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与竞争

2024-07-07

知识产权与竞争(精选12篇)

知识产权与竞争 篇1

经济全球化时代, 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日趋激烈, 如何提高产业竞争力是各国十分关心的问题。学者们对产业竞争力有较多的研究, 形成了一定的理论成果, 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对策。

1 产业竞争力理论概述

产业竞争力理论一般包括三个部分, 即产业竞争力的内涵、产业竞争力的来源、产业竞争力的评价体系。

1.1 产业竞争力的内涵

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来对该概念下定义:产业竞争力是一国的某一产业能比其他国家的同类产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综合素质 (金碚) ;产业竞争力是指某一产业在区域之间的竞争中, 在合理、公正的市场条件下提供有效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浙江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课题组) ;产业竞争力是在产业经济活动中对市场的驾驭能力 (静态) 及对产业未来发展的促进能力 (动态) [1]。

1.2 产业竞争力的来源

产业竞争力来源于优势, 一般分为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两大类, 伦蕊 (2005) 依照各学派的理论文献将其整理为九个方面, 即禀赋优势、生产率、创新、竞争强度、市场需求、产业链、产业集聚、产业组织效率和政府作用[2]。

而波特认为, 竞争优势包括:生产要素 (基本要素和推进要素) 、国内需求、相关支撑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政府的作用、机会 (包括重要发明、技术突破、生产要素与供求的重大变动等) [3]。

笔者认为, 产业竞争力就是某一产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并能适应市场变化保持其优势的能力。产业的竞争优势可以来自许多方面, 如禀赋优势、广大的市场、企业科学的发展战略和成功的经营管理、高效的产业组织形式、合理的产业结构、科学的产业布局、适宜的产业政策、创新等等。其中, 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是一种最活跃、最有渗透力的优势, 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 产业技术和产业组织制度发生了多次革命, 而在最近几十年发生地更频繁、间隔的时间越来越短;科学技术具有很强的渗透力, 它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是广泛和深刻的, 比如, 今天各国竞争最为激烈的信息技术, 它几乎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部门和社会生活的各领域;制度创新可以发生在许多领域, 如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政策、企业经营管理等等, 且制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所以, 制度创新具有无限潜力。与其他优势相比, 创新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更加根本和关键, 因为其他优势只是暂时的、有限的、相对的, 而创新是永远的、无限的、也是绝对的。

2 知识产权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知识产权是人们对其智力成果或者商业经营过程中的标记、商誉依法享有的权利。在知识经济时代, 它是影响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2.1 知识产权是产业附加值的主要来源

一般来说, 产业竞争力表现于产业附加值, 产业附加值高, 产业竞争力就强;产业附加值低, 产业竞争力就弱。在产业链的各环节中, 都会形成一定的附加值, 但其高低有所不同:研发阶段和品牌营销阶段附加值高, 生产加工阶段附加值低。整个产业的附加值是产业链各环节所创造的附加值之和, 而其高低取决于研发和品牌营销这两端:无研发和品牌营销, 产业附加值肯定低;当然, 有研发和品牌营销, 产业附加值并不必然高, 因为它们固然附加值高、利润大, 但失败的风险也大。研发和品牌营销在附加值的创造上之所以与生产加工不同, 是因为前者包含有技术、品牌等知识产权, 而后者只是比较简单的劳动。归根到底, 知识产权是产业附加值的主要来源。目前, 我国许多企业只是为跨国公司进行加工组装, 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品牌的很少, 因而产业的附加值很低。

2.2 知识产权是产业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力

从农业→工业→商业→服务业→信息产业这些不同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依次更替来看, 产业结构的升级过程也是产业附加值的提高过程。而产业附加值主要来自于知识产权, 或者说来自于受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和品牌。当然, 一项成功研究开发的技术, 即使没有得到知识产权的保护, 也会产生相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但由于不受保护, 人人可用, 它就很难形成附加值, 因为它并不稀缺。事实上, 在商场如战场的今天, 各国对技术、商标、商誉等的知识产权保护日益加强。

传统产业一旦采用先进的技术或者形成品牌, 就可以实现产业升级, 如现代高科技农业。所以, 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夕阳产业与朝阳产业、加工业与服务业的区分是相对的, 不存在绝对的传统产业、夕阳产业、衰退产业, 加工业中也广泛地应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的搜集、处理、分析。先进的技术和品牌具有强大的渗透力, 它们既催生了新兴产业, 又可用来改造和提高传统产业。

2.3 知识产权改变了产业的竞争方式

在工业经济时代, 企业是在产品价格、质量、成本上展开竞争, 物美价廉是占领市场的法宝;在知识经济时代, 消费者的偏好有所变化, 其关注点主要不是价格和质量, 而是绿色、环保、品牌效应、文化内涵、企业信誉等, 这使得企业在专利、品牌上进行激烈较量。如果说工业经济时代规模经济优势是决定胜败的关键, 那么, 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产权优势则是区分高低的标准。

2.4 知识产权优势是一种最有效、最有潜力的优势

知识产权是产业附加值的主要来源, 利用知识产权可以形成一定的经济优势, 这种优势就是知识产权优势。与其他优势相比, 知识产权优势最有效, 因为知识产权权利人依法享有垄断权利, 可根据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来圈占市场, 排斥竞争对手的进入;知识产权优势也最有潜力, 创新永无止境, 人类无限的需求欲望与有限的自然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来解决, 知识产权是对创新的鼓励和专有保护, 知识产权优势来自于创新的经济效益。

3 形成知识产权优势, 提高产业竞争力

知识产权优势是一种最有效的优势, 因此, 要从根本上提高产业竞争力, 就必须形成知识产权优势。但它并非易事, 而是一个系统工程, 包括投入、研究开发、成果巩固、知识产权申请、知识产权的利用、知识产权的保护等许多方面, 需要企业、行业、国家、社会的长期努力。下面从企业、行业、国家三个层面依次进行论述。

3.1 企业:提高知识产权意识、加强知识产权管理

与国外企业相比, 我国企业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主要有如下不足:1、意识薄弱, 表现在对知识产权的地位和意义认识不足, 没有确立企业发展的知识产权战略;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较差;对知识产权的利用意识落后, 没有实现知识产权资产的价值最大化。反观国外企业, 它们具有企业发展的知识产权战略意识, 非常重视知识产权管理, 如日本企业认为“知识产权是企业的发展支柱”2、管理水平低。当前, 我国超过半数企业无知识产权管理人员, 在设置了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国营企业中, 也主要是进行日常的事务性管理或偶尔进行管理[4]。而国外企业实现了专门化、全面化、制度化管理, 企业内有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 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 并且对知识产权从投入、研发、成果确认、到利用和保护, 实行全过程管理。美国企业把人员聘用、对研究开发和知识产权的申请、知识产权许可合同的签订与实施、发生侵权后的诉讼与调解等一系列环节都纳入知识产权管理的工作范围[5]。国外企业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3.2 行业:协调、管理和服务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现代公共管理的变革, 行业组织的职能逐渐扩大, 它可对其成员进行管理、协调、监督以及提供市场信息和专业知识培训等服务。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 行业组织可发挥如下作用: (1) 进行协调, 包括制定行业的知识产权发展战略、统一行业的技术标准、组织进行联合技术开发和签订交叉许可合同以整合行业的资源、对行业内的知识产权纠纷进行协调处理等。 (2) 进行管理, 主要是对其成员的知识产权在获得授权的情况下进行集中管理。这与权利人自己进行管理相比, 具有许多优势, 比如减少交易费用、提高使用效率、节省权利人的时间和精力等。国外有许多知识产权集体管理组织, 我国也成立了一些, 如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中国文字作品著作权协会等。 (3) 提供服务, 如专利文件的检索、知识产权申请和知识产权诉讼的专业培训、参与案件的调查、支持当事人进行诉讼、提供技术市场和商品市场的信息、反映企业的意见和建议等等。

3.3 国家:加强制度和环境建设、发挥主导作用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使各国政府在经济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她们或者直接参与其中或者出现在台前幕后或者以优惠政策进行支持。在知识产权优势的竞争中, 政府更是有所作为, 她可以在资金、人才、信息、制度和环境上给予企业支持。

首先, 制定国家的知识产权发展战略, 并利用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等手段保障实施。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在产业价值链中处于中低端, 依赖外国的核心技术和品牌进行生产加工, 造成我国经济的发展受制于人。为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的产业竞争力, 必须制定国家的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当前应抓紧部署围绕科技发展的政策方向和重大课题, 进行知识产权态势和知识产权管理、保护政策研究, 提出综合性、全局性的知识产权战略报告, 为相关技术领域的发展提供知识产权方面的宏观政策指南。要结合科技规划、重大课题的立项和进展, 进行知识产权方面的评估和分析, 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等相关高新技术领域的重大课题为重点, 掌握和了解国外在相关专业技术领域的知识产权状况, 确定自己的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和技术发展方向, 形成原创性的自主知识产权群, 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控制力和国际竞争力[6]。

其次, 加快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 鼓励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用好成果。主要是制定调整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的归属政策, 依法赋予科技人员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中应享有的权利, 利用优惠政策鼓励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技术研究开发, 合理调整技术成果所有者与使用者之间因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而发生的利益关系;加强技术市场建设, 包括建立技术成果的评估体系、完善技术合同制度、建立技术市场中介组织, 以加快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应用。

最后, 加强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 营造鼓励创新的法制环境。首先要完善立法, 提高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平。我国的知识产权法经过几次修改, 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如合理使用的范围过宽, 我国《著作权法》第22条对于合理使用的范围作了列举式的规定: (1) 为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 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2) 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 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3) 为报道时事新闻, 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将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在国内出版发行;$’&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其中的第三款、第十一款、第十二款显然值得深思。其次要加大知识产权的行政、司法保护力度, 积极参加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合作, 为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创造有利的国内、国际环境。□

摘要:在对产业竞争力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 指出知识产权是影响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知识产权优势是最有效、最有潜力的优势。同时, 从企业、行业、国家三个层面论述知识产权优势的形成。

关键词: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优势,产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2]张志新, 曹东锋.知识产权在产业竞争力中的地位和作用[J].商业时代, 2007 (6) .

[3]程恩富, 丁晓钦.构建知识产权优势理论与战略—兼论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J].当代经济研究, 2003 (9) .

[4]张俊, 杨为国.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发明与专利, 2006 (1) .

[5]金永红, 慈向阳.国外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战略分析及其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 2007 (2) .

[6]杨起全, 吕力之.美国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及其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 2004 (2) .

知识产权与竞争 篇2

(一)知识领先

在20世纪80年代,保罗・罗默教授提出的经济增长 4要素理论中,认为知识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要素,他认为:第一,知识能提高收益;第二,知识需要投资;第三,知识与投资存在良性循环关系,投资促进知识,知识促进投资。在今天由高科技主导的信息时代,企业的价值除了拥有的固定资产和产品之外,更大地体现在知识资源上,这些资源包括企业的商誉、品牌、知识产权、客户关系、合作伙伴关系、企业的IT系统,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企业拥有的人力资本等,因此企业中最大的资产应该是继资本、劳动力之后脱颖而出的“第三资源”――知识资源。

每个企业都拥有知识资源,但是只有极少数企业能够完全开发出知识资源的全部潜能,在很多企业中,知识都是闲置的资本。类似与企业中的价值链,企业中同样存在一条知识链。价值链的顺畅,可以使企业的资本增殖,而知识链的顺畅可以使企业持续发展,实际上价值链的顺畅完全取决于知识链的顺畅。有很多企业本末倒置或者舍本求末,把企业的核心工作定位在如何使价值链增殖,而知识资源的开发和使用仅是一种陪衬。在今天的社会,如果不以知识领先,企业可以获得局部的和暂时的增长,但在经济全球化,知识价值增殖,信息化社会大发展的浪潮冲击之下,企业终将会被淘汰出局。日本刚公布的4月1日至3月31日的大公司财务决算报告显示,创造了日本神话的日本7大电子企业除索尼公司外,其余6家全部陷入巨额亏损。这些曾经在中国市场和世界市场上叱咤风云的大企业,当时领先于世界依靠的就是其技术上的先进性和创新性。而今天的亏损除了受到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之外,他们的.官僚管理体制,缓慢的创新决策机制,员工中僵化严格的等级制度,都是直接导致亏损的原因。日本的这些大公司仍然停留在大工业社会,他们对于信息资源的开发和使用没有跟上时代,因此这类企业被抛出现在以知识和创新为主流的经济圈就不足为奇了。以知识领先运作已关系到了今天企业的生死存亡,纵观今天在世界呼风唤雨的成功企业,他们向外界展示的都是他们对知识资源的成功占有、开发和使用。

一个企业的知识链连通着企业的各个角落,它的具体表现形式和载体是企业的信息系统,不管一个企业是否有完整的由IT和计算机控制的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总是存在,这就类似于有机生命的神经中枢系统。但一个企业的知识链又不等同于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是原发的,自然存在的;知识的很大部分是由信息而来,它是通过对信息的提取、识别、分析和归纳转换而来的,故信息系统是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资源的开发利用则是信息系统管理的延伸。要让知识链发挥其功能,需要企业家和整个企业

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责任竞争力 篇3

一、企业责任竞争力的界定

企业责任竞争力是指企业运用自身的专业优势解决社会、环境和员工等方面的问题,使得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经济效益也得以同步提升,即企业的责任竞争力得到增强。企业责任竞争力主张把企业社会责任融入到企业经营的过程当中,将其视为企业战略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视为企业生存和长远发展的重要前提。

企业责任竞争力实际上是关于公平与效率的问题,没有社会责任的企业不可能有竞争力,有竞争力的企业必定以履行社会责任为基础和前提。企业既要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又要为社会提供更多、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因而,企业责任竞争力本质上也是企业实践可持续发展可资借鉴的一种新理念。

企业责任竞争力还是组织社会责任概念和体系的深化和具体发展,组织社会责任是组织通过透明和符合伦理道德的方式,将利益相关方期望整合到组织的各项活动之中,以使组织的各种决策和活动贡献于可持续发展,它既包括组织社会责任的目的(促进可持续发展),也包括组织履行社会责任的方法(将社会责任理念和要求融入到组织决策和活动中)。而企业责任竞争力既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促进可持续发展目的的具体化,也是企业将社会责任要求融入企业各项决策和活动的具体衡量标准。

二、知识产权保护提升企业责任竞争力

在经济全球化大潮涌动和新科技革命突飞猛进的时代背景下,知识产权在国际经济竞争关系中的地位得到空前提升,已经成为关系企业成败的核心竞争力、创新型经济的根本要求和维持企业持续竞争能力的不竭源泉,更是提升企业责任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1.知识产权保护从法律要求的角度提升企业责任竞争力

知识产权是法律认可的无形资产,企业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是以法定形式固定的竞争优势。从目前世界各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实践来看,绝大部分国家都纷纷出台了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一些国家还制定了知识产权国家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各国政府的普遍共识。企业作为知识产权保护的主体,自然更应该承担和履行自己在社会中的法定义务和责任,任何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企业行为都客观上面临着受到法律制裁的后果,从而给企业带来诉讼的困扰和增加侵权成本的损失。可见,知识产权是受法律所保护的,企业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即是遵守法律精神,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企业规避法律风险。

