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证券化

2024-08-03

知识产权证券化(通用11篇)

知识产权证券化 篇1

一证券化定义

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资产证券化给传统的金融理论和实践带来深刻的革命, 它是美国为了解决住宅抵押贷款金融机构的财务问题而新生的财务工具。基于其深刻的创新内涵, 资产证券化从范围到交易金额都获得长足的发展, 成为上世纪后三十多年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的金融创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则将资产证券化定义为:主要是由现金流支持的, 这个现金流是由一组应收帐款或其他金融资产构成的资产池提供的, 并通过条款确保资产在一个限定时间内转换成现金以及拥有必要的权力, 这种证券也可以是由那些能够通过服务条款或者具有合适的分配程序给证券持有人提供收入的资产支持的证券。

二知识产权证券化案例分析

我们从历史上俩个成功的版权证券化经典案例去进行分析

1. 鲍伊债券

1997年, 英国知名歌手David Bowie通过银行家普曼的规划, 以其二十五张唱片的著作权的未来收益为基础资产进行证券化, 并成功发行了10年期利率7.9%总额度为5500万美元的债券, 金融界称之为“鲍伊债券”。这是世界上第一起典型的知识产权证券化案例, 这在当时被誉为“证券化的革命”。在资产证券化的历史上, “鲍伊债券”无疑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它把原本局限于抵押住房贷款、信用卡贷款以及应收账款等方面的资产证券化又向前推进一大步, 著作权、专利权和注册商标等知识产权都纷纷进入资产证券化的行列。知识产权证券化作为知识产权开发运用模式的创新, 它极大地突破了传统融资方式的限制, 使得融资者不再受限于自身的信用水平, 其可凭借其优质的知识产权资产筹集资金。因此, 这种融资方式有助于挖掘知识产权的经济价值, 而对于那些拥有优质知识产权但缺乏足够信誉的企业而言, 知识产权证券化为其提供了以知识产权资产为依托的全新融资途径。

2. 梦工厂电影版权证券化

梦工厂 (Dream works) 电影工作室欲通过证券化融资来增强其卡通影片和实景影片的制作和生产能力。2002年8月, 在富利波士顿金融公司和摩根大通的安排下, 梦工厂将其旗下工作室的36部电影的版权收益权以真实销售的方式转让给了一个特殊目的机构并以此发行了10亿美元的循环信用债券。此次电影版权证券化在基础资产的选择上有相当严格的标准。这次证券化中有关方面采取了一种特殊的未来收益预测技术, 运用这种技术可以根据电影前几周的票房收入来预测出最终收入。在这次证券化中, 当且仅当某部电影在美国国内上映8周, 其赢利能力充分展现出来之后, 电影版权的收益权才会被转让给SPV。在综合评定了内外部信用增级手段和基础现金流的状况之后, 标准普尔和穆迪对所发行的债券给出了最高的A从评级级别。

三知识产权证券化研究方法

本文对知识产权证券化风险的进行了研究, 认为模糊综合评价是一种较为合适的方法。196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控制论专家L.A.Zadeh教授创建了模糊数学, 他认为世上的许多事物都有模糊和非定量化的特性, 这种具有模糊性的事物是常见的, 而当系统越趋复杂时, 越精确的描述将失去意义, 此即所谓的“不相容原理。模糊理论就是通过人们的思考与领悟来量化其模糊性, 其主要是用意是通过隶属函数的建立将其模糊不确定因素来做隶属度的表达。由于模糊理论能定量地处理影响分析和设计过程中的各种模糊因素, 对于处理具有不精确性和模糊性或信息不充足的问题特别具有效力。因此, 作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综合集成的一种常用方法, 模糊综合评价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得到迅速发展并已在经济管理和社会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基本思想就是在确定评价因素、因子的评价等级标准和权值的基础上, 运用模糊集合变换原理, 以隶属度描述各因素及因子的模糊界线, 构造模糊评判矩阵, 通过多层的复合运算, 最终确定评价对象所属等级。

四知识产权证券化研究意义

对中小企业融资和成熟企业健康的资金流通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而且可以拓宽金融行业业务范围完善金融市场。但是目前对知识产权资产的风险分析没有标准的模式和框架, 本文的创新点。分析了知识产权证券化风险的形成机理, 指出知识产权证券化在其交易结构与运作流程上与传统的资产证券化基本相似。分析其交易架构, 可以发现知识产权证券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风险分配和风险控制的过程, 但证券化交易结构的设计不可能化解所有的风险。本文对知识产权证券化风险的评价进行了研究, 认为模糊综合评价是一种较为合适的方法。在评价过程中, 本文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 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项指标的权重。本文的不足是由于知识产权的证券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发起人, SPV, 金融机构和相关法律的支持, 对我国来说只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摘要:知识产权证券化是资产证券化的创新和延伸为知识产权的质押和融资开辟了一个新的路径。作为资产证券化发展的深化, 知识产权证券化无疑有着其自身的价值和意义。本文通过对知识产权证券化的产生发展历史和知识产权证券化的两个成功案例分析, 并找出模糊综合评价分析是知识产权证券化这种影响因素较多的适合方法, 最后提出证券化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关键词:知识产权,证券化,鲍伊债券,梦工场,模糊综合评价法

参考文献

[1]钟基立.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机遇与风险.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6)

[2]权国强.产权抵押在我国文化产业融资中的应用.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3]黄隆华.论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的监管.华东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4]张敏.美国版权证券化的困境分析.上海商学院学报, 2007

[5]黄光辉.知识产权证券化的风险及其防范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 2010

知识产权证券化 篇2

即国家通过立法和执法,以法律规范形式将证券市场运行中的各种行为纳入法制轨道,证券发行与交易过程中的各参与主体按法律要求规范其行为。运用法律手段管理证券市场,主要是通过立法和执法抑制和消除欺诈、垄断、操纵、内幕交易和恶性投机现象等,维护证券市场的良好运行秩序。涉及证券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范围很广,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证券监管的直接法规,除证券管理法、证券交易法等基本法律外,还包括各国在上市审查、会计准则、证券投资信托、证券金融事业、证券保管和代理买卖、证券清算与交割、证券贴现、证券交易所管理、证券税收、证券管理机构、证券自律组织、外国人投资证券等方面的专门法规,几乎遍及证券市场的所有领域。另一类是涉及证券管理,与证券市场密切相关的其他法律,如公司法、银行法、票据法、破产法、财政法、反托拉斯法等。这样,形成一个以证券基本法为核心,专门证券管理法规或规则相补充,其他相关法律相配套的证券法律体系。

经济手段

指政府以管理和调控证券市场(而不是其他经济目标)为主要目的,采用间接调控方式影响证券市场运行和参与主体的行为。在证券监管实践中,常见的有以下两种经济调控手段:

1、金融信贷手段。运用金融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颇为显著。在股市低迷之际放松银根、降低贴现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可增加市场货币供应量从而刺激股市回升;反之则可抑制股市暴涨。运用“平准基金”开展证券市场上的公开操作可直接调节证券供求与价格。金融货币手段可以有效地平抑股市的非理性波动和过度投机,有助于实现稳定证券市场的预期管理目标;

2、税收政策。由于以证券所得税和证券交易税(即印花税)为主的证券市场税收直接计入交易成本,税率和税收结构的调整直接造成交易成本的增减,从而可产生抑制或刺激市场的效应并为监管者所利用;

3、行政手段。指政府监管部门采用计划、政策、制度、办法等对证券市场进行直接的行政干预和管理。与经济手段相比较,运用行政手段对证券市场的监管具有强制性和直接性的特点。例如,在证券发行方面采取上市审批制度,行政控制上市种类和市场规模;对证券交易所、证券经营机构、证券咨询机构、证券清算和存管机构等实行严格的市场准人和许可证制度;交易过程中的紧急闭市等。

行政手段存在于任何国家证券市场的监管历史之中。区别是在市场发育早期使用行政方式管理多些,至成熟阶段则行政方式用得少些。早期证券市场受社会经济诸方面条件制约,往往是法律手段不健全而经济手段低效率,造成监管不足的局面,故需行政手段的积极补充。然而,证券市场毕竟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伴生物,其充分的市场经济特性必然要求伴随市场的成熟与完善,逐步减少行政干预,因为过多的不恰当的行政干预容易形成监管过度,扭曲市场机制。

自我管理

一般证券市场监管均采取政府管理与自我管理相结合的形式。自我管理(或称自律管理)之所以在证券市场管理中占重要一席,相当程度上是西方证券市场发展的历史结果。在市场出现到政府全面介入前的历史演变中,自我管理成为市场管理的主要形式。此外,证券交易的高专业化程度和证券业者之间的利益相关性与证券市场运作本身的庞杂性决定了对自律管理的客观需要。应该看到,政府监管与自律管理之间存在主从关系,自律管理是政府监管的有效补充,自律管理机构本身也是政府监管框架中的一个监管对象。近年来,集中化证券监管和强化政府监管地位正成为各国尤其西方证券市场管理的发展趋势。

知识产权证券化法律问题研究 篇3

关键词:知识产权;证券化;运行;法律完善

1知识产权证券化的运行方式

知识产权证券化是以知识产权为基础资产发行融资的知识产权运营方式,是现代技术创新与金融创新一体化的重要体现。知识产权证券化是指发起人以知识产权未来可产生的现金流量作为基础资产,通过制度设定的组织结构安排,将风险与收益等要素进行分离与重组,并将其转移给特殊载体,由该载体发行可流通权利证券进行融资的整合过程。

首先,知识产权权利人聘请专业机构对知识产权证券化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以确定这种融资方式是其所需要且必要的。

其次,一旦确立了证券发行目标,权利人以转让或者信托方式,将拟证券化的知识产权资产(主要是知识产权在未来一段时间的许可使用费)转给发起人,后者在充分评估的基础上,对该权益打包,构建资产池。

再次,由发起人出面设立一个特殊目的机构(SPV),将拟证券化的资产与发起人的资产相分离,实现破产隔离功能。

接着,进行信用增级和证券评级。为了吸引投资者,SPV必须将拟发行的证券进行信用增级,以确保能按时偿还投资者的债务,减少债务履行不能的风险。

然后,发行发行证券。SPV将分级和评级后的证券销售给不同的目标投资者。

最后,设立专门资金账户。在发行证券的同时,SPV应指定托管银行,设立专门的收款账户以及投资者还款账户。发行证券所获得的资金,用于支付给知识产权权利人,后者达成了其借证券化融资的目的;而资产池中知识产权收益,则进入投资者还款账户,按照规定的期限,用于支付给投资者本息。至此,知识产权证券化过程完成。

2知识产权证券化存在的问题

2.1知识产权本身特点的影响

作为无形财产权,知识产权具有可复制性、期限性、地域性等特点。首先,资产池可能因为侵权、无效等原因致使资产构成变化,以至无法完成证券化过程。其次,资产池中的资产可能因为新技术的出现、人们喜好的变化等产生价值的变化。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技术的变化日新月异,一旦有新的替代技术出现,则原有专利技术可能价值骤贬甚至会一文不值,这样,其专利的许可使用费用就要降低甚至丧失。再次,资产池中资产可能因为强制许可的实施而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其现金流。

2.2知识产权评估存在困难

要对知识产权进行证券化运作,首要的一点,就要对拟证券化的知识产权价值进行评估,以确定其是否值得采取该种运作方式,以及要发行的证券数额。如果拟证券化的知识产权价值较低,则证券化的融资方式并不值得提倡。而知识产权评估,存在这样一些问题。

首先,知识产权价值本身很难评估。知识产权的评估,无论是依据市场法、成本法还是收入法,都很难如有形资产一样,相对准确的评估其价值,这也是由知识产权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其次,知识产权评估机构的发展较为缓慢。目前我国的知识产权评估一般都由综合性的资产评估机构作出,因为采取的评估方法不同,水平差异较大,知识产权的专业性又太强,所以往往导致在不同的評估机构做出的评估结果大相径庭。

