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锤炼有技巧论文

2024-05-11

语言锤炼有技巧论文(共7篇)

语言锤炼有技巧论文 篇1

阅卷老师对考场作文评分, 一般不可能像平时批改作文那样翻来覆去地看每篇作文。因此, 一篇考场作文里如果没有“让人眼睛一亮”的语言, 对得分肯定有直接的影响。那怎样提高语言效果呢?除了日积月累, 下苦功学习语言外, 了解和掌握一些优化语言的技巧, 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奇效。老师可以将几种常见的优化语言的技巧教给学生。

一.附加成分法

有的同学的作文, 读来味同嚼蜡, 语言缺乏表现力, 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只有干巴巴的主干, 缺乏修饰成分。如果恰当的加上“定、状、补”来修饰, 语句就会顿放异彩。一考生在作文开头写道:“傍晚, 我打着伞走在路上, 突然一位同学跑来说:‘咱俩挤挤。’”语句干瘪而不生动。假如添上适当的附加成分, 可以变为:“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傍晚, 我一个人打伞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 突然, 从身后跑来一位同学, 一下子紧抱住我的肩膀, 气喘吁吁地说:‘咱俩挤挤。’”这样一改, 夜色茫茫、雨雾蒙蒙的景象和借伞者恳求诙谐的情态便栩栩如生, 读来别有情趣。

二.拟声绘色法

恰当地选用拟声词和摹色词, 将客观事物或环境描绘得声色兼备, 能使文章熠熠生辉, 产生强烈的艺术魅力。大凡名家对运用拟声词、摹色词都能做到得心应手。俄国作家陀思妥也夫斯基为了使语言能传出音响, 曾把“五分钱硬币在地上滚着”改为“五分钱硬币在地上叮当地跳动着, 滚着”, 这不但使读者仿佛看到了钱币落地滚动时的情景, 而且还真像听到钱币落地滚动时所发出的声响。这是为视觉, 同时也是为听觉的真实性而改动的。白居易《忆江南》中有一名句:“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这里, 从色彩来说, 红、绿、蓝, 鲜明而强烈;从季节环境来说, 既在“春来”, 又值“日出”, 如此鲜活、美丽的色调跃然纸上, 使人欢悦。

三.叠词反复法

叠词和反复如同一首曲子中旋律变化的音符, 巧妙运用, 可给人以回环缠绵的感觉, 令人回味。如有个考生在作文中写有这样一段:“来了, 来了……春风来了。杨柳慢慢地睁开了眼睛, 舒活舒活筋骨, 抖擞抖擞精神, 开始吐出嫩叶……杨柳长啊长啊, 树叶子长得密密的, 像一串串挂在树丫的‘鞭炮’。起风了, 挂在树上的鞭炮, 在微风中摇着、摇着, 响着、响着, 仿佛在向你招手, 向你唱歌, 哗啦啦, 哗啦啦……”加点的叠词与反复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表达作者对春天、杨柳的喜悦和赞叹, 读者在不知不觉中会感到一种轻柔舒缓的韵律美。

四.词语翻新法

把常规情况下不能用的词语有创意地用入文章中, 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一同学在题为“我和妈妈”的作文中写道:“妈妈是传统的古典派, 我却是现代派。喏, 那墙上的郑板桥的字是她的‘宝贝’, 而我床头歌星球星的画像是我的‘心肝’;妈妈爱听美声, 我却只觉得摇滚够味儿;妈妈跳舞是快三慢四, 我却爱跳迪斯科。妈妈一看我跳迪斯科就说我是‘张牙舞爪’, 我也笑她土得有营养, 像土豆, 不过, 我们都彼此默认了对方。”这些加点的词语都进行了翻新, 使语句既幽默又风趣, 令人耳目一新。

五.句式兼用法

句式即句子的结构式样, 常用的有长句、短句、整句、散句、正句和倒装句等。一般来说, 长句修饰成分较多, 便于周密、精确、细致地表达复杂深邃的内容;短句接近口语, 生动活泼, 明快有力;整句整齐紧凑, 韵律和节奏感强, 使人易读易记;散句长短不拘, 自由灵活;正句自然平实, 语势和缓, 适合各种文体;倒装句突出强调, 加强语势, 多用于口语、诗歌、唱词和抒情文章。同学们应根据文章内容的表达需要, 兼用各种句式。可是, 一些同学不注意这一点, 习以为“长”。如一个考生在作文中写道:“今天晚餐时, 我们都嫌妈妈做的菜太咸, 妈妈气得一晚上也没理我们。”用的是长句, 写得平淡无奇。如果调整句式, 它就可变为:“今天, 晚餐时, 由于菜咸了点, 于是我们开始嘀嘀咕咕的。妈妈听了很生气, 因为她辛辛苦苦做了菜, 我们居然还挑三拣四, 一气之下, 她不理我们了。”这样, 长句短句交错有致, 文章跌宕起伏, 饶有趣味。

六.妙用修辞法

修辞的天职是使话说得更生动。借助修辞, 可使质朴的语句顿时熠熠生辉。有一个同学在描写夜景时简单地只写了一句:“仰望夜空, 密密麻麻的星星各呈异彩。”在老师的指导下, 他改成:“仰望夜空, 密密麻麻的星星镶嵌在青色的天幕上:有的星亮晶晶的, 带着闪闪烁烁的光芒;有的星隐隐约约, 仿佛不愿意露面;有的星挤作一团, 像地上的羊群在井台上抢水喝;有的星发出浅红色的光, 像是含笑欣赏人间的景物。”通过比喻、排比、拟人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 大大增强了语句的表现力。

赖建卿, 语文教师, 现居江西赣县。本文编校:张思

语言锤炼有技巧论文 篇2

近年, 在新的课程标准指导下, 课堂模式改变了原先的以教师讲为主的教学现状, 显著地改变了学生的被动学习模式, 取得了初步成效, 课堂效率开始逐步提升。但笔者发现, 在课堂教学有步骤层层深入的展开下, 教师的教学语言却存在着冷漠性、无味性、寡淡性、随意性等现象, 语文课堂拥有了硬朗的理性框架却丧失了“她”应有的感性魅力。

1. 尖酸刻薄的教学语言, 学生不愿意听

“良言一句三冬暖, 恶语伤人六月寒。”教学语言必须和风细雨, 不能狂风暴雨;给学生的感触必须是如沐春风的, 不能是如坐针毡的, 否则将会伤害学生。

2. 平淡无味的教学语言, 学生不情愿听

平淡无味的教学语言让学生犹如上刑, 教师照本宣科, 学生昏昏欲睡。究其原因, 在于思维过程中缺少真知灼见, 语言显得很贫乏。

3. 寡淡呆板的教学语言, 学生不主动听

呆板的教学让老师变成了“机器人”“传声筒”, 因循守旧, 不知变通。枯燥的讲解方式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当然也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这样的教学内容在学生面前只能“左耳进, 右耳出”。