2.知识产权保护从道德伦理诉求及社会公众期待的角度提升企业责任竞争力

知识产权是人类聪明智慧和劳动成果的结晶,凝聚了专利所有人在精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的辛勤付出和大量投入,理应受到社会的尊重并得到应有的回报。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遵守市场经济秩序的应有之义,企业作为市场的参与者有义务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企业开展知识产权保护是对他人知识产权成果的一种尊重,也是对市场其他主体的一种责任,是企业在道德伦理上的一种自律行为。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企业必将是为社会所尊敬的企业,其知识产权保护的良好实践和绩效也必将有利于推动行业健康发展进步,激励社会创造和创新,从而帮助企业在广大公众心目中树立负责任的正面社会形象和提升企业品牌价值与影响力。例如,微软公司因在长期致力于知识产权保护过程中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在全球社会赢得了广泛赞誉。

3.知识产权保护从企业自身业务发展需要的角度提升企业责任竞争力

知识产权是构成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奠定了企业实现持续提升效率和不断创造新的竞争优势的稳定基础。我们今天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成为核心竞争力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企业的核心技术研发能力、产品的制造能力和市场的推广能力等,毫无例外地都离不开知识产权的有力支撑,掌握核心知识产权的企业竞争是不能被模仿也是不能被取代的。当今世界著名的企业大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例如,索尼公司的微型化电子技术、飞利浦公司的光学介质领域技术、NEC公司的数字集成技术等。一定意义而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上述著名企业之所以著名的关键,也是其得以迅速发展壮大和纵横驰骋国际市场最重要的秘诀所在。

可见,知识产权保护无论是在法律要求、道德伦理诉求及社会公众期待抑或企业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等诸多维度,都有利于帮助企业提升自身责任竞争力,对内显著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对外显著提升企业的运营透明度和品牌美誉度,实现责任与竞争力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让企业更具责任、更具价值、更具竞争力。

三、提升企业责任竞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企业责任竞争力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知识产权保护可以帮助企业平衡公平与效率问题,从而提升企业责任竞争力。从提升企业责任竞争力的角度看,企业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

1.及时对知识产权进行确认,明确知识产权的归属

企业自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工作之日起就应根据自身实际开展品牌、商标的策划工作,及时申请商标注册并完善相应的法律手续,以法律的形式正式明确商标所有权、使用权及商标注册范围。企业对技术创新所产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等应及时申请专利保护,以确保企业在相应领域的控制,同时采取有效保密措施,切实加强对企业技术秘密的严格保护。另外,企业对所拥有的著作权,特别是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机软件,还应及时进行版权登记,以明确权利归属,避免由权利归属所可能引发的法律风险,有效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nlc202309040342

2.建立系统的监管体系,实现对知识产权的全程监控和管理

企业要确保自身在知识产权运营过程中的合理合法,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努力维护好企业的知识产权。企业应当配备专门的知识产权保护人员,加大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的经费投入,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的系统监管体系,积极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对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善于拿起法律武器,充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依法及时地提起或应对知识产权诉讼,实现对企业知识产权的全程监控、跟踪和管理。最终确保企业的知识产权不受损害,始终掌握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3.树立全球视野,积极参与国际知识产权规则的制定和完善

企业在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参与国际知识产权规则的制定和完善。我国企业应积极参与修改、制定和完善国际知识产权规则,在国际知识产权规则领域发出中国企业的诉求和声音,按照以上规则、标准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以更好地适应企业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

4.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争创国际知名品牌

企业应高度重视品牌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注重精心培育品牌,努力把具有鲜明个性的商标作为开拓和扩张市场的重要法宝,加强商标权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及时发现和制止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不法行为,保护企业知识权益,维护品牌良好形象。在积极培植品牌的过程中,还应更加重视技术和专利保护等方面的基础工作,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品质、完善售后服务,不断开展技术创新,尤其是掌握和拥有具有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争创国际知名品牌,努力获得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可。

链接

第12个世界知识产权日聚焦“天才创新家”

2012年4月26日,第12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确定的主题为“天才创新家”(VisionaryInnovators)。“他们的创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他们的影响巨大。他们有时还能改变社会的运转方式”,WIPO表示,不论是艺术创新还是技术创新,在每个伟大创新的背后,都有人的故事——一个因为个人的好奇、洞见或决心而开辟新道路的故事,并就此列举了乔布斯、莱特兄弟、巴斯德和伦勃朗、毕加索、契诃夫等多位天才创新者的例子。

“世界知识产权日让我们有机会更深入地了解知识产权作为一种平衡机制,在围绕创新和文化创作的各种相互竞争的利益之间所发挥的作用:创作者个人的利益相对于全社会的利益;制作人的利益相对于消费者的利益;鼓励创新和创造的利益相对于分享创新和创造所带来的好处的利益。”WIPO还表示。

据了解,1970年4月26日,《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正式生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立。1980年6月5日我国加入该公约,成为该公约第90个成员国。

微软开展知识产权保护活动警示盗版负面影响

在全球庆祝世界知识产权日之际,微软中国向每一位为知识产权做出贡献、革新人类生活方式的创新家表示敬意,并向业界发出倡议:保护知识产权,培育创新,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尤其是知识型经济的发展。

为此,微软公司也对中国政府开展的打击侵犯知识产权专项行动给予了充分的支持与配合:在全国多个城市大力推广正版软件,举办宣传“辨清正版,保护权益”,“正版软件,真就不一样!”等市场活动:推动北京中关村电子卖场对场内商户采取更严格的监管措施,加强对软件知识产权的保护;配合执法和司法机关查处了多起软件盗版大案要案。

观点

“中国专利申请数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政府此时应强调的是从质量和专利布局上来做创新的综合评价体系。专利申请有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关键是看发明专利所占的比例,其中有多少转化为直接科技成果,有多少转化到企业中,在多大程度上为企业提升了经济效益与核心竞争力。”

——中国知识产权院院长马一德

“2011年,深圳每万人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59件,这个数值已达到创新型国家的水平,深圳的经济转型已转入到依靠创新驱动的轨道。依靠知识产权来提升国家和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各级政府摆脱危机、突破困境的重要手段之一。”

——深圳市副市长陈彪

知识产权与竞争 篇4

一、知识产权管理的科学内涵

知识产权是指特定个人或机构对于其智慧成果在一定时间内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的统称。知识产权一般包括著作权、商标权和专利权等。知识产权是对企业无形资产所有权的保护, 其权利源自于法律法规的赋予。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 是企业为规范企业知识产权工作, 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特性和功能, 从法律、经济和科技的角度, 对企业知识产权的开发、保护、运营而进行的有计划的组织、协调、谋划和利用的活动。

二、知识产权的范围

(一) WIPO (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 认为, 知识产权包括:

1、著作权及邻接权;2、专利权;3、工业品外观设计权;4、商标权;5、科学发现;6、防止不正当竞争。

(二) TRIPS协议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 认为, 知识产权包括:

1、著作权及邻接权;2、专利权;3、工业品外观设计权;4、商标权;5、地理标志权 (巴黎公约表达为原产地信息) ;6、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7、未公开信息:为拥有者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信息, 其包括的内容十分宽广, 从技术秘密到经营的客户名单, 主要涉及刑法的商业秘密;8、植物新品种。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容

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是一定制度框架下, 企业所拥有的、基于独特知识技术积累的一种竞争能力。一个成功的企业, 总有一种能够使它赢得和维持竞争优势的核心竞争能力。这种竞争能力的表现是多层次的、多样化的, 包括独特的技术、难以模仿的技术诀窍、合理的组织方式、良好的营销网络、与众不同的企业文化或管理模式、较强的已有资源重组能力或者融合能力、稳定的客户资源等。

四、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一) 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企业价值都直接取决于企业掌握多少知识产权和如何经营管理知识产权财富。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知识产权战略专项组根据调查的结果认为, 一个国家的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大体要经历五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以出口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为主导, 靠廉价劳动力成本和低成本原材料;第二阶段通过加大研发投资, 推动技术含量较高产品出口;第三阶段遭遇发达国家企业的知识产权壁垒, 被迫付出高价;第四阶段汲取教训, 加大在收购、自主开发和管理知识产权方面的投资力度;第五阶段则开始享受知识产权的互惠互利, 有的企业甚至可以通过知识产权获取竞争优势, 最重要的是无形资产。

从整体上看, 我国现在正处在第三阶段, 并逐步开始向第四阶段过渡。我国企业在参与国际化竞争中的经验教训表明, 一方面中国产品因缺乏知识产权资产而成为低档产品、“便宜货”的代表;另一方面具有技术含量的产品又往往遭到国外知识产权壁垒, 无法进入关键的出口市场或者要为此付出可观的知识产权使用费。我国企业要摆脱目前的困境, 出路只有一条, 就是创造和拥有更多的知识产权, 并有效地利用知识产权参与国际竞争。

(二) 知识产权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 也是企业所有权优势的重要体现。拥有知识产权, 是企业发展国际化经营的基础, 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力和源泉。专利权的创立和发展, 有利于企业产品差异化优势。科学技术作为当今时代的第一生产力, 是现代企业发展的根本源泉之一, 也是企业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壮大自身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力量。专利权能够激发浓厚的企业自豪感, 对于企业文化、制度等的进一步完善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 拥有专利权意味着对该项技术的市场需求垄断。企业在世界范围内占有专利技术, 可以使企业占领更广泛的市场, 形成垄断竞争优势, 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三) 商标权的确定, 有利于树立企业良好的品牌形象, 建立并不断提升商誉;也有利于企业在品牌战略下执行产品研发、生产、推广计划, 建立客户的品牌忠诚度, 使企业在国际竞争中保持有利地位。

(四) 重视知识产权的经营管理是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重要手段。利用知识产权扩张市场, 获取超额利润, 成为市场优势企业进行竞争的重要手段。拥有大量知识产权的成功企业, 通过许可他人使用知识产权获得了巨大收益, 其许可费收入可以甚至超过产品销售的收入。尤其是当知识产权渗透到产品技术标准中, 知识产权的作用更是不可小视。例如, 美国的高通公司开发了CDMA移动通信技术并申请了专利。但高通公司并不开发和生产具有CDMA技术的产品, 而是把CDMA技术提交到美国标准组织TIA和世界标准组织ITU, 申请确立CDMA技术为世界移动通信标准。当通信巨头把目光转向CDMA系统时, 才发现该项技术的专利已全部控制在高通公司手上了, 要使用它就需要向高通公司缴纳高额入门费和使用费, 即购买CDMA芯片。高通公司正是利用这一利器, 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一跃成为坐拥标准、日进斗金的跨国公司。

五、企业知识产权经营管理的基本要求

(一) 制定知识产权经营管理战略。

由于不同的知识产权有不同的特点, 知识产权经营管理战略又可以细分为专门的知识产权经营管理战略, 如专利战略、商标战略、商业秘密战略等。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 拥有一定门类的知识产权时, 就要及时考虑制定企业的知识产权经营管理战略, 将知识产权经营管理贯穿于企业研发、生产与经营的全过程。知识产权经营管理战略涉及知识产权的各个方面, 从如何创造、拥有不同的知识产权, 如何了解竞争对手的知识产权, 如何在国内外有效利用自己的知识产权, 如何监控市场上的侵权行为, 到如何保护知识产权, 都属于知识产权经营管理战略。一个好的知识产权战略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够帮助企业做出科学的经营决策, 建立良好的声誉和形象, 增强国际竞争力。

(二) 树立知识产权申报意识。

国际上现有的主要知识产权的认证原则是“注册在先”, 因此我国企业在拥有一项技术创新或拥有新的商标权时, 要更加重视注册认证的问题。携带技术参与国际化的企业, 在进入他国市场之前就应仔细研究该国关于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 辨析其与我国法律的不同;同时, 还要熟悉知识产权申报的程序和保护措施, 关注该国知识产权现有的注册和授权情况。在进入国际市场的同时, 企业应当加紧向目标国申报企业的专利权、商标权等涉及企业生存和核心竞争力的知识产权, 并在得到审批前做好技术保密工作, 防止因企业专有技术的流失而造成损失。

(三) 面对侵权行为, 企业应当积极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权益。

不同于一般的产权, 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无形的资产, 其权利来源于法律的赋予。因此, 当侵权行为产生并危害企业利益时, 更要运用法律的武器积极寻求援助。企业要在全体员工心目中树立起高度的知识产权维护意识, 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注意收集和保存有关知识产权的证据, 积极部署预防知识侵权的措施, 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设置专门的法律部门负责这类侵权问题。一旦确认侵权行为, 企业应当立即向有关法律机构提起维权要求, 坚决运用法律武器打击侵权行为, 并以此显示企业维护自身权益的决心。同时, 企业应随时保持同国内行会、商会、贸易促进委员会等相关机构部门的联系, 随时了解国内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方面的最新变化;更重要的是, 有了他们的支持, 企业面临的侵权问题可以得到更加有效和合理的解决。

(四) 关注竞争者的知识产权。

关注竞争者的知识产权, 防止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当然是目的之一, 但其根本目的不是防止侵权, 而是要通过跟踪竞争者的创新活动, 掌握行业、部门的发展趋势, 确定自己的创新重点, 实行错位竞争。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用在知识产权经营管理中, 就是要时刻跟踪、了解竞争者的创新活动, 正确判断自己在市场中的地位, 掌握发展和创新的主动权。

参考文献

[1]刘小海, 单小光.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经营手册[M].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8.

[2]余丽娟.全球化背景下知识产权的贸易效应研究[D].中南大学, 2005.

