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营销决策系统

2024-12-04

电力营销决策系统(共10篇)

电力营销决策系统 篇1

1 引言

面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其它能源的激烈竞争, 电力市场的供需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供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电力营销系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电力营销系统运用信息技术, 采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管理工具, 实现电力营销数据共享, 规范用电营销业务流程, 从而显著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电力营销系统的职责是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对营销业务进行处理和控制, 为领导层提供管理和决策的支持信息。其功能应该涵盖电力营销实务的关键环节, 包含客户服务、营销业务、管理监控层和决策支持四个模块。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研究, 并走访调查电力企业, 建立了电力营销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基于区间型的多属性决策方法对电力营销系统进行量化评价, 该方法定义了区间型理想点以及决策方案在区间型理想点上的投影等概念, 无需对区间数进行比较和排序, 具有简洁、直观、易于计算等特点。本文研究为电力企业选择电力营销系统提供了科学、客观的理论依据, 为其进行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2 电力营销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的设计是为了综合评价并完善电力营销系统, 服务于电力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要尽可能的科学、合理, 要能全面反映出所要评价系统的各项目标要求, 为电力营销系统的有效应用提供依据。本文根据国内外学者对电力营销系统评价体系的研究, 以及通过对电力企业的走访调查, 依据指标设计原则建立了电力营销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提炼出的指标包括:先进性、功能完善性、资源共享程度、安全性、界面友好性、经济性。各指标的具体说明如下:

(1) 先进性。先进性的含义是所建设的电力营销系统在总体上是先进的, 采用了先进的开发技术, 且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采用当前流行的电力企业信息系统解决方案与软件设计思想, 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 进行分布式、模块化的组件开发, 提供各种专业接口, 为系统间的互联和系统的扩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应用统一的业务平台, 保障服务的质量, 为开展新业务提供技术保障, 同时可以降低系统维护的工作量。

(2) 功能完善性。电力营销系统的建设必须以市场和客户服务为中心, 以方便客户为宗旨。同时健全电力营销业务管理规范, 对电力营销的核心业务实现快捷、准确的处理。电力营销系统的功能应该涵盖电力营销实务中的关键环节, 主要涉及客户服务层、营销业务层、管理监控层和决策支持层四个层面。可以处理客户电能信息采集、售后服务、电费抄核收、电能计量、业务稽查、基础数据分析等业务。

(3) 资源共享程度。因电力企业客户数量大、电价分类多, 电力营销的业务数据量很大。电力营销系统应该有效甄别、存储营销数据, 并实现电力企业各部门间数据的高效共享, 保证数据资源传递的快捷性和一致性。同时优化整体数据设计, 采用高性能的硬件资源, 提高系统的计算速度, 保证系统的实时性。

(4) 安全性。通过客户权限管理、用户加密、数据备份、分布式应用服务以及系统出错处理等各种方法来保证电力营销系统的数据与网络安全性。其中用户权限设置应将系统用户的工作权限定义到具体功能, 保证数据的访问与处理安全性。

(5) 界面友好性。所谓友好性, 是一个专用名词, 是用户使用信息系统很方便, 人机界面良好。电力营销系统模块较多, 涉及的数据量庞大, 不同类别的用户权限差异也较大。系统界面应该便于用户操作, 可以高效完成系统功能, 处理系统数据资源。

(6) 经济性。电力营销系统规模庞大, 产生的费用高于传统信息系统。在保证电力营销系统质量的前提下, 费用越低越好。 费用包括开发费用和维护费用。开发费用是指系统实施过程中产生的直接或间接成本;维护费用是指供应商按企业需求对系统进行变更或修改收取的费用。

3 区间型多属性决策方法

徐泽水等人对属性权重确知、属性值以区间数形式给出的决策问题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一种新的区间型多属性决策方法。该方法较之传统的区间型决策方法, 无需对区间数进行比较和排序, 具有简洁、直观、易于计算等特点。本文引入该方法完成对电力营销系统的评估。

对于区间型多属性决策问题, 设S={s1, s2, …, sm}为方案集, Y={y1, y2, …, yn}为属性集, w={w1, w2, …, wn}为属性的权重向量。对方案si, 按属性yj进行测度, 得到si关于属性yj的属性值为区间数aij (这里aij=[aLij, aUij]) , 从而构成决策矩阵A= (aij) m × n。为消除不同物理量纲的影响, 将决策矩阵A转化为规范化矩阵B= (bij) m × n。

并且构造加权规范化决策矩阵Z= (zij) m × n。其中, zij=[zLij, zUij], zij=wjbij。

定义1:称z+= {z1+, z2+, …, zn+}为区间型理性点, 其中zj+=[zj+L, zj+U]=[miaxzLij, miaxzUij]。

定义2:称为zi在z+上的投影, Pz+ (zi) 的值越大, 表明向量zi和z+夹角越小, zi越趋近最优解。

依据上述描述, 给出一种区间型多属性决策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

(1) 设S, Y和w分别为方案集、属性集和属性权重向量。决策者对所有方案按各属性进行测度, 得到决策矩阵A= (aij) m × n, 并按式 (1) 和 (2) 将A转化为规范化矩阵B= (bij) m × n。

(2) 根据属性权重向量w和规范化矩阵B, 构造加权规范化决策矩阵Z= (zij) m × n。

(3) 采用定义1确定区间型理性点z+。

(4) 采用定义2求出方案si在区间型理性点上的投影Pz+ (zi) 。

(5) 根据Pz+ (zi) 的大小对方案进行排序和优选。

4 案例分析

某电力企业加快了信息化建设步伐, 拟实施一个电力营销管理系统。考虑到电力企业自身情况, 决定从四家供应商提供的电力营销系统中做出选择, 候选方案S={s1, s2, s3, s4}。评价指标采用第2节的研究成果:安全性 (y1) 、功能完善性 (y2) 、资源共享程度 (y3) 、先进性 (y4) 、界面友好性 (y5) 、经济性 (y6) 。已知指标权重w= {0.091, 0.243, 0.166, 0.268, 0.085, 0.147}。表1为各方案的评估指标值。

在各项指标中, 除第6项为成本型外, 其他均为效益型。用第3节方法求出4个方案的排序。具体步骤如下:

(1) 由式 (1) 和 (2) 将原始决策矩阵A转化为规范化决策矩阵B。

(2) 根据指标权重向量w及规范化决策矩阵B, 构造加权规范化决策矩阵Z。

(3) 采用定义1确定区间型理性点z+。

(4) 采用定义2求出各方案在区间型理性点上的投影。

Pz+ (z1) =0.325, Pz+ (z2) =0.354, Pz+ (z3) =0.373, Pz+ (z4) =0.292

(5) 根据Pz+ (zi) 的大小对方案进行排序:s3>s2>s1>s4, 故最优方案为s3。

5 结束语

评价工作是一种跨学科、跨层次的综合性工作, 它既要求社会科学、经济学与自然科学的综合, 又要求决策层、执行层与研究层的结合。电力营销系统评价本身有许多固有的困难, 影响电力营销系统的好与坏、成功与失败的因素极多, 定性的、定量的因素, 技术的、艺术的、观念的因素等等交叉在一起, 如何评价一个电力营销系统成为极复杂的课题。本文引入区间型决策方法, 通过分析与调研建立完整的电力营销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理想点确认、方案与理想点投影计算等计算步骤完成对电力营销系统的客观评价。本文方法丰富了电力营销系统决策的理论体系, 为电力企业营销系统的优选实践提供了更全面的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苏敏怡.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J].市场论坛, 2006, (8) :52-53.

[2]李翔, 杨淑霞.浅议电力服务营销[J].国家电网, 2007, (3) :56-57.

[3]王乐鹏, 潘华.电网企业信息化原理及应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7.

[4]徐泽水, 达庆利.区间型多属性决策的一种新方法[J].东南大学学报, 2003, (4) :498-501.

[5]李颖.管理信息系统的质量评价指标及体系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 2009, (2) :66-68.

电力营销系统潜“黑客” 篇2

某电力公司是乐山首家上市国有控股电力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企业便步入计算机时代——公司研发的“电力营销系统”软件投入运行,生产经营实现全程微机管理,从用电申请、审批、安装,到电费的抄录、审核、计算,再到制票、收费及财务核算,全部通过“电力营销系统”进行操作管理。该“电力营销系统”软件设计涵盖了公司所有的业务,投入运行后极大地提高了公司的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2010年该系统更新升级,现代化管理进一步提升,系统运行一直良好。然而,2011年底该公司所属夹江分公司(以下称夹江公司)发生的一起案件却打破了一切平静。

离奇“短款”,震动电力企业

2011年10月12日,夹江公司财务部门在对公司营销大厅收费情况进行核算时发现:前一天收费组收费员刘某某提交的“直收区”收缴电费汇总数据同当期实际收缴入库数据不一致——账实不符,“短款”916.65元。但通过对刘某某当日提交的收缴电费发票审查未发现异常,票款金额一致。进而通过调取系统保存的数据信息对比分析后,查到“短款”缘由:11日刘某某系统口令提交当天收费数据信息及电费模拟发票显示用电户余某某两个账户10月已收费916.65元,但刘某某当期上缴入库的通用机打纸质电费发票中却没有该两笔缴费依据,这就预示该916.65元收费员未上缴入库。因为按照系统软件设计要求,只有收费员在打印发票并收取电费,且在系统中完成提交程序后,系统方能生成“电费模拟发票”并保存于系统数据库中。对于一个具有较大现金流的电力企业而言,在收费过程中,偶尔出现“短款”也是件正常的事情,但本次出现的“短款”却显得离奇——收费员刘某某经手票款金额一致,但人机汇总数据有异。

原因何在?夹江公司监察部谢主任奉命协助财务、营销大厅共同核查真相。通过找刘某某了解,其对是否经手收取过余某某916.65元电费没有印象,但坚信自己当日经手的票款不会出错,对刘某某经手及保管的发票核实后确实未发现异常。那么,系统中又为何出现余某某缴费的电费模拟发票呢?此类“短款”在该系统投入运行以来尚属首次。是系统运行故障,还是黑客侵入所致?是操作人员操作失误,还是有人故意为之?是刘某某刻意隐瞒,还是另有隐情?