4. 模糊随意的教学语言, 学生不高兴听

设计得再好的教学内容, 如果不能用准确科学的语言来表达, 造成语言的模棱两可、破绽百出, 学生听得不明白, 自然就没有教学效果。

二、实践操作

1. 营造润物细无声的氛围

微笑, 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表情, 最动听的语言。教师是一份极为特殊的职业, 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老师带着微笑进课堂, 能营造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氛围, 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相反, 如果老师每天板着脸进课堂, 虽能一时达到威慑学生的作用, 但效果并不长久, 而且时间久了, 会形成师生敌对的局面, 学生也就失去了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让微笑成为沟通师生心灵的纽带, 成为学生追求理想的动力之源。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课堂中除了口语的表达, 眼神传递的信息最丰富, 使用率也最高。学生正是通过教师丰富多彩的目光, 明白教师的心境, 从而引起相关的心理效应。热情的目光让学生感受到鼓励, 热切的目光让学生感受到期盼, 鼓励的目光让学生感受到信心……当教师的目光不断注视教室的每个角落时, 师生之间的目光接触次数上升, 课堂秩序就会良好, 效率自然会提高。

2. 运用生动诙谐的语言

(1) 利用修辞, 让语言生动起来。教学语言过于理论化只能让学生感觉疏远、不容易接受。利用修辞, 能够让语言生动形象起来, 化抽象为具体, 化枯燥为鲜活, 增强学习趣味。①用谐音。在字音辨析“蓦然回首”时, 当学生弄不清楚“蓦”的读音时, 笔者曾经幽默地点拨“三 (漠) 菱 (莫) 宝 (寞) 马 (蓦) 都读mò”。这就是利用了谐音的修辞方法, 让学生在了解名车的前提下, 练习巩固了语音。②用引用。一位教师在指导要围绕中心选材时, 说过这样一段话:“习作选材不要‘南辕北辙’, 围绕中心时更不要‘一意孤行’。”意思是说习作选材不要各唱各的调, 切忌离题万里。教师引用耳熟能详的成语来指导学生作文, 使学生降低了对作文的畏惧感, 同时激发了学生的讨论热情和写作激情。③用比喻。学生在做试卷时, 往往不注意卷面情况, 经常东涂西划, 出现用一根根连线告诉评卷老师“某题的答案位置在哪里”“试卷后面还有一部分作文内容”等情况, 教师可如下评点:“有些同学喜欢当将军, 总用几根弯弯曲曲的箭头命令评卷老师按照他 (她) 的想法去东征西讨。”教师运用生动的语言使学生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也明白了卷面整洁的重要性。

(2) 移花接木, 让知识相关起来。知识之间是具有相关性的, 如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 如书本知识和社会知识, 如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教师可以把握知识间或远或近的相关性来组织教学语言, 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如字形辨析课中, 探讨“雍容华贵”还是“雍荣华贵”, 笔者采用幽默的语言讲述:“大清朝里除了雍正皇帝, 还有个非常有名的容嬷嬷。”

(3) 正话反说, 让警示深刻起来。学生犯了错误, 如果教师严厉地批评, 通常他们不会心悦诚服, 甚至有时还会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 如果采用明褒实贬的迂回法, 就会达到很好的效果。

班级某学生字迹潦草, 屡教不改。一次, 当堂作文课上, 笔者抓住机会, 指着他的卷面说:“我很喜欢你的字迹, 洋洋洒洒, 龙飞凤舞, 它很有甲骨文的风范, 要不你多写一些送给我做纪念吧……”后来该学生认真练字, 进步很快。

下午上课, 往往课堂效果不好, 有学生在打瞌睡, 也有学生在小声讲话。笔者就会走到打瞌睡学生面前, 有节奏地轻拍他的后背, 同时对窃窃私语的学生讲:“说话要小声, 不要惊醒同学的美梦。”一句幽默的话, 既批评了讲话的学生, 也批评了睡觉的学生, 在风趣中达到教育效果, 一举两得。

3. 充满指点江山的激情

陶行知先生说过:“做任何事情, 尤其是教学, 都需要激情。因为激情能让我们热爱教育事业。”每节课如果可以揣摩锤炼一下导入语的感情, 就会使学生的思维跟着老师漫步向前, 课堂气氛活跃。如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在教授《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课时这样导入:“我在一个阳光洒满天安门广场的上午, 瞻仰过人民英雄纪念碑。啊!巍峨啊, 它有十层楼那么高, 看到它, 先烈们的高大形象犹如就在眼前;坚硬啊, 花岗石, 汉白玉那样庄严, 那样雄伟, 象征着革命先烈意志如钢。”

于漪老师用富有激情的话语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 让学生沉浸在对纪念碑的无限崇敬中。这就为教学进程的快速展开找准了切入点。

三、教学语言锤炼的反思

1. 教学语言的锤炼必须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提高学习能力为目标

学生不是用来装满知识的容器, 也不是用来机械加工的铸铁, 更不是用来应付考试的仪器。新课标要求在实施课堂教学时把握学生的主体性, 以学生为本, 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自然, 教学语言的锤炼也必须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环境的营造者, 应当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发展自己的独立人格, 让他们有机会尝试主动求知, 独立思考, 让他们判断和选择, 提高学习能力。

2. 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是锤炼教学语言的保障

想要对自己的教学语言进行锤炼, 从而提高课堂效率的老师一定是位认真负责, 具有强烈责任心和进取精神的老师。能够做到忘我的教师, 他 (她) 的精神动力来源于对人民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 来源于一种崇高的使命感, 来源于对学生纯洁、真诚的爱, 这是最为高尚的职业道德。

专业知识渊博、研究问题透彻、观察角度新颖、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式灵活、教学过程明晰、教学手段丰富多样……拥有如此高水平的文学素养和高水平的业务能力, 这样的教师必定成为优秀的教师。学生在这样的教师引领下, 徜徉在文学的殿堂中, 得到知识和精神的陶冶, 这不就是语文教学的目的吗?

参考文献

[1]胡家全.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追求[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0, (6) .

[2]肖远骑.站在讲台上, 我就是“语文”[J].学生阅读, 2010, (11) .