知识产权与竞争 篇5

摘要:面对知识经济时代,我国超市必将会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会带来更加激烈的竞争。超市原有的竞争手段已无法使其保持长久不衰的竞争优势,取而代之的将是一种全新的营销理念及竞争手段,这就是知识营销。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以及与世界经济的不断接轨,超级市场(下称超市)这种开架陈列、敞开售货、明码定价、定量包装、自我服务、自助购物、电脑一次性自动结算的全新零售方式已由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逐步进入了我国各大中城市,其发展已渐成燎原之势。超市改变了以往“大型综合商场加小型专业商店”为主导的城市商业传统零售业态的沉闷格局,为我国城市零售商业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但超市在这些年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众商家一哄而上,几乎形成了千篇 一律的经营模式和近乎雷同的竞争方法与手段,致使其已有的竞争优势难以长久地保持下去,而竞争优势的丧失,势必会给任何一家企业带来灭顶之灾,因此对这一问题的密切关注和积极探索,可能会对我国超市深层次的发展以及新的竞争优势的形成,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

一、我国超市的发展现状及竞争优势分析

1.超市发展现状概观

超市在我国的产生,始于80年代中后期,由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率先导入,其初始形态为大中型百货商场里设立的自选商场或自选柜台以及城市小商品批发市场里的自选摊位。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及至90年代中期,超市对城市零售市场并未形成重要影响,所经营商品的深度、广度及关联度都处于较低层次,而与城市居民生活的关系也远不如现在这样密切。但到90年代后期特别是近几年,超市在我国城市零售业中异军突起,成为各种零售业中发展最快,最具市场活力与市场竞争力的一种独特的业态形式。

从超市发展规模上看,近几年我国超市经营规模日趋扩大,连锁化程度日益提高,其销售额和门店数大幅度增加。经对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提供的资料统计得知,1998年和1999年以“超市”命名的年销售额超过一亿元的超市只有23家和30家,分别拥有门店数仅为69.55个、64个,平均每个门店的年销售额分别为1192万元、1361.93万元。1998年销售额最高者是上海联华超市有限公司,当年销售额达38亿元,门店数359个;但根据国家经贸委贸易市场局最新资料统计,截至2001年上半年,销售额排名前五名的连锁企业当中,连锁超市的销售占到了前四名的位次,他们分别是:上海联华超市(销售总额75.89亿元)、上海农工商超市(销售总额38.95亿元)、上海华联超市(销售总额36.06亿元)、北京华联综合超市(销售总额32.08亿元),其中上海联华超市的门店数已达1020家。

从超市经营商品的结构看,许多超市正在突破以食品为主的传统格局,向品种多样化发展。除食品外,日用百货、洗涤化妆用品、服装、小家电乃至大家电、图书、音像制品、药品、医疗器械都正在或已经进入超市。

从超市的投资主体及业制、业态结构来看,则呈现出多元化和复合化的趋势,超市的投资主体由最初单一的国合商业到目前外资、私营经济的大量介入,洋超市与私营超市在许多城市已屡见不鲜;同时,90年代以来,零售业制和业态日益多样化,业制和业态的整合日趋立体化、复合化,其中连锁超市以其独特的优势深受商家青睐。

2.超市竞争优势分析

超市的空间优势。超市营业方式在物理空间一定的`情况下,给予了顾客以更大的心理空间。具体表现为超市商品多样化,给顾客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同时超市购物具有自助服务性质,使主客双方都能在服务与接受服务的过程中更好地表达自我意愿,从而拓展了一定的人际空间。

超市的时间优势。超市经营多样化以及服务综合化的发展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弥合丁供需的空间距离。这一距离的弥合,意味着顾客勿需花费更多的交通费,穿越更多的街区或城市空间,花费或浪费更多的时间就能得到包括购物、娱乐、休息等在内的“一揽子服务”。

超市的成本优势。超市商品通常具有价格优势,常常比大中型零售商场同类商品低至10%甚至更多,而这种价格优势更多源于其成本形成机制:品种的多样化和服务的综合化降低了其间的物流成本,大众化、社会化的市场定位,降低了相应的物业成本;而其内部组织与管理结构的简约,降低了企业原有的人力与组织成本。

我国超市上述竞争优势的形成,主要得益于超市经营中综合竞争手段的运用,具体表现为规模竞争、价格竞争、促销竞争、服务竞争以及错位竞争,这些竞争形式在超市初创与发展的过程中都曾不同程度地为超市竞争优势的形成奠定了相应的基础。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超市业已具有的竞争优势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原有的竞争手段和方式已很难使其产生更为持续而长久的竞争优势,寻求新的竞争手段,重新建立自身新的长期的竞争优势已成为目前我国超市顺应时代要求,开拓进取的主要任务。

二、当代超市发展中价值链的重构及竞争手段的新选择

1.超市价值链的重构

我国超市的价值链与其他企业的价值链,特别是制造企业有很大的不同,分析其价值链有助于我们探寻新的竞争手段,建立长期的竞争优势。超市的基本价值活动主要是采购、贮存、营销和配套服务,它的辅助性价值活动有:基础设施(包括组织设计)、

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包括超市技术运行保障体系、管理流程设计以及员工行为规范)。超市价值活动的核心是采购、营销和服务,但其它辅助价值活动对增强超市的竞争优势也起很大作用。超市的价值链是整个市场价值链中的一环,它和消费者价值链密切相连,其价值活动会影响消费者的价值活动,因此消费者对超市会有很多要求。超市要取得和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必须设法满足消费者的要求。实际上满足消费者的过程也正是超市探索竞争优势的过程。

从目前超市的竞争实践看,虽然许多超市也采取了人才竞争、服务竞争、信息技术竞争等手段,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但同时他们也都存在着一个致命的弱点――即所采用的竞争手段都仅出自于对企业内部价值链的考虑,而忽视了与消费者价值链的有机联结,孤立于各竞争手段间的相互关联性而没有形成综合的、总体的竞争手段,从而也就不能最终形成稳固而持久的竞争优势。因此,为保证长期竞争优势的获得与延续,必须重构我国超市的价值链,形成综合性的、充分考虑消费者的要求、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的新型竞争手段,在竞争中突出自己的特色。

2.超市竞争手段的新选择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出现不仅会从宏观上对整个世界的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产生巨大的冲击,而且也会广泛渗透到市场经济的微观领域,对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提出全面的挑战,并促进市场营销实现新的转变,这种转变的实质就是以知识营销为新的竞争手段来建立企业未来长期的竞争优势。

1)知识营销理念

知识营销是指在企业完整的知识体系下的营销,知识贯穿于整个营销活动,在提供给顾客物质和服务价值的同时,更给予其知识的价值,使其得到额外的、与众不同的价值。知识营销的特点在于:一是企业形象完整,有为顾客和为社会奉献知识的理念,具有鲜明的、亲和的识别特征,具有完善的企业员工行为规范和科学的管理流程,借助于信息技术建立先进的内外沟通系统;二是全员具有较高的知识素质和再学习的能力,能够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始终保持知识的先进性,并且保持不断的工作创新能力;三是信息技术运用于营销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与过程中;四是知识随着销售和售后服务一起传递给顾客。

2)以知识营销构筑超市竞争优势

在超市的竞争过程中,能够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竞争方法无法被竞争对手所模仿。知识营销可以使超市在营销过程中,吸引顾客并保持顾客的忠诚度,使营销具有鲜明的特色,而且不可模仿。以知识营销为主导思想的超市经营,不仅通过销售商品来满足顾客的需求,并且还使顾客明白: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需求,这种需求之于顾客的意义,所提供商品满足顾客的程度,顾客理想价值与所提供商品价值可能的差距以及知识价值的传递。

三、积极培育我国超市知识营销体系

知识营销不是由个人或部分人来贯彻实施的,它必须由企业整体来实现,并在企业的各个价值活动中予以充分体现。我国超市欲全面进行知识营销则必须先建立其实施的基础,做好知识营销体系的培育工作。其重点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观念培育 营销观念是贯穿于企业营销活动始终的指导思想,是企业一切市场营销活动的指南。知识经济是一种十分理性的经济形态,强调企业的生产经营必须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促进社会进步、改善生态环境为前提,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因而企业就必须树立起与此相适应的营销观――知识营销观。在知识营销观的指导下,我国超市应自觉地把消费者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投入上,以综合性、密集性的知识为先决要素;在技术开发上,以高效率、高环保为标准;在服务顾客上,以满足顾客物质、服务和知识上的需要,建立顾客满意度为准则。观念上的培育要从超市的高层管理者做起,再向全体员工不断灌输,潜移默化逐步渗透到企业的各个方面,体现于员工的日常行为中并最终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组织培育 知识营销要求对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具有灵敏的感知能力,对顾客的意见能迅速做出反映。它要求在商品传递到顾客手中去的同时,要把相应的知识传递过去,这就需要商品在传递的过程中加入知识价值,需要把顾客作为超市的成员而与他们保持联系,并提供不断更新的知识。要完成上述要求,原有的组织流程已明显不再适合,必须有新的流程加以替代。新组织应具有扁平化的结构特征,将决策权下放到最接近顾客的一层,以使其对外界的变化能做出迅速的反应。为了提高组织流程效率,应引进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构建企业的内部网络体系下的经营流程和管理流程。

3.人员培育 知识营销需要在提供顾客商品价值的同时更应提供相应的知识价值,因此超市应努力转换角色,力争成为学习型组织,通过自我学习、内部培训、外部训练等形式使全体员工不断地学习,忘却,再学习,以期超越自我,改善管理者及员工的心智模式,并最终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形成团队学习及系统思考的效果,从而使企业在当前市场竞争当中时刻处于高度激活状态,对顾客需求及环境变化具有很强的反应能力。

知识产权与竞争 篇6

【关键词】知识产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适用关系

一、知识产权与不正当竞争

从知识产权来看,就美国学者的见解而言,知识产权一词所代表的,是一个由规范不同种类的思想与符号的使用的原理原则所组成的松散的群集。知识产权一般被形容为无体财产,是(人类)认知过程的产物,其价值在于其上的思想或思想的集合。相对于实体可拥有的财产,知识产权涵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权利的一个统称,是作者或发明者所得行使的权利,所指的财产是该等权利所衍生的价值,而非其所由生的知识产物本身。事实上,知识产权一词是否适合作为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权利的总称本质上即有疑问,不宜混为一谈。从不正当竞争来看,不正当竞争(unfair competition)是指经营者以及其他有关市场参与者采取违反公平、诚实信用等公认的商业道德的手段去争取交易机会或者破坏他人的竞争优势,损害消费者和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二、创造性知识产权与反不正当竞争的关系

创造性知识产权主要包括专利权与著作权,相应的知识产权法保护的目的在于激发智慧创造力,赋予持有者以专有权。这种专有权与反不正当竞争法并没有十分紧密的关系,但却也存在相互交叉保护的效果。这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两种法律对于如何适用法律都有明确规定

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对于如何适用的一般条款进行了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的划分,并且在特别规定中对于优先适用的情况有特别规定。基于两种法律,专利法、著作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属于竞合关系,并非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即使对于专利与著作权保护而言,两种法律都可进行使用,并且当事人可以在两种法律自由选择来获得一定的补偿。当特殊法与一般法之间具有竞合关系的时候,权利人具有自主选择权,尽管专利权排斥优先选择权的规定,但权利人完全可以选择反不正当竞争法来确定优先选择权的适用性。

这种属于交叉又非相互包含的关系,在两种法律的立法目的方面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支持。专利法的设立目的在于对专利进行保护,从而鼓励创造,激发灵感。在反不正当竞争法方面,其对于知名商品的特色的保护,目的在于商品之间有效的避免混淆情况的出现,防止出现消费者购买错误商品的情况。从这一层面来看,这两种法律的立法目的不同,根据不同的逻辑来为当事人提供保护。

2.两法都明确规定,仅一法给予保护

假设有企业将《我叫刘跃进》这部小说的名称作为自己酒店的名称,满足了著作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适用条件,著作权法保护有独创性的要求,作品名称由于过于简单,在司法实践中一般不认为其具有足够的独创性,而不能享有单独的著作权保护。当书名有了一定知名度,可能构成“知名商品的特有名称”,获得《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第2项的保护,禁止他人的仿冒行为。这时,两法关系的认定就至关重要。如认定两法属于特别法与一般法的关系,则适用特别法即著作权法的规定,不予保护;如认定两法为一般法律竞合,当事人仍可选择反不正当竞争法获得保护,结果相反。

三、商标类知识产权与反不正当竞争

1.两者具有密切关系

商标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之间的密切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两者的立法目的更为接近。对于商标保护而言,法律对于它们的保护目的的基本出发点为避免混淆情况的出现,而并非是因为商标具有独特的创造性的特点。也即是说,避免混淆是法律设计的出发点,这能够有效的降低搭便车行为出现的机率,减少不正当竞争情况的出现。

二是两者的保护手法更为相近。对于商标的专属权与禁用权而言,两者具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商标权所认定的通常对应着禁止权而非专用权。就禁止权而言,其适用范围通常事前无法明确界定,而需要在具体的纠纷过程中加以明确。从反不正当竞争法方面来看,该法存在预先设定反不正当竞争权这一概念,较为明确的设定了哪些行为属于不正当的竞争方式,采用了诚实守信、违背商业伦理等模糊性的认定专责。

2.商标法独立于反不正当竞争法

注册制度是商标法的独特基础。采用注册制度是对商标保护的最重要事件,能够有效的对商标进行保护。商标注册制度能够带来诸多的好处,它不仅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应,有效的突破了商标权的地域保护,更能够给予商标以权利证据,对于商标侵权认定给予保证。我国商标保护属于行政许可的专有权利,这不仅仅表明对商标的认可,也反映着注册商标的法定效力,约束力较高。从这个层面来讲,我国的商标法大多数是关于商标注册的程序、各参与者的职责,以及违反管理规定应受到的惩罚方面而言的,因为有这些特定内容的存在,使得商标法不可能被置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大框架之中。

3.商标作为财产已经超出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适用范围

从本质上来看,反不正当竞争法隶属于侵权法的范畴,它的核心在于对一些不正当的竞争行为进行杜绝与组织,但这种法律却并没有赋予财产相应的权利与流转方面的规范建议。然而,对于商标这种独特的企业财产而言,商标的侵权不仅应当被杜绝,更应当看到商标本身所具有的流转特质。这种特质在商标法中得到了关注,并且对于商标的流转方式给予了特别规定。这些内容也不在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范畴之内。

参考文献:

[1] 吴汉东.知识产权法的制度创新本质与知识创新目标[J].法学研究. 2014(03).

[2] 陈恩,刘璟.构建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机制——基于广东反价格垄断执法案例分析[J].岭南学刊. 2016(03).

