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游戏活动

2024-06-05

课间游戏活动(精选10篇)

课间游戏活动 篇1

课间, 虽短暂, 但容纳着幼儿在园的诸多活动, 体现出班级幼儿的发展。课间, 虽自由, 但自主中蕴含着有序与规则, 体现出班级幼儿的常规。《纲要》中明确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 内容要有机联系, 相互渗透, 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 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课间活动如何能不受时间、场地、人数等条件的限制, 更好地开展呢?于是, 我们进行了《优化大班幼儿课间游戏活动组织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 尝试将民间游戏引入课间活动, 有效地开展课间自主活动, 让我们的民间游戏唱响课间活动的主旋律。

一、收集筛选、改良创新———引入民间游戏

民间游戏, 内容繁多, 一味地拿来并不一定适合幼儿课间活动。于是, 我们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出发, 充分挖掘, 筛选改良, 把优质的民间游戏引入课间。

1.集体出动, 收集筛选。课题实施初阶段, 我们动员家长, 通过调查表、家长会等形式和家长们一起回忆、收集素材, 采用网上查询等方式整理出了许多民间游戏。如挑花线、挑小棒、挤囡囡、踢毽子、跳房子、丢沙包、抬花轿、丢手绢、斗鸡、石头剪刀布等一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儿时的民间游戏。虽然收集到的游戏很多, 但有些并不适合幼儿在课间开展。比如打瓦片, 这种需要自然条件的游戏没办法在幼儿园开展, 另外像老鹰捉小鸡等游戏, 需要的空间和场地比较大, 而我们班位于楼上, 课间玩此类游戏, 一来空间不够, 二来势必会对楼层的其他班有影响, 作为课间游戏, 我们只能舍弃这些对空间和场地要求比较高的民间游戏。于是在收集到的游戏中, 我们进行合理而科学的筛选、取舍, 力争做到既符合大班孩子的年龄特征, 又符合我班的实际情况, 为孩子所喜欢和接受。

2.改良创新, 适宜有效。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 有些两两结伴玩的民间游戏, 原本我们觉得还是比较适合课间进行的, 但是幼儿在真正玩的时候还是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如“炒黄豆”这个游戏, 幼儿很喜欢玩, 但是在天冷的时候由于衣服穿得比较多, 幼儿手拉手翻就有一定的困难。于是我们进行了思考和改良, 让幼儿手抓“尾巴”, 这样就增长了两手间的距离, 让幼儿能更轻松地游戏。又如“斗鸡”, 原本这个游戏比较强调冲撞搏击的, 我们也进行了改良, 取消了冲撞的内容, 由原来的正面膝盖冲撞改为上下互碰, 降低了危险性。

通过收集、筛选、改良, 我们真正把民间游戏引入幼儿的课间, 用民间的传统游戏来丰富课间活动。

二、环境创设、规则伴随———渗入民间游戏

1.室内室外, 动静搭配。我们根据孩子的身心特点以及游戏运动量的大小, 把民间游戏分成了室外运动类和室内益智类两大类。室外运动类有跳房子、扔沙包、斗鸡、编花篮、跳皮筋、挤囡囡、抬花轿等;室内益智类有挑花线、挑小棒、抓七子、摆五虎、石头剪刀布、点兵点将、金锁银锁等, 这样的分类很自然地把课间活动的场地以及人员进行了分隔和分配, 促使课间活动能有针对性地兼顾室内室外合理而有效地组织开展。

2.图文并茂, 规则渗透。在环境创设中, 我们运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从材料的取放、规则的图示我们都和孩子们进行了商定。比如, 在“挑花线”的游戏中, 我们将花线藏于“娃娃”的口袋中, 要进行活动的时候, 从口袋中取出, 游戏结束的时候将花线对折两次后藏于口袋中, 有序而整齐。在“跳房子”的游戏中, 我们在教室外走廊地面贴出了不同的“房子”, 并在对应的窗户上贴出了不同的跳格子的方法, 孩子们看着示意图, 一个挨一个有序地进行。在“石头剪刀布”的游戏中, 将示意图展示出来, 让孩子们能正确区分游戏的输赢。在“挑小棒”的游戏中, 我们将规则制定成朗朗上口的儿歌 (石头剪子布, 先后分清楚, 一把一抓放, 动静分得清, 你我轮着来, 一根又一根, 比出挑棒小能手) , 这样就避免了幼儿游戏时可能产生的矛盾。在课间游戏的环境创设中, 我们采用图示法、儿歌法等不同的方法将各种游戏规则、游戏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 隐含在为幼儿提供的环境之中, 把教育的要求潜移默化地转化为幼儿自发的需要。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合理的环境创设不仅让民间游戏有效地渗入了课间活动中, 更让规则与快乐渗入了孩子们的心中。

三、家长老师、共同指导———深入民间游戏

1.家长参与, 唤醒生机。《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教师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家长的教育资源, 引导家长共同参与, 共同为孩子的发展提供支持与帮助。

课题实施初阶段, 我们也碰到了一个难题, 如我们精心筛选的自认为适合幼儿开展的“挑花线”游戏, 只有个别几个孩子课间拿出来玩, 还有的花线全部是“摆设”。仔细询问后才知道原来好多孩子都不会玩。这种需要两两合作的游戏如果一方不会玩就进行不下去, 而我们老师也难有三头六臂个个去帮助指导。我们课题组成员就这个问题商讨解决:何不让家长参与进来, 让更多民间的人来唤醒民间游戏的生机与活力呢?于是我们尝试开展了一个“家长进课堂”的活动, 把筛选出来的民间游戏内容列成一张“民间游戏课程计划表”共享给家长, 邀请家长自己选择内容给孩子们进行“上课”。真有“家长老师”设计了一个集体教学活动《民间游戏:挑花线》, 通过观看视频和步骤图、讲解示范、两两练习等形式, 确实让许多孩子学会了。接下来的课间活动中, 我发现玩挑花线的孩子比以前明显多了, 还有的向同伴、老师展示新学会的“降落伞”呢!我们每两周开展一次, 并把游戏内容、玩法、活动照片等展示在家长园地中, 这样的做法吸引了更多的家长关注与参与, 更唤起了家长陪孩子玩的兴致。在这样一个良性循环中, 孩子们比以前更会玩, 也更爱玩了。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一群人影响另一群人。当家长全身心参与进来后, 唤醒了我班课间民间游戏的生机与活力。

