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童真、童趣

2024-10-21

童心、童真、童趣(共10篇)

童心、童真、童趣 篇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要写自己要说的话,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作文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切实关注孩子们的生命轨迹,要切实把学生放在作文教学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由地、自主地、自发地写,用自己的心灵写,让作文展示他们的生命活动,表现一个原生态的自我。大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说过“教育要回归自然”,我们的作文教学就要让学生展示生命的“原生态”,应当鼓励学生大胆地写,有个性地写,写出生命的真实。学生的作文就是学生生命的体验,习作教学应还生命以本色,将习作过程中的学生置于个体现实的生命事件中寻觅、体悟、创造,追求习作过程与生命活动过程的和谐统一,进而从根本上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益。

一、贴近儿童,建构习作的生态场

习作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实际,价值取向反映儿童真实思想,语言形态体现儿童现实语言发展水平。只有做到贴近儿童的生活,学生习作的生态场才能建构起来。在作文课上,一提起作文,学生就愁眉苦脸,老觉得无话可写;而在生活中,学生和学生之间,往往有说不完的话,而且童心稚趣,广博知识蕴藏其间。因此,教师可以安排时间让他们说个痛快,满足他们交流、表达的需要,然后把说的内容用片断的形式记录下来。这样,既轻轻松松地进行了片断小练笔,又为写好作文积累了素材。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奇思异想,思别人所未思,想别人所不敢想,把想到的内容写下来。如命题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如果我是服装设计师》、《为2050年设计蓝图》,等等;自由作文:我独自一个来到了一座荒岛上……,鼠和猫结合的混合型动物会怎样?一只狗怎样看他的主人?做一只小鸟有哪些快乐?……在这些童话世界、科幻天地中,有许多成人都已经幻灭了的想像,可我们的儿童天生具备这种想像的能量。我们做教师的的只要给他们一张白纸,他们就能在想象的天地里展开翅膀,尽情翱翔。

二、走进生活,培养浓厚的兴趣

学校组织的各种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等都是习作的素材。只要做好引导,学生习作便有了泉源。活动前,老师要布置习作任务,提出习作要求,指导习作方法。活动中,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用心体验,注意活动过程的变化。活动后,让学生参与命题并动笔写作,他们都能热情高涨,各抒己见。只有贴近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习作积极性,才能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在这个过程中,采用“介绍、比较、欣赏”等课堂活动,让学生明确作文的意义和作用、地位,了解一些写作方法,使学生变“要我写”为“我愿写”。通过介绍文豪名家的写作经历,使学生明了“写作无坦途,多练是途径”的道理。借用“名家”的初作和他们现今的佳作进行比较,打破作文的神秘感。如小学四年级上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文,是肖复兴回忆15岁时叶圣陶先生帮他批改作文的事,课后资料袋里的叶圣陶先生修改过的肖复兴的获奖作品给学生深深的触动,充分感悟到好作品的背后需要不懈的努力;指导学生把自己的旧作和如今的新作进行比较,自己的初作和通过修改的新作进行比较等,让学生欣赏、感受进步的喜悦和进步轨迹。组织作文“自评和互评”活动,欣赏自己或别人习作中的“佳句、优词”。多多地推荐名文名篇,让学生欣赏阅读;经常地鼓励学生的模仿、创造,让学生感受写作带来的快乐,培养了他们的习作兴趣。

三.开拓思想,展现实实在在的真感觉

解放心灵,营造学生“畅所欲言”的环境,在具体的作文指导过程中还应赋予学生作文时思想感情上的自由。让学生写自己眼中看到的、耳中听到的、心中想到的,说真话,吐真情,用自己的语言,写自己想写的。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追求的答案的唯一性、思维的同一性,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发挥与思维发展。翻开一份份作文总有种“千人一面”的感觉,无论是形式上、内容上,甚至遣词造句都有相似之处。似乎是同一种思想、同一种感情、同一种声音。比如某年高考,“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许多考生都“安排”自己的父亲“遭遇车祸而身亡”,令人啼笑皆非。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得真正给予学生思想感情上的自由,让初学写作的学生敢想敢说,能把生活的体验反映在作文中,写真人记真事,说自己想说的话,抒发自己想抒发的情,这样才能在他们的习作中找回实实在在的真感觉。总之,我们应倡导习作教学要走生活化之路,改变成人化、文学化、模式化的倾向,走出“假、大、空”的怪圈。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要返朴归真,从而收获原生态效果:原汁原味、真实朴素、动情动人。

四、智慧评价,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快乐作文

启发式既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又是一个教学原则。在习作课堂教学中,运用启发式的评价语言能启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预期的作文教学目的。在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看美术老师作画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描述美术老师作画时的动作和所画的李白的形象。这是主要环节,在他们的作文中应是重点段落,要具体地描写。我充分地采用启发式的评价语言适当地评价、引导、点拨。如,学生在说到画面上李白腰间飘起的衣带,我就对学生的想象进行启发评价:“你们的想像力真丰富呀,你能不能再想象李白此时是站在哪儿?是江风,还是山野的风拂起李白的衣带?李白此时在想什么?或者在干什么呢?如果这些都能想象描写下来,那就更形象具体了,作文肯定是篇好作文。展开你们的想象吧,你们一定能写出一个栩栩如生的李白的。”在我的启发评价和引导下,同学们张开了想象的翅膀,生动地描绘了这一情境。许静同学在作文中这样写道:“只见黄老师拿起笔,在纸上几笔一勾,李白的头像就出现在我们眼前;又描了几笔,李白立刻穿上了长袍,腰带随着微风飘着、飘着……看着画,我仿佛觉得李白站在堤岸上,望着远去的孤帆。孤帆越去越远,最后消失在天水之间。”充满智慧的启发式评价能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温馨氛围中开动脑筋、积极思维,产生浓厚的习作兴趣,从而主动地探究,快乐地作文。

大文豪雨果说过:“世界上比天空更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我要说,世界上,孩子的心灵是最广阔的,孩子的潜能就像空气一样,给他多大的空间,他就有多大的发展空间。一个语文老师,只有让孩子在习作中展示独一无二的“自我”,用童心童言去写童趣童真,找回儿童习作应有的本色,努力实现学生习作的“原生态”。

童心、童真、童趣 篇2

2、回想当时做的事,我现在觉得傻透了,但傻中透露着儿时的童真,稚嫩,以前的日子再也回不来了,让我们轻轻挥手,告别童年,再见了童年,再见了那个稚嫩的我

3、童年宛如乐谱,谱写出一件又一件的趣事,童年是雨后的彩虹,是一本记忆的画卷,更是那最值得我们回忆的美丽时光。啊,童年,你是多么令人神往!