2.3知识产权证券化成本太高

将知识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或金融资本,这是几乎所有知识产权权利人的目的。转化的方式也具有多样性,比如许可使用、转让、质押、信托、证券化等,权利人应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一种转化方式。其中,证券化的成本最高,这是由资产证券化本身所具有的精巧的交易结构和知识产权证券化所涉及的复杂的法律关系所决定的。一项知识产权证券化运作,涉及到知识产权权利人、被转让人或被许可人、发起人、SPV、投资者、信用担保机构、信用评级机构、资产评估机构、法律服务机构、审批机构等多种法律主体,其中的法律关系非常复杂。

3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法律完善

3.1确立知识产权转移公示制度

知识产权证券化涉及到知识产权的转移公示。根据《专利法》、《商标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许多知识产权的转让或许可都需要进行审批或登记。但对于知识产权许可使用权的收益进行转让是否应该进行登记或者审批,上述法律法规中并无规定。我国《信托法》中有这样的规定:设立信托,对于信托财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登记手续的,应当依法办理信托登记。但是对登记机构、登记程序等并未作出详细规定。但是,从交易安全和保护善意第三人的角度出发,知识产权证券化还是应该履行登记程序,至于登记部门,如果是专利或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证券化,由权利人和发起人及SPV共同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申请;如果是商标权证券化,则应向商标局提出;如是植物新品种权证券化,则应向农业部或林业部提出。履行了登记程序,即视为向社会进行公告。

3.2确立SPV的法律地位

SPV的设立通常有两种模式:信托模式与公司模式。前者是由信托投资公司等从事信托业务的法律主体担任发起人成立SPV,以完成证券化操作,信托的独立性使得这种证券化运作具有了“破产隔离功能”。至于公司模式的SPV,因为作为证券化载体的SPV通常只拥有拟证券化的资产,其规模难以满足《公司法》或《证券法》对证券发行主体设立的最低资本金要求,所以这种模式目前采用极少。为了明确SPV的法律地位,本文赞成这样的观点:首先,改变信托的私募限制,增加受益凭证的流动性;其次,对于公司模式的SPV,由于SPV的载体属性要求其设立程序简单,管理便利,资本金要求不高,所以应按《公司法》中的分类,把SPV规定为有限责任公司,规划一个较低的资本金标准并简化其经营管理,并不受其存续年限和盈利状况的限制。

综合上述问题,我们建议,资产证券化进行专门的立法,并将知识产权证券化纳入其中,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与知识产权证券化相关的一系列法律问题。

参考文献:

[1]杜鹃.知识产权证券化的风险防范[J].法制与社会, 2008,(16).

[2]钟基立.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机遇与风险[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7,(6).

知识产权证券化趋势研究 篇4

知识产权证券化是指企业将其拥有的知识产权或其衍生债权,移转到特设载体,再由此特设载体以该等资产作担保,经过重新包装、信用评价以及信用增强后发行在市场上可流通的证券,借以为发起机构进行融资的金融操作。从本质上来看,知识产权是资产担保证券的一种,但由于基础资产的知识产权所具有的特殊性,其在与一般的担保证券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第一,资产证券化与知识产权担保融资存在着差别。知识产权证券化以资产信用为支撑,采用的是结构性融资方式,而知识产权担保融资则不具备上述特点。第二,知识产权担保融资的对象是银行,而知识产权证券化采用的是证券融资形式,面向的融资对象是资本市场,其实现了技术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有效连接,能够更为广泛有效的利用各类资本。

自1997年Pul1.manGroup以DavidBowie音乐的预期版权许可使用费为支持发行证券融资获得成功后, 知识产权证券化在欧美以及日本等地都获得了较快发展。近几年, 它已成为国外企业的一种较为常见的创新性融资方式。而在我国随着近年来知识产权专利越来越受到重视, 也开始有企业尝试通过该种方式进行融资。统计数据表面,我国目前的专利申请总量已超过200万件,而发明专利受理量的年增长率也超过25%。通过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方式进行融资开始成为很多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融资渠道之一。

二、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的优势与积极作用

知识产权证券化与一般融资方式相比,具有成本低、风险小等显著优势。同时,知识产权证券化对于企业发展还具有一系列积极意义。

(一)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的优势

其一,利用知识产权证券化方式进行融资成本较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的年利率最低为5.76%,企业债券的利息为每年3.5%-5%,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的年收益率为2.3%-4.3%,由此可见,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与其它融资方式相比,成本更为低廉且回报更为丰厚。

其二,实现难度较低。对于一些从事高新技术产业的中小企业而言,由于其自身经济实力有限,很难通过商业银行贷款、上市发行股票等渠道获得自身经营和发展所需的资金。而采用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进行融资,因其门槛较低,就相对容易实现的多。通常情况下,只要企业自身拥有较高质量的知识产权资本,且这部分知识产权能够产生稳定的现金流就可以通过证券化的方式来获得融资,相比较其他方式而言,这种融资渠道的实现难度最低。

其三,融资风险较小。一般情况下,企业通过商业银行贷款和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进行融资,会使企业负债水平提高,而如果采取发行股票方式融资,则可能会削弱原股东对企业的控制权。而采用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方式进行融资,可以有效避免上述两种问题的发生,企业的负债水平既不会因此大幅提高,原企业股东的控制权也不会受到威胁。

其四,不改变知识产权的权属。采用知识产权证券化方式进行融资之后,知识产权仍归企业自身所有,知识产权并未丧失。而如果采用传统的知识产权质押方式向商业银行贷款,则企业一旦无力偿还银行贷款,其知识产权就面临被拍卖的危险,并进而导致企业最终丧失知识产权的所有权。由此可见,从产权归属的角度来分析,通过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也是一种较为稳妥的方式。

(二)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的积极作用

首先,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能够加快高新技术的转化速度。目前,我国很多科技型中小企业虽拥有大量的知识产权资产,但由于其经营风险较高且信用水平较低,很难通过传统融资方式获得资金支持,这严重影响了企业技术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的速度。而知识产权证券化突破了传统融资方式的限制,为企业提供了更为便捷和有效的融资渠道,从而显著提高了技术成果的转化速度。其次,知识产权具有杠杆融资作用。一方面,知识产权证券化的融资额通常大大高于知识产权担保贷款额,这有利于企业利用最少的资本来获得更多的资金。另一方面,通过知识产权证券化过程中所发行的ABS的票面利率明显低于银行知识产权担保贷款利率,企业的融资成本大幅下降,其可用资本的金额也就相应提高了。此外,知识产权证券化还可以将企业知识产权的持有风险有效的分散给各类资金提供者,从而降低自身风险。

三、促进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的思路及对策

(一)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的发展思路

当前,我国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已具备一定的条件且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从国外的实践来看,知识产权证券化主要包括通过专利、商标权和版权等资产来进行融资。近年来,我国这几种知识产权的增长速度和实际规模均呈现较为有利的发展趋势。企业通过证券化融资用自身持有的知识资本为其经营活动筹措到了大量的资金,这对于企业的持续经营和稳定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未来企业可将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作为一种有效的融资工具。而知识产权证券化产业要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全面依靠国家、行业、企业等各方的共同努力。

(二)促进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的对策

其一,扩大知识产权支撑证券的资金供给。目前,我国知识产权类资产融资的主要支持对象主要包括商业银行、基金机构和保险公司等。比之传统渠道来说,通过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的资金供给渠道还相对有限,且由于受到各类法律法规和操作程序的限制,这部分资金的量也相对有限,并非每一家有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需求的公司都能找到合适的证券类资金供给机构。因此,要促进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的全面发展,国家必须以行政和法律等手段来鼓励证券机构参与到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过程中,确保企业可以获得充足的高质量的支撑证券资金支持。

其二,政府要加强对知识产权证券化产业的监管。作为一个新兴产业,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市场必须要建立严格的制度和规范。对此,政府应充分发挥其经济管理职能,通过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主管机构等方式,在政策导向、市场监督管理等方面切实保障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的有序进行。特别是在我国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产业发展的起步阶段,政府必须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度介入到产业内部,以便及时获取产业实时发展情况,并为知识产权证券化提供足够的信用,以增强投资者信心,有效预防和化解融资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类风险,促进我国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渠道的健康发展。

其三,加快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的相关法律制度建设。目前,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用以规范信贷资产证券化运作,但这些法律法规中并未涉及对知识产权证券化问题的相关规定,这就导致在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过程中的一些问题缺乏有效的法律依据,一旦发生争议,根本没有评判标准。针对这一情况,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完善知识产权证券化相关法律,特别是对于知识产权的抵押、转让、合同变更等重要事项,必须以法律的形式予以规范,从而全面保障利益相关各方的合法权益,确保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的有序和高效运作。

其四,适当减免知识产权证券化相关税负。根据我国税负规定,在进行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过程中,需要支付一定比例的税负。具体税负水平为营业税5%,印花税0.3%-0.5%之间。这样的税负比例看似较低,但由于资产证券化往往高达上亿元的交易额,按此比例纳税,税金总额将吞噬大部分利润,证券化效益优势将不复存在。因此,我国应适当对现行税法予以修订,免征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和印花税等税负项目,以降低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的税负成本,鼓励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证券化方式进行融资。

其五,对会计制度进行适当调整。从会计制度上来看,我国目前仅颁布了《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会计处理规定》,而针对知识证券化业务方面的会计制度还属空白。在缺乏明确的会计核算依据的情况下,资产证券化相关信息的确认、计量,以及财务报告的最终生成都面临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会严重影响融资效率和最终效果。因此,我国财务相关部门必须结合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的实际财务需求,对现行会计制度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正,并有针对性的制定一些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具体会计制度,从而确保相关事项能够得到客观、规范、公允的核算。

其六,建立权威中介机构。企业进行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由于涉及金融和技术等领域,其运作过程相对较为复杂,会同时涉及到法律、保险、信用评级等多个环节。而要确保这些环节不出现严重问题,有必要引入专门的中介机构来帮助企业进行融资运作。但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还缺乏较为权威的中介机构,且现有机构的执行力和执行效果也并不十分理想。因此,必须设置较高的行业门槛,严格执行各项行业标准,以便促进专业性强,权威性高的中介机构介入企业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过程,促进行业整体业务素质的不断提高。此外,有关方面还可以通过制定严格的行业规范和相关制度标准来进一步提高中介机构的执业能力。

参考文献

[1]何丽梅、周婕:《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的可行性与途径分析》, 《财会通讯》 (理财) 2007年第7期。

证券知识 篇5

证券公司是指依照《公司法》和《证券法》的规定设立的并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审查批准而成立的专门经营证券业务,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

证券账户是指证券登记结算机构为投资者设立的,用于准确记载投资者所持的证券种类、名称、数量及相应权益和变动情况的账册,是认定股东身份的重要凭证,具有证明股东身份的法律效力,同时也是投资者投资者应根据自己的财力合理决定投资金额。

证券开户流程:

一、准备证件:准备好身份证原件+银行卡。

二、电话预约:不管您是想开户、还是转户、或者是介绍客户,请一定电话预约,这样就可以享受以下一些服务和优惠:

A、可有效避免了不必要的排队;

B、可有效避免了业务不熟造成的困扰;

C、可免费帮您申请精美礼品和有关优惠活动;

D、可提供“一对一”理财经理专业顾问式服务;

E、你不只是我们公司的客户,更是我们客户经理的客户。

F、如果您周一至周五工作在身,提前预约我们可帮您安排在周六周日开户。G、如果你开户后在异地,我们可以为您提供更多方便。

三、填好开户资料

知识产权证券化 篇6

权金融到底有多火?据招商证券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网络文学市场达96亿元,“电影+电视剧+网络剧”市场规模逼近千亿元,网络游戏市场规模突破1325亿元,互联网三巨头百度、阿里、腾讯纷纷斥巨资布局文化产业,无不印证产权金融市场的火爆。更有业内人士表示,2015的千亿元规模的数字产权交易仅是一个开始,未来市场将达万亿元规模。

而在股市盛衰不定的关口,早已经有投资者将目光转向了产权证券化市场,借着泛娱乐产业发展的春风,继续“钱生钱、蛋生蛋”的游戏。

数字产权价值几何?

