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就业与报酬

2024-09-26

劳动者就业与报酬(精选7篇)

劳动者就业与报酬 篇1

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的是分类所得税制, 共列举了11个税目, 实际执行中比较普遍的税目有工资薪金所得和劳务报酬所得, 这里统称为劳动报酬所得, 即劳动者出卖劳动力取得的报酬 (劳动力价格部分) 。工资薪金所得是指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各种合法报酬, 允许扣除的劳动力再生产成本是每人每月定额扣除3500元, 税率是3%--45%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 同时规定两处以上取得工资的个人要合并到一处申报纳税。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提供劳务取得的劳动报酬, 劳动力再生产成本的扣除规定是每次扣除800元, 每次超过4000元的扣除收入的20%, 税率是20%, 连续性劳务超过一个月的可以以一个月为一次。由于税法上的差异以及利益的驱动, 劳动报酬所得税收管理上出现了一些问题, 影响了税收的公平与税收职能的发挥。

一、劳动报酬所得税收管理上出现的问题。

1. 取得兼职收入的个人, 利用工资薪金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界限的模糊, 选择税负较低的所得纳税, 降低税负

个人所得税法采用列举所得的方法规定“工资薪金所得, 是指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劳务报酬所得, 是指个人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闻、广播、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象、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济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此规定是1994年1月1日起执行的, 当时我国个人的收入形式比较单一, 大部分个人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工资性收入, 劳务报酬所得只是很少部分人群的一种特殊所得。以后的几次个人所得税调整, 主要调整了工资薪金的税前扣除额, 其他所得基本没有变动, 使工资薪金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的税收负担差异越来越大。另外, 几次个人所得税的调整没有根据变化了的收入分配形式明确什么是工资什么是劳务报酬。随着个人收入形式的多样化, 个人所得税法列举所得的方法很难适应变化了的多样化的收入分配形式, 许多新出现的劳动报酬分配方式都是原来没有的, 比如许多保险公司以提成形式支付的报酬, 各种兼职收入等, 究竟是属于工资还是劳务报酬, 界限就模糊了。

原则上工资薪金所得是劳动者与雇佣单位劳动关系较稳定的劳动报酬, 劳务报酬所得则相反, 劳动关系较松散, 实际执行中由于没有具体明确的可执行的界限, 税务机关很难区分, 大部分是由纳税人自行决定。连续性劳务报酬所得超过一个月的, 税法规定可以以一个月为一次, 这类所得与工资所得的差别不明显。国税函[2009]3号文对企业所得税“合理的工资”的规定中没有将临时工工资排斥在合理的工资之外, 临时工工资也属于合理的工资范围, 使工资薪金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的界限更模糊了, 超过一个月的劳务报酬完全可以当做临时工工资, 按工资薪金缴纳个人所得税。

工资薪金所得和劳务报酬所得同样是劳动报酬, 税法规定了不同的计税方法, 税负差别较大。如上所述, 这两种所得的界限并不明显, 由于没有明确的划分标准, 税务机关在实际执行中, 许多取得兼职收入的个人是由纳税人自行选择所得进行纳税的, 为纳税人选择较低税负的所得纳税降低税负提供了机会。

(1) 多处取得劳动报酬, 可以选择对纳税人有利的所得类型 (工资或劳务) 进行纳税, 降低税负。由于工资薪金的扣除额是3500元/月, 税率是3%-45%的超累进税率, 多处取得工资的要合并申报纳税。超过一个月的劳务报酬的扣除额是800元/月, 税率是20%。个人在取得兼职收入时, 可以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选择税负较低的所得纳税, 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兼职收入的大小和该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的适用税率。经过计算, 个人取得兼职收入存在如下的避税空间:

(1) 兼职收入不到800元/次 (或月) 时, 对兼职收入选择按劳务报酬所得纳税。个人超过一个月的兼职收入不到800元时, 与雇佣单位协商, 将兼职收入按劳务报酬所得扣除费用, 计算缴纳所得税, 降低税负。比如, 某个人的工资性收入为4000元/月, 另外在外单位兼职取得收入800元/月, 兼职收入按劳务扣除费用, 计算税款, 该个人合计应纳税为: (4000-3500) ×3%+ (800-800) ×20%=15元;假设该个人将兼职收入按工资计算, 属于两处以上取得工资, 应选择一处合并申报纳税, 应纳税为: (4000+800-3500) ×3%=39元。将兼职收入选择按劳务报酬纳税比按工资纳税减轻税负24元 (39元-15元) 。

(2) 兼职收入超过800元/次 (或月) 的, 要视个人当月工资的适用税率和兼职收入的大小来定:工资的适用税率为3%时, 即每月工资在5000元以下, 兼职收入低于941元/次 (或月) 时选择劳务纳税划算, 高出时选择按工资纳税划算;适用税率为10%时, 即月工资在5000元以上8000元以下, 兼职收入低于1600元/次 (或月) 时选择按劳务纳税划算, 高出时选择按工资纳税划算;适用税率超过20%的个人即月工资在8000元以上时, 对外兼职可能性很少不做讨论。

(2) 目前我国税务系统的自然人纳税申报系统不完善, 超过一个月的劳务报酬所得的个人按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 不自行合并申报, 逃避了税收。当前我国税法对个人多处取得工资的要求个人自行选择一处申报纳税, 就执行情况看, 很少有自然人主动到税务局申报纳税的。税收征收管理法只赋予税务机关对经营行为的管理权力, 对个人 (自然人) 收入的管理权力比较欠缺, 多处取得收入的个人不进行申报, 税务机关的管理比较困难, 为纳税人逃避税收提供了机会:将多处得的兼职收入全部按工资计算缴纳税款, 每笔兼职收入都扣除劳动力成本3500元/月, 个人在主要取得工资的单位已经扣除了一次劳动力成本 (3500元/月) , 兼职收入又扣除一次, 重复扣除了劳动力成本, 计算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减少, 按税法要求是由个人选择一处合并申报纳税, 对兼职收入多扣除的成本在个人申报时进行补税, 但实际工作中很少有个人 (自然人) 主动合并申报的, 兼职收入的个人所得税流失许多。比如, 某个人工资收入5000元/月, 取得兼职收入2000元/月, 兼职收入选择按工资进行扣税, 兼职收入没有达到3500元/月, 支付方应扣税为零, 个人应该选择一处合并申报纳税, 应纳税为: (5000+2000-3500) 10%-105=245元, 实际个人只对本单位的工资缴纳了个人所得税: (5000-3500) 3%=45元, 个人不进行合并申报, 少缴个人所得税200元 (245元-45元) 。

税法规定支付劳动报酬的单位要求扣缴个人所得税, 单位支付在本单位兼职劳动者的报酬时只要与兼职者鉴定一份劳动合同, 可以按临时工工资以工资薪金所得进行扣缴个人所得税, 将兼职收入的个人所得税风险全部转移给取得收入的个人, 而税务机关对个人 (自然人) 的税收管理权限是有限的, 现实经济生活中许多兼职收入的个人所得税流失。

2、利用税法对劳动报酬所得经营成本能否扣除不明确的规定, 增加经营成本的扣除, 降低税负

个人所得税法没有明确规定劳动报酬所得 (工资薪金所得和劳务报酬所得) 可以扣除劳动报酬的经营成本, 正常情况下, 雇佣单位在支付劳动报酬时不应该包含经营成本, 但实际执行中有些单位为了提高效益, 将部分经营成本按劳动报酬支付, 个人的收入增加了, 扣除没有增加, 加大税收负担。按照所得税的精神, 应税所得必须是扣除为取得所得所发生的耗费后的余额。个人取得劳动报酬有时会发生一些经营成本性质的支出, 这些支出不一定都能取得合法的发票, 特别是一些脑力劳动的成本, 比如科研工作者的课题研究, 大量的脑力劳动成本是没有发票的, 如何列支没有明确的标准, 实际执行中有些单位在支付劳动报酬时就直接要求个人提供形式合法的发票进行报销经营成本, 由于发票的内容不真实, 当事人可能扩大成本范围, 将属于劳动报酬的部分也用发票进行报账, 全部逃避掉个人所得税。有些单位在发奖金时也用形式合法的发票进行报销, 逃避个人所得税。

二、规范劳动报酬所得税管理的建议

1、完善个人所得税法, 规范劳动报酬所得征税的建议

劳动报酬所得分别按工资和劳务报酬征税的规定是1994年制定并实施的, 已经经历了近20年, 个人收入的形式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个人收入从主要依赖工资薪金到多种收入方式并存, 十八大又提出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的方针, 要求到2020年居民可支配收入翻一翻的目标, 税法现有的关于劳动报酬所得的规定已经很难适应变化了的经济形式, 给税务机关的征收管理带来困难。建议国家在改革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同时, 修改个人所得税法, 将劳务报酬所得中超过一个月的连续性劳务报酬所得并入工资薪金所得, 统一劳动报酬所得的征税规定, 减少个人在劳动报酬所得上避税的机会。

