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研究

2024-09-25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研究(共12篇)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研究 篇1

1 环境空气和大气污染

1.1 环境空气

大气系指包围在地球周围的气体, 其厚度达1000-1400km, 其中对人类及生物生存起着重要作用的是近地面约10km内的气体层 (对流层) , 常称这层气体为空气层。可见, 空气的范围比大气范围小的多, 但空气层的质量却占大气总质量的95%左右。在环境污染领域中, “空气”和“大气”常作为同义词使用。

大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清洁干燥的空气主要组分是:氮78.06%、氧20.95%、氩0.93%。这三种气体的总和约占总体积的99.94%, 其余尚有十多种气体总和不足0.1%。干燥的空气不包括水蒸气, 而实际空气中水蒸气是重要组成部分, 其浓度随地理位置和气象条件不同而异, 干燥地区可低至0.02%, 而温湿地区可高达0.46%

1.2 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物主要可以分为两类, 即天然污染物和人为污染物, 引起公害的往往是人为污染物, 它们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和大规模的工矿企业。沛县的大气污染主要是煤烟型污染, 煤和石油中都含有大量的硫, 他们的过分使用使得二氧化硫的污染日益严重。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硫气体进入大气后, 造成局部地区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富集, 在水凝结过程中溶解与水生成亚硫酸, 然后经氧气的催化作用生成硫酸, 随雨水降下, 形成酸雨, 酸雨的危害很大:流进眼睛会引发结膜炎, 造成酸痛;严重侵蚀碳酸岩石料建筑, 如大理石质雕塑, 建筑外壁等;使大片森林死亡, 农作物特别是热带乔木严重减产, 品质变差;汇入河湖, 会使鱼虾大量死亡, 使水产养殖面临灭顶之灾。

氯氟烃是破坏臭氧层的元凶, 几十年来被广泛用作冷冻设备和调节装置的制冷剂, 以及用于雾化剂, 聚乙烯等泡沫塑料的发现剂, 电子和航空工业的溶剂, 灭火剂等。氯氟烃在平流层中受紫外线照射, 发生分解, 产生氯原子。氯原子可引发损耗臭氧的反应。在这种反应中, 氯原子并没有消耗, 消耗的只是臭氧, 所以实际上氯原子起了催化作用。因此即使逸入平流层中的氯氟烃不多, 但由它们分解出的氯原子却可长久地起着破坏臭氧的作用。臭氧层的破坏导致紫外线穿过大气数量的增多, 危害到地球上的人类、动物、植物, 使人类皮肤癌的发病率大增, 造成全球性的气温变化。

2 大气污染对人和生物的危害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可分为急性作用和慢性作用。急性作用是指人体受到污染的空气侵袭后, 在短时间内即表现出不适或中毒症状的现象。历史上曾经发生过数起急性危害事件, 例如, 伦敦烟雾事件, 造成空气中二氧化硫高达3.5mg/m3, 总悬浮颗粒物达4.5 mg/m3, 一周雾期内伦敦地区死亡4703人;洛衫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是由于空气中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急剧增加, 手强烈阳光照射, 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 形成臭氧、过氧乙酰硝酸酯 (PAN) 和醛类等强氧化剂烟雾造成的, 致使许多人喉头发炎, 鼻、眼受刺激红肿, 并有不同程度的头痛。慢性作用是指人体在低污染物浓度的空气长期作用下产生的慢性危害。这种危害往往不易引人注意, 而且难于鉴别, 其危害途径是污染物与呼吸道粘膜接触;主要症状是眼、鼻粘膜刺激、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癌及因生理机能障碍而加重高血压心脏病的病情。实践证明, 美、日、英等工业发达国家近30年来患呼吸道疾病的人数和死亡率不断增加, 就是这种慢性危害的结果。此外, 随着工业、交通运输等事业的发展, 空气中致癌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根据动物试验结果, 能确定有致癌作用的物质达数十种, 如某些多环芳香烃和脂肪烃, 砷、镍、铍等金属。近年世界各国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上升, 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增长尤其快, 而且城市高于农村;虽然肺癌的病因至今不完全清楚, 但大量事实说明空气污染是重要致病因素之一, 且空气污染程度与居民肺癌死亡率之间呈一定正相关关系。

大气污染对动物的危害与对人体的危害情况相似。对植物的危害可分为急性、慢性和不可见三种。急性危害可导致作物产量显著降低, 甚至枯死, 常根据受害初期叶片上出现变色斑点来判断慢性危害会影响植物的正常发育, 但大多数症状不明显, 难以判断。不可见危害只造成植物生理上的障碍, 使植物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 但从外观上一般看不出症状。欲判断大气污染对植物造成的慢性和不可见危害情况, 需采用植物生产力测定、受害叶片内污染物的分析等方法。

3 大气污染的防治

对污染物进行处理:如将燃烧石油改为燃烧煤, 可以大大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燃烧的煤须经过脱硫, 并用高效的燃烧方式, 以减少二氧化硫及粉尘的排放。选用无氯氟烃的制冷剂, 尽快淘汰氯氟烃的使用。此外, 我们还设想了一些处理污染物的方法:工厂燃烧使用煤和石油进行化工生产会产生大量的SO2气体, 除了用于制氮肥并提纯SO2之外, 我们认为, 还可以利用氧化还原的方法, 变废为宝。如:在某些工业上会有有毒气体H2S产生, 同样作为一种大气污染物, 污染空气。如果能在一种特殊装置中将两者适当的混合, 就会发生如下反应2H2S+SO2=3S↓+2H2O从而获得有用的工业原料--单质硫。在所有的污染气体中CO2是排放量最大的一种, 吸收CO2, 可将其通入NH3水制成氮肥;也可以将大量排放CO2的工厂与碱厂合并起来, 为纯碱生产提供源源不断的CO2供应。

运用新能源技术:这对于改善大气污染起着巨大的作用。如可以以氢气作为新能源而代替燃煤, 这就消除了一个很大的SO2污染源;可以用洁净的燃料使汽车的发动机工作, 这就消除了尾气中CO2以及碳氢化合物的污染;研制可代替氯氟烃的制冷剂, 就能减少对臭氧层的破坏等。

注重城市功能和工业合理布局, 充分利用气象学:在布局规划中, 使重污染单位都能在城市风范围之外的郊区;城市内工业区应建在城市主导风的下风区, 并在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建立绿化隔离带;城市中心严格控制机动车数量, 兴建并鼓励市民乘坐地铁。经常关注大气变化状况, 让气象部门同工业企业保持联系, 及时预报风向, 风速及降雨量状况, 以便企业做出相应调整, 防止污染流入市民居住区。

利用生物净化功能:大量植树造林阻止污染物传播, 也可吸收污染物, 杀死细菌, 吸滞尘埃, 从而起到净化作用。像1公顷柳杉林每年可吸收SO2720千克;云杉, 松树能降尘达几十吨之多。其次, 一些植物对某种污染有特殊的敏感, 能起指示作用。如家庭常见的美丽的葛兰, 在氟污染尽5ppb时, 就会发生叶片受损、枯燥症状。虽然氟含量超过800ppb时才对人有害, 可是葛兰的这种反应可以提醒我们防患于未然, 这时只要采取措施, 完全可以防止污染的进一步扩大。

环境保护是重要的社会问题, 引起了社会各国的重视, 并提出了控制和治理污染的各种方法和措施。但是, 仅靠开发更有效的污染控制和治理技术所能实现的环境改善是有限的。若从考虑产品和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出发, 依靠改进生产工艺和加强管理等措施来消除污染可能更有效, 即采用预防污染策略来减少污染物的产生。这就是“清洁生产”的概念。

但有些生产工艺仍免不了有末端处理的问题, 对化学工业来说, 发展绿色化学才是治理污染和保护环境最有效的方法。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 即生产的单位产品的产污系数极低, 而且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极少, 从化学反应入手根本上减少或消除对环境的污染。这样的工艺技术称作绿色技术。

此外, 发展生物农药代替化学农药是治理环境污染的良好方法, 这也是我们在新世纪的努力方向。

摘要:随着工业及交通运输等事业的迅速发展, 特别是煤和石油的大量使用, 将产生的大量有害物质和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排放到大气中, 当其浓度超过环境所能允许的极限并持续一定时间后, 就会改变大气特别是空气的正常组成, 破坏自然的物理、化学和生态平衡体系, 从而危害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健康, 损害自然资源及财产、器物等。这种情况即被称为大气污染或空气污染。本文分析了环境空气的组成, 环境空气的污染对人和动植物的危害以及对大气污染的防治。

关键词:环境空气,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奚旦立, 孙裕生, 刘秀英等《环境监测》.

