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及优化(精选12篇)
分析及优化 篇1
我们通常所说的容量就是指机场系统各项设施在一定时段内 (通常为一小时, 也可以为一天或是一年) 通过不同运输对象 (飞机, 旅客, 货物等) 的最大能力。机场容量是指一个机场系统允许通过的旅客流量或航空器流量的通称, 它取决于候机楼设施、跑道系统和终端区 (TMA) 系统三方面的影响。
飞行区被释义为飞机在其上运行的各组成部分的体系, 飞行区的容量直接决定着机场容量的大小。对机场规划来说, 飞行区容量曾以两种方法下了定义。一个定义是美国在过去曾大量使用的, 即容量是在相应于可容许的平均延误程度的一个规定时间间隔里的飞机运行架次数, 称之为“实际容量”。另一个正在得到更多支持的定义是, 容量是当有连续服务 (所谓连续服务需要是指总是有飞机在准备起飞或降落) 需要时在一个规定的时间间隔里飞行区可能容纳的最大飞机运行架次数。飞行区的容量, 通常由跑道的容量所控制。发达国家在机场营运中通常都要公布该跑道的最大运行容量。在雷达管制条件下, 单跑道每小时起降容量约40架次, 例如英国的曼切斯特市机场公布的跑道容量为42架次/小时;双平行跑道每小时起降容量约80架次, 例如英国伦敦希斯特罗机场公布的跑道容量为78~82架次/小时, 法国巴黎戴高乐机场公布为76~82架次/小时。机场的飞行区容量主要受空中交通管制因素, 机场跑道的布局及管理模式, 在机场运行的航空器类别及比例, 气象条件, 空域限制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改善飞机在地面的交通, 修建快速脱离道和滑行道, 使地面交通顺畅;合理规划跑道的使用;加强进, 离场飞行的管理, 完善空中交通管制手段等, 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机场飞行区的容量。
随着民航事业的发展, 进几年全国飞行量增长率将在15%以上, 但是我国航班还远未达到社会需求, 修建机场, 开辟航线、增加航班充分利用跑道的要求仍然比较强烈, 有经验的空中旅行者已逐渐习惯于飞行的延误、超额定票、衔接脱节、缺少停车位置以及在高峰时期的排长队等。在许多航空运输旅程中, 飞机在快速特性方面的相对优点已被机场地面通道、航站体系和空中飞行延误而大大地削弱了。根本来说, 机场系统的拥挤和延误的产生是由于机场系统容量的不足, 航空需求超过了机场系统的容量, 因此, 机场容量的优化十分重要。
洛阳分院始建于1958年11月, 1963年8月由遂宁机场迁至广汉机场后又在1993年9月从四川省广汉机场迁至河南省洛阳机场, 与原洛阳航站合并组建而成。其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四航空学校第二训练团。洛阳北郊机场主权隶属于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机场使用性质为航空运输和训练合用机场, 机场具有塔台管制和航空咨询服务。机场通讯导航设施较为完备, 净空良好, 气象条件优越, 助航灯光设施设备较完备, 是我院培养飞行员的重要基地之一, 承担极为重要的训练任务。因此洛阳机场除了承担着航班运输生产, 各类包机、加班、保障专机以及郑州、西安两大机场的备降任务以外还承担着大量的飞行训练任务, 所以飞行量大, 飞机批次流量多。因此, 如何更合理的调配航班运输与飞行训练的冲突也成为影响洛阳机场容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针对洛阳机场的具体情况,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洛阳机场的容量。1.扩建现有机场设施。如扩建跑道系统、增加停机位、改进滑行道系统等飞行区的扩建以及为适应处理旅客设施的不足而扩建航站楼或新建另一航站楼, 改善保证日常正常机场运行所需的空管办公系统等等。目前, 洛阳机场已建成新的航站候机楼, 基本能满足旅客增长的需要, 但是, 洛阳机场空管办公系统包括电报系统, ATIS自动通波系统, 气象信息显示系统等比较落后, 很多程序完全靠手动操作, 既浪费时间与人力还存在着误差,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机场的发。因此, 为了改善洛阳机场的容量, 更新空管办公设备已迫在眉睫。2.某些航空运行的调整。洛阳机场是以训练飞行为主的机场, 机场空域内一般都是小型飞机, 再加上航班飞行, 这些小型飞机与航空公司的大型飞机一起进行飞行时, 因飞机飞行时存在尾流涡流, 小型飞机在大型飞机后飞行情况更是严重, 因此飞机之间的间隔必须要加大, 所以这些飞机对于机场系统的容量有着极大的影响。将航班跟训练高峰分开则可以显著地增大该机场的容量。3.提供远程服务设施。对于旅客来说, 当其需要乘坐飞机出行时, 一般是购票后乘车 (机场班车、出租车或其他车辆以及其它地面交通系统) 到机场, 或乘车到机场后购票, 在机场办理各种手续 (如办票、托运行李、安检等) 后登机。而远程服务设施则是指这些原本应该在机场办理的手续可以在机场以外进行办理, 在办理完后, 直接由机场当局或航空公司送至登机口, 这样就减轻了传统机场设施 (如办票柜台、托运行李等等) 的负担。4.改善现有航站处理系统。通过对现有航站处理系统的改进, 可以提高航站处理系统的效率, 从而避免机场的拥挤, 这些处理系统如旅客办票柜台、自动购票登机等。现有的旅客办票柜台一般是按航空公司各航班分别办理, 这样当高峰时会形成较长的排队长度, 如果能实现共用办票柜台, 不论那个航班, 在机场的任何一个办票柜台都可以进行办理, 则就可以大大提高办票效率, 减少机场的拥挤程度。同样如果能实现自动购票登机, 更能大大提高机场航站内的工作效率。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 我国的空中交通流量也高速增长, 机场容量作为机场中最容易形成瓶颈的子系统往往决定了整个空中交通容量水平。因此能够使现机场容量得到最大的优化, 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最近几年, 航空需求的急剧增长给机场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如高峰时机场拥挤、延误增加, 服务质量严重下降等。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机场系统容量的有限性和航空需求的无限增长性, 机场需求超过机场容量, 机场容量已不能满足当前航空运输的需求, 机场系统需要进行改善。因此机场容量和延误的资料对机场规划者是很重要的, 在航空界里坚决相信, 通过对产生延误的各因素的了解和采取技术革新方法以减少延误, 大量的提高航空运输效率是能够实现的。规划者通过对机场容量的预测与计算, 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改善以增加容量, 借以选择确定最有效的构形, 大大提高机场利用率, 减少延误, 以获得更大的收益。本文通过对机场容量的分析, 提出了一些建议, 以促进机场系统的改善, 满足航空运输的要求。
关键词:机场容量,飞行区容量,机场系统
参考文献
[1]倪桂明、杨东援.改善机场系统增加机场容量.民航经济与技术.2000.10
[2]刘得一.民航概论.中国民航出版社.2000
[3]罗伯特·霍隆杰夫, 弗兰西斯·马卡维.机场规划与设计.同济大学出版社.1985.5
[4]潘卫军、陈亚青等.空中交通管制基础.中国民航飞行学院.1998.6
[5]鲁贻安、王英勋、李春锦.终端区交通流量管理咨询系统.民航经济与技术.1998
分析及优化 篇2
黎塘站能力利用分析及优化建议
从黎塘站列车通过、解编、取送能力及车流量现状入手,分析了车站能力利用现状.针对存在的作业交叉干扰、取送机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加强车站运输组织、合理安排机车使用、加强行车设备养护,加强联劳协作、提高调度质量、调整车站列车编组计划等优化能力利用的.建议,以充分发挥黎塘站的作用,更好地完成铁路运输任务.
作 者:劳政昌 LAO Zheng-chang 作者单位:南宁铁路局南宁车务段,广西,南宁,530003刊 名:铁道运营技术英文刊名:RAILWAY OPERATION TECHNOLOGY年,卷(期):16(1)分类号:U292.1关键词:能力利用 黎塘站 运输组织 机力利用 车流调度
局域网结构分析及优化策略 篇3
【摘 要】为了适应油田公司大发展和油田数字化管理系统对网络传输的需求,对我厂生产网络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升级改造的主要内容包括:提升采油厂汇聚层的网络传输能力(≥100Mbps),即增设必要的光缆和升级部分传输设备;优化全厂的网络结构,将生产(自控)网与办公网进行逻辑隔离,配套完善网络设备。确保全厂高速、安全、稳定的网络系统。
【关键词】生产网 办公网 网络隔离 防火墙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3-0090-01
1、引言
为了适应油田数字化的快速发展,以及越来越多应用系统的上线和运行,应油田公司要求,加快完善油田基础网络,提升网络整体性能,优化网络资源配置、提高网络带宽、扩大覆盖范围、增强冗余能力、提高运维水平,为日益增长的各种业务数据传输提供高速、安全、可靠的传输平台。同时加大对骨干网网络、接入节点设备和各基层单位的网络进行扩容和升级改造,使网络覆盖到所有站级单位。为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应用拓宽传输通道,为油气田数字化与信息化管理水平的稳步提升提供技术支撑。
2、网络系统改造前的网络状况
光缆及网络设备状况:
改造前全厂光缆不到400公里,其中大部分为架空光缆,还有部分地埋光缆。各类Cisco交换机共106台。
核心交换机运行情况:
改造前靖边核心交换机cpu利用率40%左右,最高达到90%.