2、加强税收征管, 充分发挥税收的职能作用

(1) 修改税收征收管理法, 增加税务机关管理个人 (自然人) 收入的权利。2012年有一些专家提出修改税收征收管理法的建议, 其中建议增加税务机关对个人收入共享的权利, 这意味着将税务机关管理税收的权利扩大到所有涉及税收的领域, 特别是对自然人个人所得税的管理权力, 对规范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可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可惜没有被采纳。建议专家继续建议, 争取在修改税收征收管理法时增加该类条款。

(2) 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的代扣系统。由税友集团研发的个人所得税代扣系统已经被全国许多省份采用, 该系统能很好地监督个人的收入情况, 加强对劳动报酬所得税的管理, 只要支付个人收入的单位严格通过该系统来进行, 个人无论在什么地方取得的收入都会全部在该系统反映出来, 个人在多处取得收入不申报纳税的情况就很容易被税务机关查出, 增加个人兼职收入不申报纳税的风险。实际执行中, 有些单位没有全部通过该系统支付个人报酬, 特别是没有达到纳税条件的收入即月收入在3500元以下的收入, 削弱了该系统管理税收的功能。建议税务机关加大对该系统使用情况的监督, 对没有通过该系统支付的劳动报酬一律不认可, 在企业所得税里进行调整, 或通过行政手段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负责人进行处罚。

(3) 提供更为便捷的个人自行申报方式, 方便自然人自行申报。我国个人所得税要求纳税人自行申报的项目有:年所得超过12万元的个人以及在两处以上取得工资的个人, 年所得超过12万元的个人申报只是一年一次, 税务机关设置临时机构就可以了, 但两处取得工资的要求个人自行申报, 税务机关就必须设置常设机构, 方便个人申报, 实际许多税务机关还没有专门的机构来服务个人申报。为了方便纳税人 (自然人) 自行申报, 税务机构还必须设置专门机构和人员, 完善个人所得税的个人申报系统。

(4) 加大对会计不合规发票特别是内容不合规发票报销的处罚力度。国务院2011年修订的《中华任命共和国发票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 “不合规的发票, 不得作为财务报销的凭据,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拒收”。许多单位的会计理解这里的合规是指形式的合规, 忽视了内容的合规, 在报销有关费用时只重视对发票形式的审核, 忽略了对经济内容真实性的审核。会计一个基本的原则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企业所得税法也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 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 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发票只是证明支出发生的证据之一。假设发票的内容与实际业务不一致, 会计报销就会违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也是违反发票管理办法和企业所得税法的。税务机关和单位的所有者应该加大对形式合法, 内容不真实的凭证作为财务报销依据的监督和处罚力度, 减少资产的流失。本来会计的一项基本职责就是对经济内容真实性的监督, 贯彻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当然, 对实际发生的经营成本还是要允许在税前扣除的, 只是扣除的依据 (证据) 应该是多样化的, 不仅是发票。纳税人为取得所得实际发生的费用只要能取得有效的充分的证据, 都应该允许在税前扣除。

参考文献

[1]许甜.试论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经济发展研究, 2012, (10) .

[2]胡绍雨.浅谈我国个人所的根本问题.湖北社会科学, 2013 (1) .得税改革

[3]苏亚敏.关于个人所得税改革的计点思考.商业经济, 2012 (3) .

[4]陈工, 陈伟明.当前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若干问题探讨.税务与经济, 2011 (6) .

[5]王玲.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思考.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2013 (8) .

[6]李敏.关于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建议.财会月刊, 2013 (14) .

劳动者就业与报酬 篇2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推开了封闭的国门,各行各业都互相借鉴、学习,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在监狱刑罚执行领域也一样,近三十年来,充分吸收国外监狱制度中有益成果,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并结合我国的司法实践经验,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的刑罚执行制度。本文以罪犯劳动报酬权保障为例,浅议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劳动报酬权在我国刑罚执行上的借鉴、实践运用以及取得成效。

1.《监狱法》第72条规定:“监狱对参加劳动的罪犯,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给予报酬,并执行国家有关劳动保护的规定。”这是我国法律第一次对犯人的劳动报酬问题做出明确规定,是对罪犯劳动报酬权的充分肯定,表明我国对罪犯的人权

2.一是有效地保障罪犯人权。罪犯劳动报酬权是参加劳动的罪犯的一项重要权利,也是罪犯人权的重要保障。

二是规范了监狱执法行为。罪犯劳动报酬有具体的计提办法较好地解决了对生产不同产品,不同岗位,不同劳动力素质的罪犯劳动报酬的计提问题,减少警察人为控制随意性,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考核,规范了监狱的执法行为。

三是稳定了狱内改造秩序。实行劳动报酬后,一些罪犯特别是“三无”罪犯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报酬,解决了一些生活上的实际困难,不仅可以缓解罪犯家属的经济负担,而且还促使罪犯在狱内安心改造,稳定了狱内改造秩序。

四是提高罪犯的劳动积极性。劳动报酬制度发放,体现了对罪犯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认同与肯定,罪犯可以用劳动报酬采购日常用品,可以适当改善罪犯的狱内生活;个别罪犯还充分利用部分劳动所得用来接济家庭,尽赡养、抚(扶)养的义务,减缓其内心的愧疚感,激发了罪犯的劳动改造积极性,实现由被动改造向主动改造的转变。

五是降低重新犯罪率。罪犯出狱后至就业前的保障与否是导致重新犯罪的关键;由于受世俗偏见,刑释人员就业更是难上加难。劳动报酬制度的实施,有利于罪犯储备一部分资金作为出狱后的日常生活所需,直至维持至就业为止,大大减低了重新犯罪率。

六是提升监狱企业的管理水平。监狱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劳动报酬制度的实行,为监企分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积极探索出一条规范监狱企业运行的路子,从而提升了监狱企业的管理水平

改革开放之后,依法治国,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呼声不断高涨,并得到政府当局和社会各阶层的普遍认同。各种科研机构和学术团体的相继成立,借鉴、学习国外先进的监狱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兴起,不断将构建中国特色的监狱制度推向深入。

(一)劳动报酬权保障理论。劳动权和通过劳动获得报酬(物质财富)的权利是一项基本人权,是一项自然权利,是与生俱来的每个公民都享有的权利,其实现并不以权利人具有某种特定身份(例如罪犯)为前提,在押犯也享有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罪犯虽然被判处了刑罚,剥夺了人身自由,但是,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刑法并没有明文规定剥夺罪犯的劳动报酬权。劳动报酬权作为人权中的一项基本的人格权,理应为在押罪犯所享有,行刑机关应当保障在押犯的这一权利。

(二)劳动报酬权在我国的完善。基于这一理论基础和国际社会上保障人权、行刑国际化的需要,劳动报酬权在中国不断得到借鉴、发展和完善。

一是罪犯劳动报酬保障制度不断规范。首先,公安部召开的全国八劳会议之后,1982年颁布的《监狱劳改队管教工作细则》第119条规定:监狱、劳改队对犯人按规定应得的零用钱和技术津贴费,要如数发给,不准挪用和克扣,也不准作为奖惩的手段。从《细则》中初显了劳动报酬的雏形。其次,1992年8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改造罪犯的状况》白皮书,以我国对罪犯人权的良好保障和成功改造为核心内容,阐述了几乎包括罪犯改造的每一个方面,其中包括劳动报酬权。白皮书虽然不是法律也不是理论著述,但对狱政管理、监狱立法和监狱法学的理论研究有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再次,1994年《监狱法》颁布,第72条明确规定:“监狱对参加劳动的罪犯,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给予报酬并执行国家有关劳动保护的规定。”首次通过立法明确了罪犯的劳动报酬权,对在押犯劳动报酬权的充分肯定。

二是罪犯劳动报酬支付形式实现货币化。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计划体制,监狱企业纳入国营企业范畴,对罪犯生活开支按实物供给,参加劳动的罪犯主要是以实物而不是以货币形式获取劳动报酬。然而,在长期以来延续的假定工资制度的影响下,加之法律又没有明确劳动报酬的具体形式,许多监狱仍对参加劳动的罪犯不发放货币工资。在这种“大锅饭”式的实物工资下,罪犯劳动与否与获取报酬多少无关,既没有反映出罪犯劳动报酬的法律关系,也没有体现出权利义务一致的法律精神,更难以发挥劳动的教育与改造作用。改革开放后,借鉴国外监狱劳动报酬具体实践的成功经验,我国监狱也逐步产生了以零用钱、奖金、技术津贴等货币形式出现的“罪犯劳动报酬”。

