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的规范性

2024-08-22

初中物理实验的规范性(精选10篇)

初中物理实验的规范性 篇1

实验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物理教学的基础,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方法和手段。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是物理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物理实验能力涉及物理实验观察能力、物理实验思维能力、物理实验操作能力 , 它是三种能力的综合, 而实验操作能力则是物理实验能力的核心部分。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2011年版)》(以下简称 《课标》)中提出“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落实物理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课标》中还明确列举了20个学生必做的实验项目。 基于此,我们策划开发《初中物理新课程学生必做实验标准示范》视频资源,策划的初衷旨在提供规范的实验操作,一方面可供教师规范实验教学,另一方面也可供学生反复研习,熟练实验步骤和实验过程。

通常我们对实验操作的直观评判标准是效果和安全。实验效果即有明显的实验现象,实验误差小;实验安全一般包括实验仪器的安全和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此外,兼顾实验效率,实验过程要易操作,尽量简约。那么, 实验操作的基本要求就应该包括实验现象明显、保证安全、易操作。

实验操作的规范一般是实验家(或工作者)的经验结晶,是对实验操作程序和手法加以固化的结果,与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的诀窍在一定程度上有相似之处。

一、如何理解规范性

1.实验操作规范不等于死记硬背

人们普遍认为,规范就是条条框框,学生则认为就是机械地死记硬背操作要点。这种观点是对规范理解不够的表现。规范既然是前人的经验结晶,必然有其科学性及合理性。学生应在实验过程中理解规范,而不仅是记住规范。比如“温度计的使用”实验:实验室用温度计要求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且不脱离液体读数,而体温计则可以脱离人体读数。如果学生了解了这两种温度计的构造, 就不难记住这一规范了。

2.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与变通性

我们认为,实验操作的规范不是绝对的,只要能满足实验操作基本要求的都可以是规范。在选题实施过程中, 关于“测量物体运动的滑动摩擦力”实验,我们没有采用常用的实验装置(如图1);而是采用了近年来被许多教师认可的另一种更合理的实验装置(如图2)。采用后者的优势:一方面,由于弹簧测力计固定,更便于读数;另一方面,相对滑动时木块相对桌面静止,木板是否匀速运动对滑动摩擦力的测量没有影响。

图2

3.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不等于唯一性

有些实验有多种操作方法,均可以达到实验目的。 比如测量不沉于水的不规则固体的体积时,我们提供了两种操作思路:可以用细铁丝压入法,也可以用配重法。 所以,规范性与多样性并不冲突,规范并不等于唯一。

4.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与安全性

实验必须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规范的操作可以避免危险的发生;而不规范的操作,往往可能存在危险的隐患。比如电学实验中关于电表的使用,如果接线柱接反或超量程使用,我们就会看到电流表指针反偏或偏出量程,造成电流表损坏,这些现象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规范操作的必要性。

二、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规范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规范涉及合理选择实验仪器、实验仪器的规范使用、有序组装实验装置、规范实验过程以及记录实验数据五个方面。

1.合理选择实验仪器

选择合适的实验仪器,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也是实验操作规范的一个重要环节。比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选择多大的电源,选择多大阻值的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选择多大的量程等,这对实验效果影响很大,这也是实验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2.实验仪器的规范使用

一些精密的实验仪器本身就有很严格的操作规范, 比如托盘天平的使用,学生在实验操作前,应养成先阅读产品说明书的习惯,了解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这既有利于实验的顺利进行,也避免了仪器的损坏。

3.有序组装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的组装应该分步、有序地进行。学生应养成根据实验装置图组装实验装置的习惯。比如“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实验装置组装的顺序依次为:固定铁圈的位置,放石棉网,放烧杯,固定温度计, 调整温度计的高度使其玻璃泡完全浸没水中,点燃酒精灯,移入酒精灯。

4.规范实验过程,明确实验步骤

每个实验都有一定的实验步骤,实验步骤是学生动手规范操作的要领,学生要分清操作要领的主次及先后。比如电学实验,对于电路的连接,应遵循从电源出发,依次有序地连接各电学元件。需要强调的是应尽量让学生理解实验步骤规范操作的意义,而不是记住实验步骤,只有对其理解了,才能长时间地记住。

5.尊重实验数据,如实记录

实验数据的收集是科学实验的最后一个环节,规范的做法是尊重实验事实,如实记录实验数据或实验现象,不可任意修改,更不可杜撰编造。对于不理想的实验结果,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分析整理,找到产生差异的原因,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其他方面的规范

除实验操作规范外,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规范也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重视。(1)细节上的规范:点燃酒精灯后用盛水的烧杯处理用过的火柴,用三角板检查平面镜是否垂直,调解天平时手扶仪器等。(2)语言上的规范:应尽量使用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最新物理名词,如用“弹簧测力计”而不用“弹簧秤”,使用“电阻箱”而不用“变阻箱”等。对于一些实验结果,也应本着尊重实验事实的原则,采用近似、大约等词使表述更科学, 比如“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实验,导体平行切割磁感线时,我们发现电流表指针略有偏转,此时应使用近似不偏离来记录实验现象。(3)书写上的规范:对于物理量、单位符号的正斜体、大小写均应严格按照规范书写,并尽可能地使用国际制单位。

总之,初中生正处于模仿能力较强的学习阶段,如果教师能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采用规范的实验操作、规范的语言及规范的书写进行教学,则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初中物理实验的拓展 篇2

