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与共享

2024-05-20

建设与共享(精选12篇)

建设与共享 篇1

摘要:随着企业集团的不断发展, 财务信息的数量变得庞大, 出于财务管理的新型要求, 财务共享随之应运而生。本文介绍了企业财务共享的主要内涵, 探讨了运用财务共享产生的问题, 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企业管理,财务管理,财务共享

一、企业财务共享建设的重要性的契机

共享服务比较权威的解释是布莱恩.伯杰伦在《共享服务精要》中给出的定义:“共享服务是一种将一部分现有的经营职能集中到一个新的半自主的业务单元的合作战略, 这个业务单元就像在公开市场展开竞争的企业一样, 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目的是提高效率、创造价值、节约成本以及提供对母公司内部客户的服务质量。”

企业集团发展到一定规模后, 传统的分散模式下, 财务人员的数量就会变得非常庞大, 分散在各地与各个机构。总部在统一调控时费时费力, 各地人员在理解上还存在较大偏差, 分支机构人员单独进行核算, 管理控制, 不同企业的财务人员不能共用, 企业成本也迅速增长;财务人员还会耗费大量时间精力从事基础核算工作, 财务的工作质量、管理水平都参差不齐。由于上述弊端, 财务共享服务就应运而生了。

当然, 财务共享服务的应运而生也是基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分布式的办公成为可能。信息技术的运用优化了组织结构、规范了流程、提升流程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或创造价值, 才使得财务共享能以市场视角为内外部客户提供专业化的生产服务。财务共享服务将原分散到集团内部各基层业务单位的财务基本业务集中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统一处理, 通过网络为分布在企业集团内不同地区的业务单位提供标准化、流程化、高效率、低成本的共享服务, 并为企业创造价值。企业财务共享的基本模式大致可分为服务型和管控型。服务型致力于交易处理服务的平台搭建, 管控型则整合了基础处理和财务监督管理职能。目前结合本公司结合自身的情况, 选择了服务模式。按总账、费用、资金等为主模块建立财务共享中心。

二、现阶段企业财务共享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 财务共享职责划分不清楚

目前企业按会计工作的几个重点部分, 将财务共享分为:总账中心、信用中心、收入款中心、费用中心等。而对于不熟悉财务分类的人员, 例如业务员, 如想知道报销何时能到账, 就存在到底应该咨询费用中心还是收付款中心呢?想对应的对于费用报销不能及时到账的K PI到底是由费用中心承担还是收付款中心呢?也有可能是费用中心已提交单据, 付款中心也进行了付款, 但由于总账中心做账时间的原因, 造成了账面的记账延迟。此种情况下, 就会造成各个中心间职责的划分问题及各自处理事务缺乏及时性。

因此, 需要处理好财务共享机构定位和各个共享机构的职责划分, 各个共享机构作为企业财务部门的不同分类既有区别又有很多方面需要相互配合, 要明确各个机构的职责, 避免出现“真空地带”。

(二) 财务共享缺乏激励机制

设置共享中心后, 员工的工作变得相对单一了。在传统模式下, 会计人员有机会从应收、应付、总账等方面进行岗位轮换。而设置了共享中心后, 中心的人员的工作就会单一的变成仅应收或者仅费用审核等等的内容, 相对于之前的分类, 可能在员工的职业发展方面缺乏了吸引力, 如费用中心人员整天在与各种报销、发票等打交道, 工作繁琐又相对枯燥。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应该注重如何建设激励机制, 让财务共享的参与者更积极。

(三) 财务共享机制流程未实现标准化

对于财务共享机制的新兴事物, 企业缺乏可直接借鉴的内容。各个共享中心由于内容性质的差异, 流程也会存在不同。统一的、标准化的会计核算规则与业务处理流程, 是成功实施财务集中核算的关键, 应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后续统一处理规则和流程。但是, 财务共享中心在建成之初, 仅仅是人员的集中, 而人员由于前期的操作习惯等不同, 难免在操作同类型的事项时, 存在不同的操作方式。

(四) 财务共享缺乏考核机制

各个共享中心由于工作的内容缺乏可比性, 每一种考核方法都有其独特性, 很难用同一个考核标准去评定共享中心的优劣。例如如果只设置标准为100件, 超过标准量享受浮动工资的方式作为考核标准。此种方式运用在付款中心可能很适用, 但是在费用共享中心实际操作中, 仅仅按件数去考核人员的工作, 遇到一些难度比较大的, 或者附件比较繁琐的单据就会占用员工大量的时间, 而因为件数少影响到操作人员的绩效。同样。在总账中心单单以每月完成凭证的多少去考核员工也显得有点脱离实际。

三、优化企业财务共享建设的对策研究

(一) 明确企业财务共享中的职责分工

对于职责分工的具体划分, 企业应定期检查各个共享中心的内容, 避免工作的重复性。如果财务工作的内容需要不同中心进行合作, 可以制定一个完善的流程可以有效地避免重复工作或无人提供相关内容的窘境。虽然共享中心分为总账、费用、资金等但其实各个共享中心都是有关联性的, 增进大家沟通非常重要。每个月组织各个共享中心的管理人员开会集中处理中心协作问题。因此, 在日常的管理中, 应尽量多运用现代化的沟通工具, 有问题及时联系沟通处理。根据公司目前现有的ER P架构, 建议把各个共享中心与ER P架构中的内容相结合, 例如付款中心、费用中心操作A P (应付) 模块, 信用中心操作A R (应收) 模块, 总账中心负责G L (总账) 模块。例如当费用发生后, 实物单据传递至费用中心, 费用中心人员完成审核后在A P模块中完成凭证, 业务单据通过影像扫描系统扫描生成, 一张张影像单据携带条形码形成新的虚拟实物流, 通过网络实时传递到付款中心。付款中心人员在接收到影像单据后核对费用中心的凭证内容, 进行付款。最后实物单据传递至总账中心进行统一装订。在此过程中涉及到三个共享中心的分工合作, 各个中心人员要及时完成自己的工作后, 传递至下一个环节。

(二) 营造良好的财务共享激励机制

企业按共享中心不同性质, 设置不同的激励机制与评分标准, 引导员工树立岗位责任意识和职业风险意识, 强化团队协作和沟通服务。虽然采用共享中心模式后财务人员很难能横向的发展其他财务共享中心的内容, 不利于财务人员的全面发展, 但是可以通过激励员工对于本共享中心的内容进行纵向的思考而发展出某方面的专项人才。同时, 企业出于人员成本的考虑, 对于某些比较简单的共享中心的内容, 在人员需求时可不必消耗太多的人力成本去招募高端人员, 用更合理的人力成本去构建共享中心, 同时给予较低层人员一定的学习环境激励他们自我增值。

(三) 加快标准化流程的建设

随着共享中心的不断发展需求, 通过流程再造和优化, 每个岗位之间的接口更为标准, 流程运转过程更加高效和透明。标准化的流程单元使得每个业务单位对业务能力的要求大幅降低, 人员的培训能够迅速完成。首先, 寻找关键流程, 将关键流程运用专业工具表述出来, 流程图与文字的结合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其次, 对流程表述进行分析, 此时除了实际业务操作人员还需要借助流程专家的建议实际操作人员对流程有深刻的了解但往往缺乏优化流程的动力和能力, 此时流程专家就能发挥很好的作用。最后, 流程优化后需要一个稳定期, 在此期间需要加强对流程的检查和控制, 以确保始终按新的流程方案进行运作。例如, 企业费用报销原始单据从费用中心转送至付款中心的流程就是在变化后, 形成了目前的影像传送模式。最初, 使用快递方式进行传送存在原件丢失和泄漏的风险, 而后改成了影像传送模式, 然而, 影像模式存在查询单据费时费力的问题, 在后期运行过程中, 费用中心增加了条形码识别和控制。这才形成了目前的单据流转模式。

(四) 推进考核机制的建设

随着共享中心的人员磨合期结束, 企业选用“卡普兰平衡计分卡”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四个角度, 进行绩效管理。各个共享中心在这四个方面的考核会根据自己中心的特点进行微调。例如, 总账中心的考核侧重财务、学习成长方面;信用中心侧重客户方面等等

总之, 财务共享服务的发展潜移默化第影响着财务行业的发展。优化流程是当前的新研究课题, 建立财务共享中心, 有效实施财务共享服务, 相信未来的财务, 一定是共享服务的天下。

参考文献

[1]袁林华.《集团公司财务共享服务模式问题探析》.《中外企业家》.2015年第36期.

[2]刘婷媛.《企业财务共享服务管理模式探讨》.《财会研究》.2007年第2期.

[3]徐玉高.《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面对的挑战及对策》.《中国石油企业》.2014年第2期.

建设与共享 篇2

作 者 :陈 新

工 作 单 位 :十堰市郧西县夹河镇初级中学

二0一三年四月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的制定与实施昭示着我国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现代社会早已步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强烈冲击着社会上各行各业,教育也不例外。电子备课、开发课件进行辅助教学等等已经被广大教学工作者掌握和应用,但很多时候,信息技术用于教学还只停留在较为肤浅的层面,随着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概念的提出,要求信息技术用于教学必须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作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一个关键环节——学校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应用和共享就尤其重要和必要。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应用;共享;

Abstract:..The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national long-term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plan(2010-2020)"beckons education reform in China has entered a new stage.Modern society has already entered the information ag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a strong impact on the businesses in the community, and education is no exception.Electronic prepa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urseware aided teaching has been teaching workers to master and applications, but a lot of the time,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teaching only stay at a more superficial level, with the proposal of the concep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integration of disciplines, requirements iT for teaching must be raised to a new level, a key link as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ubject-the schools teaching resource library construction, application and sharing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and necessary.Key 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teaching resources;application;sharing;

目录

引论...................................................................................1

一、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发展历程和现状........................2

(一)国内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发展历程..............................2

(二)国内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发展现状..............................3

(三)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4

(四)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4

二、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环境建设与发展要素分析.......................5

(一)先进教学资源环境发展要素分析..............................5

(二)以机制建设推动先进教育资源环境发展要素的系统化发展........7

三、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应用与共享方案设计........8

(一)建立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的系统模型.........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各子系统的功能设计与实现..................................9

(三)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运用...................................14 结语.................................................................................17 参考文献............................................................................18

引论:教育信息化的最大特点就是教学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及资源的开放、共享。随着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教育资源的建设已迫在眉睫。对于教师来说,高质量的备课,精美的课件制作,生动的动画演示以及教师再学习等等都离不开强大的资源背景;而对于学生来说,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培养学生研究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的能力不仅需要强大的资源平台,而且其质量的高低也成为资源建设的关键所在;对于学校来说,建设校园网,价格不菲的投入,又如何能为学校的教学工作服务呢?校园网如何来发挥信息技术教育的积极作用呢?显而易见,牵扯到教育信息化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强大的教育教学资源,资源库已然成为新一代教育网络的心脏。但是另一方面,仅仅建立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库还远远不够,因为我们之所以建立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库是为了将其投入到教学中去,让其真正成为教学工作者的教学工具,因此数字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应用以及资源的共享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应用和共享的现状出发,阐述了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发展历程以及建立实现数字信息化教学的意义和必要性;重点论述了数字化教学的应用和资源共享的方法;分析了在信息时代应用数字教学资源的整体构想;展望了未来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应用、共享的发展方向,着重了解教师对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的态度、意见和建议,分析教师应用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现状和需求,探究高校资源建设、应用和共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以期争取为中小学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和教育信息化的区域推进与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一、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一)国内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发展历程 到目前为止,国内资源建设大致经历了如下三代:

第一代教学资源库:以文件夹的形式管理素材,素材以成品课件、PPT、图片、视频资源为主,因此也被称为文件夹资源库。这一阶段资源库应用为教师提供的主要服务相当是将板书、挂图和记录片通过投影(或电视)播放出来;其优点是: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提高了教学效率;缺点是:应用对象仅限于教师,不能普及到学生。

