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技术型高校(共12篇)
应用技术型高校 篇1
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2月2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时指出要“加快发展与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这是基于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劳动力水平现状和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等综合判断,对完善高等教育结构、不断为产业升级培养优秀人才支撑提出的新要求。对转型建设的普通本科院校来说,确实找准办学定位,搞好专业建设顶层设计、创新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条件和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 转型建设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1.1 可以升级职业教育体系完善高等教育结构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订的“国际教育分类”(Internatio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简称ISCED),国外教育发达国家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基础理论研究教育是相互融合、衔接紧密共同发展的,学生在高中教育后可以选择直接接受高等基础理论研究教育,也可以选择进入以就业为目标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院校的学生再次选择进入以更深理论研究为主的高等院校就读。我国的职业教育局以中职教育和高职专科教育等学历教育为主,职业培训等非学历教育为辅的职业教育,选择了中职教育和高职专科教育的学生基本上就没有再读本科进行基础理论研究的渠道了,职业教育体系有很大欠缺。理想的职业教育是同以"学术目的为主"的普通教育并存于专科、本科和硕士、博士各层次教育中,这次国家号召“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正是打破了过去职业技术教育和学术研究教育之间的壁垒,是顺应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的决策。
1.2 可以有效解决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从上世纪末开始,我国高校开始扩招,经过几轮的扩招,高等院校每年的招生量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30万人左右,增加到现在的700余万人,录取率将近达到70%。在普及高等教育的同时,到现在每年700余万的高校毕业生已经成社会就业的巨大压力。由于基础研究领先、办学实力强大的也就是清华、北大等百十所“211”、“985”老牌重点大学,考不上这些学校的学生,由于大学专业不对口,缺乏实践经验,“上大学、跳龙门、当白领”的梦想随着毕业的到来而破碎,毕业就失业成为一部分大学生的噩梦。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加快经济结构转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传统工业正在向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快速转移,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将成为我国经济的主要增长点,制造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将在2020年达到40%以上。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急需大量的掌握包括数控技术、焊接工程、电气控制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等高级技能型人才,据非官方统计,2014年9月份仅广东省东莞市高级技术工人的缺口就超过8万人。高级技能型人才缺失正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瓶颈。
一方面是大学生毕业就失业,另一方面是高级技能型人才缺失,这种人力资源的结构性失衡,其重要原因是教育结构不够完善,职业教育发展滞后。一些普通本科院校,放弃不是自己长处的理论研究,转型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可以充分发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职能,增强院校的竞争力,提高毕业学员的就业率。
1.3 可以促进高等院校结构转型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
从上世纪末,进行大规模的高等院校建设开始,全国各地民办学校、独立学院、合作办学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原有各专科院校也积极申办本科,全国的高等院校数量大规模增加。据非官方统计,到2013年,含成人高等学校,全国高等院校数量已达到2263所。在高校迅猛发展中,一些学校融资发展、借贷发展已经不是稀罕事,由于每年考生数量不断增加,形成了有高校就有生源、就能发展的形势。因为职业技术教育院校实践条件建设投入资金较大,这些新建的普通本科院校,从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少之又少,一般都是办一些名称花哨、投入较少的专业,高等院校结构存在很大矛盾但是。当前,一方面考生数量达到1000万后,由于人口总量限制,数量再大幅增加已不现实,另一方面,由于就业的压力,既然上不上学都没工作,一些考生考虑就没必要再花几万元学费去上非重点高校了,干脆放弃上大学。这些因素,导致一些普通本科院校招生、就业都出现困难,如果还按过去的路子办学,随着竞争力的衰退,必将是越办越差;这些普通本科院校只有向应用技术型转型,才能找到新的发展空间。高等院校的整体结构也会因此得到优化,高等教育才能实现持续发展。
2 转型建设要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的经验做法
国外的职业技术教育已经形成了成熟的经验做法,普通本科高校在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建设中应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借鉴。
2.1 培养模式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培养模式上一定要借鉴当前国际上成熟的模式,比如:“双元制”模式、STW模式和“三明治”模式等。
“双元制”是德国提出并倡导的模式,它是一种国家投资建校、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双元制”中的一元是指职业技术学校,其主要职能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另一元是工商行会负责的企业事业单位或跨企业的校外实训场所,其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
“STW”是School-to-Work的简称,是美国的典型职业技术教育模式,它的培训主要依托公立或私立的社区学院,这种模式在美国教育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这种模式利用社区学院将职业教育的对象扩展到了所有需要的人,整合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通过政府、社区组织、企业和劳工组织等建立通畅的学校到工作的过渡机制。
“三明治”模式是英国施行的职业教育模式,它的本质是一种“理论-实践-理论”的人才培养模式,它的实施方式是在学期之间,通过在学校学习和工厂企业实习交替进行,使培训对象在理论、实践的互动中提高以适应职业岗位要求为中心的综合素质。
2.2 课程设计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采用什么样的课程模式,决定了什么样的人才培养定位。课程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由课程结构模式与课程开发模式共同构成的课程体系框架与教学内容组织模式。课程开发模式,决定了课程的最终表现形式,我们主要讨论一下目前任职教育的几种主流课程开发模式。
2.2.1 职业导向式课程开发
以能力为本位(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简称CBE)的课程开发模式,重视职业分析,以职业岗位对从业者的要求决定教学内容的取舍,比较适用明确岗位的岗前培训和职业后继续教学。
2.2.2 项目课程开发
在课程综合化基础上,强化工程设计环节的项目化,以项目安排学习,对工程设计课程与实验进行整合,形成工程设计项目于综合实验项目进行教学。采用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和小组工作(team work)方式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其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做中学)”、“情境学习理论(知识情景化,情境中构建)”。
2.2.3 学习领域课程开发
指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在技术上的设计建构能力。这一能力本质是通过若干个具有完整工作过程设计的典型工作任务的训练,使其在该职业领域应具备的技术方法、技术思路,并能迁移到其他工作任务中,并使其具有较强的职业迁移能力。
这些当今典型的模式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但从来没有一种万能的理论和方法适合所有的教学对象,这需要我们再对这些理论和模式有理解的基础,针对我们面临的问题拿出解决办法。
2.3 教学方法
国外职业技术教育都十分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在CBE课程模式中十分强调学生的自我评估,重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的是“主导”作用,不再单单是知识的传授者、讲解者,而是指导者、咨询者;学生是教学实施的“主体”,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获取。在教学手段上,综合运用了演示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参观法、讨论法、模拟法、实习实验法及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和小组工作(team work)等方式,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调动,着重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自学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
2.4 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职业技术教育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培训质量、有针对性地位企业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的方式,它可以让学生在校所学和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在设备、技术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在职业技术教育发达的德国、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政府均出面干预,使校企合作制度化,使学校和企业相互支援、共同受益,校企合作的水平很高。
3 转型建设要抓好的几个关键环节
3.1 确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
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首先要做的是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型或说是办学定位的转型。图1是国际公认的不同院校人才培养的职业定位。我国目前需要转型的普通本科院校一般属于图1中的教学型高校,从公开的研究资料看,当前这些教学型高校的办学定位不是那么理想,培养的学员就业适应能力不强,即实践力不强。尤其是在转型为应用技术型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院校后,其与研究型大学区别就在于是重理论还是重实践,重学科的知识体系还是实际的操作过程,必须针对实际岗位,突出学生岗位应用实践能力培养。
3.2 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建设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条件,技术应用型高校的课程体系建设必须在课程结构和课程开发上体现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理念。比如,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就提出了“技术平台+多个专门方向”的课程体系框架,它由“面向专业群的一个公共技术平台下的核心课程模块及综合能力训练模块+多个面向职业岗位(群)的专业方向专项能力训练模块及半年顶岗实习”构成。在课程开发上,他们更是综合利用CBE课程开发模式、项目课程开发模式和学习领域课程模式等,区分不同的核心课程模块和能力训练模块,采用最能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方式组织课程。
3.3 通过校企合作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设
转型建设中,不管进行什么类型的应用技术培训,都必须有相应的实践场所和设备、设施。高校可以自建一部分条件,但全部自建不但成本高,而且没有必要,高校要在职业技术教育上有发展,必须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产学合作的办学路子。据我们调研,某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仅“飞机控制设备与仪表”专业,作为省高等职业院校示范性特色专业建设,2013年至2015年的3年间,就要投入3000万进行校内实践条件建设,其中省政府投入1000万元、相关企业投入1000万元、学院自筹1000万元。可想而知,如果没有政府和企业的投入,全靠学校投入,其建设效果是很难保证的。另外,学生毕业前的顶岗实习,在学校内更是无法完成的,必须到相关企业进行。校企合作、产学合作、社会参与是职业技术教育发达国家的基本特征,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学的基本渠道。只有引进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办学机制,实现学校和企业的优势互补,才能真正做到资源共享、成果共享,尽快地改善高校实践教学条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4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对于应用技术型高校,要求其教师不但具有教师的一般素质,还要有从事专业的相应岗位实践能力,即要达到“双师型”(讲师加工程师)要求。目前对于“双师型”教师的衡量还没有一个权威的标准,但综合各院校的提法,一般是指具有教师资格的同时,又具有本专业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及职业资格,并在近五年主持(或参与)过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好,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或者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或者近五年主持(或参与)过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
4 结束语
随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开始了新的发展篇章,百舸争流、竞相发展的形势已经展现。利用好政策、争取政府的支持,按照校企结合、产学融合、突出实战和应用的办学路子,加强专业建设、教学基地建设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对所有转型院校的基本要求,全体职业教育工作者要以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为契机,积极探索职业技术教育办学规律,创新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模式,为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姚寿广.示范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庄榕霞,俞启定.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基本特征及资格标准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4,26(1):69.