[2]程秉珂等《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研究 篇2

扬尘的污染特性及防治措施的研究

摘要:针对城市空气中颗粒物污染来源分析,确定扬尘是造成空气中颗粒物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和首要污染因子.通过调查、研究有关扬尘的来源、物化性质、产生规律及危害性,从法律、管理、技术、经济等方面提出扬尘综合防治措施,?并针对不同来源的扬尘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作 者:余勇 YU YONG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江苏,连云港,22期 刊:江苏环境科技 ISTIC Journal:JIANGSU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年,卷(期):,21(z1)分类号:X3关键词:扬尘 污染 特性 防治 措施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研究 篇3

关键词:大气污染;大气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大气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目前,我国有约六成的人民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大气污染损害。在我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发达城市,空气中PM2.5含量大,已经远远高于国际上通行的标准。这说明我国大气污染情况已经非常严重,相关的防治法律体系以及措施制度发挥作用不明显。为了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改善,必须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

一、大气污染的成因

大气污染主要是由于人类生产、生活等各种活动所引起的,比如说燃料的燃烧、汽车的尾气排放等等。在工业革命之前,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力度比较小,对环境的破坏程度没有超过自然环境的自我修复力度。这都导致了自然环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能够保持稳定。但是,进入工业革命之后,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大大增加,逐渐超过了自然环境的自我修复力度,各种化工生产和资源开采导致自然环境被破坏、资源逐渐枯竭,大气污染就是其中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大气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有三种:首先是各种工业燃料的燃烧。在化工生产的过程中,经常会需要各种燃料的燃烧来提供工业设备所需的能量,比如火力发电、钢铁冶炼、水泥生产、化工合成等等。这些燃料如果没有经过完全燃烧,就会产生一些污染气体,比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对大气造成污染和破坏。其次是各种交通运输工具排放的尾气。在现代社会当中,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私家汽车的数量大大增加。这些汽车排放的尾气当中包括了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等[1]。这些气体不仅会对大气造成污染破坏,同时也是酸雨等环境问题的诱发因素。最后就是一些生活中的污染物。比如北方居民在冬天烧煤取暖,会产生一些颗粒悬浮物、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排放到大气当中造成污染。

二、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律存在的问题

(一)总量控制不完善

我国于今年1月1日正式实行修订之后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对大气污染防治的标准进行了明文规定,并且对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全局进行了部署和规划[2]。这是由于以往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存在着缺失,只是针对了部分重点污染源和污染单位,总量控制不够全面,对于一些含量比较小的污染物,没有指定排放控制标准。

(二)排污许可证制度执行有问题

排污许可证制度,就是环保部门对向空气中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审查,经由环保部门批准之后才能够向环境中排放污染物的制度。但是,由于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地区针对性明显,管辖范围往往是在地区范围之内。而大气污染具有扩散性,对周边地区的大气环境也会产生影响。这是我国在执行排污许可证制度时所没有考虑到的。

(三)环境标准体系不完整

大气环境的质量标准包括三方面:空气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监测标准[3]。目前,这三方面的质量标准仍然不够完善。例如,空气质量标准当中没有对空气中PM2.5的含量标准进行规定,污染物排放标准覆盖得污染物种类不齐全,环境监测标准所依赖的设备设施严重不足等。

三、大气污染防治法律的完善建议

(一)加强总量控制

在我国实行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当中,对大气污染的各种污染物排放标准进行了严格规定,并且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系统性地大气污染防治,包括PM2.5以及能够转化为PM2.5的各类污染物。另外,对污染源和污染单位的覆盖范围也大大拓宽,总量控制力度大大加强了。

(二)落实排污许可证制度

我国要对排污许可证制度进行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根据各个地区的历史排污状况和地区经济条件、环境条件来分配排放指标。环保部门要谨慎发放排污许可证,严格按照法律步骤审核单位的规模、行业、生产技术水平和硬件设施状况。另外,还要建立环保部门和企业之外的第三方监督制度,让污染物的排放接受社会大众的监督,给予社会民众环境保护的参与权。

(三)建立完整的环境标准体系

我国要对环境标准的体系进行完善,参考国际通用的环境卫生标准,直接引用或者适当进行数值上的调整。比如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空气质量准则》当中,对于PM2.5的含量要求低于每立方米25微克。这是我国空气质量体系当中所缺乏的条款。另外,对于一些环境标准的附加条件,大气污染防治法律也要进行参考,不能够予以忽视。

四、结论

大气污染是现代社会当中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类型之一,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目前,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律体系还有所缺失,存在一些不足。我国政府应当加强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控制,进一步落实排污许可证制度,完善我国的环境标准体系,为人民的生活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

参考文献:

[1]蔡文灿.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制度的失灵及其解决对策——以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为分析框架[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4:115-124.

[2]李显锋.《大气污染防治法》修改的背景、问题及建议[J].理论月刊,2015,04:102-106.

[3]于钧泓,高桂林.完善我國农村大气污染防治的法律思考[J].环境保护,2016,05:51-53.

作者简介:

治理雾霾及防治大气污染措施研究 篇4

1 以雾霾为主的大气污染成因及危害分析

1.1 成因分析

1.1.1 人为因素, 人们的经济社会活动是造成雾霾危害的主要原因, 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工业生产排放的污染气体, 比如在工业活动中燃烧能源产生的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环境中造成的污染;第二是汽车尾气的排放,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我国的汽车保有量也越来越多, 加之燃油品质较低, 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造成了大量的尾气污染;第三是扬尘污染, 在工程建设以及车辆运输的过程中, 产生大量的严惩污染, 增加了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密度。另外, 在农村地区或者城市近郊区的秸秆焚烧、鞭炮燃放等也加剧了雾霾的严重程度。

1.1.2 自然因素, 中纬度地区大气环流圈较小, 冷空气实力较弱, 在水平方向上的风速较小, 导致空气流通速度缓慢, 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1.2 危害分析

雾霾以及大气污染对人类社会的危害十分严重, 主要体现在威胁人体健康以及影响社会正常活动两方面。首先, 雾霾中的可吸入颗粒物特别是pm2.5能够通过呼吸系统直接进入人体的肺部, 诱发尘肺等多种疾病, 对人身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其次, 雾霾天气导致能见度比较低, 影响了航空、高速公路等交通运输的正常运行。同时由于能见度较低, 也会导致车祸的频发。

2 治理雾霾及大气污染的主要措施研究

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通过专利检索, 目前可检索到“一种用于空气污染治理的吸附可见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一种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方法”等共20件发明专利。本文主要采取以下7项治理措施:

2.1 优化产业结构

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现状, 积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 发展高新科技产业, 实现各个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 减少工业活动带来的大气污染。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 不断的引进新技术, 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 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源。对工业生产中的燃煤污染进行严格控制, 控制燃煤量, 尽量使用新型无污染能源代替煤炭, 减少煤炭的使用量, 有效的改善我国的能源结构。也可以通过新技术的应用, 比如脱硫技术, 能够有效降低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 减少燃烧形成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对工业企业的分布进行合理规划, 将重污染的企业规划在远离城市的下风向地带, 尽量减少工业污染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2.2 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