对于从事多年内审监察工作的谢主任而言,尽管心中隐隐感到一丝不安,但他相信“电力营销系统”保存数据的客观性:该系统设置上主要分为前台操作和后台数据处理。前台主要集中于营销大厅并分别由业务受理组、抄表组、制票组和收费组按程序分步骤操作;每个操作员都有各自职责并设置登录口令和密码。系统在电费结算上针对下属供电所和直收区用户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结算,即用户用电数据均是由抄表员入户抄录、登记,然后录入抄表器后交予制票员;制票员将抄表器中的用电数据导入系统,并在系统中进行审核、计算,生成收费数据信息;供电所用户是由制票员负责打印纸质电费发票,再交由供电所收费员收费后同公司财务结算;直收区用户则是由制票员将审核、计算好的收费数据信息发送给收费组,每个收费员通过各自口令进入系统进行收费,负责打印纸质发票并据此向用户收取电费;在当日收费结束时,需将当天收费数据提交,并就当天收费进行结算上缴入库,待收费组汇总后交公司财务入账,前台操作完成,系统自动进入财务核算程序。收费员提交的相关收费数据信息进入后台数据库,并逐一生成同机打纸质电费发票内容一致的电费模拟发票由系统数据库保存。用电户余某某的电费模拟发票信息数据必定是人为操作所致。

随着调查的深入,该公司制票员江某利用计算机侵吞公共财物的职务犯罪典型案件逐步浮出水面。

窥见漏洞,制票员成潜伏“黑客”

江某在2000年3月起在夹江公司营销大厅担任制票员,具有登录公司营销系统对用电户用电数据录入及电费的计算、审核、发行和修改用户用电起止数、增减用户用电电量的工作权限。其个人具体负责下属三个供电所电费的审核、计算、制票及城区直收区电费的审核、计算、发行工作;城区直收区制票及收费工作由收费组负责。

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江某对“电力营销系统”前台客户端的操作逐步熟练,对软件工作流程、各岗位职责也有充分的了解;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当其登录系统在对用户用电数据进行审核、计算时,还发现可随意在系统中采取修改用户用电起止数或增减用户用电电量的方式,对“直收区”用电户用电数据擅自进行变更而不被系统所禁止。于是从2003年10月开始,她便利用修改用电起止数的权限私自更改或者直接删除其个人使用的用电户的用电起止数,以减少用电电量,然后将篡改后的应缴电费数据信息发送给收费组,进而达到少交或不交电费的目的。在首次作案成功后,江某看到了一条“发家致富”的捷径,为自己的小聪明暗自窃喜。

从2003年10月以来,江某长期潜伏于“电力营销系统”未被发现,主要归功于作案手段极其隐蔽:即其以“合法”身份进入“电力营销系统”,通过“正常”的工作流程,擅自篡改计算机信息,达到侵吞公款的目的,并非采取“黑客”方式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犯罪动作仅仅是敲击键盘或者按击鼠标便完成,而指令的执行和结果的产生都发生在计算机信息系统内部——人的感觉器官是不能直接感知的。其犯罪行为已经发生并已经被“电力营销系统”记录于计算机内部的软件资料中,但是由于该种记录对于计算机本身的正常运行毫无影响,因而从外表上看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变化,对于单位而言通常也很难察觉犯罪行为的发生。

计算机“取款路线图”

俗话说:欲壑难填,图小利者必大贪。

由于长期从事营业大厅制票员工作,江某对“电力营销系统”设计上的一些缺陷和运行过程中的一些管理漏洞早已烂熟于心。她也早已不再满足于盗用电费的小打小闹,只是苦于没有机会。直到2006年年初的一次代缴电费让江某看到了“发家致富”的捷径,通过制作“鸳鸯票”截留用户代缴电费的“取款路线图”逐步清晰。即登录系统以正常程序核算出该用户的实际应缴电费数据后,利用系统可直接打印“直收区”用电户电费发票的设计缺陷,用自己保管的用于供电所制票的空白发票打印出该用户的电费发票并借此向委托用户收取足额电费;然后再擅自通过修改电量起止数的方式减少该用户的用电数据信息,并将不实数据发行给直收区收费组,待收费组出具收费发票后,她才按照发票的票面金额代为交付该用户的电费,然后再将自己打印的发票存根、记账联以及收费员出具的电费发票联一并销毁,据此将多出的电费据为己有。

江某每次作案都是对首次作案方式的机械重复——相同的手段、相同的手法。实施犯罪异常轻松、简便,就如计算机软件一样,只要事先设定好程序,操作时只需敲击键盘、点击鼠标,计算机便会自动运行,达到目的,体现出“程序化”、“现代化”的特征。正因得手如此轻易,让江某在长时间内不间断重复作案,其视营业厅为“银行”,把计算机当做“自动取款机”,在长达九年的时间内,几乎每月都要作案,虽然每次作案金额大小不等,但累计犯罪金额高达50余万元。

“内鬼”现身法难逃

2010年,公司启用新的营销系统后,江某依然潜心研究并发现系统运用过程中的漏洞:可以用“直收区”的身份直接登陆营销系统,并在核算环节打印“直收区”用户用电发票。同时,还无意间获取了收费员刘某某的登录口令和密码,进而多了一条“取款”路线:其先将用户实际用电数据信息核算后发送给收费组,然后盗用收费员刘某某的身份登录系统,将该部分用户的电费用自己保管的供电所空白发票打印出来后,随即进行“返销账”处理;然后再以本人身份登录系统进行回退处理,使该部分用户的用电电量数据恢复到初始状态,后将该部分用户的用电电量直接扣减后,将篡改后的不实数据再次发行给收费组,待收费组出具收费发票后,江某再按照发票的票面金额代为交付该部分用户的电费,借机将余下的部分据为己有。

在此期间,江某将侵吞的公司电费全部用于购物、购房、打牌等个人消费,边作案边消费,边消费边作案。纵观江某的犯罪过程,我们不难发现其心理变化轨迹:高消费等不良的生活习惯造成的不良个体需求,引发其以不正当方式获取个人利益的欲望,进而产生利用工作之便截留电费供个人消费的犯罪意识;明确的犯罪意识形成后,她便以此为基础,在知、情、意和个体特征等心理因素的参与下,进行价值衡量和利弊衡量,决定取舍,形成了贪利这一明确的犯罪动机;犯罪动机一旦成熟,为实现犯罪目的,必定费尽心思,想方设法如何作案,且确定了与之相应的犯罪手段、方法和步骤,表现出坚定的犯罪决意,并最终付诸实施。表现出缺陷的个体需求、明确的犯罪意识、成熟的犯罪动机和坚定的犯罪决意等犯罪心理特征。

常言道:多行不义必自毙。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在2011年10月11日当江某再次以收费员刘某某身份登录系统作案的过程中,在进行“返销账”处理时,未点击余某某916.65元的两个账户进而导致当天被刘某某一并提交,造成“短款”继而案发。最终江某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受到法律的制裁。

>>>“非典型”案例的典型性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运用,计算机犯罪案件时有发生。我国《刑法》第287条规定:“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定罪处罚。”利用计算机实施犯罪,计算机在其中只是一种犯罪手段,并不影响相关行为的定罪量刑。江某案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利用计算机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典型案例。

电力营销决策系统 篇3

相对于其他的行业来讲, 电力行业有着非常明显的特点, 即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两个特点。当前, 我国的电力行业正在向电力市场化方面转变, 已经不在是以前的传统的垄断式的经营模式。这样能够为当前的电力企业加入有效的竞争机制, 使得电力企业能够提高各自的经济效益, 从而在根本上降低电力生产的成本和售价, 从而使得我国的国民经济能够健康快速的发展。

本文从电力营销决策系统的重要性入手, 首先对数据挖掘技术进行了一个概述, 然后对电力营销决策系统在电力营销系统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 得出了不足, 从而为电网的经济运行提供决策依据。

1 数据挖掘概述

数据挖掘可以理解成是从一个海量的数据中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得到我们所需要的知识数据的过程。所谓的一系列处理是指数据需要经过分类提取和优化整合。

数据挖掘的过程是获得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将数据挖掘引入到电力营销觉得系统中可以获得非常关键的营销数据信息, 这些营销数据信息能够对营销决策系统的结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从而能够使电力公司的领导层获得更好的决策依据, 同时数据挖掘也能够及时的获得随之环境改变而对公司的某些方面指标的影响, 从而方便领导作出决策。

2 数据挖掘的具体应用

电力营销决策支持系统是一个涉及范围广的较为复杂的综合性的DSS系统。

传统的电力营销决策支持系统所面临的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数据分析的结果缺乏可靠性。针对这个问题将数据挖掘技术引入到电力营销决策支持系统中可以很好的满足电力公司领导层的实用需要。电力营销决策支持系统体系结构及数据流向示意图如图1所示, 电力营销决策支持系统逻辑上可分为六层结构, 即图1。

2.1 用户界面层

用户界面层的主要功能是实现用户和电力营销决策支持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流, 其表现的形式是用户的操作界面 (软件界面) 。

2.2 应用层

应用层是电力营销决策支持系统中的接口实现部分, 应用层在电力营销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功能是实现系统功能的控制和引导, 并给出一定的解释。

2.3 决策分析层

电力营销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决策分析层是由三个不同的部分来组成的, 分别是OLAP子系统、DM子系统和模型决策分析子系统, 这三个子系统是整个的电力营销决策支持系统的核心。

2.4 库管理及接口层

库管理及接口层完成电力营销决策支持系统中信息库的管理, 以及对系统中的数据库的各种管理以及日常的维护功能, 其中也包括数据库对外的接口。

2.5 信息库层

信息库层用来存储数据, 信息库层是整个电力营销决策支持系统中的信息知识直接源, 信息库层所使用的数据仓库技术。

2.6 通讯层

通过通讯层将原始的数据, 包括内部基层的业务数据以及必要的外部数据, 接入电力营销决策支持系统中。

由于电力营销决策系统存储的数据量比较大, 在数据库的设计上, 我们采取了分表分库的处理。对数据量过大的表, 应做相应的分表处理, 在这里我们采用了一定的算法来实现。之所以这样做, 能够使对原来的一个表的压力, 平均的分配到现在的十个表上, 减小了粒度, 同时增大了数据库的并发访问能力。

