的保温。

保温是提高雏鹅存活的关键措施, 保温分为人工保温和自身保温, 采取何种方法保温, 要根据自己饲养量而定, 一般小规模的农户是自温育雏。

4.1.2 雏鹅的饮水。

雏鹅出壳后, 可以利用自身的卵黄维持90 h左右, 但卵黄吸收须要水分, 若不能供给饮水易发生“干爪”, 饮水器具用浅水槽, 不能打湿雏鹅绒毛, 冬天最好用温水, 夏天用凉水, 可以在饮水中添加消毒药或抗应激药。

4.1.3 雏鹅的开食。

雏鹅必须先饮水, 后开食, 至于何时开食最为适宜, 应观察雏鹅情况, 若出现啄食, 时间在12~24 h内, 应

4.1.4 饲喂次数。

1周龄内, 一般每天喂料6~9次, 约3 h喂料1次;第2周内, 每天喂料5~6次, 其中夜里喂2次, 在冬季或初春采取人工育雏, 应及时保温。至于育雏保温时间长短, 据不同季节而定, 冬天一般在10日龄内保温, 夏季偏短, 至于育雏保温时间可以观察雏鹅情况而定, 一般雏鹅绒毛发白后可脱温。

4.1.5 放牧。

春季育雏4~5 d后可以短时间放牧, 冬季则应在脱温后放牧, 放牧与嬉水结合, 有利于增强体质。

4.2 肉用仔鹅饲养

肉用仔鹅的饲养管理主要采取放牧与舍饲相结合, 放牧的时间控制应根据季节进行调整, 夏秋炎热季节应避暑, 上午在10点以前收牧, 下午在6点以后放牧, 放牧应与嬉水结合起来, 放牧后补饲精料和青绿饲料, 让鹅尽量吃饱。冬季和早春应注意防寒, 一般在上午10点钟后放牧至下午5点钟, 中午补饲精料和青绿饲料。鹅到50日龄 (半翅鹅时) 应减少放牧时间, 条件允许可以采取舍饲, 即补喂牧草和配合饲料育肥, 精料喂多少应根据营养水平而定, 一般50~100 g为宜。当血筒 (主翼内充满血) 充满, 翅膀下面肌肉饱满, 肌肉中的脂肪团呈板栗状时, 即可出栏上市。

4.3 参考饲料配方

四川白鹅饲养以青饲料为主, 配方精饲料只作为补饲用, 70日龄只平消耗精料5 kg。目前还没有鹅的专用饲料, 我场采用的饲料配方为:玉米70%、豆饼 (粕) 10%、菜籽饼8%、麦麸6.2%、鱼粉或蚕蛹1%、钙粉1%、骨粉1%、食盐0.3%、微量元素添加剂0.5%。4.4实例2010年1月我场和一扩繁户同时从“南溪县四川县白鹅养殖开发有限公司”各购得鹅苗1200只, 我场主要采取了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 加强了环境卫生控制等措施, 严格按照上述饲养规程进行饲养。扩繁户按常规饲养方法, 未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70日龄出栏时, 测量各项指标, 包括:出栏率、出栏平均体重、整齐度、全程药物预防费用、全程料肉比。从测量的数据结果看, 我场所饲养的商品鹅出栏率要高于扩繁户;出栏平均体重高于扩繁户, 二者差异极显著, 且出栏平均体重的标准差小于扩繁户, 说明该场所饲养的商品鹅整齐度高于扩繁户;我场药预防费用低于扩繁户;饲养的商品鹅精饲料料肉比低于扩繁户。由此可见我场所采取的这些四川白鹅养殖的健康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5 讨论

5.1 开展绿色健康养殖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饮食观念也在随之而改变, 从过去的吃饱到现在的吃好, 畜产品安全和口感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几年, 南溪县四川白鹅的饲养量逐年增加, 2009年共计存栏种鹅8.5万只, 出栏商品肉鹅450万只, 年销售额1.5亿元, 白鹅养殖前景看好, 白鹅产业已成为了南溪县的特色支柱产业。为了保证白鹅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必须着眼未来, 提前谋划, 推广白鹅健康养殖技术是关键, 为此我场作为四川白鹅保种选育工作的国家级资源场, 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 潜心研究四川白鹅的健康养殖技术, 经过小规模推广,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使得四川白鹅的生产性能得到了进一步发挥, 增加了养殖效益。

5.2 天然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功效显著, 是开展绿色健康养殖不可或缺的药物

5.2.1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具有的优势。

在现代化畜禽养殖中, 饲料添加剂以其能够促进动物快速生长发育和预防疾病等特点成为养殖业不可缺少的重要药物。但是, 目前饲料添加剂多以抗生素成分为主, 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导致耐药性和药物残留等负面问题日益突出, 给人类健康造成了重大隐患。因此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以其绿色健康和作用广泛确实等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中草药是天然绿色植物, 同时具有提高采食量、增加饲料利用率、加快生长速度、提高肉质品质、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毒副作用小、无耐药性、无药物残留等特点。并且, 我国中草药资源丰富, 成本低廉, 中药历史悠久, 研究开发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前景广阔,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必将会在今后的畜禽养殖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5.2.2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选择与组方。