一、实验内容的拓展

内容拓展是指利用现有实验资源对课本设置的探究内容做适当地增加,从而拓展出新的探究内容,拓展实验内容更有利于学生对平时学习中易错不容易理解的现象和知识有个直观的认识。下面笔者就以几个实验为例进行探讨。

实验一: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拓展:在平时的练习中,我们通常情况下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用幻灯机放映幻灯片时,银幕上出现的是正常画面,但若有一个小虫正好飞落在凸透镜镜片上,此时对画面的影响为( )

A.几乎无影响 B.画面上有只小虫 C.画面上有小虫,但不清晰 D.画面变得模糊

学生们都不明白,为什么答案会选A呢?于是在这节课上,当学生完成了课本上要求的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研究后,笔者要求让学生再一次让光屏上呈现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让学生用一块小橡皮挡住凸透镜的一部分,观察光屏上出现的像有无改变。学生会发现:光屏上的蜡烛的像没发生什么变化。接着,让学生用自己的手挡住凸透镜的一部分,并逐渐增大遮挡部分,学生会发现光屏上所成的像在逐渐变暗。正当学生感觉很奇怪的时候,笔者向学生提问:是什么改变了光屏上所成像的亮暗?学生们找到了问题的原因,在下次遇到这个问题时,印象就非常深刻,也就不容易做错了。

实验二: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拓展:在弹簧测力计使用时,我们经常会做到这种题目:某同学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某一物体的重力时,错将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N,则物体的重力为( )

A.等于8N B.小于8N C.大于8N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如果教师单纯对学生口述,说倒过来的时候由于不仅测量了物体的重力,而且测量了弹簧测力计自身的重力,因此测量的结果会偏大,学生很不能理解。笔者在实际上课时,在学生使用弹簧测力计来探究重力与质量关系的时候,此时学生们已经熟练地掌握了测量力的方法,在学生完成本节课的内容后,让学生将弹簧测力计倒过来,学生会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了!此时笔者向学生提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什么变大了?学生马上会发现原来是因为弹簧测力计自身有重量。

实验三:用天平测量质量

拓展:在平时的练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应将砝码放在天平的—盘。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右图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g。若调节平衡螺母前未将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则测量的结果—(填“偏大”或“偏小”)。

在完成了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以后,笔者要求学生在接下来的实验中将游码移出零刻度线一点点,调节平衡螺母,然后再测量刚才的物体,结果会发现所测示数偏大。

在称量物体质量时,学生不明白砝码为何“由大到小”加,于是笔者设计实验,要求让学生将砝码由小到大加。学生会发现,当把小砝码加完后,等到加上了大砝码又太大,当没有更合适的砝码选择时,自己就犯难了。此时学生会醒悟过来,把小砝码拿下来,重新先加大的,再一个个由大到小试过去,果然成功了!教师以教材实验为发散源,通过对课本实验的改进和拓展,激活了学生思维,培养了学生思维发散能力。

二、实验器材的拓展

器材的拓展是指对课本中提供的实验器材进行改进、更换或增减,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或使实验创设的情境更贴近学生实际生活。

实验四:探究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拓展: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器材:一盆水、音叉

操作:将振动的音叉放在水中,会发现水被溅出来,这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我们看到,当把发出声音的音叉放入水中时,顿时水面就溅起了水花。此时向学生提问:为什么会有水花?学生回答:是因为音叉在振动。声音是由于音叉的振动产生的这个结论就自然而然得出来了。

实验五:小孔成像

拓展:制作针孔照相机

器材:小纸杯、牙签、橡皮筋、透明塑料薄膜

操作:①用牙签在纸杯底部中心扎一个小孔。

②在杯口蒙上透明的塑料薄膜,并用橡皮筋扎紧。

③将小孔对准远处的物体,如一棵树(树的形状比较好辨认),观察薄膜上所成的像;比较像与物体的区别。

学生在完成这个小制作的过程当中是愉快而积极的。在制作过程中,有的成像不够清晰,进入小孔的光线太少,我就会指导学生将小孔稍微开大一些;在制作过程中有的学生用的纸太薄,进入光线太多,光屏上成的像就看不清楚,我会建议学生用厚一点的纸,如薯片的罐子等,效果非常好!这个器材在后来还可以改装成凸透镜成像的照相机,调节物距和像距,使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便于学生们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指出:凡是有发散性加工或转移的地方,都表明发生了创造性思维。我们通过对初中物理实验内容和实验器材的拓展,使学生对实验习题中未见过的问题陌生度降低,增强了学生对实验的识别和理解能力。

初中物理实验的规范性 篇3

1 健全实验室、仪器室的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中职校物理实验室的法规和依据, 是保证实验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为了加强对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管理, 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 结合我校实际, 制定了一套健全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包括:《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室工作规则》、《实验教师职责》和《学生实验规则》、《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制度》、《仪器借用制度》、《低值易耗品管理制度》、《仪器设备损坏赔偿制度》等。建立健全实验室计划总结、通知单、记录单等各种资料的档案。强化管理制度, 提高了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实验教学的开出率。

