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教学的偏差

2024-08-17

物理实验教学的偏差(通用6篇)

物理实验教学的偏差 篇1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回顾物理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无论是经典物理学的建立和发展, 还是现代物理学的进展都与物理实验息息相关。因此, 加强实验教学, 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 在加强素质教育的今天, 显得尤为突出, 且更加重要。然而, 在现今物理教学中, 由于受“应试教育”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实验教学严重偏离了正常轨道, 影响着物理教学的健康发展, 到了应该立即大力纠正的时候了。

一、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偏差状况

1. 黑板上的实验

有的教师将学生分组实验的整个过程完全在黑板上讲解, 更有甚者直接用教科书讲解, 然后教师归纳出要点, 让学生死记硬背, 并选取大量的相应实验练习题进行强化训练。因此出现了“做实验不如讲实验”, “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偏差作法, 使实验教学在“应试”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2. 大屏幕上的实验

科技的飞速发展, 多媒体进入课堂, 使得部分教师过分追求、迷恋多媒体模拟物理实验。有的教师直接用物理实验教学课堂实录光盘或从网上下载的物理实验教学课件进行实验教学, 还美其名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学生仅仅成为大屏幕上实验的观看者, 只能感受到课件的神奇画面, 忽略了实验实际操作的本质。

3. 教师代替学生实验

为了省时省力, 将大纲要求的必做学生实验改成课堂演示实验。教师从学生分组实验仪器中拿出一套仪器在课堂上演示, 用演示实验代替分组实验, 教师的操作代替了学生的操作。本来是全体学生都要动手参与其中的实验活动, 变成了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教师虽然可以顺利而完美地将实验过程展示给学生, 但学生失去了亲自体验实验操作过程的机会。

二、物理实验教学偏差的根源分析

1. 高考实验题的引导作用

高考物理实验考题毕竟是通过解答试卷, 即笔试完成。尽管题型千变万化, 但是万变不离其宗, 内容也始终离不开大纲规定的、教科书上的范围。教师通过黑板上讲实验、学生背实验, 再通过大量的实验题反复巩固训练, 基本上可以达到高考应试知识水平的要求。

2. 对物理实验的不可替代性认识不足

实验教学不仅有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 加深对规律的理解, 增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直接培养学生用实验验证和探索规律的能力, 是其他任何手段不能替代的。

(1) 教师的功利思想。

准备一个学生分组实验, 教师需要事先熟悉实验器材、实验过程等, 需要花费比平时讲课一倍或两倍以上的时间和精力。一般学校, 把上实验课和一般课等同看待, 不多计工作量。另外, 实验课主要是学生活动, 教师在组织教学上还要比平时上课更多的操心费力。

(2) 学校的漠然置之。

对教师不组织学生实验的现象, 学校方面往往是视而不见, 置若罔闻。一是不做学生实验, 不用配备更多的实验室, 省资源;二是免得购进足够的实验仪器, 省资金;三也是最主要的是为应对高考, 教师讲实验、学生用笔做“试题实验”不影响高考升学率。

三、纠正物理实验教学偏差的有效策略

1. 改变高考物理实验的考试方式是纠偏的杀手锏

将高考物理实验的考试方式由单一的笔试变为笔试+操作技能, 即把考实验理论和考实验操作结合起来。考试成绩由理论考试成绩和操作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 二者的比例可为4∶6。操作考试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把实验操作能力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加以分解, 并按实验内容难易程度将考试分解为考基础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基础性实验一般以大纲中规定必做的实验为主;综合性实验考试是将不同的实验进行组合, 综合解决较复杂的问题, 要求学生利用基本实验手段去解决新的问题。实验操作技能考试 (考核) 的方式可以仿照各省市中考招生物理实验操作技能考试 (考核) 的模式, 由省或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 在高考前两个月实施。由于实验操作技能考试专业性很强, 需要制定详细的评分标准和事先培训物理教师等组成的专业监考测试人员。为了防止考试作弊, 可以在省内各市之间交换专业监考测试人员。

采用改变高考物理实验考试方式的纠偏方法虽然能一锤子定音, 快捷有效, 但操作方法很难, 操作过程复杂。

2. 营造物理实验教学的氛围是纠偏的基础

(1) 教育行政部门每年要对基层学校实验教学情况进行一次专项检查, 或者可以作为年度教学专项检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督导检查。