2.教师指导, 自主公平。我们在课间自主游戏中的指导理念是:“多放手、少限制, 多机会、少指定。”在游戏中, 凡是幼儿自己能处理的事, 如角色分配、规则使用、材料选择等, 我们教师都放手让幼儿亲身体验、解决, 让其充分感受游戏的自主和快乐。当然, 这种放手并非“放羊式”的放任自流, 而是需要教师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如在游戏初期幼儿缺乏寻找游戏伙伴的能力时, 可引导幼儿先参加人数少的两人游戏, 再逐渐过渡到玩集体性的游戏。为使每个幼儿都享有公平的权利和机会, 在如何确定角色的环节中, 我们教给幼儿一些基本的方法, 如“石头剪刀布”、“手心手背”、“点兵点将”等办法选出。这样, 游戏对幼儿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 为了参加游戏, 他们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

通过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参与、指导, 激起了幼儿游戏的兴趣, 民间游戏真正唤醒了课间活动的生机与活力, 使得课间活动更加自主与深入。

四、同伴合作、妙趣横生———演绎民间游戏

通过一阶段的实践研究, 我们发现幼儿在内容多样的民间游戏中, 在快乐的同伴合作中, 演绎着课间活动的精彩。

1.同伴合作, 收获多多。民间游戏的开展方式决定了幼儿之间必须有一种合作交往意识。游戏的规则帮助幼儿摆脱自我中心, 向社会合作发展。每个游戏的规则是每个幼儿必须遵守的。游戏对幼儿的诱惑, 会使他们控制自己的行为而遵守规则, 也让幼儿从新的角度看问题。这样, 幼儿在与同伴游戏中掌握了规则, 从而形成人际协调的合作关系。一学期下来, 我们发现孩子们的争执打闹少了, 游戏时总是三五成群, 亲密无间, 脸上时刻洋溢着快乐满足的笑容, 这种收获弥足珍贵。

2.丰富多样, 演绎精彩。种类丰富、形式多样的民间游戏, 既训练幼儿反应的灵敏性, 又培养了幼儿共同参与游戏的乐趣, 养成遵守游戏规则的良好习惯。 (1) 抛毽子。毽子的用途很大, 可以用来抛、接、踢等, 但是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 踢毽子的难度较大, 于是我们就和孩子们玩抛接毽子的游戏。我们用硬一点的纸做成了板纸, 并在板纸上贴上了小手图案, 让孩子在图案的提示下, 能充分运用纸板将毽子轻松又有效地玩起来。在玩的同时还能进行你抛我数、你抛我接的合作性游戏。 (2) 丢沙包。丢沙包在我们的自主体育区里是现成的材料。只要准备好一个沙包, 用黑白配的方法分好两队人马, 游戏便可以由掷接、跳跃开始了。正确判断飞来的沙包使得孩子们成为了接沙包的高手。 (3) 陀螺。在我们的园本课程中, 有一个活动是《好玩的变色陀螺》, 我们“加工厂”里自制了彩色陀螺。不断飞转的陀螺让孩子们感受的不仅是色彩的变幻, 同时让孩子们感知了陀螺就在地上的飞速转动。获胜的孩子能不断总结出自己的成功经验:比如使用的力度、地面的光滑度等都是影响陀螺旋转的主要因素。

幼儿在同伴合作的民间游戏中, 既锻炼了协作能力, 又培养了团结精神, 更体验到了合作的乐趣, 真正演绎出了民间游戏的精彩。

虽然民间游戏的材料是简陋、廉价的, 但我们的教育是细致的、灵活的。民间游戏伴随着孩子们度过了零散的课间时间, 保证活动环节的自然过渡, 减少了幼儿的等待, 更优化了我们一日活动质量。在民间游戏引入课间活动的实践过程中, 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民间游戏不仅丰富了幼儿的课间生活, 更重要的是幼儿在这些民间游戏自由、轻松的玩耍过程中, 促进了能力和个性的发展。让我们继续传承民间游戏, 演绎课间精彩吧!

摘要:传统的民间游戏不仅简单易学, 材料易取, 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而且种类繁多, 不受时间、场地、人数和幼儿能力差异的限制。这种集趣味性、简便性、随机性于一体的游戏非常适合课间活动, 于是我们尝试将民间游戏引入课间。我们通过广泛收集, 精心筛选, 确定了适合幼儿课间活动的民间游戏;通过巧妙的环境创设, 家长教师共同指导等策略让幼儿自主且有序地开展课间活动。通过实践, 我们发现民间游戏扩大了幼儿的活动内容, 丰富了幼儿的课间活动。

关键词:民间游戏,课间活动,自主性

参考文献

[1]邓楠.人类学视野下民间儿童游戏的文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 2013.

用课间游戏濡染儿童成长 篇2

一、家长总动员,征集游戏创意

西湖文化博大精深,涵盖了美景、美食、名人、传说和诗词歌赋等文化元素。多数学生家长生于斯长于斯,熟悉西湖,但缺乏主动教育的意识。于是,学校积极争取家长的支持,激发家长的无限创意,一起出谋划策,为低年段孩子量身定做西湖课间游戏。

活动前:征集游戏点子。一年级孩子刚入学,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与探索,但缺乏规则意识。如何让孩子们课间玩得开心而有意义,这也是家长们关心的问题。于是,学校广发“征集令”,向家长们征集游戏类型。家长们给予了极大兴趣与热情,通过文字和图画等形式(见右图),推荐了各种游戏,如益智类游戏、体育锻炼型游戏等。游戏或注重培养规则意识,或怀旧传统游戏,如丢沙包、头脑风暴、跟奶奶去买菜、红绿灯等,各具特色。

活动中:自创游戏材料。融合西湖文化的课间游戏,具有文化韵味,更注重游戏特质,也因此很难有现成的游戏材料。为此,学校发动家长和孩子一起“创造”游戏素材。

例如,在设计西湖棋子时,学校提出了活动要求:1.设计一副以西湖文化为主题的棋子,可以是飞行棋,可以是大富翁棋等,种类不限;2.棋子可以用瓶盖制作,顶上贴上西湖名人的头像,棋面的格子背景可以写上西湖新旧十景,西湖美食等;3.格子内容可以是“背诵一首西湖古诗,往前进3格”“对手说出西湖十景,退回起点”等奖惩内容,尽可能有趣,要考虑孩子的认知特点;4.可以手绘,也可以电脑完成。家长们根据学校的提示,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创意棋盘,在设计游戏中,和孩子一起学习西湖文化。

活动后:提点游戏建议。每一个阶段的课间游戏后,学校都会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家长和孩子的活动感受和对下一阶段活动的设想,以此获得反馈意见和更多的游戏创意。家长们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为课间游戏的创新开展指引了方向。