优质教学语言的锤炼 篇3

一、规范性

准确性是教学语言的灵魂, 没有“灵魂”的教学语言就没有生命。缺乏科学性的语言, 无论用词如何考究, 语句怎样华美, 都会显得苍白无力。“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如果教师自己的表达不准确, 则必然不能表达出蕴含于课文中的情感, 甚至会引起歧义, 造成学生理解的失误或产生新的疑点。因此, 无论是分析课文, 还是评讲作文;无论是概括主题, 还是归纳技巧, 都应该一语中的, 切中肯綮。要做到这一点, 语文教师必须对所讲的内容有精辟的见解, 对知识点有深入的研究, 用自己的精辟与深入轻轻捅破学生理解和感悟中的隔膜, 让学生进入一片洞明之境, 自己去享受明媚的阳光。如讲解《风筝》时, 学生大都能感受到笼罩全篇的浓浓的“悲哀”, 但他们眼前看到的只是“我”因“小时候精神虐杀”的一幕而无法补过的“悲哀”, 我在准确深入地分析中, 循循善诱, 引导学生深刻地体会“我”对中国儿童教育制度的“悲哀”, 对儿童精神被虐杀而不自知的深沉感慨, 从而使学生更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情感。

二、幽默性

“教人未见意趣, 必不乐学”。教师上课时语言表达要新颖活泼, 将抽象化为具体, 深奥化为浅显, 枯燥变成风趣, 学生才会“趋向鼓舞, 中心喜悦, 则其进自不能已”。鲁迅先生在阐述“美的阶级性”这一抽象的理论问题时, 用了一个形象的事例:农民讨媳妇不要“杏脸柳腰, 弱不禁风”的“林妹妹”, 而要“腰臂圆壮, 脸色红润”的劳动姑娘, 生动有趣, 听者了然。汉语有极其丰富的词汇, 尤其是丰富多彩的成语、俗语、歇后语等, 大都言简意赅、形象生动, 只要教师很好地汲取自己民族语言的精华, 必能丰富课堂教学语言。

此外, 幽默、风趣的语言也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教师培养一定的幽默感和教育机智是调节师生情绪状态所不可缺少的有效方法。缺少幽默感和教育机智, 常会在师生之间筑起无法理解的高墙, 增加许多无谓的矛盾。同样一个教学内容, 同样的教学设计, 为什么特级教师的课就很精彩, 而我们的课却很平淡?原因就在于特级教师的语言极具魅力。富有幽默感和教育机智的教师, 容易实现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控制, 更善于缓和课堂中的紧张局面, 也更能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来处理矛盾, 从而造成一种良好的教学气氛幽默, 这也是语文教师必备的素质。

三、形象性

声音平板、基本上用一个音调上到底的课, 一定会使学生觉得寡淡如水, 甚至会昏昏欲睡, 更不用说提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了。即使学生有那么一点点兴趣, 也会在这种氛围中消失殆尽。而同样的内容, 教师采用不同的语调, 使之激情四射, 则教与学的效果明显不同。比如, 引导学生学习《童趣》, 我模仿孩子的语气、神态, 或“怡然称快”、或“怡然自得”、或“呀然一惊”, 老师讲得抑扬顿挫, 学生学得摇头晃脑, 师生乐在其中。如学习《行道树》时, 我饱含深情, 声情并茂, 学生大都能怀着崇敬的心情理解行道树“这种命运实际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 否则, 我们不必在春天勤生绿叶, 不必在夏日奉献浓阴”的奉献精神。实践证明, 富有激情的语言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而且能在学生的大脑皮层上留下较深的印痕, 记忆也就能巩固而持久。更重要的是, 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使学生在平时的交际中也能“注意表情和语气”, “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因此, 语文教师应尽量使自己的语言绘声绘色, 讲人如见其人, 讲事如临其境, 讲物栩栩如生, 讲景历历在目, 从而使学生精神饱满、兴趣盎然, 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如我教学朱自清的《春》, 学到“春花图”时, 就引导学生以“百花争妍”为题进行古诗文填充。列举含有花的诗句, 要学生填出花名, 如“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学“春风图”, 也引导学生以“八面来风”为题, 进行古诗竞背活动。学生翻书、查资料, 兴趣十足。事实证明, 教师飞扬的文采和广博的见识, 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 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可谓一箭双雕。

四、凝练性

课堂教学语言要少而精, 以最少的语言表达尽量多的内容。从表达角度来说, 语文教师口若悬河、纵横捭阖、头头是道, 固然是善于驾驭语言的表现, 然而, 语言精辟、善于概括、富于哲理, 则更胜一筹。古人云:“事以简为上, 言以简为当。”教师应做到语言精炼、提纲挈领, 画龙点睛。这也就要求老师在课堂中注意教学语言的凝练性, 以使学生从教师精炼的语言中较容易地把握住每句话、每节课的重点, 更好地领会教师的意图。我同时带两个班的语文, 在一个班讲授《观沧海》这首古诗时, 我考虑到学生文言功底较差, 怕他们不懂诗的含义, 就先一句一句地给他们翻译清楚, 分析课文时, 问:“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写了哪些景?”学生根据我的字面翻译, 回答得五花八门, 很多人都认为是晚上, 效果不是很好。在另一个班我调整了方案, 先要学生自己读, 自己揣摩诗的含义、诗的意境, 学生以抒情主人公的身份展开联想, 然后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其中, 我只作了简单的点拨, 学生的分析、领悟却非常透彻。由此看来, 学生对每个知识点认知程度的深浅,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在课堂上用凝练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因此, 教师应在备课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吸收能力,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语言, 力争在最短时间内让绝大部分学生听懂并乐于接受。

锤炼课堂语言提高教学效率 篇4

一、贴近学生实际, 让语文课堂充盈着情趣

小学生语言的储备和运用水平都处于初级阶段, 对于生活中很多口头用语和阅读过程中的书面用语不能透彻地了解。因而,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该尽量使用学生易于接受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降低学生在聆听过程中的理解难度。如果教师只顾及自己的精彩, 语言整饬华丽、云山雾罩, 学生不知所云, 其效率可想而知。

例如, 在执教《石灰吟》时, 教师为了让学生感受咏物诗借物喻人的手法, 引导学生思考:“石灰即人, 人即石灰。这首咏物诗虽然只有短短28个字, 但字字铿锵有力, 涌动的是诗人埋藏在心底的情感之水, 设置的是诗人内在的人格密码。让我们再度回到诗歌内蕴之中, 共同探寻诗中之物与诗中之人的同呼吸、共命运之处吧!”