4、时间飞逝,孩童转眼成了少年,但是,时间的流逝又怎能冲淡童年时那段美丽的回忆呢?一想到儿时的事情,那些画面就会在眼前浮现。

5、每个人的童年都是多姿多彩的,每个人都有一个不一样的童年

6、童年是梦,梦出外婆的桥;童年是桥,接着未来的路;童年是路,使我们远离童年。童年是风,吹来朵朵天云;童年是云,化作新春的雨;童年是雨,滋润初生的花;童年是花,伴我暮看晚霞。

7、成那七彩的童年,欢乐的童年,令人留恋的童年。虽然这段金色时光正慢慢离我远去,我已不那么傻,我相信童年趣事一定会成为我人生中最美的回忆。

8、童年是一片无边无际的蓝天,包纳了无限的景象;童年像一颗板扎的奶糖,越嚼越甜,让人回味无穷。

9、童年是一朵含苞未放的花蕾,它等待着雨露的浇灌,阳光的照耀;精心的呵护,细细的打磨。终有一天它会绽放成五彩的花朵。

10、悉数一下,童年所留下的痕迹很少很少,可是还好有美好的记忆,让我可以回忆那些难忘的日子。童年真的很短暂,它就像是一颗糖果,让人怀念它那甜甜的味道。

11、童年的幻想充满了天真、幼稚、童真、情趣,也正是这些童真童趣充实了我的童年生活。

12、因为在我们心底,童年是难忘的。不管它苦难也好,悲催也罢。它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

13、童年,是一束绚丽的茉莉,儿时的欢笑像茉莉散发出的醉人的芳香,朵朵洁白的花瓣就仿佛是一件件回忆。童年趣事,是令我最难以忘怀的。

14、每个人的童年都是多姿多彩的,每个人都有一个不一样的童年。童年,无忧无虑;童年,天真烂漫;童年,如一块美玉;洁白无暇。

15、童年是纯白的百合,美丽,清秀又不失典雅;童年是一朵朵白云,承载着希望与欢乐;童年是一朵含苞未放的花骨朵,虽然没有绽放但以开始成长;默默的回首童年我笑了。

16、童年正如一片金色的田野,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欢声笑语,醉人香息。童年往事,就像那一棵棵金黄的稻穗,我就从中挑选一颗最美的与大家分享吧。

17、童年像一条船,装满了糖果,装满了玩具,装满了欢笑,也装满了快乐。童年像一个五彩斑斓的梦,使人留恋,使人向往。童年生活中发生的一件件趣事常常把我带入美好的回忆里。

18、童年,好像银铃一般清脆的声音。回忆从前,一切又如实景一般。难过,开心,郁闷,委屈。一幕一幕的展现在脑海里。

19、我们一起用心捧起童年的雨滴,我们一起用双手挽留童年的风。我们在春天的田野上祝愿童年的生活可以永恒。

20、我的童年有时是开心的、有时是难忘的、有时是愤怒的,但不管我的心情怎样变化,童年依然不改其七彩之色。

21、每个人的童年都是美好的,我的童年也不例外。我童年时,曾经做过许多傻事,至今想起时,还禁不住哈哈大笑。

22、童年,犹如一道七色的彩虹,赤橙黄绿青靛紫,使我们的童年变得多姿多彩!童年,就像黑夜里满天的繁星,一闪一闪的亮晶晶,点缀着我们的童年,使它变得生气勃勃!

23、似曾想过,这个缤纷的童年里什么事最有趣:考试得满分的惊喜;一句发自内心的夸奖;又或是成功的欣慰可有一件事仍在我的记忆中,挥之不去。

24、随着银铃般清脆的声音,使我想起了童年的生活。那时的我是幼稚的,是可爱的,是活泼的,同时做的事也是幼稚的。在众多群星中,挑一颗明亮的星星,它使我记忆犹新。

25、童年是一首歌,一首快乐的歌;童年的往事就像美妙的小音符,活波、动听令我久久难忘。

26、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27、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童年是欢乐的,童年是无忌的,童年是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童年,我的童年是幼稚的。

28、童年中,岸上的那只老黄牛散漫的咀嚼夕阳,在村口母亲的叫唤声中,蹒跚着步履将夕阳下的剪影拉长。时过境迁,梦境与现实对视,我用一段韶光,苍老了一段年华。

29、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这首小诗将我带入美好的童年。当我回忆起那些稚气而调皮的往事,不由得笑得泪光闪烁。

30、童年结束了,心中有一种悲伤,更有一种希望。

31、童年是什么?是一片鸟语花香,是一片欢声笑语,更是一块调色板,把我的生活变得五彩缤纷。

32、蓦然回首,童年时那幼稚的我,做了许多的傻事,然而正是这些趣事点缀了我的精彩童年。

33、童年的美好时刻使我无法忘怀,我一定会好好丰富我的童年,让童年的相册,一张接一张,开启我美好的人生。

34、我们的童年里有着无穷无尽的故事,那些故事就如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可是就那件事,让我难忘是童年生活里最有趣的故事。

35、童年趣事就像满天繁星,炫丽夺目。我就选一颗最亮的星星给大家看吧!这颗星星能让大家直笑不停哦!

36、赞美童年吧,它在我们尘世的艰难中带来了天堂的美妙。

37、童年呵,可以无拘无束地拉起心灵的手,超越重重的叮嘱;可以毫无掩饰地扑到在一起,滚进那牵伴的黄昏;可以惬意地碰撞那透明的眼神;可以随便地去亲吻朋友的红润。——这,就是童年的真淳与心恋。

38、童年就是生活的一杯美酒,童年就是甜蜜的梦想,童年就是我们将来的梦想!

39、多么怀念童年时大家在一起大呼小叫草间寻虫等等美好的回忆啊!

40、小时候的快乐使我终生难忘,我的童年像一个彩色的梦,这场梦使我快乐无比!是个在天堂中的梦!我要将这个梦保留终生!