第二代资源库:结构为“系统+课件”,学校通过购买成品资源库作为基础,更新完善主要通过零星开发和各处搜集进行,因此也被称为系统——课件库。在应用方面,许多学校制作了大量的多媒体课件,为赛课和公开课准备,通常每堂赛课需多位教师辅助,从设计到PPT、动画制作到素材搜集。这一阶段的成品资源库没有统一标准,其缺点是: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各资源库素材无法共享,教师制作的课件因为不符合别人教学思路,通常也无法提供给其他教师使用。优点是:这一阶段的资源体系较好地解决了“建库”的问题,但有待完善;

第三代资源库正是目前大力倡导的新一代资源库,具有统一标准、体现课改思想、强调探究、注重交互性、全面整合现有资源、素材与管理系统分离、课件设计理念紧密结合E-learning(网络化学习)等特点。教育部资源建设标准的及时推出也为此次资源建设推波助澜。管理资源的功能模块被独立出来,资源以纯“素材”的形式存在,将“素材”放到管理系统中才能方便快捷地使用,基于E-learning的网络课程开发和满足远程教育的需求成为第三代资源库建设的新目标。在此背景下,各教育单位迫切需要建设一个开放共享、动态更新、与课程改革同步并面向师生(甚至家长)的综合性资源库,以适应学校校园网、教育城域网需求,实质解决教育信息化应用问题。

可见,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资源建设问题已成为现阶段教育教学问题的制高点和重心,也是教育信息化能否实现的重要保障,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现实和战略意义。因此,我们将在硬件条件完全符合建设教学资源库的基础上,结合学校所积累的丰富教育资源,开展专业基础教育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二)国内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发展现状

1、教师使用的教育资源的主要来源

随着教育信息化深入开展,教育领域的数字化资源越来越丰富,教师获取教育资源的方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教师通过哪些方式获取需要的教育资源是本研究关注的主要问题。

调查数据显示,目前62.1%教师所用的教育资源主要来源于网络,其次是电子图书期刊,占18.7%,而在过去作为主要教学资源的传统纸质图书期刊,现在被教师选择的比例只占12.3%,远低于网络,而只有5.9%的教师选择使用光盘。可以看出,目前数字化教育资源己成为我校教师的主要资源来源。

2、教学资源的需求类型

对于教学资源的类型需求,教师需求最多的是多媒体教学课件,达到88.2%,其次是电子教案占69.5%,网络课程和教学软件基本相当,分别是44.9%和41.2%,教学录像和专题学习网站的需求分别为35.3%、33.7%。从调查数据看,教师需求比较多的是与课程教学紧密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对于其他资源类型需求也比较高,这说明教师需求多样化的教学资源。

3、教师需求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倾向

对于图书馆数字文献资源、网络课程、教学课件、多媒体素材和软件资源几种常见类型的教育资源,绝大部分教师均表示有迫切需要或需要。而校内这几种类型的资源,只有图书馆数字文献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其他几种资源则比较少。关于学校的数字化教育资源能否满足需求的调查,接近60%的教师认为学校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基本能满足自己的需要,有40.6%的教师认为学校的数字化教育资源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通过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教师需要数字化教育资源,尤其是多媒体教学课件、网络课程、多媒体素材、软件资源等,而这几种类型的资源学校的丰富程度一般,也只能基本上满足教师的需要,有些甚至还不能满足需求。因此,今后学校在进行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时,要丰富教育资源的类型,不仅仅是购买几个数据库的问题,更应该考虑到资源的多样性。

(三)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

1、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是校园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离不开强大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和使用已经成为关注的中心。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立,不仅改变了过去各学科教师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的状态,使得原本孤立、零散的教学资源产生整合聚集效应,也避免了教学资源的重复建设和浪费,增加了教育的新手段,方便了师生的使用,对促进教学改革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2、运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教学符合中小学生的特点,更能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应用有利于促进知识的更新与拓展、扩大课堂容量贯彻“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思想, 由于中小学生的形象思维相对于抽象思维市占主导地位,对于一些抽象的定义、概念、几何形状等的理解有一定难度,而数字化的多媒体的运用恰好使得这一问题迎刃而解。同时,大量的教学资源的开放,有利于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有助于分层教学与个性化学习分享专家经验,共建精品立体化课程资源,弥补师资不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资源共享,实现教育公平。

(四)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和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国内各教育机构和各中小学纷纷加快了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应用方面的探索步伐和改革力度,并逐步建立起了与数字时代接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目前国内中小学教育的数字化、信息化程度去前几年相比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也存在很多问题。而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对我国中小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发展现状有充分的估计,对现状和问题有清醒的认识,对未来的挑战和发展有科学的应对措施和战略安排。

1、数字化教学资源的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最近几年,“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共享”已经成为许多教育工作者的口头禅,但实际上学校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通常还是传统式的灌输式的教育,学校的机房经常是空空如也,学生获得教育信息的最主要的方式还是课本以及老师的口头灌输,而作为学校,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将优质教学资源放在一个开放的平台上,供学生自主的获取。由于学校不能充分从思想上认识到数字化教育资源的重要性,也没有从实际行动上花大力气支持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使得数字化教育资源在中小学的发展非常缓慢,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应用和共享也就无从谈起。

2、缺乏有效的资源共享与管理机制

近年来,伴随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取得了一些成 就,但另一方面从总体上看,无论是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还是现代远程教育实践领域,缺乏有效的资源共享与管理机制导致了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1)适于教育教学应用的优质教育资源较为匮乏;(2)适应和满足于特定学程领域的多样化的、海量的教学资源环境较为缺乏,特别是适应国家新课程改革需求方面;(3)在集成社会资源与投资以支持教育教学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方面,缺少有效的政策及相关激励机制;(4)优质资源可持续生成和发展方面缺少有效的环境等。由于缺乏有效的机制,虽然社会、国家在数字化教育资源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物力、财力,但难以构建搞笑的数字化资源共享系统和环境。

二、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环境建设与发展要素分析

(一)先进教学资源环境发展要素分析 如前所述,生成教育教学资源,并促进区域内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协同共享已经迫在眉睫。如何形成高可利用性的教育资源共享环境,如何促进教育资源共享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如何支持以教育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观点之下的教育资源的生成、演变与优化,如何促进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的创新型应用等问题已成为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发展前沿。为深化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提升构建先进教育资源共享环境的意识和层次,我们不妨对构成这一资源环境建设中的相关要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一下分析模型;

在该要素分析中,总体可以分为三类:第一,最基本的要素是资源系统中的主体要素,即资源的提供者、资源的管理者、资源的使用者和(可拓展的,分布的)资源共享平台;第二,中间层次的要素是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下的资源极其发生在资源上的诸多活动;第三,在两侧,是先进资源与管理环境中的两个支撑要素,即平台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性以及资源面向教育教育的可用性。这三类要素中,第一类,要素是构建先进资源共享环境的基础,特别是有效的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是关联教育资源提供者、教育资源使用者、教育资源管理者以形成多主体协同的物质基础,是系统“先进性”的起源。第二类和第三类要素是软要素,这些要素中,以全生命周期理念开展教育资源共享与管理是“先进性”实现的重要保障,而符合教育教学需求是“先进性”实现成功与否的关键,可持续发展性要素是“先进性”资源系统能够产生更广泛社会影响、实现社会投资回报的关键。相关要素内涵分析如下:

在第一类基本要素中,资源的提供者、资源的使用者、资源的管理者应围绕先进资源环境建设而开展有效的社会分工和协作,在协同论指导下形成紧密协作的社会群体,这种协作关系的支撑应落实到资源共享平台上,得以物化的支撑和有效运作,因此,(可扩展、分布式)资源共享平台是建构先进资源共享环境分析模型的物质基础。在第二类基本要素中,为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生成与运用,必须以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理念开展资源的管理,包括在“资源的准入”“海量资源生成”(海量是先进资源共享环境高可用性的前提)“资源评价”“资源的优化与淘汰” 等环节上开展资源的管理与优化。此外,从资源使用的角度看,发生在资源上的活动应该得到有效支持,这些活动包括资源“创建”“许可”“重用、修改”“共享”“查找”“使用”“管理”,在这些构成要素中,资源的“许可”和资源的“重用、修改”能力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二)以机制建设推动先进教育资源环境发展要素的系统化发展

如前所述,在教育资源共享与管理系统向高级阶段发展演化的进程中,必须以系统化的观点将推进高效能资源共享环境建设各相关要素组合起来,形成有机整体。在此过程中,有效的资源共享与管理的机制是关键(所谓机制,指一个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应积极加强先进教育资源共享环境建设的机制研究。在先进教育资源环境建设的过程中,应参考上述模型,结合各类领域、各类区域的实际情况,探索综合该模型各要素实例化的有机组合形式、方式和途径,形成各种有效的机制。

例如,就政府在这一资源共享环境建设的角色来看,各个国家在各自国情下、各自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下而采取了不同的步骤、措施和策略,具有不同的定位,相关政府部门在资源建设中发挥不同的职能:(1)政府提供经费,并实施宏观调 控,如美国;(2)不仅提供经费,还负责组织制定规范等具体事宜建设,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3)政府负责组织资源的整理,只是旧资源的盘活,没有再加工 和精加工,如突尼斯;(4)政府负责搭建运营平台,制定规范,引导企业和学校的合作等事宜,如英国。再如,一些国家在教育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除强调政 府的主导作用之外,还重视发挥企业和私人机构的作用,建立有效的机制,加强政府、企业、学校三方之间的合作。如英国在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政府制定政策规划与实施方案; 制定资源建设与开发的统一技术标准,保障系统的通用与共享;提供资源建设的激励资金; 为学校自主采购与建设信息技术教育资源提供咨询,并对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活动予以评估,政府十分强调与企业的合作,激发企业的资金投入与产品开发的积极性,协调企业与教育的合作,建立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教师培训等项目面向企业公开招标制度,激励企业为学校提供技术设施,同时,通过竞争机制的建立,降低价格,提高服务质量。上述方面,只涉及到了ALRSEAM 模型中关于“可持续发展”要素这一部分,其他要素都可围绕模型中要素所包含的价值理念,而具有差异化的、可行性的实现形态,从而形成有效的教育资源共享机制。

三、数字教学资源建设、应用与共享的方案设计

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是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是实现数字化教学的关键。本节阐述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的系统结构、各子系统的功能设计与实现及整个资源体系的教学应用实践,探讨在信息社会全新教育的形势下,中小学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的建设方案和应用规律。

(一)建立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的系统模型

先进的资源体系必须遵循先进的指导思想。数字化教学环境下,教师和学生在教和学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因此,在建立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的系统模型时,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重视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具体考虑以下几点:支持教学过程的多样性,实现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讲授式教学、探究式学习等多种教学与学习模式;支持教学过程的交互性,实现师生间畅通无阻的交流与协作;体现网络化的特点,具备大容量、大规模、开放式、共享性、共建性、实时性等特性;体现资源丰富的特点,形式多样;充分体现多媒体的特点,信息显示多媒体化,交互界面设计友好,建立超文本链接,管理及使用便捷,能应用于各教学与学习环节,为全方位、多层次的数字化教学提供服务;体现技术先进性,可采用SAN/NAS技术、全文检索技术、流媒体技术等。以此为基础,构建的系统结构模型如下图。

(二)各子系统的功能设计与实现

(一)多媒体素材库

为了方便教师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多媒体电子教案的制作而建立多媒体素材库,库内素材应包括文本、图形(图像)、音频、动画、视频五大类。1.多媒体素材库在功能设计及技术实现上应具备的特点

实现权限分配和分级管理,有管理员级和用户级,用户必须先注册后使用,可以通过WEB管理员登录,实现远程管理,转换工具和审核工具则采用服务器端管理方式,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实现信息传输的网络化,使用者可以通过校园网上的每一台电脑上传素材,描述信息与文件一一对应,所有素材均可进行在线预览,图片均以微缩图的方式呈现,提高用户选择素材的效率;基于全文检索系统核心技术开发检索功能强大,设计多种查询方式,可以按学科素材、素材格式、素材类型进行树状目录查询,还可进行关键词查询,在前一次查询的结果中再进一步更精确地查询;实现跨库检索功能,可同时检索素材库、课件库、VOD视频点播系统等多个数据库的记录,检索的结果可在线呈现;设计个人收藏夹功能,可形成个人资源中心,在任何类目下,用户均可以直接添加素材到本类目;设置临时上传目录,素材经过管理员审核后才可进入正式库,管理员可以对课程资料、学科资料和素材用途资料进行管理,增减、编辑、修改相关条目。2.素材入库方法

