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行业

2024-08-13

网贷行业(共11篇)

网贷行业 篇1

近日, 在线金融搜索平台融360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金融风险实验室联合发布了2015年第二期网贷评级报告。报告显示, P2P网贷行业整体减速, 116家P2P平台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为13.49%, 相较第一期平均年化收益率 (14.32%) 下降了0.83%。与此同时, P2P网贷行业整体坏账率在上升, 部分平台的坏账率已经上升到20%以上。

点评:2015年上半年股市“牛气冲天”, 分流了很多资金到“股海”, 再加上行业竞争的激化, 导致P2P行业进入停滞期, 这对行业平台的运营能力提出更大的考验。

网贷行业 篇2

2015年对于P2P网贷行业是个不平凡的一年,《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落地、互联网金融被列入“十三五”规划、高层多次发言表示支持 互联网金融,这些都意味着P2P网贷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截至2015年12月底,网贷行业运营平台达到了2595家,相比2014年底增长了1020家,绝对增量超过去年再创历史新高。由于监管细则征求意见稿已经落地,预计2016年网 贷行业运营平台不会大幅度增长。

图1 各年网贷运营平台数量

2015年新上线的网贷平台超1500家(含问题平台),这些平台平均注册资金约为3885万元,相对于2014年的2784万元,增长了1000多万元。2015年新上线平台的注册资金多数介于1000万-5000万之间,占比高达50%,注册资金介于5000万-1亿之间的占比达到15%,

 相比2014年有所提高。

图2 各注册资金区间网贷平台数量分布

截至2015年12月底,广东、山东、北京三省分别以476家、329家、302家的运营平台数量排名全国前三位,占全国总平台数量的42.66%。与2014年一样,排名前六位的省市都是分布在经济发展靠前的沿海地区。随着各地逐步出台支持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政策,2015

 年湖北、四川、贵州等内陆省份的网贷也出现了快速的发展。

图3 2015年各省网贷运营平台数量

今年以来,银行、国资、上市公司、风投资本不断地涌入网贷行业,加速网贷行业的布局。据不完全统计,网贷行业获得风投青睐的平台已经达到了68家,上市公司、国资国企入股的平台分别为48家、68家,银行背景平台数量为14家。 

图4 各背景网贷平台数量

截至2015年底,2015年全年网贷成交量达到了9823.04亿元,相比2014年全年网贷成交量(2528亿元)增长了288.57%。2015年10月网贷历史累计成交量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而截至2015年12月底历史累计成交量已经达到了13652亿元。按目前增长态势,预计2016年全年网贷成交量或超过3万亿元,但是随着监管细则征求意见稿落地,2016年全年网贷

 成交量将存在一定变数。

图5 各年网贷成交量

 随着网贷成交量稳步上升,P2P网贷行业贷款余额也随之同步走高。截至2015年12月底,网贷行业总体贷款余额已经达到了4394.61亿元,而去年年底总体贷款余额为1036亿元,增长幅度为324%。这组数据表明网贷行业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进入,网贷行业正在飞 速的发展。按目前增长态势,预计2016年年底网贷行业贷款余额或超1.5万亿元。

图6 各年末网贷贷款余额

2015年底网贷贷款余额排名前三位的省市仍然为北京、广东、上海,累计贷款余额达到3498.18亿元,占全国的比例为79.6%,其中北京的贷款余额超过1800亿元。2015年底

 网贷贷款余额在5亿以上的平台已经达到128家,而去年同期仅为36家,增长幅度超过256%。

图7 2015年年底各省网贷贷款余额

 2015年全年问题平台达到896家,是2014年的3.26倍,其中以6月、7月、12月问题平台数量最多,3个月份的问题平台数量总数超过2014年全年问题平台数量。2015年新上线的平台数量大增,导致各大中小平台竞争更为激烈,同时受股市大幅波动影响,众多平台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停业平台数量不在少数。随着监管细则的落地,不少违规平台加速 跑路也进一步加大了问题平台数量。

图8 各年问题平台数量

2015年网贷行业总体综合收益率为13.29%,相比2014年网贷行业总体综合收益率下降了457个基点(1个基点=0.01%)。纵观2015年12个月综合收益率走势,前11个月几乎呈现单边下跌的态势,12月由于正值年底使得资金面紧张,12月综合收益率出现了小幅度的反弹走势。随着P2P网贷逐步成为资产配置的一部分,下行中的P2P网贷平台的收益率仍将

 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预计2016年网贷行业综合收益率将降至10%-11%之间。

图9 各年综合收益率走势

 2015年网贷行业平均借款期限为6.81个月,相比2014年平均借款期限增长了0.69个月。从2015年12个月的平均借款期限走势看,基本处于稳定状态,介于6.5个月到7个月之间波动,表明网贷行业的平均借款期限已经趋向于稳定,预计2016年网贷行业平均借款 期限约为7个月。

图10 各年平均借款期限分布

2015年网贷行业投资人数与借款人数分别达586万人和285万人。较2014年分别增加405%和352%,网贷行业人气明显飙升。2014年网贷行业投资人数与借款人数分别达116万人和63万人。按目前增长态势,预计2016年网贷行业投资人数与借款人数或将分别达到

 2000万人和900万人。

图11 2014、2015年网贷投资人数与借款人数对比

网贷行业分化趋明显,投资更理性 篇3

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P2P网贷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成交额破万亿元,投资人数过千万,在助力我国中小微企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也成为广大投资者投资理财的众多渠道之一。随着网贷监管政策的逐步落地,平台如何进一步合规运营,成为摆在眼前的迫切问题。在经历了2013年的发展元年、2014年的爆发年和2015年的监管元年之后,2016年,网贷发展将何去何从?投资者选择网贷产品时又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监管:细则落地,政策从严

2015年12月28日,银监会公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明确了网络借贷的信息中介性质,对多项事宜进行了明确规定,如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不得自融;不得将融资项目的期限进行拆分;不得发售银行、券商、基金、保险或信托产品;除一些必要的经营环节外,不得在线下物理场所开展业务等,并给不符合要求的网贷平台以18个月的整改为限。

在《征求意见稿》出台之后,各地逐渐释放出收紧网贷行业监管政策的信号。2016年1月,深圳、上海、北京陆续叫停P2P等新增互联网金融公司登记注册。对此,网民普遍表示支持,认为在当前各类网贷平台鱼龙混杂,而普通投资者风险识别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此举有利于控制平台风险,规范行业发展,也表明未来监管力度将进一步加大。2015年出台的互联网金融行业法规见图1。

有分析人士称,各地暂停注册可能只是第一步,地方金融办在暂停注册后,可能就要提前展开摸底整顿,待清理整顿完存量、地方监管意见出台后,仍会放开注册。

平台:从拼“胆量”到实力的较量

在监管趋严的环境下,随着监管政策的陆续落地,网贷行业的发展将越来规范。专家分析认为,打着P2P网贷的旗号行诈骗之事的伪P2P平台将首先被彻底清理出局,而以往单纯靠营销支撑起来的平台,如不勤练内功也将逐渐失去市场,行业野蛮生长时代终结,发展乱象将得到逐渐改善,取而代之的,将是平台之间真正的实力比拼。

风控能力不强、资金不够雄厚、产品单一的中小平台将面临生存危机,很可能由于经营不善被淘汰出局。而越来越多强背景平台的涌入、发力,将使行业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尤其是蚂蚁金服、陆金所、京东金融近期陆续完成巨额融资,隐约显出互联网金融三大巨头的格局,不得不为中小平台尤其是草根系平台捏一把汗。当然,这个格局还只是个趋势,并未定格,其间还存在着多种变数,传统银行、其他互联网巨头,以及手机厂商同样不会坐视3家分食这块市场,它们的加入将使这场战役充满无限可能。

总而言之,行业的洗牌将使网贷平台的发展环境得到净化,优秀平台脱颖而出,而这个脱颖而出的过程,也将是平台实力高低的较量。我国P2P网贷发展情况见右图2~图4。

资产:得资产者得未来

在经济下行阶段,央行不断实施降息、降准政策,逐步放开货币闸门,希望以此方式拉动经济发展。带来的结果是社会上资金越来越多,如何配置就成为一大问题。银行等大型机构已经开始渠道下沉,逐渐切入网贷较为集中的车辆、房屋、消费等领域,其凭借大体量的资金优势、更低的融资成本,在争夺优质客户上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2016年,中国经济将继续“探底”,这是业内专家和权威机构得出的一致结论,资产配置荒将延续,这也毋庸置疑。P2P行业内部经过几年时间的发展,部分大平台已经积累了足够的流量、用户和资金优势,可以在适当程度上比拼放款点位。这样的竞争局面下,小平台的生存空间会受到较为严重的挤压,对其资产端的建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收益:回归理性