3、网络系统改造内容及系统优化策略
改造后光缆及网络设备状况:
改造后全厂光缆增加了300多公里,并经过改造全部为架空光缆,各类Cisco交换机共120台,较之前增加了16台,并增加2台防火墙用于隔离办公网与生产网及厂出口。
靖边核心交换机运行情况:
改造后核心交换机cpu利用率6%左右。存有到达特定网络终端的路径,在某些情况下,还有一些与这些路径相关的度量。
利用防火墙建立路由表以此可以减轻核心交换机的cpu利用率,在没有安装出口防火墙之前,这些路由表都是在核心交换机上运行的,核心交换机运行路由表要耗费一定的内存。这样做可以使防火墙和核心交换机对路由表均衡负载。
C、利用防火墙隔离生产网与办公网
生产网是指所有通过数字化设备采集的实时数据的专有局域网,为油田数字化提供的专有网络。生产网是以“11”开头的网段;
办公网是指连接各大应用系统,比如A2、应急预警系统、数字化生产指挥系统等以办公为主的局域网。办公网是以“10”开头的网段。
在防火墙上做安全策略来隔离生产网和办公网。
D、实现办公网的优化
办公局域网由于IP地址分配不合理,造成IP地址不够用,广播域增大,容易引起广播风暴及洪泛。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采用子网划分,实现VLSM网络,这样能节约IP地址,采用增加冲突域的方法来缩小广播域。
4、效果分析
(1)此次网络系统升级改造后,所有光缆均为架空光缆。架空光缆较地埋光缆便于故障查询和排除。
(2)在此次网络系统升级改造中,扩大了全厂的网络覆盖范围。现在网络几乎覆盖了大部分井场,使得井场的各项实时数据能传输到应急预警系统及数字化生产指挥系统中。
(3)在此次网络系统升级改造中,在我厂的网络出口增加了一台出口隔离防火墙。
首先,这台防火墙控制了可以登录外网的网段,只有属于办公网网段的用户可以登录外网,其他用户只能登录我厂范围内的内网。
其次,把原先在我厂核心交换机上的路由表建立在这台防火墙上,实现了核心交换机与这台出口防火墙均衡负载,从而减轻了核心交换机的运行负担,降低其CPU利用率,来提高它的工作效率。
(4)在此次网络系统升级改造中,增加了一台Cisco3750作为生产网核心设备,用于物理隔离生产网与办公网。
(5)在此次网络系统升级改造中,增加另外一台防火墙在厂核心交换机上,用于逻辑隔离生产网与办公网,同时用不同网段的IP地址区分不同的网络。
网络系统升级改造后,网络结构发生了变化.总体而言,增加了生产网核心设备,两台隔离防火墙,同时原有的基础上完善了网络设备,扩大了网络覆盖面。
优化胃镜检查措施及效果分析 篇4
关键词:胃镜,检查,措施,效果
随着环境污染增加, 工作节奏加快, 胃肠道疾病患者不断增多。胃镜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胃肠道溃疡、息肉、肿瘤等疾病, 笔者发现, 在胃镜检查前的检查日预约谈话和告知、患者备肠、检查前鼓励谈话等措施特别重要, 认真落实措施, 可杜绝患者再次备肠, 大幅减少重复胃镜检查, 分析如下。
1 资料方法
记录2012年3月1日至2013年4月15日400例胃镜检查患者, 男229例, 女171例, 年龄22岁~71岁, 随即分为对照组200例 (未用措施) , 观察组200例 (应用措施) , 分析两组患者再次备肠率及第二次重复胃镜检查率。
2 结果 (措施、效果)
2.1 胃镜检查前其检查日预约谈话和书面告知 (措施1) 。
到我院检查的大部分患者文化水平不高, 需要我们研究措施认真接待, 措施为: (1) 按照胃镜检查预约单内容, 仔细交待患者检查前注意事项, 检查前2天吃稀饭或面条, 不能吃粗纤维的大白菜、苦菜等, 不能吃容易产气体的淀粉食物, 对于无法理解淀粉的病人, 应说明含淀粉食物例如豆类或豆制品, 例如蚕豆、土豆等, 对于老师等病人可以简单交待即可。 (2) 口服导泻备肠时, 交待患者凌晨3点口服硫酸镁溶液, 随后分次口服温开水大约3000m L, 如果导泻效果不佳, 可以在上午打电话取消胃镜检查, 告诉患者不必紧张, 来日再检查。 (3) 交待患者, 如果临时取消胃镜检查的, 再次检查日期的确定需要来人或者电话确认。胃镜检查预约单上面有大部分书面注意事项, 仍需我们再次认真交待患者。
2.2 注重问诊和胃镜检查预约单留下笔者手机号码 (措施2) 。
笔者发现, 问诊工作特重要, 患者的临床表现对胃镜检查具有导游作用。措施: (1) 注重问诊, 仔细询问患者疼痛部位, 最好让患者自己指疼痛部位, 自己描述疼痛程度, 有利于笔者在胃镜检查过程中既全部检查胃肠道又注意重点检查那些部位。 (2) 在胃镜检查预约单留下笔者手机号码, 部分患者有疑问时, 可以拨打笔者电话询问。
2.3 备肠效果患者自己评价 (措施3) 。
措施:患者上午到达我院胃镜检查中心时, 笔者询问患者备肠效果, 并且以满分100分让患者自己评价备肠效果, 患者评价分数低于60分的, 建议患者改日备肠, 效果80分以上再进行胃镜检查 (特殊情况除外) 。原因:笔者观察备肠效果不佳的2例患者坚持做检查, 其胃内图像模糊不清, 而且胃镜检查费用高、胃镜对患者具有较强刺激和不适。
2.4 胃镜检查前鼓励谈话 (措施4) 。
措施:胃镜检查前鼓励谈话可以让患者了解检查过程, 了解检查时胃镜对患者产生的不适, 如何正确应对不适, 鼓励的谈话可以帮助患者顺利完成胃镜检查, 得到正确的检查结果。
2.5 高危患者建议到三甲医院行无痛胃镜检查 (措施5) 。
部分严重冠心病、糖尿病、心肌梗塞、高血压等患者, 建议患者到三甲医院行无痛胃镜检查, 无痛胃镜刺激小, 三甲医院具有全面的急救设备, 如果患者检查过程发生意外, 可以就地急救。
2.6效果分析。
对照组200例 (未用措施) 再次备肠率19例, 第二次重复胃镜检查5例, 应用措施后, 观察组200例无再次备肠患者, 第二次胃镜检查1例。
3 讨论
笔者刚到胃镜检查部门工作时, 认为把自己岗位职责内的工作做最好即可, 结果发现, 存在患者再次备肠等问题。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被授于美国外科学院院士, 他强调:学术, 应永无止境。文献有:美国麻省总医院, 优化流程避免患者奔波。笔者虽是一名普通医生, 坚信永无止境方可做出成绩。笔者应用措施后, 观察组200例无再次备肠患者, 第二次重复胃镜检查1例, 由于本文措施效果明显, 故总结成文, 诚望本文措施对国内医院胃镜检查专业工作者的工作和研究能产生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廖莉莉.学术永无止境[N].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8-07-10 (21)
分析及优化 篇5
李雷1,尹天明2
(1.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53;2.中国计量学院,浙江杭州310034)
摘要:职业教育近几年发展很快,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一部分。本文在分析了高职大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高职大学生学习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学习者特征;学习优化;建议
作者简介:李雷(1989-),男,河南信阳人,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学院,从事辅导员工作;尹天明(1990-),男,辽宁锦州人,中国计量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从事计算机实验室、校园网络管理。
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类用人单位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来源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很快,高职大学生日渐成为大学生群体的重要部分,因此,对高职大学生学习者特征的调查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作者通过参与高职与普通院校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总结了高职大学生的几点较为明显的学习者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高职大学生学习的建议。
一、高职大学生比较明显的特点
1.多样的学习起点。高职院校中,普通高中生源和职业中学生源均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且比例因学校、地域等因素的不同而存在明显的差异,一般普高生源多于职高生源。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的入学条件、招考方式的不同,以及中等教育阶段教学侧重点的不同是高职大学生多样化学习起点的主要原因。在文化基础课程的学习上,普通高中生源有较好的基础;在专业技能课程的学习上,职业中学生源有一定的基础。加之各省教学内容的差异,因而,高职大学生有多样化的学习起点能力。
2.热衷上网娱乐。高职大学生使用网络具有如下特点:第一,高职大学生上网的目的大多在于娱乐,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较少;第二,高职二年级学生上网时间明显多于一年级和三年级;第三,男生大多热衷于网络游戏,女生热衷于电视剧、娱乐信息和网上购物;第四,手机上网和笔记本上网都是大学生上网的主要途径,部分学生上课玩手机现象较多;第五,非计算机专业高职生计算机操作和网络运用能力一般低于普通大学生,大学期间信息能力有提升但程度不大。
3.心理健康状况低于普通大学生。现有研究成果均显示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普通本科生相比有一定的差异,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较低。卡特尔16PF测验显示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学业成就水平略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SCL-90中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的因子得分高于普通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一样的是,高职生心理健康问题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包括成长经历、社会环境、自身身心发展水平等。结合现有调查研究成果及笔者参与高职与普通本科生活的经历看,高职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原因主要在于学历层次、就业压力、家庭教育三个方面。
