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话语权

2024-05-20

历史话语权(通用3篇)

历史话语权 篇1

话语权指个人或群体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 在媒介中, 就是说话权, 即控制舆论的权力。话语权掌握在谁手里, 决定了社会舆论的走向。对于权力的理解, 根据科尔曼为代表的“信任—权威”模式, 权力只能存在于群体中, 权力是个人基于利益的权衡由信任而出让对自身一定行动的控制所形成的外部管理约束机制, 也就是说个体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出让自身的一部分利益由他人掌控的一种社会行为。因此, 话语权作为一种潜在的现实权力, 更多地体现着一种社会关系。

一、“星期论文”与文人论政

“星期论文”是一个邀请学者、专家发表观点的精英论坛, 被称为《大公报》的四大特色之一。[1]1934年由胡适首开先河, 在“星期论文”发表了第一篇文章《报纸文字应完全用白话》, 从此这个栏目与时俱进, 傅斯年、翁文灏、梁漱溟等社会名人先后为其撰文。为方便研究, 本文以抗战爆发前大公报稳定发行的1934年1月~1937年7月间的“星期论文”作为文本进行分析。

《独立评论》是与“星期论文”同期存在的最富影响力的政论性刊物, 以胡适为首的一批知识精英, 借此刊物发表对政治的观点, 形成“独立评论派”。因胡适负责早期星期论文的约稿, 与其思想观点较为相近, 长期保持联系与交流的独立评论派成员, 便成为主要的约稿对象。

自1934年1月7日至1937年7月25日, 《大公报》共刊载“星期论文”168篇, 发文超过5篇的常客共有9人, 在其89篇文中, “独立评论派”占到72 (80.9%) 篇。由此可见, “独立评论派”作为“星期论文”的评论主体, 基本包揽了每期的文章。

胡适在所有作者中发文最多 (25篇, 占14.8%) , 故选其文章篇目为例, [2]对“星期论文”评论题材进行分析。在政治、思想、教育以及文化四个题材中, 政治方面共有14篇, 占其中56%, 其他三方面分别为4篇、3篇和4篇。可见, 以胡适为代表的“星期论文”知识精英热衷于议政, 并各自从专长出发, 对中国未来政治制度、思想教育积极建言献策, 希望国家进步完善, 实现民族复兴, 为“星期论文”打上文人论政的烙印。

“星期论文”作者群受过良好教育, 多位早年都出国留学, 如萧公权、梁实秋、费孝通等, 后在大学任教, 有的还担任国民参政会参政议员, 在文化与政治方面占据重要地位。作为当时的社会名流, 其言论有较高社会影响力, 即在很大程度上掌握着话语权。

二、“大公快评”与网络时评

“大公快评”是《大公报》官网“大公网”言论板块下的独家时评栏目, 盯紧热点、快速评论, 以香港视角针对当天国内要闻或近期国际大事发表言论。“大公快评”没有固定发文时间, 从2013年7月20日到2014年1月1日的166天中, “大公快评”共发表时评22篇, [3]按照题材可以分为时政、社会和国际三个类别, 其中时政方面的评论共11篇, 占总篇数的50%, 社会方面占到8篇, 国际方面只占到3篇。

从“大公快评”的评论队伍来看, 发表时评的评论员共有9名, 他们都是有着丰富经验的媒体工作者。例如, 木春山从事媒体研究、时政报道、热点评论工作近10年, 主要负责国际重要事件的评论;陈国栋为《北京观察》栏目主要撰稿人, 坚持理性、建设性, 评析中国社会发展, 主要关注国内政治人物的活动;陈群作为资深评论员, 关注中国政治、军事、社会热点, 长于分析局势变化, 阐述社会变迁;辛忠2011年曾在光明网担任记者, 以采写基层与民生新闻为主, 后任大公网评论员, 评论话题与社会热点相关;艾萨、宋敖与赵毅波是大公网记者, 负责采写时政新闻, 评论话题以时政为主。