结合前面的分析对电力营销决策系统的层次结构的划分, 并利用JAVA编写代码进行实现, 完成系统以后需要对系统进行相应的测试工作。

当前在电力营销数据挖掘研究的主要技术之一就是数据的关联规则, 关联规则帮助决策者分析当前的数据并和历史数据做一个横向和纵向的比较, 通过比较来找出相应的数据规律, 以便预测未来的走势。电力营销决策系统中的关联规则所用到的是FP-Growth算法, FP-Growth算法可以对数据进行离散过程化的处理, 之后再对电力营销数据进行分析, 为电力营销决策系统中的领导层提供辅助的决策信息。

电力营销决策系统用在电力行业中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是在电力行业的从业人员中, 其需要从大量复杂、无序的数据信息中找到我们所需要的信息, 以便决策人员能够快速的作出相应的决策, 电力行业的决策信息对电力企业来说, 其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 具体的可以包括对电力故障的定位、电力设备的跟踪、模拟停电演练和电力损失的评价等。

3 结论

将数据挖掘技术引入到电力营销决策系统中对当前的电力市场环境下供电企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意义。

摘要:电力营销决策系统是电力营销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智能应用系统。由于电力营销决策系统涉及的数据比较多, 在系统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数据采集不全面、数据分析结果不正确的情况。本文从数据挖掘中的关联规则技术方面来探讨数据挖掘在电力营销决策系统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数据挖掘,电力营销决策系统,关联规则,时间序列

参考文献

[1]潘静.电力营销.中国三峡建设年鉴, 2008.

[2]耿云罗.河北省电力公司.中国审计年鉴, 2008.

电力营销决策系统 篇4

关键词:负荷管理系统;电力营销;线损;远程监控

中图分类号:TM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26-0096-03

目前,我国供電局辖区内违法窃电现象已成为困扰电力正常供应和电力企业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它不仅给国家和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扰乱了正常的供电秩序,直接威胁了国家电网安全。而我国用电管理部门要知道用户的各项用电数据,大都是用电管理人员到用户现场抄表。采用人工方式来抄录用户电表的各项数据,其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也低,不适应用电管理现代化的需要。近年来,电力负荷监控系统正逐步由单一的控制功能向负荷动态分析、远程完成抄表等多功能技术支持系统的方向发展。作者分析了负荷管理系统的配置、特点和功能,结合XX供电局的应用实例,详细阐述了负荷管理系统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电力正常供应和电力企业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1 负荷管理系统

1.1 负荷管理系统的配置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又叫电力负荷控制系统,是综合现代化管理、计算机应用、自动控制、信息等多个学科于一体的系统。它由主站和负控终端构成,其运行的平台由客户/服务器与浏览器/服务器结合在一起;管理系统的网络通信方式是GPRS230MHz。

主站和营销系统则是通过局域网实现互联。

1.2 负荷管理系统的特点

负荷管理系统优点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具有良好的外延联网的功能,它除了具有局域网的功能外,还能实现系统内上下级用电管理子系统之间的远程通信,从而实现资源的共享;第二是通信手段灵活可靠,由于其功能多样,所以使用方式灵活可靠;第三是设备的升级简易,可以采用简便的方式实现升级换代。

1.3 负荷管理系统的功能

负荷管理系统的功能可以分为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在硬件方面,它可以实现现场负控终端的业务和营销管理系统的接口。同时可以保证两个系统数据的精确性,实现规范化管理。在软件方面,它能够实现数据采集、报警、数据显示和数据处理、系统设备的监控等。软件系统可以支持无线通信方式和有线通信方式,也能够支持当前的多信道通信,从而实现数据的真正共享。

2 负荷管理系统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

2.1 远程抄表

我国用电管理部门要知道用户的各项用电数据,大都是用电管理人员到用户现场抄表。采用人工方式来抄录用户电表的各项数据,其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也低,不适应用电管理现代化的需要。而负荷管理系统可以对具备条件的客户实现远程抄表,所得数据准确,而且节省人力和物力。另外,还可以实现预售电、防窃电,对客户用电情况进行实时监测。

2.2 计量监控

由于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是集现代化管理、计算机应用和自动控制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所以可以实现如下监控的功能:参数的设置、数据的查询、远程遥控客户端的开关、客户功率和电量的监控以及对客户端的遥控、遥测等。除此之外,还能够将监控的计量数据生成数据库,进而编制配电调度的管理方案。

2.3 用电检查

用电检查是用电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功能,它可以提升用电管理的能力。在分析了所测数据后,以分析结果为依据,重点检查出现异常的地区和客户端,以判断是否有窃电和异常行为的发生。系统还有很多监控、分析的工具,能够实现实时抄表,任意时间的电量分析、电量对比、电量查询和异常事件的报警等。这样就可以实现异常用电区的重点筛选和实时监控、现场检查。

2.4 需求分析与节能服务

利用负荷管理系统控制良好的数据采集的效果和网络的特有性能,可以进行不同地区的用电分析、预测和管理。电费的回收是电力营销工作中的重点,而负荷管理系统能够对客户的用电特点进行准确判断,从而对客户做出需求分析,同时还可以判断客户的用电是否正常。此外,节约用电、科学用电是电力行业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供电公司为客户提供专业、优质服务的需要。负荷管理系统可以指导客户科学用电,利用系统的功率因数、负载率筛选等功能开展相关技术服务,从而帮助客户提高自身的用电管理水平、用电效能,实现电力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3 负荷管理系统应用实例分析

以XX供电局反窃电专项行动的成功开展为实例,分析窃电行为的各种表现形式,并从多个方面阐述了反窃电的措施、总结电力负荷监控系统的多种应用功能,以期为保证电力正常供应和电力企业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3.1 XX供电局情况分析

随着用电量的持续增加,XX供电局辖区内违法窃电现象有上升的苗头,影响正常的供用电秩序。为此,XX供电局开展了以“反窃电、促降损”为主题的反窃电专项行动。根据目前查出的窃电案例显示,窃电的基本形式为:绕越计量装置窃电;断零窃电;零火线调换窃电;改动计量装置窃电;改动电流互感器窃电;利用高科技窃电仪器窃电等。而专项行动用电检查人员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检测:一方面利用计量自动化系统与实地调查等方法对所有专线、专变用户用电情况进行排查摸底,查看用户每月实际用电量和实际使用负荷情况,如果发现用户实际用电量和实际使用负荷严重不符则列为重点排查对象,目前还没有发现专线、专变用户有窃电行为。另一方面用电检查人员以低压台区线损率为线索,对市区内的554个台区的低压用户进行普查,线损偏高的台区优先列入检查范围,对所检查的台区所有电表箱进行开箱测量负荷、线路的接法以及电能表是否给改装等的检查,并把检查完成的电能表用铅封封好,加强铅封管理,实行一封一

登记。

3.2 负荷管理系统在XX供电局的应用

针对此次的窃电专项行动,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XX供电局制定多项措施来解决这种问题,如加强对计量装置的监控工作、做好普及《电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强装表管理工作、严厉打击窃电行为等。那么负荷管理系统的远程监控功能可以达到很好的防窃电功能。传统的用电检查方法是抄表员在抄表的同时进行简单的巡视工作,发现用户表箱铅封缺失、接线异常、电量异常等现象及时通知用电检查人员到现场进行检查。而负荷管理系统的防窃电技术能够充分发挥系统的负荷监测和数据采集的功能。它是将脉冲产生的电量数据与终端采样的模块回路电量数据比较,如果其差值比设定值大,系统就会发出警报,说明用电情况出现异常,此时,监控人员可以通过系统察看到用电异常的地区名单,对异常用户进行调查、处理。

4 结语

虽然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正逐步由单一的控制功能向负荷动态分析、远程抄表、计量技术监督、用电检查等多种功能相结合的综合性系统发展,但由于很多用户对系统理解不足,还未能完全认识到系统的先进性和益处,故而装用情况还有待改进。该系统的普及将成为供电企业和用电企业之间良好的沟通桥梁,为电力用户提供优质服务,为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相勤.电力营销实时信息系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电网技术,2006,(30).

[2] 牛刚.提升负荷管理系统功能,服务电力营销工作[J].宁夏电力,2007,(S1).

[3] 谢俊.负荷管理系统在电力营销管理中的应用[J].电力建设,2011,(11).

[4] 王汉高.提升负荷管理系统功能 服务电力营销工作[J].科技资讯,2011,(8).

[5] 周丽欣,尚厚才.新形势下负荷管理系统功能的整合与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

[6] 方道,曲治斌,宋一泓.电力负荷远程监控系统在自动抄表方面的新应用[J].电测与仪表,2003,(1).

[7] 谭刚.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设计、分析与研究[D].重庆大学,2003.