(2) 定期开展学生实验操作技能比赛, 对获奖者进行表彰, 对指导教师也要予以一定的奖励。

(3) 加强物理教师实验操作技能专题培训。虽然物理教师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教学理论和技能,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 实验方法和实验技术不断更新, 必然要求不断提高教师的实验技能和专业水平。要求物理教师必须达到要求的实验操作技能标准, 持证上岗, 不达标者不能再担任物理课教师。

(4) 每节实验课工作量考核计分系数要大于平时上课的系数。比如, 平时物理课系数为1.0, 那么物理实验课的系数可为1.5。

(5) 定期举行物理实验教学公开课比赛和教师实验操作技能比赛, 对获奖教师进行表彰, 纳入年度考核计分。

大力营造物理实验教学氛围的纠偏方法, 是渐进式的, 方法简单、便于操作, 但需要漫长的时间过程。

3. 推行“物理课专用教室”是纠偏的理想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学习物理知识需要从实验探究入手。所以, 要使所有的物理课都在实验室里上课, 即上物理课的教室就是实验室, 实验室就是教室。教师边讲课边实验, 边实验边讲课;学生边学习边实验, 边实验边学习。这样的学习环境, 不仅使学生学习到了物理知识,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创造能力。

实施“物理课专用教室”的方法是最理想的纠偏方法, 但需要足够数量的实验室和配备足够数量的实验仪器。

综上所述, 只有各方面形成共识, 齐心协力, 把物理教学真正移到以实验为基础上来, 物理实验教学的偏差才能得到纠正, 实现新的飞跃。

物理实验教学的偏差 篇2

体育分层教学中学生心理偏差的成因及对策

传统的体育教学通常采用班级授课制这一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特长的发挥和个性的发展.学生由于身心素质的`发展参差不齐,他们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而且差别较大,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有利于实现课程的基本目标,有利于扬长补缺,发展个性.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素质教育论坛 英文刊名:SUZHI JIAOYU LUNTAN 年,卷(期):2009 “”(12) 分类号:G80 关键词: 

中小学情感教学的偏差 篇3

关键词:情感,情感教学,情感偏差

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 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呈现出许多新的教育特色, 把“活”引到中小学课堂教学中, 让课堂“活”起来, 让学生在“动”中学习。而学习本身就是需要不断体验和文化熏陶才能得到学习成功的愉悦和发展的。因此, 在中小学教学中, 情感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青睐。但是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误区, 值得深思。

一、情感的内涵

《现代汉语词典》中, 对情感的定义是: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 如喜欢、愤怒、悲伤、恐惧、爱慕、厌恶等。而心理学上一般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 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1] , 情感可以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 因此情感的功能也相应地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是积极的情感功能,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认为合理、积极、健康的情感能使人们的思维、理解、记忆等智力活跃。二是消极的情感功能, 消极的情感往往会使人们思维方式固定, 理解与记忆能力下降, 从而导致身心不健康。

由情感的心理学定义进一步拓展到学习上, 情感往往是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2]

在教学中, 情感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情 (emotion) 、感觉 ( feeling) 、情绪 (mood) 、态度 (attitude) 等[1] 。学习者的情感状态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积极的情感能创造有利于学习的心理状态, 消极的情感会影响学习潜力的正常发挥。

结合情感的心理学和教育学定义, 我们不难得出以下结论:情感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教学技能和方法刺激学习者的感情、感觉、情绪、态度等, 从而使学习者个人需要得到满足的过程。

二、影响教学的情感因素

情感的好坏, 对于学习者的学习能力有很大影响。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凡是能使学生情感发生振动的事物, 就比较容易记住, 而且保持牢固, 有的甚至终身不忘。经过调查93%的学生认为学习积极性高时领悟快, 记得牢[3] 。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需要了解教学活动中的情感因素, 合理适当地运用情感教学, 使学习者建立积极的情感, 增强对知识的可接受性和乐接受性。

