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电视选秀

2024-05-26

儿童电视选秀(共7篇)

儿童电视选秀 篇1

儿童选秀节目, 是以儿童为主体的一种选秀形式, 一般都有一套标准化程序, 设有草根海选、PK、评委点评、赢得支持等环节, 节目中儿童特有的稚嫩的声音、可爱的形象、率直的个性和奇特的思维方式让受众很是新鲜, 收视率较高, 其他电视台也在很短时间内推出儿童电视选秀节目。儿童选修节目在表象繁荣的背后, 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这其中尤以成人化问题最为突出。儿童电视成人化, 指电视制作者用成人的思维模式, 成人的眼光和行为方式来制作儿童电视节目, 用成人的需求取代儿童需求, 将儿童经验水平“提高”到成人的经验水平, 或“降低”到成人想象中的儿童接受程度, 使儿童节目与儿童受众需求相脱节。本文拟以中央电视台第三频道的《非常6+1》 (以下简称《非常》) 假期特别节目为例, 分析儿童电视选秀节目中的成人化问题。

《非常》近几年暑期, 《非常》都会推出面向儿童并以儿童为主角的暑期特别制作节目, 以“非常假期欢乐多, 小鬼当家真热闹”为口号, 主打“欢乐”牌和“热闹”牌。每期选派4名或5名年龄在6岁至12岁之间的儿童登台演出, 最后经现场观众投票选出一名儿童获得“非常明星”、“非常宝贝”的殊荣。应该说, 相较于其他儿童选秀节目, 《非常》的节目制作者及主持人表现出对孩子的极大尊重, 尽可能地用他们所理解的儿童的经验水平去贴近儿童。然而, 《非常》假期特别制作节目与其他儿童选秀节目一样, 从内容到形式, 从编导到主持人, 都具有明显的成人化倾向。它的成人化倾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受众定位过于宽泛, 节目定位的成人化。很多电视儿童选秀电视节目受众定位就不仅仅是儿童, 而是希望老少皆宜, 吸引整个家庭成员观看, 甚至以成人受众为主。为了吸引成年受众的注意力, 参与节目的儿童大部分是按照栏目组事先安排好的程序去表演, 少有发挥空间, 孩子是节目的演员, 甚至像有研究者指出的儿童只是“成人游戏中的沉默羔羊”, [1]而不是节目的主体, 受众看到的也只能是孩子化妆后的表演, 难觅童真童趣的影踪。

儿童表演内容的成人化。儿童电视选秀节目的成人化问题还体现在不少参赛小选手表演内容上, 从衣着打扮、曲目选择、舞台姿态、语言运用等方面都能看到成人化的印迹。例如, 最早是在《非常6+l》节目中一夜成名的小童星阿尔法, 穿着打扮就很成人化:鸡冠头、红色立领皮衣、黑色皮裤、黑色皮靴, 一身典型的朋克造型。更有甚者, 不少小女孩选手则衣着暴露, 穿着吊带或露脐装, 学成年人走性感路线。2013年8月16日的节目有个小女孩为了配合出演《水果拳》的歌曲, 穿着就很暴露, 而且配以成年人的挑逗动作。还有曲目选择的成人化, 如《你是我的玫瑰花》《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青春舞曲》《巴郎》《明天的明天的明天》等等。语言运用的成人化, 透过电视屏幕, 经常看到的是稚嫩的面孔说着与年龄不相符的话语, 露出与儿童年纪不相仿的成熟老练, 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 主持人的一个简单问题, 孩子脱口而出的往往是成人思维的回答, 更有些“童星”已经熟悉了在镜头面前如何讨好观众。

互动话题的成人化, 例如在《非常》节目中, 点评嘉宾直言“我希望有女儿是她 (指代选秀儿童) 那样的, 有女朋友则是她这样的 (指代另一个点评嘉宾) ”, 主持人听后直呼:“我在录儿童节目, 你还说找女朋友是她这样的!”这是赤裸裸的成人话题, 在儿童节目中出现非常刺耳, 男女朋友话题显然与儿童的年龄不相符。

儿童选秀节目成人化的生成逻辑:儿童电视成人化的问题由来已久, 早在90年代学者卜卫就注意到这一问题并提出“儿童电视谁是主体”[2]的诘问。后续新闻传播研究者和儿童教育专家、家长、媒介从业者都纷纷提出要杜绝儿童电视成人化现象。但这一现象一直存在, 在儿童选秀电视节目不断涌现的今天, 似乎有愈演愈烈之势。儿童电视成人化倾向为何屡禁不止, 它有怎样的生成逻辑?下文将从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第一, 节目制作方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在媒体竞争激烈的今天, “收视率”决定电视节目的生死存亡。自工业革命以来, 精英文化让位于大众文化, 娱乐的、通俗的、感性的甚至喧嚣的大众文化席卷全球。随着媒体产业化时代的到来, 媒介竞争异常激烈, 电视媒介组织为了谋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和政治法律风险的最小化, 一味迎合大众口味, 尽一切可能释放电视媒体的娱乐本性。在这样大的社会背景之下, 具有消费能力的成人的注意力就成为稀缺资源, 成为媒体竞相争夺的对象。收视率的高低成为衡量一档电视节目成功或失败的唯一标准, 以收视率为基础的末尾淘汰制促使电视制作者们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提高收视率或者暂时保持收视群体的稳定。

从本质意义上讲, 儿童电视选秀节目的推出是媒体为了争夺受众注意力而从常规选秀节目中创新衍生出来的, 因而与市场与经济有着极深的关联。当常规的电视选秀节目已经无法激起受众的收视热情时, 各大电视台又将“秀”的主角由俊男靓女换成活泼可爱的儿童。儿童电视选秀节目既有一般娱乐节目的轻松有趣, 又有儿童节目特有的童真童趣, 节目一经推出, 就大受欢迎。为了获得尽可能高的收视率, 儿童电视选秀节目推出之初目标受众就不仅仅是儿童, 还包括成人, 甚至以后者为主体, 因为后者具有消费能力, 更受广告商的青睐, 因而能给电视节目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为了获得具有消费能力的成年受众的“注意力”, 儿童电视选秀节目也尽可能地满足成人的收视心理, 节目制作者将儿童包装成供成年人“观看”的对象, 使儿童成为成人的娱乐工具和观赏工具。

第二, 家长功利心态的渗透。在《非常》节目中, 有选秀儿童就直言:“从4岁开始, 妈妈就开始带我参加各种比赛, 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不少家长将孩子能上电视作为自身的荣耀, 竭尽所能地训练孩子在镜头面前展现乖巧可爱的一面, 讨得成人评委和其他孩子的欢心, 以便赢得更高的选票, 获取靠前的名次。更有甚者, 有些父母在台下动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拉选票, 甚至是“贿选”。笔者曾听到一个参加某选秀节目的幼儿园的小朋友与父亲的对话:

父亲:这次能否获得名次?