4.高职大学生与社会互动频繁且热衷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及学生会。高职生与社会互动的途径主要有兼职工作、网络、实训、实习等。兼职和实习是高职生与社会互动的主要途径,高职的培养目标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主,因此课程要求的实习实训较多,实习实训也是高职生与社会频繁互动的重要途径。
高职生大学生热衷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其原因在于:刚进入大学的新鲜感;从众心理,别人参加各种社团、学生会自己也要参加;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结交兴趣相同的朋友;希望通过社团、学生会活动实现自我等。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各种网络通讯方式,微信、微博、论坛等也日渐成为大学生之间以及大学生与社会互动的重要途径。
5.厌学现象较为普遍。高职生厌学情况较普遍,大部分高职学生学习基础较弱,学习能力不强,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上独立性、自主性、探究性均低于普通大学生。不爱看书,不喜欢长时间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静不下心来是高职生的显著特点。高职大学生更加热衷于考证,对基础课程的学习重视程度不如专业课程。其实很多高职生并不缺乏学习的热情,但懒于学习,不能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并坚持下去,长期以来没有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且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搁置学习计划。
二、优化高职大学生学习的建议
1.部分课程实行分级教学。针对高职生多样化的学习起点,课程培养体系也应与之相适应。调查发现高职生学期起点差距相对较大的课程是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和计算机基础,有部分学生入学就具备良好的起点能力,针对这部分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水平,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要夯实基础以达到大学生应具备的能力。
2.基础课与专业程并重,知识与技能并重,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在于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多以工作流程为体系组织课程,重视技能的培养。过多重视技能的培养而忽视知识的学习,过多重视专业课而忽视基础课都不利于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实际观察发现,很多岗位技能的培养只需3~4个月,对于这些能在几个月就能学会的技能没有必要让高职生一入校就学,一年级、二年级应重视基础课程及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我们还应该重视隐性课程的作用,大学生除了在正式的显性课程进行学习外,他们还从学校的制度特征、教学材料、校园文化和集体生活等受到潜在的影响。
3.培养学习兴趣,适当放宽专业选择。很多高职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并没有兴趣,选择这个专业是服从安排或者完全为了就业。学习者对课程涉及的知识不感兴趣,自然不会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有热情、爱活动、不爱看书是高职生的显著特点,可以通过举办与专业相关的活动、竞赛,让他们多接触实践,在竞赛中获得满足感建立自信心。课堂上,采用启发式的授课方式,教学过程中,既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不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滥用小组学习,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认知结构情况灵活选用“接收式”学习模式和“发现式”学习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认识水平。
4.引导高职大学生合理利用网络。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沉迷电视剧,过度娱乐,手机依赖的现象很常见,对此,很多学校完全禁止大一学生在宿舍使用电脑,或者只允许学生访问指定的几个网站。观察发现,这样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他们会在二年级或假期找“补偿”或者转而沉迷手机上网,或者去网吧上网。控制大学生上网行为为应当“软硬兼施”,既要加强引导,让他们意识到过度上网的危害性,也要通过时间限制、带宽限制、访问控制等技术手段控制学生的上网行为,但控制应适度,过分限制大学生上网并不是有利无害的。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适合大学生使用的教育软件、网络学习的平台越来越多,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学习资源,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记录学习过程,管理学习时间,改善认知过程等。MOOC、微课是近几年的热点话题。MOOC可以让高职大学生接触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扩展视野。微课做出来更要用起来,它可以帮助高职大学生掌握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5.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大学不仅仅是学习知识的场所,更是他们生活的场所,学校是高职大学生德育工作的主要阵地,然而很多学校的道德教育模式陈旧,过度重视传递价值其实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校园文化对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具有相当大的影响,这种影响短期内不易察觉,但意义更深远。学校在重视传递知识与培养技能的.同时,还要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6.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无论在学校还是社会,心理健康始终是一个比较敏感又往往被人们忽略的问题。大学生往往对自身的心理健康均没有足够的重视,而且对心理咨询认识上存在较大的偏差,认为去心理咨询的人就是心理有病。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低于普通大学生,可见落实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必要。落实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意识,引导他们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正确地看待心理咨询。学校方面在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强调就业的同时,也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足够重视。心理健康课程在传播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更加要重视情感与体验,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到日常的生活中去,搭建有效的心理咨询空间,及时干预心理问题。
7.对各年级的学生都要充分关注。很多高职大学生升入二年级之后会感觉学校对自己的关注少了,觉得“自己的时代过去了”。其主要原因在于,进入大二的学生对于大学校园逐渐失去了新鲜感,各种校园活动大多也只针对于新生,没有担任学生会或社团干部的学生一般没有机会再参加。学生管理方面一般一年级比较严格,二年级明显宽松。部分学生从大二开始逃课、整天上网或者过多兼职。
8.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拓宽上升空间。普通本科生毕业后上升空间较多,可以直接考研、留学、参加很多单位的招聘考试,因此很多普通本科生有相对明确的计划,且本科生平时学习成绩对他们实现这些计划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普通本科生比较注重在校的学习成绩。相对而言,高职生的上升空间窄得多,平时学习成绩即使好对未来也没有明确的影响,很多高职生学习只是为了通过平时的考试。高职生的优势在于具备一定的技能,毕业就能较好地就业,很多高职生毕业就直接进入工作岗位,但也有很多高职生渴望继续深造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所以职业教育体系既要考虑学生目前的就业需要,更要关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香。高职高专大学英语学习者特征分析及教学探究[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 ):42-54.
[2]张敏。论高职外语教学与就业能力培养相融合的策略[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5 ):39-41.
[3]王利华,肖凭。高职生与普通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况比较研究[J].教育与职业,,(30):42-43.
[4]龚芸,廖学辉,贺文莲。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J].职教与经济研究(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学报),,(5 ):30-31.