41、童年,童年的故事是那样真实、有趣,每个人都会有充满温馨、愉快、难以忘怀的童年故事,而我的童年正是那样活泼可爱

42、童年,是一幅绚丽的画,我用灵巧的双手,把岁月描绘成一片片色彩,在指间飞舞。

43、童年,童年的故事是那样真实有趣,每个人都会有充满温馨愉快难以忘怀的童年故。

44、童年,像一条络绎不绝的小溪,缓缓地流在我的心里。在这条小溪里,既有欢乐的笑声,也有伤心的眼泪,但记得最深的,要数童年时我做过的一件傻事。

45、童年是基石,奠定了人生的未来;童年是快乐,唱响了人生的乐章;童年是坐标,记录着人生的起点。

46、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它是美好的。它如一条小河,在我们的心中流淌着,永远不会干涸,我们也永远不会忘记。

47、童年像一块调色板,不停地调呀调,调出我的五彩记忆:童年像一块魔方,轻轻地转呀转,转出我的喜怒哀乐。

48、童年,是欢乐的海洋。在回忆的海边,有无数的贝壳,有灰暗的,勾起一段伤心的往事;有灿烂的,使人想起童年趣事。我在那回忆的海岸,寻觅着最美丽的贝壳,啊,找到了!

49、童年是美好的,童年似一杯浓浓的咖啡,暖到你的心窝,童年似一杯淡淡的茶,让你回味;童年似暴风雨的彩虹;五颜六色,炫丽无比;童年又似那晚霞后的余光,那么让人怀念

50、童年趣事像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完,像大海的浪花一样美丽迷人。回忆过去,连我自己也会情不自禁地嘿嘿傻笑。

★ 童趣诗歌

★ 童趣翻译

★ 儿童节的童趣开心的祝福说说句子精选

★ 文言文童趣翻译

★ 童趣六一儿童节短信

童真童趣,爱上语文 篇3

关键词:童趣;语文;成长

昆虫学家法布尔因为痴迷于对昆虫的观察,写下了巨著《昆虫记》;莱特兄弟因为执著于飞翔的梦想,研制了飞机翱翔碧空;莫扎特五岁就开始写钢琴协奏曲,并不断练习、修改,最终成为音乐史上璀璨的明珠。童年的志趣,就像最先点燃的火箭,给了人们走向成才的最初动力。让孩子们爱上语文,享受语文,方法很多。

一、生字趣认方法多

谜语记忆法。低年级小学生喜欢老师将字出成字谜,高年级小学生则喜欢自己编字谜,如“在洞穴下切菜是‘窃读的‘窃字”;“一只黑狗,不叫不吼是‘默默无闻的‘默字”。

比较记忆法。我们可以把相同音节的字“匮”“溃”,不同音节的“悔”“侮”“诲”“梅”“海”等形近字进行比较识字教学。

熟字认字法。通常有“熟字加偏旁”“熟字减偏旁”“熟字换偏旁”等用已经学过的熟字来认识新字。

二、理解词语唤生活

词语理解是句段、篇章理解的基础,没有对词语内涵的深刻理解,就谈不上对文章的深度感悟。在词语理解中,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更容易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在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请你结合平时在生活中看到的景象,想象一下“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的理解是“五颜六色,十分漂亮”。是啊,花成团,一簇紧挨着另一簇,十分茂盛,这就叫“花团锦簇”。这些花有红有紫,有黄有白,五颜六色,十分艳丽,这就是“姹紫嫣红”。这样理解词语起到变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形象的作用,使词语教学鲜活起来,便于学生准确生动地理解词语,感悟文本内涵。

三、体会句子来去法

我们知道语文教学: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因此理解句子的基本原则就是“从原文中来,到原文中去。”《童年的发现》文章结尾这样写道: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学生通过列举哥白尼、布鲁诺坚持科学真理遭到迫害的例子理解到费奥多罗夫发现胎儿发育的规律,被老师误解轰出教室,这对一个小孩子来说,也是一种迫害。所以这句话一语双关,用幽默与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童年发现一事的评说。

四、领悟段落多感官

有科学资料证明,“我们会掌握阅读内容的10%,听到内容的15%,亲身经历内容的80%。”把身体各个器官全部调动起来,就会获得更多的知识。学习林海音的《童年·冬阳·骆驼队》,我给学生播放电影《城南旧事》中小英子学骆驼咀嚼的一段视频,学生亲眼目睹了“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脸,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通过形象、直观的演示,学生知道骆驼虽然长得丑,但作者很喜欢它们,清晰记得与骆驼有关的许多往事并逐步领悟到作者围绕对“骆驼”的回忆来表现童年生活的表达方法。

五、精雕细作两三点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既然是例子,那么编者在选文时一定要考虑到这些文章在写作内容和写作手法上比较突出,对于相应年级的学生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特点。教学时一篇文章大可不必面面俱到,每一节课只要抓住两三点,讲清、讲新、讲深就好,日积月累学生的语文能力就会提高。抓住两三点或一两点来精雕细作,引导学生在了解文章写作背景后进入文本,更好地实现文本对学生的情感体验、人格构建、创新思维及综合能力的培养,也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真正焕发以人为本的光泽。

六、口语表达时常练

角色表演是学生最喜欢的口语表达形式。在训练初期,主要是模仿、体验,以后再逐步让学生通过想象,向创造性对话推进。学生也喜欢想象创造的表达方式。如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课,让学生想象如果你是一位游客,你会拍摄哪些图片?学生有的会说拍一拍“小艇的样子”,有的会喜欢拍摄“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有的会拍威尼斯的夜景,学生边口述边与课文描写对比,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热情和表达的欲望。当学生能够确定说话主题后,就要让学生说话有条理、有重点,抓住事情的某一方面或某一细节具体讲述。

七、勤于动笔文不难

写日记能够锻炼小学生书写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培养他们的恒心和毅力,更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好方法。今天哪节课你收获了颇多的课外知识?你和你的小伙伴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家里的花开了几朵,什么颜色,家里的小蚕吃了多少桑叶,把你观察的内容写一写。你帮父母做了哪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这一天你开心吗?你读了哪本书籍,有哪些好词好句?每天动笔或写作或积累,每周定期交流、分享成长的故事。

教育的理想状态是教师精心的准备,是学生畅所欲言的表达,是师生信任的眼神,是紧锁的眉头慢慢舒展,也是每天哪怕一点点的收获。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并和学生一起置身语文,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徜徉语文,流连其中。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享受童真童趣,一起爱上语文。

参考文献:

王保锋.让孩子们爱上语文课.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2(01).