文本格式的素材直接通过审核工具进入数据库服务器;图片格式的素材利用审核工具直接进入数据库服务器,同时生成一个供预览的缩微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素材如果是流媒体格式文件直接进行审核入库,对于非流媒体格式文件,则先经过转换工具统一转换成WMV流媒体格式,再审核入库;素材特征说明的描述信息随素材一起入库。

(二)多媒体课件库

1.多媒体课件库的功能模块

(1)用户模块。这个模块包括用户注册、修改注册信息、上传图片、查询其他用户等内容。

(2)课件上传模块。上传通过浏览器进行,在服务器端经过系统优化,使上传达到一定速度。

(3)课件播放模块。为了让更多种类型的课件文件可以被播放,系统要集成常用的播放服务器,如Real.server和Media server等。

(4)系统统计模块。统计课件库系统的日、月、周等的平均访问量。(5)内部邮件模块。可以让系统的用户之间交流信息、收发信息。

(6)管理模块。包括系统栏目、分类的设计、用户的管理与审核、课件的管理、信息的发布、登陆日志的管理等。2.多媒体课件库的技术特点

(1)基于WEB技术开发,所有操作均通过WEB浏览器进行。

(2)采用多媒体数据库技术,实现对文档文件、图片文件、动画文件、WEB网页文件、PPT格式文件、可执行文件、光盘文件等多种格式课件存储与管理。(3)采用Real Server Basic和Windows Media Technology技术,构架通用的流媒体服务系统,采用流媒体技术实现对视音频课件的管理。

(4)设计用户课件上传功能,可采用基于WEB的上传方式和通过FTP的传输方式。(三)校园视频资源库(VOD视频资源库)1.视频资源库WEB端主要功能模块

(1)用户注册模块。用户从网上注册后,经审核通过后可开始使用本系统。(2)节目列表模块。按一定规律(如学科)进行,节目列表,单击相应节目条目可查看详细信息。

(3)节目检索模块。可按照各种方式灵活组合进行检索。

(4)视频点播模块。用户点击相应节目的点播按钮即可启动此模块并进行播放。

(5)私人收藏夹模块。用户可使用此功能形成自己的视频资源中心。(6)其他信息模块。包括在线用户、人气排行榜、公告、调查、推荐节目、最新节目、使用帮助等。

2.视频资源库管理端主要功能模块

(1)节目管理模块。包括新建节目、编辑节目、删除节目、刷新节目列表、节目查询、上传节目等。

(2)用户管理模块。包括新建用户、编辑用户、查看用户、删除用户、审核用户、用户查询等功能。管理员进行权限分配和分级管理。

(3)系统设置模块。包括最新公告发布、最新节目设置、系统调查发布、视频服务器管理等功能。

(四)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 1.基本功能模块

每一门网络课程有多个功能模块,如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师生介绍、电子教案、教学内容、学习方法指导、案例库、习题库、作业布置与答疑、BBS论坛、参考文献及相关网站等。2.设计开发原则

(1)注重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及教学内容分析,保证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系统性,并充分体现其生动性、灵活性。

(2)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自主学习设计;强调“协作学习”方式,注重基于网络的教学策略设计。(3)课程内容符合学科本身的内在逻辑体系,符合学生认知心理。(4)根据课程内容特点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如实时答疑、分组讨论、布置作业、作业讲评、问题解决等。

(5)网络课程导航设计要简单明确,易于浏览。

(6)充分体现网络课程教学多媒体性、交互性、自主性、协作性的特点。(五)讲授型网络课程

讲授型网络课程的开发是指以一门课的课程讲授为对象,借助特定的工具,将教师上课的视音频信号、教师上课用的演示文稿或软件、教师在电子白板上的讲解备注等多路信号合成一种高级流媒体,形成独立单元的网络课件,并分章节进行制作,最后形成一门完整的网络教学课程。相对于自主型网络课程对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此类网络课程的最大特点是在扩大教学规模的同时再现教学情景,增强教学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讲授型网络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及要求是:选择使用面广、可充分发挥课程效益的课程,如公共课、专业基础课等;综合运用视频技术、艺术和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教师讲解视频画面清晰、稳定、色彩逼真,语音清晰、准确;多媒体课件形式多样,影像丰富,信息适量,能有效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教师的讲解与多媒体课件的演示相辅相成,声画同步,教学效果好。(六)精品课程库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院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很多高校均参照国家有关文件,结合自身课程教学的优势与特色,制定了精品课程的建设标准。学校在教育技术中心的积极配合下,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构建网络教学环境,进行网络资源、网络教学硬件环境和软件资源的建设,逐步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将学校一流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等挂在网上并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促进师生互动学习。(七)专业课程资源库

专业课程资源库以网站的形式进行建设,可以以某一专业为单位,也可以以某一课程为单位。

1.主要内容模块

不同课程资源有其自身的专业特色,但都应包含素材库、课件库、试题库、案例库、文献资料库、共享软件工具库与相关网站链接、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等内容模块。

(1)素材库用于存放与专业课程相关的各种素材资源。素材的种类要多,容量要大。

(2)课件库用于存放与专业课程相关的各类课件,是教学资源库的主要组成部分。

(3)试题库用于存放与专业课程相关的试题和以库中试题按一定原则组合而形成的试卷。试题要有一定量的积累,并按照一定的教育测量理论集合于计算机系统中。

(4)案例库用于存放与专业课程相关的典型案例,案例应统一制作成HTML网页。

(5)文献资料库为用户提供包括电子文档、图书资料等多种载体资料的相关信息。文献资料要具有实际的参考价值。

(6)共享软件工具库与相关网站链接,为师生提供相关的共享软件下载与网址资源信息。

(7)常见问题解答是经过整理组织的教学相关问题与解答。问题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具有实际参考价值,包括问题正文、问题解答、参考资料和关键词等内容。

(8)资源目录索引中的资源要具有确实的来源。所有上述资源都分别建有索引信息,以便快速查询、浏览和存取。2.专业课程资源库的基本功能技术要求(1)资源库的应用平台应基于B/S模式。

(2)资源库中的所有资源描述要符合有关的技术规范要求。

(3)资源库系统应具备方便地增加、更新、删除资源等基本维护功能。(4)资源库应具备多种方式的资源检索功能。

(5)资源库系统应具备方便的下载功能和根据具体情况提供资源预览的功能。视频资源较多的资源库应提供在线视频点播功能(支持VOD),对于特殊浏览9S插件,应能提供下载功能。

(6)资源库应具有基本的使用统计功能和评价反馈功能,能保存用户对资源的使用评价意见。(八)教师教学网站群

教学网站以“站点”形式连接到校园网中,教学内容以Web页面为基本元素出现在网点中。在构建教学网站时,要充分利用网页的基本组成要素,把声音、图像、动画、视频、文本恰当地融人教学资源之中。教师个人教学网站的设计比较灵活,可有选择地开设预习室、网上课堂、案例欣赏、在线练习、网上资源、教学BBS、自我测评等栏目。学生课外可在网上复习所学内容,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进行在线测试或者参加该课程的问题讨论,通过留言板或E—mail对教学提出意见或建议。教师个人教学网站不仅含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专题性内容,还可包括教师个人成果的汇集以及个人的兴趣爱好。

(九)数字化图书馆 1.主要内容

数字化资源是数字图书馆的物质基础,是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重点。数字化资源建设应包括:完善的书目数据库;各种实用数据库、电子科技期刊、硕士和博士论文库、光盘资源;各类电子图书、电子版文献信息资源;对网络信息进行组织、加工,形成虚拟馆藏资源;根据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馆藏资源,建立特色资源库;联网并共享社会及其他高校数字化图书馆的资源。2.基本要求

数字图书馆系统应该基于Web的B/S模式;采用引进与开发并举的方针,构建各自的数字化信息资源;遵循标准化原则,在数字内容创建、内容对象描述、资源组织体系描述、资源系统服务与交互操作等方面依照通用的标准规范进行开发建设;建立不同层次的联盟,在资源采购、联机编目、馆际互借与全文传递等方面进行分工协作,共同开发和享用内、外部资源,避免重复建设;通过校园网、互联网和电子阅览室等多种途径向师生及社会提供信息服务。

(三)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的应用

(一)开展必要的教师培训

通过培训、考核,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将数字化信息技术与各个教学环节有机融合起来。培训的主要目标是:要求教师转变观念,掌握基本的数字化教学理论;具备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具有高效获取信息与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使用和开发能力;具备数字化备课和课程整合的能力。

(二)进行灵活的数字化备课

有了数字化资源体系,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需要,利用多媒体电脑及网上多媒体备课平台进行备课。教师既可以单独备课,也可以采取同一课程的多名教师分工协作、集体备课,整合成系列电子教案或是网上多媒体课件。

(三)积极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提供给教师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的教学资源,实现传统教学与网上数字化教学资源优势互补,形成科学、多样的授课方式。

教师在网上备好课后,可将课件存储在与中心交换机直接相连的资源体系服务器上,或上传到个人教学网站的相应位置。上课时,利用教学楼多媒体教室内的多媒体计算机,调用已备好的文件进行上课。这种课件图、文、声并茂,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兴趣与热情。

随时调用资源体系中现成多媒体课件或是原始素材进行上课,或者在上课前将所需的素材内容从相应资源子库中直接下载到教室的多媒体计算机硬盘上,上课时根据教学设计的进程随时调用。

(四)构建全新的数字化教学模式

数字化教学模式是依托数字化教学环境,综合运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和数字化教学工具,在建构主义等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师生通过对数字化教学信息的展示、收集、利用、探索、发现、创作、重组等方式进行的各类教学活动的模式。高校在数字化教学应用实践中采取的数字化学习模式主要有:基于多媒体计算机的个别化学习模式;自主交互式学习模式;基于多媒体网络教室的协作式学习模式;基于网络通信的协商式学习模式;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研究性教学模式;基于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的问题解决学习模式;基于Internet的远程教学模式。

(五)实现开放学习与资源共建

开放的数字化资源体系是整个数字化教学的核心。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任何课程。数字化资源体系不是封闭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开放的、不断丰富的。教师、学生甚至整个社会在经过审核后,都可以将教学资源添加到其中。这些丰富的教学资源将给教学、科研带来极大的支持和帮助,并且为高校拓宽教育功能、扩大办学规模、兴办远程教育、向全社会开放教学资源、形成终身教育体系奠定基础。

学习与资源建设的开放性既是数字化教学的必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又是高校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系统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它确保了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的先进性与科学性。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的建设与应用将极大地推动数字化教学与学习的发展,对建立学习型社会和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结语

总之,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随着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推进,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已成为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中小学用户对数字化教育资源的需求与共享日益提高。中小学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要满足于教学应用,要根据用户的需求建设丰富多样的数字化资源类型,为师生应用数字化教育资源进行教和学创造有利条件。随着网络技术在教学领域的不断深入融合,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及其共享平台的建设方兴未艾。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使用问题已经成为教学资源建设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在此进行的一个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构建,既有利于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又可以为网络信息服务开辟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可以很方便地实现网络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共建和重用 ,能有效整合与管理校内的各种数字化教学资源 ,以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共享利用 ,这对扩大学校教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科研和科学化管理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Z].教高[20031号.

[2]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S].2003.

[3]中国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联盟成立宣言[EB/OL].http://.2002-5-21.

[4]柯和平.全文检索的多媒体素材库及其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03,(9). [5]李勇帆.论新世纪数字化教学的内涵与特性及对教师的基本要求[J].电化教育研究,2002,(5).