小女孩:还不是要看你是否愿意出钱。

这段对话让人震惊, 如此, 制作出的节目背离了初衷, 也无形中侵蚀了儿童无忧的童年, 使他们过早地踏入到成人的浮躁世界。这种儿童电视选秀节目的鲜花、掌声容易给孩子们带来世界观的误导, 让他们错误地认为表演出色是成功的不二法门, 而不注重提高自己的内在修为。

第三, 儿童本身的成人化。儿童成人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这导致其在儿童电视选秀节目中表现出明显的成人化特征。现在的儿童多为“独二代”, 与他们“独一代”的父母不同的是, 上学之前他们往往面对的是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至少六个成年人, 与同龄的儿童接触的机会比他们父母童年时期更少, 成年人成为他们生活中接触和模仿最多的对象。另外, 一直以来, 我们的文化里总喜欢用“乖”、“听话”等作为好孩子的评判标准, 其本质是按照成人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乃至行为习惯来规范孩子的行为, 这样, 自然而然地让孩子的言行举止呈现更多的成人化特征。再者,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媒介的接受变得越来越便捷, 儿童很小就可以方便地通过大众传媒来获取各类面向成人的信息。“独一代”基本是伴随着电视长大的, “独二代”除了电视还有网络, “在现代社会里, 大众媒介的影响与家庭、学校和同龄群体的影响一样, 是影响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因素。”[3]长期浸淫在大众传媒环境之中成长起来的儿童, 相较于信息匮乏时代中的儿童, 与成人的“区隔”越来越小。概而言之, 这一代儿童相较于以前任何一个时代, 他们的生长环境更为特殊, 他们心理普遍更早熟更复杂, 更容易呈现成人化的特征。

需要指出的是儿童成人化和儿童社会化不是一个问题。儿童社会化是一个过程, 通过这一过程, 无助的婴儿逐渐变成一个有自我意识、有认知能力的人, 并熟练掌握他们生于其中的文化的习俗。儿童社会化是儿童成长的一个正常的、必须地发展阶段, 而儿童成人化则是一种“非常态”。儿童成人化越过了社会化的某些阶段, 或者表面上看似达到了某个阶段, 但其在心智方面还不够成熟和完善, 如儿童模仿学习成人的言语和着装, 看起来确实很像大人, 但是在心智的发展上还未达到这个阶段。儿童成人化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波兹曼所说的“童年的消逝”就是其中之一。

摘要:儿童电视节目成人化倾向的问题由来已久, 引起了家长、学者乃至媒体工作者不断关注, 但是一直都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儿童选秀节目的纷纷出现, 使这一问题更为凸显。电视栏目制作方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保护儿童和儿童社会化的矛盾与冲突以及家长功利心态的渗透是儿童电视选秀节目成人化问题的基本生成逻辑。

关键词:儿童电视选秀,成人化,非常6+1,儿童本位

参考文献

[1]陆高峰.成人游戏中的沉默羔羊——对儿童选秀成人化现象的批判[J].社会观察, 2009 (6) .

[2]卜卫.儿童电视:谁是主体?——兼论我国儿童电视成人化问题[J].新闻与传播研究, 1998 (02) .

[3]戴维·波普若.社会学[M].刘石得, 译.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256.

浅析当前电视音乐选秀节目 篇2

我国的电视音乐选秀节目兴起于本世纪之初。2004年3月湖南卫视推出了声乐比赛节目《超级女声》, 节目的运作成功使其核心理念迅速得到认同。同类型的电视节目, 如中央电视台的《梦想中国》, 东方卫视的《莱卡我型我SHOW (秀) 》、《雪碧我型我SHOW (秀) 》等纷纷推出, 之后, 湖南卫视又成功推出了《快乐男声》, 同样取得了不凡的收视的业绩。这种综合性的电视歌唱娱乐节目迅速成为近几年来播出最为火爆的电视节目。2006年, 我国电视上的几档娱乐类选秀节目, 几乎都是将演唱作为主要的舞台表现。除了上述节目, 还有江苏卫视的《绝对唱响》、江西卫视的《中国红歌会》、湖北卫视《极限高歌》、山东卫视《联盟歌会》、东南卫视《风云新人》等节目。

一、电视音乐选秀节目关键元素

1、海选

“海选”最先是一个政治用语, 用来描述全体村民自由提名村委会候选人。这个政治术语用于娱乐, 其影响力甚至已经超过了原先的意义。大多数电视音乐选秀节目以不分唱法、部分外形、不问地域的互动性、参与性超强的海选为主要特征, 只要符合一定年龄或者性别要求, 大众均可报名参加。通过层层淘汰选拔, 选出真正具备培养前途与明星气质的歌手。

海选具有很强的心理接近性, 让观众产生一种归属感, 达到“全民参与, 全民同乐”的收视效应。从受众角度来说, 普通人与他们的距离更近, 能满足各个阶层观众的需求。

2、“唱”与“秀”结合

电视音乐选秀节目主要的选择标准毫无疑问是唱功, 但唱功并不是衡量选手的唯一标准, 突出选手个性的表现“秀”也是很选拔重要的标准。正因为如此, 《美国偶像》让唱歌素质平庸但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华裔青年孔庆翔成为《美国偶像》的冠军;被评价为唱功并不是选手中最好的李宇春获得了2005年《超级女声》冠军。

3、互动

电视音乐选秀节目之所以在国内获得巨大市场, 得到受众的喜爱, 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它强调互动性和全民参与性。在选秀类节目中, 观众不仅是节目的接受者, 更是节目的参与者, 他们的投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甚至可以改变节目的整个进程。这种重视“民意”的规则改变了以往电视媒介仅仅是在做单向度传播的局面, 极大地拉近了电视机前观众的心理距离, 同时也拉近了收视率的攀升。

4、“PK”环节

目前PK的渊源仍不能完全确定, 主要有两种观点:一个是源于网络游戏。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流行的各类MUD (一种文字网络游戏) 中, 玩家的死亡被粗略的分为两类:Player Kill和Nonplayer Kill, 即28 (被) 玩家杀死和 (被) 非玩家杀死。由于它过于拗口, 就用“PK”作为它的缩写来表示。后来衍生出PKer (玩家杀手, 表示专门猎杀玩家的玩家) 、PK区 (可以主动攻击玩家的游戏区域) 等名词。另一个来源是指足球里的罚点球, 也就Penalty Kick的缩写, 引意为一对一单挑, 只有一方能赢。

术语是某一专门领域或学科中所使用的专门用语, 语义上有严格的限定, 要求精确和明晰, 因而具有单一性的特点, 适用范围因受领域或学科的限制往有局限性。但是由于表达的需要, 我们经常将它们掷用于非专业语境, 那么它们的语义就会发生变异, 从而出现专外的新和新用法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 那么此时专业词语就扩大了原有的使用范围, 形成新义项。

“PK”经过《超级女声》强有力的“宣传”和“激活”, 迅速突破其专业语境的限制, 广泛运于非专业语境, 在这个引申式泛化过程中, “PK”直接衍生出各种新意义, 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含义:1.对决、对打、对抗、单挑;2.击败、干掉、淘汰;3.打架、斗殴;4.泛指两件对等事物的对比。

“PK”环节是音乐选秀节目最为残酷也最刺激的环节。每一位观众都成为节目运行轨迹的决定者。比如, 在《超级女声》节目中, 观众可以行使自己的权利, 在每轮比赛之后, 短信票数低的选手就得被“待定”, 与专业评委选出的选手进行“PK”。一次次的“待定”、“PK”、“投票”将比赛残酷性放大, 同时也音乐选秀节目充满了戏剧张力、刺激与悬念, 将节目的娱乐本质体现的更加充分。