童心、童真、童趣 篇4

一、善用童心, 渗透教育力量

童心是什么?就是能把一些很简单枯燥的东西变得有趣味。其实, 我们也是在恐惧和好奇中长大的, 若是好奇心大于我们对新事物的恐惧心理, 我们就会敢于探索, 会非常的自信。相反, 我们就会变得懦弱。所以, 在生活中保持一颗富有想象力的童心, 一颗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心, 那么在与孩子相处时, 我们便能容易地进入他们的心里, 与他们打成一片, 让他们主动、轻松地接受教导。

1. 用童心, 教条的规范也能深入人心。

新开学不久, 我发现许多学生都无法集中精神上课, 而且人也变得懒散、漫不经心, 这样的学习态度要及时纠正过来。为此, 我必须及时制定班规, 让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才行。但是以往的开学典礼讲座, 一点都不奏效, 学生左耳朵进, 右耳朵出, 似听非听, 怎么办呢?后来, 我听取了其他老师的意见, 在班会课上, 让每一个学生说说其他同学身上的优点。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 说别人的优点, 听别人说自己的优点, 小耳朵都涨红了, 听得可仔细了!学生说一点, 我就在黑板上写一点, 就连沉默寡言的后进学生, 也展开了笑颜。没过一会儿, 竟写了一黑板的“优点”, 其中很多都是遵守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为此, 我及时总结道:“同学们, 看到了吗?我们全班有一黑板的优点, 你说别人的这些优点你要学习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要!”“那么下次, 老师还要举办这样的活动!看哪个人拥有黑板上的优点多, 到时再请大家说!”这样不仅是大家要抢着说, 还对他们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之后我还为拥有最多优点的学生颁发“今日明星奖!”小学生都有求新、求异、求趣的心理特点, 针对他们的这些特点, 教师在对其进行教育时, 就应该适应儿童自然的天性, 开展一些富有童趣的活动, 以孩子的心理去想问题, 这样使孩子们在情绪高昂的氛围中得到身心的愉悦, 主动乐意进入你所营造的教育环境中。

2. 用童心, 顽固的恶习也能迎刃而解。

我班有一名男生, 人很聪明, 但是特别赖, 作业拖拉不做, 我几次谈话, 也没什么效果。直到这一次我在校外听了两天课回来时, 发现已经4天的作业至今未做。我对他说:“你今天又没做出来, 怎么办?”他说:“我回家做, 前几天我肚子痛, 妈妈叫我早点休息!”“我看, 你今天晚上回去也不会做的。因为, 你今天晚上要肚子疼的。”这时旁边的男孩抢着说:“老师, 他撒谎, 不想做, 说肚子疼!”“调皮大王”也忙插嘴:“别信他, 老师!”那男孩赶紧辩解:“我肚子不疼, 妈妈说好了!”我忙追着说:“那你敢跟我打赌吗?如果你晚上回去把作业补好, 就说明你没肚子疼!全班学生作证!”“好!我今天晚上到十点才睡觉!”他认真地回答道。第二天, 他果真如约全部补好了!老师以儿童处理问题的方式与学生谈论拖欠作业的问题, 激起了学生想赢的好胜心, 从而达到使学生改正错误的目的。因此, 带着一颗童心, 借用儿童感受外部世界的独特方式, 激起儿童纯真的感情, 一定会使教育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善用童趣, 拉近与孩子的距离

记得实习时, 我总是和小朋友们嘻嘻哈哈的, 很开心, 可是小朋友们却都不听我的话, 甚至还时不时地拉一下我的头发, 或者摸摸我的耳朵, 这帮小鬼真是“没大没小”的, 气死我了!可是, 我的指导老师只要一出现, 班里任何声音都会马上“消声匿迹”了, 即使那几个“调皮大王”也立刻变得安安静静, 小背挺得直直的, 可神气啦!我真羡慕。指导老师也告诚我:对孩子, 要严肃点儿, 这样你才有老师的威信, 班级纪律也就好了。

初为人师的几年中, 我总认为, 教师应该是严肃认真的, 只有这样说话才能管用, 才能树立威信。慢慢地, 我习惯了严肃, 习惯了不苟言笑。在日常教学工作中, 我和小朋友说话也是指令式的, 班级的纪律越来越好, 我曾不止一次为此骄傲。可我感觉越来越累了, 小朋友们也离我越来越远了。我开始怀念上课有那么多人抢着发言的情景, 冲着我说谁的“坏话”的情景, 告诉我家里的一些小情况的情景……

几天后的一节课上, 学生答错了, 我微笑着对他说:“再想想!”孩子们望着我微笑的脸, 先是一愣, 似乎已经不太习惯看到我的笑脸, 也微笑着举起了跃跃欲试的小手。我忽然明白, 学生从微笑中感受到了我的亲切, 并从中获得了赞许和鼓励, 从而自愿地举起小手……

三、善用童真, 融入学生世界

孩子眼里的世界有时与大人是不一致的, 甚至是截然不同的。作为教师, 不能总站着, 居高临下地审视孩子, 滔滔不绝地训斥孩子, 而应和孩子站在同一水平线上, 用童真的眼光看世界, 才能真正了解孩子。

1. 有童真, 就会倾听。

我们大人把孩子比作“小太阳”, 甘心围着“太阳”转;孩子却不愿当“太阳”, 而要做“星星”, 因为“太阳”太孤独, 而“星星”却有很多朋友。所以他们渴望朋友, 渴望老师听取他们的想法和意见, 因此, 不善言词的我不如做一个忠实的听众。当面对满脑子稀奇古怪问题的孩子时, 我即使再忙, 也热情地看着说话的孩子, 并适时表现出惊讶的样子, 赞叹道:“真是这样吗?”“我跟你想的一样!”“请接着说!”“你真厉害!”以此来表达自己对孩子所说的话感兴趣, 同时对孩子所提的问题进行点拨, 并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这样孩子便会认为“够朋友”, 自然和我比较亲。

2. 有童真, 就会请教。

作为老师应平等地和孩子相处, 遇到事多和孩子商量。如每次上午自习时, 我都征求学生:“我是否可以坐下?”学生都说可以。“可我怕我不巡视, 不个别提醒, 你们会不自觉。”这时, 一位学生大声说:“周老师, 您放心好了!”我赶紧追着说:“你们真能做到, 我就坐下。”这样, 一方面孩子们能养成自觉的习惯, 另一方面孩子们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 自然会奋发向上, 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努力!