三是建立起具体价值判断的劳动报酬。国外罪犯劳动报酬表面上看起来高一点,其实还需支付罪犯的日常监管改造费用,所剩余相对较少;我国的罪犯服刑改造,国家对罪犯日常生活、被服已全额保障,劳动报酬是罪犯劳动改造过程中与劳动态度、劳动绩效、劳动成果相挂钩的奖励手段,以通过劳动报酬体现罪犯的社会价值。

四是罪犯劳动报酬的限制性。我国借鉴了许多国家已长期实践的做法,明确一个比较适度的罪犯劳动报酬的数额标准,狱内服刑罪犯与普通劳动群众之间,没有“同工同酬”,而是采取“酌量发给报酬”的形式给予劳动报酬。但酌情发给一定的劳动报酬,实际就是低于社会上同类企业同种工人的劳动报酬水平,体现了罪犯劳动报酬的限制性。

(三)劳动报酬制度存在的不足。实现监狱劳动报酬权的具体操作方法上,法律条款规定过于简单、笼统,缺乏操作性,劳动给付的标准、原则、比例、用途、管理、发放等相关内容都没有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加以规定,致使实施过程中缺乏中操作性和可行性。

一.罪犯劳动薪酬还具有特殊性:(1)实行按劳分配的非全面性

(2)罪犯现实改在表现对于计算劳动报酬的不可或缺性(3)罪犯劳动报酬物构成的物质和改造双重性(4)罪犯领受和使用经济性报酬的受控性

二.实行罪犯劳动报酬的依据:(1)实行罪犯劳动报酬符合自由刑刑法的本质特征

(2)实行罪犯劳动报酬符合联合国与关法律文件和当今大多数国家做法

三.实行劳动报酬的作用

一、实行劳动报酬有利于促进罪犯积极改造

二、实行罪犯劳动报酬有利于为罪犯适应回归后的社会生活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实行罪犯劳动报酬有利于提高罪犯劳动生产的效率和效益

劳动者就业与报酬 篇3

伴随着资本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发展, 资本家的资金积累越来越多, 资本家群体的力量越来越强, 资本的回报利润上升, 工资出现下降的趋势, 资本的利润与劳动的工资是一种对立的关系, 资本家和劳动者的处境会向两个极端发展。

1.1 有关经济的伦理判断的文献综述

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李嘉图在劳动价值论中指出, 劳动才是生产和交换中价值的源泉。李嘉图之后的学者主张回到李嘉图的原点, 也认为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源泉, 这对分析资本经济的本质有一定作用, 这一思想后来在19世纪20年代被威廉·汤普森等发展为“劳动才是财富的唯一创造者”, 这就是著名的“劳动全收权” (right to the whole produce of labor) 思想。它复活了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 所以也被称为“李嘉图派的社会主义思想”。

李嘉图对马尔萨斯的《人口论》 (发表于18世纪后半叶) 进行的批判。马尔萨斯主张控制人口增长, 其中对生存权和劳动权的否定深受资本家和统治阶级的欢迎。工业资本家和土地拥有者都将这一经济思想看作是自己的福音。

早在1782年诞生了保证人民生存权和劳动权的“吉尔伯特法”, 这一法律规定, 拥有劳动能力及意愿的劳动者, 如果在其居住区域内没有工作的话, 教区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积极地为这个人提供雇佣保障。

科贝特以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为基础, 认为当人民受到危害或者无法保证最低生活水平的时候, 社会和统治阶级有对人民进行救助的义务。同时他还提出应该通过法律规定这种义务, 这可以说是对人民, 特别是贫困者的生存权与劳动权给以肯定。

以吉尔伯特法为起点的强制雇佣和强制救济制度, 在1796年通过著名的“斯皮拉姆兰法案”得以实行。这一法案也可以看作是最低工资制度的起源。该法案规定, 如果一个工人的工资没有达到最低工资金额, 那么政府将发放补助金以弥补差额。

李嘉图派的社会主义者霍奇金斯在《劳动拥护论, 1825》中指出提高用来表示资本与劳动份额的“劳动分配率”的重要性。他以私有财产制、市场经济以及竞争的必要性为前提, 提出了提高劳动分配率的主张。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强调重视道德的价值, 指出追求财富和地位的野心虽然有促进经济发展的优点, 但同时也有扰乱社会秩序的缺点。那些缺乏道德心的人为了在竞争中获胜, 会在野心的趋势下做出违法的行为, 这样会导致社会变得不公正。通往道德之路和通往财产之路, 由于受到一生时间的约束, 有些人选择了后者, 在没有被社会认同感 (sympathy) 的情况下, 人们会跟风挺而走险进行不公正或违法的经济行为, 这样社会的市场经济的交易秩序因缺乏监管而混乱, 欺骗性行为盛行。暴富暴穷, 比比皆是, 这样会扼杀了新进入劳动市场被雇佣的遵守道德法律的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生存权, 因为现实时候他们怎么样奋斗, 都可能面临工资薪水微薄, 从而无法支付生存的开支。

新古典派相信市场的价格调整机制, 认为即使在劳动市场中, 也可以通过灵活地调节价格 (这里可以考虑为工资) 来使劳动供需达到平衡。而在经济衰退、失业率升高时, 实行持续的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刺激可以刺激价格上涨, 增加人们的开支, 降低劳动的实际工资, 而减少失业。资本的实际利润也面临降低, 所以雇主会压低工人的实际工资。而劳动者为了生存会增加劳动时间, 被剥削更多。所以在政府的宏观政策中的货币宽松政策, 会对劳动者不利, 或者说不公平, 使得劳动者在物价上升时的实际工资下降, 入不敷出, 而被迫增加劳动时间, 并且劳动的职业环境处境恶化。而企业雇主或资本家的利润也面临政府宏观政策的挤压 (收租) , 所以他们或者减少投资, 或者降低工人的实际工资。

1.2 结论

学者们指出, 必须关注资本的利润与和劳动工资的对立, 禁止欺骗性的经济行为 (亚当·斯密) ,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指出必须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和精神。通过法律制定救助贫困者的义务。必须在政府、企业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进行收入分配的平衡, 杜绝腐败和违法行为, 保证劳动者的就业权和工资收入等生存权, 这是中国未来解决人民生活及增加生育意愿、养育能力的根本前提。所以在价格要素扭曲的情况下, 提出新的改革措施和法律制度, 保证作为劳动者也是消费者的人民, 有收入, 这样资本持续有者才会有收入, 制造业的产出方面的供给侧改革才有意义和方向。

2 中国资本利润与劳动工资关系对劳动就业及劳动力再生产的影响

2.1 资本与劳动要素报酬情况

中国的劳动者主要包括: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农民、城市中的产业工人、各种所有制的企业, 影视、文化领域、教育、金融、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者及管理者等。中低收入人群收入增长缓慢, 中等收入者受到的影响较大, 高收入者保持较稳定的收入及增长。

中国以土地为主要的资产主要是农业用土地、房产, 企业厂房、基础设施。所以拥有这些资产或资产使用权的所有者 (政府, 农民及房产所有者) 在未来基本将取得丰厚的或稳定的回报。那些没有拥有资产的大多数城市产业工人和到城市务工的农民及其他大学生等流动人口, 就在居住成本在生活开支中占比较大, 而无力保证生育及养育后代的教育经费, 以及自身的养老资金, 所以这部分婚育年龄的劳动人群或推迟了结婚或减少了生育的机会。

2.2 资本与劳动价格报酬的差距对劳动力再生产和生育的影响

中国房产从2003年开始缓慢上涨, 2009年急速上涨至今。房产价格相对工资价格快速上涨, 反过来也影响工资上涨。对85后及90后到城市就业的农民、大学生还有本地的产业工人的生活影响巨大, 由于宽松货币政策持续10年以来, 实际工资 (即工资相对物价) 是在下降的, 所以人们都将土地为主的资产作为保值工具, 在这方面的投资购买有点像英国早期资本主义的“圈地运动”。而离城市较近或基础设施完善的地区的农村的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在生育方面。由于农村的青年人大量离开土地进城务工使得生育率下降或留守儿童增加, 老年人被迫下地务农, 而且产出减少。城市的务工者, 不得不先买房, 后存钱结婚生育。女性结婚及生育的平均年龄均推迟到30岁左右或以后, 这样直接导致人口出生率下降新的劳动力一辈比一辈减少了, 这种现象体现的是资本与工资的对立, 资本赚取的利润多, 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少, 造成劳动者无法养活家人, 而被迫减少生育, 劳动人口的数量急剧减少。