1.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因素

教材内容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人类的实践活动, 也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阶级、时代的要求编写的, 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教育者的意志。人们在实践活动过程中自然会伴随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体验, 而教育者在编写教材体现其某种意志的过程中, 也必然会流露出相应的情感, 这都将导致某些教材内容本身不可避免地蕴涵大量的显性或隐形的情感因素。

2.教师在教学中所体现的情感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情感现象与教材中所体现的情感因素有所不同, 教材是物, 而教师是人, 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人, 对周围学生都会施予情感上的影响。同时, 由于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其主导性地位决定了教师情感对整个教学中的情感活动具有更大的能动作用。此外, 教师作为成熟的个体, 其情感也相对成熟和稳定, 各种高级情感, 如道德感、理智感和审美感都达到相当高水平。这对教师在教学活动的重要情感地位上发挥积极作用提供了现实可能性[4] 。

3.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表现的情感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要素, 是构成教学活动中丰富而复杂的情感现象的又一个源点。他们也有情感, 也能接受外界的情感刺激, 并对周围的同学, 乃至教师施予情感上的影响。但学生与教师又不一样, 他们是教学的对象, 又是处在身心发展过程中的尚未成熟的个体, 在教学活动中更多地接受外界的情感刺激, 并进而促使其内部情感的形成和发展。[4]

三、情感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目前情感教学被大多数教师采用, 尤其是时下的“情境教学”“愉快教学”“成功教育”等模式。但是, 我们发现, 在运用这些教学模式的时候, 也出现了很多误区。

1.对情感教学含义的误解导致情感教学形式化

(1) 情感教学与意志努力是相互冲突的。

一般来说, 教师会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劳动, 必须要达到意志努力的参与, 强调轻松愉快的情感教学是无法达到目标的。这是对情感教学最为普遍的一种误解。事实上, 从学校教育要完成的内容看, 学习确应是长期的, 但不必是艰苦的, 特别是对于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来说, 完全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积极情感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事实上, 积极的情感, 如热爱、兴趣感等正是意志努力的主要动力之一。

(2) 情感教学即轻松愉快。

单纯把情感教学理解为“轻松愉快”也是片面的。尤其是现在的中小学教学, 经常能看见闹哄哄的场面;过分强调活动、游戏, 忽视文本知识。个别教师缺乏对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盲目追求形式多样、不求实际收效。这主要是由于追求形式主义, 认为教学方法多样化就能“搞活”教学, 缺乏对各个教学环节及教学各方面特殊性的认识。情感教学是一种教学改革的方向, 是一种提高文化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和手段, 但是和其他教学方法和模式一样, 它不是包治百病的良药。情感教学的实施也绝不意味着每节课的每时每刻都要使学生处在强烈的情感氛围之中。

2.“重智轻情”导致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不一致

(1) 情感教学内容比重失调。

一直以来, 由于升学以及各项考试制度的压力, 我们的课堂教学往往没有生机, 而英语课堂作为第二语言课堂更是如此。情感教育应包括道德感教育、理智感教育和美感教育三个方面。而现在中小学课堂中的情感教学往往片面强调理智感。理智感教育的比重在整个教学中最多。道德感教育和美感教育往往被忽视。

(2) 认知因素重于情感因素。

现在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中, 大多数课堂还是存在对知识点的灌输现象, 如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更多的是重视书本知识, 重视词汇、语法, 很少关注英语教学的实用性和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事实上, 英语是一门结合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的学科, 英语教学非常注重创设良好的情境, 需要建立在对英语的积极情感体验上。同样,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有些教师可能自身都没有很好地理解文章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也没有正确地把握其中的情感。因此, 教师只能用更多知识点的传授来弥补他在情感教学中的缺失。

(3) 忽视课堂的重要因素——教材。

除了学生、教师之外, 教学过程还有一个重要因素的参与, 即教材。一个教师对于教材的筛选, 可以看出他的教学方法。现在, 大部分教师的做法是“照本宣科”。书上讲的奉为“圣旨”, 自己对教材缺乏适当的筛选, 全部按照教师用书的步骤来教学。有些教师过分依赖于课本, 对学生缺乏相应的情感引导, 使得学生变成只会读书的“机器”。或者成为我们日常所说的“高分低能儿”。或者忽视教材本身所蕴含的情感因素, 一味地依靠教师自身去人为地、刻意地创造情感。