二、电视音乐选秀节目规则

电视音乐选秀节目除了节目的制作者 (导演、制片人) 和节目的参与者之外, 还存在着第三者的影响——那就是规则, 它无处不在, 甚至是个杠杆, 规定着节目内容的整体框架和决定着情节发展的大致走向。电视音乐选秀节目的规则有如下特点:

1、规定环节+自选环节+配对环节的结合

几乎多有的音乐选秀节目都会采取规定环节和自选环节相结合的方法。规环节可以带来标准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增加公平性和说服力。而自选环节可以展现选手的个性, 增加趣味性和差异性。

2、海选+训练营+淘汰赛+总决赛的结合

电视音乐选秀节目的一般采用淘汰制的方式进行。或由内部投票决定, 或由观众投票决定, 知道最后剩下一个人、一对或一组。

3、专业评委+大众评判+市场评判的结合

传统的音乐选拔赛常常是选取专业领域的权威做评委, 在评价时评委要给出专业的评估或给出分数;电视音乐选秀节目则不同, 节目强调观赏性和娱乐性, 注重收视率而非比赛结果, 因此在考核方式上注重专业性的同时更设置了观众的选择权, 也就是说, 节目的娱乐性和音乐专业性相当, 评委的主观感受要强于理性分析和评价。

摘要:近年来, 中国电视市场上音乐类电视娱乐节目占据了越来越重的份额, 其影响力也日渐扩大。本文对音乐类电视娱乐节目进行探析的过程中, 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这一类节目形态进行了从历史发展到现状分析以及未来走势的全方位的关注、新角度的思考。根据不同的内容和形式把我国大陆以及港台地区的音乐类电视娱乐节目进行分类, 并通过针对不同类别的音乐娱乐电视节目的现状, 从大众音乐传播和电视音乐传播以及受众接受心理等的多个角度探讨其特点、关键元素以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视,音乐,选秀节目

参考文献

[1]申波.审美意识与音乐文化[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5.

[2]汉斯·罗伯特·耀斯.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 2006.

[3]汪流, 编.艺术特征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4.

儿童电视选秀 篇3

笔者认为, 通过这两次“巅峰”在荧屏上和头脑中的呼应和“对撞”, 我们可以切身感受到国内音乐选秀节目存在的诸多问题, 这些问题是不应该用它所带来的商业利益、艺术创意、技术水平去掩盖的。何况, 从真正有利于音乐社会大环境的角度考虑, 我们需要做的也不是趋利避害。直面这两次热潮显示出来的缺陷, 可能才是我国音乐选秀类节目健康发展的前提。

(一) 《超级女声》、《快乐男声》类

以《快乐女声》为中心流行起来的一批节目, 是国内电视音乐选秀节目的第一次大热潮, 根据笔者观察, 此类节目至少有如下几个共同的特点, 使得它们在当年拥有一席之地, 有的甚至维持了好几年的收视率水平和广告、赞助水平。

符合受众心理 在纷杂众多的音乐选秀类乃至音乐类节目中, 《超级女声》和《快乐男声》无疑在很多层面上是相对成功的。从火爆流行、举国瞩目再到能持续近十个年头, 可见其必然在很大程度上符合了受众的某些心理, 给了千千万万普通年轻人一个梦想的舞台、一个接近自己喜爱的东西——音乐的机会, 并且也的确为音乐界增添了一些新生力量。表演者和观众之间是相互催生的, “千里马”也可以主动寻得“伯乐”, “伯乐”省时省力, “双赢”之意自然浮现。

““亮点”云集 如果说“千里马”寻得“伯乐”的戏码受人欢迎, 其背后其实有一个事实在支撑, 即人们喜欢找到自己欣赏的歌手并成为其“粉丝”带来的那种归属感和“代表感”。所以, 这样的节目模式不仅可能为歌手轻而易举赢得“人气”, 而且为经纪公司省了不少力气。再者, 人们所“粉”的, 其一可以是演唱功力, 其二可以是外貌、性格等人物造型方面的特点, 其三 (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是竞争中形成的那种个人魅力, 还有观众与某位歌手“并肩战斗”到最终环节的那种彼此珍惜的感觉。这或许是选秀类电视节目独有的一种影响。

受众人群的选择特点 当然, “超女”、“快男”等还具有一些它们自身的独特之处, 比如参与者的年龄普遍处于青年期, 这是很有活力、朝气、梦想的一批人, 他们更能很快地接受新鲜事物, 也乐于接受挑战和克服困难。于是, 节目的受众面也就可以更多地照顾到青少年人群。主要是为这样的一个群体去做的电视节目, 更可以放开手脚去创新和改革, 在某些方面, 突破限制越多几乎就会有越好的收效, 同时群体传播效应也会越强。

(二) 以《中国好声音》为模板的一系列节目

在《超级女声》风靡全国之后的第七年, 《中国好声音》能够带动起电视音乐选秀节目的新一轮高潮, 可以说有着更值得详细分析的因素。笔者认为, 《中国好声音》不但适应了消费者的“新”心理需求, 更迎合了观众的某种深层的、接近本质性的精神诉求。

在适应消费者的“新”心理需求方面, 《中国好声音》至少有三个特征。

品牌引进 从《中国好声音》不仅可以看到选秀类节目的繁荣成长, 也可以看出其愈加复杂。但不得不说该节目的最大优势并不是在“超女”、“快男”的那种受众定位上或“选手平民化”等宣传话题上, 而是在于从国外引进的节目品牌。虽然《超级女声》也有模仿《美国偶像》的情况, 但《中国好声音》引进的是荷兰创作的热门品牌节目《THE VOICE》的“原版手册”。同时《中国好声音》又巧妙地把《THE VOICE》模板在各国的精彩呈现作为“卖点”来展开宣传攻势, 在现今商业化、繁华化、信息爆炸化且显得难以捉摸的受众心理需求面前, 不失为一次有力的命中。另外, 简单但却严谨的游戏环节、创新性的节目形态如“盲选”和“转椅子”等, 都在很大程度上起了刺激感官和心理的作用, 也就符合了现代消费者的一种心理需求, 即追求“外国引进”、“品牌保证”。这在我国虽属新颖情况, 但也是该类节目良好发展的基础保障。

节目定位精准周全 明星、名人的加盟也是这一批节目的亮点之一。关于四位导师的人选, 节目组就颇费了一番心思;在节目的细化类型定位方面, 也开始有所突出, 比如有比较专业的音乐风格的节目, 也有“摇滚风”、“爵士风”的节目, 当然“流行音乐风”还是最多的。这些做法, 大大拉近了与普通观众和小众音乐群体观众的距离。

细节精致设计 笔者综合自身观赏体验和相关评论文章认为, 《中国好声音》在舞台设计、编曲设计、录音比赛表演和正式比赛环节上都比《超级女声》水准更高, 这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节目“引进版”的身份, 同时也得益于音乐和舞美技术近年来的发展。从制作成本上来看, 这一对比结果也是自然而然的。《超级女声》更偏于真实记录, 海选、复赛、决赛都是以个人为单位的, 选手很多时候需要自行做好比赛和演出的部分, 而电视通常仅起到追踪报道的作用;《中国好声音》则会辅以“导师”的指导和编导带来的“包装”, 此外还有一些专门的团队跟随选手来分方面负责 (即给选手以明星级辅助团队待遇) , 最终的演唱也是在歌手最好的状态下呈现给观众的, 但又不会给观众以过度的“作秀”感。对比下来, 在比较准确的受众定位上追求精致的东西, 更容易吸引观众的目光。