例如,问卷提到:“孩子回家会和你交流学校开展的西湖文化课间活动吗?孩子是怎么和你交流的?”“你如何评价这些活动?”家长们积极回应:“孩子对学校的每个活动都有浓厚的兴趣,每次都会和我们一起讨论活动内容,一起选择各种活动素材。”“寓教于乐,让孩子们越来越了解西湖文化,传承西湖文化,老师非常用心,赞!”……而对于问卷问题:“关于西湖文化课件游戏设计,你有什么好点子?”家长们更是不吝赐教:“收集各种关于西湖的诗词,挑选优美的诗句,可以做成类似灯谜的形式,让大家写一写,填一填。”“把西湖十景图做成面具,戴着面具捉迷藏。”“是否可以把数字编进西湖的各个景点里,让孩子们在课间玩24点?选几首朗朗上口的拍手儿歌,让孩子们大面积、大范围推广,这样既可以娱乐课间,又可以让孩子们牢记。久而久之,就变成西湖小学的文化”……

有了西湖家长们的积极支持和丰富创意,西湖人开始了“和美、灵动、智慧”的西湖课间游戏之旅。

二、一月一主题,享受灵动成长

在综合家长创意和建议的基础上,学校边实践边总结,开发了西湖文化课间游戏主题系列活动。西湖文化课间游戏融合西湖美景、美食、名人、传说和诗词歌赋等文化元素,采用多种游戏形式,每月确定一个文化主题,让孩子们了解西湖文化,走进西湖文化,在灵动游戏中智慧成长。

借助西湖文化,学校开发了益智类、活动类和学科类三种游戏(见上图)。西湖益智类游戏,包括卡片拼一拼、积木搭一搭、迷宫走一走等游戏,让孩子们品尝西湖美食,领略西湖美景,赏读西湖美文,在游戏中走进西湖文化,了解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每学期初,学校设计每月活动主题,综合以上三种游戏类型,拓展形式,让孩子们玩得开心有序,更玩出“西湖味”。

西湖益智类游戏——开动脑筋想一想。6月主题游戏“拼图玩一玩——西湖食景我会拼”,是一种益智游戏。孩子们的自制拼图让人眼前一亮:有剪开的西湖美景明信片,有打印版西湖美景照片,还有孩子们和家长一起去文印店专门制作的拼版,更有孩子发挥创意,将图片贴在泡沫板上再剪切……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开动脑筋,制作了丰富多彩的拼图材料(见下图)。每到课间,孩子们就从收纳盒里取出一份份用信封装好的拼图,或自己思考,或几人比赛。每拼出一个西湖图景,孩子们都非常兴奋。为了在课间赢过小伙伴,一些孩子还请家长一起“操练”,和爸爸妈妈一起玩拼图。

9月“棋子走一走——西湖文化手中行”主题课间游戏,则是一种需要孩子们合作闯关的益智类游戏。孩子们和家长一起,或手绘或电脑排版,制作出极具创意的西湖文化棋盘。棋盘规则融汇了西湖文化常识,孩子们在玩棋子过关的过程中合作探究,不仅习得了西湖文化常识,更锻炼了合作交往能力。

西湖活动类游戏——伸展手脚动一动。“萝卜蹲一蹲——西湖食景我会记”是5月课间游戏主题,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了漂亮的西湖景色头饰,有三潭印月,有雷峰夕照,有花港观鱼,还有龙井问茶等。一到课间,孩子们纷纷从抽屉里拿出自己做的头饰,在走廊面对面站着,开始了游戏:“三潭印月蹲,三潭印月蹲,三潭印月蹲完断桥残雪蹲。”“断桥残雪蹲,断桥残雪蹲,断桥残雪蹲完曲院风荷蹲。”清亮的童音响彻走廊,孩子们不时蹲下、站起,脸上绽放着快乐的笑容。老师们也受到了感染,加入游戏队伍,和孩子们一起唱响西湖文化。

西湖学科类游戏——说唱画拼学一学。各学科老师发挥特长,将西湖游戏融入课堂教学,为孩子们营建了灵动、智慧的西湖课堂生活。例如,3月春季开学季,孩子們在数学课上学习了平面图形。于是,学校将本月课间游戏主题定为“图形拼一拼——西湖图景在画中”。孩子们和家长一起构思,将课堂上学习的平面图形剪一剪、贴一贴,并涂上颜色,再作出一定修饰,制作了精美的拼图。孩子们利用课间和回家时间,或与小伙伴合作,或与家长一起,完成了西湖美景、美食或名人的创意西湖拼贴画和七巧板等游戏。从简单的拼图开始,孩子们逐渐拼出了具有西湖韵味的组合拼图(见下图)。

语文科组则在4月开展了“儿歌诵一诵——西湖图景在心中”课间游戏,孩子们学古诗,编儿歌,感受并宣传杭州美。尤其是“美丽杭州”拍手儿歌创作比赛,孩子们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儿歌作品。学校从中选择一些朗朗上口、便于记忆的儿歌张贴在教室门口的走廊上。例如,“小朋友拍拍手,西湖美景遛一遛;叫化童子鸡,西湖醋鱼肥;龙井虾仁鲜,干炸响铃脆;肥而不腻东坡肉,花样繁多杭三鲜;清香可口莼菜汤,宋嫂鱼羹最滋味,最滋味!”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一年级孩子识字量有限,有家长特意为儿歌标注了拼音;学校则利用午休时间组织学生一起先识字。每到课间,孩子们三五成群,或围成一个圈,或随意站着,边拍手边记忆,掀起了学习西湖文化的又一次热潮。

三、社会大课间,积淀文化底蕴

融合西湖文化的游戏需要学生使用一定的西湖文化知识,一些低年段孩子对西湖文化了解不足,容易出现信心不足、兴趣不高等问题。为此,学校整合综合实践活动,领着孩子们走进“社会大课间”,推广西湖课间游戏,为更好地开展游戏积淀西湖文化底蕴。

例如,一年级联合中队利用春季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了《识名人、诵儿歌、绘画美、摄影靓》西湖文化之旅。孩子们在老师、家长的带领下,走进了坐落于杨公堤上的盖叫天纪念馆,听讲解员介绍盖叫天的生平事迹,认识西湖名人盖叫天;在杭州花圃的紫藤长廊下,孩子们分享自带的美食,还向游人宣传自编的拍手儿歌:“春风吹,白云飘,西湖边上风景好/风拂柳,水映桃,游人如织压断桥/东坡肉,小笼包,西湖美食木佬佬/小朋友,齐欢笑,我为杭州而骄傲”;长廊下,爱好摄影的孩子们或举起相机,或用手机,从不同角度记录下眼中的西湖美景。