网络新闻评论即网络媒介大众传播领域对新近发生的事实或信息进行公益性的主观意见表达。[4]“大公快评”作为网络时评栏目, 其内容基本涵盖了公众关注的热点事件, 其言论具有代表性。同时, 评论主体之间有着较为明确的分工, 且为经过专业训练的新闻从业人员, 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时评的理性和深度。

三、话语权的变迁

(一) 从“文人论政”到“专业评论”

从“星期论文”到“大公快评”, 评论主体发生了明显变化:为“星期论文”撰文的都是民国时代知名学者, 他们并不都专门从事新闻事业, 而是根据自身的专长, 针对国家社会上的问题提出论说, “星期论文”便是其在知识分子中间展示话语权的平台;“大公快评”的评论员均出身于新闻专业, 长期工作在新闻采、写、编、评的岗位上, 对其而言, 评论成为一种专业技能, “大公快评”便是刊载其言论的网络载体。

(二) 从“救亡图强”到“反映焦点”

“星期论文”168篇文章涉及的题材主要包括改变教育现状、改革中国的政治制度与外交政策以及对国民政府经济文化的建议。可见, 当时知识精英迫切希望通过公开言论将国家引向良性发展的道路, 在其话语影响下, “救亡图强”成为时代主题。“大公快评”处在新媒体时代, 公众已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他人话语的指挥, 而是主动向社会发出声音, 尤其当热点事件出现时, 在“沉默的螺旋”的作用下, 公众舆论往往会指向一个焦点, “大公快评”正是以此为关注点进行评论。

(三) 从“独立批判”到“迎合大众”

作为“星期论文”主笔的专家学者, 他们的言论对现实充满强烈的批判。例如, 杨振声在《今日中国的明日教育》一文中用“我们需要的是勇敢与牺牲的精神, 而国民富有的是怯懦与苟全的心理!”对国民劣根性进行批判, 不迷信任何成见, 用独立言论展现思考结果, 达到这样效果的前提就是对话语权的掌控。“大公快评”则相反, 其言论则更显得迎合大众。例如, 艾萨在《别让无辜者成暴行和戾气的牺牲品》一文中, 就京城“摔死女童”事件, 再次提到“有人将戾气怪罪于社会急剧转型中的贫富差距等现象, 称底层人群失去了太多机会, 进阶无门, 再加上家庭环境的影响”, 迎合了大众对于当前社会贫富差距扩大的不满情绪, 这也说明话语的中心已经转移到公众一边。

四、结语

从“星期论文”到“大公快评”, 历史展示出两种既有联系又不相同的话语模式。民国时代, 知名学者以“星期论文”为阵地表达言论, 但在时局动荡不定和教育并不普及的情况下, 广大民众并不会受其影响。另一方面, “当时大公报的主要发行区域为平津地区, 北平是文化城, 多学术名流和青年学生。聘请北平的名教授撰写星期论文, 可扩大报纸在学术界与青年学生界的影响”。[5]也就是说, 这些专家学者的言论影响范围局限于当时的知识分子以及青年学生, 根据之前所述“话语权”理论, 这里将其总结为“特定群体中心话语模式”。

对于“大公快评”而言, 网络时评具有相对的广泛性与极强的互动性, 在以网络为载体的大众传播时代, 网络媒介的言论会对受众产生影响, 同时网络与现实中的公众舆论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网络媒介的关注点和言论方向, 由此形成一种话语之间的互动, 这里将其总结为“大众传播中心互动话语模式。”

纵观大公报百年历史, 评论话语权呈现出一种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和权力不断下移的一个历程, 当然这跟媒介与受众关系的变化紧密相关。在言论越来越自由的今天, 由于新闻媒介所掌握的公共话语影响范围逐渐扩大, 同时普通的民众的声音也得到媒介、社会和国家的尊重。随着新媒介的不断发展, 公众媒介素养的不断提高, 新闻评论也将更自由、更务实、更理性。