作者简介:

知识产权与竞争 篇7

关键词:知识产权保护,种业,国际竞争力,策略

知识产权是由人类智力劳动成果依法产生的专有权利[1]。种业领域的知识产权主要包括植物新品种权、专利权、商标权、商业秘密权、著作权、地理标志等,其中植物新品种权和农业生物技术专利是中国种业知识产权的主要保护形式(本文中的种业知识产权仅以植物新品种权和农业生物技术专利为研究目标)。后金融危机时代,由于知识创新和知识产权的作用日益强化,世界种业发展呈现出围绕知识产权来构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特征。面对新的国际竞争形势,跨国种业巨头纷纷以知识产权为“武器”加强对世界种业市场的掠夺。例如,孟山都公司以每天投入超过200万美元经费的速度,从事生物技术创新研究和开发,全球90%的抗虫棉和抗虫玉米品种中所含的抗虫基因来自孟山都公司的产品。通过构筑严密的专利池,孟山都公司以其拥有的知识产权在国际市场获取竞争优势,攫取巨额利润,其销售额从2002年的46.73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113.65亿美元,纯利润从2002年的1.29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20.24亿美元[2]。尽管我国对外资进入种业作出了一些限制,但跨国种业巨头凭借技术和资本优势,以知识产权、基因专利等手段对中国种业实行压制,并持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竭力保持和扩大与中国种业的知识鸿沟,以维护其科技先发地位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优势。外资抢滩中国种业的势头十分迅猛,渠道越来越多,手段越来越灵活,严重挤压了国内种子企业的生存空间。中国种业发展面临着品种安全、质量安全、数量安全和行业安全四大问题。前三个问题属于创新问题,与知识产权紧密相关,而行业安全折射的是国际竞争问题。这种竞争,从表面上看是经济实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技创新能力与知识产权的竞争。面对跨国种业巨头咄咄逼人之势,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种业国际竞争力已成为中国种业发展的迫切要求。

1 世界种子贸易状况与中国种业竞争态势

1.1 世界种子贸易状况

据国际种子联盟(ISF)统计资料显示,1970-1985年世界种子贸易额增长缓慢,仅从8亿美元增长到13.5亿美元,1985年以后开始放量增长,2008年达到72亿美元,增加近60亿美元,年均增长18.8%以上,远高于1970-1985年的年均增长率4.6%。其中2004-2008年的4年间,世界种子贸易额增长27亿美元,占近40年的增长总量的42.2%。由于种子具有商品和物化技术的双重属性,种子贸易不仅仅是简单的有形商品贸易,还具有知识贸易的重要特征。随着农业国际化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世界种子贸易数量还会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潜力巨大的种子市场,同时也是重要的种质资源、种子选育和种子生产国。据国际种子联盟(ISF)统计,2008年全球种子市场销售额为365亿美元,其中美国国内种子市场规模最大,为85亿美元,占全球种子市场份额的23%;其次是中国为40亿美元,约占11%(表1)。

资料来源:国际种子联盟(ISF)。

从表2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争夺世界种子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少数发达国家占据着主导地位。种子出口额居世界前4位的国家为美国、荷兰、法国和德国,出口总额达37.56亿美元,占全球种子贸易额的53.18%。中国的种子出口额为1.13亿美元,占全球种子贸易额的1.6%,进口额为1.36亿美元,约占2%,这意味着在国际种子贸易中中国处于种子净进口状态。中国虽然拥有世界上第二大种子市场,但在世界种子市场竞争中,得到的国外市场份额少,而失去的国内市场份额多,处于市场竞争的劣势地位[3]。

由于规模大、资金雄厚,跨国公司拥有的各种知识产权,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是其他类型企业难以企及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成了其控制和垄断市场的有力武器。如表3所示,品种权拥有量居前六名的国家分别为美国、日本、荷兰、韩国、澳大利亚、法国,其中美国、荷兰、法国的种子出口额排名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位,并且仅此三个国家的种子出口额就占据了世界种子出口市场的半壁江山。显而易见,在种业国际竞争中,谁拥有更多的知识产权,谁就取得了市场的主动权和发展的优先权。

资料来源:根据国际种子联盟(ISF)数据整理。

资料来源:根据国际种子联盟(ISF)和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数据整理。

1.2 中国种业竞争态势

2000年《种子法》颁布实施之后,中国种业开始了市场化进程。种业市场化对革除传统计划经济的弊端,促进中国种子研、产、销、用的结合,促进中国种业与国际市场接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之而来,中国种业集中度快速降低。据统计,目前中国有种子生产资格的企业8700多家,10万多经营代销户,种子年产销在2000万元以上的不到100个,在5000万元以上的只有50个,在1亿元以上的只有20个,企业发展呈现出多、小、乱、杂、散的特点。这种现象与当前国际种业行业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趋势背道而驰,已成为中国种业当前最大的隐忧。

目前,在中国注册的外资(含合资)种子企业已超过70家,主要从事玉米、棉花、蔬菜和花卉业务。这些跨国公司凭借其先进的科技、雄厚的资本、丰富的国际市场运作经验,在十年左右的时间里,控制了中国高端蔬菜种子50%以上的市场份额,几乎涉及到所有蔬菜作物。国内主要规模化蔬菜生产基地,特别是出口型蔬菜生产基地,国内优势蔬菜品种面临全线失守、全军覆没的困境。跨国公司在基本稳固和控制中国蔬菜和花卉市场之后,最近几年又开始整合、进军中国大田作物种子市场。正大公司推出的正大619、孟山都的迪卡007、先锋公司的先玉335等品种已分别抢占了广西、东北的玉米种子市场。特别是先锋公司的玉米新品种“先玉335”,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就击败了“盘踞”在中国东北地区多年的众多国产品种,2009年已占据东北玉米种子40%的市场份额。

随着跨国公司在中国实施本土化和知识产权保护战略,有的跨国公司直接与中国科研院所合作,低成本攫取中国政府支持多年研究形成的创新成果;有的跨国公司通过成立合资公司或建立试验站的方式广泛搜集中国的种质资源,分离克隆有用的基因并申请专利,企图制约中国技术发展,并通过将产成品投放到中国,达到控制种业市场、攫取暴利的目的。中国种子产业正面临着入世以来最为严峻的安全危机。

2 中国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与创新存在的问题

2.1 中国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现状

(1)植物新品种权。据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最新统计数据,截止2010年12月,农业部受理品种权申请7761件,授权3473件(表4)。自2004年开始,中国植物品种权的年申请量一直保持在国际植物新品种联盟(UPOV)成员国第四位,有效品种权量居UPOV成员国前十名。从申请授权数量来看,国内申请量为7268件,占93.6%,授权量为3409件,占98.1%;来自国外的申请量为493件,占6.4%,授权量为64件,占1.9%,其中,2009-2010年的申请量为220件,占其全部申请总量的44.6%,年均增长22.3%。这说明外资抢占国内植物品种权技术市场份额的速度在加快。从申请领域来看,国内品种权申请主要集中在大田作物上,申请量为6520件,占89.7%,其中,水稻申请2271件,玉米申请2568件,大豆申请315件,棉属申请281件,甘蓝型油菜申请188件;而国外主要针对其具有优势的品种申请保护,荷兰、日本、比利时、西班牙、以色列主要对花卉申请保护,韩国、澳大利亚、意大利、新西兰、南非、英国主要对果树申请保护,法国主要对蔬菜申请保护,美国和德国主要对大田作物申请保护。这与当前外资对我国种业冲击的品种分布完全吻合,充分证明了知识产权是企业角逐市场的利器。从国内申请单位构成来看,国内农业科研院所在植物新品种申请和授权方面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其品种权申请量占国内申请总量的48.3%,授权量占国内授权总量的53.6%,充分体现出科研院所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与2009年相比,中国种子企业品种权的申请和授权量增幅均超过10%,这说明中国种子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创造能力在提高,但与农业科研院所还有较大差距。

资料来源:根据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数据整理。

(2)农业专利。截止到2009年12月,世界各国(包括中国)在中国进行的农业专利申请量为78857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为38654件,占申请总量的49%,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为40203件,占申请总量的51%,外观设计专利为0。在中国农作物育种和转基因技术领域申请专利的国家主要有日本、德国、美国、瑞士;其中,国外申请2593件,占52.1%,国内申请2381件,占47.9%。日本的授权量占比高达56.42%,德国为40.48%,中国排名第四,占39.6%。在来自国外的申请中,育种方法专利占35.2%,农业转基因专利占64.8%;而来自国内的专利申请中,育种方法专利占76.7%,农业转基因专利占23.3%(表5),即国内的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育种技术方面,而来自国外的专利申请主要集中于农业转基因技术方面,这说明国外在核心技术领域拥有十分显著的竞争优势。这些国家的大型跨国生物技术公司在中国不断地进行农业专利申请,努力开拓中国种业市场,并谋求垄断中国的农业生物技术和种业技术。

资料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3)海外布局情况。“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国外申请知识产权保护是中国种业“走出去”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随着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提高,中国在海外的品种权申请量开始大幅上升。2006年中国在国外的品种权申请量为19件,截止2006年获得他国授权的品种权6件;2008年中国在国外的品种权申请量为109件,增长了近6倍,并且仅此一年获得他国的品种权授权9件。这说明中国育种者已开始重视种业知识产权输出,并积极谋划种业知识产权海外布局。但总体看来,中国在海外申请品种权的数量仍然太少,其中高昂的海外申请费用是阻碍种子企业和个体育种者申请的重要原因。

2.2 中国种业知识产权创新存在的问题

(1)企业创新能力弱,自主创新源动力不足。受历史及体制的局限,种子企业大多自身科研力量薄弱,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先天不足。以水稻和玉米为例,企业科研大都围绕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几个核心不育系、自交系反复配组,品种多但突破性品种少,根本不能缓解行业发展参与国际竞争。长此以往,必将危及中国种业乃至农业的稳定与安全。

当前中国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效果尚未充分体现,种子企业自主创新的源动力不足。以水稻为例,在品种权申请中,农业科研单位申请量占比60%,在中国育种领域占主导地位,甚至部分企业申请的品种也是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科研院所。2009年中国种子企业中申请水稻新品种保护的还不到200家,而且申请总量仅有463件,在水稻申请主体中占24%。而现在美国的全部杂交种和部分自交作物种子的育种都是由种子公司承担[4]。显然,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对种子企业育种创新的激励与促进作用还有很大差距。

(2)品种遗传基础狭窄,新育成品种多为低水平重复的派生品种。目前国内农作物育种长期停留在对亲本改造的装饰性育种方式上,无法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原因是品种遗传基础狭窄,种质资源研究和利用水平不高,新育成品种多为低水平重复的派生品种。以水稻为例,根据分子标记测定,中国水稻主产区籼稻品种间的最大遗传相似性达到99.8%,亲缘关系很近,遗传背景非常狭窄,育种工作多是对现有品种的修饰。一些重大的病虫害(如纹枯病)高抗种质及优质专用种质缺乏,种质资源(如农家种、野生种)的发掘利用研究和新种质(基因)的创制等基础性研究严重滞后,已成为制约育种创新突破的主要瓶颈。

(3)产学研严重脱节,产业开发效率低。中国农业科研院所众多,随着近年来财政投入的持续增长,科研经费比较充足。但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与农业生产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并未根本扭转,其评价方式和追求目标也与农业生产应用不尽一致,科研成果多体现为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难以走出实验室。直接以种质创新、原创性品种创新的成果太少。同时,中国种子企业小而全、多而弱,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行业资源内耗严重,产业开发效率低下。

3 中国种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方略

3.1 加快种业资源整合,培植中国种业旗舰

种子行业只有进行一次全方位整合和重组,才能培育出具备与国际种业巨头抗衡的企业。政府需要完善和强化管理制度,引导现有企业优化与整合行业资源,促进产业资本集聚,提高种子行业集中度。具体措施包括:(1)提高种子企业准入门槛,营造有利于大型种子企业健康快速成长的环境。鼓励通过市场兼并和重组等手段实现种子企业做大做强,对无法达到种子企业新准入条件的,通过市场手段转型成为大型企业的代理或分支机构。(2)提升大型种业集团自主创新能力。通过种业研发、生产、营销等资源的有效配置,发挥优势互补、专业化分工协作的长处,提高企业的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扭转本土企业在应对外资竞争中的被动地位。(3)鼓励国内大型涉农非种子企业投资种子产业,提高种子企业抗风险能力。种子行业受气候、技术、地理环境等多因素的影响,风险极大,新品种研发周期很长,必须要有克服资产盈利性与流动性矛盾的能力。而以国内种子企业当前的实力和条件,尚不能形成稳定的投入与盈利机制,引入风险较低、资产流动性好的大型企业,则可有效规避短期的种子生产和市场风险给企业带来的冲击。(4)鼓励中国种子企业到国外创建或并购国外种子公司,推动中国种子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3.2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种子企业发展创造良好法制环境

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种子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1)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为企业投资育种研发提供制度保障。加强对品种知识产权的市场监管,创造一个套牌品种难以存在的外部环境。加强监管制度和能力建设,修订《种子法》的配套《实施条例》及相关法规,明确规定种子管理机构的职能,提高对种子生产和市场的监管经费和能力,加大对市场的监管力度和对违规事件的惩罚力度[5]。(2)健全创新激励机制,吸纳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到育种领域。(3)支持和鼓励国内育种者申请国外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海外布局是实现种子市场海外拓展的前提和保障。国家可通过信息服务和经费补贴等措施,扶持国内育种者申请国外品种权,为中国种业走出国门做好技术储备。

3.3 正确认识跨国种业巨头进入的利弊,充分利用“技术溢出效应”

从短期看,跨国种业巨头抢占中国市场,肯定会造成一批种子企业转型或倒闭,中国种子市场受到挤压是在所难免的,但造成当下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种业自身的竞争力不够。因此,中国种业一定要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只有“强身健体”,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抵御外敌”。

技术溢出理论认为,外国直接投资可以通过示范、传播和竞争等途径对东道国产生技术溢出效应,从而引起当地技术和生产力的进步。资本流动往往搭载着技术、知识、管理、观念、人才、品牌、市场等要素,吸收外资和集成全球优势要素是“一揽子”过程[6]。实践经验表明,外资进入中国种业市场,除去资本逐利本性的目标以外,同样也在服务和推进中国种业及农业发展。并且跨国种业巨头在农作物育种方向上发挥了的特殊“领航”作用,这也是中国种子企业自身难以望其项背的。因此,我们应正确认识跨国种业巨头进入的利弊,充分利用“技术溢出效应”,尽快缩小与跨国公司的差距。

3.4 构建和完善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体制

针对中国种子企业普遍规模较小、研发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的现状,充分利用农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研能力,实现产学研紧密结合,对于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传统意义上的产学研结合主要停留在短期或单项技术合作上,容易被人事变动等因素所干扰,无法形成长期、紧密、可持续的纽带关系。建议国家和地方加快出台相关政策和引导措施,提升企业在育种创新中的主导作用,推进农业科研院校与种子企业开展实质性、有产权关系的产学研结合,培植和壮大种业科技创新与市场开拓能力,实现科研与市场的直接对接,引导中国种业向集团化、规模化、专业化、国际化方向全面发展。

3.5 加强国外种质资源引进,提高种质资源利用率

中国的国外引种历史悠久,目前栽培的600种作物中约有一半是国外引进的。建议通过对外农业交流与合作项目,搜集中国急需的农作物种质资源,有针对性地进行种质资源交换,改变当前中国育种创新原地踏步的现状,提高作物育种的效率和效果。此外,种子企业可以联合相关权利人组成行业知识产权协会或联盟,加强联盟种子企业间的交流,建立种质资源共享机制,提高种质资源利用率。

3.6 提高创新成果产业化可能实现的规模和市场价值

由于作物新品种研发时间长、成本高,作物育种创新成果应用定位于全球,能够充分发掘成果的使用价值,扩大应用范围,提高商业价值,反过来又能促进育种创新,增强持续创新能力。因此,中国种子企业应积极拓展外部空间,提高创新成果产业化可能实现的规模和市场价值[7]。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农业发展上的成功对中国周边的亚洲国家以及非洲各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特别是水稻、玉米、蔬菜等农业技术的整体比较优势明显,技术适应性强。同时,通过开拓国际市场,既可以避免国内市场的过度竞争,还可以发展壮大中国种子行业的总体规模。

参考文献

[1]吴汉东.知识产权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

[2]唐浩,李军民.世界种业发展模式经验借鉴[J].世界农业,2010(5):5-8.