作者简介:刘智中(1986-),男,广东河源人,供职于广东电网公司河源供电局,研究方向:电力工程。

电力营销决策系统 篇5

1意向决策支持技术概述

电力营销系统和其他企业的营销工作一样,都面临着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和复杂市场环境的影响,因此有关电力营销决策系统的布局和设置也是一个决策支持系统。这类系统在应用中普遍存在不确定因素多、涉及范围广和内容复杂的特点,同时由于其缺乏程序化指导规范,其意向决策支持问题也十分普遍。因此,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对意向决策支持技术进行研究和分析。

1.1意向决策概念

所谓的意向决策主要指的是在决策工作中对于大致方向有着一个模糊的想法,这类想法往往都无法在决策中得到表现,是一个但以独立的个体存在形式。在电力营销决策中,如果营销范围仅仅局限在一个十分狭小的范围,那么是由到电力行业单一性的影响,其决策往往无法达到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其市场营销策略也不可能得到有效的实施。因此来说,意向决策可谓是一个全局性、综合性问题,它是在复杂的环境下思考和出现的。

1.2意向决策技术的发展

自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逐渐采用了电力营销系统这一概念,直到今天这一营销理念仍然未曾得到有效的完善。在目前的电力营销体系中,所涉及到的营销内容主要包含了抄表计费系统、市场管理系统、业务包装系统以及用电查询系统等。虽然在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下我国的科学技术已经能够满足人们日益高涨的电能供应和计费需求,但是在实际意向决策中还存在着突出的问题,各种管理现象十分的明显。就当今常见的意向决策工作进行分析,其要想得到合理、科学的表现不仅需要一个良好的决策环境,而且需要科学、充实的决策基础理论。在意向决策管理工作中,我国有关专家和学者已经提出了许多的理论,比如灰色理论、人工神经元理论等,这些理论的应用有效的解决了传统意向决策困难缺陷。

2意向决策系统在电力营销中的目标和应用分析

近年来,电力营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到严重的影响,无论是营销理念还是营销技术都饱受挑战。尤其是在近几年来,面对日新月异的市场经济发展状况,电力营销决策的滞后性十分突出,严重影响了电力企业工作效益和发展前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面对目标管理进行优化和处理已成为当今电力营销管理人员面临的首要问题,需要从社会发展实践入手,结合当前科学的经济发展条件进行综合分析,从根本上解决传统电力营销工作缺陷,为整个电力企业发展走出积极贡献。在当今意向决策系统的应用中,其主要的目标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2.1以客户为中心

在传统的电力营销系统管理工作中,电力营销管理重点往往都只放在事务性管理方面,让用户的精力和时间花费在被动查询、超标方面。基于这种情况,电力部门应当重视和用户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让用户真正的感受到电力企业的服务,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营销的及时性、有效性。就目前电力市场而言,缺乏交流的系统早已不适用于现代信息的快速发展。

意向决策支持技术应用在电力营销部门中后,有效的改进了传统管理模式单项化的缺点,其开始面向广大的用户进行正面营销,体现了以客户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利用多种有效的交流方式,电力企业可以向用户展示一个更加相近的空间,在实践的过程中,电力企业也将用户反馈的信息,利用意向决策支持技术,制定出较为清晰准确的决策方案,使其发挥出了交互的功能,促进企业与用户之间的交流,实现了一客户为工作重心的目标。

2.2加强系统灵活性

为了使电力系统更加完善,相关设计人员应于在设计营销方案前,先对营销市场进行详细的调查与分析,还要了解用户的需求,这样才能提高营销方案的质量。有的设计人员是在用户提出意见后再对营销方案进行修改,这种方式效率比较低,通过意向决策支持技术,可以有效的避免这类问题的发生。意向决策在电力营销的应用中,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了系统的构造方面,这主要是因为设计者与用户的思维有较大差异,而且设计者与用户的表达方式也不同,通过意向决策,可以使营销系统更加完善。用户对电力部门的营销会提出一些改进建议,但是用户对电力部门的营销框架并不了解,其只有大致的范围,但是在需求表达方面无法有效的提出建议。所以,设计人员设计出现的营销系统与用户的需求必然会出现较大差异。

我国的经济市场比较特殊,其具有灵活多变的特性,为了更好的适应市场的需求,电力营销系统必须加强灵活性,应用意向决策支持技术,是提高营销系统灵活性的重要手段。通过这项技术,可以使设计人员更加确切的了解用户的意图以及需求,这也有利于设计人员对营销系统的全面分析,保证营销系统与决策的灵活性。

3意向决策支持技术在电力营销中心的应用

3.1问题生成的原理

在制定电力营销决策时,具有较大的难度,这种难度并不是无法解决电力营销中存在的问题,而是电力营销部门的工作人员很少能站在用户的角度,提出电力营销存在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管理人员在电力营销中心应用了意向决策支持技术,这项技术可以引导用户提出对电力部门的营销效果意向。通过这项技术,掌握用户的意向后,电力营销中心的工作人员,需要利用相关技术将意向具象化,并编订出清晰的营销决策问题,这一转化的过程,也是电力营销工作的重点,而且具有一定的难度,相关人员一定要加强重视。

3.2人机交互界面的生成

人机交界面可以有效的了解收集到用户的意向,通过设计人机交界面,可以准确的掌握客户对电力营销的建议,可以使用户与计算机更好的互动与交流,这也有利于用户与电力营销部门的沟通,电力企业需要利用人机交界面以及意向决策技术对用户的意向进行整理,这也是完善营销系统的有效方式。

设立人机交界面需要利用计算机,计算机的存储功能可以有效的保留用户的意向,这项先进的技术具有实时性,可以将用户的意向及时的传输到电力营销部门中。而这一过程也称作意向识别,计算机强大的功能可以有效的将用户的描述整理成文字。所以,人机交互界面的生成,可以帮助设计人员掌握用户意向,从而不断地完善电力营销系统。

3.3知识库的设计

电力企业的知识库也称作数据库,在电力营销决策中设计知识库,可以有效的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知识库的设计是意向决策支持技术需要不断完善的内容,在应用这项技术时,一定要明确其完善的方向。电力部门的知识库有多种性质,通常情况下可以将其分为两种,一种是描述电力营销现状的知识库,另一种是对电力营销系统运行条件以及结果的推理知识库。前者属于事实性知识,后者属于规则性知识。

(1)情境设定知识库

这种知识库是用来将用户提出的意向具象化用的。在情境设定上,可以采用将概念进行分层的方式,把每个概念定义为一个独立存在的映射序列。并进行分层,将低层次的概念映射到更高层次的概念中去。

(2)情境分析知识库

情景分析是要求计算机自动进行知识的收集与引导,形成常用的模型引导法。在这个子系统的建立中,应该包含知识的推理规则与知识库模型的设定,通过这两种功能来实现对模型的自动引导。在原理上,需要先对模型进行特征上的分类与集合,在将决策问题映射到这些集合上。在情境分析知识库中,主要包含了推理规则与模型设定两个方面。

3.4控制模块的设计

在用户进入系统之后,能够通过交互界面将自己的意向具象化,通过系统的引导形成比较明确的方向。在用户表示自己满意程度之后,推理机需要将情境知识库中的内容调用出来 ,对用户的意向进行处理,并且制定与用户意向最为相近的

4结语

电力营销决策系统 篇6

随着数据库、网络等技术的迅速发展, 积累的数据也越来越多, 人们已经被淹没在数据和信息的汪洋大海中。人们需要有新的、更有效的方法对各种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提取, 以挖掘其潜能, 数据挖掘正是在这样的应用需求环境下产生并迅速发展起来的, 它的出现为智能地把海量的数据转化为有用的信息和知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随着电力市场的改革和发展, 供电企业越来越需要对用户侧需求、发电侧需求以及第三方需求进行科学预测决策, 以便为供电企业运营提供科学依据。

1 数据挖掘技术

数据挖掘 (Data Mining, DM) 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库中, 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数据挖掘是按照企业既定的业务目标, 对大量的企业数据进行探索, 揭示隐藏其中的规律性并进一步将之模型化的先进、有效的方法。

数据挖掘过程是由若干挖掘步骤组成 (见图1) , 其主要步骤有: (1) 数据清洗; (2) 数据集成; (3) 数据转换; (4) 数据挖掘; (5) 知识表示。

2 基于数据挖掘的电力营销预测决策系统

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涵盖供电企业用电营业管理的全过程业务, 包括电量电费、业扩报装、计量管理、用电检查和综合管理等。整体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

对于一个中型地市级的供电企业而言, 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一年积累电量电费、业扩报装、计量管理、用电检查数据至少2GB, 一般供电企业暂少保存3年以上历史数据。预测决策层为制定营销管理目标及营销预测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2.1 预测决策模型

预测决策的模型可以分为3类:初级模型、常规预测模型、专用模型, 根据电力业务分析人员的实践经验, 针对电量、电费等预测指标在年度、季度、月度等不同的时间单位上总结出一些独有的预测决策模型 (见图3) 。

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不同行业的负荷变化规律是不同的, 很难用一种或几种预测决策模型描述所有的变化规律。建立预测决策模型库, 使用户可以自定义预测决策模型中的参数, 可定义各种新的预测决策模型, 为用户提供充分的空间, 将人的经验与计算机有机结合, 从而保证了预测决策的精度。

2.2 预测决策策略

每一种预测决策模型都代表了一种发展规律, 预测决策模型越多, 预测决策人员的选择余地越大, 预测决策结果越精确。系统提供的预测决策方法库中既包括了被电力系统预测决策人员所经常采用的常规方法, 如一元及多元线性回归、滑动平均预测、指数平滑预测, 也包括了一些比较新颖的预测决策模型, 如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等, 并且对一些预测决策模型进行了改进, 如改进的wintersdm模型。同时针对电力业务分析人员的实践经验, 总结出一些独有的预测决策模型, 如模式分解预测决策法等。

预测决策人员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灵活选用较为合适的预测决策方法, 对多种方法的预测决策结果互为比较, 再进行合理的综合分析, 得出最终的预测决策结果。

(1) 基于模型库的预测决策模型管理。

建立预测决策的方法库和模型库, 将人的经验与计算机有机结合, 从而保证了预测决策的精度。

(2) 组合模型预测决策技术。

对于电量、负荷等序列量的预测决策, 预测决策人员可选择的模型是多种多样的。数学模型理想而抽象, 负荷发展的自然规律很难用单一数学模型加以描述, 且单一的预测决策模型精度都不高。无论是从预测决策人员方便地选择模型的角度, 还是为了提高预测决策的精度, 都需要研究如何将不同种模型进行有机的组合, 即综合模型, 才能形成对电量、负荷发展自然规律的更贴切或完备的描述, 提高预测决策的精度。

(3) 预测决策过程控制技术。

在预测决策值未得到实际证实之前, 由预测决策系统得到的预测决策结果是否达到了预测决策精度的要求, 是预测决策工作者迫切关心的问题。系统采用“虚拟预测决策策略”, 即通过对近期已知数据的虚拟预测决策, 考察该预测决策系统在数据条件变化下的预测决策结果的稳定性、拟合精度和虚拟预测决策精度等指标, 得到预测决策模型的预测决策精度等级, 为预测决策人员提供自动选择预测决策模型的功能。