2.2.1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如今我国的汽车保有量越来越高, 不仅造成了拥堵问题, 更加剧了尾气排放对于大气环境的污染。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提倡市民绿色出行, 也能够有效的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相关部门可加大公共交通建设投入, 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 不仅方便了市民的出行, 同时也能够改善城市的交通环境, 减轻车辆拥堵情况。

2.2.2 提高车辆的燃油品质能够有效减少有毒尾气的排放, 目前, 我国已经开始全面供应国五车汽油, 能够有效的降低尾气污染。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 还可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减少大气污染。从机动车的类型方面来说, 要加大老旧车辆的查处力度, 尾气排放超标的车辆不允许上路。配备尾气净化装置, 将机动车尾气经过净化之后再排入空气之中。

2.3 加大扬尘治理力度

扬尘污染也是城市建设过程中常见的污染类型, 政府等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扬尘污染的治理,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扬尘处理措施, 对建筑工地的施工操作行为进行规范, 在施工现场做好围挡作业, 对于违规施工现象进行治理, 加大渣土车的控制管理工作, 从源头治理扬尘。加强对市政路面的洒水作业, 也能够有效的缓解扬尘污染。

2.4 运用法律手段严厉打击污染

目前我国关于此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 无法有效的控制大气污染行为, 这要求立法部门不断完善政策法规, 加大对污染行为的惩戒力度, 提高违法成本。同时执法部门在进行大气污染防治的过程中, 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执法,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 为大气污染防止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2.5 大力植树造林

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 并产生大量的氧气, 有效的降低了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浓度, 缓解大气污染。同时, 绿色植物还可以吸附空气中的颗粒物, 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在城市发展建设的过程中, 应大力植树造林, 做好园林绿化工作, 提高绿色植物的覆盖面积, 充分发挥绿色植物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有效的环节大气污染现象。

2.6 控制秸秆燃烧

农村地区或者城市近郊区秸秆的燃烧也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有害气体, 近年来, 我国在不断加大秸秆燃烧的控制力度, 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控制秸秆焚烧同时, 还可大力发展秸秆再生技术, 变废为宝。将秸秆运用在造纸或者发电等领域, 这样能够从根本上杜绝秸秆的燃烧。

2.7 加强宣传力度

对于雾霾的治理和大气污染的防止, 不应只是政府部门的工作, 这是关系到全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 应该做到全民共同参与。所以应环保部门通过知识讲座、报刊、网络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 使民众充分了解我国大气污染的现状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使民众自觉自愿的参与到大气污染的防治工作当中, 充分发挥民众的监督作用, 若发现污染行为及时上报当地环保部门, 加强环境保护。

3 结语

综上所述, 通过对大气污染的原因及危害的分析, 探寻了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 大气污染严重的影响着人们的生存环境, 对人体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每一个人都应积极参与到大气污染防治中来, 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 提高生活质量。

摘要:近年来, 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 经济活动对于环境的影响也逐渐明显, 尤其是工业发展、社会建设等带来的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 城市中的雾霾现象也越来越严重, 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本文主要在专利检索的基础上对雾霾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探寻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专利检索,治理雾霾,大气污染,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丁宏.治理雾霾与防治大气污染[J].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5 (12) :137.

[2]杨凤霞, 王珺, 杨晓红.尽全力治理雾霾——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5 (07) :15-16.

[3]丁峰, 张阳, 李鱼.京津冀大气污染现状及防治方向探讨[J].环境保护, 2014 (21) :55-56.

海洋石油污染研究现状及防治 篇5

海洋石油污染研究现状及防治

石油是海洋环境的主要污染物,已经对海洋及近岸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文章概述了海洋石油污染的`原因、危害、微生物降解机理以及生物修复技术等内容,提出了微生物降解是海洋石油污染去除的主要途径.最后,提出以生物降解为基础,配合使用不会影响生物生长、繁殖的化学处理剂,将更好的处理海洋石油污染.

作 者:方曦 杨文 Fang Xi Yang Wen 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四川,成都,610500刊 名:环境科学与管理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年,卷(期):23(9)分类号:X55关键词:海洋 石油污染 海洋微生物

水污染防治法律问题研究 篇6

关键词:水污染;水资源;水污染防治法;水环境;公众参与

一、水污染的基本问题分析

1.水污染的概念和特点

(1)水污染的概念。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2)水污染的特点。第一,水资源具有天然性。阿兰·兰德尔指出,天然性是自然资源与资本资源、人力资源的本质区别。①第二,水资源具有有限性。有限性是自然资源的本质特征。②第三,水资源能够为人类控制和利用。第四,水资源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

2.我国水污染存在的问题及危害

(1)水污染存在的问题。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加快,世界面临着水资源短缺、污染严重的挑战。中国尤其严重,是世界上13个缺水国家之一,水污染的恶化更使水资源短缺雪上加霜,国江河湖泊普遍遭受污染,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带来了负面影响。

(2)水污染的危害:①危害人的健康水污染后,通过饮水或食物链,污染物进入人体,使人急性或慢性中毒。人类五大疾病均由水的不洁引起。②对工农业生产的危害水质污染后,工业用水必须投入更多的处理费用,造成资源、能源的浪费,食品工业用水要求更为严格,水质不合格,会使生产停顿。③水的富营养化的危害在正常情况下,氧在水中有一定溶解度。富营养化的水臭味大、颜色深、细菌多,这种水的水质差,不能直接利用,水中断鱼大量死亡。

二、中国水污染防治立法现状分析(2008年2月28日颁布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存在的问题)

1.地方政府权责不清,重视经济发展忽略环境保护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水污染排放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保护面临着旧账为清完、又欠新账的局面。③

2.公众水污染防治意识淡薄,参与形式单一

在我国,公民的水污染防治意识比较淡薄,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规定了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公众参与水污染防治的形式还是过于单一。

3.法律不完善,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

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中没有明确的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从而就使得有关条款的执行和遵守失去了一部分强制力。

三、美国水污染法制立法对中国的启示

1.美国水污染法制立法考察

根据美国国家环保署的估计,能够获得成就,得益于成功的法律控制机制:

第一,命令控制机制。美国是命令控制型的环境管理模式的发源地。④

第二,利益协调机制。在美国的水污染控制历史上,没有联邦政府的财政支持,州和地方政府不大可能实行充分的污染控制。

第三,经济刺激机制。美国是一个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在上世纪70年代,运用市场手段、遵循市场规律,使公共利益和个体利益能达到双赢。

第四,公众参与机制。公众参与是符合环境管理特点的富有成效的制度,在美国环境法理论与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美国水污染法制立法对我国的启示

(1)政府要解放思想,鼓励公众参与水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美国水污染法律控制的成功经验已经告诉我们:公众参与是推动环境保护与环保立法的最关键因素。

(2)法规的稳定性、灵活性与适当性相结合。法律、法规要保持稳定性才能维持它的权威性,但根据形势的变化对法律、法规适时进行修改也是保持它的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3)改变环保理念。当前,我们最重要的是要逐渐改变行政官员“经济优先”的发展理念,树立“保护环境” “保护水源”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四、完善我国水污染防治立法的建議

1.中国需要进一步加快水污染防治体系的建设,为水污染的防治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1)强化政府监管责任与力度。水污染的防治中,监督、管理是政府最为重要的职能之一。我国水问题很大程度上源于管理的疏忽和制度的欠缺。

(2)健全我国水污染法治法律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我国生态补偿制度,尽管目前在建立我国生态补偿机制上面临种种困难,但还是应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对我国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进行系统的审视、研究和推进。