投资网贷产品,最大的优势就是回报率高、期限短,这一度让许多投资者忽视了其背后高企的风险。随着行业渐趋成熟,投资者也将随着收益的回归而越来越理性。网贷蓬勃发展的这几年,收益率总体呈现逐渐下降趋势,从最初的动辄30%以上,到后来的20%左右,再到2015年普遍降至10%左右甚至更低。可以预料的是,未来,网贷产品收益率仍将逐渐降低,直至回归合理水平。一方面,经济学家预测,2016年应该还会有几轮的降息降准措施,拉低整个社会的融资成本。在这样的环境中,放款利息下降,直接导致投资者收益降低。另一方面,随着行业监管的规范,市场本身也趋于理性,平台本身也需要合理地控制收支,各种因素组合在一起表现出来的就是收益率下降。

误区:投资盲目、轻信

网贷问题平台的不断出现,让投资者逐渐回归理性,不再一味追求高收益。如今,多数投资者在投资前会对产品进行一定了解,判断其风险性,然后决定是否投资。但即便是懂得在投资前进行全面了解,却仍然存在较多误区,而这些误区中,尤其是以下几方面,很多投资者都有可能“中招”。

一是认为平台背景强的风险一定小。很多网贷投资者迷恋平台背景,甚至认为有国资、银行或者上市公司背景的平台风险就一定小。但实际上,无论是国资还是民营,银行还是企业,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作为网贷平台,都有着浓厚的互联网色彩,最终比拼的都是风控能力、技术能力、运营能力等,在资金保障层面,平台的背景并不能带来任何优势。有人会说,平台背景可以为平台背书,实则不全然如此。按照监管要求,平台不能提供担保,也就是说平台是不能兜底和刚性兑付的,其背景的资金实力并不能为用户带来更多安全感。但背景强的平台的确具有其他平台所不具备的优势,投资者需要关注的是,其背景企业的风控、技术、运营、产品等方面的实力,是否实实在在地在用在了平台的发展过程中,这才是平台安全性的根本保障。

二是认为平台大、人气旺就一定安全。很多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误认为大平台就有绝对的资金保障,人气高就说明平台就一定安全。其实并非如此。大平台分为两种,一种是平台本身有强大的实力和背景,这样的平台在运营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投资者需要清楚的是,平台的系统管理安全与资金规模并无必然联系;另一种是看起来很大的平台,这种平台经过包装,表面上有几亿元的资产,实际上可能欠着银行几十亿元的贷款。而单凭人气的高低判断平台安全性就更不靠谱。有的平台通过高息政策能够迅速吸引大批粉丝,但后续是否具备持续运营的能力还是个未知数。所以,盲目地随大流不可取,认真分析平台的技术、风控等硬实力才是正道。

三是认为监管能解决一切问题。虽然监管的靴子渐进,但投资者不要指望政策及监管能够解决网贷行业的一切问题。监管机构出台相应监管政策既需要时间也不可能面面俱到,缺乏专业知识的投资者依旧无法获得根本上的保障。因此,在关注国家监管政策方针的同时,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对于网贷的认识。一定要对所投的企业平台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后再做决定。而且,投资者要学会看清平台项目本身、信息披露情况及风控措施,这些才是最根本所在。

原则:安全第一

2016年,在监管逐步落地,行业洗牌加剧,网贷产品不断丰富的趋势下,投资者应如何选择投资?毫无疑问,安全是贯穿整个投资过程的首要任务,而以下基本原则是投资网贷产品的过程中需要牢记的。

一是投小额标的。借款金额与还款压力是成正比的,几百上千万元的借款标的与几万至几十万元的标的相比,借款人的还款压力有着明显差异。

二是投短期标的。短期标的说明借款人对资金需求时间较短,也说明借款人在短期内有足够的收入或者回款。长期标的收益虽高,但不如短期灵活安全,建议投资不大于6个月的标的,可以保证收益,同时也降低了风险。

三是投本地平台。本地平台方便投资者实地考察甚至突击检查。借款人也最好是本地的,即便发生逾期,平台催收也较方便。

网贷行业 篇4

@王岩岫 (银监会创新部主任) :P2P行业应有一定的行业门槛。从业机构应在注册资本、高管人员的专业背景和从业年限、组织架构、风险管理、IT设施、资金托管等方面具备基本条件。互联网金融有很多信息不透明, 对于P2P网贷平台的监管和自律, 网贷平台自身也应重视信息披露, 提高透明度。

@李志磊 (中国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副主任) :监管层可能会从信息披露制度和从业人员的背景两方面提出要求。P2P行业应当充分地进行信息披露, 充分地揭示风险。同时P2P企业有必要定期发布报告, 公司的结构、财务的风险, 还有资本运营的情况都要公布一下。

@邓建鹏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 :P2P网贷行业应建立一种成本更低、更有效率的治理方式, 即“软法治理、柔性监管”。互联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柔性缓冲带, 监管机构应推动有实力的企业制定企业标准, 在此基础上形成行业规范, 并让其成为网贷业治理的首要规则, 然后再制定国家法规这类刚性的“硬法”。

网贷行业 篇5

陆雷:我们承诺,行业协会将继续在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与各位同甘苦,共奋斗,在服务企业规范行业发展产业方面,贡献力量。为我们共同的金融梦、中国梦的实现,始终不渝。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客座教授王家卓教授

王家卓:现在美国的P2P的行业,是作为证券由美国的证券会进行监管的。在2008年之前,美国跟中国差不多的,但是2008年之后,网络借贷已经界定成证券了。

王家卓:美国的网贷平台,跟上市公司是一样的,需要定期的更新,并由美国的证监会在网站上进行公布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进去查询的。

王家卓:互联网的发展是不可限量的,很重要的是征信体系,因为你做这个的话会花很大的成本。政府的监管包括从业者都有这个要求,还有这个行业的实力也是需要鉴定的,在美国需要有这个证书。

台湾乔美国际总裁简永松 简永松:我来自台湾,来自一个战后体系的。我们被分裂成两个地区,但从历史的常态来看,这只是一个短暂,两岸应该是和平统一的。因为我主张统一,主张社会主义,在1970年的时候,被蒋介石抓去坐牢。简永松:有人说造成今天这个世界发展的,最主要三个原因,第一个网络,第三个就是中国,第三个是物流。我希望贡献给我的祖国,这个是我能做的工作。步步联贷执行董事张郑芬

张郑芬:如果我们分析香港P2P的这个发展优势的话,大众的投资需求非常的大,又有一个征信系统,对P2P有一个长远的发展进行支撑。

张郑芬:香港的监管比较严,所以你要做这个信贷业务的话,是需要牌照的,所以门槛的行业限制就比较高一些。贷帮总裁尹飞

尹飞:我自己是一个胆小的人,我一直觉得我们这种小的公司,新成立的公司,做成大而全的大平台的可能性,我认为基本没有。

尹飞:在垂直细分的领域,成长为一家中型的互联网公司,现在是非常好的时候。对小而美的公司,我觉得会形成几百家几千家,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历史的机遇。

尹飞:老板徐红伟,名字里有个红,朱明春,名字里带个春,所以这个万紫千红总是春,我估计未来的这个发展空间还是比较大的。尹飞:互联网金融想得到健康的发展,要重法治监管、轻行政监管,把政府的这只手要关注,但是法治的手要跟上。你想P2P行业做跑路的都有100多家了,涉及到法律纠纷的更多,我们每一个从业的机构,你或多或少都会碰到法律的纠纷。你这种事情已经发生了,可能看得见的几百起,看不见的几千起,进入法律的才只有几起,这个法制是没有跟上。还有行政不是不要管,是一定要管,抓大放小,抓好行业的领头羊,然后做好示范的效应。慧财网CEO彭勇

彭勇:我向中国社会期待来一个新的思想解放,让全体国民了解互联网金融的实质,了解互联网金融与社会大众的关系,了解互联网金融对于未来中国梦的实现,对于中国现代社会生活发展的深刻影响。

彭勇:我们有意以P2P的金融推动全社会的信用体系覆盖。我们认为社会最大的公共资源是信用体系的建立,整个社会的最大智慧是无须智慧,智慧的尽头是信用。我们甚至认为小的就是美丽的,我们以小的就是美丽的作为事业的使命,我们坚持我们的梦想的方向。来源: 【相关链接】

专题报道:2014两岸三地P2P网贷行业高峰论坛

福建投资 福建p2p 福建网贷

福建理财 福建赚钱

http:///

网贷行业 篇6

2015年12月1日,网贷之家联合盈灿咨询发布了《中国P2P网贷行业2015年11月月报》,该报告有如下几大发现:

问题平台数量环比增加

2015年11月底,正常运营平台为2612家,环比上涨3.65%,增长速度创了近期的新低。其中,新上线平台数量为171家,新增问题平台79家。截至2015年11月底,累计问题平台达到1157家,P2P网贷行业累计平台数量达到3769家(含问题平台)。

临近年底,自融、拆标、资金池的平台由于资金面有所紧张,资金链断裂的情况下容易导致平台出现问题。11月网贷行业问题平台数量为79家,相比10月增加了32家,出现明显抬头的情况,问题平台发生率上升为2.94%。不过从数值看,2.94%的问题平台发生率与年初超过4%的数值相比,11月的问题平台发生率相对更低些。