(4) 历史数据的预处理技术。

为了获得较好的预测决策效果, 用于预测决策的历史数据的合理性应该得到充分保证。因此, 需要对历史数据进行合理性分析, 去伪存真。最基本的要求是, 须排除由于人为因素带来的错误、由于统计口径不同带来的误差以及历史上的突发事件或由于某些特殊原因对统计数据带来重大的影响。

(5) 预测决策结果评价与自动参数修正技术。

预测决策结束后, 随着实际数据的产生, 为了进一步提高预测决策的精度, 系统对多种预测决策方法所得结果进行全面的误差分析, 对预测决策结果做出评价, 并对预测决策模型的参数进行修正。所有误差分析结果均保存于用户指定的信息文件中, 可供随时查阅, 并对以后的预测决策数据进行校正。

(6) 预测决策结果的人工干预。

在业务实践过程中, 预测决策人员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 同时由于电力工作的实际情况, 有很多未来的变化并不依从历史数据规律, 而是政策性的或者是人为设置的。因此系统必须提供充分的人工调整预测决策数据的手段。

2.3 系统框架

系统整体结构由3部分组成:数据仓库的架构与管理、中间应用服务器的调优与设置、前端报表分析数据的展示与设计 (见图4) 。

(1) 数据仓库构架与管理主要包括:数据仓库体系统结构的构建、目标数据的生成过程 (数据抽取) 及数据仓库主题数据的管理与维护。

(2) 中间应用服务器由2部分组成:Web服务器与报表分析应用服务器。Web服务器采用WebLogic作为应用服务器。报表分析应用服务器采用先进的商业智能软件Microstrategy的Intelligence Server进行元数据管理与描述, 通过四级缓冲技术, 可及时快速实现对用户数据分析内容的提取。在主题构架与属性定制方面, 通过Microstrategy的Architect构架体系, 可实现对主题灵活定义, 对相关属性任意增删, 对在用电营销过程中新加的各种分析方法与手段, 可以实现自助式设计, 满足系统的不断扩充需求。

(3) 前端数据分析内容的展示以表格与图形相结合, 通过对不同分析主题、相关不同属性的多角度、多方位转换, 充分运用钻取、切片等分析手段, 并配以不同的经济分析方法, 可辅助决策者及时快捷地了解本区域电力运营的实际状况, 全面掌握电力运营过程中潜在的问题及增长点。

2.4 数据抽取

数据抽取作为数据仓库数据生成的关键步骤, 在数据抽取过程中, 系统提供详细的日志功能。日志内容包括数据抽取过程中对源数据正确性校验、数据抽取相关分析主题抽取情况说明, 并能将最终抽取日志内容按不同单位转发给各部门相关人员, 对上报数据及时更正。

审核验证后的数据经汇总、聚集后可自动插入到相应的数据表中, 基础数据生成后只读, 前端分析人员只有分析数据功能, 任何人员都没有更改基础数据的权利。

3结语

数据挖掘技术是一种多学科相互综合、相互渗透的技术, 它以传统的数据库技术为基础, 运用多种手段分析数据, 对海量数据进行知识发现, 并进行恰当的可视化表示, 是一种高效的预测决策系统解决方案。数据挖掘技术为预测决策系统的研制和开发提供了一种有效、可行的体系化解决方案。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预测决策系统, 利用挖掘技术, 通过构建预测决策模型, 对企业生产和计划的完成情况及相关环境数据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 帮助企业决策者及时掌握企业的运行情况和发展趋势, 并为制定生产计划和长远规划提供理论和现实指导, 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李晓娥, 程贤芳.基于J2EE构架的供电局电力营销系统设计与实现[J].电力信息化, 2007, 5 (8) :71-74.

[2]李雪, 苑津莎, 张卫华.基于数据仓库的电力营销系统的设计[J].电力信息化, 2007, 5 (12) :46-48.

[3]王锐, 马德涛, 陈晨.数据挖掘技术及其应用现状探析[J].电脑应用技术, 2007 (69) :20-23.

[4]李丹丹.数据挖掘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电脑应用技术, 2007 (69) :38-40.

电力营销决策系统 篇7

“电力企业竞价辅助决策系统”是为适应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的迫切需要、针对区域市场环境下发电集团所面临的新问题而开发集成的一套电力系统应用软件。电力市场的初期性和市场规则的多变性特点要求作为发电企业应对市场工具的竞价辅助决策系统的开发与功能升级必须动态地、及时地跟踪市场规则的变化。同时, 系统的功能和数据结构模式还要适时地更新, 以满足不同电厂在生产管理模式和数据环境变化方面的要求。

作为发电集团进入电力市场的一个有效的决策工具, 该系统根据国内电力市场的发展需求, 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智能决策工具, 面向未来电力市场的设计模式, 使之适合发电集团现阶段及未来发展的需要。国电南自在电力自动化领域的现有发展基础上, 结合自身对电力行业的理解, 开发出了该系统, 较好地迎合了市场需求, 迄今为止已在华电集团池州、六安、扬州、戚墅堰、望亭、半山等多家电厂得到成功应用。

1 系统的体系层次结构

竞价决策系统软件体系结构层次如图1所示。各个系统层次彼此相互独立, 层与层之间通过公共的、开放的协议相互通信, 传递数据。目前主要的通信协议是TCP/IP协议, 其它如HTTP、FTP、MAIL等服务都是以TCP/IP协议为基础实现的。

系统物理层是所有信息系统的物理基础, 包括综合布线系统和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支持各种应用和各种网络技术, 网络包括局域网、广域网以及所使用的各种物理链路。网络技术包括以太网技术、ATM技术、令牌环技术等等, 所用到的设备包括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等。

系统基础层由各种类型的服务器和客户机构成。服务器是信息系统提供的各种服务运行的硬件平台, 包括各种PC服务器。客户机是用户获得信息系统各种类型服务的平台, 包括运行Windows系列的PC、U-NIX工作站、网络终端、触摸屏一体化机以及当今新型的各种信息终端产品。

系统支撑层是指服务器与客户机上所使用的操作系统, 是各类应用软件运行的软件平台, 包括Windows系列、UNIX系列以及各种信息终端产品所使用的嵌入式操作系统。

系统平台层主要是指各种用途服务器上所运行的服务软件, 包括:数据库系统, 主要有ORACLE、SYBASE、MSSQL SERVER、IBMDB2等;应用服务器, 作为瘦客户机与中心数据库服务器的联结纽带, 主要产品有MS ASP、SYBASE POWER DYNAMO等;DNS服务、WWW服务、FTP服务、MAIL服务主要靠MS IIS或APCHE等软件实现。

系统开发层主要是指开发商在以上产品 (尤其是至软件产品) 的基础上, 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 构造用户应用软件所使用的各种工具。

系统应用层是最终用户所使用的各类软件和服务, 包括MIS、OA、CAD、视频点播、WWW、FTP、MAIL、桌面应用软件等。

2 系统的连接关系

竞价辅助决策系统与电厂其它系统的关系如图2所示。电厂竞价决策系统是支持电厂经营决策系统的重要系统, 它以电厂生产、管理系统为基础, 支持电厂内部实时系统, 对电厂经济运行进行分析, 结合EMOS系统中提供的市场信息, 为电厂经营提供所需要的各类市场信息、成本信息、报价组合等各类决策信息及决策方案。

3 系统的体系结构

电力竞价辅助决策系统体系结构如图3所示。

3.1 WEB服务器端及浏览器

采用ASP以及HTML代码技术, 组织系统界面, 完成用户登录以及权限的前台控制 (对于Active X控件, 由于它直接与后台应用服务器进行通信, 因此, 要求以HTML代码的形式, 通过对各个Active X控件设置初始参数来控制各用户的权限) 。WEB服务器用于以WEB页面方式发布经系统处理之后的各类信息及报表。

3.2 竞价决策系统客户端程序

根据当前登录用户的权限, 为用户提供系统授权范围内的各种功能。报价决策人员主要通过客户端程序来使用本系统提供的功能。另外, 利用客户端程序可以对系统处理过的信息及报表通过后台应用服务器发布到WEB服务器之中。

3.3 系统接口层

定时从各种原始数据源获取各种生产运行实时系统中的数据, 按照系统要求存入标准商业数据库之中。系统主要需要的接口包括:电厂SIS/DCS实时系统、MIS管理信息系统、电量采集系统 (终端) 以及电力市场运营系统。

3.4 应用服务器

应用服务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与关键, 在客户端程序 (应用前台软件或标准浏览器) 与后台数据库之间起着连接的桥梁作用, 以有效地屏蔽了前台与企业的数据, 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更重要的是, 根据电力市场规则的要求, 完成整个应用软件的核心业务逻辑处理工作。

3.5 标准商业数据库

保存从原始数据源采集的数据以及各用户提交的各种原始数据, 并保存本系统的分析、统计数据以及报价决策信息等。

4 系统硬件结构

系统典型硬件结构如图4所示。实际系统的配置可以根据发电公司已有网络及计算机设备配置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系统的配置非常灵活, 各类服务器主要以Windows Server操作系统为主要运行平台, 用户既可选择各种小型机, 也可选择Pentium系列的高档微机;其次, 系统基于网络客户/服务器技术进行通信, 使各种服务器与客户机可以运行在一台机器上, 也可运行在大范围广域网上。最小硬件系统可由一台服务器与一台工作站组成, 其中, 服务器上集成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WEB服务器以及接口服务器的全部功能;工作站用于完成报价、信息查询、决策等功能。

电力竞价辅助决策系统的计算机及网络系统既可单独组成一个局域网络, 通过防火墙与路由器分别与电力市场交易中心及电厂内部MIS网络相连接, 也可以融入到电厂内部MIS网络之中, 通过MIS网络的路由器及防火墙与电力市场交易中心相连接。