中草药的种类繁多, 作用广泛, 具有增加食欲、促进生长、增加免疫力、抗应激、抗菌抗病毒、提高肉质品质等功效。应用于畜禽生产时, 应根据养殖类型和养殖用途加以选择, 并合理组方。我场经过多年实践, 所采用的中草药方剂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方中大蒜素、神曲、白术、当归具有增加食欲、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生长的功效;黄芪、党参具有抗应激的功效;板蓝根、淫羊藿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菌、抗病毒的功效。

四川白鹅健康养殖模式初探 篇2

1 鹅场的选择

鹅场的选择需要地势高, 平坦, 有树木等庇荫处, 有良好水源, 水源以深沉地下水较为理想, 排水要方便, 有利于疫病的防控和环境的保护, 有优质草场方便放牧, 交通方便, 以保证饲料、产品及场内物资运输的畅通, 但与主要交通干线距离最好在1 000 m以上, 防止疫病的传播和外界环境的影响。远离居民生活区、厂矿企业、旅游景点和医院等场所, 保证场内有一个安静的环境。

2 种鹅的选择

2.1 雏鹅的选择

从2~3年龄的母鹅所产种蛋孵化出的雏鹅中选择适时出壳, 体质健壮, 绒毛光洁且长短稀密适度, 体重大小均匀, 腹部柔软无钉脐, 绒毛、喙、胫的颜色都符合品种特征的健雏作种雏。一般选择早春孵出的雏鹅, 生长发育快, 体质健壮, 生活力强, 开产早, 生产性能好。

2.2 育成种鹅的选择

在70~80日龄的育成鹅中, 把符合品种要求、生长发育快、体质健壮的个体留作后备种鹅。

2.3 后备种鹅的选择

在120日龄至开产前的后备种鹅中, 各部位器官发育良好而匀称、体质健壮、骨骼结实、反应灵敏、活泼好动、品种特征明显的个体留作种用, 把羽色异常、偏头、垂翅、翻翅、歪尾、瘤腿、体重小、衰弱等不合格的个体及时淘汰。

2.4 开产前的选择

2.4.1 母鹅选留标准。

在180日龄后选留体躯各部位发育匀称, 体型不粗大, 头大小适中, 眼睛明亮有神, 颈细、中等长, 体躯长而圆, 前躯较浅窄, 后躯宽而深, 两脚健壮且距离较宽, 羽毛光洁紧密贴身, 尾腹宽阔, 尾平直的母鹅。

2.4.2 公鹅选留标准。

体型大, 体质健壮, 身躯各部位发育匀称, 肥瘦适中, 头大脸宽, 眼睛灵敏有神, 喙长、钝且闭合有力, 叫声洪亮, 颈长、粗且略弯曲, 体躯呈长方形, 前躯宽阔, 背宽而长, 腹部平整, 腿长短适中, 强壮有力, 两脚距离较宽。若是有肉瘤的品种, 肉瘤必须发育良好而突出, 呈现雄性特征。除此之外, 还必须检查阴茎发育情况, 最好还要检查精液品质。

3 鹅的饲养及管理

3.1 营养水平调整

在种鹅开产前, 合理补充营养, 除增加谷物类饼类饲料外, 补加适量的砂砾和贝壳。精料补饲是否合适可以通过检查鹅的粪便来判断, 如果鹅粪粗大而松散, 轻拨就能分成几段, 表明鹅饲料中精青料比例适当;如果鹅粪细小而坚实, 则说明鹅饲料精饲料多青饲料少, 要酌情进行调整。

开产时, 应将临产母鹅与未产母鹅分开饲养临产母鹅羽毛紧凑有光泽, 尾羽平直。肛门平整, 周围有个呈菊花状的羽毛圈。行动迟缓, 腹部饱满松软而有弹性, 耻骨间距离宽。采食量增加, 喜食无机盐饲料。

母鹅进入产蛋期后, 应提高其饲料质量。配制饲料应充分考虑母鹅产蛋所需的营养, 尽可能按饲养标准配制。在产蛋高峰期, 饲料中添加0.1%蛋氨酸, 可以提高种鹅产蛋率。饲料喂量每只每天补充精料150~200g, 分3次喂给。

3.2 适时适地放牧

在圈养的情况下, 一般青料的饲喂量都不够, 必须适时适地放牧。在补充青料的同时, 让鹅充分活动, 保证其健康体质。放牧选择春、秋季节最宜, 放牧时尽量做到早出晚归。夏季气温高, 避免烈日直晒。秋季是收获的季节, 收获后的稻田是鹅放牧的黄金牧场。收割前半个月, 应补饲稻谷, 以适应日后需要。冬季气候寒冷, 能觅的食物较少, 必须增加和补喂配合精料。放牧要坚持三不放原则:化肥农药施用不久的区域不放, 发生禽传染病的区域不放, 受污染的区域不放。赶鹅放牧要缓行, 尽量避免大声惊群或跑伤。

4 环境控制

环境控制是防治传染病的根本措施, 在养鹅的全过程都必须坚决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因地制宜, 制订环境卫生、消毒管理制度和免疫程序, 并严格执行, 这样, 才能保证鹅群健康。清洁卫生的鹅场, 有利于疾病控制, 同时也能使鹅吃料长肉, 提高料肉比。尽量不用河水、塘水作饮用水。饲养员要有专用工作衣、鞋、帽等。做到用具卫生。科学合理用药是防治传染病的有力补充应用药物预防和治疗也是增强机体抵抗力和防治疾病的有效措施。尤其是对尚无有效疫苗可用或免疫效果不理想的细菌病, 如沙门氏菌病、大肠杆菌病、浆膜炎等。

参考文献

[1]韩占兵, 黄炎坤, 刘健, 等.鹅蛋与鸭蛋生物学特性的比较.中国畜牧兽医, 2008 (04) :125-126.