“重智轻情”导致了中小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不一致。而审视目前的课堂教学, 真正培养其情感素养的很少, 更多的是把掌握基础知识作为唯一的教学归宿点。

3.课堂教学中师生情感交流的缺失

(1) 教学评价语言单一。

据调查, 在英语课堂上, 我们听得最多的就是“Good”这个单词。大部分教师也认为自己说得最多的评价性语言就是“Good”。在课堂上, 如果评价不及时、不准确, 就会使学生产生焦虑感, 担心自己跟不上其他同学, 或者担心自己没有掌握知识;而评价语言的单调, 不能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 往往会使学生缺失成功的体验。

(2) 教师情感投入受其主观情绪影响较大。

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 对于学生身心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教师主观情绪积极时, 整个课堂的学习氛围就会很积极;反之就会使课堂教学索然无味。而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往往不注意自己的情绪控制, 把自己不良的情绪带入课堂, 影响到学生的学习, 影响到课堂效果, 甚至学生的身心发展。

(3) 师生互动中的无效情感灌输。

课堂教学是十分强调师生互动和情感体验的。实施新课程改革后, 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课堂教学情感互动的重要性。雅斯贝尔斯曾指出:“教育过程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 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一部分。”在实际教学中, 情感互动扮演了相当大的作用, 因为在课堂中, 教师是一种权威性的刺激物, 他可通过“沟通”、“评价”、“控制”的方式对学生的自我观念产生精细而深刻的影响。尽管有些教师不一定直接说出对学生的评价, 但是他在课堂上和学生交流时的言语方式、面部表情、体态变化、视线接触等等, 都能使学生获得有关自我在教师心目中的价值以及教师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方面的无数信息, 这是人性化的教学。

可是有的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情感互动时, 喜欢故作夸张的表演, 不是出自内心对学生的热爱, 有些教师表现出的“热情”令学生感到紧张或疲劳, 还有的教师不顾学生的感受, 只是进行单向的情感灌输。这些情感互动我们称为无效情感, 对课堂教学没有实际的意义。教学应努力把情感作为重要内容与目标, 把培养学生的兴趣、态度和自信心放在首位;把学生的学习策略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求学生学会学习、自我监控、自我评价;把文化渗透在爱国主义教育和增强世界意识之中, 加强对学生的品格、语言能力等的全面教育。[5]

在提倡素质教育, 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 作为教师应该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 从不同的角度整合各种教学方法, 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要真正做到从学生的实际身心状况出发, 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避免教学中的误区。

参考文献

[1]韩永昌, 符丕盛.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7.

[3]Arnold.Aflect in language learning[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4]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物理实验教学的偏差 篇4

教学目标犹如其他目标一样, 无非是人们做事之前的预想结果, 只不过, 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预期对学生产生的影响, 是学生通过教学所获得的变化, 即通过教学要让学生学会什么, 或肯说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

众所周知, 三维目标是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简称, 而关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什么, 它们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学术界虽有不同的阐释, 但比较有影响的观点却主张:“‘三维目标’是基础学力的一种具体表述。第一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意指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维目标‘过程与方法’的‘过程’意指应答性学习环境与交往体验, ‘方法’指基本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指学习兴趣、学习态度、人生态度以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对三维目标的这种解释看似清楚、明白, 其实, 并没有廓清三维目标的真正内涵, 因为凡是作为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类实践活动, 就势必蕴含着一定的知识与技能, 且这种活动必然发生于特定的时空之中, 并伴随着一定的“应答性学习环境与交往体验”, 也自然镶嵌着人的兴趣、态度等;而较精确的倒是作者从学科的角度对三维目标的补充解释, 即“任何学科的构成总是包含了知识、方法、价值这样三个层面的要素:其一, 构成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体系;其二, 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体系背后的思考方式与行为方式;其三, 该思考方式与行为方式背后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 ‘三维目标’不是学科之外强加于学科教学的价值追求, 而是学科自身内在隐含的价值:认识价值、社会价值、伦理价值。”也就是说。从学科 (或知识) 的构成上看,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来就浑然一体, 不可分离。如果这样看待“三维目标”, 那么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中, 不仅要清楚教会学生什么“知识与技能”, 而且要挖掘“知识与技能”背后的“思考方式与行为方式”以及“该思考方式与行为方式背后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但从目前一些三维目标的表述来看, 却存在着一些偏差。以下面的案例说明。