2 努力提高实验教师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

根据中职校发展的要求, 中职校实验教师应具有中职讲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实验教师必须在工作中不断加强学习, 及时“充电”, 逐步地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实验教师必须熟悉教材、熟悉仪器、熟悉实验, 对实验工作做到周密、细致、耐心。能密切配合任课教师搞好实验教学, 还能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实验教学研究, 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定期参加教育技术装备部门开展的新课程业务培训学习, 互相学习交流。积极开展实验学科的竞赛活动、实验教学研究活动, 多总结经验和撰写论文等, 不断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和实验操作技能。

3 强化仪器日常管护

物理仪器按力学、电学、光学等分类

1) 力学仪器:防变形。光滑木板、斜面仪、摩擦计、直尺、金属量具 (如内、外卡钳、游标卡尺) 要注意防变形, 弹簧、发条、传动皮带用后要解除张力, 机械秒表要待走完后才能入柜。防高温 (强光) 室内温度宜控制在10~30℃。防生锈。如游标卡尺、千分尺等机械仪器的金属部分可涂中性凡士林, 旋钮部分涂黄油, 运动部分擦机油进行保养。防灰尘。仪器表面有灰尘, 既不美观, 又影响其使用性能, 必须勤观察、勤动手擦洗。防受潮。室内相对湿度一般控制在70%左右, 金属仪器受潮易变形, 必须注意观察室内干湿计读数, 适时通风。

2) 电学仪器:防潮。如电子仪器、仪表应放在干燥箱内, 并保持室内干燥、涂上防护油, 每月还要通电一次 (激光管同此) 。防尘。如静电仪器有灰尘, 会影响绝缘性能。防磁。不能把磁铁与金属类仪器混放在一起存放, 特别是电子仪表、仪器, 以免影响这些仪器的性能。防消磁。如磁铁在保管时磁路要闭合, 条形磁铁、条形磁铁成对地按N, S极相对平放, 蹄形磁铁U形口置放铁片也可形成闭合磁路。防震。如示波器、灵敏电流计、伏特表、安培表等电子仪器要轻拿轻放, 更不能摔跤。防爆。如蓄电池充电时, 必须看护, 实验用小灯泡必须注意使用寿命, 以防出现意外爆炸。防腐。如电学仪器要注意防止酸、碱、油等腐蚀。此外, 用电池的仪器使用后必须取出电池, 仪表使用后开关应复归“零位”。

3) 光学仪器:防尘。保证透光度, 一旦发现玻璃表面有污渍, 要用干净软布蘸少许酒精擦除。

4 建立自主活动实验室

中职校具有办学形式灵活, 渠道多的特色。既有传统的物理教学, 还有相关的电子电工、机械模具、数控等专业。建立自主活动实验室, 能满足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 提供物质条件和活动场地。建立自主活动实验室物质的配置主要分四类: (1) 材料类。在实验室内配备各种钢铁、木材、塑料的板材、线材, 以及铁钉、黏结剂等基本材料和各种能为教学服务的其他材料。 (2) 零部件类。主要包括各种电子元器件, 如各类的电阻、电容、线圈、硅钢片、连接线、板、开关等。 (3) 机械元器件类。如螺栓、螺母、轴承、从废旧自行车、摩托车拆卸下来的各零部件等。 (4) 工具类。如削切工具、紧固工具、打磨工具、钻孔工具、弯曲工具、焊接工具等。室内配电到位、有信息端口等。

完善现有仪器设备设施。一是仪器种类和数量要适应教学需要。二是增加一些仪器门类, 如能否考虑把GPS、激光测速仪、速度计、加速度计、手机、电冰箱、洗衣机、电话机、照相机、电视机、微波炉、电脑等现代社会普遍运用的仪表、器件做成壳体透明、系统分立、结构明了、可供演示和观测的形式配备到实验室中。同时可以收集些教师家中不用的、被淘汰的以及破旧的家用电器, 供学生们自行拆除等。三是积极推进数字化实验教室的建设和普及工作, 提高实验门类的拓展空间和实现精确实验和实验数据的科学处理和展示。

5 以学生为中心, 改变实验室管理方式

当前, 实验室的管理方式基本上是围绕完成教学计划设置的, 基本上是按任课教师的教学计划按部就班地开展工作。因此笔者认为在管理上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改封闭式管理为开放式管理;实验教师上班采取轮班制, 保证课余时间开放。学生随时都可以到实验室做实验, 实验教师一方面指导学生实验, 帮助学生完成相关的实验操作问题;另一方面, 调查学生对实验掌握情况, 鼓励他们大胆实验, 克服畏惧心理, 开展创新实验。为了巩固实验内容, 实验教师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实验活动, 例如科技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比赛及科普讲座、天文现象观测、家用电器维修、发明与专利讲座等。充分发挥实验室的独特作用。开放了实验室, 学生可以利用自习课、课余时间到实验室做自己感兴趣的实验。为了让学生更好更多地应用所学知识, 配合机电组的专业教师, 成立课外“电工兴趣小组”和“电工服务队”, 利用课外时间开展活动。例如, 参加“电工兴趣小组”的同学, 通过对特殊的二极管的测试、电容、电感质量的判别、示波器的使用, 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这一方面更加强化了学生对实验器材、仪器的操作能力;另一方面也为制作电子调光电路、电子门铃、电子点火器及电路小制作做准备。参加“电工服务队”同学到公务场所, 开展义务为居民修理小样电器, 如吹风机、电饭锅、门铃、上门检测线路、安装日光灯等, 深受广大居民的好评。不仅增强了基本技能, 提高了知识运用能力。而且也增强了社会实践能力。