[2]王宝维.中国鹅业.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3]朱曜.禽蛋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5.

[4]高洪臣, 尚新民.种鹅的饲养管理.养殖技术顾问, 2011 (07) :23-24.

[5]黄生强.鹅的健康养殖.湖南农业, 2005 (04) :17-18.

四川白鹅养殖技术 篇3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本研究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64只7日龄的四川白鹅随机分为2组,每组32只、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一组采用地面平养,另一组采用网上平养方式进行饲养。

1.2 饲粮组成

饲粮参考美国NRC鹅的营养需要[1]自配鹅料,饲粮配方及营养水平见表1。

1.3 饲养管理

两组试验鹅分别采用地面平养和网上平养方式。饲喂期间,供给充足饮水。1~4周龄每天饲喂4次,5~10周龄每天饲喂3次,保证充足投料量。每隔2~3 d对禽舍及禽体表用新洁尔灭进行消毒,粪板进行清洗和消毒,每次喂料后对禽舍进行打扫,保持舍内清洁卫生。饲养中记录每周死亡数、体重、采食量等。

1.4 统计分析指标

初重(7日龄重)、末重、日增重(10周龄重)、体尺(体斜长、趾长、胸深、胸宽、胸骨长)、存活率、采食量(每天饲料消耗量)、经济效益指标。

1.5 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SPSS13软件进行统计。

2 结果和分析

2.1 生产性能比较

地面平养组和网上平养组四川白鹅的生产性能指标与周平均日增重分别见表2和表3。由表2可以看出,网上平养组四川白鹅的末重、采食量、日增重、料肉比都高于地面平养组,经t检验,网上平养组的末重、采食量极显著优于地面平养组(P﹤0.01),网上平养组的日增重、料肉比显著优于地面平养组(P﹤0.05),初重显著差异不明显(P>0.05)。

由表3可知,网上平养的四川白鹅的周平均增重高于地面平养,其周平均增重都是按一定规律变化的,先随周龄增加而增大,达到最大值后又逐渐变小。且两种饲养模式在第五周周增重达到最大,周平均增重分别为70g 86.7g。

注:各项数值均采用平均值±标准差形式表示;同一列中不标任何字母,表示组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标不同大小写字母表示组间差异显著(0.01

cm

2.2 体尺指标比较

体尺指标见表4。由表4可知,地面平养组与网上平养组的胸宽、胸骨长两项指标差异显著 (P<0.05) ,体斜长、胸深指标差异极显著(P<0.01), 趾长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

2.3 成活率比较

地面平养组与网上平养组四川白鹅的成活率见表5。

从表5可知,在地面平养和网上平养条件下,四川白鹅的成活率分别是87.5%、100%。网上平养组比地面平养组的成活率高12.5%。经x2检验,网上平养四川白鹅成活率显著优于比地面平养组成活率 (P<0.05) 。

2.4 经济效益分析

两种饲养模式下经济效益见表6。由表6得出:在相同的饲养管理下,地面平养每公斤鹅可以盈利3.5元,在网上平养模式下每公斤鹅可以盈利4.2元。网上平养模式下每公斤比地面平养模式下可多盈利0.7元。

3 讨论

3.1 饲养模式对四川白鹅生长性能的影响

由表3可以得出:同一品种鹅在相同的环境、相同的日龄、不同饲养方式下,网上平养和地面平养的周平均增重在6周增长最快,与叶润全[6]、姚凤英[7]等人试验得出的在不同饲养方式下马岗鹅、皖西白鹅生长性能结果类似。本次试验得出网上养模式下比地面平养模式下重255.1 g,网上平养模式下比地面平养模式下日增重重8.65 g,两种饲养模式下四川白鹅的增重效果极显著(p<0.01)。日增重与姚凤英等人的试验结论基本相符,而末重相差较大,有可能是品种间的差异,但差异比较显著。

吴强[8]等人试验得出四川白鹅在60日龄前生长速度较快,60日龄平均体重可达2885.5 g,平均日增重46.2 g,在放牧补饲条件下,四川白鹅4~8周龄进入绝对生长最快时期,平均日增重可达65.9 g,与我们试验的地面平养和网上平养下的四川白鹅相比较,地面平养四川白鹅的平均日增重比放牧补饲低13.78 g,网上平养四川白鹅的平均日增重比放牧补饲低4.92 g,而我们试验的地面平养和网上平养下的四川白鹅相比较,网上平养的四川白鹅的平均日增重比地面平养的四川白鹅的平均日增重重7.65 g,因此可以看出放牧补饲的优势>网上平养>地面平养。