分析及优化 篇6
一、ERP生产计划模块存在的主要问题
1、无限能力的假设前提过于理想化
企业制定计划生产可促进生产环节更具有科学性,对资金与原料进行合理分配,避免发生资源短缺建设项目终止的情况。这一规划从表面情况分析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但在实际使用中却存在很多问题,以生产计划为例。在设计阶段工作人员的计划过于理想,原料的使用情况以及生产能力都是按照最好状态来进行的,并没有将影响因素加入其中,这样得到的计划报表并不具有可行性。无线能力指的是企业在对未来发展方向以及生产阶段进行规划时总是往好的一面想,并且最大限度的提升生产规模。造成计划在企业中并不能开展,并且现有的设施条件不能实现计划目标,造成计划与现实脱轨,没有起到引导作用。生产环节受多种因素制约,企业在假设过程中将原料的量全部加入计算中,缺少对损耗部分的分析,这样得出的结果只能是理想方案,并不能反应真实情况。这种分析计划方法使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下降,在运转过程中与脱离市场经济的变化,只是依靠自身设定的计划来开展生产活动,当市场发生变动后产品很难再找到销路。便出现了积压、滞留等情况。生产计划的合理性体现在使用阶段,并且要在规划中体现先进性,可减少企业运转中的损耗。
2、生产计划与控制相分离
制定出的生产计划并不具备控制能力,只是对一段时间内的生产情况做出简单的规划。当一套完整的计划设计成型后,由于缺少监管控制,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会在生产环节落实,而市场往往已经发生变动,计划方案便显得落后,应用时很难对生产盈利起到促进作用。由于落实不及时造成计划失去可行性的情况在企业中最为常见。出落实之外,控制还体现在产量上。一份科学的生产计划应具有变动性,当产品的生产量达到饱和后,可对其进行宏观调控,减少计划生产量,可保持产品的销售价格不变。这种控制力却是生产计划中所缺少的,两项工作只能在生产环节单独开展,很容易引发基层生产矛盾。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会对市场做出全面调查,并对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进行预测,这样在设计规划时可更科学的进行,这也是控制的体现形式之一。要实现管理目的,将计划方案应用在实际生产中,必然要与控制相配合,在日常工作中互补,即使出现不稳定因素也会在得到有效的解决,并不会影响长期发展目标的实现。沟通配合不但体现在工作内容中,更重要的是解决管理制度中存在的分离问题。
二、优化ERP生产计划模块的对策
ERP计划模块是基于计算机设备来构建的,可灵活变动,在计划时要考虑企业的真实能力,将可能发生的风险项目加入其中,这样在使用阶段更具有科学依据。系统在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时会将误差浮动范围显示出来,可作为生产原料投入量的影响参考,同时还可将损耗量展现出来。对ERP生产方案进行优化处理,可解决计划过于理想化而失去真实性的问题,还能将控制管理引入计划中,帮助在基层快速得到落实,解决真实存在的弊端。若开展过程中遭受到阻碍,还可通过整改模块来解决,将不合理的部分去除,引入新的计划理念。生产计划中要体现出材料的搭配使用,保障原料充足,可为生产环节提供足够的能量,材料缺少的情况下可适当降低生产量,这样可以保障产品的质量,解决材料对市场的影响问题。
1、引入APS
计划就是排序,就是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的问题。可以想象,上百台各种设备、数千人同时要完成各种任务,怎样才能在各种约束(设备能力、人员、时间、场地、物料等)条件下以及随时可能发生变化(动态)的,实现多个目标最优化的选择(交货期、设备有效使用率、最低成本等)?APS被誉为供应链优化引擎。其对所有资源具有同步的、实时的、具有约束能力的模拟能力,对物料、机器设备、人员、供应、客户需求、运输等影响计划因素,还是长期的或短期的计划都具有可优化、可对比和可执行性。当每一次改变出现时,APS就会同时检查能力约束、原料约束、需求约束、运输约束、资金约束等,这就保证了供应链计划在任何时候都有效。APS是一种基于SCM和约束理论的先进计划与调度系统,包含大量数学模型、优化及模拟技术。对制造业而言,APS能及时响应客户要求,快速同步计划,提供较精确的交货日期,减少在制品与成品库存,并自发考虑供应链的所有约束,自动识别潜在瓶颈,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改善企业的管理水平。
2、实施ERP与MES系统集成
MES是根据APS的排程计划去执行并实时反馈,其对每个人员、每个设备、每个物料的生产资源的工作计划。MES系统集成实现生产任务监控、限额发料、生产过程执行的信息流在双方系统之间的传递。MES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视、诊断和控制,完成生产单元整合和系统优化,在生产过程层中进行物料平衡、制订生产计划、实时排产、优化生产计划,实现了从订单下达到产品交付整个生产过程的优化管理。当工厂里面有实时事件发生时,MES能及时做出反应、报告,并用当前的准确数据对它们进行指导和处理。这种对状态变化的迅速响应使得MES能够减少企业内部没有附加值的活动,有效地指导工厂的生产运作过程,从而使其既能提高工厂及时交货能力、提高物料的流通性,又能提高生产回报率,使整个企业有了一个自上而下无缝连接的信息平台,自动执行计划层制定的生产计划,从收集的实时数据中提取ERP系统所需的正确信息,使企业中需要相互联系的各信息系统和以产品生产为纽带的各部门紧密联系、协作,使企业获得最大的效益,从而解决了生产与计划之间的“断层”问题。
小结
在当今顾客驱动的环境下,制造商必须具有在面对不确定性的事件中不断修改计划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企业的制造加工过程、数据模型、信息系统和通信基础设施必须无缝地连接且实时运作,因而供应链同步化是企业最终实现敏捷SCM的必然选择。智能、协同、全局以及集成四方面必然是先进生产计划所应具备的特点。
某悬置横梁开裂分析及优化 篇7
悬置横梁主要是支撑动力总成,通过悬置软垫与变速箱连接。悬置横梁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到整个动力总成的匹配安全。由于动力总成及底盘系统受力及运动的复杂性,对于目前悬置系统横梁的可靠性开发,重要的验证方法就是强化道路的可靠性验证。本文针对某款车型悬置横梁强化路面试验过程中的开裂问题,进行CAE结构强度分析及对比、材质符合性分析,冲压工艺分析,完成悬置横梁的优化,解决开裂问题,为后期的冲压件的设计开发积累经验指导。
1、悬置横梁开裂的故障描述
根据P0车(第一台路试样车)的道路可靠性验证数据,经过强化路4728km(折合普通公路70920km)。悬置横梁出现开裂,相关信息如下:
2、悬置横梁开裂原因分析
根据对上述故障描述我们将重点通过结构强度CAE分析来指导整个过程的问题调查。
2.1悬置横梁开裂的应力应变分析
2.1.1边界条件
对现有故障件的原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利用ADAMS/car建立分析模型,提取故障点位置处的典型22工况下的力与位移,并将提取的力导入到Hypermesh中划分网格,提取局部应力应变数据。
Hypermesh中分析所得到的应力应变云图,截取不合格项如下:
强度分析结果表明在上述四个工况下,悬置横梁左侧后安装点处存在高度应力集中,主要集中在过渡圆角处,在以垂直冲击载荷为工况主条件下应力超过材料的许用强度(DC04的最小抗拉强度为270MPa),分析结果与实际开裂处位置相同,开裂风险较高。
2.1.2基于强度分析的结构优化
根据上节的分析结果,可以知道应力主要集中在冲压圆角处,现在的优化方向是增大冲压圆角半径,由现在的3mm增大到6mm。
由优化后的结果可以看出,最大应力值,最多降低了50MPa,安全系数由最小0.978变为1.16,通过增加过渡圆角半径的优化方案有效降低了应力集中,可以作为一个整改方向。
2.2材质分析
此次开裂的悬置横梁为两块DC04-1.5的冷轧钢板经过点焊焊接工艺焊接在一起,由于实际开裂在下板的冲压圆角处(图1所示),因此对故障件取样进行材质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在冲压生产线截取样块进行拉伸试验。
经过分析此次故障件所使用的原料板材符合要求,排除此原因点。
2.3冲压工艺分析
取冲压后但未经电泳处理的毛坯件进行板厚检测。发现原材料板厚为1.5mm,但开裂圆角处的板厚仅有1.3mm左右。
由上述检测数据可以看出,在冲压的过程中存在拉伸变薄的问题,影响结构强度。由于CAE建模分析过程中所设定的板厚是1.5mm,因此拉伸变薄的悬置横梁圆角处的安全系数将比分析结果还要低。
2.4悬置横梁最终确认的改进方案
针对3.1以及3.3分析出的问题点进行改进,将断裂处的圆角半径由3mm改为5mm(考虑到圆角更改的过大会造成不能完全成型,所以仅仅只将圆角更改到5mm),在增大圆角的同时也能够降低冲压过程中变薄的程度。
2.5悬置横梁方案改进方案验证
2.5.1取冲压后的样件进行检测发现圆角处拉伸变薄的程度已经减小,检测结果如下:
2.5.2装车验证
改进后的悬置横梁经过新的一轮1.1万公里强化路的可靠性验证,悬置横梁没有出现裂纹,证明改进后的方案有效。
3、结论
通过上述实例可以知道,此次悬置横梁开裂的原因主要是,横梁上圆角处的圆角设定过小,导致应力集中且冲压过程中出现拉伸变薄。
悬置横梁上的冲压圆角,圆角的半径越大,应力集中的程度越小,同时冲压后的减薄程度越小。对后期板材冲压成型具有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门玉琢等.校车车身悬置横梁强化路耐久性断裂试验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4.
[2]郭荣,章桐.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M].同济大学出版社,2013.
[3]郭虎.汽车试验场可靠性试验强化系数的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04(10).