2.进一步建成资源节约些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中国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源平台

对于造成水污染的中小型企业,应严格处罚,加大惩处的力度,尽可能使用污染小的生产资料,让他们意识到他们需要对他们的行为负责,他们污染的是人类社会共有的资源。

3.进一步加强与国际的合作,共同努力改善水污染的严重恶化趋势,为全社会的水资源做有力的保障

(1)积极加强国际合作。密切联系国际社会,虚心借鉴国外治理水污染的成功经验。积极加强国际合作,为关于国际淡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国际习惯法的形成作出重要贡献。⑤

(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民参与意识。全国各级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要针对当前一些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群众法制观念淡薄,水污染防治意识不强,因而要大力宣传《水污染防治法》,着重突出并反复强调水污染防治的重要意义。

注释:

①参见[美]阿兰·兰德尔.《资源经济法》.施以正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12页。

②参见曹明德,黄锡生主编.《环境资源法》.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第209页。

③参见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周生贤于2007年8月26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会议上作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的说明。

④王晓冬.《中美水污染防治法比较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涯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829页。

⑤林灿玲.《国际环境法》.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89页。

参考文献:

[1]李永宁,李集合,韩利林主编.《环境资源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雷放.《新<水污染防治法>的十大亮点》·《环境经济》,2008年04期

[3]蔡守秋.《国外水资源保护立法研究》·《环境资源法论丛》,2003年00期

作者简介:

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问题研究 篇7

1 河北省大气污染主要成因

从国家关注大气污染问题以来, 国家公布的空气质量最差的十个城市中, 河北省几乎总能占据六个席位。如此严峻的形势下, 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是迫在眉睫的一个大问题。河北省大气污染问题如此严重尤其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大方面的原因。

1. 1 主观因素方面。河北省能源结构严重不合理。河北省能源结构中, 煤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多年来一直在90% 左右。全省钢铁、电力、建材、石化、化工等支柱产业, 能源利用效率低, 污染物排放强度和总量大。主要大气污染物氮氧化物 ( 176. 1 万t, 占全国7. 54% ) 、二氧化硫 ( 134. 1 万t, 占全国6. 33% ) 排放量, 分别居全国第1 位和第3 位。2010 年, 全省火电、钢铁、水泥、玻璃 “四大行业”原煤消费量1. 58 亿t, 占全省总燃煤量的53. 3% ,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烟粉尘排放量占全省总排放量60% 以上。煤炭所占比例过高的能源消费结构和高污染、高排放的工业结构, 引发大气污染物过量排放, 是造成全省大气污染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本身我省的 “两高”行业就多, 再加上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较慢, 这样更加剧了我省空气质量问题的严峻性。

1. 2 客观因素方面。河北省地处北纬36° 05 ˊ至42° 37 ˊ, 东经113°11 ˊ 至119°45 ˊ之间, 位于华北平原, 全省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为山区、丘陵和高原, 其间分布有盆地和谷地, 中部和东南部为广阔的平原。这样的定理条件造成西部成为屏障, 污染物在山前容易聚集而不易扩散, 尤其到了冬季, 大气环流稳定, 受稳定的大气层结合夜间辐射降温的影响, 近地面层大气逆稳现象频率高, 当逆温现象出现时, 污染物聚集于大气层底部, 很难扩散, 这样更加重了污染, 同时高山屏障使得年大风次数较少, 风速较小, 这样也不利于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

2 河北省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对策研究

2. 1 优化调整能源结构, 加快产业转型。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先进节能环保设备, 推动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努力制定科学合理、符合我省实际情况的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 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生物科技、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体现绿色增长要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要重点解决产能过剩问题, 坚决把高耗能、高排放的产业产能降下来, 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要改造提升钢铁、电力、石化、化工、机械、建材等传统产业; 要坚定有序地淘汰电力、钢铁、建材、造纸、印染、制革等行业落后产能; 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鼓励产业集聚发展, 促进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式发展、产业循环式组合, 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

2. 2 城市建设进一步科学化、合理化。调整产业结构、工业合理布局是控制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省内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大调控力度, 尤其是污染严重的地区, 应尽快改变不合理的工业布局。限制敏感区域新建污染工业项目, 把工业重心移向开发区, 重点发展工业园区, 形成集中和集群之势, 将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逐步迁出市区集中到工业园区或实行停产、转产或限期治理等, 合理调整工业结构和布局, 有效解决大气污染的重点问题。

2. 3 加大环保政策执行力度。改进法律责任的认定与加大违法处罚力度, 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增强对违法行为的震慑力, 进一步强化大气环境的监督管理的作用。针对企业因污染或事故排放造成的破坏, 执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 将使企业认识到, 环境违法将对他们的经济效益、甚至生存产生影响。

2. 4 加强区域协同治理。跨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的主体主要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区域内造成大气污染的企业、环保类非政府组织、公民。我们必须打破各自为政的行政壁垒, 建立地方政府、市场、公民社会共同参与的协同治污机制。要打破地方行政分割体制对于流域整体性的破坏, 就必须构建地方政府、市场、公民和社会团体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协同治污机制, 建立包含政府、企业、公民和社会团体等在内的区域治理机构来对区域大气污染进行协同治理。从而使政府与社会各主体之间形成一种良性互动, 探索出区域大气污染治理中多元主体间协同治污的新思路[3]。

3 结语

针对我省大气污染问题, 我们不仅要从改善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工业合理布局、控制交通运输污染等方面入手, 还要不断完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环境执法力度; 同时还要积极响应国家的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号召, 加强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宣传教育, 做到大气环境污染防治结合、全民参与, 最终从根本上解决河北省大气污染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曹鹏、王路光.河北省大气污染状况分析及防治对策探讨[J].煤炭与化工2014, 37 (8) :144-152.

[2]付桂琴、赵春生等.河北省霆日变化趋势及成因初步分析[J].城市气象论坛2014::169-171.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研究 篇8

关键词:雾霾,大气污染,成因,危害,措施

1 雾霾的内涵

雾霾, 从词的组成来看, 是一个合成词, 它是由雾和霾两个字组合而成。通常来说, 雾霾一般经常出现在城市地区。我国不少地区现在已经将雾和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 在气象界把这种天气称为“雾霾天气”。雾霾的产生是因为特定气候的条件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由于我国城市人口比较密集, 城市人口密度较大, 加之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排放了大量的细颗粒物, 一旦排放量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 这些微小的细颗粒物便不断的积聚, 浓度逐渐提高, 而如果此时大气气流比较稳定, 便十分容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

2 雾霾形成的原因

经过调查研究, 笔者认为, 雾霾天气的形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2.1由于工农业以及生活的污染物排放量逐年增大。工业用煤量增大、交通用输工具、农业、沙尘暴等, 这些污染源排放量逐年增大, 这是造成严重污染的根本原因。在一些大型城市中, 城市工农业生产生活运行带来的各类污染物随着时间的推移逐年增多, 再加上近年来气候异常, 大气气流不稳定, 使污染物扩散不通畅, 导致空气污染状况随之加重。

2.2气候不稳定, 气流流动性差, 污染物扩散条件不利。不利的污染扩散条件是形成污染的直接原因。近年来气候异常, 再加上受特殊的地形条件影响, 地面风速比较慢, 地面空气湿度比较大, 逐渐形成了逆温现象和大雾极端天气, 持续积累造成雾霾污染过程加重。

2.3受其他地区污染扩散的影响。大气具有流动性, 所谓污染无国界, 一个城市的污染, 也会受到自己所处区域污染情况的影响, 这样无疑加重了雾霾天气, 加重了污染情况。