在中国体现在住房价格相对工资收入昂贵, 为了住房必须付出更多的劳动, 带动居民提供更多的劳动时间 (因为劳动是非志愿的) , 所以会导致产出增加, 而未来又没有和上一代一样多得新一代年轻来消费, 这样产出就会过剩。所以资本劳动报酬的巨大差距, 必然带来过剩, 经济停滞。

这些人的生存状况和收入水平相比过去, 层级出现固定。一些新的劳动者就业困难。这导致放开人口生育政策后, 并没有带来人口生育的乐观的预期。消费能力在宽松政策下持续下降。

回顾中国人口出生情况, 中国实行了30年 (1980-2015) 的严格的人口控制, 人口出生减少了将近2亿多。根据统计, 中国自2003年开始后, 每年的出生人口大致稳定在1600万左右。每年出生人口的增加值, 2011年, 12万;2012年, 31万;2013年, 5万;2014年出生人口1687万, 相比2013年只增加了47万, 2015年全年出生人口1655万, 相比2014年, 新出生人口只增加了32万。预计2025、2030两个年份的时间是死亡高峰期区间。人口学者黄文政曾经计算过, 相对于2.2的更替水平, 中国1.4的总和生育率意味着每隔一代人 (25-30年) 出生人数将萎缩36%, 两代人就萎缩60%。这是个可怕的速度。到时候, 人口负增长。劳动抚养比上升, 劳动力缺乏, 供给的商品在质量及使用价值上减少, 价格上升。

2.3 结论

中国是一个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国家, 存在多种所有制成分的企业和资本所有者, 政府在处理资本所有者和劳动所有者方面的收入和福利时, 要考虑到经济增长和就业的问题, 所以会出现, 难以兼顾劳资双方的积极性和收入的公平。这是未来政府在宏观调控政策和制定实施相关法律法规面临的一个难题, 对待企业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要保障企业资本的利益和劳动者的利益, 刺激双方的投入、经营及劳动意愿。

3 对未来中国劳动工资价格相对资本价格的变动的预估及对策

3.1 对未来中国劳动工资价格相对资本价格的变动的预估

(1) 就业人口数量及质量效率下降, 劳动力不足, 边际成本固定的商品及服务产出下降, 人们收入下降、消费福利下降。

在持续宽松货币政策下, 制造业资本价格 (回报、利润) 下降, 实际工资上升。短时期, 产出增加, 因为提供的劳动时间多。长期因为没有对劳动力进行再生产人口下降, 可以提供劳动的人群人数减少, 带来未来劳动时间的总体减少, 产出和消费均减少, 实际收入下降。资产价格也下降。年轻人数少, 老人多。消费少, 制造业的供给要重新调整, 产出和回报将下降。

另一方面, 老年人经济出现, 在一线城市的老人会带来老年经济消费, 二三线城市老人因为多数居民未富先老, 所以在家养老的居多, 对养老院资本的投入不效率不高, 因为这些地区的人将近70-80岁以后才会被家人送去养老院。并且中国文化是重视孩子, 就会存在代际抚养孙辈 (二孩政策) , 所以老人的日常支出都会节俭。

农业资本的利润和回报增加。所以农业领域的农户和承包的商人将会有较稳定的资本投入回报。国家政策也鼓励农业生产, 保证国家的物价稳定和食品供应保障, 防止经济危机在供给结构中的农业中出现短缺, 因为中国未来至少需要养活10亿左右的人口, 因此必须稳抓农业。

在未来2030年以后, 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群退休后, 通过灵活地改变价格来消除失业, 实现完全雇佣 (充分就业) 的国家宏观调控方法可能会失效。在此之前, 在经济衰退、失业率升高时, 国家通过 (实行持续的宽松的货币) 政策的刺激可以改变价格 (提高价格) , 带动消费, 而减少失业, 同时也降低了劳动者的实际工资。而在未来劳动人口下降的前提下, 资本的利润和劳动的工资的对立会得到缓和, 产能过剩也会得到缓和, 此时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较高, 工资较高, 一个年轻劳动力的工资要能养活2-4口人才合理, 因为未来劳动力的抚养比加大。所以社会的产出要保持高效, 在固定资产投入方面充足的情况下, 加大人力资本年投入, 对劳动者进行培训, 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 提高产出, 企业资本家才能提高劳动的边际产出, 提高劳动者的实际报酬 (工资) 。

所以, 目前企业资本家要加紧重视提高企业组织管理方面效率的人才教育和制造业生产技术、技能的培训。未来在制造业方面的劳动工资会打破以前的传统, 相对教育、商业服务业行业而言会上升。专业技能人才工资收入上升。技术性体力劳动工资与复杂性脑力劳动工资的收入不一定相差很远。

而非一线城市的固定资产的收入、房租会下降。税收对平衡富人和穷人的收入的作用会加大。因此, 富人会移民到国外。在信息化社会下, 制造业资本集聚明显, 资本集聚对劳动集聚的作用有所下降, 那些制造业大省会出现较多劳动者集聚, 而商业服务企业出现分散化及小微及私营化。

(2) 对于普通职业的劳动者的生存条件会在2040年以可能会有所改善和缓解。在就业职业领域, 公务员、教师、事业单位、医生等专业从业人员会减少, 收入也会平民化。人力资本投入在技术方面职业培训和高校或学校的合作增加。为改善生活, 人文性大学专业教育增加。

(3) 因为受制于产出下降, 货币超发的规模及速度会放缓, 所以以土地为附属的资产价格回报稳中有降, 但不是幅度很大, 但是制造业资本在未来的回报由于消费人口减少, 利润总额会下降。

政府不希望房价跌, 房价作为金融投资产品, 被人们哄抢。结果是在未来, 赠予税, 转让税, 公证行业, 甚至是律师, 和房屋中介, 将会取得收入, 购买房产的居民的行为具有很大的外部经济性, 给政府, 租客, 装修行业, 物业管理行业带来收益。其中政府, 银行, 房产商短期获利。同时未来20-30年后人口减少的前提下, 会出现房屋空置率增加, 租金下降。

(4) 生育率低下, 劳动力供给及消费数量急剧下降对劳动工资与资本报酬的影响。

亚当·斯密在其论著《国富论》中指出, 判断一个国家是否富裕, 关键是看其能生产出多少供本国居民消费的商品和服务, 而不是拥有货币及金银等资产的多少。这意味着, 不能用占中国居民财富60%以上的房产来判断家庭主要财富的多少的指标, 还要看居民家庭户能消费多少商品和服务。对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起支撑作用的, 也是制造业和农业的生产力。

未来中国的劳动力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供应将大大减少, 劳动者的经济行为的正的经济外部性减少。人们能消费的商品数量和品种将减少, 价格上升, 人们消费福利下降。养老保险的缴纳者将严重不足, 养老保险账户的资金由于应付未来30年的通货膨胀和实际产出的、可购买的劳务和商品的减少, 会出现有钱买不到东西, 必须生活品短缺的可能。由于年轻人少, 从生产到消费, 从就业到养老, 都会面临很大的挑战, 物价高企, 物资短缺。

在对策方面除了提高生育率, 就是说90后以后出生的年轻的劳动教育课作为国民教育课程的成绩及表现要提上日常重点来抓, 切实将之改造为放下手机的一族, 自己做饭洗衣的一族。自己创造有价值的劳动, 服务于家庭和自身, 摒除有房有车就是富裕的富二代观点。避免互联网下新一代年轻人成为不劳而获的一代, 对职业教育, 人性家庭方面的教育, 解决对某些职业领域的歧视, 杜绝不肯付出代价参与社会和家庭的劳动。只有这样在就业时, 才能提高劳动的质量和数量, 提高效率, 提高工资。否则, 不劳而获, 又要增加收入, 资本的利润会减少, 雇主会减少雇佣, 社会投入减少, 产出减少, 隐性失业现象还是会普遍存在。这表现在减少雇佣的劳动时间上等。

3.2 对策

3.2.1 政府方面

(1) 未来政府必须干预资本与劳动的要素价格, 在宽松货币政策刺激下, 要平衡资本、劳动所有者之间的利益, 切实赋予基层劳动者生存权, 而且是在解决政府债务问题之后或同时要考虑这个严重的问题。处理房地产方面的资产泡沫问题, 停止出让过多地建设房产项目。因为无人消费的住房是没有价值的。它就像一座座山和岛屿耸立在那里。货币政策的刺激只是带给人们假象, 人们恐慌性地买房, 而不是正常开支消费, 生儿育女。