3. 有童真, 就会包容。

陶行知先生曾说:“儿童的生活就是儿童的教育。”生活即教育, 生活中哪有不犯错的呢?所以我们应多包容, 给予他们充分的理解, 用宽容发展的目光看孩子, 帮助孩子找出产生过错的原因。所以说, 如果我们用孩子的眼光看孩子, 用孩子的思维来与孩子交流, 及时地给予适当地指导和评价, 那教育必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童真童趣散文 篇5

早晨买了早点准备去办公室吃,在路上碰到一小男孩,大约七八岁,边走边一路踢着一个别人丢掉的西红柿,我好心提醒他:小朋友,上学迟到了!然而他沉浸在踢西红柿前进的乐趣中,全然不理我的好心忠告。

我小时上学亦如此,上学的路程很长,走来走去挺单调,兴趣来时碰到一块石头或者一瓦砾,那是绝对不放过的,一路走一路兴致很高地踢,有时竟然把两里路以外的石头踢到了家。回去的结果可想而知:回家比别人晚,母亲生怕我在上学途中出什么事情,就站在门口张望。看到我,再看看鞋子,母亲火气一下子上来了,剩下的就是挨打了。打归打,踢归踢,这样的乐趣一直维持到初中毕业。

虽然挨打,但是现在回想起来却是那么美好,那么令人回味与留念!因为充满了长大后一去不复返的童真和童趣。

还记得六七岁时的一天,我闲来无事,来到鸡窝旁,一只母鸡正在孵鸡蛋。母鸡看我盯住她的时间长了,好像知道我不怀好意,就赶紧溜掉了,留下了一颗鸡蛋。听母亲说鸡蛋是靠母鸡的体温经过孵化变成小鸡的。我的脑海里突发奇想:人身上有体温,我把鸡蛋放在身上,也可以变成小鸡呢。于是我小心地把鸡蛋放在贴身衣袋里。听到隔壁的小朋友在一起玩沙子,我飞快地加入进去。蹲下来不到一会,就有人说我身上有脏东西,我站起来一看,原来是鸡蛋在衣袋里挤破了,蛋液流了出来。母亲闻声出来,气得一把把我拽回去,先挨打后换衣服。长大后我自然就明白了,那样是肯定孵不出小鸡的,可是童年的好奇心可以让人的思维变得如此奇特。

回到儿时的童真童趣 篇6

作品简介:都是因为我们家可爱的小毛头,我才想着要做这么一个手作。想象着等她再大一点,给她说我曾经听过的童话。《小红帽和大灰狼》的故事,那大灰狼长什么样子呢?瞧,这里有可爱的小红帽,慈祥的奶奶,还有被我改造的可爱版大灰狼,蘑菇房子,好像自己又回到童年似的。希望大家也能从简单的制作中找回一点点儿时的快乐,按照同样的方法,你一定能做出更多有意思的东西,赶紧来动手发挥你的想象吧!

材料:剪刀、绣线、不织布、BB棉若干

PROFILE

姓名:黄小鱼

性格:略带羞涩、拧巴

爱好:小清新的音乐、文艺范电影、手作、画画

微博:weibo.com/ooofish(@黄小鱼手工)

淘宝:fifidiy.taobao.com

小红帽的制作过程

首先,构思好小红帽的大概外形,接着用铅笔在纸上画出玩偶所需要的各部分形状;然后依纸型剪下各部位。

把头发、眼睛缝制在脸的布片上面,再在眼睛下方绣上腮红,脸的中部偏下的地方绣上嘴巴;因为是要表达出一种童真童趣的感觉,所以我特意绣了一个弯弯的“笑脸嘴”;为了让玩偶看起来更有萌萌的感觉,我又用水溶性铅笔在原来线绣的地方涂上了腮红。

再把整块缝好的脸部缝制到一片红色帽子上面。为了看上去更像是“戴”着顶帽子,再把“脸”缝制在“帽子”上面之前,可以先在“帽子”上面用较深颜色的水溶性铅笔轻轻地标好脸部到帽子上下左右的间距,以确保脸处于“帽子”比较中心的位置。此外,缝制最初,也可直接估计出“脸”在“帽子”上面的大概位置,然后在上下左右四个中点处先用少量绣线固定脸,这样也可以保证“脸”处于比较中心的位置。然后再与另一片帽子两片相对缝合,留底部先不缝,塞入棉花后再缝合。

把作为衣服的布片如图反面相对缝合,同样,留底部不缝。

从底部翻转到正面,再整理平整;注意:较小的一边是用来连接头部以及帽子的哦,别弄错了,嘻嘻。

为了营造出小女孩儿活泼可爱的感觉,斗篷应该是向外张开的,缝制的时候注意布片是尖角朝上,圆角朝下。再在衣服上订两颗小扣子,整个的套装就做好了。

将头部缝合在下身的衣服上面,再将斗篷的后片与前面两片相缝合。同样,在衣服里面塞上棉花,使其下半身成一个圆柱体形状。

稍微整理一下,剪掉过程中多余的线头,并清理一下黏在不织布上面的其他细小杂物,“小红帽”就完工了!

大灰狼的制作过程

既然有了“小红帽”,怎么可以没有大灰狼呢?因为步骤差不多,这里我就简单整理一下制作步骤了。不过有一点我想说明一下,因为整个作品我都是想体现出一种童真童趣的感觉,所以,在设计大灰狼的外形时也是尽量走的搞笑路线。例如眼睛直接用的白色,舌头特意歪在一边,原本奶奶的蘑菇房子变成了大灰狼身上的装饰等。觉得我造型不够还原凶狠狼外婆的请轻拍哦!(笑)

依纸型剪下各部位。

头部两片缝合,注意上方要留出夹住两只耳朵的地方,正下方嘴巴处也不要缝合,这样将舌头加入其中才会显得更加自然。耳朵也是同样的道理,给人一种“长”出来而不是“缝”上去的感觉。然后缝上五官,整个面部就完成。(好欠扁=w=)

把身体两片重叠缝合,夹入尾巴(我用的是“夹”,原因同上), 留出下面不要缝住,在身子右下侧缝上朵小蘑菇。小蘑菇的主材质也是不织布的缝合,但蘑菇上面的圆点我用的是绞缝的方法让它看起来会有点变化,也更显生动。

将身子和头缝合在一起,展示一下背面效果。

最后往身体里塞入棉花,大功告成,撒花~

FINISH

让童真与童趣在语文课堂中流淌 篇7

一、引导学生发现, 让课堂充满语文味

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学, 语文课堂应该有语言味与文学味。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发现语言文字之美、体会作者思想情感、感受作品的意境。这样, 语文课堂才能充满语文味。苏教版编排的教学内容不仅充满了语文味, 而且与儿童生活实际一致, 充满童真与童趣。例如:在教学《每逢佳节倍思亲》时, 这首诗融入了作者年少离乡后遥想亲人的情感。品味诗韵是学习这首诗的首要任务, 因为文本内容真实反映了诗人儿童时的生活场景。于是引导学生从朗读开始, 感受诗人对少年生活的追忆。为了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就利用多媒体播放《思乡曲》这首乐曲。视频中深情的朗读示范, 此情此景深深地感染了学生。接着, 教师再引导学生想象, 如果把诗人王维比作是自己, 此时你应该是怎样的心情?远方的家乡不能回, 儿时的伙伴不相见。这样的引导并伴着《思乡曲》的感染, 让学生体验到离乡人对少年时代生活的追忆。经过这样的情感积淀, 让学生品出了诗韵的同时, 从而让课堂教学充满了语文味。