活跃投资人数和借款人数大幅增加

11月P2P网贷行业的活跃投资人数和借款人数出现较大幅度的飙升。其中投资人数达到了300.62万人,环比上月增长了21.54%;借款人数达到了71.94万人,环比上月增长了23.84%。出现较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网贷“双11”当天,网贷人气聚集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次10月仅有18个工作日,延缓了10月网贷人气上升的步伐,11月在10月的基础上出现较大上升。

P2P 贷款余额破4000亿

11月P2P网贷行业整体成交量达到了1331.24亿元,环比10月上升了11.26%。其中网贷“双11”当日P2P网贷行业成交量达102.63亿元,同比2014年“双十一”成交量23.46亿元上涨了337%,P2P网贷历史单日成交量首次突破百亿大关。随着10月网贷历史累计成交量突破万亿元大关,11月历史累计成交量再进一步,已经达到12314.73亿元。由于11月网贷成交量再创历史新高,P2P网贷行业贷款余额也随之同步走高。11月P2P网贷行业贷款余额已增至4005.43亿元,比预期时间提前1个月突破4000亿元大关。11月网贷行业贷款余额环比10月增加13.94%,是去年同期的4.47倍。

11月网贷行业综合收益率创今年历史新低

11月网贷行业综合收益率为12.25%,环比10月下降了13个基点(1个基点=0.01%)。网贷综合收益率持续下降,再创2015年历史新低。网贷综合收益率持续下降,主要受以下两方面因素影响:(1)供需结构方面。供需结构持续失衡影响网贷综合收益率持续下降。而网贷“双11”较多平台推出多种特别活动,吸引较多的投资人入场。相比前面几个月的下降行情,11月份综合收益率下降幅度略有收窄。(2)宏观货币方面。2015年11月,央行共实施8次逆回购操作,持续投放1000亿市场流动性;另外,11月份央行对11家金融机构开展中期借贷便利操作,这一信号显示机制也引导利率下降。同时,央行还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打造“利率走廊”引导利率下降。市场持续宽松,可能推动网贷综合收益率进一步下行。

P2P网贷行业信用风险控制研究 篇7

1 P2P网贷行业发展概况

我国小微企业数量庞大,这些企业发展需要资金支持,而它们资质又未能达到商业银行提供贷款的标准,因而P2P网贷服务平台成为它们最佳的选择之一。另外,信用良好的大学生、工薪阶层在他们想要兼职创业、培训时,也有可能选择P2P网贷。P2P网贷的出现,解决了传统银行和金融机构不愿意服务的对象的资金需求,解决了微小企业资金不足的现状与社会资金闲置间的矛盾,弥补了银行的服务缺陷,同时也填补资金市场的一部分空白。

P2P网贷业务国外发展较早,世界上首个P2P网贷平台于2005年诞生,是英国的Zopa[4]。在国内P2P网贷行业于2007年起步,在各方因素的推动下,2011年起,网贷行业步入快速发展期,到了2012年,整个行业呈爆炸式发展,据《2015年中国网络借贷行业半年报》显示,2015年网贷行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截止2015年6 月底,中国P2P网贷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上升至2 028家,相对2014年年底增加了28.76%。上半年,新上线网贷平台数量接近900家[5],如此快节奏的发展速度,一方面我们看到了行业蓬勃发展的喜人一面,另一方面,由于P2P网贷仍是新兴行业,发展问题重重。2015年,P2P行业内的新增问题平台数量同样也呈爆发式增长,尤其在6月份,风险暴露更是达到最高峰,据网贷之家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7 月21 日,新增P2P问题平台有483家,仅6月内就出现了125家,7 月前21 天,又新增68家。而2014年全年P2P新增问题平台仅有367家,可以看出,2015 年的数字远高于2014 年。P2P网贷平台问题事件类型主要包括停业、跑路和提现困难等。P2P网贷平台问题的爆发式出现,揭示了P2P行业的巨大风险。

2 P2P网贷的主要模式

目前国内的P2P网贷模式大体分为三种,分别是无担保无抵押的线上模式、无抵押有担保的线上模式、有抵押有担保的线下模式[6]。

2.1 以拍拍贷为代表的无担保无抵押的线上模式

拍拍贷网贷公司成立于2007年8月,它的运营模式是:它仅是充当单纯的网络中介角色,为资金提供者和资金需求者提供交易平台,不涉及贷后资金管理,也不对出借人提供担保服务,更不承担借款人违约带来的责任,以每笔交易的手续费作为平台的利润来源。这种无担保无抵押线上的模式灵活方便,投资收益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网贷公司的运营成本,但与此同时,由于对借款人的借款资金无抵押无担保,使网贷公司自身风险控制的能力降低,从而加大了资金提供者的投资的风险。

2.2 以红岭创投等为代表的有担保无抵押的线上模式

这种模式的网贷平台包括红岭创投、宜信、畅贷等。网贷平台不仅起到连接交易双方的中介的作用,同时也承担了债务转移的责任,以红岭创投为例。红岭创投的运营模式是:红岭创投引入了VIP会员保证金制度和VIP会员包赔制度,对出借人的资金提供担保,对贷款后的资金进行管理,同时也为借款人进行担保。红岭创投还对借贷者收取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保证金,如果VIP投资者遇到坏账或借款逾期,网站合作商将为它垫付一部分资金。这一运营模式可以提高网贷公司的风险控制能力,降低投资风险,但由于信贷公司将风险分散到自己身上,因此它的投资收益率也较低。

2.3 线下有担保有抵押的线下模式

这类公司的运营模式是:在对贷款业务办理中,对借款人要求抵押,对借款人提供担保,这也是传统的民间贷款模式,可靠性较高。公司通过自定利率,对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进行严格评定,来确定出借人的相应利率。同时又参与到贷款行为中去,担任出借和借款的借款转移人,为出借人挑选借款人,将出借人的资金打散做一份多人借款的合同,降低出借人的投资风险等。这一运营模式的优势较多,对贷款本身来讲质量较高且风险低,但在公司角度上,它的收益也是相对于其他模式来讲是最低的,并且存在演变成公司非法集资的风险。

3 P2P网贷信用风险分析

3.1 来自投资者的信用风险

很多网贷公司资金来自线下的担保公司、个体户或网店店主等群体,由于这类群体资金存在着很大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导致对网贷平台的资金提供无法有充分的保障,产生了很多供需双方已达成协议,又无法正常履行合约的现象。甚至出现网贷平台上的许多投资者,他们同时又是该平台的资金贷款者的现象。

3.2 来自贷款者的信用风险

一方面,相对于国外的个人信用体系而言,国内的信用体系还不完善、不健全;另一方面,央行的征信管理系统还不允许网贷平台调用个人征信信息,从而导致投资者与借款者信息不对称,增加了网络平台对贷款者信息审查的难度,信用评估审查结果的可靠性不高;另外,P2P网贷完全是陌生人之间的信用借贷,借款人的资金实际用途难以监测,更无法进行管理;再加之,国内借款者普遍存在还贷意识和个人信用意识薄弱以及平台过高的手续费等等这些原因都可能增加来自贷款者的信用风险。

3.3 来自网贷平台自身的信用风险

由于信息对不对称和政府对P2P网贷平台的监管不到位,存在着大量的网贷平台卷款潜逃的现象。同时也存在较多恶意创立平台对投资者的资金进行诈骗的现象,例如2011年云南发生的天使计划、2012年甘肃的淘金贷、2013年广东的酷跑金融等。

4 P2P网贷行业信用风险控制策略

4.1 加强道德教育,提高从业者素质

P2P网络贷款特别是无担保无抵押的网络贷款,它完全属于信用贷款,需要借贷双方有很强的信用意识,这种信用意识依赖于借贷双方自身的道德素质。因而加强道德教育,提高从业者的道德素质是唯一最根本的解决信用风险的方式。然而,道德教育不是靠少数几个人或是短暂的几年能够完成,它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需要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努力付出才能有所成效。同时,道德教育也不能是孤立存在的措施,它需要与其它手段相互配合,与其它手段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

4.2 设立自律自查机制

首先,P2P网贷平台应该建立自律自查的制度,定期检查平台的运营情况,对平台逾期借款、还款的用户要进行统计并有完善的处理机制,对平台借款额度及借款期可根据不同的客户往期信用情况有所不同,但都应以风险最低为基本原则。同时要尽可能做到能够追踪钱款的流向,严格限制网络平台贷款的用途,防止贷款用于其它高风险的投资。

其次,P2P网贷行业应成立专业自律自查组织,制定科学规范的网贷流程和风险控制的措施,同时设置独立的检查部门,定期对企业的运营情况及风险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解决。