通过网关与路由器, 系统可以在广域网上完成与其他任何系统的互联。通过RAS服务器及公用电话网, 系统支持远程WEB客户端或EPM—2000客户端的远程访问。

5 系统软件设计

5.1 成本管理系统

电厂的发电成本分为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这些成本除与电厂本身的设备有关, 还与网络发布信息、合同管理有关。当电力公司同时有电力和热力两种产品时, 应分别计算电力和热力成本, 全部费用应在两种产品之间进行合理分摊。

成本管理系统 (见图5) 根据本电厂各个生产环节实际发生的成本, 核算电厂在不同的机组组合和不同的发电出力状态下的成本, 为预测本电厂报价提供可靠依据。成本管理包括固定成本管理、变动成本管理、成本计算、成本预测和控制。

5.2 生产管理系统

生产管理系统 (见图6) 包括发电计划管理、检修计划管理、燃料计划管理。

5.3 竞价管理系统

竞价管理子系统 (见图7) 为电厂提供灵活可靠的交易环境, 以及便捷的人机交互手段、可靠的数据备份。交易人员对交易过程全程监视, 交易流程按时间表顺序自动进行。要求尽可能减少用户键盘输入, 避免误操作。

竞价管理系统是电厂与市场的接口系统, 主要功能包括:用户管理, 含机组管理、报价员管理等;报价管理, 含当日重申报价、次日报价/重申报价、两天以后报价、历史报价下载、中期发电能力与短期发电能力申报等功能。

5.4 竞价交易系统

竞价交易系统 (见图8) 主要包括以下功能:

(1) 合同管理:提供对合同的制订、管理、执行及评估全过程的技术支持;同时为交易管理系统、结算管理系统等其他子系统提供相关的合同数据。

(2) 结算与核算:由采集到的TMR和网络信息发布的数据, 按照结算规则进行处理。这一块可以和经济分析和评估放在一起。考核参数包括:电量相对偏差允许值、允许偏差增扣倍数、偏差允许最长时间、最大偏差值、最大偏差增扣倍数、频率上限、频率下限、系统频偏系数。系统同时提供对结算结果的置疑。

5.5 辅助决策系统

辅助决策分析子系统如图9所示, 是“系统”的核心部分。

5.6 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模块为整个竞价辅助决策系统提供统一的支撑平台, 主要包括:

(1) 组织机构建模:包括用户、角色的管理。

(2) 应用建模:包括应用维护、应用组维护。

(3) 统一身份认证:包括菜单管理和角色权限管理。

(4) 数据服务:数据备份和恢复, 维护数据接口。

摘要:介绍电力竞价辅助决策系统的设计, 以及其月度竞价管理方案子模块的实现。

关键词:电力体制,电力竞价,辅助决策系统

参考文献

[1]曾鸣.电力市场理论及应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0

电力系统事故处理有效决策的探讨 篇8

1 电力系统事故处理的成败有赖于有效决策

电力系统的事故处理是在调度人员的统一指挥下进行的。调度人员指挥事故处理是一个不断决策的过程。现代管理学中, 决策指的是一种判断, 是若干项方案中的选择。不同的决策可能导致不同的结果。错误的决策, 可能导致事故扩大, 造成电网和用户的经济损失。美加大停电和莫斯科大停电两起事故的起因都是个别元件故障后, 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进而发展为大面积电网事故。科学有效的调度决策可能把损失降到最低, 从而化险为夷, 转危为安。2006年华中 (河南) 因继电保护误动作和安全稳定控制装置拒动等原因引起多条500kV和220kV线路相继跳闸、多台机组退出运行、电网发生了大范围、大幅度的功率振荡事故, 波及多个省。调度人员果断决策, 采取有效措施, 仅用6分钟时间就消除了振荡。

制定一系列的反事故预案和装备电力系统自动装置也是为了帮助调度人员在电网事故状态下有效决策, 正确、快速的处理事故。现代电网随着自身规模和所包含的科技含量快速发展, 一旦发生事故, 原因较过去更为复杂。因此, 即使具备了先进的自动化系统和逐渐完备的事故预案, 电力系统的事故处理仍然依赖于调度人员的有效决策。

另一个方面, 电力系统事故处理是一个稀缺资源的管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时间、输电容量、发电容量、发电备用、用户负荷等等要素都可能成为稀缺资源。因此, 只有有效的决策才能在电力系统的事故中充分利用资源, 化解危机。

2 有效决策的“三要素”

决策是管理者的基本工作, 也只有管理者才需要决策。管理者的决策不是就事论事的解决“常例”问题, 而是基于思想观念和高层次认识, 把目标锁定在解决绝大多数问题。现代管理学认为, 有效决策至少包含三个要素:

第一个要素, 确实了解问题的实质, 有效的决策首先需要辨明问题的性质。

第二个要素, 要确实找出解决问题时必须满足的边界, 换言之, 应找出问题的“边界条件”。

第三个要素, 在执行的过程中重视反馈, 以印证决策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3 电力系统事故处理有效决策的特征分析和形成

电力系统的事故处理是电网调度部门对电网实施的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因行业和工作性质的不同, 电力系统事故处理的有效决策, 其要素有着鲜明的特征。

首先, 事故的事实确认和性质判断。在事故发生时, 调度员通过两种方式掌握电网情况, 并以此作为指挥事故处理的依据。一是发电厂和变电站值班人员的汇报, 另一种方式是调度员通过调度自动化系统EMS直接获取。实践证明, 超过80%的误调度或误判断是因为前一种方式不可靠造成的——发电厂和变电站值班人员的汇报不能如实反映实际情况。原因有两个:现场值班人员因事故形成较大的心理压力;业务能力差。例如, 2003年4月3日, 某地方供电局一条110kV输电线路 (因方式改变, 成为向终端站供电线路) 因雷击短路造成A相断线跳闸, 重合闸动作成功。然而, 变电站值班人员错误地汇报线路线电压正常, 结果调度人员误判断线路为瞬时故障, 于是对故障线路进行多次带负荷强送不成功。非全相冲击烧坏了2个站的三个母线避雷器。该地区东部电网两个110kV变电站, 两个发电厂失压, 给用户造成重大损失。此外, 在事故状态下, 调度自动化系统EMS一旦超出正常运行工况, 其反映的信息也可能失真。由此可见, 电力系统事故中, 事故处理的指挥者如果依据失真的信息做决策, 可能误判断事故性质, 严重的可能导致事故扩大化。那么, 什么样的信息才能反映真实, 或者说什么信息和事故汇报能够作为调度员判断事故的依据呢?首先, 信息必须充分。实际上, 每位电网事故的指挥者, 在不断获取事故信息的过程中, 都会对事故本身形成“个人见解”。获取事故信息的过程是不断印证或推倒这个“个人见解”的过程。这个“个人见解”一旦被决策者认定, 则判断就形成了。关键是, 获取的信息是否能够成为推论某个判断的充分条件。此外, 事故信息之间必须能够相互印证, 例如事故汇报能够印证调度自动化系统反馈的信息, 现场征象能够印证测控装置反映的电气特征。只有充分和能够相互印证的事故信息才能帮助事故指挥者正确确认事故的事实和性质, 由此做出的决策才可能是有效的。例如, 2006年2月26日, 广西电力调度中心值班调度员通过调度自动化系统EMS, 发现平班电厂显示的发电出力远远超过其装机容量, 最初是遥测冒数。随后事故汇报显示:平班电厂电流电压大幅摆动, 同时周边厂站有类此情形。调度员回想起当天调整过运行方式, 平班电厂当时通过长线路送出, 重载。综合以上信息, 调度员最后判断事故为低频震荡现象, 并果断决策, 解列平班电厂机组, 平息了震荡, 仅用4分钟时间就消除了事故。

然而, 在电力系统的事故处理时, 事故的事实确认和性质判断有时并不容易, 或者说很难快速得出结论。例如, 某网有一条220kV联络输电线路B相故障。变电站汇报, 开关B相故障跳闸, A、C相在合位, 线路为单相重合闸方式。这种情况, 如继电保护人员未进行详细地分析, 调度员就很难做出判断。因为事故汇报的信息至少反映两种可能:一是线路开关操作机构异常, 在单相故障情形下, 重合于故障, 保护发三跳令, B相跳闸, A、C相拒动;另一种, 单相故障情形下, 重合于故障, 开关“三跳”后, A、C相“防跳跃”回路和合闸回路作用时间不能配合, 造成A、C两相再次合上。事故真相一时难以判别, 而两种可能性对应两个可能相反的决策。面对难题, 应如何决断?这时应明确决策的目标是什么。换言之, 最低限度应达到什么目的?用专业的术语来说, 这就是所谓的“边界条件”。一项有效的决策必须符合“边界条件”。再分析上面的事故。在难以判断事故真相时, 事故指挥者应着重分析各种可能性对应的决策结果, 哪一个结果符合事故处理必须满足的最低限度或者说“边界条件”, 就采取哪一种决策。

当事故处理做出决策后, 在执行相应的方案时, 反馈的现象可以为事故处理指挥者印证决策和调整方案提供帮助。这些现象应该得到充分重视。

4 结束语

电力系统的事故处理是一个危机处理和稀缺资源的管理过程, 它依赖于指挥者的有效决策。

立足于现代管理学的有效决策重视事故事实的判断、“边界条件”的把握和信息反馈。实践证明, 无论面对简单事故还是错综复杂的事故情形, 只要电力系统事故处理的指挥者能够在决策中把握好决策科学的“三要素”, 必然能提高处理事故的效率和正确性, 把损失控制在最低程度。

摘要:从电网调度的角度对电力系统事故处理的组成因素进行特征分析, 试图为复杂情况下电网管理者指挥电网事故处理和科学决策找到现代管理学依据。

关键词:电力系统,事故处理,有效决策,电力调度,边界条件

参考文献

[1](美)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6.

[2]韩水, 苑舜, 张近珠.国外典型电网事故分析[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5.