(2) 政府要支持教育转型, 从研究型向技能管理型转变。从小学到中学是人格形成及道德操行教育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国民素质要切实提高。而不是为了考一所好的大学, 只选择学习成绩一项指标。

3.2.2 资本所用者

选好行业投资经营, 规模适度, 了解市场需求、人口、消费文化及价值观的变化情况。在税收和为劳动者支出保险方面的政策要进行了解和准确把握。提高人力资本投入。人力资本的概念是宽泛的, 包括文化、经验以及更广泛的对生产和服务过程的融入能力。劳动不是同质的, 不同个体其人力资本的水准不同。也就是劳动者的人力资本特点是应消费者需求而对产品与服务生产贡献不同的能力, 以及生产不同类型的产品对人力资本的需求 (劳动需求) , 劳动的供求关系决定了与人力资本不同水准相连的工资, 以及工资的不平等现象。

3.2.3 劳动者

重建社会传统中的优秀伦理和道德体系, 合理安排结婚生育年龄、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在德育及良好感情发育方面对儿童智力发育提供良好的社会及家庭环境, 帮助儿童在价值观方面对其学习方式的正确引导, 使得劳动者有着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 提高幸福感和生活质量。加强社区及家庭的对老人和儿童的互助, 这些都有助于人口在精神上获得支持, 而增加人口素质和提高生育意愿。

摘要: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本家的力量越来越强, 资本的回报利润上升, 劳动的回报工资出现下降的趋势, 资本的利润与劳动的工资出现对立。劳动才是财富的唯一创造者, 在未来30年后, 人口减少的前提下, 过去“资本报酬高, 劳动报酬低”的要素价格差距较大的扭曲现象将会得到一定纠正。因为劳动相对资本稀缺, 劳动的边际产出增加, 劳动的实际工资要上升, 资本的边际产出下降, 资本的实际报酬下降。通过分析经济学论著的传统和激进思想, 经济学关于经济发展是否任其自由还是干预方面, 得出经济需要伦理的判断, 和政府需要介入管理经济的伦理价值体系, 自由、兼顾公平的伦理道德体系的建立, 有助于未来经济动力的恢复和消除要素价格扭曲。

关键词:资本的价格,工资的价格,伦理判断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富论[M].张一平译.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5, (6) .

[2]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8, (8) .

[3]橘木诏俊.解决问题的简明经济学[M].朱悦玮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

劳动者休假工资报酬如何支付 篇4

劳动法还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

国务院对职工停工休假,探亲假、事假的工资报酬如何支付作了规定。

(1)停工休假发津贴

1957年,国务院《关于企业工人,职员停工津贴的暂行规定》中规定:职工因本身过失造成的停工,不发给过失者津贴,非因本身过失造成的停工,一般按本人工资标准的75%发给停工津贴。按此标准发给停工津贴有困难的企业,可以由省、市、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根据不同分别拟定较低的津贴标准,并报国务院备案和抄送劳动部。试用新机器、新工具、试行先进经验及合理化建议期间,非因本人过失而造成的,其停工津贴按照本人工资的100%发给。在停工期间,职工享受的地区津贴,野外津贴、生活补贴都按照停工津贴的.比例发给,学徒在停工期间的生活补贴照发,但若高于本企业一级工的停工津贴时,也按一级工的停工津贴发给,

在停工期间,企业领导应积极抽调职工做其他工作,或组织职工支援其他厂矿等企业单位工作,以至支援农业劳动。确实无法调做其他工作时,停工在连续三个工作日以内的,工资照发;超过三个工作日以上的天数,按上述规定发给停工津贴;拒绝调动时,停发津贴。

(2)探亲假期间的工资

1981年3月,国务院在《关于职工探产假待遇的规定》中规定:职工在探亲假期间的工资,按照本人的标准工资发给。职工探望配偶和未婚职工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费,由所在单位负担。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费,在本人月标准工资30%以内的由本人自理,超过部分由所在单位负担。

(3)婚、丧、事假期间的工资

为了照顾职工的实际问题和我国的风俗习惯,职工本人结婚或者直系亲属丧葬,请假在三个工作日以内的,工资照发;超过三天以上的不发给工资。

学徒请事假经领导批准的,生活补贴照发。

劳动者就业与报酬 篇5

( 一) 立法背景考量

2011 年2 月25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刑法修正案 ( 八) 》, 其中内容之一就是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行为纳入刑法规制的范畴。2013 年1 月14 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67 次会议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这两次刑事立法, 体现了最高立法机关对欠薪问题的高度重视, 回应了广大劳动群众的呼声, 强化了对劳动者这一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 必将有力推动我国劳动保障法制的改革进程, 也为劳动监察行政执法、制裁和打击欠薪违法犯罪行为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1]

( 二) 现阶段农民工维权的现状

农民工之所以算是我国的一个特殊群体就在于, 他们往来于城市和农村之间, 不断变化工作地点和工作岗位, 既习惯传统乡村生活又熟悉现代城市生活, 他们以其特别能吃苦、能奉献的精神, 为促进我国城乡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改善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们是真正的传统乡村文明和现代都市文明的沟通者、建设者。但是, 许多农民工至今还处于社会的边缘, 他们在劳动就业、报酬、安全、子女上学等方面的诸多困难, 已成为新型劳动关系矛盾的热点及难点。孟德斯鸠曾说过,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 这是亘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2]当前农民工合法权益受侵害最普遍的问题就是劳动就业权利没有保障, 最突出的是被握有大权的用人单位肆意拖欠、克扣、拒付工资, 最明显的是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不到较好保障。

二、浅看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入刑在司法实践中的困境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入刑已近三年多的时间了, 可还是能从新闻媒体上得知农民工讨薪难的事件时有发生, 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到底在司法实践中还存在那些矛盾和困难阻碍该问题的顺利解决呢?

( 一) 农民工自身的困境

农民工由于自身文化素质和工作技能的局限, 往往习惯选择劳动密集型产业、低层次工种。用人单位求职者门庭若市, 劳动力相当充裕, 此时的农民工哪有资本跟用人单位谈条件? 他们不会和用人单位签劳动合同, 更不会谈人身权益保障。由于生计所迫, 他们在面对强势的用人单位时, 常常委曲求全, 替用人单位遮掩。在没有发生劳资纠纷前, 大部分农民工都没有主动收集、保存证据的觉悟, 何况讨薪时要对拒强大的用人单位, 收集证据的阻力可想而知。他们绝不敢轻易拿鸡蛋去碰石头, 一般会选择“私了”, 拿到所谓的赔偿后息事宁人。因为他们知道, 当诉诸法律的时候, 他们没有证据, 空口无凭, 极难胜诉。

( 二) 有关机关的困境

在目前的制度设计中, 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未能和刑事诉讼很好的衔接起来, 由于一个运用的是行政权, 一个运用的是司法权, 两者在考量具体行为时的着眼点会有所不同, 在行政执法层面上, 会以罚代刑, 就会把一些已经触及刑法的行为放过。在政府层面, 企业是纳税大户, 如果仅仅因为拒不支付劳动报酬, 而将企业负责人投入监狱, 给单位处以罚款, 不但税源没有了保障, 还会出现更多的农民工因为企业倒闭而失业, 所以政府从实际出发, 综合考量, 往往也是投鼠忌器。[3]

三、浅论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在农民工维权上的完善和突破

司法救济是农民工权利保护的最后也是最有效最权威的手段, 但在现实司法实践中却存在着诉讼费用高、诉讼周期长、举证困难、执行困难等问题, 即使出现用人单位恶意欠薪, 农民工也不敢或者不愿意去维权, 因为农民工出手维权, 意味的不仅是失业, 还可能是因为高昂的诉讼成本而倾家荡产, 更有甚者还可能会招致用人单位的恶性报复, 有这些后顾之忧, 谁还敢去铤而走险呢?[4]

我常在思考, 如果一项立法在司法实践中没有多少可操作性, 或者没有被切实执行的话, 那么这个立法也只能是“雾里花”、“水中月”。因为立法的本意没有体现出来, 立法所保护的法益, 依然被肆无忌惮的侵噬着, 出现这样的困境我们就不得不反思了。