学校每个班级都成立了假日小队,利用周末和假期,小队成员在家长的带领下走进西湖,感受西湖文化的魅力。林木葱郁的雷峰、曲桥相通的小瀛洲……在美丽的自然景观中,孩子们感受着西湖的生态魅力,讲述西湖的动人传说,感悟西湖文化的悠久历史。今年暑假,假日小队还开展了“寻访最美杭州”活动,孩子们不仅用感官去感受,还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制作了精美的画报(见下图)。

有了游戏基础,如今,孩子们争相参加西湖课间游戏。学校顺势开展了课间游戏活动之星评比活动,每间教室前门口都张贴评比表格,由学生轮流担任检查岗,为参加课间游戏的同学贴奖励贴纸。每个月考评一次,获得贴纸最多的前15名孩子将获得“游戏之星”称号,并颁发喜报和奖品。孩子们经常围着数一数,比比谁的星星多,丢了星就会着急,忙去游戏中赢取荣誉。同时,学校根据每个月的活动主题,设立了“西湖特色章”,如西湖旧十景章、西湖诗词章、西湖美食章、西湖传说章、西湖展馆章等,考查孩子们的西湖文化积累情况,力求激励孩子们通过每月的课间游戏,都能掌握一些西湖文化常识。在个人考评的基础上,学校结合每月争章情况、课间游戏开展秩序和家长参与程度等,评选每个年级的优胜班级,以此鼓励师生、家长的参与热情。

融合西湖文化的课间游戏,为孩子们带来了有序、有趣、更有意义的课间生活,也为家校合作开辟了崭新的途径。西湖师生和家长一起,在游戏中共同营建着“和美、灵动、智慧”的校园生活。

(作者单位:杭州市西湖小学教育集团

浙江杭州 310012)

课间游戏活动 篇3

关键词:课间活动,游戏兴趣,课间

许多教师都慨叹:现在的学生怎么了?不谈学习什么都好,谈学习就仿佛是进地狱,一个个都是苦不堪言状。学生不爱学习,甚至讨厌学习,学生的厌学也跟我们的教育有关。就拿课间十分钟来说,有多少教育工作者有过深入的关注呢?我们的教师在平时只是在课堂中布置一下作业就行了,至于在课间十分钟基本上就不怎么辅导,丝毫没有把课间的十分钟当作一个教育学生的阵地。所谓“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我认为,改变学生厌学、学习效率低的问题,可以从关注学生的课间活动入手。

一、开展有益的课间活动,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

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学生讲的学问,而在于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兴趣已很浓的时候,再教他学习方法,这才符合优良教育的原则。”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特长爱好是多么的重要。为了提高学生课间活动的质量,使学生能有充分的锻炼机会,享受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带来的快乐和健康,我们教师应当及时、尽力引导学生开展各类健身、益智活动,如棋类、跳绳类、文学类、踢毽类、球类等。由于课间活动只有十分钟,比较短,如果活动量太大,这样肯定会影响到下一节课的学习效果,所以在课间活动的时候,我们要求学生尽量做一些运动量小的健身活动或是开发智力的益智活动。为此我推荐几种老游戏:

(一)算二十四点

有一种数学游戏叫“算24点”,和象棋、跳棋、军棋等一样都是一种平常我们随便拿过来就能玩的娱乐游戏。这种游戏所占用的时间不多,游戏方式不难,不用占用课间太久的时间,就能达到健脑益智的作用,在学生们中间是一项比较有益的活动。这个游戏的玩法大体如下:拿一副牌,从中抽掉大小王之后就剩下了52张牌了,(如果是初玩的学生刚开始也可只用四色的1~10这40张牌)然后让学生任意抽取其中的4张牌,再用加、减、乘、除的运算方法(可加括号)把牌面上的4个数算成24就可以了,谁先算出来,谁就获胜。课间时两人以上都可以玩这个游戏,每人抽四张牌,谁先算出谁获胜。

(二)翻花绳

翻花绳是我们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常玩的游戏,它是一种利用绳子套在手上,然后另外一人通过不断地改变绳套的样子,编织出千变万化的图形游戏。常常只用一条绳子加上一双灵巧的手指轻轻翻动,就可以变换出许多不同的花样来,在让别人解套的时候,会留下许多美好而快乐的时光。

翻花绳这种游戏一般是两个人一块玩,也可以一个人玩,在玩的过程中变化的各种花式可以有很多的种类。因此,在玩这个游戏时,要求要有一条比较长的棉线绳,还要有一双灵巧的手,要找到一个和你一样爱玩翻花绳的小伙伴,这样就可以用自己的棉线绳玩出有趣又好玩、并且比较富有挑战性的游戏了。只是翻花绳时务必要眼捷手快,头脑清晰,手指灵活,否则不只变不出花招,还会秀逗打结。

(三)滚铁环

滚铁环,这种游戏在我们小时候是男学生最爱玩的一种传统游戏,男孩一手拿着用铁棍做成的V字形手柄,然后推着一个直径是60多厘米的圆形铁环向前奔跑,铁环上都会做一些小的圆环,推动时小圆环发出哗啷啷的声音。还有的同学在铁环多套两三个小环,滚动铁环的时候声音更加清脆。滚铁环时有一定的难度,并且还需要滚动的人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这就需要多加练习,才能在平地上把铁环控制好。平时可以设置集体竞赛,如50米或100米竞速赛、100米障碍赛等比赛项目等。

(四)五子棋

五子棋是一种两人对弈的纯策略型棋类游戏,不仅能增强思维能力,提高智力,而且富含哲理,有助于修身养性。小学生玩的五子棋游戏可以把规则简单化。

教师充分利用课间活动时间,引导学生开展有益的课间活动,学生一般都能自个儿找乐,像没头苍蝇一样跑的学生必然会少了很多。教师也可以偶尔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露一手,一定会让学生佩服不已。有益的课间活动,培养了学生高雅的兴趣爱好,让学生既锻炼了身体,又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既利于智力的发展,又深受学生的喜欢;既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又加强了学生们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利于班集体建设等,可以说益处多多。

二、教师要使课间的活动进一步规范,营造一种和谐的活动氛围

(一)引导学生进行文明活动

学校政教处、教导处及各班主任充分利用各种集会阵地,向学生发出集体倡议,引导学生在课间活动主要以静为主,最好不要做剧烈的运动,可以进行如读书、下棋等活动。运动量大的体育、活动等课目尽量放在室外进行,以免干扰其他学生的静态活动。

(二)定场所,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学校要每天定时开放图书室和阅览室,这样可以给学生在课间或课外活动有书可读,创造一个安静读书的地方。同时可以开放舞蹈教室和微机室,并按照兴趣小组的活动特点规定一定的场所,同时兴趣组队的教师要加强管理,确保课间活动安全、有序地开展。