6 采用新技术, 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

实验室信息化是指在传统实验室的基础上, 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等, 将实验室中各种实验资源进行处理, 并通过计算机进行开放式管理, 使管理工作更加方便有序的过程。信息化管理后的实验室是集实验教学、仪器药品管理、实验室资料管理、实验室开放管理等为一体的管理系统, 它改变了传统实验室繁琐的管理方法, 实验室达到了自动化运行、信息化管理和无纸化办公的目的。所以, 在配备了现代化管理软硬件的中职校, 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 以实现提高实验室管理的工作效率, 达到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 我们要让实验室成为学生开展各种科学探究活动、提高实践操作技能的主阵地, 真正使实验室成为学生操作的课堂、表演的课堂、讨论的课堂、探究的课堂, 实现管理出效益, 达到实现职业中专学校教育的整体目标。S

摘要:物理实验室是中职校的基本办学条件之一, 是开展物理实验教学以及机电专业课教学,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场所。实验室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于教学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亦体现了中职校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实验教学,创新

参考文献

[1]王蓉.浅谈物理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J].实验教学与仪器, 2008 (9) :53.

[2]周西岳.新课程背景下物理实验教学设备和管理体系的构建[J].实验教学与仪器, 2008 (5) :51.

[3]简胜昔, 黄双.严格实验室管理是搞好实验教学的关键[J].实验教学与仪器, 2009 (10) :57.

[4]黄志善.中学物理实验器材的管理[J].实验教学与仪器, 2009 (12) :54.

初中物理实验的发展趋势 篇4

改革的宗旨是让学生觉得物理实验无处不在,让物理实验不限时间,不限空间地在学生中“悄悄地”进行。

第一,把一些物理实验器材放在学生触手可及的地方,我们在教室设置一个小小的实验平台,在上面放一些师生的自制实验器材,教师鼓励学生创造自做各种小实验,比如放一些自制望远镜、自制温度计、自制磨擦起电的器材、自制土电话等,学生在小学做的照相机、万花筒等器材都可以放在实验平台上,这样既方便学生随时研究、探索这些实验,同时又能激发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第二,最主要的是打破现在物理实验室的管理方法,成立一个实验室“超市”,把所有各种实验器材摆放出来,包括做实验的辅助器材,同时每一个实验台上配备一张使用说明的小卡片,可以把一些较难的实验和一些有危险的实验放在“雅间”,在“雅间”安排实验教师指导前来做实验的学生。实验“超市”对学生全天开放,这样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随时进来参考使用说明的小卡片“摆弄”这些实验,逐渐地学生由“摆弄”这些实验到研究这些实验,从中发现的问题如果不理解可以请教“超市”里实验教师,直到理解掌握。个别实验可以让学生拆开或组装,比如把电动机模型的各部分拆开摆放,让学生自己动手组装,在组装过程中了解哪一部分是磁铁,哪一部分是线圈等,在学生研究的这些实验中,有的实验还可能没有学,但学生会操作后再在课堂上学习原理就容易的多,这样不仅激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同时降低教学难度,在学校形成浓厚实验氛围。一些伟大的科学家就是通过不断实验做出重大发明。

第三,设置一个意见栏,征求学生改进各种实验的意见,让学生感到是在进行科学探究、科学发明,增加自信心,发掘学生潜在的能力,不断鼓励学生他们可能是牛顿第二、焦耳第二,他们的前途充满光明。

第四,建立一个维修台,聘请一些有能力的学生义务维修实验器材,较难的由教师维修,在此过程中学生可进一步了解实验器材的构造和原理。

随着科学的发展物理学所研究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所研究的物理问题越来越深入,教师所起的作用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在学生探究科学的道路上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初中物理的虚拟实验 篇5

为了贯彻基础教育改革, 教育部制定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实验稿) 》。从《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实验稿) 》的基本理念中可以看出, 注重全民素质的培养并且要求教学中有真实的情境, 有科学探究的环节, 有多种学习方式, 有评价反馈。这对于传统的教学资源来讲无疑是一个挑战, 而利用信息技术的虚拟实验资源, 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 可以弥补常规教学的不足。

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物理实验不仅是物理学发展的基本动力, 还是物理教学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手段。物理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给学生学习物理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物理知识, 掌握学习的方法, 培养实验能力, 形成科学的品质。传统的物理教学以学生掌握和巩固知识为目的, 对实验在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综合科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 因此实验教学基本上以教师为中心。演示实验主要是教师做、学生看;分组实验则让学生按教师设计好的方案进行, 缺乏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活动。而按照新的课程理念, 演示实验应该重视学生参与, 随堂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则要尽量采用探究式, 让学生真正进入科学研究的状态, 扮演研究者的角色。这就要求实验不能只限于教科书规定的有限几个, 而是要根据探究活动的需要, 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进行实验活动;学生可以尝试自己设计实验、选择仪器、收集数据、归纳并总结规律。但是在真正的物理实验教学中, 按照新课程理念开展实验却存在多方面的困难, 如实验设备资源紧缺, 实验室资源更新换代慢等现状, 很难满足新课标的要求。