[3]王学君,宋敏.国际化背景下中国种业国际竞争力分析[J].中国种业,2009(2):5-9.

[4]汪学军.中美农业科技发展模式比较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0(8):52-56.

[5]黄季焜.政策护航种企做大做强[N].人民日报,2010-08-15(6).

[6]惠恩才.利用FDI发展中国现代农业的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10(7):82-86.

知识溢出效应与传媒市场竞争 篇8

关键词:溢出效应,传媒,市场竞争

1知识溢出效应

知识溢出效应是指做相似的工作并从彼此的研究中受益。是在知识作为一种公共产品 (Public Goods) 的假设下, 其他企业的技术研究投入可以使本企业以较少的成本支出获取更多的研究成果—知识溢出。通常意义上说的知识溢出效应往往是由于地理距离的存在而产生的。经济主体的研发活动具有局域有界性, 但是传媒业的特点决定了知识溢出效应广泛存在于媒体竞争中, 区域间相互“学习”可以共同促进传媒业发展, 而由于电视和网络的原因, 地域界限已经被打破, 溢出效应给传媒业发展带来了同质化的严重后果, 大量克隆节目的出现, 可以说阻碍了传媒业的原创力。

节目的克隆一方面的确节省出了新节目研发的时间与成本, 但是更多的节目克隆过于生硬死板, 同质化严重, 甚至丧失了节目复制的最初意义。我国的版权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 虽然近几年人们对版权的关注度有所增加, 但是国内的版权市场依旧存在诸多的不规范, 非法盗版的行为屡见不鲜。内容创意与开发之类的“软件”跟不上, 版权贸易平台资源的“硬件”也亟待加强, 在节目版权问题上, 我国与世界其他传媒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这就是为什么目前我国的电视市场上, 原创的精品节目少之又少, 一些收视率较高的节目中几乎都能够找到一些外国著名节目影子的一个重要原因了。同时, 由于知识溢出效应的存在, 大多数媒体在创新时害怕克隆节目分享市场, 于是将产业链压缩, 无法形成长期效应。因此, 在享受溢出效应带来的某些便利的同时, 传媒业必须认真面对核心竞争力落脚点问题。

在大多数产业领域都具有很明显的地区不平衡性和局域集群。当然, 今天的传媒业同样具有发展的不平衡性, 但是由于知识生产方式的不同, 其不平衡的基础不仅仅是地域这么简单的理由。我们可以先认识一下传媒业发展的基础。

首先, 传媒业发展取决于技术进步。新增长理论[4]区分了两种技术进步:研发促进的技术进步、技术扩散或技术转移引起的技术进步。对于传媒业来说, 不论是哪种技术进步, 其中的设备功能开发是硬件, 但是不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技术扩散在传媒业中除了指硬件外, 还包括内容处理技术, 这种形式上的技术处理手段存在创新成本, 但是不可否认复制是低成本的。特别是对于今天的传媒竞争来说, 在内容上下大成本进行创新研发, 需要的不仅仅是大量的资金和人才技术, 更需要的是时间。而复制所需要的时间则是极短的, 将一些经过市场检验了的成功节目形式复制过来, 因其本身就具有经过市场检验的成功因素, 那么就只需选用合适的主持人与参与嘉宾, 把握好节目的节奏, 在很短时间内就可以打造出一档成功的栏目。例如:2002年江苏台城市频道推出了《南京零距离》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后, 几乎全国的省市台都相继开设了以《某某零距离》、《直播某某》来命名的民生新闻类栏目。还有一种复制方式是将国外的节目复制到国内, 这种模式在娱乐节目中体现的尤为明显。例如《我爱记歌词》、《挑战麦克风》等一系列K歌节目, 都是复制美国的《歌唱小蜜蜂》, 《非诚勿扰》等相亲类节目的复制模板是英国的《Take me out》。当然, 在看到这些通过技术手段复制的节目取得巨大收益的同时, 一个不得不面对的弊端也随之浮出水面, 那就是节目的同质化带来的恶性竞争。纵观世界其他传媒业尤其是电视业发达的国家, 在电视节目的竞争上就显得有序的多, 究其研发策略, 有学者就美国的电视业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联播网在全国范围内的节目分配和发行;二是各种各样的节目制作公司和辛迪加所提供的大量节目;三是广告的经济支撑;四是地方附属台和独立台对受众的大面积覆盖。”[5]有了这些方面的保障, 不难理解为什么一些国家总是能出精品节目并被竞相引进和模仿了。

其次, 传媒业的本质是内容产业。其内容在生产和复制中明显可以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 显性可以通过语言文字表达, 可以通过同类节目名称、类似的舞台等来实现复制, 隐性的内容则是无法用外在形式的模仿来实现, 这就是我们一直在强调的核心竞争力。在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当《天天向上》连续取得收视率冠军的时候, 也有很多家媒体都兴起了模仿之风, 例如山东电视台少儿频道的《好好学习》、江苏卫视的《时刻准备着》等, 但是这些节目都只是停留在显性模仿的层面上, 最精髓的隐性内容并没有模仿到。《天天向上》的制片人张一蓓说:“《天天向上》是一档有难度系数的电视节目, 它融入了每位主持人、主创人员的性格。我们的脱口秀模式、主持人群设置别人可以学习, 但无法复制我们的主持人、制作团队为节目打上的深深烙印以及血脉相连的要素。”[6]而《中国好声音》的成功复制也说明外在形式的复制必须同时拥有内在驱动, 如果没有刘欢、那英等权威人士, 这个节目也不可能成功。当然, 由于《中国好声音》具有明确的知识产权, 其运作模式、鲜明的形象与内核都成为被保护内容, 但是更多的电视节目创意却不能在短时间就形成一整套可以被明确保护的知识产权。提到知识产权, 国外一直比较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并拥有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 而且不仅对国内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进行法律约束, 还有专门的法律条文以保护美国知识产权权利人的权益不受涉嫌侵权进口产品的侵害。

最后, 溢出效应的空间异质性在传媒业也有表现。Normanu (2004) 认为, 知识溢出是产业中没有任何纸面痕迹的生产率和产品的改进, 这些改进不能成为专利, 只能通过无意识的传播 (Fallah2004) , 这是由于知识的部分流动性和公共产品性所决定的, 空间异质性是空间计量学识别来源, 指地理空间上的区域缺乏均质性, 存在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 中心和外围地区等经济地理结构, 从而导致社会发展和创新行为存在较大的空间上的差异性。创新主体的异质性与技术知识异质性的耦合将导致创新行为在地理空间上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差异, 但是对于传媒来说, 这种空间异质性首先是基于地方文化背景的差异, 而不是技术的无意识传播。

在溢出效应的作用下, 传媒业在复制的过程中如何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创新是其中的关键。除了经济与人才因素影响创新外, 制度、组织、社会、文化都在影响着创新, 并决定了创新产品的复制。溢出效应的特点决定了传媒业的发展不能仅仅依赖技术和知识的创新, 在提供公共产品服务的情况下, 我们必须重新基于溢出效应与知识创新审视媒体竞争的核心点。

1.1传媒业投资门槛的提高

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思想是非竞争性的产品, 同时也只具有部分的排他性, 当媒体尤其是电视把它变成形象化的产品时, 我们需要制造排他性。那么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通过投资门槛带来的技术、场景、主持人、嘉宾、奖金等一系列的优越性, 这些都是传媒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和决定因素。可以说, 当我们要做传媒产业时, 我们不能简单地停留在生产车间的境界, 必须要进行资本运作的重要意义就首先体现在这里。今年夏天一夜爆红的音乐类节目《中国好声音》, 仅对外播出的打包售价就是8000万元, 其他诸如“导师”出场费以及各种精益求精的细节, 舞台、音响、摄像、剪辑、包装, 无一不是大投入, 光是这些资金的投入已经大大提高了中国好声音的形象和高度, 使复制的难度加大。因此高效的资本运作能够为传媒业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传媒业适当提高投资门槛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一条可行之路。

1.2本土文化消费环境和人才支持

节目这个消费品也是要依赖经济环境生存的, 尤其是现在我国媒体对广告的依赖更是体现了这点。可以说, 立足本土的经济文化才是传媒产业长效发展的基础, 也是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然对于传播业来说已经没有这种地域界限了, 但是本土的技术人才、文化支撑还是必需的。就像湖南的娱乐精神与当地的茶馆文化之间的互动一样, 国外的节目取得了成功首先是因为它的一系列设置都是按照当地的文化需求来设计, 当这些节目被引用到国内就不能照搬照抄了, 这就是外来节目的本土化。本土化换一种说法来讲就是地方化, 传媒产业的地方化就是要有最重要的灵魂。这个灵魂就是对本土经济文化特点的放大或者关注点的发掘。一个能持久发展的节目肯定是“接地气”的。

1.3受众需求点的发掘

当我们无法在传播内容本体上有绝对排他性时, 我们不妨尝试寻找受众需求或者创造受众需求。

受众需求点的发掘不是“闭门造车”, 是靠及时获取受众的反馈信息以及在大背景下对整个社会发展和需求的准确判断。每一档成功的栏目背后都有对受众需求的精确把握, 把握每一时期受众的不同需求, 或者创造新的需求以此来调整不同时期传媒的创作与宣传重点, 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创新或是根据受众新的需求来制作新的节目, 才能作为原动力使传媒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当然, 需求和因需求而产生的产品也是具有溢出性的, 不过, 当市场的第一位吃螃蟹者满足了这种需求时, 其他的模仿者已经没有什么空间了。在好声音节目获得成功之后, 就算是有其他节目模仿的再相像, 也最多是赢得观众赞叹一句:“噢, 真的好像中国好声音”, 因为中国好声音的节目形式以及内容包装已经在观众心里留下了深刻印象, 而中国好声音系列产品的开发也就深深打上了“好声音”的烙印, 使其他节目难以超越。这个例子很好地说明抢占发掘受众需求点的先机是取得竞争胜利的关键因素。

1.4媒体鲜明品牌内核的发掘

品牌实际上是文化产业最高的门槛, 品牌的重要性对于传媒行业来讲是不言而喻的, 打造成功的品牌形象是提升传媒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以电视为例:为频道的发展确立一个准确的定位, 然后围绕这个定位去制作节目, 拥有几档精品节目后, 品牌的效应就产生了。就像提到《快乐大本营》等娱乐节目就想到湖南卫视, 提到《非诚勿扰》等就想到江苏卫视, 这就是品牌的效果。在品牌的塑造上湖南卫视的成功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值得借鉴的例子, 节目都围绕频道的定位来设置, 带动了整个频道影响力的提升。浙江卫视近几年斥重金打造“第一梦想频道”的品牌形象, 而这次中国好声音也使用“梦想”作为主题, 从主题曲到广告语, 都与梦想有关, 浙江卫视“梦想频道”的品牌再一次深入人心, 实现了口碑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发掘鲜明的品牌内核不仅只是针对某一频道或者某一传媒机构, 而是整个传媒业都需要注重的一点, 在普遍的产品复制情况下, 如何打造出属于自己的鲜明的品牌内核, 如何使自己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又一关键因素。

总之, 在知识溢出视角下, 传媒业的部分知识资源再生产 (传播) 成本几乎为零, 研发活动的效应不够明显 (Arrow 1962) , 因此, 需要高度重视通过资本运作带来的门槛效应。虽然网络打破了地理局限, 但是由于区域文化的因素, 地理效应在传媒产业集群发展中还是比较明显的, 因此, 还要高度关注本土经济环境与文化支撑。同时, 传媒业因知识溢出效应而造成的产品链延伸乏力问题和相关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也是需要我们高度关注的。

参考文献

[1]刘洪钟, 齐震.中国参与全球生产链的技术溢出效应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 2012 (01) .

[2]于谢娜, 谢怀筑.货币政策溢出效应:成因、影响与对策[J].2011 (01) .

[3]王琳琳.产业经济学视角下“华谊兄弟”创业板上市的内涵及影响[J].新闻大学, 2011 (04) .

[4]吴玉鸣.中国区域研发、知识溢出与创新的空间计量经济研究[J].2007 (12) .

[5]郑新安.境外电视中国生存谋略[D].网易商业频道, 广告导报, 2005-7-22.

知识产权与竞争 篇9

1 企业内部竞争知识共享与保护博弈

企业内部竞争知识共享与保护是指企业员工之间的知识共享与保护。从企业整体利益考察, 企业高层管理者 (或决策者) 总是希望员工的知识能实现完全的交流与共享, 但员工之间因晋升职务或职称等因素存在潜在的竞争, 部门之间有时也因利益关系发生知识的竞争, 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知识保护主义的产生。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为激励员工之间、部门之间的知识共享, 往往制定一些知识激励政策或措施, 以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部门或员工究竟实施知识共享还是知识保护, 主要取决于哪种方式能为他们带来更大的收益。

假定企业员工都是理性的决策主体, 他们都追求收益的最大化, 他们的策略都是知识共享或知识保护。在博弈过程中, 第一阶段是员工根据知识的相对性, 选择合适的对象并决定是否将知识与对方共享, 或者也可以是知识需求者选择知识的拥有者, 再由知识拥有者决定是否将知识与对方共享。在这个过程中, 知识需求者认为知识对自己有用时才去寻找知识拥有者, 而知识拥有者会通过与需求者分享收益的某种约定, 或按照企业相关知识政策、友情、亲情等因素决定是否与对方共享其经验、技巧和知识。第二阶段, 其他员工在先前员工采取行动后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反应, 选择自己的行动。第三阶段与第二阶段相同, 其他阶段依此类推。为简便起见, 本文只考虑企业内两名员工之间的博弈, 其博弈模型如图1所示。

在知识共享与保护博弈模型中, 员工可能通过自己对知识共享流程的了解, 获取知识, 但自己不能利用这项知识创造价值, 只有根据知识的相对性, 在企业中使用这项知识去创造价值, 然后与企业分享知识创新价值的回报。

第一阶段:员工a有两种选择, 即知识共享和知识保护。首先, 员工a有权选择是否与员工b共享知识, 但是, 一旦知识进行了共享, 员工a便失去了对所拥有知识的专有权, 而这种专有权往往又使得员工a出于对自己在企业中价值的体现和职业安全的保障等自身利益的考虑, 不愿意让自己掌握的知识转移给他人。其次, 员工a如果选择知识保护, 则需要考虑自主创新带来的收益能否抵消或超过他掌握这项知识时花费的学习成本。

第二阶段:员工b对第一阶段中员工a的决策具有完全信息, 根据员工a的决策做出符合自身最大利益的选择, 有以下两种情况。

(1) 员工a如果选择不与员工b共享知识 (即选择知识保护) , 员工b有两种策略:学习或不学习。员工b的学习行为主要取决于自身的需要以及学习知识给他带来的效用。如果选择不学习, 该项知识没有创造价值, 各自的效用函数都为0 (这个决策会给公司带来负面效应, 暂不考虑) ;如果b愿意花费学习成本C0, 获得这项知识, 并利用此知识创造价值V, 则其效用是V-C0, 这时知识有可能被企业内其他的竞争对手获得, 员工a也会因此丧失机会收益P0。