(三)加强管理,确保实效

学校设置文明监督岗,每班派学生进行管理,对部分学生的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进行制止、批评,并记录下来,并与班级纪律分挂钩。全校教师齐抓共管,贯彻“人人育人,事事育人,处处育人,时时育人”的原则,努力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课间游戏作文 篇4

我们玩三国杀,康舰当关羽,我当赵云,又加上了张天宇和王博轩,张天宇当吕布,王博轩当晁操。我们又定下了规则:一人三滴血,几人一班石头剪刀布来决定。我和康健一班,我们俩团结一心, 把“吕布攻了个措手不及,最后”吕布“败了,剩下了王博轩,不知道又跑来一个人,原来是张乐成,我让他当张飞……

正到我们玩的起劲的时候,预备铃响了,我去教室里一课两整理。

我们的课间活动 篇5

课kè间jiān,我wǒ参cān加jiā了le有yǒu趣qù的de跳tiào大dà绳shénɡ活huó动dònɡ,我wǒ们men边biān跳tiào绳shénɡ边biān说shuō笑xiào。有yǒu两liǎnɡ个ɡè人rén甩shuǎi大dà绳shénɡ,可kě以yǐ好hǎo几jǐ个ɡè人rén同tónɡ时shí跳tiào进jìn去qù。我wǒ们men随suí着zhe跳tiào绳shénɡ的de一yì高ɡāo一yì低dī而ér蹦bènɡ跳tiào着zhe,我wǒ们men有yǒu时shí能nénɡ跳tiào几jǐ十shí个ɡè!我wǒ们men不bú但dàn可kě以yǐ锻duàn炼liàn身shēn体tǐ,还hái能nénɡ欣xīn赏shǎnɡ别bié人rén跳tiào绳shénɡ的de花huā样yànɡ,真zhēn是shì其qí乐lè无wú穷qiónɡ!

做zuò游yóu戏xì、升shēnɡ国ɡuó旗qí、课kè堂tánɡ上shɑnɡ认rèn真zhēn地de听tīnɡ讲jiǎnɡ、课kè间jiān悠yōu闲xián地de说shuō笑xiào……我wǒ们men的de校xiào园yuán生shēnɡ活huó真zhēn是shì丰fēnɡ富fù多duō彩cǎi,每měi一yì天tiān我wǒ们men都dōu在zài快kuài乐lè中zhōnɡ度dù过ɡuò!

1.这篇文章描绘了我们的课间活动,其中重点写的是( )

A.跳大绳 B.做游戏

C.升国旗 D.踢毽子

2.你能从文中找出同学们都喜欢大绳的原因吗?

3.请仿照例句写一句话。

例:跳大绳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欣赏别人跳绳的花样。

课间游戏活动 篇6

在投放幼儿园课间材料的同时我们考虑到了诸多因素, 其中包括:

一、注重领域相互融合, 促进个体和谐发展

我在研究幼儿园课间游戏材料的投放中, 较注重四个领域的内容, 即语言领域、科学领域艺术领域和社会领域。这四个领域又分别包括许多相关的具体内容, 分别是:

1. 语言领域:

包括普通话和儿童文学作品两大类, 即幼儿听、说、早期阅读和写前训练的基本内容。

2. 科学领域:

包括幼儿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各种事物和现象, 如动物的外形特征和习性;植物的形态、生长规律和生长的基本条件;天气、季节的变化规律等等。其次还包括一些简单的科学现象, 如声、光、电、磁等。

3. 艺术领域:

包括音乐、美术、文学三部分的内容。

4. 社会领域:

包括四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即社会环境、人际关系、行为规范、民族文化。这四个领域构成了幼儿社会领域教育活动的大部分, 充分体现了整体教育的思想。

二、结合当前教育主题, 适当延伸教育内容

我们还要根据幼儿园的实际、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教学计划和教育大纲, 精心选择游戏内容。如中班科学领域有一个教学活动的名称是“我身边的植物朋友”, 为了使孩子们增加对植物的感性认识, 我们在课间游戏中便有针对性地选择“植物”这一游戏内容, 通过让幼儿自由结伴再次观察寻找身边的植物朋友, 了解他们的生长环境以及植物朋友的相关特点。这样对我们教育教学的相关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三、充实课间材料数量, 抓住个别教育契机

在课间游戏中, 教师提供的游戏材料不一定要种类多, 但一定要数量足, 要能满足所有幼儿的需要。即使是只提供一种玩具, 也可能隐藏着许多的教育契机。例如教师在课间提供一些废旧报纸, 引导幼儿尝试着玩旧报纸的多种方法, 幼儿扔滚报纸球、用报纸做障碍物绕跑、间隔着报纸棒跳跃、在报纸上爬等等, 这样一物多玩也玩得更加尽兴, 而且在短暂的时间内也比较容易收拾。

1. 新——更新游戏材料, 师幼自制玩具。

《指南》提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 把握时机, 积极引导”。所以教师应关注、支持、引发孩子的课间活动, 满足孩子自主活动、自发学习的需要。

在我们班级我发现男孩子对于建筑队这样的建构活动很乐意参加, 在户外课间游戏又不可能将大块的积木反复搬动, 于是, 我们自制了一些建构类的游戏材料。我们到五金店买来pvc材料的水管, 另外再配上一些三通、四通、接头等辅助材料, 我们将水管分段切成所需的长短, 将这些材料放入盒子内。这样, 既满足了孩子们对于此类游戏的兴趣, 在操作的过程中又方便搬运。

2. 活——年级组间统筹, 巧妙资源利用。

由于每个班级所安排的玩具是相对固定的, 很多插塑和积木的品种和规格都是不一样的。经过年级组的统筹安排, 我们将年级组内多个班级的相对固定的游戏材料轮流更换交替, 这样, 给予孩子的就是较有新鲜感的游戏材料。我们也试图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给予孩子一定的刺激。

经过半学期的实施, 我们发现不论是我们班级的孩子, 或是同一年龄段其他班级的孩子都向我表示这样的做法让他们感到课间游戏是最放松的快乐时光。

3. 合——家园社区参与, 共享优质资源。

在进行此项活动的研究过程中, 我向我们班级的家长朋友发放了一份告家长书。不久, 家长朋友从家里带来了放大镜、磁铁、望远镜、三棱镜等材料, 这些材料进一步丰富了我们课间材料盒, 让孩子们在游戏的时候有了更多的选择。