面对教师这么精彩的过渡语, 学生莫明其妙, 呆若木鸡, 无所事事。这种完全背离了学生基本认知规律和实际水平的话语方式, 表面上凸显了高超的语文素养, 实际并没有让学生汲取到任何有价值的营养, 最终不过是教师孤芳自赏的一种心理安慰罢了。

二、着力文本主题, 让语文课堂聚焦合力

教师可以利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契合文本表达的情境, 为学生营造适切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利用自身主导角色以充满智慧的语言引领学生逐渐向文本的深处漫溯;教师可以运用富有艺术化的语言对学生的学习所得和学习状态进行合理而中肯的评价。

例如, 教学《半截蜡烛》一课时, 教师为了让学生体会伯诺德夫人沉着冷静的高贵品质, 进行了如下教学:

师:请同学们再读句子。你读出伯诺德夫人的临危不乱了吗?

生:“瞧, 这灯亮些。”

师:哦, 这是从人物的语言来说的。继续!

生:伯诺德夫人说这句话的时候一定是很从容、很轻柔的。

师:仅仅是语气吗?内容上呢?

生:这句话就几个字, 但伯诺德夫人却把她要熄掉蜡烛的想法自然而然地提了出来, 没有一点一定要熄灭的意思, 可见她的镇定与机智。

在这则案例中, 教师的语言看似平淡, 但都作用于学生迈向文本核心的超越点上, 引导学生从人物语言的内容、语气入手, 探寻文本丰富的意蕴。

三、教师评价语言, 让语文课延续动力

有效的教师评价语言既可以对学生呈现出的学习状态进行总结与判断, 更指向于学生之后的学习动力的激发。通过教师语言的评价, 学生可以掀起新一轮参与学习的热情和欲望。

例如, 在教学《莫高窟》一文中“彩塑”这一自然段时, 教师评价语言的充分运用, 促进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再度感悟。

师:莫高窟的彩塑个性鲜明, 神态各异, 你能通过朗读的方式展现这种特点吗?

生: (读) “慈眉善目的菩萨”。

师:你的朗读轻柔自然, 菩萨的和善仿佛就在我们面前。

(再指名读, 学生语气更显轻柔)

生: (读) “强壮勇猛的力士”。

师:刚劲有力的话语, 真配得上这样强壮的力士。

(再指名读, 学生读得铿锵有力)

生: (读) “威风凛凛的天王”。

师:真有霸气, 配上动作就更形象了。

(指名配动作读, 效果更佳)

锤炼教学语言,演绎精彩课堂 篇5

一、借鉴和推广之处

1. 及时评价语言很温馨

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不断讲解动作, 也在不断纠正动作, 教师的及时评价语言要及时跟上, 这样才能让学生对自己在不同阶段完成的练习情况有个正确的了解, 同时教师激励性的评价能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如水平二投掷趣味标枪的课中, 学生集体投掷后, 教师对两位学生的评价说了这样的话“老师看到你的进步了”“你这样做试试看, 看看效果如何”, 这些都是对学生及时的鼓励和纠正, 让人感觉很温馨。

2. 讲解“生活化”

教师对小学生的讲解语言太“正规化”, 会让小学生在短时间内不能立即理解, 如能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 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水平二的趣味投掷课中教师一句“虫子咬手了, 快甩掉”, 让学生很快理解了什么是快速挥臂甩腕。水平二的一节耐久跑课中, 教师一句“脚底下有声音吗?”提醒学生跑步要轻松。

3. 激励性词语代替普通的评价

小学生对普通的评价等及概念比较模糊, 而且严格的等及制度容易让学生造成心里落差, 如果换一种评价语言学生可能更容易接受。如在一节投掷课中, 教师将投掷的三条标准线分别用“棒、真棒、超级棒”代替了普通的“及格、良好、优秀”, 符合学生心里特点, 提高了学生练习积极性。

4.“童趣化”关键词提醒集中注意力

按照小学生的心理规律, 小学生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 尤其是在室外, 气氛一旦热烈, 学生就控制不了自己, 这时教师应该及时调控一下, 简单的命令式要求对小学生可能效果不太明显, 换一种“童趣化”的关键词提醒大家效果会更好些。如:教师说“大眼睛看哪里”, 学生说“看老师”。师说“谁的火箭最听话”, 学生说“我的火箭最听话”。师说“小篮球在哪里”, 学生说“抱手里”。

5. 变换表达方式提高学生兴奋性

平铺直叙的讲解方式, 从头到尾的一个声调, 会让学生觉得乏味, 起不了任何刺激作用, 甚至会像催眠曲一样起反作用, 抑扬顿挫的语调, 会不断刺激学生的神经, 尤其是在室外课上, 学生的注意力容易被分散, 要想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过来, 教师有的时候要当“演员”, 适时的“一惊一乍”“忽长忽短”“忽高忽低”会调节课堂气氛, 学生不容易走神。水平三的一节足球课中, 教师的激情和艺术性的语言震撼了全体观摩教师, 感染了全体学生, 以至于到了下课的时间, 少数观摩教师都不知道。

6.“挑战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斗志

毛振明教授介绍日本体育教学的时候提到, 在日本的体育课中几乎都有比赛。学生大多具有挑战他人的天性, 教师适时运用挑战性语言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斗志, 催人奋进,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如“敢和老师比吗”“你们这组愿意再来一次吗”“再给你们一次机会, 争取好的成绩”“二 (1) 二 (1) , 力争第一”。

7. 教育点上的教学语言要具有思想性

室外课往往是学生真实思想最容易暴露的场所, 是一种天性的自然流露, 教师善于抓住关键的教育点, 提高教学语言的思想性, 能起到很好的德育教育功效。如水平三一节球类课, 教师的示范球跑了, 一位学生主动去拿了回来, 老师说“谢谢你的帮助, 主动关心别人”, 水平二投掷课中, 最后合作接力跑中, 两位学生摔倒了, 但他们爬起坚持跑完全程, 教师及时地说了“比赛要重结果, 但更重过程, 你们没有放弃, 向你们学习, 向你们致敬”, 全班学生自觉鼓起了热烈的掌声。

二、商榷之处

1. 教师无效语言偏多

有许多教师讲解语言不够精炼, 太啰嗦, 不能做到言简意赅, 经常讲一些套话、空话等, 甚至偏离主题。如在水平二的趣味投掷课中, 教师为了突出投掷角度向前上方的概念, 先让学生说出什么是上方, 什么是下方, 然后再比划到什么位置是前上方, 花了一定的时间, 这么简单的动作学生一看就知道, 一模仿就会的, 教师还要讲那么多的话, 就显得多余了, 浪费了有限的课堂时间。还有的教师口头禅太多, 如“啊”“嗯”“是不是”“好不好”“明白了吗”等, 笔者发现在一节跳跃课中教师说了二十余次的“是不是”, 让观摩教师听了感觉不舒服, 使学生感觉老师在做报告。无效的教学语言占据了一定的教学时间, 减少了学生练习的时间, 正如毛振明教授所讲的:教师“话”多, 学生“站”得多, 降低了运动负荷, 不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2. 教师积极性评价语言“有点过”