所以, 针对这些问题, 如何去突破完善这一立法呢? 我认为: 第一, 一定要完善相关机制。解决恶意欠薪这一复杂、敏感、艰巨的社会问题, 必须要建立起一套严密而科学的反制机制, 从社会团体、组织, 行政执机关, 各种调解、仲裁委员会, 司法机关以及相关个人身上挖掘力量, 建立覆盖劳动者维权的各项保障性制度, 完善劳动行政执法与刑事诉讼的衔接机制, 完善民事侵权纠纷与刑事诉讼的衔接机制等。[5]第二, 立法机关在立法时, 是否可以探讨在立法上针对讨薪案件的急迫性、紧急性而做出缩短诉讼时间、减免诉讼费用、提供讨薪救助基金、在法院内部设立专门的劳动纠纷审判庭制度; 在立法上完善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对损害个人民事权益的行为支持起诉的制度。第三, 司法机关在审理案件时, 在举证责任上可以适当加大用人单位的举证责任, 在认定用人单位恶意欠薪行为时应当适当放低准入门槛, 比如减少立案数额、立案法定人数等, 实现“快立案、快审理、快结案、快执行”的“四快”审判原则。[6]第四, 政府要切实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合作医疗制度, 解除农民工的后顾之忧; 加大法律宣传力度, 使农民工知法懂法; 改善企业投资经营环境, 加大对企业的监督管理和引导支持力度; 做好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第五, 相关的社会组织充分发挥自己的纽带作用, 积极主动帮助农民工进行维权。第六, 用人单位应当担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 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科学经营, 给农民工及时提供劳动报酬。最后, 农民工群体一定要转变传统观念, 努力提升自己综合素质, 提高自己法律维权意识。

四、结语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在刑法中的确立, 给农民工维权提供了强有力的刑法保障, 对用人单位的威慑力极大, 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用人单位拒不支付农民工劳动报酬的嚣张气焰。但我个人认为, 尽管立法者制订了一部或一款良法, 但这却仅仅代表着“法制”的进步, 而并不等于“法治”的成功。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实践中农民工维权仍然是举步维艰。农民工是中国城市化的功臣,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的“功臣”却常常因为拿不到应得的劳动报酬而衣衫褴褛、穷困潦倒, 因为拿不到劳动报酬而奔走呼号, 为维权而无奈地、无助地、被动地挣扎在纠纷的漩涡中, 他们是弱势群体, 似乎命运早已注定。每当我们看到农民工群体那焦急的表情时, 我们真正反思过症结所在吗? 由来已久的城乡二元结构模式, 不完善、不发达的社会保障体系, 不健全、不透明的社会法治、难以打破而且日益固化的社会阶层、故意规避法律责任的用人单位, 这些难道不是加剧恶意欠薪的“催化剂”吗? 我们期望, 逐步完善的法律制度能发挥它应有的功能, 去解冻这些掣肘冰封, 给农民工乃至整个社会弱势群体塑起一面坚固的制度围墙。

参考文献

[1]姚万勤.农民工权益的刑法保护与完善[J].五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第13卷) , 2011 (3) .

[2]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 (上册) .香港:商务印书馆, 1961:154.

[3]许杏杉.恶意欠薪治理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3.7.

[4]马克昌.犯罪通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0.

[5]石金山.对我国恶意欠薪的思考[J].经济与法, 2009 (10) .

劳动者就业与报酬 篇6

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规定为犯罪, 对于保护劳动者基本权益, 化解劳资纠纷矛盾, 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具有重大意义。然而, 关于该罪名的认定存在若干疑题, 其中, 需要首先明确的问题就是, 刑法所保护的“劳动报酬”究竟为何它与其他部门法中有关劳动收入的规定有何区别

一、现有法律规范关于劳动收入的规定

关于劳动收入的规定主要见于劳动法相关法律规范, 提法有“劳动报酬”、“工资”、“工资报酬”等。

以《劳动法》为例, 劳动法第三条规定, 劳动者享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第十九条规定, 劳动报酬为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第三十二条规定, “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是劳动者随时通知解除合同的情形之一;第四十四条规定了用人单位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的标准:第五章对“工资”作了专章规定;等等。但是, 无论对“劳动报酬”, “工资”, 还是对“工资报酬”, 《劳动法》都未明确界定其确切范围。再以《劳动合同法》为例, 有关劳动所得的提法有“劳动报酬”和“工资”, 且仍没有对这两个概念的明确界定。再看《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该条例采用的提法与《劳动合同法》一致, 也有“劳动报酬”和“工资”, 但同样未对这两个概念下定义。

在其他相关规范性文件中, 虽可见劳动报酬和工资的定义, 但这些界定或解释说明存在一定的不协调性和模糊性。比如, 1990年1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将工资总额规定为“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的总额。”工资总额包括六部分: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和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若干具体范围的解释 》中则规定了“标准工资”和“非标准工资”的定义, 前者是指按规定的工资标准计算的工资 (包括实行结构工资制的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和工龄津贴) , 后者是指标准工资以外的各种工资。又如, 1994年9月《劳动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将劳动报酬解释为“劳动者从用人单位得到的全部工资收入”。1995年8月《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将工资规定为“用人单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 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支出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除劳动法相关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规定外, 税法中也有对劳动收入的相关规定。例如, 《个人所得税法》中规定, 应纳税的个人所得包括“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 工资、薪金所得被定义为“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通过对现有法律规范的考察, 我们可以发现, 在刑法领域外, 劳动收入并没有确切的范围和一致的定义。尽管如此, 从已有规定中我们可以确定, “劳动报酬”的范围要广于“工资”。

二、刑法中“劳动报酬”的范围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之“劳动报酬”的认定应以民法、经济法、劳动法中相关概念的界定为基础, 并从刑法与这些法律规范的关系中来把握。本罪中“劳动报酬”内涵和外延的确定应充分考量刑法介入的必要限度。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是规定在《刑法》第五章“侵犯财产罪”的罪名, 本类犯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 那么, 该罪侵犯的客体 (至少是主要客体) 应当是劳动者对于其应得“劳动报酬”的财产权。

笔者认为, “劳动报酬”的支付义务来源不限于劳动合同, 雇佣合同是其另一义务来源。劳动合同的主体包括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具有身份上的从属性和依附性;雇佣合同主体之间的法律地位则完全平等, 相互独立, 不具有身份上的隶属性和依附性。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中的“劳动者”既应包括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 又应包括雇佣关系中的雇员。相应地, 本罪的犯罪主体不但包含用人单位, 而且包括雇主。概言之, 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雇主, 在负有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的合同义务的前提条件下, 若其有能力履行而不履行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的义务, 同时达到数额较大程度, 并且符合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条件时, 即构成犯罪。[1]

刑法保护的“劳动报酬”至少应包含“工资”。刑法条文未使用“工资”或其他表示劳动收入的具体提法, 而选择“劳动报酬”这一相对模糊的提法, 可见刑法保护的“劳动报酬”范围广于工资。首先应明确“工资”的含义。笔者认为, 劳动关系下“工资”的范围可采《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3条的规定, 即“劳动法中的‘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 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工资’是劳动者劳动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该条接着又规定了若干类不属于工资范围的劳动收入。需要进一步判断的问题是:未被劳动法纳入工资范围的劳动收入是否应作为刑法中“劳动报酬”的一部分

(一) 用人单位应为劳动者支付的社会保障性款项

“刑法固然是其他部门法的保障法, 但具有相对的价值独立性, 在认定劳动报酬时, 既应参考相关的法律规定, 也要进行独立的价值判断。”[2]社会保险制度是国家依法征集专门资金, 成立专门基金, 用于劳动者在年老、失业、疾病、受伤等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 保障其基本生活的一种物质帮助制度。社会保险包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五大险种。有观点认为, 社会保险费的来源主要是个人缴费、企业缴费和政府资助, 而个人缴费部分是劳动者劳动报酬的一部分, 因此, 社会保险具有个人财产权的性质, 这与立法者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置于第五章的用意完全契合。[3]而笔者认为, 社会保险的客观基础, 是劳动领域中存在的风险, 属于强制性保险, 不宜因个人缴费为社会保险来源之一就认定其具有个人财产权性质。有学者认为, 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采用“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的表达, 应当理解为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而不包括间接支付与未来兑现的社会保险。[4]笔者认同此观点。此外, 从《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的规定来看, 该条规定了劳动合同应当具备的条款, 其中“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被列为并列的两项。由此可见, 劳动法并不认为社会保险属于劳动报酬。与社会保险类似,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缴纳的住房公积金也具有社会保障性质, 同样不应纳入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劳动报酬”范围。

(二) 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的补偿性款项和赔偿性款项

《劳动合同法》中, 经济补偿、赔偿金均不包含在劳动报酬之内, 然而, 刑法保护的“劳动报酬”是否涵盖这些款项, 则须具体分析。笔者认为应结合两方面因素判断:其一, 应支付的款项性质属惩罚性还是补偿性;其二, 支付款项的原因 (或基础) 是否与劳动者劳动直接密切联系。