摘要:大公报是迄今中国发行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纵观百年大公报, 评论一直作为其重要特色随其发展变迁。本文对20世纪30年代《大公报》“星期论文”和当代大公网“大公快评”栏目进行比较, 通过分析评论主体与话语权之间的关系, 来窥探大公报百年评论的发展变化。

关键词:星期论文,大公快评,话语权,评论主体

历史话语权 篇2

一、从美学的角度透视《京剧》的审美

纪录片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面镜子,如果要从美学的角度来重新思考纪录片的话,那么美学的评判标准应该和媒介话语和纪录片内容本身相结合去欣赏,这样的历史话语下对《京剧》纪录片的审美才具有客观真实性。

(一)自然美是纪录片中的特色

自然的展示依赖于纪录片中对于生活化、原生态京剧状况的展示,它来自于我们的生活又高于我们的生活。可以说是我们在平常的生活中时常关注到的却又恰恰被忽略的。《京剧》这部纪录片中在演员的台前幕后的对话,以及上妆时的场景常常会让大家有一种“神秘”的感觉。而这些也恰恰是京剧幕后最为真实的故事再现。“唱、念、做、打”需要演员们在幕后的刻苦 练习,镜头将演员练声、练功的场景融汇其中,的确让我们回到了艺术最原始的理解中。即便是美丽的艺术作品,它的背后也浸满了汗水和泪水。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用这句话来形容京剧中的色彩最完美不过。本身京剧就贯穿了中国各个地方戏剧中的文化元素,无论是唱腔上的变迁还是服饰、脸谱上的搭配。京剧的文化元素都深深包含着中华各族人民的原生态文化,可以说京剧之所以称得上“国粹”是因为这里融汇了太多中华各民族的文化结晶。

纪录片的拍摄离不开镜头的应用,从镜头之间的取景到画面构图,《京剧》在影视视觉效果上都称得上完美,令我们难忘的有在上海滩岸边一位花旦演员娓娓动听的唱着京剧的场景,结合着上海这座大都市应有的“灯光”配合,俨然把观众拉入了现代化的艺术殿堂。镜头的不落俗套,灯光色彩的和谐搭配,我们在赞叹这部纪录片美的同时更应当从镜头的表现力入手。

(二)和谐美是纪录片中的轴心

美是主客观的统一,随着主客观关系之间的产生而增长并发生变化。美学家朱光潜曾经在审视美中这样说过:“艺术的内容和形式都要融合一气,这种融合就是美”。和谐指的是一种关系之间产生的意识形态之上的审视。在纪录片中,剧中各个元素的组合是一种和谐的搭配,历史的展示与现实的表现也是一种和谐的搭配,就连剧中与剧外的我们也能组成一种和谐的关系。组合之间方能产生和谐的美。

回眸历史与现实,我们常常贯穿于京剧的个个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从各个关系之间的组接和阐释中,在和谐关系的推动下,观众渐渐以此为基础理解了纪录片对京剧历史厚重感,文化优越感的美的表现。本片从历史事实入手为观众呈现了京剧曲折的发展史,这其中充分折射出京剧随着时代变迁、家国兴亡乃至京剧演员个人的命运沉浮变化,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京剧传承创新、融汇进步与包容创新。《京剧》中的故事化陈述风格和场景表现还原了原始的纪录片拍摄手法,选取了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独具代表性的人物、事件、剧目、唱段等与现实之间的戏剧发展产生了最鲜明的对比。似乎,和谐的故事叙述和影片展示已经得到了众多观众的认可。