数字产权交易越来越火爆。数字产权的全产业链开发,简言之就是从版权交易,到游戏、影视内容的制作发行,再到周边、玩具等实体物品销售、艺人经纪、粉丝经济等一系列衍生产品的开发。

很多人认为数字产权就是IP,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字面粗译为“知识产权”,特指具有长期生命力和商业价值的跨媒介内容运营。知识产权包括很多,小说、电影、电视剧、游戏、动漫、戏剧、音乐、综艺产权等。其实,数字产权领域更广,除此之外还包括虚拟货币、游戏卡、游戏装备、限量版周边等。

在经济成熟的发达国家,产权能直接影响行业主要市场的大格局,而在国内,热门的网络文学作品通过互联网平台积累大量粉丝,同样表现出极强的IP效应。

目前而言,数字产权千亿元规模的市场只是一个开始,其未来的市场规模不可估量。

“文化金融与传统金融是一脉相承的,是未来的发展方向。”91金融联合创始人吴文雄向《经济》记者分析称,在信用体系缺失的情况下,金融机构过去承担着信用背书的功能,使得整个社会的融资成本非常高,对小企业没办法服务好,它们在整个流动性的“海洋”中感到非常“干渴”,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到来,这种场景正在逐渐被改变。

未来在金融领域,也将形成以用户为主导的粉丝文化、用户文化和价值文化,这是未来社会注定要形成的商业业态,银行、券商包括互联网金融平台都要发生改变。“当一个企业已经能够跟它的用户进行深度的互联,它的数据就很有价值,就可以为用户提供更为丰富的金融服务,例如一个作家,该如何向他的粉丝推荐他的产品呢?这些都是传统机构转型要考虑的问题。”吴文雄表示,传统的金融机构都要面临去中介化的形势,不仅能为用户设计和提供金融产品,也要能在公司和客户之间建立一个纽带,进而创造一种以价值为导向的商业模式。

“供给侧改革就在讲这个东西,要消化落后产能,用知识型经济去推动社会生产力。”吴文雄认为,在这个背景下,未来的金融机构要具备金融产品设计能力、营销运营能力以及品牌包装能力,考虑到未来文化将是最好的商业社群,这样的公司在文化领域将能创造更高的价值。

在他看来,如何把800元的东西卖到8000元,提高文化附加值,用供给侧推动需求侧,是非常有发展空间的,和现有的金融业态会逐渐趋同。“中国人银行里的储蓄资产和非信贷资产,肯定会极大地扩充这个市场,至少是上万亿的规模。”

为了促使产权交易更加规范化、市场化,中国证监会、银监会、商务部、文化部、中宣部、广电总局等8个部委联合审批成立了数字产权交易平台,计划于2016年3月1日正式上线。该平台的核心职能是为IP全产业链的网络游戏、文学、动漫、影视等多领域提供规范的交易融资服务、完整的纳税服务,为IP拥有者、IP开发者、运营者提供一个用产品权益以及产品投融的平台。届时,通过在数字产权交易平台的类证券化交易,不上市也可以融资。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认为,建立这个平台有助于数字产权商业化和市场化的运行,如何保护和提高效率是它的核心内容,让市场来为数字产权的生产者和投资商建立交易的机制是很有必要的。他还告诉《经济》记者,“数字产权在创新领域是比较好的一项产品,目前也是国家比较鼓励的一项业务,和我国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密切相关”。

数字产权是和互联网行业发展、科学技术发展有一定关系的。艾瑞咨询分析师李超对《经济》记者表示,每轮的技术发展都能改变公司的组织形态,一般来说,公司上市或者通过资本化运作都是以公司为主体去融资的一个过程,但是数字产权交易这种平台有点打破原有的概念。“现在是以这种新奇的点为主题的商业运作模式,在未来则将是一种新的组织形式。”

产权作为一个经济价值能见度高、盈利模式清晰的、变现能力快的商品,蕴含着巨大的机会和潜力。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对《经济》记者称,现在产权能够利用证券化来使融资更为便捷,这也是一个大趋势。

产权证券化怎么玩?

数字产权交易平台对即将上线的电影、游戏及具有收藏价值的衍生品等数字产权进行评估,然后再进行证券化拆分。投资者可以像买股票一样,投资一部电影、一款游戏甚至限量版的衍生品,这个平台可以让用户更好地参与到产权经济领域,由观众变成用户,由旁观者变成参与者、投资者。

证券化是产权交易的大趋势,李大霄表示,我国现在的证券化率还比较低,可以实现证券化的领域和空间都非常广阔,离达到成熟市场比较高的证券化率还有很大的距离。

赵锡军则认为,产权交易不是全都向证券化的方向发展,在产权交易证券化的运营过程中,特别要防止证券化中间的投机炒作和风险失控。“比如天津建了个文交所,它不是数字产品产权,而是相应的文化产品的产权,把它证券化后进行交易,这种方式的交易投机性强,如果控制不好就会带来风险。”

但也不可一概而论。一个数字产权的市场前景可以根据粉丝基础、开发价值、行业数据去评估,相对来说,产权以证券化形式交易的风险还是比较小的。

国内版权、文化金融意识都起步较晚,因此要想在文化经济的大版图中脱颖而出似乎是比较难的。而在美国,已经有一个专门为实现资产证券化信用级别的特设载体SPV,已经有完整的操作流程。

nlc202309090007

由于数字产权交易平台由具有全国交易资质的交易所支撑,加上该平台的核心成员从事数字文化虚拟产品近十年,在国外运营模式的前车之鉴后,国内文化产权的证券化运营模式也非常值得期待。

“目前有这条路来帮助公司,提供资金支持,说明这是一个可行的方向”,在李超看来,未来会有什么新的方向还需要业内去探索,如果至少有一单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成行的话,后续市场都会去跟进的。

投资者如何分羹?

产权交易证券化市场将成为万亿投资蓝海,在其运营过程中又有哪些投资机会呢?

进入2015年之后,电影证券化操作模式带来的成效十分抢眼。举个例子,《大圣归来》证券化的运作吸引了89位投资人的780万元资本,电影下档后投资人共获得本息约3000万元的回报。那么,作为普通投资人,要如何参与到电影投资中去?

现如今的电影证券化,可以理解为是一个电影项目立项之后,发行方以电影版权所蕴含未来的预期收益为基础保证,由数字产权交易平台进行收益权份额转让,从而募集到电影拍摄、制作、宣传所需的资金的一个过程。通过证券化操作,打通了电影发行方和投资人、粉丝之间的资金融通。

赵锡军表示,其核心还是要有高质量的数字产权产品才行,如果没有,只是把钱投进去炒作,那带来的不是市场化的健康发展,而是大量的投机产生泡沫,一旦泡沫破灭就会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损失。

“如果把这些产品打包成老百姓能接受的金融产品,比如某信托或某文化基金产品,这个机会就是所有人的”,李超认为,如果是交易一个更原始的产权,那就需要投资人的门槛更高。

这其中也是有很多投资机会的。在李大霄看来,一些还没有上市只是在作品阶段的项目,都可以通过金融机构来实现证券化,投资方能够投资早期的作品也是一个好的方向,“有一些大的作品所需金额很巨大,单人投资可能会很困难,通过证券化也会让这些单价很高的作品或项目实现收益”。

每个项目的投资时机都很重要,那么,投资者要如何正确把握其中的机遇呢?

李超认为,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可以找一些证券公司来帮助他甄选这些平台的金融产品。“对于金融风险投资机构来说,它们专业性更强,自己直接去看就可以。”

但也不是绝对没有风险。李大霄表示,这个行业的投资专业性很高,退出的便利程度和安全很重要,如果这个市场不规范或交易不通畅就会有风险,严格的监管和交易的规范运作、机构化运作是很重要的。

尽管数字产权的市场规模已经迎来万亿元市场,但是大众参与渠道十分有限。以目前的情况来说,赵锡军建议普通投资者不要介入,“数字产权交易非常有专业性,因为产权产品将来市场化以后能不能真的销售出去很难确定,投资者很难把握这种还没有形成市场的产品”。

李超则认为,看好这个行业的投资者现在都可以去关注这个市场,“现在去挖掘,如果有好的资本介入应该可以淘到还没被发现的好项目,同样,好的资本介入之后其他的项目也会向这个市场聚拢”。

“投资这个市场最合适的还是在项目早期”,李大霄认为,各个阶段都有投资机会,但早期的投资风险和收益都会大一些,而在末端,虽然投资风险小一些,但投资收益也会小一些。

产权金融也要普惠

在过去,文化产业包括数字电子技术产业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很难去适应传统的企业运作模式。李超对《经济》记者称,目前产权作为一个新生的事物急需金融方面的支持,从金融体系来讲,就是开放了一种新的金融市场去扶持这些新事物的发展,所以文化和金融绑定也是必然的。

对此,吴文雄表示,如何把文化和金融结合起来,就需要一些好的产品设计,可能会是一种类似于众筹的商业模式,但又有所不同。“例如一款紫砂壶,在了解它所有的成本项之后,对标它的市场价格,设计好相应的权益,让用户认同之后,还能够给项目方一定的获益空间,我们就变成一个很好的桥梁,完成一个高溢价的传递。”

“这个金融市场在过去累积了大量的壁垒,它的正常运转需要打破这些壁垒,恢复其流动性,众筹就是一个趋势。”吴文雄表示,文化众筹能走多远还要看这个社会的压力和动力有多大,需要社会服务体系的成熟作为支撑。

在赵锡军看来,文化与金融的融合实际上更多的是把文化的产品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一些投资解决掉,目前它还不是一个大众的投资商品,如果在这个领域由更具专业性或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机构去投资,就不会出现失控。“当然,目前也有很多商业银行在做数字产权的贷款,比如影视类、文学类作品等,也有一些网络公司在做一些文化产品的众筹,但普通投资者获得收益的可能性很小。”

文化与金融的融合才刚起步,这个方向有很广阔的前景。李大霄表示,目前文化领域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就是文化人如果得不到长期投入或金融的支持,他们的前半辈子就过得很苦,成名之后才会获得大的财富,所以导致收入曲线的不平滑,“这样也会导致一大批的年轻人畏惧文化领域,所以如何让文化和金融能够更好地融合是一个大的课题”。

据了解,整个发展中国家40%的家庭有积蓄,其中72%的普通人对于基础金融理念、风险意识的认知非常浅,对金融产品多半持保守观望的态度。基于这样的现状,未来只有有效地、全方位地为大众群体提高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增强投资用户对金融服务的获得感,让投资群体及时获取价格合理、便捷安全的普惠金融服务,才能刺激大众的理财需求。而数字产权交易如电影、游戏能带来的收益能见度相对比较清晰,新有交易模式相对可以止损,在这样的情况下,文化金融产品是容易达到普惠的目的。

从产品本身来说,普惠金融是国务院近期提出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在文化产权领域,相关数字产权交易平台的交易模式尚不成熟,交易设计和利益分配并非健全。当行业要向普惠发展,必定有一个自我平衡的过程。

“对这个市场培育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限定投资者的最低投资限额,要限定最高投资限额,这样风险就可控,能满足监管机构对于新兴市场的风险把控需求”,李超表示,文化产业、创意产业、科技产业等都需要普通用户去认知,把标准放低,让普通投资者可以参与投资,也是把这个产业的培育往前推了一把。

目前在我国整个文化金融体系还在一个探索的过程中,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方向。李大霄认为,用建立基金的模式来开拓这个市场会更安全,也更有实力和规范效应,“让机构去开拓基金、信托或证券化的产品,才能够让文化金融市场的规模越来越大,也更顺畅地运作发展”。

知识产权证券化 篇7

一、知识产权证券化风险隔离机制

在知识产权证券化过程中, 其风险隔离机制的设计直接影响着整个资产证券化运作的效率 (Efficiency) 和效益 (Effectiveness) , 是知识产权证券化交易基础性的和关键性的制度设计。