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整合, 可利用视听资料、网络资源等加强实验教学与社会、生活、科学技术之间的联系, 信息技术的交互性和超文本链接优势, 又为“师生互动”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在实验的不同环节, 信息技术都可发挥独特的作用:在观察环节大大扩展实验的可视性和可重复性, 在数据采集环节使物理量的测量不但简单方便, 而且精度高, 在数据分析环节则让学生从机械、繁琐的数据处理过程中解脱出来, 投入更有创造力的方面。因此, 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可以实现物理实验教学的新要求。

三虚拟实验简介

虚拟实验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 以计算机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依托, 而建立的一种新型实验教学系统。虚拟实验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实现各种虚拟实验环境, 实验者以交互的方式进行实验操作, 可以像在真实的环境中一样完成各种预定的实验项目, 最大限度地模拟真实实验的场景, 并提供与实际实验的操作方法相类似的实践体验。作为传统实验教学的一种有效的补充, 虚拟实验教学已经成为加强实践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它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传统的实验教学, 而且可以克服传统实验的各种制约和弊端, 从而有效地解决目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达到优化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虚拟实验概念的提出至今仅十几年, 但因其诱人的应用前景, 各国均在大力开发, 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目前国内外开发的虚拟实验平台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演示实验, 另一种是探究实验。演示实验主要是用来给学生演示一些实验现象, 一般不需要学生动手控制;而探究实验则要求学生进行多方面探究性学习, 一般都需要学生动手控制, 对于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 学习科学研究方法,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等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

四结束语

目前, 初中物理虚拟实验平台已在全国部分中学开始使用, 笔者也深入了解了物理实验课堂调研物理虚拟实验平台的使用情况, 调研结果表明, 该实验平台的使用效果还不错, 基本实现了研发时的预期目标。当然在学生使用的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 我们和合作学校开展了长期合作, 会不断地完善虚拟实验平台的功能, 以期待最大限度地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虚拟实验是对真实实验的模拟, 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真实实验设备硬件不足的现状。但是虚拟实验绝对不能完全取代真实实验, 因为学生在真实实验中可以锻炼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 而这正是虚拟实验所没有的。因此,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 虚拟实验应以真实实验为依托, 真实实验也应以虚拟实验为手段和辅佐, 做到虚中有实、实借助虚, 使虚拟实验与真实实验在实现物理实验教学目的方面相得益彰、优势互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廖伯琴、张大昌.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实验稿) 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

初中物理实验技能的培养 篇6

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是物理实验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实验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科学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应当重视学生实验技能训练过程的教学.

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包括:仪器使用、观察与测量,收集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从数据提出结论并对结论加以讨论,完成实验报告等.实验技能是物理实践的基础,实验技能训练是培养学生手脑并用能力的基本途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一、统观教学全局,明确技能要求

学生的物理实验技能是通过一个个实验、一件件仪器、一项项要求逐步的训练出来的.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容易注重这些各不相同的实验,仪器、要求.教师如果不能够从教学的全局把许多似乎孤立的实验联系起来,就很难确立一个整体的技能要求和有效地实施技能培养的方案.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清楚,每一种教学仪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共有多少次训练机会,每次训练应当达到什么样的要求,这些统观全局的要求,对规划实验教学,改进实验教学和指导实验技能训练有重要的作用.

为了使实验技能的整体要求落到实处,还需要在统观全局的基础上,制定每一个学生的教学目标,其内容包括:(1)知识目标(2)技能目标(3)其他方面(包括非智力因素)的要求.

二、激发学生参与实验技能训练的积极性

一般来说,专门的基本技能训练性的实验比较乏味,因此要激发学生积极地参与实验的兴趣.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和求知欲

如,在声音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己拿尺子在桌子边上做,用尺子测量长度,温度计测量温度,特别在温度一节中,可以用双手分别放到热水和冷水中,而后在放到同样一杯温水时的感觉是什么?这样可以大大的激发学生的兴趣.

2. 以巧妙地实验方法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物理实验中有许多巧妙地构思,当学生理解了这些巧妙之处时,就可以唤起一种美的享受,即使是平淡的过程也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如,测量学生爬楼的功率,让学生亲自爬楼,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性,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可以激发他们持久的实验学习动机.

三、遵循技能形成规律,培养学生实验技能

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形成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认识和定向阶段,动作的联系阶段,动作的协调和完善阶段.

1. 认识和定向阶段.

学生开始接触仪器会紧张,动作不协调,慌乱中伴有多余的动作,操作的进展慢,对自己的错误动作很难察觉,为此,教师应当给学生系统的知识和进行规范操作示范.引领学生观察,给学生示范的机会.

2. 动作的联系阶段.

通过学生的多次操作训练,学生已能独立、正确、连贯的完成一系列动作,而且能够表现出一些微妙的操作技巧.

3. 动作协调和完善阶段.

经过前两个阶段的训练,学生不仅动作协调规范,而且还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技巧,总结出一定的成功经验并有较高的实验技能.