卡车行驶抖动问题分析及优化 篇8
传统的卡车是一种生产资料, 顾客关注的主要性能为节油、承载等与经济利益强相关的性能。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顾客越来越关注驾乘舒适性问题。与此同时, 卡车车速越来越快、超载问题依然严重, 这给驾乘舒适性提高带来了挑战。
某型卡车上市以来, 市场反应一直不错。但是近一年来市场反映该车型在行驶到65~70 km/h时, 驾驶室内抖动明显, 顾客抱怨很大。
1 整车平顺性评价
1.1 主观评价
针对服务置换车行驶抖动问题进行主观评价。
评价小组由5位成员组成:1名售后服务人员, 1名制造公司质量管理人员, 1名NVH设计工程师, 1名技术中心质量管理人员, 1名试验工程师。
评价时间:2014年1月7日。
评价地点:某市区柏油马路。
评价结果:5位成员一致认为在65~70 km/h较宽速度带里驾驶室内上下抖动明显。
1.2 平顺性测试
为了更好地分析问题原因, 对服务置换车进行平顺性测试 (测试方法参考GB/T 4970-2009汽车平顺性试验方法) 。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根据表1可以看出, 在67 km/h时车内平顺性出现明显的放大。
根据图1可以看出在67 km/h时, 驾驶员侧振动在6.45 Hz有明显的峰值, 这极有可能是引起驾驶室共振的主要原因。
2 原因分析
2.1 FTA分析
卡车行驶抖动问题是一个系统性问题, 可能的原因很多, 解决的时候如果没有清晰的分析很难得到最佳的分析结果。
针对本问题, 使用了FTA故障树分析方法, 如图2所示。
2.2 可能原因排查
2.2.1 车轮系统不平衡排查
车轮系统不平衡的主要体现形式为特定车速下, 不受行驶工况影响, 驾驶室的抖动现象客观存在。为了对该因素进行排查, 对车辆不同行驶工况进行排查。
排查发现在四挡65~70 km/h之间, 五挡65~70 km/h时驾驶抖动都明显存在, 所以不能排除车轮系统对行驶抖动的影响。
2.2.2 传动系统扭振排查
传动系扭振是传动系统的固有属性, 与传动系统的空间位置、各子系统的扭振刚度、转动惯量密切相关。而影响扭振最重要的因素为发动机的扭矩波动。为了排查该问题只要切断发动机动力, 看驾驶室抖动现象是否存在。
排查后发现在五挡80 km/h时发动机空挡滑行, 当车速降低到65~70 km/h时驾驶室抖动现象依然明显, 可以确认驾驶室抖动不是传动系统扭振的原因。
2.2.3 传动系统弯振排查
传动系统的弯振是传动系统的固有属性, 主要的影响因素为发动机二阶点火频率和传动轴自身旋转激励。原因排查方法与2.2.2节一致, 可以确认传动轴弯振不是驾驶室抖动的原因。
2.2.4 传动系统俯仰振动排查
传动系统俯仰振动是后桥相对于后传动轴的相对运动的模态形式。本例中影响驾驶室振动的主要频率为6.45 Hz, 而根据一般经验俯仰振动的频率在40~80 Hz之间, 故可以排除传动系统俯仰振动的影响。
2.2.5 驾驶室系统振动响应排查
驾驶室系统作为整车噪声和振动激励的接受体, 与整车噪声振动密切相关, 所以不能排除驾驶系统振动响应对车辆行驶抖动的影响。
2.2.6 悬架系统隔振性能排查
悬架系统隔振性能较差会对行驶抖动产生影响, 但是其影响是全速度段的, 而本例中出现的问题为局部车速的共振, 其现象与悬架系统隔振对驾驶室振动的影响不相符。故可以排除悬架系统隔振性能的影响。
2.2.7 座椅系统隔振性能排查
座椅系统隔振能够有效地降低驾驶室的振动对座椅的传递。但是本例中的现象为驾驶室整体上下振动, 且该车的座椅固有频率为2.9 Hz, 这与影响该车行驶抖动的主频率6.45 Hz相差较大。故可以排除座椅系统对隔振性能的影响。
2.3 主要原因
根据2.2节中对可能原因的排查, 可以知道影响本例中行驶抖动的主要原因为车轮系统不平衡和驾驶室的振动响应。
2.3.1 车轮系统不平衡
2.3.1. 1 振源力的变化
由于桥的旋转体和车轮的动不平衡、轮胎的失圆和四周刚度的变化等因素, 轮胎垂直方向的力发生周期性变化, 这个径向力波动简称RFV (Radial Force Variation) , 如图3所示。
2.3.1. 2 摇振频率的计算
车辆在行驶中车轮产生持续的、周期性的摇振 (shake) , 正是也只有摇振这个振源传递到驾驶室座椅, 且传递途中与相关件的频率一致, 使摇振的振幅加大。
车轮摇振频率计算公式:
式中:fs为车轮激励频率;v为实际车速, km/h;r为相应车速的滚动半径, mm。
根据VOBX设备对实际车速进行测试发现, 67 km/h对应的实际车速为59 km/h, 该车轮胎的滚动半径约为398 mm。根据公式计算出激励频率为6.55 Hz。这与测试得到的6.45 Hz非常接近。
2.3.2 驾驶室系统振动响应
驾驶室系统振动响应是驾驶室系统的刚体模态对外界的振动源 (主要是发动机和路面) 进行响应的过程。驾驶室系统主要考虑其刚体模态。
根据表2及图4~图8可以看出, 驾驶室Z向平动的刚体模态为6.5 Hz, 这与车内振动的6.45 Hz的峰值非常接近。
2.4 原因确认
综合2.1~2.3的分析数据, 可以确认该车在65~70 km/h行驶抖动的机理为:车轮不平衡激励引起驾驶室刚体模态共振, 从而导致了该车的行驶抖动。
3 整改措施
3.1 方案确认
由原因分析可以看出, 引起该车行驶抖动的主要原因为车轮不平衡与驾驶室刚体模态频率。由于驾驶室刚体模态由驾驶室质量和橡胶刚度共同决定, 根据一般经验, 轻卡类配橡胶类翻转结构, 其刚体模态一般在4~9 Hz之间, 这与车辆常用的行驶车速 (0~100 km/h) 下车轮激励的摇振频率是无法完全避开的。所以该车主要的整改思路是降低车轮系统的不平衡激励。
影响车轮不平衡激励的3个主要参数为:轮辋径向跳动、轮辋端向跳动、车轮动平衡。该车的设计要求为:轮辋径向跳动≤1.5 mm;轮辋端向跳动≤1.5 mm;车轮动平衡≤40 g。
对该车的前车轮总成进行检验, 检验报告如图9所示
从图9可以看出, 该车的原始车轮总成3个主要参数都不满足设计要求, 最大超差350%。
针对图9中存在的问题, 更换新前轮总成, 新前轮进行生产线下线检测, 检测报告如图10所示。
从图10可以看出, 新车轮总成3个主要参数都满足设计要求。
3.2 平顺性测试
把新车轮总成换上问题车, 对65~70 km/h平顺性进行测试。
从表3可以看出, 更换新前轮后, 车内平顺性平均下降2.7 d B, 平顺性水平提升明显。从图11可以看出, 更换新前车轮后6.45 Hz处峰值下降明显, 这与原因分析中判断是一致的。
3.3 主观评价
针对整改后的车进行行驶抖动问题进行主观评价。
评价小组由5位成员组成:1名售后服务人员, 1名制造公司质量管理人员, 1名NVH设计工程师, 1名技术中心质量管理人员, 1名试验工程师。
评价时间:2014年2月16日。
评价地点:某市区柏油马路。
评价结果:5位成员一致认为在65~70 km/h驾驶室内无明显抖动。
4 结语
针对某款卡车行驶抖动问题, 本文通过FTA分析的方法寻找问题的主要原因, 结合车轮激励的频率计算和驾驶室刚体模态的试验测量, 最终识别出引起行驶抖动的根本原因, 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最可行的整改措施, 最终通过客观测试和主观评价验证整改措施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卢晓莉, 刘晓晴.客车NVH主观评价方法的初步探讨[J].客车技术与研究, 2008 (5) :19-22.
[2]刘虹.何为FTA故障树分析图[J].汽车与配件, 2003 (49) :11-11.
[3]张永利, 许翔, 吴云.高速行驶时汽车方向盘的控制[J].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1, 31 (2) :56-58.