四川白鹅的耗料增重比均随周龄增加而增加,从第4周龄开始升高明显。1~10周龄平均耗料增重比,由表2得地面平养养鹅全期平均料重比为2.75∶1、网上平养鹅为2.62∶1。与姚凤英, 程兰林[9]试验得出网上平养为2.631的结果相符。

3.2 饲养模式对体尺指标的影响

体尺性状是动物遗传选育中重要的表型性状,与重要经济性状有着密切的关系,鹅的体尺还可以用于鹅品种的选育及鉴定工作,同时也是评价鹅饲养管理状况和营养状况的重要参考指标[10]。经T检验,地面平养组与网上平养组的胸宽、胸骨长两项指标差异显著 (P<0.05) ,体斜长、胸深指标差异极显著(P<0.01), 趾长指标差异显著不明显(P>0.05)。但总体来看,网上平养组的各项体尺指标均高于地面平养组的体尺指标。由表4可以看出,不同部位的体尺生长速度不同,纵向生长速度较快,横向、竖向生长速度较慢;各部位体尺从4周龄前生长强度最大,至10周龄尤以胫长最为明显。表明此阶段正是骨骼生长发育的旺盛期

3.3 饲养模式对四川白鹅成活率的影响

从表5可知,在地面平养条件下四川白鹅的成活率是87.5%,在网上平养条件下四川白鹅的成活率是100%。网上平养组比地面平养组的成活率高12.5%。地面平养成活率低原因可能是一方面水泥、砖地面都不太适宜肉鹅的生长环境,因为鹅是一种水禽,一天24 h不能离开水,水泥、砖地面渗透性能差,造成棚内湿度过大,湿度超过70%[11]鹅就容易发病,造成死亡;另一方面地面平养使鹅容易与排泄物的接触,提高了大肠杆菌病、球虫病等的发病率[12]。

4 结论

四川白鹅养殖技术 篇4

目前, 对不同粗纤维来源和成分对鹅消化生理的影响研究较多,但是关于不同品种的鹅,特别是针对不同体型的肉用鹅种的消化道生理比较研究,可参考文献及数据不多, 而这一方面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揭示不同品种鹅的生理代谢差异, 同时为进一步深入开展营养素在不同体型不同品种鹅上的利用率研究及配方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因此,本文分别选择了狮头鹅、 四川白鹅和乌鬃鹅三种不同体型鹅种的典型代表做为研究对象: 狮头鹅是我国现存稀有的大型鹅种,也是世界最大型鹅种之一,具有体型大、 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耐粗饲、生长速度快等特点;四川白鹅是我国优良的地方畜禽资源保护品种, 属于中型鹅种,位列白鹅保护品种之首;乌鬃鹅也是一种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小型珍稀鹅种,骨细肉嫩,胸肌和皮下脂肪较少,食而不腻,特别适宜粤派烤鹅以及各种高级餐菜[4]。 本文以这三种鹅做为研究对象,比较研究其不同生长阶段的生产性能、 肠道生长指数和消化酶活性, 为揭示不同鹅的消化生理规律提供基础性数据,同时为不同地方鹅品种的饲养、饲粮配制和生产管理提供参考。

1材料和方法

1.1试验设计及饲粮组成

本试验选用1日龄健康狮头鹅、 乌鬃鹅和四川白鹅各270只。每个品种6个重复,每个重复45只。 由于本试验涉及3种不同地方品种故采用购买纯种种蛋进行自行孵化。

小鹅阶段( 1-21日龄) 和大鹅阶段( 28-70日龄) 三种鹅均采食相同的饲粮。 饲粮参照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NRC, 1994) 家禽营养需要和狮头鹅、马冈鹅等相关研究,并结合实际生产进行配制。 两个阶段的饲粮配方以及营养水平见表1。

1.2试验管理

本试验在广东省汕头市白沙禽畜原种研究所进行。 育雏舍为全封闭式栏舍,小鹅阶段( 1-21日龄)采用网上平养方式。大鹅阶段( 28-70日龄)采用地面平养方式,均分栏饲养,试验期为70 d。 试验鹅自由采食和饮水, 自由活动。 试验期间记录环境温度和湿度。 记录采食情况和观察试验鹅行为表现,对出现的异常情况做及时处理。 每天观察鹅的健康情况,做好鹅只发病、死亡情况记录,及时淘汰病鹅,并回称该栏余料及淘汰鹅重量。

1.3测定指标及方法

试验结束时统计计算平均日增重 ( average daily gain,ADG) 、平均日采食量( average daily feed intake, ADFI) 和料重比( feed:gain,F:G) 。 在1、7、14、21、28、 42、56、70日龄时每个重复随机挑选两只接近平均体重的鹅进行屠宰取样,称量各肠段重量和长度。 各肠段的实际长度与鹅重的比值作为该肠段的相对长度 ( cm/kg) , 各肠段的重量与鹅重的比值作为该肠段的相对重量( g/kg)。 并分别收集腺胃、胰脏、十二指肠、 空肠、回肠和盲肠样品保存于液氮罐中,用于测定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性。 从液氮中取样品约1 g放置10 ml离心管中,按1∶3( m/v) 比例加入4℃ 生理盐水, 冰浴条件下匀浆, 离心 ( 4 000 rpm,10 min,4℃) ,取上清液测定各种酶的活性。 消化器官的酶活性均采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生产的试剂盒进行测定。