(三)意境美是纪录片审美的延伸

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曾说:“媒介即人的延伸”。笔者将这位传播先驱者的思想引入纪录片的审美当中也似乎看到了荧屏里纪录片中京剧的另类美 (在剧场看不到这样的美,直观上的显象美感)。然而,纪录片的抒情性的话语在作品中往往与剧中的人物、剧中的场景虚实相生、相互融合以此来展示出纪录片中的另一种意境美,镜头中众多灵动性事物相互组合也是产生意境美的另一大原因。超越了京剧本身的具体形象把观众主观看到的有限场景中的元素与主观的审视相结合,再加上解说词的积极引导也会产生纪录片意境的美。纪录片中的意境美就是如此,意境的美感实际上囊括了众多主观与客观的组合、客观上的对立统一、主观认知上的审视。

笔者认为纪录片可以说是人类生存活动的一面镜子。纪录片是通过媒介进行大众传播,并且以影像纪实的方式在多元话的文化价值坐标里寻找支点,对人类的社会生存环境、自然环境与人本身的存在关系进行详细的考量与展现,是实现价值和意义追寻的一种影视表现形式。意境的渗透使得《京剧》美的展示已不仅仅局限于一种现象,而是一个集合。在美学的角度里我们找到了一种心理机制的活跃方式在逐步的观察实践当中慢慢有了意识的觉醒,从而形成了一种审美的主观能动性。无论是结构主义中的关系 > 关系项目,还是解构主义里各项的活跃会超脱整体。《京剧》纪录片的艺术是多元化的,在美学角度的审视中也有待于提高发展。

二、从艺术的角度透视《京剧》的审美

纪录片的艺术审美表达在故事中理性目的的诉求与感性传递的相互作用下,在纪录片对京剧日常生活化与世俗情趣诗意化的表达里,在庞大详尽的历史渊源构架中,其审美生成逐步得到了完美的实现。纪录片的艺术审美特征首先表现在本身作为审美对象的影像动人性;其次,结合日常生活中对京剧的记录与复制,不断发现生活中京剧的美、电影里京剧的美;同时,也为平淡的京剧演变发展的历史故事注入美的元素和理念;京剧艺术作为纪录片审美对象存在的前提,是它自身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独具代表性的表现形式, 这样的表现形式又与表现的内容相统一。

(一)纪录片是一种发现艺术

纪录片中的艺术并不在于一味的假设、营造、虚构,而在于挖掘、再现。在对《京剧》这部纪录片的艺术审美中必须看到其“再造”的价值,它将京剧的广阔天地中挖掘出的最有表现性的独具象征性意义的、最有趣的京剧故事,将最可塑造的人物与最有表现力的京剧表现艺术,将自己的倾向性和思想意图异常鲜明地表达在荧屏上。对于一部纪录片来说,创作最重要的前提是发现、挖掘,创作者只有从生活中去观察取材,从现实中去发现美,才能创作出高质量的纪录片。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是生活,任何事物,我们在那里面看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地生活,那就是美的。”发现的手段和能力是一个导演的核心竞争力,当然在纪录片的展示中,发现能力直接感染到影片影视效果的影响力。

(二)纪录片是一种影像艺术

从纪录片的传播来看,《京剧》成功走上荧屏并获得一定的认可与其较好的影像艺术表现和传播载体的成功有着很大的关系。在早期的信息传播交流中,信息手段演变有6个阶段:1.最初的符号传播;2.语言产生;3.文字的出现;4.印刷时代的到来;5.电子时代的发展;6.网络新媒体时代。在当代传播领域,从语言主因型向图像主因型的转变已经是大势所趋,人们也慢慢形成了一种不同于文字阅读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过程。

(三)纪录片是一种剪辑组合艺术

剪辑组合是纪录片编辑的常用手法,这其中包含了对影像的剪辑组合与叙事的剪辑组合,可以说这种模式贯穿纪录片《京剧》的始终。表现技巧上多为“蒙太奇表现”和“长镜头表现”。走进这部影片,我们能够发现《借东风传承》这集中对于古戏和现代京剧的叙述切换中运用了联想蒙太奇的艺术表现手法,烘托出传承京剧文化中的历史厚重感。“长镜头”的运用在剧中主要是一种叙事的镜头,在文字表达上起到解说总体情况的作用。两者的有机结合为京剧叙事和影像表现都带来了不一样的视觉冲击。剪辑中《京剧》也关注了观众欣赏影片时的生理、心理因素,避免了观众的视觉疲劳。当然, 剪辑是表现内容的手段与方法,究竟纪录片应该怎样剪辑, 怎样审美,这一切要与观众的感觉相融合。