1.经济补偿

根据《劳动法》 (二十四条、二十六条、二十七条) 和《劳动合同法》 (四十六条、四十七条、八十五条) 相关规定, 经济补偿指:“国家规定的, 因不可归责于劳动者主观过错的劳动合同解除或者劳动关系终止, 用人单位依法一次性支付给劳动者的生活补助费。”[5]经济补偿与劳动者的劳动直接相关。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的计算与劳动者工作年限和工资直接挂钩, 充分体现了经济补偿是对劳动者既往劳动的经济弥补。因此,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之“劳动报酬”应当包括经济补偿。

2.赔偿金

《劳动合同法》中有几处涉及赔偿金的规定。有的具有补偿性, 有的具有惩罚性。

(1) 第八十三条规定了违法约定试用期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 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 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 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这里的赔偿金是补偿性的, 是对劳动者超过法定试用期应得未得的工资的补偿, 此部分收入应属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劳动报酬”。

(2) 第八十二条规定的是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 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此处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的多一倍工资具有惩罚性质, 这部分款项虽是支付给劳动者的, 但非劳动者基于其劳动所得, 因此, 不应作为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中“劳动报酬”的一部分。

(3)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了未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等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 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 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 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 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 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 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 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不同于第八十二条规定的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而支付的赔偿金, 本条加付的赔偿金是在逾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经济补偿或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差额的情况下应该支付给劳动者的, 与劳动者劳动直接相关。因此, 该部分加额赔偿金虽具有惩罚性, 但仍应包含在刑法的“劳动报酬”之内。

(4)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的是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 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本条规定的两倍于经济补偿标准的赔偿金具有惩罚性质, 但因其与劳动者的劳动密切相关, 仍应属于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劳动报酬”。

以上是对劳动关系下“劳动报酬”范围分析, 而在雇佣关系下, “劳动报酬”由雇佣合同约定数额、支付的时间、方式。由于雇主没有义务为劳动者交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 所以当雇主作为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犯罪主体时, “劳动报酬”应采较窄的解释, 仅包括雇主与雇员约定的劳动收入, 不应包括社会保险等其他收入。

摘要: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劳动报酬”的范围尚未明确。劳动法等已有法律规范存在有关劳动收入的各种提法, 劳动报酬、工资等相关概念虽有规定, 但不同规定之间具有不协调性。刑法中“劳动报酬”一方面来源于劳动关系, 另一方面来源于雇佣关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之“劳动关系”包括劳动法规定的工资, 包括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的补偿性款项和部分赔偿性款项, 不包括用人单位应为劳动者支付的社会保障性款项。

关键词: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劳动报酬,范围,工资,社会保险,补偿金,赔偿金

参考文献

[1]王雪莲, 郭晓东.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调整范围之解读[J].公安研究, 2012 (7) :44.

[2]杜邈, 商浩文.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司法认定[J].法学杂志, 2011 (10) :115.

[3]贾楠.“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刑法分析[J].学术探索, 2011 (10) :47.

[4]施纯琳.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解析[J].人民政坛, 2011 (7) :29.

浅析提高劳动报酬所占比 篇7

1 劳动报酬所占比的界定

学术界关于劳动报酬的界定大致有两种:一种是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所阐述的按劳分配;另一种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共存中的“按劳分配”。马克思认为:“按劳分配是指在商品经济消亡的条件下, 自由的个人组成联合体, 劳动者在这个联合体内进行劳动, 向社会提供劳动;再由社会直接实行个人消费品的分配。”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中的“按劳分配”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资料和以劳动为谋生手段的劳动者相结合的过程, 是劳动者在向公有制企业提供劳动, 而获得的劳动报酬。所谓劳动报酬是指劳动力要素所有者所获得的工资收入, 它一般由货币工资、实物报酬和社会保险三部分组成。本文所说的劳动报酬主要是指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所获得的收入。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国民收入直接与生产要素相联系的分配, 它是指企业单位内部的分配, 其依据的主要是效率原则, 即根据各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发挥的效率带来的总收益多少进行的分配, 高效率获得高回报。提高劳动者所占比是指劳动力要素在企业单位内部分配中所获得的收益份额。

2 劳动报酬所占比下降的成因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处在初级阶段, 这一基本国情就决定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生产决定分配的基本原理。我国的分配制度就必然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种分配制度能够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激发起劳动者的积极性。由于其具有内在的缺陷, 它在促进经济增长, 打破“大锅饭”的同时, 也为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拉大埋下了伏笔。

2.1 按劳分配为主体在运行中的困境

按劳分配理论是由马克思提出来加以科学阐述的。马克思认为:“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 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 则表现为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即生产决定分配。在马克思看来, 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 是在商品经济消亡条件下, 生产资料归全体劳动者共同所有。劳动者在这样的所有制条件下进行劳动, 并向社会提供自己的劳动成果。将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产品, 扣除用来计算消费掉的生产资料部分;用来扩大生产的追加部分;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者保险金部分, 剩下的部分则由社会直接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分配。在这样的分配制度下, 工人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会拿到市场上进行交换, 因而就不会产生剩余价值, 也就不会发生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资本积累, 这样一来, 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所占的比重自然就会很高。按照马克思的设想, 它是在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生产力高度发达,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后的成熟阶段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然而, 历史的发展却事与愿违。1917年十月革命的爆发, 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建立了世界上首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那一刻起, 就注定了社会主义首先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中取得胜利。在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行怎样的生产方式?列宁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家们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实践证明, 在生产力极度落后, 资本主义没有经过充分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 完全照搬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分配方式, 严重脱离了社会建设的实践, 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这极大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这一深刻教训让我国的政治领导层的头脑越来越清醒。在这之后的党的历届重大会议, 都提出要建立健全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众所周知, 要想建立这样的基本经济制度, 在宏观上就必须建立起市场经济。于是, 在1992年, 我党又明确提出要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各个市场主体凭借其生产要素的投入, 参加市场竞争和资源的配置。在市场的洗礼中, 市场上得意者的财富, 犹如雪地中的雪球越滚越大;而失意者的财富, 则如温室中的冰块越融越小。在私有制下, 任凭政府“隔靴搔痒”似的百般弄舞, 也难以粉饰和弥合这一日趋扩大的鸿沟。在马太效应的作用下, 我们在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同时, 就必须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通过对公共资源的占有和控制, 不断强化国家的宏观调控, 实现国家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讲到:“如何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一是在社会总资产中要保持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的资产优势;二是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部门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三是国有经济对整个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四是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企业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不断发展和壮大自己。”

这样的出发点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市场的自发行为, 促进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在缺乏必要的制度和法律的监督下, 这样原本善意的出发点发生了扭曲。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国企改革中, 强调国有经济要进行战略调整, 实行抓大放小, 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国有企业要从第三产业或者普通行业中退出, 对于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要强调其控制地位 (实践中某些行业实际上已经达到垄断地位) , 在客观上, 使在国有企业或集体企业中从事劳动的劳动者人数与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劳动者人数相比不断减少。这就使公有制经济对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控的影响范围不断缩小。此外, 在实践中许多国有企业实为垄断企业。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后, 政企不分;在相应的规制措施缺失的条件下, 部分垄断企业凭借着他们所掌握对资源的分配权, 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巨额的垄断利润。通过企业内部的初次分配, 使得这些国企职工所获得的劳动报酬远远高于社会劳动报酬的平均水平。从而在客观上, 就造成其他行业尤其是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相对下降。

总之, 按劳分配为主体,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引导市场的自发行为, 调节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公平绝对是有必要的;但是由于相关的配套改革措施的滞后, 使得这一原本善意的出发点与实际的结果大相径庭。

2.2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缺陷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我国主要是指生产要素的分配并存。近年来, 随着改革开放, 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 按生产要素分配逐渐进入分配领域。生产要素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生产所具备的基本要素。它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和企业家的经营能力等诸多要素。按生产要素分配, 要素的所有者根据其所投入的要素取得相应的报酬或收益, 报酬和收益的多少取决于各要素的实际贡献大小, 使收入与各要素的实际贡献紧密相联系。然而, 在经济运行的过程中, 各种生产要素则是依据在市场中的稀缺程度来获得报酬和收益的分配。在马克思看来, 劳动创造价值, 而资本、土地等其他要素本身并不创造价值。只有劳动者运用自身的劳动将这些生产要素运用于生产过程中, 才会创造价值。据此, 按照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 劳动者所获得的劳动报酬应该远远大于生产要素的投入所应该获得的报酬。可是, 在实际的日常生活中, 却是劳动力的供给远远超过了市场的需求;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 造成了劳动力价格的下降, 进而劳动报酬也就自然而然的不断下降。例如,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大学生的扩招、国企职工的下岗等因素, 在客观上成为了劳动报酬不断下降的催化剂。相反, 从土地、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来讲, 它的供给就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 相对于劳动力来讲, 它就具备了相应的稀缺性, 在报酬和收益的分配过程中, 它的拥有者就自然占据了主导地位。故报酬与收益这个天平就逐渐向其他生产要素倾斜。