2.4大气污染还受到当地的工业结构、能源结构、城市规划等方面的影响。就首都北京为例, 在城市周边大量的植被遭到破坏, 大量的地表裸露, 使大量的沙尘运输到城市, 加剧了沙尘天气;近年来北京城市建筑面积不断扩大, 既带来了经济的发展, 也带来了城市的污染;北京的工业生产比较密集, 而且人口密集, 人口密度大, 人们日常生活的污染物排放量大, 这也是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北京地处北方, 周边城市重工业发展迅速, 大量的污染物排放, 加剧了北京的大气污染状况。

3 雾霾天气的危害

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 它对我们身体以及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都有影响。

3.1雾霾是一种微小颗粒物, 会对呼吸系统造成影响。雾霾中含有较多的微小颗粒, 工业生产排放的污染物、生活排放的污染物, 以及汽车尾气等, 这些物质都由呼吸道进入身体, 对我们造成各种各样的影响。比如说引起急性鼻炎和急性支气管炎等病症, 更严重的还可能会诱发肺癌。雾霾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也十分明显, 雾霾天气的时候, 空气中污染物多, 大气气压低, 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的急性发作, 这对于一些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极其危险。

3.2雾霾天气使空气变得浑浊, 不利于太阳直射, 导致近地层紫外线的减弱, 使紫外线对空气中病菌的防治能力大大减弱, 反而使空气中的传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强, 加剧了传染病的传统力度, 使传染病增多。

3.3雾霾对我们的工作、生活也有不小的危害, 雾霾天气能见度十分低, 给航空、铁路、海运、公路等各类交通运输行业造成极大的影响, 容易导致交通安全事故, 扰乱了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

3.4雾霾天气对建筑物等固体物也具有一定的腐蚀性, 使许多名胜古迹遭到破坏, 人类文化遗产遭到破坏, 影响人类文明的传播。

4 治理雾霾的措施

对于雾霾的治理, 要从雾霾的成因入手, 找到雾霾发生的原因, 对症下药, 准确有效地解决雾霾问题, 将雾霾的危害降到最低。

4.1从工业入手, 将污染比较严重的企业迁移到城市的边缘地带, 并且要位于一年四季风都比较大的地方, 或者降水比较多的地方, 依靠风力的吹散和雨水的冲刷减小雾霾的危害。

4.2限制汽车尾气排放, 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从而减轻雾霾对人们的影响;还可以利用科学技术研制一些机器, 在城市道路上驱散雾霾或者吸收雾霾, 利用巨大的吸风机吸收空气中的雾霾;利用科研方法, 对雾霾的成分加以分析, 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对其进行吸附或者沉降。

4.3利用生物以及物理措施, 在公路两旁或者有严重污染的企业四周设立可以吸附小颗粒物的专用隔离墙, 做到从源头上治理污染。

4.4鼓励公交出行, 责令污染严重的企业停业整顿, 比如说北京雾霾严重, 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开始, 采取了单双号出行和将首都钢铁公司迁出等类似的措施。

5 结语

雾霾从很大原因来说, 是我们人类自己造成的, 雾霾的危害, 我们也已经逐渐的清晰, 因此, 为了我们自身的发展, 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 我们要痛下决心整治雾霾。同时我们也要明白, 治理雾霾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需要我们整个社会协同合作, 需要国家、社会、个人共同参与、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刘晓华, 黄石德, 潘辉, 高元竞.城市绿化树种对道路空间大气颗粒物浓度的影响[J].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9, (01) .

[2]杨建军, 马亚萍, 吴炳耀.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中金属元素含量及其免疫毒性研究[J].环境与健康杂志, 1995, (04) .

[3]王继志, 杨元琴, 周春红, 张光智.雾霾低能见度天气分析与预测方法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大气成分观测、研究与预报分会场论文集[C].2007.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研究 篇9

1 大气烟尘污染的特征

大气烟尘污染是我国环境问题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大气烟尘污染往往由相伴出现的气体污染和微粒污染所构成。微粒污染一般是可见的,当微粒达到一定浓度时,常使能见度降低,能见度值的大小,可以大致反映微粒污染的程度[2]。大气环境质量控制目标以总悬浮颗粒物年日平均值计。我国的经济发展、能源结构、地形及气候条件决定了大气烟尘污染具有以下的特征:

(1)煤烟型污染,主要污染物是烟尘和二氧化硫;

(2)汽车尾气污染,城市大气主要污染源,总悬浮颗粒物或可吸入颗粒是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

(3)酸雨污染,分布区域性、季节性明显,污染物成分特点突出,多以硫酸酸雨为主;

(4)工业“三废”污染,任意排放的“三废”是目前大气污染的罪魁祸首。

2 大气烟尘污染的危害

人类体验到的大气烟尘污染的危害,最初主要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随后逐步发现了对工农业生产的各种危害以及对天气和气候产生的不良影响。人们对大气烟尘污染物造成危害的机理、分布和规模等问题的深入研究,为控制和防治大气烟尘污染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2.1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大气烟尘污染后,由于污染物质的来源、性质、浓度和持续时间的不同,污染地区的气象条件、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差别,甚至人的年龄、健康状况的不同,对人均会产生不同的危害。首先是感觉上不舒服,随后生理上出现反应,再进一步就出现急性危害症状。大气烟尘污染对人的危害大致可分为急性中毒、慢性中毒、致癌3种。

2.2 对工农业生产的危害

大气烟尘污染对工农业生产的危害十分严重,这些危害可影响经济发展,造成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损失。大气烟尘污染物对工业的危害主要有两种:一是大气中的酸性污染物和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对工业材料、设备和建筑设施的腐蚀;二是飘尘增多给精密仪器、设备的生产、安装调试和使用带来的不利影响;大气污染对农业生产可造成很大危害。酸雨可以直接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又可以通过渗入土壤及进入水体,引起土壤和水体酸化、有毒成分溶出,从而对动植物和水生生物产生毒害。严重的酸雨会使森林衰亡和鱼类绝迹[3]。

2.3 对大气和气候的影响

大气烟尘污染物质会影响天气和气候。颗粒物使大气能见度降低,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光辐射量。尤其是在大工业城市中,在烟雾不散的情况下,日光比正常情况减少40%。高层大气中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氟氯烃类等污染物使臭氧大量分解,引发的“臭氧洞”问题,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大气烟尘污染除对天气产生不良影响外,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也逐渐引起人们关注。由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引发的温室效应,是对全球气候的最主要影响。地球气候变暖会给人类的生态环境带来许多不利影响,人类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3 大气烟尘污染源及污染物

3.1 大气烟尘污染源

按污染源存在的形式分为固定源和流动源两类。固定源是指位置和地点固定不变的污染源。冶金、建材等工业企业都是对大气环境污染严重的固定源。流动污染源是指交通工具在行驶时向大气中排放的有害气体而形成的污染源。

按人类社会活动功能划分,可分为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等。

(1)工业污染源由火力发电、钢铁、化工和硅酸盐等工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煤烟、粉尘及有害化合物等形成的污染源。此类污染源由于工矿企业的生产性质和工艺流程的不同,所排放的污染物种类和数量也不相同,但共同的特点是,排放源集中、浓度高、局部污染强度高。是城市大气污染的罪魁祸首[4];

(2)农业污染源主要是不当施用农药、化肥、有机粪肥等过程产生的有害物质挥发扩散,以及施用后期NOX、CH4、挥发性农药成分从土壤中逸散进入大气等形成的污染源;

(3)交通运输污染源由汽车、飞机、火车和轮船等交通运输工具运行时向大气中排放的尾气。这类污染源属流动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是烟尘、碳氢化合物、NOX等,是城市大气环境恶化的主要污染源。

(4)生活污染源居民日常烧饭、取暖、沐浴等活动,燃烧化石燃料而向大气排放烟尘、SO2、NOX等污染物。这类污染源属固定源,具有分布广、排量大、污染高度低等特点,是一些城市大气污染不可忽视的污染源。随着城市电气化的推进,城市生活污染源将会得到有效遏制[5,6]。