1.4数据处理

采用SAS9.0进行统计分析, 应用ANOVA进行方差分析,用Duncan程序作显著性检验,试验数据采用平均差±标准误表示, 显著性差异用P<0.05表示,极显著差异用P<0.01表示。

2结果分析

2.1狮头鹅、四川白鹅和乌鬃鹅生产性能的对比分析

1-21日龄狮头鹅、四川白鹅、乌鬃之间的ADFI差异极显著( P<0.01),其中狮头鹅ADFI最高,比四川白鹅高37.7%( 表2);同时,狮头鹅的ADG极显著高于四川白鹅和乌鬃鹅( P<0.01);三者F:G差异极显著 ( P<0.01) , 狮头鹅的最低( 1.86) , 乌鬃鹅最高( 2.36) 。

大鹅阶段狮头鹅的ADFI极显著的高于四川白鹅和乌鬃鹅( P<0.01),但四川白鹅和乌鬃鹅之间差异不显著;三种鹅的ADG和F:G差异极显著,其中狮头鹅的ADG极显著高于四川白鹅和乌鬃鹅 ( P< 0.01) ,F:G狮头鹅最小( 4.07) ,乌鬃鹅最大( 7.07) 。

注:表中数据为平均值±标准误。 同列肩标大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P<0.05) 、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极显著( P<0.01) 。

2.2肠道生长指标

三种鹅十二指肠的相对重量在42日龄时差异显著( P<0.05),狮头鹅显著低于四川白鹅( P<0.05), 乌鬃鹅与其他两种鹅差异不显著( 表3);70日龄时, 乌鬃鹅同其他两种鹅差异不显著, 四川白鹅显著高于狮头鹅( P<0.05);其他日龄未见明显差异。 空肠相对重量在1日龄时,四川白鹅极显著低于狮头鹅( P< 0.01) , 乌鬃鹅同其他两种鹅相比差异不显著;14日龄时, 狮头鹅和乌鬃鹅之间的空肠相对重量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四川白鹅( P<0.05);21日龄时, 狮头鹅和四川白鹅之间差异不显著, 但均显著低于乌鬃鹅 ( P<0.05);42日龄乌鬃鹅同其他两种鹅差异不显著,狮头鹅显著高于四川白鹅( P<0.05);其他日龄未见显著差异。 在整个试验期间未见到三种鹅的回肠的相对重量有明显的差异性变化, 全阶段变化都差异不显著。 盲肠相对重量在21和42日龄时四川白鹅与乌鬃鹅之间差异不显著, 但是均显著低于狮头鹅( P<0.05)。

三种鹅的十二指肠相对长度在42日龄时差异显著( P<0.05),狮头鹅的十二指肠相对长度显著低于乌鬃鹅( P<0.05),四川白鹅与其他两种鹅相比差异不显著; 其他日龄未见显著差异。 空肠相对长度在21日龄出现极显著差异( P<0.01),狮头鹅和乌鬃鹅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均极显著高于四川白鹅 ( P<0.01);56日龄狮头鹅的空肠相对长度显著高于其他两种鹅 ( P<0.05) ;其他日龄未见显著差异。 在整个试验期间未见到三种鹅的回肠相对长度有明显的差异性变化。 盲肠相对长度方面, 21日龄四川白鹅同乌鬃鹅两者差异不显著,但都显著低于狮头鹅( P<0.05);28日龄和56日龄均是四川白鹅显著高于其他两种鹅 ( P<0.05) 。

2.3消化酶活性变化

由表4可以看出,7日龄四川白鹅同乌鬃鹅十二指肠脂肪酶活性差异不显著, 但均显著高于狮头鹅 ( P<0.05) ;狮头鹅和四川白鹅两者空肠脂肪酶活性差异不显著,但均极显著低于乌鬃鹅( P<0.01);三者胰脏胰蛋白酶活性差异极显著( P<0.01),狮头鹅的活性最高,乌鬃鹅的活性最低;胰脏的其他相关酶活性和胃蛋白酶活性均未见显著性差异。

在14日龄,狮头鹅和乌鬃鹅十二指肠的胰蛋白酶活性差异不显著, 但均显著高于四川白鹅 ( P< 0.05) ;两者的空肠胰蛋白酶活性差异不显著,但均极显著低于四川白鹅( P<0.01);同时,两者胰脏脂肪酶活性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低于四川白鹅( P<0.05); 四川白鹅同乌鬃鹅的胰脏胰蛋白酶差异不显著,但均极显著低于狮头鹅( P<0.01);狮头鹅胃蛋白酶活性显著低于乌鬃鹅( P<0.05)。

三种鹅在42日龄时十二指肠和空肠的酶活性未见显著差异; 狮头鹅胰脏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四川白鹅( P<0.05),乌鬃鹅同其他两种鹅相比差异不显著; 胰蛋白酶活性则是狮头鹅和乌鬃鹅极显著高于四川白鹅( P<0.01)。 三者胃蛋白酶活性差异极显著,狮头鹅最高,乌鬃鹅最低( P<0.01)。

注:数值为平均值±标准误。 同列肩标大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P<0.05) 、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极显著( P<0.01) 。