4.3 完善社会征信体系

首先,应逐步适度地对P2P网贷平台开放征信数据库信息。当前征信信息并未对网贷平台开放,导致网贷平台对借贷双方缺乏有效的信用审查依据,同时也提高了网贷平台的运营成本,增加了借贷用户的信用风险。也正由于征信信息未对网贷平台开放,所以网贷平台的信用信息就无法对现有的征信信息进行补充,因此有可能出现用户在短期内同时在传统金融机构和网贷平台进行贷款,还款压力增大,信用风险提高[7]。

其次,应逐步将用户更多的信息,例如纳税记录、司法记录、人文信息等纳入到征信数据库中,构建用户综合信用评价档案,并建立全国范围内的网络查询系统,同时对用户的失信行为要采取必要的、有震慑力的惩罚措施,提高失信的社会成本。逐步引导全社会养成守信的行为习惯。

4.4 完善监管与法律

P2P网贷属于新兴的行业,法律法规相对不健全,应尽快制定法律法规规范平台业务的运作。首先,应适当提高准入门槛及开展业务的资质要求。当前网贷平台门槛过低,对管理人员等也无资质要求,导致整个行业鱼龙混杂,影响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其次,要明确平台的监管和管理部门,当前P2P网贷平台存在着管理部门混乱、职责不清的现象,应尽快加以解决,确定监管部门,加强监督与管理。再次,应引入第三方机制。为避免非法集资或平台运营商卷款潜逃的现象,应由第三方机构来监管资金,资金的流转、结算等都应通过第三方平台实现[8]。

4.5 建立信息共享与批露机制

P2P网贷平台各自独立运营,对平台的信息没有共享可能会产生一些问题,例如在某一平台被列为黑名单的用户,可能在另一平台却获得了高额的贷款。为了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在当前无法开放个人征信数据信息的前提下,网贷可建立自身的行业数据库,对问题用户进行及时的批露,并将数据库进行行业共享,促进整个行业公开透明的运行,提升P2P行业的公信度,降低信用风险。

4.6 相关产业的管理与净化

在贷款市场存在着一大批中介公司、造假证件的公司,这些公司的存在扰乱了市场秩序,使得网贷平台原本很正常审核变得困难,增加了网贷平台的运营成本,也提高了借贷用户的信用风险。政府部门应对这类市场现象进行清理与净化,确保网贷产业及相关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5 结束语

P2P网贷行业近些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网贷平台的问题也不断涌现。这其中,信用问题表现得尤为明显,为确保该行业的健康持续地发展,政府部门应加强监管、行业应该自律、网贷用户应该自觉。期待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网贷产业及相关产业的用户“不想”、“不敢”、也“不能”做出失信行为。

摘要:在网贷行业快速发展的背后,失信所引发的问题也表现得十分明显。介绍了P2P网贷平台的主要模式,分析了P2P网贷信用风险的来源,并提出了P2P网贷行业信用风险控制的措施,包括加强道德教育、设立自律自查机制、完善社会征信体系、完善监管与法律、建立信息共享与批露机制、相关产业的净化等。

关键词:P2P网贷,信用,风险控制

参考文献

[1]王会娟,廖理.中国网络借贷平台信用认证机制研究——来自“人人贷”的经验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2014(4):136-147.

[2]李真.P2P网贷信用征信:金融分析与法律建构[J].当代经济管理,2015(7):85-91.

[3]潘锡泉.我国P2P网贷发展中蕴含的风险及监管思路[J].当代经济管理,2015(4):49-53.

[4]钟凡.P2P网贷信用风险控制与相关监管建议[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

[5]网贷之家,盈灿咨询.2015年中国网络借贷行业半年报[EB/OL].wangdaizhijia.com.

[6]温红钰.P2P网络贷款信息风险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4.

[7]郭喜才.互联网金融风险及其监管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5(7):80-84.

网贷行业 篇8

1我国P2P网贷行业当前发展现状及问题—以e租宝为例

e租宝是“钰诚系”下属的金易融 (北京) 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运营的网络平台, 其对外宣称其经营模式是由集团下属的融资租赁公司与项目公司签订协议, 然后在e租宝平台上以债权转让的形式发标融资。融到资金后, 项目公司向租赁公司支付租金, 租赁公司则向投资人支付收益和本金。然而其所谓的融资租赁项目根本名不符实。e租宝事件作为一个典型案例, 反映了当前我国P2P网贷行业的以下特点:

1.1网贷行业乱象丛生。1.1.1烧钱营销以及血拼推广。P2P平台经常以“钱”为武器, 通过“多元化烧钱”模式大力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拓展市场。互联网金融发展重要的是在资产端, 然而, 当真正落实公司业务时, 一些平台往往忽略资产端, 只注重资金端。1.1.2对大数据风控的盲目“迷信”。在当前大数据环境下, 存在着两个重大的问题:其一, 征信体系不健全;其二, 所谓的一些大数据之间相互隔离, 没有相互共享一些重要信息。在这种现状下, 大数据暂不能有效解决风险的管理问题。1.1.3期限错配与拆标续贷。一些运营平台更多注重的是实现了多少累计交易量, 他们把贷款发放量作为一个指标进行衡量。且为了迎合评价的需要, 故意把一些企业长期的需求期限错配, 弄成虚假交易。

1.2网贷行业缺少有效的风险控制和监管。1.2.1信息甄别和风控能力弱。目前我国信用数据体系基础薄弱。没有更好的信用和杠杆数据共享渠道, 借款人重复借贷不容易甄别, 平台不具备征信查询、企业信息识别、风控信息提示、评级功能。1.2.2缺乏有效外部监管。面对互联网金融的野蛮生长, 传统的监管工作模式、人员团队、技术支持和知识结构已应接不暇。同时立法薄弱也是国内监管乏力的原因。

2美国P2P网络借贷平台运营模式与监管方式

2.1美国P2P行业的基本运营模式。美国主要的两家借贷平台Prosper和Lending Club。其是通过网络来撮合个人之间的贷款。借款人首先发布借款申请, 平台再对借款人进行遴选和信用等级评定, 资金富余的个人通过浏览公司网站上经审核的借款申请, 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 选择购买相对应的收益权凭证。在整个过程中, 借贷双方不存在直接的借贷关系[1]。借款人首先在平台上申请贷款, 经网贷平台审核通过后, 由名为We Bank的银行向借款人发放贷款。在这一借贷交易过程中, 同时向平台出售该笔贷款的债权, 平台再以该债权为基础向投资人发行收益权凭证。

2.2美国的P2P行业监管体系。目前美国的P2P行业没有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和法律条款, 但是对P2P平台的监管并不缺失, 美国根据P2P行业的业务类型适配现有的联邦金融法律及其对应的监管部门, 运用多部门分头监管的方式。其形式主要有证券监管、电子商务监管和消费者保护。其中, 对于证券监管主要是市场准入和信息披露, 信息和交易安全方面是电子商务监管保护的重点, 消费者权益监管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除此P2P行业2家公司还需遵守所在州的相关法规, 可知其采用联邦与州共同监管的方式[2]。

3对当前P2P网贷行业问题的监管建议

《征求意见稿》中明确了P2P是金融信息中介企业, 在确定了P2P网贷平台的主体资格后, 就应该以下五个方面来搭建P2P行业监管的体系构架。具体内容如下:

3.1明确P2P的监管机构及其监管职能。我国目前主要靠“一行三会”的监管模式来对金融业进行分业监管, 而互联网金融是天生的混业经营, 这就很难解决监管区域空白和监管效率低下的问题。对此, 首先采取有效的监管举措。各有权部门出台具体的预防性监管规定及有效的系统性预防监管体系。其次, 加大监管规定的法律效力。监管部门通过发布监管文件实现其法律效力, 运用强制性手段使其规范化。最后, 明确具体的监管职责。

3.2完善P2P监管的法律法规。3.2.1建立P2P行业准入制度。目前我国的P2P行业的门槛太低。过低的行业准入门槛导致没有任何金融背景的企业争相涌入P2P行业, 造成整个行业乱象丛生。因此, 相关部门应在注册资本、发起人资质、组织结构、内控制度、技术条件等方面, 对P2P平台设置严格的行业准入门槛。3.2.2要求第三方资金存管。为确保出借人资金的安全, 以及防止网贷平台侵占资产、非法吸收或挪用资产, 采用第三方资金存管已是共识。资金由第三方存管后, 平台对资金没有实际的操作权, 能有效管控资金安全。3.2.3设置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P2P出现问题主要集中在虚构借款项目开展自融, 或虚假增信、分拆项目、重复融资发生偿付风险, 要遏制这类事件的有效手段是设置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因此, 应着重加强P2P平台的信息披露规范。监管机构应要求P2P平台定期提供财务报告、借贷业务报告等, 并对报告的真实性和业务的合规性进行审查, 实时把握平台的运营情况和风险状况。3.2.4建立系统有效的风险预警制度。建立系统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3]后, 一旦发现风险苗头, 监管者就可以预先提高警惕, 依据风险类型、轻重急缓程度, 采取相应措施, 降低不必要的损失。3.2.5提出营运资本金要求。充足的营运资本在短期内有缓冲风险的作用, 可以避免投资人挤兑等恶性事件的发生, 这使得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得到保护。因此监管机构应以业务规模为判定条件, 对公司的运营资本做出硬性要求。