干式气柜操作优化及节能分析 篇9
炼油厂干式气柜装置是将各生产装置排放的低压瓦斯经压缩机增压后输送给生产装置, 给加热炉提供高压瓦斯燃烧。近年, 随着乌石化炼油厂加工规模的扩大及原料油性质的变化, 低压瓦斯从排放量到组分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为更好地确保各生产装置加热炉的平稳运行, 优化干式气柜操作, 保证干柜装置的长周期运行, 为其它生产装置供应优质瓦斯提供有力保障。干式气柜装置经过多次改造和完善, 目前设计能力可收集低压瓦斯20000m3, 高压瓦斯输出量13000Nm3/h。整套流程包括瓦斯回收利用部分、油气放空系统及凝缩油回收系统。[1]经过运行, 干式气柜装置瓦斯回收率较低, 排放火炬次数多, 生产装置输送的瓦斯含有大量杂质, 增加了瓦斯压缩机的检修频次, 为设备的日常管理增加了难度。
2 干式气柜的分类
干式气柜按其结构形式及密封性能分为三种类型。[2]
2.1稀油密封型
由德国M.A.N公司于1915年始创。为活塞式正多边形金属结构, 高径比为1.5~1.6。以特制的帆布装盛密封油, 用套筒弹簧压紧滑板作为活塞周边密封。贮气压力为2.5~8KPa, 用活塞上设置配重来调整, 压力基本恒定。活塞正常升降速度约为1.5m/min。乌石化公司炼油厂干式气柜装置采用的是稀油密封型。
2.2 干油密封型
由德国克隆公司于1927年始创为活塞式圆筒形金属结构, 高径比为1.5~1.6。用多层硬橡胶圈重锤压紧作为活塞周边密封, 橡胶圈之间充以固态矿物油。贮气压力为2.5~10KPa, 用活塞上设置配重来调整, 压力基本恒定。活塞正常升降速度约为1.5m/min。
2.3 卷帘密封型
由美国Gatx公司于1940年首创。圆筒形钢结构, 分单段、双段两种以整体圆筒形橡胶膜作为贮气筒, 钢结构圆筒外壳作为保护层。高径比为0.9~1.0, 贮气压力为2.5~5.0k Pa, 不能太高。活塞正常升降速度约可达5m/min。
3 操作优化及措施
3.1 平稳控制高压瓦斯压力
通过长期的实际操作探索, 瓦斯压力的高低主要通过调整天然气压力或开高压瓦斯跨低压瓦斯线进行调整。在系统操作平稳的情况下, 高压瓦斯的耗量相对比较稳定, 控制好高压瓦斯压力对调节整个系统瓦斯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系统高压瓦斯压力一般控制在0.54~0.61MPa, 高压瓦斯压力低, 需要补充天然气时, 调节幅度以平稳为主每次不大于500m3/h, 流量较大时, 做好相关生产装置的联系汇报工作, 尽量减少系统压力的波动。保证各装置生产平稳运行。
3.2 柜容平稳控制
柜容的高低直接影响富裕瓦斯是否排放火炬, 根据柜容的升降调整瓦斯压缩机的负荷, 一般柜容控制在总量的3/1~3/2范围内为易, 便于应对调节。异常状态时, 系统低压瓦斯量突然增大, 瓦斯压缩机负荷已经加满, 且柜容已经控制柜容的3/2以上时 (以安全生产为主) 。大量低压瓦斯需排放火炬, 及时投用火炬蒸汽避免火炬冒黑烟, 造成环境的污染。
3.3 优化闪蒸系统
闪蒸系统为负压操作, 为保证闪蒸系统操作稳定, 需平稳控制闪蒸液面, 液面一般控制在2/1~3/2范围内, 液面偏低, 闪蒸低位泵易发生抽空情况, 液面偏高, 容易造成破真空。影响整个闪蒸系统平衡。闪蒸系统真空度一般控制在 -7.8~-7.3k Pa之间, 闪蒸温度控制在165±3℃为宜。油槽油位高时, 可以打开密封油进柜底油沟大循环线阀门, 密封油直接返回柜底油沟, 或者可以打开柜底油箱小循环线阀门调节油槽油位。
3.4 采取措施产生的影响
3.4.1密封油消耗明显下降。1密封油的循环流程。油泵→柜上部溢流油箱→活塞油槽→柜底油沟→油水分离器→油泵。2气柜活塞的升降是随着瓦斯的进出而进行的, 当瓦斯进气柜的压力能够克服活塞本身的重力时, 活塞就开始上升。正常使用过程中, 活塞的工作压力为400~500mm H2O, 当瓦斯进柜压力大于此时, 活塞上升, 而在活塞四周与柜壁接壤的部位, 瓦斯溢出的压力450mm H2O, 因此封油的压力要高于活塞的工作压力, 才可以封住活塞下部的瓦斯。闪蒸温度由135℃降到120℃后, 密封油的裂解分化减少, 密封油的活性保持不变, 延长了密封油的使用周期, 密封油的使用量从120吨降至30吨, 最近两年再未新增密封油。密封油的效果仍然很好, 通过优化操作, 干式气柜密封油的使用量明显降低。
3.4.2密封油增粘剂 (改性剂) 用量下降。干柜在前期的运行期间, 为避免密封油防锈防腐蚀, 保证气柜壁板、活塞弹簧及其密封机械等部位的防腐蚀防锈蚀能力, 保证气柜安全运转, 及进一步提高密封油的抗乳化能力, 减少气柜密封油带水等问题, 需要在密封油的使用过程中添加增粘剂以延长气柜大修周期、密封油的使用寿命等优点。通过摸索操作, 近几年再无添加增粘剂, 也同样延长了干柜的运行周期, 为车间的材料费用节约了一大笔费用。
3.4.3降低蒸汽耗量。干式气柜的蒸汽主要是柜底油沟加热盘管加热、密封油的加热。通过近两年的数据对比, 可以看出蒸汽耗量有明显的降低。2013年和2014年加热蒸汽消耗对比数据见表1:
从图1可以看出, 2014年上半年和2013年同月份相比, 蒸汽耗量都有降低的趋势。2014年上半年累计节省蒸汽1834吨, 节省动力消耗费用13700元。
3.4.4压缩机的检修频次明显降低。各装置排放的低压瓦斯, 多数夹带油泥等杂质。为降低瓦斯压缩机的检修频次, 车间在瓦斯进压缩机入口处增加了一组过滤器, 通过频繁切换来减少瓦斯中的杂质。通过实践检验, 2013年增加瓦斯入口过滤器后, 干柜压缩机的检修频次明显降低, 2008~2013年每年压缩机的检修频次都在15次左右, 截止2014年9月份, 检修次数一共7次, 估计全年累计不会超过10次, 从检修频次上看有明显的下降, 同时, 也保证了压缩机的长周期运行。压缩机检修频次见表2:
3.4.5降低瓦斯排放火炬频次。优化操作后, 瓦斯排放火炬次数明显减少, 通过规范操作, 制定严格的目标, 统一管理制度, 不仅瓦斯排放火炬的次数减少了, 而且对于整个炼油厂而言, 瓦斯回收对挖潜增效、提高整体效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2014年上半年低压瓦斯排放火炬一共22次, 瓦斯排放火炬次数相对2013年明显减少。对于周边的大气环境也起到了一定的改善作用。排放次数详见表3:
4 小结
通过干式气柜优化操作不仅降低了密封油的使用量, 而且动力消耗蒸汽耗量明显减少, 瓦斯排放火炬次数明显降低。对于炼油厂节能降耗而言, 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减少瓦斯排放火炬量, 对周边的环境改善也起到了明显的改善作用。
摘要:气柜是储存、回收炼油厂低压瓦斯和调节瓦斯管网压力的重要设施, 也是炼油厂重要的环保设施, 在炼油厂高、低压瓦斯的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优化干式气柜操作, 降低了装置能耗, 对整个炼油厂的节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保证了干柜装置的长周期运行。
关键词:优化操作,节能,提高瓦斯的回收率
参考文献
[1]刘素, 刘伟冲, 陈建锋, 李双锁, 张丽珍.干式气柜安装的关键环节[J].石油工程建设, 2010 (02) .
[2]李宁.炼厂用气柜方案比较[J].河南化工, 2010 (10) .