应用技术型高校 篇2
摘要:应用技术型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学方法不断适应时代需求而改革。思政课作为认知教育的必修课,在教学方法上亦需不断更新理念,探索创新。在此基础上,合作性学习能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PBL教学法能有效的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演讲教学法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增强思政课的实践性。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高校思政课合作性学习PBL教学法演讲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2(a)-0208-02
对于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应用技术型高校多管齐下,综合培养。既需要学生掌握必备的专业基础理论和技能,又需要学生具有优良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二者兼备才是真正能够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对于学术专业基础理论和技能专业课的教学,在各高校历来较为重视,已不断地随着发展的需要在改革。而对于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思政课,在应用技术型高校更应提升重视程度,转变理念,改革教学方法,以促进课程的时效性和高校的发展及人才的培养。更新理念促发展
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高等教学向应用技术方向转型应成为必然的趋势。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新定位,转型为应用技术型高校,成为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摇篮。与传统高校主要培养学术性人才不同,应用技术型高校对人才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从事非学术性工作,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或转换。从而这类应用技术型人才需要具备3个方面的特征:第一,较强的应用能力,善于将理论运用与实践。第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植根于社会需要。第三,较好的创新能力,不仅能够懂理论,会操作,而且积极探索新方法,新路径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目前,为符合应用技术型人才的特征及高校转型发展的需要,提升对教学方法的推陈出新,提升课程的时效性和实践性是应用技术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采用合作性学习,PBL教学法,演讲教学法三管齐下的方式不失为思政课教学改革行之有效的路径。
三管齐下促改革
2.1 以合作性学习创新思政课教学法
合作性学习是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部进行学习活动,并凭借小组的整体成绩获得认可和奖励的一种课堂教学方式。合作性学习从20世纪70年代出现,90年代传播开了,后传至我国,并在我国中小学基础教育中实践研究较多。目前,在欧美如英国、荷兰、美国等一些国家,已全面推行。但在我国的高等教育,尤其在思政课的教学中鲜有应用。
应用技术型人才需要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合作性学习则有助于形成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方式。在合作中,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共同讨论,从而找到正确的思路,自行分析错误的想法。同时,不同类型的学生组成小组,在共同为小组及其每位成员的成绩努力的过程中,锻炼了与人有效沟通的能力和团队精神,并且提高了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思政课以其较强的理论性常被应用技术型高校学生所反感。但其又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重要必修课程。学生在必修的同时,还要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性学习则能够同时满足学校培养方式的需求与学生学习方式的需求。故而,引入合作性学习将是对应用技术型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一大创新。
在应用技术型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引入合作性学习的具体方式可采用案例教学和变革评价方式。案例教学可使学生在生动的情景中讨论问题,理解理论知识,较容易使学生形成合作学习的方式。同时,还需改变对学生传统的评价方式。思政课的目的是通过课程的内容使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并且,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需要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对学生的评价更应注重学习的过程而不仅限于结果。这也更符合合作性学习的要求。
2.2 以PBL教学法提升思政课时效性
PBL即英文中“Problem-based Learning”的缩写,是一种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基于问题为导向,让学生通过努力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创始人,美国神经病学教授霍华德?巴罗斯于1969年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首次创立此种教学法。从而流行开来,到目前,成为国际上使用较广泛的教学方法之一。
在应用技术型高校思政课中运用PBL教学法,课大大增强思政课的时效性。首先,应用技术型高校学生对思政课兴趣较低,主要源于思政课较强的理论性。很对人只看到了思政课的理论性,往往认为,这只是一门纯理论的课程,没有什么实际的左右。然而,思政课的宗旨是通过理论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其次,思政课的理论是来源于现实,而又引导人们认识现实和解决问题的。这恰恰符合了PBL教学法的理念,从问题中找到方法,再去解决问题。故而,PBL教学法的运用,能够将思政课的理论更具时效性。
根据思政课的性质及PBL教学法的要求,在运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如下几个问题:第一,以学生为主题,让学生以问题为导向进行讨论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同时,教师仍然要作为问题的设计者和讨论的引导者。教师需要正确地设计和引导学生在课程范围之内讨论、解决问题,但不过多地主导课堂,让学生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客观、全面的思维。第二,进行PBL教学法还需对学生进行对方面的综合评价。可用互评、等方式进行。评价时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沟通能力、实践能力、道德品质等都应列入评价内容。这种评价可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进行,并将结果反馈给学生,同时作为学生成绩的参考。
同时,运用PBL教学法还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传统的教师为主体,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的思政课教学方式很难体现出学生的团队合作。加之,目前90后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兄弟姐妹的缺失使得他们确实竞争与合作的意识,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照顾他人的感受。而PBL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的方式,让学生必须组成团队,进行通力合作,凭借团队来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在思政课的教学中学会如何进行团队合作。这也正符合了思政课通过理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宗旨,同时让理论更具时效性。
2.3 以演讲教学法增强思政课实践性
演讲教学法,顾名思义,即通过演讲的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首先有学生根据一系列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选题确定适合自己的题目,通过课后查阅资料,撰写论文或演讲稿,在课堂演讲,并接受老师和同学的提问来分析和解释课程中的问题。这一教学法需要学生从确定选题,查阅资料到撰写演讲稿,进行研究并回答老师,同学提问的整个过程作为主体进行大量的实践工作。对于应用技术型高校来说,培养思想素质过硬的,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是教育的目标。故而,将演讲教学法引入应用技术型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能够有效的提高思政课的实践性。
在进行演讲教学的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个环节:第一,是演讲主题的选定。主体是进行演讲的核心。好的主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根据思政课的特征和性质要求。主题选定需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首先,主题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性;其次,主题要理论联系实际,同时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流价值观,弘扬真能量。第二,演讲教学过程的开展。在整个演讲教学法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只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始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未了能让学生有的放矢并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先对基础知识进行大致的讲解,让学生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再根据课程内容拟定相关选题。接着由学生按照各种方式,自由组合结成合作小组,选定选题或自拟选题,查阅资料,撰写文稿并完成演讲。最后,教师和学生评委对学生的整个过程进行评价,并由教师汇总,评定学生的成绩。
这样的演讲教学法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又应思政课理论性较强的特点,增强了其实践性。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习理论的同时,充分进行了实践,同时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结语
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应用技术型高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的社会责任。而思政课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则是培养学生道德精神和人文素养的主要途径。因而,对应用技术型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需进行适当的改革,以适应教育目标的需求。
根据上述分析,为适应教育目标的需求,应用技术型高校思政课需从教学方法的创新性,时效性和实践性几个方面进行改革。而合作性学习以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PBL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了课程的时效性。演讲教学法则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让学生在完成演讲的过程中增强了课程的实践性。
参考文献
应用技术型高校 篇3
摘要:近年来,独立学院或新建本科院校(以下简称应用技术型高校)的毕业生已经无法满足人才市场的的需求,就业质量与数量甚至低于高职高专学院。目前,很多应用技术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照搬母体学校,没有明确的定位,与市场对应用技术型高校的人才需求不匹配。基于此,本文论述了应用技术型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高校 实践教学体系 建设
当前,真实案例进入课堂已成为热门话题,教师对案例教学倾注了极大的兴趣和热情。但是,案例教学在中国应用技术型高校实践教学体系中的应用时间较短,探索真实案例教学的发生、发展、价值以及组织实施等势在必行。
应用技术型高校最大的困难,就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定位,培养学生应用技术的能力,就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对市场需求的了解。而最有效的培养方式就是让真实案例走进课堂,既让学生了解市场的真实需求,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笔者以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为例,谈谈如何实现真实案例进课堂。
一、实现真实案例进课堂
首先,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以2015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方向)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重新拟定人才培养方案,使得人才匹配方案面向企业对现场工程师的能力要求,增加了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训课时,纳入了相关企业的人才基地培养方案,尽力争取企业和事业单位的项目,并把项目分类,按课程纳入到相关实训课的课题中。
其次,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形成了系部、教研室、企业三个方面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制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方向)人才培养方案。该专业所有的实训课课题全部来自于企业单位项目,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各自课程的课题。
第三,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成立了系部项目负责组,争取企业实际项目,制订了相关的激励机制。在获得完成相关企业实际项目的费用后,奖励完成实际课题项目的学生。
最后,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把部分教师派往企业参与锻炼,培养实训课指导教师的动手能力。
二、教师在项目中承担的角色
第一,教師首先应设计题目,包括设计背景、内容、方法和问题提出方式等。
第二,教师要有意识地将不同成绩的学生分在同一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优、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在一组内共同完成任务,学优生可以辅导学困生。另外,教师要尽量做到男女生混合编组,这有利于提高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力。
第三,教师应清楚地告诉学生所在小组必须完成的任务和工作,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协作。此外,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在规定时间内,独自一人是无法完成小组任务的,必须通过小组所有成员的共同合作,从而让学生明白小组的最终成绩与每个组员的成绩紧密联系,促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小组任务中的重要性。
第四,教师要及时了解小组学生的学习情况、合作方式及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如发现组内任务一次分配不合理时,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讨论、任务指派等方式进行二次分配,或者在适当的时候进行组内汇报。如果设计过程中出现技术问题,教师可以考虑通过讨论或讲授方式及时解决。
第五,教师应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学生的执行情况。对于延误进度的小组,教师应及时总结前期工作,以督促小组加紧完成所有任务。
第六,教师应对每位学生进行不公开的评价,以便提交设计课程总结,为后续课程的开展奠定基础。
三、总结
综上可知,案例教学中学生分组讨论、查阅资料、写实验报告、答辩等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大有裨益。