3.3建立和完善行业征信体系。在欧美发达国家P2P网络借贷平台之所以可以迅速发展起来, 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其完善的个人征信体系。因此, 中国也应建立和完善P2P行业征信体系, 并最终形成信息共享、信用评级、风险测度统一的征信体系, 以降低P2P借贷中的信用风险。

3.4加强行业自律。现阶段, 我国的法律暂且不能对P2P平台进行充分监管, 发挥P2P网络借贷自律组织的作用十分必要, 这对本行业发展是一种很好的保护[4]。行业协会的自律监管, 能够在政府监管与P2P网络借贷中介服务行业发展中起到良好的缓冲和调节作用。

3.5完善P2P平台退出机制。由于P2P平台的特殊性, 其市场退出机制是否科学合理, 关系到借贷双方的利益能否得到保护, 甚至影响到金融市场的秩序。因此, 应完善P2P平台的退出机制。具体应包括退出时涉及的金融资产的损失和转移、涉及客户重要信息材料的整理和保护等。

参考文献

[1]郝文正.P2P网络借贷风险形成机理及其监管思路研究[D].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 2014.

[2]黄震.英美P2P监管体系比较与我国P2P监管思路研究[J].金融监管研究, 2014 (10) .

[3]马玉娟.互联网金融风险研究-以P2P网络借贷模式为例[D].辽宁:辽宁工业大学, 2015.

网贷行业 篇9

目前全国P2P网贷行业呈现如下特点:第一,注册资本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注册资本1000万到5000万的平台约占一半,成为行业“标配”,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下和一亿元以上平台的比例则相对偏少,整体呈倒U型分布;第二,全国平台平均年龄一年左右,较为年轻,运营时长介于1-2年之间的平台占比最多;第三,股东背景方面,银行、国资、风投、上市公司齐涌入,但民营资本仍占主导地位;第四,高管人员受教育程度总体较低,与该行业的发展不相适应;第五,网贷平均期限短,根据第一网贷提供的数据分析来看,2014年2月份全国P2P网贷的平均期限为3.99个月,并且存在严重的“拆标”行为。我国P2P网贷平台问题率逐年攀升,2015年全国问题率高达43.5%。P2P网贷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诸多问题饱受诟病。网贷业务对中小企业融资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也成为了银行体系重要的补充,但因为疏于监管、疏于透明,带来一系列风险,诸如法律合规风险、市场流动风险、中间账户监管缺失风险及信息披露信息安全风险等,给投资人、借款人造成重大损失,而该行业基本处于三无状态:无门槛、无标准以及无监管。这导致其在井喷式的增长过程中出现网贷公司卷款跑路、非法集资等社会性事件,在这一背景下,亟需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予以规范。2015年12月28日,翘首以盼的有关P2P监管细则终于落地,银监会牵头发布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对平台的法律属性给予了明确的定性,这意味着整个行业将从此告别监管真空状态,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证。应该说,该《征求意见稿》亮点甚多,无论是“四不原则”(不得提供增信、不得设立资金池、不得非法集资、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十大义务”还是“十二条红线”,大多切中P2P网贷行业时弊和要害但与此同时,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完善。

一、有关P2P网贷行业市场准入门槛问题

诚然,我国正处于转换政府职能、简政放权的宽松环境。但简政放权显然不等于简单放权。尤其是对于金融等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特殊行业,市场准入上显然应有别于一般的工商企业。有关P2P网贷的互联网金融本质上仍属于金融范畴,没有改变金融风险隐蔽性、传染性、广泛性和突发性的特点。因此把好准入门槛是根本改变P2P网贷行业“三无”状况、实现规范发展的第一步,而绝非是无足轻重的。从国际惯例看,对P2P网贷行业设置必要的市场准入门槛是在保护消费者(投资人)利益方面设置的第一道安全屏障。作为P2P网贷鼻祖的英国,在政府没有出台相关P2P法律法规之前,为获得公众信任,由Zopa等三家P2P网贷公司于2011年主动成立了行业自律协会(P2PFA),制定了包括对P2P借贷公司的规模、风险管理手段、合法性、网络平台建设等共十项规定。明确协会的成员平台至少有一名董事会成员是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认可的代理人,协会的成员平台必须保有足够覆盖三个月的运营资金,且最低不得低于2万英镑。英国政府审核后认可了其合法性,并要求P2P行业严格遵守P2PFA所制定的运营法则。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在此基础上于2014年4月发布了全球第一部P2P网络借贷行业法案—《关于网络众筹和通过其他方式发行不易变现证券的监管规则》,对P2P平台的最低资本要求、客户资金管理、投资标的的流转、信息披露、合格投资人等各方面都进行了细致的规定。而美国的Lending club则有着更为详细具体的要求,例如,在投资人方面,要求是特定地区,收入在7万美元以上,净资产25万美元以上,投资于该平台资金不超过个人财富的10%;在借款人方面,指定42个州居民,年满18周岁美国公民,债务对收入比率低于35%,至少有三年信用记录,过去一年内没有拖欠、最近破产(七年)、开放的税收留置权,撇账或非医疗集合账户,不可透支其所有信用卡、信用卡循环使用率小100%,借款人分为7个等级,每个等级中又分为5个子等级,主要取决于信用报告中的数据。基准利率在5%左右。不同的信用等级,利率不同,不同的借款额度、期限利率也不同。②

反观我国P2P网贷行业,一直以来处于“无准入、无标准、无监管”的野蛮生长状态,平台“跑路”已成行业常态,引发大规模资金安全问题,不利于金融和社会秩序的稳定。要消除P2P网贷行业“三无”状况,规范行业发展,第一要义当是设立市场准入门槛。无论是从P2P网贷行业自身净化的需要,还是从规范市场运作、保护消费者权益出发,对P2P网贷行业设置必要的市场准入门槛是建立健全P2P网贷行业监管的基础,是监管规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此次《征求意见稿》除了要求P2P平台向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备案登记外,未设置任何准入门槛,而且明确“备案登记不构成对机构经营能力、合规程度、资信状况的认可和评价”,这一规定意味着P2P平台“三无”状态仍难以有根本改变,势必使P2P网贷行业继续处于鱼龙混珠的境况。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所谓的市场准入门槛并非仅仅指平台的注册资本,它还包括组建平台的公司资信状况、拟任平台的高级管理人员资质(如有无不诚信记录)等。关键是要通过市场准入,对行业进入者进行筛选,在国务院最近出台的《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已得到充分体现。该《规划》明确指出,要促进互联网金融组织规范健康发展,加快制定行业准入标准和从业行为规范。因此《征求意见稿》在市场准入方面不能缺失。相关部门应当在注册资本、发起人资质、组织结构、平台治理等方面对P2P平台设置准入标准,例如,在资质上,P2P平台应符合工信部对平台技术审核和信息审核标准的要求。在准入上,可以区分为纯信息中介平台和准信用中介平台,纯信息中介平台可以宽松,只要在行业协会注册或备案即可,而准信用中介平台相当于准金融机构,采用银行金融监管的审慎监管,采取严格的审批准入制度,内容应包括平台的注册资本、风险备付金、风险保障金、服务范围、高管资质、征信情况以及专业能力等内容。③所有有关准入方面的细则在立法和政府部门统一出台尚存在困难时,可由我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率先颁布行业统一标准,逐步再以立法的形式予以确认。

二、监管机构问责问题

监管机构的问责问题直接影响着监管标准的有效实施。一项制度能否真正落地,关键是有无严格的、明确的追责机制。从法律的角度看,就是要明确相关监管规定中监管主体的法律责任。而这一点却是《征求意见稿》的软肋所在。尽管该意见稿对P2P网贷平台设定了严厉的“四不原则”、“十大义务”和“十二条红线”等,但在法律责任部分却缺乏相应的、可操作的违规处罚条款,取而代之的是“有关监管规定”、“有关法律法规”等模糊性质的措辞。

在涉及监管机构责任方面,仅规定了对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的问责,对P2P监管框架中的其他监管主体并未涉及;另外对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的责任追究方面,也仅列举了未依照本办法规定报告重大风险和处置情况的以及未依照本办法规定向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提供行业统计、行业报告等相关信息这两种轻微的违规情形,其他情形则以兜底的形式一笔带过。而《征求意见稿》中明确赋予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有关P2P网贷行业的诸多具体监管职能,包括建立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及其股东、合伙人、实际控制人、从业人员的执业记录,建立并管理行业有关数据信息的统计,开展风险监测分析,并按要求定期报送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有关统计数据与中国人民银行及网络借贷行业中央数据库运行机构共享;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中的信息披露进行监督,制定实施信息披露、风险管理、合同文本等标准化规则,促进机构信息披露和增强经营管理透明度;受理有关投诉和举报,自主或聘请专业机构对辖内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进行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违反本办法和相关监管规定的,视情节轻重对其采取相关措施;建立舆情监测制度,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中可能涉及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监测,并及时报告省级人民政府,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公安司法机关查处等职能,存在着监管机构权责不统一问题,追责机制明显偏弱。