三、从社会的角度透视《京剧》的审美

纪录片是一门电视影像艺术,从影片的本身性质来讲, 纪录片的首要作用就是对于事实的纪录。所以,从社会的影响力来看《京剧》的审美构成,其深刻的纪录性能够唤起我们对于京剧的重新认识,唤起大家对于京剧未来的保护意识, 其本身已经发挥了其最基本的社会功能。同时,纪录片也对我们形成一种认知文化的习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就是我们在社会的角度中对一件艺术品的审美能力。

(一)历史话语下纪录片现象的重构

京剧的历史话语下,更具意义的不是重复更迭的舞台喜剧而是我们现实的生活,只不过京剧又进行了重新的加工和处理,反映的还是这个时代的本质。从京剧在晚清时的蜚声于世,到文革时期演变成为的八大样板戏,再到百花齐放,京剧创作与时代经济发展相结合。时至今日,京剧渐渐与歌曲相融合。每个不同的历史机遇下京剧的地位、京剧在社会中的分量都是有所变化的。

时代文化的语境变迁下,京剧的演变发展具有共时性。京剧演变过程与当下人们的生活环境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时代文化偏向“消费主义”的色彩。京剧从最早的剧场表演对外戏班演出,现在逐渐走上荧屏。CCTV- 10频道就是专门的戏曲频道,在荧屏上播出以后,京剧的众多元素产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同视觉欣赏反差,直接导致京剧的表现元素在不断变化。观众通过电视可以身临其境地将自己延伸到京剧的历史环境当中,而在剧场里我们只能依靠演员的卖力表演来审视京剧。这样的感受也是当下媒介环境的变迁所带来的对文化认知上的差异。

当下,我们应当在《京剧》这部饶有趣味的历史纪录片中找到京剧在现实社会中的一个位置,重新对这门艺术的形象有一个新的定位和理解。

(二)纪录片对民族融合的影响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征,《京剧》向我们展示了“国粹”京剧是对各个民族不同戏曲元素之间的吸收与创新, 辩证的“扬弃”传承中华民族的戏曲艺术。纪录片是展示民族形象,挖掘文化资源的重要表现形式。各个民族的文化融合在《京剧》的展现中被分解为某地方戏曲的兴衰、某位戏曲人物的跌宕起伏的人生,在编辑手法的表现力下以及解说词的应用,我们能够在各民族特性中找到民族融合的共同之处。《京剧》悄无声息地将京剧的这些生活场景搬上荧幕,对民族文化是一次很好的推广。同时,历史故事的再现,深刻说明了关注民族文化命运,思考文化生存传承对民族融合有着深远的影响。存在是文化继续、繁荣的前提,积极地在展示民族文化个性的同时也为多个民族间互相交流、相互融合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三)纪录片对观众的文化审美教育引导

《京剧》的成功播出是中华民族形象的正面展示,也是世界了解中国的一张名片。如今,究竟如何塑造大国形象,如何做好对于中国形象“正能量”的传递,利用这样的艺术表现形式似乎更容易被各国人民接受。随着纪录片艺术表现力的增强,我们每个人的艺术审读能力也会随之加强。在大众传播里,纪录片的传递方式正逐渐成为新媒体发展下“知识性”文化力量的中坚。

“泛娱乐化”带来的京剧表现形式的演变。随着普通观众审美意识的提升,历史剧演绎的那种枯燥、乏味早已被观众所拒绝。而现代京剧的表现手法中,过去固有的悲剧色彩因为许多成分的蜕变而渐渐失去了其应有的色泽。对比产生美,“泛娱乐化”的大潮已不单单影响在演员们的表现力上, 观众的脱离才让审美开始脱轨。其实这些影响审美发展的因素一直存在,如果我们能够加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 努力提高软实力,相信这些威胁都是纸老虎。