《中国好声音》的“被跟风”, 必然涉及其个性特点和魅力潜质, 即使抛开上面讲过的, 单说它的商业价值就已经吸引了很多经济类节目来研究探讨。为什么转椅“火”了?为什么“中国好××”的名字“火”了 (比如《中国好歌曲》和《中国好舞蹈》) ?为什么一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主持人华少也“火”了?为什么四位导师凭借着“32场”、“我可以让你的音乐更上一层”的话, 人气迎来了新的飙升?所有的这些现象叠加起来, 仿佛一次难以预料且多年不遇的“大爆炸”。可以想象, 在各类媒体倾尽全力吸引注意的今天, 能有哪怕是一个小的创新, 或营造一定程度的话题, 已是殊为不易之事, 而能做到《中国好声音》这样, 必然有特别值得思索的地方。

当然, 笔者认为《中国好声音》也有一些隐忧。

首先是节目公平性的问题。在评价方面, “大众点评”是一个不好去说公正与否的事情, 这样的成绩可以不依赖于导师, 不会使导师受到关于是否公正的舆论的牵连, 但投票数仅仅显示于大屏幕显然不是一个看上去很可信的形式。再有, 作为录播节目, 排练、走台都无法避免较多的后期制作工序, 声音也可能在此间进行修饰。而且, 在排演的过程中, 导师早已知道了学员的不少情况, 这直接打击了“转椅”本该有的作用, 使人猜测比赛时的“转身”和那些情感丰富的发言都带有较多的“真人秀”痕迹。如果歌唱选秀节目的真实性总是在人们心中打折扣的话, 那节目的“魂”恐怕也就逐渐消失了。“真善美”彼此依存, “真”这一项的缺失, 完全可能打破所有外部“装饰”。

其次是“共赢”的片面性问题。当前的媒体环境下, 刻意想出名便能获得成功已绝非易事, 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电视音乐选秀节目的吸引力巨大。但是, 从唱片公司的角度看, 吸引力大的节目也不过仍是个“节目”, 唱片公司的很多艺人已经小有名气, 不再需要选秀节目, 所以主要利润来源和主要投入方向还是放在唱片、演唱会和互联网音乐上——盈利更重要, “火”与“不火”其实不是公司运营的根本目标。换个角度看, 在选秀节目中走出来的艺人, 未来的路也并不一定好走, 更不一定走得长远。由此来看, 唱片公司在音乐类电视选秀节目中真正比较喜爱的舞台应该是《我是歌手》这类由已经成名的歌手参加的节目, 或许, 这种虽然既“选”又“秀”但并非“选秀”的节目, 才可以理解为真正意义上的“歌唱节目”。

(三) 几点思考

虽然电视音乐选秀类节目在时间的推进中、技术的翻新中不断变化和提升, 但总会有一些共同的东西显露出来, 比如比赛中很容易塑造出的那种歌手的个人魅力, 又如观众与自己喜爱的歌手一同“PK”到最终环节的那种互相珍惜的感觉。所以, 这些节目毕竟在为唱片公司、经纪公司乃至整个音乐界补给着新的血液, 也有利于人才的垂直流动。何况, 已经成名的人也会需要这样的平台, 让自己的形象更贴近普通人。像做导师、指导人等, 都是保持“人气”的新方法。这对于音乐的流行虽然没有什么直接的提升作用, 但间接上对流行音乐的新方向的开拓也贡献了力量。

但是, 艺术的特点在于形象性、主体性和审美性, 人们所追求的真正审美性是要建立在较真实的节目设置的基础上的。也只有真实的情况才能提升选手和导师真正的个人能量, 体现出真正优秀的音乐人的能力。非真实的情况也许可以一时省去一些麻烦, 较快地打造出一台看似精彩的节目, 可以营造出一个“今日明星”, 但也正像已经发生的情况那样——几乎随便一个类似的节目就可以对《中国好声音》的收视率构成一定的打击, 国内电视音乐选秀节目在真实性方面还需要继续下功夫。不然, 节目纵然留下“第一名”或“创新者”的称号, 也不能再代表什么更加深刻的含义了。

电视选秀节目的社会责任探微 篇4

近年来, 从中央电视台的《梦想中国》、《直通春晚》到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快乐男声》, 再到今年火爆荧屏的浙江卫视娱乐节目《中国好声音》, 全国各级各地电视台的选秀节目共同开创一片全民狂欢、娱乐至上的热闹景象, 中国大众传媒显然已经进入“全民秀时代”。电视选秀节目在迅速发展繁荣的同时, 也引发了来自不同方面、不同声音的讨论、质疑, 甚至是非议。在电视选秀节目将创造娱乐文化的作用发挥到极致的同时, 其在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 转变节目开办思路, 增强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 探索拯救自身、服务大众、回报社会的有效途径, 是当今电视选秀节目应该努力的方向。

1 当今电视选秀节目在价值追求上的缺失

1.1 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商业利益的过度追求

如今,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众传媒并不是主动放弃了物质追求的“精神贵族”, 它必须依附于一定的经济基础才可以生存下去。因此, 为了实现持续发展, 电视选秀节目必须追求一定的商业利益。在开办过程中, 选秀节目往往使尽浑身解数追求一定的关注度和收视率, 努力追求包括广告利润等在内的所有经济效益。为电视选秀节目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的是赞助商, 他们的想法、观念和意图往往影响着节目的策划、制作、播出甚至临驾其上。所以, 在电视选秀节目策划过程中, 必须考虑赞助商及其消费者的喜好、口味。在这一迎合的过程中, 有可能导致部分选秀节目缺少了对审美价值和社会责任的关注和追求, 导致节目内容低俗、形式僵硬冗长、社会责任感降低。

1.2 在迎合大众口味的过程中审美价值观出现偏差

众所周知, 大众传媒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是十分广深的。如果它背离了自身的行业操守、一味盲目迎合观众偏执的审美需求, 传播和宣传不健康的审美价值观, 必定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 电视选秀节目如同其他电视节目一样, 应将满足观众文化需求、提升文化品位作为根本目标。而电视选秀节目能否实现这一目标, 能否创造出真正美的东西给观众们带来美的享受, 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做支撑。当下部分电视选秀节目失去了“世俗化”与“低俗化”之间的平衡, 没有真实再现普通大众的生活状态, 展示的不是人们坚强、奋斗、上升的一面, 而是投机取巧、虚伪做作, 甚至为了名利出卖肉体和灵魂的一面。这些就是在审美价值观上出现了偏差, 过度“世俗化”而引发了“低俗化”, 造成了思想深度与品质格调的降低。与此同时, 电视选秀节目应在技术环节, 如舞台设计、灯光配置、音乐舞美、服装造型等细节上创作一种独特的艺术之美, 给观众以感官上的美的享受。