二、创设教学情境, 让童趣在情境中闪烁

我国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说:“情趣愈丰富, 生活也就愈美满”。语文教学是最有情趣的教学, 语文情境是最能体现趣味的情境。而充满童趣的教学情境是最能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的, 并能让童趣伴随教学过程。例如:在学习汉语拼音时, 如果一味地灌输汉语拼音知识学生反而感到枯燥。所以, 我们不妨采用游戏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展一个叫“声母宝宝找家”游戏来让学生巩固所学的拼音, 首先让学生在填字格中正确地填写声母的位置, 然后通过“小红帽迷路”游戏来帮助学生巩固复韵母如何标调。这样, 就把抽象拼音学习变成游戏活动, 从而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既掌握了学习内容又彰显了趣味。在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时, 学生对《水浒传》的故事兴趣特别浓, 于是就让学生搜集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作为拓展。教学过程中还设计了学生表演这个活动, 更加激发了浓厚的阅读兴趣。此时, 教师明显地感觉到学生全身心投入感兴趣的阅读活动中。这样的教学情境让童趣充分在语文课堂中显现, 从而让课堂充满了语文味。

三、激发想象思维, 让童真在课堂中流淌

著名的教育家李吉林说:“当把小学生带入有意创设的美感的情境中时, 学生的想象思维就充分的展开了, 此时儿童的童真就一泄无余的流淌出来了。”从这个意义上说, 小学语文课堂只有充盈童真才具生命力, 否则就无法开启学生的童心。学习语文是审美的过程, 是获取快乐与幸福的过程。因此, 如何激起学生的想象思维来让学生产生表达的欲望是语文教师的任务。例如:在开展口语交际《找春天》时, 为了有效地激发学生想象思维, 就带领学生到郊外去观看春天的景色。在郊外踏青的过程中提出问题:“今天大家找到春天了吗?”此时, 学生们在兴趣盎然的交谈。有的说:“小草偷偷从泥土里伸出头来。”有的说:“树梢上有喜鹊在理窝。”有的说:“我听到小鸟清脆的叫声。”从学生的交流中可以看出他们对生活进行了童真的解读, 并且以一种自然的心境与大自然亲密的接触。开展这样的活动, 让学生在相互之间的交流中有了思维的碰撞, 从而获得审美的愉悦。小学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体验生命的过程, 更应该是童真流淌的过程。离开想象的语文课堂, 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四、要让读写互促, 引导学生体验语言意味

语文教学的任务, 一是让学生获得语言交际能力, 二是让学生获得文字运用能力。因此,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充分的运用教材。因为教材中编排的课文是提高语言运用技能的有效范例, 规范的语言范例为我们引导体验语言意味与表达运用提供了方便。因此, 我们要认真研读教材, 努力挖掘教材中蕴藏的读写转换点。这样, 才能引导学生有效地借鉴作者的写作素养, 从而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 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运用实例为基点, 进一步延伸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 就会让学生的思维产生想象力, 从而体验到语言的意味。例如:在教学《夹竹桃》时, 通过体验作者笔下对月光下夹竹桃的描写, 想象到月光下的夹竹桃的样子。这中间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作者对夹竹桃的幻想, 从而描绘美丽的图景, 这样的想象令人产生遐想。我们不妨根据这一段课文内容, 让学生尝试着顺着作者的思路想象开去写一段话。有学生这样写道:“门前的夹竹桃到了夜晚更加寂静, 夜蛾从这里飞过, 一阵风吹来, 发出哗哗的响声……”从这里可以看出, 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

总之,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是知识的获取, 而应该是童真与童趣的流淌。语文教学就是要走近儿童、亲近儿童, 用儿童的视觉去认识语文, 用儿童的内心去体验生活。这样, 才能让语文教学焕发应有的生机。

参考文献

[1]赵兴龙.让小学语文教学彰显语文味[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13 (6) .

[2]许芳.童心与童真让语文课堂教学走近孩子[J].小学教学参考, 2012 (3) .

童心、童真、童趣 篇8

一、听听唱唱, 轻松乐学

儿歌有一定的情趣, 节奏明快, 朗朗上口。把儿歌引入语文课堂, 使学习记忆变得轻松容易, 课堂也变得富有趣味。

(一) 儿歌巧学拼音

小学生入学后集中学拼音, 枯燥难学, 容易产生厌烦情绪。编一些有趣的儿歌可以有效带动学生学习。比如根据汉语拼音学习的意义编的儿歌:汉语拼音用处大, 读书识字要靠它, 带你学好普通话, 走遍天下都不怕。根据文本的情境图编的儿歌:1.圆圆脸蛋羊角辫, 张大嘴巴ɑɑɑ;2.太阳出来喜洋洋, 公鸡一叫o o o;3.清清河水一只鹅, 水中倒影e e e。帮助声调学习编的儿歌:一声高高平又平, 二声好像上山坡, 三声下坡又上坡, 四声好像下大坡。帮助学习复韵母编的儿歌:如教“ei”这个复韵母, 学生一时难以把握它的读音及写法, 就编了一首儿歌:小鸟飞飞, 爱喝咖啡 (fei) , e前i后, 干了一杯 (bei) 。学生兴趣盎然地读儿歌, 也学会了拼音, 提高了发音的质量, 口齿得到锻炼, 无意中认识了汉字, 学起来也轻松快乐。

(二) 儿歌助力识字学文

朗诵儿歌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在识字与课文教学中可以有效嫁接, 将需要学习的生字以及一些学习方法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 让学生津津乐道, 乐在其中, 从而提高识字效率。如学习“爱”字时, 学生把它拆成“爪、冖、友”, 可以配上儿歌:“爪字头, 秃宝盖, 小朋友, 真可爱。”“夜”的歌诀:“一点一横长, 左下单人旁, 右下有个夕, 点变捺拉长。”通过这种方式, 枯燥、复杂的汉字识记就变得轻松多了。