(一) 知识产权证券化基本架构与运作流程。

知识产权证券化是指发起人把具有可预期现金流的知识产权作为基础资产, 通过对该基础资产中的风险与收益要素进行分离和重构, 转移给特殊目的机构 (SPV) 并由该机构发行基于基础资产预期现金流的可以流通的权利凭证, 从而实现融资的过程。[2]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最大益处在于证券化大幅度提高了知识产权资产的流动性, 使得权利人可以提早取得数年后才能产生的货币价值, 从而达到融资的目的。[3]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基本架构和流程表现为:一是由发起人从其资产中选择合适的知识产权资产组成资产池, 并将其转移给特殊目的机构 (SPV) , 使其用于证券化的基础资产与原始权益人的其他资产区别开来, 使得原始权益人对该基础资产没有追索权。二是为吸引更多的潜在投资人, 特殊目的机构 (SPV) 采取信用增级 (Credit Enhancement) (1) , 再进行信用评等, 并将结果予以公告, 作为投资者投资决策的参考。三是发行证券。特殊目的机构 (SPV) 按照计划发行证券, 将获得的发行收入作为支付购买基础资产的价款付给发起人, 以实现发起人的融资;而购买该证券的投资者获得未来一定时期内基于该基础资产的现金流收益权, 以获取投资回报。四是后续服务。证券发行后, 需要相应的服务机构对证券化的资产池进行管理, 负责收取和记录资产池产生的现金流量, 并将相关收益交给特殊目的机构 (SPV) 等。

(二) 知识产权证券化风险形成机理。

从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基本架构和交易流程来看, 与传统的资产证券化一样, 其核心都是围绕着风险隔离而展开的融资活动, 是一个风险分配和风险控制的过程。[4]这里的核心问题是, 发起人将作为基础资产的知识产权的未来收益权出售给SPV后, SPV作为发行人, 其发行证券的信用不是来自发起人而是来自该基础资产。证券发行完成后, 一方面, 发起人通过获得发行收入实现了融资, 基础资产的未来收益和风险与其无关。另一方面, 投资者凭借其持有的受益凭证而获得基础资产未来现金流收益权, 同时承担与此相关的收益风险。这就形成了发起人和投资者在风险分担上的不对等, 当证券化运作中基础资产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不能及时向投资者支付本息时, 知识产权证券化的风险也就随之产生了, 进而可能导致证券化交易的失败。为了平衡投资者的利益和提高证券的吸引力, 就需要通过风险隔离机制来减少或消除投资者的风险。因此, 风险隔离机制的构建就好像在发起人、发行人与投资人三者之间形成了一道“防火墙”, 使资产证券化交易风险与发起人风险无关, 而只与证券化资产风险有关。[5]

(三) 构建风险隔离机制的主要手段。

在知识产权证券化的过程中, 主要是通过两个手段来构建风险隔离机制, 实现风险隔离:一是在交易结构中设立一个具有破产隔离功能的特殊目的机构 (SPV) , 使之成为“破产隔离的载体”;二是发起人将基础资产转移给该特殊目的机构 (SPV) , 实现基础资产的“真实出售” (True Sale) 。[6]在知识产权证券化中, 构建特殊目的机构 (SPV) 是整个交易过程的关键, 直接关系到融资的成败。这里的关键是:设立SPV这个专门机构的唯一目的就是实现知识产权的证券化, 该机构没有其他业务领域。当原始权益人或发起人将基础资产出售给SPV后, 即使原始权益人走向破产清算, 已出售的基础资产也不会被列入清算资产的范围, 从而原始权益人或发起人的破产风险不会转嫁到投资者那里;而“真实出售”的基本目标就是使SPV获得对 (基础资产) 的合法权利, 拟证券化资产与发起人其他资产有效分离, 使其不受发起人自身财务状况的任何影响。

二、风险隔离机制之SPV的构建

特殊目的机构 (SPV) 是为了知识产权证券化而专门成立的具有独立主体资格的实体;它的设立使基础资产与发起人的风险隔离开来, 也使SPV的自身破产风险实现隔离, 成为远离破产的实体;SPV的组建, 并不需要实际的大量资产, 是典型的“空壳公司”。从当前欧美发达国家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实践来看, 特殊目的机构 (SPV) 主要采用公司型SPV、信托型SPV及合伙型SPV等三种形式, 分析如下:

(一) 公司型SPV。

公司型SPV即SPC (Special Purpose Corporation) 是按照公司法规定而设立的公司, 是最为常见的资产证券化运作的一种组织形式。对SPC来说, 一方面, SPC作为独立的法人实体, 其独立性得到各国法律的认可, 是进行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国家和地区大都采用的方式。例如, 在美国知识产权证券化中, SPC是SPV常用的、最为有弹性的组织形态;采用SPC, SPV还可以发行多种类型的证券对知识产权产生的预期现金流进行重组和分割, 把优次级资产组合起来发行不同级别或多种支付来源的证券;SPC还可参与各种证券化资产的转让交易, 增加了SPV的灵活度, 鼓励投资者的选择。因此, SPC可以起到扩大资产池的规模从而摊薄初始发行费用的作用。[7]另一方面, 在实践中, SPC也面临一些问题。作为纳税主体, SPC必须依法纳税, 在现实中难以避免双重税负, 必然增加了证券化运作的成本。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 对公司制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都有比较高的注册资本和盈利门槛, 这样自然增加了创新型企业融资的成本, 甚至将大量中小企业拒之门外。

(二) 信托型SPV。

信托型SPV即SPT (Special Purpose Trust) 是指发起人与SPT建立一种信托关系, 将拟证券化的资产信托给SPT, 并由其作为发行人来发行证券进行融资。信托的特点体现在信托财产所有权不属于委托人, 而是由受托人SPT享有;同时, 信托财产又与受托人自身的财产相分离。信托方式是国际上资产证券化的典型模式之一。美国早期的资产证券化大多采用信托模式, 通过信托机制来实现资产证券化所需要的资产分隔。由于SPT能够有效地保持信托财产的独立性, 使信托财产所有权与收益权分离, 更好地实现了破产隔离的目的;SPT具有降低运作成本的功能。例如, 在美国税法中, 信托是可免税的, 从而相对于SPC, SPT由于税负的减少降低了运作成本;同时, 类型多样的信托形式又为SPT进行各种资产类型的证券化运作提供了便利。2001年4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为我国知识产权证券化过程中SPT的设立提供了法律制度基础。

(三) 合伙型SPV。

合伙型SPV一般分为无限合伙型SPV和有限合伙型SPV两种。在资产证券化实践中一般采用的是有限合伙型SPV。有限合伙型SPV通常由负无限责任的普通合伙人 (破产隔离实体) 和负有限责任的有限合伙人 (投资者) 组成, 将募集资金购买合伙人的基础资产, 由普通合伙人进行经营, 并负无限清偿责任, 而有限合作人仅就自己出资部分承担风险和分享利润。在有限合作形式下, 有限合伙人提供资金, 普通合伙人提供管理, 各司其职, 各负其责。从资产证券化的实践看, 合伙型SPV在美国多有实践, 但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较少采用。按照美国的税法, 合伙企业是一种免税实体, 合伙型SPV的一个重要优势就在于它可避免双重税负。但是, 在合伙形式下, 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的债务需要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这就使普通合伙人的破产风险与合伙企业很难完全分隔开来, 从而增加了证券化运作的不确定性。在我国, 虽然也已经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 但考虑到我国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发展基础及合伙型SPV的特点, 现阶段采用合伙型SPV的可能性不大。

三、风险隔离机制之“真实出售”

知识产权证券化过程中要实现风险隔离, 除了构建具有破产隔离载体的SPV之外, 还要使发起人将作为基础资产的知识产权真实出售给SPV。在这里, “真实出售”是指发起人将与拟证券化资产的有关收益和风险转移给SPV, 使之获得对资产的合法权利。

(一) 基础资产“真实出售”的主要方式。

基于知识产权资产本身的特殊性, 在实践中其“真实出售”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形式:更新、让与及信托。一是更新 (Novation) (2) 。在证券化过程中, 更新指的是通过终止发起人或原始权益人和原始债务人之间已经存在的某种合同关系, 再由SPV与原始债务人按原合同主要条款订立一个新合同来替代原合同, 从而, 把发起人或原始权益人和原始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转换为SPV和原始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 实现基础资产由发起人向SPV的转移。更新的特点在于它割断了发起人与原始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 并使SPV与原始债务人之间建立起新的债权债务关系, 是一种严格而有效的资产转移方式。但在知识产权证券化中, 更新的方式较少用到。原因包括:更新要取得原始债务人 (被许可人) 的同意, 逐一去征得众多被许可人的同意, 过程繁琐困难;更新消灭了原始债务人与发起人的联系, 对于那些想与债务人保持业务联系的发起人也多不倾向于此方式;知识产权许可协议往往还需到有关政府管理机关进行注册备案。二是让与 (Assignment) 。让与是指发起人以获得一定的收益为“对价”而将基础资产的权益和风险转让给SPV的方式, 该方式无须更改、终止原有的协议, 只需通过一定的法律手续, 直接把基础资产转让给SPV。就知识产权证券化资产转让而言, 发起人将基础资产转让给了SPV, 则SPV成为新的资产所有人。从世界立法模式来看, 债权让与的立法主要有三种:自由转让、同意转让和通知转让。通知转让或同意转让需要经历通知 (大量的) 债务人或征得 (大量的) 债务人同意的复杂过程, 客观上增加了资产转让的成本, 这对于大规模债权的转让是不利的。[8]三是信托 (Trust) 。信托是指委托人 (发起人) 将拟证券化资产委托给受托人, 由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 按照委托人的意愿对该资产进行管理和运作的制度。信托制度之所以被运用于资产的风险隔离, 主要原因就是信托财产所具有的独立性特征。在信托方式中, 基础资产的“真实出售”和SPV的“破产隔离”是同时完成的。信托制度源于英美法系, 在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实践中, 信托的方式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自20世纪以来也为大陆法系的国家陆续接受和使用。在我国, 以信托方式实现资产转移在业界也已达成了广泛的共识。

(二) 基础资产“真实出售”的判断。

基础资产“真实出售”的方式对投资者并没有实质性影响, 关键是要达到“真实出售”, 将基础资产隔离于发起人的破产风险之外。从法律上看, 虽然发起人与SPV之间签署了资产转让的协议, 也完成了交付, 但并非一定就完成了“真实出售”。

1. 关于“真实出售”的判断标准。

判断一项资产是否是“真实出售”主要的准则或标准有美国的FAS140、英国的FRS5、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IAS32和IAS30等。这些准则基本强调两个方面的衡量:从发起人 (资产转让人) 角度看, 必须是资产完全脱离发起人的控制和影响, 除非按照市场价格进行回购, 否则不能重新获得资产;从SPV (资产受让人) 角度来看, 则SPV必须拥有对资产进行自由处置并由此获益的权利。一般情况下, 只有具备了下列三个条件, 资产转移才能被认定为“真实出售”:一是意思表示真实。意思表示真实是指资产转让人将资产转让给受让人进行销售而不是进行融资担保。二是价格公平合理。在资产转让中, 资产的定价必须符合公平市场价值 (Fair Market Value) , 否则就有可能被认为是欺诈性转让而被视为无效或被撤销。三是权利完全转移。与有形财产相比, 知识产权的权利归属要复杂得多, 权利完全转移就意味着基于知识产权资产的主权利和从权利都已经实现全部转让给了SPV。