新课程对评价的要求比传统的评价要人文化、多元化, 大多数教师对学生都是激励性评价, 赏识教育贯穿于整个课堂, 笔者发现在一节体操课上, 任课教师说了26次“好”和“很好”, 不论学生动作完成得怎么样, 学生执行纪律情况怎么样, 教师都是说赞许的话, 其实, 观摩教师看出有很多学生动作完成的质量很一般, 甚至比较差。鼓励是需要的, 但过分的赏识, 教师说一些虚假的话, 对学生的动作技能形成有什么好的帮助吗?会不会让学生造成错觉, 对动作技能的评判标准失衡。

3. 讲解动作语言太细、太专业

体育教学应该有着完整的运动技能教学过程, 很多教师也很认真地向学生传授技能, 但对于学生来说, 毕竟不是学习专业知识, 而且有些知识是需要一定的基础知识做保证的, 对于小学生来说, 教师讲得太细、太专业, 反而使学生不易理解。如在水平二的一节跳跃课中, 学生就很难理解摆动腿和支撑腿的概念。在投掷课中和学生讲“超越器械”, 学生是搞不懂的, 教师只需要关照学生怎么做就行。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还有一定限制, 在没有动作体验和肌肉感觉的时候, 教师讲得太细、太专业等于是“废话”, 学生无法理解。

4. 教师语言表达不能通俗易懂

教师的教学语言如果都严格按照专业要求讲, 就显得枯燥而且让小学生不易领会, 教师应该适度变通, 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

“载体”载什么

武云飞 (江苏徐州铜山区教育局教研室, 221116)

在今年的省第五届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能手比赛中, 笔者所在的评委组负责水平二学段实践课。其中南京高淳县实验小学王宏容老师的一节武术 (1.自编组合拳1~6动作;2.游戏:奔腾“连环马”) 实践课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节课做到了以身体练习为“载体”, “载”认知、“载”技能、“载”情感目标。通过这三个方面有机融合、相互渗透, 深刻地诠释了“三维”健康观的内涵。

一、课例简述

准备部分四招:第一招, 语言导入。师生抱拳礼问好, 宣布课的内容及要求。寥寥几句明确了本课内容和要求, 并对学生进行了习武的文明礼仪、武德教育;第二招, 准备活动:慢跑——找朋友游戏, 穿插徒手操。用找朋友的游戏方法能激发学生跑的兴趣, 把单调跑的“苦差”变成“乐事”;第三招, 在跑中听指令、观察队友, 使学生的听觉、视觉、反应、灵敏都得到锻炼;第四招, 学生在愉悦身心的同时复习着武术的基本手型、步法动作, 自然过渡到基本部分的教学。方法简单, 内涵却很丰富, 并且衔接紧密, 过渡自然。

基本部分四招:第一招, 游戏。看图示用“石头、剪刀、布”的游戏方法巩固武术的基本手型、步法, 并分组比赛, 师生在愉快的练习中不知不觉地把手型、步法做得规范、扎实了;第二招, 学练。在学习自编组合拳1~6的动作时, 采用教师精讲、示范、看图解、照镜

来, 学生就容易理解了。在一节水平二跳跃课中, 教师总是在强调落地要轻, 这是一个模糊概念, 但怎样做就是落地轻, 却没和学生讲清, “前脚掌先着地, 屈膝缓冲”关键词没能及时揭示, 这是教师语言表达不明确。有的时候, 教师讲了很多话却不能让学生很快明白老师的意思, 其实只需要引用一个生活例子就能搞定, 比如在水平一的一节课中, 教师让学生把习惯用力的手伸出来, 学生一时反应不过来, 如果说“请把拿筷子的手伸出来”, 小学生就容易明白了。

子、学练、练学等方法, 教师、小组长、学生间适时点拨、互帮互学、探究合作, 使学生很快学会了1~6的动作。整个过程穿插着教师偶尔的纠正错误、借助榜样小范围内教学等, 基本上无不合理的整队、无多余的语言、无人不参与练习, 学生始终置身于身脑并用、相互探究、相互帮助学习氛围中;第三招, 展示。首先在分组展示中评出“武状元”, 然后由“武状元”作为学生领袖带领全组在全班展示。学生们相互评价、相互鼓励、呐喊加油, 那种为小组、为班级、为帮助弱势学生的责任心、爱心、荣誉感及自强、自信和成功后的喜悦写在了每个孩子的脸上;第四招, 比赛。练习、展示后, 教师用奔腾“连环马”的游戏, 把本课推入了又一个高潮。一提到“连环马”就让人想到整体协调齐心协力, 一提到游戏比赛孩子们更是梦寐以求、跃跃欲试。孩子们真的达到了在拓宽本课教材基础上的身体素质“课课练”。

本课预设了三条学习目标:1.通过学练了解各个动作的名称, 了解动作方向、路线;2.能边说动作名称边做出自编武术组合1~6动作;3.能大胆展示自己学习的动作, 在练习中体验相互帮助、集体习武的乐趣。在本课结束后没有一条没达成, 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三维“健康观”。一个县区的小学体育教师能如此, 真是难能可贵, 发人深思!

二、思考

评委席上笔者想到三件事:一是近期南

5. 诱导学生说“假话”

体育课不仅育体, 也需要育人。在好多节课中, 发现教师在诱导学生说“假话”。如在一节跳远课中, 教师做了动作示范, 做完之后, 教师问“老师做得好看不好看”, 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说“好看”, 观摩教师却认为教师的示范动作质量很低, 而教师却欣然接受了学生的“表扬”。水平二的一节耐久跑课结束评价时, 教师问“同学们, 今天跑得开心吗?”学生也是一致说“开心”, 教师问“累不累呀”, 学生高声回答“不累”, 试想一下, 有京零距离电视节目播出的两条新闻。一条是南京某小区一位有才有钱有房又很漂亮的女画家遭一名冒称艾滋病患者的勒索电话, 要女画家送5万元钱到指定地方, 否则就用自身的艾滋病病毒注射其本人或亲友的身上, 报案后经查冒充艾滋病的勒索者就是本小区的保安, 审问时他说“我看她又年轻又有别墅、汽车、钱物, 而我每月只拿几百元的工资, 心理不平衡才这样做的”。另一条新闻是一个钟点工经常趁天黑时划小区内的高级轿车, 原因也雷同。二是我国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 导致征兵、高考、用工的体检标准跟着下降, 这已经成为了国人的一块“心病”。学生体质下降、社会上某些人心理偏激等社会现象, 虽不应是体育学科的全部责任, 但作为最能有效促进人健康的体育学科和体育教育工作者也应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三是如今加强体育课运动技术的教学, 强化身体素质“课课练”的风势似乎越刮越大, 这也没错。笔者认为:是不是也能把提升人的“三维”健康观、努力促进学生健康的理论、理念、口号、见解、言论的“软件”转化成具体可操作的“硬件”, 同时喊响呢?能不能把增强学生体质、强化学习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也相提并论、付诸实施呢?这是课改的方向性问题。个人的体质不好、多病会连累家人、亲友, 而一个人的心理偏激、不能融入社会、定位不切实际、违法乱纪, 更会危害社会, 形成不稳定、不和谐因素。