※本文系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转型项目《应用技术型高校(鹿山学院)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真实案例进课堂的研究》,项目编号:2015ZXYB007。
应用技术型高校 篇4
一、地方高校在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困难
2014年3月25日, 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 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中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试点范围、主要任务、配套政策措施、工作推进机制等进行了原则规定, 但地方高校在转型中遇到很多具体的困难, 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1. 来自高校自身的阻力。
尽管很多地方高校招生困难, 就业率低, 但真正敢于转型的高校并不多, 究其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很多高校对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认知存在偏见。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定位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所需要的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这种定位不少高校很难接受, 原本希望学校能不断向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发展, 现在却转向层次低的应用技术型高校, 抵触情绪自然会存在。二是地方高校难以承受为转型而付出的代价。地方高校的转型是全方位、根本性的改革, 这意味着原有的办学理念、专业设置、师资力量、教学模式等都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做出调整, 上至学校领导下到教职员工的工作任务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习惯于原有工作模式的教职员工很难承受这种充满竞争性的变革。三是各转型高校具体转型方案的制定难度很大。转型意味着高校要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 如何找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切入点, 如何与企事业单位建立实质性的合作, 需要地方高校下功夫做调研, 并拿出切实可行的专业设置及运行的方案, 这是有一定难度的。
2. 当地政府执行政策及承担责任的程度。
除了地方高校本身的原因外, 当地政府在地方高校转型过程中应承担的角色是否到位, 职责是否履行也成为高校成功转型的关键。首先, 有了《指导意见》的原则性规定, 地方政府需要制定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具体的, 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 这需要地方政府做调研、搞试点才能出台正确的实施方案。其次, 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经费支持是确保地方高校成功转型的关键。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的实习实践多于理论的教学特点要求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要高于一般普通本科学校, 中央财政要按地方和企业投资总额的一定比例予奖补。[1]地方政府应加大对转型效果显著的试点高校的经费支持力度, 重点用于支持当地促进产业升级的专业建设、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再次, 在地方高校转型过程中, 当地政府的激励作用不可忽视。我国需转型的高校大多属于公办, 不仅需要转型的顶层设计, 而且需要政府在高校转型过程中强有力的引导、鼓励和支持, 特别是政府对转型成功高校的经验推广、典型宣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地方高校转型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学校要转变以前的办学理念, 走出校门, 调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 本地区的支撑产业是什么, 辅助产业有哪些, 以及公共服务领域等都需要哪类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 需要什么层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由于当地政府掌握着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和信息, 高校和政府的合作必不可少。同时, 地方高校应结合自己的特色专业、优势科目主动与地方及企事业单位建立各种形式的合作办学。地方高校的转型需要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1. 关于专业设置问题。
转型高校要在已有优势和特色专业的基础上针对当地需求设置专业, 大胆改革以致停招一些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关联不大或者是需求不旺的专业, 在课程设置方面也需要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为此, 积极引进地方政府、企业等用人单位的在职工作人员, 倾听他们对于专业、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的意见, 并聘请优秀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 尤其是一些实践性极强的课程一线工作人员的讲授更能有的放矢。
2. 关于师资问题。
除了聘请优秀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外, 本校原有教师队伍需要作出较大的调整和转变, 以使大多数教师成为既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双师型”人才。无论是专业类教师还是基础课教师, 从授课内容到授课方式等都需要做出改变, 企业各岗位实际需要的技术技能是教师授课的重点, 案例教学、实训教学、互动教学是教师主要的授课方式。同时, 还要积极为任课教师提供到企业实习、培训的机会, 以便增强其实际应用能力;并为优秀教师提供海外学习的机会, 增强其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
3. 关于生源及培养问题。
转型高校要打破仅从应届高中毕业生招生的惯例, 由于转型高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 所以各类型学生包括高职生、中职毕业生、各类技术、技能大赛获奖学生、在职一线员工、在职技术技能型人才以及“校企订单”的学生都应有资格和机会成为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学生, 转型高校要为不同来源的学生制定多样化人才培养方案, 以达到因材施教、培养多类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4. 关于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问题。
应用技术型大学培养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完善的实验、实习、实训体系的支撑。《指导意见》指出, 完善学生校内实验实训、企业实训实习和假期实习制度, 实训实习的课时比例达到30%以上, 学生参加实训实习的时间累计达到一年。[1]
部分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变不仅是国家教育发展战略, 也是解决地方高校生存与发展问题的重要途径, 同时又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重要举措, 因此, 地方高校的成功转型意义重大。
摘要:部分地方高校在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中存在两大困难, 一是来自高校自身的阻力, 二是当地政府执行政策及承担责任的程度。高校转型过程中应重点做好专业设置、师资培养、生源及培养和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等四个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本科高校,应用技术大学,转型
参考文献
应用技术型高校 篇5
2.1注重以赛代练的兴趣培养
学生的兴趣培养以竞赛的方式来体现学生对设计的兴趣,参加每年举办的华灿奖、全国美誉奖、创意中国大奖等,以赛代练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参加竞赛的基础上增强信心,提高自我认可度等积极影响,培养竞争意识,发现潜能,提高兴趣的培养。
2.2以实际项目为设计标的培养
应用教师和学院提供的一些实际设计项目,让学生们参加其中,进行设计,使学生实践性和创新性加强,注重课堂教学与实践创新全面发展,艺术创造以真实项目为依托,提供奖金等形式激发学生设计兴趣。
2.3以地域设计特色培养模式
在保证设计人才所必需的课程基础上,根据黑龙江地域特色开设具有鲜明特色的选修课程、必修课程和特色专业,如冰雕、雪雕等课外设计课程,使学生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方法,对加强学生成为真正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知识结构体系,为地方经济注入活力,服务和影响人类。
3黑龙江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原则
黑龙江民办高校主要培养学生目标为应用技术型专门人才,不求理论性,但求高标准,基于此,强体课程体系,就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设计技能和艺术实践并重的教学原则。渐渐浮现在我们眼前,由于艺术设计教育所具备有的时代特征和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艺术等各个方面的相互关系,既注重对理论知识的传播又注重实践的总结,以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为原则,使学生把热爱人生和设计专业的强烈愿望转移到努力学习,积极发展,成才就业活动中,为设计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4黑龙江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验室建设
要加大实践实训的要求,拓宽专业能力和服务层面,就必须进行加大实验与实训室的建设,如环境实训室、视觉实训室、动画实训室、多功能实验室等专业的实验教学和教学实践基地等。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力求将实验实训室办成集教学、科研和生产于一体的多功能场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及团队交流合作的能力,快速具备相应的职业道德素养。
5结语
找到适合龙江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方法,就是要建立一整套适合当今社会时代的人才培养方式,艺设设计应用技术型人才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艺术与技术的融合。我们黑龙江的民办院校,要坚持自然设计,环保设计着眼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关系,大力培养合格的现代化艺术人才,为新中国新经济尽自己微博之力。
参考文献:
[1]董斌,王增成.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改革与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方式的对接[J].美术大观,(09):133.
[2]徐世玉,黄强苓.探析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系统工程[J].美术大观,2015(09):144-145.
应用技术型高校 篇6
[摘要]近几年随着我国对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办学理念转型发展,并效仿德国的应用技术型大学双元制(一元理论,一元实践)人才培养模式。然而,很大一部分的高校在转型过程中人才培养的效果并不理想,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求。笔者认为,出现这种情况与学校只顾着眼前利益,没有充分考虑自身的基础条件而盲目转型有很大的关系。加上缺乏转型经验,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举步维艰,对所出现的问题也没有相关的应对措施,造成了学生既没有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在应用实践的过程中又缺乏分析动手的能力,在人才定位中处于尴尬的境地。
[关键词]高校转型;应用技术型人才;双元制;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549(2016)09-0030-03
一前言
目前,很多普通院校为了抢夺生源、提高就业率或者响应上级部门的号召进而享受国家的一些优惠政策,正纷纷向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型[1]。但有些高校还没达到转型的条件,在不顾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情况下强制转型,会使培养出的学生达不到应有的要求,最终造成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2]。在转型发展初期,一般普通院校迈出的第一步大多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根据当今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加大对实验实训教学的投入、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的洽谈或者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增加当今热门的专业。这些方案对高校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转型发展来说确实是起到关键作用,但是,由于大部分高校在转型前并没有对其可行性及可操作性进行充分的论证,因此在实行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如缺乏实验实训场地、校企合作不理想、教师实践教学经验不足,等等,使转型没有按照预期的计划发展,导致了很多方案没有落到实处,发展到后来连自身的定位都变得模糊不清。
二当今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1定位不够明确
绝大多数高校在转型时对人才培养的定位并不十分明确,导致没办法实施细化培养。例如,就机械专业的学生来说,学校的定位是培养设计型人才,还是生产工艺型人才,或者是检测维修型人才,这些在转型前都必须要有明确的定位,有的高校就忽略了这一点,他们大多都是以当前社会对某方面的人才需求量作为参考标准,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对相应的人才进行着重培养,而这种过于迎合市场的需求进行人才的培养往往会导致所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更新变化,这对于人才培养的质量是极其不利的。另外,当今社会对人才需求变化过快,普通本科院校四年才能培养出一批学生,四年或八年后对某些专业人才的需求是否还是一个上升的趋势?这些都是很难预料的。所以,高校在转型时如果对人才培养的定位不明确,人才的培养就会处于被动地位。
2缺乏转型投入
高校在转型发展阶段的投入应该包含多个方面,例如:针对转型发展所需的实践设备的投入、实习实训场地的投入、师资力量的投入和校企合作培养过程的投入,等等,这些都是高校在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转型过程中最基本、最迫切也是最头痛的问题。学校要转型发展,本身有没有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资源,政府有没有政策上的支持,这些都是转型前所要考虑的问题,转型规划制定的前提也必须要围绕着这些问题,否则就成了空谈。有些高校在转型中的投入非常有限,在实践教学中靠着几台老式设备支撑着,如某些高校的机械专业,学生在数控加工实践教学环节中,机床没几台,平均十几个学生占用一台机床进行实践教学或加工培训,而且设备也相当陈旧,加工出的产品精度低,学生在转型发展中根本没有得到真正的锻炼。
3校企合作困难
笔者从对多所普通高校的走访中了解到,现阶段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模式对我国来说仍然难以开展。首先,有些高校在转型前大多的专业实力不是很强,学生无论在理论水平或动手分析能力上都非常欠缺,学生在企业中的顶岗实习处于被动地位,企业不放心让学生参与产品的设与开发,主要是担心学生在产品的初期开发阶段会给企业带来成本的增加。这些企业本身也不太愿意花人力、物力和时间去培养,因为其目的很简单,就是要学生在短时间内为企业创造利润,而且要少投入,多产出,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企业只能把学生安排在无技术含量的流水线上作业。此外,由于校企合作培养的大学生流动性大,出于对技术的保密,企业不愿安排学生到一些重要的部门去实践操作。这样就造成所谓的校企合作并未在实践教学环节方面起到预期的作用。