初中物理实验的创新教学 篇7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思路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一部分,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根据教学研究,初中物理内容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不少学生认为物理知识晦涩难懂,学习积极性较低。另外,有的教师不注重实验方法,实验教学呆板僵化,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创新实验教学,以便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如何开展实验教学?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一、以生为本进行实验创新教学

初中生的各方面素质有待提升,所以不少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都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实践,生怕不小心,损坏了实验器材,常用讲解法教给学生间接经验,或者在班上做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过程。这就造成学生对物理现象的一知半解。初中物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初中生正处于抽象思维的发展阶段,抽象思维水平较低,难以体会其中的物理知识规律,更难以把握相关的思想方法。

教学活动是围绕学生进行的。在物理中有大量的知识是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的。学生刚接触物理的初中时期,通过参加物理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教师不能因为担心学生完成度不高,或是担心损坏实验器材就不让学生自我实践,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主体就要转变教学模式,教师要从“主动教”转化为“启发和引导”学生学,让学生从“被动学”转化为“主动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二、创新实验教学方式,提升教学实效

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一定要使用教材上的实验器材或实验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创新实验思路,完善实验过程。

1. 启发式实验教学

启发式实验教学,要求给学生发展的空间,实际教学中,可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实验中理解物理原理。笔者在人教版初二物理第十章《浮力》教学中,进行了“探究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笔者让学生准备自己喜欢的容器,同时也为学生准备铝柱、铁柱、弹簧钩、盐、砝码等实验设备,并为同学们设计了这样几个探究问题。

(1)浮力大小和物体的质量有关系吗?

(2)实验中,选用不同的液体时,相同质量的铁块和铝块哪个受到的浮力大,你能解释原因吗?

笔者让学生自备容器,使用烧杯向容器中注入相同体积的水进行实验。这样的目的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对实验产生期待感。同时通过问题引导,帮助学生理清实验的关键点,让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

2. 创设适当情境,提升教学质量

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习相关的物理知识。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实验,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笔者在教学“声音传播”时,遇到了难题,学生没能理解掌握“回声”问题的计算方法。为此,笔者带领学生完成题目:一艘船的航行速度为8m/s,在行进路途中,轮船鸣笛,3s后有回音传来,求:这艘船距离障碍物多少米?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只想到声音传播过去的时间,不理解声音传回来的时间。

笔者让学生选择实验地点和实验器材,模拟船航行的情境。学生选取学校外侧的围墙为实验地点,准备测量仪器:米尺和秒表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让学生自主实验。通过测量,学生发现他们在距离围墙340m远的位置发出声音,需要近2s的时间,声音会回传到自己的耳朵。学生很快就明白了声音回传也需要时间,进而有效掌握回声问题的分析解答方法。

3. 加强应用性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为此,在学生学习了课本知识后,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兴趣活动社团,搞一些小发明创作竞赛,举办一些实用物理知识竞赛等,采用不同的方式,去鼓励学生想、做、思考,从而开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学习了简单机械原理后,可以和学生一起拆装改装自行车;学习了用电常识后可以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自行设计特色的实验电路,还可以带领学生安装实际生活电路,等等。

参考文献

[1]樊建安.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1).

初中物理实验的新考法 篇8

一、由单一知识向综合型转换

这类题目并不是单一地考查某个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数据、实验过程和实验步骤, 也不是采用以往考查初中物理实验的“按图连接”或“按图组装”等方式, 而是以初中物理实验中最基本的知识为基础, 以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导向, 充分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理解应用和构成完整知识结构的能力。

例1 (江西中考题) 如图1所示的电路图中, 标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 闭合开关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 电流表的示数变_____, 电压表的示数变_____, 电灯的亮度变_____。

二、由给出结论向分析归纳型转换

这类题目立意在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不是单一要求学生记住某一实验的结论来填空或选择, 也不是让学生记住整个实验过程, 而是创设一定的实验情境 (如实验为了研究什么?实验中如何进行研究?研究中注意些什么?实验得出了什么数据或现象等) , 给予学生合适的信息, 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 分析归纳总结出正确的结论。这也是近年来出现的新颖题型,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分析、理解、归纳等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2 (河南中考题) 某同学在做研究影响物质吸热多少的因素实验时, 得到如下几组数据:

分析表中第1次和第3次或第2次和第4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

分析表中第1次和第2次或第3次和第4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

三、由笔试向动手型转换

这类题目改变了以往单纯以笔试实验题为考查的方式, 要求学生在考场上使用适当的实验器材直接动手进行有关的实验, 这样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 又考查了学生的动手动脑动眼的技能。这类新型实验试题的出现, 是近年来中考实验试题的一个重要的变化特点, 我们在实验教学中应充分的重视。

例3 (湖北中考题) 请你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下表所示表格的大小, 并将测量结果及计算值填进表格。

四、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换

这类开放性的实验题, 题目突破了以往的给出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实验器材, 让学生按指定的实验过程进行操作的考查方式, 而是要求学生自己确定实验目的、自己分析实验的原理, 自己设计出实验方案, 自己选择适当的实验器材, 制定出实验操作步骤, 自己记录实验数据和现象, 并能根据实验数据和现象总结归纳出结论, 然后能进行交流和分析, 且实验方案不限定, 体现了开放性和灵活性, 从学生的设计中能充分反映其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这类试题对素质教育的深化、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也是与我们的新课程理念一致的。

例4 (山东中考题) 给你一把塑料直尺, 还可配用其他必需物品, 请按要求做出三个小实验, 并将实验简要过程和实验说明的物理现象或规律填入表格中:

五、由过程向方法型转换

以前的中考试题对科学方法考查是很少见的, 而近几年此类题型已经成为中考中的新题型, 同时也是我们研究物理的重要方法。这些题型立意新, 综合能力要求强, 主要考查学生在物理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法, 这也是近年来中考物理实验题的新导向。这类题目注重的不是实验结论, 而是实验过程、实验方法和实验手段, 如果学生没有真正理解方法实质就很难有效地完成这些实验题, 这也正是当前实验教学的弱点之一, 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教学和引导。