社区的参与也一直是我们幼儿园所关注的, 在此期间我们还多次联系社区, 进行了“立夏送蛋”“科普活动进校园”等多个活动。虽然时间短暂, 但是也让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和社区叔叔阿姨一起度过课间游戏的快乐和满足。

基于快乐体育的幼儿课间游戏探讨 篇7

关键词:课间游戏,快乐体育,策略

“快乐体育”已成为体育教学的改革方向,它摒弃了以教师为主体、幼儿被动学习的传统体育教学方法,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使他们在乐中学,学中乐。近几年来,我园在“快乐体育”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采用课间游戏这种教学方法,有效地调动起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引导幼儿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促进了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一、“快乐体育”游戏的准备

做好物质和心理准备工作,是实施“快乐体育”教学的前提条件。在课间游戏中,要实现“快乐体育”教学,教师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准备工作,才能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成长。(1)创设幼儿喜爱的游戏环境。幼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新鲜的情境具有浓厚的兴趣。如在游戏场地上撒上彩色花朵做“山坡”,放上“小鱼”做“池塘”,让小朋友戴上头饰扮各种小动物等。这些游戏环境的创设,都可以激发幼儿参加游戏的欲望,从而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游戏中来。(2)设计生动有趣的游戏情节。课间游戏丰富的主题内容可以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自我表现的机会,体验自豪感、成功感、快乐感。如设计小羊勇敢地战胜大灰狼、黑猫警长抓住老鼠等游戏情节。幼儿在这些有趣的游戏中,会活灵活现地表现各种动物,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表现力。(3) 创设轻松活泼的游戏气氛。如根据课间游戏的内容、动作,配上一些音乐,使幼儿在快乐的音乐声中放松心情,创造性地表现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丰富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二、“快乐体育”游戏的形式

体育基本动作练习有时比较机械、单调,幼儿容易感到枯燥。为此,我们精心选择并设计了一些课间游戏,采用“快乐体育”教学方式,教幼儿掌握基本动作,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学到知识与技能。(1)单项练习的小游戏。幼儿对单个的动作训练容易感到乏味,为此,我们专门选择了单项练习小游戏,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轻松有趣地掌握动作。如为训练幼儿双脚原地向上跳的能力,我们选择了“小猫扑蝴蝶”的游戏。教师把制作的蝴蝶悬在竹竿上并手举竹竿让“蝴蝶”在幼儿头顶上方飞过,幼儿一遍一遍跳起扑“蝴蝶”,很快全体幼儿都能大胆跳跃了。在此基础上,老师还可根据幼儿的能力,让“蝴蝶”在能力强者上方飞高,在能力弱者上方飞低,满足了不同水平孩子的要求,发展了孩子的个性。通过这种简单易行的小游戏,教师欲强化的动作要求,在幼儿进入游戏角色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得到实现, 而孩子们在轻松掌握动作时觉得是那么有趣。(2) 同一内容不同要求的一组游戏。幼儿对动作结构复杂些的教学内容会产生畏难感,根据这一认识特点,我们对同一内容设计不同要求,逐渐增加难度,使幼儿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掌握动作要求,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比如,训练幼儿双脚在直线两侧跳,先后可设计4个不同层次的小游戏:“小白兔拔萝卜”要求幼儿在画直线的两侧左右跳;“猴子摘桃”要求幼儿在相距40厘米宽的圈里跳;“小马过河”要求幼儿在相距40厘米宽的两行线的外侧,左右来回跳;“老鼠抬轿”要求在直线两侧行进跳。通过这样4个小游戏,幼儿轻松地掌握这些动作,并自始至终保持浓厚的兴趣。(3)综合练习的大游戏。为了巩固幼儿学过的基本动作,可以把这些动作要求贯穿在一个游戏的过程中,全面锻炼幼儿肌体, 均衡发展幼儿动作。如“炸碉堡”这个游戏,可以综合练习投掷、 跨跳、钻、匍匐前进、快速奔跑的能力,培养幼儿的勇敢精神。这类游戏使幼儿在游戏中更有激情和动力,在极大的兴趣中主动掌握体育基本动作,从而很快地达到了锻炼效果。

三、“快乐体育”游戏的注意点

在课间游戏中实施“快乐体育”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课间游戏的组织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以确保真正实现“快乐体育”。(1)幼儿参与的普遍性。在教学过程中,所选择的游戏要使全体幼儿在短时间内都能参与活动。组织游戏时尽量运用多种方法,让幼儿减少游戏等待的时间,增加每个幼儿练习的次数和活动密度,从而保证每个幼儿都能愉快地参加课间游戏,并获得不同水平的发展。(2)活动强度的可调控性。在幼儿游戏过程中,要细致地观察每个孩子的表情、情绪变化以及呼吸状况,教师也可参与游戏,亲自体验游戏的负荷量,从而调节控制活动强度。可运用多峰式的游戏结构,即一个个活动小高峰形成、回落,再形成、 再回落,这样让负荷量有高有低,符合幼儿生理、心理的负荷规律,从而保证幼儿在游戏中的活动量,使幼儿不会因达不到目标而懊丧或超负荷运动而受到损伤。幼儿在游戏中始终情绪饱满、 欢乐,才能真正达到“快乐体育”。

四、结束语

“快乐体育”有益于幼儿健康成长,通过组织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课间游戏活动,充分体现“快乐体育”教学。通过课间游戏,促进了幼儿发育,增强了幼儿体质,激发和培养了幼儿的体育兴趣。此外,在课间游戏中,幼儿还养成了不怕挫折,勇于竞争,勇于创新的优良品质,使幼儿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孔德琴.在快乐晨间体育活动中培养小班幼儿积极的情感[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6).

浅谈小学课间活动安全教育 篇8

然而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座座拔地而起的校舍悄悄侵占着学生们活动的地盘, 种种竞争侵占着学生的时间。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学生的课间活动也正在不知不觉中“与时俱变”。

这让学生欢喜无比的课间, 现在却成了我们的忧愁。现在安全问题使得现在的学校对课间活动充满了畏惧。这本来使学生快乐、期待的课间十分钟却让我们教师过得提心吊胆, 时常会跑出办公室看看, 一有学生急促地来打报告, 总会让教师把心提到嗓子眼, 生怕会出现什么安全事故。

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还是高举安全大旗?是把课间十分钟充分还给学生还是非法剥夺学生的休息权利?很多学校和教师还是无奈地选择了后者。

于是一个看似简单, 实则复杂而又两难的课题摆在我们面前。如何让学生的课间活动充满快乐而又确保安全, 让他们在欢快的课间十分钟里更好, 更快地茁壮成长?纵观当前学生频频发生事故的课间活动不外乎两种方式, 一种是课间的时间完全开放给学生的。他们在这个时间段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 这个时间不属于教师。另一种是教师参与的课间活动, 但角色是监督者, 只是负责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如果我们把前者称之为“放养式”的课间, 那么后者就是“圈养式”的课间了。针对这种现状, 笔者做了如下探索。