因此, 课改不能左右摇摆, 不能以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 要始终坚持以学校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准绳, 以“三维”健康观为目标。呼吁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们更要自觉地坚持方向, 坚持创新, 坚持尽到责任。

多少小孩子都已跑得“七死八活”, 还说开心呢, 在急促的喘气还说不累。观摩课需要气氛烘托, 教师希望课堂教学达成度高, 但诱导学生说“假话”能达到育人的目的吗?

锤炼课堂语言,建立有效互动 篇6

这节作文课的主题是《语言的潜能》, 课程设计是针对学生写作中语言刻板、乏味, 缺乏活力的现状, 建立在陌生化理论基础上, 引导学生在语言的表现力上走出既定的写作困境。新课程理念倡导以学生为主体, 这节课也遵循这一原则, 主要由学生的三个活动来构成:

第一个活动是借鉴了超现实主义的布勒东游戏, 由两组同学分别写一个“什么是……?”的问句, 和一个“是……”的答句, 例如, “什么是回忆”“是安乐椅上的一条薄裙”, 在看似“驴唇不对马嘴”的组合中, 语言摆脱了桎梏, 让学生感受到平凡的语言也可以因距离而产生巨大的张力。

第二个活动从诗人海子的一首诗歌中抽取出三个词语, “诗歌、流浪、爱情”, 让学生小组完成一段有一定意义的文字, 试图让学生明白, 不是所有的偶然都有意义, 组合要有序, 同时要在一定的中心统摄下才能有价值, 这样避免学生在写作中走向求偏求怪的歪路。

第三个活动是从学生现场提供的词语中任意选择三个, 在生活的主题下, 让学生自己完成一段话, 再由两名同学在黑板上呈现自己的作品, 作为对整堂课成效的检验。

这节课我试图用新颖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又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在改造写作面貌的同时不要偏离基本的写作轨道, 可以说煞费苦心, 下课后, 我也为学生的掌声而暗自兴奋。全部研讨课上完后, 主办方邀请学生简要谈一下听课心得, 我却明显感觉到学生的为难, 他们似乎很难用简短的话语概括出上我这节课的收获, 回来后我再来看这节课的录像, 发现对学生来说, 这节“凭空而来”的课确实多了几分玄妙, 学生的困惑不无道理。细究原因, 主要是课堂上的互动不充分, 学生的思考没有被完全打开。我的课堂评价捉襟见肘, 虽然上课之前我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做了适当的准备, 但是因为对学生不熟悉, 当学生的回答超出了我的预料, 特别是精彩的文句迸发出来后, 我便有些穷于应付了。

一、概念化评价

现在都提倡对学生的回答要有积极的鼓励, 整堂课里我用了很多的, “很好”“非常好”“很不错”, 这种泛泛的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是微乎其微的。但是在有些课堂上老师用的赞赏语言过于拔高, 也给人不实之感, 比如我听一位老师上《鸟啼》, 教师要求学生对文章中的景物描写做自己的阐释, 在学生回答过程中教师分别用了“啊, 你是个哲学家”“你有文学家的天赋”等语言, 可以说学生的回答固然不错, 但还未到令人叹为观止的程度, 贸然用这样夸张的话来评价, 学生未必买账, 反而会让人感觉老师的评价“不值钱”, 对课堂也未必是有效推动。

下面是某老师上《听听那冷雨》的片段:

老师的问题是文章第十段, 一个长长的句子:“回忆江南的雨下的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 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了布谷咕咕的啼叫。”长长的后半句为何一个标点也没有。

学生一:因为它写的雨是一种音乐, 音乐是一种延绵不断的旋律, 假如一开始一直逗, 一直逗, 说明音乐时有停止, 而我们需要欣赏音乐的美丽是从开始到结束一直享受其中的感觉。

师:你的意思是加入逗号把什么破坏了?

学生一:加入逗号把旋律和节奏破坏了。

师:哎呦, 你说的挺玄的, 我听不懂。

学生二:因为余写这一篇是散文类的文章, 将逗号加上去, 文体就混了, 就是诗嘛。

师:再怎么说也是散文啊, 不是散文化的诗, 是诗化的散文, 我不认同你的观点。

可以说两位同学的回答某种程度都切中了这个问题的要害, 老师需要的是做适当的引导和肯定, 但是不恰当的点评可能就此错过了一个好的教学契机, 回顾我们的日常课堂, 这样的情形几乎俯拾即是。

二、简单重复学生的答案

在布勒东游戏这个环节, 学生的语言表达大都意境优美, 出现了很多完美的随机组合。

生:什么是永恒?

生:是古老城墙上饱经沧桑的条石。

师:啊, 永恒是我们南京城墙上的条石, 大家想一下。

这里学生已经抛出了“玉”, 也就要求老师能有“玉”质的评价语言作为这一回答的有力呼应, 这时教师的评价不是纠正学生的对与错, 而是激活课堂的方式, 老师的精彩表现是引导学生的最有效手段, 而这里老师对学生的回答只是简单的重复, 没有智慧的火花做支撑, 后面补充一句“大家想一下”也就失去了引导学生领悟的意义。其实, 在日常课堂上很多时候我们也只是把学生的答案换一种方式再说一遍, 真正“顺水推舟”地把学生带上一个更高的台阶还有待做更多的努力。

三、故意歪曲学生的表达

第二个环节学生呈现出自己写作的文字后, 我引用了海子的原诗 (我有三次受难:流浪、爱情、生存) , 让大家体会他与“我们”在表达上的差异。

师:你认为海子作为一位诗人, 他把三个关键词连接起来的方式跟我们有什么不同?