此外, 就社会经济运行的微观层面而言, 在众多非公有制企业中, 企业主凭借他手中所掌握的资本, 牢牢掌握着对劳动力的使用权。当劳动者创造出利润后, 一部分用于企业主的个人消费;另一部分用于对生产资料的追加, 来进行扩大再生产。随着劳动资料的减少, 相应的劳动量也就随之而减少。企业对劳动者的需求也就随之而减少, 在实践中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主会尽力去压低劳动的劳动报酬, 以便节省可变资本用于对不变资本的追加;另一种情况则是雇主在企业内部进行裁员, 以便节省更多的可变资本。当企业经过裁员的激烈阵痛后, 剩余的劳动者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企业主又会将其一部分用于对生产资料的追加, 进而又一次造成对可变资本需求的减少。如此, 循环往复, 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就会逐年降低, 甚至会出现劳动者的失业。因此, 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会出现目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逐年下降, 而企业收入不断上升的局面了。

总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其分配制度是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由于它具有累积效应, 会造成占有它的私营企业主的财富的积累与劳动者贫困的积累。因此, 贫富的两极分化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3 提高劳动者报酬的途径

按生产要素分配其实质是效率原则的体现, 它有利于解放生产力,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它在讲究效率的同时却忽视了公平, 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社会问题。邓小平曾讲到:“效率与公平二者缺一不可。如果只讲效率, 不讲公平, 社会虽然拥有很多财富, 但是由于分配不公, 财富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大多数人则只能受穷, 两极分化严重, 贫富差距悬殊, 这样的社会不可能是社会主义社会, 而只能是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因此, 在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 要保持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 就必须更加注重公平。笔者认为: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一方面, 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相适应的, 我们必须坚持;另一方面, 它本身又存在某些缺陷会导致收入分配的扩大。因此, 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弥补它的缺陷。

3.1 加强税收调节功能

目前, 我国在对个人收入的税收调节方面, 只规定了个人所得税的超额累进税率, 起征点定在2000元;而且与之相适应的个人财产税并未开征。表面上似乎税收不断增加, 调节功能不断增强, 但是实质上上缴的个人所得税主要集中在工薪阶层, 这在客观上又会促使劳动报酬的再次拉大。笔者认为:应该随着经济的增长, 将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随着经济增长的比例调高, 并且逐步开征遗产税, 保证让更多的劳动者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 让富人多交税。

3.2 建立健全集体工资协商制度

所谓集体工资协商制度是指工会代表职工与资方谈判并确认一个劳动报酬的标准, 并报相关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备案;资方与劳动者之间再以这个标准为基础进行谈判确定最终的劳动报酬。这一制度的最大优点在于可以克服单个个体对抗整个集体的无力局面, 增强劳动者与资方的博弈能力, 使劳动者所获得的劳动报酬得到制度上的保障。

这一制度在国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非常流行, 然而在国内却被某些学者认为会严重破坏社会经济秩序, 影响经济的发展而被束之高阁。笔者认为:这是一个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统一的科学发展问题。集体工资协商制度在目前看来或许会增加某些劳资双方的对抗性因素, 一些地方政府可能会损失些引进外资的机会;但是通过某些对抗可以使劳动者增加自己的劳动报酬, 增强自己的消费能力, 从而有利于我国扩大内需, 实现经济的成功转型。从眼前看, 可能会损害一部分资方利益, 影响GDP的快速增长;但是从长远来看有利于让更多的人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实现经济的包容性增长。即便有些对抗性因素, 只要我们通过立法、执法加强引导和规范, 就可以使其破坏性控制在最小的范围。

总而言之, 在建立健全集体协商工资制度的过程中, 必须强化工会的作用, 增强工会的独立性。例如, 在没有设立工会的企业里, 引导企业自发的组建工会;出台各种行政法规, 可以将设立工会作为此行业的准入门槛;工会主席由第三方或者职工提名, 再由职工代表大会进行选举, 其薪酬由政府财政负担。这样将工会主席民主化、职业化, 才能更好维护职工的权益。

3.3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是政府向社会成员提供公共产品服务的一部分。其主要目标是为了保障社会成员的最低生活标准, 在公民年老、疾病、丧失劳动力的情况下, 有从国家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然而, 现实的情况却是我国的社会保障覆盖面很窄, 保障项目极其有限。一些经济学家们认为:目前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仍然很低, 如果照搬西方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方面会使国家财政负担严重;另一方面可能会出现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的养懒汉的状况, 从而会回到过去“大锅饭”时代。笔者认为:这些经济学家们的观点站在改革开放头二十年的角度来看并非无道理;但是近十年来, 我国经济增长迅速, 尤其是2010年前两个季度经济总量已超过日本稳居世界第二, 上半年的财政收入相当于2007年全年的财政收入总和,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劳动报酬的数量不断下降, 内需持续低迷。如果再以过去的经济发展水平来衡量现在经济环境, 无疑会陷入到机械唯物主义中去。因此, 我们必须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用发展的眼光来重新反思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依笔者之见,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不必太高, 以避免出现养懒汉的状况;但是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范围一定要宽, 以便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实现经济的包容性增长。

3.4 建立利润分享机制

以上的措施只是国家通过宏观调控, 在企业外部给予劳动者获得基本劳动报酬的保障;但是它只能保障劳动者获得社会劳动报酬的平均水平, 它并不能随着企业收入的增长而使劳动报酬获得成比例的增长。因此, 我们需要在企业内部建立起利润的分享机制, 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能够随着企业收入的增长而同步增长。

所谓利润的分享制度是相对传统的固定工资制度而言的。分享制度是工人的工资与某种能够恰当反映厂商经营的指数相联系。这里的“厂商经营指数”主要是指:“厂商的收入和利润。”这样, 工人和雇主在劳动市场上达成的就不再是规定每小时多少工资的合同, 而是工人与雇主在企业收入中各占多少分享比例的协议。这样的利润分配制度在我国呈现出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职工持股计划。企业将自己的股份售与自己的职工, 使职工能够在企业利润的增长过程中分享一定的收益。这样就可以使得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与企业的经济利润的增长相统一。然而, 目前在我国推行职工持股计划的企业相当有限, 而且只针对高管人员;另一种类型是在企业员工的薪酬结构中, 设置浮动工资这一板块, 将企业的利润增长与员工的收益紧紧联系在一起。目前, 这一利润分享机制在国内仅仅存在于某些利润率较高的大型非公有制企业。许多中小型企业还远远达不到这一要求, 仍然实行的是固定工资制度, 这就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被牢牢限定在一个狭小的范围, 导致劳动报酬落后于经济增长。

笔者认为:作为单个企业而言, 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一般不会主动建立起利润机制。对于政府相关部门来说, 可以出台些相关指导性文件, 引导企业建立起利润分享机制。通过扶持和宣传一批率先推行利润分享机制的企业, 使其在同行业中具有典型的示范作用, 从而带动一大批企业也建立起利润分享机制。

4 结论

我国目前出现的劳动报酬不断下降的状况, 是我们目前实行分配制度的结果。然而, 我们不能因此而抛弃它, 因为它是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发展状况相适应的。出现劳动报酬下降的原因, 是因为我们在分配制度的改革过程中相关配套措施的缺失所必然带来的。因此, 我们必须继续深化收入分配改革, 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实现经济的成功转型。

摘要:近年来,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2010年前两个季度的GDP增长已经超过日本稳居世界第二;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我国居民的劳动报酬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 为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增添了几分不稳定因素。本文从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入手, 剖析我国劳动报酬不断下降的原因,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劳动报酬,所占比,国民收入,两极分化

参考文献

[1]张建国.中国居民劳动报酬占比问题[J].争鸣园地, 2010 (46) :46-47.

[2]韩金华, 李忠华, 白子芳.改革开放以来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比重演变轨迹、原因及对策[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9 (12) :64.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4.

[4]樊勇.贫富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5]倪大奇, 王伯军.邓小平经济理论研究 (续篇)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上一篇:免疫参数下一篇:空调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