一、学生随意活动, 活力四射却是处处充满了危机

没有学习任务的课间学生是快乐的, 没有教师的课间学生是原生态的, 他们身心得以彻底的放松, 无所顾忌地尽情放纵自己, 可以说是生龙活虎, 生机盎然。这样的课间能给学生充分的体能锻炼和思维放松的空间。但这样的课间也成了班主任和班级学生的真空隔离带, 是教师教育和管理网络的一个盲区。这十分钟里学生的活动是不可控和不确定的, 很多问题在这十分钟都有可能出现和发生。在这拥挤的活动场所, 在学生缺乏自制的状态下, 在学生高度密集的现状中这样的课间活动显然是危机四伏。今天这个砸坏了玻璃, 明天那个可能又碰破了头, 甚至会出现重大事故。显然放养的课间不可取, 没有发生安全事故是幸运, 是侥幸, 出了安全事故那是必然。这种课间活动教师就成了“消防员”, 天天紧张, 天天繁忙, 今天这里灭了火, 不知明天又会在哪里出事, 可谓是防不胜防。结果是坐在办公室里也搞得自己很紧张。

其实课间学生的活动并非完全不可预见, 学生的喜好, 学生的性格, 近期班级的状况, 都可预测学生近期可能发生的动向。所谓知已知彼, 我们教师要打入学生内部, 这种打入不是卧底, 更不是窥探, 而是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这种距离不是空间上的距离, 而是心和心之间的沟通, 空间上的走近那只能是看住了学生的身却看不到学生的心。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才有可能预见可能出现的问题, 才有可能知道学生们心里想什么, 会发生一种什么问题或者是出现什么苗头。成为了他们的一员, 就不会因今天解决了一个问题, 而担心不知明天哪里又会出现新的问题。

二、教师参与, 学生活动无味, 班主任疲惫不堪

出了事, 学校和教师都很麻烦, 看来放任学生自由活动是不行的。于是本来就很辛苦的教师就下到了班里, 看起了学生, 或是在教室或走廊一会指着这个“慢点跑, 这样危险”一会对那个嚷“不是讲过了吗, 不要玩这种危险的游戏”……乃至出现下课了不许动, 还在座位上待着, 没事就是不许出教室, 也不许离开书桌。教师就这样看着, 疲惫不堪了, 还是不能防患于未然。这样的课间让教师始终徘徊在学生之外, 劳累而又低效, 繁琐而又紧张, 无奈而又尴尬。学生则总感觉有双监督的眼睛在盯着自己, 玩不尽兴, 学不上心, 自然就衰竭了课间活动应有的休息、调节、承上启下的功能。长此以往师生关系更是得不到加深和改善。那么如何才能智慧地引导学生过好十分钟, 使班主任从这种尴尬的境地走出来呢?

1. 参与学生的活动, 让管理覆盖课间。

让课间成为师生共同的课间。其实课间活动不仅是学生的活动, 也应该成为教师的活动。任课教师下课后慢走一步与学生交流片刻, 这时的交流可能是最有效的交流。哪怕是和学生说上一句话, 回答他们一个问题, 甚至是和学生会心的一笑也许会是对孩子最好的指导。下课铃响起, 班主任教师不妨走出办公室, 加入到学生活动中不妨也来放松一下, 跳几下皮筋, 踢几脚毽子, 参与学生的游戏, 引导他们唱唱歌。这样的课间就在教师可以掌控范围之内, 教师的参与也让学生游戏得更加起劲和投入, 玩得更加健康和向上。

2.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让提醒不间断。

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 不可能每个课间都能参与到学生中去。这就要在班级中选出负责任的安全员, 让他们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引路人, 以便能及时发现课间的不安全因素, 及时提醒同学。安全员的作用不仅是对他人的提醒和监督, 更多的是让他影响到全班每个成员, 让安全约束由他律发展成自律。

3. 充分利用班级布置, 让警示常在眼前。

教室的布置不仅具有装饰性, 更应当具有感染性和教育性。在班级的布置中巧妙利用黑板报、宣传标语、友情提示等载体发布活动提醒, 让这些善意的提醒象电波一样源源不断地向活动中的学生发射, 让学生处处都置身于温馨的提醒之中。比如, 我在班级门前的创造栏中标有“你慢一点, 我慢一点, 安全多一点”, 在班级前面提示有“时时注意安全, 处处预防事故”的字样, 学生无论在走道里还是室内眼前都有醒目的警示提醒自已。

4. 开发课间文化, 创造快乐健康的课间环境。

课间活动, 学生是主体, 是活动的主角和支配者, 但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和指导。课间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多种多样, 健康向上的课间活动能更好地发挥课间活动的精神调节, 情感交流等作用。不当的课间活动则会让课间活动丧失它应有的功能。所以课间活动其实也是一种文化, 这就需要教师对课间活动的内容和方式进行正正确的引导和研究, 需要充分开发课间文化, 让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带给学生无限的快乐。

幼儿园课间活动的现状与反思 篇9

目前在幼儿园的课间活动中大都存在以下两种现象:“圈养”和“放羊”。

(1) 圈养。圈养是指幼儿的活动在教师的高管束之下, 幼儿大都能中规中矩, 但是幼儿的身心很难得到最大程度的放松, 这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是很不利的。幼儿时常会表现出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2) 放羊。放羊是指教师不管幼儿的活动, 让他们完全地自由活动。我们经常可见教室里幼儿飞快地奔跑、大声地叫喊, 这样虽然能放松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紧绷的神经, 但是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而且也不利于下面活动的开展, 经常有幼儿很难平复兴奋的神经, 活动的效率也就大打折扣了。

二、原因分析

仔细分析原因, 不难有源可溯。根源有二:

(1) 教师观念落后。许多教师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 认为我们只要把幼儿的学习活动搞好了就行, 其他的就能放低要求, 课间活动可以很随意。只要能保证幼儿的安全就行。他们没有认识到课间活动对于幼儿的重要性。

(2) 活动环境单一。幼儿活动的环境比较单一, 缺乏对幼儿的吸引。比如活动区的材料区经常摆着几种一样的东西, 教室里的环境也一直是老面孔, 难以保证幼儿持久的兴趣。