生:我觉得我们是用形容词或关联词把这三个词连接起来或递进或因果, 但海子是将三个词并列地放在一起, 给人以很多的想像。

师:也就是说, 海子把三个词用受难 (学生插入:把他们联系在一起) 统辖住了。受难就是这三个词语的中心词, 主题。

这个环节我的目的是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语言陌生化的处理要有主题, 这样文字才能有灵魂, 但是对我这个比较开放的问题学生的回答肯定是多元的, 这位学生的回答其实很精彩, 她捕捉到了诗句在语言处理上的技巧, 但是因为不符合我的预设, 所以我强硬地把她的回答做了符合我要求的处理, 事后, 我看到学生吐了一下舌头, 似乎在为自己没能按照我的要求回答问题感到无奈, 而我们的课堂如果都是建立在学生的无奈基础上, 那就太过悲哀了。

四、过于封闭的追问方式

这个问题虽然不是我这节课的主要病症, 但是却在我听过的很多课堂里存在, 所以也想一并在这里分析一下。我听一位老师上鲁迅先生的《药》, 当学生在回答过程中说出“人血馒头”是华家和夏家共同的悲剧时。

师:你觉得是华、夏两家的悲剧吗?

生:不是, 是时代的悲剧

表面看来学生是很准确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但是这种回答却带有很大的机械性, 老师的问题过于封闭, 从心理学角度讲, 这种“是或者不是”的提问方式不易让学生有更充分的表达欲望, 而一句“是一个人的悲剧吗”, 已经剥夺了学生的话语权, 他不得不做出正确的回答。

推动课堂有效互动即要求我们在备课时不是备流程, 而是备思想, 不能试图以枯井般的语言引导出温润的泉水。

下面是某位老师在上《我与地坛》的片段:

师:史铁生的生命是苦难的, 苦难一度让他去死。但是, 如果他眼前浮现母亲的样子。他还去死吗?

生:不会。人生出来, 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想到母亲就明白母亲对他的爱。这种爱让他走出来。不仅不会死, 而且会活得更好。

师:史铁生母亲已经成为他自我救赎的另一条道路, 在史铁生生长的过程中始终沐浴着母亲的光辉, 在精神跋涉的过程中始终有母亲的陪伴, 从这个意义上讲, 母亲已经成了另一个地坛, 海德格尔说过:“人在现实中总是痛苦的, 他必须寻找自己的家园, 当人们通过对时间、历史、自然和生命的思索明白了家之所在时, 他便获得了自由, 变成‘诗性的存在。’”

诗意的文章辅以诗意的解读, 很好地诠释了文章主题, 也见得老师的人文底蕴。

课堂教学过程中, 我们可以对自己的教学环节做充分的设计和准备, 但对于学生的回答, 我们不可能进行事前排练。也就是说教师课堂评价语言是在特定情境中动态生成的, 评价语言事先是无法确定的。这也要求教师应以扎实的语文功底做基础, 以一定的教育理论做指导, 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思维判断能力和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这样, 才能丰富自己评价语言的艺术性, 更好地达到自己的评价意图。这节课让我深感惭愧的就是, 我在训练学生写作语言要不落窠臼, 但是自己却过于循规蹈矩了。

作文语言的锤炼和素材的积累 篇7

但作文这一块却依然是老大难。不管是传统教法, 还是新课改下的作文教学, 都是老师们头疼的问题。每次批阅作文, 总感觉学生的语言干巴巴, 没有灵气, 从而也就导致了在内容上的不生动。我们主张学生写真情实感, 学生也有意在这方面尝试, 结果总以失败告终。因为语言的艰涩, 原本抒发的真情倒类似于流水账似的写日记了, 非驴非马的东西, 倒不如他们之前积累素材后写的套路议论文了, 可是连套路的议论文他们也写不出亮点。平时我们都给学生开辟了固定的时间去阅读, 可是他们看完了也就忘了, 没有太多印象, 就算部分同学做了细致的工作, 把精要内容抄录下来, 可是到了临场的写作, 头脑还是一片模糊, 什么都想不到, 即使想到了, 也不知道如何运用于写作中。

基于这样的一个现状, 老师们甚至常常戏称作文这一块为“朽木”, 认为是费尽心力也雕琢不了的。真的是这样吗?难道就因为它是朽木, 难以攻克, 我们就放任自流、顺其自然、不管不顾吗?答案当然是不行。从现状来说, 在高考卷中, 作文分数的比重一直是最大的, 对整个试卷的得分情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长远来看, 做文章的功底有了, 是可以受益一生的。所以我们还是要开动脑筋, 多在这方面做具体入微地探索和研究。

下面我主要从语言锤炼和素材积累两个方面谈谈我的一点想法, 希望对学生的写作有些微的借鉴。

首先, 我们来说语言的锤炼。

润色语言绝非一日之功, 需要长时间的积累, 需要的是实打实的功夫, 走不得半点捷径。这个问题我具体从两个方面谈。

第一, 要重视“基本功”。

我们从小学语言文字, 至今也死揪住字音、字形、词语、成语、标点不放, 有些学生觉的死板, 认为语文学习枯燥无趣, 并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切切实实地去掌握, 殊不知, 他们在无形中就缺失了语文学习的基本功。而这点底子的积累, 开始没有, 后来想弥补却也是不能了, 这就好比建筑工人盖大楼, 打不好地基, 房子是不会牢固的。万丈高楼平地起,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平时我们梳理字词, 重视每天对基础知识的积累, 从直观上说是为了应付考试中的基础选择题, 可是在无知无觉中, 它对我们的写作也起了大作用。

准确掌握了汉字与词语的音、形、义, 可以极大地丰富我们的词汇量;而平时对病句专题的大量练习, 也让同学们有了较好的语感, 在写作中就会认真地推敲词句, 啃啃巴巴读不通的语言也就少了;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中, 对标点的使用也是有要求的, 它首先要求标点不能误用, 在此基础上, 又要求我们的标点还要丰富多彩, 要避免单一。

由此可见所谓“基本功”的重要性。而我们往常倡导的锤炼写作语言也就需要先从这些方面着手。这是不能着急的, 需要长时间的下功夫, 然后才会收到循序渐进的良好效果, 急于求成只会适得其反弄巧成拙了。

在这儿我也插举一个例子。我曾在学生的作文本上看到这样一句话“国庆节恰逢重阳节, 九九那个艳阳天”, 然后就发现这里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 此“九九” (秋季的九月初九) 不是彼“九九” (冬春“数九”) 。词典上明明写着“艳阳天指明媚的春天”, 可我们的学生没把基础知识掌握好, 不去细致探究词语内在的含义, 只想着遣词造句, 从而闹了笑话。玩笑之余, 真切地希望学生们进了高考考场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更希望他们以后进入社会从事文字工作的时候不要因为这样的错误而闹了大笑话。

关于这个“打地基”, 我们知道方法还是不够的, 最终还是要学生能够坚决落实下来, 手、口、脑并用地脚踏实地去做识记工作。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勤字当头, 什么也就迎刃而解了。