4教师实践教学经验不足
由于高校转型过程中对学生采取半工半学的培养模式,这就决定了教师不仅要有理论知识,又要有实践教学经验。教师在转型过程中对这种突来的转变会不知所措,因为大部分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都是毕业后就直接到高校工作,很少有在企业工作学习的经验。而且,教师在教学上的转变也需要有一个时间积累的过程。因此,怎样把理论和实际应用有效地结合起来传授给学生,这对于高校教师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挑战。目前,大多数高校为了解决这种师资紧缺的问题,临时聘请了企业的高工到校教学,但还是满足不了需求,而且企业人员的理论水平也有限。对于转型过程中的高校来说,在师资问题上要在短时间内实现顺利过渡有一定的难度。
三高校急切盲目转型可能会带来的不良后果
1无办学特色
办学特色是由学校在办学中长期积累、总结和改进所得来的,并且已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而学校的转型发展不紧扣自身已有的办学特色,那么转型后有可能使特色转向“普遍”化,导致专业实力的下降。例如,如果某个高校转型前的办学特色是紧扣地方产业对人才的需求,而如果转型后使其专业定位变广,那么就有可能无法顾及在特定人才上的细化培养,使人才培养走向普遍化,打乱了与当地企业这种对人才“特有”的供需关系,使其不再适应当地经济的发展。所以,转型后不但要保留“别无我有”的特色,还要使“我有”的特色更加鲜明,更能促进专业特色强化与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2学生基本技能缺乏
由于在转型过程中一味地强调校企合作,强调新型人才的培养,往往忽略了对一些传统基本技能的培养。例如,对于高校的机械专业来说,传统基本技能如车工、铣工、磨工、钳工和焊接等,高校在转型过程中很少加强学生在这方面的培养,本来学校有能力把学生培养出中级工或高级工的水平,但学生毕业后连初级工的技能水平都达不到。而我国现在许多行业最需要的就是这些工种,例如广东有些职校学生还未毕业,用人单位就提前与其签订就业协议,就因为这些职校非常重视对基本技能的培养,学生技能操作能力强。笔者认为,这几年很多高校所说的就业形势严峻,其实不是我国的人才饱和,而是高校所培养出的学生在能力方面达不到企业的认可。
3学生无竞争优势
有些高校为了获取生源、提高就业率、追求规模等这些眼前利益,在校企合作、师资力量及办学定位等转型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强制推行,转型过程中的人才培养就有可能出现了脱节的现象。比如为了推行半工半学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3],学校在课程改革方面通常会减少一些理论性的课程,增加一些注重应用技术课程,当在与校企合作对学生实施半工培养模式中得不到有效开展时,就会使学生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应用能力上都达不到所需的要求,走入了在理论知识上比不上普通本科兄弟院校,在动手能力上比不上高职高专院校的尴尬境地,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个人能力评价低,学生无专业特长,无就业竞争优势。
四针对我国当前形势进行转型发展的建议
高校要成功转型,实现平稳过度,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1王牌专业先行
学校应优先考虑王牌专业转型,不要操之过急地全覆盖。一方面,由于王牌专业自身的基础好,实力雄厚,转型时在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投入也相对较少,在转型的过程中也相对容易找到发展的契机。另一方面,王牌专业转型后可带动与之有交叉学科的专业,实现以点带面,例如机器人专业是一个交叉着机械、电控、数学、通讯和软件工程等多门学科的专业,如果机器人专业是学校的一个王牌专业,在其成功转型后便可带动机械、电控和软件工程等专业的转型,这样的好处是可以减小专业之间的转型跨度,又可共享有交叉学科专业的资源,如场地、师资和教学设备等,减小学校转型过程中的压力。
2要重视对学生传统基本技能的培养
高校中的实践课程如车工基础训练、焊工基础、工具钳工技能训练与加工中心技能训练等,是训练学生怎么把所学到的理论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是理论与实践相互验证的一种体现。笔者就以机械专业中的加工中心操作技能培养为例,简要说明掌握基本技能的重要性:加工中心技能操作需要掌握工艺、编程和操作这三个方面,工艺部分又包括材料学、力学和技术测量等;编程部分会涉及到CAD制图、三维设计建模和数模交换等。加工中心操作技能涵盖了机械专业大部分的理论课程,学生操作技能水平的高低体现出他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所以,高校在转型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学生在传统基本技能方面的培养。
3要紧扣地方主导产业的优势
转型发展要紧扣当地的主导产业,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使培养出的人才能服务于地方经济[4],实现专业培养与地方产业的顺利对接,满足当地产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加快转型过程中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例如,当地的主导产业有汽车、五金模具、人力资源等,则高校的转型就相应以汽车专业、机械专业和人力资源管理为主。学校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地利优势,在转型中能发挥其专业能力,则必然会对当地企业起到人才支撑的作用,其好处是校企合作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使高校培养出的人才能快速地转化为生产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使半工半学的培养模式得到紧密结合,能使转型后的专业更具有鲜明的特色,更能适应当地的市场经济的需求。
4加大实习实训的投入或创办实践生产基地
笔者前面也提到,现在很多高校的实习实训设备少且相对落后,远远达不到教学的需求。而且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有些高校为了应付校企合作的对外宣传,直接在企业门口挂个校企业合作试点单位的牌子敷衍了事,学生无法真正到企业的相关部门去实习锻炼。所以,学校在转型过程中寻求不到企业合作联合培养的情况下,应该加大实习实训教学的投入,如加大实践设备的购买量、租用实训场地等。如果条件允许,学校还可以针对学生创办校办工厂,培养学生设计、研发、生产,再由营销专业的学生把开发出的产品推向市场,真正实现产、学、研相结合。
5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现在我国对“双师型”教师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每所高校都有一套自已对“双师型”教师的认证和要求,但总的来说离不开两点:一是要有高校教师所要具备的理论水平,二是要具有实践应用能力。针对高校在转型初期“双师型”教师缺乏的问题,学校可以考虑多聘请企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到校来上课或到校办工厂进行指导,也可以陆续分派教师到企业去工作学习,有一定经验后再回校教学。另外,学校本身的教师在生产实践方面的经验比较薄弱,而企业的人员在理论教学水平上相对来说也比较欠缺,所以,学校自有教师和企业人员对学生进行交叉联合培养,也为“双师型”教师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6政府适当干预,鼓励企业与高校联合
政府应鼓励企业与高校合作,实现双元制培养,并在政策上给企业一些优惠,如对与高校合作培养学生的企业减少税收,在项目的招标中优先考虑企业的产品,等等,以这些优惠政策刺激企业与高校的合作,这样可以大大减少高校在转型过程中投入的人才、物力、财力和时间,而且企业对学生培养的质量知根知底,可以根据自身所需的人才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学生毕业后与之鉴定就业协议,解决人才需求的问题。当然,既然政府给了校企合作一些优惠政策,在校企合作的成果中政府也要进行监督,不仅要对学生的就业率进行监督,还要看就业的质量是否达到要求。
五结语
目前高校在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转型过程中通常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除了参考德国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外,国内也没有太多的成功转型案例可参考,最多就是在实践应用的培养方面参照职业学校的培养方法,加上很多高校在没有充分的条件下迎合市场盲目转型,导致培养出的人才质量不理想,学生就业困难,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笔者对高校在转型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总之,高校的转型一定要综合考虑自身的条件、优势、环境等因素,确保转型后能使人才培养的质量有所提升,切勿盲目转型。
参考文献
[1]秦玮.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中人才培养模式浅探[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4):17-19.
[2]陈永斌.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之困境与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14,(11):38-42.
[3]林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经验及其对我国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启示[J].贺州学院学报,2014(4):112-115.
应用技术型高校 篇7
关键词:新建本科高校,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
1 新建本科高校存在的问题
新建本科高校向应用型方向发展, 不是谁想出来的问题, 而是现实发展中的问题, “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合格率仅为59.8%, 专业建设合格率约为69.8%。”这份评估报告指出了新建本科高校专业设置与建设方面的严重缺陷。
首先, 学科门类大而广、存在盲目性, 提到重视社会需要, 就盲目上马新型专业。有的新建院校盲目举办热门专业, 由于缺乏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软件不足、硬件落后, 学校不顾自身现有的办学条件“赶着”上新专业, 结果造成教学质量低劣, 出现了误人子弟的现象;而有的院校开办的新专业数量增长又过快, 专业更换频繁。一个新的专业还没有毕业生出去, 就立马撤换停招, 更换成新专业, 缺乏长远专业考虑、品牌专业建设的思想建构。
其次, 专业设置“雷同”。目前新建院校之间层次都属于本科院校, 而且专业设置也大都相似, 很多选择是鉴于设置成本低、便于教学、见效也快的专业。例如:大多数院校都开设了信息科学技术、外语 (英语、日语、韩语) 、汉语文秘、财会、商务、经济、旅游、酒店管理等专业, 这样就形成了院校之间争抢生源的竞争局面, 而无暇顾及专业结构的合理性、学校办学条件和社会需求度。
第三, 行业院校升本后越来越淡化学科专业特色。由于学校办学条件限制, 很难实现高水平的特色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千变万化, 没有高校自身主动预测人才需求变化趋势, 无开放的区域专业人才供求制度和宽广的专业培养口径, 缺乏就业导向和专业弹性;难以促进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如:湖南科技学院将“淡化专业意识”写入学校专业调整文件, 导致学校思想混乱、专业调整盲目。有的院校专业设置门类齐全, 专业的设置和管理与企业、行业和职业界的联系不够紧密, 带有粗放性, 缺乏专业设置和建设相对的稳定性, 缺乏相对稳定的特色专业、骨干专业。积极引导一批新建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 “这项举措将有利于扭转现在普通本科高校定位不清、只求规模的现状, 引领社会摒弃一提职业教育就是“次品”的陈旧观念”。 (1)
2 转型的有效途径
2.1 引入应用型的校园文化与价值
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将实行转型, 向应用技术型转, 向职业教育类型转, “向应用型大学转型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把部分优秀的高职高专书记、校长调至新建本科高校担任重要职务, 就代表了一种导向。这既是对国家示范高职校建设的认可, 更要在新建本科高校改革发展中, 引入一种应用型的校园文化与价值认同。” (2) 目前新建本科高校面临的是第二次转型, 即办学类型的转型发展。其第一次转型, 是从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 经过五六年的改革发展, 通过教育部本科办学水平评估合格, 标志其基本完成从专科层次到本科层次转型。进入二次转型后, 就面临发展类型与路径的抉择问题, 因自身所在的地域、环境、条件不一样, 新建本科高校向应用型方向转型发展过程中, 坚决要防止一哄而上、千校一面, 而是需要百花齐放, 万马奔腾的格局。事实上, 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开始在探索新建本科高校转型之路。比如, 贵州省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侯长林调任铜仁学院院长, 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吴军被任命为凯里学院院长;浙江省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苏志刚调整到宁波工程学院任党委书记;山东省则支持省属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本科转型。
2.2 处理好三个关系
“从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型发展中, 越往深处越艰难, 改革最难的是课程体系, 转变最痛苦的是教师。”需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学科的完整性与知识的应用性的关系;二是课堂理论教学与生产应用实践的关系;三是个人学术发展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关系。在专业设置前, 要按照科学的原则, 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 然后进行可行性论证。仔细分析学校的软件和硬件条件, 充分考虑所设置的专业可否能实现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是否有足够的师资力量进行该专业的教学活动, 是否有配套教学设施及管理等来确保实践活动。考虑到能否与相关专业在教育资源上形成共享, 使学校教育资源发挥最大效益。专业培养出的学生要“行业认可、企业欢迎、家长满意、学生受益”。即专业结构、培养目标和规格要符合行业标准, 毕业生的能力素质能够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 学生家长对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培养标准等方面满意。进入社会的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2.3 形成机制保障
国家及省级政府应该建立鼓励新建本科高校向应用型方向转型发展的投入保障机制、人才评价机制以及政策激励机制。大学‘围墙’内的事情校长是第一责任人, ‘围墙’之外的事情则必须通过顶层设计与体制机制建设加以解决。” (3) 大学是专业设置和调整的主体。主体意识、自我调节制度和机制是形成高校学科专业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重要保证, 专业设置应该以学科基础为条件, 经过预测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 做好专业的人才市场需求与国内大学同类专业的调研, 充分准备好师资、实验条件、教学设备, 接受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专家组评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 及时更改专业培养方案。区分不同情况分别采用警示、黄牌和红牌等方法来淘汰部分培养水平过低或已失去市场需求的专业。按照一定程序, 公开、公正地让学生有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
总之,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 提升地方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技术进步和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和水平, 加快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急需的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 发挥高校在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注释
11 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本科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职教咨询.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网, 2014-03-05.