1.3 电视选秀节目社会责任意识有待加强

作为大众传媒主力军之一的电视, 自诞生以来就深刻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电视节目既影响着人们的认知, 又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改造着人们的人身观、世界观、价值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电视选秀节目的受众多为青少年, 他们极容易对选秀节目所表达的行为模式进行观察、学习、模仿。因此, 选秀节目就成为青少年进行社会学习、塑造社会行为方式的主要途径。然而, 部分电视选秀节目在实现自身经济价值追求的同时, 社会责任意识弱化, 缺乏对社会效益的重视, 没有在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重塑民族灵魂等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例如, 一些选秀节目存在潜规则、虚假宣传等负面问题, 直接误导了广大受众特别是青少年的对社会的认识和感悟, 对其健康成长造成了不良影响。

2 电视选秀节目应当履行的社会责任

2.1 倡导健康向上的价值观

当今, 电视选秀节目的价值观应当立足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 彰显时代精神, 透露出一种催人上进、奋发努力的精神气质。选秀节目应该宣扬健康向上的价值观, 坚持鼓励选手积极进取, 不怕失败, 同时将这种精神力量传递给观众。特别是一些来自底层社会的“草根”选手, 他们通过参加各类选秀节目用实力改变了命运, 这一成功模式无异是触动人心的、励志的, 他们的经历在无形中传达给观众以信心和勇气。因此, 反映普通大众的生活百态、肯定并鼓励底层“草根”的拼搏进取, 倡导健康向上的价值观, 是电视选秀节目应履行的社会责任之一。

2.2 提升社会大众文化生活品位

大众媒体有自身的社会责任, 这种责任要求媒体在实现自身经济价值的同时, 注重社会效益的实现。电视选秀节目也是如此, 娱乐选秀只是手段, 而不是目的。电视选秀节目的根本宗旨应该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体育包罗万象, 体育电视节目同样也急速发展, 通过电视播音的整体融入, 将播音主持与体育之间架设起一座更为宽广的桥梁, 形成体育节目创新发展, 播音艺术全面进步的良好模式, 同时, 在播音与体育的关系分析中, 针对当前播音与体育之间的有些脱节之处, 深入探讨播音艺术在体育节目中的具体应用, 促进两者的全面融合。

1简述体育电视节目以及播音艺术

的运用

1.1体育电视的全面发展

在相对于其他的电视节目而言, 体育项目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媒介的参与, 尤其是播音艺术的融入。在体育的分类中, 既有要对全部赛事的现场描述, 也有对现场的整体评论, 还有相关人员与技术参数的解说等等, 因此, 对于体育项目的各个种类, 尤其是体育项目中的游泳、赛马、排球、足球等各个运动项目, 都要播音人员对基本知识的全盘掌握, 因此, 在体育项目与体育节目的发展中, 由单一的变换模式转换为综合性知识与体育知识的融入分析, 对于每一项体育, 都要形成精彩的评说和全盘的分析, 这样才能构建更为完善的体育项目与电视画面以及声音艺术的结合。

1.2播音艺术的整体发挥

在播音艺术的全面形成上, 既需要语言表达、知识能力以及对语言与非语言的融合, 对于各项综合性的新闻事件或者体育赛事都能形成及时、准确的播音, 并且配合相关人物、实践以及各种有关的说法, 在突出整体性的基础上, 从播音的语言节奏、情绪运用, 既不能带一些有任何煽动性的倾向, 也不能消极抵触的播音, 在综合健康向上的仪表、精神十足的形象、饱满丰富的知识, 通过这一系列的综合因素融合, 这样就会形成播音艺术的全面化、科学化, 更好的与主题画面相融合, 并且对于人物专访、事件回顾、竞赛解说等能形成不同的播音风格, 才具有效的对策, 根据画面与主题的需要, 显示灵活的播音变化, 突显出更为丰富的播音内涵。

2分析播音与体育之间相脱节的不

足之处

2.1体育语言的表达欠佳

在体育播音的过程中, 往往需要更

体育电视节目中播音艺术运用探讨

文丨范明月

摘要:随着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与电视融合的不断提高, 体育电视节目以及体育本身都与播音主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性, 尤其是大众体育体育精神的全面提升, 体育收视群体与播音有着直接的相关性, 在体育节目的播音中, 既有体育明星的个人专访, 也有大型体育赛事的全程播放, 还有各种赛事的现场解说, 各种样式体育综合节目, 都离不开播音艺术的整体运用, 因此, 从播音与体育的关系来进行深入分析, 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从体育电视节目的发展趋势以及播音艺术的表现出发, 分析播音与体育之间的关系, 更好的推动播音主持在体育节目以及体育运用中的整体效果, 形成良性互动的发展模式, 促进两者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播音;体育;艺术;关系

提升社会大众文化品位, 丰富广大电视观众的精神生活。因此, 除了音乐、舞蹈等领域之外, 选秀节目应该涉足更为宽广的艺术领域, 特别是中国传统艺术形式更应该成为今后选秀节目的新宠儿。同时, 电视选秀节目应加强自身修养, 努力创造出更优秀的节目内容和形式, 提升社会大众的文化品位。

2.3 传播知识, 寓教于乐

当下, 电视选秀节目越来越多, 越来越成熟。在节目发展起来后, 更应当坚持开拓创新, 注重节目的丰富性和多元化。媒体具有“教育引导”功能, 人们在观看选秀节目时, 不仅是一名观众, 而且是一名学习者, 很多知识、信息都是收看节目时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的。因此, 电视选秀节目要想担负起社会责任, 就不能固守“娱乐至上”的教条, 要增加节目文化内涵, 在轻松娱乐的氛围中传播各种各样的知识, 让人们在娱乐中受启发、受教育, 从而实现“寓教于乐”的重要作用。

3 结语

在当下的社会文化语境下, 电视选秀节目因其“平民化娱乐”的创新宗旨而获得了巨大成功。然而, 随之而来也产生了引人担忧的问题, 部分节目滥办乱播、“娱乐至死”精神和拜金主义泛滥, 破坏了大众传媒在节目创新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和平衡, 损害了大众传媒的公信力, 遭到了广电总局、专家学者、普通受众等社会各界的广泛质疑与非议。因此, 转变节目开办思路, 增强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 探索拯救自身、服务公众、回报社会的有效途径, 是当今电视选秀节目应该努力的方向。

摘要:近年来, 随着电视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 电视选秀节目从无到有、从少到多, 发展之势愈演愈烈。在电视选秀节目将创造娱乐文化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时, 其在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 转变节目开办思路, 增强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 探索拯救自身、服务公众、回报社会的有效途径, 是当今电视选秀节目应该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电视,选秀,节目,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陈鸿秀.电视选秀节目的文化思考[J].四川戏剧, 2009 (2) :104.