(2) 如果员工a选择与员工b共享知识, 同时提出要按α比例 (取值范围为0<α<1, 当考虑友情、亲情等因素时, α取值较小, 但不能太小) 获取知识创新价值的回报。此时员工b有两种策略:同意共享或知识保护。如果选择同意共享, 并按α比例与员工a分享收益, 那么, 员工a与员工b共享知识过程中, 消耗本身的共享成本为Ca, 员工b从员工a处学习知识的成本为Cb, 则员工b的效用函数为 (1-α) V-Cb, 员工a的效用函数为αV-Ca。员工b的另一种决策是知识保护, 此时, 员工b又有两种选择:学习或不学习。如果员工b选择不学习这项知识, 员工a、b的效用函数值都为0;如果员工b学习这项知识, 并利用此知识创造价值V, 则员工b的效用是V-C0, 如果这项知识被企业内其他的竞争对手获得, 员工a将丧失机会收益P0。

第三阶段类似于第二阶段, 其他阶段依此类推。

由上面的分析不难发现, 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博弈是多阶段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对于这类博弈问题, 通常采用逆向分析的方法来寻求合理的均衡点。首先, 不论员工b选择自学或者不自学, 只要员工a选择知识保护, 两员工的收益就无法最大化。这违背了效益最大化原则, 不予考虑。其次, 当员工a选择与员工b知识共享, 且按α比例与员工b分享收益时, 员工a、b的收益分别为αV-Ca, (1-α) V-Cb。根据收益最大化原则, 员工a、b的收益函数必须都大于零, 即αV-Ca>0且 (1-α) V-Cb>0。由此得出Ca<αVCa+Cb。又根据成本理论, 当员工b自学的学习成本高于知识所创造的价值, 且知识所创造的价值也高于双方共享知识花费的总成本, 或者知识所创造的价值比员工b自学的学习成本大且员工b自学的学习成本又大于双方共享知识所花费的总成本时, 员工b会选择与员工a共享知识。综上所述, 员工知识共享与保护博弈模型有两个纳什均衡解: (1) 当C0>V>Ca+Cb且Ca<αVC0>Ca+Cb且Ca<αV

2 企业之间竞争知识共享与保护博弈

全球化和信息化改变了企业的竞争规则, 推动企业由对抗性竞争提升到协作性竞争。与竞争对手共同生存、共同发展, 通过构建战略联盟来战胜更强的对手, 成为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竞争的重要特征之一。企业既需要保护自身的知识, 又需要与某个或某些联盟企业共享和交流知识, 并最终在更大的竞争环境中实现“双赢”。

为简便起见, 本文仅对两个企业之间的知识共享与保护行为进行博弈分析, 如图2所示, 多个企业之间的博弈依此类推。假设两个企业A和B, 他们都是理性决策主体, 都有自我学习的能力, 也都有利用自己的知识创造价值的能力。它们之间的博弈是多阶段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第一阶段, 企业A有两个策略:知识共享或者知识保护。一方面, 企业A可以与企业B共享知识, 但共享成本可能比共享收益大;另一方面, 企业A可以自主学习创新 (知识保护) , 但由于创新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所以可能会丧失知识创新的机会收益。第二阶段, 企业B根据企业A的决策做出符合自身最大利益的选择。如果企业A选择知识保护, 则企业B根据自身需要做出是否学习这项知识的选择;如果企业A愿意与企业B共享知识, 则企业B根据企业A提出的知识共享收益分配比例选择知识共享还是自身学习。第三阶段, 企业A根据企业B的决策做出进一步的选择, 后面的阶段依此类推。

在博弈过程中, 假定A和B的知识共享的收益为l, A通过自己学习获得的收益为lA, B通过学习获得的收益为lB;A的学习成本为cA, B的学习成本为cB;A的共享成本为uA, B的共享成本为uB;A放弃知识创新损失的机会收益为pA, B放弃知识创新损失的机会收益为pB;A的收益分配比例为α (取值范围为0<α<1) , B的收益分配比例为1-α;则A的学习净收益为lA-cA, B的学习净收益为lB-cB;A的共享净收益为αl-uA, B的共享净收益为 (1-α) l-uB;-pA为A放弃知识创新的机会收益 (负值表示损失) , -pB为B放弃知识创新的机会收益 (负值表示损失) 。

不难看出, 若A、B一方选择知识保护, 则另一方必定不会选择知识共享。而且, 若A选择知识保护且B选择不学习, B的效用函数为-pB, 不满足效用最大化原则, 不予采纳。若B选择知识保护且A选择不学习, A的效用函数为-pA, 同样不满足效用最大化原则, 也不采纳。

若A、B都选择知识保护和学习, 则两者的效用函数 (即学习净收益) 分别为lA-cA和lB-cB, 且需要各自的学习净收益大于其共享净收益, 即lA-cA>αl-uA和lB-cB> (1-α) l-uB同时成立, 将不等式两端相加可知 (lA-cA) + (lB-cB) >l-uA-uB, 表示双方学习净收益之和大于共享净收益之和。同理, 若A、B都选择知识共享且B同意A提出以α比例提取知识共享收益, 则两者的效用函数 (即共享净收益) 分别为αl-uA, (1-α) luB, 这时要求各自的共享净收益大于学习净收益, 即αluA>lA-cA和 (1-α) l-uB>lB-cB, 将此两个不等式两边相加, 可得出l-uA-uB> (lA-cA) + (lB-cB) 。据这些条件, 可求出A、B都选择知识共享或都选择知识保护时应满足的条件及α的取值范围, 如表1所示。

综上所述, 当A、B双方都选择知识保护或知识共享时, 该博弈模型取得纳什均衡解。由表1可知, 当知识共享净收益之和小于学习净收益之和, 且1- (lB-cB+uB) /l<α< (lA-cA+uA) /l时, 两者都选择知识保护的可能性较大;同样, 当知识共享净收益之和大于学习净收益之和, 且 (lA-cA+uA) /l<α<1- (lB-cB+uB) /l时, 知识共享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胡延平, 刘晓敏.知识联盟中知识共享的博弈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 (7) :143-145.

[2]宁烨, 樊治平, 冯博.知识联盟中知识共享的博弈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9) :1046-1049.

知识管理、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 篇10

竞争优势一直以来是战略管理学研究的重点, 竞争优势的本源问题更是竞争优势研究的核心问题。Chander (1962) 、Porter (1980, 1985) 、Wenerfelt (1984) 、Woodruff (1997) 等战略研究学者相继提出了条件适应论、产业选择论、资源基础论、顾客价值论等“源泉学说”, 但这些竞争优势“源泉学说”在环境动荡、技术革新、顾客分异等趋势演化下日益式微, 相反将越来越多的企业误导入“竞争优势陷阱”。20世纪80年代, Wiig (1986) 首先提出了“知识管理”的概念, 并明确指出“在知识经济条件下, 实施知识管理才是未来企业的生存之本和发展之道”。 (Beckman, 1999) 与此同时, 一系列与知识、学习等相关的战略管理理论不断被提出, 例如核心能力、动态能力、组织学习等, 尤其是Teece et al (1994, 1997) 提出的应对环境复杂多变的动态能力理论更是备受追捧。但严格意义上讲, 目前对知识管理、动态能力和竞争优势的研究还处在割裂状态, 对“知识管理能否形成动态能力和竞争优势?”、“知识管理如何形成动态能力和竞争优势?”、“怎样才能使知识管理成为动态能力和竞争优势?”等问题都还没有明确的答案。为此, 本文将对知识管理、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机理进行探索性研究。

1 知识管理的概念界定与战略价值

在今天技术不断变化和消费偏好多变的动态环境中, 只有那些较快地适应环境变化、拥有动态能力的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Teece、Pisano和Shuen早在1997年就指出, 只有具有有效协调、配置内外部资源的能力并显示出及时、快速与灵活的产品创新能力的企业才能在全球竞争中胜出。[1]很显然, 那些强调条件适应、产业选择、资源基础等传统战略管理理论已经很难导引企业适应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即使Prahalad和Hamel (1990) 提出的以珍贵的、异质的、不可模仿的和难以替代的等为特征的核心能力也因为“核心刚性”的出现而使其解释力和指导性大打折扣。[2]面对知识经济的崛起和传统战略管理理论的式微, Wiig (1986、1997) 、Bassi (1997) 、Quiats (1997) 、Allee (1998) 等学者提出, 实施知识管理才是企业的取胜之道。

知识是从人类活动中所获得的真理、原理、思想和信息的总和。 (Baradacoo, 1991) 它是一种具有流动性的综合体, 既包括结构化的经验、价值和经过文本化的信息, 又包含专家独特的见解, 为新经验的评估与信息等提供架构;在组织中, 知识不仅存在文件与储存的系统中, 也蕴藏在日常例行工作、过程与执行规范中, 还储存在员工的头脑中, [3]是企业里面可以被用来创造差别优势的东西。 (Mcdonald, 1987) 尽管Drucker (1959) 、Machlup (1962) 、Polanyi (1967) 等学者很早就发现知识能够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 但真正将知识管理作为一种管理范式提出来并加以推广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的事情, 而且对于知识管理内涵的理解至今还存在很大的分歧,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知识管理的概念界定超过一百余种。但从所述观点来看, 可以归为三个流派, 即技术学派、行为学派和综合学派。 (1) 技术学派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对信息的管理”, 例如Maise (1998) 就将其界定为“一个系统地发现、选择、组织、过滤和表述信息的过程, 目的是改善雇员对待特定问题的理解。”[4] (2) 行为学派强调“知识管理是对人的管理”, 例如Allee (1997) 认为知识管理是帮助人们对拥有的知识进行反思, 帮助和发展支持人们进行知识交流的技术和企业内部结构, 并帮助人们获得知识来源, 促进他们之间进行知识的交流。[5] (3) 综合学派强调“知识管理既包括对信息的管理也包括对人的管理”, 例如Malhotra (1998) 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当组织面对不连续性的环境变化, 在竞争日益加剧时为满足组织提高适应力、生存力和竞争能力的需要, 寻求将组织凭借信息技术处理数据和信息的能力同员工的创造与革新能力结合起来的一种过程”。[6]很显然, 综合学派对知识管理界定更为准确和全面。因此, 本文所述的知识管理也以综合学派的界定为基准。

作为管理新范式, 知识管理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Drucker (1993) 就指出,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 有效地掌握与管理知识, 将是企业能否维持创造力与继续生存的关键。[7]

1.1 知识管理的核心是知识开发, 而知识是企业存在之本

Nelson和Winter (1982) 、Demsetz (1988) 等学者都认为, 企业本质上是一系列高度专有的、具有再生能力的知识仓库, 知识储量与学习能力决定着企业的纵向边界和成长潜力。因此, 知识才是企业存在之根本。知识管理强调通过对知识的开发与管理来改善经营绩效和竞争优势, 不仅能为竞争优势提供长期基础, 而且是回归于企业本质本身。

1.2 知识管理的重点是知识学习, 而学习是企业发展之源

知识具有生命周期特性, 要求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更新, 学习是知识更新的惟一途径, 同时也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连Welch (1999) 都认为:“一个机构的学习能力和将知识快速转化为行动的能力是最重要的竞争优势”。而知识管理的重点就是强化组织学习, 尤其是那些对培育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起巨大帮助作用的隐性知识或新知识。

1.3 知识管理的关键是能力转化, 而能力是竞争优势之基

20世纪90年代以来, “能力”取代“资源”成为竞争优势的基础, 而无论是Prahalad和Hamel提出的“核心能力论”还是Teece等学者 (1994, 1997) 提出的“动态能力论”, 都将知识视为能力的内核, 能力的提升必须依赖于知识的积累与更新。知识管理推崇能力至上论, 并将知识转化能力作为管理关键, 使知识的学习过程也是组织能力提升的过程。

1.4 知识管理的目标是持续创新, 而创新是永续发展动力

Drucker (1993) 认为, 创新是企业生存的基石, 而持续创新是企业永续发展的动力。[7]Teece et al (1997) 也指出, 只有具有有效协调、配置内外资源的能力并显示出及时、快速与灵活创新能力的企业才能在全球竞争中胜出。[1]但创新的本质是知识的吸纳、整合与重构, 创新的方式、内容与幅度取决于知识的储量与更新能力, 因此实施知识管理、强化开拓性知识学习才是企业创新活动的推进动力。

2 知识管理、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的关系机理

知识经济兴起以后, 国内外学者对知识管理展开了大量的研究, (Drucker, 1993;Nonaka&Takeuchi, 1995;左美云, 1999) 但研究主要集中于发展演变、概念特征、作用功能、目标内容、类型结构、方法策略等知识管理范畴本身, 而对知识管理与动态能力和竞争优势之间的转化机理研究甚少, 从而影响了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积极性。为此, 笔者通过构建知识管理、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之间的转化机理模型深入探析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及其形成路径和影响因素, (图1) 作为对知识管理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的有益探索和补充。

随着环境动荡性的加剧和企业成长对环境依赖性的增强, 企业很难依靠传统战略管理方法获取竞争优势, Teece, Pisano和Shuen (1997) 认为, 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 只有拥有动态能力才能创造竞争优势。[1]动态能力是指“整合、构建和重塑企业的内外部竞争力以适应环境快速变化的能力”。其中, “动态”是指“不断更新各种功能性竞争力以便与外部环境变化保持和谐关系的能力”, 而“能力”是指“战略管理在适应、整合和重塑企业的内外部组织技能、资源和功能性竞争力, 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所扮演的关键作用”。但对于动态能力的本源问题, 包括Teece et al (1997, 2000) 、Eisenhardt 和Martin (2000) 等学者都认为是“独特流程”。后来, Subba和Narasimha (2001) 研究发现动态能力来源于知识特性, Zollo 和Winter (2002) 在研究能力进化时又发现学习机制是能力进化的推进动力。[8]这一观点获得了学者们广泛的赞同和支持。

2.1 知识管理与动态能力的关系机理

知识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具有专属性、外部性、耦合性等特性, 能够通过内嵌入组织流程而凝炼为组织能力, 并随着环境变化而呈现动态化特征, 因此强化知识管理的过程也就是培育与更新动态能力的过程。但知识转化为动态能力并非线性的, 不同内容或方式的知识管理会形成不同形态或层次的动态能力。