3.2 大气烟尘污染物

大气烟尘污染物可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是从污染源直接排出的大气污染物,如颗粒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二次污染物则是由污染源排出的一次污染物与大气正常组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发生了一系列的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形成了与原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其毒性一般较一次污染物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被人们注意到或已经对环境和人类产生危害的大气污染物大约有100种左右。其中影响范围广、对人类环境威胁较大、具有普遍性的污染物有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含物及光化学氧化剂等。

4 大气烟尘污染的类型

根据污染物的化学性质及存在的大气状况,可将大气烟尘污染分为还原型大气污染和氧化型大气污染。

根据燃料性质和污染物的组成,可将大气烟尘污染分为煤炭型、石油型、混合型和特殊型4类。

5 烟尘污染扩散的模式

烟尘污染扩散的模式主要有高斯模式、萨顿扩散模式和赫帕斯圭尔模式等。

6 大气烟尘污染的防治

从大气烟尘污染的发生过程分祈,防治大气烟尘污染的根本方法,是从污染源着手,通过削减污染物的排放量,促进污染物扩散稀释等措施来保证大气环境质量。但目前的经济技术条件还不能彻底根治污染源,因此,大气环境的保护就需要通过运用各种措施,进行综合防治。目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寻求大气烟尘污染的控制途径。

(1)采取各种措施,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区域采暖和集中供热;改善燃料构成;进行技术更新,改善燃烧过程;改革生产工艺,综合利用“废气”;开发新能源,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能和核聚变能等清洁能源,以减少煤碳、石油的用量。以上新能源多为可再生性能源,在利用过程中不会产生化石能源开采使用的环境问题,是比较清洁的燃料[7~8]。

(2)采用各种技术,控制污染物排放。烟尘治理技术;二氧化硫治理技术;光化学烟雾的治理技术。

(3)合理利用环境自净能力,保护大气环境。搞好总体规划,合理工业布局;搞好城市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工业结构、合理工业布局;做好大气环境规划,科学利用大气环境容量;选择有利污染物扩散的排放方式;发展绿色植物,增强自净能力。

(4)加强大气管理。大气环境管理就是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教育等手段,通过全面规划,从宏观上、战略上、总体上研究解决大气污染问题。法律是环境管理中的一种重要手段,是以规范性、强制性、稳定性和指导性的方式来管理环境。

参考文献

[1]柳晨.北京地区烟尘污染的一些统计事实和分析[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1980(12):32-36.

[2]林卫华,康国山.湄洲湾沿海能见度和大气烟尘污染的变化[J].海洋环境科学,2007,26(1):77-80.

[3]沈明珠,孔再德.北京地区烟尘污染对蔬菜的影响[J].农业环境保护,1987,8(4):1-6.

[4]孙佳,将仲安.露天采矿烟尘污染环境效应评价的专家地理信息系统[J].中国矿业,2006(1):71-75.

[5]杨兰芳,李宗义.兰州市城区大气烟尘污染的变化与气象条件分析[J].气象,1999,30(8):54-58.

[6]田文寿,黄建国,陈长和.兰州西固B.TSP污染的预测及烟尘排放总量的控制研究[J].中国沙漠,1997,17(1)22-28.

[7]栾翔凌,栾和林.冶炼厂烟尘PM2.5复合污染探讨[J].卫生研究,2004,33(5).

对光污染防治措施的机理研究 篇10

关键词:光污染,控制措施

1 玻璃幕墙光污染的成因

玻璃幕墙的反射光基本为平行光, 平行光一旦经过发射, 就会成为准直光。我们知道平行光的传播只沿一个方向, 当光照比较强烈时, 眩光就会应运而生。玻璃幕墙的大玻璃, 表面光滑, 镜面反射的阳光和强光进入眼睛的形成会使人看不到物体。一般来说, 玻璃幕墙所使用的材料往往反射率比较高, 因此, 经过玻璃幕墙的发射之后所产生的光源所发出的光强度的眼睛, 地面可增加地面, 造成光污染的形成。

2 玻璃幕墙光污染的危害

2.1 危害行车安全

玻璃幕墙光污染给日常的行车安全带来非常大的威胁。通常情况下, 如果司机或者是行人站在安装有巨大玻璃幕墙的建筑物对面, 特别是在夏天有强光照射的时候, 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就像一个巨大的镜子, 数十米宽, 高近100米, 在阳光的照耀下, 来自玻璃幕墙上的光线会反射在车辆或者是交通信号灯上, 然后就会给司机或者是行人造成一种错觉, 使其出现头晕、失明等暂时性的不适感觉, 进而出现行人、司机闯灯现象和重大事故的发生。

2.2 危害人体健康

建筑物玻璃幕墙具有强聚焦和反射效果, 太阳是能够产生强烈耀眼光芒的, 它所产生的这种光芒固然对万事万物都有利, 但如果防护不合理, 也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甚至是整个人类系统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光污染在城市住宅小区内比较常见, 其影响的波及范围相当广泛, 不仅对居住在本小区内的居民健康带来伤害, 对其它周围居民可能也会造成不容忽视的伤害。在我国, 有不少的城市都倾向于选择玻璃幕墙作为一种比较时尚的建筑物装饰, 这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光污染的污染源。玻璃幕墙, 玻璃砖, 抛光的大理石和各种涂料装饰反光的建筑, 明晃, 耀眼夺目。根据光学专家研究, 光镜玻璃大厦比太阳更强烈, 高达82%~90%的反射率。夏日的阳光反射到卧室, 房间的温度平均提高了4~6℃空调的成本增加, 影响人的正常居住使用。更甚的是, 人民长时间工作和生活在玻璃幕墙等所造成的光污染环境下, 经常会出现比较大的心理和生理方面的波动, 比如会毫无征兆的头晕、心烦、食欲下降, 更有甚者可能还会出现神经衰弱等。

3 玻璃幕墙光污染的防治措施

玻璃幕墙光污染问题并不是说玻璃幕墙不做了, 但如何做光污染不仅会给环境带来极大破坏, 还会对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所以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治和控制。从总体上来看, 我们需要从城市规划、环境设计、施工技术、新材料和对问题的全面解决方案。

3.1 加强对城市规划的优化与管理

从宏观方面来讲, 城市规划如果不从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出发, 实行严格的优化与管理方案, 特别是过分专注于玻璃幕墙等容易造成光污染的材料的使用, 那么就会出现后期难以解决和弥补的问题。从微观方面来讲, 在对城市的主要道路进行规划设计时, 最重要和最基础的环节就是要使街道灯光环境规划, 广泛分布的极限的玻璃幕墙和过于集中, 特别要注意避免使用全玻璃幕墙在平行相对的建筑。在开放的, 具有旅游、休闲、娱乐等性质的建筑物玻璃幕墙的设计过程中, 除了要严格控制玻璃幕墙的使用面积之外, 更重要的是要将建筑物之间的间距考虑在设计之中, 这都是要经过一系列严密的计算才能设计的更加合理。一般来说, 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不同, 其对玻璃幕墙的设计要求也是有很大区别的, 比如像酒店等比较高档的建筑物, 可以在其局部进行玻璃幕墙的安装, 像住宅楼等, 则最好不要使用玻璃幕墙, 毕竟住宅区内人口相对密集, 而且人们在其中的驻留时间也是比较多的。

3.2 加强对环境设计的优化与管理

我们知道, 绿色植物不仅对传统的“四废”有强烈的吸附效果, 其对玻璃幕墙等比较新型的污染也有很好的吸收和改善效果, 因此, 在对环境进行设计时, 可以考虑多种植一些绿色的植物植被等, 特别是在光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

3.3 加强对玻璃幕墙施工技术的优化与管理

对于这个问题,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1) 双层玻璃通风结构。这种结构具有比较显著的优势, 比如可以很好的保温, 减少室内散热等, 在优化和管理这一结构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其在冬夏两季应该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施工技术的及时调整, 已达到更好的效果, 缺点是投资大, 成本高。 (2) 红外吸收热结构。该结构通过薄膜包衣红外特性的介质, 利用热管的热太阳热水, 夏季冬季没有太大区别, 均可使用。

4 结语

染问题。建筑设计观也应有一个大幅度的改变, 主要应该从城市规划、环境设计、施工技术、新材料等方面加强优化与管理。一种新的玻璃幕墙新材料的设计必须全社会的力量才能实现, 因此, 为了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我们必须齐心协力, 积极推进玻璃幕墙建筑的持续健康发展, 使它真的成为现代城市的美丽全景图线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王亚军.光污染及其防治[J].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4, 4 (1) :57~59.