电力营销决策系统 篇9

[关键词]营销系统现状;设计原则;实际应用

一、我国电力营销系统的现状

目前我国电力营销系统在开发的程度上还不是十分的完善,这主要是由通道问题、信息网络的分布不均匀、营销手段的落后和尚未实现系统终端和营销系统之间连网的情况所造成的。但是在通讯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在对电力部门工作站的控制软件进行安装的过程中,通过远程监控手段不仅可以有效的解决一些基本的操作问题,同时还可以实现对系统安全的监控[1]。操作人员在应用系统的过程中还可以根据系统的自动更新模块来对其进行自动的更新维护,对于系统信息的集中存放也只需要管理员按时的维护数据库就可以实现,这些都在说明着我国的电力营销系统管理的不断完善。

二、电力营销系统的设计原则

1.设计的灵活性。每一个供电企业在不同的时期,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处理业务的过程和方式上都会不同,这样在对系统的设计上就要根据电力企业在转型上的需求来进行,结合企业的生产、销售、经营情况及时的制定不同的解决方案来解决其不同时期的需求。

2.设计的开放性。在对系统设计的过程中,充分的考虑对电力资源的统一规划,这样就可以和其他相应的人力资源系统、办公系统、财务系统、生产管理等方面的系统做好完善的连接,扩大器开放性的设计理念。

3.设计的先进性。系统的设计只有跟上时代的潮流才可以发挥它的最大效能,这就需要在设计的过程中充分的利用现代化的、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和网络技术对系统间的模块化组件进行系统的开发,为其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4.设计的安全性。安全性对于每个系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只有安全了才能从中找出需要的内容。在对系统安全的设计上可以通过客户所具有的权限对用户的信息数据进行加密设计,同时对于用户的权限设置要将其工作的权限定义到具体的功能上来,这样才能有效的保证在信息数据访问过程中的安全性。

三、电力营销系统管理的实际应用

1.电力营销系统功能的划分。电力营销系统根据各项业务的要求,其在功能的划分上主要包括核心业务模块和其他系统的接口这两个部分。其中核心业务模块主要包括电量费的管理、业务拓展的管理、计量的管理、系统维护的管理等内容;系统的接口主要包括客服系统的接口、银行电网的连接接口、财务系统的借口等。

2.电力营销系统的管理信息系统。在系统的信息管理上,主要是对档案管理、电费计算、物资管理、业务拓展稍等方面的数据进行集中的管理,这个管理的过程是由各供电营业厅通过电力部门的所建立的广域网来实现的数据共享。在电力营销系统的信息管理上,很多供电企业都会把业务流程的拓展纳入到计算机的管理上,以此逐步的完成现代化的管理流程。在实际的应用上,电力部门的数据库都是通过采用Oracle软件,开发的工具采用Delphi软件来进行统一管理的[2]。这样不仅保证了系统数据的一致性,同时在软件系统的更新过程中还可以自动的更新程序,使得文件能够自动的写入到相应的数据表中。

3.电力营销系统的功能要求。电力系统在实际的应用中要注意在数据处理能力、报表的能力、图形的功能、保密功能、统计功能和系统维护上做好相应的措施[3]。在数据的处理能力上,要能够灵活的对数据进行存储,同时还要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可恢复性、共享性和安全性,这样才能方便对数据的查询和分类;对于报表的能力,要充分的利用数据库中的信息,对系统生成的报表灵活的进行统计;对于图形的功能,要可以通过数据库中的信息做动态的分析,要求图形在设计上的美观、布局上的合理,比例上的恰当;在保密功能上,要具有良好的授权机制,对访问的权限进行严密的控制管理;在统计功能上,不仅要实现系统统计的自定义模式,还要按照规定的要求对格式进行打印;在系统的维护上,要保证维护工作的安全可靠性。

4.业务的拓展安装。电力营销部门在进行业务拓展安装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电力部门的实际情况来做相应的管理。在这个方面要做好电力服务中心营业大厅的工作,各供电所要对客户的档案做好建立,10kV以上的用户在业务的办理上要经过部门的审批来实施,在客户业务拓展完成后,各个部门都要对严格的按照规程和程序对工程进行验收,验收单位在受到通知后及时的对用户验收送电,在此基础上,各个营业服务大厅还要对相关的业务流程做合理的调节,按时、按量的完成各个环节的工作。

5.电力营销系统在其他管理程序上的应用。作为一个综合的管理部门,电力营销系统还可以对电费进行计算、管理信息档案和物资。其信息管理的全面性为广大的用户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也方便了电力系统在营销管理上的便捷,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四、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实践特色与亮点

1.“干多大事给多大权”,做到责权相符。根据“大營销”组织机构及人员职责配置,坚持“权限最小化”原则,在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中配置相应的工作流程并赋予人员工号相应的角色权限,做到了“责权相符”。“大营销”体系的建设,规范了各工作岗位及相应职责,从而为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中工单的处理做到了“有法可依”,各环节各工作人员各司其职,避免了互相推诿塞责,或因权限过大导致工单被其他人锁定而造成工单超时,同时,出现责任追究时,责任人一目了然。

2.培养多面手,层层把关“大营销”的实施,使职责分工更加明确,但在营销管理中,虽然各业务相对独立,但不是绝对独立,而是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平时的工作中,业务人员除了要熟悉掌握各自专业技能外,还需要学习其他一些业务知识,尤其是营业业务、计量等专责,更要是营销业务的多面手。

3.加强沟通,提高系统应用水平。每月电费发行完毕、形成各种报表以后,客户服务中心都召开一次由主任主持,分管经理、各专责和班组长参加的针对本月的营销分析会,对在抄表、业扩、计量、核算、电费、95598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一次总结分析,进行沟通。大家畅所欲言,把问题摆出来,集思广益,出谋划策,不但解决了问题,促进了共同学习,而且有效的提高了营销业务系统应用水平。

4.规范基础档案管理,夯实营销基础。由于历史原因,营销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存在问题,自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上线以来及“大营销”体系的实施,公司开展了“营销一张网,县乡一体化”的活动,规范基础档案管理,建立数据常态核查机制。明确了系统管理员为专责、各营销员为本部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每周利用系统核查规则进行核查并修改。

5.拓展服务模式,创新缴费方式。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强大丰富的接口功能,为各种缴费方式的实现提供了基础保障。为方便客户缴费,提高电费回收水平及客户满意度,结合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公司对电费缴费模式进行了大胆探索,积极拓展电费缴费模式,在原有坐收、走收、银行代扣的缴费方式上,先后推出自助终端缴费、手机缴费、无线缴费终端(移动pos机)缴费、网上缴费、银行代收等多种电费缴纳方式,各种缴费模式优势互补,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缴费方式,在家里、在村里、在小区里、在银行网点或用手机随时随地缴纳电费。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电力部门各业务模块所进行的分析,使电力营销部门在管理的过程中不仅满足了各部门在群体管理上的需要,同时还减轻了系统软件在维护工作上的数量。同时这种系统的业务模块划分还方便了各供电所之间在应用中的交流,实现了系统在数据结构、运行模式、编码上的统一,全面的提高了电力中心的工作效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使其朝着现代化的电力营销管理方式迈进。

参考文献:

[1]王媛.电力目标市场的选择及营销策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9.

[2]乔晋玲.对电力市场营销管理的思考[J].民营科技,2010(12):158-160.

[3]董运.信息自动化——电力营销标准化管理的奠基石[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34):89-91.

电力营销决策系统 篇10

随着我国电力系统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深入发展,对建设我国电力公司战略决策层、经营管理层的高级决策分析和信息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电力系统业务规划作为其中一项重要且复杂的前期工作,其规划质量直接体现了决策层、管理层的综合水平,同时也影响到电力系统业务投资效益。目前,对电力系统相关业务、运行、安全等规划课题是国内外电力领域的研究重点,相比于国外系统开发水准,我国在该领域的系统开发尚缺乏标准化流程,仍处于探索阶段。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在线安全稳定、发电备用容量、运行安全预警等方面,对于电力系统业务规划的研究尚较少,因此,为满足我国电力系统建设的发展需求,函需设计一套高效、完善、智能的规划分析决策平台,这对电力公司业务推广与决策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业务规划问题传统上可归结为一定约束条件下的优化问题,其模型属于高维、非线性的混合整数规划范畴。现阶段我国在电力系统业务规划方面主要面临的问题有,规划方案评估指标体系不完善、规划信息化、智能化支持严重不足、缺乏统一的数据平台支持、缺乏对规划智能辅助决策的技术支持等。故鉴于以上所述,同时响应国家电网公司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建立智能分析决策体系,构建各类分析决策应用,促进分析决策应用规范化的任务需求,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套业务规划分析决策平台,将计算机技术软件、数据挖掘技术、智能决策技术引入规划算法,提供涵盖规划全过程的决策支持。该平台支撑各大业务应用的分析决策需求,可有效提升分析质量与效果,有利于使各类分析决策工作规范化,避免分散建设、重复建设、再次形成信息孤岛。另外,可通过服务方式,为各业务应用提供局部的分析决策功能支撑,并可通过结果发布等方式,向各业务应用共享分析结果,实现分析决策向业务应用的反馈;最终实现业务信息的可观察、可判断、可预测、可决策,相互支撑,回溯改进,促进各大业务应用的智能化发展,满足当前各业务应用对信息的高级应用要求,促进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快速健康开展。

1 分析决策平台的体系结构及特色

为满足电力公司各层面分析决策需要,有效支持战略层、管理层的分析决策应用,业务分析决策平台采用C/S与B/S混合架构,可分为业务层、数据层、分析层与决策应用层等4层体系,如图1所示。其中,业务层包括了人资、财务、物资、营销等各项业务服务,并提供原始业务数据;数据层则采用Oracle数据库从中抽取业务数据,并进行清理、转换,为技术平台提供基础的数据支撑,同时与能力管理系统,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等系统和程序接口,形成规划数据仓库;分析层则完成对数据深入挖掘和分析,提取规划关键信息,同时通过数据模型配置,完成分析模型构建、分析场景展现、BI集成等功能配置开发,对业务规划方案进行可靠、经济和收益等多方面综合评价。决策层则根据评估指标选择电网规划方案。

本文提出的分析决策平台具有先进性和智能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该平台整合了电力系统计算分析软件、数据挖掘、中长期负荷预测等核心功能,采用以业务流程为导向的集成化设计理念,提供基于平台设计的规划决策业务解决方案,可实现数据集成管理与网络化科学计算高度一体化,为电力系统规划提供强大、灵活的决策支持平台。