儿童电视选秀 篇5

一、选“秀”节目的失衡

(一) 选秀节目的概念

在电视选秀节目中, 通常把自我的表现欲通过娱乐化、游戏化的手段进行提升。国家广电总局曾多次提出对电视选秀节目的整改意见, 并发文对选秀节目进行规范, 促使选秀节目规范有序的走上轨道。在当前社会下, 电视媒体追求的不仅是自身的利益, 还要满足观众在不同层次上的需求, 这样才能促使电视文化不断发展与兴盛。

电视选秀节目, 在传统意义上表现的是对艺术类人才的选拔;但从文化的本质上来说, 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选秀, 它是一种全方位的文化、娱乐活动, 还是一种单纯的针对文艺性的演出活动。从某种角度来看, 这些活动体现出了选拔的两种效果:

1. 在各种电视选秀节目中, 每位参赛选手都是为实现

自己的梦想, 才登上舞台进行演艺技能方面的比赛的, 只有在舞台上不断地提高参赛选手的水平, 才能使观众满足于对其欣赏的乐趣。

2. 传统的文化艺术, 它不仅能够产生社会效应,

还能使电视媒体与艺术团体实现共同的目标。

从参赛选手与组织构成来看, 电视选秀节目, 它是一种对文艺技能的比拼, 它是利用电视这一媒介对其过程进行记录。在这些组织中, 不仅包括参与者、观众、各个文艺单位, 还有电视台等组织。在电视选秀节目中, 需要保持着一个宗旨:将电视媒体的风险降低, 利益最大化, 参赛选手的付出与回报最大化, 使其选手的利益最大化。

(二) 选秀节目的文化范畴

诚如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中曾提到过的:“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时尚,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 喜欢文艺的人民群众在不断的增加, 其中中产阶级人们也是享乐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确立与社会转型, 文艺也从单一性不断向多们性发展, 最终在大众文化中形成了多元文化。

当前, 我国大众文化不断推动我国电视选秀节目的流行, 但在其中也体现出了电视选秀节目的问题所在:

1. 选秀节目的文化性质转变。

较为传统的文化在广大群众的品位不断变化下, 理性地对文化进行启蒙熏陶已经不再出现了, 而是被一些比较随意、喧嚣的、狂欢的形式所代替。

2. 选秀节目标准的迷失。

在电视媒体的不断发展下, 电视选秀节目受到了大众文化的影响与干扰, 其收视率、集体利益等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想要提高其收视率应当尽量避免一些选手、评委和观众的质疑与谩骂。

在众多争议中, 推动电视选秀节目提高收视率最为有效的一种形式, 就是有效地对选秀节目的市场进行推广, 聘请一些优秀、风趣的节目主持人。

二、“选”秀体系的重建

(一) 加强电视传媒人的职责

在我国电视选秀节目中, 主办方都会将娱乐作为活动的宗旨, 这样不仅打消了参赛选手对艺术梦想的追求, 还错误地导致了群众对电视选秀的认知。

所谓的娱乐, 它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普通的个人行为, 它还是一种较为复杂的集体精神重构。

1. 在电视选秀节目中, 所谓的娱乐精神不仅需要体现在文艺表现中,

更要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识起到导引作用。意识形态的产物它具有主观、客观的传播元素, 它就是传媒娱乐。

2. 电视选秀节目, 它并不是只能够满足参赛选手的欲

望, 实现其梦想的工具, 它还是关系到广大观众、一个国家、电视媒体等的一个有关娱乐的系统工程。

在电视选秀节目中, 其不仅承担着传媒业的使命与职责, 还是娱乐精神的全面的体现。

(二) 增强选手的专业素养

在电视选秀节目中, 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 那就是参赛选手的水准的不同。因为电视选秀节目的门槛较低, 它在给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舞台的同时, 也为电视媒体带来了困扰。在选秀节目中, 很多参赛选手抱着相当大的激情和希望来参加比赛, 但参赛选手的心中各自怀有不同的目的。在这些选手中有些人是真心为了学习而来, 有些是为了娱乐、游戏而来, 还有一些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明星梦而来。

众多参赛选手, 在比赛中激情地施展自身才华与魅力, 这样不仅使无聊乏味的选秀节目体现其娱乐性, 更能将这些艺术与能量传递给观众, 因此参赛选手的专业素养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三) 对观众的鉴赏意识进行正常的引导

在电视选秀节目中, 观众不仅能够学到有关艺术的知识, 从节目中体会到欢乐, 还能在观看的过程中, 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与情趣。电视选秀节目是否能够健康地传播发展下去, 也与观众的审美水平与情趣息息相关。对于观众健康的、有鉴赏性的审美水平, 需要从自我接受的意识开始培养, 使其能够正确对待明星的出现, 要培养观众了解艺术欣赏的基本原理, 做艺术欣赏的门内人, 更要提高观众的艺术素养。■

参考文献

[1]戴婧婷《平民当偶像麻雀变凤凰》, 《新闻周刊》2008年9月8日

[2]【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 傅铿译, (北京) 三联书店2010年版

儿童电视选秀 篇6

一、选秀模式拓展:从表演选秀到技能选秀

一般认为,选秀节目主要是表演选秀。表演是一种通过人的演唱、演奏或人体动作、表情来塑造形象、传达情绪、情感从而表现生活的艺术活动,代表性门类通常是音乐和舞蹈,有时将杂技、武术、魔术等划入表演活动的范畴。例如,《美国偶像》就是典型的歌唱表演主题,表演内容以流行歌曲为主;而《美国达人》中的表演则是广义上的、泛化的才艺表演。以《美国偶像》、《美国达人》为代表的选秀节目以平民百姓为“海选”对象,其特点是草根和造星;与“平民选秀”理念反其道而行之的,是“明星选秀”,英国BBC的《快来跳舞》(Strictly Come Dancing)、美国ABC的《与明星跳舞》(Dancing with the Stars)、FOX的《与明星滑冰》(Skating With Ce le britie s)等皆为此类。无论是“平民选秀”,还是“明星选秀”,都是表演选秀。而与此同属海外热门节目的是技能选秀。在这类节目中,最具盛名的是由纽约地产大亨唐纳德·特朗普主持的《学徒》,其参与者是来自美国各地的年轻的职业经理人。由于此类节目的出现,电视选秀的对象也由艺人(或具有某项特殊才艺的普通人),扩展到各行各业无处不在的职业人士。

经过精心策划,现实生活和日常生产劳动中的各项技能都可以成为电视游戏的内容。例如:《天桥骄子》(Project Runw ay)是关于“衣”的选秀,12位设计新人为即将到来的纽约秋季时装周展开激烈竞争;《地狱厨房》(Hell’s Kitchen)是关于“食”的选秀,脾气暴躁的名厨戈登·拉姆齐将在一群厨艺爱好者中选出一人担任新餐馆的厨师长;《创意巅峰》(Top Design)是关于“住”的选秀,室内设计界的新秀为最终胜出而施展浑身解数;《极速前进》(The Amazing Race)是关于“行”的选秀,由双人搭档进行环游世界的比赛和冒险。从最早的表演选秀到今天的“无不可秀”,欧美电视选秀的节目模式已日趋多元化。

电视选秀的本质是一种娱乐游戏。唯物主义认为,游戏源于生产劳动。将生产、生活中的现实场景或竞争角逐进行游戏化的加工,以戏仿的方式获取娱乐体验,这就是游戏。现实生活充满竞争,各行各业,每个领域,人与人的竞争,人与环境的斗争无处不在,日常生活和生产技能是比表演更为普遍也更贴近大众的技艺。只要精心设计,从中抽象出一个游戏框架来,哪怕是“衣食住行”之类的日常琐事,也能设计出选秀节目。