建设与共享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 课程资源 建设 共享

就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高校存在着课程资源的建设和利用理念落后,缺乏必要共享的条件,部分专业课程资源较为缺乏的问题。作为高职院校的管理教育阶层,必须要改善这一现状,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提高教育科学技术,不断强化专业课程资源的针对性与更新效率,并扩大专业课程的建设与开发。

▲▲一、高职院校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的意义

高职院校资源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建设的主要内容,课程资源的建设能为全校师生提供一个基于本专业信息资源管理的服务环境,对于高职院校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和信息化教学建设、教学资源的共享有着重大意义:

课程资源库可以为高职院校教职工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有极强专业性知识的教学资源。通过建设课程资源可以对教学内容的专业性、教学方法的先进性进行升级,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对于教职员工,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上的课程资源结合授课的实际要求,便捷的选择最优质的教学材料与资源,从而达到高质量教学的目的。

高职院校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还可以方便学生的在校学习,可以为他们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还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交流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从而提高了学生敢于创新、团队一体和实践的能力。另外,学生在数字化网络化的学习环境条件下,能够明确自己学习目标和自己的就业方向,所以课程资源的建设能够让学生自由选取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高职院校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可以推动学校专业课程的建设和课程资源的改革与创新,提高学校教学资源更新换代的频率,保证知识的前端性,从而推动学校综合能力的发展。并为同类院校提供可靠的具有操作性的教育教学经验。

高职院校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可以为不同学校之间架构合作桥梁,让优质教学快速推广,加速了全国整体院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高职院校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的主要目标及技术指标

1 高职院校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的主要目标

高职院校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的主要是为了构建一个功能完全,操作方便的网络教学平台,这个平台能有全面的专业课程资源,并在这个基础上形成数字化教学中心和教学共享平台。实现教学内容的信息化,满足学校专业课程的建设。

2 高职院校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的主要技术指标

(1)安全性能:为了预防恶习用户侵入系统导致系统丢失等严重后果,在软件平台开发过程上应该考虑到软件的安全方法,做到万无一失。

(2平台的通用性跟稳定性:该软件平台对系统的兼容性比较大,线下提供的资料文本可以直接由系统转换成标准的网页,也可以进行在线编辑。

(3)系统的拓展性和标准型:该系统在设计时为其他软件功能预留了接口,这样很好的防止了代码的重复开发。系统的开发符合国家行业标准,能实现教育资源的互通共享。

(4)系统平台可用性强:系统软件平台各功能比较容易操作和理解。系统界面的设计应该直观的像学习者展示出来,让学习者不经过教师的知道也能轻松的完成学习任务。

▲▲三、高职院校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的主要内容

1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资源共享平台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包含有专业级别资源、课程资源、素材资源等三级结构。首先是专业级别教学资源,踏实整个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其次,还有课程级教学资源,最后是素材级教学资源。

专业级教学资源是整个平台建设的重点,它包含有专业介绍、行业介绍、行业只能、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向、课程资源、资料文献等,这些构成一个一体的数字化学习系统。而课程教学资源包含有专业课程介绍、课程通过标准、师资力量、课程学习资源、作业题高职院校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的探讨

杨小凤 尹惠华

邵阳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与传媒艺术系 湖南邵阳 422000

库、试卷题库等模块构成的。最后,素材及教学资源则是包括各种类型的教学资料和素材,这些资源主要用来共享,可以给广大师生的网上学习带来极大的便利。

2 网络共享学习平台

通过建设网络共享学习平台,可以把优质的教学内容向广大师生展示出来,让全校的师生分享。该平台强调自主学习,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得到本专业相关的教学资源,并与任课老师进行沟通,完成课程的预习、学习、复习和作业任务。通过该平台使用者可以创建自己的资料库,完成个性化的自我学习。课程资源有本专业的详细教学计划的说明,任课老师的介绍、课程资料和习题等。

3 学生就业实习、毕业设计管理平台

学生的就业实习、毕业实际管理平台能够实现学生信息的录入,重要信息和通知的及时发布,以及学生实习所在企业单位的动态管理,并可以进行过程的指导和与实习指导老师的交流。在该平台上,学生能自我选择毕业设计想光的课题,找到相关的资料和辅导老师的答疑等,另外,在这个平台上还可以实现关于实习与毕业设计方面有关的的数据分析,可以方便学生的就业预计和未来规划。

▲▲四、结语

在我国高职院校建设方面,专业的网络资源库的建设一种是一项重要的长期的建设系统工程,必须要以高职院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在课程建设中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与科学发展观的先进理念,有序的有效的进行专业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设。如此以往,才可以把科技与教育结合起来,才可以有效的发挥高职院校课程资源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沈小平.陈长生.高职会计与审计专业职业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优化[J].职业技术教育,2010(20):23-25.

[2] 李启勋.殷士勇.高职院校专业资源库建设与共享[J].开封大学学报,2013,27(3):39-40.

[3] 王亮.张超.基于“云计算”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探析[J].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学报,2012(4):12-14.

论财务共享模式的建设与应用 篇4

通过不断的实践, 我们可以知道财务共享模式的建立是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完全的建立, 一般都需要12到18月之间, 并且财务共享模式的建立呈线性过程, 以下笔者提出财务共享模式建立的步骤以及原则的建议。

1、首先确立财务共享中心的组织模式

目前共享服务组织模式存在三种:包括区域性型共享模式、全方位共享模式以及专业性共享模式。其中区域型共享服务模式是指任何企业中一个或者几个业务单位一同建立财务共享中心, 此种模式是针对业务的一种支持服务, 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使企业的成本达到一定程度的降低。全方位共享服务模式是指企业利用一个共享服务中心将所有的业务流程进行集中, 并且为整个企业集团的所有业务进行服务, 为企业的业务重组和标准化提供一种成本较低的服务。专业性共享服务模式是基于各种管理以及合作的基础上, 其目的是清除企业的重复劳动、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并且将重点放在企业核心业务的处理上。

2、确定实施路线

对于很多规模较大、机构较多的企业来说, 财务共享模式的建立一般应采取先总部再分部, 先试点再推广的措施, 具体的实施路线应是: (1) 针对企业的财务组织进行彻底的调整, 将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两种工作给予分离, 将业务流程与核算流程进行清晰的建立, 加强ERP系统的建设, 先将总部的财务共享职能实现。 (2) 集合业务部的管理程度, 有效加强总部的财务共享职能, 将业务流程逐渐完善, 并制定规范的考评标准, 加强财务共享模式的标准化以及执行力。 (3) 针对试点单位推行财务共享模式, 不断的完善财务共享制度以及其财务共享流程。 (4) 依照试点的成功经验, 将财务共享模式逐渐的推向整个企业。 (5) 不断的针对各种业务系统进行整合, 针对共享流程进行优化。

3、建立一支能力强、素质高的财务共享中心队伍

针对类别不同的共享中心来说, 其队伍的人员的要求也有一定的差异。其中主要针对日常事务进行处理的, 其主要要求员工要具备耐心以及稳定性;主要针对企业提供专业的财务咨询的, 其主要要求员工一定要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较高的教育水平以及较强的综合素质。

这里要注意的一点是在选择共享服务中心的人员时可以针对重组之前原单位的人员进行考虑, 这种方式可以增强项目的稳定, 但其中也要注意原单位的人员各方面能力和素质是否满足要求。

4、财务共享流程管理的实施

一般情况的流程管理是首先针对基本要求进行流程的设计, 在共享中心建立之后, 编写的新流程必须正常运转并且服务水平必须要高于之前的服务水平, 之后在针对流程的内容进行不断的改善和优化。在进行流程设计过程中, 必须要针对所有在服务范围内的流程进行细致的筛选, 根据流程所体现的共性程度, 是否符合规模经济, 是否满足高自动化的特征, 与客户之间的联系以及企业的战略等标准进行筛选。将候选的流程按照其重要性以及与客观之间的关系等因素进行划分和处理。

二、在财务共享模式下如何做好企业的管理工作

1、实行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标准化

针对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 必须要逐渐的走向标准化, 同时标准化的财务管理制度也是财务共享模式建立的基础。 (1) 首先针对企业的总部制定标准化的制度, 并将完善、规范的总部标准化制度作为财务共享服务实施的基础。 (2) 通过针对各分公司以及分部门的财务组织进行培训, 使其充分的了解、掌握新标准, 为有效的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在制度朝着标准化前行时, 有效的监督可以对制度的有效实施给予保障。

2、针对企业的所有费用都给予实时控制

在建立共享服务中心之后, 企业必须要保证整个企业产生的任何一笔费用都经过财务系统, 并且需要有关部门给予审批。这种方式可以针对企业所有的费用都进行实时的控制, 并且有关部门还可以针对企业实时的消耗和预算进行对比, 为企业节约资金创造条件。

3、针对企业的资本性支出进行全程控制

企业中出现的各项资本性支出都可以通过共享服务中心准确无误的反映给企业的财务部门以及企业的高层决策部门, 这种方式可以让企业针对所有的资本性支出都给予全程的控制, 从而就可以最大化的避免在各个流程实施过程可能出现的相关问题。

4、实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业务和数据的整合

财务共享实施应遵循以下原则:财务数据业务化、流程标准化、全局共享化、流程模块化、信息系统集成化以及业务财务分离化。在区域派设有关机构, 针对分公司的审查、支付、监督等工作进行统一的管理, 派设机构可以有效的将分公司的数据进行有效的处理, 由此就可以减轻总公司财务中心的工作压力, 并让总公司的财务部门将更多精力放在财务报告和分析上。

5、完善财务体系

在财务共享中心建立之后, 企业必须针对共享中心建立一套完整的财务体系, 其中应包括营销财务、子公司财务、产品财务等内容。只有拥有完善、规范的财务体系, 企业在制定出战略和财务需求时, 信息才可以直接的传达给业务单位的核心、

结语

时代在变, 企业的思想和工作也要随着进行完善和革新。财务共享模式对于企业来说可以起到一种积极的推动作用, 所以企业在进行发展的同时也要及时的针对自身企业进行整改, 由此企业才能适合不断变化的市场, 并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对于任何企业来说, 财务管理工作对企业的影响很大, 而随着市场竞争的逐渐激烈化, 如何利用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利润是目前很多企业一直研究的课题。而财务共享模式的出现为企业指明了方向, 也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本文针对财务共享模式的建设与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财务共享模式,建设,应用,分析

参考文献

[1]张育强、靳敏:《论财务转型过程中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新思路——基于财务共享模式的探讨》, 《中国总会计师》, 2011 (04) 。

[2]陈可:《财务管理革命:财务共享模式研究及应用》, 厦门大学, 2008年。

[3]毛琪:《财务管理革命——财务共享模式研究》,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1 (09) 。

建设与共享 篇5

摘 要:本文首先基于国内外教育发展形势以及精品资源共享课服务学习性社会的功能,指出有必要将具有广泛适用领域的国家精品课程“有机化学”建设成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然后介绍了建设实践过程与体会,指出完备优质的课程基本资源、合理的课程框架以及丰富的拓展资源是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关键,而人性化的网络建设平台以及后台服务是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技术保障。

关键词:有机化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实践;服务社会

一、建设“有机化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必要性

随着电脑技术和网络的不断普及,现今人们的学习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成为人们信息来源的最主要途径,而网络学习也成为现今人们学习的一个主要方式。正是基于这一点,美国著名高等学府斯坦福、哈佛和麻省理工等高校已经在抢占世界网络学习的平台,MOOC课程的广泛传播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针对这种新形势,我们也应当加快网络学习的平台的建设工作。随着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的深入进行,十多年来已经建成了一大批精品课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改革,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就成为必然。2012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明确指出精品资源共享课旨在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1]。

人才培养质量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核心问题。从2003年的精品课程建设开始,各种新的教育教学观念的提出与探讨,各课程教学内容和方

法的改革,大大促进了高等学校优质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固化。现在提出精品资源共享课则有利于进一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达到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切实促进已经建成的精品课程更好地发挥辐射作用。这对于广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无疑是有益的。