案例1高中物理:“万用电表各挡的工作原理及正确使用”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欧姆表和多用电表的制作原理。

2.过程与方法:动手操作, 学会用多用电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压、电流及二极管的正、反向的电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探索、发现、勇于创新的精神。

案例2高中历史:“先秦时期的浙江历史名人”的教学目标:

1.了解春秋时期吴越争霸的重要史实;简述越王勾践为富国强兵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感受勾践励志图强的精神。

2.了解伍子胥、文种、范蠡的主要事迹, 认识他们对吴越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

案例3高中化学:“金属的防护与回收”的教学目标:

1.复习和巩固工业冶炼生铁和钢的原理和方法, 引发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2.通过实验, 探究并掌握铁生锈的原因和防止铁生锈的办法, 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探索新知的经历, 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 体验探究的乐趣。

3.掌握废金属的回收利用, 使学生认识到金属生锈给国家带来的损失, 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

前两个案例皆源于教师撰写的第一手资料, 案例3则摘自研究者基于三维目标设计的教学目标表述的范例, 但无论是哪个案例, 根据主流的三维目标的界定, 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下列偏差。

偏差一:“知识与技能”表述得空泛、模糊, 具体表现是“状态动词” (了解、理解、把握、体会、掌握等) 使用过多, 而可检测的行为动词 (说出、算出、背诵、默写、画出等) 使用较少。比如, “理解并掌握欧姆表和多用电表的制作原理”;“了解春秋时期吴越争霸的重要史实……感受勾践励志图强的精神”;“掌握铁生锈的原因和防止铁生锈的办法……体验到探索新知的经历, 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 体验探究的乐趣”等。理解、掌握、了解、感受、体验等描述学生心理状态的“状态动词”不仅难以观察, 而且不同的人对理解、掌握、了解、感受、体验等也有不同的认识与评判, 从而对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就难以进行检测、衡量, 如此的教学目标设定岂不就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

偏差二:“过程与方法”的偷梁换柱, 将知识与技能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及其运用的方法偷换成了教或学的过程与方法。比如:“通过实验, 探究并掌握铁生锈的原因和防止铁生锈的办法, 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探索新知的经历, 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 体验探究的乐趣。” (教的过程与方法) “动手操作, 学会用多用电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压、电流及二极管的正、反向的电阻。” (学的过程与方法) 从而将三位一体的三维目标肢解、割裂开来。更有甚者, 将“过程与方法”等同于教学流程, 如:初中语文案例《三颗枸杞豆》的“过程与方法”目标为: (1) 初读课文, 解决字词; (2) 再读课文, 把握主旨; (3) 精读课文, 品味赏析精彩句子。

偏差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阐述得孤立与抽象, 脱离教学的具体内容, 孤立、抽象地设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而不知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镶嵌在“知识与技能”及其形成过程中的。比如:上文案例中“培养学生探索、发现、勇于创新的精神”, “认识他们对吴越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 “使学生认识到金属生锈给国家带来的损失, 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等, 这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本身并没有错, 其问题在于脱离了具体的知识与技能, 孤立、抽象地进行目标设定, 未能透视、离析出知识与技能形成中所蕴含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比如, “电子的发现”,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 至少具有如下意义:电子发现“打开了微观世界的大门”, 电子发现对于基本粒子发现的意义, 科学假说和科学方法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等。而那种脱离“知识与技能”的孤立而抽象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不是形同虚设, 就是人为地割裂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之间的内在关联。

从浅表或考试层面看, 似乎“知识与技能”最重要, 但实际上根据“四层面”和“四水平”的知识观, 恰恰是“知识与技能”背后所蕴含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更重要, 因为“知识与技能” (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 只有挖掘、洞察到“过程与方法” (方法水平) 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价值水平) , 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与技能”才能被激活, 才能真正转化为学生的学科素养。这也是三维目标的提出所蕴含的重大意义所在。

语文教学如何应对学生的情感偏差 篇5

学生的情感体验偏差的原因有三:一是缺少生活体验,感情上无法与作者沟通,难以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二是阅读欣赏水平还有待提高,无法领悟到作品的精妙之处;三是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比如受影视、网络“戏说”“恶搞”之风影响,有的学生把“戏说”“恶搞”当成一种时尚,想出风头,获得快感,导致思想意识出现偏差。

那么,教学时如何避免学生在阅读欣赏中情感体验出现偏差?当学生在阅读欣赏中情感体验出现偏差时,教师应怎样引导呢?