22 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谋转型职业教育改革再引热.新闻咨询.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网, 2014-04-01.
应用技术型高校校企深度融合研究 篇8
一、校企深度融合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一) 校企深度融合是应用技术型高校人才培养的内在需求
2014年, 教育部在《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中对应用技术型高校的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说明, 指出:要“引导试点高校以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任务, 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深度融合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 探索一条建设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发展之路。 ”应用技术高校作为一种新的高校类型, 既要体现出高等教育的特点, 也要体现出其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特征。 应用技术型人才需要具有理论知识背景, 熟悉生产一线的工作要求, 能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善于发现问题, 抓住问题关键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并能针对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过程中, 既要区别于学术研究型人才的培养, 为其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解决行业企业的技术技能问题提供条件, 也要区别于专科层次人才的培养, 为其了解行业产业前沿发展状况, 进行深层次的产、学、研相结合提供基础。 企业与学校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 一方面, 有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职业能力, 为学生快速就业做准备;另一方面, 有助于学生获得最新的知识、技术和科研成果, 实现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校企合作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主要办学模式, 实现校企深度融合也是我国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内在需求。
(二) 校企深度融合是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人才和科技是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 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为企业创造人才优势,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校企合作深度融合, 有利于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降低企业对预备员工的培训成本, 为企业发展储备优秀的后备资源;第二, 校企合作育人机制的开展, 有利于企业对学生的培养过程有更深入的监督和考核, 为企业人才选拔提供参考依据;第三, 校企双方深度融合, 有利于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 提高企业的社会影响力, 促进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 减少员工流动性;第四, 通过校企合作, 企业可借助高校中优质的教学资源开展职工培训, 提高员工的学习能力。 同时, 学校拥有先进的信息检索资源, 能够及时掌握科技前沿动态; 专业科研队伍能够为知识创新提供人才支撑。 校企深度融合, 有利于学校和企业运用各自优质的物质资源、 信息资源和人才资源共同进行科研开发, 通过科研共享, 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三) 校企深度融合是应用技术型高校服务社会的必然选择
服务社会是高等院校的价值追求, 也应是其发展的主要目标。 如美国威斯康星大学, 从建校发展至今一直秉承着教育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 不断进行科技的推广创新, 教育服务于社会已然成为其立足于世界著名大学之列的主要标志和特色。 应用技术型高校若要反哺社会, 带动区域产业快速发展, 应该依靠自身的办学资源和办学优势, 不断进行知识创新和科技研发, 将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地方产业发展相结合, 利用学校资源优势和人才红利, 为地方发展解决实际问题。 企业作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最直接的动力源, 与应用技术型高校深度融合, 通过科研项目的应用推广, 能够为地方经济发展带来最直接的益处。 同时, 学校与地方产业结合, 有利于创建地方特色品牌文化。 地方经济水平的提升依托于产业的发展, 产业的发展依托于高层次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高校要想服务于社会, 就必须走出“象牙塔”, 走向社会, 面向市场, 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紧密对接。 校企深度融合是学校对接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 也是实现大学服务于社会的必然选择。
二、应用技术型高校推动校企合作的实践探索
自1999年高考扩招以来, 我国高等院校的数量不断增多, 一些高校办学定位不清, 导致人才培养不能突出优势和特色。 为提高办学质量, 实现人才培养特色, 各地方高校在转型过程中不断进行实践探索,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契合产业结构特点的专业群建设
专业群是一种专业的组织形式, 产生于我国高职教育中为改变学科专业划分过细, 学校专业不能与区域产业有效对接, 导致校企合作不能深度有效开展等一系列问题而进行的学科专业调整。 具体来讲, 将专业作为课程组织形式, 由若干专业基础相近的专业共同组成, 各专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 以专业群体为背景进行课程开发、重组与整合, 以实现更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培养。 专业群建设, 首先, 需要对地方区域产业的发展状况、 行业企业发展特点进行调研分析; 其次, 分析学校的专业设置情况和相近专业课程设置情况, 以实现专业群中各专业有部分相同的理论基础、技术和技能基础;再次, 对相近的专业进行整合, 形成专业群。 处于同一专业群中的学生, 可以在同一个实训体系中训练, 共同完成实训任务, 实现学科专业资源的共享。 专业群的设置, 一方面实现了专业与产业的紧密对接, 促进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 提高学生的工作适应能力;另一方面, 专业群建设能辐射到更多相近的专业, 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共用, 节省成本。 在转型发展的实践探索中, 有相当一部分地方高校通过专业群建设实现校企深度对接。 如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群的转型建设;天水师范学院商务管理专业群转型建设;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车辆工程专业群的转型建设;烟台大学文经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群的转型建设;南宁学院交通与物流专业群的建设, 等等。
(二) 协同发展的产学研管理机构建设
设置产学研管理机构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产学研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 产, 主要是指企业、生产机构; 学, 指学校;研, 主要是指科研机构和科研院所。 产学研合作通过各相关要素之间的有效整合, 旨在促进科技创新和优秀成果的应用推广。 在我国高职教育中存在着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校企融合深度不够、约束性不强的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给产学研工作的开展带来阻碍。 20世纪80年代, 西方国家就先后出现了产学研联盟, 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目的, 通过具有法律效应的契约方式, 保障参与的各组织成员之间在共同进行技术开发过程中的利益共享、资源共用和风险共担。 从2008年开始,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简称产学研联盟) 开始在我国发展。 部分高校在转型过程中通过建立相应的产学研管理机构, 促进校企双方协同创新。产学研管理机构一方面负责产学研工作推进中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另一方面负责产学研育人工作的开展。如烟台大学文经学院在校企合作中致力于推进产学研工作的开展, 通过建立产学研管理办公室, 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学校优秀教师和能工巧匠共同组成产学研管理委员会, 负责制定产学工作推进过程中相关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 同时负责有助于产学研工作开展的各项活动的组织, 定期邀请企业生产一线的优秀骨干人才和行业专家为学生开展讲座和各种交流活动。重庆文理学院在推进产学研开展过程中通过建立技术转让体系, 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在产业实践中的运用, 提升其服务于社会的功能。
(三) 校企一体化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
打造专业的教师团队, 既关乎高等院校的办学实力, 也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有直接的影响。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型高校, 教师作为学校发展之根本, 实践技能强、应用水平高的专业教师短缺, 成为制约高层次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 2014年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对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进行了说明, 鼓励学校按照有关规定, 自主选聘企业高层次的骨干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到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通过“内培外引”的方式打造一支优秀教学团队是转型高校的任务, 也是促进其发展的核心力量。如北京城市学院在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致力于打造适用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学校每年为教师安排专项教育经费, 鼓励教师不断提升自我学习能力, 同时为教师安排科研假期, 专业教师每四年时间会有半年的科研假期。 学校每年会选派50名教师利用研究假期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 对于外部教师的引进, 学校每年会为学生选派一批社会公共能力导师, 包括优秀的专家学者、行业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 学校还每年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兼职教师的奖励。上海商学院在转型过程中联合行业企业和教育领域的能工巧匠, 根据教师个人情况建立教师个人培训规划。校企双方共同研讨选聘教师到企业进行顶岗训练, 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 对于实践经历不足的专业教师, 分期分批安排到企业内各生产部门和管理部门接受技能培训或挂职锻炼。 通过在实际操作层面的技能训练, 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新余学院在教师引进与培养方面通过启动“双十工程”项目, 选聘10名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半年以上的脱产挂职训练, 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 增强实践教学能力; 同时从企业中引进10名优秀骨干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
(四) 校企互动的教学过程建设
我国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在校企合作过程中, 理论知识学习与操作技能训练, 两者的安排及其关系处理, 是应用技术型高校校企深度融合状态下实现人才高效培养的关键。地方高校在转型为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办学过程中, 在校企深度融合的机制下, 根据学院专业特点探索适用于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如营口理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在教学过程设计中采用螺旋上升的方式, 建立了两循环、三阶段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首先, 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现场体验, 使学生对生产过程有一个基本了解;然后, 安排学生回到学校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接着, 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见习;再次回到学校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最后, 在学校课程学习彻底结束之后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通过教学过程中两次安排学生到企业循环学习的经历, 实现人才三个关键阶段的培养。三个阶段分别为人文素养和基本技术技能建立阶段、核心能力成长阶段和专业岗位能力训练阶段。新余学院和天水师范学院在教学过程设计中采用校企合作下的“3+1”人才培养模式, 学生学习到第七、第八学期的时候, 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学生在企业中学习和锻炼, 完成毕业设计, 均由专门负责的实践教师和与之相关的学校专业教师采用双向互动的交流方式进行指导。
三、促进应用技术型高校校企深度融合的策略建议
当前, 部分转型高校在推动校企合作过程中只是把企业视为学校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帮手”, 忽略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主体地位。校企合作内容开展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化, 企业参与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利益保障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 在保障企业利益的前提下, 确立校企双方在合作过程中的地位和职责, 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度开展, 是实现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一) 建立企业利益保障制度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 企业需要派遣骨干到学校进行兼职教学和企业内指导, 同时需要给学校教师和学生提供岗位实践的机会。 首先, 国家需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明确行业企业在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中必须履行的责任和义务;通过相应的制度建设, 明确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标准和模式;同时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 确保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有法可依、有制可循。 其次, 建立专门的企业兼职教师聘任及管理制度, 具体包括兼职教师准入制度、入职培训制度以及职后晋升制度等。 对于企业兼职教师的管理, 要注重教师作为企业员工和学校教育者之间的双重身份;加强兼职教师在职期间企业和学校对其任务安排和工作时间上的双向沟通;注重兼职教师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的学习, 提高其专业教学能力和教学素养。 再次, 根据企业提供实践训练时间的长短和质量水平的高低, 建立相应的补偿机制。 可通过租赁、购买、减免税收等形式, 保障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经费投入得到有效补偿。
(二) 加强校企合作课程建设
校企合作课程建设主要是指校企双方协商一致, 以共同开发和研讨人才培养内容为前提, 根据各学习场所和工作环境的不同开发适于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锻炼相结合的课程, 重在实现学校原有课程与企业技能课程之间的重组和更新, 以实现校企双方之间人才培养内容的有效衔接。 在工作场所中, 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操作逐步形成专业操作技能。 在校企合作机制下, 学校和企业作为两种不同的学习环境, 实现两者课程内容的融合和交流尤为重要。 校企合作课程的建设, 应遵循企业为主导、学校为主体的原则;以满足行业企业的需求,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实现高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为目标。 课程开发者需邀请行业企业高层次的技能人才和业内优秀的管理人才提出对校企课程开发的构想和建议;聘请该学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学校内优秀的专业骨干教师及行业企业内的专兼职教师共同完成课程建设。 校企合作课程建设的目的, 主要是实现学校课程与企业课程的有效衔接以及校企课程之间的深层架构。 重点对企业内课程进行开发, 丰富学生实习过程中的知识和技能学习, 使学生通过企业实习既能形成专业操作技能, 也能获得较深层次的知识。
(三) 建立校企合作评价体系