2.“真实出售”后发起人与SPV的关系分析。

“真实出售”后发起人与SPV的关系可从下列几个方面分析:一是追索权。追索权指发起人将基础资产转让给SPV后, SPV由于基础资产本身风险而导致的损失对发起人所具有的要求补偿的权利, 其实质是资产风险的分配问题。在美国, 追索权的存在并不必然影响资产的“真实销售”性质, 而是要具体分析追索权的程度。一般认为, 对发起人的追索权, 如果没有高于以资产的历史记录为基础合理预期的资产违约率是适度的;而全额的追索权将使发起人承担资产的一切风险, 这将导致交易被定性为担保贷款。二是剩余索取权。剩余索取权是所有权的重要体现, 拥有剩余索取权的人一般被认为是所有权人。在知识产权资产“真实出售”完成后, 剩余索取权应当转让给了SPV。如果在合同中约定将一定比例的剩余利润返还给发起人, 就表明发起人对该资产仍然具有控制权, 那么该转让将不构成“真实销售”。三是“核心资产”问题。一般而言, 一旦知识产权资产被“真实销售”后, 该资产就会从发起人的破产财产中分离出来了。但美国破产法院在Days Inn案中所创设的“核心资产”原则让投资者重新面临了发起人的破产风险。[9]该原则以被转让的知识产权资产构成了发起人的核心资产为由, 出于破产重整需要将被转让资产划入到破产财产范围中去。为了应对破产法律制度对资产证券化的影响, 美国知识产权证券化实践中也产生了一些新的交易结构设计以绕开“核心资产”原则的适用。四是“实体合并” (Substantive Consolidation) 问题。在知识产权证券化过程中, 除了严格按照“真实出售”的标准向SPV转移知识产权, 同时还应防范SPV“实体合并”的风险。“实体合并”, 从法律的角度看, 是指由于符合某种条件, SPV被视为发起人的从属机构, 其资产和负债在发起人破产时被归并到发起人的资产和负债中, 视同为一个企业的资产和负债;从会计处理角度看, 是指SPV的账户被合并为发起人的账户, 原来已经转让的资产重新又回到了发起人的资产负债表上, 使发起人融资的表外处理变得不可能。[10]在美国的司法实践中, 尽管存在着运用“实体合并”的传统, 但法院并不轻易地行使这项权力, 而是在综合考虑众多因素的基础上对是否要将SPV与发起人合并实行个案解决办法。

四、完善我国知识产权证券化风险隔离机制的建议

(一) 实行政府主导模式推进。

从发达国家知识产权证券化的经验看, 在知识产权证券化发展的初期, 政府的有效介入和引领是非常关键的。对我国而言, 证券市场的发育还不完善, 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发展还是比较初级的, 需要政府积极发挥主导作用, 把握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总体方向, 成立相应的政府专门机构, 制定相关的政策和具体实施方案, 及时解决证券化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知识产权证券化逐步成熟后, 政府逐步退出, 最终过渡到市场主导型证券化模式。政府主管部门的职责表现在:制定导向性的政策, 研究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具体实施方案, 协调各种立法的冲突, 选择企业进行试点推进以及对证券化过程实现监督管理等, 从而促进知识产权证券化的规范、快速发展。同时, 应当组建具有政府背景的特殊目的机构 (SPV) 。由于该SPV是基于政府背景设立, 使知识产权支持证券的信用等级得到提高, 能够节省信用增级成本, 起到良好示范效应。

(二) 完善构建SPV的相关法律。

1. 我国《公司法》的相关规定。

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设立有限责任公司, 必须在股东法定人数、股东认缴的出资额、公司章程、公司名称和组织机构、公司住所等方面符合有关规定和条件;设立股份有限公司, 必须在发起人法定人数、公司股本总额、股份发行及筹办事项、公司章程、公司名称和组织机构、公司住所等方面符合有关规定和条件。这些在注册资本、公司住所及经营人员等方面的管理和控制, 对实际上为“空壳公司”的SPV的设立来说, 无疑增加了交易成本。针对SPV的情况, 可考虑在《公司法》中作出特殊规定, 降低SPV设立的门槛, 对注册资本不设置最低限额的要求, 并尽量简化SPV设立的条件和程序, 明确其法律地位, 赋予其发行知识产权支持证券的主体资格。

2. 我国《证券法》的相关规定。

我国《证券法》规定了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公开发行债券的标准, 要求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公司债券, 其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3, 000万元, 而有限责任公司发行公司债券, 其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6, 000万元;同时规定公司累计债券余额不能超过其净资产的40%。按照上述规定和条件, SPV则具备不了发行证券的主体资格。因为作为一个“空壳公司”, SPV既不可能也没必要具有上千万的资产实力;同时, 按照资产证券化的做法, SPV发行证券的数额多少是由拟证券化的基础资产的价值大小来决定, 不可能只占其本身净资产的40%。由此, 考虑到SPV在知识产权证券化中的特殊性, 我国《证券法》中对于公司发行证券应作出特别规定, 允许SPV以全额资产发行证券, 在经营年限、经营绩效等方面的规定也应作出特别规定。

(三) 完善实现“真实销售”的相关法律。

1. 我国债权转让的相关法律规定。

我国《合同法》规定, 债权人转让权利应当通知债务人, 未经通知, 该转让不具备法律效力。据此, 我国债权转让实行的通知转让原则。我国《商标法》规定, 注册商标的转让, 转让人与受让人必须签订转让协议;同时, 商标权的转让必须经国家商标管理机构核准、公告后协议才能有效。我国《专利法》规定, 对于专利转让, 当事人需要订立书面合同, 并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据此, 我国专利转让实行的是登记原则, 只有经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和公告后转让合同方可有效。

2. 债权转让的法律效力问题。

关于债权转让法律效力的判定标准, 一般有自由转让、通知转让和同意转让三种。通知转让, 在资产证券化中一一通知众多债务人将成为很大负担;而同意转让, 资产转移需经债务人一一同意, 这将使资产证券化难以进行。从而, 传统的债权转让原则, 无法解决知识产权证券化中的基础资产转移的问题。我国知识产权证券化中基础资产的转让应由通知生效主义变为对抗主义, 即废除通知生效原则, 同时通过制度设计, 妥善处理债权转让可能对第三人发生效力的问题。债权转让对抗第三人问题的处理与优先权确认制度密切相关, 而优先权确认的做法主要有三种, 即登记优先主义、通知优先主义和签约优先主义。由于签约和通知都是在转让人、受让人和债务人之间发生的, 外人不得而知。而由于登记制度所具有的独特优越性———登记的公示性, 使优先权确认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这也应该成为我国确认债权转让优先权的制度。

摘要:知识产权证券化是知识产权与金融资本的创造性结合。正如传统的资产证券化融资活动, 知识产权证券化也是围绕着风险隔离这个核心问题展开的, 是一个风险分配和控制的过程。知识产权证券化过程中, 主要是通过设立具有破产隔离功能的特殊目的机构 (SPV) 和实现基础资产的“真实销售”两个手段来实现。本文对特殊目的机构 (SPV) 的实现方式和“真实销售”的判断标准进行了分析, 并对完善我国的知识产权证券化风险隔离机制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知识产权证券化,风险隔离机制,合法权利

参考文献

[1] .Hillery J S.Securitization of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Recent Trends from the United States[EB/OL]. (2007-08-20) .http://www.iip.or.jp/summary/pdf/WCORE2004s.pdf

[2] .李建伟.知识产权证券化: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J].知识产权, 2006, 1 :33 ~35

[3] .Milani M.Enabling IP Securitization by Improving Cash Flow Predictability[J].Patent Strategy&Management, 2005, 5(12 ) :1 ~2

[4] .黄光辉.知识产权证券化的风险:形成机理与化解途径[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 :17 ~20

[5] .Ellis R D.Securitization Vehicles, Fiduciary Duties, and Bondholders’Rights[J].Journal of Corporation law, 1999, 24(Winter) :295

[6].董涛.知识产权证券化制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110 ~118

[7] .Kerr T N.Bowie Bonding in the Music Biz:Will Music Royalty Securitization Be the Key to the Gold for Music Industry Participants[J].UCLA Entertainment Law Review, 2000, 7 :93 ~96

[8] .董京波.资产证券化中资产转让法律问题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9:168 ~170

[9] .Borod R S.Whole Business Franchise/Royalty Securitization Shows New Finance Possibilities[R].Glob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Asset Management Report, 2007

知识产权证券化中资产池问题分析 篇8

一、资产池构造原则

1. 多元化。

知识产权很容易被其他经济项目所取代, 造成企业直接经济损失。如果不能够完善资产池中单一基础资产将会使知识产权证券化丧失经济地位, 投资者基础利益也将受到损害。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对资产池构造进行多元化处理, 避免经济形势过于单一, 风险集中发生将会使企业造成的损失巨大。

2. 最优化。

资产重组的过程中能够实现资产池中基础资产实现最优化组合, 这样就能够使各项基础资产中的优势互补化, 弥补各项资产的差异性, 降低资产池中的风险发生几率, 实现资产收益最大化发展。各项专利之间应该实现互补发展, 只有达到这种效果才能够避免资产池中的各项专利发生内耗现象, 达到最优化重组资产池的目的, 保证资产稳定性。

3. 成本与收益比例。

构建资产池应该注重基础资产的选择, 并且在重组的过程中降低成本。如果成本较大的时候就不能够实现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目的, 将会直接造成资产流失情况的发生。基础资产注重重组的过程就能够保证经济稳定发展。否则, 严重的影响到企业的经济发展。

二、资产池的管理

收益情况是衡量知识产权证券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同时也是资产管理人员关注的重点问题。与其他资产相比, 知识产权证券化在本质上有着明显的区别。资产池中资产不需要进行直接的管理, 只需要收取一定的资金就可以。但是资产池中的资金收取情况需要根据资金的种类区别对待。消极管理主要是针对知识产权证券化中的应收款项, 但是对于资产池中基础资产应该进行合理的管理, 这样能够避免资金发生流失影响到企业发展, 现金流的产生在为企业发展提供重要基础的同时, 对于知识产权证券化中资产池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 资产池中的资金管理需要根据性质的不同区别对待。对于应该收缴的款项应该由资产管理人员按照规定进行收缴。资产池对于知识产权证券化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满足商业活动需要的资金数量。知识产权应该进行积极有效的管理, 合理寻找适当的知识产权许可人, 并且要签署相应的协议。充分应用专业知识, 将知识产权升级为行业标准, 并且要针对不同类型的专利应该构建一个完善的专利合作机制, 避免可替代性专利对于单项专利的影响。同时还要及时申请保护, 按时收缴专利费用, 当面对侵害专利情况的时候应该制定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 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详细的监管措施能够提升知识产权中资产池的管理, 充分发挥资产池的作用, 同时还能够避免资金挪用情况的出现。对于资金经营管理应该充分的尽到管理人员义务, 全面的发挥资金应该具有的作用。

三、知识产权证券化中资产池的未来债权

知识产权证券化是结构性融资的具体表现, 也是金融创新发展的结果。对现有债券进行证券化是一种现代融资方式。知识产权证券化中资产池的主要受益是来自于授权许可费用, 一次性付清或者流动性收缴款项都是主要形式。此种流动性质的授权许可费的数额大小以及给付期限的确定, 尚需要经过一定事实的发生才能确定, 此种债权在性质上即属于未来债权。

知识产权证券化结构会涉及到众多的利益主体, 各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较为复杂, 为了能够实现知识产权证券化的目的避免风险隔离危机的发生。资产管理在形式结构上应该注重分离, 相对独立性特点将有助于资产发挥自身的作用。资产池在知识产权证券化过程中要针对特定基础资产进行风险承担, 保证投资者的稳定性收益, 这是企业资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形式措施。为了能够达到风险隔离需要通过资产销售实现, 但是在知识产权政权化过程中需要对预期资金情况进行标准制定, 授权许可费用证券化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经济社会越来越发达, 因此知识产权证券化应该逐渐的发展到不动产, 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针对未来债券转让问题进行说明。相比其他资产证券化, 知识产权证券化能够对预期的资金流量进行预测, 这是知识产权证券化中资产池的重要作用。但是资产池中资产证券化的未来预期还存在较大的问题, 不能够得到充分的肯定。知识产权证券化运作要保证结构核心, 并且在未来债券中将会实现资产销售, 保证风险能够在一定的承受范围之内。针对未来债券证券化实现销售以及风险隔离产生的法律问题需要不断的进行研究分析。

四、结束语

现代商业社会更加注重知识产权,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超出了对于实体资产的重视。大型高科技企业对于专利的重视程度对于现代公司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现代企业除了进行正常性生产经营之外更多的进行知识产权的保护, 维护自身的专利。知识产权作为一种现代融资方式, 需要充分的发挥资产池的作用这样才能够保证商业基础活动的开展。将商业活动中的经济操作转换为企业资金需求, 发挥企业债券的作用。简单化操作能够在商业活动中产生相应的法律作用。因此, 要重视知识产权证券化中资产池的作用, 保证企业合法的商业地位, 促进经济效益的增长。

参考文献

[1]余振刚, 邱菀华, 余振华.我国知识产权证券化理论与发展策略研究[J].科学研究, 2013, 25 (6) .