此外把监管权力下放至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其效果如何也有待商榷。《征求意见稿》在监管结构方面确立了各部门相互配合监管以及分阶段(风险事件发生前、违法行为发生后等阶段)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制定统一的规范发展政策措施和监督管理制度,指导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做好网络借贷规范引导和风险处置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涉及的电信业务进行监管;公安部牵头负责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进行互联网安全监管,打击网络借贷涉及的金融犯罪工作;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公室负责对金融信息服务、互联网信息内容等业务进行监管。地方金融监管部门负责本辖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的规范引导、备案管理和风险防范、处置工作,指导本辖区网络借贷行业自律组织。由此看来,我国银监会主要负责顶层设计,地方各金融监管部门则负责具体监管事务。此番制度设计的合理性在于银监会主要职责是监管上千家银行,如果再要求其监管近三千家网贷平台,显然力不从心。因此,需要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加入进来,形成监管合力。各省(市)金融办(局)的职责之一是应对本地非法集资等行为,而非法集资当前正出现在一些网贷平台中。但我们也应当看到,如果由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具体执行网贷监管事务,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难处。通常而言,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监管的对象主要包括小额贷款公司、场外交易场所、融资租赁公司、民间融资管理公司、典当行、融资性担保公司等。目前有的省已将上述机构全部整合进金融办监管,有的省还存在分散状态,如融资租赁公司、典当行归商务委员会管,融资性担保公司归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监管。此外,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或类似部门的性质各有千秋。如有的部门纳入行政序列,有的则是事业单位,性质为金融服务中心,行政处罚缺乏法律授权。特别是许多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存在无足够编制、无人手、亦无有效技术手段,受限于此,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是否能根据《征求意见稿》的要求履行监管职责,恐怕存在很多的问题,其实施效果更无从得知。④另外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就是根据我国政府体制的设置,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属于地方政府领导,与中央金融监管部门不存在直接的上下级关系,为使监管落到实处,需要中央金融监管部门与各级金融监管部门进行有效协调,进一步明确职责范围,划清权力边界,建立有效的协调配合机制,切实保障对网贷平台的监管质量。

三、有关P2P网贷行业退出机制

网络借贷涉众性很强,一个平台可能有众多项目、横跨多个地区、涉及成千上万投资人,而我国P2P行业的发展现状较为混乱,许多平台不具有很强的专业技能,高管素质良莠不齐,抗风险能力较低,一旦平台出现问题,跑路成为多数的选择,引发诸多社会问题。由于P2P平台的特殊性,其市场退出机制的科学合理性直接关乎到借贷双方的利益能否得到有效的保护,影响金融市场的秩序和社会稳定。因此,为P2P行业设置一个合理的退出机制尤为重要。⑤但我国目前并没有关于P2P行业退出市场的启动、退出方式、退出程序等方面内容的法律法规规制。在退出时如何最大程度地保护交易主体的合法权益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首先,应当明确有关平台处置的区分原则。应当对平台予以一定的区分,监管机构根据在监管过程中监测的不同风险及程度对平台采取不同的处置措施。对于那些确实无法通过措施予以改善经营状况的平台勒令退出。对于需要退出市场的P2P网贷服务平台,应依据法定的破产程序退出市场。其次,赋予监管部门破产决定的权利。一般情况下,破产申请可以由P2P网贷平台根据自身经营状况提出,如果平台经营状况恶化、混乱不堪,甚至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形,此时向监管部门提出破产申请,监管部门则可以直接做出启动破产程序的决定。但在特殊情形下,如果出现上述类似情形,平台存续已经没有实际意义,只会损害更多债权人的利益,而该平台没有主动提出破产申请的,监管部门也可以依职权主动启动破产程序。因此,该破产决定权对于监管部门来说既可以依申请提出,也可以依职权提出。如此制度设计,不仅可以防止监管部门过早干预P2P网贷平台的退出,给予平台更多的发展机会,也可以防止平台在出现破产情形仍旧经营给债权人造成更多的损失。此外,在启动破产程序后,相关监管部门要通过各种媒介及时公示公告,提醒相关放贷人申报债权,为保护放贷人的合理权益,平台在成立之初应设立风险准备基金,以保障平台倒闭后,未到期的借贷项目仍然有效,并可得到有序的管理,直至借贷双方资金结清为止。⑥最后,平台破产之后要注意对平台掌握的相关信息进行保护,不得用于盈利或其他不正当目的,否则平台相关负责人需承担法律责任。

P2P网贷服务平台是金融方式上的创新,它的本质仍然是金融,所以有关金融方面的规制和监管要求应同样适用于网贷服务平台。与此同时,完善与之相关的征信体系建设,加强行业自律,充分发挥其在促进民间借贷阳光化、补充中小信贷资金需求、健全我国金融服务体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完善P2P网贷服务平台的法律监管,使其走上规范发展的道路。

摘要:P2P网贷行业作为互联网金融的重要形式之一,自其产生之初就存在诸多问题,服务平台倒闭、跑路之声不绝于耳,给借贷人造成重大损失,对整个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虽然银监会牵头发布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弥补了很多方面的空白和不足,但在市场准入、监管部门和退出机制等方面依然存在问题,仍需商榷。

关键词:P2P网贷服务平台,市场准入,监管部门,退出机制

注释

1数据来源:整合自网贷之家和壹零财经平台统计数据库。

2张永亮、张蕴萍:P2P网贷平台法律监管困局及破解:基于美国经验,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

3杨东.互联网金融风险规制路径[J].中国法学,2015,3:006.

4邓建鹏:网贷监管规则实际效果有待检验,证券日报,2016年1月30日,第A03版。

5伍坚:我国P2P网贷平台监管的制度构建,法学,2015年第4期。

网贷行业 篇10

关键词:P2P,网贷平台,监管新规

一、P2P网贷平台及其法律监管概述

P2P (Peerto Peer) 是伴随互联网应运而生的新概念, 中文又称之为网贷。简言之, P2P是指“个人对个人、点对点”的借款模式, 其有别于传统线下民间借贷的主要特征是通过互联网的网贷平台实现借贷双方的交易。从行业统计数据看, 截至2015年12月底, 我国在运营的P2P网贷平台达到了2595家, 2015年全年网贷成交量达到了9823.04亿元, 相比2014年全年网贷成交量 (2528亿元) 增长了288.57%。 (1) 但在P2P网贷成交暴增的同时, 这个新生行业所伴随的问题也可谓多多。各地大量涉及P2P网贷平台相继倒下, 且涉案数额均是百亿上下, 比如E租宝、上海中晋、快鹿等等。因此, 无论是学者抑或是公众, 对网贷平台应予以严格规范和监管的呼声都逐年增大。

我国现有规范网贷平台的法律架构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规范传统民间借贷的法律、法规。比如, 《民法通则》、《合同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鉴于网贷平台促成的借贷交易从法律性质上看属于借贷法律关系, 因此, 这些用于规范民间借贷的法律法规也就理所当然适用于处理网贷平台及网贷交易主体即借款人和贷款人之间发生的争端;二是规范网贷平台的部门规章。2015年, 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颁发《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该意见第一次把网贷平台定性为信息中介性质。此后, 2016年8月24日, 银监会联合工信部、公安部以及互联网信息办, 颁布了史上第一部规范网贷平台的部门规章, 即《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 (简称“网贷监管新规或新规”) 。这个新规颁布后, 对网贷平台的法律性质、市场准入、监管模式及主体、经营范围、法律责任等诸多存在误区或真空的领域都有了比较明确的规定。从微观上看, 网贷监管新规可直接适用于网贷交易个案的争端解决;而从宏观层面看, 网贷监管新规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稳步、健康的发展具有定海神针的作用。