教学《小小的船》一文时, 在学生拼读正确的基础上, 反复播放儿歌, 学生不由自主跟着唱起来, 还有的学生边唱边做动作, 几遍就能自己背诵了。

(三) 儿歌点亮古诗

对于低段诗文教学, 并不要求深刻地理解诗文的意思, 主要是积累古诗。根据低段学生的年龄特征, 通过唱歌的形式记忆古诗、展现古诗, 自然就有趣了。教学骆宾王的《鹅》时, 通过播放视频儿歌, 学生来了兴致, 边唱边跳, 有的同学还伸长了脖子向着天空叫。我趁机问他为什么这样, 他说这是“曲项向天歌”呀。我大大赞扬了他, 其他同学学会了这个动作, 也理解了这句诗的意思。学生跟着欢快的旋律歌唱, 很快掌握了古诗, 并且又唱又跳,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二、看看画画, 诱发想象

低年级课文图文并茂, 一幅幅彩图形象逼真, 富有想象性。利用图画可以帮助学生打开想象的闸门, 让他们在语文的天空中描绘出美丽的景象。

(一) 图画激趣

图画直观形象, 适当运用到导入环节, 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学《荷叶圆圆》时, 通过投影仪展示一幅美丽的画面:又大又圆的荷叶, 碧绿碧绿的, 荷叶的小水珠又圆又亮, 风儿吹来, 荷叶随风摇曳, 小水珠滚动着……在创设的情境中, 学生集中了注意力, 调动了想象力, 激发了求知欲和好奇心。

(二) 图画与识字

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 在古代有“六书”造字之说, 分别是象形、会意、指事、形声、假借、转注, 它们体现了汉字的构字规律, 对于理解汉字意义、掌握汉字字形有很大的帮助。在低段的识字教学中, 象形字、形声字是一个极好的切入口。根据低段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对抽象字符的识记有一定困难, 可以通过象形字的构字特点, 结合简笔画进行教学, 将抽象符号转变为具体图像, 并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从而给识字教学增加趣味性, 提高记忆效率。例如, 在教学一年级上册“口、耳、目、日、月、火、羊、鸡、兔、木、禾、竹”等字时, 将古代的象形字附在旁边, 并画上相应的事物。学生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个字, 理解了古人造字的智慧, 引起了极大的兴趣。通过老师适当引导, 学生自己寻找到一些象形字, 再配上图画, 又认识了更多的汉字。在教学形声字表意偏旁时, 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动画演变, 让学生理解偏旁部首相同的字在表意时的关联性, 如提手旁的字都和手的动作有关, 足字旁的字都和脚的动作有关等。一幅幅图画使得识字教学充满乐趣, 引发了学生对汉字探究的兴趣。

(三) 图画解古诗

运用图画进行古诗教学分为两类:一是教学观赏画。一般来说, 每篇课文都有一幅画, 借助图画可以让学生了解古诗大意, 如《静夜思》《悯农》的插图。二是学生创作画。让学生在已有理解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 用自己的画笔描绘出古诗的内容和涵义。教学《咏柳》一文时, 指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 用自己的方式描绘春天杨柳的美景, 让学生感同身受大自然是如此美丽, 诗文是如此神妙。

(四) 图画促学文

教学《阳光》一课时, 首先通过一幅幅美丽图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特别是通过一幅河面闪着阳光的画面, 学生一下子就理解了“锦缎”这个不常用的词语。教学大纲要求背诵这篇课文, 这对于低段小学生有一定难度, 一是篇幅较长, 二是不像儿歌般押韵朗朗上口, 特别是段与段之间关联性不强。如何让学生轻松背诵整篇课文呢?我还是运用图画。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 通过出示一幅幅图画, 学生看着图画自然地背诵, 一节课下来, 大部分同学都会背诵了。可以说, 是图画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是图画让孩子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五) 绘画与课外阅读

动手画画是儿童课余生活的重要活动, 在勾画与着色之间, 内心的放松与愉悦是孩子世界的阳光。教师可以设计读文画图的作业来促进课外阅读;也可以鼓励编连环画、给故事配图、画心中最爱的故事等活动, 吸引孩子读书;在班级“小画廊”中定期展示绘画作品, 这样的活动孩子往往兴致勃勃, 大显身手。

(六) 绘画与写话

写话训练是低年级教学的一个难点。认真阅读教材可以看出, 低年级的口语训练和写话都是有图画引领的, 由单幅图到多幅图, 由简单图到复杂图, 由完整的图到需要学生补充的图。据此, 我在教学中也利用图画让学生练习写话, 比如学完《画家乡》, 就让学生画一画自己的家乡, 然后跟大家介绍自己的画, 自己的家乡;学完《黄山奇石》后, 让学生搜集其他奇石的图片, 仿照课文进行介绍。

三、说说演演, 体会领悟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小学生活泼好动, 对于内容有趣、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儿童文学作品往往表现出极大的兴趣。遵循儿童这一特点, 课堂上让学生充当故事中的角色, 创设故事情境, 可以激发儿童智慧的火花, 打开思维之门, 使其快乐地参与学习, 诱发他们的创造力。

(一) 理解领悟语言文字

在课堂教学中, 我常常引导学生口动、心动、手动、身动, 用表演的方式去领悟。学生在表演中的神情、动作都会促进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对角色的体验、对知识的内化。在表演中, 学生的情感得到了释放, 与角色的情感产生了共鸣, 内化对字词句乃至课文的理解。教学《荷叶圆圆》一课时, 我让两个学生来表演“小蜻蜓立在荷叶上, 展开透明的翅膀。”其中一位女生踮起了脚尖, 还用手拉起了自己的裙子。学生都认为她表演得好, 我问:“为什么?”学生说:“小蜻蜓是‘立’在荷叶上的, 还展开透明的翅膀呢。”我又问:“小蜻蜓, 你刚才说荷叶是你的什么?”学生争抢着回答:“停机坪, 停机坪, 你看, 小蜻蜓多像一架小飞机呀, 荷叶就是停机坪。”一个表演促进了知识的内化。

再如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 对于带有“迎上去”“追上去”“游过来”的句子, 先出示三张蝌蚪相关动作的图片, 再让学生几个人一组演一演, 使学生体会到小蝌蚪所处位置不同用词也就不同。在鲤鱼前面用“迎上去”, 在乌龟后面用“追上去”, 青蛙蹲在荷叶上没有动则用“游上去”, 来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讲读课文之后, 我再让学生戴上头饰分角色把课文内容演一遍, 学生体验到表演的快乐, 体验到童话故事的情趣, 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二) 创造形象, 体会情感