[2]黄光辉, 徐筱箐.知识产权证券化中资产池的构建策略研究——以风险控制为中心[J].经济问题, 2011, (02) .

知识产权证券化 篇9

使用权出售给发行主体特殊目的机构 (SPV) , SPV基于大数定律和资产组合理论, 构建资产池, 向资本市场发行以该特许使用权所产生的现金流为支撑的可公开买卖证券, 从而实现发起人融资的过程。近年来, 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体系不断完善, 在资产证券化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就高新技术企业来说, 其融资约束尚未解除, 融资需求仍然很旺盛, 而且, 高新技术企业中可用于证券化的无形资产拥有量明显增加。在内部推动力和外部环境张力的共同作用下, 高新技术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证券化进行融资已经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虽然不同国家、地区对高新技术和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标准有所不同, 但是高新技术企业通常都具有规模小却高度的知识和技术密集、高风险、高成长、高收益等特征。由于经营风险高、现金流不稳定、可供抵押的有形资产数量少, 我国还带有一定程度的所有者歧视, 导致高新技术企业在使用传统的融资手段获取发展资金时往往遇到问题, 融资问题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约束。

在知识经济时代,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专有技术、商业秘密、商誉、软件、集成电路等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在高新技术企业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甚至成为这类企业的主要资产。与此同时, 伴随着资产证券化技术的迅猛发展, 可行证券化的基础资产类型的不断扩展, 无形资产会成为投资者主要的投资对象之一。因此, 高新技术企业可以抓住这一发展机遇, 充分利用自身的知识资本优势, 在传统的融资策略之外开辟新的途径, 突破融资约束。

一、高新技术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的可行性分析

知识产权证券化是资产证券化的一种, 它是指发起人将缺乏流动性、但有着稳定预期收益的知识产权及其衍生的特许

1、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约束

高新技术企业具有明显的创新性、风险性、集约性和时效性, 与一般投资主体资本运作中坚持的流动性、效益性、安全性和组合性相冲突, 直接影响到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渠道。在内源融资方面, 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依靠个人存款、朋友和亲戚的借款, 这种融资方式只能满足偶尔的资金需求, 不能满足较大数额的资金需求。在外部融资方面, 高新技术企业的资金需求很难从银行得到满足。刚刚开通的创业板也仅有28家企业获准上市, 对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来说, 资本市场的“门槛”仍然很高。

相对而言, 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可以有效解决高新技术企业资信等级低等问题, 提高无形资产的流动性和利用率, 有效拓展企业的融资途径, 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此外, 投资者通过投资知识产权支持证券获取投资收益, 知识产权使用者则能充分分享科技进步成果带来的收益, 从而促进知识产权资产流通, 增强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

2、高新技术企业已经积攒下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基础资产

可用于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基础资产主要包括发明专利、商标权、工业品外观设计以及版权等。近几年来, 随着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大力的扶持以及我国政府在知所拥有的适宜证券化的知识产权已有相当的积累, 并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以信息产业为例, 2008年, 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的信息通信技术发明专利申请9.1万, 为2003年 (3.0万件) 的3.1倍, 年均增长25.1%;授予信息通信技发明专利3.6万件, 为2003年 (1.2万件) 的3.0倍, 年均增长24.8% (1) 。

3、我国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上世纪80年代以来, 国家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和《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音像制品管理条例》、《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特殊标志管理条例》、《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等涵盖知识产权保护主要内容的法律法规, 并颁布一系列相关的实施细则和司法解释, 使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不断趋于完善 (2) 。

4、我国的资产权证券化的实践

近年来我国进行了一系列资产证券化的实践, 为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开展和推广积累了重要经验。如2005年8月, 中金公司推出“中国联通CDMA网络租赁费收益计划”, 募集资金93.6亿元。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不断推出, 除了积累业务开展的经验之外, 推动了相关税制、监管和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 也逐步提高了参与者、投资者和监管者对资产证券化的认识和理解, 为我国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推广做好了铺垫。

5、中介机构的数量和服务水平上了新台阶

在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 需要多种中介结构的参与才可能实现。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带动下, 我国的投资银行、各类评估评级机构、法律服务机构、会计及税务服务机构等中介服务机构蓬勃发展, 特别是在加入W T O以后, 国际上众多著名的中介服务机构纷纷入驻中国, 带来了先进的服务理念和中介人才, 在他们的刺激和带动下, 我国本土中介服务机构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也得到了大幅提高。目前, 在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符合市场需要的知识产权评估体系, 可以为我国知识产权证券化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中介服务环境。

二、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证券化

融资流程设计

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证券化是一个必需严格按照一系列法律规定依先后顺序的复杂的金融操作过程, 但其交易程序同其它资产权证券化的流程基本一致。只是由于知识产权本身其债权类型的种类繁多, 其各操作环节的程序和法律关系会复杂一些, 大致的操作流程有以下几个阶段:

1、设计特殊目的机构 (SPV)

特殊目的机构是专门为实现资产证券化而设计的一个特殊的没有破产风险的独立实体。在资产证券化融资结构中, 它的主要角色是充当发行主体, 通过购买发起人“真实出售”的需要证券化的资产, 以此为支撑发行证券。特殊目的机构是证券化的核心, 既可以是一个长期存在的专门进行资产证券化的机构, 也可由证券化发起人设立一个附属机构来担当。设立的形式可以是信托投资公司、担保公司或其他独立法人实体。考虑到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和法律环境, 我们认为设立一个长期存在的专门机构更为恰当, 且需要政府高度介入, 从资金和法律方面加以扶持。

2、可行证券化知识产权的选择和出售

高新技术企业将知识产权未来一定期限的许可使用收益权, 通过发起程序出售给特殊目的机构, 或者由SPV主动购买可证券化的资产, 然后将这些资产汇集成资产池。原始权益人通过产权出售而融通资金, 特殊目的机构通过购买知识产权获得证券化的基础资产。

3、对资产池的价值评估、信用增级和评级

在资产池构建完毕以后, 特殊目的机构 (SPV) 应该聘请专业的资产评估机构对资产池进行价值评估, 并通过金融担保等方式对拟发行的证券进行信用增级。在信用增级完成后, 特殊目的机构再聘请评级机构对拟发行的证券进行评级, 并将评级的结果向社会公布。

4、证券销售并向发起人支付资产购买价款

信用增级和评级后, 由证券承销商采用包销或代销方式向投资者销售知识产权证券。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支持的证券一般具有高收益、低风险的特征, 因此成为机构投资者青睐的投资对象。特殊目的机构从证券承销商处获得证券发行收入, 然后再按合同约定向发起人支付资产的购买价格, 实现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的目标。

5、资产池管理

特殊目的机构应聘请专门的服务商对资产池进行管理。具体内容一般包括:收取债务人每月偿还的本息;将收集的现金存入SPV在受托人处设立的特定账户;对债务人履行债权债务协议的情况进行监督;管理相关的税务和保险事宜;在债务人违约的情况下实施有效补救措施。在实际运作中, 因为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发起人比较熟悉基础资产的情况, 并与每个债务人建立了联系, 所以特殊目的机构通常会选择其作为专门的服务商。

6、清偿付费

这是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最后阶段。按照证券发行说明书的约定, 在证券到期日, 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服务商将存放在托管银行的资金转入投资者的账户和各中介机构的账户, 偿还投资者本息, 并向中介机构支付服务费用, 剩余部分则全部归企业所有。

三、高新技术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过程中需关注的几个问题

知识产权是国家主权透过法律手段平衡各种冲突目的而制造出来的一种无形权利, 具有一些与普通资产不同的特性。当传统的证券化操作应用于知识产权这种无形权利时, 必然引起一些特殊的风险, 需要特别关注。

1、用于证券化的知识产权必须为真实出售

在S P V购买高新技术企业用于证券化资产的过程中必须强调是真实出售。通过此次次债风波引发的金融危机, 我们深知:在证券化的过程中, 对可行证券化基础资产的选择与风险隔离的实现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高新技术企业用于证券化的是收益权这样的无形资产, 需要法律方面的严肃界定。而在此过程中, “真实出售”的实现显得格外重要。“真实出售”能够最大限度地确定知识产权所表征基础资产的确实存在, 实现被证券化知识产权与发起人、特殊目的机构、原始债务人以及其他利益相关人的风险隔离, 维护投资者的利益, 维护知识产权证券化操作的根本合法性。

2、规范和加强信息披露

作为基础资产的知识产权的部分特性引致了证券化融资的风险。比如, 知识产权具有可重复授权性, 知识产权授权合同的高度待履行性, 知识产权在不同权利人间具有可分割性。而且, 知识产权及其衍生权利的价值受到消费者、市场条件和替代品等因素的影响极大, 市场价值不确定性大。加之知识产权原始权利的取得以及权利范围的界定是人为行政参与的结果, 不可避免地受到知识、经验与资源的限制, 可能出现疏失。因此为了防范风险, 需要使发起人对授权合同履行状况、知识产权的权利变化等情况相对容易地为人所知, 要在加强信息披露上下功夫。

3、提高中介服务水平, 加强监管力度

我国现有的产权交易市集仍侧重技术交易, 对著作权和其它类别的知识产权仍处在探索阶段。由于知识产权的特殊性, 特别需要有跨领域、跨学科的人才与团队来提供技术、财务与法律的整合性服务。比如任何一个方面的信用评级失真都会给证券的发行和流通带来障碍, 而频繁失真甚至会产生市场信用危机, 导致资产证券化难以进行。因此, 提高中介服务水平的亟需提高的, 有时需要政府提供必要的信用基础。要加大监管力度, 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 会同各个金融监管部门加强合作, 协调监管, 为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规范有序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证, 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参考文献

[1]、何小锋等.资产证券化:中国的模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2]、张玉明.资本结构优化与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策略[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3.

[3]、陈柳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融资问题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 2008, 4.

[4]、樊丽琴.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国商界, 2008, 5.

[5]、杜强.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探析[J].经济论坛, 2008, 14.

[6]、赵子铱, 邹康.信用评分模型与中小企业贷款[J].财会月刊, 2006, 6.

[7]、刘勇, 梅良勇等.知识产权证券化: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有效推动力[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7, 5.