摘要:京剧被人们称为“国粹”,唱京剧也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娱乐活动,2010年京剧被收录进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央视纪录片频道拍摄的《京剧》这部纪录片里,舞台表演艺术呈现给我们了一场鲜活的场面,历史语言的加工演绎更令观众印象深刻,剧中的情景再现穿插回忆,更是把我们带到了京剧最为繁荣的时期。

历史话语权 篇3

“解读一个民族历史的密码是文学, 解读一个文本的密码则是语言。”小说的语言运用是小说的一大特色, 本文试从《白鹿原》的语言入手, 把它作为一个“语言世界图集”, 为今后展开全面的论述作一个铺垫。以《白鹿原》为依托, 展开语言文化学研究, 不仅对于提高作者语言学综合文化修养有益处, 而且对分析秦地语言的特色, 发扬秦文化的优良传统, 扩展语言学研究领域, 开拓出一种全景式研究的新方向都将大有益处。

1 修辞分析

陈望道先生曾指出:“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在小说《白鹿原》中, 作者更是大胆地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除了常见的几种辞格外, 还运用了双关, 婉曲, 反语, 对比等辞格, 极大地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 生动性, 在提高表达效果的同时, 也增加了语言的艺术性。在《白鹿原》中的比喻包含了许多由于时空, 自然环境, 文化传统等因素而形成了地域特色而异彩纷呈, 并且有着十分深邃的文化内涵。

在鹿兆鹏为培训革命骨干而决定把十个名额集中给白鹿原上的人时, 小说写道:“避免撒胡椒面似的把十个人撒到全县”, “胡椒面”是秦地人民饮食一种不可缺少的调料, 味辛辣, 颗粒状的原料被碾压成面状后, 呈粉末状, 又细又薄, 此处的比喻形象地体现了人员分配的零散面貌, 又在深层次体现了秦风秦韵。

对小说修辞的整理研究, 除了从修辞的基本分类对起进行归类分析外, 还可以从话语分析, 模糊理论, 汉民族文化等角度对其进行阐释。全方位地对小说的修辞的研究,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语言研究的顶峰, 是提高民族文化素养的理论基础”。 (苏联语言学家维诺格拉多夫院士)

2 词语分析

词语既是一个语言单位, 也可能是一个语言文化单位或语言信息单位。在《白鹿原》这个话语场中每一个词语单位都可是具有特定语境中的语言文化单位或“语言信息单位”。在《白鹿原》中最引人注目的之一的是大量的AABB式的词语的广泛应用, 例如“咝咝啦啦”“叽叽喳喳”“噼噼啪啪”“哐哐啷啷”“豁豁牙牙”“散散悠悠”“戳戳窃窃”“哼哼唧唧”“咯咯讷讷”“怨怨艾艾”“蹄蹄爪爪”“推推搡搡”等等, 除了用来描述声音, 还用来形容动作或面貌;另外, ABAB式的词语也部分地存在, 例如:“稀欠稀欠”“吧唧吧唧”等;还ABB或AAB式的部分词语, 如“白亮亮”“麻麻亮”“蔫几几”“尾巴巴”等, 除了单用外, 作者还将这样的词语连用, 以增强表达效果, 例如:“酸滋滋臭烘烘”“颤悠悠羞怯怯”“枝枝杆杆蔓蔓叶叶”“懵懵懂懂大大咧咧”等, 还有一种连用的现象, 如“最干净最利落”“压倒了苫住了”“吃了喝了谝了”“摔死烧死辗死”等, 都有待于进一步分析。

3 话语分析

话语分析离不开具体的语境, 它是一门以口头话语特别是会话为主要研究对象的, 并以研究口头话语为主。话语分析, 对于帮助我们找出在《白鹿原》中言语行为构成话语序列的规律。