无线接入性指标优化及分析 篇10
随着移动业务的日益发展,移动网络运营商对服务可用性的期望越来越高,对网络可靠性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为了提高无线接入性,保证其稳定,通过对影响无线接入性的原因进行逐一的跟踪分析,得出了一套提升无线接入性指标的优化思路。保证网络的安全性,提高网络的可用性,业已成为各大运营商重要的关注点。
2 无线接入性计算公式
无线接入性=SDCCH分配成功率×TCH分配成功率
其中:
SDCCH占用次数=CELTCHFP.TFCONGPGSM
SDCCH试呼次数=RANDOMACC.CNROC原NT+RA NDOMACC.RAACCFA
话音信道占用次数=CLTCH.TCASSALL
话音信道试呼次数=CLTCH.TASSALL
提高无线接入性,必须从提高SDCCH分配成功率和TCH分配成功率着手,现网中TCH分配成功率已非常好,不做考虑。SDCCH分配成功率相对差,导致无线接入性较差。而SDCCH分配成功率=CELTCHFP.TFCONGPGSM/(RA NDOMA CC.CNROC原NT+RA NDOMA CC.RA A CCFA),提高SDCCH分配成功率,可增加分子、减少分母,即提高SDCCH占用次数、降低SDCCH试呼次数。
3 提升无线接入性的优化方法
1. 减小随机接入失败次数(RA A CCFA)
由图1可以看出,导致随机接入失败(RAACC-FA)增加的原因有:与信道请求建立原因值是否有效、MS softeware file congestion。
可以通过下压天线控制覆盖,收accmin,故障硬件处理等手段改善。
2. 减少随机接入成功数(CNROCNT)
减少随机接入成功数(CNROCNT),可以从两个参数着手。
可以把最大重发次数(MAXRET)设置小些,从而减少随机接入成功数。
移动站在启动立即指配过程时(如移动台需位置更新、启动呼叫或响应寻呼时)将在RACH信道上向网络发送“信道请求”消息。由于RACH是一个ALOH信道,为了提高移动台接入的成功率,网络允许移动台在收到立即指配消息前发送多个信道请求消息。最大重发次数(MAXRET)则由网络确定。
MA XRET以十进制数表示,取值有4种,即1、2、4和7,默认值为4。MA XRET设置即在收不到系统响应时,MS可以重复发送信道请求MAXRET设置值次数。但是考虑到如果多次尝试仍不能响应,那么可能有其他原因,次数设置再大也没有太大意义。可以将MAXRET设置为2,这样如果MS在S+TX-1时间内收不到系统响应后,重新发送信道请求信息,如果还没响应,就取消请求。这样,无线接入性能指标中,SDCCH成功率部分的CNROCNT就会减小很多,而SDCCH占用次数没有过大变化,由此提高无线接入性。
3. 随机接入间隔时间设置
任意两次相邻的信道请求消息之间间隔的时隙数(不包括消息发送的时隙)由移动台以均匀分布概率方式从集合{S,S+1,……,S+TX-1}中取出。这里关联到的参数有:TX(发送分布时隙数),而参数S实际上是由移动台根据参数TX和CCH信道的组合情况自行计算得到。
TX以十进制数表示,其取值范围为3~12、14、16、20、25、32和50,默认值为50。参数S取值方式如表1所示。
如TX取12时,则移动台将等待217个TDMA帧的时间,每个TDMA帧大约4.615ms,再加上1~11个TDMA帧的时间(12之下的一个随机数),也就是大概总共需要1s之后才能再次接入尝试。
如TX取50时,则移动台将等待55个TDMA帧的时间,每个TDMA帧大约4.615ms,再加上1~49个TDMA帧的时间(50之下的一个随机数),也就是总共约479ms,大概0.5s之后再次接入尝试。
参数TX越大,移动台发送信道请求消息之间的间隔的变化范围越大,RACH冲突的次数相应减少。参数S越大,移动台发送信道请求消息之间的间隔越大,RACH信道上的冲突减少,同时AGCH信道和SDCCH信道的利用率提高(网络每收到一次信道请求,只要有空闲信道都会分配一个信令信道而不论信道请求消息是否由同一个移动台发出)。
然而,参数TX和S的增大却会延长移动台的接入时间,从而导致整个网络的接入性能下降,因此必须选择合适的TX和S。在一般情况下,应取参数TX使参数S尽可能小(以减小移动台接入时间),但必须保证AGCH信道和SDCCH信道不出现过载。
4. 增加SDCCH占用次数
增加SDCCH占用次数,可以打开SCHO(信令信道切换)开关,打开SCHO开关后可以提高SD-CCH占用次数,在一定程度上也可降低TCH掉话率,而对SDCCH掉话指标没有冲击。
5. 缩短TINIT计时器
开启SDCCH切换,可以避免一些SDCCH的掉话,而且,可以为下一步TCH分配与占用提前做好准备,使得TCH分配能够在较好小区进行。由于信令信道的占用时长较短(一般做位置更新等也就是3~4s,短信方面,视其字节长度,可能会稍长一些,也不过是6s左右),如果想鼓励SDCCH切换得更多,得通过把TINIT计时器减小,使得SDCCH建立成功后,能够更快地启动二次切换。
TINIT是一个BSC级参数。LOCATING是由信道改变而触发的,定义中涉及“立即指配、分配、切换”这3类。LOCATING建立的同时,TINIT开始计时,超时前,禁止任何信道改变动作,包括小切内切、OL/UL子小区改变、切换等。TINIT以480ms为单位,即一个SACCH周期,现网设置一般为10~14,也即立即指配、分配、切换开始,4.8~6.72s后才能够发起切换。
6. 参数调整验证
(1)MAXRET参数调整验证。10月15日,对全网的MAXRET参数进行调整,由原默认值4调整为2,调整后无线接入性指标提升明显,如图2所示。
(2)TX参数调整验证。8月27日,对部分小区的TX参数进行了调整,由默认值50调整为12,但实验证明TX调整对无线接入性没有帮助,无线接入性指标变化情况如图3所示(注:8月29日由个别小区SD拥塞导致,不具有参考性)。
(3)SD切换功能参数调整验证。10月21日陆续开启了全网基站的SD切换功能(SCHO),从10月至11月月指标可以看出,SD切换对无线接入性有积极作用,见图4。
4 结论
通过一系列调整,可以得出参数MAXRET与SCHO对无线接入性指标提升有明显帮助,同时各种保障手段的有效实施,无线接入性指标可以提升并保持在较好水平。
从图5可以看出,优化效果比较显著。
另外,针对日常优化调整情况,也总结出了两点保持无线接入性稳定的保障手段:
(1)控制同频同BSIC小区数量。对于同主频小区来说,由于BSIC参与了随机接入信道的编码译码过程,因此如果两个具有相同BCCH/BSIC的小区相距不足够远,则手机发出的RACH上的“CHANNEL REQUEST”消息会被这两个小区都收到,这样就会使得较远处小区接收RACH时产生译码错误或TA超限导致随机接入失败(由于手机与较远处小区未同步),即使随机接入译码成功也不能成功给移动台指配信道,甚至有可能干扰近处小区的立即指配等。这样距离较近的同BCCH、同BSIC小区间可能会产生随机接入和切换接入的干扰。由于切换多发生在小区边界,切换接入信令会在更近的距离产生干扰。基站分布较密时切换频繁,出现干扰的可能性也就较大。
一般对于随机接入失败多的小区,通过更改其BCCH和BSIC都能得到很好的改善。
可以通过一致性检查出现网同频同BSIC小区,结合经纬度信息确定小区间是否存在影响。
通过对于边界小区定期做基础数据交流,排除同频同BSIC小区的影响。
(2)硬件问题的及时排查与处理、话务均衡及工程建设。硬件问题也可能影响到无线接入性,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硬件问题导致的话音信道不全引起大量SDCCH、TCH拥塞。
在日常工作中需要经常检查BSC各单板、传输、基站是否存在告警,确保工作正常;及时排除基站隐性故障;检查直放站设备,确保直放站工作正常。
对现网中拥塞小区进行合理的话务均衡,进一步加大工程建设力度,以保证小区的客户服务质量。
摘要:本文从无线接入性计算公式、提升无线接入性的计算方法、参数调整的验证等几个方面来提升优化无线接入性,为用户提高更高质量的网络服务。
关键词:无线接入,SDCCH,TCH
参考文献
[1]福建移动.福建移动通信网络无线优化专业知识汇编
[2]中国移动.中国移动网络优化技术培训班课程
分析及优化 篇11
关键词:水利工程;造价管理;优化措施
水利工程造价的控制在项目成本的管理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如何在高质高效低损的前提下对水利工程造价进行控制及优化也成为了很多人关心的问题,对水利工程施工阶段制定周密的方案并严格执行,在项目施工时既能有良好的条件也能有较高的效率。
1.水利工程造价的概述
水利工程造价指的是水利工程建设完成所需花费的所有费用,其实质也就是水利工程项目所花费的建设成本,而水利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就是以方案的优化为基础和前提,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每一个时期和每一个阶段,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来将水利工程的造价严格的控制在批准造价限额以及合理的范围之内,虽然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造价项目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有待于解决的问题。
2.水利工程造价所存在的问题
2.1水利工程造价模式过于落后
由于水利工程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的弊端被许多单位重视并尝试着去改善,过去水利工程的项目施工大多采取的都是“承包制”,这种模式下过多的子项目使得水利工程的造价非常难以控制,承包制的弊端也在多方面都显示出来了,例如在水利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是由业主、承包方、施工方以及监理单位共同制定执行的,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很大一部分的工作都是有监理单位独自完成的,这种水利工程施工控制体系给造价的控制带来了很不好的影响;在制定方案时,承包方没有经过实地的考察而给出的设计方案很大程度上都是不科学、不合理的方案,而施工方在施工时也很少能够按照标准的准则执行,这些都在很大程度阻碍了工程造价的不合理;近些年虽然水利行业的施工水平不断地提高,但是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很多建设单位不重视工程造价管理。常常把重点放在施工的进度以及质量上,对于水利工程的造价却从来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或者有优化工程造价的想法,在这种环境下项目资金的控制肯定会受到影响。