作为一种艺术行为,表演与日常生活(如职业技能)有所区别。表演天生具有娱乐性和被观看的属性,重在审美;技能则常以日常生活为对象,强调实用。正因为如此,虽然两类节目都会融入选拔或竞技元素,但节目模式有所区别。以《创意巅峰》为例,参赛者将直面各种设计任务,如为神秘嘉宾打造专属房间,设计儿童房的游乐世界,主题聚会设计,都会饭店房间与豪宅设计等,他们的作品将受到设计界名师的检验及评论,整个过程真实展现在观众面前。通过严苛的选拔,最终获胜者将获得现金奖以及著名设计工作室的职位。与此类似,大量技能选秀节目选用“完成任务———记录”或“情境体验———偷窥”的节目模式,而表演选秀多选用“才艺表演———观看”的模式。在我国,央视的《互动空间·电视超人》先后策划了“火锅超人”、“筷子超人”、“品茶超人”等多个竞技主题,打造出常态化的真人技能选秀赛。虽然从节目模式的选择上看,其保留了表演类节目的一些元素,但仍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

二、选秀主题创新:从流行主题到民族主题

民族性是电视文化的重要属性,电视节目可能是最民族化的文化产品。原Fremantle传媒公司CEO汤姆·格特瑞奇认为:“《美国偶像》就好像麦当劳或者星巴克一样,已经成为美国文化的一部分。”[1]虽然《美国偶像》等选秀节目在世界范围热播,但流行文化并非电视选秀的唯一主题。当流行歌舞选秀风靡世界的时候,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选秀节目也开始风行。

与欧美热衷于唱歌跳舞的纯娱乐选秀节目相比,阿联酋阿布扎比电视台近年推出的诗歌选秀节目《百万诗人》,则以传播和弘扬阿拉伯民族文化遗产为宗旨。没有绚丽的舞台,《百万诗人》演播现场典雅素净,参赛选手们一律着传统的阿拉伯白色长袍,吟诵原创的奈伯特诗歌,在语言感染力、文学才华乃至思想境界等方面一决高下。节目共设置5位专业评审,由他们对选手的语言表现、诗歌内容和思想内涵进行点评,其中有3位是来自中东等国的著名演讲家,另外两位则是专门从事阿拉伯诗歌研究的学术权威。该节目在海湾各国设置分赛区,以观众短信投票作为评选依据。由于契合民族传统和文化精神,该选秀已成功播出5季,吸引了数千万中东观众。负责策划《百万诗人》的编导马兹鲁阿表示:“阿拉伯民族素有崇尚文学、喜好诗歌的传统,但是近年来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侵入,很多年轻人已经渐渐丢弃了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这是很令人担忧的。作为媒体工作者,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弘扬阿拉伯诗歌艺术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事实证明,国际风行的真人秀模式不仅仅适用于娱乐节目,同样也可以体现出艺术品位和人文深度。”[2]

除去形式,选秀节目的价值取向完全在于主题的设置,完全可以根据某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来设置节目主题。人类社会是由多种不同文明、不同文化组成的多元共同体,各种异质文化之间不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组成了一个多元文化和不同文明的人类社会共同体,在这个过程中,也形成了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精神生活方式。在这一共同体中,源自西方的流行文化借助强有力的商业运作,以及对人基本需要的满足而体现出一定的传播强势。随着大众传媒的全球化经营,《美国偶像》、《老大哥》等西方真人秀节目在世界范围持续流行,但即便是在美国本土,非流行文化主题的电视节目也依然受到欢迎,由《美国偶像》策划团队打造的另一档选秀节目《美国发明家》(American Inventor)便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这一节目以“美国梦”为主题,成千上万的各年龄段的发明家、修理爱好者、白手起家者纷纷报名参赛。他们在屏幕上展示自己最有价值的发明,从古怪的小玩意,到心脏升温器,一旦获胜,参与者成为发明家的梦想便能成真,他们的灵感、想象力、创造力,也将转变成真实生产的商品。这档海选草根科技发明的电视节目堪称流行文化与民族性格巧妙结合之作。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崇尚发明与探索精神的国度,《美国发明家》正是因为契合了美国国民垦荒、创新的性格而受到好评。

中华民族素以深刻的文化内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相对传统的伦理观念著称,而选秀节目则是大众娱乐与草根文化的代名词。那么,如何把流行的现代娱乐节目形态与发掘民族传统文化精神有机结合,让电视选秀与中华传统文化“同频共振”,让普通大众在参与电视娱乐的同时获得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熏陶,已成为中国电视人亟需正视的现实课题。近年来,我国电视界先后推出了以“功夫”、“红歌”、“师道传承”等为主题的选秀节目,在探索选秀节目主题的民族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突破。

三、选秀规则变革:从常规票选到另类游戏

规则直接决定着选秀节目情节的走向。从这个角度看,电视选秀节目的关键在于游戏规则的设计。不同的规则产生不同的效果,在某种程度上,选秀节目的规则与体育比赛有一定的共同之处,它不设定具体结果,却决定了由它产生的悬念是否吸引观众,以及包括观众在内的全部节目参与者的最终命运。

从规则设计的角度看,《美国偶像》的成功可以归结为“三合一”模式的成功。首先,在海选阶段,各类水平参差不齐的平民选手本色表演,搞笑场面无不令观众捧腹;其后,在进一步的淘汰遴选阶段,观众通过各种互动方式介入到评选过程中,热线电话和短信参与不断激发收视热情;最后,在紧张激烈的决赛阶段,选手竞争扣人心弦,节目如期达到高潮。《美国偶像》成功之后,世界上有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以此为蓝本,推出了自己的选秀节目。如今,这个集娱乐、参与和艺术为一体的规则模式已成为电视才艺选秀的标准模式。当然,在“三合一”选秀模式大行其道的同时,各国电视机构也在嫁接和移植的过程中完成了选秀规则的创新,于是,《美国达人》、《X元素》等相似却又不同的后继者不断出现。

当前,电视选秀正在进入类型化制作的时代。类型是惯例与经验的系统。之所以出现某种类型,是因为某种形式已经获得成功,而成功的产品必然引起更多仿效,成为惯例;同时,观众根据大量类似的经验,养成一种期待,随着期待的增强,最后转变为规则。但是,类型化制作绝不等于原样“克隆”。从策划与创意的角度看,对节目形态中那些客观存在并容易模仿的要素及规则,进行多元组合,便可能产生出一个新的节目,只有不断错位设计,推陈出新,才能跟上受众不断变化的口味。例如有一档名为《美国最差车手》(America’s Wors t Drive r)的另类节目便颇吸引眼球。每周,来自美国某座城市的4位司机被亲朋好友推荐到节目中,通过一系列驾驶方面的测试,确定其是否是“本市最差车手”。一旦被评为“最差”,他的汽车将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残忍地销毁。当季节目的最后,来自全美的“最差车手”们将会聚洛杉矶,通过比拼车技,赢取一辆新车,而排名最后的倒霉鬼将成为名副其实的“美国最差车手”。这档节目的成功要诀在于创新规则,变选优为选劣,反其道而行之。