1. 了解时代背景,走进作者内心

语文教材中选读的文章,大多是思想性强、艺术性高的范文,但有的文章内容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有的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深沉、含蓄,学生在阅读时不容易进入角色,这时便需要教师在文本和学生之间“搭桥”。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可介绍文本或作家的一些背景资料,展示与文本有关的图片等,让学生了解作品是在什么时代背景下写出来的,作者的思想倾向和生活经历是怎样的,把学生的思维定位在文本所展示的特定生活场景中去解读文本。比如,教学《背影》这篇课文时,可以适时地告诉学生,扬州话里有“走局”(走运,交好运)之说,“局”者“橘”也,临行买橘、送橘,正蕴涵父亲希望儿子“走局”的殷切祝福,这不仅是物质上的关心,更是精神上的关爱。如果学生了解了这一点,了解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对“父爱”的感悟会更丰富一点,更深切一点。在赏析“望父买橘”这个片段时,就能理解父亲的行为方式,就不会认为这是“溺爱”,也不会联想到违犯“交通规则”,而会把注意力放在父亲过铁道买橘子时“探”“攀”“缩”“微倾”等动作描写中;会联想到月台高,父亲体胖,动作不灵便,买这几个橘子是多么不容易啊,进而感受到父爱的深沉。

2.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创设情境就是通过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表演体会情境,语言描绘情境,把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充分调动起来,将学生带入课文所设的情境之中。

巧妙导入是创设情境的重要环节。开课之初,教师要善于创设一定的情境,“未成曲调先有情”,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叩击学生的心扉,顺势进入课文,这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幅图画,一首乐曲,一段激情演说,都可以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

教学的其他环节也可适时创设情境。尤其是在欣赏文学作品最能打动人心之处,在学生的感情未能与作者产生共鸣而出现情感体验的偏差时,更应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比如,在教学季羡林的《永久的悔》这篇课文时,文章结尾处抒发作者的感情:如果知道母亲不能等他回来,作者说什么也不会离开母亲。就有学生认为“如果作者留在母亲身边,只能是一个普通的农民,我们国家就少了一位国学大师,幸亏他没有留在母亲身边尽孝”。当时有不少学生认同他的说法。这说明学生对作者因为无法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而产生的悔恨和留下的遗憾还没能深刻体会。这时,简单的说教恐怕难以生效,就需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如以“爱,是不能忘记的”为话题让学生诉说母亲对自己的点滴关爱;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唤起学生对母亲的思念。学生的情感升华了,作者的情感就能体会到了。情境创设使学生更快地进入角色,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 加强朗读指导,促进水乳交融

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具有移情作用,它不仅使学生体会到语言文字的精美,还有助于唤起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情感。比如,读《我爱这土地》会激起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爱;读《背影》会让学生体会到亲人间真挚的爱。读的过程,就是体会的过程,感受的过程,也是审美的过程。

朗读,有多种方式,有个别读、分组读、集体读、示范读、配乐读等。朗读,还要讲究时效性,应该有选择有目的地进行。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适宜朗读,特别是当学生在阅读中未能理解文章的写作意图,未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时,更应选择作品最能打动人心之处反复朗读,对课文大声地、动情地、陶醉地朗读是感悟文章思想感情的最好方式。教师应指导学生从朗读时语气的轻重缓急、声调的抑扬顿挫、表情的喜怒哀乐中,多角度立体化地感知文章。学生读懂了文章的意味情致,读懂了作者的感情起伏,读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就能沉浸其中,达到与作者、文本的水乳交融,进而领悟文章的妙处。