课堂表演将抽象的文字变换成生动活泼的艺术形象, 小学生身临其境一般真切体会到作品中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情感。在教学《美丽的小路》一课时, 让学生戴上头饰分角色表演, 再加上生动的对话, 鸭先生、兔姑娘和鹿先生这三个鲜明的艺术形象就生动的再现出来, 文章揭示的道理不言而喻。学习《夏夜多美》一课时, 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 不仅体会到夏夜美丽的景色, 更体会到睡莲、蜻蜓、萤火虫帮助小蚂蚁回家的助人为乐的品德美。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贴近生活, 熟读它们并不难, 难点在于体会其中的思想内涵, 通过课堂表演来体会课文的意境和感情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要:充满童真童趣的课堂, 可以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各种感官,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使其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 在轻松、和谐、愉快的环境中, 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学习, 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童心、童真、童趣 篇9

一、观察生活, 感受童真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 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捕捉事物的特征, 力求有创意地表达。”生活中有许许多多丰富的情景, 或人或物, 往往由于学生的观察力不强, 而忽略了其间的环节, 或一闪即逝。因此, 在教学中, 老师要精心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多接触新鲜的事物, 学会捕捉生活中精彩的瞬间, 把丰富多彩的事物写下来, 从而开拓写作的源泉。

如引导学生练写一个精彩的场面时, 我针对近来学生课余时间喜爱玩滑板车的特点, 设计了一个有趣的滑板车赛, 在宽阔的操场中, 学生跃跃欲试, 一声令下比赛开始了。观众的喊声、笑声、欢呼声充满了操场, 加油声震耳欲聋。我让学生仔细观察参赛者的神态、动作, 揣摩参赛者的心情, 感受紧张而快乐的氛围, 仔细观察观众的反应, 体会内心的变化。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

二、体验生活, 咀嚼童趣

陆游说:“汝果欲学诗, 功夫在诗外。”强调的是“诗外”的学习———生活的体验。生活是个大舞台, 是学生作文的源泉。因此, 教师要经常引导并带领学生参与生活, 观察、体验生活, 积累有关材料, 互相交流所得, 记录他们的见闻和感受, 使他们在学习中感悟生活, 在生活中认识世界, 认识自我, 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如在教学《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时, 我先组织学生玩“盲人敲锣”的游戏, 他们可高兴了,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这时再让学生写《我玩“盲人敲锣”游戏》的作文, 学生心中有话可说, 下笔如神。他!们能从敲锣的过程、敲锣的技巧、同学的表现带给人的乐趣等方面娓娓道来, 写得具体生动, 充满乐趣。随后, 我趁热打铁, 布置了一道半命题作文《我玩……》这次作文更让我大开眼界, 有趣的玩具、精彩的游戏跃然纸上, 浓浓的童趣勾起了我对童年的无限回忆。

如“母亲节”那天, 我布置的课外作业是:当一天的“小主人”处理家务, 作为送给妈妈的礼物。次日, 我让学生说说今天当“小主人”的感受。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开了, 有的说“我把菜吵焦了, 害得全家人饿肚子。”有的说“一会儿做饭, 一会儿洗菜, 多烦啊!到了晚上腰酸背痛的。而妈妈除了上班, 每天都要做饭洗衣服, 多不容易啊!”学生在体验中懂得了劳动的辛苦、父母的辛劳, 学会了体贴与关爱, 妈妈的形象跃然纸上。

三、欣赏生活, 唤醒童情

罗丹说过:“生活不是没有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因此, 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寻找生活中一切美的东西, 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发现美、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 激发他们热爱习作的情趣。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 许多课文都是语言艺术的佳作, 它们描绘了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美。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谈及习作时, 他深情地回忆说:“我儿时的作文是在模仿中走出来的, 而后受到启迪的。”借鉴、模仿是作文的起步阶段, 引导学生阅读欣赏美文佳作则是借鉴、模仿的基本途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美质兼美、读来琅琅上口的文章,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感受、赏读, 采撷其中的名篇佳句。

除此以外, 生活中有许多自然美、人物美。我们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观察、去寻找、去挖掘, 积累成自己的写作素材。

四、想象创编, 放飞童心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寂然凝虑, 思接千载;悄焉动容, 视通万里。”学生天真、好奇, 常常异想天开, 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 丰富的想象可让学生兴趣盎然地思维。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关于挖掘学生的想象能力, 既要给学生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又要给学生一对自由想象的翅膀, 放飞学生的心灵, 让学生自由畅想, 去描绘那七彩的所见所闻所想, 从字里行间流露出儿童特有的童真、童趣。

如可先让学生画一个圆, 再根据自己需要加上自己喜欢的部分, 然后根据所画的展开合理的想象, 围绕一个中心, 所所画的叙述出来。学生兴趣盎然, 充分调动感官及思维能力, 有的看到白兔、树、月亮, 想到了月亮上的嫦娥……

童真童趣 如梦如幻 篇10

文章一开始并没有直接入题,而是先卖了个关子,用“这件事”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究竟是什么事成为大家普遍的童年经历呢?在第二段揭示了谜底——“偷钱”之后,三毛又宕开一笔,接着写别人偷钱之后的结果,吊住大家的胃口:到底三毛偷没偷呢?怎么又叫“胆小鬼”了呢?按照正常的思路,接下来怎么也该偷钱了,可是还没有,作者又开始回忆童年的爱好和渴望,画片、糖纸和橡皮筋,都是需要钱才能换来的,可是偏偏没有钱,如此千呼万唤出“偷钱”,“偷”家里的钱。

三毛非常聪明,把势蓄得足足的,隆重地推出“偷钱”这一事件。可当我们以为她一定会浓墨重彩地描绘偷钱的过程时,她却轻轻巧巧地一转身,钱已经到手了,好像全不费工夫,文字也很平淡:“我的呼吸开始急促起来,两手握得紧紧的……再有知觉的时候,已经站在花园的桂花树下,摸摸口袋,那张票子随着出来了,在口袋里。”细味之下,却是以具体的动作、神情,充分展现了抽象的心理感觉,紧张之态,如在眼前。

接下来就是偷钱以后的心理活动描写。母亲随口的自语使她满脸滚烫,不肯脱掉长裤而装发烧头痛,“口袋里的五块钱就如汤里面滚烫的小排骨一样,时时刻刻烫着我的腿。”小孩子的做贼心虚让人忍俊不禁却又觉得活灵活现。偷钱以后如何使用呢?三毛左思右想,始终花不出去,最后是偷跑进母亲房间,将钱扔进墙和柜子的夹缝里才如释重负,末了还煞有介事地告诉母亲。费尽辛苦换来的滋味并不好受,摆脱了重负却又怅然若失,真真是细腻逼真。

上一篇:交通信息与安全下一篇:复方氯沙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