知识产权证券化 篇10

美债量化宽松背景下, 资产支持债券 (Asset-Backed Securitization) 仅在2008年进行了结构性回调, 且在2008—2009年维持在1 200亿的发行水平。在经济萧条的背景下, 稳定、安全资产资本化对宏观经济仍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对比2007—2011年美国债券市场发行量与未偿付余额, 其差额中资产支持债券的偿付量更为稳定, 且在被打压的环境中2011年的资产支持性债券发行量出现了增量[1], 可见良性资产资本化的资本回收之稳定性应当肯定。

中国在1992年以三亚市的住宅小区为标的, 以未来的地产销售收入和存款的利息为保障, 发行过总额大约两亿元的地产投资证券以为资产证券化的初探[2]。随后陆续有1996年珠海高速公路证券化案[3];1997年COSCO (中国远洋) 运费证券化案[4]等一系列案件。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可见发展前景还是十分广阔的。

知识产权作为新型资产证券化品种, 全世界的买家卖家还十分有限, 因此知识产权支持证券市场还很小。然而最近知识产权网络交易数量激增, 这预示着全世界的眼光聚焦在知识产权金融的建立和扩张上时, 其所具有的巨大利益和使用空间, 注定知识产权证券化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当知识产权产生大量现金流时, 证券化的机遇必将纷至沓来[5]。

二、SPV组织形式的特殊性

(一) SPV组织形式的体系

SPV (Special Purpose Vehicle) 亦称SPE (Special Purpose Entity) , 特殊目的组织形式从国外实践经验来看其形态可以分为三类:SPC (Special Purpose Company) 特殊目的公司;SPT (Special Purpose Trust) 特定目的信托[6]; (1) SPP (Special Purpose Partnership) 特殊目的合伙。上述“特殊”亦或参考日本的TMK (Tokutei Mokuteki Kaisha, 特定目的会社) 叫法, 称之为“特定”, 在本文中并未加以区别。

SPC又可以分为离岸融资为目的特殊目的公司和资产证券化为目的的特殊目的公司。《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首次以立法的形式定义SPC, 根据其第39条:特殊目的公司系指中国境内公司或自然人为实现以其实际拥有的境内公司权益在境外上市而直接或间接控制的境外公司。有学者认为, 特殊目的公司是指以从事资产证券化 (又称“架构式融资”, structured financing) 业务为目的, 依法律规定所设立, 受让由创始机构所转移已资产群组后, 再以其为基础并以自己名义对外发行资产基础证券之法律主体[7]。学理上, 对于SPC是宽松地适用修改后的公司法获得法人人格还是谨慎地适用创设后的特别法获得法人人格的问题, 笔者认为, 无论其上位SPV是财团法人还是非银行金融机构或是财务公司, 既然SPC的设立可以获得商法人的独立人格, 从商法促进交易迅捷的原则出发, 不应当在SPC的设立上过于严苛, 其重点在于设立发起人的资格审查以及保障决策独立的制度层面。

SPT特定目的信托与债权收取权利的授予行为不同, 后者并不是转移债权, 只是授予收取之权能或债权人之权利[8], 信托受托人可以按自己意思处分该债务, 违犯信托约定的承担信托责任。因信托财产独立性之特点而使其天然具备风险隔离机能, 使信托财产独立于发起人、发行人和投资者 (受益人) 的固有财产, 将发起人或发行人的破产风险及发起人或发行人的债权人追索风险隔离于信托财产之外, 能够有效地保障投资者的合法利益, 因而被广泛运用于资产证券化实践之中。对特定目的信托性质的认定, 应从财产制度安排即资产证券化架构模式及信托法律关系的视角来理解。特定目的信托关系的设立, 需要特定目的信托合同的有效成立和拟证券化资产的信托移转, 可用一个简单、形象的公式来表述:特定目的信托合同+拟证券化资产的信托移转=特定目的信托关系的设立[6]。

SPP特殊目的合伙在资产证券化时设立方便, 在完成某一证券化项目后撤离也相对快速。但是在特殊目的合伙形式下, 经营权与所有权很难分离, 并且合伙企业财产又与设立人的财产难以分离, 因此独立性上很难符合资产证券化的要求。由于投资人所负责人较重, 且法律关系复杂, 实务上并不常见。

(二) SPV组织形式的特殊作用

SPV发行他们自身的证券 (例如商业票据、债券、股权证券、优先股) 来募集资金, 并把收益投资于其他机构的债权。SPV投资于非流动性的贷款并发行流动性的证券, 因此扮演的是贷款证券化的管道角色。

SPV组织形式在证券市场中的地位:

汇集方式的证券化涉及五个基本步骤:贷款、把贷款转让给SPV、信用强化 (即通过第三方担保、担保物或其他安排来降低投资者的风险) 、出售SPV发行的证券、创造这些证券的二级市场。可以说SPV在资产证券化中处于贯通市场的咽喉部位。

SPV组织形式的运作流程:

对于投资者而言, 证券化的问题在于利息支持和银行贷款的固定收入。为使证券产品吸引投资者, 他们会进行组合来获得尽可能高的评级机构作出的信用评级。信用增级可能通过如下手段实现:超值抵押 (Over-collateralization) , 次级债务 (Subordinated debt, 向发起人发行) , 关联机构的保证, 保险等。此外, 即使一些贷款人延迟支付款项, 通常一些透支机构或现金基金会使SPV能够准时支付投资者利息, 这是流动性支持的作用[9]。

SPV组织形式的独特作用:

一是单一设立目的。SPV的设立目的仅限于资产证券化目的的实现, 除该主营业务之外不得出现混业经营, 从而防止因经营其他业务导致影响主营业务从而损害投资人的利益的可能性出现。

二是资产严格独立。SPV的经营应当与发起人的资产独立, 防止发起人的破产导致SPV的资产被视为发起人的财产进行清偿。从会计角度上看, 一个标准适用“真实销售”的SPC的资产负债表是不会并入其发起人的合并报表的[10]。同样, 类似信托财产, SPV的证券化标的又与其自身的经营资产不得混同。

三是避免破产风险。除SPV设立目的唯一和资产严格独立外, 能够避免或远离破产风险的因素还有: (1) SPV的组织形式是法人实体, 无论是公司、有限合伙或信托, 与发起人或转让方向分离[11]。每个SPV有自己的董事会或受托人, 财务账簿与其母公司分离。这些条件可以消除“次破公司面纱”的问题。 (2) SPV的股权可能被转让给发起人或SPV资产转让人以外的当事人。如果SPV组织形式是公司, 其股权为非营利机构所持有, 该机构可免于破产, 那么这种所有权结构可能保护SPV免遭转让人的债权人的追索[12]。 (3) SPV债权人申请强制破产的权利可能为SPV的章程文件所限制[13]。 (4) 向SPV转让资产, 其结构应设计为“真实出售”, 以便资产不被视为转让方的资产[14]。

四是税制适用优惠。对于SPV的证券化经营, 节税应当是它的第一要务。在美国, 除利用信托模式避免企税与个税的双重征税外, 还不断利用其他可能的办法来合理避税, 于是, 美国政府承认了证券化当事人建立SPV时采用的税收状态的合法性, 并主动创造新的证券化载体。美国1986年《税收改革法》中就确立了一种新的载体———不动产抵押贷款投资载体 (REMIC) 。不需缴纳双重所得税是REMIC状态的最吸引人之处。1993年5月11日, 美国议会又批准成立了一种新的资产证券化载体——金融资产证券化投资信托 (FASIT) 。FASIT和REMIC都可以避免双重纳税, 但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 FASIT适用于所有类型资产的证券化, 而REMIC只适用于不动产抵押贷款支撑的证券化[15]。流转税方面资本化资产是否要收税, 还是可以适用税收减免, SPV证券是债券还是股票在不同国家也是不同的。

五是信用增级枢纽。首先, SPV无疑是一个金融中介机构, 它不会产生新的资本, 其作用在于过滤出可证券化的资产, 保障预期债券资本能够有稳定回收的基本。其次, 通过信用增级再次保证该金融衍生品的稳定。再者, 通过流动性支持防止SPV机构的资金链的断裂。

三、知识产权证券化的特殊之处

知识产权作为资产支持证券 (Assets-backed Securitizations, 简称ABS) 的一类别, 从1997年的鲍伊债券开始, 知识产权证券化作为一种非传统的潜在资金进入人们视野。华尔街有句名言:只要有稳定的现金流, 那就将它证券化。在这知识产权证券化开元的十年之际, 高科技企业无形资产比重远远超过有形资产。正如WIPO所言, 知识产权的证券化时代的到来定将是个时间问题。

看到机遇的同时, 知识产权证券化因其独有的性质, 相对于传统的有形资产的证券化是种新的挑战。一项ABS交易在涉及具有固定现金流的资产 (如抵押资产集合或汽车消费贷款) 时是相对直接的, 但在商标和其他知识产权资产情况下, 许可版税与产品的销售量往往紧密联系[16], 知识产权证券化的特殊性可见一斑。该领域学者以知识产权价值分析为切入点的较多, 本文则希望以知识产权作为证券化表的与SPV的权属法律关系做出初步的探索。

(一) 著作权证券化

著作权的内容由作者的人身权和财产权构成。著作权人的人身权代表着作者独特的思想与性格, 是不可让与和继承的, 财产权则是著作权人因创作作品而获得财产上报酬的权利。在资本化中, 如果把著作权的内容视为一个整体, 人身权无法从原有作者本身脱离, 那么这是否就不符合“真实销售原则”了呢?

属于人身权的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及其他特别权利是保护作者的精神、名誉而创设的。而财产权即著作权人的经济权利, 保障著作权人因创作而能获得应有的回报。根据《伯尔尼公约》第六条之二的规定“一、不受作者财产权的影响, 甚至在上述财产权转让之后, 作者仍保有主张对其作品的著作者身份的权利, 并享有反对对上述作品进行任何歪曲或割裂或有损于作者声誉的其他损害的权利。”

(二) 专利权证券化

首先, 证券化之前要明确专利权的权利主体。专利权的取得有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两种, 原始取得应当经过向专利局申请并通过授权, 继受取得则要进行登记公告。在原始取得中, 如果专利是合作开发则属于开发人共有, 如果专利是委托发明则有约定从约定, 无约定则归属受托人。

其次, 需要明确权利主体希望将专利权证券化的意图。专利权人是希望该专利即刻换取流定性资本投入新的研发, 还是希望该专利换取流动性支持从而投入使用产生收入, 在现实的具体操作中会有所不同。专利权资本化案件如2000年专营医药行业投资的Royalty Pharma AG公司对耶鲁大学的艾滋病治疗药物“Zerit”专利进行了资产证券化处理, 特许生产商为Bristol Myers Squibb, 通过Bio Pharma Royalty Trust (SPV) 分三部分共发行了1.15亿美元债券和公司股份。最后Royalty Pharma AG公司以1亿美元收购了耶鲁大学此项专利。在第二次资本化时Royalty Pharma AG公司更是引入了医药专利资产池来分散风险。上述两专利资本化开创了专利证券化的先河。

(三) 商标权证券化

在消费者眼中, 看中的是一个公司的商业信誉, 从而在产品质量、价值品位等等地方体现出来。广义的“商誉”不然要把商标及商号包括在内, 因为顾客看商品或服务提供者的商业信誉, 首先会看有关的商标及有关厂商、企业的商号[17]。商标是区分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志, 通常情况下一个知名的企业不会转让自己的商标来换取流动资本, 而一个不知名的企业也可能通过转让商标换取流动资本, 通常转让的是商标权和商标许可使用合同带来的未来收益。

四、知识产权证券化SPV在中国的组织架构设想

国外案例显示, 这种增强信用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将知识产权质押给特设载体;二是为投资人在知识产权上设定担保利益[18]。国家知识产权局先后在2008年12月底和2009年9月确立了12个城市和地区实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 质押融资体系现已经处于实践运行阶段。因此笔者认为, 知识产权证券化中SPV的组织架构既要考虑一般资产证券化组织结构, 又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机构设置方式, 以此有据可循的方式摸着石头过河较为可行。

目前相比较国内其他省市推出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 北京的知识产权模式是完全建立在市场化的基础上, 借助市场中介公司与银行、担保公司的力量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贷款。政府在其中的角色不是直接拿出资金来为企业贷款作担保, 更多的是搭建平台, 整合资源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19]。

浦东模式即浦东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中, 参与的机构有:浦东新区人民政府、浦东生产力促进中心、上海银行、浦东知识产权局以及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浦东模式中, 新区政府在贯彻国家“实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配套政策”, 推进张江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建设, 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角色功能是通过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每年安排2 000万元设立专项资金, 为体现政府引导社会认可知识产权价值, 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难[20]。

除上两种模式外, 知识产权融资还有天津、湖南、南京模式等, 无论何种模式都有政府作为引导, 国知局专利管理司马维野在“第八届上海知识产权国际论坛”会上的提问中答到:“建立知识产权交易市场, 中国政府会对此加以引导, 在市场成熟时就会慢慢退出。”因此, 可以设想知识产权证券化中, 由于知识产权专业性强, 一般跨多领域多部门, 因此需要政府或相关部门的协调。此外, SPV的发起人可以分为三类, 创始机构 (资产原始权益人) 、国家和第三人。由由政府出资设立专门担负SPV职能的资产证券化有限责任公司, 这样可以解决真实销售和保证资产质量的真实性, 避免发起人、SPV和其他中介机构串通欺诈投资者, 而且政府出资设立SPV除了在实际上减少发起人的成本之外, 还可以给广大投资者以信心[21]。从而告别只有信托公司代理发行证券的局面, 形成真正的SPV。为此笔者提出知识产权证券化SPV组织架构设想的结构图如下:

摘要:资产证券化作为新型金融工具,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仍在世界金融中留有一席之地。而知识产权在高新技术产业比例日益加重, 美国投资银行界与知识产权界已经将其作为未来重大的证券化资产项目。以SPV组织形式为研究核心展开, 致力于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的组织架构。提出在知识产权证券化中SPV组织的二元适用, 分析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在证券化中的权利法律关系, 最终大胆假设, 提出中国知识产权证券化的组织结构图, 希望能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知识产权证券化,资产证券化,SPV组织形式,SPT,SPC

参考文献

[1]“US Bond Market Issuance”and“US Bond Market Outstanding”.http://www.sifma.org/uploadedfiles/research/statistics/statisticsfiles/cm-us-bond-market-outstanding-sifma.xls http://www.sifma.org/WorkArea/DownloadAsset.aspx?id=25100, 2012-03-13.