[2]张式军.光污染——一种新型的环境污染[J].城市问题, 2004, (6) :31~34, 42

田间残膜污染与治理措施研究 篇11

关键词:地膜覆盖;残留;回收;现状;危害;措施

中图分类号:X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6)08-0060-03

20世纪50年代初,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日本和欧美发达国家开始将塑料薄膜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地膜覆盖的增温、保水功能可使农作物增产及作物适作区扩大,该项技术带来了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和农业生产力的飞跃。据农业部发布的《中国农业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地膜覆盖技术是于1979年由日本引进,开始在14个省、市、自治区以蔬菜为主进行地膜覆盖栽培试验,1980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试验、示范和推广。随后,地膜覆蓋栽培面积不断扩大,我国地膜使用量一直居世界第一位,每年大约要用100万t以上。经过30余年的发展和应用,目前我国地膜覆盖栽培规模大,涉及的作物种类多,从当初的蔬菜、棉花发展到玉米、西瓜、马铃薯、花卉等,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大宗作物和多种园艺作物的产量及效益,已成为保障我国粮棉生产安全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同时,地膜覆盖栽培促进了农艺、农机的不断发展,对保障作物增产和反季节种植起到关键作用,也为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但是,现有的地膜为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的石化产品,其残留于土壤环境中的碎片在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时间内也很难彻底降解。残膜在农田中长期积累会导致土壤耕层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的劣变,降低土壤肥力,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进而导致作物减产、品质变差,甚至危害人畜健康,这些问题日益凸显、亟待解决。因此,残膜回收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农用地膜残留污染的现状

我国广泛使用的农用地膜均是由聚乙烯或聚氯乙烯为原料生产的,这些成分如果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其降解时间可达几百年甚至根本无法降解。按照1992年我国制定的《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生产标准(GB 13735—92)的规定,农用地膜厚度最低标准为0.008 mm,且允许极限偏差上下浮动0.003 mm,然而为了降低使用成本,我国实际生产中使用的农用地膜厚度大多小于0.008 mm。这种超薄地膜产品极易破碎,一旦残留于土壤中,直接的后果是破坏土壤生态环境,造成种植的作物严重减产;废旧地膜碎片混杂在作物秸秆饲料中,随饲料进入牲畜体内,会导致牲畜发病或死亡。

我国地膜覆盖技术使用至今已有30多年历史,一方面大量使用的是超薄地膜,极易破碎,难以回收;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流失且缺乏适用的残膜回收机械,回收成本高。随着时间的推移,残留在土地里的碎膜累积得越来越多,慢慢成了白色污染。研究表明,当土壤中地膜残留量达到120 kg/hm2时,小麦、玉米、棉花产量分别下降17.8%,13.2%和16.0%。我国地膜每年用量上百万吨,而且还以每年15%的速度增涨。地膜覆盖的正面意义正在逐渐被残留污染造成的危害所蚕食,农田残膜已严重影响土壤的再生产能力,并严重威胁着农业环境、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制约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大隐患。

2 农用地膜残留产生的原因

2.1 地膜厚度因素

地膜回收与地膜厚度有直接关系。地膜越厚,抗拉强度越高,越不易破碎且利于回收;地膜越薄,抗拉强度越低,越易破碎且难以回收。日本、欧洲使用的地膜厚度远远高于我国,基本上是我国的2倍。我国针对农用地膜厚度的国家标准是20世纪90年代制定的,0.008 mm的地膜厚度可以在增温保墒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造价,更有利于大规模推广应用。但是,原本就比较薄的标准,再允许0.003 mm的上下浮动范围,这就为日后超薄膜的泛滥留下了隐患。如果使用厚度为0.008 mm的地膜,每667 m2农田需要4.5 kg左右;而使用厚度为0.006 mm的地膜,只需要不到3.5 kg,每667 m2能减少投入12元以上。为了降低平均生产成本,在不严重影响生产的同时,生产者与使用者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大量生产和使用超薄型地膜,致使机械无法回收、人工捡拾困难,农民清理残膜的积极性不高。

2.2 地膜回收成本高

2.2.1 人工回收效率低 目前,由于我国农村广泛应用“超薄膜”,其抗拉强度低,极易破碎,主要依靠农民人工捡拾、回收残膜,一不小心就扯破,成为指甲盖大小的碎片,劳动量大,效率低。

2.2.2 残膜回收机具不过关 目前市场上虽然有许多残膜回收机具,但其适应性较差,回收效果参差不齐,因地膜难以用机械进行回收或回收率低、使用率低等原因难以进入市场。

2.3 残膜回收利用收益低

残膜回收企业投入大、经济效益差。残膜回收后多用于生产滴灌带等塑料制品,但回收再利用生产的成本比直接用原材料生产的成本高,价格上没有竞争优势,而且在过程中还会产生二次污染。这影响了生产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2.4 对农用残膜污染缺乏认识

目前,由于我国农村广泛应用“超薄膜”,回收后难以再利用,而且回收麻烦、经济效益低,农民对残膜回收积极性不高,残膜在土地里越积越多,直接影响农田可持续耕种。有的甚至把堆积在土地里的残膜烧掉,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还浪费了资源。

3 残膜回收利用对策措施

以改善、提升农业生态环境为目标,坚持农业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从地膜的使用、回收、再利用等环节入手,建立以企业为龙头,农户参与,市场化推荐,财政补助,市乡政府监管的农田残膜污染综合治理机制,多措并举加大残膜回收利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3.1 加强宣传教育

nlc202309081307

加强关于残膜污染危害的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的农田保护意识。同时,通过政策引导和法律约束,来实现土地合理的使用与治理机制。

3.2 修订国家标准

我国现有地膜生产标准是20世纪90年代制定的,已经严重滞后于现代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执法部门也无法进行有效监管。因此,修订现有地膜生产标准已迫在眉睫。面对严峻的“白色污染”现状,现今已有地区出台了《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地方标准。如2014年新疆质监、经信、农业及工商部门联合发布了新修订的《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标准,规定从2014年12月1日起,新疆将全面强制推广使用厚度为0.010 mm以上的高标准农膜,比全疆农田中广泛使用的0.008 mm薄膜增厚了0.002 mm。这一厚度的增加,加强了源头控制,将有助于促进农田废旧残膜回收,减少农田“白色污染”。

3.3 开发新型薄膜

根治残膜污染需从源头抓起,企业和科研单位应加强协作,研究开发全降解塑料薄膜,并降低其应用成本。政府应扶持生物降解地膜企业、行业发展,从研发、补贴等方面给予扶持。

3.4 加强行政监管

目前,虽然一些地方已经禁止销售0.008 mm以下的超薄膜,但由于没有足够的监管力度和全面配套的措施,还有大量超薄膜流向市场。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协作推动,加强行政监管,完善残膜回收运行配套机制,以促进农田废旧残膜回收,减少农田“白色污染”。

3.5 研制殘膜回收机具

在残膜回收环节上,人工清拣成本高,机械清理残膜技术跟不上,现有清膜机械回收效果不理想、清理不彻底,是造成当前残膜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加强残膜回收机具的研究,推进残膜回收工作。

3.6 加大残膜回收扶持力度

建立残膜回收加工厂,定点设立废旧农膜收购网点,采取定点收购、流动收购、上门收购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废旧农膜收购台帐,提高回收利用率;鼓励、支持残膜回收企业回收残膜进行加工利用,享受残膜回收补贴政策。

参考文献

[1] 严昌荣,梅旭荣,何文清,等.农用地膜残留污染的现状与防治[J].农业工程学报,2006(11):269-272.