2.2管理体制不健全
随着社会的发展,水利工程造价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行业是大势所趋,处于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计算机风暴引起的信息的多元化已经很普遍了,但是很多地方至今都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管理方法,甚至没有一个完整的造价管理系统,从而导致造价管理系统的信息无法反映市场的真实情况,除此之外,现有的水利工程造价的工作人员很少有专业人员,其工作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对于岗位以及职责都没有充分的理解,很多单位在工程施工时只是注重了技术人员的专业配置,在造价方面并没有多大的分量,这也是水利工程造价失控的原因之一。
3.水利工程造价的优化措施
3.1抓好施工规划阶段,控制并降低成本
一个合格的水利工程造价方案,在整个工程施工之前就应该先有一个目标成本的评估,而目标成本应该根据工程量的清单来估算,对每一个环节逐一的分析,然后再整体估算施工时需要的成本,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应该根据事先拟定好的方案进行施工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预算外的花费,将每一阶段所需的花费都具体分配到各个岗位,如:机械设备费用、人员薪酬费用、材料采购费用等,再将责任落实到个人或某一个小团体,给他们的成本控制能够消耗的指标,将目标明确到个人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避免额外的浪费,对于实现降低造价的计划是很有帮助的,另外,为了保证施工计划的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想的效果,在场的各个工作人员都应该积极地配合,形成技术组织的一条龙。施工方在项目开工前所选择的合理的施工方案应该是由承包方、施工方、业主和监理单位在交流沟通之后设计出来的,这样的施工方案不仅科学合理,而且实际可行,然后就是要选择合理的材料商和供应商,对于项目的成本计划了然于心,施工方案的实施主要包括施工方案的确定、施工工具的选择、施工顺序的安排以及流水施工的组织这四个内容。如果施工方案不一样的话,那么所需的机器也不一样,工序什么的也不同,所以说,在选择施工方案上一定要慎之又慎,只有选择了优化的施工方案企业施工时才能够降低工程的成本。作为项目管理系统运行的基础和先决条件,项目的成本计划应该按照施工的进度,控制施工过程中生产成本的根据,在施工人员无论将施工工序进行到哪个阶段的情况下都能够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目标成本,然后采取相应的手段来控制成本。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整个工程材料成本所占的比例最大,自然的,其节约的潜力也是最大的,当其他的成本出现了赤字的时候往往可以通过材料成本来弥补亏损,由此可见,材料成本能够节约与否往往是降低水利工程成本的关键,对于材料成本的节约,在施工过程中其实可以通过对主要的材料实行限制的发放来达到目的,至于限额的数量,可以通过理论的用量再加上现场的必要损耗来计算,这个数量的确定也可以是以国家或当地相关部门规定的数据为准,也可以是施工企业与限额人员共同商量并经双方确认的数据。总之,限额的数量一定要经过双方的确认。对于按照计划节约的团体可以适当的给与奖励,如果有超出的部分就由施工方自行承担,在给施工方结算金额中扣除其超出的成本,如此一来,施工方就不会乱用材料了,在合理使用材料的同时也减少了成本的浪费。当然,对于人工的消耗以及现场的管理费用等都应该节约,在施工现场,应对工作人员尽量做到精简,一项方案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会受到很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不能如期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团体负责人就应该负起相应的责任,进行合理的调度,使得工程管理的水平逐步提高,同时还能减少管理费用的支出。对于水利工程造价的控制,还有许多要注意的地方,例如业主在施工阶段应加强监督,在施工过程中承包方要控制工程进度以及造价的管理,施工方需按照严格的施工标准进行施工,而监理单位则需要加强日常的监督工作以保证在工程施工顺利的情况下加强对造价的控制;只有各个单位进行积极的配合,才能使控制工程造价的工作顺利的进行;在施工阶段,通过对施工操作进行优化调整来提高工程效率的提升,这样不仅工期能相应的缩短同时也避免了工程返工引起的造价增加,施工方要安排好现场施工的顺序,使每一笔造价资金都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对于施工现场不仅要安排好相关负责人指导施工,抓好施工质量也要对施工阶段的造价进行监督。
3.2加强专业人员的素质管理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造价管理工作所涉及的专业环节非常多,在变化多端的市场中,对于水利工程造价的专业人员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而目前我国水利工程造价的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造价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需要不断提高,为适应时代的要求,应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主动性以及积极性,使得人尽其用。
4、结论
目前,我国水利工程造价项目还处于起步阶段,模式较为落后,我们应加强对工程项目整个过程的控制与管理,在施工方案、材料价格、设备运行等多个方面都要保证造价效率的提升,减少造价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使水利工程造价各个阶段早日完善,以取得更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石建平,焦玉琦,优化项目资金运用是水电工程的重点[J],现代财会信息,2010,16(11):10—12
浅谈甲醇精馏能耗分析及优化 篇12
关键词:甲醇精馏,能耗分析,PROⅡ
目前合成氨联醇工艺在大中型氮肥生产工艺中占有一席之地, 是氮肥生产厂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工艺路线, 具有可以适当调节氨醇比例、降低净化工序能耗、生产副产品甲醇等优点。其中得到的粗甲醇往往需要甲醇精馏来提高甲醇品质, 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在甲醇精馏工序中, 除去静设备以及运转设备等固定投资外, 其综合能耗往往决定着精甲醇的生产成本, 是非常重要的经济指标。本文将着重在这方面做出分析, 以6万吨粗甲醇处理能力的甲醇精馏装置为例, 分析各项能量消耗数据及在不同生产负荷下的消耗情况, 以作为生产参考。
1.6万吨甲醇精馏物料衡算
根据甲醇合成的一般工艺参数, 粗甲醇浓度约为85% (mol%) , 该工艺过程中粗甲醇进入予塔第15块塔板 (从塔顶数) , 另外本流程将有碱液物料进入予塔。本文采用PROII化工工艺计算软件, 根据实际操作中的甲醇精馏参数进行设计计算, 通过调整回流比和出料参数, 确定6万吨物料流程如图1所示。
T1:予塔 T2:加压塔 T3:常压塔 T4:回收塔
本文采用三塔精馏经典流程, 附加甲醇回收塔。物料衡算计算基准如下:根据国家标准GB 338-2011中规定, 精甲醇中水含量 (质量) ≤0.1%, 乙醇含量由双方协商确定, 其他参数对于模拟计算均较为困难。本文采用工业甲醇美国“AA”级精甲醇标准, 以乙醇含量≤10PPm为计算基准进行甲醇精馏设计计算。
计算结果中, 加压塔产品甲醇111.19mol/h, 常压塔产品甲醇93.236mol/h。回收塔粗甲醇7.78mol/h, 甲醇浓度达到92%。同时解决了热量耦合、物料有效回收等关键问题, 而且所得产品甲醇摩尔百分含量已达到99.99%以上, 满足国家标准要求。
2.6万吨甲醇精馏能耗分析及优化
在计算过程中, 利用合成氨厂家常用0.6MPaG饱和蒸汽和循环冷却水作为公用工程物料。作者进行了能耗的综合优化:1.加压塔再沸器使用蒸汽, 其冷凝液作为予塔再沸器的热源。2.粗甲醇使用蒸汽冷凝液为热源, 预热至85℃进入予塔。3.常压塔再沸器使用加压塔塔顶物料作为热源达到热量耦合的目的。
经过上述优化步骤, 计算后各换热器公用工程消耗表见表1。
3.6万吨甲醇精馏装置各负荷状态下总消耗的比较、分析
鉴于合成氨联醇的甲醇生产可调, 其甲醇的生产量往往会有所波动。根据计算, 得出6万吨生产装置在80%和60%的生产负荷下蒸汽和冷却水的消耗, 对比列出以便参考。粗甲醇处理量6万吨/年, 蒸汽消耗6.56t/h, 冷却水消耗453.2;粗甲醇处理量4.8万吨/年, 蒸汽消耗5.45t/h, 冷却水消耗362.1;粗甲醇处理量3.6万吨/年, 蒸汽消耗4.08t/h, 冷却水消耗291.1。
上述结果表明, 在不同负荷条件下, 生产负荷与蒸汽和冷却水的消耗基本成正比, 单耗随负荷降低略有增大, 故尽可能保证满负荷运转, 以降低单耗。
4.结论
通过物料模拟计算, 可以大概确定甲醇精馏的蒸汽和循环水消耗, 对生产的公用工程配置有指导意义。通过计算说明, 三塔流程可以大幅度降低甲醇精馏的蒸汽消耗, 冷凝液废热利用和甲醇回收塔等工艺对于本工段的节能减排都有显著效果, 排污水的甲醇含量很低, 达到理想效果。综上, 甲醇精馏装置对于合成氨联产甲醇工艺系统可创造效益, 值得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兵, 骆乐.甲醇精馏过程的模拟及优化.广州化工2012年第6期201-202.
[2]宋维端, 肖任剑.甲醇化工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1
【分析及优化】推荐阅读:
网络性能分析及优化06-20
夹芯板力学分析及优化10-04
我国外贸商品结构的变动分析及优化对策研究08-10
流程优化分析08-27
技术优化分析09-05
阅读优化教学分析05-15
结构分析与优化07-28
脱硫塔优化分析08-03
智能分析优化系统10-10
优化分析与评价模型06-13