当前, 我国地方高校在转型过程中既要为学生实践技能的形成提供实践场所, 也要确保学生在见习实习过程中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校企合作评价体系的建立, 一方面可以对学校和企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进行监督和考核;另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过程中考核结果的反馈, 可及时对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进行调整和完善, 确保校企双方人才培养的高效性。 评价体系的建设, 要从多层次、多维度进行考虑, 将校企合作学生的培养效果、 校企合作教学活动的开展效果、 课程的设置效果、校企合作师资培养状况等作为评价对象, 采用多评、互评的方式进行评价考核。 评价者应包括与校企合作工作开展有关的各主体, 既要包括学校学生、专兼职教师、学校领导、企业有关负责人, 也要包括用人单位、行业企业专家学者、学校主管部门等。 除此之外, 为保证校企合作工作高效有序地开展, 需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 通过考核奖励, 一方面对校企合作工作成果进行肯定;另一方面带动更多优质企业参与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来。
(四) 建立校企合作分类管理机构
校企合作分类管理, 主要是根据合作企业和学校各自的内部结构以及校企合作目标需求状况, 开发满足各自需求的合作方案, 进行分类管理。 学校在选择合作伙伴的过程中, 首先应对有合作意向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调研分析;然后, 对该行业的结构特点和人才需求状况进行分析;最后, 根据学校自身的发展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确立相应的合作方案。 校企合作方式的分类管理, 一方面有助于从根源上寻找一批优质的合作企业, 为长期校企合作关系的建立提供基础; 另一方面, 不同合作方式的建立有助于保留潜在的合作对象, 使校企合作的方式更加多元化。 企业信息的收集整理、合作方案的规划设计、校企双方工作的协调开展, 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这些工作的进行离不开专门机构对其进行专业的组织和管理。 因此, 建立相应的校企合作分类管理机构, 对于校企合作长期有效开展非常必要。
(五) 建立校企合作信息管理平台
信息管理平台是指通过不同的模块将学校、 学生和企业的信息利用网络平台连成一个有机整体, 旨在提高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信息有效流通。 信息管理平台主要包括两大模块:外部信息展示模块和校企合作过程建构模块。 外部信息展示模块包括学校信息模块、 合作企业信息模块、 校企合作成果信息展示模块、实践基地信息展示模块, 主要通过网络将各项信息之间实现有机的联接, 保障各类院校和行业企业之间信息的流通。 校企合作过程建构模块包括课程开发模块、 教学评估模块、实习实践模块和在线交流模块。 过程构建模块主要是针对校企合作的具体开展状况进行交流展示。 学校通过信息管理平台, 可以及时了解企业发展动态和学生实践进展状况; 通过在线交流系统, 实现校企双方教师和管理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 学校可及时获得学生实训的反馈结果。 学生可以通过信息平台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结构和过程有清晰的认知。 企业可以通过信息管理平台了解学校发展动态、最新科技成果和科研项目开展状况, 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信息流通, 有助于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和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马庆栋.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内涵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J].职教论坛, 2015 (4) :35-38.
[2]陈建国.威斯康星思想与我国地方高校转型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 2014 (12) :46-53.
[3]沈建根, 石伟平.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概念、内涵与机制[J].中国高教研究, 2011 (11) :78-80.
[4]关丽梅.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的学科专业群建设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 2014 (12) :72-74.
[5]吴全全.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内涵及能力结构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 (21) :211-215.
[6]Cindy L Poortman, Marloes Reenalda, Wim J Nijhof, Loek F M.Nieuwenhuis.Workplace Learning in Dual Higher Professional Education[J].Vocations and Learning, 2014 (2) :167-190.
[7]刘建湘, 文益民.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课程建设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 2010 (10) :84-85.
[8]赖永辉.企业深度参与、多方共同评价下的校企合作评价体系研究[J].职教论坛, 2013 (24) :20-24.
[9]Jens Mohrenweiser, Uschi Backes-Gellner.Apprenticeship training:for investment or substitu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power, 2010 (5) :545-562.
[10]何兴国, 潘丽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践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4 (3) :25-26.
应用技术型高校 篇9
一、创业教育的内涵及必要性
1、创业教育的内涵
它是一个系统工程, 是以经济管理学知识为基础, 包含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活动等在内的教育体系为支撑, 以充分挖掘大学生的潜能、开发大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育, 使大学生从单纯的谋职者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 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继续、延伸和发展。由此可见, 在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今天, 对于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则显得犹为突出。
2、高校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对应用技术型高校而言, 在校大学生创业既是大学生的一个历练机会, 也是学校促进学生社会化的途径之一, 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 拓宽大学生的就业渠道。高校创业教育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 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世纪, 创业教育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同时也是应用技术型高校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
其次, 创业教育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作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出路之一。如今, 不论是世界各国还是我国的高等院校都将创新创业教育, 并将其视为当前大学生的主题教育, 积极鼓劲大学生自主创业[2]。
最后, 创业教育有利于拓展高校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范围。现有创业教育的研究探索大多集中在几所重点大学, 本文认为, 选取应用型大学创业教育问题进行研究和实践, 将使得本科院校创业教育问题的研究更加全面和系统, 有利于创业教育研究范围的拓展。
二、当前应用技术型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 随着大学毕业生的增多, 社会所能提供的工作岗位已越来越无法满足各类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不难发现, 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或一些青年学子也逐渐开始寻找一条属于他们自己的自主创业之路。因此, 高校的创业教育的推行与创新势在必行。当前我国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创业教育所显现出来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创业和创业教育的认识模糊且不统一, 创业教育的目标不明确
纵观当前我国应用技术型高校, 他们对大学生创业和创业教育的认识并不清晰, 也不统一, 从而导致了对创业教育的目标也不明确, 也就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创业教育和创业指导。
2、创业教育的课程滞后, 广度与深度有限
据调查, 有相当一部分应用技术型高校在创业教育课程方面略显滞后, 且创业教育课程的内容也缺乏足够的广度与深度[3], 所涉及的都是些较为粗浅的知识, 这对于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显然是不够的, 应用技术型高校需进一步拓展创业教育课程的深度与广度, 且尽可能地在课内课外进行全面而渗透式的创业教育, 从而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提高创业能力。
3、缺乏良好的校园创业氛围, 不利于学生创业意识及创业能力的培养
当前有一部分高校已经认识到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良好的校园创业氛围是非常重要的, 譬如高校可举办一些相关的创业教育演讲或创业论坛, 举办一些校园创业大赛等等。通过实践也证明了此举对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及创业能力是十分有效的。然而, 目前仍有很多高校并没有对此引起重视, 而更多的是将重心放在就业指导上, 这些高校在缺乏良好的校园创业氛围之下, 学生的创业意识及创业能力相对落后于其它高校。
4、缺乏专业的创业教育师资
据调查了解, 当前创业教育的实施最缺乏的就是专业创业教育的师资, 必须对其进行充实与完善。然而, 由于创业教育涉及到多学科, 内容丰富, 需要较强的技术性和专业性, 对教师综合素质要求较高, 而现在多数应用技术型高校, 乃至其它院校的实施创业教育的教师大多是从校门到校门的学术专家, 虽然知识丰富, 但绝大部分没有受到系统的专业培训, 不熟悉企业的运作、发展、管理和经营, 在教学过程中倾向于理论说教, 讲不清企业的实际运作过程和操作环节, 不能有效地达到创业教育的目的。即便是教育部已经为此采取了相应的积极措施, 如坚持举办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 但这对于当前的境况来说, 也只能是“杯水车薪”。换言之, 缺乏创业教育师资的有效积累已经成为应用技术型高校推进创业教育的“瓶颈”。
三、应用技术型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对策
1、应用技术型高校应统一认识, 明确创业教育目标
如上所述, 当前我国大多数应用技术型高校在对创业及创业教育上缺乏深刻的认识。为此, 本文认为, 作为应用技术型高校应在实施创业和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上统一认识, 这是开展创业教育的思想基础。要统一对大学生创业的认识, 深刻认识到创业与就业都是一种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形式, 形成“创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之一”的统一认识[4]。其次, 要统一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认识, 认识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培养有创新能力、有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最后要统一和明确创业教育的目标, 要明确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创业意识, 构建创业所需知识结构, 完善学生综合素质, 让学生具备发现新价值的敏锐思维、了解创造新价值必需的知识与技能、掌握创造新价值的规律。
2、积极拓展创业教育课程, 加强内容的深度与广度
在实际教学中, 大多数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创业教育仅开设了一门课程, 这显然不符合“以创业教育为主题”的教育理念。因此, 本文认为, 应用技术型高校在对学生开展创业教育的同时, 可以考虑将相关的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法学等学科纳入其具体的课程体系中, 使学生能接收到更全面、更系统、更完善的创业教育, 这样将能帮助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少走一些弯路, 少犯一些错误, 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课内课外全而渗透式的创业教育, 也是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的一种较有效的途径。此外, 学校对教师的创业教育科研和创业教育辅导工作也应给予政策及经费上的支持, 不断加强师资的专业性, 只有高资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带出优秀的学生。
3、积极创建良好的校园创业氛围, 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及创业能力
实践证明, 大学生创业意识及创业能力的形成有赖于具体的社会实践, 特别是应用技术型的高校大学生, 由于专业关系, 他们则更偏向于技术性、应用性和实践性。为此, 应用技术型高校更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业条件及校园氛围, 使毕业生的创业意识及创业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同时, 应用技术性高校也可以借鉴国内外的有关高校在创业教育方面的一些成功经验, 积极开展具有针对性、有特色的校园创业比赛等, 模拟社会创业的实际形式, 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不断挖掘学生的创业潜能。
四、结语
当前, 大部分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创业教育仍停留在表面, 创业教育内容较浅, 创业教育师资专业性不强, 大学生创业能力薄弱。本文结合高校在创业教育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提出了加强高校创业教育的一些可行性建议, 旨在引起高校对创业教育的重视, 探索出应用技术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方向与途径, 从而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提高其创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从根本上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型时代的到来, 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 作为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高校而言, 其创业教育也势必跟上时代的步伐。为此, 本文将详细分析当前我国应用技术型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并对此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高校,创业教育,创业能力,对策
参考文献
[1]江俊文.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8
[2]张蕾.高校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J].出国与就业, 2011, (5) :42~43
[3]高翔.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J].文学教育, 2011, (3) :152
应用技术型高校 篇10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该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而要想提升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实践应用能力, 实践教学是重要途径之一。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必须对现行的教学体系进行优化, 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于一体, 强化实践教学核心地位, 促进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和完善。本文在实践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总结的基础上, 深刻分析了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并进一步探讨了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实践教学体系概述
(一) 实践教学体系定义
广义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包含实践教学活动的目标、内容管理和条件等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整体;狭义的实践教学体系是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创新制作、社会实践等的合理配置建立起来的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学习兴趣、动手能力, 巩固学生的知识, 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 增长学生的实际才干。
(二) 现行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要求