2.1.1 知识管理形成动态能力的转化过程

按照Teece et al (1997, 2000) 的动态能力分析框架, 动态能力主要由“组织与管理过程”、“位置”和“路径”等三部分构成, 强化它们就能提升动态能力。[1][9]而实际情况是, 这三者的形成与改变都必须通过知识学习来完成。 (1) “组织与管理过程”, 具体是指企业处理事情的方式和惯例、当前实践和学习的模式, 主要包括协调与整合、学习和重构与转变。Teece et al (1997) 认为, 改进“组织与管理过程”提升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是关键。[1]但无论是管理思想转变、管理素质提高还是管理方式改善或管理流程优化, 都依赖于通过知识管理获取的经验累积与知识习得。 (2) “位置”, 主要是指包括技术资产、互补资产、财务资产、声誉资产、结构资产、制度资产、市场资产和组织边界等在内的各种特定资产, 它决定着企业现有的竞争优势, 其中最重要的是不可交易的知识资产及其互补资产。很显然, 现有各种资产的形成是过去知识积累的结果, 例如技术资产依赖于技术学习与经验积累等, 而且现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也必须仰赖于知识管理, 例如声誉资产必须注入知识文化内涵才能提升。 (3) “路径”, 主要分为“路径依赖”和“技术机会”, 前者是指以前的投资和惯例历史制约了未来行为, 而后者是指基础知识的传播、普及与新科技突破所带来的技术创新或者应用机会。企业的经营活动具有连续性, 未来发展机会和战略选择难免会受到过去抉择或技术沿革影响, 知识管理能够帮助管理者和员工更新思想观念和管理方法打破这种路径依赖性和“技术轨道”, 提高企业的环境适应力。因此, 知识管理正是通过作用于动态能力的三个结构维度而形成动态能力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 知识管理的过程也就是动态能力的形成与提升过程。

而从知识管理过程来看, 环境动荡性变化和企业成长动机分别是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外在和内在动因, 要求企业必须开展知识学习活动;知识学习主要通过个体学习、团队学习和组织学习而展开, 但三者之间不是分离的, 而是相互联系的, Crosson (1999) 认为主要通过直觉、诠释、整合和制度化等途径转化;[10] (图2) 学习所获得知识主要以两种形态存在, 一种是藏于人们头脑或组织流程中难以言表的隐性知识, 另一种是能够用言语、文字或符号表露的显性知识, 二者对动态能力的形成起着不同的作用, 但Nonaka和Takeuchi (1995) 认为可以通过潜移默化、外部明示、汇总组合和内部升华等四种模式 (即所谓的SECI模型) 相互转化, 并在其转化过程中会产生新知识;[11] (图3) 最后, 它们通过知识获取、知识诠释、知识整合、知识转移、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等“知识加工链”内化于“组织与管理过程”、“位置”和“路径”之中, 并最终形成动态能力。在这个过程中, 可能会受到外部环境、组织结构、组织文化、员工素能等因素的影响。

2.1.2 知识管理与动态能力的关系结构

知识管理能够形成动态能力, 但不同的知识内容会形成不同形态或层次的动态能力。如前所述, 知识内容可以按其存在形态划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同样, 动态能力也可以按其作用、时效划分为操作能力和探索能力, [8]其中操作能力是指企业既有的具体作业流程, 运用操作能力可以使企业保持现有的收入和获利水平;而探索能力是指企业有目的地改进操作能力以便于适应未来获利水平和竞争的能力。现有研究结论显示, 显性知识更易于形成运作能力, 但由于存在易学习和易模仿等特性而对探索能力作用不显著;相反, 隐性知识更易于形成探索能力, 但由于存在学习复杂性和内化过程性而对运作能力作用不显著。[12] (图4) 当然,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可以相互转化, 与之相应的是运作能力与探索能力的相互转化, 但更多的情形是探索能力转化为运作能力, 同时它向更高阶进化。

2.2 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的关系机理

知识管理形成动态能力后必须进一步转化为竞争优势才能为企业创造战略价值, 尤其是在复杂多变的动荡环境下, 动态能力是竞争优势的直接来源和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基于知识管理的动态能力在形成竞争优势时必须通过一定的转化路径才能实现, 而且它们之间的转化也存在内在的关系结构。

2.2.1 动态能力形成竞争优势的转化路径

对于动态能力转化为竞争优势的路径问题, Teece et al从动态能力分析框架角度给予了理论解释。他们认为, 企业的竞争优势根植于企业赖以协调与组合资源的独特流程, 这些流程是企业在特有的资产位势基础上, 通过所选择或继承的进化路径, 逐步塑造而成。[1]但这样的解释显然过于抽象, 缺乏可操作性。而实际上, 面对宏观环境变化和行业竞争力量带来的竞争压力或不确定性, 基于知识管理的动态能力转化为竞争优势的路径主要有:

(1) 战略柔性。Michael (1998) 、Hamel (1999) 等人认为, 面对急速变化的环境, 企业必须使其战略保持足够的柔性化, 并将其视为“21世纪决定企业竞争成败和竞争优势的最重要、最关键的因素”。战略柔性化有助于企业更轻松、更有效地应付环境的不确定性, 使企业保持足够的灵活的应变能力, 降低企业的迷失程度。 (王迎军等, 2000) 基于知识管理的动态能力能够帮助企业增强对环境变化的预判能力、确立更为科学的战略方向和定位、更好地协调企业资源或能力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匹配性等, 从而保证企业较之于竞争者有更强的战略稳定性和动态反应性。

(2) 动态匹配。协调企业资源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匹配关系始终是管理者的中心任务, 但环境动荡性变化打破了传统战略理论所设定的“静态均衡”状态, 二者之间的匹配与平衡越来越困难。为此, Teece et al (2000) 特将“协调与整合”纳入到“组织与管理过程”, 视为动态能力的重要构成。而基于知识管理的动态能力能显著增强其匹配性, 作用路径有:动态能力取代“粘质”资源增强对环境变化的协整性与响应性;通过知识学习增强对环境变化的扫描能力与预判能力;通过组织学习不断更新与强化应对能力;等等。

(3) 组织创新。创新是企业创造竞争优势最为有效的方式, 也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之道。它包括结构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商业创新等。但现在的竞争环境和既有的创新模式很容易将创新导入“技术范式”与“技术轨道”。而基于知识管理的动态能力与之不同, 它强调创新平台化, 实现持续创新;创新全方位化, 要求全员参与创新;创新顾客价值导向化, 以是否创造顾客价值和竞争优势作为创新取舍的唯一标准。

(4) 价值创造。Porter (1985) 认为, 竞争优势归根结底来源于企业能够向顾客提供超越竞争对手的价值, 因此Woodruff (1997) 将顾客价值视为“竞争优势的新源泉”。拥有基于知识管理的动态能力的企业不仅能够准确地扫描环境变化动态, 优先发现或彻底创造顾客价值需求;而且能够形成产业先见, 通过有效整合企业资源甚至借力于外部资源优先满足顾客价值需求, 并在与供应商、购买者、替代者、潜在竞争者、现有竞争者等“行业竞争力量”竞争中获得“先行优势”, 从而保持竞争中的主动地位。

此外, 基于知识管理的动态能力还能通过企业文化、企业家精神、价值创新、战略联盟等路径创造竞争优势, 当然也会受到环境变化、组织规模、战略资源及竞争对手的竞争行为反应等因素的影响和调节。

2.2.2 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的关系结构

动态能力作为知识管理转化为竞争优势的中介变量, 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Teece et al (2000) 提醒企业必须时刻保持动态能力状态。[9]但动态能力中的运作能力和探索能力所形成的竞争优势形式是有差异的, 有研究者发现, 运作能力主要在相对稳定或低速变化的环境中形成同质优势, 主要是各种资产, 但由于模仿性较强很难保持持久;而探索能力主要在高速变化的动态环境中形成异质优势, 主要包括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等在内的应变能力。 (Helfat, 2000) (图4) 这与Eisenhardt和Martin (2000) 在研究动态能力时得出的“在适度动态的市场中, 动态能力是能够产生可预期结构的、详细的、可分析的、稳定的程序, 优势主要反映在资源和稳定性上;而在高速变化的市场中, 动态能力则是简单的、高度经验化的、脆弱的程序, 其产生的结果是不可预知的, 优势主要反映在动态性和承担风险的能力上”[12]的研究结论具有一致性, 只不过他们并未对动态能力和竞争优势直接加以类型划分罢了。因此, 企业在强化动态能力转化为竞争优势时必须考虑环境变化的特点和企业需要的竞争优势。不过, 随着环境的变化和动态能力的进化, 竞争优势越来越要求呈现异质化趋势。

3 实施知识管理、培育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的主要策略

通过以上对知识管理、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的转化机理与关系结构进行分析, 我们发现知识管理能够为企业创造动态能力和竞争优势。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 企业开发、维护、培育竞争优势的能力,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整个公司内部创造、扩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Drucker, 1999;Hoopesan&Postrel, 1999) 因此纷纷开展知识管理, 并取得了显著的绩效。综合众多知识管理学者的研究结论和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实践经验, 笔者认为我国企业实施知识管理、培育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的主要策略有:

3.1 转变战略观念, 树立以知识管理为主导的动态竞争优势新观念

战略观念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战略选择与战略行为的成败, 因此实施新战略首先必须转变战略观念。知识经济的崛起和动态能力的发展, 要求企业必须树立以知识管理为主导的动态竞争优势新观念。

3.1.1 实现由传统战略观向动态竞争优势观的真正转变

条件适应论、产业选择论、资源基础论等传统战略观念在相对静态的竞争环境中是非常有效的, 但随着环境动荡性的加剧, 它们越来越难以适应, 因此必须向动态竞争优势观转变。Teece et al提出的动态能力战略理论适应了环境变化的需要, 能够指导企业在动荡环境下构建动态竞争优势, 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从而为企业创造新的竞争优势提供了理论基础。

3.1.2 实现由战略资源观向知识能力观的真正转变

Wernerfelt (1984) 、Barney (1986) 等人提出的资源基础论目前对企业影响较大, 要求企业通过累积有稀缺的、异质的、难以模仿和不可替代的战略资源构建竞争优势, 甚至有学者认为动态能力论只不过是它的延伸。但随后战略资源的“粘性”、“核心刚性”等缺陷被发现及Makadok (2001) 的“反向推理”使资源基础论的权威性被打破。相反, 动态能力理论在人们的质疑之声中逐渐站稳了脚跟, 尤其是发现隐藏在动态能力背后的知识因子从而弥补了动态能力的本源和方法缺陷后更是发展迅猛, 正在发展成为主导战略范式。因此, 企业必须实现从战略资源观向知识能力观真正转变。

3.2 改造组织环境, 营造有利于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知识型新环境

营造良好的组织环境是企业成功实施知识管理的重要保证, 也是企业顺利将知识转化为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从实践来看, 营造有利于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知识型新环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2.1 改善内外环境, 为企业实施知识管理营造良好的氛围

环境的急剧变化与企业成长动机的增强, 增强了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驱动力, 同时知识经济浪潮扑面而来, 也为企业实施知识管理提供了重要契机。企业应抓住机遇, 改善环境, 适时导入知识管理战略。改善内外环境应包括寻求政府部门的政策或资源支持;要求供应商、经销商等配合与协同企业实施知识管理;在企业内部强化知识理念与知识管理办法等。

3.2.2 优化组织设计, 为企业实施知识管理提供组织保障

实施知识管理要求企业必须从组织结构、组织制度和组织文化等方面予以优化或重构。 (1) 优化组织结构。Morgan 和Ramirez (1983) 、Fiol和Lyles (1985) 等研究发现, 分权化、扁平化、跨部门和低规范的有机式组织的学习绩效要明显优于集权化、层级化、部门化和高规范的机械式组织。Stinchcombe (1990) 、Senge (1990) 等更是倡导创建学习型组织。因此, 企业必须使组织更为柔性化。 (2) 优化组织制度。制度是规范运营的保证, 也是基业长青的基石。但传统组织制度偏重于规范行为和以结果为导向, 而实施知识管理要求组织制度更富有弹性。因此, 企业必须改革绩效考核制度和薪酬制度, 把知识学习植入其中并加大权重;改革创新制度, 强化知识应用与创新成果转化。 (3) 优化组织文化。成功的知识管理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组织文化或氛围。为此, 企业必须改善组织文化, 例如倡导以知识为本的理念, 强化员工自主自愿学习的意识, 建立员工学习考评机制, 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各种知识学习、交流或竞赛活动等。

3.2.3 导入知识管理系统, 为企业实施知识管理提供技术基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某些信息企业将知识管理的人员设备、制度规范、业务流程、信息资讯、客户资料等集成为知识管理系统。它不仅可以成为企业信息交互、业务拓展的有效平台, 而且也能够成为企业开展知识管理的技术平台。例如Lawton (2001) 提出的知识管理系统就将知识地图、知识库、知识门户、元数据字典等模块集成为系统, 能够极大地便捷化员工的信息查询、知识交流、知识应用与知识创新。[13]因此, 具备条件的企业可以尽早导入知识管理系统, 从而使知识管理实现信息化、系统化。

3.3 优化知识学习, 构建全方位、多层次、互交流的知识链新体系

更新战略观念和改善组织环境都只是为企业实施知识管理创造条件, 优化知识内容和改造学习方式才是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重点。构建全方位、多层次、互交流的知识链体系将有助于企业优化知识学习。

3.3.1 改造知识流通过程, 构建知识链体系

现在绝大多数企业的知识流通过程重输入、轻整合、少创新, 没有真正起到“知识库”与“加工池”的作用, 因此必须予以改造。Holsapple和Singh (2000) 提出了“知识链”的概念并构建了知识链模型, 它包括主要活动功能和辅助活动功能, 其中主要活动功能包括知识获取、知识选择、知识生成、知识内化和知识外化, 而辅助活动功能包括领导、合作、控制和测量。[14]这个模型厘清了知识链环节, 并对其功能做了有效的区分, 因此有助于指导企业构建自己的知识链体系。

3.3.2 构建组织学习机制, 强化全方位学习

Eisenhardt和Martin (2000) 认为, 动态能力的形成更多地依靠及时的、反映环境变化的新知识, 而新知识的获取更多地依赖于学习。[12]但目前很多企业的学习处于分离状态, 没有将个体学习、团队学习和组织学习进行有效的整合。组织学习理论认为, 它们必须有机联系并相互转化才能创造出新知识和综合优势。Grossan (1999) 提出的知识学习动态模型为企业有效地整合个体学习、团队学习和组织学习提供了理论借鉴, [10] (图2)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尽快地整合知识学习方式, 构建全方位、多层次、互交流的立体化学习体系。

3.4 强化知识转化, 拓展知识转化为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新途径

在知识管理形成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的过程中, 知识整合、知识转移和知识创新等转化功能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 企业在加强知识吸收的同时, 还必须强化知识整合、知识转移和知识创新。

3.4.1 加强知识整合, 增强知识耦合性

Boer et al (1999) 认为, 企业竞争的优势来自知识整合, 而不是单一的知识, 因为只有知识整合才能增强企业资源集成性与环境适应力。[15]并进一步认为, 知识整合只有涵盖与硬件相关的系统化程度、与软件相关的社会化程度, 以及借由团队成员合作化程度达到三方面的提升, 才能增进整合的效果。因此, 企业必须强化知识整合, 并增强知识整合能力, 才能形成真正的竞争优势。

3.4.2 加强知识转移, 增强知识共享性

知识具有流动性, 必须通过知识转移、实现共享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知识转移的方式主要有连续转移、近转移、远转移、战略转移和专家转移。影响知识转移的因素主要包括4种因素, 它们是所转移知识的特征、知识源的特征、接受者的特征和知识转移发生的环境特征。而要增强知识的转移性, (1) 要满足符合有利于转移的知识条件:必须是明确及成套的, 某一个人或集团能够开启、了解并且有能力吸收这些知识, 这些人或集团必须有足够的动机去做上述事情, 没有任何障碍阻止他们这样做; (2) 需要营造鼓励知识转移与共享的文化氛围; (3) 需要设计各种知识转移机制, 例如定期沟通机制、集体学习机制和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等; (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需要购置各种信息传播设备, 为知识转移提供物质基础。

3.4.3 加强知识创新, 增强未来竞争力

如果说转移知识对于企业当前的生存有着重大的作用的话, 知识的创新则会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Nonaka和Takeuchi (1995) 认为, 知识创新需要经历知识萌芽、知识清晰、建立知识原型和知识的实践与修正等循环过程。[11]影响知识创新的因素主要有知识特性、创新环境、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和知识创新主体的驱动力。因此, 企业在强化知识创新的时候, 也必须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例如开发知识创新潜力、营造知识创新环境、创建鼓励知识创新的文化、制定有利于知识创新的各种制度和增强知识创新主体的积极性等。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不仅成为企业动态能力的重要来源, 而且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新源泉。但长期以来学者们对知识管理、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的研究处于割裂状态, 很少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设计出有效的分析框架, 从而影响了企业实施知识管理。为此, 本文在回顾和评介知识管理的概念界定与战略价值基础上, 通过构建理论分析模型深入分析知识管理、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机理, 并于最后进一步提出指导企业强化知识管理、培育动态能力、增强竞争优势的实施策略。

解读知识产权全球竞争 篇11

记者: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在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知识产权如何发挥效用的呢?