例5 (广西中考题) 下表是某同学做“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记录。

(1) 分析比较1与2的实验数据, 可得出的实验结论为_____________。

(2) 分析比较_______的实验数据, 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压力相同时, 接触面越粗糙, 滑动摩擦力越大。

六、由常规实验向探索型实验转换

这类探索型的中考实验题, 不是简单地将课本上的某个实验改变几个数据或简单地考查一下实验器材、实验过程, 而是要求学生将学过的知识迁移到实际问题中并能进行综合运用, 重点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能够根据题目提出问题, 自己选择方法,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收集有关的资料和数据, 分析和论证相关的物理规律, 给学生更大的发挥余地。这一类探索型实验题目有效地考察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为避免对物理实验生吞活剥、死记硬背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例6 (江苏中考题) 假如由你来设计一座用大理石建造的纪念碑, 在设计时, 你需要考虑这座纪念碑对地面的压强大约有多大?那么你应该用什么原理、收集哪些数据来进行估测?

七、由连线向判断型转换

这类型的题目能够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 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 也是我们现阶段教学中的弱点。此类型的题目既是判断型实验题, 又是开放性试题, 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这一类实验试题的出现, 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更加重视对学生分析错误和判断故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例7 (河北中考题) 在图2所示的电路中, a、b、c、d为四个接线柱, 闭合开关后灯不亮, 已经确定是由于灯泡开路或短路引起的。在不允许拆开电路的情况下, 请你用一个电压表或一个电流表分别对故障进行判断, 把方法和判断结果填入下表中 (每种电表各填写一种方法) 。

八、由部分实验向报告型转换

撰写实验报告是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 也是新课标准所要求的基本理念, 初中学生能否写出一份全面而合理的实验报告也体现了实验者的能力和水平。这类型的实验题, 可以给学生一份不完整的实验报告, 真实地再现实验过程, 综合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操作的步骤、数据的记录和分析结论的能力, 也代表了近年来中考物理实验题的一种新的变化趋势。

初中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 篇9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地位与方法;提高学生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222-01

众所周知,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教学必须以实验为基础。在我国历来的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中,都十分强调这一观点。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实验教学得到逐步加强,但是总体来说,在普通中学物理教学中,实验仍是薄弱环节,它极大地影响着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与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很不适应。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教师的教育观和实验素质是很重要的因素。因此,对教师和实验人员而言,有必要改变教育观念,从更深的层次认识物理实验的地位和作用。

一、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在物理教学中运用实验的目的主要在于给学生学习物理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物理知识和发展能力,促进学生科学品质和世界观的形成;同时,通过学生的观察实验,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能力。中学物理教学必须以实验为基础,这是由实验本身的特点及其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所决定的。

二、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1、物理实验本身就是物理学的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物理学的任何一部分内容的结构及其发展都可以分解为三种因素:实验,物理思想和数学。可见,实验内容本身就是教师要教,学生应该学的重要内容。

2、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是物理概念,规律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基础。离开了实验的物理教学只能是"空中楼阁",即使照本宣读,在黑板上做实验,也不过是"纸上谈兵",而且会把本来生动的,丰富的物理知识变成一堆枯燥难懂的材料,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3、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保证从教师的演示,示范和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中,学生可以从中学到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可以发展能力,培养良好的实验素质。这是实验的任务也是教学的任务。由此可见,不做实验的物理教学是没有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不做实验的教师是不负责任的教师,不具备实验条件的学校是不合格的学校。

三、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方法

1、实验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实验方法是人们根据研究的具体目的,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人为地制造,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使某些现象反复再现以便让人们反复进行观察研究的一种方法。实验方法的优点是能将复杂的条件进行简化和纯化,借助仪器设备,突出研究对象的主要因素,排除次要的非本质因素,创造一个恰当的实验环境,使需要认识的某种性质或关系以比较纯粹的形态表现出来,以便人们能比较容易比较精确地发现规律。

2、实验是教师教物理,学生学物理的重要方法通过观察与实验。使学生知道科学家探索发现物理规律的过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要做到这一切,离开了实验,不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是不可能的。要让学生像物理学家那样去探索物理世界的秘密,就应该让学生像物理学家那样,主要靠观察,实验和思考去探索,去学习,把实验当作物理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四、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载体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物理知识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和思考得来的。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教授学生物理知识过程中,如能正确的演示或指导学生实验,对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可以起着很大的积极作用,同时还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以及培养学生严谨,求是的科学态度,所以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而且相当重要的环节。好的教学方法需要通过适当的教学手段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实验,直观具体,形象生动;实验教学,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适合学生的心身特点,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实践证明。

五、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1、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实验具有真实,直观,形象和生动的特点,易于激起学生兴趣对于中学生,物理实验有很强的吸引力,极易唤起他们的直接兴趣。学生观察实验,自然也会产生自己动动手的欲望。设法让学生多动手做实验,不仅可以满足学生操作的愿望,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不断体会和尝到“发现”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获得成功”后的喜悦。

2、创设学生有效掌握知识的学习环境

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学成绩,关键是学习兴趣的培养,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的培养离不开实践和实验,一个人只要有了兴趣,他就会进行创造性的学习,能力也会随之提高。在课堂上让学生较多地动手多做实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使学生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物理概念,掌握规律,从而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3、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