二、P2P网贷平台的监管模式及其监管机构

美国的P2P网贷平台早在2005年开始其业务时, 也没有对应的监管机构。直至2008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要求P2P网贷平台将其发标作为证券登记, 接受《1933证券法》的监管, 才正式确定了SEC成为联邦层面对P2P网贷平台的监管机构。从GAO (美国政府责任办公室) 于2011年7月向美国国会提交的关于P2P的报告所披露的内容看, 美国当局对P2P的监管将来有两种考虑, 第一种是继续现有的多分支的联邦监管体制, 即通过证券监管部门以及通过金融服务监管部门保护贷款人和借款人;另一种是合并借款人和贷款人的保护于一个联邦监管部门名下保护贷款人, 报告也就此利弊进行了系列分析。 (2) 而英国则稍迟于美国行动, 在2011年成立了P2P金融协会, 政府部门中与P2P网贷平台密切关系的是商业创新和技能部 (BIS) , 但BIS对P2P网贷平台并不直接监管, 目前看, 大体上是由金融行为监管局 (FCA) 负责归口监管。 (3) 我国学界就P2P行业监管也有很多的意见和建议, 综合起来有两种意见居主流:一是强化监管的观点, 认为P2P平台是准金融机构, 除了人民银行、银监会外, 也应该把地方政府积极纳入到P2P行业的监管框架中; (4) 另一种观点是弱化监管观点, 持此观点的人认为P2P的监管要跳出巴塞尔协议以及现有监管理论, 部分监管任务甚至可以外包给IT公司。 (5) 笔者认为, 放松管制原则仅适用于普通商业主体之间的市场化竞争规则, 如果对这些主体在市场竞争领域进行强制监管, 则有违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基本准则, 因此, 我国《公司法》、《合同法》等就采用了自由竞争、放松管制的立法原则。而对于金融业放松管制则不能适用, 否则, 将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激增。考虑到P2P网贷平台一般都分布在全国各地, 仅仅靠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这些在京部门的监管肯定是不够的, 必然要有区域性监管机构实际执行监管才能使政策落地。因此, 美国联邦层面和州层面配套的综合监管模式是完全适合我国的。

从网贷监管新规的条文来看, 我国对P2P网贷平台的监管无疑是采取的综合监管模式, 参与机构可谓众多, 涉及银监会、公安部、工信部、互联网信息办以及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等数个部门。具体表现为:银监会和地方金融监管部门为主进行“双头监管”, 而公安部、工信部以及互联网信息办则在各自分工范围内予以配合监管, 新规对于参与综合监管的各个部门之间的分工也规定得比较清晰。其中, 银监会负责政策制定、行为监管和跨区域协调, 而网贷平台注册所在地的地方金融监管部门负责网贷平台备案登记、信息搜集和风险处置;工信部负责对网贷平台发布信息涉及的电信业务进行监管;公安部负责对互联网服务进行安全监管, 查处违法违规活动, 打击网络借贷涉及的金融犯罪及相关犯罪;互联网信息办则负责对金融信息服务、互联网信息内容等业务进行监管。从以上分工看, 我国综合监管模式下对网贷平台采取的是备案登记而非注册登记制, 即地方金融监管部门负责为网贷平台办理备案登记, 而网贷平台完成备案登记手续后, 应当按照通信主管部门的规定申请相应的电信业务经营许可。如果网贷平台违反了规定的备案登记制度, 则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可以采取监管谈话、出具警示函、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将其违法违规和不履行公开承诺等情况记入诚信档案并公布等监管措施, 以及给予警告、罚款等处罚措施。对网贷平台的具体监管和处罚的权力实际还是掌握在地方政府的手中。当然, 如果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监管不力, 导致区域性金融风险或社会不稳定因素发生, 则相应的后果也是由地方政府直接面对和承受的。

三、网贷平台监管新规的主要监管内容

(一) 网贷平台性质和定义

网贷监管新规第二条对网贷平台进行了定义, 将网络平台明确界定为“专门从事网络借贷信息中介业务活动的金融信息中介公司”。并且, 在新规第三条也基于第二条的定义进一步确定了网贷平台既然是借款中介机构, 就不能提供归集资金、非法集资等所谓增值服务。这些规定精准界定了网贷平台仅仅具有撮合借款的中介业务属性, 使其回归经纪业务本质, 同时, 对网贷平台进行经纪业务以外的限制, 也保证了网贷平台有别于传统银行、信托公司、小贷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典当行等金融和类金融机构。

(二) 备案登记制度

鉴于前几年各地网贷平台任意设立从而导致监管缺位、违规违法案件频发, 新规确定了网贷平台的市场准入要求, 即对网贷平台实行备案登记制度。新规第五条规定网贷平台“应在领取营业执照后的10个工作日内向工商登记注册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进行备案登记;然后按通信主管部门的规定申请相应的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这里需要进一步阐释的是, 这种备案登记制度不仅仅是要求在网贷平台设立阶段进行备案登记, 而是持续性的备案登记强制要求!新规第七、第八条进一步规定了网贷平台的备案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 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进行备案信息变更;如果网贷平台终止服务或依法解散、宣告破产的, 也要向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申请注销备案。同时, 考虑到众多网贷平台的“灰色地带”现状, 为解决新老平台备案、整改的问题, 新规第四十四条也给予了尚在运行中的网贷平台12个月的过渡期, 意即在12个月内完成法定备案登记且无违法犯罪行为发生的都可视为按新规设立的网贷平台。

(三) 负面清单管理

新规除了对网贷平台进行定义并原则规定了网贷平台不能归集资金、从事非法集资, 同时还在第十条具体规定了网贷平台不能从事哪些活动, 笔者简言之为负面清单管理。新规具体罗列了十三项不可为的负面清单就使借款人、贷款人以及网贷平台各方知晓其行为的边界, 即“可以为什么”以及“不可以为什么”。总结起来, 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 融资类禁止行为。网贷平台不得自己为自己或采用变相的手段为自身融资;不得设立资金池而直接或间接归集出借人的资金;也不得直接发放贷款或为出借人提供担保或者承诺保本保息。这些禁止性规定就使网贷平台完全不能触及银行和融资担保公司的业务。 (2) 推介和分销禁止行为。由于网贷是应互联网而生的新业务模式, 因此, 过去采用线下、线上同时推广的综合营销手段则不再被许可。新规对电子渠道以外的物理场所进行宣传或推介明确禁止;同时, 对于网贷平台将将融资项目进行错期配对即拆分也予以禁止;由于网贷平台没有基金子公司和信托牌照, 因此, 对网贷平台代理发售各种金融产品进行资金募集、债权转让或混合、捆绑、代理多种业务的行为也一并禁止。 (3) 其他禁止行为。类似中晋过去以名为股权众筹实为借贷的予以叫停, 同时, 顺应互联网即时变化的特性, 新规特地留白了一项“法律法规、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禁止的其他活动”。

(四) 借贷额度限制

新规通过第十七条对于自然人和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借款以及累计借款额予以规定, 即单一自然人在一个网贷平台的借款余额不能超过20万元;而法人或其他组织则不超过100万元;自然人在网贷平台的累计借款额不能超过100万元;法人或其他组织则不超过500万元。这种借贷额度的限制体现了P2P行业全面回归小微和普惠金融的本质, 那么, 这些数额是如何确定的呢?笔者猜想这可能和2011年1月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于个人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量刑20万、单位100万的起步标准有所关联。

(五) 网络安全监管

既然网贷平台是利用互联网等电子渠道撮合借贷交易的, 那么, 网络安全与否必然影响其交易的安全。为此, 新规第十八、二十二、二十三条都分别规定了具体网络安全设施和管理制度。比如, 建立合规数据库, 并且交易数据必须保存5年以上等等。

(六) 第三方存管

新规明确叫停了网贷平台自己管理资金或和第三方联合存管的模式, 考虑成本与现实因素, 新规第二十八条规定:网贷平台应当实行自身资金与出借人、借款人资金隔离管理, 并选择银行作为资金存管机构。这种第三方存管方式从性质上看等于是将网贷平台募集的资金认定为信托资产, 由第三方受托管理, 即使网贷平台破产也可以实现风险隔离。

(七) 全面信息披露

新规第五章以专章、三个条款具体规定了网贷平台及其董、监、高的真实信息披露义务, 信息披露方式包括官网披露以及报送地方金融监管部门, 并置备于机构住所供社会公众查阅;信息披露的范围包括:本机构所撮合借贷项目等经营管理信息以及年度报告、法律法规、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等等。

(八) 多重法律责任

新规第七章法律责任篇不仅就网贷平台违反法律法规的行政责任做了规定, 同时也对地方金融监管机构违反其法定义务的行政责任也做了相应规定。如果网贷平台、借款人、贷款人或地方金融监管部门责任人构成犯罪的, 还应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注释

1 郭峰, 张岩, 王旭等.中国P2P平台地区特征与风险分析报告[EB/OL].http://www.sfi.org.cn/plus/view.php?aid=972, 2016-9-3.

2 July2011, Person-to Person Lending New Regulatory Challenges Could Emergeas the Industry Grows, http://www.gao.gov/assets/330/320693.pdfvisittedon Jan.6, 2015.

3 第一财经新金融研究中心.中国P2P借贷服务行业白皮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3:188-191.

4 张欣.中国P2P小额信贷中介服务行业法律监管研究[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3 (6) .