三、幼儿园课间活动的有效措施

1. 正确更新教师观念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课间活动是调节幼儿生理、心理的重要时机, 它能放松幼儿高度紧张的神经, 对幼儿的身心健康都是大有裨益的。让幼儿休息一会儿, 以便其有更好的精力投入到下一次的学习活动中。在课间活动中蕴藏着大量的教育契机, 教师要及时关注并抓住时机, 发挥教育的最佳效应。

2. 精心投放游戏材料

精心投放活动材料, 为幼儿创造一个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 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教师可以精心设计活动区, 使活动区的设置科学合理, 而且材料丰富、可变、有层次、可操作。例如可以经常更新教室里的环境, 使得教室能根据主题不断变化而更新, 使幼儿有新鲜感, 有话题讲。

3. 巧妙创设室外环境

在室外的走廊上画上几根彩色的线, 就能成为孩子边唱边跳五线谱的好地方。地上的格子会成为孩子喜爱的“跳房子”。地上写的数字不仅能让孩子认识单双数, 而且可以玩各种各样的体育游戏, 例如单脚跳、双脚跳、造房子等。所以要巧妙创设室外环境, 让幼儿在课间有既轻松又好玩的地方。

4. 创新应用民间游戏

民间游戏也是幼儿课间活动的最爱, 一些徒手的游戏就受到幼儿的热烈欢迎, 例如丢手绢、切西瓜、木头人、熊和石头人、炒黄豆、萝卜蹲等。幼儿在玩这些游戏的时候也能创新运用, 比如:丢手绢, 现在的孩子一般没有手绢, 我们就商量用别的代替, 用孩子身边的一个小玩具, 抽屉里的铅笔盒, 手上的一只套袖等。如果丢手绢的歌重复唱了很多次, 幼儿觉得趣味性不大后, 我们就商量唱一些动画片中的歌曲, 幼儿唱着熟悉的歌曲, 玩得特别开心。

5. 无痕开展活动延伸

课间活动还可以作为集体活动的有效补充和延伸。有时一个有趣的集体活动后, 幼儿的兴致仍旧很浓, 我们就把集体活动的内容延伸到课间活动中。因为不是集体活动, 幼儿身心放松了, 玩起来也就更加投入, 表现也更为出彩。一些手工活动结束后, 幼儿总是喜欢拿着自己的作品和别人说一说、玩一玩, 一个课间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结束了。

6. 积极进行幼师互动

课间活动如果有教师的参与, 能使活动变得更加有趣, 有利于游戏发展得更深, 新游戏学习得更快, 同伴之间的关系更加良好, 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

7. 及时有效的评价活动

课间游戏活动 篇10

一、趣味踢毽。随时运动

在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构建上,可以遵循创新、快乐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年龄层次和学校环境等选择适合的体育活动。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要呈现出因人制宜、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当地的民俗民风,将民间体育项目也融入进去,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趣味踢毽子的游戏,让学生随时可以参与到活动中。

在活动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练习一些毽子运动的基本技能,除了掌握用脚内侧在身体前方或侧面踢这样的基本动作以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因材施教地教导一些难度更大的项目,如“倒钩”,指的是背对毽子即将运行的方向,在身体前上方用脚面踢向身体后面。除此以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丰富多彩的趣味踢毽子活动中来。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可以组织他们参与儿歌伴唱踢毽子活动,让学生一边念诵儿歌一边踢出规定的动作,用有趣的儿歌激发他们的兴趣。对于年纪较大,掌握了一定技能的学生来说,可以组织他们参与到各式各样的踢毽子活动中来。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连续踢活动,看谁先让毽子落地,谁即为失败者;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花样踢活动,让学生用打跳、打剪、打环等技术性较高的动作来踢,看谁的花样最多。踢毽子的活动十分方便,可以让学生随时融入活动的氛围中。

在大课间活动中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简单易行又深受学生喜爱的趣味活动,如踢毽子等。这种活动能够训练学生身体的协调性,对活动关节,加强韧带也有一定好处,它不需要专门的场地和设备,运动量可大可小,是课间活动的好选择。

二、课间体操,阳光心态

在组织学生参与大课间活动的时候,可以组是学生参与一些集体项目,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保持阳光的心态。教师可以选择让学生在上午二三节课之间进行课间操,时间以20分钟为宜。可以让学生参加广播操活动,也可以将体育舞蹈、球操等项目融入进去,促进学生对课间体操更感兴趣。

在课间体操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音乐的伴随下参与到体操活动中,可以选择全国中小学广播体操,如七彩阳光,这套体操动作幅度较大,对于学社的身体柔韧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能激发学生健康向上的阳光心态。还可以选择舞动青春这样动作幅度较大的体操,这套体操用新颖的不对称动作和变奏动作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体现了青春的活力。放飞理想也是不错的课间体操,这套体操的音乐节奏比较快,动作难度较大,适合于素质较好的学生。除了选择全国中小学广播体操以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为其量身定做一些课间体操例如对于那些对搏击等运动感兴趣的高年级学生,教师可以组织他们参与搏击操的活动。搏击操将挑战性和娱乐性结合在一起,动作简单易学,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让小学生学习的动作,鼓励学生学习。

课间操能够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保持积极的态度,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课间操需要全校师生合作配合才能够完成好,所以对于校风和校园文化的建设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三、互掰手腕,不言放弃

在课间活动中还可以给学生安排一些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的练习,然而枯燥的项目却往往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将有趣的游戏和体育锻炼融合在一起,如组织学生进行掰手腕的比赛。掰手腕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臂力和腕力,也能够激发学生的竞争心,促使学生养成不轻言放弃的信念。

当遇到下雨等不适合在户外进行活动的天气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掰手腕等可以在室内进行的活动,用趣味体育游戏来激发学生的锻炼乐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体能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比赛方式,如对手是体力较弱的女生的话,女生在对男生的时候可以使用双手。另外,对于一些体能较好的学生,也可以采取让其左右手同时挑战一人的方法,用来激发学生的竞争精神。掰手腕的游戏有助于给学生树立起学习的榜样,能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体能锻炼之中。教师要注意的是要让学生注意在掰手腕之前先进行一些准备活动,例如可以转动一下手腕,拍打一下胳膊上的肱二头肌等部位,另外,还要检查参赛的学生的指甲,不允许蓄长指甲,并在手肘以下放置肘垫,这样能够避免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受到不必要的伤害,促进学生安全而高效地投入到掰手腕的活动之中。

掰手腕的活动虽然简单,但是却需要腕部肌肉、肱二头肌、前臂屈指肌、肱三头肌等不同部位的肌肉协同作用,对学生的体能有一定促进作用。然而教师也要注意学生的安全问题,让学生在活动前做好预热运动,学会循序渐进地用力,减少受伤的可能性。

上一篇:软件设计师考试分析下一篇:植被类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