另一方面,服务社会一直就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高校服务社会以育人为根本目的,这是直接的服务,且是经常性的并与专业相关的[2]。正是基于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明确指出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既然要服务于学习型社会,那么优先选择具有广泛应用领域的专业基础课程,尽快实现其从精品课程向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转型升级,无疑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及相关学科如生命科学、药学、医学、农学、环境等的重要基础课,因此一般都列为这些学科本科生的必修课。仅我校就有化学、生科、药学、基础医学和环境等五个学院开设该门基础课程,授课人数总计近两千人。可见建设好这门课程将十分有利于提高高校相关学科的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也为社会上广大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了一个通过网络分享高等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

二、从精品课程到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过程

中山大学的“有机化学”课程有着优良的传统,一直都十分注重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进入21世纪后,针对新世纪对人才的新要求以及网络时代的教育发展新趋势,我们于2001年提出了以“结构与性质关系”为核心主线的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新体系并开始实践。实践中不断完善,并配合多校区办学较早开展了多媒体课件的建设,这些特色使得我们的课程于2004年入选广东省和国家精品课程。之后在国家、广东省和学校多方的大力资助下,不断完善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完成了全程录像的拍摄和制作,面向全国开放,为校内外广大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帮助,使我们的课程在全国范围有广泛的影响,并获得专家学者、教师和学生们的好评。

以“结构与性质关系”为核心主线的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新体系经过长达8年的实践和完善,于2008年完成了配套教材《有机化学》(古练权、汪波、黄志纾和吴云东)的编写工作,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该教材是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采用全新的编排体系,以“结构与性质关系”和“反应类型”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和顺序。其突出特点在于系统性和理论性强,有助于引导学生在较高层面上来学习掌握有机化学。同时,由于减少了重复内容,篇幅大大减小,有利于学生的阅读与学习。适用于多学科、多种学时教学计划的学习。

为了促进学生们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学校“博学工程”资助下,我们建设了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http://ce.sysu.edu.cn/ Echemi/ocbx/index.html)。该网络课程主要包括学习导航、基本内容、讲学视频、自测练习、虚拟实验、资源下载、研究性学习专题报告以及广阔天地等8个栏目。其主要特点有:(1)网络课程的基本内容按照专题组织,较好地与纸质教材形成互补,方便学生进行针对性学习;(2)符合网络课程技术规范,各主要栏目之间的跳转十分方便;(3)学习导航栏目给学生使用本网络课程以良好的引导;(4)研究性学习专题报告以及广阔天地栏目则为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

建设与共享 篇6

关键词:教学资源库高职院校建设与共享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手段,而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共享是高职教学信息化的重要体现。为加快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步伐,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创造“随时随地”学习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提高办学效益和人才培养质量,从国家到各省,具体到各高职院校都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引导并扶持了教学资源库建设。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江苏省示范高职院校,围绕区域经济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选择主干专业的核心课程及大类专业的平台课程,以重点建设专业的核心课程为重点,借鉴国家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经验,建设了具有高职教育特点的、共享型课程教学资源库并推广使用,为学生创造了“随e学”学习模式,为社会提供了自主学习的资源,在教学资源库建设和共享上积累了一定经验。

一、教学资源库建设思路

教学资源库建设应本着共享性、便捷性、开放性和扩充性原则,以数字化、信息化等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以网络信息化为载体,构建基于校园网络的教学、管理、学习平台。教学资源库建设要以课程资源开发为核心,以教学改革为主线,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为目的,以行业企业为依托、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途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法,全面带动示范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教学改革,并深层次辐射带动相关专业群的发展。力求以数据库为支撑,建立开放共享的网络资源平台;以课程建设为重点,建立普适性多媒体教学资源;以持续更新的方式,建设信息化环境;全面实现教学的网络化、智能化和数字化。

二、教学资源库建设内容

结合区域发展的规划,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思路,围绕市场办学的发展思路,形成了包括材料应用、化工技术、机械制造、信息技术等4个省级重点专业群在内的9个专业群,在专业群的基础上建设平台课程,每个专业在分析工作岗位对人才的具体要求的基础上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确定专业课程后,进一步建设课程教学资源库。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的核心内容包括:教学文件、文本资源、图片资源、动画资源、视频资源、教学课件和试题资源等。

1、教学文件

教学文件主要包括课程标准、整体设计、单元设计、评价办法等内容。课程标准是在专业指导委员的指导下,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共同开发的教学指导性文件,主要规定了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等。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高等职业学校教学设计应坚持当代职教理念,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选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整体设计是针对一门课程的设计,单元设计则是针对一次或2学时教学的设计。评价办法主要介绍课程通过何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如过程性考核、结果性考核、答辩等。

2、文本资源

文本资源指以文字形式为主要形式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教师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参考资料和学生学习过程中使用到的参考资料,以及本课程的相关扩展知识,包括学习情境卡库、电子教案库、案例库、文献库、数字化教材或学习指导等内容。学习情境卡主要提供能够体现知识发现的过程、应用的条件以及知识在生活的意义与价值的一个事件或场景。电子教案主要提供教师在课堂上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或讲稿。案例库主要提供企业真实而又典型的事件,能够很好地融入知识与能力培养要求。文献库是指参考资料的集合。数字化教材是指课程的自编教材电子稿,包括本课程的教材或者实验指导书。学习指导是指能够指导学习的说明,比如学习建议,如何学习等等。

3、图片资源

图片资源是指可用于教、学的图片,包括教学图表、设备图片、现场图片和教学条件图片等内容。教学图表主要指在教学中教师上课、学生学习直接使用的图片或者是记录教学过程可帮助组织教学的图片(如挂图、单证、考核表等),设备图片是指课程内容涉及的仪器设备的外形或内部结构图片或零件图片(如泵的外形图、结构图、工具图等),现场图片是指在生产现场拍摄的,可用于本课程教学的图片(如工厂、车间、控制室等),教学条件图片是指教学所依托的基础条件(如教室、实验室、实训中心等)的图片。

4、动画资源

动画资源包括2D动画、 3D动画和仿真操作动画等内容。相关教学内容的动画展示,可以是教学内容的一个部分,一个设备或者一个动画课件,操作演示等。主要用于帮助学生理解内容或反复观摩。

5、视频资源

视频资源包括教学录像、教学辅助录像和(生产)现场录像等内容。教学录像是课程某一内容的教学录像,包括本课程主讲教师和学生的课堂教学过程录像,不能只是屏幕录像。教学辅助录像可以是示范操作录像、教学活动录像,可以是屏幕录像、网络资料等,主要用于辅助学习。(生产)现场录像指在生产现场录制的用于教学的录像。

6、教学课件

教学课件主要提供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而加以制作的课程软件。

7、题库资源

题库资源是指为课程知识和技能测试提供备选试题的一种系统资源,除了具有录入存储试题的功能外,还应具备查询功能、智能组卷、分析反馈等功能。

三、教学资源库的共享

教学资源建设的核心目的就是能通过网络平台实现教学资源的校内、校际、校企共享。单一或单个学校的资源很难发挥资源本身的优势,也不能构建良好的应用平台。因此,建成后的资源应经过再次整合形成资源库群集,并与教育类公共信息资源和专业化多媒体资源、多媒体知识元库等基础性资源构成完备的资源体系。

首先,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共享要形成一个良好的机制。校内、校际、校企之间要相互沟通,交换服务信息,进行合作,这是教育资源库共享内在的组织启动机制,从宏观上要完善保障和协调网络教育资源共享的政策法规,制定提高网络教学资源共享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建立统一规范的技术标准和科学的绩效评估机制。其次,为了开展资源的再生和深度挖掘,应充分应用网络化的资源应用平台和网络实时教学平台,以便在资源的应用过程和教学过程中不断产生资源,并能持续动态的进行更新。再者,各院校、企业应自觉遵守和采用统一的技术规范,开发建设能跨平台使用、可相互共享的优质网络教学资源,支持最终实现教学资源的全面共享。资源共享是新的网络环境下高职教育电子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由之路,对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全面提高高职信息化教学水平,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和优质教育资源的社会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娜基于NET技术的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2

[2]陈磊 基于域控制器的数字化校园网部署策略研究与实现[D]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12

[3]张一春,贾晓燕,刘平 创新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内涵与发展战略[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 (04)

[4]臧博浅析资源库建设中的问题、对策及对课程改革的推动[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 (25)

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 篇7

1 实现文献资料收藏的特色化, 向公众提供更多特色信息。

进入21世纪。图书馆数字化, 网络化建设已从理论探讨发展到大范围实践, 多数大型公共图书馆都已将文献数字化建设和建设数字图书管作为发展重心。图书馆作为市里科研服务的部门, 必然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实现服务信息化、馆藏多媒体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化、管理手段计算机化, 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因此, 图书馆文献资料收藏的特色化, 对于文献信息资源共享,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可操作性。

2 强化特色服务的针对性, 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资源共享是强馆之路, 特色服务是办馆之本。在图书馆网路化建设普遍展开的新形势下, 只有各馆都尽快建立起特色藏书, 才能达到正真意义上的资源共享。如果各馆的馆藏都一样, 那么文献资源共享也就不具实际意义了, 应根据各馆的自身条件和实力, 形成各馆的特色藏书, 这样才能在文献资源共享网络体系中发挥出作用。只有更多的图书馆各具特色, 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的整体潜能, 更加充分地为读者服务, 体现"读者为本"的服务理念。当前, 不同地区经济的发展逐步走向突出自身优势, 既所谓特色经济;各级图书馆必须加强自身馆藏及服务的针对性, 将有限的资金用在"特色化"建设上, 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图书馆藏直接面向社会的需求、当地读者阅读需求和地区经济发展需求等因素, 根据本地的经济优势、地理优势、人才优势, 开展文献收藏工作, 为特色服务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把最能体现本地发展特色与发展方向的文献作为特色文献建设的重要内容, 从而提高图书馆社会知名度, 逐步把特色资源推向公众, 使图书馆资源特色化。突破传统的服务范围, 帮助提高全民素质, 获取社会效益。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实现图书馆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 实现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坚持特色馆藏书目数据的标准化, 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

标准化与规范化是文献信息网络建设的基础要求, 是网络能否生存的关键。在手工操作阶段, 由于历史的原因, 我国图书馆工作存在着大量不符合标准或不规范的方面, 结合文献信息网络的建设, 必须改正, 否则将后患无穷。建设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数据库的文献信息网络是一个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都很大的系统工程, 让目前经费不够充裕的县级市图书馆独立承担建设任务是比较困难的, 因此需要多方协调、统一规划、分工合作, 硬件可以在此基础上独立建设, 而软件和数据库可以联合编制、引进或建设, 与邻市的图书馆联合共建特色数据库, 实现资源共享。我们应该一手抓特色资源建设, 一手抓特色文献数字化建设, 并根据数字化建设的整体规划与发展重心, 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加强特色文献资源建设, 两者齐头并进, 相互推动, 共同发展。在馆藏文献数据库的建设方面应坚持书目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尽可能的利用全国性网络图书馆中心发行的标准数据库进行套录, 以避免人、财、物的浪费。

网路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是深化图书馆事业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县级市图书馆应找准定位, 突出重点, 形成特色, 打响品牌, 以科学侧重不同而凸显特色, 教育内容紧跟形势发展, 不断引进新资源, 加强县级市图书馆的自身建设, 使之更好地发挥图书馆只能作用, 配合学校在思想上、知识上完成培养造就适应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优秀人才任务。同时, 在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 促进图书馆整体功能的增加, 使图书馆事业充满生机与活力。

摘要:网络信息资源的日趋丰富, 使实际馆藏量的多少不再是评价图书馆的唯一标准, 是否具有向公众提供更多特色信息的能力, 已成为新时期评价图书馆重要标准。在蓬勃开展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程中, 图书馆应向“特色馆”方向发展, 达到信息资源共享。

浅析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与管理 篇8

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的必要性

在大数据时代,信息资源成为决定企业生产力的第四要素,比其他有形或者无形的物资资产显得更为珍贵,而财务作为信息资源的计量、确认、计量、报告的主要负责人,新信息时代对财务管理模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难以满足新形势的要求