一般说来,选秀节目的淘汰与选拔环节有四种常见机制。“一是达标淘汰;二是评委裁定;三是观众票选;四是同伴裁决。达标淘汰,即事先确定游戏‘过关’的标准,如果竞争者无法达标则遭淘汰,达标者进入下一轮;评委裁定较为传统,是竞技类节目最常见的淘汰与选拔方式;观众裁决多使用互动手段,由观众投票决定,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选手的人气状况;同伴裁决则由内部投票进行表决,是游戏残酷竞争性的集中体现”。[3]当前,不少海外流行节目综合使用上述多种方式,以强化节目的悬念和竞争性。在规则“变脸”的过程中,也有的节目采用记分方式,变“汰劣”为“选优”,最后获胜者获得大奖;还有的游戏规则是在淘汰的同时进行选拔,让被选拔出来的人具有豁免权或投票权,如让优胜者获得豁免权,被淘汰者从非优胜者的群体中产生,甚至,优胜者最后有淘汰别人的特殊权利。在选秀节目策划与生产的过程中,规则之变既是适应社会文化风潮进行的调整,也是对观众不断变化口味的迎合,更是对同质化节目竞争压力的反抗。

综上所述,海外电视选秀正朝着更贴近受众日常生活体验,更注重民族文化传统,更强调规则与形式创新的方向发展,其中暗含的节目形态变化值得关注。在国内,优秀的选秀节目创意可谓凤毛麟角,大多数娱乐节目低层次拷贝,互相撞车,进而造成重复投资、带来资源的浪费。在原创能力相对低下的当下,国内电视机构模仿和引进欧美的电视版式无可厚非,但只有善于在改造加工的过程中求新、求变,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受众的认可。

参考文献

[1]王亚雪“.美国偶像”:造钱机器[J].互联网周刊,2005(30).

[2]李震.诗歌文化选秀节目火爆阿拉伯世界[EB/OL].(2007-09-06)[2011-08-15].http://news.sohu.com/20070906/n251986806.shtml.

儿童电视选秀 篇7

(一) 电视音乐选秀节目的定义

电视音乐选秀节目是“让有一定音乐表演能力的参与者, 按照预先设置的竞赛规则进行音乐才艺展示, 专家和观众对参与者进行淘汰和选拔的电视节目。”才艺选秀类真人秀是电视台近年来热衷举办的娱乐节目, 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即属于这个范畴, 不同的是它改变了电视音乐选秀节目以普通人为参赛对象的节目框架, 从专业评审跨越到大众鉴赏的音乐时代。

(二) 我国电视音乐选秀节目的发展历史

我国电视音乐选秀节目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萌芽期 (1984-2004年) , 成长期 (2004-2011年) , 发展期 (2012年-至今) 。

1. 萌芽期 (1984-2004年)

电视音乐选秀节目最早可以追溯到1984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 该节目下设专业组和业余组, 共划分通俗、民族、美声三种唱法。

2. 成长期 (2004-2011年)

这一阶段的选秀节目以《超级女声》为代表, 它在2006年掀起了选秀节目的高潮, 开创了中国音乐选秀年。这一时期是创造平民偶像的选秀时代, 节目主张年轻人追求音乐梦想, 间接构筑了一个一夜成名的旖梦, 同时也普遍存在不少问题, 如同质模式化严重、炒作负面新闻的问题。

3. 发展期 (2012年-现在)

2012年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 在低迷的电视音乐选秀节目市场中引进海外版权率先脱颖而出, 赛制中“导师盲选”这一新颖的节目形式获得受众的广泛关注。

2013年初, 湖南卫视《我是歌手》以真善美的节目高度、颠覆视角的创新规则走入人们的眼帘, 顶尖的音响设施, 华丽的演唱会舞美设计, 一流的音乐制作人担任音乐监制, 邀请两岸三地知名歌手参与比拼, 节目一经推出就抢占了高收视率、高市场份额, 引发媒体的热议。

现阶段的音乐选秀节目以其新颖视角取胜, 主张购买海外版权, 力求走出“低俗化”困境, 回归音乐本质的探索阶段。

二、《我是歌手》的内容创新

《我是歌手》是中国首档顶级歌手音乐巅峰对决节目, 颠覆了以往传统音乐选秀节目的格局, 在比赛规则上也进行了很多创新。

(一) 参赛者转变:专业歌手变参赛选手

以往的电视音乐选秀节目都是草根追求音乐梦想的比赛, 《我是歌手》却以崭新的视角面向受众, 首开顶尖歌手音乐对决比赛, 赛制采用7名歌手参与竞演, 两轮比赛后票数最低的歌手将会被新晋歌手替换。

专业歌手的较量更富新鲜感和挑战性。在《我是歌手》第二季首发阵容中, 节目将歌手进行年龄层次的细分, 有内地大气磅礴的男声韩磊, 活跃国际舞台的时代歌者韦唯, 摇滚天籁女声的罗琦, 华语乐坛年轻的大满贯歌后周笔畅, 还有来自台湾地区的独卖唱作歌手张宇和创作型金曲歌王曹格, 以及香港90后新生派实力唱将邓紫棋, 歌手阵容覆盖了老中青三代, 不同的音质特点、曲样风格, 吸引了不同年龄层的受众。

(二) 主持人转变:专业歌手变节目主持人

《我是歌手》大胆使用参赛歌手担任节目主持人 (只有在最后一场决赛时使用专业主持人) , 专业主持人成了歌手的经纪人, 这完全是一个全新的视角。在第一季中胡海泉担任主持人, 当他很认真地介绍他心中的“吉他英雄”黄贯中时, 它说错了一个“字”, 当他很认真地更正“zhi”为“zi”的时候, 全场观众以及在后台候场和休息室的歌手们都笑了。非专业的主持人虽然缺乏一定的语言规范性, 但无独有偶这点小瑕疵却在节目主持风格上形成了新颖、真实的效果。

(三) 评审团转变:现场观众变知音评审

以往的选秀节目多采用专业评委点评, 《中国好声音》的选择权仍掌握在专业评委手上, 当导师为学员转身才有机会选择是否加入这位导师的阵营。《我是歌手》则是彻底打破了以往的模式, 让懂音乐、爱音乐的500名知音评审团直接决定歌手的去留, 专业评审仅对歌手现场表现情况进行点评, 歌手的歌声能否打动知音评审团是获得选票的关键。为了体现知音评审团的公平、公正性, 节目特别对知音评审团的覆盖年龄段进行细分化处理, 并在专业评审的监督下, 公开透明地计票。

结语

《我是歌手》节目虽作为一档海外引进版权节目, 但却能立足国内实际, 强化自主创新, 有效引导传统文化价值观回归主流, 树立了正能量的偶像引导作用, 彰显真善美的节目本质。然而, 当下电视圈竞争激烈, 要想长足发展, 立于不败之地, 在今后的道路里亟待需要摆脱引进海外模式的依赖, 强化自主创新能力。

摘要:电视选秀节目是近年来比较受欢迎的一种节目类型, 目前已成为几大主流卫视提高收视率的一个重要手段。选秀节目以其娱乐性、平民化、趣味性等特征满足了大众的娱乐需要, 但是国内的选秀节目严重缺乏创新, 一档选秀节目火起来之后很多电视台马上跟风效仿, 一时间屏幕上出现了一大批面孔相似的选秀节目, 以至于选秀节目开始走向泛滥, 甚至趋于低俗化, 这种现象在社会上和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本文首先梳理了电视音乐选秀节目的定义及其在我国发展的几个阶段, 将《我是歌手》与其他音乐选秀节目进行对比, 进而研究《我是歌手》的内容创新, 及其引进中国后进行的本土化融合, 并总结出《我是歌手》对国内电视音乐选秀节目的启示, 试图以此找到电视节目制作的创新规律。

上一篇:文化专有项的翻译下一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尝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