70日龄狮头鹅和乌鬃鹅十二指肠淀粉酶活性差异不显著,但均极显著低于四川白鹅( P<0.01),四川白鹅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狮头鹅( P<0.05),乌鬃鹅同其他两种鹅差异不显著; 狮头鹅空肠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乌鬃鹅( P<0.05);胰脏中,四川白鹅和乌鬃鹅脂肪酶活性均显著低于狮头鹅( P<0.05);狮头鹅同乌鬃鹅的胰蛋白酶活性差异不显著, 但均极显著高于四川白鹅( P<0.01)。三种鹅胃蛋白酶的活性差异极显著( P<0.01),以狮头鹅最高,四川白鹅最低。

3讨论

针对不同品种鹅的消化生理比较研究较少,本文选择三种不同品种鹅,分别代表大、中、小三种体型的肉用鹅种,同时也是地方特色品种。 因此,比较三种鹅的消化道生理差异, 更有助于研究营养素在不同体型鹅体内的代谢规律, 并做出更有效合理的饲粮营养水平参数以及饲养管理方式。

鹅能较好利用含粗纤维的饲粮, 因此大部分试验集中于饲粮纤维水平和纤维类型的研究以及添加不同的精粗料比例对不同种类鹅生产性能的影响。 以往研究表明,鹅的品种不同,对纤维的利用能力也不同。 杨桂芹和高妍[5]、王宝维等[6]认为,鹅对粗纤维的消化能力随着日龄升高出现增强的趋势。 因此,在本研究日粮设计方面也考虑到这一点,28-70日龄鹅的粗纤维水平要高于1-21日龄的粗纤维水平。 同时,仲庆振[4]研究表明,不同品种鹅对纤维成分利用率不同,总体来说,杂交系>I系( 肉用型)>III系( 蛋用型)。 本研究中试验对象均为肉用型鹅,同时为了保证试验结果的整体可比较性, 同一阶段日龄的三种鹅选用了同一营养水平日粮。

本试验的狮头鹅在1-21日龄 ( 饲粮代谢 能12.37 MJ/kg,粗蛋白质水平19.8%) 的耗料增重比为1.86,极显著的优于其他2种鹅,这同张楚吾等[7]报道的1-21日龄的狮头鹅在饲料代谢能为12.13 MJ/kg, 粗蛋白质水平为20%时可以获得耗料增重比最低的1.81的最佳生产性能相吻合。 这表明狮头鹅与其他两种鹅相比, 在1-70日龄发育阶段均占较大优势。 这与其是大型鹅种有关, 同时也表明大型鹅种较中小体型鹅种有更高的饲料转化效率。 另外,四川白鹅和乌鬃鹅在1-21日龄阶段的ADG并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 但是在28-70日龄阶段, 四川白鹅的ADG显著高于乌鬃鹅;同时,四川白鹅的整个阶段的F:G显著高于乌鬃鹅,说明中型鹅种与小型鹅种相比较, 在初期发育阶段并无明显的体重差异, 而是到中后期才逐渐发挥生长潜力并表现明显的增重优势。

注:数值为平均值±标准误。 同行肩标大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P<0.05) 、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极显著( P<0.01) 。

动物消化器官的生长发育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动物生长的快慢。 对动物消化器官的生长发育和体重增长情况进行结合性分析, 可以为家禽育种和营养科学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何大乾等[8]对0-9周龄肉鹅的消化器官的生长发育规律研究表明:各消化器官相对重量以1周龄时最大,以后逐周降低, 消化道长度的增长速率远低于同期重量的增加;5周龄后,各消化器官重量和长度变化均不大。 夏来发等[9]研究也发现消化道各段长度与总消化道长度的比值均无明显变化。 杜金平等[10]对2-16周龄湖北白鹅的生长发育规律研究发现,4-8周龄时鹅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而肌胃、腺胃、小肠、盲肠、直肠的增长优势出现在2-4周。 本实验中,无论从狮头鹅回肠的相对重量, 还是从肠道的绝对重量和长度数据分析,三种鹅都是在2周龄开始快速升高,在4周龄左右达到最高值,4周龄之后至10周龄处于相对稳定的水平, 而狮头鹅的体重在4-6周龄时增速最快, 说明消化器官的发育要先于动物本身身体的发育。 吴昊等[11]和Nitsan等[12]研究也表明,消化器官的生长发育领先于体重的增长, 只有在消化器官相对生长速度达到高峰后,肉鸭相对体重才达到高峰。

整个发育阶段, 除21日龄显著低于乌鬃鹅外, 狮头鹅的空肠相对长度和重量均占一定发育优势, 这也表明消化道发育与鹅体型大小有一定关联。 本试验后期盲肠增长没有显著的差异, 可能是由于本试验饲养过程中全部采用的是全价料, 未添加青粗饲粮以刺激盲肠的粗纤维分解功能的原因。 狮头鹅的盲肠的生长发育在21日龄后虽有差异但不显著。 乌鬃鹅的盲肠相对长度同其体重增长速度和消化器官增长速度未见显著性的联系, 可能同乌鬃鹅特殊的品种有关,还待进一步的细致化、差异化的研究。