现行的实践教学体系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并不匹配, 需要构建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整合实验教学内容, 改革实践教学模式, 理顺实践教学管理体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评估体系和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具体来说, 以理论为核心的教学体系需要重构, 转变为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体系, 而且靠单纯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量难以实现重构和转变, 必须是教学的观念、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一系列内容的置换;加强管理制度建设, 以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课外实践教学活动、现场实践等几个方面进行实践教学的改革、创新;着重从产、学、研合作层面, 从教师、学生和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出发, 提出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要转变教师观念,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构建适合各个水平层次学生的教学模式, 并采取有效措施把实践教学和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科研发展等几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而校内实验室仿真模拟学习、校内职业基地训练实习、校企合作实训、学生课余自由实践、社会科技创新实践, 都是实践教学可供选择的典型模式。
二、现行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的目标是培养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 更注重学生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这是与传统的学术性或理论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最大的不同。但由于传统培养模式的惯性, 我国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的实践教学却未真正达成这一目标, 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一) 理论教学比重偏高, 实践教学未能摆脱实验教学的窠臼
当前地方本科高校的培养体系和模式基本都是按照传统的理论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在转向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的过程中, 培养内容和课程体系受到传统惯性的影响, 理论教学依然占有绝对的比重。现行的实践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未能摆脱实验教学的窠臼, 大多是对已经学习的理论的验证, 与真正的实践教学要求相去甚远。
(二)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割, 未能实现融合
理论学习是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必须分离。根据基本的学习理论, “干中学”的效果更好。然而, 目前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割裂, 通常是在学习了多门理论课程后, 集中实践, 即使有部分课程是在理论学习结束后针对本门课程的实践教学, 但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
(三) 实践教学内容、方法、条件等未能适应人才培养的要求
一些实验主要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安排在理论教学之后, 实验项目和内容比较陈旧, 且与理论教学非常相似, 待教师讲解后再按规定的步骤操作, 得出已知的实验结果, 这往往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而实践教学教师缺乏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编制实验教学辅助软件的能力, 还不能适应实践教学改革的需要。传统的实验教学程序很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开展创新教育和个性化教育。
此外, 由于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校内实验室或实训基地建设跟不上教学的需要, 除了实验用房和仪器设备紧张以外, 原有的仪器设备老化, 完好率也存在问题。校企合作也往往流于形式, 导致校外生产实习安排、实习基地建设不能顺利、有效地进行。
(四) 实践教学的监督机制和评价体系不完善
理论教学存在很大的共性, 通过教务处和教学督导机构能较好地掌控和监督。而实践教学的专业性相对于理论教学更强, 要对其进行过程监督存在很大困难。如果沿用理论教学的监督体系, 显然不能有效地监督实践教学过程。而实践能力评价标准和考核指标更是缺乏可比性, 导致各个高校更注重对具有可比性的理论教学的投入。
(五)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当前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主要是形式上的“双师”, 而不是实质上的“双师”。大部分课程的实验教学都由理论课教师兼任, 实现了形式上的“双师”。而绝大部分理论课教师都是高校毕业后, 直接走上理论教学岗位, 其自身就缺乏实践教育的经历和社会实践的经验, 这从根本上制约了实践教学有效开展。
三、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和研究
高校应根据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重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 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于一体, 革新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不断完善实践教学条件, 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监督机制和评价体系, 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 从而构建以实践教学为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 重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使之融为一体
适应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必须重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使之融为一体。特别是构建以实践教学为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重构融合应包括单门课程内融合、多门相关课程群融合和专业综合知识应用融合三个层面。
首先, 应在单门课程内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同步, 改变以往统一讲授完理论部分再统一实践的低效率模式;其次, 协调多门相关课程的教学计划和时间安排, 实现课程群的理论与实践融合。再次, 在校期间, 不间断地实践所学专业知识, 实现专业知识综合应用的不断积累。
(二) 革新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高校应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 结合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专业特点, 注重专业方向的培养, 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包括基础性实践课程、专业性实践课程、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四个模块。基础性实践课程, 能帮助学生掌握和强化基础理论;专业性实践课程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创新创业实践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应用和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课程是让学生亲身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活动, 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综合训练专业知识与技能。具体来说, 我们应围绕人才培养目标, 编制独具特色的实践教学教材, 及时更新知识、技术与观念, 紧紧跟随科学技术与行业的发展前沿;构建模拟企业真实场景的实践教学环境,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企业真实运作的全过程;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各级比赛活动, 带动学生学习和实践的兴趣。此外, 还需进一步做好校内仿真实训中心建设, 将校企合作落到实处。
(三) 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监督机制和评价体系
从校级层面规范实践教学管理, 重新制订或修订相关实践教学管理文件, 并以此为指导, 各个院系制定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对实践内容、评估方式和评估指标做出明确规定, 同时借鉴项目质量管理的程序和方法, 实现对实践课程教学过程的监督。
另外, 还要构建涵盖高校自我评价指标体系和职业资格证书体系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自我评价体系, 从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训练、解决问题的能力、创业创新能力等方面全面考查和评价学生实践能力;而职业资格证书是一个更为通用且具有可比性的评价指标, 在促进学生学习的同时, 能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
(四) 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
要贯彻实践教学体系, 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必须培养、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打造可以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两个渠道实现。
内部培养: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有计划地分批把教师派到企业去锻炼。具体来说, 可采取合作研发的方式, 实现教师自身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和将企业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的双向转化。此外, 也可以通过考取各类专业职业资格证书作为提升本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外部引进:聘任来自行业、企业中技术娴熟、掌握专业前沿发展动态的工程师、专家和高级管理人员为兼职教师, 参与实践教学, 帮助专职教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以实现产、学、研合作。同时, 充分发挥他们知晓企业对毕业生的专业能力要求方面的优势, 在课程内容中积极引进企业的标准和技术, 在实践教学中引进企业的工程环境与培训理念, 帮助学生迅速成长为企业对口人才。
总之, 加强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是新时期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加强教学质量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迫切任务, 是培养适应社会所需人才和实现国家战略需要的重要任务,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摘要:在建设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的背景下, 构建实践教学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分析现行实践教学存在的理论教学比例偏高、理论与实践分割、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陈旧、实践教学条件不完善、实践教学监督和评价体系不完善和双师型师资队伍缺乏等问题及其成因, 提出了重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使之融为一体、革新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监督机制和评价体系和通过内培外引方式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几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李蓬实, 鄢小蓝, 李政.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4 (6) .
[2]莒萍.民办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建设的探讨[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4 (3) .
[3]程艳艳.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改革探析[J].电子制作, 2014 (7) .
[4]程建芳.借鉴国外经验强化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践教学[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8) .
[5]赵良庆, 蔡敬民, 魏朱宝.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的思考和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 2007 (11) .
[6]付兴锋, 张常年, 尹天光, 肖秀玲.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 (6) .
[7]周德俭, 李创第, 刘昭明.地方院校面向应用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1 (3) .
应用技术型高校 篇11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 本科高校 国际商务 人才培养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提出“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2014年2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要求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以下简称“应技本”)转型。
1 “应技本”的定义、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
1.1 “应技本”的定义 “应技本”是指以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为办学定位的地方非研究型本科高校。
1.2 应技本”的培养目标 “应技本”培养的不是学术型、研究型人才,而是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
1.3 “应技本”的培养模式 “应技本”以社会需要为导向,以培养应用技术能力为目标设计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国务院要求,“应技本”要大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做到学以致用。
2 目前本科高校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国家要求,三本院校和部分地方二本院校将转型为“应技本”,这些即将转型的本科高校,目前在国际商务(以下简称为“国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符合转型要求的问题。
2.1 培养目标不清晰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清晰,没有说清楚国商专业要培养学生具备哪些职业技能,能胜任哪些企业的何种工作岗位,相应的描述都是“大而空,虚而玄”。表1是以吉林、北京、上海、广东四所将转型为“应技本”的国际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例。
2.2 课程体系不合理 课程体系仍偏重传统的课程,没有根据企业岗位的相关职业资格设计相应的课程,换言之,目前的课程难以支撑企业相关岗位的职业技能需求。表2列出的是表1中四所本科高校国商专业的主要课程。
2.3 考试方法不科学 绝大多数本科高校国商专业在课程考试方法上比较传统,基本还是以期末试卷为主,但是期末试卷的考试方法对很多课程已经不合适了。如:国际货运代理、外贸单证、报关、报检等课程。对这类职业资格证书类课程,学生是否合格应该只有一个标准,就是是否能通过证书考试而取得证书,所以传统的期末试卷则基本没有什么说服力。
3 “应技本”国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措施
3.1 以职业岗位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国商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应该将培养目标具体化为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的相关职业岗位,让学生根据职业目标来安排四年的学习,可以明确定位、少走弯路。如:“本专业培养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国际商务理论知识,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商务沟通、处理涉外商务日常性工作,从事货代员、单证员、报检员、报关员等工作的应用技术型国际商务人才。”
3.2 以岗位技能为导向设置课程体系 国商专业应以岗位技能需求为导向,相应的设置课程体系。从国商专业就业岗位来看,主要应具备三类技能:①办公自动化技能;②英语技能;③职业资格技能。每类技能应该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由具体的课程来支撑实现,如表3。
3.3 以准确考察学生技能为导向设定考试形式
3.3.1 办公自动化类课程可采用“作业+阶段考+综合考”的形式。①作业。总计30分,每周课程结束布置一次作业,每次作业均需完成某项具体任务,提交作品;②阶段考。总计30分,每四周进行一次阶段考,考核前四周技能的掌握情况;③综合考。总计40分,学期课程结束进行,规定时间内完成某一项或几项具体任务,提交作品。
3.3.2 英语类课程中BEC和TOEIC可采用“仿真模拟考试”的形式。BEC考试包括:阅读+写作+听力+口试,TOEIC考试包括:听力+阅读。这两类课程考试应分成相应模块进行,从出题到组织考试,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需进行认真细致准备。
3.3.3 职业资格类课程可采用“职业资格证书成绩与课程结业成绩换算”的形式。鼓励学生考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然后根据证书上取得的成绩与课程的成绩进行换算,具体如下:先将证书成绩百分化处理,然后乘以系数1.2,作为学生的期末卷面成绩,再加上平时成绩,期末成绩计算方法如公式1所示:
公式1:
期末成绩=平时成绩+百分化证书成绩X1.2
| |
100分 20分
如:报检员证书考试满分为150,证书成绩先除以1.5,然后乘以1.2,再加上平时成绩,即为学生该门课程期末成绩。
百分化证书成绩乘以系数1.2后,成绩不以80分为上限,期末成绩若超过100分,则该课程成绩记为100分。
参考文献:
[1]苏航.独立学院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改革研究——以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为例[J].时代金融,2013(10).