1.数据信息不对称

财务信息来源于业务信息,但业务部门在传递信息时,由于对财务知识的不了解、责任心不强;大型企业集团管理链条长、上级组织机构官僚化、制度繁琐、下级公司执行指令出现偏差等容易导致信息报送不及时或者报送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信息阻隔或者内容失真,不利于企业信息的分析,影响决策层及时获取真实的营运状态。

2.管理成本居高不下

集团公司的下属分子公司分布比较广且分散,分子公司机构日趋臃肿,导致集团公司在集权与分权模式中缓慢前进。分子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与集团总体战略不一致,导致集团公司管理效率低下,管理成本与日俱增。

3.整体资源整合价值低

集团公司下属的分子公司,为了完成经营业绩,各自为政,甚至抢占资源、互相攻击,导致集团公司资源不能实现资源共享,内部资源整合率和利用率普遍偏低。

4.财务数据缺乏可比性

集团公司下属分子公司由于财务制度、标准不统一,岗位胜任能力参差不齐,理解出现偏差、统计口径不一致,导致财务数据分散、信息不能共享,缺乏可比性。

(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优势

1.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通过同质化业务集中处理、专业化分工,优化、简化流程,优化岗位设计,减少分子公司财务岗位,提高员工处理业务的效率,减少财务从业人员的数量,降低人工成本。

2.有效降低了企业经营风险

财务共享中心通过制定标准化的业务流程、简化繁琐的业务流程、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了业务处理的透明度、实现了对分子公司财务的事中控制,强化了对分子公司的管控力度,降低了因分子公司违规操作带来的经营风险。

3.提高集团公司财务管控能力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通过信息系统,实现数据集中及智能化自动生成,实现了跨地区、跨部门的数据整合,加速了财务信息的传递,提高了财务信息的准确度,将财务人员从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到更有附加值的业务中,大大提高了财务的决策能力。通过业财融合,建立标准化流程,统一实施资金调度、预算管理、成本管理等手段,提高集团公司整体财务管控能力及核心竞争力。

二、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可行性

(一)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

根据英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调查,至今已有超过50%《财富》500强和超过80%的财富100强企业建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如杜邦的GSB(Global Services Business)、GE的FSO(Financial Services Operation)等。国内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正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出,如摩托罗拉公司成立亚洲财务结算中心,2005年中兴通讯引入财务共享服务管理模式,中石油集团公司、海尔公司、中交集团、中铁建集团等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果。通过调研、参观、培训学习等方式,总结各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思路、战略及管控定位、模式的选择、组织设计、财务流程设计、岗位职责划分、信息系统平台的衔接及维护、人力资源管理等经验,总结分析各公司成立的背景条件、优缺点,吸取符合公司集团战略及背景的模式、定位等,扬长避短,一定能找到适合集团企业的、最优的一种财务共享中心模式。

(二)有强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持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部分大中型企业的ERP系统已经运行比较成熟;管理层支持、风险评估、风险缓解等能达到连续性管理;影像系统、资金集中支付系统、OA办公系统、财务账户处理系统、管理会计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物资系统、数据仓储等系统能对接,实现生产经营全过程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集成和数据共享。组成“信息集成、过程集成、功能集成”的大数据系统,实现有用信息的互通互联、信息共享,促使企业各业务环节的协同整合,提高信息的利用率和整合程度,保障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高效化,改善企业财务管理、促进财务管理创新,全面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现代化水平、风险防控能力及核心竞争力。

(三)符合企业财务未来转型的趋势

在互联网+、计算机云、智能化时代,财务简单的计量、确认、报告财务数据已经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如何真正实现国际化、在多个市场和经营地域保持统一、推行高效的管理机制、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好的技术及流程再造、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管理决策支持职能等成为大型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而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是实现上述战略及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大型企业转型的方向。

三、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路径

(一)重视顶层设计,确定财务共享中心模式

建设财务共享中心的本质就是实现财务和会计职能分离的一场财务体制、机制的重大改革,涉及各级及各部门的人员。因此,顶层设计时,需要经过充分的调研和论证,设计一套标准的财务共享中心模式、流程、制度等。根据集团公司的发展战略、管理层的支持度、信息技术的支持、实施过程中的风险及控制、成本投入保障等因素,确定是采用单点财务共享还是多点;是选择流程中心还是地域中心;系统统一实施还是差异化实施;是独立运行还是分享运行;职能定位;共享中心地址的选择等,优化设计方案,保证运行后的资源配置及运行效率。顶层设计决定了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及运行模式。

(二)整合信息系统,搭建财务共享中心信息平台

财务共享中心是建立在统一的、标准化的大数据共享信息系统基础之上的,因此,需要将财务管理系统、报表与财务分析系统、企业业务信息管理系统等对接,实现每一个流程、每一个单元的信息都集成共享、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信息系统是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技术保障。

(三)制定财务共享中心流程制度,建立统一标准

建设财务共享中心就是一个流程再造、统一标准的过程,因此,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的重要措施就是建立起统一的财务业务流程、标准、制度,细化财务共享中心财务人员的具体工作职责、报账流程、审批权限、明确各作业环节在组织层级间的划分、关注业务前端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整个链条的流程过程、考核办法,确保财务共享中心的每一项作业都有章可循、透明、标准化操作。流程再造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落脚点。

四、财务共享中心运行管理

运行管理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持续经营的机制保障。共享服务是一种将一部分现有的经营职能集中到一个新的半自主的业务单位的合作战略,这个业务单元就像公开市场开展竞争的企业一样,设有专门的管理结构,目的是提高效率、创造价值、节约成本以及提高对内部客户的服务质量。而财务共享就是通过集中处理同质化工作,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且实时监控财务运行状况及成果,统一标准与风险管控,将集团财务从琐碎的事务中释放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放在核心增值管理上。因此,财务共享中心的运行管理一是人的管理,二是流程的管理。

(一)建立运行分析、考核指标体系

对日常工作的业务总量、业务处理效率、业务处理准确率、单位业务单位处理成本、客户满意度、人员流动率等关键指标,分别设置一定的权重系数及标准分数,设置详细的评分标准、采取关键KPI形式考核,并将考核的结果作为岗位职级升迁的依据。通过考核,提高员工的积极性,确保财务共享中心的工作效率及质量,满足各分子公司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要求,促进其他业务部门更好的开展工作。

(二)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的岗位胜任能力

一是制定长期的财务人员队伍建设计划,并形成财务人员培训长效机制。对新入职人员进行入职前职业规划,并根据个人的特点,以胜任岗位为导向,进行入职培训;入职后,在日常工作中采用师带徒的形式,提前进行岗位职责、工作流程、业务知识、规章制度的讲解,减少适应岗位的时间,激发工作热情。二是在财务共享中心内部,实行“传、帮、带”、“财务大讲堂”自培式的互动。鼓励人人上讲台,结合岗位实际工作,将日常工作中的管理经验、总结的教训、深入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制度的理解等与其他人员分享,在讲课的同时促进自身的学习。三是聘请外部中介机构或者有先进管理经验的单位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评估财务共享服务中的优势、劣势、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措施,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行中产生的问题为导向,学习先进单位的经验、总结不足之处。着重培养财务人员从不同视角审视完善自身工作,提高岗位胜任能力。

(三)持续优化标准和流程

随着企业业务领域的扩展、组织结构的变化、战略目标的转变,财务共享中心应及时总结、定期评价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行效果。在内部建立自我优化机制,实现作业流程的持续评估、改进、提升,以满足公司战略、投入产出的效益要求。对现有业务范围内的流程及时梳理,及时解决运行中遇到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不断的修正财务管理制度,优化财务管理流程。

(四)优化财务共享中心信息平台

根据企业创造价值的思路及经营分析、业务需求,对财务核算系统、网上报账系统、影像扫描系统等进行优化对接,整合提炼管理会计报表、分地区收入报表、分产品收入报表、应收账款回收、客户信用评级等相关日常决策所需数据;固化报表输出界面,提高会计报表数据输出效率及准确率,从预算完成、重点指标、效益效率、异常管控等方面,提供产品、客户、地域等多维度分析结果供公司各个部门分析使用,全面提高财务信息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针对性,为全业务经营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信息爆炸时代已经来临,企业财务管理已越来越走向集约化,财务共享中心对集团的长远发展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财务共享中心建设是新形势下实现依法理财和财务转型的重要手段,是企业财务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因此,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大型企业集团未来的发展方向。

摘要:互联网+、计算机云时代对财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作为一种高效率、低成本、高附加值的运行模式,是大型企业集团未来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对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建设路径、经营管理进行简单介绍,为大型企业在探讨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提供可供参考的信息。

关键词: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经营管理

参考文献

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探讨 篇9

一、我国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的现状

1.校内信息资源共享现状 。( 1) 数据库异构,难以兼容。 由于早期信息化建设中,各高校缺乏统一的信息平台,校内各部门因工作业务不同,所属上级部门不同,纵向的领导指导关系,造成了使用的管理软件不同,如OA系统、教务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等。 而这些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开发大多早于档案管理系统,建设和开发之初,缺乏整体性的规划设计和统一的标准规范,往往只考虑实现部门自身业务需求,所以在开发平台、硬件环境、数据库、数据标准等自成体系、各不相同。 基于这些系统形成的大量信息,由于数据库异构,信息著录格式标准不同,难以兼容,因而使很多信息、电子文件游离在档案管理系统之外,不能直接为档案管理系统使用,档案管理部门往往需要再派专人重新著录进档案管理系统,造成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复,人力资源的浪费[1]55。( 2) 协同共享意识存在差异,归档意识缺乏。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国家加快了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共享步伐,许多高校加强了对学校信息资源的整合,搭建了一些平台,但一些部门归档意识缺乏,往往以方便使用、保密需要等原因,不愿将该归档的材料归档, 更不愿将部门工作中产生的信息资源与档案部门共享。 ( 3) 可用资源单一 ,信息共享率不高 。 传统高校档案资源主要还是纸质档案,许多高校馆藏档案数字化率低,对新科技环境下的新媒介档案收集又少,可供共享的信息资源相对就比较单一。 虽然越来越多的高校建立了自己的档案网站,但通常是重宣传、轻利用,网站上主要是概况介绍、档案法规、工作动态、业务指导等信息,与师生息息相关的信息较少,网站信息利用共享率不高[2]24。

2.校际间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现状 。( 1) 共享意识缺乏。 当前,许多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对于档案管理的认知仍停留在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上面,处于管理和利用自己的档案资源、各自为战、自谋发展的相对封闭的孤岛局面。 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时,更多的是考虑如何满足本校的利用需求,还未考虑到与兄弟院校间的信息交换共享,缺乏开展协同共享的合作意识。( 2) 缺乏统一的标准规范。 为了学校档案工作的需要,各高校均独立制订了档案管理办法、整理规范等,在制订时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虽然制订的依据大致相同,但具体实施操作规定又有所不同,妨碍了高校馆际的信息交互。 加上各高校间使用的软硬件平台、档案管理系统、信息技术、业务操作环节等的标准不尽相同,形成了校际间档案信息交互共享的壁垒[3]118。( 3) 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程度存在差异。由于各高校的具体情况不同, 相应的软硬件设施存在较大的差异, 其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发展也就不同。 如有的高校不仅建立了档案网站,而且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已达到一定的水平,纸质馆藏档案的数字化率已达到90%以上;有的由于受物力、财力、人力的制约,只能做到档案文件级目录数据库的检索,全文数据的检索率还达不到馆藏的10%; 有的还在使用单机版的档案管理系统,有的则连档案管理系统还未使用, 更谈不上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 ( 4) 信息共享机制缺乏 。 虽然越来越多的高校建立了自己的档案网站,但各自条块割据、疏于交流,更没有建立相关链接,大部分只有通过类似“ 友情链接”等途径才可能找到其他高校档案的主页。 而且各网站间可整合的档案资源单一、数量有限,像档案编研、特色档案等深加工的资源很少,档案检索更是受权限等因素的限制难以实现[2]24。