第二, 摘抄工作的必不可少。

当代著名散文家周晓枫被业内人士誉为“修辞爱好者”, 称她是在“用马赛克盖大楼”, 而她自己在访谈中也坦承自己热衷于句子建设, 对比喻和词语混搭抱有特别的兴趣, 而且对词汇和语句持有长久的雕琢耐心。的确, 读周晓枫的文章, 感觉很舒服, 文字很有诗歌的风格, 语言精准细腻, 存在被“驯养”过的痕迹, 唯美, 强烈的书面感, 就如同作家本身是个有文字“洁癖”的人。她的散文语言很适合学生拿过来阅读、欣赏, 然后借鉴。

她在讲座中也指导创作的初学者要重视词汇的积累。她谈到自己的几个厚厚的积累本, 在学生时代, 好的字词, 有美感的句子, 比喻排比句, 优秀的段落, 看过的好文章好故事, 她都做了细致的摘录, 摘录之后, 反复的读和记, 认真体会, 从而也成就了自己优美的语言风格。她觉得这个好, 所以提倡初学者学习, 我也觉得这个好, 于是在此也建议给我的学生。

现在也有高考专家说, 提倡质朴的语言, 本色的创作, 不能一味追求语言外在的华美。说得很好, 可是没有好的文字功底, 它的朴实又怎能打动人心呢?专家们的这一要求, 我更愿意理解为, 舍弃繁华后的升华。之前的繁华已经不具备, 又何谈升华呢?

所以我们要练就写作的基本功, 就也需要下周晓枫那样实打实的硬工夫。天才毕竟少见, 一扫而过总归没有深刻的印象, 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摘抄的过程也是一个加深记忆的过程, 这也是我们要重视的。平时工作做到位了, 最终, 必然会有“厚积薄发”的效果。

然后, 我们来说学生面临的“积累素材”这个大难题。

作文讲究厚积薄发, 没有素材的积累, 即使掌握了写作的技巧, 写出来的东西也难登锦绣文章的大雅之堂。基于这种情况, 我们该怎么办?我们该如何指导学生积累素材并巧妙灵活地运用于文章写作呢?平时的每个星期, 我们都会开辟一节课的时间给学生阅读, 范围比较广泛, 可以是和高中教材配套的语文读本, 可以是学生订阅的和人文阅读有关的学习报, 可以是新闻周刊, 可以是名著, 亦可以是《读者》《意林》之类的杂志。我们还让学生准备了摘抄本, 每个星期, 适当地抄录一些好的文章与段落。很遗憾, 以上做法并没有什么好的收益。学生的作文依然平不邋遢, 无话可说, 无内容可写, 无人物可塑。他们看得多, 忘得也快。怎么办呢?最好的最常用的作文素材从何而来, 又怎么被我们发现呢?

我觉得主要是以下三种渠道。

首先肯定是源于生活, 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来源于现实生活而又高于现实的, 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要学着关心生活, 热爱生活, 捕捉生活中的“亮点”, 随时“记录”发生的一切点滴, 并借着当时的情势把自己的思想感悟阐发开来;要善于留心生活中各阶层人物的语言, 各地区的方言, 从中来挖掘出各类人物的喜乐与心酸。比如廉租房、瘦肉精事件以及“官二代”飙车案, 都能引起我们对自己生存状态的思考;又比如, 老舍《茶馆》中的一句台词“如今有了花生仁儿, 可牙没了”, 不知道就凝聚了多少老年人的心酸, 又促使多少人产生过丰富的联想?诸如此类, 等等。

第二个渠道是优秀的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它们无一不在闪烁着时代的光芒, 我们要明白“博取众长”, 让它们最终为我所用。这个方面我就不在这做阐发了, 前面已经点到, 就是我们绝大多数老师平时的做法。之所以收益不好, 还是因为学生没有用心, 走马观花的阅读, 就导致了印象的不深刻, 只是浮光掠影, 过了则忘了。这也是我们通过教学要去反思的地方, 有些问题我们不是想不到, 而是没有切实去做。以后还是要学生养成边看边做记录的好习惯, 记下来了, 以后再翻来覆去地拿出来看, 久之就熟练了, 头脑里的印象也就根深蒂固了。

第三个源头是我们的教材。语文课本就是一座素材的宝库, 如果我们认真对待了每篇课文的学习, 跟着老师赏析、体会, 精准地把握了文章内在的骨髓, 就会长期在头脑中存有清晰的印象, 之后我们就可以把头脑中储存的这个素材库灵活机动地随时提拣出来并运用于日常写作, 从而使自己在写文章时文思如泉涌, 有事可写。这在无形中也就提升了文章的“档次”, 最终出现高考写作中“别有洞天”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熟练掌握课本, 因为这不仅对文章的写作有益, 而且对于提高学生整体的语文水平也是大有帮助的, 毕竟高考的命题归根结底还是来源于课本, 这是我们不能轻视的问题。

让我们一起回望那些文质兼美的课文吧。与恒心毅力有关的话题, 我们可想到:《名人传》里面扼住命运的咽喉、即使失聪也能靠着顽强的毅力创作出《生命交响曲》的贝多芬;《我与地坛》里面因为双腿瘫痪而一度彷徨最终战胜自己成就自己的著名作家史铁生;《勾践灭吴》里面失败之后卧薪尝胆、忍辱负重、最终成就千古霸业的越王勾践。与豁达胸怀有关的话题, 我们可想到:《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里面对别人的诽谤、诅咒毫不在意并把它们当蛛丝一样轻轻拂去, 没有一个私敌的马克思;《念奴娇·赤壁怀古》里面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仍唱出“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的苏轼;《廉颇蔺相如列传》里面身为宦官, 却能舍命举荐门下食客蔺相如为国效力, 后来居于人下毫无怨言的缪贤。与爱情相关的话题, 我们可想到:《罗密欧与朱丽叶》里面可以超越世俗仇恨从而让爱情走向永恒的男女主人公;《孔雀东南飞》里面牺牲生命最终双双化作孔雀来捍卫爱情的刘兰芝和焦仲卿:《雷雨》里面周朴园和鲁侍萍之间被物质玷染却依然存有温情的爱……

静下心来梳理这些知识的时候, 我们会惊奇地发现, 高中语文课本真是写作的一个活水源头, 只要用心, 素材可谓“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所以第三点在我看来, 是最便捷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渠道, 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关于文章写作, 对学生来说, 存在的难点还远远不止这些, 比如如何审题, 如何凸显中心观点, 如何做到中心观点和素材的巧妙结合, 如何最好的安排行文结构, 这都是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着力去探讨、研究并予以运用的。

上一篇:城市建筑工程下一篇:国企和谐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