内源酶的分泌对于家禽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起着关键作用。 消化酶活性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动物的品种、日龄、饲粮的营养水平都有关[13,14]。 因此, 前期关于鹅消化道内酶活变化的研究有较多报道[15,16]。 李昂等[17]研究表明,10-17日龄是番鸭消化酶发育的关键时期。 艾晓杰和韩正康[18]发现,成年鹅空肠淀粉酶和蛋白酶活力最高,脂肪酶循十二指肠、空肠、回肠顺序逐渐升高。 从本试验的结果来看,1-14日龄空肠段的淀粉酶、脂肪酶、胰蛋白酶活性均大于十二指肠段,70日龄时四川白鹅的十二指肠相关酶活性在三种鹅最高,呈极显著的差异,空肠和胰脏相关酶活性依然表现出狮头鹅和乌鬃鹅高于四川白鹅的总体趋势。 这个结果同三种鹅的相对增重速度也是基本是吻合。

白鹅的饲养技术 篇5

雏鹅是指4周龄以内的鹅苗。鹅苗应选择注射过小鹅瘟疫苗母鹅的群体后代。选择体质健壮活泼, 眼睛灵活有神, 个体大, 收腹好, 无血脐、硬脐, 口、鼻、肛门干净, 全身毛绒黄松洁净, 趾爪无弯曲损伤。瘦弱、残次雏鹅应尽早淘汰。运输要平稳快捷, 注意保温。雏鹅出壳后就要运输, 最好在出壳后10小时进入育雏室, 育室的温度要保持在

31-33℃。

2 雏鹅的饲养

(1) 雏鹅在出壳24小时内, 应将0.02%高锰酸钾水盛入小盆或器具内, 将鹅头压下调教几次就会自如饮水。先饮水后开食, 同时饲喂切碎的绿饲料。喂精料要用泡过的米饭或开水浸过的碎米加青料, 撒在洗净的物件上让其自由采食。随吃随加, 日喂6次, 白天喂4次, 晚上喂2次, 每次让雏鹅吃8分饱。

(2) 10日龄后饲喂配合饲料, 可赶出采食青嫩草叶, 时间不超过30分钟, 以后逐渐延长放牧时间, 注意防雨淋曝晒。

(3) 幼鹅舍要保持清洁、干燥、保温。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

(4) 料槽及用具避免沾染荤腥和油腻, 因为鹅雏的消化机能尚不健全, 容易引起雏鹅死亡。

3 青年鹅的饲养

(1) 雏鹅饲养1月龄进入青年期, 这时要全天放牧, 出牧和归牧要定时定点, 但要防寒防暑, 雨天待露水干后再外出放牧。

(2) 要避免农药中毒和到疫病流行区域放牧。

(3) 1月龄后日喂2次, 晚上补喂1次精料。精青料的比例为1:1。

(4) 在饲养中应饲喂全价颗粒饲料, 这样既可满足营养需要, 又便于采食, 减少浪费。随着肉鹅日龄的增长, 可逐步降低粗蛋白的含量, 节约饲养成本。喂料要定时, 饮水要充足。

4 肉鹅的适宜温度

1-5日龄为30-28℃, 6-10日龄28-26℃, 11-15日龄24-22℃, 16-20日龄22-20℃, 21日龄以后室温应保持在18℃以上。温度偏低, 雏鹅出现归堆, 容易造成死亡。超过35℃, 雏鹅出现张口喘气、尖叫出汗症状, 突遇凉风易患感冒。温度要适宜, 保持舍内空气清新, 促进快速生长。

5 肉鹅的饲养密度

第1周龄10-15只/m2, 第2周龄8-10只/m2, 第3周龄6-8只/m2。根据鹅的品种灵活掌握, 分成小圈, 以防雏鹅聚推压死。要按雏鹅大小分群喂养, 每群以100-150只为宜。实行地面垫草平养或网上平养, 垫草要勤换。

6 快出栏增效益

肉鹅在30-40日龄日增重速度快, 可达到100g, 60日龄前上市经济效益最佳。肉鹅在60日龄后日增重仅有10g左右, 而且采食量加大, 效益下降。要采用短期圈养育肥和直线快速育肥法饲养。采取全日圈养, 弱光照, 自由采食, 自由饮水。在60日龄前的生长高峰期, 用代谢能应为2800-3000千卡/kg、粗蛋白质含量为16%-18%的全价料或混合料拌青饲喂, 促进快速出栏。

7 做好疫病防治

(1) 加强肉鹅的综合防疫能力, 严格消毒, 实行规范化免疫程序, 减少疫病发生, 是提高肉鹅成活率的重要措施。鹅的主要传染病有小鹅瘟、禽出败、大肠杆菌病等。要及时做好防疫注射, 雏鹅要进行禽霍乱弱毒菌苗饮水或拌食。

(2) 饲料中添加抗菌素, 防止流行性感冒和大肠杆菌病的发生。

白鹅的饲养技术 篇6

鹅是水禽, 也是食草家禽, 习惯在水中嬉戏、交配和觅食。因此选择养殖场址一是有水源, 以沟、河等流动活水为好, 池塘也可以, 如果饲养种鹅必须有清洁水河;二是适宜养鹅的林堆堤, 林间可种植牧草;三是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和背风的平地或坡地;四是选择离居民区较远且交通方便的地方, 但鹅舍最好距要道500m以上, 既可以防止应激, 也有利于防疫安全。