知识产权证券化 篇11

以融资者和投资人角度来看, 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发展对他们都有着很大的优势。首先, 对于融资者来说, 最大的好处就是在知识产权证券化后能获得融资, 同时能够拥有融资人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而所谓的在知识产权证券化过程中被转移到SPV的资产, 即拥有知识产权的产权人授予他人的一种权利, 使被授予权利的人可以利用知识产权通过证券化的方式取得现有回报或将来收益, 而并不是知识产权本身。知识产权发起人仍然对知识产权有其拥有权和管理权。知识产权证券化的这一特点在保证企业可以获得融资的情况下, 能够进行进一步改良或应用知识产权, 延续其价值。对投资人来说, 知识产权证券化的风险与收益介于股票和债券之间, 且流动性强, 因此是一个良好的投资标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对创新性企业、或是投资人来说知识产权证券化是很有吸引力的。

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这一流程中有四方参与者, 即知识产权的授权方、被授权方、特设载体和投资人。其中, 资产证券化的发起人即为授权方, 其将知识产权的某种使用权通过证券化操作一次性转让给SPV, 然后由SPV生成某种权利凭证, 再向投资人发行证券。当SPV在未来开始获得收益时, 就需取得有关行政开支净额在按照协议约定所记载的付款条件下, 向投资人要求以证券本息的形式支付。 (见图1)

一、国外知识产权证券化现状和发展

知识产权证券化起源于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发达国家, 将知识产权证券化后作为一种证券资产进行融资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实践。近年来知识产权在科技型企业的资产价值中的比重已然从百分之二十上升到约百分之七十, 由此可见企业资产传统的实物资产融资方式逐渐地被取代, 知识产权开始转变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企业将融资的重点从实物资产转向知识资产这样的转变顺应了潮流的趋势, 使市场逐步以知识产权作为依托创建一条全新的融资途径, 从而促进在自主创新过程中资金需求与供给的良性循环。

(一) 美国的发展

知识产权证券化实践最早出现在美国。1997年鲍伊债券成功发行成为世界最早音乐产权证券化的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例子。随后, 西班牙皇马足球俱乐部1998年通过把来自阿迪达斯公司的赞助收入证券化筹得资金, 足球行业也开始涉足证券化融资, 证券化就这样逐渐在欧美国家发展起来, 知识产权相关产业在欧美的经济中所占比例变大, 也逐渐加强了知识产权的商业化运作, 全球知识产权的价值开始显示出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态势。

(二) 日本的发展

在欧美国家利用知识产权上市融资发展后, 利用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在亚洲地区也开始有了发展, 日本是亚洲最早拥有实例的国家。2003年, 日本采用光学专利发行证券融资约为2亿日元的Scalar案, 实现了首个专利证券化。此后, 在游戏软件以及电影方面日本也成功地使用了知识产权证券化。但是日本与美国使用知识产权证券化的目的有所不同, 美国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主要为大型企业或跨国公司所用, 而日本则主要在于为创新性企业开辟新的融资渠道。日本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也得到了法律的大力支持, 1993年发布了《信托业特别规制法》, 2000年修订了《资产证券化法》, 这些法律都为知识产权证券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从2002年开始, 日本公平贸易委员会也渐渐放宽对信托的管制, 在2003年底修改了《信托业法》的限制。

(三) 欧洲的发展

在知识产权证券化的进程中, 知识产权证券化大多在发达国家实施, 但欧洲的知识产权证券化市场的发展之路又与美国在金融体制、法律体系间存在着差异。欧洲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发展更多地体现在体育产业转播权或门票收益证券化的案例上。除了体育产业证券化之外, 欧洲一些国家, 例如意大利、英国等, 也先后将电影版权和音乐作品进行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

二、证券化的优势与面临的风险

(一) 关于知识产权证券化优势分析:

(1) 知识产权证券化加快企业资金流转, 增强了资产的流动性。知识产权证券化加快了资金流转, 使资产流动性增强。

(2) 知识产权证券化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知识产权证券化利率较低, 企业容易取得好的信用等级, 使整体融资成本降低, 资产所有者依靠知识产权证券化获得更多收益。加上即使遭遇企业破产, 在知识产权证券化流程中, 已经将SPV支付给投资人的资金和发起人分开, 不会面临同样的风险, 即投资人的风险和资产所有者的财务状况之间的关系已经被淡化。所以, 知识产权证券化带来了安全的收益, 使成本切实降低。

(3) 知识产权证券化能够减少企业税负。知识产权在证券化过程中不被视为出售, 而是一种贷款, 企业从中取得的收入不纳税。

(4) 知识产权证券化的一个间接好处是:知识产权在证券化过程中不会增加资产负债表的负债项目, 其提供了资产负债表外的资金来源, 但不会记入负债项下。知识产权证券化发起人不会因为债务权益比率的增加遭受财务状况方面的风险。

(5) 知识产权证券化是一种全新的融资模式, 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知识产权证券化提供了另一种进入资本市场融资的方式, 带来了更多的投资机会。

(6) 知识产权所有者的风险在证券化过程中会得到有效分散。知识产权在证券化过程中将风险分散给中间方和投资人, 从而使发起人面临的风险降低。

(二) 关于知识产权证券化风险分析:

资产证券化所涉及的领域在不断地扩大, 这些领域所涉及到的资产大多是实物资产或权利, 容易被比较和估值。但当资产证劵化和不同于实物资产或权利的知识产权融合时, 知识产权证券化将会面临一些特有的风险, 这是由于知识产权难以对比和掌握的特性所致。

(1) 知识产权证券化债券的实现存在不确定性。知识产权证券化最后证券本息的支付依赖于知识产权授权合同是否履行。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发起人必须履行合同中的义务否则被授权人将不会支付全部资金, 这将导致SPV无法获得原定的资金, 进而不能向投资人发放本息, 增加了投资人的风险。知识产权证券化需要发起人履行实质的合同责任, 形成了知识产权证券化实现具有不确定性的独特风险。

(2) 知识产权资产的可重复利用性。知识产权可以重复授权是知识产权证券化的一大风险。知识产权所有者在一次证券化业务后可以对另一方授权, 获得另一份融资来源, 这不利于保护被授权人的利益, 因为随着被授权人数的增加, 竞争加剧, 可能导致被授权人的收益减少。随着原先被授权人的收益减少, 特设载体SPV收到的资金降低, 发放给投资人的本息收益将会受到影响, 使投资人的风险加大。

(3) 知识产权的不稳定性。知识产权在获取和界定过程中都伴随着人为主观判断, 这种主观判断又由于个人经验、知识和可利用资源的限制, 在审查程序和审查程序外的司法程序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漏洞, 使知识产权的界定具有不确定性, 这样就有可能导致投资人获得预期本金和利息的风险增加。

(4) 市场价值的不稳定性。知识产权的价值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 (例如消费者、市场条件和替代品等因素) , 这些因素很可能会令其价值在短时间内发生变化。这种不确定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市场方面:政府行政的影响、产业链条上各类主体的行为影响以及估值标准的影响等方面。二是发起人方面:在授权过程中, 往往会考虑到发起人本身的潜力进行估值, 但隔离发起人进行知识产权拍卖时, 知识产权与发起人自身的资源脱离, 往往估值低于授权过程的估值, 知识产权能够变现的价值变得很有限。这也是为什么在破产清算程序中, 知识产权的价值急速下降。

三、国外知识产权证券化对我国的启示

(一) 降低知识产权证券化的风险

结合上述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方式的讨论分析, 并借鉴了国外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的经验, 为了更好地推动创新型企业的发展, 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促进了产业化科技成果与企业成长, 我们提出几点建议, 以规避风险:

(1) 健全知识产权资产的评估方法。规范专利技术市场估值方法, 加强知识产权体系的透明度, 使IP资产更容易获得融资。 (2) 消除专利质量的不确定性。提高专利申请质量, 有助于解决企业和金融家对IP资产信息的不对称和质量的怀疑。 (3) 建立一个新的信用等级模型。如果我们考虑在构建估值和研究中, 适当的信用等级是明确的, 那么风险可以被更好的评估和决定, 这样被传递到投资者就成为可接受的和可预测的信息。

(二) 完善知识产权证券化相关法律制度

文化和制度的发展, 我们借鉴了保险制度在欧洲的实施, 鼓励在知识产权证券化过程中大力促进有关保险制度的发展, 使保险机构在知识产权证券化中发挥其重要作用。有针对性的保险产品例如信用保险、责任保险等多种类型, 其中包括各方要求赔偿损失、请求违约金、终止合同、降低价金、请求继续履行、中止支付价款, 以及以其他的形式对责任或权利加重或免除责任等相关方面制定的协议, 以明确的民商法规定赔偿责任的协议为基础, 就能够使交易各方确定风险分担协议, 具有法律效力的可预见性。将风险转嫁给合同外的第三方的风险担保机制, 分散了金融机构融资风险, 保险本身就构成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对于破产企业, IP资产的价值在破产程序中严重的损失, 可以借助司法制度来解决问题, 规范破产程序中产权处置的规则, 降低投资者破产风险, 从而保护投资者的权益。落实对科技型企业的扶持政策的执行情况, 并鼓励知识产权证券化, 发展多元的金融创新方式, 能更快促进知识产权市场焕发活力。

(三) 政策引导

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可帮助创新企业获得债务和股权融资, 执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障碍, 这些障碍就需要政策去消除。但同时, 需要注意政策的选择所产生的利弊关系, 这是非常重要的。例如, 减少了专利申请或资助专利申请活动的障碍, 而同时可能使专利数量增加。这也可能会导致降低专利质量, 使价值信息不对称出现, 使其对基于知识产权融资的不利。

决策制定者需要充分考虑到在这个复杂系统中政策的相互作用, 通过多种业务对地区多样化的商业支持, 制定混合政策来提高以知识产权为基础的证券化融资。制定者也需要注意过分加强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时所产生的一些潜在的负面影响, 可能会在进入市场后造成危害, 增加新的商业模式和监管不确定性的创新型企业试点的发展。现在, 无形资产和知识产权资产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平衡这些权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摘要:近年来, 知识产权融资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要, 并且通过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方式为公司筹集到资金, 在发达国家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新型融资方式。但是目前使用知识产权作为基础资产的证券的市场还很小, 原因有两点, 一是知识产权证券的买家和卖家数量有限;二是对知识产权的评估还不是很恰当。对于资产证券化而言, 知识产权的恰当评估对安全的商业贷款和融资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通过了解不同的知识产权证券化带来的优势、评估规则和相关版权法, 可以更好的利用知识产权来进行融资。该文通过探讨这一新型融资方式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针对问题提出的相关建议, 力图借鉴国外发展情况帮助我国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方式寻找发展前景, 试图探索我国发展知识产权证券化实务问题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证券化融资,知识产权,发展现状,风险,建议

参考文献

[1]肖海, 朱静.借鉴欧洲经验开展中国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对策[J].知识产权, 2009 (09)

[2]李建伟.知识产权证券化: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J].知识产权, 2006 (01)

[3]仇海珍.美国知识产权证券化法律制度研究[J].知识产权, 2012 (04)

[4]凌辉贤.知识产权融资模式研究——以质押和证券化为例[J].财会通讯, 2011 (24)

上一篇:信任危机等下一篇:老年呼吸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