另外,为改善电网建设结构,需分析现状电网能否满足电力输送的要求,电网中是否存在阻塞。电网适应性智能化评估是在一定负荷需求和电源装机容量基础上,根据经济性原则对机组出力寻优,进而评估输电网输送能力,以确定输电网的发展与负荷需求增长、电源装机容量增长速度是否相适应,是否存在由输电网络原因导致的系统运行不经济情况。

不同规划项目对电力系统可靠性、经济性等的影响不同。当电网建设资金受约束时,如何确定项目投资建设顺序是电力公司综合计划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该平台引入电力系统业务规划项目投资优先级决策技术建立了科学的决策模型,充分考虑项目的投资成本和安全效益,从而实现有限资金条件下的项目投资排序。

2 分析决策平台的功能简述

从功能上划分,该分析决策平台可分为数据语义层配置、统计方法库和数据挖掘算法库、分析模型流程化、分析场景可视化等4个主要模块,其功能视图如图2所示。

其中,数据语义层配置模块主要完成数据源管理、表模型管理和业务数据集管理等3个功能。通过封装底层分析数据源的物理模型,为分析模型流程化建模提供数据访问服务。通过创建业务数据集及数据项映射分析数据源中的表、字段及其字段间逻辑操作、表间联接,为平台用户提供一个易于使用和理解的数据访问接口,使其能依赖数据库运行查询,以供分析模型建模、分析场景展现应用。

统计方法库和数据挖掘算法库模块主要实现分析模型逻辑处理所需的统计分析方法、数据挖掘算法,为分析模型流程化建模提供逻辑处理方法和运行服务支撑。分析模型流程化建模模块提供分析模型表示语法及相应的逻辑配置器,实现分析模型逻辑的配置开发;并且,提供分析模型解析运行引擎,解析模型配置文件,产生运行结果。分析场景可视化展现模块实现分析数据和分析模型运行结果的可视化图表展现。平台已实现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平均值、众数、中位数、方差、标准差、四分位数偏差、偏度等描述性统计;已实现的数据挖掘算法包括K-Means、提取聚类属性、FP-Grwoth、创建联合规则等算法。

分析模型流程化模块对分析模型分类、基础信息及其逻辑配置进行管理,实现对分析模型的统一管理。在平台应用过程中,不断积累分析模型,形成电力公司分析模型库,促进公司分析决策体系的建立。另外,以“可视化流程配置”方式实现分析模型逻辑的配置开发。分析模型输入输出配置,对分析模型的输入参数及其格式、输出项及其数据格式进行定义。分析模型逻辑配置,对分析模型逻辑进行流程化节点分解,按步骤配置每一个流程节点的逻辑处理及其节点间的数据流转。平台提供的逻辑处理节点包括统计方法库提供的统计分析类节点、数据挖掘算法库提供的算法节点、数据清理类节点、数据转换类节点、数据集成类节点、数据转换类节点等,为分析模型建模提供基础的组成元素。

分析场景可视化模块则对分析场景分类、业务含义描述进行管理,实现对分析场景可视化展现的统一管理。同时可以“可视化拖曳”的方式进行场景展现布局、展现组件选择、组件数据源配置、组件样式配置、组件间联动动作配置、分析场景间展现关联。所包括的展现组件库可提供展现容器组件和展现图元组件,包括横向标签页、纵向标签页、边框容器等;展现图元组件是最小的展现元素,包括文本显示组件、功能按钮、过滤组件、柱图、电池图、进度条、曲线图、条形图、饼图、仪表盘、组合图、雷达图、表格等。

3 工程示范应用与分析

为验证该业务分析决策平台的有效性,同时测试其支持的业务需求能力,此处选取财务盈利能力、投资能力测算、营销客户价值聚类分析两类有代表性的业务模型场景,进行测试验证。

3.1 财务盈利能力投资能力测试

该项测试主要基于历史数据,以及电量电价增长情况等假设和综合折旧率等参数设定,结合已知的投融资规模对折旧和利息的影响,测算利润水平;基于给定的利润水平和关键假设,以目标资产负债率为约束条件,测算融资结合融资及现金流供给等假设,分析、构建资本性投资与资产、负债、收入、成本之间的关联关系,测算与之相匹配的最大投资能力。模型整体测算功能如图3所示。

以售电量敏感性分析为例:平台建立分析场景模型,分别将历史数据、假定参数通过读数据库的方式输入到模型中,通过宏变量参数设置年度值和假设年售电量增长率已达到建立对售电量变动情况做场景假设的目的。模型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对输入的历史数据通过数据预处理生成属性节点生成购销价差(购销价差=售电均价(含税价)—购电均价(含税价));对假定参数数据通过数据预处理生成空数据、设置数据值、重命名操作生成售电量增长率变动值(售电量增长率变动值=假定售电量年总体增长率—实际售电量增长率)。通过笛卡尔积方式合并两条数据为一条数据后,利用公式测算年利润变动(年利润变动=售电量增长率变动值*各售电类别售电量之和*购销价差/(1+增值税率)),结果数据集通过选择属性、数值格式化进行优化后输出至分析结果场景展示。售电量敏感性分析场景流程如图4所示。

在模型输出展示方面,通过分析场景配置器输入参数(历史年度、假设年售电量增长率)运行售电量敏感性分析模型,显示利润总额变动、利润总额测算结果。图5为售电量敏感性分析结果场景展示,某省2012年总体售电量实际同比增长4.04%,如果售电量增长率提升1个百分点(即售电量增长率为5.04%),2012年利润总额将增加约2.33亿元。

3.2 营销客户价值聚类分析能力测试

营销客户价值聚类分析,需要将具有共同价值特征的客户群体进行聚集,经过数据预处理标准化数值(Z-Score均值方差转换),选择算法影响因子(售电量、售电量增长率、信用等级、用电类别、行业类别、合同用电量、重要客户标识、是否政府认定企业等),根据K-Means算法计算各簇质心对每条数据进行分类,对聚类各簇质心值聚合后由低到高进行排序,形成高、中、低三类客户价值聚类标示,输出详细数据结果用于分析场景统计与展示。详细客户价值聚类分析场景流程如图6所示。

在模型输出展示方面,通过分析场景配置器输入参数(客户特征数据范围、判定价值客户的影响因子)运行客户价值聚类分析模型,显示按选取条件聚类分析后高、中、低价值客户的数量占比分布。图7展示了某省近2万条客户特征数据中,选择售电量、信用等级、是否重要客户标识、合同用电量四项特征值作为聚类算法影响因子时,通过K-Means算法计算得到的聚类各簇质心分布,由此可以分析得出高价值客户群在是否重要客户、售电量、合同用电量上与中低价值客户群具有显著的区分度,而中价值客户群与低价值客户群仅在客户信用等级方面有显著的区分度。

4 结束语

本文研究了电力系统业务分析决策平台的设计问题。结合各大业务应用的分析决策需求,为有效提升分析质量与效果,有利于使各类分析决策工作规范化,国家电网公司自主研发了符合电力行业特色的业务分析决策应用平台。文中首先先介绍了平台的总体架构,并分析了其平台特点,之后对该平台所具备的功能进行了描述。最后,为验证该业务分析决策平台的有效性,同时测试其支持的业务需求能力,此处选取财务盈利能力、投资能力测算、营销客户价值聚类分析两类有代表性的业务模型场景,进行测试验证。该平台的实现响应了国家电网公司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建立智能分析决策体系的任务需求,为各业务应用提供局部的分析决策功能支撑,并可通过结果发布等方式,向各业务应用共享分析结果,实现分析决策向业务应用的反馈;最终实现业务信息的可观察、可判断、可预测、可决策,相互支撑,回溯改进,可为国家电网公司各层面分析与决策支持能力提供有力技术支持,满足战略层、管理层对业务综合展现和分析决策的要求,有效促进集团化运作、集约化管理及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升。

摘要:文中针对电力系统业务规划面临的数据量大、决策复杂、技术手段匮乏的现状,设计并实现了一种业务分析决策平台。首先介绍了平台的总体架构,并分析了其平台特点,之后对该平台所具备的功能进行了描述。最后,为验证该业务分析决策平台的有效性,同时测试其支持的业务需求能力,此处选取财务盈利能力、投资能力测算、营销客户价值聚类分析等有代表性的业务模型场景,进行测试验证。该平台的实现响应了国家电网公司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建立智能分析决策体系的任务需求,可有效提升分析质量与效果,有利于使各类分析决策工作规范化,满足当前各业务应用对信息的高级应用要求,提升国家电网公司战略层、经营管理层决策能力。

关键词:电力系统规划,分析决策平台,数据挖掘,统计分析,调度辅助决策

参考文献

[1]杨以涵,张东英.大电网安全防御体系的基础研究[J].电网技术,2004,28(9):23-27.

[2]Guo Qi,Han Wei-qiang,Rao Hong.Study on the reliability of realtime simulation electric utility deregulation and restructuring and power technologies[C].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2008:1708-1711.

[3]Zhang P,Portillo L,Kezunovic M.Compatibility and interoperability evaluation for all-digital protection system through automatic application test[C].IEEE PES General Meeting,Montreal,Canada,2006.

[4]武鹏,程浩忠,邢洁,等.考虑发电备用容量的输电网规划[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33(7):22-26.

[5]王智东,李晖,李隽,等.智能电网的评估指标体系[J].电网技术,2009,33(17):14-18.

[6]Javier C,George G.Transmission asset ivestment in electricity markets[J].Journal of Energy Engineering,2009,135(3):55-63.

[7]陶文伟,吴文传,王俏文,等.基于EMS的电网规划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30(14):87-91.

[8]肖峻,张义,王成山.基于专家系统的城市电网规划进程智能化控制系统[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27(11):77-81.

[9]M Y CHENG,G L CHANG.Automating utility route design and planning through GIS[J].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2001,10(4):507-516.

[10]高琴,尹斌.基于IEC61850的变电站通信系统的仿真研究[J].电子设计工程,2013,21(22):88-90.

上一篇:重中之重下一篇:复合暂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