田力普: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从不同角度、多处提到知识产权,反映知识产权日益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也受到了“两会”代表、委员的普遍关注,成为热门话题,知识产权事业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除此之外,温总理还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角度间接地强调知识产权的重要性。针对“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专门设单节强调要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这是以往我国在制定五年计划中是前所未有的。规划纲要(草案)所作出的部署代表了我国未来五年需要强调的工作重点,这也是经过实地调研、反复论证、多次修改后形成的文本,知识产权能够单独以一节的形式出现在纲要草案中,这充分说明了知识产权工作在未来五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在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就必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这既是有力保障,也是实际措施。

记者:您觉得要达成上述目标,目前我们面临哪些压力,该如何化解呢?

田力普:目前,我们确实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因为历史上,我们没有知识产权的传统资源,虽然1898年百日维新的时候颁布过关于知识产权的法律,看起来有百年历史,但那完全是纸面的。我们更多听到这个词,还是21世纪,这是历史上中国知识产权做得最好的时期,但是我们受到的指责却越来越多。

这背后有深刻的历史和现实原因,首先是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新技术革命现代发达国家,他们率先实现经济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发达国家已经完成工业化,进入信息化时代,而我们还在工业化时代。他们在生产知识、专职创新,发展市场营销、品牌服务等高附加值产业。他们环境很好,不需要消耗很多能源,生活得很好,有很多假日,人均GDP很高,但是我们在这辛辛苦苦,低工资、高污染、高能耗,最后还闹一个太多顺差、倾销的指责。这种国际分工需要他们强化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规则,如果知识产权可以随意使用,西方国家就只好喝西北风了。所以,知识产权制度维持了他们的生命线,他们必须关注这块领域,对中国的指责就在意料之中。

知识产权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限制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知识殖民”时代的到来,不同于传统的资源型殖民,我们认为应该让世界各国分享科技进步的利益和成果,发展高于知识产权保护,而发达国家的意见刚好相反。在2004年,巴西、阿根廷等国在世界知识产权大会上第一次提出独立议题,认为穷国富国差距越来越大,不应该无视各国差距的现实强调知识产权保护的同一标准,但是受到发达国家的抵制。

其次,因为中国在崛起,地位变了,竞争力增强了,我们的产业结构也在调整,在新一轮的国际制造业分工调整中,我们是极大的受益者,因此发达国家有了危机感,其市场份额受到中国的挑战,得施加压力,知识产权这个手段最好使,当然就用了。压力不会因为中国在知识产权上加大执法力度、完善制度就会减小,更不要指望发达国家不给压力,甚至给你表扬。我们领导人认清了这一点,甭管怎么做,压力都会存在。其实,我们现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也不是因为外部的压力,而是为了自身的发展,实现创新型国家的转变。面对压力,我们现在也不着急了,也不生气了,该做的我们就做,不该做的就不做,再多说也没用。

记者:有一种声音,希望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时采取“弱保护”,你怎么看?

田力普:很多人都认为,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很严重,甚至有地方保护主义;也有人认为,发展中国家不能搞过强的保护,还应该弱保护,这种观点甚至很有市场。还有人认为知识产权保护做给外国人看看就行。这些说法确实有理论和历史实践的支持,美、日、德等国发展早期,就是内外有别,只保护本国的知识产权,等发展起来再搞“强保护”,这让他们的产业低成本迅速发展,但是我们现在失去了“弱保护”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特别是,我们有承诺、国际规则的限制。国外有企业在起诉我们的企业侵权,我们也得积极应诉,要组建律师团。我们已经无法独立于“强保护”的环境,单独搞“弱保护”。关键是我们自己也需要保护,如果放任侵权,那么我们创新型国家就没有办法做,基础受到动摇。虽然还会有一些创新,但是动力不足,“创新生产知识,知识变成财富,财富刺激创新”的良性循环就无法形成,那就永远处于仿制、加工代工的层次。

记者:面对西方的压力,我们应该如何正面积极应对呢?

田力普:确实,我们有需要向西方学习的地方。发达国家在国内非常注意平衡,他们对内讲“平衡”,对外讲“保护”,这是它双重标准的体现。它对内强调平衡,照顾方方面面的利益。过度保护就形成垄断,而限制竞争就阻碍发展。对知识产权的权利延伸做出限制,让发明人获得利益,让公众也能分享利益,让后来者有创新的空间,不单讲保护,还有公共利益。

对外讲保护,可以看看国外政要言论,对发展中国家说的只有两个字——“保护”。你不会听到他们说,“你要加强知识产权研发创造,加快创新,形成竞争力,保护也需要,但不是唯一。”他们讲的就是,“你给我好好保护,不需要考虑创造,那是我的事,我卖给你,你就要付钱,否则就不卖给你。如果你偷偷用,我就在全球造舆论,说你是小偷、强盗。然后给你施加压力。”

所以,我们讲知识产权也要讲平衡,不仅仅讲保护,它不是唯一的,还有创新,这才平衡。

记者:美国没有书面的知识产权战略,但是他的创新和保护都做得好,我们有设立战略的必要吗?

田力普:美国没有书面的战略,但是它的制度安排很健全。美国不光有《专利法》,还应该有《发明人保护法》,还有技术创新法、技术成果转化法,知识产权运用等一系列的发展。还有一大堆配套政策,从创造、设立、保护、应用、交易等过程全方位的立体模式。这一点对我们启发很大,它实际上很注重平衡,全方位发展。

我们有了战略后,关键是落实。国家知识产权局是有决心做好,同时需要各部委、企业、社会合作。在中国,如果党中央决定要去做的事情,就一定能做好。美国不一样,知识产权保护是从下到上,企业层次很高,然后再去推动政府,就比较容易。中国是社会和企业对知识产权的认识很低,政府认识相对较高。

目前中国很需有一批高水准的知识产权人才,能够在对外纠纷中为企业提供高端服务。尤其是需要顶尖的国际知识产权人才,在制定国际标准中发出自己的声音。能够有一些高明的外交艺术、手腕,推动国际制度的变革,朝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推动。

另外,保护知识产权的氛围建设是重点也是难点,我们的传统文化中缺少这种资源,通常认为知识应该免费共享,因此也没有相应法律环境。但是氛围形成不是短期内就能达到,十年八年也还不够,所以任务非常艰巨,我们把这种氛围的建设列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就是为了做得更好。■

(本文田子华采访整理)

编辑:孙薇薇

国家知识产权局与田力普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还处在既无专利法也无专利局的时代,但是对引进国外技术却已经非常迫切。当时的上海汽车拖拉机公司希望引进西方的汽车技术,尤其是能够在上海生产,但是谈判一直持续了六年之久,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的中国没有知识产权制度。

知识产权与竞争 篇12

《反不正当竞争法》自一九九三年实施以来, 对我国的整个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和发展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本法从第5条到第10条都是对其作出的一些具体规定, 而对于涉及侵犯知识产权不正当竞争行为所作出规定的, 则主要有第5条和第10条, 除了我国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立法明确规定以外, 一些著名的国际公约等也有涉及, 例如著名的TRIPS协议, 在该协议中就提到了不正当竞争行为, 即该条第1项的规定:“在确保巴黎公约 (1967) 第十条之二规定的反不正当竞争的有效保护的过程中, 成员应当根据 (本条) 第1项、第2项保护未披露的信息, 以及根据第3项保护向政府及其机关提交的数据。” (1) 除此之外, 日本、德国等多国也都对不正当竞争行为通过立法加以明确。通过上述的分析, 我们大概清楚了两者关系的界定, 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它们是紧密联系的, 在整个法律体系中是两部独立的法律, 又是相互联系, 不可分割的。对于这一关系也曾有学者作出过如下表述“传统知识产权法的三项制度———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好比浮在海面上的三座冰山, 反不正当竞争法则是托着这三座冰山的海水” (2) , 对于两者的关系, 我们则在肯定上述关系的同时, 更想强调的是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知识产权法的一种保护作用, 在知识产权领域无法得到保护的权益, 反不正当竞争法则能够给予保护。上述则是我们针对两者关系认定上的一些分析, 在此基础上, 我们对两者的关系有了一些较为直观的认识, 在我们都能体会到的这层关系的基础上, 我们将继续探讨它们内在的关系, 以便我们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内在关系的分析

通过上述对于两者关系的认定的分析, 我们通过认定两者之间的关系, 明确了两者所带给我们的最直观的联系, 但是, 如果想要在以后通过立法、执法等途径完善两者的关系, 还需要进一步明确两者内在更深更紧密的关系。

知识产权法的存在, 在一定程度上有垄断的色彩和性质, 它对于保护知识产权人是有利的, 是发挥积极作用的, 使得权利人享有更多的权利去实现更多的权益, 在这个过程中, 权利人的行为符合法律规定, 其权益就受到法律保护, 知识产权法在此种情况下, 较为突出的明确了对权利人的保护, 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其他人的权利, 也无疑就会有垄断的倾向。与此相反, 反不正当竞争法就是在打压垄断, 强调行为人在实施行为人的责任, 发挥消极的作用, 法律明确了禁止行为人实施的行为, 该法明确规定了不正当竞争行为, 以及涉及到知识产权领域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即便如此, 我们也必须清楚, 两者的立法目的并不是背道而驰的, 它们都致力于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只是在实现这个目的的过程中所运用的方式不同, 所采取的途径不同, 两者都为保障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而发挥着作用。两者的共同点还在于它们都以诚实信用为基本原则, 这在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法条中也有明确体现, 该法重点保护正常的竞争秩序, 使参与其中的人之间的竞争能够公平、公正, 使经营者的行为受到约束, 知识产权法则侧重于建立智力成果、鼓励技术创新、保护成果所有权人的权益。在强调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 很容易造成权利人的垄断地位, 而这种垄断又是受法律保护的, 但是一旦权利人滥用该种权利, 就会受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制约, 因此, 在知识产权法中, 如果权利人所实施的行为是合法的、正当的, 那么其就不会受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阻碍、制约。反不正当竞争法所保护的权利范围较知识产权法广的多, 在知识产权法未作规定而又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权利受到侵犯的情况下, 反不正当竞争法仍起到保护这些权利的作用, 当然, 在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中已专门做出的规定, 就由这些单一的法律加以制裁。

通过上述分析, 我们必须明确反不正当竞争法和知识产权法有着密切的关系, 内在联系尤其紧密, 两者追求着相同的目标, 正如我们前文所提到的, 它们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只是选择了不同的途径。只有不断完善两者之间的关系, 使两者之间相互协调, 共同进步, 才能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 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三、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关系的完善

我们认为反不正当竞争法自身的明确与完善能够给予知识产权法一个更好的保护, 从而使两者之间的关系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首先就是我们必须面对新时代下所出现的新型知识产权客体, 《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一些规定是仍是不十分明确的, 不能够对更多权利的保护主体、客体等内容明确化, 因此针对该问题我们应制定更多的条款加以明确和规范, 使该法能够更好运用于实践。其次, 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 借鉴美国等国家的竞争法中一些可取的制度, 在此借鉴上, 要结合我们前文提到的两者的所追求的共同的目标, 保护参与者的合法利益, 保护社会的整体利益, 维护我们的社会经济秩序。最后, 再完善的法律体系, 都不能缺少一支优秀的执法队伍, “从美国、日本、欧洲等国的立法情况看, 它们的竞争执法机关都拥有强大的行政权、准立法权和准司法权, 从而在竞争法中发挥重要作用。” (3) 而对于我国在该法执行上的机关也较为明确, 前文我们提到的工商行政部门, 它们现在在机构建设和职能行使及其他方面取得的进步和成果我们必须肯定, 但是面对现在新型的知识产权领域中越来越复杂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对我们来说仍然是很大的挑战, 因此, 也使得我们的法律完善成为一项越来越艰巨的任务, 而使得这些法律能够真正地发挥作用, 执法环节的完善在眼下就显得格外紧急, 执法制度的完善将更有效地发挥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在保护权利人权益的作用, 与知识产权无关的领域受到保护, 与知识产权有关的领域同样能够真正得到保护。执法体系的完善使得任何一部法律都能够尽量发挥出其自身价值, 这才有利于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真正得到实现。

在完善两者关系的建议中, 我们注重强调以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完善来保护知识产权, 因此在完善的具体操作过程中, 我们也应将重点放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上, 从而明确知识产权法的发展方向并使其进一步得到更广范围的运用。

四、总结

知识时代已经到来, 知识产权领域发生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情形也会越来越明显, 我们对此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面临这一难题, 平衡和协调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的任务就尤为重要, 我们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做了上述分析和讨论, 同时也对其完善进行了建议, 对于问题的解决也仍面临很多考验。在以后的努力方向中, 要兼顾两者, 在两者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创造更多财富, 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摘要: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 逐渐发展起来的法律制度也在经受着越来越多的考验, 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 两者的关系也因为当下整个社会的发展, 诸如商品经济、知识产品的发展等多种原因已经走进我们的视线, 并受到很高重视, 两者关系的明确对于知识产品的占有、使用、竞争等多方面的问题的解决都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本文我们从两者关系的界定、内在关系、完善等方面进行讨论, 促进两者在我国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反不正当竞争法,知识产权法

参考文献

[1]孔祥俊.反不正当竞争法新论[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1.

[2]徐士英.竞争法论[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0.

[3]吴汉东.知识产权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4]冯晓青.知识产权法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4.

上一篇:人民陪审制度下一篇:农电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