二、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共享的必要性

1.社会和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 。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 , 人们需要大量档案信息为其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服务,智慧地球、智慧城市的出现,也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智慧档案的需求。 在 《 全国档案事业发展“ 十二五 ”规划》 中明确提出了“ 实施开放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工程项目, 打造一站式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和服务平台,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档案信息服务”的目标。 高校档案作为一种信息资源, 是国家档案事业发展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其中教学档案和科研档案更是汇集了高校师生和科研人员的劳动成果,有着其他信息资源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合理地开发利用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向公众提供档案信息资源和远程服务, 满足社会公众知情权的需要, 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 是高校档案信息服务社会的必由之路,也是高校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4]150。

2.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 一方面由于高校合并和大学城的建设,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在客观上存在多校区、异地办公、办学等现象。 而档案利用方式仍是以入馆人工查询为主,这种传统的档案服务方式,因受时间、空间、利用手段等的制约,存在查询不便、 成本较高、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已不能适应学校发展和信息时代的需要。 实现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可以有效地缓解档案查询难题。 另一方面由于每个高校的特色不同,学校的性质和学科发展方向不同,会形成一些特色信息资源。 联合开发各个高校优质的特色档案信息资源,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为高校间优势学科互补、信息互通提供了可能,从而有利于促进高校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降低高校有限的办学成本。 同时,对高校档案管理部门来说,档案信息资源共享还可以加强档案管理部门间的交流与合作,有效整合档案信息资源,使档案工作更好地为学校和社会服务[4]151。

三、对高校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的设想

1.加强高校档案资源建设与整合 。 一要加大对档案的收集 、征集力度,不断丰富馆藏资源。 从档案形成源头抓起,在做好传统档案收集的同时,不断开拓档案门类和收集渠道,以缓解高校档案结构和内容比较单一的局面。 二要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协调整合好各部门的数据信息。 要做好信息源头控制,规范、协同整合校内已有的业务管理系统信息资源。 通过建立链接等途径,完成异构数据信息的访问、导入、交流与共享,从而实现分散于校内各部门的档案信息资源的集成整合和校内共享[1]56。 三要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 要广开收集途径,加大对文件级、全文级数据的收集力度。 同时,要做好纸质馆藏档案的分级分类数字化,分批将一些实用、利用率高和重要的档案进行数字化。 从而形成和不断丰富案卷目录数据库、文件目录数据库、全文数据库等,进而建立各种特色档案信息资源库,如教学档案数据库、科技档案数据库等,为实现资源共享、跨库检索做好贮备[5]52。

2.统筹规划,搭建信息共享平台。( 1) 统一规划和管理。 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众多高校,而各高校又是相对独立的。 因此,需要一个机构来承担协调者角色,来主导建设、统筹规划、顶层设计、协调统一[4]151。( 2)增强意识和统一标准。 各高校档案部门要增强共享意识,加强标准化建设,共同研究、制定一套通用的数据规范,为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保障。( 3)搭建共享平台和信息中心。 要联合构建档案信息共享集成系统,建立馆际档案信息协同检索中心,架起校际共享和社会共享的桥梁。 通过开辟跨库检索板块、开放链接服务、开放用户认证控制系统等措施,允许其他档案馆链接和调用所需档案信息资源,形成互访机制,进而实现网络环境下跨校、跨系统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5]52。

建设与共享 篇10

随着学科专业日新月异的发展, 对于重点主干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 伴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推广与应用, 数字化校园、智慧校园已成为当今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技术载体。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微课和慕课等, 都渐渐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教学组织形式[1,2]。

慕课于2012 年在美国得到大规模发展, 在中国, 慕课于2013 年得到迅猛发展, 实现了中国高校教学模式的重大改革。2013 年10 月, 中国已有87 所高校加入了“东西部高校联盟”, 实现了优质课程在线共享。在这些在线共享课程中, 以公共课占的比重较大, 这是由其受益面较广决定的。一般专业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所占的比重稍小。在国内许多高校的相关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中, 《信号与系统》被列为必考课程之一。在慕课发展如此迅猛的情况下, 笔者旨在完成对《信号与系统》慕课共享资源的建设与研究, 力争通过慕课共享资源的整理与编辑, 完成《信号与系统》微课和慕课建设[3,4,5,6]。

2 慕课对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从传统的黑板板书教学, 到后来的多媒体PPT教学方式, 发展到现在的慕课教学, 主要是因为这些教学方式更能适应社会变革, 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慕课之所以发展如此迅猛, 主要是它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具体作用如下。

慕课共享资源的在线播放, 教师也可以成为观众, 能看到自己的授课情况以及他人的评价和讨论, 教师也能观察到学生的学习情况, 这些可以帮助教师更清晰地认识自身的优缺点, 从而反省自己的教学及其效果, 这对教师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学生在选修某课程时, 鼓励学生先去网络上学习教学视频。而把课堂教学改为课堂讨论, 完成集体项目, 这有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与主题的理解, 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慕课共享资源是集众人的力量来开发和建设, 所以课程制作和支撑的资源更精良, 授课教师的平均水平更高, 授课效果更好。

慕课共享资源的开放和网络化, 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来听课, 这是现场教学无法实现的, 对于不太理解的知识点, 可以反复看视频来加深理解, 而不像传统教学老师讲授完内容之后如果没听懂, 就需要找老师再请教, 时间和条件都受到限制。

慕课共享资源课程对时间、地点和学生人数没有要求, 可以使更多学习者参与学习。传统教学一个教室能容纳的学生人数是有限的, 而且对于人数众多的班级, 教学效果也会受到影响。相比之下, 小班授课的教学效果就要好很多, 但慕课相当于是一对一的教学模式, 每个人在观看视频时, 相当于老师是在给自己一个人单独授课, 不受时间和人数的影响, 可以随时随地观看。

3 慕课内容的制作

慕课模式虽然有着诸多传统教学方式不能比拟的优势, 但制作起来也较传统教学模式复杂很多, 需要制作的内容一般如下。

课程视频资源教案的编写。制作视频资源和传统授课一样要编写教案, 只有完成了课程视频资源教案的设计, 才能更快更好地进行视频的制作工作。

课程视频资源的拍摄和录制。完成了课程视频资源讲稿脚本编写、课件制作、素材收集等准备工作后, 按照教学设计和课程脚本, 录制课程视频, 遵照视频资源教学设计基本原则、脚本编写、视频技术指标和制作流程规范等。注意视频镜头、表现形式、视频画面清晰度、拍摄角度、教师仪表、语言以及发音。

课程视频资源的后期制作。在对课程视频资源进行编辑加工后, 就可以形成一个个知识点的微课, 这些微课的集合就可以构成《信号与系统》的慕课资源。

试题库的编写。将课程平时所需的练习题或考试题目进行编辑, 上传到网络, 使学生能在完成慕课共享资源课程学习后, 参与网络测试, 做练习, 巩固所学知识或参与考试, 获得课程成绩。

4 慕课教学的目标

慕课共享资源一般会出现师生互动不够、教学设计创意不够等方面的问题。所以在保证师资质量的前提下, 注重视频资源的教学设计, 明确每次的教学主题, 进行教学活动的实施、知识点的细化、视频拍摄或录制以及后期视频资源的编辑优化, 体现出视频资源设计的艺术性和内容的科学性。

为了避免对课堂照搬照抄, 避免资源重复建设, 必须对慕课共享资源中的视频资源进行设计。整理出课程中的知识点, 并把每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串成一个网络结构。之后的视频资源制作都将根据此结构来进行。

要重视视频资源的制作、编辑和美化等技术性环节。有的教学内容虽好, 但是因为技术表现不到位, 导致慕课共享资源在网络上不受欢迎。所以视频资源的制作要加强技术表现, 虽然技术只是手段, 教学才是本质, 但应从形式到内容, 将教学视频资源的设计制作逐步优化。

5 慕课的制作方法

以《信号与系统》课程知识体系为框架, 以视频课例为样板, 以技术指标、制作流程和评价体系为规范, 统筹规划, 完成课程视频资源的初期开发与建设。在资源建设初期, 应参照国内外教学视频资源库建设标准, 组织专家针对视频资源的设计原则、结构框架、开发标准及流程等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规范。同时, 确定各独立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 做到合理规划、脉络清晰, 确保整个视频资源库建设规范化, 使教学视频资源涵盖主要知识点。另外, 要逐步扩充和完善《信号与系统》课程视频资源库。

教学资源的价值在于开放与共享。课程视频资源建设达到一定规模后, 可以与国内外成熟的网络学习平台合作, 为《信号与系统》在线学习提供内容支持, 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与共赢。

6 结语

采用慕课授课方式, 符合网络高度发达的时代特点, 采用这种方式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来学习课程内容。教师只需要把课程小视频制作好, 在课堂上用更多精力来组织学习讨论, 并解答学生的疑惑,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效果上讲, 若课程视频制作得图文并茂、生动有趣、信息量大, 会更受学生欢迎。课堂上的讨论、引导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 学习积极性更高, 实现自我探索式学习模式。但无论哪种教学方式, 都有其优点与缺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

参考文献

[1]张鸷远.“慕课” (MOOCs) 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14 (2) :116-121.

[2]罗珍.“慕课”背景下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的实践逻辑分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 (12) :50-51.

[3]高地.“慕课”:核心理念、实践反思与文化安全[J].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 (5) :178-186.

[4]庞国彬.“慕课”来袭:我国高校国际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探究[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14 (1) :23-25.

[5]孟庆宁.“慕课”热潮重释:现实困境、行动逻辑与文化反思[J].江汉学术, 2014 (4) :66-71.

建设与共享 篇11

【关键词】农民工文化;公共电子阅览室;文企合作;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G25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0-0344-02

根据文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文化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民工总量日益增多,已成为现阶段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可获取的力量。发挥文化在提升农民工素质、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切实保障农民工基本文化权益,丰富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

肇庆市图书馆通过实施文企合作共建工厂企业园区公共电子阅览室试点,在肇庆市风华锂电池有限公司展开一系列工作,丰富了基层农民工的文化生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受到了广大农民工的欢迎。本文对农民工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的必要性、电子阅览室的特点、服务的开展方式、存在的问题及探讨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该项目的发展,能够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让公共电子阅览室能够真正走进农民工的文化生活中。

1、企业园区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的必要性

1.1 企业园区共电子阅览室建设的背景

公共电子阅览室是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发展到新阶段而推出的一种更高级别的终端服务模式,在充实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丰富服务手段、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范围等方面具备独特优势,能够更好地向人民群众提供健康、安全和便利的网络文化服务。

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是国家三大数字文化工程之一,如今工厂企业园区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与资源共享成为一个重点项目工程,这主要是因为现在的大部分青壮年都外出打工,而主要的年轻人都集中在工业园区,而新的公共电子阅览室落脚在这里,无疑是一个正确的举措。

目前,工厂企业园区经济已经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很大的比例了,工业园区的文化建设是功不可没的。但是我国的工业园区在文化建设上,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践能力,都是不理想的。因此,抓好抓实园区文化建设已成紧迫的任务,而目前国内农民工文化素质、技能的情况,迫使工厂企业园区建设公共电子阅览室的建设成为重中之重。

1.2 国内农民工概况

目前,我国农民工总量高达2.5亿,新生代农民工占1亿,大多数属于90后,他们纷纷离开自己的故土,外出谋生,希望通过丰富的文化娱乐来提高自身的文化生活。他们电脑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技能十分薄弱,更需要不断地培训来丰富自己。如今,网络已经成为新生代农民工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他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将更多地受到网络的影响。

目前企业的基本情况是:员工普遍年轻化,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但缺乏良好的自控能力。生产一线员工多,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流动性大。员工业余时间较少,进入电子阅览室的机会也就相对少,他们上网主要是聊天、玩游戏、看电影、听音乐等。令人担忧的就是上网时间没节制、上不良网站,浪费学习知识的好时机。而且企业建设电子阅览室的比率并不高,一些中小企业认为,员工只要聆听上级的任务,认真完成工作就够了,不关注员工在其他方面的发展;再者,认为建设电子阅览室一次性硬件投资较大;员工使用和应用率较低,不值得投资建设,这大大降低了农民工文化生活的质量。