在小说中, 很多话语运用得有特色, 例如, 刘军长想请朱先生预测他几月进城, 朱先生直言不讳地回答后, 刘军长颇感不悦, 说道:“这种不吉利的玩笑, 只有先生你才敢说到我当面。”朱先生接住说:“只有刘军长你来, 我才有兴头儿开这些玩笑。”两人的话语中运用了同样的关联词语, 巧妙的从上一句中顺接出下一句的答话, 把针锋相对, 剑拔弩张的气氛一下子刻画了出来。

4 方言词汇研究

词虽然不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属性, 但它却是客观事物或现象在人的心灵中造成的图像的反映。方言词则是当地历代人民群众心灵中造成的各种具有地域特色的图像的呈现。作为秦地作家的作品, 方言词汇大量的出现在小说中, 为了更好地结合文化民俗等去研究, 以方言词汇为窗口, 可以单独进行专项研究。例如:“毕了毕了” (完了完了之意) “式子” (样子, 德行之意) “麻达” (问题, 麻烦) “撩” (好的很) “哪达” (哪儿) 等等, 再如“圪蹴”“瓜瓜娃”“引”“冒”“零干”等也是属于带有方言特色的词语。

5 语言与文化研究

如果说, 文化是人类自身在与自然, 社会, 历史, 艺术等人的活动领域相互作用中的自我意识的表现形式的话, 我们就是要从《白鹿原》的语言中揭示特定的那个地域社会中的人的意识模式及其语言世界图景作为他们世界观在其语言中的符号表达形式。从《白鹿原》中, 很多地方都闪现着儒家思想智慧的光芒, 反映了传统文化的积淀。秦文化作为儒家文化的重要一部分, 在小说中更是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耕织传家久, 经书济世长”“耕读传家”反映了重教育的儒家思想, “福兮祸所倚, 祸兮福所伏”反映了辩证的哲学思想, 甚至“女子无才便是德”也被引用进来, 体现了文化的历史局限性, “昭陵六骏”则加深了唐文化的影响力。

语言是理性和智慧的载体, 是高一层次的文化现象, 透过文学作品中的语言, 我们可以关联更为深厚的文化现象, 探索其背后的深层文化内涵, 揭示出一个时代的面貌, 甚至可以根据语言, 去还原一个已经久远的时代。

不同的时代, 有不同的语言, 当诸如“李相, 王相”“举人”“乡约”, 这样的词语离我们远去, 一个时代也在历史的车轮中渐渐地悄无声息。从小说的语言出发, 探索语言与文化的联系, 将十分有助于指导我们今天的生活。

从《白鹿原》话语场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语言社团的言语和言语特征以及语言使用中的变异现象与社会环境之间的联系所构成的文化空间, 因此, 对小说《白鹿原》的语言学探索还有很多角度可以进行研究, 作为思想直接现实的语言是最普遍不过的事物, 是我们身边的事实。完整知识体系的语言学在当下已经广泛地建立了与多学科的联系, 在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全方位研究分析的同时, 能更深入全面地了解其他相关学科的精髓, 将极大地将研究推向深入。

摘要:以《白鹿原》为依托, 展开语言文化学研究, 不仅对于提高作者语言学综合文化修养有益处, 而且对分析秦地语言的特色, 发扬秦文化的优良传统, 扩展语言学研究领域, 开拓出一种全景式研究的新方向都将大有益处。

关键词:《白鹿原》,话语,历史文化

参考文献

[1]语言学百科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

[2]中国语言学论文索引 (1981~1985) [J].吉林省图书馆学会, 1986.

[3]语义学导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7.

[4]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7.

[5]邢福义.语法问题探讨集, 1984.

[6]袁晓园.中国语言学发展方向.

[7]武复兴.西安话古.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2.

[8]贾唏儒.语言心理民俗[M].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 2004.

上一篇:投资方向下一篇:非学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