[2] 边淑贞,柳晓娟,安子扬,等.我国典型设施蔬菜种植区农用地膜污染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5(11):76-81.

[3] 梁志宏,王勇.我国农田地膜残留危害及防治研究综述[J].中国棉花,2012(1):3-8.

[4] 杨旭亮,王喜功,王先伟,等.降解膜在烤烟生产上的应用试验[J].山东农业科学,2011(2):74-76.

[5] 李慎宁.“白色革命”后遗症[J].中国农村科技,2013(6):24-26.

[6] 孙丽.乌鲁木齐市农膜残留污染及防治措施[J].科技资讯,2009(28):117.

[7] 欧清华.生物可降解地膜在烤烟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3(8):62-64.

Abstract: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film mulching technology in large areas, currently residual film accumulated in farmland soil has posed a serious threat to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This paper expounded agricultural mulching film residual pollution status, analyzed the cause of residual film and its harm, and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recovery of residual film. It looked forwar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 plastic film mulching; residue; recovery; status; harm; measure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研究 篇12

1 活性炭的结构分析

活性炭是一种非晶态的物质, 其具有复杂的结果, 由石墨状微晶和碳氢化合物组成。活性炭的结构属于乱层结构, 以石墨微晶为基本的单元, 由三至四个平行的碳原子六元环平面层构成, 层与层之间呈不规则的重叠状态, 在微晶和碳原子层之间存在多个孔隙。活性炭中含有大量的C, 占90%左右, 同时还含有氧、氢、碳酸盐等成分。也正是由于含有杂质和灰分, 使得在活性炭的表面含有含氮或者含氧的官能团。活性炭具有众多的孔隙结构, 其中大的孔隙作为物质吸附的通道, 而且在其中微生物可以通过繁殖来达到生物功能的发挥。中等孔隙不仅作为物质吸附的通道, 还能够对大分子物质进行吸附, 微小的孔隙站活性炭表面的一半以上, 起着重要的吸附支配作用。

2 活性炭的特点

2.1 大容量的吸附

在大气污染的防治中应用活性炭, 主要是对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加以利用。活性炭表面层的物质受到来自活性炭内部的拉力的作用, 形成了不平衡的力场, 从而在活性炭表现产生了吉布斯函数。为了达到力场的平衡, 活性炭表面的力场从周围环境的介质中捕获别的粒子用以补偿力场的不平衡。活性炭表面的大量的孔隙, 能够对大气环境中的污染物质快速的有效的吸附, 并且吸附量也会随着孔隙表面积的扩大而增加。影响活性炭对污染物的吸附能力的因素很多, 而且其对气体、化合物以及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都很好。

2.2 吸附速度快

活性炭表现有大量的孔隙, 这种结构使得活性炭不仅具有很强的吸附力, 而且具有很快的吸附速度。活性炭对污染气体的吸附速度之快, 能够在几十秒就达到平衡度, 而且活性炭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 能够很快的脱附, 但是活性炭纤维在吸附方面和脱附方面都优于颗粒活性炭, 再生性能方面活性炭纤维也优于颗粒活性炭。

2.3 对低浓度的污染物有良好的吸附力

活性炭在吸附物质的过程中, 吸附力场的大小直接受到孔径的影响, 二者呈反比例的关系, 也就是会所越小的孔径, 吸附力场就越大。活性炭纤维因为其较小的孔径, 在对浓度较低的物质的吸附方面性能良好, 吸附率较高。但是颗粒活性炭相对于活性炭纤维来说在对低浓度物质的吸附力方面就稍微差些。

3 活性炭在防治大气污染中的应用和前景展望

3.1 活性炭脱硫

采用活性炭进行脱硫最早的应用是在日本, 活性炭在脱硫过程中主要发挥吸附和催化的作用。在温度较低、且同时具有氧气和水蒸气的环境条件下, 丙烯腈基活性炭纤维对硫化物的吸附能力非常高。专家和学者通过实验研究, 对活性炭纤维的吸附能力深入的开发, 更使其对硫化物的吸附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经过氧化作用和热处理后的活性炭, 其对硫化物的吸附力增加了几倍。活性炭脱硫技术, 利用活性炭的吸附力将大气中的硫化物吸附, 在氧化作用下, 将SO2进行氧化, 产生SO3。SO3与水蒸气发生反应最终成为硫酸, 达到空气脱硫的目的。

我国目前对于大气污染中的硫化物最主要的脱硫方法就是对活性炭的氧化性能加以充分的利用, 通过气体的转换加上水蒸气的作用产生硫酸。从应用中来看, 活性炭能够在较低的温度环境下对大气污染有效的防治净化, 而且成本较低, 具有极佳的经济性, 具有很大开发价值。

3.2 活性炭脱硝

在大气污染的防治中, 脱硝是致力大气污染的有效办法, 而活性炭脱硝的应用更是一条经济有效的途径。活性炭脱硝是经过催化氧化过程达到脱硝的目的。在我国, 活性炭脱硝多余脱硫技术相结合开发而来, 其原理与电站脱硝不同, 还处于探索研究的阶段。活性炭脱硝主要是对大气中的氮氧化物进行吸附, 再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最终形成无害的气体, 达到脱硝的目的。NO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 受氧气的氧化作用生成NO2, 同时有一部分NO在活性帖表明被直接氧化成聚合物, 当中间产物形成NO2时遇水会生成HNO3, 最终达到脱氮的效果。

活性炭能够对大气中的有害污染物很好的吸附, 在脱氮方面表现优良, 而且在NO的还原方面还具有特殊的效果。活性炭脱氮技术与脱硫技术相似, 但是相对于脱硫来说, 脱氮技术发展还不够成熟, 工艺上还处于探索阶段。在今后的技术研究中, 主要以脱硝脱氮联合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

3.3 活性炭回收溶剂

活性炭在溶剂回收方面也具有良好的效果。流经活性炭表面的流体在活性炭表面被固定住, 分子间的吸收依靠物理吸附或者化学吸附, 达到溶剂吸附回收的效果。活性炭对废气中的有机溶剂加以回收, 有效的提高溶剂的利用率, 既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又节省了成本。活性炭回收溶剂与金属杂质的含量有直接的关系, 金属杂志含量低, 则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的几率就会降低, 溶剂回收的效率就会提高。而且活性炭对溶剂的回收操作简单, 脱附时间短, 而且安全方便, 因此在溶剂回收利用方面, 活性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4 结论

活性炭的原料以煤炭为主, 但是随着煤矿资源的日益短缺, 近几年活性炭的生产原料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原料包括秸秆、果壳、木屑等, 不仅节省资源, 有降低了污染, 经济意义显著。采用活性炭防治大气污染, 将废弃物有效的加以利用, 生产出来的活性炭不仅减少了成本投入, 而且有效的节省资源。活性炭良好的吸附力, 对废气的脱硫、脱硝、溶剂回收具有重要的作用, 不仅达到了防治大气污染的目的, 而且在污染治理方面成本经济, 效果良好, 发展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沈曾民, 张文辉, 张学军, 等.活性炭材料的制备与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2 (1) .

上一篇:见习护生下一篇:空心墩施工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