实验能够创造最确实,最少受干扰,并保证过程以其纯粹形态进行的物理环境。它创造了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蕴藏着极其活泼的因素。验证法,是一种推理,判断在前,实验验证在后的研究方法。也就是在已知的物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经过推理,做出假设和预言,并通过实验来检验其真理性,从而得出可靠的结论。

4、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质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的指导策略 篇10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识量筒, 会用量筒测液体体积和测小块不规则固体的体积;进一步熟悉天平的调节和使用, 能较熟练地用天平、量筒测算出固体 (如塑料块) 和液体 (如盐水) 的密度。2.过程与方法:在探究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过程中, 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体会占据空间等量替代的方法。

教学过程:量筒的使用:1.如何测密度: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就可以由公式算出物体的密度。出示正方体塑料块, 学生可用刻度尺测量, 通过计算得出。老师启发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如果是液体或固体的形状不规则体积如何测量呢?例如医院里护士如何量取药水?学生用注射器, 注射器上有刻度。老师在实验室中用标有刻度的容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2.观察量筒:老师引导学生看书, 观察量筒。3.指导学生正确使用量筒: (1) 阅读书上提出的注意事项。 (2) 指出液面应看凹形底部。 (3) 指导学生测量液体的体积。 (4) 指导学生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使用课件“量筒的使用方法”。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老师测量盐水和塑料块的密度。测量盐水的密度要先测什么?学生讨论得出: (1) 盐水的质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空烧杯的质量。 (2) 盐水的体积:烧杯中盐水倒入量筒中, 老师引导如何设计实验表格。学生设计实验表格, 学生通过实验和计算测出盐水密度。

二、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和使用

教学目标:1.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2.了解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 展示课件“舞台灯光”视频, 在展示过程中也不断调节音量。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灯光的变化和音量的变化。展示调光台灯的应用, 灯光的亮度同样发生了变化, 让学生思考:调光台灯为什么能够调节灯的亮度?是什么因素改变了灯的亮度呢? (让学生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观点) 2.新课教学: (1) 自制调光台灯电路实验, 学生根据看到的调光台灯实物, 利用手边的器材, 连接一个调光台灯的电路。器材:电源、电珠、开关、电流表、电阻丝、导线若干。要求:电路必须串联电流表, 并且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和灯的亮度的变化情况。学生动手实验接电路, 教师对学生进行部分指导。实验成功的学生讲述自己的实验电路, 以及如何操作使得电灯的亮度发生改变。教师讲述:滑动变阻器的原理:靠改变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从而改变电流。 (演示幻灯片) : (1)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控制电路中的电流。 (2) 滑动变阻器的原理: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从而改变电流。 (2) 认识滑动变阻器。教师提问:在刚才的实验电路中, 对于灯的亮度的改变还不够多, 是因为电阻线太长了不方便, 如果还要进一步改变电阻值的大小比较, 那么滑动变阻器该做成什么形状?根据对实验器材使用的熟练程度, 猜测滑片顶端所标规格的含义? (3) 滑动变阻器接法的探究。学生实验探究滑动变阻器的接法。器材:电源、电珠、开关、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要求:电路必须串联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 并且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和灯的亮度的变化。滑动变阻器在连接时只能用两个接线柱。实验同样要达到调光的效果。学生动手实验探究接法, 教师对学生进行部分指导。提问:如何接滑动变阻器才能有效地改变电流, 让灯的亮度变化明显。学生总结出“一上一下”的接法, 以及两种不能改变电流的接法。滑键位于远离下接线柱的位置时, 滑动变阻器接入的阻值最大。

三、小孔成像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 学生自己动手, 利用生活中的物品, 自制小孔成像。 (2) 知道小孔成像所成的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3) 知道像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光线的概念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利用物理模型研究问题的能力。 (2) 通过解释光直线传播的现象, 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对小孔成像成因的教学进行反对迷信、崇尚科学的思想教育。 (2) 通过对我国古代对小孔成像研究所取得的成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对学生进行严谨的科学态度教育。

教学过程:1.新课引入:我们发现大树下成的影子是大树的影子, 而经过树叶间的光线照到地上成的都是圆的。这是为什么呢?2.新课教学: (1) 教师演示:在光具座上我们依次放上点燃的蜡烛、带小孔的障碍物、光屏。让烛焰、小孔、光屏大致在同一高度。 (1) 成像是正立, 还是倒立? (2) 成像是虚像还是实像? (3) 小孔成像所成的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有关吗? (2) 学生动手制作小孔成像器, 利用课前准备的材料制作小孔成像器, 剪去易拉罐的上部, 蒙上一层塑料膜在罐底钻一个小洞, 简单的仪器制成。同学们将小洞向外对着发光蜡烛, 就可在塑料膜上得到倒立的像。 (3) 小孔成像所成的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有关吗?学生动手实验, 4人一组, 在光具座上改变障碍物上小孔的形状为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得出结论:小孔成像与孔的形状无关, 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4) 小孔成像所成的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实验, 4人一组。 (1) 固定障碍物、光屏, 改变蜡烛到小孔的距离、物距, 师生共同得出结论:像距固定时, 物距越大, 小孔所成的像越小。 (2) 固定蜡烛, 障碍物, 改变光屏到小孔的距离、像距, 师生共同得出结论:物距固定时, 像距越大, 小孔所成的像越大。

上一篇:文理专业下一篇:市场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