[2]章安平,方华.基于职业导向的“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8(11).
[3]李新忠.应用技术型高等院校教学方法探讨[J].科技创业月刊,2014(04).
课题来源:2012年吉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课题。
课题编号:吉教高字【2012】45号。
作者简介:
应用技术型高校 篇12
高杨:王校长, 您好!河南城建学院坐落于煤城平顶山, 是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高校, 也是依托着城建与城市规划的行业性院校, 那么结合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您是怎么看产教融合的呢?
王召东:作为新建本科、地方院校、行业性学校, 随着转型的纵向发展、横向拓展, 河南城建学院已经深深地、充分地认识到转型势在必行, 并且河南城建学院的转型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转型, 而是要从内涵上深入地转型, 立足行业, 立足区域地方经济, 精准地转。对此, 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的认识是一致的。
从一定层面来讲, 河南城建学院和洛阳理工学院比较相似。洛阳理工学院最早是依托建材行业起来的, 我们学校是依托城建行业建立起来的。河南城建学院是做城市建设的, 在建校初期学校的定位就很明确, 服务于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这样的大行业。所以建校伊始, 无论是学校培养人才的定位还是服务的面向都围绕地方经济、产业行业的发展培养高级技术型应用人才。可以说, 河南城建学院就在转型的路上。
技术的进步, 材料的升级, 人们生活的方式转变、提升, 共同拉动了整个行业的升级和创新。越是传统的行业越有必要加强转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因为新兴行业本身就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 而传统行业基本上就是依据最成熟的体系往前推, 因此这也无形中抑制了传统行业的创新。这不单单是个别行业的问题, 也是全社会的问题。
以城市发展为例, 原来的城市发展都是零星插建, 现在则是区域性更新。各种交通方式的组合集成, 对城市建设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因此, 学校肯定要随之创新, 搭建新的工作系统, 建构一系列的平台。目前, 学校的大学科技园、产业研究院都在起步阶段。而在做基础工作的同时学校也搭建一些平台, 像新能源、智慧城市等。不掌握创新、没有新技术, 以后学生事业的成长和职业发展都会受很大的制约。我们希望能通过搭建一系列的平台, 如艺术创意、规划设计、智慧能源、智能建筑等让学校的教育和职业标准更加近距离地对接。此外, 在保证教学基本质量体系的基础上, 学校还要从教师、学生两个层面和工程实现零距离对接。
高杨:屈校长, 目前转型发展在高校中存在有不同的声音, 我想听听您对部分地方高校在推进转型发展中的体会和看法。
屈凌波:首先, “转”和“型”二字是对立统一的。现在高校的转型发展主要是在“型”上做文章, 而不是在“转”上。学校要先定好“型”, 明确办学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新生力量和有用人才, 明白学校的使命是为每个学生的成长提供机会和前程, 这是学校的“型”。学校要先有这样一个基本的定型概念, 再去转变办学方式、办学理念, 优化办学资源, 构建良好的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体系。
左上:洛阳理工学院校长屈凌波右上:广西科技大学副校长李创第左下:本刊主编高杨右下:河南城建学院校长王召东
其次, 教学是学校永恒的主题。但是教什么、让学生学什么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的。对现在学校体系来讲, 创新是每一个人基本的素养, 也应该成为永恒的主题, 因此,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和完整的人格才是当下学校要做的。当学校不能够适应社会时就必须要转型, 内涵的转型比形式的转型更重要。
内涵的转型需要三个转变。第一, 办学的中心要从学校和教师转到学生和社会上来;第二, 办学的指挥棒和立足点要从学校的生存和教师的生存转移到“学校、学生今后的生存”以及“为社会服务”上来;第三, 要把教育的出发点从学校已有的资源、已有的实力转到社会的需求、社会的人才发展上来。
当然, 由于每所学校都有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学科类型、不同的历史使命和不同的区域空间, 因此, 学校需要结合各自的具体情况、所在区域的需求以及所依托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来寻找自己的定位和模式。
高杨:广西科技大学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工业化信息化融合试点城市——柳州, 是一所位于西南边陲的综合型高校。李校长, 您能否给我们谈一下转型发展工作在贵校的推动情况?
李创第:广西科技大学也是一所地方本科高校, 立足柳州, 面向广西, 为当地的行业、企业服务。学校学科的核心是柳州的核心——产业汽车、机械、化工。毫无疑问, 地方性院校必须利用高等教育区域化研究作为发展点形成自己的特色, 在有限的市场范围内形成自己局部的优势, 化整体劣势为局部优势, 取得生存。近两年, 我们学校从学科体系、专业设置也一直在调整、转型。
诚然, 现在有些教育供给是无效的、低级的、浪费的, 这与我们国家经历过一段长期的封闭有关。但是改革开放之后的几十年来, 全世界对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学以致用关系有了颠覆性的认识。以前, 我们大家认为, 科学技术是沿着“基础研究——基础——应用研究应用研究”这么一条路径来发展的, 但事实上是社会的需求引领科技的发展。
尽管教育有多种多样的功能, 但是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规定, 教育的首要功能是生存。现在大学教育的转型, 与其叫转型, 不如叫升级。因为从本质上来讲, 大学转型跟政府提出的供给侧改革是完全相吻合的。如今回到教育的本质来看, 是我们能不能为学生的生存、为民族的生存、全世界的生存提供有效的教育供给。教育部提出的转型政策是非常及时的。
“双创”工作是真正地回归到教育的本源
高杨:我曾多次在高校采访, 据了解, 现在高校的课程设置似乎有些滞后、教材也有些陈旧、授课模式吸引力也不强。屈校长, 针对这种现象, 在双创教育背景下, 学校该怎么解决呢?
屈凌波:有些人说, 现在的学校就像一条流水线, 学生进来时是一团土, 出去是一块块整齐的耐火砖。虽然有的土并不适合做耐火砖, 但是没办法, 学校的生产线就是这么运作的, 学生就必须按照生产线上的要求走。
学校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大学科技园, 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很大的选择空间和一个能让他们发挥个体能力的机会。当然, 由于每所学校都有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学科类型、不同的历史使命和不同的区域空间, 学校需要结合各自的具体情况、所在区域的需求以及所依托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来寻找自己的定位和模式。洛阳理工学院有“一校、三区、四园、五基地”, 可以给学生提供真正融入真实社会的机会。我们的教学实行“2+1+1模式”:“2”就是统一的技能课, 指的是板块中的德育和智育, 也即通识教育;中间的“1”是能力教育;最后一个“1”是职前教育, 由学生自己选择是就业还是去创业。学生可以在大学科技园或者企业里开展各种各样的创新, 然后再回学校进行职前大学后的培训, 寻找合适自己发展的路子, 这样将传统的生产线式的教育和我们新的教育理念有机地结合、衔接起来。
高杨: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 我们现在提倡的转型发展背景下的双创工作, 就是真正地回归到教育的本源——学以致用?
王召东:学校的创业创新教育从本质上讲就是更强调教会学生学以致用, 因此双创教育更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业是一种眼界、一种精神, 要让学生能见到创业本身是什么样子的, 至于成功、失败, 这不重要。学生有创新的意识、创业的经历、创业的见识就足够了, 而并非说学校要把他们培养成成功的商人。这不是学校培养的根本。
在高校转型发展以及双创教育工作大背景下, 学校以及学校的管理者必须要主动地融入市场、融入产教融合之中。培养人才是一个大的工程系统, 需要合作、协调、共生。不同学校的创新理念、创新厚度和创业隐含的本源, 在于学校的厚重和培养人才的复杂性以及人才成长规律的系统化和深刻性。
高杨:应用科技大学 (学院) 联盟新材料专业协作会在洛阳理工学院的成立, 是不是意味着洛阳理工学院在新材料专业领域内具有引领作用?或者说协作会的成立将为学校的材料专业带来更多资源?
屈凌波:学校承办应用科技大学 (学院) 联盟新材料专业协作会的成立大会正显示了我们在积极主动地融合到国家整体转型发展中, 但目的不是为了引领, 而是搭建一个服务同类院校的平台。希望可以通过这个平台, 学习兄弟院校的经验, 同时也把我们的体会告知大家。
在这个平台上, 我们要做三件事。第一, 每年出台一个材料学科的蓝皮书, 做一些相关论证, 找准转型发展过程中材料学科应用的需求。第二, 打造一个与材料学科以及相关专业的资源库, 实现资源共享。学校各有各的特长, 未来我们可以共享实验室、实习企业、实训片段、建材装备等。第三, 搭建一个共建互享的实训平台。比如说, 我们学校是搞建材的, 河南城建学院是搞城市建筑的, 我们可以去他们的工程实训基地开展合作, 同时也欢迎他们来我们的建材实训基地合作, 这也是融合共享的一种形式。
教学是学校永恒的主题。但是教什么、让学生学什么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我们整个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的。对现在学校体系来讲, 创新是每一个人基本的素养, 也应该成为永恒的主题, 因此,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和完整的人格, 是当下学校要做的。
【应用技术型高校】推荐阅读:
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论文07-02
高校计算机应用技术07-03
高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情况调查报告论文08-16
谈中水回用技术在高校中的应用10-17
应用技术型大学语文05-31
技术型、应用型人才05-18
应用电工技术10-17
应用气象技术07-22
技术以及应用09-08
应用优化技术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