网贷行业 篇11

【关键词】P2P网贷  SWOT分析  发展建议

一、引言

P2P网络借贷行业在国外诞生以来发展形势大好,而国内在经过2007年至2010年的缓慢发展阶段进入了行业整合期,2013年和2014年,互联网金融的火热,促进了P2P的快速发展,国资背景与银行背景的平台越来越多,在一定程度上也增长了借贷双方的信心,2015年对于P2P行业是一个新的起点,监管细则征求意见稿的落地为P2P行业的发展保驾护航,2016年是互联网金融纳入“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监管细则的出台迫使不合条件的平台被清洗出行业,使得该行业的发展环境更加合法合规,行业将会有一个良性发展。

二、P2P网络借贷行业的发展

我国的P2P网贷行业几乎是与国外同时期出现的,成立于2006年的宜信公司就带有P2P借贷的色彩,然而由于它还从事其它业务,并不是一家专门的P2P平台。2007年成立的拍拍贷,是我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P2P网贷公司,2007年到2010年之间,P2P网贷行业都处于缓慢发展阶段。直到2011年以后,各类平台纷纷建立,比较有名的有红岭创投、人人贷、陆金所、E速贷、温州贷等。2015年底全国正常运营平台数量达到一个高峰,有2595家,伴随监管细则的出台,截至2016年8月底,正常运营平台数量已经下降至2235家。

在2015年之前,互联网金融的兴起,行业无监管使得P2P平台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2010年网贷平台仅有10家,2013年就达到了800家,翻了几十番,2015年相比较2013年,平台数量增加2倍多,达到了2595家;在2015年12月《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出台以后,不少问题平台被迫关闭,平台数量有所下降,《暂行办法》正式颁布以后,在明确的监管制度之下,P2P平台在数量上的减少会变成平台质量的上升。

截止到2016年6月,P2P网贷平台覆盖范围已包括28个省级行政区(除港澳台),排在前十位的依次是广东、北京、浙江、山东、上海、江苏、湖北、四川、安徽以及福建,分别有417家、299家、287家、256家、216家、115家、82家、69家、63家和52家,其他省市的平台共有490家,经济发达地区的网贷行业发展快,平台数量较多。

行业准入门槛较低、监管不严等原因导致平台质量良莠不齐,平台数量增加的同时也有部分平台因为经营不善、互相挤兑等原因倒闭或是跑路,甚至有的平台成立之初就已酝酿庞氏骗局,从上线到跑路不到一天。2011年到2015年,问题平台数每年都在递增,据统计,2016年上半年问题平台数为515家,这意味着在监管细则颁布之后,网贷平台将会面临优胜劣汰的情况。

在网贷成交量方面,从2011年至2015年每年以成倍的增幅增长,2011年的网贷成交量仅为31亿元,2012年成交量为212亿元,2013年是互联网金融元年,成交量相比较2012年,翻了几番,达到了1058亿元,2014年相比2013年,成交量增长了约2.5倍,2015年的成交量将近万亿,达到了9823亿元,截至2016年8月底,P2P网贷行业累计成交量达到了25815.09亿元,尽管《暂行办法》的颁布使得网贷行业面临转型,问题平台被淘汰,平台数量减少,但是2016年1~8月份的成交量大体是在上升的,1月份的网贷成交量为1303亿元,8月份就达到了1910.3亿元,增幅达到了46.61%。

网贷行业的高收益率,是吸引投资者的一个原因,在2015年之前,由于互联网金融的火热,以及股市的复苏,网贷行业的综合收益率比较高,在网贷行业成长初期,2012年综合收益率为19.13%,在2013年综合收益率达到了惊人的21.25%,相比传统金融收益率高了数倍,在2014年和2015年,受到股市的影响,以及供求失衡,《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发布,网贷收益率下跌,降到了13.29%,在2016年1月份网贷综合收益率为12.18%,相比2015年的收益率下降了1.11%,受《暂行办法》以及互联网监管细则的颁布影响,网贷平台的综合收益率持续下跌,在7月份的网贷综合收益率为10.25%。

三、P2P网贷行业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是基于内外部环境对研究对象的态势分析,研究内部优势与劣势,外部机会与威胁,将各种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得出相应结论。

(一)优势

1.交易成本少、效率高。P2P网贷行业的准入门槛较低,通过互联网技术构建网贷平台而不需要门店交易;另外,在互联网普及的环境下,P2P网贷使每个经济参与者都可以使用和传播信用,使得信用交易的进行非常便捷,从而大大降低交易成本,而且在P2P网贷平台上一般不需要提供额外的抵押担保,且手续简单,审批时间短。

2.收益率高。我国商业银行的年利率一般在3%左右,而P2P网贷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在10%~22%之间,远远高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年利率。高收益吸引了众多投资人参与到P2P网贷交易中,这也使得该行业的贷款金额连年上升。据网贷之家统计,全国P2P网贷的贷款余额累计6212.61亿元,比2015年年末网贷的贷款余额增加了将近2000亿。

(二)劣势

1.信贷审核机制不健全。由于发展时间较短,整个P2P网贷行业还没有形成一套良好的信贷审核机制。尽管多数网贷平台都声称自己的在信贷审核方面做得很好,实质上只有几家大型成熟的平台拥有比较规范的信贷审核机制,以保证信贷审核工作顺利进行。

2.技术风险大。P2P网贷是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发的,因此网络信息技术风险对它的影响比对传统借贷模式的影响要大得多,一旦发生信息技术问题就会出现业务中断、数据安全、网络支付和应用系统等方面的风险。

(三)机遇

1.市场需求大。我国存在主流金融机构难以覆盖的巨大空白市场,有大量普通消费者、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的借款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如果P2P网贷平台可以为这类群体提供一定的资金供给,又可通过合适的方法控制风险,使其总体信用环境有所改善,就能实现帕累托改进,发挥对主流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补充作用,促进整个市场的优化。

2.政策支持。2016年8月银监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暂行办法》的颁布,为行业的规范、长期发展提供了法律支持,为平台从业者树立了一个行业标准,使得P2P告别了“无监管,无门槛,无规则”的时代。

(四)威胁

1.市场有限理性。P2P是基于互联网发展起来的借贷模式,对于投资者的专业性没有要求,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虽然P2P发展迅速,但是借款人和投资人之间仍然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投资者会做出有限理性甚至是盲目的投资行为,很容易会出现羊群效应。

2.行业风险。P2P网贷行业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尽管地方政策鼓励P2P行业的发展,但相关监管细则的出台则会造成不符合条件的平台被清退从而致使这些平台的投资人情绪恐慌,最后造成平台被挤兑,出现大面积倒闭现象。第二,行业发展的时间较短,缺乏市场周期的考验。目前国内经济下行趋势明显,如果这个趋势对平台中的借款人产生严重的影响,存量贷款(尤其是长期贷款)将承受巨大压力,从而引发大面积违约。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随着网络搜索、数据挖掘等技术手段的发展,信贷业务中信息不对称问题会得到缓解,信贷渠道得以疏通,为借贷双方创造方便交流的平台,降低信贷交易成本;其次,P2P网贷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普通消费者、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融资之间的投融资需求,而其衍生模式P2B则更加适合中小企业的融资。

目前国内P2P网贷行业拥有很多优势,在其发展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征技术风险较大、信系统不完善等,这些问题在今后的发展中是相当不利的,同时《暂行办法》的颁布,使得P2P行业的发展进入了平稳期,无法取得合法经营通行证的平台势必会淘汰。

(二)建议

第一,强化风险内控机制。平台的内部控制机制主要是在风控方面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一方面建立起完备的风控部门并制定一套符合自身发展的制度,另一方面则加强技术研发,保护客户信息安全、避免交易出现漏洞,保障平台持续运营。而行业风险方面,经济环境是不可控因素,信用风险要引起重视。

第二,公开披露信息、加强行业自律。国内很多平台在信息披露方面做得并不是很好,大如陆金所这样的平台信息披露都不够透明,尽管不能要求P2P公司像上市公司一般公开公司的信息,但是大致的财务数据还是有公开的必要的。《暂行办法》的出台在这一方面做了要求,对于平台的信息披露应当实时监督。

第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当前国内的征信系统并不完善,只有商业银行可以对接央行征信系统,对于新型金融而言,只能依靠后期发展慢慢积累客户的信用信息,而平台之间信息隔离,则会造成对客户信息了解不全面,从而引发违约风险。央行的征信系统可以部分开放,对于发展较为成熟的大型平台可以对其开放,哪些平台能够获得对接征信系统的资格,这就涉及到平台监管与评级的问题。同时,可以要求平台将各自借款人的数据报送征信系统,从而使之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国文.论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防范与监管[J].武汉金融,2014:9-11.

[2]葛庆稳.对当前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发展的思考[J].时代金融,2014年第2期中旬刊:48-50.

[3]高勇.P2P网络借贷平台发展中的中美比较分析及启示[J].改革探索,2015:37-40,45.

[4]王曙光,孔新雅,徐余江.互联两金融的两络信任:形成机制、评估与改进——以P2P网络借贷为例[J].金融监管研究,2014年第5期:67-76.

[5]邱兆祥,孙成旺.我国P2P网络借贷的发展现状及其对金融监管的挑战[J].金融观察,2014年第11期:23-27.

[6]刘绘,沈庆劼.P2P网络借贷监管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借鉴[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5(3):56-61.

上一篇:自调整模糊控制下一篇:全红外摄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