4. 利用生成资源,开展探究学习

由于欣赏水平的局限和心理发展的不成熟,学生有时会对文学作品进行穿凿附会的理解和评价。当学生的理解发生偏差甚至错误时,教师首先要保护学生发表见解的积极性,然后因势利导,把它生成有效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寻找依据,展开讨论,进行探究性学习。比如,学生对《背影》中父爱的理解出现偏差,可引导学生讨论:父亲如此关照已成年的儿子,是溺爱还是另有原因呢?讨论问题的提出,促进了学生与作者进行深层次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学生经过探究进而理解这种爱也是人之常情: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中光景惨淡,儿子便成了父亲晚年唯一的依靠和寄托,但为了谋生,父亲又不得不离开这依靠和寄托,依恋怜爱之情便会油然而生。于是,学生的内心也不由涌起阵阵感动。

在学生个性化阅读过程中,我们不能苛求他们的见解都正确,当然也不能对学生情感体验的偏差置之不理。对学生认识上的错误,教师要给予纠正,引导他们获得正确的结论。只要引导有方,学生的认识水平就会不断提高,其独特体验也会日趋合理。从这个角度看,课堂上的“突发事件”何尝不是一种教学资源呢?只要教师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保持沉着冷静的心理,修炼从容应变的教育智慧,也能化“错误”为美丽。

例谈文体的淡化与教学内容的偏差 篇6

以《老王》的教学为例。许多教师把这篇课文的教学重心, 放在分析理解“老王”这个人物形象上。主要的教学步骤和教学内容概括起来有以下两大方面:一是分析老王是怎样一个人。从老王的职业、身世、外貌、身体状况、居住条件、所作所为等来分析他的社会地位和道德品质。得出的结论是:老王是一个生活贫苦但心地善良的底层劳动者。二是分析“我”对老王的感情态度, 认为“我”对老王充满同情、悲悯和尊敬。在此基础上, 不少教师还进行拓展延伸:老王这样的人值得我们尊敬吗?现在社会上还有像老王这样的人吗?总之, “老王”是教学内容的主体, 理解“老王”这个人物形象, 是教学的主要目标。这样的教材处理和教学内容的取舍, 给人的感觉是《老王》是一篇小说, 作者的目的是塑造老王这个人物形象, 表达对老王的讴歌和赞美之情。如果单从教材编排的意图看, 教学内容侧重理解老王这个人物的教法似乎是无可厚非的。这篇课文在苏教版必修三第二个专题“号角, 为你长鸣”中, 属于“底层的光芒”的学习板块。这个专题的人文内涵是“了解底层社会人物恪守道德准则, 维护社会公正的品格, 从他们的人生追求和价值选择中, 认识人的尊严和崇高”, 应该说教师的教学内容和这里的人文内涵是一致的。事实上, 教参对这篇课文的“内容解析”, 也没有脱离把握人物形象这一点, 认为“这篇叙事散文, 是‘时代事件中的小插曲’。作者叙述与一位人力车夫的交往, 写底层劳动者在不幸的生活中不改善良纯朴的天性”。有意思的是, 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 (上) 也选了《老王》这篇课文, 教参对文章主要内容的理解, 自然也是如此, “这篇课文写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断……作者笔下的老王虽然穷苦卑微, 但是精神上没有受到污染, 他一本做人的道德良心, 是极其淳朴的好人”, 都是把对老王这个人物的理解放在教学内容的核心地位。但是如果我们从《老王》的文体出发, 细究文本, 就会发现, 这种理解与教学内容的设定, 与作者真正的写作意图比较起来, 不说是买椟还珠, 也一定是隔靴搔痒的。

《老王》是杨绛先生的一篇散文。作为一种以坦露自我、抒写真情为主的文体, 作品所写的关于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断, 所流露的对老王的同情和怜悯, 不过是文本的表象, 其真正的目的是通过回忆“我”与老王的“交往”, 来反观社会人生, 反省自己的人生哲学。我们知道, 杨绛的散文作品大都具有明显的“自叙传”色彩, 作者往往借对故人旧事的追忆, 真实反映世态人情和作者对人生况味的深刻体验, 同时也表现了作者高尚的人格和温厚的个性。