2、企业园区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的特点

企业园区公共电子阅览室在资源建设主要由肇庆书图书馆负责,并与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合作,拥有海量数字资源的肇庆书图书馆,在平台建设、资源分类整合、网络管理以及图书馆服务等都具有出色的能力。

2.1 肇庆市图书馆数字资源概况

肇庆市图书馆配备先进的现代化设备和网络管理系统,是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肇庆市级分中心,履行搜集、加工、存储、研究、利用和传播知识信息的职责;拥有丰厚的数字资源,超星电子图书18万种、名师讲坛视频4000部、尔雅学习视频1000部、共享工程视频6800部等数字资源共4TB;肇庆市图书馆作为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成员馆之一,可共享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电子图书120万种,期刊论文3000万篇,博硕士论文100万篇,学术会议论文70万篇,以及各种事实型、文献型数据库30多个,多媒体影视节目数百部的海量的数字资源。

总投资1.2亿元的肇庆市图书馆新馆,是一座集图书信息、网络阅览、特色文化、参观会展、学术报告、知识培训于一体的现代化图书馆,将于2012年年底投入使用,服务读者。

2.2 文企公共电子阅览室特色

肇庆市图书馆、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为肇庆市风华锂电池有限公司企业园区提供了一个非常优越的场所。公共图书馆发挥资源优势,咨询专家和技能培训,为工厂企业园区社会公共电子阅览室提供高质量的培训及文献服务,为员工们提供一个获取知识文化的平台。

2.2.1 平台分区布局

在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基础上,对电子阅览室的电脑进行了明确的功能划分,包括共享工程专栏,文字、图像处理,娱乐,教学等,不同的分区针对不同兴趣爱好的员工,利用不同的主题,提供不同特点的特色资源建设,具有吸引力。

2.2.2 资源分类整合

肇庆市图书馆拥有庞大的电子资源、数据库,包括以文化共享工程的资源,有效地解决了公共电子阅览室搜索资源不便的难题,也为广大农民工业余生活提供了更优越的数字资源。

2.2.3 一卡通用,便民服务。

为了便于农民工使用和管理,更好地结合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公共电子阅览室采用一卡通服务,农民工不仅可以享受电子资源,还可以享受图书馆图书“随时、随地、随享”的服务。

2.2.4 立体管理,打造绿色网络

为了提高服务质量,打造绿色和谐的服务网络,我馆建立立体管理模式,包括远程维护、利用安全技术和监控技术对不良信息的屏蔽、大大地改善了上网的氛围,强化企业园区电子阅览室管理员的知识技能,限制农民工的上网时间。

3、企业园区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开展服务的方式

3.1 前期相关研究及开展工作

肇庆市图书馆与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肇庆市风华锂电池有限公司三方合力在肇庆市风华锂电池有限公司职工之家共建“公共电子阅览室英特尔体验中心”。并开展工业园区外来务工人员电子阅读情况调查,派发调查问卷。在调查过后,积极举办肇庆工业园区企业电子阅览室建设与服务研讨会,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深入地探讨和研究,为下一步做充分的准备。

3.2 研究的方法及实施措施

3.2.1 文企合作共建工厂企业园区公共电子阅览室试点

2011年12月21日,由肇庆市图书馆与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合力共建全国第一个“公共电子阅览室英特尔体验中心”,也是文企合作共建工厂企业园区公共电子阅览室试点的首站。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还免费提供8台电脑给广大职工使用;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文企合作的广大空间,促进农民工文化生活长远发展。定期在此开展一系列的电脑培训班,让员工们充实自身的文化生活和文化技能。

3.2.2 图书馆职能

通过实地咨询调查和问卷调研,广泛收集外来工对公共电子阅览室和图书室的服务功能意见,并将其深入探讨和分析,作出相应的对策。也在馆内积极培训适应工厂企业园区文化服务的专业队伍,提高肇庆图书情报机构服务质量和水平。结合图书馆的职能,还向工厂企业园区务工人员免费发放“一卡通”读者证,为读者提供图书借阅、多媒体阅读、文献咨询及传递、技能培训服务到桌面的“一站式”服务。

4、企业园区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探讨

在建设企业园区公共电子阅览室的同时,在功能实现、电子设备、应用平台、文化成果以及电子阅览室管理制度、资源共享等方面也有不足的地方。

4.1 功能实现

在工厂企业园区公共电子阅览室的服务项目应该具备:网上读书活动、休闲阅读、各种讲座、职业培训、各种读者活动。在开展活动的筹备和运行中,对培训员工技能方面应着重进行。

4.1.1 设备

在开展各式功能的前提下,我们需要的最基本的是电脑,没有电脑,任何功能活动都无法实现。现在一些中小型企业对员工的文化生活不给予重视,不会为企业选购一批适用的电脑,而我们可以考虑限购一部分的电脑,在每次文化讲座、职业技能培训的时候,可以用车带上,提供给部分员工使用,但是这并非长远之计,仅仅只是靠图书馆或者其他(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提供电脑已经远远不够的,只有加强企业高层管理者对提高员工文化活动、文化素质、文化技能的认识,才是实现这一举措的有效途径。

4.1.2 平台

由于很多企业园区的员工,业余时间都较随性,不一定能够参与培训活动,因此,给那些希望通过学习,来提高文化水平,文化质量的员工提供一个平台,把一些电脑方面的教程等,上传到网上,让他们随时可以到电子阅览室观看学习。

4.1.3 成果

很多外来工工作繁琐,身心疲惫不堪,没有过多精力去学习,而看电影,听音乐等成为他们主要的休闲项目,造成这样的结果,是因为没有给予他们更多的动力。举办一些创作性的设计比赛,吸引员工们参加,奖品不一定要很多,但是可以很丰富。企业自身拥有很多产品,而产品的海报设计,包装等,往往需要广告公司来设计,如今完全可以打破这种常规,让企业自身的员工们设计,包装,选出最好的采用,并颁发奖金,这样不仅仅能够提高员工们的文化生活,也能够活跃工作氛围。

4.2 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上,要实现图书馆与企业公共电子阅览室的合作共建模式比企业独立建制的电子阅览室模式更为优越。特别是在制度管理、环境管理、读者管理、工作人员管理技术上进行创新试尝。

还要加强对外来工的引导,增强外来工判断是非的能力和对良莠识别的能力。有针对性地通过举办培训活动让使用者掌握上网技巧或更全面的技能。管理员要加强巡查,切实地负起辅导和监督的责任。帮助用户选择好的网站,引导浏览健康的信息。根据用户的需求改进服务工作,实行特色服务。加强与企业、企业员工的沟通,开展宣传推广活动。

4.3 资源共享模式实现

由图书馆牵头建立跨系统资源共享的合作体系,整合各种资源和咨询专家,为工厂企业园区社会公共电子阅览室提供高质量的培训及文献服务。

5、结语

建设与共享 篇12

●F BJ W教育资源网络解决方案

我们整体考虑对教育资源建设基本的需求和现阶段大部分教育城域网所存在的弊端, 提出了一套“分布建设-本地存储”的解决方案, 将其命名为“F B J W教育资源网络解决方案”。

F:分布建设。其目的是实现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虽然是分布共建, 但是由于采用的是本地存储方式, 任何一台机器出现故障都不会影响其他机器的运行, 确保了在共建、共享资源的同时, 彼此之间又是完全独立的。

B:本地存储。其目的是实现内网高速访问;所有用户 (包括学校或教委信息中心) 都有完整的管理权限, 彻底将用户分流, 这样, 每个学校仅仅需要访问本学校内的机器即可, 而且校园网内的任意一台机器都可以作为服务器用于共建共享资源, 大大降低对硬件要求。

J:加密传输。不同学校之间、不同城网之间通过加密通道实现资源网络相互通信。

W:无限扩展。可以实现任意多学校、可以实现城域网之间、非城域网之间以及城域网和非城域网之间的无限连接, 并且每一用户不再是孤立的, 通过加密通道实现了任意大范围内的共建、共享, 彻底解决“信息孤岛”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 以上方案对硬件和网络条件的要求特别低, 普通电脑均能胜任, 在城域网内、ADSL宽带、固定IP的宽带均可实现, 因此, 大大节约了整体成本。而且, 本方案采用内访问方式, 全部实现了高速访问。比如对于大文件的添加, 除了可以采用拥有高速上传算法和程序的上传方式外, 还可以在本地直接添加, 如同复制粘贴一样快捷。

以下三种典型结构图为拆分后的结构示意图,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情况可以混合使用。

结构一:教育局信息中心为交换中心方式

结构二:教育城域网区间互联方式

结构三 (城域网内部结构) :泛城域网内部通联方式

说明:以上三结构中, 不同机器之间的连接是通过相互授权的加密通道连接的。

●教育局城域网资源共建、共享实施方案

我们以“分布建设-本地存储”的解决方案为技术核心, 配套开发了“新源共建共享管理平台”。本平台是可以跨地区无限范围内共建、共享的方案, 是在动态IP的ADSL条件下就可以实现分布共建、共享的方案, 是可以无限个服务器共建、共享的方案, 彻底解决了资源传输速度的方案。本平台目前不仅解决了普教的共建共享问题, 而且也为大中专及综合院校的资源共建共享提供了解决方案。由于平台具有超强的网络条件适应性, 同时具有分布式和集中式的特点, 所以在具体实施中有各种方案可行, 各教育局可以根据当地情况选择以下方案或者提出要求进行新的方案规划。

方式一:一站式 (中心站点方式)

该方式仅仅需要在建立一个站点, 管理采用多级权限分布管理的方式。由于是大量学校和教师同时使用统一站点, 所以注册管理、资源审核管理等问题比较重要, 本平台加强了多级权限管理功能, 有效解决了管理问题。该方式成本低, 但是对条件要求比较高, 要求具有较高带宽和基本不停机。其结构如下:

教师只需要登录站点进行资源浏览、上传、维护等操作。

管理采用多级管理方式, 具体方式如下:在中心网站设置好单位后可以分配给每个下级单位 (县级教育局) 一个注册管理员账号, 县城级教育局管理员再分配给学校一个管理员账号。由学校管理员具体管理本校内的用户注册 (含权限的开通、删除用户等) 。该方式大大减少了管理的难度和工作量。并且该多级权限管理方式为无限的, 可以满足任意多层权限分配。

站点个性化设置

站点的界面、评论、注册等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设置, 只需要修改相应文件即可。

页面顶部只需要修改h ead.asp文件。

页面底部只需要修改foot.asp文件。

其他设置只需要修改const.asp文件, 修改成相应的值就可以。对登录界面、评论、浏览、点击数、注册后是否立即开通权限等进行设置, 如下:

ping lunquanxian=0'0为未登录网友也可以评论, 1为只有登录后才能评论

ping lunxiansh i=0'0为评论直接显示直接, 1为审核后才能显示

liulanquanxian=0'0不需要登录就可以浏览资源和课程, 1为只有登录后的才能浏览

dianjixiansh i=1'0显示点击数, 1不显示点击数

deng lush ezh i=1'0不需要登录就可以看到首页, 1需要登录才能看到

zh ucekaitong=1'0立刻开通浏览权限, 1注册后需要管理员后台开通浏览权限

duo IPmulu=0'0为单一IP存储, 1为多IP存储

g uanliy uan="管理员联系方式:请联系本校内有管理权限的教师。"'管理员联系方式, 修改成自己的

方式二:多个教育局分布建设本地存储方式 (推荐)

在地级教育局和各区县教育局分别安装一套平台, 各自具有独立性的站点, 各自独立使用和维护, 但是在资源上是互相连接在一起的。其特点是任何一个区县的服务器出现故障都不会影响其他区县的资源更新使用。该方式在管理和权限分配上与方式一完全一样, 也是多级分配方式。其结构如下:

方式三:无中心站点方式

上一篇:限流电抗器的应用分析下一篇:肉鸡饲养日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