2 鹅苗的选择

饲养的品种, 一定要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和市场需求加以选择。商品鹅可选择生长速度快、饲养周期短和饲养报酬高的品种;种鹅选择体重大、生长快、开产旱、产蛋多、受精率、孵化率和成活率高的优良品种;鹅苗应选择注射过小鹅瘟疫苗母鹅的群体后代, 选择体质健壮活泼、眼睛灵活有神、叫声洪亮、挣扎有力、个体适中、卵黄吸收良好, 无血脐和硬脐, 口鼻、肛门干净, 全身毛绒黄、松、洁净, 趾爪无弯曲损伤。瘦弱、残次雏鹅应尽早淘汰。雏鹅最好在出壳后10小时内进入育雏室, 育雏室的温度保持在31~33℃。

3 雏鹅的饲养

育雏温度1~5日龄为30~28℃、6~10日龄为28~26℃、11~15日龄为24~22℃、16~20日龄为22~20℃, 21日龄以后室温应保持在18℃以上。温度偏低, 雏鹅出现打堆现象, 容易造成死亡。超过35℃, 雏鹅出现张口喘气和尖叫、出汗现象, 突遇凉风易患感冒。适宜的湿度为55%~60%, 应视温度高低适当调整。雏鹅出壳24小时内, 应将0.02%高锰酸钾水盛入器具内, 将鹅头压下调教几次, 雏鹅就会自如饮水。经长途运输的雏鹅, 水中加入少量葡萄糖和多维素, 以提高成活率。饮水后即可开食, 开食料为用水泡过的碎米加青料, 撒在洗净的容器中让其自由采食, 随吃随加。日喂6~8次, 白天喂4~5次, 晚上喂2~3次, 每次让雏鹅吃8分饱。料槽及用具避免沾染荤腥和油腻, 避免引起雏鹅死亡。育雏时要通宵照明, 30m2用1只40W灯泡即可。4周后逐渐减少光照时间, 直至自然光照。饲养密度为第1周龄10~15只/m2, 第2周龄8~10只/m2, 第3周龄6~8只/m2, 根据品种灵活掌握。要按照雏鹅大小分群喂养, 每群以100~150只为宜。注意观察鹅群情况, 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雏鹅10日龄后饲喂配合饲料, 可赶出采食青嫩草叶, 时间不超过30分钟, 以后逐渐延长放牧时间。适时放水, 旱春放水一般在室内进行, 如外界气温较高, 10日龄后可赶入河内。初次放水时间不能太长, 要循序渐进, 上岸理干被毛后入舍。

4 仔鹅的饲养

仔鹅是指1月龄以上至选种鹅或转入育肥期的鹅, 又称育成鹅。仔鹅的消化能力强、采食量大, 是骨骼、肌肉和羽毛迅速生长的阶段, 这时应加强放牧, 经常放水多运动, 补给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物质。出牧和归牧要定时定点, 但要防寒防暑, 雨天待露水干后再外出放牧。要避免农药中毒和到疫病流行区域放牧。1月龄后日喂2次, 晚上补喂1次精料。精青料的比例为1∶1。饲料配方为玉米60%, 麸皮15.5%, 豆粕15%, 预混料5%, 米糠4%, 贝壳粉、食盐0.5%。也可直接饲喂全价颗粒饲料, 同时适当补饲青绿饲料。随着肉鹅日龄的增长, 可逐步降低饲料中粗蛋白的含量, 以节约饲养成本。

5 快速育肥

肉鹅在30~40日龄日增重速度快, 可达到100g, 65日龄前上市经济效益最佳。肉鹅在70日龄后日增重下降, 而且采食量加大, 效益下降要采用短期圈养育肥和直线快速育肥法, 采取全日圈养, 弱光照, 自由采食, 自由饮水。在60日龄前的生长高峰期, 用代谢能为2800~3000千卡/kg、粗蛋白质含量为16~18%的全价料或混合料拌青饲喂, 促进快速出栏。

6 种鹅饲养

(1) 选择后备种鹅。首选从雏鹅开始, 选择及时出壳、体质健壮、绒毛光亮、腹部柔软无硬脐的健雏。70~80日龄时把生长快、羽毛符合品种标准、体质健壮、发育良好的青年鹅留作种用。120日龄时按公母鹅1∶5~6的比例选择种公鹅及母鹅。通过以上选择后, 把种鹅的个体分别编号, 记录开产日龄、开产体重和平均蛋重, 将产蛋多、持续期长、适时开产的优秀个体留作种用, 再继续饲养2~3年。

(2) 育成期的限制饲养。从120日龄开始至产前50~60天实行限制饲养, 防止体重过大过肥, 使其具有适合产蛋的体况。方法分两种, 一种是减少补饲日粮的饲喂量, 实行定量饲喂;另一种是控制饲料的质量, 降低日粮的营养水平。

(3) 种鹅产蛋期的管理。种鹅在产蛋前1个月, 按种鹅免疫程序适时防疫。注意保温, 严防换羽, 冬季保证室温在5℃以上。逐步增加光照, 至开产时光照达16小时, 并维持恒定。防止应激, 搞好环境卫生、消毒和防暑降温等。

7 疫病防治

上一篇:温病学理论体系下一篇:实验预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