“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 我坐, 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这是作品的开头, 这个开头既揭示了“我”和老王之间的关系, 也奠定了全文的基调———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我们在课文里, 会处处感受到这种“疏离感”的存在。对于老王的个人信息, “我”了解得很多, 也很详细, 但老王却仿佛根本就不知道“我”的遭遇, 因而“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我”是老王的顾客, “我”的家在哪里老王自然非常熟悉, 但是老王住在何处, 却是“我”散步的时候偶然看见的, 而且老王“住那儿多年”的家“我”从未去过;老王生病了, 仍然惦记着送“好香油”和“大鸡蛋”给“我”吃, 但是老王生病期间, 我却从没去看过他, 甚至连他什么时候死的“我”也不知道;老王给“我”家送冰愿意“车费减半”, 送“我”的丈夫去医院看病“不肯拿钱”, 送香油和鸡蛋给“我”“不是要钱”, “我”却坚持一一把钱付清。可见, “我”和老王之间始终保持着一种距离, 始终有一层隔膜。

有了对全文基调的把握, 文中一些看似矛盾的地方就可以做出合理的解释。比如关于老王的一段外貌描写:

有一天, 我在家听到打门, 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 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 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 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色死灰, 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 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 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 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 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 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有论者认为, 这段文字“破坏了”作者对老王的“同情和怜悯”, 是“《老王》在情感上的断裂”, 因而是一处“败笔”。也有论者认为, 这种写法是“回避”了“俗套的路子”, “从美学上说”, 是“内心的美在外表的丑陋的反衬下, 更令人惊心动魄”, 具体地说就是“他的丑反映出他的病情十分严重, 同时又反映出他对别人的关心是无条件的, 丝毫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健康状况”。这两种观点看似截然相反, 但立论的前提其实是一样的, 即都建立在作品着重描写老王, 作者对老王充满同情、怜悯、尊敬和赞美的基础之上, 只不过前者是误读, 后者是为尊者讳罢了。事实上, 作者之所以对老王的外貌进行如此“可怕”、“丑陋”的描写, 只不过是作者当时内心真实感受的自然流露。因为对“我”来说, 老王永远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 “我”和老王之间更多的依然是顾客和车夫之间的关系。杨绛的散文, 总是以平和、自然、客观的笔调追念故人旧事, 以不惊之心、不惊之语, 叙写兴衰、荣辱、哀乐, 是一种有距离的冷眼旁观。因此, 当面对着有意无意“疏远”的对象时, 作者既不会去丑化, 更不会去美化, 只能是一种真实的、客观的描写。

当然, 也正是因为这种“疏离感”的存在, 随着岁月的流逝, 情感的沉淀, 当作者回顾那段特殊的岁月, 回忆老王的坦诚为人, 再回过头来反省自己的人生哲学, 作为一位温厚善良的知识分子, 是会感到“愧怍”的。我们从杨绛的回忆录《我们仨》中, 不难读到作家所秉持的淡定平和、宁静致远、超然物外、宠辱不惊的人生哲学, 闭门谢客、蜗居书斋、专心治学、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这种生存哲学虽然反映了知识分子“独善其身”的精神追求, 但同时也不免有着“冷眼旁观”的封闭自私。可以说, 在这篇散文中, “杨绛用无情的笔墨进行了自我解剖”, 让读者“领悟到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之深, 体会到一个坦荡真实的灵魂的自我反省和真诚忏悔, 感受到尊严和平等对人生的意义以及沟通和理解的价值”。而读者也正是从作者的愧怍和反省的勇气中体会到一种崇高的人格力量, 领略到抒写真性情的散文的魅力所在。而这也正是杨绛散文的特点之一, 那就是以人格美来吸引人, 以人格的力量来感染人, 她的人格美主要表现在“真诚”二字上, 在文中坦露出一颗真诚的心, “据事纪实”, 让读者自己去鉴别, 去品味, 可信度极高。“人品即文品”, 杨绛散文成功的艺术经验正在这里。这样看来, 将《老王》这篇散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为刻画老王这个人物, 把文章的主旨仅仅归结为对以老王为代表的底层劳动人民“在不幸生活中不改善良淳朴天性”的讴歌, 是违背作者的写作初衷的, 甚至可以说是将作者看得太浅薄了。而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 正与教师文体意识的淡化有关。

上一篇:旅游业资源下一篇:单芯片无线电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